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汇总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7:53:04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汇总18篇)
时间:2023-11-30 17:53:04     小编:温柔雨

生活是一面镜子,总结是我们认清自己不足并改进的利器。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整理。"以下是一些总结的典型案例,希望对你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一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作业的目的与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与模仿,而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则被冷落了。这样的作业无益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新课程作业设计要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在创造”上下功夫。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对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天赋资源,主要体现在本能与兴趣之中。兴趣性作业旨在探寻一种符合学生的本性、深受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满生机活力的有趣的作业形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或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儿童趣味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后,我布置了一道“在教室里、操场上、上学路上或自己的家里找数字”的题。学生的作业中出现了:学校花坛里新载了“5”棵小树苗;教室里的“10”张课桌搬走了“4”张……这样,在孩子们的眼中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甚至是老师和同学也被披上了“数”的外衣。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数,体验数的乐趣。

二、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依据教科书和学习内容,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就是学生把自己在超前自学或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感悟、质疑等内容,或根据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家庭的认识、感受,以给自己、同学或老师出题的形式设计作业,学生自己决定每次作业的题目、数量和时间。这种形式的作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三年级第五册的复习课中,我向学生提供了《鸡妈妈和坏狐狸》这个故事情境后,许多学生将这个这个故事融入数学知识进行了改编,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有个学生是这样设计的:“鸡妈妈有六只小鸡宝宝,一只小鸡宝宝有40克,那么6只小鸡宝宝一共有多少千克?鸡妈妈为了防备坏狐狸来偷吃鸡宝宝,找来了许多木板和木棍准备搭一间长方形的小木房。1车木棍重5千克,1车木板的是1车木棍的5倍,一车木板重多少千克?一车木棍需要30元钱,搭一间平顶的小木屋要4车木棍,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这种设计方式发挥了以往作业评价未曾发挥的作业。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的互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意识。

三、设计操作表演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的纯抽象的方法获得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操作除了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究、发现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再者,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灵感,能调动各种感官配合工作,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学活知识。在教学中我经常布置操作性作业,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进行剪一剪、画一画、走一走、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等操作活动。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积”后,设计的作业是:切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萝卜或土豆,把它削成圆柱(尽可能大),并算出圆柱的体积。通过操作、观察、学生发现了有三种削法,并明白了圆柱的底面直径、高各是多少,体积的计算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设计社会实践性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社会实践性作业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或乡镇等教育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同时验证和实践课堂、教科书学习所得。

如,学习《年、月、日》课后,可以请学生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年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五、设计分层次性的作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可选b,稍差可选a。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

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设计与实施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活、更有应用性、更令人兴奋!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孩子会自愿做建筑师,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

参考文献:

[1]熊生贵,刘正芬,童敏。作业和命题的研究与实施。光明日报出版社,-04.

[2]王巍。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04.

[3]李志宏。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之三:数学学科发展性评价。开明出版社,-08.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二

长久以来,学生的数学作业作为一项常规性的数学学习任务就是不停的做题、计算。教师也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数学运算技能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迎査等短期功利价值,学生作业兴趣尽失,于是学生也成为了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比如每次翻阅数学作业时,作业本上清一色的对号,无任何错题迹象,评语除了一个大大“优”字,还在后面附加多个诸如“真棒!”、“加油”之类的看似鼓励实则画蛇添足式的评语。这些现象说明数学作业的有效性问题在曰常的教学工作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谓作业的有效是指能有效的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调动学生参与作业活动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情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要想发挥作业的有效性作用,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而整个作业活动的全过程又包含很多诸如学生情感、态度等内外因素,这就需要在数学作业的难度、趣味、标准、意义、监控等方面下功夫。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及有效性的问题解决应体现作业布置的趣味性,设计的层次性,注重作业的探究性,力求形式多样化、生活化,评价的多元化,要做到作业布置、检查与批改有针对性的记录等等。

实践作业:优化设计,开放灵活。

数学。

小论文。

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等。在作业完成的呈现方式上,也可以不拘泥于以上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电子的、活动展示的。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两人、多人或小组合作作业。在作业完成的时间限制上,可以采用短期与长期结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训练学生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有应用数学的意识,真正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实践性作业大体可以分为四类:调查类、操作类、实验类、应用类。

调查类:比如,学习了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你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年龄吗?请你调查一下,自己做一个表格。根据以上数据,自己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再如学习了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可以设计实践作业:我们认识了钟表和时间,知道了时间的重要,就让我们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吧,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时间老爷爷的帮助下过的更充实、快乐。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学习,可以设计“调查生活中的可能性”收集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问题,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不一定”表述出来,设计制作成卡片和同学交流,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收集、加工、处理等多种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参与度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面。

操作类:学习了二年级上册角的知识,可以设计“做活动的角”,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认识角,同时渗透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师重点关注帮助学生动态的理解角,关注学生通过操作获取知识的能力情况。这样的操作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棒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向思维活动的前沿,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去思维、去探索、去学习。

实验类: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自己动手的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体积(容积)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曹冲称象”的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巩固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因此,教师在课内外巧妙设置有一定难度而通过努力又能解决的实验课题,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促进他们知识向纵伸发展。

应用类:例如“我是小小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愿意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3.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需要的数据可以上网查询、可求助他人、也可以展开市场调查。再如,1千米的直观表象建模。学生在学校的操场上分组进行,完成走1千米。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一千米有一个直观表象,通过在操场上走一走用多长时间,具体感知1千米有多长。从而再推广到现实生活中,如走1千米用12分钟,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2分钟还没到学校,说明从家走到学校1千米多;从家走到学校用不到12分钟,说明家到学校不到1千米。再如从家到超市走了30分钟,走了多少千米。和时间联系,把千米的认识推广到现实生活中,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关注点在学生是否动脑学数学、用数学,能否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表述操作过程和思维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开启心智、训练思维、发展能力。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这样将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4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使学生一看到作业的内容就跃跃欲试,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

常规作业:分层设置,三级评价。

“课标”指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一定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学习任务处于最近发展区时,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才有效率。分层布置作业就是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来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数学练习。

小学作业有效性应坚持分层精选,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维度来体现层次性。因此,在设置作业前,应思考:理一理--今天学生学得怎么样,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应该形成的能力,不同的学生达到了什么程度;想一想7”-令天作业应该如何布置,基础题、提高题、发展题分别是什么;问一问--今天作业你选择什么或引导学生应该选择什么。这样操作,有效地避兔了作业分层的盲目性,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分层作业理念。一般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发展练习。

基础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练习的内容与例题相仿。这一层次的练习要结合题目的内容让学生理清算理,明确思路,检查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情况,强化正确的认识,矫$学生错误的理解。这类练习一是教师要了解全班学生联系的情况,充分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二是练习的数量要充足,让学生经过较充分的练习,其基本题目的正确率接近百分之百。当然,基础练习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练习,它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经过努力才能完成。主要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

提高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主要适合于中等生,即新知的内容在其表达形式上有所变化和提高。

发展题的设计是应用求面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三个层面的设计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基础题--面向全体,就是要考虑到每个层第12页面的学生;提高题--借助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基础上各有所获,各有提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题--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改变“一刀切”的做法,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既让学生感受到一份责任,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品尝到“跳一跳,能得到”的挑战性。

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是“统一制”:同一内容、统一难度、统一要求。较少注意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业习惯,作业过程,学习情绪,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不能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及发展潜力。所以对作业的科学评价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前面的作业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多大作用,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主要采用个体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三级评价方式。尝试评价过程互动化,把评价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如采用自我批阅、同座间、学习小组间互批,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髙学生的学习兴趣、责任感和自身的评价能力,激发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工整书写,而且在批改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加深理解或找到更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别人的作业中获得灵感。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育家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

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学生可选择b,稍差可选a。

此种设计可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中,要与现实性挑战性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

4设计自主性的作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

例如:一位老师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阶段练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段――基本题,可参照例题编写;二段――变化题;三段――开放、实践题。并建议自己喜欢做的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公意识。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5设计综合性作业。

教师要建立数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精心设计出充满想象力的综合性作业,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潜能。

学习了《税角和钝角》一课后,可以想到美术中的好多简笔画就是用非常简单的图形拼组起来的,因此给学生在黑板示范了一个,像这样用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一个站立的小人就画好了。教师激励学生:“相信你们一定能创作比老师这一幅更生动形象的作品来。”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合作,互换角色,一个做动作,另一人画出来表示这个动作,并且说一说你画中用了哪几种角。学生兴趣盎然,创作出很多简笔画作品。跳远的、跳舞的、做操的简笔画。学生不仅能够把动作画出来,而且指出人物中的角的名称。

6优化作业评价。

6.1用常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我们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常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

6.2“等级+简语”来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在引导,皆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喜欢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作业呈现这样的评价:“优+解题思路与众不同;优+奇思妙想;优+字迹工整;优+格式规范”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马虎,对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想思考错在哪里。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

6.3鼓励和批评两结合,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四

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作业活动中,应将有意识的将作业评价的“任务”让学生来“分担”,把学生引入到作业评价活动中,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保持积极的“情态”参与到评析作业活动中,参与师生互动。如在“分数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对分数加减法中存现的运算错误情况”,有意识的让小学生来当“裁判”,结合作业内容进行评讲并阐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进行实时的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结果”阐述表达出来,作业评价的双边性、互动性“展现无遗”。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能力性。

作业评价的目的为了传授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永恒的'“主题”。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教学活动同样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渗透新课改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不能简单的“讲作业”,而应该设置探知、解决的“过程”和“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的“动手实践”、“思考分析”活动,让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解题方法、巩固解题技能,提升解题素养。如在“路程类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对路程类应用题内在关系掌握不牢,容易出错的情况,结合作业练习中“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处5.2千米处相遇,两车用了几小时相遇?”问题案例,让学生开展探究分析活动,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基础上,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找寻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解答要求与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该问题解答的方法。此时,教师针对小学生的探析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活动,向学生阐明进行路程类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和策略。最后,教师引导小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再次“反思”。小学生此时借助于实践探究以及教师指点活动,对数学作业中存在问题认识更加深刻,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实施分层性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整体性。

作业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整体进步的教学目标要求”,要求“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因此,在作业评价中也落实新课改整体目标要求,采用分层性教学策略,将评价作业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中下等学生群体身上,针对后进生易出现的错误之处或解答的疑难处,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联系,有意识的让中下等学生群体回答问题和解答问题,并通过“以优带差”的方式,让优等生带领中下等学生一起“前进”。

四、实施多样性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灵活性。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会随着课堂教学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弱。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评价方式,能够对提高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延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除教师评价之外,还应该采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个体之间互评以及学生参与批改作业等形式,让学生主导特性得到有效激发,参与活动更加深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在评价作业时就采用多样性教学评价方式,基础性问题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解答题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应用题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五、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改要求,创新评价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将能力培养贯穿其中,让小学生在有效作业评价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和进步。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五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探讨“如何以新课标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能力.

作者:杨惠琴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西铁小学刊名:发展英文刊名:developing年,卷(期):”"(12)分类号:g62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六

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传统的作业形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甚至使部分学生因为作业完不成,而被老师训斥、批评,甚至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还有可能改变一个本来很有前途的学生。苦于这种情形,我大胆改革,努力创新,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积极引入现代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构建人文交互动性作业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形成了“以程序性自立学习为主线、以师生人文信息互动为主?quot;的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下面,我就平时自己是如何做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1、作业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实践证明,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这让我想到作业也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于是,我采取了写、贴、画、剪、演、摄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看、听、触、摸、嗅、想象,感受知识,进行学问探讨。

如在学习完《海上日出》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观察日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可以用相机把那壮丽的景象摄下来,还可以画下来。结果,孩子们兴致高昂,有的画成水彩画,有的画成油画,有的摄影,还有的写成了简单的散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最后,我们搞了作业展评,学生们很高兴,老师也很乐意。通过这次作业,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再如:学习了《高粱情》一课,我让学生课后到野外观察高粱,并且要亲自拔一拔高粱,摸一摸高粱的根,舔一舔根的味道,并写下自己的感受。结果,一个学生把高粱根粘在作业本上,并在一边写上:“高粱的身躯很单薄,但仍坚韧不拔;高粱的根‘心里’很苦,但带给人们的却是收获的甘甜。”多么富有诗意。可见改革作业形式让学生多感官参与,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是多么重要。

2、作业应注意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

以前,总是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不是让学生写词语,就是让学生背课文,要么,就是把学生捆在练习上不肯放松,结果又怎样呢?学生对这类单一枯燥的作业,毫无兴趣,只是机械的乱做一气,怎么能升华呢?说的白一点,老师只是利用了学生可贵的时间做了无用功,培养一批会做作业的机器人。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元化教学,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精心组织,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3]。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七

以小学数学作业辅导中的微课应用为例,分析微课在小学数学作业辅导中的应用优势,提出在小学数学作业辅导中微课的开发应用策略和其在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微课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微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更加理想。数学作业是学生发挥个性化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借助微课方式实现数学作业辅导,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作业讲解微课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保证自己在课堂中能够真实、有效地为学生讲解数学作业,就需要将作业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结合制作出相应的作业讲解微课,通过将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保证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拥有更强的知识联系能力与应用能力。

1)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分析、总结出自己在课堂中都为学生呈现了哪些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通过回顾自身教学环节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案,准确了解上节课数学教学要点与重点,进而使微课在短时间内能够呈现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小学数学教师应回顾自己在上节课中都为学生布置了哪些数学作业,在了解数学作业内容以及布置作业的目的后,重点分析相关作业过程中需要使用哪些知识,以便后期微课中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3)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制作作业讲解微课前,了解班级学生相关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完成效果较为理想,但大部分学生采用单一方法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在微课中呈现出多种解题方法;针对大部分学生尚未给出正确回答的作业,则需要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原因入手,为学生录制讲解微课。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解决学生疑惑在作业讲解微课的支持下,相信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作业题目,掌握作业题目的解题方法。但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班级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作业解题方法,甚至可能存在对知识似懂非懂的学生。此时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根据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制作微课,以便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如在讲授完“认识时间”一课后,为学生提出“1小时50分钟等于多少分钟”这一题目时,部分学生由于听课效果并不理想,在刚刚接触时间观念时,难以理解时间点与时间段之间的关系,会将“1小时50分钟”认为是下午的“13:50”。教师在利用微课为学生解决这一题目时,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疑惑,就应借助微课中为学生放映出的钟表,为学生讲解时刻与时间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自己所提出的“1小时50分钟”并不等于“13:50”,让学生明确“1小时5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以便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完成时间换算。

设置相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举一反三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组成因素,只有能够灵活地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同类型题目解题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理论知识,数学水平才会得到提升。因此,建议教师在应用微课为学生进行数学作业辅导过程中,灵活利用微课,以数学概念为支撑,为学生设置相关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作业的同时能够进行多次数学练习,使得学生举一反三,发散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同时,在为学生设置数学问题时,教师应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合理使用前期布置作业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学生对布设的新问题出现唐突和陌生的感觉,让学生产生“我做过类似的题目且已经学会了解答方法”的想法,从而更积极地参与题目解决过程。若学生能够自己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则可以起到增强学习信心的作用,在做题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若学生无法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呈现出原题目,让学生对比一下都改动了题目中的哪些内容,并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以便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自己来完成作业。

分析题目解题要点,呈现正确解题方法分析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可以发现错误解题方法与正确解题方法之间往往只在很小的细节上存在差异。基于此,教师在提供作业辅导过程中可以采用反例教学法,在微课中引入错误的解题方式,并呈现出正确的解题方式,让学生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找准题目解题要点,促使学生在后期做题过程中,为了提高做题准确率,可以详细划分题目要点与重点,并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一堂教学课后会为学生布置几道数学作业题,以便学生可以在完成过程中消化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了解学生对每一道题目的完成情况。针对班级中所有学生均出现错误的题目,教师需要加大微课中的分析力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拿到一道题目后,应从何处入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在合理分析后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出正确的解题方式,让学生对正确解题方式的印象更加深刻;针对班级中学生准确率较高的题目,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则应收集不同学生的解题方法,并将其呈现在微课视频中,保证学生所接触到的题目解决方法更全面,让学生可以在接触不同解题方法后,结合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选择更适合的解题方法,促使学生朝个性化方向发展。

总结作业题目类型,梳理习题解题思路在能够明确不同类型的题目解题思路后,学生日后遇到相关题目时,就可以顺利完成解答。基于此,为了提升学生数学解题水平,让学生拥有更强的数学能力,笔者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微课中引导学生积极总结作业内容相类似但题目类型不同时,自己所采取的解题思路。若学生在不同题目类型中的解题思路并无较大差异,教师则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呈现出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如排除法的解题思路、反推法的解题思路等,促使学生可以将解题思路与教师提供的作业联系起来,在验证与利用的基础上,梳理出不同习题的解题思路,并在后期做题过程中合理利用。

如在讲解“简易方程”一课时,学生不仅会接触到选择题,还会接触到应用题。虽然对于学生而言,做选择题与做应用题的思路相同,他们都会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但是由于选择题中已经给出特定的答案,往往只是让学生在四个答案中选择出一个正确的,若学生可以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则能够通过反推或排除的方法做选择题。此时学生的做题准确率与做题效率均会得到提升,学习积极性会更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简易方程”选择题与应用题的区别,引导学生形成多角度思考与解题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总结出选择题做题技巧,促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准确。

在小学数学作业辅导中开发并应用微课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利用微课为学生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辅导时,教师必须以适当的讲解方式,保证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理解其中所涉及的数学内容。

2)将微课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微课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水平。

3)不断提高微课制作水平。由于小学生通常会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因此,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抓紧时间学习微课制作方法,保证在微课中可以引入更多动态元素,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而帮助他们理解数学作业题目,更好地完成作业。

总之,在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潮流。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做好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环节更扎实地学习到相关数学知识,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作业讲解微课,为学生呈现正确的解题方法,梳理习题解题思路,解决疑惑,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保证学生可以在微课的支持下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在勤加练习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2]杨财英.探究微视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7(73):88.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八

新课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知识,其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的有效形式。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业评价的改革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作业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存在较多的教学弊端。新课改的推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一些学生的成绩较好,能力较强,还有学生成绩差、能力差。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时,不应该立即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认清楚错误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补充学生所欠缺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单一化,作业评价效果较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一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无法接受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会对教师评价作业的方式产生质疑,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首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习主题入手,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作业批改和评价的过程中,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在此之前,将作业分为不同的类型,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分为一类,解题方法错误和格式错误的分为一类,计算内容出错的分为一类。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一组学生负责一类题目,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作业批改工作。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类别问题的分析,学生会自我反省,总结自己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掌握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计算题目为主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为教学奠定基础。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疑惑的问题。例如,某一些题目的解答过程本身较为繁琐,学生自己往往会却简略回答,过程会出现问题,但最后的结果是正确的。对于这一现象,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教师需要同学生之间多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思路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撑,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而不是一味的主观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改善思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仔细划分作业评价环节。

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追求速度,很多教师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学生的计算结果正确就认为是正确的,对于一些过程正确结果错误的作业一概否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打击学生思考问题的信心。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乐于思考问题的学生往往会采用创造性的思维找出自己的解题方法,但是由于计算错误等原因会导致结果不正确。对于这一类学生的作业,如果教师不仔细观察,直接否决则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被消磨殆尽。因此,在作业评价中需要仔细划分评价环节,作业评价中考虑四个问题,首先,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合理,其次,解题方式是否正确,再次,解题过程是否简洁,最后,解题结果是否正确。通过对各个环节解题思路的综合分析,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从而给出合理的评价。通过作业评价环节的仔细划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内容,教师需要加强对作业评价的重视程度,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融入新的理念,采用创新的评价方式,才能够让作业评价的效果发挥至最大。

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改革不仅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与学生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也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评价改革,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教师作出适时地评价,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2]赵雪松。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12):228.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九

我们在作业分层方面的做法是,把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层次,作业也进行相应的分层。

1、硬性分层:即老师只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分层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a层次为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b层次为成绩中等的学生,而c层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人数也较少(不在班级公布学生所处的层次,但学生知道自己的层次)。这种分层相对比较公平,因为分数是硬性的。但也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其他因素,如智力水平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和学习潜力的差异等。教学时,学生则按上课时的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并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2、软性分层:即老师给出分层题目,比如说同一节课后,布置三个层次的题目,让学生自选愿意做的层次完成就可以了,同时鼓励a层学生挑战b层题目,b层学生挑战c层题目,c层学生挑战课外资料。或者布置好对于绝大部分中等层次学生适当的作业后,可对层次好的学生布置几道加大难度的附加题,当然也可鼓励中等生尝试去解决难题,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软性分层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选择,满足不同的需要。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惰性强的学生养成更大的惰性。

3、多样化分层:即老师不拘于常规,而是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分层方式,以完成不同时期对学生训练的要求。

这种做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口号。是优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每次上完课,我都针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必做题与选做题或定量不定时作业。例如:在布置课外阅读杂志《数学报》就是属定量不定时。我给这样不同要求,学生们都能愉快地完成自己力所能的作业。

2、评价方式随之改变。因作业的布置是因生而异,即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被评价者处于主动地位。所以,学生都能受到老师不同地鼓励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例如:我班有两个学生,一个叫侯鞠,一个叫陆张杜。刚进入我班时,他们俩均很差。针对这种特殊学生,我给他俩布置的作业是每天坚持练习口算20条,适当练习新课教学中的基础题;班级或年级小测试时也给他删去一些难题,并且将这些难题的分数加到其他基础题中让他们进行测试。这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他们取得进步时,教师不断给以赞扬、鼓励。他们的学习就很愉悦,学习的干劲就很足。期末测试他俩与大家相同的试卷,也分别取得了62分和65分的好成绩,比以前有极大进步。

3、师生心情皆愉悦了。学生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所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具有个性化,而分层布置作业正是这种个性化教学的体现,并且它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现象,避免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现象,现在他们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饿的吃饱,饱的吃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了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学生高兴了,老师也就愉悦了,因为“以学论教”,“教”就是为了促“学”。

由于进行分层次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致使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增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熟悉整个教学年段的内容、熟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熟悉所教班级这三项基本功,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教学的方式;要改变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充分关注学生: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学情分析,从而进行教案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正是这些改变,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布置作业,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体现。老师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为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创设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真正能起到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

以往数学教学当中的作业只是写和算,枯燥无味。而现在应将数学作业看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思维、激发创新能力的施展平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实践。学生只有在生活实践当中才能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笔者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经验,设计一些学生主动操作、试验的作业。如认识完长度单位“米”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去后,在父母的帮助下,量一量家里人的身高,并作为家人的小资料记录保存下来。通过这些作业,使学生意识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布置小学数学作业要形式多样,具有层次性。

数学作业形式多样,学生做作业就有好奇心,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完“方向”这节课后,留给学生一道口头作业,利用上学与放学路上的时间,认真观察,说说学校到家里或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在“寓学于乐”中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教学当中,每一个班的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布置的作业就会使优秀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事情发生。为了照顾全体学生,首先,我们可以布置一些“自助餐”式的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将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适合水平差一点的学生,b层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适合优秀的学生。以圆锥的体积为例,a层是已知圆锥的高和底面面积,求圆锥的体积。b层是已知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或圆锥的高和底面直径,求圆锥的体积。c层是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圆锥的高,求圆锥的体积。其次,布置一些“套餐”式的作业,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混合运算后,笔者提供给学生这样的信息,苹果每千克3援5元、梨2援25元、桃子1援78元、橙子2援56元,根据信息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这样的作业因人而异,优秀生提的问题难一点,学困生提的问题简单一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一)及时面批。

作业批改是教师的常规工作,学生刚交上来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批时,及时指出学生不正确的地方,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改正,也有利于教师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在纠正时具有针对性,在以后的教学调整中起到关键作用。面批还可以避免学生对答案或个别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暂不评价。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都不一样,就是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多时,为了防止给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采取暂不批阅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清错误原因,提出修改方法,让学生重新做完之后,教师再进行批阅。

(三)双向交流,鼓励上进。

教师与学生课内课外的交流面较小。我们可以借助作业双向交流,以鼓励学生上进为目的。首先,教师批阅要细致,注重每一个细节,如果学生弄错了,弄清原因,写上小批语。其次,鼓励学生写数学小日记。数学小日记写在作业后面,只需一句或两句话,记录今天的课是否听懂了,哪些地方没有听懂以及对教师的意见等。教师根据数学小日记,可以调整教法与教学进度,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

(四)多方面评价。

语文教师批阅学生作文时是很认真的,不但从作文写作手法、文章结构入手,而且还特别关注遣词造句、修辞的运用以及书写方面等。我们在批阅数学作业时,不能只关注对与错,还要从学生解题思路、方法、算法、计算结果、书写等多个方面入手,给学生一个全面的评价。现在笔者给学生作业上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如果学生本次作业评价结果是“优甲a”,至少说明,本次作业全对才得“优”,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很好得“甲”,书写很整齐得“a”。总之,每次布置的作业,我们不要让学生仅仅看成做了一道题,完成了一项任务而已,不要让教师视为例行其事地画几个符号。而要看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的活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教师掌握教学境况,实施个别辅导、鼓励学生上进的必要过程。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一

数学日记有时候能帮我们理清思路,更好的把握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为大家整理了数学日记不可思议的数据,供大家参考学习。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这篇数学日记不可思议的数据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二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何通过作业的巧妙布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能力,是研究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就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优化语文课外作业的几个做法:(1)留一些读书的作业,让学生拥有书香之气.(2)留一些听与看的作业,让学生关注民生.(3)留一些调查与访问的作业,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4)留一些动手的作业,让学生体验生活,开拓创新.

作者:张彩虹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2009“”(7)分类号:g63关键词:课外作业语文实践语文素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三

就当前的作业现状而言,关注作业内容与形式变革的有很多,而关注学生需要以体现作业的价值却很少。为此,经过调查、实践与反思,本着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对现有的作业进入了深层次的反思,觉得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以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基础,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多渠道,着眼于课程发展的新趋势,设计活动化的课外作业,因此对学生和家长就作业的看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

1、有48.2%的学生回答“学习数学对解决生活实际没有大的帮助”,有30%的家长回答“学习数学对解决生活实际没有大的帮助”。

2、有53.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不喜欢”做数学作业,有42.3%%的学生回答“不喜欢”做数学作业。而当调查“你喜欢做哪一科作业?”时,语文、数学和英语的百分率相差无比,分别是28.5%、29%和29.4%。

3、六成多人每天碰到难的作业会选择一个人解决;一成多人选择和同学合作完成;选择放弃的有三成多的人。

4、应教师、家长要求而做作业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而感兴趣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

(二)对调查结果的反思。

从上述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学生、家长对于现有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其表现在:

--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而在这样单调乏味的作业面前,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使作业成为了一种呆板的机械训练。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是越来越高,对孩子机械的背诵口诀,默写,做大量的口算作业等等这样原本常规的作业,大多持的是反对票。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单一形式的作业中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思维,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潜能的发展。

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大部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类作业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单一的形式使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也谈不上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据此,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作业型式已不适合学生的需求,而必须对作业设计的方式和方法作改革,使它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又一个舞台。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课外作业活动化的设计。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活动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作业,丰富他们的生活,展示他们的个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一)设计作业要注意:

1、多样性。作业在设时应采用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开放性。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3、激励性。作业的过程是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应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时刻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合作性。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作业,激活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情感,引领学生互动学习。而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5、人文性。要使学生感到作业是自己的需要,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作业。

课外作业的布置,不能毫无选择地照搬课本的课后练习,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有改变、创造性地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学情,让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能行”;学生有差异,要区分对待,“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学生在做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作业时,不仅能够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1、趣味性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学乐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在新鲜、有趣、轻松的练习活动中,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创新,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如1:学习“24时计时法”后,教师布置学生以下作业:晚上自己从睡下看一下时间到起床时看一下总共睡了多长时间;上学前,看一看钟表是几点,中午回到家再看看是几点,然后说一说自己离开家多长时间;寒暑间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息时间表。

如2:在学了两步计算后可布置学生课后一起玩“算24点”的扑克游戏。

这些作业一改以往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赋予一定的情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一定的视觉享受。

2、操作性作业--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提升思考,获得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操作性作业,我们认为有二种类型:一种是通过动手操作,主动获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原理等。如测量一下你睡的床约几米、你的身高和家里人的身高并把他制成表格等相对应的课外作业。二是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生活中就含有很多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分析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与习惯。如学习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称一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再掂一掂食盐,还可以让学生上市场去先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然后亲自动手称一称或看卖主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的作业需要父母的协助下才能完成。

3、综合性作业--注意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做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作业成为沟通书本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桥梁。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证明,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在其他学科都可以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如: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把学校门前经过车辆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的统计图,排列出污染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写出分析报告,从中发现汽车的行驶对玉环县道路、空气污染情况以及改进的发展情况。

此外,把综合性作业分还可以分为以:(1)记录在报纸、课外书、或者电视上等途径看到、听到的难题、趣题,可以先自己试试解答再向老师提出疑问。

(2)学习心得、学习中对某个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是生活中一些积累。如有学生再还有自己的想法时,就会对我说:“我还有想法…”“你看我这样想行不行…”这些点滴言语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个机会,能从中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这些作业,涉及阅读、收集整理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示自己、发展个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与能力。

4、开放性作业--开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创造性。开放性作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2)个人无法完成,需要小组合作完成。除独立完成的作业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如:计算出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平均体重,利用放学时间到附近菜市场调查某一种蔬菜的价格,并计算出这种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在互相合作中展开活动过程中,提高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调查或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学校准备组织去效外野餐,请你设计一购物方案,列出所需的物品、数量和单价,要求不超过50元/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我们以分析三册教材为例,列出三册所学知识体系与课外作业活动化对应表。

知识体系单元综合性开放性操作性趣味性。

数与计算。

制作几张数学算式卡片?估计一下你和你爸妈的体重,你和他们相差多少?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如果你有20元,可以换几张5元、2元、10元,还可以怎么换?“六一儿童节”,校门口每隔5米插了两面彩旗,从第一面彩旗到第5面彩旗相隔多少米?1、制作1-6乘法口诀卡片。2、把口诀背给你爸爸听1、据4×6画一画。

2、和爸爸进行口诀接龙等游戏。

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学校准备组织去效外野餐,请你设计一购物方案,列出所需的物品、数量和单价,要求不超过50元/人,并说说你的理由。把0、1、2、3、4、5、6、7、8、9分别填入方框内组成三个等式(每个数只能出现一次)。

+=。

--=。

×=。

1、针从“9”走到“12”,一共走了几分?2、继续制作7-9的乘法口诀卡片。3、16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要4根,最多可以摆几个,最少可以摆几个。1、举行口诀接龙。

2、小组口诀对答。

第8单元:数学广角8元可以有几种拿法?三个朋友一起,互相握一次手,可以握几次?穿一穿:拿三件外套,三条裤,有几种搭配方法?摆一摆,2、3、4可以摆出几个两位数。

空间与图形第1单元:长度单位量出七巧板里三角形的长度,算出三条边的长度和。路的这端到那端共种有8棵树,每两棵树之间都是2米,这段路共长米。估一估你的文具家族的长度,再量一量。

找一找:生活里用到米和厘米单位的记录下来。

第5单元:观察物体照镜子,当时间拨到9时、3时、5时等时间,你发现什么?猜一猜,做一做,对折后剪三个洞,打开后有几个洞?再对折呢?1、观察你爸爸可以从哪几个面着手,都一样吗?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图形。2、画一副对称图形。

(三)课外作业活动化的组织形式。

课外作业的组织形式要有的放矢。对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己选择伙伴合作进行,学生可以先进行同伴讨论,然后再独立完成;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探讨。还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具体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个人自主型作业:学生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不需要他人帮助来完成。

2、小组合作型作业:一些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适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组时可以按照作业不同而分组,有按照家庭的远近的差异分组的,有按照能力差异不同分组的等等。

3、家庭协助型作业:一些作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可以增强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对提高家庭素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使作业具有浓厚的亲情感。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四

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实例,学习加法的运算律。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加法的计算中和演算中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的基础。教材安排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五

教学过程:

刚才老师教大家折纸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谁知道?

生1:1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1分钟,1分钟有多少,能干什么。

课件出示钟表:

师:谁知道有关1分钟的哪些知识?

生1:16秒。

生2:60秒。

师:谁能告诉我哪个是分针?

师:分针走1格是1分种,那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远呢?

生3:60格。

师:那1分钟到底有多长啊?感受下。(课件演示)。

谈感受:

生1:我觉得有点长。

生2:我也觉得很长。

生3:我觉得很短。

生4:很快。

师:有的觉得长,有的觉得短,……。

测一测1分钟内自己的脉搏。

汇报:

生1:60(板书)。

生2:97(板书)。

生3:88(板书)。

生4:12。

师:老师帮你测一测。只测10秒就能推出。78下。(学生:啊?)。

生5:96下。(板书)。

生6:70下。(板书)。

师:根据这些数字,你能估计其他同学的心跳大约在多少下吗?

生1:90。

生2:60。

生3:80。

小结:每个的…………不一样,所以心跳也不一样。

师:老师带来了一组活动,活动内容:

计算拍球数小棒读字画画。

要求:每小组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活动。并记录下相应的次数。

汇报:

生1:我拍了122。

生2:我拍了50个。

生3:我小棒数了50个。

生4:我小棒数了30个。

生5:我1分钟读66个字。

将活动记录下来:(课件出示表格,当场填入数字)。

拍球。

活动内容。

组员代号。

结果。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

师:我能看出,1号1分钟拍90个,我能推算出2分钟拍几个。

提问:4号2分钟大约能拍几个?

做实验:1分钟你能写多少个字?

先估计:

生1:50个。

生2:30个。

生3:90个。

验证到底写几个(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学生开始写。

汇报:

生1:我猜想的是10个字,我写的就是10个字。

生2:我猜的是30个字,只写了13个字。

师:刚才猜90个字的同学呢?

生3:我也只写了十几个字。

通过刚才的体验,你有什么感想?

生1:只会说是没有用的,得做出来。

师:你能猜测2分钟写多少个字吗?

师: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六

国家三令五申给小学生松绑减负,如今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在数量上总体有所减轻。在此背景之下,小学生语文作业有了哪些变化?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数量减少而质量提升了?为了了解上述情况,近阶段,我对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提高作业质量远比减少数量来得艰巨、复杂。大多数学校的作业内容应试训练色彩浓厚,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解决策略。

1、重新包装作业的“趣味外衣”。

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常常容易忽视的问题:是不是没有趣味性的作业我们就不能做了?比如抄词、背书等。如果因噎废食,是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趣味而趣味?如果因为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本身“缺乏趣味”就加以忽略或淡化,那就违背了“三维”目标的要求,造成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缺失。我的经验是:设计作业的时候,像抄词语、组词、造句等苦口良药,可以给它一个趣味性的外衣。比如,为了训练学生辨别形近字,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火眼金睛”栏目的作业,此方法操作简单,但不减疗效,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2、本身就有趣味的课文,作业应增强探索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开放性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自己去发现知识,激发学生新奇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挖掘出学生创作性思维的潜能。

3、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自主性、合作性的结合。

这三个名词的`含义相信读者都明白,我想强调的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以及如何在作业设计中具体操作。

以完成一份手抄报作业为例,手抄报的主题和内容可以由学生自由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确定主题后,有的同学负责找资料,有的负责誊抄或打印,有的负责排版美化,有的负责报纸上墙或装订。每一项作业都得经过小组完成,遇到困难相互帮助,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还可以请社会人员帮忙,包括家长和老师。这样,学生在作业中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中学会了交流,在交流中逐渐成长,从而增强了责任心,健全了高尚的人格。在这方面,去做的学校不少,做得好的学校不多。但是真的认真去做了,你可能会得到惊喜的成果。

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口语作业在许多班级中都有过布置,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作出了大胆的尝试:每天的课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按学号上台演讲(演讲内容事先要自己准备好,不准看稿子),后一名学生必须点评,其他学生可以举手点评,最后教师做出评价。因为只有5分钟,学生的演讲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因此演讲者还需要有采集编创的能力,把外在的读物化作内在的独特感受,然后把这种感受通过演讲的形式传递给大家。这项训练已经持续了两年半的时间,学生已形成了习惯,不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5、作业的评价应讲求时效性、沟通性、多元化。

(1)作业的批改是有保鲜期的。学生作业交上来,会有一种天然的期待,希望能早一点得到教师的肯定。实践发现,这种期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因此,及时批改有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2)从单纯批改走向相互沟通。学生水平各异,作业质量也会存在差异,因此,评语的设计需要老师精心准备,或微笑鼓励,或颦眉愠怒,或鼓掌赞赏,或哀叹可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也写上类似的话语。这样,作业本成了师生沟通的桥梁、情感的纽带,学生倾力而为,作业质量自然得以保证。

(3)评价方式需要多元化。除了必要的评分和打等级之外,评价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从评价的方法上来说,可以采用图表符号评价、短语评价、表情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从评价的维度来看,我们可以紧密结合“三个维度”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家长,比如说小作文的初评。笔者通过几年的研究发现,小作文经过家长的初评,再经过教师的批改,能激发起学生空前的写作兴趣,他们会对比教师与家长不同的评价角度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而迸发出自己的评价,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很重要。研究表明,同伴的评价不亚于教师的当众表扬激励,群体的肯定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去。因而要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校应考虑予以采纳推广,而不应视为教师偷懒。

二、结语。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依据应该是新课程标准,作业观应该是以生为本、面向全体、新颖多样、学以致用。同时,也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次布置作业,以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不同的学生都“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将所学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的运用,而创造性的作业设计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在创造性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前提之下,配合以创造性的作业设计,广大的小学生应该可以充分地享受语文学习之乐趣,美美地体验语文滋养之幸福。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七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要素进行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思想和计划。它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要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考虑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但所有这些目标的落实和实现,光凭借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外的进一步落实,而作业的有效布置是落实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如何调整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位置,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作业布置中的具体策略。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消化和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基本能力。布置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业练习什么内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一题多变是开放题常见的类型。这种题通过适当变换条件和问题,起到一题多用的作用。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学生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业设计也应体现新颖、有趣。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趣味性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作业的技巧性,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操作题等经常变换,课本习题、自编习题、计算类题目互相穿插,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作业的乐趣。趣味性作业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促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比如,教学表示数字单词时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有关数字的信息,并让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除了收集电话号码、门牌号外,还收集了全家的生日、身高以及自己的零用钱等。有的学生甚至还调查了自己家里一个月用了多少度电和多少吨水,统计自己一天做多少道数学题。不难看出,这些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而又趣味浓厚的作业,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复习了所学知识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

设计层次性作业,实施因材施教。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但传统的作业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一刀切”,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作业,第二层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型作业,第三层是面向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型作业。对于后进生,要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做,对优生是一个促进,又能帮助差生克服“完不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对学生练习的弹性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所获,都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分层次布置作业,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具体体现。但不等于迁就学生,不等于对学生降低要求,而是尊重学生的基础,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针对所教学学生实际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作业要求,尺度不能统一。层次性作业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改变以往作业的形式,并把其中的一部分设计为专项作业——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实践性作业成为一座桥梁,连接学生课内、课外生活,进而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乐趣。如学习人民币之前先让学生去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从而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知各种物品的价位,学习了人民币元角分后,老师布置学生,到超市购物,把自己购买的物品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总之,作业设置过程必须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要求,做到内容创新,形式多样,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每一个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做数学作业。并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八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有其合理性,譬如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充实课程内容、巩固知识等。但是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行,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弊端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缺乏差异性。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差异、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不管学生是否掌握,是否能够接受,作业设计只是片面强调学生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作业中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较少,学生所做的无用功较多。第二,缺乏多样性。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作业内容的丰富与形式的多样,而是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重复抄写和背诵课本上字词句段,导致作业没有挑战性,含金量低。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而且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使学生对作业,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和排斥心理。第三,作业布置随意性较强。这种随意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教师设计作业上。一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没有规划,随心所欲,致使学生缺乏心理上、生活上和技能上的必要准备,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二是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求和指导上。一些教师不注重严格要求和具体指导,放任自流,或者任务式地检查,缺乏对作业质量的关注,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对作业不重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笔者认为要突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个性化,一方面要充分依托文本,另一方面要适度超越,求真务实,创新思路。下面就以古诗文练习作业设计为例,具体探讨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几点策略。

(一)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创新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和训练下才能成为能力,很多诗歌和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如何通过古诗文练习作业设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文言文续编故事、编演课本剧等作业,这些都是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较好的作业形式。比如,在学完《滥竽充数》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南郭先生离开宫廷后去了哪里,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相信他们编出来的故事充满了童趣,五花八门。再比如在学完《春江晚景》后,让学生把诗歌描写的美丽景色画出来,除诗歌描写的景物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景物,使景色更加美丽。小学生本来就喜欢画画,这样一来,他们的想象力在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链接生活,在情境中灵活运用。

小学生而言,知识运用应该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我们精心创设一些具体可感的情境,学生就会充分调动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在情境中灵活运用古诗文的过程,也是他们在古诗文学习的道路上跨越发展的过程。

(三)巧妙迁移,在整合中加深感悟。

教材中编排的有限的文言文无非是个例子。每篇文言文,在用词造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介绍事物、揭示道理等方面,都会有鲜明的特色。如果教师能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善于挖掘课文中最富有鲜明特色、最具有迁移价值的`“点”有机迁移,或以读促读、或以读促写,就能构建开放型、立体式、一体化、趣味性的语文练习设计,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浅析学习中实现新的发展。这里笔者选取了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矛与盾》的练习设计为例作为参考。新课改如火如荼,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作业个性化的设计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今后应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挖掘教材训练点,创设各种机会,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尾巴”,让个性化作业活动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7169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