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学生评价,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教案编写时需要注意教学活动的顺序和连接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如果你对教案的编写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妨看看下面的教案例子。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一
1、感知有规律的排序,知道2组以上一样的才是有规律的。
2、大胆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有规律排序的美,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1、ppt课件。
2、学具操作材料:纸质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导入。
1、小朋友按男女男女的顺序入场。
教师:今天老师在给小朋友安排座位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仔细观察下)。
(请你仔细看看边上的小朋友,来举手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我们是男女男女的坐的。
师:真棒,你发现了我们的座位是按照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这样有规律的坐小椅子的。
(小朋友看看是不是这样子的呀?真厉害,被你们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师把小朋友发现的这个秘密做到了电脑上,我们一起看看吧,电脑上男孩女孩是怎样排的呀?)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我们把这种排序叫做有规律的排序。
2、除了老师帮你们做的这个位置,你们想想看还可以怎么做呢?(想不出,提示:我把第二个小女孩和第三个小男孩换了一下,那你们看看前面是几个男孩子几个女孩子(2个2个),你们说接下来应该怎样排这个位置呢?(小手摸头,提醒换,最后请小朋友自己换)。
播放课件(老师也把它放到了电脑上,你们真厉害想到了新的排座位的方法)(鼓励)。
(二)。
1、观察课件画面,了解动物的排序方法。
教师:有一些小动物也像我们一样有规律地排着队呢,我们来看看是谁?(教师操作课件,注意一组一组慢慢点出来,慢慢点出来的时候问谁在排队呀?原来是小猴和青蛙,(几只几只)一只猴子两只青蛙,接着怎么排呢?又是一只猴子两只青蛙,最后还是一只猴子两只青蛙。)。
教师: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教师:它们排队的规律和小朋友坐椅子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坐的座位是2个男孩2个女孩,而小动物的队伍是一只猴子两只青蛙,一只猴子,两只青蛙。)这是2种不同的.排队方式,你们发现了小动物的排队的秘密了。告诉你们其他小动物也想来排队,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看看是谁呀?(小猫、小狗、小兔子)你们说他们这样是有规律的排队吗?(不是,为什么不是呢?谁来说说?老师告诉你们,只有2组以上相同的排队,我们把它称作为有规律的排序,只有一组是不能发现他们的规律的,大家想想看,如果让他们有规律的排队,该怎么排呀?(想不出,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排队方式,按照我们上面讲的规律,只需要在后面再排1组就好了。)。
2、判别:哪一排是有规律地排序?教师简单介绍有规律排序的含义。
教师:你觉得这两排中,哪一排算有规律地排序?第一排只有三只小动物在排队,看不出有什么规律,而第二排小动物的队伍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是有规律的排序。那请小朋友思考,怎么样才能判断他们是有规律的排队呢?我们把三个小动物在一起算一组,原来要有两组以上一样的队形才算是有规律的排序。)。
师小结:今天我们真棒,已经学会了四个有规律的排对方式了,分别是1个男孩子1个女孩子;2个男孩子2个女孩子;1只小猴子2只小青蛙;还有1橘子1草莓1苹果。现在老师考考你们咯,到底有没有记住今天学到的本领。
这里有一只小蜜蜂和小蝴蝶,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排队呢?有没有猜对呀?
(三)幼儿自主探索新的排序方法(发放操作材料及动物图片)。
1、接下来请小朋友也来帮小动物来排排队吧,看老师手上有哪些小动物,就请你们来当小老师,来帮小动物来排队,你们可以选择2种、3种、也可以4种小动物来进行有规律的排队,看看你们能不能用不同的办法来给小朋友排队。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8个圆圈可以不用粘完,能表现规律即可)。
(四)欣赏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事物。
1、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教师:今天小朋友想出了许多规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它们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美,就像一首首好听的歌曲,都是很有节奏的。说说,你们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什么有规律的东西呢?(逐一讲述规律)(先环境《积木、卫生间、柜子》有规律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的享受。
(2)欣赏大型玩具。
(3)欣赏被套。
(4)欣赏靠垫。
(5)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呢?
日常活动:继续和孩子寻找有规律的东西。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二
1.能够观察发现物体的排序规律,体验递增、递减的规律。
2.尝试用有规律的方法进行排序,体验规律排序的乐趣。
3.回归生活,体验有规律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ppt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让幼儿探索发现物体有规律的排序,体验排序的乐趣。
难点:用递增、递减的规律进行排序。
1.创设情景,引发幼儿探索物体的排序规律。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彩旗、灯笼、地板格的排序规律,把不完整的规律补充完整。
(2)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合作运用不同的规律进行排序。
师:小朋友们开始动手操作,一起布置新家。
2.进一步找寻规律,体验递增、递减的排序规律。
(1)请幼儿观察玩具橱中积木的递增递减排列顺序。
师:玩具橱的'第四层是积木,观看排序。
总结:这是按照递增的规律排序的。
(2)玩递增递减排序的游戏。
3.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发现规律。
师:有规律排序在大自然中、生活中到处可见,应用非常的广泛,比如,大自然中的动物――斑马,生活中斑马线、床单、雨伞、地板,一年四季的轮回,就连锣鼓的声音都可以是有规律的。
4.活动结束,跟老师去探索大自然中、生活中的排序规律。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摆一摆”,在此环节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把想的规律摆出来,体现了手脑互动,然后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在说时注意要说完整话,用“我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请小伙伴接着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是缺少小组活动,下次设计时加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三
1、能通过观察、推理发现物品、图形或数字的排序规律。
2、能按照已有规律继续排序。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4、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提升对规律排序的认识。
1、发现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2、自己创造规律进行排序。
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卡若干。
2、经验准备:认识几种平面图形。
今天大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我们也去看看吧!
问题:
(1)大森林里真热闹,谁来参加联欢会?
(2)它们排队有规律吗?什么规律?
1、有些小动物来晚了,我们来按照规律给它们排好队吧。
2、引导幼儿排列出”abcabcabc”“aabbaabb”“aabaabaab”“aabcaabc”等不同模式。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有规律的?(桌子、椅子、衣服的花纹)。
1、操作材料练习。
问题:
(1)你能看出来这些图形(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吗?
(2)你来试试接着往下排吧?
(3)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摆一摆”,在此环节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把想的规律摆出来,体现了手脑互动,然后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在说时注意要说完整话,用“我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请小伙伴接着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是缺少小组活动,下次设计时加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小百科: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直接选择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而基数排序、冒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归并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2、体验按规律排序活动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动物队列等。
2、学具:串珠、幼儿排序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规律。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盒子。只要你吹一口神气,就会马上变出来的。123变,是花。(出示没规律的一串)个别说是蓝的花,黄的,红的,谁来猜一猜,接下去会是一朵什么颜色的花呢?(幼儿猜测)。
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吗?看清楚了(拉出小花进行验证)。
2、师:没猜对的小朋友别灰心,我们再来一次。(出示有规律的一串)红的,黄的,绿的,红的,黄的,绿的,接下去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了?(红色)。
3、师:为什么第一串大家猜不对,而第二串都能够猜对了呢?(幼儿回答)。
提示:
因为第一串小花排列没有规律,而第二串小花的颜色排列是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律,让我们去找找规律吧!
二、发现规律: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开运动会了。老师带小朋友们去运动场看看。
1、你在运动场周围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2、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根据幼儿说的,教师逐一出示小图示)它们是怎么排队的?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它们的规律。简单小结。
3、运动员要进场了,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四、巩固规律,制作奖品。
1、教师交代任务,讲清操作要求。
2、分组自由操作,制作奖品。
3、呈现自制的奖品,教师简单讲评。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五
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初步感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能边听应用题边摆算式,认识加号、等号。
贴绒数字1、2、3、4、5、加号、等号若干。
教具若干。
1、集体活动。
2、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
a:“草地上有2只公鸡,又来了1只公鸡,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公鸡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小朋友用一道算式表示。(幼儿说教师记)“这道算式表示刚才的一件什么事情?(2表示草地上有两只公鸡,1表示1只公鸡,加号表示又来了,等于3表示草地上一共有3只公鸡。)加号是什么样的?(一横一竖)等号是什么样的?(两条一样长的横线),集体把2+1=3的算式读两遍。
b:“动物园里有1头大象,又运来了2头大象,动物园里一共有几头大象呢?你是用一道什么算式算出来的?”“这道算式表示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再来说一说。”
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口报应用题。
a:“河里有1条鱼,又游来3条鱼,河里一共有几条鱼?”
b:“飞机场有2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飞机场一共有几架飞机呢?”
“谁愿意把你列的算式告诉大家?”(幼儿发言)。
3、幼儿作业教后感:这节课是看孩子的理解能力,小部分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好,,有的小朋友会把加法说成减法,容易搞错了。在操作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还是能做对了。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六
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孩子们经常会对老师或同伴说:我发现养殖角里的小房子是三角形的,我们吃的桔子是圆形的,我们教师的门是长方形的,为了使孩子进一步对图形有所了解,激发兴趣,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说、看、寻找,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1、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环境,加深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步培养幼儿分析、判断能力。
1、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2、室内墙饰增添几何图行拼成的作品。
3、图片一副,小动物卡片。
4、音乐磁带《郊游》、《划船》音乐、录音机。
1、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太阳公公咪咪笑,花儿草儿弯弯腰,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动物出来玩了?
(2)师:有那些小动物要到公园去玩耍?(依次出示小兔、小鸭、小猫)它们还带了许多好吃的点心,请家仔细看看有什么形状的点心?(互相讲,个别讲)(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它们放好了点心背好了小包出发了!放歌曲《郊游》。
(3)钻近几何图形门。
a师:看公园的门多神气!这些门的形状棒吗?有什么形状的门?
b“小动物们造了自己喜欢的门进了公园。”
提问:小动物分别是从什么形状的门进了公园。
4、中班数学礁有趣的几何图形。
一、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突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5、中班数学说课稿有趣的几何图形(附礁)。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七
1、观察并发现饮料排列的规律,能按规律填补空缺。
2、能仔细进行观察,并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不同颜色的三种饮料卡片若干,幼儿用书第22~23页活动过程:
一、不同的饮料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三种饮料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形状、颜色不一样。
二、贴贴乐。
1、教师将第一种饮料卡片贴在长条纸上,按颜色不同贴成一个红色的、两个绿色的、三个蓝色的规律(饮料卡片不少于两组规律)。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是怎么排的。
2、请个别幼儿按规律再贴一组饮料卡片,集体检查是否正确。
3、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三张卡片(必须保证有一组规律是完整的),再观察少的卡片应该是什么颜色,并将其贴上。
4、教师用另外两种饮料卡片贴成三三规律,幼儿观察并说出规律。
5、教师抽取走四张饮料卡片,幼儿观察并填补卡片。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上饮料卡片的排列规律。
2、请幼儿思考空缺的地方应该是什么饮料,从贴纸上取下该饮料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幼儿用书,相互检查贴的对不对。
4、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自己排列出一定的规律,引导幼儿相互观察、发现同伴的规律,提高整体感知规律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八
彩色串珠数个,或是几何图形的积木数。
方法一,掌握两种物体的排序。
(1)同是圆形串珠,一个红色,一个绿色,引导孩子进行红、绿、红、绿……排序;
(2)可以进行相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的排序。
方法二,掌握3种物体有规律的排序。
(1)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排序。
(2)相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排序。无论哪种方法,家长都要先示范给孩子看,一是激发孩子参与创作的兴趣,二是便于孩子模仿理解。孩子操作后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孩子用和家长不同的方法进行排队,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九
1.发现和体会事物间的排列规律。
2.尝试创造性地按某种规律进行拼摆活动,发展思维能力。
3.感受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1.教具:ppt课件、青蛙、乌龟图片各四张。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板、各色吸管若干。
一、发现规律。
(一)听故事,找规律。
1.在《绿毛龟》这个故事中,当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坐下。
介绍玩法:绿毛龟有个最大的爱好:收集小朋友的凳子。如果你听到我的故事里出。
现了“绿毛龟”三个字就马上坐下,不然它会把你的凳子收走。
2.出示青蛙和乌龟的图片: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3.小结:像绿青蛙和绿毛龟这样一个接着一个重复的排列,我们就叫它有规律的。
排列。
(二)观察ppt,讨论,分析,推理,发现按物体名称、数量、方位的差异进行排序的规律,并想象续排。
师:绿青蛙和绿毛龟已经想好要去找谁玩了,你们觉得它们来到了谁的家里?
2.孩子们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并续排。
(1)可爱的小动物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如果继续的话你知道后面会是谁吗?
(2)漂亮的向日葵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下一棵是怎么样的?
(3)小鱼,它是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继续排列的话后面会是怎么排的?
(4)天空中飘来了气球,气球后面会有白云,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气球的数量不变,白云每次增加一朵重复的排列,我们叫它递增规律。)。
3.小结:小兔家里这么多有规律的东西,有的是按照事物的名称,如:小鸡、小狗、小猴这样排的。有的是按照大小、高矮来排的。有的是按照方向:上下、左右这样排的。还有的是按照数量的变化:递增、递减。都可以排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
二、模仿规律。
根据ppt中的规律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续排,体验按顺序排列队伍的有趣。
(一)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2.幼儿体验:我们来试一试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动作,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二)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2.幼儿体验:我们也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我们的队列有规律又好看!
三、创新规律。
(一)帮助绿毛龟和绿青蛙铺小路。集体讨论,如何创新规律。
师:绿毛龟和绿青蛙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它们解决。
1.介绍操作材料。
2.启发幼儿讨论:用只有一种颜色的吸管要怎样摆成有规律的、与众不同的小路?
(二)第一次操作,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1.幼儿操作,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新排列规律。
2.作品展示,师幼总结创新之处——从物体数量、方位等方面的变化。
(三)第二次操作,运用总结的经验再次创新排序。师:小朋友铺的小路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知道别人是怎么摆的就学习到了又一个方法,这一次,小朋友可以自己重新设计也可以找好朋友合作摆出更有创意的小路。
1.幼儿再次操作,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创新排序。
2.再次分享,交流。
3.小结:小朋友的第二次创新更大胆,在数量、方向上都做了一个更大的变化。我们为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设的小路就更丰富多彩了。
四、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感受规律的美。
1.师:今天我们做了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用各种各样的规律帮助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路,绿青蛙和绿毛龟都特别的高兴。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有规律的排序,请小朋友欣赏欣赏(ppt)。
2.小结:像这样四季的轮回,还有生活中用的、穿的.、吃的、玩的等等都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排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多姿。
延伸活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找一找吧!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十
排序,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服装花纹上的排序、皮包上图案的'排序、饰品排列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公园中花草种植的排序……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的花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边;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
幼儿学习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初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幼儿学习排序,可以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也可以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者规律排列顺序。大班幼儿已经积累和建立了有关物体在颜色、形体和数量等特征差异排序的数学经验,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按照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的关系。新《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并结合《纲要》精神,我为幼儿选择的教学活动为“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并设定在大班第二学期进行。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形状、颜色间隔排序,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排序的方法。
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帮助别人以及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经做好的窗帘3份。幻灯片4、长绳子一条。
2、各种操作材料:人手一根绳子、一份操作材料。
3、轻音乐碟片、拱门6个。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爸爸、妈妈来上课,看!小动物们也来了(出示宝宝兔、嘟嘟牛等头饰)它搬了新家,正要做门帘,我们一起看它做的门帘是怎样的?”(出示分别三种排序的门帘)让孩子进行观察它们做的门帘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谁做的门帘?为什么?逐一介绍每条门帘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序。
二、布题。
动物们想考考我们的小朋友,它有一些没有完成的窗帘,看谁知道下面是排什么?出题:看幻灯(个别提问)小朋友都很棒哦!它们出的`难题都解决了,但家里还有许多门帘没有做好,动物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一起帮助想想办法,把这些漂亮的材料有规律的排列做成窗帘,好吗?谁想出的办法是不一样的。
幼儿操作。注重提醒幼儿尝试按箭头方向开始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
在操作时鼓励幼儿用语言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出来。如:一个红色的一个蓝色的等等。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模式排列方法,老师根据幼儿各个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指导。
完成后把自己的制作品装上小拱门处。
师:门帘做好了,我们一起帮它挂起来吧。
将幼儿做成的门帘挂起来,集体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结:请幼儿坐下来欣赏自己的成果,然后,发现错误的,进行讨论。抽检: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看动作做的门帘和幻灯,引导幼儿观察两种物体进行按一种特征进行排序,教会幼儿分析特征并掌握其中的规律。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面,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探索发现,使幼儿能正确区别,理解排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小百科:排序是计算机内经常进行的一种操作,其目的是将一组“无序”的记录序列调整为“有序”的记录序列。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十二
内容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是排序活动,排序是将由两个以上组成一组的物体排出序列。幼儿可根据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名称等排列物体,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认知目标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在5-6岁具体表现为: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我在设计中突出让幼儿感知发现、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以故事“绿毛龟”为主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从发现规律——模仿规律——创新规律——生活运用,层层递进。
活动重点为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有规律的方法进行操作;活动难点是创新的排列规律。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协调个体与小组、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我将采取语言引导、动作提示、同伴互助等方式进行指导,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教学目标:
1.发现和体会事物间的排列规律。
2.尝试创造性地按某种规律进行拼摆活动,发展思维能力。
3.感受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具:ppt课件、青蛙、乌龟图片各四张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板、各色吸管若干
教学过程:
一、发现规律
(一)听故事,找规律。
1.在《绿毛龟》这个故事中,当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坐下。
介绍玩法:绿毛龟有个最大的爱好:收集小朋友的凳子。如果你听到我的故事里出
现了“绿毛龟”三个字就马上坐下,不然它会把你的凳子收走。
2.出示青蛙和乌龟的图片: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3.小结:像绿青蛙和绿毛龟这样一个接着一个重复的排列,我们就叫它有规律的
排列。
(二)观察ppt,讨论,分析,推理,发现按物体名称、数量、方位的差异进行排序的规律,并想象续排。
师:绿青蛙和绿毛龟已经想好要去找谁玩了,你们觉得它们来到了谁的家里?
2.孩子们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并续排。
(1)可爱的小动物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如果继续的话你知道后面会是谁吗?
(2)漂亮的向日葵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下一棵是怎么样的?
(3)小鱼,它是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继续排列的话后面会是怎么排的?
(4)天空中飘来了气球,气球后面会有白云,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气球的数量不变,白云每次增加一朵重复的排列,我们叫它递增规律。)
3.小结:小兔家里这么多有规律的东西,有的是按照事物的名称,如:小鸡、小狗、小猴这样排的。有的是按照大小、高矮来排的。有的是按照方向:上下、左右这样排的。还有的是按照数量的变化:递增、递减。都可以排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
二、模仿规律
根据ppt中的规律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续排,体验按顺序排列队伍的有趣。
(一)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2.幼儿体验:我们来试一试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动作,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二)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2.幼儿体验:我们也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我们的队列有规律又好看!
三、创新规律
(一)帮助绿毛龟和绿青蛙铺小路。集体讨论,如何创新规律。
师:绿毛龟和绿青蛙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它们解决。
1.介绍操作材料。
2.启发幼儿讨论:用只有一种颜色的吸管要怎样摆成有规律的、与众不同的小路?
(二)第一次操作,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1.幼儿操作,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新排列规律。
2.作品展示,师幼总结创新之处——从物体数量、方位等方面的变化。
(三)第二次操作,运用总结的经验再次创新排序。师:小朋友铺的小路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知道别人是怎么摆的就学习到了又一个方法,这一次,小朋友可以自己重新设计也可以找好朋友合作摆出更有创意的小路。
1.幼儿再次操作,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创新排序。
2.再次分享,交流。
3.小结:小朋友的第二次创新更大胆,在数量、方向上都做了一个更大的变化。我们为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设的小路就更丰富多彩了。
四、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感受规律的美。
1.师:今天我们做了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用各种各样的规律帮助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路,绿青蛙和绿毛龟都特别的高兴。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有规律的排序,请小朋友欣赏欣赏(ppt)。
2.小结:像这样四季的轮回,还有生活中用的、穿的、吃的、玩的等等都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排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多姿。
延伸活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找一找吧!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师出时传好的项链,进行提问:
1、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去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公开课数学活动:我给他们排排队。
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活动延伸: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十四
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十五
延伸活动中,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带小朋友们走进数学区域,为幼儿提供录象故事和故事小卡片,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按故事情节顺序排列故事小卡片。听完故事后,我又带小朋友们到室外去找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十六
1.通过数的比较游戏,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幼儿能够以量为基础感知不同数的大小,会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给10以内的数排序。
3.通过动手操作,幼儿喜欢参与数学活动。
1.演示板一套。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一、复习导入。
教师请幼儿一起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复习10以内数的正数和倒数。
二、操作探索。
游戏一:比较量的多与少。
1.教师向幼儿闪看两张数字卡片(如6、8),每次闪看后让幼儿在思维板上摆放相应数量的思维体。
2.教师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比较两组思维体的多少,并用语言表述,如:“1,2,3,4,5,6,第一排是6个思维体;1,2,3,4,5,6,7,8,第二排是8个思维体。8个思维体比6个思维体多,6个思维体比8个思维体少。”
3.让幼儿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6和8,摆放在相应数量的思维体旁边。
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数字‘6’和数字‘8’,谁大?谁小?”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8个思维体比6个思维体多,8比6大;6个思维体比8个思维体少,6比8小。”
游戏二:数字比大小。
教师向幼儿出示任意两张数字卡片,让幼儿说一说哪个数大,哪个数小,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引导幼儿思考后再动手操作,通过量的比较获得大小的概念。
游戏三:最大数,最小数。
教师向幼儿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幼儿想一想最大的数是谁,最小的数是谁。
如果幼儿说对了,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如“2、5、7”三个数,幼儿可以说“2个、5个和7个相比,7个最多,2个最少,所以7最大,2最小”);如果幼儿说错了,可以用思维体在思维板上为幼儿演示,引导幼儿通过比较量的多少找出大数和小数。
游戏四:学习数的排列。
1.教师:“请听题。”
幼儿:“训练耳朵。”
教师:“请快速拿出下列数字卡片:1、8、3、9、6。预备——开始。”
幼儿操作。
2.教师:“请把这些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摆成一排。”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请操作正确的幼儿说一说他是怎样排出来的。
3.教师在思维板的1-5排插放相应数量的思维体,让幼儿将这些思维体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移至6-10排,验证正确的排列顺序为1,3,6,8,9。
幼儿园大班排序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排序,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排序材料:
积木、动物小人、雪花片课件(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水果等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活动。
提问:1、活动室和原来有什么不同(板凳是两种颜色的)。
2、再看看我们今天排的队伍和原来排队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排的是一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3、手指游戏:《合拢放开》。
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排序》,什么是排序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排队。就像刚才小朋友的队伍,小板凳的队伍还有手指游戏中的合拢放开、小手指爬这些都是排序)排序有好多种方法,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
a、根据课件,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b、提供材料,引导幼儿一起尝试排序。
c、观察图片,说出解决方法。(排序的方法可真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种类等特征来排队。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排序,有问题吗?)。
d、欣赏了解更多种排序方法,巩固对排序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
四、课后延伸活动。
1、操作活动,为幼儿提供多种排序材料供幼儿练习;。
2、手工活动《美丽的项链》(用手工纸条粘合、串联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19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