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反思和总结,教师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案的分享和交流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和成长。这些教案范文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一
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能对各种物体发志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情感: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见。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对各种物体发志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鼓、锣、小提琴等乐器。
2、小组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自已认为可以发声的各种物体。
(本课的材料应围绕“能发声的物体”进行准备。课前,教师应该布置学生把自己认为能够发现声音的东西都带来。而实质上,所有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出声音来。所以,学生带什么材料来都不影响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学生汇报:(歌声、乐器声……)。
3、提问: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4、学生进行简单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联想到:与物件的振动有关。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有各种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出现不正确的假设。针对这些不正确的假设,教师也不用急着否定,或者置之不理。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做。最后学生证明自己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正好体现了科学需要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设计实验,使一些乐器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提问:鼓、锣、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一验证呢?
2、学生讨论、汇报、设计实验。
3、小组实验、观察。
三、使更多的物体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2、学生讨论、汇报。
3、小组实验、观察,并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如何来做发声实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只要让物体发出声音,怎样做都行。学生要注意观察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产生,实验做完以后,把发现的现象进行交流、汇总。此时,教师不能先人为主,只记录下与振动有关的现象,排除其他无关现象,而应该将所有的发现都记录下来。找共同点也就是对所有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师可以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而让学生去逐一进行分析。
三、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1、讨论:根据我们这节课做的实验,请你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汇报、记录。
探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究,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玻璃钟罩、电铃、两用气筒、“土电话”。
2.小组准备:水槽、石块。
3.学生准备:制作“土电话”的材料。
教学建议:本课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导入新课.
2、学生进行推测,并做简单记录。
二、实验验证,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1、讲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2、教师演示玻璃钟罩的实验。
3、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4、学生讨论、汇报。
三、想办法,验证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1、谈话: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呢?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呢?
2、学生讨论、实验。
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学生对这个总是有许多亲身体验,但很少有同学意识到那就是声音的传播问题,比如:平时讲话就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但学生已有的认识只是“别人讲话我就听见了”,至于声音是怎样伟到耳朵里来的,他们就没有去考虑了。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再去亲身体验一下声音在各种物体中的传播就很有必要。在让学生做声音传播实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实验方法要灵活多样,教材中提供的形式是有限的,教学中不必给学生讲固定的方法,只需要将液体、固体等材料交给他们,还可以干脆带他们到室外去,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试一试,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教师也可以多设计一些实验,在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时去帮助他们。二是实验材料的准备要丰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通常是以木板、水代替固体和液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全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多想办法提供尽可能多的各类材料供学生在实验中使用,以便使学认识到声音能在某类物体中传播而不只是在某种物体中传播。多想办法就是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和惯例,比如:做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时,传统的做法是在装水的槽中去敲击两块石块,按照这一思考惯例,把水槽里的水换成别的液体再做实验就有些为难了,因为把水槽里的水换成煤油或换成酱油等都是一种浪费,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做法。比方说,可以用大瓶口的小瓶子装上其他液体,然后用两个带铁柄的小球在里面敲击,同样能达到实验目的,总之,在本段教学里,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并且把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玩”,不能做一个实验,讲一个结论,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不利的。
四、总结。
1、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做的实验,请你说说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2、学生整理记录,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出“声音能在固定、液体、气体中传播”这一结论。学生在整理的时候,可能说道:声音可以在水里传播、声音可在增里传播、声音可以栏杆里传播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事物都记录下来。最后归纳出它们都分别属于固体、液体、气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制作“土电话”,进步认识声音的产生。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材料。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土电话”。
二、制作“土电话”.
1、讲述:(出示已经做好的“土电话”)大家看,这是老师自己做的“土电话,同学们可以照样子自己做一个,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的”土电话“效果最好!
2、学生制作,教师及时指导。
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都不是最根本的目的,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制作和玩“土电话”的过程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有力得到培养。因此,在类拟制作一类的教学中,要尽量挖制作过程中蕴藏的各种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基于上述认识,这部分的教学建议如下:
放手让学生准备材料。课前的准备应看作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好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个前提。好的课前准备要注意服务于课堂,为课堂教学的充分开展创造机会,而不应把着眼点放在弄清某一知识上。所以,本课的课前准备不必要学生去了解如何制作“土电话”,或干脆制作一个成品“土电话”,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足够广泛的制作材料,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制作过程要展开,不能以既定的方法来约束学生。通常人们在制作某一物品时,总爱先讲清方法和规则,然后严格地按照制作步骤一步一步的操作。这样做好处是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制出一个很漂亮的成品,但是这样做学生到底从中得到了多大的益处呢?很显然,学生只是简单的动手中进行模仿,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并没有真正经历通过观察、思考来制作的历程。一个有教学意义、完整的制作历程通过观察、思考来制作历程。一个有教学意义、完整的制作历程是一个由不会到逐步会,由有缺陷到逐步改进完善过程。所以,让学生先按自己的想法去制“土电话”在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观摩和启发,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基本上也能做成一个“土电话”。尽管学生制作的“土电话”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这些不足恰好正是一个教育契机,正是使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培养创造思维的良好时机。
三、玩“土电话”.
1、讲述:大家的“土电话”都做好了,你准备怎么来打电话呢?
2、学生演示。
3、提问:刚才大家的这些方法,你觉得哪些好?哪些不好?为什么?
4、学生讨论。
4、带学生到操场做打电话的活动。
玩“土电话”是一项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这项活动,这项活动加强组织,但不能限制玩的方法,只需要在玩之前提出要思考问题:如怎样玩“土电话“的效果好?什么样的”土电话“传声效果好?等等。让学生总结玩法时,只要能够得到上些基本的认识就可以了,如玩有时候线要拉直,中间不能有障碍物等。对于学生所讲到的一些有创造的想法要适时加以肯定,使于他们对”土电话“保持一个长期的研究兴趣。
探究:通过丰富的实验,搜集实验事实,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
知识:
1、通过了解,鹦鹉对不同声音的反应“这个探究活动,补步认识探究活动的过程,并尝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了解噪音的危害,以及减弱噪音的方法。
3、学习调查、搜集周围环境的资料。
情感: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
教学难点: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与研究。
教学准备:各种发声的物体、有关噪音危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声音是怎么样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呢?
2、学生提出简单的假设。
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想办法同一种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并注意观察,物体发出不同声音时,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2、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使之发出不同的声音,搜集现象。
教学时,不能把着眼点只放在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简单地选取两种对比材料,教师进行演示再加说明就算解决问题,如分别敲大鼓,大鼓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就算学生知道了声音的强弱。这样对声音的认识过程是达不到本课在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材料,让学生充分摆弄研究,并对发现的事实加以充分完整地描述。
3、记录实验的情况。
4、分析实验现象,作出结论。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以两种具体物体发出声音的不一样进行比较。教师要善于把多个学生对多个物体声音的比较加以归纳整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声音有的强、有的弱、有的高、有的低、音色也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往往认为音调就是响度大,音调低不是响度小,这这可能与日常说话中常用“高”、“低“来表示声音大小有关。如“高声大叫、”“低声细语”的“高”、“低”,实际指的是响度。可以告诉学生:日常用语中涉及声音时的“高”、“低”,有时指响度,有时指音调,要注意分辨,不要一听见“高”就认为“响”。音调和响度不是一回事,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对于学生描述中所讲的“声音尖、粗”,可直接告诉学生较为科学的说法是“声音高、低”。
三、了解哪些声音属于噪音,认识噪音的危害.
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声音会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引导学生充分描述生活中经历。
2、介绍鹦鹉对不同声音的反应。进一步认识噪音的危害。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材上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通过了解别人做科学研究的事例,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
3、小结:噪音的危害。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学生对声音,特别是噪音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明确声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认识声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向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四、认识减少噪音的方法.
1、生活中有很多减少噪音的方法,说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应紧扣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并强调减噪声最终目标是降低人耳处的声音响度,以此为线索来引导学生从发声处、声音传播过程、人耳处寻求减弱噪声途径,也可以爱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可用玩具电动机做振动源,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桌子上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将电动机用软泡沫塑料垫起,减少少桌面的振动,噪声明显减弱(在发声体处减弱噪声)。将电动机置于空制罐头盒上,盒用软泡沫塑料垫上,使空盒成为声源,用软泡沫塑料挡在电动机与学生之间,噪志明显减弱(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教学目标:
探究: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够制造不同颜色的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
1、通过观察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进行交流,归纳出科学规律。
2、知道光也有不同的颜色,初步了解色光的混合。
3、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发挥创造力,体验团结合作带来成功的愉悦,并初步认识科学对人们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够制造不同颜色的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进行交流,归纳出科学规律。
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小组准备:手电筒、蜡烛、带小孔的硬柢板、火柴、各种不同颜色的纸等。
教学建议:本课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光的传播方法。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学生讨论、汇报。
光是怎么样传播的?学生本身就有许多个别、具体的感性认识。如:太阳的光直射出去,门缝里透进去的光也是直射的等。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把课前已经认识到的各种事实都描绘出来,挖掘学生对光传播的已有感知,对这些感知进行简单的归纳事理。
二、观察手电筒的光柱,搜集有关事实。
1、我们来看看手电筒的光柱有什么特点。
将教室里的灯光关掉,拉上窗帘,学生将手电筒的光射向各个方向。
2、汇报。学生的描述是多方面的,比如:光柱越来越大、光线越来越暗等等。正确的答案,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然后重点提出光的传播这个问题,让学生重点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三、画出手电筒的光的照射路线.
1、手电筒的光是怎样传播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证明吗?
2、学生讨论画手电筒光的照射路线的方法,并实际操作。除了教材上展示的主法和实验,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教师还可以启发、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不一定非要用书上的方法和实验。
四、实验验证.
1、简单介绍实验方法,请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怎么能看到蜡烛的火焰。
2、学生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两块硬纸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经过多次调试,学生会发现三块纸板的孔只有一条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焰。
5.总结:说说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6.进行自我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进步认识光。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二、.学生实验.
1、用彩色的纸和手电筒制造彩色的光。
2、将两种或几种不同颜色的光叠加在一起,仔细观察,又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3、记录现象。
这部分教学活动,教师完全可以只提供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这里没有特别需要强调的科学知识,只是需要学生对对色光和它的混合进行初步的了解,而学生是有能力完成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验更加完善,甚至可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发现。
三、活动:设计一美丽的舞台.
2、学生活动,展示、记录。
四、实际运用.
五、学生讨论、汇报。
教学目标:
探究:通过一系列观察光发生反射的现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点。
知识:制作潜望镜,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过对光的反射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观察光发生反射的现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点。
教学难点:制作潜望镜。
教学方法:实验与操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镜子。
2.学生准备:镜子、长方体纸盒、两块镜片、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光是怎样传播的?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光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引发新的学习内容。
二、将太阳光反射到指定的位置.
1、老师在一面外墙上设置了一些“靶子”,请你想办法,使用手里的镜子,将太阳打“靶子”上。
2、学生活动。
3、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用镜子反射阳光是学生很熟悉的游戏了。通过打“靶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固定的位置上,使学生知道平面镜子可以反射太阳光,随着平面镜的移动,反射的太阳的光线也可以改变。
三、使反射的太阳光的光斑更亮.
1、要想使反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斑更亮,你有什么办法?应该怎么做?
2、学生设计方案、实验。
先由学生提出应该具体怎样操作,他会意识到这个任务一个人是不容易完成的,在具体实验过程中会更加珍惜合作的机会,体会合作的愉快,享受合作的成果。
四、将阳光“请”进教室.
1、想办法将阳光照射在教室里的墙上,看看哪个组的方法好。
2、学生活动。
3、说说你是怎么做的?通过玩镜子,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活动,学生已经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会。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让他他说出具体的科学通理,只要能将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就可以了。
五、制作潜望镜. 。
2、学生讨论。
3、简单介绍潜望镜和制作方法。
4、学生动手制作。
探究:体验探究彩虹秘密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知识:
1、学生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实验,能正确操作,能根据事实进行分析、推测、探索,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
2、使学生了解太阳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并用初步认识彩虹的成因。
情感:利用三棱镜分解阳光,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验探究彩虹秘密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并用初步认识彩虹的成因。
教学方法:实验与操作。
教学准备:
1.小组准备:喷雾器、cd碟片、水彩笔、三棱镜。
2.挂图或电脑cai:彩虹、七色光带的图和名称。
教学过程:
本课之前学生已认识了光的传播方向、光的反射的折射现象。本课通过揭示彩虹的秘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色散现象,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教学思路可以设计为:分析事实,提出假设,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推理得出结论。
一、导入新课,分析事实,提出假设.
2、学生讨论,提出假设。
学生形成对彩虹及其相类拟现象的总体表象,并放手让他们去分析这些现象,使他们作出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可以是与太阳光有关的假设。但这个假设的产生不可能是一蹴而学,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假设,比如:与油有关,与天气有关,与水有关等等,这正是我们所期待达到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积极想办法,动脑筋来证明自己假设的正确性,这个过程正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好时机。
二、制造彩虹,实际观察.
1、我们来制造一个“彩虹”。简单讲述制造的方法。
2、学生实验、观察。
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中,有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就是彩虹现象的形成与太阳光和空气中的小水珠有关。但是不是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在学生提出假设之手,就要引导学生给予验证,而制造一个“彩虹”这个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的将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水联系起来。
三、使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1、介绍三棱镜。
2、学生自己操作,分解阳光。
3、分析:彩虹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它是怎么形成的?
4、记录。
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教学前,布置学生准备三棱镜、手电筒、蜡烛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不少关于太阳的秘密。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作出猜测: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根据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实验。
3、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且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寻找与他人不一样的办法。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证明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4、启发思考,课后用大碗、平面镜、纸屏、水等材料进行研究。
四、拓展于应用。
1、说一说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五、总结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研究的结果和自己的收获。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二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利用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得相关信息。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三
1、观看事先准备的音像资料。
2、展示一些古代人钻木取火的图片或讲述相关的故事。引出关于钻木取火的话题,导入新课。
3、提出问题:“你知道钻木取火是怎么回事吗?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二、猜想假设。
猜想一下里面的原理。
三、制定方案。
制定探究方案,设计实验验证。
四、实施探究。
按照方案小组进行探究。
五、展示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后,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和展示。引导学生利用获取的资料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尝试解释“钻木取火”的道理。
六、拓展创新。
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
说一说,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
搜集古人取火的资料进行交流和汇总。
七、教学反思:
学习了本课后,学生知道了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了人类用火的历史;初步认识到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怎样放得更大》这节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
首先进行玩中学,在课刚开始时我让学生拿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在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用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我就放大这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暂停观察进入了新课。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
然后制作的简单显微镜,这一环节我完全放开,让学生做,最后汇总方法。
最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
生态平衡一课是科学第12册中的一节课,处于全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本科以前三科为基础,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通过引领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分析生提案失衡的危害性,带领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初级知识,倡导保护环境,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深入研究了本科的教学目标,我进行了本科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我认为两个环节设计特别合理,有效的使学生理解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初步认识乘法,了解各部分名称,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分清几个几。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判断)列示。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生提问: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一共有几人?
选一个来解决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怎样列式?2+2+2+2=8(人)。
这个算式里有几个2?4个2。像这样4个2相加的问题,我们除了可以用加法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1)2×4=8(人)或4×2=8(人)。
(2)读法:2×4读作2乘4,4×2读作4乘2。
(3)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和加号的区别。2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有几个相同的加数。8表示4个2相加的和。即4×2的积。
(4)意义:表示4个2相加。
2、你能用乘法解决其他几个问题吗?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含义。
坐火车的有几人?4×6=24(人)或6×4=24(人)表示6个4相加.6从哪来?
划船的有几人?3×3=9(人)表示3个3相加。
3、观察这几个问题的解答,你发现了什么?(怎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练习。
1、判断题。a:。。。。。
b:。。。。。。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为什么能用乘法?为什么不能用乘法?用乘法计算的条件: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1、试一试p5。
请生自己看图,看懂了什么?说一说。
每棵树上有3只小鸟,4棵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每盒有7个,2盒有几个。)。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意义?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5×89+9+96×28+8+8+8。
板书:儿童乐园。
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有几人?
2+2+2+2=8(人)4+4+4+4+4+4=24(人)3+3+3=9(人)1+2+3=6(人)。
2×4=8(人)4×6=243×3=9。
读作:2乘4表示6个4表示3个3。
4×2=8(人)。
读作:4乘2。
表示4个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
作业:1、读书p4-5。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6+6+6+63+3+3+3+35+510+10+107+7。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能说出他们的名称。
2.能表述蔬菜的主要外形特征。
3.懂得要多吃蔬菜,逐步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胡萝卜、白萝卜、青椒、土豆、冬瓜、西红柿、蘑菇、黄瓜、茄子、苦瓜。
2.切好的黄瓜、西红柿、青椒、胡萝卜、白萝卜、苦瓜分别装在盘子里,盘子边放牙签及相应的蔬菜小纸贴。
3.冬瓜一个(扮成冬瓜阿姨)篮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猜猜、找找、产生活动兴趣。
1.师(抱着用围巾包裹的冬瓜):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请你们猜猜它是谁?(幼儿自由回答)他说是-瓜,谁还有不同意见?哦,你们都猜错了!它呀,是冬瓜,咱们吃的冬瓜丸子汤就是用它做的。
2.师:冬瓜阿姨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她还带了许多的好朋友呢,他们都藏在教室里,请大家去把他们找出来。但你们要记住,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谁?(幼儿寻找蔬菜)。
二、认认、说说、说出蔬菜的名称。
(一)认识黄瓜。
1.师:谁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如我在桌子上找到了黄瓜)。
(二)认识茄子。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三)认识土豆。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四)认识蘑菇。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五)认识胡萝卜。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六)认识西红柿。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七)认识苦瓜。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八)认识白萝卜。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三、看看、说说、了解蔬菜的外形特征。
(一)说说黄瓜的外形特征。
1.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手里拿的蔬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如黄瓜是长长的,是绿色的)。
2.师:请你摸一摸,黄瓜身上有什么?
(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其他蔬菜的外形特征)。
(二)教师小结。
你们把做游戏的蔬菜朋友都找出来了,它们是黄瓜、萝卜、西红柿、茄子、蘑菇、青椒、苦瓜,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他们共同的名呀!叫“蔬菜”和老师一起说“蔬菜”。它们有的是弯弯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紫色的。
师:现在蔬菜朋友有点累了,请你们把他们送到篮子里,让他们休息休息。(出示篮子,幼儿将蔬菜放到篮子里。)。
1.现在篮子里装满了什么呀?(幼儿回答蔬菜)。
2.几篮蔬菜呢?(幼儿练习说一篮蔬菜)。
四、尝尝、评评,萌发品尝蔬菜的愿望。
1.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蔬菜,真不错!这些蔬菜不仅好看、还好吃呢。现在我们就来尝一尝。用牙签把蔬菜送到嘴里,你吃到了什么蔬菜,就取什么贴纸贴在手上。
2.师:你都吃了哪些蔬菜(幼儿自由回答)。
3.师: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小结:蔬菜呀有很多种味道、有酸甜的、苦苦的、有清香的、还有辣辣的,但是不管是什么蔬菜对我们小朋友的身体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能让我们长的高高的,身体很强壮。所以呀!多吃蔬菜身体棒!
师:现在我们把蔬菜送到厨房,请厨房的阿姨给我们做又好吃、又有营养的午餐。
活动延伸:
午餐时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表扬、鼓励愿意吃蔬菜的幼儿。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六
3.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47人,分为8组,每组6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试卷内容略)。
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
7.播放课件: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人物。
2、能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
3、能意识到观察是要认真仔细,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发现合作的好处,能说出人体的4大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进入观察自己的身体。
你有什么办法观察自己的身体有几部分构成?学生讨论,把想到的方法写在记录本上,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观察记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纸上用笔画出身体的轮廓。画好后请你观察,你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比1比,小组中谁最高?谁最重?想1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最高,谁最重?把测量的结果标的轮廓图上。学生讨论,汇报交流结果。
评:多种实验工具是简单的测量变得更加富有挑战性。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指导学生观察身体的显著特征。
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请大家互相观察自己同学有哪些不同之处?看谁找到的多?把观察到的特征标在轮廓图上。学生观察比较活动,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想1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这些特征哪些是会改变的,那些是不会改变的?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展示自己的轮廓图:说1说自己观察和测量的结果,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猜出是谁的轮廓吗?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让学生保存课堂上自己观察和测量的材料。
评: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指导学生观察指纹。
小组活动:将每个组的同学将右手食指的指纹印在书上。请你们比较小组每个同学的指纹,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把你小组成员的名字写在书上,把你们的发现也写在书上。汇报小组观察比较结果。
讨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指纹的这种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关于指纹更多的知识,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清你保存好自己的轮廓图,并且记录自己每年的成长情况。
3、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认识事物的方法?表扬学生上课的情况。
4、板书设计:2、认识自己。
头
颈
人的身体分为:躯干。
四肢。
课后小记:本科学生能够通过测量,观察的方法来认识自己,教学效果好。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基本上能够掌握测量的方法,并且能够亲自测量,能够分组画出自己的轮廓。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八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
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九
一、激趣导入。
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制作什么乐器,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和兴趣。
二、动手制作。
1、选择材料。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
2、动手实验。
学生小组实验各种不同材料发声的大小、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3、制作乐器。
小组合作制作乐器。(教师强调在使用小刀、剪子时要注意安全)。
4、改进乐器。
学生小组演奏乐器,发现不足,合作研究加以改进。
三、总结。
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的制作成果。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什么是健康?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完善学生的理解。
板书课题:《我给健康下“定义”》。
二、探究学习。
1、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五幅图。
说一说:他们的行为健康吗?
师生交流评议。
2、人体健康测试。
学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测试自己和好朋友的健康状况。并将测试情况记录在测试记录表上。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讨论。
分析:从测试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代表交流汇报,师生评议总结。
三、拓展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主题)。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一
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食物网,让学生结合前三课所学知识:寻找生物的家园、有趣的食物链、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与生态有关的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起初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提问并不难,难的是这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他们提问,教会他们提问,现在的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总能紧扣中心,揭示中心。使学生不但能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同时能用科学的思维想问题。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二
一、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本小组内容的探究中也会发现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因而教材也设计了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数据、相互合作解疑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方法寻找证据,并及时交流方案。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三
指导学生以“路线图”的形式描述小组行动步骤,绘制乐器结构图、确定制作工具与材料,明确组员的责任分工。教师在各组计划的基础上拟定班级行动步骤。
二、模拟课堂。
1.画小组路线图。
师:在动手制作之前,我们要做哪些事?请用“路线图”的形式把小组的工作步骤画出来。(如果同学们没有接触过“路线图”,则教师要呈现下图,供学生参考借鉴)。
“可乐音乐罐”制作小组行动路线图。
(为便于相互观摩、评价,要求学生将路线图用彩笔画在两开左右的大白纸上。)。
生:(讨论、绘图,然后集中展示各组的路线图。)。
2.画班级路线图。
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各组有哪些相同的步骤?
生:都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还有怎样调整乐器的音调。
生:都需要进行小组成员分工。
师:有些步骤是共性的,如解决这几个知识点的疑惑;有的步骤是具有个性的,各组之间不一样,如组员的分工、准备的工具与材料等。对于共性的步骤,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全班一起来解决;个性的步骤,由各组分头行动。(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板书下图)。
全班行动路线图。
3.绘制乐器结构图。
师:请同学们将准备制作的乐器画出结构图,要在图上标明所需要工具、材料及数量。(教师在银幕上呈现一幅乐器结构的样版图)。
(学生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四
一、争议中引入,讨论中明确。
健康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理解可能更会引起争议。基于此,教材不仅设计了几种对健康的不同见解,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形成对健康的认识。然后,教材又出示了几幅不同内容的画面,包括正面的合理饮食、注意锻炼、认真读书等健康行为,也包括情绪暴躁摔书本、善于挑剔打架等不健康的心理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健康不仅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从而完善对健康定义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二、活动中分析。
在学生达成对健康概念的定义后,教材编排了人体健康测试活动。测试的标准选自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意在使学生对健康做进一步的了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结合标准分组测试或给自己打分,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测试的结果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原因的分析也会有所区别,特别是标准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第四条可能不被学生所接受,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可能认为这几点并不是健康所包含的范围。
三、活动后确定研究主题。
人体健康测试活动后,教材刻意编排了确定研究影响健康因素的主题活动。教材中提示了几种研究的方向:即心脏、大脑、心理、青春期发育等内容,以引领学生研究的走向。教学中,教师应提示学生可以研究这几方面的内容之一,也可做某一方面的专项研究,力求完成知识训练点的内容。例如可引导学生在研究心脏方面内容时,专项研究心脏的作用或心脏跳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但应注意,教师切不可限定学生研究的主题内容,以免限制学生学习自主性。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五
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
(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六
事实与证据的探究阶段,不拘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教师可采取课上与课下,分散追踪与适时集中短暂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醒学生及时修改方案,注重对数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以便进行全班范围的交流与汇报。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七
1、制酸奶的步骤:
第1步:准备材料及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瓶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及搅拌),盛鲜牛奶和酸奶的碗,保温瓶。
第2步:把鲜牛奶煮开,在凉至35℃左右。
第3步:在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搅拌均匀。
第4步: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
第5步:把奶倒出来。观察牛奶发生了什么变化。
2、“牛奶为什么能制成酸奶呢?制用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
这是因为在酸奶中,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乳酸菌)在起作用。(乳酸菌)是一种细菌,在合适的温度下,它能让牛奶变酸。最关键的步骤——(添加新鲜酸奶)。
3、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1)把牛奶煮开,再凉至35℃。(2)要添加适量的酸奶。(3)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4)要注意卫生,注意安全。
4、(病毒)是目前为止所知的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比(细菌)还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利用这些细胞进行(繁殖)。所以病毒可能会给受侵害的生物带来较大的影响。人类的(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疾病就是由(病毒)所引起的。
第7课:发面的学问。
1、发面团实验步骤:
第1步:准备两个小盆,每两个小盆分别放100克面粉。在其中一个小盆里加少许干酵母粉,另一个盆不加。
第2步:在两个小盆里分别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第3步:分别把两块面团充分地揉捏,直至面团成型,不再发黏为止。
第4步:把揉好的面团分别放进两个盆里,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常温下放置。
2、两块面团有什么不同?
没有加酵母粉的面团,体积没有明显变化;按一下,较硬,切开后也没有那么多空隙;闻一闻,还是原来生面粉的气味。
加酵母粉的面团,体积发生明显的变化;按一下,面团很松软,切开观察有很多空隙;闻一闻,气味有点酸。
3、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和细菌一样,(酵母菌)也不属于动物和植物,它属于另于一种生物——(真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4、除了酵母菌外,(霉菌)、(蘑菇)等也属于真菌。
5、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起来,我们看到发起来的面团里面有空隙,这些空隙就是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占据的空间。
6、霉菌生长环境的共同点:(潮湿)、(温暖)、(阴暗)。
7、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如何做好家里的防霉工作?
防止霉菌生长的方法:(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高温煮沸)、(加糖)或(盐腌制)。
8、蘑菇是一种大型的(真菌),有许多蘑菇是有毒的,特别是(色彩鲜艳)的蘑菇,一般。
都有毒。
9、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真菌也一样,即有益于人类、有益于自然界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10、细菌(真菌)的利与弊?
利:人们可以利用细菌来生产(药品)和制作(食品);生产(腐殖质);弊:细菌可以导致(疾病)。
小明的面团没有发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往面粉里添加酵母粉。在这个活动里,酵母粉是一种重要的材料,里面含有具有活性的酵母菌。要靠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才能使面团膨胀起来。
第8课:电路的研究。
1、(灯泡)、(电池)、(导线)组成的闭合回路是一个简单电路。让2个灯泡同时亮起来有两种连接方法(并联)和(串联)。并联灯泡一样亮,串联不一样亮。
2、除了我们常见的(手动开关)外,还有(声控开关)、(触摸开关)、(光控开关)、和(红外线)开关等。
3、开关的作用:用来(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并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4、能让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容易(导电)的材料,如(回形针)、(铁片)等;不容易导电的材料不能令灯泡发光,如(橡皮擦)等。
5、因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要安全用电。
6、注意用电安全:
(1)身体不要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
(2)电线霉烂或电器破损时,应停止使用;。
(3)不要湿手触摸电器,
(4)清洁电器时要断开电源;。
(5)遇见不正常的放电或触电事故时,应先断开电源。
7、为什么要安全用电?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要安全用电。
第9课:有趣的磁现象。
1、磁铁有(磁性),能吸引铁制的物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能指示方向。
2、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3、两块磁铁的实验。
相同的两个磁极(如s——s,n——n)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不同的两个磁极(如s——n,n——s)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磁极靠近的方式实验现象: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4、为什么有时磁铁隔着物体仍能吸铁呢?
在磁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磁力)。在磁场中,一些非铁磁性物质,如(玻璃),(纸)、(塑料)等不被磁化,不产生磁力,不影响磁场的作用力。所以,磁铁隔着一些物体玻璃、纸片等仍能产生吸引力。
5、哪里运用了磁?
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电冰箱门封)、(磁性跳棋)、(磁性擦窗器)等。
第10课:指南针。
1、磁铁有(指示方向)的特性:n是指(北),s是指(南)。
2、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指南针指向的南极(或北极),就是地球磁场的北极(或南极),我们的祖先根据这一性质,发明了指南针——(司南),来测定方向。
1、为什么电磁起重机能吸铁?
因为电磁起重机里存在着线圈和铁芯。在铁芯上绕上导线,通电后就变成了(电磁铁)。通电时能吸住铁,断电时铁就会掉下。
2、电磁铁确实也出现与磁铁一样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所以电磁铁也有(磁极)。
3、怎样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
(1)用增加线圈匝数的方法;。
(2)用增加电流的方法;。
(3)既增加线圈匝数,又增加电流的方法。
设计方案:(1)做一根磁的鱼竿,将带回形针的“小鱼”钓出来;。
(2)用较大的磁铁,隔着玻璃杯把“小鱼”移出杯子。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八
一、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喜欢聆听乐曲《郊外去》、《野蜂飞舞》。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并能用跑、跳、蜜蜂飞舞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有创造性地用动作来表现歌曲,主动用歌声、动作来表现对春天美好向往的情感。
4、通过音乐学习来认识、亲近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2、能感受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动作(或律动)主动参与表现音乐中的快慢、强弱变化。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四、教具准备:
音响、课件、打击乐器、“小明星”奖章等。
五、教学方法:
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游戏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听音乐《春之声圆舞曲》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2.“说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
师:春天美吗?
生:美!
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学生自由说出春天的各中景色)。
3.“看看”——。
师:在美丽春天里,人们都喜欢去春游,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天的相片和图片(播放本班同学去春游的相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
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一走入教室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播放学生自己去春游的照片,这样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说说”、“看看”中自然地走入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感受体验。
1.师: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在音乐中走到美丽的郊外,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播放钢琴曲《郊外去》,师生随音乐做走、跑、跳的动作。)。
2.分别听赏《郊外去》的快、慢音乐片段,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3.师: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郊外,到处是树木、花草,漂亮极了!瞧,还有几之小野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野蜂的音乐……(播放小提琴曲《野蜂飞舞》,师生随音乐做野蜂飞舞的律动。)。
4.师:你听到这段《野蜂飞舞》的音乐,能想象到野蜂在做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5.“听听比比”——。
师:你们知道《野蜂飞舞》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小提琴。(出示小提琴图)。
师:《郊外去》是用什么乐器的演奏的?
生:钢琴。(出示钢琴图)(对比听赏两段音乐,边听边模仿钢琴、小提琴的演奏姿势。)学生在“听听动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强弱对比。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律动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及快慢、强弱对比。
寓教于乐。
1.师:在春天里,不仅有优美的景色,还有许多优美动听的旋律、歌曲。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日本歌谣《春天来了》。(播放歌曲范唱)。
2.学唱歌曲。
a.随范唱拍出歌曲节拍。
b.随范唱拍出歌曲节奏。
c.按节奏读歌词。
d.听唱歌曲。
3.唱唱创创,鼓励学生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课外延伸。
1、师:同学们学会了这首日本歌曲《春天来了》,关于春天的音乐和歌曲还有许多许多。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一段有关春天的音乐,音乐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播放动画片段)。
师:故事中的小女孩,在森林中长大,她从小就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主动照顾森林里的小动物,正是由于她的善良和勇敢,才能使松百合在寒冬里开放。
2、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学唱歌曲的步骤,体现了音乐以“听”为本的原则,先让学生多听,并且每听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听音乐拍节拍、听音乐拍节奏等。再用听唱的方法学唱歌曲。
歌曲学会后,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歌曲,进一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歌曲学习后,动画片段的欣赏,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外音乐欣赏的延伸。让学生听赏课外有关春天的音乐,并借故事加以情感的熏陶和环保的教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5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