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挑战,我们可以培养一些积极的生活习惯。希望以下的总结范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让你更好地写出一份优秀的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一
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合理教学手段能促进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融入英语教学中能更好地起到教书育人效果.此因素注重树立师生共为课堂主体的概念和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作者:李红辉作者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38刊名:南北桥英文刊名:sourthnorthbridge年,卷(期):2008“”(6)分类号:h3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二
英语和其他学科相比较,其教学过程既是语言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过程。情感既是语言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学的目的,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过程。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教育中,忽略人的情感需求,不重视人文环境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认知的发展,较少注意其情感表现;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理解和互动,导致“情感空白”(arnold,1999)。这些问题严重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合理、有效、科学的开展。
1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1.1动机。
动机包括了英语学习的动因,态度,目的,兴趣,以及为之而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每当动机存在并发挥作用时,就能够大大地促进学习。学习英语必须进行长时间艰苦的工作,可见,动机就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动机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英语学习的心理过程,社会因素和个体差异,从而找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和策略。
1.2自信。
krashen认为,学习者的个性因素与英语学习的效果有关。在个性因素中,尤以自信心最为重要。自信是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具有高度信心和良好自我意识的学生成功率较大。自信心强的人敢于大胆使用英语交际,不为错误感到难堪;反之过多的顾及面子怕出错会失去很多语言实践的机会。
1.3焦虑。
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形成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很多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无法胜任。
1.4自身对策。
通过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营造良好的心理暗示和气氛,激发学习动机,克服焦虑;端正态度,平和心境,利用“情感筛选”原则,制造安全感使身心向经验开放,提高交际效率。
2创造有利外语学习的情感环境。
2.1在教学管理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调动自主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具备健全的人格和情感。学生是具有需求,思想,情感,意识,理智,欲望,特别是个性和强大潜力的个体。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取的模式已经严重的忽略了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全面均衡发展。
2.2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情景结合,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抒发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另外,应让学生多了解英语文化,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习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3在教学方法上,应创造一个轻松,惬意的学习环境。教师对课堂教学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组织可以使英语教学充满乐趣。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中不仅具有动力功能,而且有激活创造力的作用。著名的“皮格马力翁效应”揭示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偏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业绩。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反馈和更多的思考,反应和提问的时间。同时,在教学评价上,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据研究表明,鼓励和表扬可以激发人体内部的潜意识,使其更好的发挥潜能[13]。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三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是学习者(内因)与学习环境(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学习者方面,学习成功与否除受智力因素和本人已有知识能力制约外,非智力因素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章兼中教授主编的《外语教育学》一书中所阐述的外语积极学习理论原理,力图最大限度地开发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努力培养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非智力因素有其较广的外延,包括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二、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培养。
英语学习动机是指英语学习的动力因素,或叫动力。包括学习英语的社会目的和需要、学习英语向往交际的需要、应用的需要、精神的需要等。教学中英语学习动机可归纳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态度、兴趣等,它不是单一结构,而是一个交叉型、立体型、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过程。
学习动机与学生所处的社会条件、教育和教学条件直接有关,可分为两类: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前者指学习者为了直接与外语群体交往,理解他们的社会和文化,甚至成为其中的一员而学习外语;后者指学习者出于职业或其它需要把英语当作工具来学习使用。两种动机不是孤立的,在教学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受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机会的质量,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和艺术语言,最优化的教学程序等多方面的影响。此外,学习内容,知识领域和个人成绩等因素也都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的激发和培养: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上述各种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动机的激发,不仅可以调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为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且还可以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对于教学工作同样是重要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启发式教学不限于教学的开端,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起始阶段的学习。
贯彻“四会”并举,阶段侧重,坚持学以致用,教师要设计最佳教学程序--以美国心理学家glaser提出的“教学内容任务分析;起始能力诊断和测量;最佳教学措施的制订;教学效果的评价”四个组成部分为理论依据,坚持整体教学。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即提供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这样的情境应具有一定难度才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学生需要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应遵循由己知到末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等循序渐进的原则。
3.变更作业内容与形式,保持作业新颖性。
变更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保持作业新颖性,是激发英语学习动机,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学习上的机械重复,对学生学习英语,很少有激励作用,为此,教学上应尽可能避免简单重复。教师除对练习内容与方式不断更新外,还应启发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规律,如联想对比、归类、分解对比等。
4.妥善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评定与评价。
k(赫尔洛克)研究了评价对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的外部信息反馈不仅可以调节学习的活动方式,而且可以强化学习动机,并对学习需要发挥激励作用。笔者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87%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练习、测试的适当评价在对学生起到强化知识、娇正错误作用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0%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3%的学生认为无明显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评定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切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及对策。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对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以及本族文化与所学语言国文化关系的看法。情感对学习有动力或阻力作用。基本的情感可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等;高级的社会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消极的情感对学习者有两方面的影响:1.妨碍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语言输入和使用语言的机会。2.妨碍学生对已输入语言进行有效的吸收和消化,妨碍语言活动的质量。
重视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状态,使之对所获取和使用的语言有快乐感,对所学材料中包含的思想道德意义、美学意义产生共鸣并形成理性的渴求等是外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应重视两点:
1.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最直接,许多情感因素因此可以调整变化。这一点,在问卷调查结果中有较为明显的表现。教师不仅要注意防止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还要积极主动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状态。简言之,要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学习过程有端正的态度体验。
2.重视学生在情感方面的个别差异,不同情况应区别对待。
四、克服语言焦虑感培养学习英语的意志和毅力。
语言焦虑感是指学生在使用外语时,感到自己的外语水平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产生的紧张、害怕的感觉。语言焦虑感的产生是由于学生缺乏自信心或学习目的不明确,担心弱点被暴露而导致的。因此,语言焦虑感加大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感,首先应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就应经常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妥善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
意志是指学生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自觉地确定学习目的,并根据学习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外语学习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毅力,能有效地克服语言焦虑感,提高外语学习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观念。
首先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的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其次,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动机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再次,正确评价学生:从表扬鼓励为主,注意成绩反馈的作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动机;最后,因势利导,使学生的工具性动机与融合性动机相结合,形成远大理想。
2.在语言实践中增加克服困难的毅力。
语言实践练习有目的性、计划性,从简到繁,使学生获得锻炼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有意创设困难情境与艰巨条件,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自制力,及时评定练习实践结果,增强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3.针对个别差异,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
针对意志类型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操练内容和重点。
4.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
五、研究学生性格结构差异因材施教。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学生性格结构特征和个性倾向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性格结构差异有以下四个方面:
1.态度特征差异。
包括对别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特征等三方面的差异。
2.意志特征差异。
存在对行为目标明确的程度,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的意志特征,对已作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3.性格的情绪特征差异。
分为情绪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主导心境等方面的差异。
4.性格的理智特征差异。
包括感知、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差异。
以上性格结构特征差异,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个性差异。那些缺乏兴趣、动机和意志毅力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由好奇到厌倦,最终发展到放弃。这样,在教学整体中就出现两极分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
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有许多材料渗透了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应充分挖掘,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蕴藏的道德美、伦理美内涵的基础上,在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中,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审美观,激发起对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练习实践中培养和减少性格差异带来的学习效果差异。
练习实践可使学生明确行为目标和自控能力,形成坚定的意志和毅力。
3.充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差生的雕像作用。
增强差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减少与优秀生的差异(含性格结构差异和知识能力差异)。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个别指导,因材施教。
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都需要个别指导,以帮助他们形成有益于学习和符合社会要求的性格品质。对于固执的学生,要帮助修正错误;对于自卑的学生,应热情帮助,使之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最好的激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笔者对一百名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学习兴趣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还需要在课下培养和保持,以便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
下面谈谈激发与培养兴趣的几种途径:
1.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问卷调查中,94%的学生回答: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决定学生的精神状态。因而,教师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堂课,从仪表到一言一行向学生传递出热爱并热衷于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期学生报以专心和热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此外,教师的敬业精神,热爱学生,理解差生,课堂内外师生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都是吸引学生认真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丰富的学识和能力,伟大的人格力量,将深深地影响学生,感动学生,唤起学生潜藏的感情,求得情感共鸣,是教学成功发展的第一步。
2.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语言艺术。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久而久之,就会因此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缺少主体的参与,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和艺术。以简洁、明快、幽默的语言,以流利的英语口语直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精讲多练,置学生于主体地位,创设“表现”环境;知识的讲解应举一反三,化难为易,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体验成功感。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的成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3.挖掘教材趣味性,兼顾背景知识教学。
现行中学英语新教材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交际功能;二、文化渗入。教材内容中有不少是关于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的材料,另外还有大量关于人类面临的热点问题的材料。这些材料能激发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渴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挖掘。
英语背景知识即英语国家的史地、政治、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受文化影响,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熟悉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准确把握某些词汇的含义,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鼓励学生在课内认真学习,课外补充完善所学知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得法于课内,收效于课外”。教师可组织适当的竞赛、课外阅读、英语角、英语板报等活动形式。这样既练习巩固了课内所学知识,发展了运用能力,又能有效地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成功。
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法包括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1.勤于读写的习惯。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习惯。
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掌握科学的方法,学生就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采撷到美丽的浪花,在学习中见“四两拔千斤”之效。
所谓方法,实质上应指:
1.记忆方法。如记单词时可采用分散记忆或循环记忆等。
2.思维方法。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等思维形式。
七、结论。
1.美国心理学家glaser把非智力因素开发称为“新能力”研究。“新能力”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关于人类能力的理论内涵。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能力应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研究非智力因素开发的途径亦成为外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非智力因素开发,对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巨大的。
2.在学生智力水平和已有知识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这一语言实践主体的积极性、自觉性和驱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开发学生智力,另一方面也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会带来教学质量的较大提高。
转自:《中小学英语》第3-4期。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四
因此,要掌握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必须要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反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就直接体现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hanvey将跨文化意识的解释为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的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1]。简而言之,跨文化意识是一种能不自觉地运用语言地的文化思维来推动人们对语言理解和掌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
但是,要想形成跨文化意识是极其艰难的。它不同于一般文化的传授,或是能力的教授,而是经过长时间文化的浸染能顾形成一种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掌握了跨文化意识后,在跨文化的英语交际情境时,学生可以运用英语的思维来深思理由,进行交流,而不是停留在现阶段的刻板,呆滞和模板化。因此,跨文化意识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英语知识,还要能根据情境感受英语和表达母语文化,并对其做出判断和回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驱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对英语和母语文化的准确理解上存在着难题,通过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来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表达中西方文化、社会生活等,有利于增强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的理解。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利于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五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参加全国物理决赛的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人数最多,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w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理亦源于此。
二、消极学科情感的成因。
广东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分别作过对低年级中学生听众和观众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低年级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是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刚进入初二或高一阶段的学生,他们对物理课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能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想学好这门学科,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学习的深人,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主要是教师在教学申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1,教师的消极情感的影响。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还是厌倦,这体现了物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到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对客体产生影响,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而在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为数不少的老师或因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或因片面认为物理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奇,以致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则易不专心听讲,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久而久之则形成对物理学科的消极情感。
2・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家曾对“人们普遍喜欢鞭炮味,而不喜欢医院里的药味”这一现象作过细致的研究,结果是:鞭炮多出现在喜庆日子里,给人们带来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医院则往往带给人们不愉快的体验,这充分说明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还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申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物理是一间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这样物理学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他们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生在不能将老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又常会被老师一味地责备为不努力、不认学,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感,特别是物理学习中接连出现失败时,便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加之部分老师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望生成龙”心切,教学中一味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了学生的失败的情感体验,其后果是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想法。
3・师生关系的影响。
[1][2]。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六
实施情感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增强学习能力和使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对文献研究的分析,总结得出以下几点:
3.1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与情感是密切联系的,没有愉悦的情感就不会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应将游戏、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相结合,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学习情绪和认知过程。因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要以权威、监督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通过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这样对创造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3创新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灵活选择多种合理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幻灯机、投影仪等现代多媒体设备实现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过程。(英语教学论文)教师还应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善于归纳和总结,用简单的英语口语和手势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单调、枯燥、抽象的内容寓于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之中,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不仅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情感的产生可能从学生见到教师的第一面就开始了,而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以下原则:
4.1尊重学生的原则。
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学生在人格上是与教师平等的。教师如果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学生,那么永远都不可能打开学生的心锁。只有尊重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觉到你不仅是他的老师,同时也像他的朋友一样,才会对你敞开心扉。教师想要充分了解学生,必须与之多交流。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候,一定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恰当运用语言。过于严肃、正式的语言往往会拒学生于千里之外,使学生唯唯诺诺,不敢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带有情感的感性话语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解开学生心头的迟疑,和盘托出自己心底的“秘密”,才能无隔阂地进行沟通,教师才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
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只有平等、平和地对待学生,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让学生愿学、易学、会学。“所以,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主角,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尊重,教师应以参与者、促进者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可见,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目标下的教学形式,改变原有的“以师为尊”的观念。唯有尊重学生,才能在同时也获得学生的尊重,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有效学习中来。
4.2理解学生的原则。
在一项对中、日、美三国学生心理比较研究中发现,三国学生对教师最突出的期望就是能“理解孩子的心情”,其比例占各项之首。在中国占被调查初中生的90%,在日本占93.5%,在美国为92.9%。可见学生是多么渴望能够获得教师的理解。而一位能够理解学生的教师必定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用以指导自己该怎么做,因而所采取的措施也更能取得学生的理解,更能吸引学生“近师亲师”,从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圆满过渡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4.3信任学生的原则。
英国作家斯达卡。r.(robbinsstacia)说过,信任有传染,教师要相信每一学生都可以发展、进步,同时也要把这种信任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相信自己,包括部分后进生。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也要相信他们能够改正错误,要给学生机会改正并提高。给学生以信心,学生才会更自信,才不至于因为失去信心而导致半途而废。教师给学生于信任,学生会更信任教师,教师才能真正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对教师开展工作极有好处。
4.4关爱学生的原则。
在促成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中,师爱是最初的起动情感或激发情感。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学生会感到身心愉快,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也会以良好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使整个学习生活变得快乐,这也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他们的“上帝”,因此决不能吝音自己的爱。在体现师爱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偏心”的现象。
5结论。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是当前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首次明确的将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作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情感因素的实施尤为重要。只有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使学生对将后的学习产生持久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才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未来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重情感知识的获取与情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arnold,inlanguagelearning[m].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danielnalyork:bantam,1995。
[5]李培荣。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42).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七
在中国,英语课程已成为大多数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各种英语辅导班、英语学习参考书以及双语幼儿园、双语学校的出现等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人们对学习英语的热衷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当我们冷静地思考英语教学时,我们会发现在许多地方,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英语教学内容以语法教学为主线,偏重传授知识;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以知识性灌输为主,英语教学常常只面向少数学生,抛弃了大部分学生。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是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成了记忆、考试的机器。
另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不断加重,学习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心理情绪,一些学生甚至决定放弃英语。究其原因,虽然有来自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授课条件落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自教师方面,大多数教师还没意识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或对情感教育知之甚少,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不是用鼓励、赞扬、引导等积极的方式方法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是遇到问题一味地批评指责,使学生产生反感、逆反情绪,对学习造成消极、否定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八
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合肥八中)钱敏3月20日大家都知道,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动力,使学生更有效地学好英语。
我从这些年经历中深知,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诸多因素往往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
一名学生是否喜爱某一科目,往往与他和这学科的教师关系的亲疏有很大关系。如我以前有个学生中考时成绩只有43分,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后成绩慢慢提高,于是该生信心倍增,由于努力,成绩很快提高到八九十分。而班上还有一位同学,中考时成绩不错,人也很聪明但经常犯粗心毛病,因其基础好,我对他的要求也相应的高一些。但因操之过急而没有注意方法,对他犯的错误批评得太多,有些过于严厉,以致使他不致产生不良的后果。
以上事例说明,成功的体验会萌发出兴趣,增强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相反、焦虑、忧愁、挫折、失败消极情态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心理处于抑制状态中,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导致其成绩越来越差,直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英语教学中的言语活动需要学生以广泛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运用智力进行操练、教师的爱起到了促进或抑制学生智力活动的作用。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学生会感到老师亲切可信,上课时遇到困难也不怕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能够起到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减少学生焦虑,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中学英语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教师一般注意传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而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很少注意,教学中多采用听、说、读、写诸多方面的训练。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一般采用批评甚至惩罚等消极的手段,而较少考虑情感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我认为,情感因素是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的原因之一。学生的成绩好,学习上有成就感,老师赞扬他,同学羡慕他,学习上更是快马加鞭。而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家长不满意,老师不高兴,同学也不重视他。所以他的情绪处在抑制状态,这种抑制反过来更制约能力的发挥,以至产生恶性循环,于是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也十分脆弱,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关怀、爱护、尊敬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柔弱的心理都能得到爱的滋润,学生怎能不报之以出色的表现、优异的成绩呢?怎样才能激发积极的情感、消除或抑制消极的`情感呢?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2]。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九
情感状态包括激情、热情、焦虑和紧张等等。其中热情是掌握整个人的身心、决定思想行为基本方向的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具有很大的行动力量。而对外语学习活动经常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则是情绪紧张状态,情绪紧张会使学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注意力涣散,对错误的控制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因此外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尽可能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情感状态,随时注意降低或消灭学生紧张的情绪。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为情绪多变,引导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他们学习的快速进步。因此,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降低或消灭紧张情绪同等重要。
(1)以演育情。
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的,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表演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在愉悦的情景中表演,学生产生了真实情感,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以歌激情。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把学生带入各种情感境界,使学生的审美观、人生价值观不断升华、强化。欢快动人的歌曲,学生又跳又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3)以奖激情。
对小学生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学习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素质教育论文发表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说出尽管只是简单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要用“ok!good!great!super!…”表扬的话给予积极的鼓励或者是一个赞许的“noddingorsmile”等。其次,开展课堂比赛也可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我们经常运用个体与个体、组与组、排与排、男女生、师生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最后向赢的个体或团体颁发“小星星”,“小鸭子”,“红苹果”等小奖品。哪怕在黑板上画上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他们也会高兴万分。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竞赛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同时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
(4)以画助情。
图画是生活情景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体。一副好的图画,能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色彩、形象、意境等美的感染。有声有色的教学激发了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科学的、得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但是仅有好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看着顺眼,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对学生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
而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从而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等中介产生的一种共同活动,师生间的良好感情关系能帮助教师积极地、有效地带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激起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激情。因为情感以兴趣、愿望、热情、厌恶、焦虑、排斥等形式构成学生的学习动机,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也可以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稍遇困难便望而却步,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调节和释放学习的紧张和压力,重新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希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教师的威信常常是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教学工作获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建立应有的威信仅仅靠教师的外语水平高还不够。有威信的教师在人格方面还应受到学生的普遍尊重和敬爱,在学生心目中成为学习的榜样。
对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要树立教师的威信,不仅要有流利标准的发音,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综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不应该靠惩罚或威胁去建立威信。如果一个教师喜欢用威胁或惩罚的办法去对待学生,尽管学生可能出于对教师的畏惧,暂时认真听讲,遵守纪律,投入当前的学习任务,但那仅仅是表面现象,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精神。小学生喜欢亲切、诚恳、关注自己的教师。除此之外,小学生对老师的动作、表情、言语、手势等非常敏感,如果教师在课上表现极欠冷静,又缺乏热情,言语枯燥而毫无感染力,甚至精神不振,态度冷冷冰冰,这就很难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好的影响。因此教师还应注意言语、教态、动作和精神面貌。一旦教师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学生就会对教师充满信心,不仅喜欢这位教师,而且还非常喜欢教师所教的课,听课时注意力也相对会保持得长一些,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也随之会得到提高。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设计每堂英语课,让学生体验成功。
1、实物巧设情景;实物是最常用的直观道具,教师应当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携带的实物,如在教食物或水果单词时,可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水果或食物,有了具体的东西,整节课也就有血有肉了。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发挥和团结协作的机会,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对角色扮演非常感兴趣,这项活动需要学生之间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因此,他们在活动中不仅能积极参加语言实践,还能注意协调相互的关系并主动帮助较差的同学,以使活动取得成功。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增进了组员间友谊,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小组竞赛:竞赛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重要机会。针对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竞赛中,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例如,在学完数字1-10后,将学生分组进行报数比赛,说得又快又准的组为优胜组。各组学生都能认真准备,积极配合。
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语言活动的意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玩、摸、演、唱、画等形式,不仅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教学论文学生一旦形成了成就感,就会产生更强的进取精神。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要,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小学英语教学既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还要结合儿童学习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注重情感的培养,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耳濡目染,循序渐进。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黄振远:“情感的内涵及其与英语课程的关系”《中小学外语教学》第十期。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党立新:《英语口语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淮阴师院学报》年第一期。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丽、朱丽萍:《情感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中国外语语言教育与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第五中学)。
摘要:合理地管理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和满足学生的正当愿望,做到严慈相济,要用“三心”(爱心、耐心和仁心)去感化和教育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在教育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难以开展、效果差的观点是大家公认的。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很多,英语教学即是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中,使我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正确把握好情感教育,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相处就是三分靠教学,七分靠沟通。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在教师的眼里,没规矩,不成方圆。“我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你是学生”等这样的老观念还会存在我们的思想里面。现在的部分学生懒惰、懒散,缺乏责任心。在管理学生时要记得学生也要脸面,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如若我们不会换位思考,不放下我们的身价来跟他们平等对话,我们的话说不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他们也不会跟我们说真心话,我们无法触摸到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要做到以上这些我们就必须用“谈心”来替“管制”。虽然只是一词之差,但却扭转了我们老师教育教学的局面。
良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彼此增进情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诙谐性、形象性、艺术性轻松愉快地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做一个有智慧的英语教师。
中学生是小大人,对许多事还不能准确把握。有时候乖巧懂事,有时候却刁蛮不讲理。他们七分是天使,三分是小怪兽,跟他们相处,教师要学会用心地去教育。教育是需要智慧的,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管理学生的方法过于直接粗暴,下面就几个方面说一说。
1.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人人都知道这样的道理:每天都对世界微笑,那么世界也会同样对你微笑。人也如此。教师的阳光、积极、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教育学生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影响很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负有教育好下一代的使命,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认认真真地教诲学生,传授知识,读懂每一个音节,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工作中要充满热情,教师的操守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工作的士气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做一个平易近人的教师。
人都有一种对抗的心理,有意无意都有维护自我的一种倾向。教师对学生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尽可能用委婉、婉转以及商量的语气要求学生。有的教师老抱怨学生不听从命令,很难管理学生,他们就没想到学生是人,学生也要面子,也希望得到同等的尊重。别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将军”,也别把学生看做是工厂里那些冷冰冰的机器。我们教育的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所以我们要用“心”(爱心,恻隐之心)去教育孩子。别老是站在讲台上发号施令,别老是认为自己是老师,说的一切学生都要无条件遵从。这样的不是老师,充其量算是一个教书匠。
3.由衷的关爱情怀。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发自心灵深处的关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位教师都会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的成绩良莠不齐。这时,教师的爱心就像春雨一样,洒向每位学生,不仅是优秀学生,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因此,这种关爱是平等的、民主的,每位学生都应该享有的,无私不带功利、朴素又无比高尚。在此基础上,教师的“爱”至少还要有三个意义:一是“同情”: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要同情,而不是歧视、遗弃;二是“宽容”:对幼稚的原谅,对过失的包容,对冒犯的宽宏而不是苛责、惩罚。三是“赞赏”:由衷赞美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将有所作为,诊视他们的体验、感悟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情感教育贯穿着整个教育过程,课内、课外,毕竟在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对一的情感教育很难实现。荐于此种因素,就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情感投入。利用课后的时间找学生谈谈,尽管自己的空闲时间很少,但必须挤出时间来与学生聊天,这样不仅可以做到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对学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思想上出现的异样,做到未卜先知;通过私下谈话能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教育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惩罚,出发点都是善意的,都是为了自己以后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慢慢的,学生对老师的芥蒂心就会消除,无形之间缩短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育的难度也会随之减弱。
参考文献: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一
在英语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差的观点仍然普遍。当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很多,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十余年的教学摸索,我逐渐认为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产、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三、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2002级2班,王诚等同学在初二上期在英语学习上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波现象。
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级7班有一名学生龙亘由于小学时就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因而提前学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进入初中后,刚开始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书写工整,屡屡受到好评。但半期之后,英语成绩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计厌背书,认为是“死记硬背”;我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以后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针对他的“观点”,允许他背书,改为每课默写;一段时间后,他自己觉得背书可以帮助他形成良好“语感”,于是,他自觉地找到我要求背书。由于是他自身有了切实感受,他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回升。由此可见,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二
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已受到外语教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学习者外语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师生关系在外语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及分析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提出了进行情感教学的建议.
作者:徐芳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分类号:h3关键词:情感因素师生关系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三
英语和其他学科相比较,其教学过程既是语言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过程。情感既是语言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学的目的,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过程。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教育中,忽略人的情感需求,不重视人文环境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认知的发展,较少注意其情感表现;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理解和互动,导致“情感空白”(arnold,)。这些问题严重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合理、有效、科学的开展。
1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1.1动机。
动机包括了英语学习的动因,态度,目的,兴趣,以及为之而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每当动机存在并发挥作用时,就能够大大地促进学习。学习英语必须进行长时间艰苦的工作,可见,动机就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动机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英语学习的心理过程,社会因素和个体差异,从而找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和策略。
1.2自信。
krashen认为,学习者的个性因素与英语学习的效果有关。在个性因素中,尤以自信心最为重要。自信是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具有高度信心和良好自我意识的学生成功率较大。自信心强的人敢于大胆使用英语交际,不为错误感到难堪;反之过多的顾及面子怕出错会失去很多语言实践的机会。
1.3焦虑。
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形成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很多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无法胜任。
1.4自身对策。
通过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营造良好的心理暗示和气氛,激发学习动机,克服焦虑;端正态度,平和心境,利用“情感筛选”原则,制造安全感使身心向经验开放,提高交际效率。
2创造有利外语学习的情感环境。
2.1在教学管理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调动自主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具备健全的人格和情感。学生是具有需求,思想,情感,意识,理智,欲望,特别是个性和强大潜力的个体。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取的模式已经严重的忽略了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全面均衡发展。
2.2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情景结合,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抒发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另外,应让学生多了解英语文化,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习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3在教学方法上,应创造一个轻松,惬意的学习环境。教师对课堂教学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组织可以使英语教学充满乐趣。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中不仅具有动力功能,而且有激活创造力的作用。著名的“皮格马力翁效应”揭示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偏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业绩。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反馈和更多的思考,反应和提问的时间。同时,在教学评价上,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据研究表明,鼓励和表扬可以激发人体内部的潜意识,使其更好的发挥潜能[13]。
【参考文献】。
[1]卢家媚.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张琳.大学英语教学应进一步提倡自主学习[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3(2):13.
[3]刘琳,方宁,金能联.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质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114.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四
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赋予高中英语教师的新的使命。
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而且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六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英语教学更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需要英语、使用英语的情感出发,振奋精神,踏踏实实学好英语。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符合教学论的基本规律,因为教学活动是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向智能化发展,情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什么是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卢家楣教授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中提到了情感的九大功能:动力功能、调节功能、强化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保健功能和协调功能。这一系列功能表明情感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还通过影响人们的认知活动间接地促进或阻碍人们的行为。研究发现,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而消极的情感会阻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等。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其情感因素相应地包含于各要素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同于一般的物,而是具有不同知识结构、有着自己的思想与意识、有着丰富情感与体验的人。英语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还作为应用的语言工具,那么它的教材内容与融入了人们情感的生活紧密相关。此外,它又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阶级、时代的要求编写的,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志与情感。
英语教学活动既是传授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发展认知策略、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也是在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还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卢家楣教授认为情感教学应该遵循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师生情感交融等原则。
首先,要做到寓教于乐,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规律,并了解他们的需要。因为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适当地满足其需要,会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学生虽有需要,但无动力或动机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英语专业修养,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情感态度。英语教师如果具有扎实的英语素养,如清晰、正确的英语发言,规范的'英语语调,庞大的英语词汇储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那么我们教师这种扎实的英语知识,在无形中会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并对教师形成一种崇拜感,这种崇拜感将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这无疑会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起到教学相长的妙效。
其次,要做到以情施教,教师必须掌控好自身的情感,使自己的主导情绪是快乐的,始终保持饱满、积极振奋的情绪状态;主动调节教学中的情绪,清除不良情绪;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情感”安排。而且,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努力营造一个既和谐又轻松愉快的英语交际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学习,尽可能把情感态度的交流和讨论渗透到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中。
最后,要做到师生情感交融。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对待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做好为人师表的典范,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五
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21世纪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发展学生美好积极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则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中学外语教学的研究重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到学生如何学上面,着重研究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研讨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如果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积极的情感策略,许多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就会出现各种障碍,抑制他们学习语言的动机和自信心。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个性,培养他们适时地运用情感策略,是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与学生交谈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需要。在课内外要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高一刚进来时,英语基础都很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心理,对学习缺乏信心。针对这一情况,我注意对他们进行感情投入,真心实意地和他们交朋友、谈心,缩小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许多学生由原来的讨厌英语,慢慢地改变了学习英语的态度,逐渐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现代教育史上,情感因素问题越来越多地在教学理论中被触及到。然而,传统教育观念总是把老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能动的意识被压制,其个性发展和创造思维被扼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及方法时,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设计“acidrain”这一课时,首先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从而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环境污染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给出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1)howdoesrainbecomeacid?(2)whatharmdoesacidraindotomankind?(3)whatshouldbedonetopreventacidrain?通过讨论,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培养了他们积极思维的习惯和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以导为主,多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在英语学习中,实践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自主性学习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没有心理内部的动力,缺乏创造的冲动,是很难做到自觉自动、持之以恒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老师来引导、启发和调动。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因此,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把作为知识信息静态集合的教材变为动态的活的体系,成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把学生引入门径,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在思考的主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学得活、学得快、学得牢,从而有效地从原结构向新结构迁延,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真正为自己所拥有,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我所任教的学校由于生源差,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尤其关注中、下等的学生,真心关爱他们。在英语教学当中,我会尽可能给他们多一点鼓励,只要他们有了一点进步,就及时地加以表扬。我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法,对后进生尽量提问一些浅显的问题,注意表扬为主,经常对他们说:“你学得还不错,进步是明显的,如果再全面一点,那一定会更好。”这些鼓励性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感情投入”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还要扩展到课堂外。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单纯是知识的交流同时也是情感的沟通。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做能动性的人来看待,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样才会使得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得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加强课堂间师生交流的同时,课外情感交流同样重要。教师不能脱离学生,要和学生经常沟通交流,经常与学生谈心,以“感染”取代“灌输”,这样的情感投入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缩短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
总之,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巨大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主渠道,大力加强情商的教育和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不足,还能使学生面对现代社会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敢于挑战,勇于开拓,把他们培养成为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六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果教师投入感情,和学生一起走向生活、实践,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英语的无处不在,其学习兴趣就会大增,主动搜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开展学习上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师生感情,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轻松地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良好的情绪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心旷神怡,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老是板着面孔,动辄训斥嘲讽,必然会引起学生心情烦躁、紧张、焦虑,甚至会诱发学生逆反心理,使课堂气氛压抑、沉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神饱满,充满激情,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教学中,使知识传授的过程渗透着情感的交流,以情动人,感染学生,不断激起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教师的情感应每时每刻微妙地、悄悄地进入教学各个环节,教师应把对学生的热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光、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使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赏识,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满足。这无疑能促进学生积极上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添他们的勇气,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培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平等。而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是极为重要的。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要对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抱有一颗博大宽厚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有把爱心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互动,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与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号召力。首先教师应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以自己的真诚和无私对待学生,乐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老师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和老师进行思想交流,敞开心扉倾吐心声。其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利用机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心理,特别是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更应时刻关心他们,用情感化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讲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意志。当差生学习上遇到挫折面对困境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学生,做到诲人不倦,百问不厌,直到学生弄懂、明白为止。当学生生活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则可以是他们真诚的朋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则可以是他们的师长,帮助他们释疑解难。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还要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把教师当作谈知心话的好朋友,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课外拓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还记得上一届3班有一名吴晶晶同学,由于小学时就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因而提前学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进入初中后,刚开始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书写工整,屡屡受到好评。但半学期之后,英语成绩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他讨厌背书,认为是“死记硬背”。我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以后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针对他的“观点”,允许他把背书,改为每课默写。一段时间后,他自己觉得背书可以帮助他形成良好“语感”,于是,他自觉地找到我要求背书。由于是他自身有了切实感受,他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回升。由此可见,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
总之,情感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情感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作为外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信任他们,热爱他们,鼓励他们,消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成为学生可依赖的指导者,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们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充满情感交流,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高涨的热情。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七
英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对英语教学的重视,而情感因素对于外语教学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从情感因素的角度,探讨情感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
作者:潘丽霞作者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206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8“”(41)分类号:h3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教学教学效果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八
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合理教学手段能促进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融入英语教学中能更好地起到教书育人效果.此因素注重树立师生共为课堂主体的概念和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作者:李红辉作者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38刊名:南北桥英文刊名:sourthnorthbridge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文篇十九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随着学生的认识过程自始至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和教材所蕴涵的情感因素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一、小学英语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素材,这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时,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机地重组,把教材中既有趣味性又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内容挖掘出来,并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在教学东西方节日的时候,我向学生介绍他们感兴趣的愚人节、圣诞节、中秋节、感恩节等,把代表这些节日的'英文单词告诉大家,然后介绍如何在母亲节的贺卡上体现对母亲的爱,并通过母亲节的介绍使学生懂得既要爱生你养你的母亲,更要爱祖**亲。一节课下来,在教学任务同样完成的情况下,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也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良苦”。
二、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的,只有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才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情境,激励学生的情感。
英语交际离不开情境,情境激起交际意图。图画是生活情景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体。一幅好画,能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色彩、形象、意境等美的感染。看着画面上的神情,学生情不自禁地表现出各种表情;然后又让学生随意地边画边说,图情交融,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教学激发了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把学生带入各种情感境界,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是拨动情感之弦的好办法。教师要尽可能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声色并茂,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奖激情,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习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小学生情绪波动大,因此,教师对学生说出的尽管只是简单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如:“good!wonderful!welldone!但这种适宜的表扬都会使他们心情激奋。其次,开展课堂竞赛也可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我们经常运用组与组、男女生、师生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最后向赢的一组颁发“小红旗”、“卡通贴纸”等小奖品。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竞赛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学习英语的愿望。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师生情感贯穿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只有把情知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中,才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4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