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备课准备,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下面是一些教案编写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一
《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结构上,此节内容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后学习的,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及指数幂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感受化归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1)、知道乘方、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学生尝试利用知识的迁移获得新知,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规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1、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求正方形的面积及正方体的体积,具备求一个正数的平方和立方的知识水平,且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乘方的定义及表示,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但学生对于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掌握上会有难度,对于这类计算容易混淆,是本节课的难点。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方定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的形成与运用
教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观察、比较、归纳,合作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面积是x 3×3可以记作x,读作xxx.
(2)、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体积是x 3×3×3可以记作x,读作xxx.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自主探索形成新知
观察下列各式有何特征?
(1)2×2×2×2=?
(2)(-3)×(-3)×(-3)=?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归纳乘方定义及表示,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明确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体现化归的数学思想。
3、应用新知巩固概念
4、探索研究发现规律
通过题组训练,探索规律,合作交流,获得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分类的数学思想。
5、应用新知巩固训练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符号法则的运用及利用乘方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拓展思维知识延伸
利用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的热情。
7、课堂小结归纳反思
锻炼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和归纳能力
教学评价分析:
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参与及与同学合作交流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1)关注学生的智力参与度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练习的评价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二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是人教实验版数学八年级(上)教材第十一章《数据的描述》的第三节。这一节是在学习了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以后的一节活动课,它是对七年级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及本章数据的描述等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对所学的有关数据处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直观描述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及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新课程理念和认知水平,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处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灵活选用统计图对具体问题的数据进行清晰、有效地描述,并获取有用信息并作出合理决策。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团结合作、互相交流的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合理处理信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节水及环保意识。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2)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我今天所授课的班级,应该说学生的数学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学习基础较差,会被动参与,因此应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学习的兴趣,使之获得成就感。
枯燥的数据是令人乏味的,首先可采用激趣法:恰当收集选取图片和视频资料,为课题学习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分层安排活动,能力强的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完成,能力差的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例外,提供更多的学习扩展资料供学生浏览。这样可让所有学生有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的成功,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
本课题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准备直尺、铅笔、圆规、量角器等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说明
新课引入
(2)你了解世界及我国有关水资源的现状吗?借助图片展示,是学生对我国国有资源现状有直观感受,触发他们的节水意识!
探究新知活动一:
阅读课本80页的“背景资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么样?
(2)我国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么样?
(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么样?
学生阅读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收集全班同学各家人均月用水量,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描述这些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5)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开展调查实验活动)
活动三:资料展示:(投影)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有关资料,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课堂小结:
1.当前水资源状况,
2.节约水资源带来的价值,
3.节约水资源的办法
整理本节课内容,统计相关数据;查找有关“节约水资源”的课题报告;并分析课题报告的写法。
通过具体数据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现状,更深刻体会节水的重要性!
来源于同学们身边的数据更有说服力,同时让同学感受到节水应从我做起。
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是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梳理所学知识,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加深对资源现状的理解。
学会整理、归纳所学知识;分析课题报告。
这个课题学习,应该用比较长的时间,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问题进行学习、探究。这需要学生的充分准备,然后可安排学生一起进行探讨、交流。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这个课题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2、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信息社会,人们沟通交流方式多样化,移动电话已很普及,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理实意义。
出示教科书80页的例2;观察下列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表:
全球通神州行。
月租费50元/月0。
本地通话费0.40元/分0.60元/分。
设计以下问题:
1、你能从中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试用自己的话说说。
2、猜一猜,使用哪一种计费方式合算?
3、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00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
4、对于某个本地通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本例是一道与生活相关的'移动电话收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现实意义。
理解问题是本身是列方程的基础,本例是通过表格形式给出已知数据的,通过设计问题1、2、3让学生展开讨论,帮助理解,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探索分析。
解决问题学生充分交流讨论、整理归纳。
解:1、用“全球通”每月收月租费50元,此外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40元/分加收通话费;用“神州行”不收月租费,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60元/分收通话费。
2、不一定,具体由当月累计通话时间决定。
3、全球通神州行。
200分130元120元。
300分170元180元。
0.6t=50+0.4t。
移项得0.6t-0.4t=50。
合并,得0.2t=50。
系数化为1,得t=250。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数据,简单明了,易于比较。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讨论解是否合理。
开放题。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小组讨论,试用框图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整理。
实际问题题。
列方程。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四
1.了解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深刻理解正数和负数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具有相反意义的理。
3.进一步理解0的特殊意义。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熟练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分小组派代表,注意数学语言规范。
1.认真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某零件的直径在图纸上注明是,单位是毫米,这样标注表示零件直径的标准尺寸是毫米,加工要求直径可以是毫米,最小可以是毫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带有“一”的数是负数;b、0℃表示没有温度;
c、0既可以看作是正数,也可以看作是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认识正、负数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特别是数0。
讲授新课:
例1.仔细找一找,找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甲队胜5场;零下6度;向南走50米;运进粮食40吨;乙队负4场;零上10度;向北走20米;支出1000元;收入3500元。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复习巩固:练习:课本p6练习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1.1的第3、6、7、8题。
活动与探究: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五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六
检验。
这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用框图反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解题过程概括整理,帮助理解,培养模型化的思想和应用数学于现实生活的意识。
小结与作业。
布置作业。
自我评价。
1、必做题:教科书82页习题2.2第2题。
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大54,求原来的两位数。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本章内容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本节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移动电话收费,旅游费用等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在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答案的合性的活动,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前面几节学习中,已经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进行多次渗透,逐步细化,本节要求学生用框图概括,使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较理性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七
认识三角形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顾与思考。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第三环节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项.
第四环节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一部分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在四根长度分别是8cm、10cm、15cm、20cm的小木棒中选三根木棒摆三角形.学生统计能否摆成三角形的情况.
第二部分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通过让学生测量任意三角形三边长度来比较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教师通过几何画板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第五环节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
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若第三边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自我谈收获体会,说说学完本节课的困惑.教师做最终总结并指出注意事项.
学生对本节内容归纳为以下两点:
1.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事项为:判断a,b,c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应注意:a+bc,a+cb,b+ca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当a是a,b,c三条线段中最长的一条时,只要b+ca就是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边.
第七环节探究拓展思考。
1.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7,且三边长都有是整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你可以先固定一边的长,用列表法探求.
2.在例1中,你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3.以三根长度相同的火柴为边,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现在给你六根火柴,如果以每根火柴为边来组成三角形,最多可组成多少个三角形?试试看.
第八环节作业布置。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八
如在解方程30%x+70%(200-x)=200×70%中,在去分母时,方程两边都乘以100,化去%得:
30x+70(200-x)=200×70,有部分学生就提出疑问,为什么在200那里不乘以100?在(200-x)的里面又不乘以100呢?为了能让学生明白,我想是否要将原方程变形为,然后再各项乘以100,写成,最后化去分母。
又在解方程中,怎样去分母呢?最小公倍数是什么呢?学生是有疑惑的,当分母是小数时,找最小公倍数是困难的,我们要引导学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九
方程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学工具,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第3课时。解方程既是本章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数有重要基础作用。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解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产生学习解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列方程,然后尝试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并通过练习归纳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能。
1、教学目标。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熟练进行运算。依据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本节的难点是对法则的理解。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
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
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5.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
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一
2. 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
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的。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1.在教室里,根据座位图,确定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2.教材40页练习
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
1.如图,a点为原点(0,0),则b点记为(3,1)
2.如图,以灯塔a为观测点,小岛b在灯塔a北偏东45,距灯塔3km 处。
例2 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舰艇来说:
(1)北偏东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为1cm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1. 如图是某城市市区的一部分示意图,对市政府来说:
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方法
学生尝试描述位置
2. 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
(1) 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
(2) 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
1. 为什么要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没有顺序可以吗?
2. 几种常用的表示点位置的方法.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44页:1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二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
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三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相关内容。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叉的程度有关。
实物投影仪、ppt、小棒、线、纸片、三角尺等。
(二)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导入新课。
1.从生活中的角引入数学图形中的角。
师:板书“角”字。
谈话: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些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数学图形中的角。
2.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角。
(三)引导探究角。
(3)联系实际,感知角的特征。
谈话:角是个调皮的娃娃,特别喜欢玩捉迷藏,你能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
出示扇子、三角尺、钟面、剪刀的图片。
同桌一起找一找。
汇报交流,总结。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抽象出图形。
谈话:让我们把角从物体中请出来。
说一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引导说出:尖尖的,直直的。
2.摸角,感受角的特征,明确各部分名称。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
为什么把它叫做三角尺?
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各个角吗?
摸一摸三角尺上有角的地方,在手心轻轻按一下,看看留下了什么?
再摸一摸尖尖地方的两旁,有什么感觉?
尖尖的地方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叫顶点。
直直的两条线是角的边。
3.画角。
边画边讲解画角的步骤。
4.快速说出屏幕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5.清晰角的表象。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认识的角是什么样的,把它记在心里。
6.根据学习经验,准确辨认角。
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做出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7.数出平面图形中的角。
谈话: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图形朋友们也想考考大家,想接受挑战吗?
出示图形,数出每个图形里各有几个角。
学生汇报结果,并指出每个图形里的角。
8.寻找生活中的角。
(1)谈话: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角,能够准确辨认角,还能数出图形里到底有几个角,真了不起!
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藏有角,仔细观察,你还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2)同桌互相指。
(3)汇报交流,规范指角的方法。
(三)动手操作,体会角的特征。
1.创造角。
(1)明确要求。
每种材料只做一个角。
小组合作,比比哪个组的小朋友手最巧,变出的角最多。
(2)动手创造。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1)展示成果。
谈话:哪位同学能勇敢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给大家听听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阐述自己做角的过程,并指出所做角的各部分名称。
(4)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用自己的双手做出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2.比较角的大小,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1)活动角游戏。
谈话:这位同学做的角真有趣,还可以自由活动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活动角。
其他小朋友有做了活动角的吗?
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3.感受叉开程度与角大小的关系。
谈话:你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总结。
4.感受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无关。
谈话:角变大和变小的时候,边的长短改变了吗?
5.比较角的大小。
(1)出示习题。
(2)独立思考,汇报结果。
三、巩固深化,再创造。
1.出示正方形。
谈话:如果把正方形纸沿一条边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2.猜想一下,并动手验证你的猜想。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4.演示,总结。
四、欣赏角的美丽身影,总结全课。
1.欣赏。
(1)谈话:角的世界就是这样变化多端而又奥妙无穷,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因为角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角的美丽身影吧。
(2)课件一次出现金字塔、五角大楼、乡村木屋等图片,教师介绍,学生欣赏。
2.总结全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
你们对自己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
用一个手势来表示自己的心情吧。
看到角了吗?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角的奥秘!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四
2?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重点和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a与b的和的平方;(2)a,b两数的平方和;。
(3)a与b的和的50%?
2?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
3?对于第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打投影)。
若学校有15个班(即n=15),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
二、师生共同研究代数式的值的意义。
2?结合上述例题,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1)求代数式2x+10的值,必须给出什么条件?
(2)代数式的值是由什么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几步呢?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呢?
下面教师结合例题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教师板书例题时,应注意格式规范化)。
例1当x=7,y=4,z=0时,求代数式x(2x-y+3z)的值?
解:当x=7,y=4,z=0时,
x(2x-y+3z)=7×(2×7-4+3×0)。
=7×(14-4)。
=70?
注意:如果代数式中省略乘号,代入后需添上乘号。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够按要求对给定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分类讨论观点和分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给定的数字将被填入它所属的集合中。
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形势归纳。
小学我们学了整数和分数,上节课我们学了正数和负数。谁能快速提出以下问题?
(1)将以上数字填入以下两组:正整数集{}和负整数集{}。你填完了吗?
(2)将以上数字填入以下两个集合:整数集合{}和分数集合{}。你填完了吗?
称整数和分数为有理数。(指点题,板书)。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根据课本寻找自学的机会。
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
三、展示归纳。
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
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
四、变式练习。
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六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上点的对应关系。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画一个,并在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例2指出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课堂练习。
示出来。
2.说出下面上a,b,c,d,o,m各点表示什么数?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五、作业。
1.在下面上:
(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
(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2.在下面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3.下列各小题先分别画出,然后在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的一组数的点:
(1){-5,2,-1,-3,0};(2){-4,2.5,-1.5,3.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的概念。教学中,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直线、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当然对初学者不宜讲的过多,但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例如,向学生提问:在上对应一亿万分之一的点,你能画出来吗?它是不是存在等。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七
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学习重点: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
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
二.探究理解解决问题。
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6.4%,德国1.3%,
法国―2.4%,英国―3.5%,
意大利0.2%,中国7.5%.
三.巩固练习。
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
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
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
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四.阅读思考1页。
(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1.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五.小结。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六.应用与拓展。
1.必做题:
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
2.选做题。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八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重要基础.
1、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异同点
相同点:二者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左、右两边都是整式.
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
(3)同方程类似,我们把或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步骤相同,二者都是经过变形,把左边变成,右边变为一个常数.
注意:(1)解方程的移项法则对解不等式同样适用.
三、教法建议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十九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的两边分别是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求的度数。
巩固练习。
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求:的度数。
小结。
邻补角、对顶角。
作业课本p9—1,2p10—7,8。
七年级数学教案去括号篇二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运用角度表示方向,并能熟练运算和角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方位角在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方位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方位角的准确表示。
教学准备:预习书上有关内容。
预习导学:
如图所示,请说出四条射线所表示的方位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二、精讲点拔,质疑问难。
方位角其实就是表示方向的角,这种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的方向,如“北偏东30°”,“南偏西40°”等,方位角不能以正东,正西为基准,如不能说成“东偏北60°,西偏南50°”等,但有时如北偏东45°时,我们可以说成东北方向。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例1如图:指出图中射线oa、ob所表示的方向。
(学生个别回答,学生点评)。
例2若灯塔位于船的北偏东30°,那么船在灯塔的什么方位?
(小组讨论,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例3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60°,南偏西10°,西北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海岛d方向的射线。
(教师分析,一学生上黑板,学生点评)。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例4某哨兵上午8时测得一艘船的位置在哨所的.南偏西30°,距哨所10km的地方,上午10时,测得该船在哨所的北偏东60°,距哨所8km的地方。
(1)请按比例尺1:200000画出图形。
(独立完成,一同学上黑板,学生点评)。
(2)通过测量计算,确定船航行的方向和进度。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代表发言)。
五、布置作业、当堂反馈。
练习:请使用量角器、刻度尺画出下列点的位置。
(1)点a在点o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离点o的距离为3cm。
(2)点b在点o的南偏西60°的方向上,离点o的距离为4cm。
(3)点c在点o的西北方向上,同时在点b的正北方向上。
作业:书p1407、9。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2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