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热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1 05:57:05
最新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热门18篇)
时间:2023-12-01 05:57:05     小编:HT书生

总结是一次回顾,它帮助我们回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刻和宝贵的经验。写总结时,要注意考虑受众的需求和背景,采用合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表达。下面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一

张贵斌,男,汉族,1925年12月出生,海城市西柳小码头村人,1948年5月鞍山刚刚解放后入伍,1949年2月入党,跟随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南,参加塔山阻击战等战役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49年3月25日,作为塔山阻击战战斗英雄代表,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4年2月因伤转业后,主动放弃留在武汉和广州海关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申请回老家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于1978年10月离休。张贵斌同志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晓。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9月23日,鞍山日报以《94岁老兵张贵斌、甘于平凡的英雄》为题率先报道了海城退伍老兵张贵斌的感人事迹。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来鞍采访,10月8日,新华社推出《辽宁海城再现“张富清”——塔山阻击战老英雄张贵斌深藏功名65载》。10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刊播了老英雄张贵斌的事迹。10月5日、12日,辽宁日报、辽宁卫视《辽宁新闻》先后进行了报道。张贵斌同志的事迹经各大媒体刊载和微信微博转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张贵斌同志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一心跟党走,用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张贵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他勇敢作战,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坚持“人在阵地在”,直至战斗到最后全连仅剩3个战友,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之后,又随转战了半个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伤转业后,他主动申请回到老家当了农民,在村支书、信用社、供电所、农电局每个岗位上,党让干啥就干啥,一心朴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忠诚刻进心里、融入血液,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坚定信仰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铮铮誓言。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朴实纯粹,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不务虚功、奋发进取。张贵斌作为战斗英雄,转业时不要求组织照顾,把去大城市的机会留给了战友,主动申请回到了老家农村,在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一直以来,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以往的功勋荣誉从不提及,连家人都不曾知晓。20,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制作建军90周年退役军人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仍然对战功只字未提。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切实站在改革发展主战场、重点工作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以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张贵斌同志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劲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体现出朴实纯粹的优良作风。回乡第一年,他被推选为乡生产社委员,生产社没条件生产,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为生产社增收。他任职村书记期间,事事做在先,一切为村民考量,处处为国家着想。他在信用社工作时,有困难户还不上贷款,就自己掏钱给还。到县农电局工作后,起早贪黑、顶着酷暑严寒立杆架线,点亮了乡里的万家灯火;工作的最后几年,他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物资存放全靠他一个人记账,他始终认真负责、细致踏实,坚决把这个良心活干好。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不管在哪个地方、哪个单位,都要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兢兢业业、亲力亲为,时时处处贡献出个人的全部力量。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张贵斌同志最难得的品质是艰苦朴素,从不向组织提出特殊要求,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张贵斌离休金5000余元,但是现在还和老伴到街上捡旧衣服和鞋,清洗干净后留给困难的群众拿去用。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用全额报销,但只要病情好转能够下床了,就坚持出院,总想着帮国家省一点,用在别处。至今,张贵斌和老伴还住在30平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对平平安安、有吃有穿的日子很满足。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时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任何时候不居功自傲,不向组织提特殊要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做到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工作向高标准要求。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二

一张残破不全的喜报勾勒出一位为国尽忠又深藏功名的英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辽宁海城又涌现出一位“张富清”式老英雄。

眼不花、耳不背、行走利索,尽管已是94岁的耄耋老人,第一眼看到张贵斌,还是一位打不倒的军人。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东北野战军四纵41军后勤担架营2连3排12班战士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挡在塔山。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才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

之后,张贵斌跟随打仗转战大半个中国,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

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局工作,但他却在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当了农民。张贵斌说:“我要回乡参加建设,回家孝敬老母。”

从此,张贵斌将4次大功、4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儿女、单位、邻居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

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建军90周年时做过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他对战功只字未提。

直到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张仕科说:“核实了老英雄的立功证和档案后,我们十分敬佩,共和国会永远记住他们!”

回到家乡的张贵斌收起了军功章,但延续了军人雷厉风行、一心为民的作风。他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

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县农电局工作,起早贪黑立杆架线。他说:“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我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经理宁辽逸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的二女儿张英说:“有时候,我和我爸说‘多住几天国家也给报销’。他就教育我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

离休金5000余元的张贵斌和老伴现在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他让女儿洗干净放在院里台阶上。“还会有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用。”张贵斌说,“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一张泛黄的“报功书”边角虽然已破损,但百字左右的行文,却清晰印证了这名战斗英雄爱国报国浴血战场的事迹。

六十余载,不仅是这份“报功书”,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功勋荣誉,他也始终埋藏在心底,连家人都不知晓。

历经战争年代的硝烟,备尝建设时期的艰辛,也见证了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然而,流淌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他奋斗的底色和初心。

他,就是鞍山海城市94岁的退伍老兵张贵斌,一名在淡泊名利中书写着忠诚、坚守着初心的老党员。

10月17日,锦州辽沈战役烈士陵园,站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张贵斌献完一束鲜花,行军礼的右手久久不愿放下,面对牺牲的战友,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思绪也再次回到71年前的秋天。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家住海城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来到。虽然当时刚结婚不久,妻子也有了身孕,但为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他毅然选择了参军。

进入不久,张贵斌参加了塔山阻击战。“七天六夜,一直守在壕沟里,一步也没后退,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说,“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战友倒下了,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打胜仗凭的就是我们不怕死的精神。”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1949年2月6日,张贵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也是从那时起,“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他时刻遵循的行为准则。

随后,张贵斌跟随打武汉、战长沙,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身负重伤才不得不离开。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准备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或汉口局工作,但他却选择了复员回乡,在他看来:在哪都一样为人民服务。

回到家乡后,张贵斌将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就连儿女也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对其他情况都不知晓。

20,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做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对战功也只字未提。

直到今年鞍山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事迹才被家人和社会所了解。一时间,整座钢城都被张贵斌淡泊名利、深藏荣誉功勋的事迹所感动,鞍山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接受的教育。张贵斌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三

他叫张贵斌,今年93岁,是“人民功臣”,是立下多次大功的战斗英雄。

但他脱下军装后,把荣誉压在箱底,深藏功与名。这一藏,就是65年,其中有57年是在供电公司。

参加惨烈的塔山阻击战,他冲锋在前,战斗7天6夜,无惧九死一生。

1948年初,鞍山刚刚解放,23岁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刚参军,他就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塔山阻击战。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挡在塔山。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获记大功一次。1949年,作为战斗英雄代表,他在北京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49年2月6日,老人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这一天,张贵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张贵斌伸出3个手指:“当时全连才3名党员,就有我一个,光荣不?”

随后,张贵斌随转战东北、华北等地,先后立大功、小功数次。直到1954年受重伤,他才不得不离开。

藏起军功章,把去城市工作的机会留给战友,回到村里支援建设。

转业时,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局工作。但张贵斌把机会留给战友,自己选择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他说,在哪儿都一样为人民服务。于是,他收起了军功章,当起了农民,从未向家人和外人提及自己的战功。

张贵斌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2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通过跑运输增加社员的收入。张贵斌的老邻居王素清老人满口称赞:“他事事做在先,啥事都替咱村民着想,大伙打心里敬佩他、信服他。”

在农电局要害的物资岗位工作,算好心中的“良心账”。

1962年,张贵斌来到了海城市农电局器材库担任负责人。“海城农村那时候还没有电,我们每天就是干活,给农村架电网。”张贵斌回忆说,建设材料每天都是前脚进库,后脚就被拉走用了,工人们没有休息日,工作热情非常高。“有时候人手不够,我也跟着工人们去架线,就靠人力把电送到各个村。”

村里通了电,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张贵斌说:“我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他的同事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他在要害的物资管理岗位上干了10年,坚持原则,没为自己谋过一分私利。

看病能报销却不愿在医院多住一天,“怕给国家添麻烦”。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得与失。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他说,够住了。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可以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张贵斌和老伴现在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让女儿洗干净放在院里台阶上。“还会有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用。”他说,“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张贵斌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了。”

十几年前,张贵斌就嘱咐儿女:“我死了就给我盖上一面党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准备。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简单结束。”

终于拿出军功章——大功4次、小功4次。

2019年,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

勋章和证书让在场人员惊讶不已。老人的报功书,写明了张贵斌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被评定为大功。经档案查阅证实,张贵斌在战斗中先后立大功4次、小功4次。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四

一身深蓝色粗布衣服、一头刚盖住耳朵的短发,在1975年剪掉长辫子之后,申纪兰4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在农村最常见的打扮。

她一生不曾离开劳动,即便89岁高龄,每天还是力所能及地参加劳动。

“要和乡亲们在一起,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上。”她说,这是她的初心。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是全国唯一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人,一生堪称传奇。

她嫁到西沟村时才18岁,婚后第六天就下地干活,一生信守“劳动就是解放”。

上世纪50年代,她带着十几个姐妹加入互助组,和男人一样种树开荒,把男女“同工同酬”变成了现实。至今,村里仍流传着这样的“斗争故事”:

春播快开始了,成堆的粪要往地上匀。妇女装一天粪7分工,男人挑、匀一天10分工。干了一天,妇女们都想挑粪匀粪。男人不愿意,就比赛。一样多的人和地,男人休息了,妇女不休息,不到晌午,妇女们都匀完了,有的男人还没匀完,连最反对同工同酬的男社员也说:“该提高妇女的底分了。”

1983年,西沟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迎来改革开放后的新起点。2年后,申纪兰带领乡亲们办起了平顺县第一个村办企业,西沟村逐渐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

现在,西沟村有集体企业4家、民营企业12家。20__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

在申纪兰身上,“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初心已经化为血液。即便在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期间,她依然早早起床,给大家扫地、打开水、擦桌子,也不曾将自己和孩子户口迁到城市。

申纪兰对物质生活看得很轻。她住的仍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有一张旧桌子和一个旧式小柜子,一张老式木床占了半个屋子,没有一件现代化家具和高档电器。但她却多次将奖金捐给村集体。她坚持不领厅级干部工资,原来每月只拿村集体150元补贴,这两年才涨到300元。

“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党的教导,不能脱离群众,要给群众干工作。”申纪兰说。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五

张贵斌,1925年出生,男,辽宁海城西柳镇小码头村人,1948年初参军。他曾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但脱下军装后却深藏功与名,连儿女都不知道。直到今年核实老兵信息,他才将藏了65年的军功章、立功证拿出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按照市委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委编委办以向张贵斌同志学习为内容,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全办主题教育学习会议。会议由市委编委办主任孙业飞主持,全体党员干部参加。

会上孙主任介绍了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先进人物典型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起学习榜样,并对编办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是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二是学习她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

三是学习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

四是学习他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

第二,对标优秀先进人物查找不足。

一是在政治品格上差异。

二是在精神品质上差异。

三是在务实作风上差异。

四是在高尚情操上差异。

第三,结合本职工作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敢于负责、敢于担当。

一是锻炼政治品质。在党言党、爱党、护党,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政治建设。

二是强化业务能力。学习政治理论,同时学习业务理论、政策、法律法规,把思想能力聚焦到工作能力,服务水平上来。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务实、干事创业、勇于担当。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个人廉洁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摒弃享乐主义,弘扬艰苦奋斗作风。

踏实做事,不求回报;虽功勋卓著,却甘于平凡——14日,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老英雄张贵斌成为新时代鞍山的“偶像”,而鞍山社会各界也开始用实际行动向老英雄致敬。

鞍山各地区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张贵斌事迹的高潮,有关部门也纷纷关注老英雄的生活和健康。从了解到张贵斌的事迹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组织走访慰问了张贵斌,详细了解老英雄及其老伴的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情况,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把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随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率先下发通知,在全市退役军人系统及广大退役军人中广泛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海城市相关部门、国家电网鞍山分公司陆续到张贵斌老人家探望。为让老人过个温暖的冬天,相关部门正抓紧协调,将为老人备一处好一点供暖条件的住房。

14日下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来鞍专程采访张贵斌,老英雄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关注。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以不凡经历给予我们不断拼搏的勇气。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惧牺牲,参加多次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54年回到老家海城西柳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一直到1978年10月离休。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听从党的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讲奉献。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用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应该坚持的方向。老人是离休干部,每个月退休金5000多元,但他多少年都住在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两件旧衣服穿了十几年,却毫无怨言、安然自乐。明知道可以享受很好的医疗待遇,但他总是主动放弃,想着能帮国家省一点就是一点。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目标,看到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全市上下正全力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鞍山一员,我们要学习他恪尽职守、甘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安排,10月18日,海城市残联开展了学习“张贵斌”先进事迹活动,市残联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海城市残联副理事长杨振东诵读了先进事迹材料,同时强调,共产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党员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重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改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的行动指南。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海城市残联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学习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自觉地以张贵斌为榜样,学习他的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不计名利、恪尽职守,敢于担当、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素养,以便于残联党员干部更积极的投入到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生活环境的事业中。

张贵斌,男,汉族,1925年12月出生,海城市西柳小码头村人,1948年5月鞍山刚刚解放后入伍,1949年2月入党,跟随部队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南,参加塔山阻击战等战役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49年3月25日,作为塔山阻击战战斗英雄代表,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4年2月因伤转业后,主动放弃留在武汉公安和广州海关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申请回老家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于1978年10月离休。张贵斌同志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晓。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9月23日,鞍山日报以《94岁老兵张贵斌、甘于平凡的英雄》为题率先报道了海城退伍老兵张贵斌的感人事迹。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来鞍采访,10月8日,新华社推出《辽宁海城再现“张富清”——塔山阻击战老英雄张贵斌深藏功名65载》。10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刊播了老英雄张贵斌的事迹。10月5日、12日,辽宁日报、辽宁卫视《辽宁新闻》先后进行了报道。张贵斌同志的事迹经各大媒体刊载和微信微博转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张贵斌同志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部队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一心跟党走,用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张贵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他勇敢作战,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坚持“人在阵地在”,直至战斗到最后全连仅剩3个战友,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之后,又随部队转战了半个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伤转业后,他主动申请回到老家当了农民,在村支书、信用社、供电所、农电局每个岗位上,党让干啥就干啥,一心朴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忠诚刻进心里、融入血液,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坚定信仰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铮铮誓言。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朴实纯粹,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不务虚功、奋发进取。张贵斌作为战斗英雄,转业时不要求组织照顾,把去大城市的机会留给了战友,主动申请回到了老家农村,在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一直以来,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以往的功勋荣誉从不提及,连家人都不曾知晓。,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制作建军90周年退役军人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仍然对战功只字未提。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切实站在改革发展主战场、重点工作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以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张贵斌同志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劲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体现出朴实纯粹的优良作风。回乡第一年,他被推选为乡生产社委员,生产社没条件生产,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为生产社增收。他任职村书记期间,事事做在先,一切为村民考量,处处为国家着想。他在信用社工作时,有困难户还不上贷款,就自己掏钱给还。到县农电局工作后,起早贪黑、顶着酷暑严寒立杆架线,点亮了乡里的万家灯火;工作的最后几年,他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物资存放全靠他一个人记账,他始终认真负责、细致踏实,坚决把这个良心活干好。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不管在哪个地方、哪个单位,都要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兢兢业业、亲力亲为,时时处处贡献出个人的全部力量。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张贵斌同志最难得的品质是艰苦朴素,从不向组织提出特殊要求,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张贵斌离休金5000余元,但是现在还和老伴到街上捡旧衣服和鞋,清洗干净后留给困难的群众拿去用。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用全额报销,但只要病情好转能够下床了,就坚持出院,总想着帮国家省一点,用在别处。至今,张贵斌和老伴还住在30平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对平平安安、有吃有穿的日子很满足。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时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任何时候不居功自傲,不向组织提特殊要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做到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工作向高标准要求。

11月1日,鞍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慧芳来到老英雄张贵斌家中,授予他“鞍山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我市市委书记闻然陪同。

94岁的张贵斌老人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他的功勋才被人知晓。他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部队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为大力学习宣传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张贵斌同志“鞍山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在张贵斌老人家中,孙慧芳同老人亲切交谈,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向他颁发“鞍山好人·时代楷模”证书。孙慧芳说,老人深藏功名,不给政府和国家添麻烦,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张贵斌表示,他将继续以一名党员和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六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一心跟党走,用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张贵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他勇敢作战,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坚持“人在阵地在”,直至战斗到最后全连仅剩3个战友,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之后,又随部队转战了半个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伤转业后,他主动申请回到老家当了农民,在村支书、信用社、供电所、农电局每个岗位上,党让干啥就干啥,一心朴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忠诚刻进心里、融入血液,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坚定信仰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铮铮誓言。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七

今年93岁的张贵斌,是立下多次大功的战斗英雄。但他脱下军装后,把荣誉压在箱底,深藏功与名。这一藏,就是65年,其中有57年是在供电公司。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战斗英雄张贵斌的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94岁的张贵斌,曾参加过辽沈战役中最惨烈的塔山阻击战。7天6夜的战斗,全连120多人只剩下3人……张贵斌老人曾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但脱下军装后却深藏功与名,连儿女都不知道。直到今年核实老兵立功信息,他才将藏了65年的军功章、立功证拿出来。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家住海城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来到。虽然当时刚结婚不久,妻子也有了身孕,但为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他毅然选择了参军。

进入不久,张贵斌参加了塔山阻击战。“七天六夜,一直守在壕沟里,一步也没后退,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说,“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战友倒下了,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打胜仗凭的就是我们不怕死的精神。”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1949年2月6日,张贵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也是从那时起,“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他时刻遵循的行为准则。

随后,张贵斌跟随打武汉、战长沙,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身负重伤才不得不离开。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准备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或汉口局工作,但他却选择了复员回乡,在他看来:在哪都一样为人民服务。

回到家乡后,张贵斌将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就连儿女也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对其他情况都不知晓。

从转业,张贵斌先后在村党支部、西柳信用社任过负责人,之后又到西柳供电所当会计,再后来到海城农电局物资供应站工作。

然而,无论岗位如何变动,张贵斌始终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农电局西柳供电所任会计,他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力求账目清清楚楚。西柳供电所距农电局15公里,张贵斌经常拖着伤腿,骑自行车去局里办事,每一个往返都要三四个小时。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6年,张贵斌从没耽误过工作。

到器材库工作后,张贵斌的主要工作是从火车站接运器材。一列车电杆电线变压器,靠人拉肩扛装上马车,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张贵斌与同事赶着马车去车站接货,经常半夜三更才能回到家,但在张贵斌的带动下,大家伙从没有过怨言。

张贵斌处处为企业、为国家着想。这几年,张贵斌因病经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条件好的医院,也可以住时间长一点,可他从来都是刚好点就出院。他跟孩子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买药也不让孩子去报销,拿自己的工资去买。他说,国家给的工资不少,不能再花国家的钱了。

“相比于牺牲的战友,我很幸福。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对照党章,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些不算什么。”面对人们对自己“舍生忘死、报效祖国,深藏荣誉、甘于奉献”的称赞,张贵斌这样说道。

2017年,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做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对战功也只字未提。直到今年鞍山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事迹才被家人和社会所了解。一时间,整座钢城都被张贵斌淡泊名利、深藏荣誉功勋的事迹所感动。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接受的教育。张贵斌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一次庄严承诺,一生忠诚不变。张贵斌,一位耄耋老人,以始终坚守的初心,昭示着一名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

他叫张贵斌,今年93岁,是“人民功臣”,是立下多次大功的战斗英雄。

但他脱下军装后,把荣誉压在箱底,深藏功与名。这一藏,就是65年,其中有57年是在供电公司。

参加惨烈的塔山阻击战,他冲锋在前,战斗7天6夜,无惧九死一生。

1948年初,鞍山刚刚解放,23岁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刚参军,他就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塔山阻击战。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挡在塔山。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获记大功一次。1949年,作为战斗英雄代表,他在北京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49年2月6日,老人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这一天,张贵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张贵斌伸出3个手指:“当时全连才3名党员,就有我一个,光荣不?”

随后,张贵斌随转战东北、华北等地,先后立大功、小功数次。直到1954年受重伤,他才不得不离开。

藏起军功章,把去城市工作的机会留给战友,回到村里支援建设。

转业时,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局工作。但张贵斌把机会留给战友,自己选择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他说,在哪儿都一样为人民服务。于是,他收起了军功章,当起了农民,从未向家人和外人提及自己的战功。

张贵斌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2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通过跑运输增加社员的收入。张贵斌的老邻居王素清老人满口称赞:“他事事做在先,啥事都替咱村民着想,大伙打心里敬佩他、信服他。”

在农电局要害的物资岗位工作,算好心中的“良心账”。

1962年,张贵斌来到了海城市农电局器材库担任负责人。“海城农村那时候还没有电,我们每天就是干活,给农村架电网。”张贵斌回忆说,建设材料每天都是前脚进库,后脚就被拉走用了,工人们没有休息日,工作热情非常高。“有时候人手不够,我也跟着工人们去架线,就靠人力把电送到各个村。”

村里通了电,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张贵斌说:“我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他的同事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他在要害的物资管理岗位上干了10年,坚持原则,没为自己谋过一分私利。

看病能报销却不愿在医院多住一天,“怕给国家添麻烦”。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得与失。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他说,够住了。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可以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张贵斌和老伴现在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让女儿洗干净放在院里台阶上。“还会有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用。”他说,“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张贵斌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了。”

十几年前,张贵斌就嘱咐儿女:“我死了就给我盖上一面党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准备。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简单结束。”

终于拿出军功章——大功4次、小功4次。

2019年,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

勋章和证书让在场人员惊讶不已。老人的报功书,写明了张贵斌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被评定为大功。经档案查阅证实,张贵斌在战斗中先后立大功4次、小功4次。

一张泛黄的“报功书”边角虽然已破损,但百字左右的行文,却清晰印证了这名战斗英雄爱国报国浴血战场的事迹。

六十余载,不仅是这份“报功书”,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功勋荣誉,他也始终埋藏在心底,连家人都不知晓。

历经战争年代的硝烟,备尝建设时期的艰辛,也见证了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然而,流淌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他奋斗的底色和初心。

他,就是鞍山海城市94岁的退伍老兵张贵斌,一名在淡泊名利中书写着忠诚、坚守着初心的老党员。

10月17日,锦州辽沈战役烈士陵园,站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张贵斌献完一束鲜花,行军礼的右手久久不愿放下,面对牺牲的战友,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思绪也再次回到71年前的秋天。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家住海城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来到。虽然当时刚结婚不久,妻子也有了身孕,但为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他毅然选择了参军。

进入不久,张贵斌参加了塔山阻击战。“七天六夜,一直守在壕沟里,一步也没后退,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说,“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战友倒下了,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打胜仗凭的就是我们不怕死的精神。”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1949年2月6日,张贵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也是从那时起,“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他时刻遵循的行为准则。

随后,张贵斌跟随打武汉、战长沙,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身负重伤才不得不离开。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准备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或汉口局工作,但他却选择了复员回乡,在他看来:在哪都一样为人民服务。

回到家乡后,张贵斌将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就连儿女也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对其他情况都不知晓。

2017年,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做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对战功也只字未提。

直到今年鞍山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事迹才被家人和社会所了解。一时间,整座钢城都被张贵斌淡泊名利、深藏荣誉功勋的事迹所感动,鞍山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接受的教育。张贵斌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张贵斌,男,汉族,1925年12月出生,海城市西柳小码头村人,1948年5月鞍山刚刚解放后入伍,1949年2月入党,跟随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南,参加塔山阻击战等战役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49年3月25日,作为塔山阻击战战斗英雄代表,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4年2月因伤转业后,主动放弃留在武汉和广州海关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申请回老家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于1978年10月离休。张贵斌同志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晓。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9月23日,鞍山日报以《94岁老兵张贵斌、甘于平凡的英雄》为题率先报道了海城退伍老兵张贵斌的感人事迹。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来鞍采访,10月8日,新华社推出《辽宁海城再现“张富清”——塔山阻击战老英雄张贵斌深藏功名65载》。10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刊播了老英雄张贵斌的事迹。10月5日、12日,辽宁日报、辽宁卫视《辽宁新闻》先后进行了报道。张贵斌同志的事迹经各大媒体刊载和微信微博转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张贵斌同志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一心跟党走,用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张贵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他勇敢作战,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坚持“人在阵地在”,直至战斗到最后全连仅剩3个战友,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之后,又随转战了半个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伤转业后,他主动申请回到老家当了农民,在村支书、信用社、供电所、农电局每个岗位上,党让干啥就干啥,一心朴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忠诚刻进心里、融入血液,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坚定信仰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铮铮誓言。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朴实纯粹,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不务虚功、奋发进取。张贵斌作为战斗英雄,转业时不要求组织照顾,把去大城市的机会留给了战友,主动申请回到了老家农村,在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一直以来,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以往的功勋荣誉从不提及,连家人都不曾知晓。2017年,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制作建军90周年退役军人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仍然对战功只字未提。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切实站在改革发展主战场、重点工作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以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张贵斌同志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劲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体现出朴实纯粹的优良作风。回乡第一年,他被推选为乡生产社委员,生产社没条件生产,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为生产社增收。他任职村书记期间,事事做在先,一切为村民考量,处处为国家着想。他在信用社工作时,有困难户还不上贷款,就自己掏钱给还。到县农电局工作后,起早贪黑、顶着酷暑严寒立杆架线,点亮了乡里的万家灯火;工作的最后几年,他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物资存放全靠他一个人记账,他始终认真负责、细致踏实,坚决把这个良心活干好。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不管在哪个地方、哪个单位,都要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兢兢业业、亲力亲为,时时处处贡献出个人的全部力量。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张贵斌同志最难得的品质是艰苦朴素,从不向组织提出特殊要求,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张贵斌离休金5000余元,但是现在还和老伴到街上捡旧衣服和鞋,清洗干净后留给困难的群众拿去用。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用全额报销,但只要病情好转能够下床了,就坚持出院,总想着帮国家省一点,用在别处。至今,张贵斌和老伴还住在30平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对平平安安、有吃有穿的日子很满足。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时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任何时候不居功自傲,不向组织提特殊要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做到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工作向高标准要求。

踏实做事,不求回报;虽功勋卓著,却甘于平凡——10月14日,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老英雄张贵斌成为新时代鞍山的“偶像”,而鞍山社会各界也开始用实际行动向老英雄致敬。

鞍山各地区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张贵斌事迹的高潮,有关部门也纷纷关注老英雄的生活和健康。从了解到张贵斌的事迹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组织走访慰问了张贵斌,详细了解老英雄及其老伴的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情况,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把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随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率先下发通知,在全市退役军人系统及广大退役军人中广泛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海城市相关部门、国家电网鞍山分公司陆续到张贵斌老人家探望。为让老人过个温暖的冬天,相关部门正抓紧协调,将为老人备一处好一点供暖条件的住房。

10月14日下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来鞍专程采访张贵斌,老英雄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关注。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以不凡经历给予我们不断拼搏的勇气。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惧牺牲,参加多次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54年回到老家海城西柳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一直到1978年10月离休。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听从党的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讲奉献。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用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应该坚持的方向。老人是离休干部,每个月退休金5000多元,但他多少年都住在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两件旧衣服穿了十几年,却毫无怨言、安然自乐。明知道可以享受很好的医疗待遇,但他总是主动放弃,想着能帮国家省一点就是一点。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目标,看到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全市上下正全力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鞍山一员,我们要学习他恪尽职守、甘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八

持枪克敌,不畏牺牲,铸就“人民功臣”

奉献家乡,兢兢业业,深藏荣誉七十年。

1.6米的身高,满脸皱纹,说到70多年前那场7天6夜的战斗,他说,全连只活下来三人。能够幸存,已是人生大幸,他非常知足。说到作为人民功臣被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场景,他说,那是这一辈子最激动最光荣的时刻。这种骄傲被他牢记在心底,整整70年。

他就是94岁的张贵斌,一位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塔山狙击战的战斗英雄,一位曾经先后立过三次大功的老兵,一位回到地方默默耕耘甘于平凡的老人。多少年来,他深藏荣誉功勋。直到不久前海城地区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荣誉才被人知晓。

不为人知的军功章。

近日,记者走进了张贵斌的家,了解功勋老兵的故事。走进小屋,老人正坐在沙发上,胸前佩戴着多枚勋章。沙发上摆放着尘封许久的大小证书。如果不是这次采访,这些勋章和证书还会继续沉睡,不为人知晓。开启这些勋章秘密的,是这次全市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

不久前,二女儿张英带着张贵斌的证书和勋章,陪伴父亲做了快1个小时的车,来到西柳镇信息采集点。勋章和证书让在场人员惊讶不已。老人的报功书是解放军东北军区签发的,写明了张贵斌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被评定为大功。再看老人的个人信息,出生于1925年,1948年参军,1949年入党,先后立大功三次。工作人员备受震撼的同时也非常激动,他们没想到,身边还藏着这样一位战斗英雄,这样一位张富清式的人物。

“藏”了70年的报功书。

张贵斌深藏着的报功书早已泛黄,薄薄的一张纸满载着岁月的痕迹,边边角角都破损了,可报功书上的寥寥文字,却清晰地印证了一名战斗英雄浴火战场的事迹。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从小出生在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

张贵斌是贫苦农民出身,他的父亲以前一直给地主家干活,一次意外把地主家的驴弄丢了,地主为了惩罚他,赶着马车从人身上轧了过去,当时人就不行了。张贵斌的哥哥当年被国民党抓走充壮丁,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于是怀着国仇家恨的张贵斌决定参军,“为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我要去当兵。”那时,张贵斌结婚不久,妻子刚有了身孕。

尽管如此,他还是走进了。正赶上塔山阻击战,那是辽沈战役中的一次重要战斗,战况异常惨烈。

虽然张贵斌当兵不久,但他非常勇敢,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守卫在阵地上,枪不离手。“那时候没工夫想别的,就想一定要挺住。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有的战友倒下了,我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我们最后能赢凭的就是不怕死的精神。”张贵斌被炮弹炸伤的左腿上的伤疤至今依然清晰可见,现在还会时常疼痛。可他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与许多战友相比,他已经够幸运了,起码活了下来。他还记得同班两位战友的名字:李恩禄、刁凤祥。“我们牺牲战友的遗物都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些年我没能常去看他们……”说到这,老人的声音颤抖了。

因在塔山阻击战中表现英勇,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北京解放后,获得“人民功臣”称号的张贵斌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们的接见,他本人在1949年2月入了党。家乡的妻子也感受到了这份荣光。二女儿张英说,她小时候听姐姐说,当年父亲的报功书送到家里的时候,一路吹吹打打,大伙都往家里来恭喜母亲。可很少有人知道,张贵斌在外打仗时,妻子和女儿是靠着妻子丁凤珍编草鞋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

1954年2月,走了大半个中国,又在战斗中获得两次大功的张贵斌转业回到了老家西柳镇小码头村。本来是可以留在广州海关的,但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申请回乡。当时他跟组织说:“家乡更需要我回去建设。”回乡后,他先后在村党支部、信用社任负责人,之后做过供电所所长,再后来到了农电局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心全意,不怕苦不怕累。他把证书和军功章藏在柜子里,从未提过自己的功绩。

31平方米的老房子。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得与失,他选择在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把余生献给了普通岗位。对于物质的需求,更是简单又简单。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了。”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以前张贵斌老两口住的地方暖气不好,老两口年纪大了受不得冻,十几年前换到了这里。但这里也是老房子,面积又小,可张贵斌说,够住了。

张贵斌和丁凤珍已经结婚75年。刚结婚他就去参军,一晃7年没有回家。现在老两口挤在狭小的屋里,可以说,丁凤珍基本没享过福。可丁凤珍说,自己是农民,习惯了苦日子,现在国家每个月给高龄补助几百元,很不错。她说:“两个人一起平平安安的,家庭和睦,比什么都强。”

这几年张贵斌因病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好的医院,也可以住的时间长一点,可张贵斌从来都是感觉好点,住不到7天就出院,他跟孩子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买药也不让孩子们去报销,全拿工资的钱去买。他说,国家给自己的工资不少了,不能再花国家的钱。

张贵斌平时穿着极其简单,他也不让儿女给他买新衣服,他说,有两件衣服换洗足够了。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接受教育并拿到了高中文凭。他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那么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十几年前,张贵斌就嘱咐儿女:“我死了就给我盖上一面党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准备。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简单结束。”女儿张英说,父亲经常给家里开会,告诉几个儿女,要多做少要,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要去占国家和别人的便宜。

众人心中的楷模。

83岁的王素清是张贵斌家的老邻居,听说有人采访张贵斌,老人特意赶过来,就为了跟记者说几句话。“张大哥人太好了,在村里做书记时,替老百姓做事,谁有困难找他他都尽力去帮。有两件事我一直记得,一件是有一回他在路上捡到钱了,担心丢钱的人着急,他就守在原地,一等就等了几个小时,一直到失主回来。还有一件事,他后来做信用社主任,有人贷款做买卖结果钱还不上,他自己掏钱把5万元还了。作为村书记,他事事做在先,公平公正,大伙心里都敬佩他、信服他。”

今年66岁的李恩思,1962年随父母下放到张贵斌所在的村。张贵斌帮助他们安顿下来。之后李恩思的父亲病重,张贵斌帮着买药、打针。病逝时,张贵斌一手操办了后事。那时李恩思年纪还小,他的妈妈身体也不好,父亲去世后,他家的事里里外外都是张贵斌帮忙。对这些恩情李恩思说:“感恩在心,一辈子忘不了。”

一张残破不全的喜报勾勒出一位为国尽忠又深藏功名的英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辽宁海城又涌现出一位“张富清”式老英雄。

眼不花、耳不背、行走利索,尽管已是94岁的耄耋老人,第一眼看到张贵斌,还是一位打不倒的军人。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东北野战军四纵41军后勤担架营2连3排12班战士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挡在塔山。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才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

之后,张贵斌跟随打仗转战大半个中国,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

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局工作,但他却在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当了农民。张贵斌说:“我要回乡参加建设,回家孝敬老母。”

从此,张贵斌将4次大功、4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儿女、单位、邻居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

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建军90周年时做过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他对战功只字未提。

直到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张仕科说:“核实了老英雄的立功证和档案后,我们十分敬佩,共和国会永远记住他们!”

回到家乡的张贵斌收起了军功章,但延续了军人雷厉风行、一心为民的作风。他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

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县农电局工作,起早贪黑立杆架线。他说:“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我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经理宁辽逸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的二女儿张英说:“有时候,我和我爸说‘多住几天国家也给报销’。他就教育我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

离休金5000余元的张贵斌和老伴现在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他让女儿洗干净放在院里台阶上。“还会有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用。”张贵斌说,“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九

在农村长大的我,对花木种植有浓厚的兴趣。20xx年,我听说春风村有300多亩茶叶地想承包出去,当即和朋友来看。

在村办公室,我见到了王家元。听说来投资,王家元瞪大了眼睛:“你们来得太及时了,现在就可以谈。”可到现场一看,那片地水、电、路三不通。再见王家元时,我就给他出了道难题:一个月内把这三件事办好。

过了20多天,王家元打来电话说,那三件事有眉目了。我打心里不相信,就开车过去看。一进村口,王家元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说:“路,交通局已经立项了,保证两个月内挖通,争取五个月内硬化;水和电也已经在测绘了。”他还把资料、图纸拿给我看。

一个村干部居然有如此魄力,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仍有些疑虑。我说,投资可以,土地租用30年,每亩租金最多50元。王家元说:“这个事情我还真不能做主!租金要由村民讨论决定。”

两个月后,王家元再次来电,说土地的事情说好了,每亩租金就50元,但有个条件,用工春风村的村民要优先。我问他原因,王家元说,土地租金是便宜了点,但是如果用工都请村民的话,大家每年能增收300多元。

王家元的实诚和执着打动了我,我不再犹豫,把320亩茶叶地租了下来。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十

张贵斌今年94岁,曾参加过辽沈战役中最为惨烈的塔山阻击战,战斗中冲锋在前,战斗7天6夜,将生死置之度外,后来他又跟随转战大半个中国。

他曾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但他脱下军装后,却收起军功章,连自家儿女都不知道,直到今年,张贵斌老人的功绩才被公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深藏功名65年的老人。

这张残破不全的喜报,纸面已经泛黄,虽然历经了70多年,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地印证着一名战斗英雄浴火战场的事迹。

退伍老兵张贵斌:我在那时候一边打仗一边救伤员,七天六宿我背了20多个伤员。天上扔炸弹爱怎么扔怎么扔,根本不寻思,就一心想把这仗打胜利了比啥都强。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张贵斌和他的战友们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挡在塔山。

退伍老兵张贵斌:胜利以后我那个连就剩,我是东北人,还有俩我记得是山东人,一个连120多人。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刚刚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之后他跟随打武汉、打长沙,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

退伍老兵张贵斌:腿那块肉被飞机炸弹给刮下去了,我用土面子就糊上了,我用(布条)把腿就缠上了,血就止住了,那时候也不觉得疼,该背伤员抢伤员,我还抢还背。

转业时,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局工作,但他却把机会留给战友,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辽宁海城西柳镇小码头村。从此,张贵斌将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儿女、单位、邻居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1962年,张贵斌来到海城农电局器材库担任负责人,那时海城很多农村还没有通电,他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总在人手不够的时候,跟着工人们去给村里架线。

退伍老兵张贵斌:原来以前那都是点洋蜡,再不就是小油灯用棉花整的。这电亮了,老百姓心亮堂了,咱自己作为一个党员来说,心也真亮堂。

作为离休干部,按照规定,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急着让女儿办理出院。

张贵斌女儿张英:本来应该再住一个星期,他说不住了,不住了我能养我就回家养,给国家省下那钱,给灾区、学生、贫困户啥的。

国网海城供电公司离退休管理工作负责人郝俊成:他的一些老年病,高血压,常有的病都很多。他一般买些小药,他都不报了,他报的额度是最少的。

20,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今年四月,张贵斌才第一次将深藏了65年的军功章、立功证和喜报拿出来。

退伍老兵张贵斌:我自己这么想,要露出去给国家添麻烦,我这么想今年(国家统计信息)为啥露,我就觉得我入党70年,对党应当忠诚。另外,我还能活多长时间,我就这么想的,得了,和党忠实吧,把这事情我就说了。

西柳镇民政办公室主任陈雷:当他女儿把这些军功章和立功受奖证书拿出来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惊,很少看到有这么多军功章。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有31平方米,是他离休后攒了7年工资买下来的,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三个女儿一直在农村务工,儿子接他的班,在镇上的供电所当管理员。

退伍老兵张贵斌:什么时间咱们得想着大家,想到国家,大多数人不能光想着自己这个家。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党员一心为民,不是为自己私心那是罪。人这一生,我说人这一生要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这一生要能做到了,那我们的国家就更强大了。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十一

94岁的张贵斌,曾参加过辽沈战役中最惨烈的塔山阻击战。7天6夜的战斗,全连120多人只剩下3人……张贵斌老人曾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但脱下军装后却深藏功与名,连儿女都不知道。直到今年核实老兵立功信息,他才将藏了65年的军功章、立功证拿出来。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家住海城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来到。虽然当时刚结婚不久,妻子也有了身孕,但为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他毅然选择了参军。

进入不久,张贵斌参加了塔山阻击战。“七天六夜,一直守在壕沟里,一步也没后退,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说,“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战友倒下了,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打胜仗凭的就是我们不怕死的精神。”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1949年2月6日,张贵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也是从那时起,“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他时刻遵循的行为准则。

随后,张贵斌跟随打武汉、战长沙,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身负重伤才不得不离开。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准备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或汉口局工作,但他却选择了复员回乡,在他看来:在哪都一样为人民服务。

回到家乡后,张贵斌将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就连儿女也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对其他情况都不知晓。

从转业,张贵斌先后在村党支部、西柳信用社任过负责人,之后又到西柳供电所当会计,再后来到海城农电局物资供应站工作。

然而,无论岗位如何变动,张贵斌始终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农电局西柳供电所任会计,他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力求账目清清楚楚。西柳供电所距农电局15公里,张贵斌经常拖着伤腿,骑自行车去局里办事,每一个往返都要三四个小时。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6年,张贵斌从没耽误过工作。

到器材库工作后,张贵斌的主要工作是从火车站接运器材。一列车电杆电线变压器,靠人拉肩扛装上马车,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张贵斌与同事赶着马车去车站接货,经常半夜三更才能回到家,但在张贵斌的带动下,大家伙从没有过怨言。

张贵斌处处为企业、为国家着想。这几年,张贵斌因病经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条件好的医院,也可以住时间长一点,可他从来都是刚好点就出院。他跟孩子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买药也不让孩子去报销,拿自己的工资去买。他说,国家给的工资不少,不能再花国家的钱了。

“相比于牺牲的战友,我很幸福。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对照党章,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些不算什么。”面对人们对自己“舍生忘死、报效祖国,深藏荣誉、甘于奉献”的称赞,张贵斌这样说道。

2017年,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做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对战功也只字未提。直到今年鞍山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事迹才被家人和社会所了解。一时间,整座钢城都被张贵斌淡泊名利、深藏荣誉功勋的事迹所感动。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接受的教育。张贵斌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一次庄严承诺,一生忠诚不变。张贵斌,一位耄耋老人,以始终坚守的初心,昭示着一名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十二

张贵斌特别热心,在村里时,谁家有困难,他肯定尽全力帮忙;当信用社主任时,有几个困难户贷款还不上,他就自己掏腰包帮着还。大伙儿打心眼里敬佩、信服张贵斌。

工作中,张贵斌始终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农电局西柳供电所任会计,他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力求账目清清楚楚。西柳供电所距农电局15公里,张贵斌经常拖着伤腿,骑自行车去局里办事,每一个往返都要三四个小时。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6年,张贵斌从没耽误过工作。

“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张贵斌自制了一个钱褡子,一分不差地将带着体温的往来款送到、领回。”张贵斌的老同事赵汝策告诉记者,张贵斌不仅在会计岗位上特别称职,调到海城农电局器材库工作,同样是一把好手。

到器材库工作后,张贵斌的主要工作是从火车站接运器材。一列车电杆电线变压器,靠人拉肩扛装上马车,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张贵斌与同事赶着马车去车站接货,经常半夜三更才能回到家,但在张贵斌的带动下,大家伙从没有过怨言。

1978年,张贵斌离休。当时,正值器材库扩建,海城农电局特返聘张贵斌负责扩建工程。“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儿,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经理宁辽逸说,张贵斌就是一名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优秀党员。

张贵斌处处为企业、为国家着想。这几年,张贵斌因病经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条件好的医院,也可以住时间长一点,可他从来都是刚好点就出院。他跟孩子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买药也不让孩子去报销,拿自己的工资去买。他说,国家给的工资不少,不能再花国家的钱了。

“相比于牺牲的战友,我很幸福。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对照党章,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些不算什么。”面对人们对自己“舍生忘死、报效祖国,深藏荣誉、甘于奉献”的称赞,张贵斌这样说道。

一次庄严承诺,一生忠诚不变。

张贵斌,一位耄耋老人,以始终坚守的初心,昭示着一名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十三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张贵斌同志最难得的品质是艰苦朴素,从不向组织提出特殊要求,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张贵斌离休金5000余元,但是现在还和老伴到街上捡旧衣服和鞋,清洗干净后留给困难的群众拿去用。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用全额报销,但只要病情好转能够下床了,就坚持出院,总想着帮国家省一点,用在别处。至今,张贵斌和老伴还住在30平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对平平安安、有吃有穿的日子很满足。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时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任何时候不居功自傲,不向组织提特殊要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做到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工作向高标准要求。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十四

10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在早晨7点42分播发了张贵斌几十年深藏功名甘守平凡的故事。10月5日,辽宁日报在头版刊发了老英雄张贵斌深藏功勋守初心的故事。“十一”假期,辽宁卫视记者闻讯赶到老人家对老人及子女进行了采访。

接待完众多人的采访和拜访后,老兵张贵斌的生活习惯丝毫没有改变,仍然每天看电视、关注新闻,遇到好的词句、重要的提法会动笔记下来。他对国家的爱仍然深沉。10月1日当天,他很早就起床,迫不及待地穿好军装、戴好军帽,守在电视机旁,准备收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和阅兵式。他跟身旁的女儿说:“牺牲的战友们没有等到今天的好时光,我要替他们好好看看我们的国家,看看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

张贵斌说,作为一名7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会永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8个字记在心里。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十五

她叫胡_,今年26岁,文文静静,柔弱端庄,清秀可人。

胡_刚刚走进农行大门。她是农业银行大家庭的新成员,于__年7月25日走上农行__支行金穗分理处柜员岗位。

小小年纪的胡_,有着特别的人生经历,职业通道和路径面临着多种选择。

她曾经是一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__年毕业于__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后,参加湖北省大学生村官考试,以__市第五名的成绩录取,被分配到__市东湖街道长江社区工作。

3年后的__年5月,服务期满的胡_参加湖北省公务员招录考试,报考__县乡镇机关,以__县乡镇机关科员岗位笔试第一名的成绩名列榜首。胡_完全可以成为新时期新环境下一名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可是,她毅然放弃了时尚热门响当当的公务员职业,辞谢了向她敞开伸延漫长而又宽广的从政之道。

淡泊、清丽而单纯的胡_,心里有更加美好的理想和梦想,有更加远大而崇高的目标和追求。宏图大展,放眼远望;意念之间,心有灵犀;喜从天降,机遇莅临。正是在这个时候,胡_获悉农行湖北分行面向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招聘柜员的信息。农业银行辉煌壮丽的使命和愿景,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相关理念,时时无不叫胡_为之动容,情思万重。

深情的召唤,山含情,水含笑。家乡的亲人、亲友和亲情,身边的同学、同乡和同伴,都对胡_的未来职场选择和角色转换给予鼎力的支持。格外心仪的农行,轻轻传唱动听的歌谣:工作、事业、未来,缤纷灿烂,多姿多彩;幸运、如意、憧憬,曲径通幽,天地洞开。选择,抉择,在人生的旅途中,在人生的十路口,在人生定位的坐标,在人生又一个新的平台,胡_以最平静的心态和姿态,瞄准目标,把握方向,自主改变了择业就职中关键的人生航道和轨迹。

更加强烈地感动和震撼!胡_毫不犹豫地立即报考农行湖北分行大学生村官招聘柜员,并以最佳综合成绩的绝对优势顺利录取。金穗,昭示金色的田野,丰硕的稻穗和麦穗。农业银行的金穗,给人奋发的遐想、理想和梦想,给人最浓的真情、激情和深情!心系农行,情牵万家。农村的女孩子,农家的女儿,返璞归真,九九归一:是啊,农行连接广大农村、农业和农民,反哺于农,服务“三农”,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我爱农业银行!我爱家乡的农业银行!”这是胡_发自心灵真情的呼唤。将全身的心力和智慧,投入到无限热爱无比眷恋的农行事业!年轻的心,青春的情,在农业银行的苗圃,在广阔农村的原野,欢乐地跳荡,喜悦地碰撞,骄傲地昂扬,自豪地奔放。胡_,仿佛初绽的花朵,给象征满园葱郁馥郁的金穗,传递芬芳,带来馨香。

大行德广,伴您成长。有着优秀大学生村官和公务员之缘的女大学生柜员胡_,来到农行__支行金穗分理处报到后,俨然天使般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中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新起点。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十六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朴实纯粹,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不务虚功、奋发进取。张贵斌作为战斗英雄,转业时不要求组织照顾,把去大城市的机会留给了战友,主动申请回到了老家农村,在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一直以来,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以往的功勋荣誉从不提及,连家人都不曾知晓。2017年,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制作建军90周年退役军人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仍然对战功只字未提。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切实站在改革发展主战场、重点工作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以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十七

申纪兰,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人,今年89岁。她很平凡,是中国千千万万妇女中的普通一员,也是黄土地上生养的亿万农民之一;她也很不平凡,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从1954年至今超过60年的时光里,她一直在努力地为自己代表的妇女和农民争取权益。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她,不仅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者,更是唯一一位出席从第一届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一位了不起的平民代表。

在申纪兰家里,有两面照片墙,在那些照片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伟大历程和宏伟图景徐徐展开。看着定格在照片中的历史,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那震撼人心的澎湃力量,那是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属于中国人民的民主的力量。

20__年2月11日,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

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一位老大姐坐在沙发靠窗的地方,手里捧着一份《人民日报》,眯着眼睛,仔细地读着。老大姐的穿着很朴素,灰布做的外套袖口已经磨损了,暗灰色的光感显示出衣服的年代久远,虽然旧了,却很干净。在一片灰得有点发白的胸前那一抹鲜艳的红色格外醒目。那是一枚党章,在照入窗内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滴答、滴答……老杭州钟表的秒针一下一下地走着。屋内很安静,静得仿佛能听见时间的流逝。放眼看去,无论是过时的老钟表、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还是山西农村常见的老木头箱子,件件散发出岁月的味道。屋内最醒目的,还是老人身后和右侧墙面悬挂的那些巨幅照片,在那一幅幅黑白和彩色交汇的影像中,数十年的时光在上面留了影。太阳光透窗而入,空气中微微浮起山西农村特有的黄土味。在这些影像的簇拥下,这所时间小屋的主人就那样静静地坐在沙发上,认真地读报。

老人名叫申纪兰,今年89岁。此时此刻,在她耳边的白发间、在那镌刻岁月的满墙照片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伟大历程定格在这间小屋中。

战斗英雄张贵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十八

第一,要学习张贵斌同志的精神品质。

一是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二是学习她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

三是学习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

四是学习他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

第二,对标优秀先进人物查找不足。

一是在政治品格上差异。

二是在精神品质上差异。

三是在务实作风上差异。

四是在高尚情操上差异。

第三,结合本职工作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敢于负责、敢于担当。

一是锻炼政治品质。在党言党、爱党、护党,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政治建设。

二是强化业务能力。学习政治理论,同时学习业务理论、政策、法律法规,把思想能力聚焦到工作能力,服务水平上来。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务实、干事创业、勇于担当。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个人廉洁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摒弃享乐主义,弘扬艰苦奋斗作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389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