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摆正心态,找到改进的方向。怎样提高写作水平,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在下面这些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不同题材和领域的总结写作范例。
色彩ABC说课稿篇一
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为今后美术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感受简单总结一下。
这几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先进教学水平。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美术课中,无论是教师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教师扎实的素养。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准确规范。老师们善于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特别是刘老师的《色彩的魅力》一课,她的声音非常的温柔甜美,简洁而到位的语言是她整堂课非常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变,左右逢源。
色彩ABC说课稿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色彩基础知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等方面做以说明,请各位专家评委指正!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教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色彩基础知识前两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线描和素描之后开始学习色彩,为后续的水彩水粉画奠定基础。教材的编写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基础知识讲解的较为详细,适合美术基础薄弱甚至没有基础的中职学生。
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班级是学前教育一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凡事都想亲自尝试。通过一段时间的线描和素描练,造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绘画出较好的作品。但时间稍长就觉得单调乏味,同时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持久性差。
教学目标。
因此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三者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微课示范、实践操作,让学生归纳小结色彩调和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的兴趣,形成自主探索的学习态度,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4.教学重点:色彩的分类。
5.教学难点:颜色调和的规律。
教法与学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对色彩有了丰富的直观感受,虽然司空见惯,但是相关概念抽象,因此本节课采用阅读指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采用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方法指导学生。
教学过程。
结合教学设计,我将本节课分为准备、导课、新授、总结、拓展五个环节。
(一)精心准备,先学后教。
课前,我将一个flash小游戏分享到班级群,让学生结合初中物理知识了解色彩产生的原因。复习光的三原色并做好上课前的材料准备工作。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林徽因说:最美人间四月天。课上,我结合春暖花开的时令,通过一段优美的旋律和美丽的图片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四季。之后让学生谈谈四季的代表色是什么。由此提出色彩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再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引导学生结合初中物理和生活常识讨论色彩产生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三)手脑结合,探究新知。
(1)、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技能的学习要坚持理论指导,因此,我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先掌握理论知识,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三原色混合,再通过一个小练习让学生把7种颜色与相应的类别名称放在一起。从而达到正确的区分原色,间色,复色的目的。课间游戏也能调整上课的节奏,做到学练结合。
(2)、微课观摩,讲解分析:接下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更加直观的感受三原色调和发生的变化。
(3)、分组实践,发现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调制橙色、紫色、绿色和黑灰色通过实践直接感受颜色调和的变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最后,让组内成员之间相互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同一小组调出来的颜色很相似,但是又有所不同呢?对照每个人的操作分析得出规律。
这样,学生自学,老师指导,分组练习,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游戏和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归纳总结,积累经验。
孩子们喜欢实践和尝试,却不善于总结,学过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导致学习能力低下。因此我让学生根据实践操作,每一环节结束,便让学生讨论归纳,老师再加以补充说明。最后再对全部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使得所学知识得到巩固。通过这样层层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学习了色彩的分类,但是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还不够,为了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知识加以巩固,理解色彩的调和对作品的影响作用,为以后绘画创作奠定基础,我布置如下作业:
1、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完成问卷调查。
2、玩中学。把游戏《色彩大师》分享到班级群里,利用课余时间下载到手机,通过游戏提高色彩的辨识度。
3、预习一下色彩的要素以及色彩的对比。并搜集相关资料,为下节课做好准备。最后指导同学收拾好学习工具,整理好教室卫生,养成良好职业习惯。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前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课堂上借助于优美的音乐,绚丽的图片,有趣的实验和直观的视频不断调动学习热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引导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色彩ABC说课稿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设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安排上除了有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同时兼顾了学生个性的体现。
教学目标:知识:了解靠垫的“设计”应从审美、实用、文化等方面去进行,并在学习中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用中心对称式、轴对称式或自己喜爱的纹样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富有个性的靠垫。
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并在欣赏与表达的同时提高眼和手的能力。
情感:在欣赏与绘画中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环境的关注能力,激发起美化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设计的纹样。
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及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画、剪刀、色彩工具、色卡纸等。
学生:剪刀、色卡纸、胶水或颜料、油画棒、图画纸等。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本课设计靠垫的过程中经历美术创作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谈话导入。
(二)“创设情景――欣赏多姿多彩的靠垫”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靠垫,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还想看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靠垫吗?教师播放课件从靠垫的形状、纹样、色彩、材料等方面来欣赏,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找出特点。
(三)自主探究。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发现靠垫的奥秘”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正当学生们被多姿多彩的靠垫所吸引兴趣高涨的时候,给学生们以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靠垫骨式的特点,这一过程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1从外形上看,这些靠垫有什么不同?
2、从颜色上看,这些靠垫有什么特点?
3、从使用的材料上看,这些靠垫有什么不同?
4、从图案上看,这些靠垫有什么不同?
5、说一说这些靠垫的纹样有什么不同?
6、运用了哪种对称式的骨架?(1、中心对称。2、轴对称)。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去思考交流,真正发现靠垫的骨式的奥秘,中心对称式与轴对称式。使重、难点在合作、自主探究中得以破的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教师做结:讲述两种对称式的表现形式。
这一部分完成之后就要落实到学生的画笔上真正去设计创作一幅靠垫。
(四)大胆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用对称式纹样或自己喜欢的纹样设计一个美观的靠垫。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师生共同探讨靠垫的设计步骤:
(1)选择你喜欢的动物、植物、文字或几何图案。
(2)考虑用那种对称式(轴对称,中心对称),确定骨式。
(3)绘制或制作主体纹样同时注意色彩的搭配,最后完成制作。
在学生的创作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播放优美的轻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创作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引导学生教师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注意材料的拼贴要干净整洁。
(五)展示欣赏评价。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感。培养学生作品的分析、表达能力。展现学生不同个性。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在最后的小结当中,要充分的肯定学生们的创作,要保留和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与对自已创作的能力,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最后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我们都当了出色的设计师,设计了自已的靠垫,同学们设计的靠垫各有特色,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加工制作成靠垫,摆在家里的沙发上,为居室锦上添花。
同学们应该注意靠垫的选料用色是很讲究艺术性的,它的设计要因人而异,但要注意与室内装饰和家具色彩相协调。深色图案的靠垫雍容华贵,适合装饰豪华的家居。色彩鲜艳的靠垫,适合现代风格的家居。暖色调的靠垫,适合老年人使用。冷色调图案靠垫多为年轻人采用,卡通图案的靠垫则深受儿童们喜爱。
希望同学们运用自已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设计更多美丽的装饰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将来真正成为一个出色的设计师。
色彩ABC说课稿篇四
这是一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整节课的出色之处有几点: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肖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了由易到难的过渡。难度逐渐增加,并利用多种方式的识字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生字。
这篇文章语言美,富有情趣,肖老师在教学时以各种方式让学生读,如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在读时练老师强调通过声音、表情、动作表现三种小鸟当时争论的情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地把握到了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因此,肖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学着书中的句式:不对,不对,春雨是——,你们瞧,春雨洒在......,......是......。师生配合,其意融融。学生都是小诗人,讲出了诗一般的语言。事实证明,学生是了不起的,关键是我们老师首先要聪明起来。老师聪明,学生就会更聪明,令人刮目。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意,即读文会意,更要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学习表达,运用语言,即读书得文,如此文意兼得,日积月累,才能实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一语文教学之根本目标。这种教学,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话说,就是“阅读教学如果有模式的话,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里的“写写”包括“说说”,即运用语文。阅读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盯住“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一根本目标,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以此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效益。
我觉的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肖老师很具有感染力,能完全调动课堂气氛。而且教师的课堂语言朴实无华,但亲切感人,具有鼓舞性。语言、动作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色彩ABC说课稿篇五
政治组全体老师观摩了高二何老师执教的《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课后并进行了热烈的专业化课堂教学讨论活动。作为青年教师,不管是在教学设计还是教学风格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听课我感觉有许多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
课堂的自然导入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公开课,许多老师都会对导入环节作精心设计,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导入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换言之,为气氛而气氛的导入方法有时候并不行得通。所以,我感觉在导入环节中,必须结合学生、教师的实际,使学生有话要说并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其次,我感觉导入应有针对性,要高效。通过导入就能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不是绕了一大圈学生才模模糊糊知道个大概,这样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何老师在这节课的导入时,从自己的衣着打扮入手,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出来了,学生明白了现在服饰的多样化、个性化,从而顺着这一线索追溯到过去人们的服饰光从颜色方面而言就显得较为单一(以蓝色、灰色为主),而现在则是色彩斑斓的,从而导入本节课学习的主题——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这一基础上,何老师又进一步设问:“请你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提供具体事例来说明当代文化生活的色彩斑斓。”这样的导入显然是自然高效的。
毋庸赘言,情境设计对教学有很大帮助,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何老师的这节课紧紧围绕20xx浙东新商都(上虞)购物节这一材料进行设问和讲解,当然还辅以其他具体背景材料,应该说,设计的情景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兴趣、接近学生思想、融合学生态度。思想政治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所以,情景设置要联系生活实际,尽量选学生比较熟悉的材料,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教材理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本节课学生活动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文化生活的教学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何老师在本框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的理解。鼓励学生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何老师也注重对学生在讨论、辩论之前的引导,避免活动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通过观摩学习何老师的.教学,使我进一步体会到“学无止境,教海无涯”的真谛。我认为自己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课前必须吃透教材,把握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2、选择合适的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平时注意对材料的精选精用。根据材料预设问题,注意问题设计的难度和梯度。
3、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色彩ABC说课稿篇六
媒体运用。
发现。
1.观看录像。
2.小实验。请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3.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4.教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资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情景一:小朋友用凤仙花的花瓣染指甲。情景二:一个小朋友吃西瓜时西瓜水滴在白色衣服上,衣服被染上了颜色。
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资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资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身带来的资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1.课件出示作品。
2.课件出示:制作工具。
3.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试验。
1.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
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
交流。
1.每组小组出息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展示。
1.用自身制作的颜料组内一起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
拓展。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1.课件出示:直接利用生活中细小东西作的几幅画。
2.课件出示:《拉斯科洞穴壁画》、朱砂矿石——朱砂色颜料——中国画。
色彩ABC说课稿篇七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优美的语言,富有诗意的课文,令人遐想联翩。故事中,小燕子、麻雀、小黄莺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涵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泮老师在本课中努力营造着开放而自然的语文课堂,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语文教学更显生机和愉悦。
泮老师执教的是《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的教学,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泮老师利用一幅春雨图动态地展示了渐渐而下的春雨,给了学生最直接有效的感受,将学生引入情景,自然引出课题,更为接下来的说话练习作好了铺垫。在一曲《小雨沙沙》中,孩子们欣喜地走进了蒙蒙细雨,走进了课文。
在出示课题课题,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后,泮老师设计了个“我会说”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描述“春雨像什么?”“细细的针,头发丝,细线,面条……”等等,各种答案层出不穷。再如指导朗读重点句时,为了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泮老师紧抓住一个“沙沙沙”让学生反复读反复体味快慢之中的变化,而并非给予特定的标准读,重在尊重学生自己的感觉和理解,选择喜欢的方式,学生也能把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说清楚。类似这样的空间欲留,在识字过程中也有,学生学得很实在也很主动。
可见,给学生欲留适度的空间,他们都能各抒己见,主动发展。因为学生有兴趣、有好奇心、有心理自由,所以他们才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心灵开放,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才会被激活,才会燃起创造思维的火花。
不是每一堂课都要激情飞扬,不是每一堂课都要感人肺腑,但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尽量要让孩子们如沐春风,滋润心田,在课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课后才有舒心的回味。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他们会制造惊喜。为孩子多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属于他们灵动的、稚嫩的、多彩的语文世界。
色彩ABC说课稿篇八
听了张老师执教的《色彩的对比》一课真的受益匪浅。
首先,张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是一堂复习整理课,张老师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色彩对比的知识。
一、认读色彩,说一说:通过出示色相环和色带上的色彩,引导学生回忆色彩色相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
二、观看图片,谈一谈:通过出示几幅不同冷暖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色彩色相的冷暖对比。
三、动手操作,调一调:通过教师在三杯水里加入不等量的颜料,引导学生复习色彩的明度对比。
四、实际应用,画一画:利用掌握的色彩对比的知识,给画面进行上色。
在课堂上,张老师边复习,边让学生完成理论填空题,加深学生的记忆。张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一、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应用自如。
课前精心准备,这是章老师的一贯作风。这节课上张老师准备的材料和图片图片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张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
色彩ABC说课稿篇九
听了张老师执教的《色彩的对比》一课真的受益非浅。
首先,张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是一堂复习整理课,张老师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色彩对比的知识。
一、认读色彩,说一说:通过出示色相环和色带上的色彩,引导学生回忆色彩色相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
二、观看图片,谈一谈:通过出示几幅不同冷暖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色彩色相的冷暖对比。
三、动手操作,调一调:通过教师在三杯水里加入不等量的颜料,引导学生复习色彩的明度对比。
四、实际应用,画一画:利用掌握的色彩对比的知识,给画面进行上色。
在课堂上,张老师边复习,边让学生完成理论填空题,加深学生的记忆。张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一、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应用自如。
课前精心准备,这是章老师的一贯作风。这节课上张老师准备的材料和图片图片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张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
王老师执教的《色彩》一课谈谈自己的些许拙见。
《色彩》是闻一多先生在国共内战期间所写,是一篇教师自选的课外现代诗。全诗辑录如下:
色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这首诗歌是作者在彻底领悟了生命的内涵后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苍白的生命、单调的生命不是完整的生命,只有将正义与勇敢,热烈与忠诚,博大与希望集于一身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生命。诗人所写的诗歌,即为生命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正是通过各种色彩的直观显示而使读者将原本比较深奥的哲理浅显地展示出来,生命就是如此地丰富多彩!全诗的主题即:热爱生活,重视生命价值。
“语文老师首先是读者”,这是一篇课外的诗歌,所以王莹老师的教学设计完全必须根据她自身的阅读体验,而诗歌教学更是许多语文老师十分头痛的,纵观王莹老师的整堂课却是在行云流水、亲切自然中很好地让学生融入到了诗歌的意境中,触摸到了作者的内心深处。
营造氛围,巧设情境。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的感情炽烈,形象鲜明,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在语言上凝练,具有音乐的美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欣赏诗歌,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吟诵。但许多诗歌教学课上,学生不喜欢读诗,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老师的课堂氛围没有很好地营造,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有欠缺,或者就是将诗歌教学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完全没有了语文的味道。
王莹老师的课堂引入部分是十分合理、到位的。
(投影出示:“色彩”两字)。
师: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1:五彩斑斓。
生2:美丽的颜色。
(学生争先回答,教师逐个进行点评)。
(投影出示:“生命”两字)。
师:同学们,你看到“生命”两个字,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1:春天。
生2:朝阳给人的感觉。
生3:绿草地。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随后,教师自然引入闻一多的《色彩》一诗。
(在悠扬舒缓的的小提琴声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起了《生命》。学生们认真地聆听,听课老师和学生共同沉浸在诗人为我们创设的美好意境之中)。
整个导入的设计是十分成功的,在让学生由感性地谈“色彩”和“生命”给人的感觉,再回到课文所教篇目《生命》体现了系列性,给学生以梯度感。教师伴随音乐的深情背诵,更是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诗人的距离,使学生仿佛看到了生命那绚丽的色彩,更看到了与命运抗争中不屈的诗人形象。
欣赏诗歌,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吟诵。而后,王老师首先出示图像搭配诗句让学生自由读,在请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谈怎样读的方式很好地引领着学生们循序渐进、一步步进入到了诗歌的意境中。初中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很难进入到诗歌情境中的,教师这种“由表层文句朗读上升到对诗歌意蕴理解”的学习过程,无疑对这堂课的学习乃至学生今后的诗歌学习都起到了一个很好地导向作用。当学生一个个站起身饱含情感地朗诵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堂课离成功又接近了一步。而这一切无不是和老师的营造氛围,巧设情境分不开的。教师以自己的深入体验,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在掌握朗诵诗歌方法的基础上,用心灵去感悟诗歌,效果显著。
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要能够灵活果断的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之间搭设一座平台,使二者和谐统一,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
这节课上王莹老师无疑又是给我们做出了一次正确的示范。在这节课行将结束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首诗歌中的‘给、教、赐、赠、加’几个字为什么这样排列,能否调换顺序?”这个问题显然是教师预设之外的一个问题,能发现这个问题的学生也可以说对这首诗确实是进行了逐字逐句的阅读,问题一经提出王老师并没有因没有事前设计而慌乱,而是十分从容地让学生先由开始部分的两个“给”对比“教、赐”,从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解释,很快地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再让学生从生命特征的角度予以分析,谈自己的看法,步步为营,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在这个意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王老师让学生从这几个字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通过教师的机智教学,巧解疑难,一箭双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王莹老师表现出了高度的教学机智,既调动了学生动脑筋的积极性,又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我想,语文老师们的“画龙点睛”之笔,正是来自于他们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与他们平时课堂的日积月累密不可分。
纵观这堂课,悬念迭生,高潮不断。由于教师的巧设情境、深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听课老师融入到了诗歌的意境之中;在课堂上,教师更是以她熟练地课堂驾驭能力,机智教学,巧解疑难,让学生通过对诗歌字词句的斟酌,学到了知识、理解了诗人的情感,并且掌握了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在时间的把握上,对于问题的设计能否更为完美,但瑕不掩瑜,我认为这堂现代诗歌教学课无疑是成功的。教师关注文本,关注学生,以情动人、以悟代讲,真正地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实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
诗歌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这堂课上,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走入到了诗歌的意境深处,度过了美好的一堂课。在这样一堂散发着浓浓语文气息的课堂上,我们可喜地看到,王莹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到了学习诗歌的那份美好和快乐!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一
听了林老师执教的《色彩的对比》一课真的受益匪浅。
首先,林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是一堂复习整理课,林老师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色彩对比的知识。
林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认读色彩,说一说:通过出示色相环和色带上的色彩,引导学生回忆色彩色相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
二、观看图片,谈一谈:通过出示几幅不同冷暖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色彩色相的冷暖对比。
三、动手操作,调一调:通过教师在三杯水里加入不等量的颜料,引导学生复习色彩的明度对比。
四、实际应用,画一画:利用掌握的色彩对比的知识,给画面进行上色。
在课堂上,林老师边复习,边让学生完成理论填空题,加深学生的记忆。林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前精心准备,这是林老师的一贯作风。这节课上林老师准备的材料和图片图片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林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第一、提高兴趣“互助互动”,本课《色彩的对比》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林老师时时不忘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动”。第二、根据重难点,“互助互动”,在抓住知识中的难点色彩的明度展开时,提出问题:同学手中的三杯水有什么不同?通过互助互动,由学生上前协助教师,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第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缺憾:
作为一节复习,美术知识的.梳理应该简单一些,要把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运用作为重要环节。林老师在此环节上有些疏忽,复习色彩的对比知识用了25分钟,使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在课堂上运用。所以课堂也就缺少了交流和评价环节。由于时间关系,还没评价作业就下课了。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新观念主要是通过评价体现出来的,通过丰富的评价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地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应该让学生在欣赏琳琅满目的作品后,交流创作的感想,用作业要求并检验作品的得失,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而且学生在评价作品时也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把握这两点,就一定会更加深切地体验到课改带给美术教育的无限生机。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二
诸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将从四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法;三说教学程序;四说教学理念。其中,理论根据将贯穿在整个过程中。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12册8课,课题为《色彩的明度》。本教学内容以儿童绘画为题材,启发儿童进行欣赏学习,并进行创作。本课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儿童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是内容美,形式美和色彩美三者有机结合的.优秀作品,由于是同龄人的作品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很适合学生欣赏、讨论、评述和学习。
本人对教材的理解是:学生已经进行了四、五年的美术课堂训练,体验了简单的美术创作的乐趣,这个时候安排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优秀美术作品,对儿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所帮助,也可为儿童今后的绘画创作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本课课题《色彩的明度》,采用了儿童易于接受的描述性语言,活泼、自然、亲切。
1、学习色彩的明度知识,对“明度”一词有较准确的理解。
2、掌握色彩的明度的变化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3、掌握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
1、重点:传授色彩的明度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体验色彩的美感。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和对色彩明度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我在本课中,通过教师讲解(理论学习)——分组尝试(色彩感知)——分组评述(理解把握)——创作体验(实践领会)四个活动环节,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看到说到画,学生很自然就完成了知识在实践中的转化运用。
本节课着重体现学生、教师为双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作为一个引路者,只起着带路作用,例如当学生欣赏一幅作品时,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给学生以方向(提问包含各个方面:你喜欢这幅画吗?这幅画画了什么?这幅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谈一谈,甚至可以摸一摸,闻一闻,讨论讨论,再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还安排让学生自己体验不同工具材料作画的不同感觉。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发现新知,探索新知,参与知识形成,能力形成的全过程。
创设情境,欣赏导入。学生进入教室就开始不附加任何要求的欣赏活动,可以让学生轻松、快速的进入情境教学的课堂。
讲授新知,理解知识。这一过程中,我充分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边讲解边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新知识,为下一步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在感知的过程,尝试到了探索奥秘的快乐,因此,学生都非常兴奋,自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扶”到“放”,自主探究环节。叶圣陶先生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这个环节在欣赏作品的同时,理解色彩的明度变化在绘画中的应用。通过教师的三个引导提问,由简单到复杂,各有侧重,富有层次。整个教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探究被推到了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对画面内容形象的理解到对表现特色的理解,由对表现特色的理解到对自己感受的激发,由表及里,从感官的运动到思维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不但让学生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还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绘画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但是可以跟生活不一样(高于生活),每个人都可以大胆的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表现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这也就很自然的为教学的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全面欣赏,尝试材料环节。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课安排了学生两次亲身感受,加深对色彩明度的理解和把握。
个例感受,文化交流。这里将它作为一个例子展示,并且让学生尝试进行介绍,主要是让学生有一个粗浅的视觉体会,并不强求学生的理解与认同。
创作体验,知识深化环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欣赏体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材料,进行创作活动。时间安排虽然很短,但作用只是让学生在欣赏后再进行绘画创作的亲身体验,让课堂不仅仅结束在40分钟内,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学生今后的每一次美术学习中去。
本节课是基于美术新课程标准而设计的。所贯彻的基本理念是:从讲授中明确知识,在欣赏中开启智慧,于评述中形成素养。即让学生在老师的讲授中学到色彩的明度的基本理论,在欣赏同龄儿童美术作品时,体会色彩的明度变化给物象带来的美的感受;于美术创作中亲自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的奥秘;于作品评述中升华对色彩的明度知识的理解。
这个教学理念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全参与学习。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对某一幅作品的独特的感受并亲自尝试。
2、全变式表达。绘画和语言都是艺术,用语言来表达对绘画作品的感受,同样一幅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若干种不同的表达,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说到画,表达方式产生转变,知识的掌握也自然产生深化。
以上是我对《色彩的明度》一课的理解和把握,不足之处,还请诸位领导和老师批评和指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在评课之前我想首先感谢学校组织开展的本次听评课活动,给了我一个向同校老师学习的机会。其次感谢付老师,今天向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在这节课上让我学习的地方很多。
现就个人看法谈以下几点:
付老师今天执教的《春雨的色彩》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今天付老师讲授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重在读通课文,认识生字。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重在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1、注重细节,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付老师强调学生“轻轻地翻开课本”,“注意读书的坐姿”,学生边读书教师边矫正学生坐姿,为学生整理红领巾,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向榜样看齐。这些方面无不体现一位细心的教师,如春风化雨般的将养成教育贯穿在整个课堂。
2、课堂导入生动活泼,一首《春雨沙沙》配上优美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美好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3、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奏。从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学习新课、词语积累、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安排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各有侧重点。
4、新授课中,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意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读法,有自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分角色表演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读。将“读”贯穿课堂始终。
1、在体会“落”、“淋”、“洒”、“滴”这几个字时,让学生用动作体会感觉还不太明显,是否可以配上对比对比鲜明的画面。春雨和夏雨的对比是否更能感受春雨的细、小、轻、柔。
2、读课文时教师强调了一个问题“谁来当小法官说一说谁说的有道理”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谁说的有道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本节课探究的内容,更不能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付老师教学时问题提出了,后面这个问题也没有再谈起。在教学时不是本课探究的重点,是否就尽量不要提相关的问题。
3、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回答问题完整性的培养。本节课老师提出问题后,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只关注了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却忽略了学生回答的是否完整,比如:老师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答“五颜六色”,在此,应该强调“春雨是五颜六色的”,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时表达的完整性。
整堂课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流畅,课堂环节紧奏,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
以上观点仅个人看法,谈的不对之处请付老师见谅,请各位老师予以指正。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四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要求学生了解色彩变化的规律,探究培养学生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受、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循序渐进地将色彩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根据本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学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纯度的知识,尝试用不同纯度的色彩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尝试在色彩中调入灰或其他色彩,改变色彩的纯度,创作一幅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了解色彩变化规律,培养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受、应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审美素养。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
重点:了解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高纯度与低纯度的色彩。
一堂好课的呈现与有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由此我采取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提问法、情境法。
学法:直观感受法、实践练习法等。
为了更好的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我特意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范图等。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一)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我将播放一段不同旋律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为老师手中具体纯度变化的色卡找一找朋友,为作品配上合适的音乐,学生感受不同的纯度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由此便引出我今天的课题——《色彩的纯度》。
(二)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在本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我设置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首先,我将组织学生回顾三原色、三间色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根据色彩规律,形成色相环。并提问在色相环中,颜色纯度最高的他们是什么颜色?我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像红、黄、蓝这样鲜艳、单纯的色彩被称为纯度高的色彩。在学生对色彩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时,继续展示两幅色彩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初步的欣赏与观察,使学生自主的感知色彩。了解第一组与第二组色彩色相相同,但是第二组没有第一组色彩鲜艳。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色彩变化的兴趣。
而后,我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被称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思考问题,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我将依据学生的回答做最后总结概括其含义是:这种变化在美术中叫作色彩的纯度变化,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三)交流探索,深入了解。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运用色彩变化的规律,探究其方法,我将组织学生小组试验,探索怎样使一种颜色发生纯度变化?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探究,发现其规律为纯色+灰色=降低纯度、纯度+补色=降低纯度,加入其他颜色种类越多,纯度越低。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我将继续展示“星月夜”作品,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画面的纯度和画家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纯度的变化在画面中起到哪些作用?我将并引导学生探究出画面中的主要色彩是蓝色和黄色,纯度很高,表现了画家的激情。同时总结出纯度的变化能使画面表现的美感、情感更丰富多样,纯度低的色彩可以缓和整幅画面的色彩对比,更好的衬托主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示范操作,体验乐趣。
美术课程同样具有实践性,所以最后,我会演示用自由的线条在画面上分割出几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并选用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简洁的画出一个主题形象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高纯度色彩表现技法:直接选用纯色进行涂色;低纯度表现技法:选择一个色彩为画面主色调,在色彩中加入灰色或另一种色彩,调和出多种不同纯度的色彩再进行涂色,使画面呈现纯度变化。为学生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五)展示评价,分享成功。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用色彩纯度的变化画一幅画,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款式不限。采用开展交流会的方式,小组推选并从纯色运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六)小结作业,拓展思维。
1。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含义、特点、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2。最后,结合学生从探究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程度,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制作好的作品贴在教师展示区内,对比效果,进行赏析。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五
本课是艺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以美术分科切入的综合性艺术课中的一节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通感。
教学内容力求适合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及习惯。
重点:对色彩的感受。
难点:感受色彩,并进行联想。
通过识别、感受不同的色彩,获得对色彩的不同感受,如冷暖、味觉、联想等,并积极而主动地感受色彩,调动学生的情感。
设置情境——提供资料——学生探究——总结结论。
1.设置情境:听音效,谈感受——冷暖,引出“感受”
2.提供资料。
(一)学生探究:冷暖(速度较快的同学自行理解色彩带来的轻重、涨与缩、华丽与朴素等感受)。
(二)互动探究:味觉、软硬。
(三)色彩的联想:具象联想与抽象联想。
3.知识巩固与评价(计算机操作)。
4.拓展与留言。
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差,因此给他们一个网站让他们自学是不现实的,所以给学生一些半成品,在此基础上学习可能效果好一点,也是比较适合学生实际的。对与知识积累较丰富,学习能力又比较强同学,交互式站又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六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色彩的感染力》。
下面,我从七个方面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这一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的第二课。属于欣赏、评述课。这一课是在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欣赏、评述让学生对色彩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学习掌握装饰色彩、写实色彩和表现色彩三种不同的色彩表现形式,体会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领会色彩独有的艺术魅力。
七年级学生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也能够相应地理解色彩在美术作品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对作品中的写实色彩、装饰色彩和表现色彩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还没有形成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授课中需要结合大量不同色彩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充分进行对比欣赏,体会不同色彩表现形式的特点,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
根据本课教材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感染力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1、重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2、难点:如何从色彩的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教师准备教具:课本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网上资料收集等。
本课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启发、提问讲授等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为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
(一)引导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创设情景,播放两段视频资料,学生欣赏,交流感受。说一说乐曲中体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用什么样的色彩进行表现。
(二)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由三个小环节组成。
1、(请学生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红、橙、黄、绿、蓝、紫)引导学生回顾色彩带给人的心理影响,为后面分析作品做好铺垫。
2、出示三幅作品,这三幅作品是(《装扮森林》、《松树林》、《灰色的树》)学生观察对比,探究分析这三幅作品的色彩表现特点。最后师生小结出分别用装饰色彩、写实色彩和表现色彩来表现。师生共同总结:装饰色彩、写实色彩、表现色彩的概念。
装扮森林。
松树林。
灰色的树。
3、欣赏实践。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讨论、交流,最后每组选出代表总结发言。
讨论问题是:
(1)、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画面的主色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色彩表现形式?
(3)、你感受到了作品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老师小结。
以上为新授发展阶段,接下来就要对新授知识进行总结。
(三)、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课后拓展。
最后一个环节为课后拓展,引导学生把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达到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写实色彩。
2、装饰色彩。
3、表现色彩。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七
谢老师这节《色彩的世界》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作业表现方式、谢老师从容的教态,以及精彩的课堂教学语言,下面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一些体会。
本学期出去观看了几节美术课,发现现在的美术作业方式真是多种多样,同样的课例,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作业方式,不过这些作业方式的表现,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这些上课老师的用心。《色彩的世界》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想到的只是用水粉来表现,而谢老师却能想到用方块的彩纸进行拼贴,拼贴出类似色和对比色。这真是一种创新,这样的作业既简单又有效。如果用水粉表现非常费时,操作有难度。本节课的重点不是掌握水粉的用色用笔,而是了解色彩的知识,因此这样的作业方式并不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
对于学生的作业要求非常明确,不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用色块来拼摆,非常简单。在评价的环节,往往是我们忽略的环节,而谢老师不仅让学生参与评价,而且给出了评价标准,让评价有针对性。
谢老师的教态端庄,从容,整堂课一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面带微笑的.对学生说话。感觉特别亲切。对学生的引导语和评价语都是恰到好处,课堂语言简洁有效。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先认识色轮,再是欣赏图片,哪幅是类似色,哪幅师对比色。接着将这些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中,找一找你穿的衣服是什么色调?欣赏画家的作品,找一找色调。
1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为今后美术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感受简单总结一下。这几位老师的授课,各具......
范文王老师执教的《色彩》一课谈谈自己的些许拙见。《色彩》是闻一多先生在国共内战期间所写,是一篇教师自选的课外现代诗。全诗辑录如下:色彩闻一多生命是张没有价......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八
针对郭老师上的《春雨的色彩》这节课,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从教学目标来看。
1.郭老师的目标定位不是特别准,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作为重点,个别幼儿都说了树木生长需要春雨,但很多幼儿却不是特别明白,。知识目标是让孩子大胆尝你们试创编“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什么上”,像这句话的创编孩子的回应也不是特别的积极。
2.所选教材对中班幼儿有点难。
二、从教学方法来看。
1.郭老师通过语言的有效引导、启发提问、倾听、观察、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散文诗先从激趣引题,再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春雨对万物的生长作用,到完整欣赏散文诗,大胆表演小鸟对话,体验散文诗表达的情景,再进行仿编,教学内容进行有层次、有梯度,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老师的提问以开放性问题为主,比如说“你觉得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谁知道万紫千红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听了这首诗,有什么感觉呢?”
2.课件和音效的制作很用心,但声音效果有点响和乱,和散文诗的优美意境不是特别相称,如果能把音效制作的更柔美点就更好了,还有教师在第一次欣赏散文诗是最好能自己来朗诵,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发散性提问不够,应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提问,像“请你说说植物和春雨是什么关系?”这种问题就有点太难了。在表演环节觉得还不够到位,最好能创设“情境让孩子来表演。
三、从教学效果来看。
郭老师的课堂语言富有激励性,在幼儿回答后,能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幼儿从玩中学,教师很好地体现了主导作用,孩子们也学得非常地开心。
色彩ABC说课稿篇十九
《色彩的冷与暖》是六年制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色彩冷暖的含义及冷暖对比是一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培养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重点、难点是:了解色彩冷暖含义及冷暖对比、补色对比。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破重点、难点,采用了幻灯片、cai课件及实物投影仪等多种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因此,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制作了cai课件,进行导课,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色彩的冷暖:播放配音动画:首先出现灰色暗花背景,接着出现美丽鲜艳的彩虹课题。其中,“冷”字用蓝色,“暖”字用红色,随着音乐的节奏字体开始发光,背景与字体;字体与字体都形成了强烈又和谐的冷暖对比。这时,同学们显得非常兴奋。享受了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美感后,我问:“同学们,看这个配音动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情绪激昂,纷纷举手有的说,灰色背景与鲜艳的课题形成高纯度与底纯度对比;有的说“冷”字的蓝色与“暖”字的红色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在讨论中,学生复习了上节内容并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为了让学生感知色彩的色性,首先播放了幻灯片: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展示给同学们。这时给这些丰盛的饭菜打上红光。同学们看后,惊奇地说,“大肉变的鲜红而菠菜却变成了黑色;”这时,又换成黄光,葡萄酒变成蓖麻油,菠菜象是发霉的样子,最后又蓝光,同学们纷纷的说:“大肉已经腐烂了,菠菜真新鲜。”学生一下进入了情节。这时我停止播放说:“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想象的翅膀展开了。
2.基本概念的讲述:
由于色彩基本概念较为枯燥并难以理解,我采用了实物投影仪及。
cai课件等电教手段。以最直观、最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色彩冷暖的含义。
用cai课件展示色相环,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各种不同色彩的小圆点围成一个圆环,兴趣很高,这时提问,“请说出各种小圆点的色彩名称。”“大红”、“柠檬黄”、“草绿”等。当同学们回答正确时,画面中出现卡通小人笑着说:“你真聪明”、或“你真了不起”;同学们答错时,小人又说,“再仔细想想,动脑筋哟”之类的话。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积极性。学生轻松自如地理解色相环及在色相环中冷色系列及暖色系列的知识。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色彩冷暖的含义和补色、补色对比。我采取了列举实例、cai课件、实物投影仪等多种电教手段。在讲述色彩冷暖的含义时,举出了赛马间的例子:将赛马间一半刷成桔红色,一半刷成蓝色,在蓝色部分休息的赛马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在桔红色部分的赛马在很长时间仍是焦躁不安。听完后,同学们情绪高涨之时,我趁机展示《晚间的咖啡馆》这幅作品,屏幕上的作品深深吸引住了学生。期待着我讲述这幅作品。我抓住时机讲述本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冷暖色在本幅作品中的应用。激发了同学们想利用色彩冷暖作画的情趣。我又举出了画家凡高的《向日葵》这幅作品,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并教导学生学习凡高勤奋作画、奋斗不息的精神,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在突破补色和补色对比这一难点时,我首先利用实物投影仪在课堂上做了视觉残像实验,实验中,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什么是补色,学生感到非常新奇和兴奋,抓住这一时机又利用cai课件做了一组补色对比练习,同学们便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本课的这一难点。通过以上的学习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色彩理论知识理解的难度,减少了技法训练中的周期反复,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老师变枯燥的讲解为形象的演示,既领略了画面的美,又掌握了色彩的知识与技能。
3、技法示范。
为了让学生对本课作画材料,用具及基本技法有初步的了解,我在实物搞影仪的平台上做画,播放到屏幕上,在老师的示范中使学生体会基本技法,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利用cai课件展示本课板书内容,并布置了色彩的冷暖推移作业,讲述作业要求,强调重点、难点,结束全课。
根据本课的重、难点,采用图文并茂的结构式板书,利用红和绿两种冷暖对比色,提现本课的训练重点。
色彩ABC说课稿篇二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
高中美术绘画。
(第二单元绘画中的色彩)第二课奏响色彩的旋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色彩和音乐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可以超越对物象的描述,直接诉诸情感,实现其艺术使命。教材主要讲了色彩的三种对比关系,教学重点落在学生能够理解色彩与调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一定的色彩调和方法。学会用美术的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色彩搭配问题。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能够掌握色相对比中邻近色、类似色、对比色及互补色的色彩调和规律。2、技能目标:对比与调和之间相互依存的规律。3、情感目标:能够运用已知的色彩知识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增强研究色彩的视觉规律的学习观念,提高发现各种色彩美的能力。
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对不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方式及手段进行尝试性练习来展开,教师主要采用欣赏、讲述、讨论、比较、合作、尝试体验等方法,帮助学生在色彩的练习实践中建立研究色彩、运用色彩表达绘画语言的意识。
从色彩与音乐的共性中切入教学,也就是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对绘画中的不同色彩对比现象的探究欲望,明确教学目标。接下来通过对教材中不同绘画作品的色彩对比关系进行欣赏与分析,学生能在审美体验中获得对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的初步认知,理解绘画中色彩对比的强与弱是根据作品表现主题与意图来选择或确定的。然后设置“思考与交流”教学环节,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色彩对比关系在绘画主题表现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不同色相对比方式的运用与分析,认识基本的色彩对比与调和规律。根据学生练习中所产生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探究色彩的调和方法,在尝试练习中,逐步形成追求色彩和谐美的审美意识,最后呼应课初,使绘画中的色彩升华到生命的色彩,值得学生回味。
能够养成主动观察与分析生活中各种色彩现象关系的学习意识,培养对绘画色彩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1、多媒体设备、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色彩对比与调和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为以后的讨论拓宽想象空间)。
3、老师搜集有关描写色彩的诗句和图片,制作网页。
一课时。
幻灯1——课前,播放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让学生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走进教室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感受音乐的旋律,从色彩与音乐的共性中切入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
在适当的时间(学生正陶醉时)暂停音乐,教师引入“音乐家用七个音符的不同音阶,配合旋律与节奏,演奏出或轻柔优美,或欢快热烈,或慷慨激越的乐曲。在绘画中,如果说图像是画家的“语言”,那么色彩则是画家心灵的“乐曲”。(引出下一个环节)。
幻灯2——欣赏一组有着强烈色彩韵味的美术作品(不要配有任何背景音乐),让学生静静地感受画面中音乐的旋律(利用色彩的视觉感受与音乐的听觉感受之间的通感联想),然后将画面定格在康定斯基的《几个圆圈》作品上,讲述康定斯基把色彩比喻为琴键的观点:“艺术家是拨动琴弦的手,只要接触一根根琴弦,就会引起心灵的颤动。”(引出课题)。
幻灯3——(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拨动色彩的琴键,共同奏响色彩的旋律),展示课题并板书。
首先提问学生:“色环中主要色彩及三原色是什么?”
顺势展示幻灯4、5——让学生了解色环中主要色彩的色相以及三原色。明确指出三原色为红、黄、蓝等不可由其它颜色调配的基本色,黄色是明度最高;由三原色可以调出绿、橙、紫等三间色,再混合可得红灰、黄灰、蓝灰等复色。原色纯度最高,复色纯度、明度都低。
幻灯6——展示主要以红、黄、蓝等不同色彩的色相共同组成的一幅作品《凝思的女孩》。
提问学生:“画面中主要有哪几种色彩的色相?”引出色彩的对比。(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对绘画中的不同色彩对比现象的探究欲望。)。
幻灯7——讲述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以及纯度对比。在举例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三种对比的含义。
幻灯8——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赏析与分析),让学生能在审美体验中获得色相对比的初步认知。
幻灯9——赏析分别由邻近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组成的《飞舞的小蜜蜂》图案,理解绘画中色彩对比的强与弱是根据作品表现主题与意图来选择或确定的。
幻灯10——设置“交流与体验”教学环节,这个环节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老师只是活动的设计者。
活动程序: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是对比色组、互补色组、邻近色组及类似色组,让他们挥动手中的画笔,沾起丰富的颜料去完成幻灯中的问题:(从屏幕上的作品中提取4-5种主要色彩,按两色一组分别组合,看看是属于哪一种对比方式并画出。)关键是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对比色、互补色、邻近色及类似色的色相对比关系在绘画主题表现中所起的作用。(对的组给予奖励,错的组也要给予鼓励。)。
幻灯11至14——通过多媒体图片(包括国画、水彩画)展示(赏析与分析),让学生能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明度对比的初步认知。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则用明度低长调强烈控拆战争的罪恶。
幻灯15——再次设置“思考与交流”教学环节,(从图中提取9种不同色相的色彩,从明到暗排列哪一个正确?)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明度对比。
幻灯16——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赏析与分析),讲解纯度对比。《拾穗者》用低纯度色表现了勤劳朴素而贫穷的劳动者,传递出对人民的同情和歌颂。
顺势阐明色彩的和谐美取决于色彩中对比与调和关系的适度,引出色彩的调和。
幻灯17至20——通过多媒体图片赏析与分析,讲述主要的四种调和(同一调和、面积调和、间隔调和、渐变调和),通过不同色相对比方式的运用与分析,认识基本的色彩对比与调和规律。
播放录像带——最后以对油画拉斐尔的《椅中圣母》的赏析来总概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在尝试欣赏练习中,顺势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追求色彩和谐美的审美意识。以对梵高的《向日葵》赏析,来把色彩与生命联系在一起,顺势请学生思考与色彩有关的诗句。
最后由绘画中的色彩升华到生命的色彩,欣赏以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为背景音乐制作的闻一多《色彩》诗一首(网页制作)。再次小结,同时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启示和帮助。
在美术绘画教学模块中,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合理运用是很重要的。适当设置并提出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亦不可少。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体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概念的讲解应浅显易懂,而不一定非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帮助学生突破简单化、概念化的欣赏习惯。
要打破仅仅依赖传统的讲授法教学的模式,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新模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思考的。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色彩ABC说课稿篇二十一
今天,有幸听了刘培培老师《春雨的色彩》一课,这虽然只是一节常态课,但刘老师讲得非常精彩,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下面就这节课谈一点儿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就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春雨细如丝。像春姑娘纺出的丝线,轻轻垂下;春雨柔丝似水,像乳汁一样哺育着世间万物,使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春雨美如画,染红了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春雨是无色的,但却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刘老师讲得也是诗情画意。
优势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导入这一环节,教师利用了一个《小雨沙沙》的视频,然后说: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童话故事,将学生引入情境,自然引出课题。学生在欣赏中很好地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使整个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优势二:自主合作读句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老师把学习的权利充分还给孩子,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自由认读、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齐读。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随机认识生字,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反复认读、巩固识字。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记住生字,来巩固识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优势三:朗读感悟体会情趣。
朗读是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老师抛出主研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以后,学生充分自学、讨论,教师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教师导学上,能够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边想象边朗读课文中小动物的对话,通过不同方式地读来体会小鸟们的天真、活泼、可爱,体会春雨的轻柔、欢快,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环节中,学生戴上头饰,兴趣极浓,踊跃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着去读,读出感情和语气。这样,不但锻炼了朗读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优势四:拓展思维启发想象。
教学最后时让学生回答“你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以玉兰花和迎春花这两种春天最常见的花为例,激发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课文进行仿写,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通过观察春雨的课件,来体会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变得生机勃勃。在老师的大胆鼓励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个性得到了张扬。
待研究一:
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学生思维要继续开拓,可以结合学生的前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去寻找春天,看看春天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有了生活经验,在最后一个环节就会畅所欲言,不会觉得陌生。
待研究二: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可以说简单,也可以说比较深奥,但是针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去引导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老师不必去深究,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色彩ABC说课稿篇二十二
【导语】本站的会员“沧海游侠梦”为你整理了“色彩明度说课稿”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将从四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法;三说。
教学。
程序;四说教学理念。其中,理论根据将贯穿在整个过程中。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第1。
2册8课,课题为《色彩的明度》。本教学内容以儿童绘画为题材,启发儿童进行欣赏学习,并进行创作。本课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儿童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是内容美,形式美和色彩美三者有机结合的优秀作品,由于是同龄人的作品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很适合学生欣赏、讨论、评述和学习。
本人对教材的理解是:学生已经进行了四、五年的美术课堂训练,体验了简单的美术创作的乐趣,这个时候安排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优秀美术作品,对儿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所帮助,也可为儿童今后的绘画创作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本课课题《色彩的明度》,采用了儿童易于接受的描述性语言,活泼、自然、亲切。
1、学习色彩的明度知识,对“明度”一词有较准确的理解。
2、掌握色彩的明度的变化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3、掌握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
1、重点:传授色彩的明度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体验色彩的美感。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和对色彩明度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我在本课中,通过教师讲解(理论学习)——分组尝试(色彩感知)——分组评述(理解把握)——创作体验(实践领会)四个活动环节,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看到说到画,学生很自然就完成了知识在实践中的转化运用。
本节课着重体现学生、教师为双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作为一个引路者,只起着带路作用,例如当学生欣赏一幅作品时,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给学生以方向(提问包含各个方面:你喜欢这幅画吗?这幅画画了什么?这幅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谈一谈,甚至可以摸一摸,闻一闻,讨论讨论,再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还安排让学生自己体验不同工具材料作画的不同感觉。
总结。
为一句话就是: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发现新知,探索新知,参与知识形成,能力形成的全过程。
创设情境,欣赏导入。学生进入教室就开始不附加任何要求的欣赏活动,可以让学生轻松、快速的进入情境教学的课堂。
讲授新知,理解知识。这一过程中,我充分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边讲解边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新知识,为下一步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在感知的过程,尝试到了探索奥秘的快乐,因此,学生都非常兴奋,自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扶”到“放”,自主探究环节。叶圣陶先生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这个环节在欣赏作品的同时,理解色彩的明度变化在绘画中的应用。通过教师的三个引导提问,由简单到复杂,各有侧重,富有层次。整个教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探究被推到了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对画面内容形象的理解到对表现特色的理解,由对表现特色的理解到对自己感受的激发,由表及里,从感官的运动到思维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不但让学生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还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绘画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但是可以跟生活不一样(高于生活),每个人都可以大胆的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表现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这也就很自然的为教学的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全面欣赏,尝试材料环节。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课安排了学生两次亲身感受,加深对色彩明度的理解和把握。
个例感受,文化交流。这里将它作为一个例子展示,并且让学生尝试进行介绍,主要是让学生有一个粗浅的视觉体会,并不强求学生的理解与认同。
创作体验,知识深化环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欣赏体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材料,进行创作活动。时间安排虽然很短,但作用只是让学生在欣赏后再进行绘画创作的亲身体验,让课堂不仅仅结束在40分钟内,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学生今后的每一次美术学习中去。
本节课是基于美术新课程标准而设计的。所贯彻的基本理念是:从讲授中明确知识,在欣赏中开启智慧,于评述中形成素养。即让学生在老师的讲授中学到色彩的明度的基本理论,在欣赏同龄儿童美术作品时,体会色彩的明度变化给物象带来的美的感受;于美术创作中亲自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的奥秘;于作品评述中升华对色彩的明度知识的理解。
这个教学理念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全参与学习。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对某一幅作品的独特的感受并亲自尝试。
2、全变式表达。绘画和语言都是艺术,用语言来表达对绘画作品的感受,同样一幅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若干种不同的表达,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说到画,表达方式产生转变,知识的掌握也自然产生深化。
以上是我对《色彩的明度》一课的理解和把握,不足之处,还请诸位领导和老师批评和指正。
色彩培训心得体会。
美术色彩教案模板。
色彩ABC说课稿篇二十三
1、教材分析:《色彩心理》是选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三章《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部分内容。这一章包括形体、明暗、色彩、空间和肌理共五部分,我从中选取色彩这一节加以扩展,成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从首先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联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a.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常见色的心理效应(2)常见色的色彩联想。
教学难点: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二、说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每参予一个游戏,都会思考完成游戏的办法,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戏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结果探究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教师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过程:
四、说注意事项。
1、因为课件的导入环节中插入了音乐,在导入部分欣赏图片时,应注意及时把音乐关上,以免授课的其它环节受到影响。
2、在“游戏一”中,要强调学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时从两个方面来想:一是实际物体;二是联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红色,实际的物体可以想到红旗、血、太阳等,而联想到的心理有热情、危险、食欲等。
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色彩心理的灵活运用,如自己的服装、校园的环境、教室的布置等。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游戏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五、小结。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游戏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4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