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教案的撰写应该遵循教学思路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畅。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它是教学过程的规划和组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要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目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教案海上日出篇一
《海上日出》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海上日出》的相关阅读题及其部分参考答案是由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2.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1.给画线的字,选出正确的解释。
亡羊补牢。
a.养牲畜的圈。
b.结实、坚固。
c.监牢。
2.给画线的字,选出正确的解释。
奇观。
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3.选出下列句子用的修辞方法。
那儿露出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a.反问。
b.设问。
c.比喻。
d.拟人。
4.选出下列句子用的修辞方法。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a.反问。
b.设问。
c.比喻。
d.拟人。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灿烂的( )。
a.光彩。
b.光亮。
c.亮光。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的金边。
a.亮光。
b.光亮。
c.光彩。
7.给画线的字,选出正确的解释。
自不量力。
a.限制。
b.数目、数量。
c.估计。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日出前,天空还是(),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红霞的范围()。
日出时,天空中出现了(),接着(),到了最后()。
1.正确答案:a。
2.正确答案:b。
3.正确答案:c。
4.正确答案:a。
5.正确答案:c。
6.正确答案:b。
7.正确答案:c。
8.正确答案:一片浅蓝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扩大太阳的小半边脸使劲儿向上升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以上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巴金《海上日出》课文配套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案海上日出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的生动描写,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适当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字典纸水彩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以下四题任做两题)。
1、看图,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2、课文最后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按课文填空。想象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教案海上日出篇三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大家欣赏过日出的壮美景观吗?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没见过,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赏一下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神奇。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三、看视频听朗读,欣赏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学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处理生字词。
1、指生读,齐读相结合。
2、指导书写。
3、重点讲解“辨”(结合着辩和辫识记),“镶”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六、自读课文,学生质疑。
七、梳理问题,精读释疑,师生共同解决。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作者描绘了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7、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时日出景色如何?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臼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4、5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齐读第6自然段。
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a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b这是伟大奇观。
八、小结。
日出是壮美的,人人都见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却能将它写的如此神奇壮丽,不仅源于他细心是观察,还源于他掌握了正确的描写方法,能按规律,按顺序使美丽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眼前,用词造句十分讲究,这同样是老师对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几点:
1、细致观察。
2、按顺序描写。
3、语言要形象生动。
十、重温课文朗读视频。
十一、布置作业。
1、学习第三自然段,将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描写出来。
2、摘抄文章的好词好句。
六、板书设计。
好天气。
伟大的奇观有薄云热爱大自然。
有黑云。
教案海上日出篇四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一、自主学习。
1.注音:
霞光范围纵横一刹那镶嵌。
2.走进作者:巴金,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代表作:长篇小说《家》、《春》、《秋》等。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刹车)()(荷花)()(重要)。
刹荷重。
()(一刹那)()(负荷)()(重围)。
4.解释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
镶:()。
奇观:()。
果然:()。
二、合作探究。
1.快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本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全文共()自然段: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时间地点。
环境事件。
“常常”说明()。
默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讨论交流回答:
三、课后练习。
(一)朗读读第二、三段:
1.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
2.理解“目不转睛”,“知道”的含义以及在文中说明了什么?
3.再默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太阳升起时的'颜色、亮光有何变化?
4.读描写太阳跃出海面的两句话,体会用“负着”、“一纵一纵”、“冲”、“跳”等词语的好处。
(二)朗读第四、五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云层厚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读这段课文,思考看到有云情况下的日出有何感受?这也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4.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作者感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范文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
教学目标: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
教案海上日出篇五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投影、电脑等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注意“范”、“辨”、“扩”。
三、讲读课文。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再看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教案海上日出篇六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结构很清晰,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为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第2至第5自然段写海上日出过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写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叹,表达热爱祖国之情。
课文的第2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日出前天空的颜色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地方出现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就与前面描写天空颜色形成对比,让人很快想像到景色,这是太阳升起的序曲。
到最终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简单的几行文字,却使日出的过程呈一种动态的效果。抓住重点句太阳像负着什么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理解其中负着什么重担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冲破跳出这几个词,让学生体会过程是艰辛的。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最初日出费力到后来的跳出海面这个过程,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过程。第4、5自然段分别描述了太阳躲进云里和天边有黑云时日出的景象,观察仔细具体,其中蕴含了科学道理。第6自然段以一个反问句结尾,加强语气,表现这就是伟大的奇观,总结全文。
教法建议:
抓住重点词、句讲解、读评、讨论相结合。特别是第3自然段中几个重点描写日出过程的动词,在讲解时配合指导朗读慢慢儿一纵一纵读得语速慢,显得吃力而到冲破完全跳出就要读得有力,节奏快体现冲破的力量。
第4、5自然段结合科学道理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插图理解。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二)按预习题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
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
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听写词语:
浅蓝。
红霞。
范围。
扩大。
夺目。
光彩。
分辨。
灿烂。
紫色。
奇观。
目不转睛。
一刹那。
附:板书设计: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2、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2、查阅资料理解难句。)。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种景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伟大、雄伟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1、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1、读背交叉。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3、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教案海上日出篇七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预习《燕子》。
教案海上日出篇八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小黑板。
两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三、讲读课文。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3、再看课文中的彩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a、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b、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c、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d、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4、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二、三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讲读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指导观察课文彩图: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3、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4、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5、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练习:
1、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2、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四、讲读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5、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6、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板书设计:
好天气——详。
伟大的奇观有薄云——略热爱大自然。
有黑云——次详。
教案海上日出篇九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课件
1、课文的2—5自然段,理解日出的全过程,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
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
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2、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提问:看看题目交代了什么?(事件:看日出;地点:海上,从题目可以看出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课文,看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1、指名分段朗读,想想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笔勾画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
3、教师课件演示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天边出现红霞
图3:在天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红红的。然后太阳一纵一纵的上升。最后定格为本课插图1呈现的景象。
4、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太阳升起时,它的颜色、亮光有何变化?勾画出重点词句。
5、指名交流,指导理解
这段文字中,哪句写得最精彩?——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设问:简洁地说,这句写的是什么?——太阳向上升。 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呢?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谈出自己的感受。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课件观察后说一说。
2、学习第四自然段,想象云层薄时日出景象。
4、观察画面分组讨论后,指明回答,出示重点句:“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师问:为什么光线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灿烂呢?各个小组继续讨论,(书中没有现成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
5、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你能体会到什么吗?
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2、伟大表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奇观?
3、 分组讨论,引导理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一种奇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扩展,结束全文
1、小结:《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课后扩展:写一篇本地日出的文章。
板书设计
7 海上日出
开头—— 交代时间 、地点、人物、事情
日出之前——浅蓝、红霞、越来越亮
伟大的奇观日出之时——小半边脸、慢慢上升、深红的圆东西
日出之后——云中情景:灿烂的亮光、镶金边
结尾——伟大奇观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预习《夕照》。
2.夕照。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对夕阳西下整个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2课时)。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日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悟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大家看过夕照的景象吗?交流。
2、小结:日出的景象是壮观的,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诗如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描写夕照美景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容易出错误的读音。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写的?(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5.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估计学生可能产生以下疑问:为什么作者说是"如诗的夕照"?
夕阳为什么会是调皮的?为什么把它比作石榴?"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概和激动?等等。简单问题随时解决,如果是教学的重点问题留在后面教学中解决。)。
三、细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解决学生疑问。
1.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课文,相信大家能在读中自己解决疑问。请学生自由朗读,可以把最喜欢的夕照的景象多读几遍,等一会儿把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请学生朗读最喜欢的景象,其他学生仔细听并展开想象。在听完以后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由于作者是按照夕阳落下去的经过来描写景象的,所以在引导学生交流中,应该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同时,可以考虑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交流,以便让学生有顺序地想象夕照景象。
当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调皮,"当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像熟透了的石榴,"当学生朗读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慨和激动;"其他问题也可以在学生交流想像到的景象时相机解决。
3、你们想像的夕照景象多美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夕照的录像片断)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意图:运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夕照的美景,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四、品读,升发情感。
1、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和想象,听得出大家庭已经读懂了课文,并且都有很喜欢夕照的景象,下面再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次请小组合作选择各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齐读、分自然段读等),把你们眼里的夕照美丽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交流汇报,大家评议。(各小组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配乐。)。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交流。
5、学生交流所写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夕照》,课文时的生字掌握得怎样呢?请学生看拼音写汉字(投影出示)将错误较多的生字重点纠正。
2、请掌握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的。
二、读课文,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让我们感受致函夕照的奇丽景色。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把夕照都有比了什么,画出来并小组时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这些比喻的语句,把夕照的景色描写得这么逼真、奇丽。让我们再次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这些句吧。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感悟作者的描写手法。]。
三、背诵课文。
1、作者描写了这么美的夕照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请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2、在小组里背诵给大家听,互相评议。
3、把你背诵得最好的段落背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边听边想象。
4、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夕照的景象,请学生配音解说。
四、讨论。
1、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在小组时交流一下。
2、小组汇报、交流。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一
1、了解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2、体会剧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1、重点:学习通过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2、难点:朗读台词体会人物内心感受。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曹禺,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他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他的剧作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独特,富有典型意义;戏剧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和抒情性,这些都是剧作成熟的标志。他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曹禺以前,多数剧本主要以阅读欣赏为主。曹禺的《日出》等剧作,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它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的善良、忠厚和倔强的性格。
二、词语解释。
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世故:处事经验。
凄楚;凄惨痛苦。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的小声说话的声音。
狞笑;凶恶地笑。
萧条:经济衰微。
三、听录音后,学生分角色朗读
四、了解戏剧艺术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种类:
a、按艺术形式不同分成话剧,歌剧,舞剧等;
b.按剧情繁简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c、按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d、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还可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等。
剧本的特点:(它是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第一,剧本必须适应舞台演出,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发展变化;过程构成剧本的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第三,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舞台说明:
写在每一幕的开头、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剧作选取了一个豪华大饭店和一个三等院作为强烈对比的场景,前者围绕一个交际花陈白露以及糜集在她周围的银行经理、富婆、面首、洋教授,展开了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后者,则环绕着女翠喜以及一个被卖到宝和下处的女孩“小东西”的命运,揭示了人间地狱般的黑暗。曹禺通过这种对比鞭挞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二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__________。
本文作者巴金,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三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通过理解词句,想像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1、会认、会写“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演示文稿。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即将阅读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行杂记〉,它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
二、范读全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指导自学。
出示学习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四、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生字词。
出示一:
刹那痛。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
分辨辨认辨别。
争辩辨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
镶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结合语句,给“镶”选择着恰当的解释,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1)把东西嵌进去;(2)在外围加边。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这段文字,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开头总起)。
最后一段:
齐读这一段,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
那结尾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由此,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深入探究。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
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早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读文字,想画面。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第一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二、顺着探究点,深入品读课文。
1、独立阅读并思考:
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2、全班交流学习体会:
晴天时:(第2、3自然段)。
随着学生的发言,演示文稿上依次点击出:
浅蓝一道红霞红霞扩大越来越亮。
师生接读:
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
生: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体会作者此时什么心情?(急切、盼望……)。
练习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接下来,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日出过程的?(课文第3自然段)。
随着学生的发言,演示文稿依次点击出:
(开始)露处半边脸红得很没有亮光。
(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红得可爱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段文字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设问:简洁地说,这句写的是什么?
——太阳向上升。
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呢?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谈出自己的感受。
想像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
小结,整体导读: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我们一句一句接读,读中再次想像这幅动态生成的画面。
有云时(第4、5自然段)。
(1)读“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读“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引导学生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哪里?
想像画面,体会感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大家评评谁读得好?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先部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背;串联重点词语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小结。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五、作业。
(1)用上“词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自己观察的一种自然现象,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附范文:
星期天的上午,我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天空灰蒙蒙的一片,树上的叶子被风吹得乱摇乱摆。
不一会雨就下了起来,“沙沙沙”的响声连续不断。雨点打在对面的屋顶上,“咚咚咚”直响。雨越下越大,粗大的雨点,狂暴地撒落在地面上,黑沉沉的天像要崩塌下来。渐渐的,地上的雨水汇成一条条小溪,雨的声音就像公路上飞奔的汽车一样呼呼作响。地上的小草也在咕咚咕咚地喝水,好像在说:雨快停吧,我的肚子都快被你胀破了。
过了一会,雨停了,风住了,天空又变得亮了起来,人们都在尽情地享受着雨后的清爽。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四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通过理解词句,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第一课时。
1、会认、会写“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演示文稿。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即将阅读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选自作家巴金爷爷的《海行杂记》,它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
二、范读全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指导自学。
出示学习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四、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生字词。
出示一。
刹那间。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
分辨、辨认、辨别。
争辩、辩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
镶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结合语句,给“镶”选择着恰当的解释,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1)把东西嵌进去;
(2)在外围加边。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这段文字,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开头总起)。
最后一段。
齐读这一段,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
那结尾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由此,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深入探究。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
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早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
《海上日出》是一篇精读课文。从课文内容来看,介绍了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和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瑰伟壮丽的景象。从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来看:有面——日出时海面及的美景;有点——具体介绍有云和没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景象。从说明方法上看:有比喻、有对比、有拟人有反问等等,可谓多种多样。课文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生朗读。
由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课的设计上我也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课堂上我安排了自读和范读两种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我先指名试着读一读课文中的某些段落,接着是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安排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朗读相互找优劣,并推荐其中读得好的范读,整堂课自读有学生自由的读,有学生尝试的读,有学生合作的读,范读有老师有层次指导的读,有在音乐配合下的有语气的读。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繁琐的分析,有的只是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潜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课上我还设计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以作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在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后画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和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瑰伟壮丽的景象,并图上颜色,将各个小组推荐的绘画作品在同学中展示出来,最后利用课件将收集到的海上日出美景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写上一句给你感受最深的话,可以摘抄,可以创作,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一种语言的积累,再创作。
从备课到讲课,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讲好一节课需要教师除了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外,还要有深钻教材,深钻教法,体现新的理念,敢于做新的尝试的精神。我想自己在这些方面还差的很远,比如由于经验不足课前准备的一些图片没有展示给学生欣赏,课前已经想了很多次的语言没有及时的表达,合作学习中还没有很好的教给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没有很好的思考等等,这些都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由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课的设计上我也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有学生自由读,有学生尝试读,有学生合作读,读完之后再让学生说说感受。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潜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课文描绘了作者乘船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全文采用了大量比喻、对比、拟人、反问等说明方法,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它,感受到日出的伟大、壮观,体会作者的情感?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去自读,接着创设情境,有时候学生想像兴趣的激发,需要一定的情境。如:我播放了一段海上日出的视频,让学生去感受海上日出的雄伟、壮阔,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过程。最后让学生体验想像,想像后让学生积极地描述着自己的想像。这样做,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都能走进作者的心里,能感受到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可见,想像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心里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但本课教学,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让学生发言的时间没有控制好,影响了教学的时效。对个别重点词语的解释不够透彻等。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五
1.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2.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海上日出的录像、图片。
一 导入
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那么,今天我们就伴着优美的乐曲,把你想象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用你的画笔描绘出来。
二 读课文,听音乐,想象作画(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勾勒出来。(放音乐)
2.边画边悟,然后用一两句话描绘所画出的图画。
3.互相评画,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1)一纵一纵:缓慢的状态。(“一纵一纵”读得语速要慢。)
(2)冲破:速度快。(“冲破”要读得有力、节奏快,体现“冲破”的力量。)
(3)一刹那:时间极短。(“一刹那”要加重语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段描写突出了“海上日出”的什么特点。(颜色、光线变化多、快。)
5.看录像,加深对“海上日出”景象的印象。
6.有感情地读课文,修改自己的图画,积累自己喜爱的句子。
三 读课文,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相互说说这两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景象,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描写了“云薄”“云厚”两种情况。)
2.再读课文,找找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云薄”和“云厚”。
云薄:阳光透过云缝射到水面上。
云厚:黑云,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染:云朵的薄厚颜色不同,阳光透过时形成的颜色就不同,像染料染过一样。
3.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吗?
(说明作者对海上日出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和前面的“常常早起”相呼应。所以我们要养成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 品味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1.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这是什么句型?(反问句。)
2.对“奇观”的理解: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3.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之情。)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或感叹句,指名读。几种表达方法哪种好,为什么?(反问句更好,加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
1.在课的设计上教师也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起到了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深情的“美读”中,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一般都有看日出的体验,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谈感悟。
1.看拼音,写词语。
2.选词填空。
光芒 光亮 亮光 光彩
(1)一刹那间,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它旁边的云也有了(光彩)。
(2)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光彩—(光芒) 分辨—(辨别) 转眼间—(一刹那)
范围—(界限) 奇观—(奇景) 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4.请分析下列句子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按要求做题。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哪!
你觉得哪句好呢?说出理由。
一 作者资料库——巴金
巴金(1904~20xx),中国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长篇小说和数量可观的短篇小说。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20xx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有《巴金全集》行世。
二 如何进行观察写景物
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能把很平常的事写得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那是由于作者善于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多方面地展开描写。“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作者在这里观察得很仔细,并且联想丰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写得活灵活现,让人很快就能联想到当时的情景,这就是最引人入胜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细心观察,还要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可以运用多种写作方法把景物写逼真,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六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一、自主学习。
1.注音:
霞光范围纵横一刹那镶嵌。
2.走进作者:巴金,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代表作:长篇小说《家》、《春》、《秋》等。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刹车)()(荷花)()(重要)。
刹荷重。
()(一刹那)()(负荷)()(重围)。
4.解释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
镶:()。
奇观:()。
果然:()。
二、合作探究。
1.快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本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全文共()自然段: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时间地点。
环境事件。
“常常”说明()。
默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讨论交流回答:
三、课后练习。
(一)朗读读第二、三段:
1.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
2.理解“目不转睛”,“知道”的含义以及在文中说明了什么?
3.再默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太阳升起时的颜色、亮光有何变化?
4.读描写太阳跃出海面的两句话,体会用“负着”、“一纵一纵”、“冲”、“跳”等词语的好处。
(二)朗读第四、五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云层厚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读这段课文,思考看到有云情况下的日出有何感受?这也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4.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作者感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七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资料,从作者描绘的海上日出的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知识目标:
在理解课文资料、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注意积累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本事目标:
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海上日出的几种不一样景象。
引导雪生凭借图片或课件结合文字描述,展开现象,去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一、活力导入,了解《日出》,激发浓浓的趣。
导入语:同学们,您们细心地观察过日出吗?“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日出就意味着新生、意味着期望、意味着光明。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著名的描述日出的美文,它是由我国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在年青时写的一篇文章。谁能把了解到的巴金爷爷的情景,与大家一齐交流一下?(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交流介绍巴金的资料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即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又能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景。)。
二、整体感知,享受《日出》,体验文章的美。
1、这篇课文很美,下头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耳朵静静地倾听课文朗诵用心来感受日出的壮美。
2、你们能读出日出的美吗?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和有必要和大家一齐来解释的新词,大家阅读时重点注意)。
4、提问:读了课文,有什么地方是自我不明白的?(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来读课文,共同解决这些疑问。
三、解读释疑,研读《日出》,领悟深深的意。
1、经过细读课文,我们明白课文写了天气晴朗时和有云时的日出景象,那么这两种景象你更喜欢哪一种?(指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自我的感受。结合两幅彩图来分析认识。)。
2、谁能找出描述精彩的句子读一读?(全班交流,鼓励大家起来用自我所理解的情景充满感情地来朗读,感受语言的美。)。
3、播放日出的录象片段,仔细观察和自我想象的日出景像有什么不一样。(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日出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4、下头,我们重点来研读用动态描述来写日出的美和日出时有云的情景下出现的奇观。
(投影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同时评讲句子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1)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引导探究: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十分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2)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引导探究:能够让学生经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3)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引导探究: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
(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引导探究:可结合上句太阳升起时的艰难来理解:太阳尽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冲出海面便发出夺目的光芒。读这句话时语速稍快,在“刹那”、“夺目”、“突然”三个词上要加重语气。)。
5、教师小结:正是经过这些准确生动的描述,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日出的壮观美景;让我们来共同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比一比,谁能把课文中最美的句子背诵下来。
四、交流体验,探究《日出》,感悟殷殷的情。
过渡语:到这个时候,大家对课文后面所说的日出是“伟大的奇观”都有了了解了吧,谁能想想说说,巴金爷爷写这篇文字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小结感受:课文主要讲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时的事情,日出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总结语:日出是代表着期望、日出代表新生……期望大家将来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简单处理课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鉴赏课文,结合《日出》,品味语言的美。、让我们再一次来朗读品味课文,和巴金爷爷一齐来看日出的壮观美景吧!(能够配上音乐,舒缓课堂的气氛。)。
晴朗时。
有云时。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八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结构很清晰,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为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第2至第5自然段写海上日出过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写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叹,表达热爱祖国之情。
课文的第2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日出前天空的颜色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地方出现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就与前面描写天空颜色形成对比,让人很快想像到景色,这是太阳升起的序曲。
到最终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简单的几行文字,却使日出的过程呈一种动态的效果。抓住重点句太阳像负着什么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理解其中负着什么重担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冲破跳出这几个词,让学生体会过程是艰辛的。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最初日出费力到后来的跳出海面这个过程,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过程。第4、5自然段分别描述了太阳躲进云里和天边有黑云时日出的景象,观察仔细具体,其中蕴含了科学道理。第6自然段以一个反问句结尾,加强语气,表现这就是伟大的奇观,总结全文。
教法建议:
抓住重点词、句讲解、读评、讨论相结合。特别是第3自然段中几个重点描写日出过程的动词,在讲解时配合指导朗读慢慢儿一纵一纵读得语速慢,显得吃力而到冲破完全跳出就要读得有力,节奏快体现冲破的力量。
第4、5自然段结合科学道理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插图理解。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二)按预习题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
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
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听写词语:
浅蓝。
红霞。
范围。
扩大。
夺目。
光彩。
分辨。
灿烂。
紫色。
奇观。
目不转睛。
一刹那。
附:板书设计: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2.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2.查阅资料理解难句。)。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种景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伟大、雄伟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1.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1.读背交叉。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3.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教案海上日出篇十九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与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
(师配乐范读课文)
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在描写日出前的景象?(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日出前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请用笔勾画出相关词语。
教师课件演示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天边出现红霞
板书(浅蓝———红霞))
3、课件出示“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师:作者为什么用“果然”一词,“果然”一词与第一自然中哪个词相对应?“常常早起”,“常常”说明我经常看日出,我预料太阳要从那边出来,结果真的出来了。(预料中和事情得到了证实,所以用“果然”)
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勾出描写太阳上升过程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读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子中哪些动作词语用得好?板书(负——纵—冲—跳)
抽生读(2——3人)
齐读
(红——深红)
(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关上书,看课件,试着背诵课文。课件(6—9)
合作探究,学写“四、五”自然段
过渡:在有云的情况下,日出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自由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并与同桌交流。
(1)交流:有薄云时,作者看到了怎么的景象?
(2)有黑云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出示句子“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9出示课件)你从句子中体会什么?读句子。
这样的美景,我们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概括?(奇观)课件出示:奇观:砚,景象,奇特而罕见的景象。)
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师:巴金爷爷看到如此美景不由的感概:(生读)“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课件出示句子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他用赞叹的语气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请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比较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更强烈。)改成感叹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呀!
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
那我们观察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景象时,有xx前、xx时、xx后的顺序,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海上日出
日出前:浅蓝、红霞、
日出时:负—纵—冲—跳
日出后:夺目的亮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3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