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范文(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3:46:14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范文(21篇)
时间:2023-11-30 13:46:14     小编:温柔雨

总结是我们积累经验和知识的一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在类似情况下更加游刃有余。总结的写作要注重逻辑性和组织性,以清晰的思路和条理性展开。下面是一些总结的例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一

试从理论上简要说明儿童哲学的存在根据。

1从生物学角度看,个体发生与类的发生具有一致性;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由此推论个体与类的精神发生方面也具有一致性。那么,儿童的哲学就具有先天的依据了。儿童是带着先天的丰富思想潜能来到这个世界的。

2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个体的基因编码系统具有近乎全开放的性质,这种生物学原因决定了人类个体具有漫长的童年期。在童年期,游戏使个体内在的精神潜能逐渐现实化,而教育则使外部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内容。游戏和教育分别从内外两方面促成个体精神的发育和成长。由此,儿童先天的哲学潜能在游戏和教育中能得到发展。

3从心理学看,个体精神成长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双重作用,是有阶段性特征的。所以儿童的哲学思想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

简介李普曼创立的儿童哲学课程。

李普曼倡导的儿童哲学课程是一套实践性训练课程,从学龄前儿童至高三学生共七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儿童哲学故事教材,并给老师配有相应的训练指导用书。它根据儿童心理成长的普遍规律和他们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把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哲学小说之中,用对话的形式启发他们的思维,诱发孩子自己的问题,最后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答案。由于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哲学主体在不同年龄组各有侧重。他十分推崇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1、讲授所有的概念都应该提出认识这一概念的恰当步骤。

2、思维过程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3、启发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是对话。

4、优秀的思维应既合乎逻辑又基于经验,而且应富于想象力。因此,训练思维技巧的程序。

试从哲学层面分析一个儿童的困惑。

解答生命问题的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列出一些生命机能现象,比如消化、排泄、繁殖、运动,如果这种机能正常运行,就说这个有机体是活的。大卫心里明显没有这类生物学常识,那他是怎么思考的呢?这里提供两种可能的思考形式:

第一种可能,也许他会拿鲜花来类比,当我们剪下玫瑰花,带进室内,插进盛水的花瓶时,我们说那是为了使玫瑰花活着(至少等到花瓣开始脱落,叶片枯黄为止)。

第二种可能,从树上落到地上的苹果是不是活的?也许大卫是根据苹果的生命循环认为它是活的。他可能知道苹果里含有种子和种子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果苹果掉在地上,种子可能会发芽并长出一棵苹果树,这棵小树会长出大树,然后自己也长出苹果。按照这种方式,循环不已。

也许有人会说,在生命循环受到干扰时便产生死亡,例如树苗枯萎了就长不成一棵树,或者把苹果带进室内,种子就发不了芽。尽管这些设想都具有无可置疑的科学性,但大卫的想法的确代表了儿童对生命现象的思考,是儿童有趣而天真的朴素理论。

提高儿童哲学思维最好采取什么方法?

谈话。

如何选择童话故事来开启哲学谈话?

主编的一套教材,是阶段式的思维训练教材。每一阶段都由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组成。学生用书的内容类似于一部中篇或长篇小说,有连续性的故事情节,但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围绕对哲学话题的讨论而不断深入,每一小节又有意识地将一些哲学范畴融入其中。问题的内容和形式是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相当于是对他们生活经验的重组。教授用书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用书中的儿童故事里每一节中所涉及到的哲学范畴和概念作出相应的解释,提出每一节可能出现的主导观念,便于教育者在应对和引导儿童的提问时能做好一些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当然,每一阶段各章节中的哲学主导观念有很多是重复的,但是对于哲学问题相关的理解却由于生活经验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关注。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二

信息化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状态,信息技术正在广泛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社会化软件具有用户数量大、使用方便的特点,深受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喜欢。本文尝试探讨社会化软件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社会化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化软件的优势,助力幼儿教育。

一、社会化软件的定义界定。

社会化软件,英文为socialsoftware。它代表支持全体交互的一类软件,包括网络游戏、blog、wiki、即时通信(im)、互联网延时聊天和其他拥有多对多功能的社群系统。实际上社会化软件落脚在“社会化”这个定语上面,它表明了作为社会性的个人,通过社会性软件,可以构建社会关系,而这样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人们在使用其他软件的时候,或许感觉到是一种工具,但是人们在使用社会化软件的过程中,感觉到的或者关注的是社会关系的建立。

社会化软件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社会化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是个人参与互联网络的工具,个人软件突出了个体自主性的参与和发挥。(2)社会化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3)社会化软件是个人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幼儿教育的特点及应用社会化软件的意义。

首先,幼儿教育面临的是特殊群体,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尚未形成,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其次,由于幼儿园教学以班集体为单位,幼儿身体抵御病毒能力较差,在疾病多发阶段,非常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幼儿的保育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加之幼儿安全意识较差,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第三,幼儿作为未成年人,大多数时间需要监护人的监督管理,现代高速的生活节奏,父母无暇全方位顾及孩子,因而需要幼儿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

虽然幼儿教育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东风,充分挖掘社会化软件的潜能,有效缓解这些现实问题。例如,用社会化软件发布幼儿园及班级的讯息,让家长跟踪了解幼儿、学校动态,遇到问题及时了解掌握、尽早解决。利用软件发布班级近期学习情况,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互助管理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革新,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打造一批数字化的高科技幼儿园,同时也可以培养一批智慧教师,最终促进教育管理的更优化、科学化。

三、社会化软件在幼儿教育管理中应用模式。

1.以微信实现信息交互,打造家长放心教育。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较多的优势。第一,门槛较低,对使用者的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第二,资费低,只需要下载安装软件,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即可使用。第三,即时性,微信借助于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信息。第四,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实现群发及一对一单独发布讯息的功能。因其具有这一系列的优势,深受广大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欢迎。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好微信,构建一个家长与学校互动的空间,促进教师与家长沟通,进而打造家长放心的教育。我园开设了幼儿园微信群、班级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在微信朋友圈里,分时段上传幼儿在园期间的照片,让家长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在园状况。同时利用微信对孩子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特殊事件及时与个别家长沟通,做到了在最佳的时间快速处理解决问题。

2.用qq群实现管理透明,形成家园共育联动。

幼儿教育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教育也绝不是学校单方面就可完成的。教师虽然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能从幼儿的成长规律出发,利用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组织和进行教育,但是教师不可能代替家长,就像学校不可能代替家庭是同样的道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特色性、潜在性(耳濡目染的教育)。两者各有优势,因而需要幼儿学校和家庭分别挖掘各自特色,实现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高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从传统来讲,我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家园共育,有许多传统的合作教育方式,比如大家熟知的家长会、家访等。早在1936年我国就有《幼稚园课程标准》,其中第四条为:“协助家庭教育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但是长期以来在教育的实践中还有诸多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班级qq群,打造一个真正的家园共育即时交流平台。

教师可以利用班级qq群,发布班级教学动态,同时也可以将近期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告知家长,让家长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好幼儿在家庭的监督与管理。教师也可以通过qq群把幼儿在幼儿园里出现的小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引起家长对幼儿的关注,做到对不良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能得到及时纠正,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或者咨询教育问题,也可以提出对幼儿园的一些建议等。

qq这一社会化软件,实现了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促进了家长和教师乃至幼儿园的不断完善和共同成长,提升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3.用博客分享育儿经验,构建网络家长学校。

博客英文为weblog,其构成要素是两个单词web和log,翻译成汉语即是网络日记。一般用来在互联网上发表或者是阅读的流水记录,可以称之为“网络日志”,其简称为“网志”。博客就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互联终端发表心得,快速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社交工具。它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展示,是一个综合展示平台;发布博客的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事业机关单位等。幼儿园可以充分挖掘博客的优势,开设幼儿园博客,促进交流,同时开设特色板块,如家长交流园地等。

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和活动实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一般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最终目的一方面是用于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方面是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其具有潜移默化的长久性影响,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然而,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庭教育具有特异性,家长并不是万能的,面对孩子,很多家长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为保障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幼儿园应想家长所想,服务家长所需。我除了利用博客发布班级的实时动向之外,还结合博客浏览的长效性,开通了家长博客园地。在博客中,我会发布一些国内外成功教育的案例和经验,提升家长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帮助家长修正在教育过程中方法及内容的不当之处。同时,也邀请本班级幼儿家长发布个人教育心得;家长也可以利用博客提出自己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方便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助,实现教育不足的互补、教育弊端的互相监督、教育优势的互学、教育经验的互鉴。

博客为家长提供了互相学习实践的平台,增进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升了家长教育的信心,帮助家长获取了宝贵的育儿经验。

四、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巨大影响,认为这种影响非常巨大,具有革命性,社会各界必须予以重视。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社会化软件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大家打造了诸多新的平台。作为身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充分挖掘社会化软件的潜能,充分利用其提供的优质平台,为幼儿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三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论文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12研究内容与意义。

13文献综述。

21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31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32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33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34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41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42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43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44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45注意事项。

五、总结。

参考文献。

5进度安排(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与实现、实验与计算、论文书写等)及其可行性分析。

6参考文献。

[2]杨宝风儿歌创作新探[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02:78—79。

[3]郑黎丽基于儿歌特质进行儿歌创作[j]语文建设,2012,22:26—28。

[5]陈小芳儿歌:洒向童心的种子[j]思想理论教育,,10:62—63。

[6]王巍小学儿歌教育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9]陈爱芬上海市幼儿园儿歌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四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经过了很多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形成了很多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方面标准不统一,有很多标准不明确、现在幼儿园教师水平普遍不高、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方面的政策较少等等都是都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形势作出问题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合理路径;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存在的很多想要解决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需要通过学校、家长、社会等等各方的关注,是一个长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时候,政府要关注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虽然不认同幼儿教育小学化,但幼儿教学小学化的问题并没有禁止,可见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存在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情况的原因。

(一)家长存在攀比与从众心理。

大家都知道,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别人的夸奖,所以家长的攀比与从众心里是造成如今幼儿教育中出现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家长在小班的时候就会让孩子学习读书认字,或者在小时候让孩子学习多种语言,让孩子在外面展示自家孩子的优点,让一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给孩子增加了学习的压力,告诉幼儿老师多教一些知识给自家孩子,正是家长的攀比与从众的心理会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长期下去,不仅不能让孩子进步,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二)传统考试的限制。

中国应试教育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演变,学习的好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的重要因素,在封建传统影响下,成绩成为了学习好坏的主要因素,并且这一现象从中学延伸到幼儿园。众所周知,幼儿园老师会给表现好的学生一些奖励,这样的奖励虽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却在潜移默化中提早让幼儿进入到了小学化教育之中。

(一)提高师资力量。

面对一些老师轮换教学,有弊有利,利端就是,孩子还太小,本能地会对熟悉的人产生依赖心理,积极参加学习,弊端使如果让孩子面对新环境时会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该提高教师的师资水平。

(二)提高家长思想认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老师应该多与家长沟通。家长互相攀比为的也是希望自家孩子更优秀从小赢在起跑线上,所以让他们认识到攀比在很多时候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我认为,家长们会成为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遏制幼儿小学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因材施教,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积极面对。对中班小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确保不能与小学化产物挂钩,以免给予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大班学生则需要接触小学化内容,为步入小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志磊.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学周刊,.03.

[2]曹馨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01.

[3]张海艳.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11.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五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尤为重要的,是幼儿接受良好教育和美好品德的第一步,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还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本文就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做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和对策;品德教育。

幼儿教育在人生阶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关系到我国发展进步的国民大计。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园或其他针对幼儿开设的教育机构所实行的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对于情感、性格、认知的积极养成。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但是学校有义务、有责任进行教育,社会和家庭也都有责任去关心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教育结构急需完善的`问题。

教育结构的问题首先就体现在教育的不公,很多地方都显现出“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很多城市都有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他们的孩子上学难,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规模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显得尤为不足,对整体幼儿教育的相关服务和设施也亟待完善。求大于供直接就导致了幼儿园上学乱收费、学费贵的社会问题,致使很多幼儿到了适学年龄却迟迟得不到应该有的幼儿教育。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幼儿早期教育事业相比较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教育体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幼儿教育中教育结构中的各种问题。

2.教育观念急需更新的问题。

在教育上,我国的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儒家传统教育的思想,始终将教师放到了教育的主体地位。在幼儿教育上,这个问题则更加突出。很多幼儿教师在观念上还没有承认幼儿为幼儿教育主体的思想,往往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采取着“填鸭式教学”,导致了整个课堂中,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幼儿教育也沦为了拼音、计算、写字的学习。也就忽略了幼儿教育中幼儿性格、思想的培养。

3.幼师的综合素质还需提高。

随着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各种民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也相应的在各地建立起来,但是幼师的层次不齐对幼儿教育的成果起着负面的影响。对于在幼儿教育中资历比较深的幼师往往有着教育观点陈旧的问题,对于幼儿教育资历比较浅的幼师,各方面综合素质也需加强,针对这部分幼师,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开设不同的课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提高幼师对于幼儿教育的教育认识,让幼儿在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接受幼儿教育。另外针对最近几年时常出现的虐童事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千万不要让部分品德败坏,素质低下的幼师对幼儿的心灵和身体造成了不可以破灭的伤害,这也更迫使我们努力提高幼师的综合素质。

1.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幼儿教育要想符合时代的需求,就必须让幼儿教育现代化,而基本前提就是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在这一方面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都有义务、有责任的参与到其中来,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幼儿,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导向,重点去培养幼儿对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为主。作为政府来说,要加大幼儿教育的投资,取缔不合格幼儿园;学校则需要以学生为主导,淘汰综合素质低下的幼师,对于优秀的幼师要进行宣传和表扬。努力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成果。

2.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课程。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课程都是载体,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塑造健康品格、享受童年乐趣,让幼儿在自己人生的第一步走得更稳。因此,在幼儿课程的选择上,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满足幼儿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努力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来构建相适应的幼儿教育课程,开创出一条特色化的幼儿教育道路。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对于幼儿来说,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游戏了。开发好的幼儿教育游戏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开发好的课堂游戏和网络教育游戏,将幼儿需学习的知识点融会其中,方便于幼儿的学习的理解。在游戏的时候,幼儿可以很好的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和幼师也要对幼儿起到监督作用,防止幼儿沉迷于游戏,让幼儿健康的去玩游戏,在游戏中得到对社会的认识,对知识的学习。另外一方面,对于幼儿教育游戏的开发,还要注意避免近视、无运动、自闭等幼儿容易出现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对幼儿带来危害。

4.促进家园合作与家园互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也和许多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幼儿园都认识到了家园合作和家园互动的重要性,让家长深入到幼儿园,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来,让幼儿教育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些家园合作和家园互动,能够有效的让幼儿园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这样的双边教育形式是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发展需求的。总而言之,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尝试从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出发,总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以求让幼儿的身心教育得到稳步前进。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六

《童年的秘密》是20世纪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著作,这本书研究了六岁以下儿童的心理发展及特点,列举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例子,分析了幼儿心理歧变的种种表现以及成人与儿童的冲突,论述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及教师和父母的职责。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在导论中,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不得不说,儿童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怎样才能对儿童做好早期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幼教所面对的是一个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生机勃勃,充满动力的,却不善于以成年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个体。很多时候,我们对儿童的行为很难理解,甚至无法理解,也往往会对儿童的行为采用不合适的教育方法。

读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成人与而儿童冲突的这一部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因为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它压垮”。在成人的严重,孩子热衷于一些十分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成人们会为此感到不可理喻,并且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而且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确实很有益的,而且是有趣的。他们能够从中得到满足感。蒙台梭利正是很好的重视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训练,专门做了用于训练儿童扣扣子、系绳子的工具,这些蒙氏活动材料,让孩子在“工作”中探索发现和创造。教师作为孩子活动的间接指导者,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纠正帮助,更多的以儿童为中心,以培养幼儿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书中有一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蒙台梭利在书中讲述了成人是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成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常常是大人和孩子产生冲突的原因。虽然孩子在年幼时对父母的这些强迫没有反抗能力只能接受,但长期如此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冲突所产生的后果几乎会无限扩展,就像一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时传出去的波一样。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系鞋带,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大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穿戴全部由父母代劳。

前段时间坐公交车时,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位年轻妈妈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当众训斥她的孩子,先是对着孩子的脸打了几巴掌,孩子捂着脸哭了,看到孩子低头捂脸哭泣,那位妈妈又不依不饶地更大声训斥他,想通过权威的方式让他止哭,大人的“蛮横无理”的吼声,孩子委屈恐惧的哭泣声,让我的心一直在疼,我多希望那位妈妈能够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她或许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方式会对年幼的儿子今后产生多么大的影响,甚至给孩子无忧的童年生活落下了阴影。稳定的生活保障对于一个孩子的童年来说,最要紧的是孩子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我想到了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成人对儿童的态度就好像他们是儿童的造物主。成人认为他们自己永远正确,儿童要以他们为榜样,所有儿童的行为与自己相左的都是错误的。这种态度在潜意识上抹杀了儿童的个性,而成人却还自以为热心。成人无法理解儿童对感兴趣事物的热爱,他们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并认为自己了解这些事物。所以他们感到乏味和疲倦,他们对工作不再热爱,开始被动行事,儿童的那种专注、探究开始慢慢消失。

成人总是无意识忽视“儿童的精神”,与儿童相比,成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照顾和引导孩童,所以对儿童的错误理解越来越糊涂。因此解决的方法首先是成人要知道:他们错了。正如书中所说:解决儿童与成人的冲突问题的关键在于成人要具有认识到阻碍他们真正“理解”儿童和尚未意识到的错误,这种心理准备。

总体看来,这本书首先大力的批判了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旧教育,提倡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育;同时对儿童心灵的秘密进行了探索,促使人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而且,本书也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尤其是对像我一样的门外汉来说,大量举例也使得这本书更加易读、易懂。

儿童的世界非常复杂,成年人对儿童有太多的误解。但是,读了蒙台梭利的书,让我收获很多,其实只要多留心,认真揣摩儿童的成长过程,一定会探索出最好的儿童教育方式,使得儿童时期的成长发育更加顺利,从而成长为一名更加健康、更加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成年人。

《童年的秘密》让人们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是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

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而轻视游戏的作用,把游戏仅视为闲暇时的一种快乐的消遣;过分强调教具的价值,而贬低玩具的价值;具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等等。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方法的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利用、改造和创新。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七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进行教育,它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关键词:游戏;智慧;兴趣。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助其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主动分辨事物,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合作,主动地体验社会生活。幼儿在玩游戏时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挥想象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增强自信心,借助游戏认识周围的事物。

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幼儿天性好动,不宜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姿态,否则他们会感到疲劳和厌倦。游戏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掌握教学常规,乐于与人交往,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1.常规游戏,增强体质。

常规游戏形式简单、取材随意、灵活多变,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生活,其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也给幼儿带去了无限欢乐。在常规游戏中,幼儿能反应敏捷、记忆准确,集中全部注意力,充分调动身体的各部分积极参与活动,使眼、耳、手、脚和腰协调一致。如跳绳、接力跑、打溜溜球、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常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充足的阳光,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锻炼体能。

2.竞争游戏,培养个性。

幼儿年龄小,做事缺少思维,但是好胜心很强。教师在幼儿做游戏时,采用积极鼓励、肯定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游戏表现,运用赏识的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赞一声“你最棒”或轻轻抚摩一下幼儿的头,给予一个微笑,伸出大拇指。如:在玩石头、剪子、布或跳绳比赛游戏时,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胜利时,就会心花怒放;失败时,就会闷闷不乐。教师及时开导,让幼儿继续努力,找到自己的不足,改变方法,必须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在竞争游戏中能够培养幼儿的个性和积极的情感,良好个性也会逐渐养成。

二、游戏在幼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教师以“发展幼儿多元智能”为价值取向,依托游戏资源整体设计幼儿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使幼儿的情绪在游戏中积极高涨,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乐而不厌。

1.数学游戏,开拓思维。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幼儿不爱学习。如果数学教学与游戏巧妙结合,就能减少幼儿的疲劳,满足幼儿对游戏的欲望,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学到应有的数学知识。如:教学《2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参观动物园”的游戏。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认真观察:“有几只野鸡呀?”(2只野鸡)教师设计爬台阶游戏,谁能说出野鸡身上有关“2”的事物,就可以爬上一个台阶,谁先爬上最高的台阶,谁就获得胜利。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数量是“2”的事物。野鸡有2只脚,2个翅膀,2只耳朵,2只眼睛。幼儿们兴致勃勃地玩着,很怕老师没听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游戏中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数字“2”,突出了生活中数学的意识,调动了幼儿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唤起了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使幼儿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语言游戏,张扬个性。

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又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活动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掌握语音词汇和口语形式。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学习语言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有机会说。如:玩“过家家”的角色游戏时,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小朋友等不同角色。吃早饭时,爸爸、妈妈是怎样给爷爷、奶奶夹菜的,他们会说什么?小朋友在吃饭时是怎样挑食的,妈妈、爸爸会说什么?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幼儿们扮演得惟妙惟肖,语言也很精彩,幼儿们体验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懂得了尊老爱幼,了解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扮演不同的角色给幼儿带来了快乐,也使幼儿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加了表达的机会,从而促使其语言能力不断提高,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夯实了基础。总之,幼儿人小心不小,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可塑性强。教师要巧用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其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贺玉杰.让幼儿体育游戏焕发新的生命力[j].赤子(上中旬),(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八

摘要:情境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潜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为幼儿选择适合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情境游戏;氛围;创新。

幼儿教育中应用情境游戏是教学创新的表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开发幼儿的智力、锻炼幼儿的能力是每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关注的实际问题。所谓情境游戏就是通过形象的描述或教学环境的设置和模拟,引导幼儿积极开展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激发情感,达到一定目的的教育方式。许多教学成功的案例说明在幼儿教育阶段应用情境游戏可以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养成从小爱学习的好习惯。游戏化的教学能够改善幼儿教学的氛围,对于幼儿的语言培养和思维方式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其实,在幼儿阶段就应该重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提升。另外,通过游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让幼儿更加具有活力。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情境游戏。

一、合理设计情境游戏的内容和步骤。

通常幼儿园中进行的游戏主要有班级集体游戏和学生自由游戏以及定向游戏等,不同游戏的选择所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幼儿教师在设计情境游戏的时候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对于情境游戏的内容则需要幼儿教师仔细进行斟酌,既要符合幼儿的特点,还要发挥幼儿的特长,还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而情境游戏的步骤一般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的见识和能力,我会经常给幼儿设置各种角色情境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角色,了解不同角色所具备的特点。比如在模拟“美食城”的情境游戏中,我会实现准备一些带有角色名称的卡片,让不同的幼儿分别扮演“厨师”“餐厅老板”“服务员”“客人”等角色,然后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幼儿的胸前,然后进行模拟游戏,“客人”来到美食城会找“服务员”点餐,然后“服务员”会把菜单交给“厨师”,然后“厨师”把菜做好以后由“服务员”端给“客人”,最后“客人”吃完饭会找“餐厅老板”结账,然后走出美食城。通过这个模拟游戏的进行,使幼儿学会了如何进行点餐和结账等交际用语,也使幼儿能够明白不同角色在生活中的工作是不同的,让幼儿在多样的情境中广泛进行交流,提高角色游戏的互动性。

二、在情境游戏中融合课堂教学知识。

幼儿教学中应用情境游戏不能脱离课堂,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达到游戏的目的。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情境游戏要能够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然后让幼儿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还可以对生活上的知识进行拓展,达到开发幼儿智力的作用。当孩子们在游戏中尽情的玩耍的时候,还可以提高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让幼儿更喜欢上幼儿园。幼儿教学需要用心,要平等看待每一名学生,让幼儿都能健康的成长,不区别对待,也不能分三六九等,这是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幼儿园整体教学宗旨的一个考验。在幼儿园里教师经常教小朋友要尊老爱幼,要孝顺父母长辈,这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的一种方式。我在实际教学中会通过情境游戏来增强幼儿对道德的理解,让幼儿从小养成好习惯。比如我会设计一场名为“我带爸爸妈妈去郊游”的情境游戏,因为日常生活中周末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带着孩子去郊游,孩子们也会观看爸爸开车的动作。所以我让幼儿模拟成为一名司机,带着爸爸妈妈去郊游,目的地有幼儿自己选择,我会给幼儿提供一些场景和模拟道具,让幼儿在郊游中多与爸爸妈妈交流,好东西要与其他人分享,不能任性和自私。通过组织这个情境游戏,小朋友们会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平时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三、科学的设置情境游戏的难易程度。

在设置情境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对游戏的难度进行考虑,不能设计一些幼儿无法完成的游戏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淡化幼儿在游戏中的评比和嫉妒心理,要从小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幼儿园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学历不高,技能不强,对于幼儿教育理解不透彻,所以也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园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考核力度,招聘一些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教师为幼儿授课,从而使幼儿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选择情境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多听取其他教师的经验和建议,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心得,选择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内容,并且要避免游戏难度多大导致幼儿出现心理压力。比如幼儿手工制作的时候,我会设计一场“我是小小制作家”的情境游戏,让小朋友们可以发挥优势,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会假设小朋友家里来了客人,小朋友要给客人包饺子(用橡皮泥制作)。把幼儿分为若干组,每组给予同样的橡皮泥,让幼儿在一起“包饺子”,然后教师对幼儿的劳动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当然,可能小朋友对于饺子的包法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会提前给小朋友做示范,让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学,在学包饺子的过程中给幼儿讲解饺子的历史,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四、情境游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现在许多幼儿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时往往是凭借自己的感觉进行授课,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幼儿教师会在网络上搜索一些情境游戏,在进行简单改编之后就应用到幼儿教学中,这些游戏有的是日常教学无法完成的,有的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所以,在选择情境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生活的游戏,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更加喜爱做游戏。另外,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灯,注重对幼儿的个性化培养,创造一切有利于幼儿成长的条件。幼儿教学中有个语言故事叫《小兔学跳绳》,幼儿对这个故事都很感兴趣,这也使我产生了一些教学灵感。公园里有假山、有长凳、有流水,有健身器材,可以利用具有生活化的景观来进行故事表演。我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中进行情境游戏,以楼梯当作山坡,以长凳为独木桥,以流水当河流,以健身器材当作小动物的家等等,然后让小朋友们以故事中角色的出场顺序进行语言描述练习,孩子们会踊跃的参与到游戏中,还会打破传统教学缺乏创新的尴尬。通过组织这个情境游戏能让全体幼儿参加到活动中,极大地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幼儿对生活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好地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九

答: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教师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方法。正确的儿童观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子子;(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3)把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4)把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5)养子防老:(6)性别歧视。

3.儿童崇拜与儿童哲学有什么关系?

首先,了解儿童崇拜有助于理解儿童哲学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理解儿童崇拜有助于在当代社会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儿童哲学。再次,在儿童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儿童崇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为什么说儿童是一个哲学家?

因为小孩时时刻刻都在思索所有刚接触到的新事物、新经验。他们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并赋予每一一样事物一个观点,整合入他们的世界观。比起大部分习惯于日常生活、懒得勇于质疑的成年人,孩子们更像是勇于怀疑的哲学家。让小孩勇敢地思考,让我们学习用小孩的方式去跟他们对话,诱导他们的思考。

其一,纯朴的性质;其二,浪漫幻想的性质;其三,易受情绪影响的性质;其四,自由创造的性质。

其一,历史的召唤:理解、思考和发现;其二,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思维训练的功能;其三,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文化陶冶的功能;其四,哲学或哲学教育可以促进人内部精神财富的增益,从而为人获得外部物质财富准备好条件;其五,早期的哲学冲动会影响人的一生。

其一,教育观影响了儿童哲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其二,教育观影响了儿童哲学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其一,教育应当“无为”;其二,教育不仅应当使儿童发展,而且应当使儿童欢乐;其三,教育应使儿童主动思考和探究。

其一,儿童道德哲学是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能动的体系;其二,儿童道德哲学是儿童的道德范畴编织的网络;其三,儿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具有相对稳定的道德哲学;其四,儿童的道德哲学既包括道德困惑,也包括相对确定的道德认识;其五,儿童的道德哲学是系统演进的;其六,儿童的道德哲学的演进是以儿童整体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的;其七,儿童的道德哲学是儿童对外部规则的构建。

其一,儿童的道德哲学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儿童的道德认识;其二,儿童道德教育应注意道德内容道德形式的统一;道德认识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其四,发展儿童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条件;其五,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其六,利用交往、游戏、童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其七,帮助儿童构建其道德范畴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八,与儿童开展对话;其九,建立健康的道德生态环境。

12.作为思维训练的哲学教育有哪些基本内容?

其一,哲学教育可以训练和培养什么样的思维?其二,哲学教育与分析性思维;其三,哲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其四,哲学教育与实用性思维;其五,李普曼的思维训练系列课程。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家长越来越爱给孩子买一些很高档的、很新奇的现代化玩具。那种电动的、会发光、会讲话的,甚至一些家庭中很多孩子都能熟练的玩ipad,平板电脑上的游戏。长时间的玩这些玩具,孩子越来越少的能接触大自然,失去和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机会,有的甚至小小年纪就已经戴上了近视眼镜。然而民间游戏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实民间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很多民间游戏还有很强的名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因此,幼儿园充分挖掘开发民间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1.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娱乐性民间幼儿的内容丰富,没有固定的模式,使儿童在自发的状态下也十分乐于游戏,让他们玩中有乐,乐中有学,学中有创。而且很多的民间游戏还配有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以及游戏口令。如小时候很爱玩的丢手绢的游戏,一块简单的手绢,配以朗朗上口的儿歌,让玩的人始终处于快乐的情绪状态中。

2.民间游戏开展的随机性民间游戏在玩的时候常常是想玩就玩,不受场地、地点,人数、年龄等的限制。只要你想玩,教室的角落、走廊、空地都可以。如,跳房子的游戏,地方有粉笔或是小石头,画上几个格子就可以开展。还有丢沙包,小小的一个沙包,可以你丢给我,我丢给你,还可以利用沙包开展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游戏。

3.民间游戏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游戏自然也是多种多样,有着各自的特色。很多的民间游戏,可以配上当地的方言或是当地的歌谣,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旋律优美。

二、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1.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民间儿童游戏内容丰富多样,深受幼儿儿童喜爱。其内容不仅涉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还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等而且还需要充分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参与,如手、眼、脚、头等。

2.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个性品质。而游戏则是幼儿园开展日常教学的重要手段。开展民间游戏幼儿可以帮助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而许多的民间游戏在玩的时候,就取决于幼儿是否会和他人合作。比如我们开展的抬花轿的游戏,玩的时候需要两个人互相用手搭一座轿子,参与的另一个人则是坐在轿子上,这个游戏要想顺利开展,就需要与他人的合作,配合。只有玩的人同心协力,才能走向成功的终点。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逐步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配合,团结合作。

3.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很多的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让幼儿在幼儿的过程中会品尝到成功与失败。如玩跳绳、跳皮筋等游戏时,当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则是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反之,如果在玩的过程中没有顺利完成。比如跳绳,当幼儿跳不过去时就会产生挫折感。但跳绳本身的乐趣会让幼儿忽视这个小小的挫折。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通过不断练习,克服自己的不足不害怕困难,继续参加游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耐挫能力,还有助于形成乐观、开朗的的个性品质。

4.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的家庭往往生活在自己的独立的圈子里,缺少和他人沟通交流。孩子也是一样,家长往往一放学就将孩子接回家中,很少有机会能和其他家庭一起接触。如:我园开展的“爸爸,宝贝向前冲”的活动,我们就特意为工作繁忙的爸爸们加入民间游戏“拔河”,爸爸在这项活动中发挥自身力量的特长,团结协作,而且很多的爸爸感觉找回了从前儿时伙伴们一起快乐游戏的感觉。在这个活动中,取胜也许不是关键,难能可贵的是大家一起交往机会,民间游戏发挥了其他游戏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由于民间游戏,幼儿园、家庭、社区,有了共同的话题,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幼儿园、家庭、社区在民间幼儿的开展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都会参与其间,体验这其中的乐趣。让现在的孩子不局限于只在自己的家中跟父母,独自玩。而是更多的走出家庭,拉动孩子与孩子、家庭与家庭之间良好的感情,增进彼此的交流。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对那些质朴,诙谐,活泼及深爱幼儿喜欢的民间游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以改进,将这些游戏资源巧妙地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让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和幼儿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华东师范大学,.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纲要园教育指导纲(试行),2001.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一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在幼儿教育事业上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除了取得了一些成绩外,同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师资力量整体来说较为薄弱,师资水平也都有待提高,管理的方法也不够科学,城乡幼儿教育的发展不平衡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幼儿教育也就能够更进一步,还能为幼儿的教育与成长带来很大的帮助。

幼儿的好奇心都比较的强,凡事都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一些看似幼稚、可笑的问题在幼儿那里却成为了积极探究的体现。幼儿刚走近学习的大门,走近生活,缺乏一定的生活与学习的经验,犹如一张白纸,对于他们提出来的各种各样且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们也就不足为奇了。教师切记不要显得不耐烦,也不要当面指责孩子们笨,因为这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不断地满足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在教育上多给予一些耐心和爱心,能耐心地与孩子们交流,对于幼儿提出来的问题要认真的解答,不要怕孩子多问“为什么”,也不要怕他们总是出错。教师要与小朋友们一起探讨,引起孩子们的探究好奇心,用小朋友们能接受话语让他们都能够学得进去,让孩子们也都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思路。

每一位孩子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都不相同,这也就使得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个体,在教学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孩子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有些孩子却学不进去。

对于不同的科目,同一个学生们会有不同的学习表现。因此,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每一个小朋友的学习情况,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材施教,不要把孩子都看成是一样的、相似的,不要用相同的教育要求、方式方法来对待不同的儿童,要有区别地对待。首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孩子的个性特点,在日常的点滴观察中,去挖掘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而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这样也利于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其次,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也要争取家长们积极配合与支持,这对于幼儿教育也是很有帮助的。教师也要及时地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地跟每一位家长都交流一下幼儿们在园的具体情况,和家长争取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要想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渠道就是组织孩子通过语言活动进行训练。幼儿园的语言教材充满着意趣、图文并茂,而且还向幼儿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教师们除了依据语言的教学目标、儿童的兴趣以及发展需求选择一些充实教材外,也要在引导儿童理解感受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地挖掘其内涵,进而再引发迁移的作用,以此来不断地拓展儿童语言的表达空间。

比如,小朋友们在午餐的时间闹哄哄的,这样既会影响孩子们进餐的速度,也不利于他们的肠胃健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专门与小朋友展开讨论,然后再组织小小辩论会,请正、反两方阐述一下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这样既能够发展、锻炼孩子们的口语表达的能力,而且还能够收到品德教育的效果,比起教师单一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幼儿时期的教育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习惯的养成。国家素质教育也倡导要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在幼儿阶段教育中,需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各项技能,比如说加强对歌唱、跳舞、运动、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意识。当然,还要一项是不能够忽视的,儿童的纪律观念以及规矩意识的养成。对学习知识来说,帮助儿童养成一个好的生活或者是学习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一旦养成了良好习惯,在他们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就不至于会剑走偏锋,更不可能成为问题少年了。所以说,儿童一旦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总而言之,幼儿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幼儿教育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注重幼儿教育,既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同时也关乎着国计民生的事业,我国的执政党以及行政机关,还有一些从事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发展,因此要注重对幼儿的科学有效的教育培养,促使幼儿都能够健健康康地成长,促使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1]郝丽红。简论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xx(06)。

[2]李艳。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职业教育,20xx(8)。

[3]魏珊珊。关于学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05)。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二

尤庄共有36户共157名村民,其中16岁以下的儿童有52名,16至50岁之间的村民有82名,50岁以上的村民共23人。在36户村民中,每户均有外出务工人员,有的甚至一个家庭有三人在外务工。居统计,尤庄共有外出务工人员76人,这些人有的农忙时回家,有的半年或一年回家一次,有的甚至数年不归。在52名留守儿童中,跟随父母在外的仅三人,其余的均在家中由祖辈或者上辈亲戚抚养。这些孩子在心理、学习、行为等各方面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现在以尤庄留守儿童为调查的样本,综合分析其种种情况,总结得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1.缺乏关爱,性情孤僻、任性、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2.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在父母有一方外出务工,尤其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情况下,除了给留守儿童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缺少了对留守儿童的监督和家庭辅导。然而,其他抚养人由于无暇顾及或没有能力顾及这些留守儿童,不能填补这一空白,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持“学习无用论”的观点,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总体期待不高,他们将孩子的学习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务工上。由于孩子的思想极容易受父母等外界影响,久而久之也不免会被同化。

3、容易产生行为偏差。

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的自律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和其他人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亲情缺失、代理抚养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迁就、认可的态度,造成行为偏差。表现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纪律观念差,违法违纪现象严重;(2)沉迷于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等场所;(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又缺少必要的指导,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混在一起,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4)有些留守儿童的抚养人,采取“物质+放任”的管理方式,以为这样就对得起孩子的父母,结果孩子养成了乱花钱、摆阔气、奢侈浪费等不良行为习惯。

4.安全无保障。

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差,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住家偏僻,步行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隐患较多。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数留守儿童在上学路途中缺乏成年人的陪护,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由于没有父母的直接监管,遇到突发性事件缺乏自我保护和应变自救能力,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

1.从社会角度看,大量农民工进城以及城乡壁垒的存在是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根本原因。

走城镇化道路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农民进城务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同时,政策法规滞后于社会变迁或存在许多壁垒,还有些地区和学校不能很好地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如一些城市学校要求流动人员的子女必须交纳一定的借读费才能入学;有的以需要办理各种手续为借口将流动人员子女拒之校外;流动人员的子女不能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必须回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等等。进城务工人员一般承担不起高昂的城市消费和孩子的上学费用。而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要么是学费太高,农民工无法承担,要么是条件有限,不能满足孩子进城读书。这样,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只能将孩子留在老家接受教育,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

2.从家庭角度看,亲情和教育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父母,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亲子关系状况。由于留守儿童不能跟在父母身边学习,一般由祖辈或者亲戚抚养,生活中就缺少了父爱或母爱,长期在这种缺少亲情的环境中成长,势必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父母不在孩子身边,除了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之外,也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

3.农村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亲情,因此,他们尤需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目前,许多农村学校没有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必要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措施。这些学校没有根据留守儿童家庭、心理等特点建立相应的教育机制,把他们与其他学生同样对待。另外,有些学校在教育管理上也存在许多不足,如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学校周边环境复杂,得不到改善致使留守儿童有可能接触社会上的“小混混”,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学校不能给留守儿童提供安全、便利的住宿条件;学校不能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或抚养人积极沟通,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和行为告知他们等等。

三、对策与建议。

1.政府方面。

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差距给留守儿童教育带来的障碍。二要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同时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普及、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对少年儿童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三是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三

共同撑起一片蓝天(上篇)。

———心系怀远、心系留守儿童(王华东)摘要:由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全国妇联等12个部门共同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07年7月19日在北京成立。这个工作组将致力于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2000多万,他们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且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七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开展联手行动,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字:安徽怀远留守儿童留守政策政策及建议。

此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的地点是在蚌埠市怀远县新河中学,在此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针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留守儿童、青少年现状进行了长周期、多工作量的调研及走访活动,怀远县总人口1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达30多万,怀远县新河村由于山多地少,大多土地被政府征收用于规划。当地农民仅靠自己的土地不足以维持生活,在我们进行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90%的农家都有外出务工人员,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的增加。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分别进行了走访和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总共发放两种类型调查问卷总共120份,回收114份,有效调查问卷109份。此外我们还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调查走访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关于留守儿童走访调研。在调查问卷和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留守儿童存在着许多亟待我们去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发放不同的调查问卷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走访,我们了解到最新的一手资料。

在通过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存在的观念和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留守儿童的认知。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地农村对留守儿童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走访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当地农民压根就没有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只有当调研人员把留守儿童概念用平实的话语诠释一下,农民才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从这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当地县镇区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更不用谈及对留守儿童给与一定的帮助和采取一定的措施。

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大多家务不愿去做,爷爷奶奶与儿童有一定得隔阂,大多孩子不愿听从爷爷奶奶的使唤,具有较大的叛逆心理。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调查中发现,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是居住在贫困村(居)、缺乏生产资源,生产生活无一技之长,只有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济,加之外出后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打工收入也往往不高。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普遍拮据。如留守儿童李某,现年13岁,在新河中学读初一,家里有6口人,其父母因田地少,也没其他经济来源,迫于生计,双双到了上海打工,留下现年66岁的老奶奶(行走不便)每月仅寄回300元生活费给他们,但由于奶奶多病,生活比较拮据。

主要体现在隔代教育问题,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父母在外打工,学习只能依靠学校老师,回家后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孩子的自觉和自律都略有下降,外加爷爷奶奶大多为不识字人群,没有能力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习。从而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留守儿童学前教育也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缺陷。由于0—6周岁学前留守儿童约54.2%都是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老人们在教育孩子的观念方面比较陈旧,对年幼的孙子过分溺爱,把孙子当成不可得罪的小祖宗,使其自由发展,孩子们在无原则的怂恿和过分的疼爱中形成了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从而使留守学前儿童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早期教育,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教育阶段,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调查显示,有95%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是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得力不从心。

蚌埠市怀远县新河村及周边地区的留守儿童95%是由祖辈扶养的,由于隔代的长辈往往对其过分溺爱放纵,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如好吃懒做、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正确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越轨行为的影响。甚至抽烟喝酒、拉帮结派、沉迷网络,被不良青年利用参加一些盗窃、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

他们的许多不良行为时间一长,便形成了恶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有的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有的时常不回家,打架斗殴;有的追求时尚,抽烟喝酒;有的被人利用染上毒品,家庭问题已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在调查的63名留守学生中,行为习惯较好的占30.1%,一般的占47.8%;较差的占22.1%。

四、父母关爱严重缺乏。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81.4%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13.6%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6%左右的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同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父母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变化。儿童亲情的缺失,就很容易走极端,甚至使一部分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使“代沟”加深,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造成心理抑郁,性格孤僻,对以后的人际交往、协作求助、学业发展等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群体,父母由于无法照顾孩子会产生内疚感,便会在金钱上进行补偿,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太少,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沟通,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行影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了一定的人格障碍。如新河中学初一学生贾某,其父母长期外出,与她疏于联系,偶尔联系时,交流又无从谈起,她与父母产生了严重的隔阂,连爸妈都不愿意叫。在她三岁以前是她外婆带,由于她外婆一个人居住,经常上山干活,加之她又是超生的,她外婆怕被人发现,就经常把她一人关在家里,没有与其他孩子和其他人交流,所以导致她三岁了看见生人还怕,也不说话,什么都不会说。为了挽回与孩子之间缺失的亲情,其爷爷看见这种情况后及时把她接回了家,经过几年的照顾,使孩子有了明显的好转,在我们了解情况之前,她是那么的害羞,但在我们为期15天的交流中,积极鼓励她去参加我们组织的兴趣班。现在已经变得有一定的乐观。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据调查统计分析,无论在新河中学一带还是在全国范围,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少,留守儿童数量就越少;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多,留守儿童数量越多。但当留守儿童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时,我们应该考虑它存在时出现的问题的原因。

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即使打电话,关注焦点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14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城镇教育费用较高,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奶奶或其它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家庭教育处于空白状况;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次监护管理对留守儿童有一定的影响。

1、隔代监护偏重物质生活。祖辈抚养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2、上代监护顾虑心理作茧。“留守儿童”由其叔、伯、姑等亲戚监护,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愿严格管教。

3、自我监护助长放任自由。“留守子女”自我监护,其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

2、学校教育措施不力。

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应试观念比较重,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有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再加上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有的学校在教育管理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只要在校不出问题,一推了之,更有甚者鼓励“问题儿童”结束学校生活,眼不见心不烦,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

而且每周周一至周五,学生在校可由学校或老师管理,但是一到双休日,老师就鞭长莫及。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而且许多“留守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充满逆反心理,加上现在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也太多,学校老师不敢过于要求严厉。有的学校对“留守学生”由指定老师管理或实行“托管”,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任务本来就很繁重,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防控体系和机制。调研发现,当前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的研究仍是空白。即使有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如:学校尚未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尚未进行政策性的思考等。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气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网络的普及,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如凶杀、淫秽等镜头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四

美国散文作家兼诗人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由此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成长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幼儿阶段是个性以及品质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该文章主要探讨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善于与幼儿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幼儿教师会将幼儿在课堂上的一些表现拍照留念并发放到与家长共同的微信群里面,让家长清晰地了解到幼儿在学校的活动。而且,幼儿教师在平时也会将幼儿成长中的一些优秀表现告知家长,让家长对自己对幼儿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样一来,家长会用更加尊敬以及充满希望的目光看待幼儿,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多多表扬幼儿,而尽可能不去批评幼儿,这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上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其自身的闪光点。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赏识幼儿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多多用夸赞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交流,这样能够让幼儿变得更加自信。并且,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幼儿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胸怀,尽量用鼓励以及相信的语气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不能够劈头盖脸地对幼儿进行批评。因为幼儿的心灵非常得脆弱,如果幼儿教师总是批评幼儿,就会让幼儿产生畏惧的情绪,不仅不利于幼儿以及教师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发展。

例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的时候,有一些幼儿的自理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因此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并且学习得也非常慢。对于这部分幼儿,幼儿教师没有用批评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且没也有嫌弃他们拖累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而是一遍一遍地为这些幼儿演示。并且,让这部分幼儿慢慢地尝试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妥当。如果幼儿在整理的过程中比前一次的表现有了进步,幼儿教师就会立马表扬这位幼儿。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并且整理得一次比一次优秀。

例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系鞋带”的时候,幼儿教师通过教室里面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幼儿演示了几种系鞋带的方法,并且又为幼儿做了亲身的示范。之后,幼儿教师让幼儿将自己的鞋带解开,并且尝试着自己将鞋带系上。在幼儿系鞋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很快班级里面的幼儿都能够熟练地将自己的鞋带系起来。幼儿教师看到幼儿掌握知识掌握得非常迅速,对幼儿进行了表扬。幼儿教师对幼儿说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得强,每一位幼儿非常聪明,很快就能够将这么困难的知识学会,并且还能够动手操作,真是非常得优秀。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结语:总而言之,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往往能够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够用更加乐观向上的态度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以及挑战。幼儿阶段作为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以及提升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幼儿以后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可以充分联合家长的力量,为幼儿不断创设成功的机会,并且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通过这些方式都能够更加高效地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3]张玉芳.幼儿教育中激发与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策略[j].新课程.20xx(50):168.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五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任务也逐渐重视起来,毕竟现在社会人才资源竞争压力巨大,优秀人才的培养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幼儿教育,幼师行业迅猛发展已然成为当今较为火热的教育竞争之一,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幼儿教育越重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了幼儿教育越来越倾向小学化教育,这其实已经远远偏离了幼儿教育的初衷,这些问题也就赤裸裸摆在每个幼教工作者的面前。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对策。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由于近年来,学生升学压力和社会竞争压力大等原因,家长、学校、社会越来越强调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加重了幼儿的学习任务,有些幼儿园的教学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幼儿应该承受的学习和理解范围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很明显已经是为了应付学而学了,生搬硬套和刻意为之不应是幼儿阶级该有的,况且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未成熟,这会过早地使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可怕和学习的压力,从而产生厌学的表现。越来越多的人鼓吹教育竞争从小开始、落后就要挨打等被曲解的认知。这也就导致了幼儿园为了开发幼儿教育这块领域,会向幼儿家长推销一些不实用的教材书籍和一些没必要的精品课堂,甚至孩子还小小年纪就参加各种班。培训机构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昧心地利用家长的趋众心理赚孩子们的钱。而家长们恰恰甘愿为了孩子而毫无保留地消费,盲目跟风,浪费大量钱财同时加重孩子的负担,使孩子过早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多么令人担忧。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予以高度重视!

对于低龄化幼童的教育来说,应当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在无形中教授最基本的做人处事的道理,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幼儿园过早地把小学阶段才会学习到的内容提前教授给幼儿学习,这些难度远远都高于他们现有认知水平。过早地让孩子死死板板、规规矩矩、一动不动地坐在板凳上,一遍一遍拿起比自己手指还粗的笔来写一些自己不怎么懂的字,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只能有碍于孩子发展,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如今许多幼儿戴着大大的眼镜,也是与此有关系的。

2.早早的思维定式易使幼儿过早产生厌学心理:在幼儿园每天要写大量字、学算术、记口诀,没有太多属于自己自由娱乐的时间空间,而且幼师还以奖励小红花等措施激励孩子背诵,过多地让孩子们一遍一遍公式化学习,死记硬背。这对于本该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孩子来说,会让他们在学习上慢慢趋于固化的死板的,不懂变通的思维定式,这些经历只能使孩子提前产生厌学心理。

3.打破教育的循序渐进原则,扭曲教育规律: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就去学什么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内容,毕竟我国教育体系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一个完整系统化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毕竟那些天才学生是很少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跳级读书,所以如果过早地让孩子接受超出年龄阶段的以后才应该学的内容,不仅使孩子难以理解,也会使他们连本阶段该学的内容也不能够认真细致的把握,反而得不偿失,严重违背教育规律。

三、打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1.首先,转变家长观念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重复上演,要明白幼儿教育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培养什么神童,而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开发。要看到小学化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危害。

2.其次,要提高幼教水平。据了解,幼儿教育的老师,幼师大多文化水平不是太高,有的甚至不是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出身,这对于孩子其实是不利的。一个好的老师甚至会影响孩子能力行为的一生。所以,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学历水平的限制,强化对幼儿教师的阶段性培训,提高幼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从教师层面上克服小学化倾向,规范幼儿园办园。

3.最后,幼儿园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导向的作用。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启蒙作用是要在孩子日常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要在幼儿好动爱玩的天性上进行挖掘,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关联之处。做好“幼小衔接”规律的研究,使幼儿园平稳向小学过渡,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转折作用,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其实,幼儿园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教导学生以学习为主,而是以组织学生用游戏为基本载体,劳逸结合,学习和游戏相结合,关注关心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成长,要知道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个别差异性的,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在保持独特性的情况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结语。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六

熊道伦。

2015.4.28.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有专家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全国至少在4390万以上。留守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作为一名班主任,怎样才能教育好留守儿童,笔者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留意细节。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班主任应该留意他们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去推断和发现一些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把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关注交往。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班主任一定要关注他们的交往,发现一些不好的苗头应及时劝阻和引导,免得误入歧途。

家校联络。班主任一定要掌握留守儿童的信息,与监护人多联系,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动态,随时帮助监护人排忧解难。班主任还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解答他们的疑惑,使留守儿童少走弯路,健康成长。

爱的感召。“教育技巧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关爱留守儿童是班主任工作的秘诀。班主任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点帮助都可逾越孩子的心理长河,达到教育的效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慈母般的爱意将是1推动留守儿童不断前进的动力。

彰显个性。班主任要尽可能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充分展示才华,展示自我,彰显个性,通过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多谈心少训斥。留守儿童一般不喜欢主动与人交流,常常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要有耐心,态度和蔼,对孩子多谈心、多鼓励,不可态度粗鲁,横加训斥,这样做孩子才会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内心,班主任工作才会游刃有余。

多发现闪光点,少罗列陈旧问题。流星虽转瞬即逝,但它却光亮照人。留守儿童也有他们可爱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它,一丝亮点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留给他们我还行的念头,从而提高自信心。对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就事论事,切忌罗列陈年旧事,以免挫伤他们脆弱的心灵。

培养有益的爱好。班主任要尽可能设计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如开展兴趣小组、第二课堂,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有益的爱好,发挥一技之长,填补心灵的空白,从中体会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班级也才会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家访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家访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面对了解到的问题,班主任要不遗余力地想法解决,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留守儿童才会主动交流,班主任工作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班主任既是留守儿童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是留守儿童进步的引导者,更是留守儿童生活中的保护者。只有班主任用热心、耐心、爱心、恒心去呵护这些弱苗,班级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才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七

邮箱:1025342748@摘要: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短期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学校的教育。学校因地制宜,“绘制”了一份留守儿童教育“路线图”,最大限度弥补他们的成长“短板”。耕耘“善德”沃土,为留守学生调制精神套餐;重视养成教育,为留守学生成长夯实根基;延伸教育触角,为留守学生业余引路导航;依托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提供能量。

我校地处县城边缘,生源一半是留守儿童。长年与留守儿童相处的我们,深知这类学生群体的成长困境:缺少父母的关爱,祖孙之间隔代沟通阻滞,家庭教育方式落后老土。同时,我们也明白,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短期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学校的教育,为此,学校因地制宜,“绘制”了一份留守儿童教育“路线图”,最大限度弥补他们的成长“短板”。

一、耕耘“善德”沃土,为留守学生调制精神套餐“至善至美”,一个唯美的成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古老的至善文化迫切需要学校文化的现代演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四小开始了善德文化的系统构建。围绕“至善”主题,我们从“善”字成语入手,从搜集的80个“善”字成语中精心挑选出20个符合“至善”主旨的成语,重新排序、组合、连缀成“至善”的文化核心:“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从善若流……止于至善”。在传达室的外墙面开辟出了以“乐善不倦,至善至美”为主题的“至善”成语墙,进出校园,抬头可见。

为了形成强盛的“至善”文化气场,学校同步启动“室、廊、园、墙”等的部位的文化设计与布臵。“忠、孝、仁、善、礼、智、信”的道德文化长廊建起来了;“中国好人”的宣传专栏立起来了;走廊上,“临澧四小美德少年”光荣肖像挂起来了;教室里,“临澧四小学生一日一善行为指南”“教师心语”贴起来了:办公室内,现当代教育名家陶行知、斯霞、李吉林等名师带着各自的教育主张,肩并肩“走”来了。

学校文化,任何物象都应成为文化的载体。新修的教学楼,一砖一瓦里,蕴含着香港教授杨菁荪华侨的一份爱国情谊,“菁荪楼”这一简单的楼名因此有了丰富的“至善”内涵。综合楼与幼教楼之间新辟出的一块绿地,因杨教授亲自命名并欣然题写园名“至善园”,普通的绿地顿时赋予了鲜活的文化张力,并一举成为四小“至善“文化的聚集地。

二、重视养成教育,为留守学生成长夯实根基。

立足校情,提炼养成教育核心要素。一直以来,养成教育成效为何不尽如人意?对此,我们检索了各类养成教育研究成果及专著,成果内容各异,表现形式惊人一致:梳理出了条目繁多的“好习惯**条”。平心而论,这些总结提炼出的好习惯,的确是应该养成的好习惯。然而,相对衡定的教育力作用到数目庞杂的目标点上,教育功效恐怕只能像隔靴挠痒。只有因地制宜,将眼花缭乱的目标点科学“瘦身”,才能产生看得见的教育功效。

小的学生最迫切最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经过征集、筛选,学校将养成教育核心凝练成了“洁、雅、勤”三个字,每个字三项指标。即“洁:校园清洁、仪表整洁、书包洁净。雅:举止儒雅、上下楼文雅、用餐优雅。勤:勤背书、勤练字、勤阅读”。简称“三三三”目标。每项指标又分别描述出具体的行为指向。

删繁就简,调整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目标确定下来了,如何让目标可测可评?毫无疑问,班级管理评价是一道推动养成教育的有效杠杆。笔者再次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所在学校的醒目处,都有一套条清缕析的评价量表,而这块量表多半指向班级管理,只不过量表内指标各异。但集中指向养成教育的指标少。

我校也一样,校园醒目处设臵了一块评价班级管理水平的量表,表内指标涵盖“卫生、礼仪、上学、放学”等十二项。学校再次决定,要对班级管理动一动手术,于是,由“文明班级嘉奖排行榜”更新为“养成教育班级嘉奖排行榜”。评比主题直接指向“三三三”,累计九个项目。通过三种途径获取数据:大队委的值班数据、“行政日志”记载数据、政教主任的日常巡视数据。评比结果一周一公布,用笑脸取代分数,每周笑脸多的班级就可以获得一面红旗。评价一月一累计,直接进入班主任津贴的一部分。有了新的评价指挥棒的引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向感更强了,一门心思盯着“三三三”。

直观呈现,让结果反馈无声胜有声。最有效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抵达心灵的自我教育,尤其是与个人品德直接关联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自我教育不能凭空冥想,需要形象直观的媒介牵引,以便于学生自我观察,区别和评价自身优缺点。受“微课”的启发,我们借助“班班通”平台,尝试定期制作“好习惯益终生”主题“微课”。开通“微课”素材提供渠道,教师人人是“拍客”,家长也可参与。校道上、走廊里、操场中,看见有教育意义的场景,手机一举,随手拍下,指尖一点,发送学校,定期评出优秀“拍客”。每周一第一节播放,“微课”呈现的是教师“育人瞬间”、学生“精彩呈现”。厕所,一直是学校深感头痛的部位,蹲位不足、狭窄拥挤、进厕不冲、异味难闻。在“进厕冲水,善良之举”的进厕习惯强化下。厕所异味开始淡化,瓷砖地面开始还原本色。五月的一天,走进低年级楼层厕所,一阵茉莉花的清香扑鼻而来。不知是谁,给厕所喷洒了空气清新剂!5月里,栀子花开的季节,不知又是谁,在厕所窗台上偷偷摆放了几朵洁白的栀子花。这些喜人变化,学校及时编成“微课”——《这里的变化静悄悄》,搬到班班通屏幕。

教育家魏书生有言:“基础教育这点事并不复杂,认准了往深处做便是。”我们欣喜地发现,在“333”的引领下,曾经的“蓬头垢面”开始流露出现代文明气息,赤脚片不见了,红领巾鲜艳了,小手干净了,举止文雅了。清晨进校,一声声清脆悦耳的“老师好”,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三、延伸教育触角,为留守学生业余引路导航。

我们坚信这句格言:人的差别就体现在业余!成人世界里也有一句话:8小时内成不了专家!业余时间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为了让留守学生的业余有章可循,我们运用“放长线管业余”的策略,重磅推出“临澧四小学生业余活动指南”。对学生业余生活设计了五类“家常菜”。

出一个“硬性规定”--“一日一练”。组织学生唱响“写字童谣”:“一读二写三再比,一日一练更给力;课内课外两结合,日积月累出奇迹。”“一丝不苟写作业”。把一丝不苟写作业作为基本学习习惯来抓,发给每位家长一份“家庭作业布臵与评阅操作指南”。学校坚持一月一次跟踪调研学生作业情况,发现倾向性问题与教师及时沟通,涌现出的好典型,学校及时推广。“日积月累勤背诵”。学校规定,所有学生背诵篇目,学生要滚瓜烂熟。“百花齐放展才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才是素质教育的完整内涵。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己之长,或外显或隐藏。学校的责任就是给学生提供施展的舞台。有了这些评价指向,学生的业余生活主题自然由“放任自流”转向“有的放矢”。

四、依托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提供能量。

为了破解“5+2=0”的魔法算式,我们意识到,家庭才是教育的主战场,只有建好家长学校,并尽快提高家教水平,才能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做法就是:

一是定期对家长学员授课。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学员培训会,挑选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教学工作。对教师授课把好“三关”。即“准备关、讲课关、时间关”。近年来,学校先后请来全国感恩励志教育专家朱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天赋亲职教育课题组专家等来校进行家庭教育专题演讲。

二是及时组织爱心大家访。学校采取“爱心大家访”形式,定期组织“送教下乡”,因材施教,给家长面对面传授家庭教育艺术:告诉家长“祖辈如何代养留守孙儿”;启发家长“孩子的差别就体现在业余”;提醒家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成“家长论坛会”;三是把家长会办成“亲子互动会”。

“乐善不倦,至善至美,文明美德伴随我们成长……”正如四小校歌“善德美天下”所唱,相信,在四小这片“善德”沃土里,会培育出一个个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留守好少年。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八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孩子们的游戏不仅是娱乐,也是学习、劳动和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或许是从头到尾都在“玩”,但也正是在“玩”中,引发、支持、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幼儿园教育中的引入游戏的重要意义。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孩子们的游戏不仅是娱乐,也是学习、劳动和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或许是从头到尾都在“玩”,但也正是在“玩”中,引发、支持、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这样评价孩子的游戏:“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

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赋予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只有顺应孩子天性的发展,才能挖掘孩子内在的潜力。反之我们人为地加以控制,窒息,扼杀孩子的天性,孩子自身成长的多种可能性将被限制,孩子发展的潜能会在成人人为的控制中失去原有的魅力,有可能一个天才的萌芽被无情的抹杀。我园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将在本文对自己的点滴体会和大家谈谈。

首先,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虽然说游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家长,对它有所抵触,人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层面上。对此,我们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田径运动会、《幼儿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大课间特色展演等活动,让游戏体育渗透到家长的思想意识深处,使家长认识到健康就是生命,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我们要向社会传递一种健康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健康是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以此唤起全社会对健康的关注,进一步宣传农村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广大幼儿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其次,建立一种体育文化机制。只有活动是不行的,我们还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即要有一套体育文化机制来规范我们的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能让游戏活动成为一阵风,不能让这种活动处于散漫的状态。所以,学校出台了专项政策,专门派人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我们一直坚持“健康第一、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把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摆在突出的位置。我园的课间活动中,游戏活动就占很大的比例,坚持天天训练天天活动,坚持制度的约束机制,保质保量地开展活动。

第一步,我们组织有活力的游戏活动,幼儿积极报名,教师精心挑选。以前的做法是只要幼儿报名,教师就批准参加,结果是有的孩子一时兴趣来了就参加了,到了社团没几天就打退堂鼓了,这样,一学期下来,能坚持下来的幼儿没有几个了。所以,经过教师筛选的社团成员,都能够经常训练。

第二步,就是日常训练了。学校的大课间可以训练丰富多彩的游戏,每周的星期四下午专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把幼儿拉到教室外面训练。经过长时间开展游戏活动,幼儿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很多,家长也看到了训练的效果,看到了游戏活动的闪光点,慢慢地也认识到游戏活动的意义,它不但不会影响幼儿的文化课学习,还能促进文化课学习的进步,而且通过参加游戏活动,幼儿身体越来越健壮了。

第三步就是在发扬光大的基础上,把这项活动延伸到家庭,以此来促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的全方位开展。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中,我们成立了学校兴趣小组,也倡导各班也成立了兴趣小组。这样,以大的社团带动小的社团,在校园掀起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热,提高了学校的整体运动水平。有的班级还把游戏和班级的特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班级的活动中经常展演。这种活动形式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因为它不但开展了游戏活动,还在集体场合有力地宣传了这项活动,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首先,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班级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班主任来完成,班主任要经常督促幼儿及时参加游戏活动,按时参加每天的训练。好的方法和经验,就是从班主任那里得来的,毕竟他们面对幼儿的时间长,遇到的问题多,想到的法子也多。有的班主任经常开展“农村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游戏伴我行”主题班会,我认为这点做得非常不错,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游戏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其次,发挥专业教师的引领作用。游戏活动的最终落实在于教师,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幼儿每天按时参加活动,形成紧张团结的氛围,不能开展几次就不见教师的踪影了。以前很多活动就是这样不了了之的,原因就是教师做得不到位。所以,教师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完成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开展游戏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的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如果在活动中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那就有悖于体育锻炼的宗旨。所以,教师应该经常检查场地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有就要及时排除,防患于未然,另外,我们要把安全的警钟经常敲响于幼儿的耳边,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游戏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稍不留神就发生伤害事故,因为在身体的对抗中,冲击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师务必要提前预判,提前防范。

总而言之,在农村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对提高校园游戏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学校的角度思考,成立社团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带动校园游戏的整体发展,在当前的游戏活动中是有重要意义的。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十九

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是每一个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的环境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入手,精心地布置、巧妙地创设,才能做到让每一块墙面说话,每一个细节育人。

1.小标志,大用途。

孩子的天性好奇好动,对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都有探索的欲望,而幼儿园的厨房、开水间、配电房等都是孩子禁足的地方,我们在这些地方,设置与孩子视线相应的“禁止入内”的卡通图标,并且统一使用黄色的警示色,让孩子们了解标志的含义,知道黄色是禁止的意思。幼儿园每天都要开展集体活动,在幼儿园的楼梯、卫生间等处最容易发生拥挤摔跤现象。我们在楼梯上、卫生间设置了彩色的小脚印,看到这些脚印,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跟着小脚印走,知道按脚印排队,不拥挤、不推搡,有效抑制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2.宣传画,常提醒。

进入校园,我们就在走廊里设置了幼儿常规培养系列图画:“我会排队滑滑梯”、“饭前洗手讲卫生”等,让幼儿能经常看到幼儿园的安全常规要求,知道遵守幼儿园的常规。我们梳理了幼儿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的情况,结合园内经常开展的安全教育案例,在校园门口设置了宣传栏,用生动的图画和照片的方式告诉幼儿“如何安全过马路”、“着火了怎么办”,通过这些安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人人重视的育人氛围,让大家谨记“安全第一”。

3.小举措,防隐患。

对于校园环境,我们除了常规的安全检查外,还组织教职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动大家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改建方案,通过一些小举措,杜绝安全隐患。如给带棱角的活动器械装上海绵套,就像毛毛虫的小脚,孩子们很是喜欢;在铁制的下水道口盖上半个皮球,告诉孩子这是下水道的帽子,要尽量避开;调整教室的布置,尽量留给孩子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对孩子容易碰撞的地方设置防撞条等等。

二、创新安全教育途径。

安全教育的形式较多的是以老师的说教和反复的叮咛为主,有时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如何让安全教育更容易为孩子接受,就需要我们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1.朗朗上口的安全儿歌。

念儿歌是幼儿喜爱且容易记忆的形式。我们在小中大阶段结合主题活动,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安全课程,将一些正确的行为方式变成朗朗上口的安全儿歌。例如在小班的儿歌:“上下楼梯不打闹,手扶栏杆要走好,一步一步慢慢走,小心脚下别滑倒。”大班的儿歌:“小朋友,捉迷藏,汽车后面不能藏。发现汽车要开车,尽快走开不停留。”通过这类儿歌巩固孩子的安全意识,指导他们的具体行为。

2.情景逼真的模拟演练。

我们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演练活动,如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在火灾演练中,从警报响起,幼儿知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毛巾捂住口鼻,有序快速地离开教室,通过走廊、楼梯,安全到达空旷地点,观看消防员叔叔的灭火展示,从而掌握火灾的逃生技能;在防诱拐演练中,老师设置了陌生人来园利用食物、玩具诱骗孩子的情景,通过演练,让小中班的孩子提高了自控能力,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逐渐增强了安全意识。

3.简单有趣的标志制作。

对幼儿来说,参与性活动更能充分地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大班幼儿中我们开展了制作安全标志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校园的各个角落,寻找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回来后自己绘制简单易懂的“火柴人”安全标志。比如为栏杆设置“禁止攀爬”的标志、为电源插头处设置“禁止触碰”的标志等。在孩子们自己制作标志过程中,对自己亲手贴标记的地方就会特别注意,很少需要老师提醒,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家长对安全习惯方面重视不够,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不知情。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强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将其纳入安全教育实施者的队伍。

1.内容丰富的安全讲座。

为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通过新生讲座,我们将幼儿园的晨检、带药、安全应急等内容向家长进行讲解,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还针对日常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开设家长讲座,如“儿童交通安全”讲座,指导家长平时带孩子外出时,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并遵守交通规则;指导幼儿明白走失时怎么办。通过讲座,让家长提高了安全意识。

2.形式多样的家长参与。

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幼儿园安全教育中。在家长开放日中,请家长做一次妈妈老师,挑选相关的安全课题参加“家长助教”活动。通过亲身的参与,让每一个家长更加重视安全教育。组织家委会成员为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献计献策,针对放学时大门口比较拥挤的现象,大家自愿成立了“家长护卫队”,共同来维持秩序,指引大家有序入园,形成绿色通道,解决了拥堵的安全问题。

3.新颖有趣的网络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还通过安全教育平台,组织家长利用网络来进行安全教育。网络教育涉及的教育面更加广泛,有关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家长全面了解安全防范点。而且平台中还有适合孩子的图画、动画片等,寓教于乐,有针对性的对孩子实行安全教育,同时使家长的安全意识得到不断地提高。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家庭、社会都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一项细致、复杂而又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要利用一切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防患于未然,科学、合理的开展安全教育,为孩子撑开一片安全的天空。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二十

最近,教育部网站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学龄前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设定了"阶梯状"的成长标准。与20xx年出台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不同,这是我国首次为幼儿成长设置标准,旨在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个目标。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纲要》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

我们幼儿园也接受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回顾半年培训、学习、实践的过程,我想应该对自己的学习作一反思、作一总结。在园领导的引领下,细细地翻看、品读了一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觉它就像一枚指南针,指引着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以期与大家共享:

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一线老师在今后实现以上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让老师学会听孩子的声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让我们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作为教师要学会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在活动中教师要懂得用心去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做好朋友,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等等,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只有搭建出师幼之间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的平台,才能留心抓住学习的契机,激发思想的火花。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才能更好的伴随幼儿共同成长。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幼儿,要想让幼儿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幼儿,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言语生命,作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用爱去关注、滋润孩子的幼小心灵,促使孩子快乐成长。因此,细心、耐心的关注每个孩子,用爱滋润孩子的幼小心灵,促使孩子快乐成长,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在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用爱心、耐心关注幼儿的细微变化,倾听幼儿的内心。

让孩子学会听老师的声音通过学习《指南》,才发现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不但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也要养成孩子学会倾听的习惯。倾听别人的谈话需要细心,需要克服其他因素的干扰,尤其要求孩子能够做到自我控制。幼小的孩子一般不喜欢成人之间的谈话,因此幼师不能苛求孩子安安静静地倾听教师的谈话内容,要想养成孩子耐心倾听的习惯,教师应该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逐步加以引导。

同时,老师在对待年龄较大的孩子时,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倾听的习惯,要求他们在倾听的时候积极思考,随时带着一定的目的、任务去倾听,随时准备发现对方谈话中的错误之处,鼓励记住谈话中的关键内容。让幼儿学会做个文明的听众,知道别人讲述时不随便插嘴,要做个礼貌的孩子。当然,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并持之以恒的养成和教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教育篇二十一

对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成因进行研究,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其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表2—1可以看出,有58。7%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28。9%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持一般的态度,仅仅只有11。3%的家长不是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见,家长最重视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是依据学习成绩。

从表2—2可以看出,家长送孩子来幼儿园的目的,有50。5%的家长是让孩子学习学科知识,为以后进入小学尊准备。另外,32。9%的家长送孩子来幼儿园的目的是让其与其他孩子接触,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而以照顾孩子为目的的送孩子来幼儿园的家长只占14。4%。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标准就是看哪家教的拼音多、会写的字多,他们入园前考察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你们幼儿园教给孩子认字吗,写拼音吗。”若教师回答不教,那谈话就不会深入,直接走人。

xx幼儿园招生时,家长们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你们教小学知识吗?你看人谁谁家幼儿园都教拼音、教识字、教算数,你们为什么不教,你们不教这些干什么,成天让孩子疯玩啊?而且人家学了,我们没学,到了小学我们会吃亏跟不上的”。幼儿园也会为了生源不断的对家长的要求一再妥协,明知是不对的,还是一直在行动,觉得好像大家私下都是如此,双方都满意,何乐而不为呢?访谈中一位老师说:“农村的家长,大部分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不懂幼儿教育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幼儿的园中生活,家长更倾向于孩子能学到知识,而对于技能,不太重视”。观察中我发现,每天下午孩子放学,很多家长来接孩子,关心最多的是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识了几个字等。如果孩子回答,今天没有识字,老师带我们玩来,家长便会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还会说,幼儿园就是管吃管玩的地方。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幼儿家长不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家长们希望幼儿园能够多教授幼儿基础知识,更希望幼儿园能把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纳入幼儿园。尽可能的让孩子学习汉字、拼音、数学等知识,不顾孩子的兴趣,强制性的让孩子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东西。有些家长觉得交了钱上幼儿园就得有效果,每天要看见点实在的东西,要不就认为老师就会领着耍,还不如在家玩又不浪费钱。教拼音的幼儿园就是好幼儿园,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身体和心理的关心太少。

总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进行比较,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也是拼尽全力,报辅导班,请家教,盲目要求给孩子灌输各种拼音、心算、写字、数学等知识,甚至主动要求老师每天晚上布置作业。农村年轻家长外出打工的相对较多,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隔辈亲可不会亲,他们根本不懂什么五大领域,不管什么素质教育,在她们的意识中,幼儿园就应该学拼音学算题,每天送孩子就一句老话:“好好听话,好好写字”。家长盲目攀比,还把幼儿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幼儿的手段,作为衡量办园好坏的标准。家长的“力”用反了,“亲”错位了,爱的不智慧,不能透过自己的心看懂孩子的心,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伤害了孩子。而幼儿园只能按照家长的意愿,服从家长的要求,不顾幼儿教育的本质幼。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许多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严重影响了将来孩子的学习。

目前,一些幼儿园受利益的驱动,不按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按幼儿年龄特点,只让让孩子写字、算术,孩子没有游戏时间和机会,失去了幼儿的天真和快乐,扼杀了幼儿的天才和创造力。访谈中一位老师说道:“我们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并不是按照国家标准的办园理念进行,在办园过程中,并不是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而是会根据家长的需求进行调整,争取迎合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以实现最大化的招收。”因此,幼儿园在办园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办园宗旨,遵循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导,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坏孩子,只有坏老师”说的也就是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观念直接决定幼儿园的活动内容。本次研究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表2—3。

从表2—3可以看出,有31。9%的幼儿老师为大专学历;14。2%的老师学历是本科。虽然幼儿老师的学历和专业素质与老师的知识能力不成正比,但在很大程度上,任课教师专业合格率偏低会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许多教师抱着老本不放,不爱学习,一直在用自己的错误惩罚一批一批的孩子。幼儿园活动内容广泛,需要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幼儿园组织形式多样有趣,备课要下深功夫,这和教几个拼音认识几个字比起来太累,而且又没有明显的外在成绩,所以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就乐此不疲的助长小学化的歪风。农村师资力量不足,老龄化严重,大部分老师因其原先为代课老师,所以惯用小学老师的那一套教学方式去教孩子,没有或者少数受过此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专业知识不足,又缺少外出学习和接触新知识新视野新发展的机会,思想呆滞不前,无法创新和改变。同时年轻的幼师力量因各种原因不愿走进农村园。许多幼儿教师是小学教师的临时转岗老师。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幼教事业缺乏理性的思考,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传授给幼儿的知识是正确的,那就越多越好,完全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没有尊重幼儿的教育规律。前几年幼儿教育管理滞后,各种私立园泛滥,教师门槛太低,各家幼儿园为了抢夺生源,绞尽脑汁,违背规律,牺牲孩子的幸福童年博取家长的欢心,也是导致小学化倾向遗留的一个重要病根。

办园经费不足,尤其是用于教育研究、师资培训、教育活动的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教师素质的再提高进程。专用教室、大型玩具、图书资料、现代化电教设施及幼儿活动空间不足,制约了幼儿的活动。农村幼儿园教师成分复杂,正式公办教师少,大多是非公办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总之,(1)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教学内容存在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多学习知识,错把识字、拼音、算术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活动,而忽视了游戏等其他活动。

(2)农村的幼儿园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小学化倾向。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并非灵活的采取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采取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其教学组织形式的小学化明显。(3)农村的幼儿园教育的教学管理存在小学化倾向。农村的幼儿园,在生活上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在学习上以班级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其小学化倾向都十分明显。

(4)农村的幼儿园教育的教学评价存在小学化倾向。以幼儿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实质是重视知识的学习。幼儿教师过分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

(5)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这种超前教育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0817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