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热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6:35:17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热门18篇)
时间:2023-11-30 16:35:17     小编:书香墨

编写报告可以有效地记录和传达信息,对于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报告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和结构,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报告范文包括市场分析报告、项目进展报告、调研报告等,这些样例可以为大家提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报告任务。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一

乡镇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我县**x名干部(含事业单位干部)中,占干部总数的17%,他们长年累月处在基层第一线,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影响区域的平安稳定。特别是全县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以来,虽然在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利益格局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利益与现实的搏奕中各类矛盾日益突显,一项惠及干部的好政策却无意中“引爆”了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困惑,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管理尤为紧迫和重要。关于加强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进行如下汇报。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0x年开始,**x县分配**x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x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x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x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x%。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x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三)粗放型管理,让部分干部不能干事。

当前,乡镇领导干部一般不懂现代管理,片面地把工作布置、制定制度、给钱给位当作管理,往往是制度多措施少、安排多落实差、实惠多效率低。有的乡镇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无人研究解决,工作基本是提在口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有的乡镇热衷于照抄照搬市、县领导讲话和上级文件,不结合实际,安排工作不具体,没有操作性,以至下面无法入手和落实;还有的乡镇总认为上级安排的工作没有结合实际,抱怨上级“搞形式”,不管什么工作一律“软打整”,层层批批文件,玩玩文字游戏、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只管责任追查时能推脱,根本不问工作结果。由于工作任务不清,措施不力,责任不明,导致部分乡镇干部根本不能干事。

(四)同工不同酬,让部分干部无心干事。

首先,公务员津补贴政策实施后,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迟迟未推行;加之乡镇行政和事业混岗现象严重,因此出现了在一个乡镇,同一个科室,干同一种工作,因身份不同,工资出现一倍以上的差别。今年各乡镇发放出差费补助时,人为的再次拉开了乡镇事业干部与公务员收入的差别,让占乡镇干部总数三分之二的事业人员感到与公务员的差别较大,心里不平衡,导致部分事业干部根本无心工作。

(五)权利上收,让干部无力干事。

当前,随着乡镇部分职能的上收,村民自治的推行,使乡镇职能进一步弱化,权小责大成为当今乡镇责权关系的真实写照。目前,乡镇作为一级政府,但一级财权、一级事权的空间已经很小,就连人事权也被上级控制,乡镇内设科室的数量和职数都必须由上级确定。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作为直接面对矛盾的一级政府,开展工作最大的武器就是“靠嘴”,对上“处处求人”,对下“无计可施”。为此,乡镇根本无法掌控经济发展,甚至在机关干部利益的调配,老百姓利益维护上也难有较大作为,进而导致乡镇陷入“干部无能,政府无法”的境地。

一个地区工作的好坏,与该地区干部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都应把抓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大力抓好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教育。针对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症下药,以科学和务实的态度来加以解决,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着眼长远、注重疏导、标本兼治,逐步实现乡镇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制度化、人性化和科学化。

(一)强化思想理论教育,让乡镇干部素质高。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采取学习辅导、专题讲授、开展读书活动等有效形式,强化干部对历史、政治、经济、科技、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干部知识面,开阔眼界,提升素质。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注重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学一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以便有效推动工作。同时,还要强化对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真正把干部培养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人。

(三)减少务虚工作,让乡镇干部干实事。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权,工作的重点就是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由于自身或上级的原因,当前乡镇耗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务虚工作。一方面由于层层工作开展的检验标准是看材料,因此导致乡镇也花费大量人力从事文字工作,一部分乡镇领导不管对上汇报对下布置工作也步入了“事事靠秘书,处处要材料”的局面;另一方面乡镇除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会议活动外,还要参加各个县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有的部门为追求视觉效果,经常要求乡镇出人头凑数,甚至还向民营企业中大量抽人到县“当群众演员”,耗费了乡镇相当大的人力。因此,必须从上到下纠正这种不良风气,让乡镇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之中。同时在乡镇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乡镇工作规范化,目标具体化,结合定岗定责,编制乡镇干部工作手册,形成乡镇领导分工的最佳搭配模式,细化科室及科室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办事程序,具体到每个环节,让每个乡镇干部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不开展或开展不好,将受到什么处理,通过规范管理,实现领导“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四)落实退出机制,让乡镇干部干好事。

要从根本上扭转一部分乡镇一般干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和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顽症,就必须打破“终身制”问题,让乡镇领导和一般干部工作有压力。严格逗硬领导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对乡镇干部实行月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对日常工作不努力,任务完成较差的一律纳入每月的考评,对一年中有几个月考评不称职的年度考核一律不称职,并根据相关规定是一般干部的进行待岗或辞退,是领导干部的一律免职。对已经在经商办企业,把工作当副业,“泡”在机关求有退路的乡镇干部,借鉴周边区县做法,发挥他们有经济头脑、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出台政策,给他们招商引资任务,让这部分人合法流出,如没有完成招商任务不享受工资待遇,避免加重财政负担的现象。

(五)提升管理水平,让乡镇干部干成事。

撤并乡镇后,乡镇人数由原来几十人,增加后多的达到近300人,全县增加100人以上的乡镇有4个。面对人员队伍庞大的乡镇机关,传统的人盯人、“革命靠自觉”等粗放型管理办法,根本无法适应乡镇的发展变化。另外,县在选拔乡镇领导时,大都偏重于业务精、品性好,在管理能力和水平上考虑相对较少,这些人到领导岗位上“临阵磨枪”,往往对管理认识不全面,更谈不上科学管理乡镇。因此,要有计划地面向社会引进一些懂管理的人才进入乡镇领导队伍,推动乡镇实行科学管理,真正从管理中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二

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了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严格了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等等。但是,目前粮食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粮食部门的安全工作,除了安全目标管理的粮油保管、生产经营、机器设备、化学药品管理、防火防盗等安全责任事故管理外,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要加强××部门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一、加强粮食部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性。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无粮不稳是历史经验证明了的客观事实。粮食经营、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的粮食产量平稳丰产。

目前,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发挥着××县粮食安全的主渠道作用,但近十多年来国家有关方面在地方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资金投入,省、市、县也没有相应的建设资金,导致粮油仓储设施建设落后,粮油加工逐年萎缩,批发市场散乱,现代物流发展缓慢。从现状看,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影响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这一政策的落实,势必造成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再现,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我县的粮食安全。

从全县的粮食产量、商品粮数量和统计储备量总体看似乎是能保障粮食安全,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甚至包括各级政府更多注重的是粮食流通产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其应急功能,导致市、县级的粮油储备静态规模小,粮油库分布格局不合理,不能适应应急需求。以我县近两年的稻谷产量看,每年产量9000万公斤左右,可加工大米6000多万公斤。以全县63万人计算,人均每年可用的主要口粮大米只有100公斤左右。如果省外大米一但不能进入我县,就会使我县的主要口粮大米需求造成紧张。在自然灾害增多和国际、国内粮油价格波动频繁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应该从满足应急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粮食储备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修建。此项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粮食仓储设施的问题或隐患。

1.由于现在的粮油库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规划布局的,与现在的粮食生产及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出现两类现象:一类是仓储条件较好的储备库基本能按照储备要求承担储备任务;另一类是位于乡镇的粮库,承担着收购、中转的储备任务,但多年来一直没有修缮,破旧不堪,仓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需要尽快修缮或建设,增加仓容,以保障粮食流通。

2、粮库在基础设施、保管条件、机械装备、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其储备条件很差。这些仓房大都处于墙体开裂、屋面漏水、门窗简陋、地面起沙,年久失修,部分瓦屋面仓库倒塌严重,已需大修不能使用。

3.粮食仓储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底,信息化程度不高。

4、保粮设施配备不足。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仅占有效仓容的六分之一,影响了粮食的安全储存。

5.多年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原粮储备,成品粮油储备库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中的空白。

6.粮库内的烘干设备一直是我县粮食储蓄中的空白。

(二)粮油加工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我县的菜油加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停留在“小、散、差”的层面上,建设布局、企业规模、设施装备、科技含量、技术创新、产品档次、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竞争实力仍然较低,全行业形不成整体优势,造成有效资源浪费,并存在设备老化的缺陷。

2.由于历史的原因,加工企业按行政区域重复建设,粮油加工企业集团为数不多。当年引进设备新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国有粮油加工企业转制后经营困难,效益低下,全行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开工率较低。

3.粮油加工主食品的工业化、产业化滞后,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粮油加工产品的营养、快速、精细的增长需求。

4.粮油产品的深度加工和资源利用停留在浅层次、初加工阶段,产品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5.杂粮产量在粮食产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对杂粮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没有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粮油批发市场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粮油批发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县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与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其它省在粮油批发交易量、手段、设施、信息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2.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承担中央和省、市、县地方储备粮管理,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行采购粮食、加工转化和市场销售,企业之间集约化的资产整合和规模化的经济合作还未形成。

3.各乡镇或县城对本辖区内的粮食交易数量没有科学的估测,且在批发市场的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没有统一的粮食批发市场,导致各地粮食市场有场无市或者是有市无场的现象为数不少,市场交易、服务、信息等设施不完善。

4.政府对粮食批发市场的投资和社会资本比重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四)现代粮食物流的问题或隐患。

1.运输方式落后。粮食运输采用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粮食收购、储存到中转运输环节,包、散转换,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

2.装卸装备水平不高。粮食装卸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散粮装卸和运输设施(备)不足,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衔接配套有待优化,物流网络有待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几乎为空白。

3.组织化程度低。粮食物流资源分散,无序流动,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销脱节,缺乏统一协调的宏观力度,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4.建设资金不足。粮食属于微利经营行业,企业很难筹集资金投入,影响企业积极性,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缓慢。

四、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一)政府应做出科学、合理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各级政府应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特点、粮食主产区和销区分布格局等状况进行县乡级粮油收储库规划布局,设立重点收储仓库。整体布局须科学、合理,形成一个能满足应急需求和市场流通的收储布局系统。

2.粮食加工企业应该置于全县整体发展的格局下作规划,加工企业必须进一步整合、提升,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3.粮油物流中心的布局也必须置于全县整体发展格局下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或有场无市现象的发生。建议每一个乡镇在所辖范围内至少建立一个集粮油收购、批发、质量检测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且规模适当的粮油物流中心。

(二)建议政府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本着“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做好至2015年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建议从2009年起,每年从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主要用途如下:

1、修缮储备设施,增加粮食储备,提高储备质量。开展仓房维修改造工程,对全县不同程度存在维修改造的粮食仓储企业进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以确保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好;加强粮食收购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建设和完善库区的地坪和粮食烘干设施;加强粮食仓储企业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程度,提升机械、自动和信息化水平;完善保粮设施,提高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检化验设备等保粮设施比例,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实用的生态储粮保管技术的全面应用,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支持现有粮油加工业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同时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重组,实现粮油加工业由小型、分散和低水平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变,形成企业集团,创建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提升粮油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支持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的粮油加工主食品以及集约化生产、配送、连锁营销配套工程;支持我县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开发杂粮加工的方便食品,全面推进粮油主食品工业化进程,满足消费趋向膳食方便化、健康营养化、品种多样化的需要;支持开发一批粮油精深加工新产品,使粮食加工向食品加工产品和相关工业产品延伸,实现粮食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后的增值目标。

3.支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粮食市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4.支持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四散”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优化设施的衔接配套,重点给予资金扶持。

(三)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理念陈旧导致国有粮油企业资产闲置,经营效益低,浪费了粮食基础设施。理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油购销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国有粮油购销企业有一定的调控权,以发挥国有粮油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国有资产入股于粮油企业,通过控股来实现调控权。建立现代股份制企业,可以盘活部分粮油企业的资产,提高粮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践中要杜绝政企不分和放手不管的两种极端现象。

(四)探索科学、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从我县的粮食基础设施现状看,达到满足各级政府的应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的资金缺口还很大。目前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粮库或粮油购销公司还期望政府的投入,但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还比较小,没有大包大揽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地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综合应用招商引资、企业自筹、职工参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形式的投融资机制。通过资产和土地置换,盘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属资产,大多是以前的粮站、粮库。这些站、库、点分布在各个乡镇、甚至村落。对那些较边远、不具备批量收购粮食的库点,或是地处中心城镇、具备房地产开发等商业价值的库点,可以通过拍卖或资产置换的方式进行盘活,拍卖所得款项或置换得到的收益,用于重新选址,建设现代化粮食仓库,适应新时期粮食收购和保管需要。

建议政府设立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资金的管理程序进行,资金使用的审批权归属于粮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了调动粮油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各级政府的资金发放方式采取以奖代补。此外,为了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规模效益,须加强各级、各类资金的整合使用工作。

(五)探索粮库与加工厂、粮油市场联合经营的共赢机制。

粮库与加工厂、粮油市场的联合经营可以盘活一些固定资产,提高粮油企业的经营效益,进而减少一些粮食基础设施的建设量;原粮库与加工厂的联合,一方面能为加工厂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也便于储备粮的轮换;成品粮库与粮油市场联合经营既可以加快成品粮的轮换更新,也有利于粮油市场的粮源供应。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三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消防监督工作,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消防执法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将消防行政执法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公安消防机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有的消防执法制度,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是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人抛砖引玉,结合自己在消防行政执法岗位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看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供大家参考。

(一)消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防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仅以立法而论,自1957年11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消防法规——《消防监督条例》后,国务院相继制定了37个消防法律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和规章80余部,国家强制性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和行业消防技术标准23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基础,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相配套,以地方性消防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补充的消防法规体系。为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二)消防行政审批制度日趋规范

随着xx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公安部消防局对所有消防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先后取消了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审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资格许可证审批发证等10项消防审批项目,根据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又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的行政许可予以取消,同时重新修定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范》、《火灾调查规范》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等消防配套法规,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变以前的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变指挥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提高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理顺了消防行政执法的职责权限。

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以及笔者在消防行政执法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来看,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消防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消防行政执法难的问题仍很突出。

消防执法任务日益增加,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监督检查任务日益繁重,同时,在原有各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包括新《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出台,这都要求具备大量的消防执法人员和完善的执法机构和足够的物资技术条件和财力的支持。但现状却十分差强人意,以金沙县的现状为例,全县辖区面积2528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26个乡镇,全县的个体工商户13596家,非重点单位14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22个,xx执法年度,金沙消防大队共检查单位1062余家,而我县消防大队大队机关仅有5名干部,其中3名大队领导、内勤参谋1名、防火参谋1名,平日还有大队干部必须参加的各种学习会议,及上级组织的各项考核、检查、评比,防火监督干部还得参加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安排的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都大量的挤占消防监督员的精力和工作时间,使消防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在德国、美国等欧美等发达国家消防员和当地居民的比例一般是1:1000,而我县的比例是1:20666,全国的比例是1:10000,我国全国的消防员和人口比例的平均水平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而我县的比例更是不足欧美发达国家的二十分之一,同时,因为我国地广人多,城镇化水平低下,乡镇距县城距离过大,仅以金沙县为例,我县相对人口和土地面积在全区还不算大,各县城到各乡镇的道路在全区来说还算是最好的,基本上都是柏油公路,但如果要到距最远的乡镇检查一个加油站,一个来回,加上中午休息的时间都要整整的一个白天,单就以上数据和事实已经充分暴露目前我国消防监督和执法工作所面临的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消防执法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四

外宣品在对外宣传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介绍我区资源特产、民俗文化,吸引人流、物流,提高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外宣品的设计、制作、出版和发行,是搞好对外宣传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开展对外宣传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外宣品具有其他外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宣品包括书刊、画册、折页、声像制品等,也包括体现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区内外、海内外认识我区的主要媒介之一。

一、地区外宣品设计、制作和使用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地区外宣品制作、设计和发行工作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经过20xx年和20xx年两届外宣品评比活动,地区各县(市)、各部门外宣品制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外宣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在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地区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对外宣品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近几年,我们通过工作布置、检查评比等,不断推进外宣品工作的力度,连续几年在外宣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推进“五个一”工程的要求,即各县(区)都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种形式制作一套有助于海内外了解本县区基本情况的外宣品。要有一本画册、一本旅游指南、一套折页、一张地图和一部形象片。各县(市)、各单位对宣品制作发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认识到一个好的外宣品既是一个有保存价值的纪念品,投放市场可以直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是一张地方名片,对外宣传推介整个城市和地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推动旅游、吸引投资、促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县(市)、单位,一把手亲自参与外宣品的策划和决策,对外宣品制作各方面给予巨大的支持,保证了外宣品数量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提升。

2、对外宣品制作的投入加大,投资主体多元化。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宣品工作认识的提高,各县(市)、各单位投入外宣品制作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第二届外宣品评比中,共收到近两年制作的各类外宣品53种,比第一届外宣品评比参评数量大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区外宣品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一些县(市),通过挖掘独特资源吸引和资助企业和个人制作外宣品,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和效果。如布尔津县喀纳斯旅游有限公司制作了画册《喀纳斯神来过》一万册,在南航国内外航班上机摆放;青河县资助新疆博物馆的年轻研究员张晖出版了中国人文地理发现书系《通天之地》,通过新华书店发行。地直部门也纷纷结合行业特点,设计制作了相当数量的外宣品。如地区国土资源局与地委宣传部联合出版了《流金溢彩xx》;地区邮政局出版了多种邮品邮册,去年又与地委宣传部联合出版了介绍地区风光的有奖明信片套册。

3、外宣品的质量明显提高,内容更加丰富。

近年我区设计出版的外宣品,大多是聘请疆内外知名出版机构和设计公司制作,使用的图片也多是疆内外著名摄影家、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外宣品的质量明显提高。如喀管委制作的《喀纳斯》画册,选用的图片都是喀纳斯金秋摄影节的获奖作品。喀管委制作的《闲游喀纳斯全攻略》光碟,由北京经典文化传播公司策划摄制。高起点保证了外宣品的高质量。

4、外宣品成为对外接待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地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在接待工作,外出考察、招商、文化和经贸交流活动中,把向来访客人赠送介绍本地资源、文化、景点的书籍、光碟、画册、折页等外宣品,作为提高接待水平、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重要环节。地区接待处、布尔律县接待处等单位还把接待指南、客人座签等也打印上地区的基本情况简介,做成精美的外宣品,受到普遍称赞和好评,很多客人把接待指南也精心收藏起来,带回去留做纪念,效果很好。

二、外宣品设计、制作和使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地区外宣品工作近两年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外宣品工作发展不平衡。

受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总体上看,我区外宣品工作方面存在严重的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问题。地区本级和一些财政相对困难的县(市),财政基本上没有外宣品资金的投入,只有哈巴河、富蕴等财政状况较好的县在外宣品投入上增长较快,这使得各县(市)之间在外宣品工作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2、外宣品在贴进受众的需求方面有待提高。

外宣品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设计制作中过分求大求精,致使部分外宣品过分笨重,十分不便于携带。有些客人只好忍痛割爱,把我们赠送的外宣品舍弃在宾馆客房中。也有一些精美的画册,没有中英文对照,国外客人无法使用。

3、资源挖掘不全不深。

相对于我区丰富的外宣资源,我区的外宣品工作还存在资源挖掘不深、取材狭窄的问题。表现风光方面的多、表现人文方面的少;表现自然资源多,表现文化资源少。我区久远厚重的历史、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等方面挖掘不深、表现不够。

4、对外合作中版权问题。

在与专业公司合作设计制作外宣品过程中,不重视影像资料使用权的争取,结果花了不少钱请人来摄影摄像,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连母带的使用权也没有,对今后外宣品的设计制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

5、走向市场的程度不高。

除由专业公司按市场需求设计制作、政府部门提供部分资助出版发行的外宣品,在政府部门主导投资的外宣品中,大部分外宣品适应市场的能力还不够强,走向市场的程度还不够高。

三、加强外宣品工作,发挥外宣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外宣品的制作水平,使外宣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今后我区外宣品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加强针对性,抓好基础性外宣品的制作。

入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按照外宣品“五个一”工程的要求,逐步实现外宣品的规范化和系列化。制作针对性强、特色突出的专题外宣品。介绍本县区、本单位的外宣品,既要有中文,也要有外文。已经达到这一要求的县(市)和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深化。目前仍未达到这一要求的,要在一、二年内逐步完成。基础性外宣品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发展,不断更新和修订再版。

2、强化外宣品的精品意识。

所谓外宣精品,是指内容健康,风格独特、制作精美,并具有内容生动、特色鲜明、语言朴实准确、译文准确畅达,印刷、设计和形式达到国际水平等特点的外宣品。各县(市)和单位在制作外宣品时,要按照外宣的规律和特点制作,体现外宣精品的要求,加强针对性,坚持用事实说话,提高可信度。对外宣品的主题内容、图片选用、文稿起草、外文翻译、文字校对、排版印刷、装祯设计等每个环节都要精雕细刻。充分体现其艺术性、实效性和人文性,努力使制作出来的外宣品适合受众的文化习惯和接受心理。当前,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外宣品制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书刊和画册贪大求全、介绍情况言过其实、外文翻译不够准确,出版管理缺乏规范等问题,特别要在适合受众要求,精巧实用方面下功夫。

3、适应市场要求,逐步推进外宣品走两条腿之路。

在外宣品工作方面,近年来各县(市)、景区和单位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要继续挖掘我区外宣资源,建立我区专题外宣品设计资源项目库,吸引和支持社团、公司和个人以各种形式,参与地区外宣品设计和制作工作。要更多地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激发外宣品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外宣品的发送要坚持非贸易和贸易两条腿之路的方针,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拓宽发行渠道。利用重要外事活动、重大涉外经贸活动、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重大国际性节庆会议等活动发放和赠送外宣品的工作;做好口岸、旅游景点、宾馆、机场车站等场所陈列、发放和出售外宣品的工作。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五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二轮修志工作存在问题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xx年以来,应该是《xx县志》(—1990)出版以后xx县地方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全县先后编纂出版了《xx一中五十年》、《xx县外事志》、《xx县国土资源志》、《xx县交通志》、《xx县扶贫志》、《xx县林业志》和《xx县政协志》,整理出版发行了《富州县志点注及资料辑录》,完成了《边防一团团史》、《xx县军事志》的初审。可以说xx县地方志事业由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xx年11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标志着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为全面推进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步伐,县委、县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xx县志(199l—xx)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xx县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行文规范》和《xx县部门志和乡镇志编纂实施方案》等文件,正式启动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xx年6月举办了全县第二轮县志续修业务培训,组织志办人员参加了省、州地方志工作会议和修志业务培训会,明确了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职责。为整体推进修志进度,促进各方的联动,县委、县人民政府于今年3月11日召开了有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和撰稿人员参加的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推进会议。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县志续修又作了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针对业务方面也作了培训。还汇编印发编写了《xx县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指导手册》和《xx县地方志通讯》等指导性资料。

从xx年6月全县第二轮县志续修业务培训以来,安排有撰稿任务的各部门(含省州驻富单位)、各乡镇共103个。截止xx年5月22日,按要求上报领导小组、修志机构的撰稿单位96个,落实撰稿员单位96个。民政、经济商务、气象、档案、食药品管理、森林公安、总工会、海关、团委等9个单位报送了初稿,分别占应上报数的`93%、93%和7.7%。国税、地税、工商、司法、法院、经济商务等单位还专门就修志问题,到县志办沟通、咨询和了解相关的情况和信息,十分关心和重视县委、政府对此次修志工作的安排。但仍有少部分单位是什么情况都没变,什么信息都没报,什么反应都没有。可谓“一片寂静,鸦雀无声”。直到现在连最基本的领导机构、撰稿员都没有落实。

现阶段修志工作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各承编单位对县志续修认识不一。

从参加会议情况看,有的是主要领导参加,有的是副职参加,有的是没有领导参加,有的是具体撰稿的修志人员参加,有的是凑合着人数顶替参加,有的甚至无人参加会议;从上报的修志登记表看,有的是主要领导分管,有的是副职分管,有的到目前为止登记表未上报,分管领导和撰稿员迟迟未落实;从业务方面的联系看,有的认为修志是志办的事,与本单位(本部门)没多大关系,采取应付式的态度。对县志续修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统一、不到位,没有真正领会县委、政府的修志会议精神。会不开,事也不落实。这里面有领导的因素也有撰稿员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领导的认识问题。

(二)各承编单位工作启动迟早不一。

行动早的现在完成了初稿;滞后一点的,在撰写稿件;落后一点的,还在拟定方案、设计篇目;更落后一点的,还在落实机构和人员;最落后的是“按兵不动”,目前毫无结果。这同样和领导与撰稿员有关。领导重视、安排得早、行动快的单位(部门),工作启动就快,各项事宜安排妥当,人员就位早,效果也出得快。反之则不然。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六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大力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坚决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对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药经济发展,维护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医药购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作如下调研,报告如下:

一、整顿和药品市场秩序取得明显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加强药品市场的监督管理,1994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发[1994]53号),4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继续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4号),明确提出要求,坚决取缔药品集贸市场,加强整顿和规范中药材专业市场。按照通知要求,药品流通领域的治理整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药品集贸市场泛滥的势头。国务院又组建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到初步实现了药品监督管理省以下垂直管理。自药品监督管理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几年来,各级药监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开展了药品市场治理整顿和规范工作,对非法药品集贸市场、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了集中打击,对无证经营证照不全,出租或转让证照,超证照范围生产经营药品等一顶帽子大家戴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专项治理。据目前赤峰全市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共关闭和取缔非法药品集贸市场2处,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5264起。在药品监督管理“治标”的同时,狠抓了“治本”工作,在严格注册审批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了全市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工作,从源头上控制了药品生产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问题,逐步淘汰了“低、小、散”的药品生产企业,认真解决了药品经营企业过多过滥的问题,全力提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药品生产经营上规模、上档次。目前全市有1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有22家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193家门店、2家单体药店通过gsp认证。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加大药品市场监督力度,使一度混乱的药品市场,特别是农牧区药品市场得到了有效治理,有效地规范了全市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净化了药品市场发展环境,确保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二、医药购销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

从起,根据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全面要求,把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项治理,当作一项得人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来抓,几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卫生部门为控制药品费用过快增长,切断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从严格实行了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制度,改变医疗机构以往多卖药多收入的利益机制,有效规范了医师执业行为,不合理用药和药品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为规范医院药品购销行为,增加医疗机构药品购销透明度,积极推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办法。通过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既保证了药品质量,又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有效克服了药品购销中不正当行为,适度降低了药品价格。为确保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积极开展争创“医院放心药房”活动,做到药品质量、药品价格、药房服务“三放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据调查通过扩大开放药品市场,积极开展整顿不规范药品市场价格秩序,使药品价格明显下降,特别是药品经营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药品下降尤为明显,某市三年来,价格平均下降15%。

三、现行医药购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药品虚高定价、看病贵、药品价格高仍是当前群众反映的最强烈的热点问题。据调查赤峰市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407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196元,如果一人得一般常见病,在市级医院至少要花800元左右,这远远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如患大病重病,特别是农牧民更是不堪重负,这也是导致农牧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在医药购销中给予回扣、收受回扣的违法违规问题,根据媒体报光还屡禁不止。主要是目前药品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流通企业采取不正当(大折扣、高让利、给回扣、贿赂药品采购人员、少数医务人员)销售手段,为一些不法人员提供了滋生腐败的条件,这既扰乱了药品市场经济秩序,也破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政府形象,人民群众对些深恶痛绝。

产生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的环节和部门多、情况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和医药产品定价,医疗机构补偿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1、目前药品市场是买方市场,很多药品已供大于求,在药品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和推销人员推销药品方式多样化,直到采取高额折扣让利,给予回扣一系列方式贿赂腐蚀药品采购人员和医务人员。

2、目前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健全。近几年药品价格管理体制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药品虚高定价,变相提价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药品出厂定价虚高,据对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某企业生产的环丙沙星,实际成本0.70元,出厂价应定为0.90元,而报经省物价部门批准的出厂价为7.10元。如果按出厂价0.90元计算,批发、零售按规定进销差率层层加价,本应以1.23元零售价售出药品,可按物价批准出厂价7.10元计算,最终到患者手中达到9.72元。二是变相提价。变相提价是虚高定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近几年一些生产企业通过改用新的商品名,变换包装,改变生产工艺剂型方式,打着新药的幌子大幅度提高药品价格。据调查,某市药厂生产的小儿速效感冒胶囊,经过稍微改进,换名为护彤,价格从每盒0.7-0.8元,提高到每盒7-8元,加了10倍。据对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如消炎痛改为消炎痛缓释胶囊(商品名:久保新),一个患者每日用药价格从0.051元提高到1.60元,增加了30倍。三是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虚开价格,据对某市常用感冒药调查,生产的销售价格为每盒2元,经过药品经营企业及经销人员动作,最后到医院售给患者价格为每盒6元。据对某市药品销售市场调查,先锋b新剂型优普酮,一级经营商的价格是每支20元,加价15-20%就可以向患者销售,如果销售到医院,价格就成了每支60元。药品虚高定价,流通环节虚开价格不仅直接导致药品价格高,药品费用居高不下,而且是产生医药购销不正之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3、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健全,以药养医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目前来看,医院收入补偿要有三个来源(当地政府财政补偿、医疗技术服务收入、药品差价收入)。一是由于各级财政都非常困难,导致对医疗机构补助水平相当低,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据调查某市医院,每年政府拨给的资金只有60万元费用,仅够全院人员的一个月的工资开支,资金缺口相当大。二是医疗服务收费价格长期偏低,有大部分服务项目的收费长期低于成本收费。在财政补偿严重不足,医疗服务价格偏低的情况下,这就造成药品收入成为医疗机构保证运营的主要来源,致使部分医疗机构通过开大处方、用贵药、追求高折扣来谋取经济利益,使群众反映的看病药价高的热点问题长期难以得到解决。

五、主要对策与措施。

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涉及环节和部门较多,政策性较强,情况也比较复杂,既有利益驱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查处力度不够方面的问题,也有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药品价格机制和控制医药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优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纪律的高度,一定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始终贯彻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实施综合治理,务求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工作取得实效。

(一)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放在第一位。一是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继续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打击各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要认真研究目前制造假劣药品更为隐蔽、手段越来越高明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创新药品监管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大日常监管的工作力度,确保药品市场继续竞争有序的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用上放心的药品,二要加大从源头监管的工作力度,重点是在继续加强对药品研究注册审批的管理同时,对药品生产企业全力实施gmp认证,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各个环节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以促进药品生产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药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对药品经营企业全力实施gsp认证,切实解决一些地区城镇药品经营企业小而散,过多过滥的问题。三要积极推进农村牧区药品供应网络和药品监管网建设,确保农牧民用上安全有效的放心药。

(二)继续深化药品价格体制改革,规范药品价格行为。重点是要从药品定价机制上进行改革,要通过改革使药品定价更科学、更权威、更稳定,切实解决药品生产企业定价虚高、变相提价、层层加价的问题,对政府定价的药品要严格执行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意见的规定,按社会平均成本定价,对供大于求药品按社会先进成本定价,要防止政府定价药品过高,零售价格与实际市场药品销售价格相差幅度过大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让更多的药品由市场自由调节。同时要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重点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品成本。

(三)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一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解决医疗机构收入补偿问题和医疗服务长期偏低问题。在此基础上,医疗机构严格实行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制度,彻底切断医疗机械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人员的直接经济关系。二是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医药分离的有效实现方式,让医院的药房从医院分离出来与市场上的药品经营企业统一标准管理,参与市场竞争。三是继续推进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管理办法,重点是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工作程序,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增加药品采购的透明度。四是加强对医务人员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加大对收受药品回扣,临床促销费等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使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二00四年七月二十六日。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七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存在问题建议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园区总体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够高。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因低成本开发建设,入驻工业企业有限,现有入驻企业因所建商铺权属变更、管理粗放等原因归类不够规范,且于x年将部分工业用地规划做了调整,与成链闭环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有一定差距,园区经济发展特色不明显,短期内难以改观。x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相对较多,用地相对集约,但入驻工业企业效益不佳,如煜兴建材已濒临破产。

(二)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专业配套能力不够强。过去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不管是不是同一类产品,同一类企业都往园区里装。致使园区不能做到专业配套,不能做到同类产品集中、集聚和集群化发展。

(三)园区定位不够规范,产业结构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x工业园区基本上都是以建筑建材等传统经济为主,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发挥较好的带动效应。

(四)园区建设投资偏低,基础设施滞后。现有园区已不足以承载更多的工业企业入住,急需对x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进行二期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明确全县工业发展思路,把握目标定位,在提高增量、扩大规模、提升速度上下功夫,打造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产业集聚的工业体系,做到产业链条化、经济园区化。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好的企业入驻园区,从量到质有明显的提升。

三是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就x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择一进行二期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行较为优惠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建设发展条件,实现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聚集效应和规模发展,打造具有充分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企业群体,形成对我县经济发展具有突出推动作用的集中区域。目前,我局已聘请专业机构,正在加紧开展园区建设详规编制、园区建设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

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引进培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坚持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优化园区功能布局,腾笼换鸟,为延伸产业链条、大项目落地和科技孵化提供空间支持。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医保工作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美好生活需要,xx年x月至x月,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深入区医保局、区卫生健康委、区财政局等部门,部分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xx街道、xx镇等x个街镇,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就我区医保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医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区认真落实中央、重庆市关于医保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保基本、可持续、惠民生、推改革”的总体要求,把握新形势,厘清新思路,积极推进医保体系建设、服务能力提升、强化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医保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完善基本医保体系,形成了人人享有基本医保格局。

一是建立了医保工作领导保障体系。区政府高度重视医保工作,成立了全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处理医保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和建设。同时,结合机构改革,在年初新组建成立了区医疗保障局,成为专职医疗保障监管服务的区政府组成部门,增强了队伍力量和监管能力。二是建立了多层次的全民医保体系。我区在基本医保基础上,相继实施了职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居民大病保险,建立起了以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为基础,基本医疗、补充医疗和医疗救助“三条保障线”为辅助的较为完善的医保体系,形成了人人享有基本医保的制度格局。截至xx年x月,全区应参保的x万人中,共参保x万人(其中职工医保x万人,居民医保x万人,含全区x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居民参保资助),覆盖率达x%,全民医保已基本实现。三是医疗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全区定点医疗机构x家,执行二级医疗机构医保政策x家,执行一级医疗机构医保政策x家。其中公立医院x家,职工医院x家,民营医院x家,门诊部x个,村卫生室x个,诊所x个。全区纳入医保定点的零售药店x家(城区x个,乡镇x个),已基本实现“城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保服务网络全覆盖。

(二)提高医保服务能力,持续做好医保惠民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政策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微信、宣传手册、一次性告知单等形式,多渠道、宽领域、广范围地扩大政策宣传面;通过组织定点机构在镇街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义诊活动等方式,强化宣传效果,提高群众知晓度。二是竭力提高医保待遇。坚持医保基金“取之于民、惠及于民”,不断扩大医保报销范围、救助范围。职工医保特殊疾病病种从19种扩至23种,居民8种重大疾病门。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诊医疗费可按住院报销,医保康复治疗机构定点增至5个,在总额指标分配时对康复类专科医院进行了适当倾斜,参保群众看病就医得到更多实惠。三是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联网制度,启动了医疗费联网即时结算、微信公众号缴纳等业务,简化异地住院报销、特病申报流程,提高经办效率。同时,采取保险公司与医保部门合署办公,推行医保费用“一站式”结算。目前,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已实现与x个外省(市、自治区),x余家异地医疗机构跨省联网的即时结算,医保费用已基本实现一次申报、一站办结。

(三)加强医保基金征缴和监管,努力维护基金安全。

一是加大医保基金征缴力度。城镇职工医保费征收中建立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的基金征缴联动机制,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及时足额征收基金;城乡居民医保费征缴中,建立完善区、镇、村征缴责任机制,通过会议部署、广泛宣传、上门服务等,增强医保费征缴实效。xx年职工医保费征缴x万元,同比增长x%,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x万元,同比增长x%,完成上级下达征缴任务。二是财政投入逐步增加,基金总量得以做大。xx年三级财政投入x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x万元,市级财政投入x万元,区财政投入x万元。三是医保基金管理逐步完善。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不断加强和完善基金预算管理,细化分解基金预算。坚持执行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促使医疗机构主动合理控费。医保费用支付实行经办人员初审、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复审、主要领导审签的“四级”审核制度,严控内部管理,严把费用审核关、支付关。每年年底对各医疗机构当年费用按照协议进行审查清算,促进医疗机构严格加强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四)强化监督管理,促进“两定”单位规范运行。

一是严格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准入淘汰机制。按照以人为本、方便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并便于管理的原则,每年与定点服务机构签订医保服务协议,对费用控制、医保政策落实等方面实施量化管理和考核,规范定点服务机构服务行为。二是完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结算办法。大力推行单病种定额包干付费等付费制度的改变。根据全区年度医保基金支出预算,对医疗机构付费实行“预算管理、总额控制、按月结算、年终清算”,将医保费用按项目实付的单一结算方式改革为总额预付、项目实付、单病种付费等方式相结合的综合结算方式,促进医疗服务机构自行管理和费用控制。三是加强网络监控。依托医保服务网络,设定部分重点参数指标作为监控重点,落实专人负责审核医疗机构费用发生情况,建立网络费用查看日志,对医疗费用进行实时监控,以遏制服务收费不合理增长。今年1-8月,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药占比已分别降至x%、x%,同比下降xx%、x%;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卫生材料收入控制在20元以下,分别为x元、x元;门急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x%、x%,住院均次费用同比增长x、x%,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四是强化监督检查。不定期对医疗机构执行医保政策和规范医疗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查处,截至9月30日,xx年共计查处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x家次,涉及违规金额x万元,处违约金x万元。

(五)实施健康扶贫,积极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资助建卡贫困户参保。对未脱贫户按参加居民一档个人缴费的x%予以资助,对巩固脱贫户(已脱贫仍享受政策)按参加居民一档个人缴费的x%予以资助。截止xx年x月,共资助建卡贫困户参保人员x人,资助金额x万元。二是完善健康扶贫制度。印发《xx市xx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xx市xx区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经过“七重保障”后进行兜底保障,确保贫困患者门诊自付比例在10%—20%,住院自付比例在6%—10%。目前,已兜底保障x万元,救助x人次。

以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对全区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整体评价为:满意x%,基本满意x%,不满意x%。可见,广大群众对医保工作总体表示认可和满意。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医保政策宣传实效性不够,居民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强。

一是医保政策宣传实效性不足,群众了解不够深入。近年来医保处于改革期,相关的具体规定调整较为频繁,而医保基本政策公布和更新不够全面及时,解读信息少,导致参保人员对现行医保的参保政策、经办程序、报销范围及比例、个人账户用途等都存在了解不深、认识不充分的情况,部分群众还存有一些误解。如,群众对医保缴费费用每年上涨存在抵触情绪,对个人帐户余额清零等颇有怨言,误解报销比例应包含所有住院费用等。二是宣传引导还不够,部分居民对参加医保的认识不足。如,有的青壮年参加居民医保意识不够强,认为自己年轻,不会生病住院,没有必要缴费,参保积极性不高。有病参保、无病不保、年轻不保、年老参保的趋利选择性参保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居民对医保报销知晓度不高。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对报销金额进行直接扣付,清单、明细不详细、不简化,在方便群众结算的同时消费也“不明不白”,部分群众认为实际报销比例偏少,有故意过度医疗、抬高医疗费用的嫌疑,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矛盾,降低了对医保工作的满意度。

(二)医保基金供需矛盾突出,基金可持续运行压力巨大。

一方面,医保基金保费增收空间小,扩大总量规模难。其一,我区医保参保率已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通过增加参保人数增加基金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同时,由于我区经济发展实力不够强,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够高,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购买医保都执行一档标准,很难通过提高缴费标准增大基金总量。其二,国家实施企业减税降费政策,企业减轻医保基金缴纳负担的同时医保基金总量也会相应减少。并且,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个别企业经营困难,医保缴费欠缴、少缴的情况仍然存在。此外,还存在部分农民工因参加了居民医保主动放弃在就业单位参加职工医保,企业为降低运行成本不为职工参保等情况。

另一方面,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保基金支出迅猛。一是受人口老龄化因素影响,医疗费用增长较快。职工医保退休人员不需缴费,而发生的医药费相对较高,我区城镇职工参保供养比为1.46:1,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二是随着医改报销目录扩面扩项,部分慢性病、特病门诊纳入报销范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项目费用调增,居民享受到更多报销实惠的同时,医保金支出范围也逐渐扩大。三是脱贫攻坚建卡贫困户待遇提标等政策性因素。四是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不合理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以上因素导致我区医保基金支出增长较快,预算收支缺口逐渐“拉大”。以xx、xx两年数据为例。xx年基金收入x亿,基金统筹支出x亿,预算收支缺口x亿,缺口率x%(其中居民医保缺口率x%,职工医保缺口率x%);xx年基金收入x亿,基金统筹支出x亿,预算收支缺口x亿,缺口率x%(其中居民医保缺口率x%,职工医保缺口率x%)。至xx年,我区居民医保基金、职工医保基金结余已分别减至x余万元、x万元,预计明年开始,每年就需区财政给予刚性补贴,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三)分级诊疗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落实,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

医保基金实行全市统筹,区县分级负责的方式,在居民异地就医和结算更加方便的同时,基金外流现象也更加突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交通便捷,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区内部分群众生病住院宁可舟车劳顿,也要到报销比例相对较低的市级医院就医住院,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区本地基金资源。另一方面,区医保部门对区外医疗机构和就医行为无法实施监管和控制,造成我区医保基金外流。xx年,我区统筹基金区外就医支出总占比达x%,并且呈加速上升趋势。

从区内看,近年我区在推进医联体建设及分级诊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分级诊疗效果仍不明显。一方面,医保报销政策中各级医疗机构医保起付线、报销比例差距小,基层首诊无医保配套政策,医保经济杠杆调节作用不足,影响了分级诊疗的推进。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弱,服务功能不全、专业人才匮乏、设备配套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状况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医疗机构“转得上但转不下”、“转得下但接不住”的现象依然突出,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的分级诊疗机制还未真正实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和医保基金“浪费”。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家中有人生病,首选带家人去人民医院等区级医院占比达x%。

(四)基金监管难度较大,监管服务能力相对薄弱。

我区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点多面广,基金监管的难度不断增大。技术层面上,医疗行业专业性很强,部分病种缺乏临床路径规范,监管中缺乏判断标准,加之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疗行为的正与误很难准确判定。少数医药机构将医、患双方利益捆绑在一起,在利益驱动下骗取、套取医保基金时有发生,监管方查证事实十分困难,处罚依据难以获取。目前,医保部门与协议医药机构之间主要是通过服务协议来约束医药服务行为,其约束力有限。同时,经办机构人员力量不足,专门监管人员仅有6名,监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尚有差距,制约了基金监管作用有效发挥。

(五)医保政策机制还需不够完善,医保导向作用发挥不佳。

一是医保机构在药品定价中话语权分量不大,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一方面流通领域交易成本过高,使药品价格虚高,另一方面部分低价药品由于利润空间减小,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有退出市场的趋势。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加重基金支付压力。同时,医疗机构采购药品价格上涨,而医保支付限价未及时调整,医疗机构负担过大,易引发医患矛盾。二是有些医保政策导向作用发挥不够好,比如“非住院治疗不予报销、不输液不算住院”的政策规定,致使一些门诊就能治疗的慢性病和手术患者,为报销一部分治疗费用而选择住院治疗,导致小病大治、小病久治、挂床住院,“门诊治疗住院化”现象较为普遍,浪费医保基金。以及门诊统筹清零的规定,极易引发违规套取医保基金行为。

(一)进一步改善宣传工作方法,扩大医保政策知晓度和透明度。

一是提升宣传实效性。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建设完善医保政策信息公开平台,主动、及时、系统、全面地发布国家和市、区有关医保制度的基本文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医保分类报销政策等具体规定,便于群众查找使用,强化宣传实效。二是提升宣传针对性。更加注重发挥宣传对引导群众观念转变作用,注意宣传上的“精准滴灌”,通过制作宣传漫画、宣传片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多层次宣传,切实引导群众走出医保缴纳费用持续上涨而报销比例、范围不变,身体健康参保“吃亏”、门诊病住院化“划算”等认识误区,提升群众参保积极性。三是增加医保工作透明度。通过探索实施医保结算系统结算过程清单打印、在定点医疗机构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牌),公布医保报销药品目录、价格、费用结算补助比例、医疗诊治程序、手续等医保工作公开措施,进一步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强化医保工作公开透明度,缓解医患矛盾,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积极扩大医保基金总量,努力满足居民医疗保障需求。

一是强化医保基金征收,做大基金总量。狠抓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征收扩面工作,严格执行重点优抚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参保资助政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同时,在通过强化医保政策宣传,深化参保人员对医保工作认识基础上,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家庭购买“二档”保险,扩大基金收入。二是科学合理确定风险共担机制。在进行深入调研,综合考虑医院等级、医疗费用正常增长、公立医院公益性作用发挥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风险共担机制,制定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超额清偿办法和保障制度,通过积极向市级部门争取医保支出控额指标、加大区财政投入力度等方式,努力保障城乡居民就医需求。

(三)深化医保基金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

要按照国家和市里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建立适应不同人群、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权益、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继续推进以总额预付为主,单病种结算、按人头付费和按床日付费、择期手术术前门诊检查费用报销等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的测算方法以及监督考核指标。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的内生动力,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加强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切实提高基金预算的约束力。

(四)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维护基金安全。

一是进一步完善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两定”机构退出机制,着力整顿和规范医疗秩序。强化协议约束作用,把入院标准、诊疗技术规范、用药管理规范等纳入协议管理内容,引导规范诊疗行为,提高监管效率。二是建立完善监督机制。监管队伍上,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完善举报奖励办法,以部门联动和社会协同壮大监管队伍。监管技术上,积极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强化大数据支撑。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均次费用、病种费用、住院天数等重要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并进行对比分析,对疑似过度诊疗的行为适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各种违规行为。监管方式上,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管为事中监管,建立完善事前约束,事中监管,事后评价的监管体系。三是严管重罚,形成威慑。针对目前较为突出的过度医疗、医媒拉客、医患利益捆绑等医保乱象,与公安等部门协同开展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制作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进行以案宣传,着重发现一批、处罚一批、曝光一批、取缔一批,形成不敢骗诈的高压态势。

(五)推进分级诊疗体制机制建设,有效减少基金外流。

一是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力度,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财、物倾斜力度,通过建立完善大小医院间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保障水平、强化基层医疗人员业务培训力度等措施,制定综合激励政策,积极引导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向乡镇、社区延伸,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立完善双向转诊实施办法,落实分级诊疗机制,杜绝“大医院治小病”等浪费医保基金行为,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进一步提高医院诊疗水平。依托我区优质医疗机构资源,积极强化与市级医院的医联体工作纵向对接,加大人才、技术交流力度,用“上级资源”助推本级医院发展,积极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增强医疗辐射、集聚功能。持续推进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以等级评审为契机,切实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增强参保人员就地就诊信心,减少医保基金外流现象。

(六)建立完善医保体制机制,推动医保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医保工作领导保障体系,形成补齐医保工作短板合力。完善政府领导负责、部门协同参与的医保领导机制,研究处理医保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和可持续,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二是加强医保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监管能力。要配齐配优医保工作力量,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升医保经办人员的业务技能。三是加快完善医保基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整合医保、医疗、医药等各方的信息资源,推进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数据联网,打通信息孤岛,搭建统一的监管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九

随着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网上订货作为一种新型的订货方式,正进入到千千万万的卷烟零售客户家中,网上订货已成为一种趋势。自20xx年3月,笔者所在的农村网点中,所管辖的片区已有143户实行网上订货,占辖区零售客户总数的37、43%。从网上订货的宣传推广到网上订货客户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网上订货依托的是互联网络和电脑,如果有电脑没有网络也无法实行网上订货。笔者所在辖区的某零售客户听说网上订烟具有方便快捷,订烟时间充足等特点,就购买了一台电脑用来网上订烟,但是安装宽带的时候才发现,该区域由于端口有限没有架设宽带网络,还是无法运用网上订烟,买来的电脑成了家中的摆设。这类问题在农村辖区里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现象给我们网上订货的推广宣传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部分农村零售客户年龄偏大,学历水平低(有些甚至不识字)、无电脑操作技能,而且这些家庭里子女都不在身边,每天开店赚取的利润也很少。对于这部分零售客户虽然了解网上订烟的优势,但是没有能力购买电脑安装宽带,或者是没有能力上订烟操作流程。这种情况给我们网上订货的推广宣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是部分农村零售客户地处山区,宽带网络信号覆盖率较差,如果遇上暴雨雷击等恶劣天气,宽带网络就会出现异常或者出现故障。由于山区离宽带网络服务点较远,宽带网络维护工作经常是在一个月以上再开展,也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零售客户是不能进行网上订烟的。因此山区零售客户并不愿意开通网上订货,情愿用传统的电话订烟方式订货。这种现象给我们网上订货的推广宣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一是部分农村零售客户仅一人在店中照看生意,遇上店中生意繁忙时,经常不记得在网上订货。笔者所在辖区的某零售客户每天早上六点多就早起开店,一人打理店中生意,由于地处街中心,客流量较大,生意较多,每天晚上要到十点多以后关店回家,卸下一身疲惫后就会直接休息,经常忘记当天是星期几,更别提是否记得今天要网上订货这一事情。

二是大部分农村零售客户都是整天在店中照应生意,没有时间回到居住地网上订货。这一情况就造成晚上成为网上订货的高峰期,也是网上订货系统出故障的高发期,如果遇到这一状况,零售客户当天就不能在网上订货了,不仅影响了网上订货的订单成功率,而且零售客户第二天还需要自己拨打订烟补货电话进行补烟,又恢复了传统的电话订货方式。

三是部分农村零售客户对网上订货的操作流程已经熟练掌握,订货操作只需要三分钟时间就能完成。由于有时零售客户利用网络订购完本周卷烟后就关闭网页,不会去核对订单,因此就造成送货当天才发现部分卷烟有错订的现象。笔者所在辖区的某零售客户有一次就把红金龙(硬虹之彩)当作红金龙(硬九州腾龙)订购了,虽然已经帮该客户进行了调剂,但是还是造成了些不必要的麻烦。

一是加强与通讯公司的合作,与多家通讯公司取得联系,协商优惠政策条款,为零售客户争取更多的入网有利条件,供有入网意向的零售客户自主选择不同通讯企业的宽带业务。并对网上订货中遇上的宽带问题向上级领导反映,及时反馈给通讯公司,尽早解决宽带不通、宽带故障等问题。

二是本着“主动宣传、自愿使用”的原则对零售客户进行全面宣传。对于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电脑等不可为的因素影响的零售客户,不强求开通网上订货,还是运用电话订货。

三是时常关注跟踪零售客户订单情况。对当天未提交订单的客户进行电话提醒;对超过系统订烟时间而错过订货的客户,电话提醒第二天拨打订烟补货电话进行订货;对客户订单中出现往常不订购的卷烟,及时提醒零售客户是否订错卷烟,指导零售客户修改订单,并建议零售客户订完货后核对订单,是否有误订卷烟。

总之,农村网上订货服务的开展虽然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推广过程当中会遇到不少的问题或阻力,但是,笔者相信,只要通过大家的努力,用心服务,农村的网上订货服务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十

乡镇妇联是与农村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联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县各乡镇男劳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大多为妇女,妇女成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乡镇妇联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准确定位,以充分发挥乡镇妇联在农村妇女工作中的主心骨作用,已成为乡镇妇联工作发展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乡镇妇联工作普遍现状。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年乡镇妇女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状。

一是重视不够,工作开展难。由于乡镇中心工作繁重,妇联工作大多是党政领导分管工作中的一项,相对其它那些层层考核或“一票否决”的中心工作来讲,妇联工作缺少硬任务;把妇女工作当成是软任务和务虚的工作,认为妇联工作可抓可不抓、做多做少都无关紧要。因此导致党政领导工作忙时,“中心工作先行,妇联工作让道”,将妇联工作置于“边缘化”地位。另外乡镇妇联组织虽已建立健全,但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心工作,妇女工作成了“副业”。部分乡镇妇联没有将工作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仅仅是组织妇女群众搞一点文体活动,或是配合乡村妇女群众进行学习和培训,调解一些家庭邻里纠纷等,开展活动的规模小,内容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

二是兼职过多,职能发挥难。首先,由于乡镇党委所承担的中心工作任务相当重,这些工作又有严指标、硬任务,因此,无暇顾及妇女工作,导致妇联机构形同虚设。其次,有的乡镇妇联干部一人兼职两项或多项工作,如兼任计生、民政、统计、办公室等多项繁琐的工作,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常常顾此失彼,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使妇联工作流于形式。另外,乡镇干部基本上全部驻村,驻村工作包罗万象,妇女工作都是在中心工作之余开展,又不能把妇女工作与农村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妇女工作重点不突出。

三是投入不足,工作保障难。乡镇妇联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及女性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也规定各级妇联的行政经费、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但由于财税体制改革后,乡镇财政普遍困难,乡镇中心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保证妇女工作经费。由于缺少基本工作经费,乡镇妇联无法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基层妇女组织的职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四是素质不高,工作创新难。我县的乡镇妇女干部整体素质较过去虽有一定的提高,但其工作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妇女干部由于资历浅,没有工作经验,接受系统学习培训少,因而虽有工作热情,但缺方法,缺点子,不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工作打不开局面。二是部分妇女干部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认识不到位,认为妇联工作比较虚,不容易显政绩,因而把主要精力用于乡镇中心工作,不钻研妇女工作业务,使妇女工作陷于被动状况。三是部分妇女干部缺乏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重视的意识,对于上级妇联安排的正常工作,不主动向领导汇报,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就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和采纳。四是部分妇女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深入基层少,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查、了解农村妇女面临的困难及其需求,更谈不上认真的去思考妇女工作的方法与手段,不能为妇女提供应有的服务,影响了妇联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策和建议。

一是要健全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机制。党建带妇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要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要争取把妇女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定期研究妇女工作的例会制度。将妇女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其党政领导自然会主动思考、积极指导、尽力支持妇联工作,让妇联组织在新形式下更好的实现“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宗旨,更好的服务全局。要多渠道、多形式落实乡村妇女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或适当减少所兼工作项目,稳定基层妇女干部队伍。

二是要营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氛围。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认识,更好地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特别要纳入到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通过培训,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有所提高,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妇联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十一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本文着重围绕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粮食扶持政策落实、粮食收购、仓储建设、储备管理、粮食市场供应、粮情检测和质量监管等情况开展调研,深入分析研究临海粮食安全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期为加强我市粮食安全保障提供对策建议。

一、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近年来,我市粮食安全工作协调小组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强化责任担当,严守耕地红线,加强污染防治,积极完善粮食生产政策,狠抓仓储设施建设,强化储备监管,全力确保粮食流通顺畅、市场供需平衡。其中粮食部门坚持以惠农“三服务”为抓手,保供给、优举措、重安全,全面落实粮食收购政策,荣获2017-2019年度省粮食收购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稳居台州市前列。自然资源部门狠抓耕地保护工作,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使我市实际耕地保有量达61.5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9.81万亩。农业部门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工作,持续组织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同时构建了推进粮食稳定优化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收购服务。一是落实粮食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完善和落实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按规定每年对全市约30余万亩符合要求的耕地发放补贴。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市第一时间成立粮食专班,制定《粮食增产保供工作方案》,分解落实责任,同时加大补贴力度,鼓励规模种粮,采取包括提高种粮补贴、实施早稻—西蓝花轮作补贴、落实早稻订单全覆盖政策等措施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严格执行“政府订单”奖励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加强收购市场监管,建立粮食收购市场监管工作联动机制,确保稳住粮食生产,守住卖粮底线。二是推广先进技术应用,提高种粮综合效益。加强“三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基质叠盘出苗、钵苗机插、两壮两高及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先进实用栽培技术,加快推广专用配方肥、缓(控)释肥、生物药剂和适用农机具及其配套技术,综合推广水稻肥药减施增效、“水稻+”高效种植模式、“千斤粮万元钱”立体种养模式,挖掘增产潜力,优化品种结构,不断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三是健全收购服务体系,降低粮食流通成本。通过全面实施“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减少农民售粮费用,降低流通环节粮食损耗;通过对收购站点实行“一站式”机械化作业,提高收购效率,方便农民售粮。

(三)建设智能粮库,提升仓储水平。一是建成临海市粮食储备中心。该项目位于东塍镇隔溪村,总用地面积172.6亩,总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设计总仓容10万吨,总投资约2.7亿元,于今年年初全面启用。该项目的落成大幅提升了我市粮食的智能仓储水平,为我市粮食储备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推动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和信息化工作。市粮食储备中心智能化粮库全面建成,储粮工艺安装了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谷物冷却、气调储粮等集成化的储粮新技术和新装备,并通过政务外网实现粮食收储公司、中心粮库、市粮食局与省级粮食管理平台联网,确保数据准确、及时、全面。三是实现大规模粮食储备和代储功能。目前,我市粮食总仓储能力达13.9万吨,包括临海市粮食储备中心、红光中心库和岭下毕粮站等储粮点,不仅可以有效应对未来若干年因地方储备粮规模增加、粮食收购量大幅增加带来的仓储压力挑战,还有余裕可发展代储业务。

(一)粮食生产种植资源面临发展挑战。一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由于城市发展、重大交通和水利等工程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多,土地整治投入大财政资金紧张等因素,导致粮食增产扩面的难度增加。同时,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市适宜开发的资源越来越少,林地、水资源、生态保护等各种制约因素多,土地整治工作压力大,耕地占补平衡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一大难题。二是疫情影响种粮收益。受今年疫情影响,用工、地租等成本居高不下,在当前粮价偏低的情况下,种粮总体效益偏低,农户增收困难,种粮积极性不高。三是非粮化形势难以扭转。我市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158个共计14.2万亩,目前非粮化比例已达14.3%,尽管已出台《关于制止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的意见》等政府文件,但缺乏有效管护手段,功能区非粮化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需引起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二)粮食专业人才队伍出现断档危机。一是职工队伍呈老龄化。以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为例,目前在职员工约60人,其中60后临退休“老粮食人”占比较高,年龄层出现“断档”,专业人员青黄不接,粮食工作“新老传帮带”面临挑战。二是信息管理人才短缺。随着新建粮库逐步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现代管理模式,具有丰富粮食工作经验的“老粮食人”往往因不懂电脑操作而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日常管理工作,具备信息化操作技能的年轻员工因没有深厚的粮食经验积累而无法独立完成专业环节的工作,一定程度上造成粮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积极性降低。三是年轻职工时有跳槽。市收储公司作为承担社会事业性质职能的企业单位,总体上职工待遇收入偏低,不利于留住年轻职工,往往出现经多年培训和锻炼培养出的人才跳槽离职现象。

(三)“五优联动”工作开展存在地域限制。一是土地污染现状影响耕地质量。二是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粮食种植。我市山地多耕地少的自然地理特征,导致田块相对分散,田租总体偏高,不少种粮大户片面追求规模扩大,管理较为粗放,并一味选用高产品种,粮食品种有待改善优化,且大多数本土产中晚籼稻都不是直接用于群众口粮,而是工业用粮。三是产业开发不足导致发展滞后。优质稻米开发现状与种植规模不相适应,优质稻米种植比例较低,稻米产业发展滞后,临海本地目前没有一家真正做大米品牌营销的企业,也未形成本地粮油商标品牌。

三、加强粮食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粮食增产扩面基础。一是全面摸排耕地资源潜力。认真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全面摸清全市宜耕土地资源潜力和可提质改造农地资源,做细做大项目库,争取落实更多土地整治项目。二是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土地整治。进一步加大土地整治政策宣传力度,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平台公司等作为主体推动实施。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做到整治前群众同意、整治中群众参与、整治后群众满意。三是积极探索增产扩面新途径。进一步挖掘民间资本,通过“以奖代补”、经费包干、统一收购等方式,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入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科学扩大粮食耕种面积。

(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一是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增强抗灾害风险能力。二是深化政策扶持作用。强化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加强财政奖补资金的保障,激励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深入推广经济实用农业技术和新型种养模式,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种粮水平和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大力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一是实施“优粮优产”。目前我市晚稻种植品种中可直接作为群众口粮的数量、比例均偏低,群众口粮来源仍以东北、江苏等产粮区为主。建议以标准引领倒逼质量提升,加快开发高产优质稻米,并支持示范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采取优质粮食订单、种植基地建设、土地托管流转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二是发展“优粮优加”。大力发展绿色、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鼓励粮食龙头企业扩大优质粮食产品供给,增加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供给,培育一批名牌粮食产品。三是推动“优粮优销”。加大粮食产后扶持,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渠道,补齐补强粮食产业链,支持有实力的生产经营主体从事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打造临海粮食品牌,把我市粮食产业做优做强。

(四)加强粮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提高粮食从业人员待遇收入。通过适当提高福利待遇,吸引年轻专业人才进入粮食队伍,并安心“留得住”,并采取适当奖补措施,鼓励年轻职工考取相关执业证书,促进粮食人才队伍向专业化、年轻化发展。二是加强粮食管理技能培训。通过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帮助年轻人才掌握先进的仓储、保管、检验、加工等专业操作技术,确保粮储管理模式朝着数字化、标准化、高效化的方向长远发展。三是做好队伍“新老传帮带”工作。定期开展新老“粮食人”结对互助活动,在强化日常沟通和业务协助中实现优势互补,确保老粮食人优秀工作传统向新粮食人平稳传承交接,从而整体提升粮食职工专业水平。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十二

干部一般是指国家机关、军队和人民团体的公职人员,以及从事一定领导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即“ldquo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在基层,在一线,才能更大限度的与群众接触,为群众服务。乡镇作为一级政府,近年来,通过招考,让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进入到了体制内,但是在工作中,我发现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干部走读现象严重家在外县的年轻干部,一到周四、周五,心都开始浮躁,开始操心买车票回家的事情,每每周五下午便请了假,脱岗坐车回家,周日晚或者是周一早上再回到单位所在地,来回奔波着,工作和家庭两头顾,身心俱疲。家在外市、外省的年轻干部,则是要等到逢年过节、休年休假的时候才能回去,平时就是一个人,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如果独生子女,特别是女孩,家人是既操心又担心。当前乡镇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工作任务繁重,这些干部又成年累月不能回家,心中埋怨较大,情绪上对工作有消极、厌烦情绪。

(一)招考范围的适当缩小通过户籍限制,把招考范围缩小到本县的待就业青年,由于是当地人,更能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更安心的开展工作。

(二)遴选机制的完善市、县应把各部门、单位缺编的岗位采用遴选的制度,每年进行招考,减少甚至取消通过省考招录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年在基层一线有所为,进而通过遴选的途径得到上升,曾经积累的丰富基层经验和阅历,才能在之后工作中更好的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相应待遇的提高同一个县(区),也普遍存在干部从偏远乡镇向城关镇、街道办流动的现象,究其原因,县(区)毕竟是经济文化中心,更有利于生活和孩子教育等现实问题。乡镇干部一个周的时间都需要在镇上吃、住和工作,现在更是周周忙、月月忙,难以顾及家中的孩子和父母,而只有干部安心工作,我们党才能更好的践行服务群众的宗旨,就需要提高待遇,让更多不怕吃苦的年轻人进入到基层一线得到锻炼和提高。

乡镇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我县xxx名干部(含事业单位干部)中,占干部总数的17%,他们长年累月处在基层第一线,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影响区域的平安稳定。特别是全县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以来,虽然在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利益格局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利益与现实的搏奕中各类矛盾日益突显,一项惠及干部的好政策却无意中“引爆”了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困惑,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管理尤为紧迫和重要。关于加强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进行如下汇报。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0x年开始,xxx县分配xxx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x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xxx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xxx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xxx%。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xxx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三)粗放型管理,让部分干部不能干事。

当前,乡镇领导干部一般不懂现代管理,片面地把工作布置、制定制度、给钱给位当作管理,往往是制度多措施少、安排多落实差、实惠多效率低。有的乡镇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无人研究解决,工作基本是提在口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有的乡镇热衷于照抄照搬市、县领导讲话和上级文件,不结合实际,安排工作不具体,没有操作性,以至下面无法入手和落实;还有的乡镇总认为上级安排的工作没有结合实际,抱怨上级“搞形式”,不管什么工作一律“软打整”,层层批批文件,玩玩文字游戏、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只管责任追查时能推脱,根本不问工作结果。由于工作任务不清,措施不力,责任不明,导致部分乡镇干部根本不能干事。

(四)同工不同酬,让部分干部无心干事。

首先,公务员津补贴政策实施后,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迟迟未推行;加之乡镇行政和事业混岗现象严重,因此出现了在一个乡镇,同一个科室,干同一种工作,因身份不同,工资出现一倍以上的差别。今年各乡镇发放出差费补助时,人为的再次拉开了乡镇事业干部与公务员收入的差别,让占乡镇干部总数三分之二的事业人员感到与公务员的差别较大,心里不平衡,导致部分事业干部根本无心工作。

(五)权利上收,让干部无力干事。

当前,随着乡镇部分职能的上收,村民自治的推行,使乡镇职能进一步弱化,权小责大成为当今乡镇责权关系的真实写照。目前,乡镇作为一级政府,但一级财权、一级事权的空间已经很小,就连人事权也被上级控制,乡镇内设科室的数量和职数都必须由上级确定。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作为直接面对矛盾的一级政府,开展工作最大的武器就是“靠嘴”,对上“处处求人”,对下“无计可施”。为此,乡镇根本无法掌控经济发展,甚至在机关干部利益的调配,老百姓利益维护上也难有较大作为,进而导致乡镇陷入“干部无能,政府无法”的境地。

一个地区工作的好坏,与该地区干部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都应把抓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大力抓好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教育。针对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症下药,以科学和务实的态度来加以解决,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着眼长远、注重疏导、标本兼治,逐步实现乡镇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制度化、人性化和科学化。

(一)强化思想理论教育,让乡镇干部素质高。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采取学习辅导、专题讲授、开展读书活动等有效形式,强化干部对历史、政治、经济、科技、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干部知识面,开阔眼界,提升素质。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注重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学一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以便有效推动工作。同时,还要强化对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真正把干部培养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人。

(三)减少务虚工作,让乡镇干部干实事。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权,工作的重点就是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由于自身或上级的原因,当前乡镇耗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务虚工作。一方面由于层层工作开展的检验标准是看材料,因此导致乡镇也花费大量人力从事文字工作,一部分乡镇领导不管对上汇报对下布置工作也步入了“事事靠秘书,处处要材料”的局面;另一方面乡镇除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会议活动外,还要参加各个县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有的部门为追求视觉效果,经常要求乡镇出人头凑数,甚至还向民营企业中大量抽人到县“当群众演员”,耗费了乡镇相当大的人力。因此,必须从上到下纠正这种不良风气,让乡镇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之中。同时在乡镇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乡镇工作规范化,目标具体化,结合定岗定责,编制乡镇干部工作手册,形成乡镇领导分工的最佳搭配模式,细化科室及科室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办事程序,具体到每个环节,让每个乡镇干部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不开展或开展不好,将受到什么处理,通过规范管理,实现领导“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四)落实退出机制,让乡镇干部干好事。

要从根本上扭转一部分乡镇一般干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和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顽症,就必须打破“终身制”问题,让乡镇领导和一般干部工作有压力。严格逗硬领导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对乡镇干部实行月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对日常工作不努力,任务完成较差的一律纳入每月的考评,对一年中有几个月考评不称职的年度考核一律不称职,并根据相关规定是一般干部的进行待岗或辞退,是领导干部的一律免职。对已经在经商办企业,把工作当副业,“泡”在机关求有退路的乡镇干部,借鉴周边区县做法,发挥他们有经济头脑、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出台政策,给他们招商引资任务,让这部分人合法流出,如没有完成招商任务不享受工资待遇,避免加重财政负担的现象。

(五)提升管理水平,让乡镇干部干成事。

撤并乡镇后,乡镇人数由原来几十人,增加后多的达到近300人,全县增加100人以上的乡镇有4个。面对人员队伍庞大的乡镇机关,传统的人盯人、“革命靠自觉”等粗放型管理办法,根本无法适应乡镇的发展变化。另外,县在选拔乡镇领导时,大都偏重于业务精、品性好,在管理能力和水平上考虑相对较少,这些人到领导岗位上“临阵磨枪”,往往对管理认识不全面,更谈不上科学管理乡镇。因此,要有计划地面向社会引进一些懂管理的人才进入乡镇领导队伍,推动乡镇实行科学管理,真正从管理中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0_年开始,___县分配___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_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___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___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___%。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___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十三

调研对象(印章):

调研目的: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最近又提出了要在2050年之前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大国的计划。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据统计:我国有80%的学生是在农村接受中小学教育的,这些学生的素质会影响到我国整体学生的素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学校,因此,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的家乡河北省昌黎县荒佃庄镇(村)与省内其他农村地区相比,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教育状况即人才状况。为了了解家乡中小学的教育状况,暑假期间,我来到坐落于荒佃庄镇的一所小学——荒佃庄中心小学、一所初级中学——周庆恩中学,以及一所高级中学——昌黎县第九中学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投资力度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比以前有所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基本上改为教学楼,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拥有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育经费短缺,师资水平不高,应试教育制度依旧,学生自身素质低以及生源不断流失等,情况令人担忧。

国家投入到教育事业的经费,大部分还是用于城市重点学校的发展上,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很是不足。在调研过程中,这三所学校的校长们表示,由于资金不足,学校基础设施情况不是十分乐观。

1、虽然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教学楼,但厕所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制约,厕所大部分置于楼外,且距离教学楼较远,蹲位又很少(基本在十个左右),对全校那么多师生来说,上厕所也是一种困难。

2、体育设施总体不够,最好的学校所有的也只是篮球架四副,乒乓球台二张,单、双杠几幅而已,部分体育设施存在着安全隐患。而根据调研知,各学校操场也没有绿化。

3、实验设施较少,只有一到两个实验室。基本没有音乐教学设施。

4、虽然学校配置上了电脑和多媒体设备(每所学校有一到两个多媒体教室),却因无法满足教师准备课件所需的资金而使那些电脑基本闲置,这和城市学校里每个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每位老师配置一台电脑的水平相差甚远。

5、图书量为1000册左右,大部分是一些较为破旧、久未更新的书刊、过期的杂志等。

1、师资水平低。

都说一个好学校不能没有好老师。而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根本没有所谓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而刚毕业分配来的年轻老师,在锻炼一两年后马上被较大的学校挖走,农村学校成为了新教师的“练兵场”。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目前的教育改革,老师们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的一支队伍承担着培养新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谈何容易,而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学校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然而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教学质量变得较差。

2、教师负担重。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中,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3、教师培训落后。

农村中小学教师仍是以“经验型”、“辛苦型”为主,缺乏“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培训、自学自研,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在所调研的三所学校的老师、学生中,有80%的人对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提出强烈不满:学生要考得高,而老师更要教得出色,双方压力非常大!现行的素质教育只限于口头上喊喊,而实际行动仍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思想以深深的禁锢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但家长和社会则过分看重于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教学结果,导致县镇教育部门对学校和老师们定指标、下任务,根据期末统考、会考的成绩来对学校和老师进行考核,排名次,考得不好的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会受到通报批评,影响奖金发放、评模,晋级等。

学生们每天不仅要完成应有的作业,还得去死记硬背那些乏味的课本知识,这种情况下,学校就成了个“读死书”的场所,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限于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导致大部分人高分低能,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幼儿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农村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导致学生较为任性,在学校里表现得自由散漫,不遵守学校的制度,不尊重老师;许多中小学生,迷恋于网吧,一些染上网瘾的学生经常逃学,甚至夜不归宿,长此以往只好退学回家。农村的优秀学生都流失到城市重点中小学,在生源上,农村的学生要比较差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条件较好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不惜花大价钱送孩子进城读书,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家长也因看到上学没有好出路,让孩子初中毕业就回家劳动,更有甚者,小学便辍学回家。农村学校的生源严重流失,这给学校的教学带来很大影响,制约其发展。

这次调研中,我主要了解了以上四个问题,就此,我提出以下的解决建议:

每年国家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都相当可观,但不难得知,这些资金中绝大多数被用在了城市重点学校的建设上,农村学校少之又少。所以为改变这种现象,各级教育部门应该成立专门机构,对资金的流向、用途进行专门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发放过程中的克扣、偏流现象,确保经费合理分配。同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划拨给乡镇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只有这样,农村的教育事业才会有资金的保障,才会慢慢发展起来!

老师应该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最少的考试训练下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课程,恢复音体美课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至于成为“书呆子”。让学生的包袱减轻,老师的压力减小,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与学的工作,为以后素质教育的实施铺平道路。

只有教师队伍强大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农村的教育状况才能改善。上级教育部门应统筹下级教师分配情况,对需要老师的学校及时补充,而且要确保他们在学校任职的时限,不能中途转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实行跨校兼课,体、音、美教师到不同学校授课,让校校有歌声、校校有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对于学生流失辍学严重的问题,学校必须改善自身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成果,以好的成绩让学生家长信服。同时学校加强宣传力度,对自己进行全方面的宣传,和其他学校对比,讲清利弊,使那些盲目择校的家长们有更清楚的认识。对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校方应尽力呼吁社会力量去帮助他们,老师应经常到学生家中走访,对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所产生的问题应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打消学生家长因缺钱让孩子辍学的念头。只有学校提高自身的实力,才能保住生源,使农村中小学更加健康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了解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机会,感谢家乡中小学校的配合,我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农村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必须抓紧解决资金问题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这样,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农村教育才会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十四

为了对乡镇社会治安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科学的认识,我于2019年暑假开展了对宣城市下属乡镇寒亭镇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安全感调研工作,此次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来群众对社会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社会环境的感受状况。结果表明,2019年群众安全感总体评价较好,寒亭镇属于适合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全区域,但社会治安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本次调研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寒亭镇地处宣城市宣州区西郊,距市区18公里,距宣杭高速公路入口仅10公里。全镇辖十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万余人。土地总面积82.03平方公里。318国道由东向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本次调研按照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以社区、村居委会为主要载体,随机调研1000人。被调研者的构成特点:1、男女比例基本适度。在被查者中:男性721人,占72.1%;女性279人,占27.9%。2、受教育程度呈现多样化:受过初等以下教育的501人,占50.1%;受过中等教育的362人,占36.2%;受过高等教育的87人,占8.7%。

大多数群众认为公共安全较好,对所在地的治安状况评价也较高,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众安全感有所提高。表现在:

1、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觉安全,说明全镇人民的公共安全指数高。对于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的感受,909人认为“安全”,占90.9%,60人认为“基本安全”,占6%,二者接近被调研人群的97%,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寒亭镇的生活、工作公共安全性好,也证明了寒亭镇的公共安全指数高。

2、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比较好。

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较好,915人评价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为“好”,占91.5%,66人评价为“一般”,占6.6%,二者共占98.1%。同时在被调研者中认为与去年相比,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有明显好转”的人占81.48%、“和以前一样”的人占14.64%,两者共占96.12%,调研显示大多数群众认为今年寒亭镇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进一步好转,群众的公共安全感有所提高。

3、大多数群众认为当地派出所及司法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力度大。认为打击力度较大的有921人,占92.1%,认为力度一般的有40人,占0.4%,二者共占96.1%,说明寒亭镇今年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满意。

4、绝大多数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在被调研的群众中,931人认为所在地在宣传和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力度较大,占93.1%,21人认为一般,占2.1%,二者共占95.2%。在调研过程中,群众对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谁出资谁受益”等的工作方针、政策比较熟悉,而且对于寒亭镇开展的“保安+保险”治安防范新模式十分支持,积极参与,说明寒亭镇综治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5、群众对寒亭镇贯彻落实“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较高。寒亭镇人民群众普遍对于政法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比较满意,普遍反映再也没有遇到“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905人认为落实情况较好,占90.5%,22人认为落实情况一般,占2.2%,二者共占92.7%。

1、调研过程中,群众反映影响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状况的五个主要因素即公共秩序混乱、意外事故、交通事故和刑事犯罪、火灾、水灾在寒亭镇各地均不明显;从犯罪现象来看,赌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黄贩黄、卖淫嫖娼、入室盗窃犯罪、吸毒贩毒、流氓黑势力、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八种现象,群众认为严重的比例都不高;影响社会治安的重点和热点即学校周边、车站、公共场所和街道、企业周围、居民小区等五处场所治安秩序不好的比例都较低。因此调研结果反映了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现象,重点均不突出,寒亭镇的群众生活、工作安全指数较高。

2、在回答“目前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时,有40.41%的群众选择了加强青少年教育问题,有24.20%的群众选择了公正执法问题,有17.91%群众选择了加强保障力度问题,11.54%的群众选择了加强巡逻问题,5.94%的群众选择了提高警察素质问题。调研结果表明目前群众认为增加安全感最想解决的问题,依次是加强青少年教育、公正执法、加强保障力度、加强巡逻、提高警察素质等。这与群众要求建立高效、公正、廉洁的政府是一致的。

3、群众对政法机关的工作基本满意,认为当前政法队。

伍突出问题是效率不高。调研表明虽然有超过半数的群众认为政法机关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有力,但由于一线警力不够、警察装备不足等因素,也存在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群众希望政法机关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法队伍的素质方面能有更大进步。

从本次调研反映的情况来看,寒亭镇在改善治安环境和增加群众安全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很好作用,也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寻衅滋事、青少年犯罪、机动车辆被盗等案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犯罪主体呈“两升一低”的发展趋势,即犯罪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上升,暴力犯罪的年龄成低龄化趋势。二是开发区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较多,社情复杂,镇民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治安防控意识不强,导致犯罪分子作案空间变大。三是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保安巡逻队伍全城覆盖时机还不成熟,“打、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投入不够。五是打击违法犯罪力度不够。如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抢劫、赌博等刑事案件,以及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的违规违法经营现象打击不及时,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全社会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不够。

五、下一步对策和建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宣城的环境下,搞好社会治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治安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1、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强化社会管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管理同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生活结合起来。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治安工作,为创建平安宣城做出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2、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乡村结合部、公共场所等治安问题复杂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警务战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3、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委、办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组织建设,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和管理。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方面的措施落实到基层,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4、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各级不断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综治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切实做好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

5、加大对治安混乱地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集中排查和经常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开展治理整顿,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限期解决问题,切实改变治安面貌。

6、进一步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预防犯罪,共同解决综合治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7、加大政法综治队伍建设。政法机关和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保证司法公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8、加强检查考评,促进工作措施落实。要通过检查考评,评选、表彰一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泛宣传,鼓励先进,推动后进。要认真总结推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十五

2014年9月9日,我作为一名中国人们公安大学的准毕业生开始了为期一百天的工作实习,并且我很荣幸的参加了2014年apec会议安保任务,同时可以来到北京市公安局怀柔分局雁栖派出所实习完成自己最后的学习生涯。

前言。

雁栖镇是一座集科工贸为一体的新兴城镇,位于怀柔城区北4公里处,镇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全镇21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人口13000人。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111国道和范崎路纵贯南北,沙通铁路横跨东西,是集工业、公共建筑、居住区为一体的组团式发展的小城镇。目前已建成居民楼1.2万平方米;税务、邮政、综合服务大楼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水、电、暖等配套设施齐全。以雁栖环岛为中心,北有中国乡镇企业城,西是区旅游房地产开发区,东为北京雁栖工业开发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势。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美国玛氏公司、富特波尔容器制品有限公司、泰国红牛饮料公司、太平洋容器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在该镇落户。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等惠民政策的推动下,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因人财物的大流动,使一些盗窃、故意伤害、杀人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给公安机关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近日,我对该所辖区内刑事、治安案件发、破情况,以及矛盾纠纷摸排调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对影响农村治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对切实解决农村突出治安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一、当前农村治安现状:

自2014年9月9日至今,城关镇辖区共发刑事案件11起,共查处治安案件62起,调处矛盾纠纷115起。在侦破的刑事案件、查处的治安案件、调处的矛盾纠纷中,分别占比重的5.85%、32.97%、61.18%。在调处的115起矛盾纠纷中,均因婚姻、买卖纠纷、林扒,酒后闹事,政府上访等事件引起。

二、影响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

(一)盗窃案件居高不下。近年来,由于政府规划政策,大力促进房地产业开发,使得当地群众得道拆迁补偿,这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了巨额的财产红利,同时雁栖镇房产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但同时也为犯罪分子作案后提供了条件。就我辖区而言,今年九月份至今辖区内共发刑事案件11起,发治安案件62起,其中盗窃案件8起(刑事案件),占发案总数的72.73%;在查处的62起治安案件中,其中发盗窃案件21起,占发案总数的33.87%。从盗窃案件发案情况看,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盗窃机动车汽油柴油,尤其是盗窃来往停留在本地的货运大挂汽油案件频发;二是采取撬门、揭瓦入室的方式盗窃钱财;三是乘人不备盗窃公私财物等。2014年9月12日7时18分,家住雁栖镇光织谷10栋601村民李某报警称:当日凌晨其家窗被撬,被盗现金1000多元。2014年10月4日6时30分,货运车主王某报警称:其车内价值1000多元柴油被盗抽。以上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经过大量的工作虽将案件予以侦破,但是所盗财物均被犯罪嫌疑人挥霍一空,且无赔偿能力,仍使群众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身伤害案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双方因纠纷心存芥蒂,为泄愤而出手伤人;二是邻里间因生活小事而日久生隙,恶语伤人,争强好胜而大打出手;三是家庭成员内部之间因财产纠葛或生活锁事置家庭和道德伦理而不顾,反目成仇而伤人;四是因土地、宅基地、柴扒、饮水等纠纷中,因对对方持强侵占行为不满而出手伤人;五是为债务纠纷、赖账、追账而伤人。六是因夫妻感情破裂,婚姻矛盾激化、婚外情而伤人;七是农村留守弱势群体及孤寡老人被欺,被殴致伤;八是精神病人发病伤人;九是酒后滋事伤人。2014年10月15日23时许,某娱乐场所陈某某报警称:有人在其娱乐场所酒后闹事打人,经民警出警将当事人双方带到派出所,并对打人者进行了处罚教导。

(三)黄赌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城市治安管理、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黄赌毒活动开始转向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蔓延。黄丑现象的蔓延,不但污染社会风气,有的直接诱发恶性案件。2014年9月年至今,我所协同治安支队、刑警支队共查处卖淫嫖娼案件3起,其中卖淫人员全部来自外省,在查处的5起赌博案件中,每场参赌人数均在八人以上,且农村妇女占参赌人数的20%,在30%的男性参赌人员中,有三分之二人员属于屡教不改,曾受过公安机关两次以上打击处理,有三分之一人员因赌博欠债,导致夫妻双方离婚。2014年9月27日17时许,有人举报在下庄村428号有人聚众赌博,经出境将八名涉案人员全部带回并进行了讯问,并对相关赌博人员进行了处罚。

(四)大流动人口增多引发矛盾。一是流动人口管理出现盲点。大量流动人口存在管理隐患,由于2014年apec会议将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举行,所以政府要为该会议的顺利举行进行会所建设,设施维修等,因此引进了大量的外省务工人口,再加上本地企业所招募的工业作业人员,这些民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少隐患,特别是在暂住人口管理跟不上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因暂住人口疏于管理,有关部门难以准确地了解信息,有效地处理隐患。二是流动人口增多造成治安案件高发。外来务工人口相对文化素质低,帮派行为严重,业余生活单调贫乏,由于长期在外闯荡,大多争强好斗,性格偏执,包容性差,发生矛盾时如处置不当,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三是废旧收购站点增多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该地区正规收购站点仅4家,但收购废旧物品的无证流动收购人员有近百人(从业人员多为河南及皖北人),因管理不规范,为犯罪分子作案销赃获利提供了便利,也给公安机关侦破此类案件带来了许多困难。据调查,这些拾荒者见有人时收购废品,无人时就偷东西。偷盗的物品小到农户家门口衣物,大到家中的彩电、冰箱,据反映,此类情况本地也时有发生。

(五)企业忽视职工教育管理引发矛盾。部分企业主只顾生产、经营,忽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一些企业主认为只要依法纳税就行了,对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部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镇政府、镇计生办、派出所对企业的用工情况不明,底数不清,一旦发生案件无法调查核实。

(六)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发展,一些因邻里关系、土地、山林、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引发的矛盾纠纷仍然存在,这些矛盾纠纷若未及时化解,极易引起事态扩大,造成越级上访、聚众闹事等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据统计,2014年9月至今,辖区内共发生刑事、治安等各类案件188起,其中盗窃和人身伤害案件共41起占总案件的21.80%因此,需要加强地方社区的民众普法教育。

三、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管理体制不顺。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是不少外地劳动力流入到本地,由于流动人口管理乏力,人口呈无序流动状态,盲流中不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再加上迅猛发展的交通环境,为外来流窜犯罪创造了有利条件。流窜犯罪跳跃性大,机动性强,案件反弹周期短,侦防难度大。一些外来犯罪人员驾车作案,依仗车况佳、路面好、里程短,作案后大都迅速逃逸,给公安机关的打击与防范带来了很大难度。二是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政治参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提高,各方面的诉求明显增多。一些人一旦自身利益被触及,他们不是采取合法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而是动辄采取过激行为制造影响,给党和政府施压。有的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盲目心理,企图扩大事态,引起党政和社会的重视,并不达目的不止步。

(二)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滑坡。受地方投入财力少、法制宣传形式单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普法教育客观上缺少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相当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导致他们一方面在出现问题特别是纠纷时,往往不知不觉也不愿意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稍不如意,便操戈动刀,大打出手,极易导致恶性案件发生;另一方面,在发现违法行为时不敢也不愿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只是待嫌疑人逃逸后,才报警,致使公安机关痛失战机。还有一些人法律观念淡薄,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在浑浑噩噩中不知自己犯了罪,犯了罪不知道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同时,由于受条件限制,我镇农村文化事业落后,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一些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弱,精神空虚,就很容易染上恶习,甚至走向犯罪。

(四)基层基础工作缺位。一是在农村虽设有治保会、调委会,主任由村干部兼任,但不少人将此当成了副业,再加之其缺乏法律知识,在工作上仅凭威望、凭经验、凭个人关系,很难谈上依法依规办事,其工作粗糙,方法简单,往往三言两语了事,有的干脆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发挥不了多少作用。二是社会治安综治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到位,综治工作乏力。由于综治工作注重检查验收、注重考核结果,因而一些地方和单位满足于不出问题,满足于检查过关。对于基础工作、日常工作常常是漠然置之,甚至有的党政领导对社会治安工作重视不够,认为社会治安是公安机关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未能从“稳定压倒一切、稳定也是政绩”的高度看待社会治安问题,对社会治安工作研究少、过问少、协调少,基层政权功能有明显的弱化趋势。三是群防群治有名无实。由于受经济条件和群众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限制,农村技防措施推进滞后,加之无经费保障,每个村虽组建了专职巡防队,但真正组织巡逻的次数少之又少,导致盗窃等犯罪分子易于得逞。

(五)惩治、打击乏力。公安机关的平均破案率不到50%,盗抢案的破案率与打击处理率更低。积案多,积案易变成死案,造成正义得不到伸张,邪恶得不到打击。打击乏力同时也暴露了公安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警力不足。在我所,虽有20名正式民警,但是除所长、教导员、副所长、内勤、警务查报站、办案组和社区民警外,真正包村民警只有3名,导致一个民警有的包四个村、有的民警包三个村,再加之日趋频繁的安全检查和安全保卫,真正供民警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主动型警务无从谈起。二是有的民警不加强学习,导致办案能力不强,执法水平不高,有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的现象。对一些影响群众安全感、侵害群众人身权利的案件不及时予以查处,一味的只求调解,虽化解了矛盾,但是未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作用。

四、切实解决本地社会治安问题的建议:

针对当前本地治安状况,怎样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确保农村长治久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呢?根据调查,结合实际,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外学内创,努力营造人人共创共享平安的浓厚氛围。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积极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完善和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优势,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合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各部门、各单位要更好地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运行机制,既“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又加强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坚持“打防并举”的方针,在有效打击重大刑事犯罪的同时,还要下大气力管控、防范,处置农村涉赌、涉毒问题,及早根除治安隐患。要加大对颍城综治工作的重视、支持力度,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经费投入,使之事权相适宜,职责相统一。使颍城综治委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工作,确保颍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人民生产生活平稳、安全、有序。

(二)配齐配强治保组织。与繁重的工作任务相比,仅靠下沉警力和增加警力只能是“杯水车薪”,难以在源头上解决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好基层治保组织的作用,切实从制度上、组织上、人员上、特别是从待遇上入手来健全农村治保组织,使其真正成为公安机关联系群众和维护农村稳定的“前哨阵地”。农村治保会在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治保会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避免事态的扩大,真正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矛盾不上交,纠纷不过夜”。

(三)充分发挥派出所作用。派出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治安防控中坚力量,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一要通过警力下沉,科学配置,适当增加派出所警力,使派出所要全面承担起打、防、管、控、服务等综合职能。要切实提高派出所的群众见警率,完善警力、警车在辖区内特别是重点区域、部位的定时、定点、定线、定面的巡逻盘查机制。二要积极开展以采集、核对实有人口、出租房屋信息,掌握重点人员现实表现,服务辖区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暨“三访三评”活动,实现实有人口分层次管理,建立、健全重点人员、高危人群动态管控工作机制。三要加强治安协警队伍、内部单位保卫组织等专、兼职基层保卫组织建设,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项措施,预防和减少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四)大力开展农村警务工作。警务室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窗口,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石。要做实做强警务室,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村警务室尽可能设置在治安复杂、群众最需要、易于找到的地方;每个警务室配置民警不少于1人、协警不少于2人。二是要切实保证警务室做到“一室一警”甚至是“一室多警”,警务室民警要脱离派出所的一般性日常工作,在警务室扎下根来,协警最好由当地农民担任,充分发挥地熟人熟的优势。对于辖区内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事件,要先期处置,履行应尽职责,一些较大的事情,依靠警务室的力量就能够在前期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置,有效防止事态扩大升级。三是要通过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实地检查、警情通报等多种形式,承担起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的职责任务,提高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群众满意率,降低辖区发案率。

(五)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一是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教育人们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配合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的打击。三是教育人们在受到侵害后要及时报案,以免贻误破案最佳时机扎实推进技防建设。四是在大型养殖户、大的村庄院落、农村商店等部位推广“小探头”建设,对大的楼房住户,大力推广“门禁系统”;五是在抓好人防、技防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农民群众搞好物防。有条件的家庭可设置围墙、铁丝网、防盗门、以及犬防。

(六)重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要根据本地治安犯罪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始终坚持严打方针,把打击重点对准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的杀人、绑架、抢劫犯罪以及危害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合法利益的盗窃牲畜、农用机械、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活动。对那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欺压群众的流氓恶势力,要敢于碰硬,毫不手软地坚决将其打掉。同时,要及时妥善地查处各类治安案件,防止“民转刑”案件,进一步稳定农村治安,为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基础。

(七)适时进行专项治理。治安问题突出和集体上访案件多发生在混乱村庄,其特点是由于“两委”班子涣散、村务财务混乱等引起的干群矛盾突出,治安秩序不好,对这些不安定因素,要采取综合措施,对治安混乱村庄进行集中整治。要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综治委牵头,指导协调政法、组织、民政、信访等多部门参与,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进村入户,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限期整改解决问题,对祸害乡里的村霸地痞要坚决打击,不使其形成气候。

(八)强化治安巡逻工作。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农村的治安巡逻工作仍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根据各村的经济、治安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常年坚持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逻。可义务轮流,也可集资固定专人。经济状况好的可进行有偿承包、经济基础不好的可推行户户联防。派出所要加强业务指导,形成全天候治安巡逻防范网络,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九)加强流动暂住人口管理,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加强对雇用外来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户主的宣传教育。二是采取必要的措施,督促他们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三是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一支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队伍,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四是暂住人口聚集的村或出租房屋多的村应当指定专人配合公安机关的管理工作。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十六

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市峰峰矿区,经东武仕水库以后进入平原地区,自邯郸京广铁路至献县枢纽全长403公里。滏阳河自南而北沿途汇入的支流有:洺河、沙河、七里河、白马河、汦河、午河、槐河等十余条河流。该河各支流于艾辛庄以上汇合,经艾辛庄枢纽分为滏阳河与滏阳新河,两河平行到献县枢纽与滹沱河汇合,经献县枢纽又分为子牙河和子牙新河分流入海。滏阳河武强县境内河道总长22.5公里,左堤长22.5公里,右堤长14.75公里,为三级堤防。两堤间距90-200米之间,河底宽25米左右,该河在我县起点为豆村乡岔河村,终点为武强镇庞疃村。

二、调查情况。

1、“武强县城东河臭气冲天化工厂偷排污水,始终治理不了上边来人都是走形式走过场。”

根据《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并根据国家批准的重点流域规划的要求,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污染防治规划与目标的实现。”据此,该问题应属环保部门的职责。

2、“衡水是武强县滏阳河清淤工程,工程队将污水引入田地,慢慢渗透,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望环保部门下来调查。”

据调查,我县污水主要来自上游武邑县境内,我局在滏阳河没有清淤工程。20xx年引黄灌溉工程是在分洪道清淤,清淤时将河道内的水排入下游,不存在将污水引入田地问题。清淤的淤泥堆放在河坡上进行晾晒,晾干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埋或在原地覆盖50cm表土,不存在污染问题。

20xx年5月26日。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十七

大进出口企业,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扩大对外贸易,保持了我省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的同志,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觉得更有必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促使我们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更快更好的发展,制定新的措施,拿出新的办法,推动我省对外贸易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目前我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十五”期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了19.1%,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7.8%,进口年均增长21.3%。但是与全国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是影响我省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瓶颈”。一是出口效益不高。目前,我省已开发出口商品近3000多种,出口额连年大幅增长。但是因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单位商品的价值不高,影响了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我省进出口效益和水平的提高。二是核心竞争力不强。虽然我省的冻肉、茶叶、花炮、陶瓷、钢材、有色金属、五金工具、汽车零配件、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但是基本上靠低价参与国际竞争,真正依靠深加工、高附加值和品牌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商品并不多,利润也很低;三是经营主体素质有待提升。我省进出口企业,概括起来就是“三少三弱”,也即企业少、人才少、品牌少;企业弱、创新弱、营销弱。因此,我省出口也就缺乏稳定和牢固的支撑;至今为止,我省没有一家进入全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200强的企业;四是出口品牌缺乏。我省目前拥有一批“中国名牌”、“湖南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湖南省著名商标”,但是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出口商品很少,大多靠定牌或贴牌生产,企业出口品牌战略严重缺失;五是现代贸易方式运用没有实质性突破。我省进出口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开拓市场仍以定向的展览展销为主,真正的外贸代理、第三国贸易、中介服务一直没有大的进展,电子商务、网上贸易更是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贸易方式和手段的落后,加重了企业寻求客户、货源及交易的成本,减弱了与同类企业和商品竞争的能力。

二、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

1、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要积极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作为主要着力点,积极开展加工贸易。以积极有效的政策支持为引导,以加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为保障,以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重点承接市、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等为主要载体,主攻“珠三角”,拓展“长三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200亿美元以上,成为全省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努力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随着我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近几年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要继续围绕推动新型工业化,发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优势,加快产业升级。要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有一定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在全省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要认真贯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继续抓好“中国出口名牌”推荐和“湖南出口名牌”的评选工作,努力扩大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名牌数量,逐步提高名牌出口商品对全省出口的贡献。

3、保持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要依托我省的产业和资源优势,确保钢材、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农产品、陶瓷和烟花鞭炮等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要积极开发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努力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还要利用我省的劳动力优势,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

菜出口商品基地;以邵东县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的打火机和小五金出口商品基地。

5、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要广泛宣传、认真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重点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对外贸易格局。要迅速扩大加工贸易企业数量,从政策、业务和人才等各个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中来。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实行重组、兼并、联合经营,打造我省对外贸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当前乃至今后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发展为核心,把握新形势,钻研新问题,采取新措施,寻求新突破,加快我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围绕这一指导思想,今后我省对外贸易工作的主线仍然是调整结构,扩大出口,减少顺差,增加进口。

1、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对外贸易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要给以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支持。既要理解、支持国家政策的调整,又要善于应对新的变化和挑战,以积极创新的意识、以更加开放的思想,研究推动外贸工作的措施和办法,真正把对外贸易作为带动一个县市、一个乡镇扩大开放、提升经济水平、加快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认真研究“三外联动”,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决不能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情况。

2、积极扩大进出口企业队伍,逐步实现经营主体质和量提高。进出口企业的培育,是外贸发展的根本和源泉,我省同沿海进出口大省、甚至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首先的差距就在进出口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上。我们要继续抓好企业数量的扩张,没有一定的数量,也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要逐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素质,尤其是对于新增企业,重点要放在加大培训和积极扶持方面,通过培训为企业输送、储备一批优秀的外贸人才,尽快提高经营水平和效益。

3、以扩大规模为切入点,推动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我省加工贸易的突破,首先要实现总量的突破,对这一点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近几年我省加工贸易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占全省出口份额一直在10%左右徘徊,大大低于全国50.4%的平均水平。郴州、永州、岳阳和益阳等承接基地,要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相结合的主打产业和商品。要加快郴州出口加工区建设,竭力打造成为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帮助企业解决在加工贸易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与海关、商检、退税等部门的联系,切实解决我省加工贸易中存在的“有加工无贸易”、“本地加工,沿海出口”的现象。

4、加大工业、制造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我国出口迅速发展,从经营主体看,实为外资企业唱主角;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占了半壁江山。在中部六省中,湖北、江西和安徽外资企业出口占比都在30%以上。作为湖南来说,经营主体结构中,三资企业严重短腿,贸易方式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份额太低,这都是我省招商引资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反映。要突出外资与外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要重点引进高科技、生产型、技术设备引进型、出口型企业,为全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提升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质量充当主力军,使外资与外贸相互更好地融合促进,同步发展。

5、努力扩大有效进口。我省进口对重点和大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也是近几年我省进口一直处于徘徊局面的主要原因。要突出进出结合,以进促出,利用国家下调进口关税和对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贴息政策,扩大资源性产品、原材料产品、机械家电、纺织服装、电子元件等行业的中间产品进口;结合我省“十一五”重点技改工程项目,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子仪器、电力、造纸、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鼓励企业进口先进实用技术和专利。要充分利用广交会、华交会、上海跨国采购大会和东盟博览会等进口采购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扩大我省进口采购商参会,努力扩大进口成交。

7、抓好“品牌兴贸”和“科技兴贸”战略。“品牌兴贸”和“科技兴贸”战略,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发展战略。一是商务部门和企业,创建品牌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实施过程可以分步推进,但是中远期规划、商标注册、各项认证等工作起点要高,不能满足于省一级的水平,二是扶持政策要发挥集合效应。目前有关促进出口的政策比较多,有市场开拓的、有技改的、有科技研发的,应该把这些政策集中起来,对于品牌建设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给与集中扶持,推动品牌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要进一步抓好湖南省出口名牌的评选,向重点行业、重点商品倾斜,抓好评审中的质量把关和评审后的动态管理。

8、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各类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我们要把这种情况作为一种常态,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主动、及时跟踪国际市场动向,加强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研究,深入宣传、普及进出口公平贸易知识,加强培训,积极协助企业做好应对工作,为应诉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我省首批242家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列入了“国家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体系”,我们要进一步抓紧,并利用这一契机,逐步完善我省预警体系建设。

调研报告存在问题篇十八

(一)调查对象。

20__年3月22日至3月26日,由学生处、团委委托统计学院市场调查与分析协会在全校范围内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对象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1167名学生,各学院按人数比例抽取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生占35.2%,女生占64.8%;党员占9.8%,团员占87.4%,非党员、团员学生占2.8%;除大四学生人数偏低外,各年级学生人数基本持平;学生家庭平均收入为4000元左右,绝大部分为双亲家庭。可见此次调查的样本特征与东北财经大学大学生各项特征基本吻合,调查可靠性高且代表性较强。

(二)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问卷分为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基本看法,家庭、社会、学校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及大学生在学业、经济、社会方面诚信现状三个方面,选用了三个维度共21个指标,各项分析数据分值满分为5分;收回有效问卷1113份,有效率为95.37%。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总体上诚信状况良好,不存在诚信严重缺失的问题,但在部分领域和部分具体行为上存在一定诚信缺失状况。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

我校学生普遍认为诚信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品质之一,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做到诚信,但完全诚信在学校还没有成为普遍现象。这可能与我校诚信宣传力度不够或诚信教育缺乏创新有关。

调查结果还显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主要因素,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

(二)大学生诚信水平现状。

通过数据分析,我校学生整体上诚信状况良好,但不同群体间存在着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诚信状况不同,其中一年级学生最好,其次是二年级学生,而三、四年级学生状况较差;学生党员诚信状况明显好于非党员学生;各专业学生诚信状况也不相同。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学业诚信、经济诚信和社会诚信上。

1、学业诚信现状。我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总体的学业诚信水平较高,通过对各分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我们对学业诚信几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学生在学业诚信方面最容易发生缺失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日常上课、考试和写论文三方面,最严重的问题是一稿多投,其次分别为旷课、迟到、早退,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考试作弊,翻译外文作为自己论文,论文抄袭,论文署名虚假,替考或找人代考。

2、经济诚信现状。我校大学生经诚信得分均值为4.01分,在优秀水平以上,总体上经济诚信水平很高,通过对各分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我们得出了关于经济诚信的差异性分析,并对能够反映经济诚信的7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学生在经济诚信方面最容易发生缺失的问题是拖欠学费,其他问题依次为拾金据为己有、拖欠班费、为申报贫困生而虚报家庭情况、逃票、拖欠或避缴助学贷款及借钱不还。

3、社会诚信现状。社会诚信是学生诚信最重要的体现,是其今后踏入社会后最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诚信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学业诚信和经济诚信。对社会诚信维度的6个指标分别进行纵向计算平均数,得到各指标得分并按照降序排列,依次为求职材料“注水”、入党动机不纯、毁约、不守时、食言及翻看他人信件。其中问题最严重的三项指标中,有两项涉及就业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亟待解决,学校应在就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大学生诚信问题成因分析。

总体来看,大学生出现各种诚信问题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传统文化具有局限性,传统的“信守”道德理想化远大于实际,且仅局限于亲人、朋友间而不适用于其他社会成员;其次是社会形态失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经济秩序混乱、政治腐败和社会不良风气滋生对大学生影响深远;再次是学校在信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信用缺失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家庭教育的不足,家长只看成绩好坏不重人格培养,只提出高标准而不能以身作则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此外虚拟网络的失控也是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成因之一。以下是大学生诚信问题具体表现的成因分析。

1、考试作弊。在考试作弊原因选择中,由于平时学习不努力,为了避免挂科和重修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选择作弊的占28.4%,其次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获得各项荣誉,更有17.7%的学生认为所学课程没有实质意义,所以采取作弊手段蒙混过关、草草了事,一些学生在考试作弊问题上怀有从众心理,还有极少数学生已经习惯考试作弊。由此可见考试作弊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诚信意识差,学习不努力而寄希望于投机取巧。此外,应试教育的理念在大学依然盛行,对学生才能的评估机制单一,以至于许多大学生将课程考试的成绩和取得课程学分作为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导致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

2、论文抄袭。论文抄袭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大环境影响下,学生理所当然地附庸了这股趋势,但是其思想根源仍在于学生自身对待学术的态度不端正,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没有形成谨慎的研究思维。此外,许多学生认为学校论文审查不严及指导教师不负责任有空可钻,这说明高校论文监督管理和诚信教育工作不同程度存在滞后也是大学生论文抄袭问题的成因。

3、欠缴学费。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非义务教育,大学生应在每学年向学校缴纳数千元不等的学费。近年来拖欠学费问题已成为了大学生经济诚信中最严重的问题,虽然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催缴学费,但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按时缴费。拖欠学费行为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学生在学期初从家长手中拿到数额巨大的学费后难以自控,任意挥霍,导致拖欠学费的发生;二是一部分家庭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申请因为各种原因未被批准,学费没有及时缴纳;三是个别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恶意拖欠。

4、拖欠助学贷款。为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无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大学生信用体系又未建立健全,部分大学生的信用意识淡薄,钻国家的空子,到期还贷不积极,还贷率低,甚至有的学生恶意拖欠。为此,很多银行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影响银行放贷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部分毕业生由于跳槽频繁,逾期还贷更如家常便饭。客观来看目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收入不稳定难以及时偿付银行贷款,但半数以上的学生心态上存在问题,缺乏诚信、不懂得感恩是造成拖欠助学贷款情况频频发生的根源。

5、就业诚信缺失。违约在大学生社会行为中是最容易造成恶劣影响的不诚信行为。调查显示除少数学生因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外,四分之三以上学生因为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为了挑选更好的工作而毁约。不讲诚信的“低成本”使学生不关心诚信,讲诚信的“低利润”又使学生不屑于诚信,最终导致就业诚信缺失现象的发生。学生职业道德和契约意识的缺失也同学校对毕业生教育和考核的缺失有一定关系。

三、思考和建议。

(一)构建校园诚信文化氛围。

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如能在校园内积淀、传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道德的熏陶,形成一种文化强势,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舆论氛围,给不愿按照这种方式行事的学生施加无形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构建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可将诚信教育的重要内涵寓于各项活动的丰富性和新颖性中,召开诚信评议讨论会,举办诚信专题讲座,尝试无人监考活动,开展诚信签名活动,将诚信观念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将诚信文化构建和学风建设有机联系在一起,相得益彰。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力度。

学校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未来人生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1、以“两课”为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两课”教师应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诚信意识与表现,以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丰富和拓展“两课”教学内容,弘扬中华民族诚信传统美德,借助历史例证诚信在古今中外的普遍价值和重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推进情景教学法,借助所收集的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信息,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从而加深诚信教育的实效;同时保证在课堂讲授、巩固练习、作业批改、课外实践等每一个环节中都随时随地贯彻诚信教育的思想,引导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就业指导教师及成功企业家校友做专题讲座,向毕业生讲授成才与做人的关系,带领学生切身感受讲求诚信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与情感。

3、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当今大学生缺乏诚信很大程度上与其自小生活环境有关——大多数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缺少感恩意识。学校应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朋友的帮助之恩,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将感恩之心化作严格规范自身言行、遵守承诺的信念。

(三)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可将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的遵守情况进行认真归纳分析,从制度上约束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加大其失信成本,降低其诚信风险,警示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信用,关注自己的形象。

1、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实施教育的动态管理。根据大学生的信用情况建立起个人信用档案——形成并完善一个有效的记录机制。记录内容包括大学生本人承诺书、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及综合鉴定、学习成绩、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以便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2、将诚信纳入学生素质综合考评体系。学校应根据诚信档案对学生诚信状况按级别科学分类,定出可操作的量化考核标准,建立诚信测评体系。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和社会行为备注四种方式最终确定学生的诚信指标,并将其作为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优评先和入党的一个考核项目。

3、建立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应把教育和处罚结合起来,形成学生失信惩罚机制。针对违反信用以及欺骗、造假行为,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条例和管理规定,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

在期末考试来临之际,我服装学院在每个班按学号抽取了5位,共对200位同学进行了一次大学生诚信考试问卷调查,对本次调查结果可以说有喜也有忧,具体情况如下:

经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我们学生在诚信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自己的准则,可以较好的去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过在学生中也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面临各式各样的考试时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诚信现象的存在。经过这次的调查也发现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仅仅是我们学校学生的事情更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只有扬诚信之风,净化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才能还我们一个纯净的校园,还我们一个公正诚信的考场。扬起诚信的风帆,从我们身边做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5016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