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7:10:08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精选15篇)
时间:2023-11-30 17:10:08     小编:书香墨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写读后感时,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比较、对话,展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和见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一

这篇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平时吟诵了很多古诗词,谁愿意为大家吟诵一首你最喜欢的?(当学生有吟诵田园诗词的时候,评价:最喜欢的是一首田园诗呢!)(如果学生第一个就吟诵到了田园诗,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背诵:谁还能吟诵描写农村景物、农民生活这类田园生活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赏读三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吧。(板书课题,齐读)。

3、放开声音朗读古诗词,思考:透过课题和诗词,你都获取了哪些信息?

小结:同学们,我们自己读就知道了这么多,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第一首诗,你还能捕获更多的信息呢!

二、《乡村四月》。

1、自读诗词。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四人小组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把诗意给大家讲讲?

3、小结:看来借助注释是理解诗意的一个好办法。从发言中,我听出了他对“遍”字的理解特别到位,谁还能说说透过这个“遍”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4、小结:在古诗词中,有时,一个字就是一幅画面,在这首《乡村四月》中,像这样的字或词还有很多,自己读读下面的诗句,看看你还能通过哪个字看出画面的,体会体会,简单写在书的旁边。

5、我们先来把目光聚焦到前两句,生汇报:

(1)满或白满川: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生若只说“满”,师引导:谁和他一样把目光聚焦到了“白满川”上了?(指名说)。

(2)子规:杜鹃声声的歌唱。把你看到的说出来,谁还看到了更美的画面呢?

(3)雨如烟:绵绵的细雨轻轻地飘着,想弥散的烟雾,融化在空气中。把你的感觉读出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吧!

6、小结:此时此刻,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怎样?(板书:景美)你的心情怎样呢?(指名说、读)。

7、再看看下面的两句呢?谁来说说。生汇报:

(1)闲人少:你仿佛看到人们都在忙什么?(2)才了、又:刚刚忙完了给蚕喂完桑叶,紧接着又到田里去插秧了!

8、小结: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们体会到这首诗后两句写的是(板书:人忙)。

9、男女合作朗读。

三、《四时田园杂兴》。

1、四月农忙的场景,不仅诗人翁卷感受到了,诗人范成大有更深的感受,他曾写过60首《四时田园杂兴》呢!放开声音,自己读读,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2、感受忙碌,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处理“昼出、夜”

3、想象一下,人们还会为哪些劳作而忙碌呢?不管男女老少,村子里人人都有事干,人人都在忙碌着,诗中哪句话写出来了?——村庄儿女各当家(板书:大人忙)。

4、村里的男男女女,连老人都在忙,孩子们更忙碌呢!赶紧看看下面的诗句,请你借助注释,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孩子们都在忙些什么吧!

5、借图,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可这是种花用的花锄呀。你真的知道该怎样播种瓜种吗?不知道可还是想做,这就是诗中说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真是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读出来吧!(板书:孩童忙)。

7、拓展描写收获主题的《四时田园杂兴》,放声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8、充满兴致地读读。男女生合作读。小结:借助课下注释以及通过关键字词想象画面两种学习方法。

四、《渔歌子》。

1、配乐学生读。

2、这首词如果让你来给它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什么呢?

3、这么美的图,想不想亲眼去看看?师配图渲染。

4、你就在这个飘着斜风细雨、充满诗情画意的西塞山前,想不想回家?为什么?

5、小结:诗人张志和也是这么想的,让我们一起感受再来感受一下这秀丽怡人的水乡风光吧!(生配乐读)(板书:景美、人美)。

五、背诵与积累。

1、三首古诗词我们学完了,来,看着老师的板书,你最喜欢这其中的哪一首?自己试着在下面背诵一下吧。

2、生展示,如果你也喜欢,可以站起来跟他一起背。

3、看来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沉浸在着优美的意境中了,其实像这样的田园诗还有很多,课下搜集来吟诵,准备好后我们举办一期田园诗词朗诵会吧!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爱的母亲,为了要给出走的儿子,亲手缝制了衣服。心里一直在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回家园。就像小草那稚嫩的幼芽,就能报答了春天的阳光所给予的温暖与生机。这首诗成了千百年来有口皆碑的母爱颂歌。

读完这首诗,我才更深深的体会的,母爱的伟大。她很慈祥,很勤劳,很爱自己的儿子,是一位伟大的母亲。通过这位母亲我联想到自己的妈妈。我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妈妈。虽然我们离的好远,但我总觉得妈妈一直在陪着我。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非常着急,又加上路上堵车,妈妈急忙把我从车上抱起,往医院跑。我迷迷的睁开眼睛,看到妈妈满头大汗,但是她停也没停的一直跑。当医生说,我病情稳定时,妈妈的脸上才露出会心的笑容,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孝顺妈妈,报答妈妈。

而回想一下,现在21世纪,独生子女的'社会,个个娇生惯养,对父母经常性的辱骂,甚至大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

世界上有一种爱,它无处不在,让你肆意索取,让你坦然接受:世界上有一个人,她默默无闻,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你,而不求任何回报。这种爱,叫母爱,这个人,叫母亲。

我爱我的妈妈!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三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并不遥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情。三个地名是理解诗句的基础,“只隔”有助体会诗情,“绿”是谢谢用词的范例。《秋思》是叙事抒情,借助寄家书适当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临行又开封”是个教学生长点。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它融写景、叙事于一体,是一首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一程”、“一程”,“一更”、“一更”的理解有助加深诗歌意境的体会。“故园无此声”意味无穷,是个有力的生长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3.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重点字词的品读,学习古诗词用词的确切性。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两首古诗《泊船瓜洲》和《秋思》。

第二课时:学习词《长相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1.出示几句古诗,读读,说说这些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达的?(思乡情:写景、叙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一人。

2.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词句,是如何表达的?

3.出示单元阅读目标: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1.自读,要求:逐句理解古诗,不理解的打上“?”。并想想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2.同桌交流,讨论疑难。

三、全班交流,适当点拨。

1.明确两首诗表达上的不同:写景抒情与叙事抒情。

2.交流词句理解上的疑难,然后解释整首诗。

3.教师点拨,深入理解古诗意境。

《泊船瓜洲》。

1)简笔画地理图,理解“京口、瓜洲、钟山”之间的关系。

2)小讨论:“一水间”、“数重山”到底是远还是近?

教师补充杜甫再次再次赴京的背景资料。

3)一起学习关于“绿”的课后资料袋。

4)感情朗读,读出忧虑惆怅的思乡情。

《秋思》。

1)体会“又开封”的行动细节。

2)补白想象“意万重”。(我们都不是游子,却也想出了……漂泊在外的有子哦……)。

3)感情朗读,读出无奈为难的思乡情。

四、总结积累。

1.背诵古诗。

2.作业本1~5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古诗两首,同桌批改,订正。

2.小结表达特点。

3.介绍纳兰性德,引出《长相思》。

二、阅读整首词。

1.自主阅读,要求:逐句理解词意;想想这首诗词的表达特点。

2.交流:

1)明确:这首词是融写景、叙事于一体的。

2)“一程、一程”,“一更、一更”,有连续不绝的含义,写出了路途之遥远,行军之艰难,身心之煎熬。

三、研读“故园无此声”

1.补白体会“故园无此声”。

这里是怎样的声音,故园是怎样的声音?

2.拓展补白“故园无此  ”。(景、痛……)。

3.想象练笔:故园。

四、总结课文。

1.比较三首古诗词的异同。

题目 作者背景思乡缘由作者表现表达特点。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诏入京春意浓 追问明月 借景抒情 。

秋思 张籍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  叙事抒情 。

长相思纳兰性德 征旅途中 遇风雪辗转难眠 写景叙事抒情 。

2.背诵这一课,同桌交换。

3.完成作业本。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四

今天的春节期间,央视的一档节目火遍了大江南北,这档节目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一时间神州大地似乎都被诗意所沁透,重温最美。是啊,诗意原本就写在中国人的基因中,一切的风花雪月都能够唤醒我们血脉中千年积淀的离骚。而学者于丹在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中,将这种藏在华夏民族身上深深的诗情叫做“蛰伏着的诗意”。

借着“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丝丝暖风,随着“随风潜入夜”的滴滴雨声,我打开了这本于丹著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作者于丹以她的人生感悟和角度,将她认为最美的古诗词按照原诗内容分成了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冠以四字题目来对这些古诗词进行分类。“春风飞扬”到“秋思浩荡”、“明月千古”到“斜阳晚钟”、“田园林泉”到“登临况味”、“剑啸长虹”到“诗酒流连”,从四季到日月,从田园到山林,从豪放到婉约,作者以自己的诗意在书卷中刀刻出了所谓的“诗者,天地之心”。

不论你是初学者才刚刚开始窥探诗词海洋的浩瀚,还是学有所成的诗词达人已经满腹经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能让你在不同的切入点感受到那些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佼佼者们所有的悲天悯人的意识、对大自然无限的深情和他们看待人生的艺术眼光,从而唤醒我们心中的诗意。

作者在旁征博引的基础上更用她优美精炼的语言,串联起了那一首首诗词,将它们近距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更贴近了现代社会的理解,就作者说在这个不用仗剑的时代里,倘若剑气不泯,也许会化成风骨,流露在一个人的眉宇之间,昂扬、潇洒。而当激情被唤起,当我们的心意不吐不快时,便是诗意的苏醒。

“年华有限,但诗意无穷。在有限生命中,享受天地之间回荡着的这些诗意,那么我们也就成全了自己最美的人生。”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句意。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书写标题。这篇课文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读前两首的标题,点评。

2、和老师一起书写标题,注意写法。

3、指名说,你了解敬亭山、洞庭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读注释对我们学习诗歌很有帮助。

4、这两首诗一首写山,一首写水,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

三、学习《独坐敬亭山》。

1、指名读。

2、了解作者。

指名说,你们了解李白吗?

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让学生背一背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诗,如《静夜思》等)。

3、练读,注意把每个字读准,了解诗的意思。

4、齐读。

5、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诗句,看一看注释,想一想画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6、同学交流。

a、指名说,你读懂了诗中的哪一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前两句: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云彩也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

后二句: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质疑:后两句,是敬亭山看着我还是我看着敬亭山呢?敬亭山不是人,为什么可以看呢?(可以让学生质疑)。

b、要深入理解这首诗,还需要联系整首诗,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谁再来说一说。

指名说。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想象到——。

指名说。

作者的心情很孤独、很寂寞;“只有”说明当时的作者十分孤独、寂寞;他又觉得敬亭山是他的知心朋友,没有离开他,作者十分感激他,也十分喜欢他;敬亭山也像人一样,天天看着他,有了感情。

7、结合背景,理解诗的情感。

介绍背景:写这首诗时,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此刻,当他独自面对敬亭山,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

8、反复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指名读,点评。

9、齐读。

10、试背,体会情感表演背。

四、总结学习方法。

指名说。

师小结:读好题目了解作者;读一读诗句,看一看注释,想一想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可用更简练的词语概括步骤,以便学生记忆与运用)。

五、作业: 。

1、依据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首诗。

2、抄写词语,写出词语意思以及诗歌大意。

3、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望洞庭》:

1、自学古诗,读一读,说一说。

2、指名读。点评,注意把握节奏。

3、齐读。

4、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

a、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b、与前一首诗不同:在秋天的夜晚,洞庭湖的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遥。

望”,从远处看(比较阅读的方法)。

c、镜未磨: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

d、白银盘里一青螺:白银盘,比喻白茫茫的洞庭湖;青螺: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了比喻的手法。

5、指名读。

6、与前一首诗相比较,这首诗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练一练,想一想。

7、练读。

8、指名读。你是怎么练的呢?(边读边想象)。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9、面对这样的湖光山色,作者的心中充满了惊喜。

10、边读边想象,齐读。

三、小结:

每一首诗都藏着作者不同的情感,再读一读两首诗,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听写词语:

敬亭山  洞庭湖  潭面 青螺。

对照课本,检查。(字字入目,字字入心)。

六、作业:

1、默这首古诗,写古诗的诗意。

2、写出古诗中表达出的作者的感情。

3、找一找课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背一背。

第三课时 。

一、检查背诵、默写:

1、指名背诵、齐背。

2、同桌一人默写一首。

3、展示、点评。

二、新课导入:

感受了敬亭山和洞庭湖的美景,我们再一起去领略一直江南的美。

书写标题。

三、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这首诗与前两首不相同,这是一首词。词:古时候,词是配上音乐供人们演唱的,它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

三、回顾上课时的学习方法,自读这首词。

1、想一想,上节课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学习古诗?这节课我们也可以用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词,与同学交流交流你的收获和疑问。

2、指名读。

四、交流、理解。

3、从这首词中,你读懂了什么呢?

指名说。

a、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b、这首词是作者怀念江南而写的。忆江南是词牌名,同一个词牌名可以写很多首词。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蓝”:一种植物,蓝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太阳出来了,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了,江水像蓝草那么绿,那么浓。

师小结:词中的这句写得真美,你喜欢吗?有感情地读一读。边想像江南的美景边读。

4、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风景旧曾谙。谙:熟悉。作者对江南的风景曾经非常熟悉。“谙”与“暗”

师小结:白居易曾经两次在江南做官,对江南的风景曾经非常熟悉。对这样的美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很喜欢)。

师问:词中写作者很熟悉江南的风景的句子还有吗?(能不忆江南?)。

师小结:白居易曾居住在江南,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江南的美景。

指名读。

五、齐读、背诵。

练读,抽查。

六、小小赛诗会。

背诵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七、总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多读一读唐诗,让我们在诗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好,祖国语言文字的魄力!

八、作业:

1、默写这首词,写出词意。

2、写出这首词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3、解释:曾 谙 胜 忆。

九、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词)。

孤独         惊喜          思念。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六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七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八

《古诗词三首》中其中有两首《独坐敬亭山》和《忆江南》已经在平时的古诗词积累中学过,如何把学过的诗上出点新意来,备课前我深入的思考了一下,本着以诵读为主,以调动学生经验背景、引进学习资源为辅,在感悟语言情感、体会诗词意境中,把握诗文的审美韵味与。同时,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学生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培养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课上下来,感受颇深:

一、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九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 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三、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教学重点:明诗意,背诗词,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诗句。

教学方法: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1.教师导入。

2.学生表述,教师相机训练学生规范的表述:……是诗,……是词。

3.教师过渡。

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之说。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唐朝的诗写得最好,宋朝的词写得最好。诗和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些我们先不谈,咱们一首一首地学,慢慢地就明白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

是否读正确了?注意“相”字的读音。

5.运用反复手法,训练几个学生朗读全诗,教师横向评价。

诗味读得最浓的是谁?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

6.教师过渡。

7.学生表述,教师相机。

(1)这种感受在诗题里边有没有表现?

(2)在诗句里有没有表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着重注意“闲”和“厌”的解释。

8.教师小结诗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只有”一词的深意。

能陪伴李白的,只有一座无言的敬亭山。这句话当中的“只有”什么意思?只有,就是除了敬亭山,什么都没有!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的只是眼前的青山,身边的孤独!

9.教师过渡。

学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同学们学明白了没有,听老师说一段话,看老师说的是哪一句诗?教师引读:天上的鸟儿都结伴飞走了,不见了踪影;那一片白云,它也飘走了,只留下孤孤单单的我。这世界上能陪伴我的,恐怕只有眼前的这座敬亭山了。

10.训练学生看着课件反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1.教师组织学生在朗齐诵诗歌,笔记,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孤独。

只有。

第二课时。

《望洞庭》。

1.教师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说过,《忆江南》是一首词,《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是两首诗。合在一块儿,我们就把他们称作“古诗词三首”,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首诗《望洞庭》。首先跟老师读一读这首诗。

2.教师教读两遍,请两位学生读。

(1)教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磨”;

(2)叫学生正确地书写“庭、潭、螺”。

3.学生齐读,教师训练学生说话,用三种方式介绍诗人“刘禹锡”。

诗人。

唐刘禹锡。

4.教师过渡。

5.教师朗读,学生表述,教师要求学生逐一标画后,连起来说。

6.诗中写了如下美景,分别是湖光、秋月、潭面、洞庭山水。

7.学生齐读,要求读出画面的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教师要注意在学生表述不清的时候,用课件、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反复表述:

月光融化在湖水里,平静无风的湖面,看起来像是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遥望洞庭湖山水美景,真像是白银盘里放着一枚青螺啊。

8.教师指出其中的两处比喻,引导学生体会刘禹锡的情感,并与《独坐敬亭山》相比较表达上的异同。

都是写景的诗,但抒发的情感不一样。《望洞庭》抒发的是内心的愉快,而《独坐敬亭山》抒发的是内心的孤独。

9.学生齐诵古诗,想象画面。

10.教师小结,学生笔记诗的意思,背诵、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写景抒情。

望洞庭愉快。

第三课时。

《忆江南》。

1.教师导入。

2.学生表述,教师讲述。

正因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词又叫做“长短句”。长句短句交错出现,有一种特别的韵律美。跟老师一起读一读,介绍白居易。

3.请一位学生读。

(1)书写“谙”;(2)“谙”的意思(学法提示)及常用的词“谙熟于心”;

4.学生齐读,教师强调要读好、读懂“谙”。

理解一字,领悟一句。

5.教师过渡: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从前是多么熟悉啊!哪些风景是作者所熟悉的?

学生:(1)用诗句表述;(2)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6.教师小结。

7.教师引读,有层次地训练学生反复表述诗的意思,加强对诗意的整体记忆。

江南好,

那里的风景我从前是多么熟悉。

日出时,江边红花似火,

春天里,江水绿如蓝草。

怎能不让人常常想起江南呢?

8.学生笔记,背诵。

9.教师检查学生是否背到了诗,加强对诗的记忆。

10.教师小结:

(1)词牌和另两首《忆江南》;

(2)笔记;

板书设计:

忆江南——风景旧曾谙。

词又叫长短句,有词牌名。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十一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材分析:

三首诗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学习这三首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丰厚文化积淀。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十二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二、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三、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四、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六、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幻灯片2)。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幻灯4)。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谁还能送首诗给诗人?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我们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课后反思:

《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诗是诗人第二次上京任职,坐船远离家乡在上京途中写的。

这首诗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当时王安石并不是这样写的,没有用上“绿”这个字,他改了十几次才改成了现在的“绿”字。这一句也是本首诗的教学难点,在教学这一句时,我将当时诗人如何改诗的过程告诉了学生,同时我也请班上的孩子们当一回诗人,也来改一改,此处还能用上什么字,话音刚落就有很多同学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我让他们一个个轮流说,他们用上了很多字,有“吹,越,暖,过,掠,拂,飘,满,抱,入,来,去,栽,见,返……”听完孩子们的回答,我很意外也很高兴,意外的是想不到他们会想出这么多替代“绿”字的字来,尤其是“暖”、“拂”、“掠”几个字用得很贴切,他们说出这些字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表扬了孩子们,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们更是来劲,又想出了一些字。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十四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设计理念。

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通过回忆,既巩固了旧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篇十五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598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