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专业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1 06:29:11
最新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专业20篇)
时间:2023-12-01 06:29:11     小编:琉璃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内容的一种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以下教案范文选自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供广大教师参考。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一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二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三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四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引导幼儿对三个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套箱、数字卡、套娃玩具、镶嵌玩具等、礼物袋。

一、活动开始。

变“礼物”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套箱,以“变魔术”的方式一次变出三个箱子。引导幼儿感知大,中,小不同的箱子个体。)。

“老师变了几个箱子呢,我们来数数看。”(师幼一起点数,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三个箱子)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数量。

“三只箱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出示数字卡“3”)。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颜色和大小。

“小朋友看看,这几个箱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表述:箱子的颜色不同: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箱子的大小不同:绿色的箱子最大,黄色的箱子不大不小,红色的箱子最小。

二、活动过程。

1.幼儿操作,具体感知大,中,小的物体。“快打开礼物盒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数一数,有几个?”(请个别幼儿说)“摆一摆,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有的小朋友纸袋里面是床,有的是碗,这些是谁的床呢?是谁的碗呢?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2.教师用手偶讲故事。(故事略)出示挂图,幼儿操作,帮助小熊一家。“。

3.“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个很好的礼物呢!”

5.套娃排序教师出示套娃(3个),提问幼儿:

三、结束活动。播放音乐,幼儿根据不同音乐模仿不同大小动物的表演。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五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六

1.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及三种图形标记。

2.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对三种图形进行初步的分类。

3.乐于参与活动,并能体验活动的快乐。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海洋场景;圆形、三角形设计的小鱼若干;贴有标记的3个篮子。

2、水族馆音乐。

一、听音乐进入大海场景。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鱼宝宝的家里去,那你们猜猜鱼宝宝的家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就去看看吧,出发吧。(听音乐进场)。

2.鱼宝宝的家到了,我们轻轻的找个座位坐下吧。你看到了什么?(对呀有蓝蓝的海水;你还看到有绿绿的水草;哦还有美丽的海螺……)。

二、出示图形标记,寻找与图形相应的实物。

1.美丽的家里还有很多的鱼宝宝,有哪些鱼宝宝?(三角形鱼宝宝,出示三角形标记)那三角形宝宝长得什么样?(它有三条直直的.边,三个尖尖的角)。

2.海洋里除了有三角形的鱼宝宝,还有什么形状的鱼宝宝呢?看看哪个宝宝的眼睛很亮的?(圆形鱼宝宝,并出示圆形标记)圆形长得什么样?(圆圆的)。

3.还有什么形状的鱼宝宝?眼睛再睁大点看看。(长方形鱼宝宝,出示长方形的标记)长方形宝宝长得长长的,方方的。

总结:大海里住着三角形的鱼宝宝,圆形鱼宝宝,长方形鱼宝宝,它们快乐的在大海里游呀游。

三、与鱼宝宝找妈妈做游戏。

1.你们想不想和这些鱼宝宝做游戏?(想)现在就一起到大海里游一游,并找一条自己喜欢的鱼宝宝和它跳圆圈舞。(呀,这条小鱼和遥遥跳个圆圈舞,看他们跳的多开心呀。)。

2.玩累了,鱼宝宝们想妈妈了,它们的妈妈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三角形的鱼妈妈在哪里?(找呀找,找呀找,找妈妈,呀我们找到了三角形的鱼妈妈啦,这是谁的妈妈?(是三角形鱼宝宝的妈妈)我们跟三角形鱼妈妈打声招呼。三角形鱼妈妈好!

3.我们再找谁的鱼妈妈?(长方形)找呀找,找呀找,找妈妈,这是谁的妈妈?(是长方形鱼宝宝的妈妈)我们也打一声招呼:“长方形鱼妈妈好!”

4.还有谁的妈妈没有找到?(圆形),噢,圆形鱼妈妈躲在这儿呢。这是谁的妈妈?(是圆形鱼宝宝的妈妈)快,也打声招呼吧:“圆形鱼妈妈好!”

四、送鱼宝宝回家。

1.天黑了,鱼宝宝想妈妈了。现在我们就帮助鱼宝宝去找妈妈,记住,要说一句好听的话:“我把三角形鱼宝宝送给三角形妈妈。”(老师演示一遍)快去帮小鱼找妈妈吧。

2.游戏检查。现在范老师看看鱼宝宝和鱼妈妈他们都开心的笑了,他们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很开心呢。三角形妈妈谢谢你们呢。小朋友应该说:“不用谢”。

圆形妈妈也要谢谢你们呢。小朋友也说:“不用谢”。范老师听到有两条小鱼伤心的哭了?为什么呀?(原来小朋友给它送错了,快谁来帮助它?)。

3.总结:今天小3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能把三角形的小鱼送到了三角形妈妈家里,把圆形鱼宝宝送到圆形妈妈家里,把长方形鱼宝宝送到长方形的妈妈家里。鱼妈妈和鱼宝宝们非常谢谢你们。

下次老师再准备小鱼虫,来让你喂鱼宝宝和鱼妈妈吧。

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最后的结束部分让所有幼儿送鱼妈妈和鱼宝宝去参加海底世界的舞会,让幼儿体验到了操作活动结束后所带来的快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喜欢美术活动。因为太久没有上课,对于课堂的把握不是很好,不过整个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创作的作品也很漂亮。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七

1、幼儿进一步练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2、幼儿认识减号,帮助幼儿理解减法的含义。

3、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减法的运算技能。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重点幼儿进一步练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难点掌握10以内数减法的运算技能。

挂图《加法和减法》,蜡烛,橡皮泥,数字卡,我的数学操作材料,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1、集体活动。

用橡皮泥做一个10根蜡烛的蛋糕。

这是一个神奇的蛋糕,我们可以对它许下心愿。

请一个幼儿先许愿,再吹灭蜡烛。

数一数还剩几根没有吹灭。

写出算式101=9。

再请一个幼儿吹灭一根蜡烛。

写出算式91=8。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请幼儿看挂图,做一做上面的数学题。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八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九

1、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7以内的加减运算。

2、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文具的过程。

3、能够积极参与购买文具的活动,清楚表达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

1、“文具店”的场景图,见教学挂图。

2、剪下幼儿用书第9页的1~7的.数卡和加、减、等号,剪下幼儿用书第3页的7根雪糕娃娃棒图卡及第7页《时钟接龙卡。幼儿用书第29页《分分合合(三)》的操作材料,笔。

1、教师出示“文具店”场景图,请幼儿观察货架。

师: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每种文具的价钱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文具店买两种文具,说一说所买的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的游戏。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购买文具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三角尺和5元钱的铅笔盒,一共需要7元钱。

4、引导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师幼讨论: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三角尺和5元钱的铅笔盒,一共需要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5、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和符号表示的意义。

6、幼儿再次进行买文具活动并学习用算式进行记录。

7、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先看算式记录卡,再讲述自己买文具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2、幼儿边看图边进行“还剩下多少钱”的游戏。

3、幼儿讲述自己用7元钱购买一种文具的事情。如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

4、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师幼讨论: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5、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

6、幼儿再次进行买文具活动并学习用算式进行记录。

7、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先看算式记录卡,再讲述自己买文具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1、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每个小朋友到文具店里买两样文具,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用算式记录。

师:每个幼儿用6元钱到文具店买一样文具,算算还剩多少钱?用算式记录。

3、雪糕娃娃排队。

师:按顺序为7个雪糕娃娃排队,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

4、时钟接龙。

师:将时钟接龙卡片按顺序首尾相连,接成一条长龙。

请个别幼儿介绍“一共需要多少钱”和“还剩下多少钱”的活动结果,集体评价。

区域活动:利用分点心、分水果的机会,引导幼儿说说“有几块饼干,吃掉几块,还剩几块?并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家园共育:请幼儿在家中经常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情,出题让幼儿计算,如看图书、写字时,可以问问幼儿“我写了4行字,还有2行没有写,请你算算一共要写多少行字?”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

幼儿已经学过1-9的加法,为了激发幼儿更进一步的学习,根据教师指导用书活动要求,设计该活动设计。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一

现在大部分孩子,不会理财,乱花钱。

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运用不同策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3、能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尝试运用不同策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1、投影各面值钱币,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人民币。

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比这小的钱币还有什么?

小结:

我们中国只有1、2、5,10、20、50,100这几个数字面值的钱币。不管你要多少钱都要由这几个数来组合。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10以内面值钱币支取的不同策略。

教师提示:

我们来玩小银行游戏,你们做银行职员,老师来取钱,试试看你们能否让顾客满意。

游戏形式:

(1)引导幼儿观察同伴间有没有不同方法,正确吗?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玩具摆出不同的取钱策略。

(3)同组幼儿讨论摆放出各种不同的取钱策略,越多越好。

3、幼儿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教师提示:

下面我们来开银行,我们自由组合三到四人,玩具合并在一起,银行柜台可以用桌子或椅子来代替,场地和角色大家商量,可以轮流做银行职员和顾客。

游戏形式:

幼儿分组,自主游戏。

教师指导:

(1)对能力强的幼儿,启发他们分类整理钱币,以提高操作效率。

(2)在玩具充足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尝试10以外的取钱额度。

4、总结讲评。

(1)宣传教师指导中幼儿成功的尝试。

(2)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大胆运用和尝试。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钱币虽然不是幼儿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活动,能有计划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不断丰富经验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动的设计并不令人满意,原因一,活动形式的设计以个别演示、集体讨论、自己记录的方式,游戏性不强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操作活动以个人书面的形式,教师不能快速有效给予帮助,也将影响教学效果。原因二,探索钱币的不同兑换策略,限定兑换7元钱,过于死板,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以数字、符号等方式记录策略,增加了幼儿的思维难度,也没有考虑幼儿间个体的差异性。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二

用10元以内的钱买一样物品,并算一算还剩多少钱。

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外计量单位的人民币。

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学具到商店买东西活动材料,撕贴格子活动材料,翻画片活动材料,图形二次分类。

1、集体活动。

认识人民币。

--你们认识这些钱吗?

--它们一样吗?

--知道是印的什么吗?

2、小组活动。

第一、二、三组,到商店买东西。

第四组,撕贴格子。

第五组,翻画片。

第六组,图形二次分类。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三

1、关注情感体验,适度引发幼儿对死亡的情绪体验。

2、学习用感恩、祝福的心来面对亲友、宠物的死亡。

绘本獾的礼物、相关课件。

一、引起动机:故事「獾的礼物」。

有一只年纪很老的獾,是许多动物们的好朋友。他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不害怕,还常常告诉朋友们在他死的时候不要为牠难过!

有一天獾没有出来跟大家说早安,大家都知道:獾死了!大家都非常伤心、非常难过。土拨鼠觉得好孤单,他把毯子都哭湿了。大家都不知道没有了獾要怎麽过下去?。大家常聚在一起,说的都是和獾有关的事情。土拨鼠最会剪纸,他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牠学会剪纸的;青蛙也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他学会溜冰的。

就这样,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会想起獾以前教牠们学东西的事情。而且他们还常常利用自己学会的事情互相帮助,这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他们不再伤心哭泣了,反而一讲到獾都会很快乐,想要谢谢獾,留给大家这麽好的礼物!

二、讨论与分享:

1、獾死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本来很难过、很伤心,后来为什么会变快乐了呢?

(因为想到獾以前教他们学会好多东西,很感谢獾!)。

3、你曾经有过面对亲人死亡的经验吗?那时候你有什麽感觉?

你会用那一种方法想念他呢?

是用悲伤的方法一直流眼泪?

还是去想他曾经教过你、帮助过你的事情,并感谢他呢?

三、角色扮演:

1、请小朋友一起来扮演故事「獾的礼物」。

2、若时间不够亦可只扮演(在獾死之后,小动物们对獾的想念和感谢之处),让小朋友练习说出感恩的话语。

四、延伸活动:「好友的感恩」人若总是在失去后才知感恩和珍贵,实在有些可惜,所以希望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能懂得感恩身边亲友的好,尤其是身边的同学喔!

1、可全班或分组进行,每天以一位小朋友为感恩的对象,其他小朋友轮流说出对他感谢的话。

2、在分享之前可先引导小朋友想一想:该位小朋友对自己的帮助是什麽?

3、若没有或想不出来,可由老师先分享,并鼓励小朋友继续努力观察,下次再说。

在教学中让幼儿创编诗歌时,幼儿要根据已有的声音经验想到动物的叫声,再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动物躲藏时的动作和地方。这对幼儿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幼儿在创编诗歌时对声音和地方能创编自如,但在动物躲藏时的动作许多幼儿都忽略了,只是简化成了一个"躲"字,而不是"钻""跳""飞"等形象动词。

本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诗歌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在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四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由小编精心整理的《糖果有多少》大班数学教案,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1、学习估计10—20以内物体的数量。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计数的多种方法。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1、flash课件。

2、操作卡人手一份。

3、大记录卡一份。

4、教具画藏有有老鼠的房子4间。

一、播放课件,情景引出活动。

1、师:今天的天气真好,猫妈妈带着它的宝宝们出去散步。他们走呀走,一路上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最后他们来到商业广场,走到糖果店门口的时候,发现这里乱七八糟的。

猫妈妈:“孩子们,快来看哪,这里怎么乱七八糟的,是谁干的呀?瞧,这里还有老鼠的脚印的呢?”

2、师:我们来想个办法对付他们,好吗?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师: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

二、估计老鼠的数量,激发幼儿捕老鼠的.想法。

师:咦,狡猾的老鼠都躲到哪里去了?(房间里)。

1、出示教具“4间房间”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狡猾的老鼠在不在里面?(教师打开房门)。

师:呀,原来这些坏家伙真的藏里面了。

师:1号房间里藏着几只老鼠?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数一数:如两个两个、三个三个、五个五个数。

3、估计其他房间里老鼠的数量。

师:那请你们来估计一下其他房间里老鼠的数量!

师:2号房间里的老鼠看上去比1号房间的老鼠多还是少?

师:那么会是几只老鼠呢?

4、将幼儿的猜测记录在记录表中。

师:还有谁愿意说出你估计的数目?

5、师:大家估计的这些数目,究竟谁的正确?谁的接近?我们怎样验证呢?

6、请三名幼儿,带领大家数出每盘糖果的数目,并记录正确答案。

师:谁来数一数究竟其他房间里有几只老鼠?我们一起跟着他数一数。

师:他是怎么数的?

7、师:哪个估数正确?哪个与估数与实际数目最接近?

三、想办法把老鼠引出房间。

师:这些老鼠可狡猾了,知道自己藏身的地方已经暴露了,就躲在里面不肯出来。老鼠心里得意的想:“反正我躲在里面不出来,看你能拿我怎么办!”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怎么办?(让小花猫躲起来)。

师:那我们再用一些好吃的糖果,把他们引出来好吗?

1、出示幼儿操作卡。

师:最左边的盘子里有10块糖果,请你估计一下右边的盘子里有几块糖果?

2、展示幼儿的操作卡。

师: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估计的数目。

3、请幼儿检查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并及时改正。

师:老师以为小猫已经离开了,就偷偷的溜出来准备每餐一顿。这下,终于可以捉老鼠啦!

四、对暗号,捉老鼠。

2、拍手对暗号,拍对一次上前一步。

3、捉到老鼠,活动结束。

这个活动是我自己原创的,活动情境设计的比较合理,能根据老鼠去偷糖果引出本次活动,首先估计老鼠的数量,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把老鼠引出来,就再次操作估计糖果的数量,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感兴趣、注意集中、思维活跃,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并且课件做的漂亮,利于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数,幼儿会数,但是老鼠时凌乱的摆放的,数着数着幼儿会搞错,允许幼儿将老鼠边数边有序的摆放好,这样就利于下面的幼儿观察和检查。

小百科: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从远古时代,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就需要创造出一些语言来表达事物(事件与物件)量的多少。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五

通过猜测“盒子里的礼物”游戏,学习观察、比较、排除、预测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思维性活动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1.同样大小的盒子,每个盒子里装有一个水晶球(每人一份)。

2.另外准备四个盒子:一个空盒子,一个内装气球,一个内装一张面纸,一个内放有一颗糖果用胶带纸固定在盒子底部。

3.铅笔、铃鼓、面纸、帽子、水晶球(每组一份)。

一、谈话引题。

1.老师今天为我们小朋友准备了礼物,你们想不想要呢?

3.试一试,觉得盒子里装有东西的轻轻的放在你们的桌子上,没有装的东西的盒子交给老师。

二、幼儿初步接触不能打开的礼物盒。

3.指名幼儿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4.师小结:有些人通过听来证明盒子里有东西,有些人通过摇的方法感觉里面有东西,有的小朋友甚至通过比较轻重来证明盒子里有东西。

三、幼儿再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通过排除法推断出盒子里所装的东西。

1.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

2.哦,有的小朋友说是果冻、有的说是蝴蝶结、有的说是沙包、有的说是球,小朋友们都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老师呢为我们小朋友每桌准备了一个收纳盒,里面有铃鼓、球、铅笔、帽子、面纸,这礼物呀就藏在这些东西里面,你们比较看看,盒子里的礼物会是这里面的哪一样呢?把你们觉得不是的东西送到老师这边来,觉得是的就留下。

3.师(拿着铅笔):你们为什么觉得铅笔不是盒子里的礼物呢?

(找一位幼儿来比一比,验证一下)哦,原来铅笔呀比盒子长,根本就放不进去,所以铅笔不是盒子里的礼物。

师(拿着铃鼓):为什么说铃鼓也不是呢?

原来呀铃鼓会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而盒子里的礼物怎么摇也没有这个声音,所以铃鼓也不是盒子里的礼物。

师(拿着面纸):为什么觉得面纸也不是盒子里的礼物呢?请小朋友们说说看。

哦,因为面纸太轻了,而礼物盒太重了,肯定不是的,好,找一位小朋友来掂量看看,是不是一个轻一个重呢?好,真的是一边轻一边重,所以面纸也不是盒子里的礼物。

师(拿着帽子):为什么小朋友们觉得帽子也不是盒子里的礼物呢?

哦,原来帽子太大了,根本就放不进去,所以帽子也不是盒子里的礼物。

师:现在只剩下水晶球了,小朋友们都认为是水晶球。

师:真的是水晶球啊,你们太棒了!

四、打开幼儿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扩展经验。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六

1、学习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

2、游戏中学习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七星瓢虫图卡一张车有瓢虫轮廓的操作纸每人一张。

一、制作比7少的瓢虫图片。

4、幼儿操作。并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二、学习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进行数量多少的排序。

2、我们来看一看七星瓢虫国王挑选的这些小瓢虫各有几颗星?教师和幼儿一起点数。

三、游戏:瓢虫火车。

1、国王去旅游的这些天,小瓢虫们玩得很开心,它们也喜欢玩排队的游戏,按照身上星星的数量进行了排队。

2、请你们这些小瓢虫也来玩一玩开火车的游戏吧!

4、幼儿快乐游戏,一轮游戏结束,幼儿可自由交换图卡再玩一次。

四、找一找数量是7和比7少的物品。

1、瓢虫国所有物品都是7件,它有7件毛衣、7副眼镜,7条裤子。找一找我们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正好有7个,可以给七星瓢虫国王来用。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七

集体活动送礼物、是“熊的故事”这个大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活动原本试图通过送礼物的情节让幼儿对物体的大小进行了解和比较,但根据我班的情况,幼儿已经能对物体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匹配了。新纲要、明确提出: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让幼儿想说、敢说。所以同样是送礼物,我就将它变通了一下,使它能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根据本班幼儿喜好、生活经验,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创设游戏的情景,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并将大中小概念隐含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孩子在快乐中发展,在发展中快乐。

在游戏的情景中,乐意为自己的熊朋友选择礼物,并说说与礼物相关的经验。

1.经验准备:主题背景—熊的故事。

2.材料准备:多媒体—小熊的家礼物若干。

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一、问题导入:

1.我们已经听过“三只熊”的故事了,三只熊为什么不喜欢小姑娘?

2.今天我们也去三只熊家做客,那我们怎么做一个熊喜欢的小客人?(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讲述)。

二、选礼物。

1、(出示礼物)这里有这么多的礼物都是准备送给三只熊的,有吃的,有玩的,还有用的。

2、你选什么礼物送给三只熊?(乐意说说与礼物相关的经验)。

三、找三只熊的家。

1、告诉幼儿三只熊的家是这样的:绿绿的屋顶、红红的墙,还有蓝蓝的门和窗。

3、做客送礼物。

4、幼儿与三只熊快乐游戏。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八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玩具有多少》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生活中,按数群计数的运用很广泛,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按"数群计数"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并尽可能的.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幼儿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方法得当,大班后期,幼儿的按群计数能力可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范围可达"100",甚至以上。按几个几个数更快,为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数群越大,数的次数就越少,数群越小,数的次数就越多的函数关系。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计数及依据某种参照物估计一组数量。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数并确定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的多种方法。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由于为孩子们预先准备了数量颜色不均等的九盘实物玩具,带给孩子们的是动手操作的浓厚兴趣和快捷的数数速度。

3、下次作业时需改进:让幼儿在操作卡上学习"按群圈数",这样数起来更清楚。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十九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6以内数的分合形式。

2、练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看算式报出答案。

3、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6的组成和5的加减。

2、幼儿用书1-21页。

(一)游戏:碰球。

鼓励幼儿前一已有经验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回答。

师幼共同玩“碰球”的游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请幼儿看数字卡片,要求幼儿口报的数字和老师报的数字合起来是“5”。

2、游戏2—3遍后,可更换出示数字“6”。”“4”,提醒幼儿口报的数字要和老师报的数字合起来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

(二)游戏:开快乐火车。

师友共同玩游戏,鼓励幼儿快速地报出算式卡片上的得数,要求既要算得快,又要算的对: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几点开?教师出示算式:你们猜?幼儿:()点开。

(三)幼儿操作活动。看分合式填空格。引导幼儿观察圆点和数字分合式。启发幼儿在空格中填写相应数量的圆点或数字,并说一说分合式。

看算式进行5以内加减运算。

看图列算式。

算式与答案连线。

(四)活动评价。

鼓励个别幼儿大方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活动与记录,其他幼儿对照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画面整洁、正确的幼儿。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重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学习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具有探索性和时效性的数学环境,尝试通过在日常生活,适时利用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篇二十

1、学习比较数量的多少。

2、初步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了解其含义,并学习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两个数字的大小。

3、积极参与游戏,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配合游戏戏使用的音乐。

2、不同颜色的粉笔或呼中间环啦圈。

3、不等式题卡若干(正面写不等式,背面写答案)。

4、练习册。

1、游戏:大嘴巴吃是,学习数量多少的比较。

2、(1)、小朋友,老师今天想带领你们玩个大嘴巴鱼吃虾子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2)、游戏玩法。

※11个人一组,选择一个人当大嘴巴鱼,其他10人当虾子。

※我们在地上画两个颜色不同的方框当是子的家;两个方框之间画一个圆圈当大嘴巴鱼的家。

规则:间乐响起,虾子们边游泳边说:“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水面透透气吧”。这时大嘴巴鱼在呼呼大睡。音乐停止,大嘴巴鱼伸个懒腰,张大嘴巴做吃虾子的动作,这时虾子们边游边说:“大嘴巴鱼来了,快回家啊!”(虾子分开跑回两个家里。)大嘴巴鱼跑进圆圈里说:“哈哈,让我来数一数,哪边虾子多,我就把大嘴巴对着哪边,就吃哪边的是虾子”。大嘴巴鱼点数后,张大嘴巴对着虾子较多的一边,若比较正确,就做:“阿呜真好吃”的动作,若比较不正确,就罚下场。一轮游戏结束后,换另一位幼儿当大嘴巴鱼,继续游戏。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小结并表扬在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幼儿或其他方面有进步的幼儿。

3、操作练习册,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了解其含义。

(1)、通过计数的方式比多少。

(2)、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3)、经营活动习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教师小结:开口向左边的叫大于号,开口向右边的叫小于号。口子喜欢对数字的大的一边,所以哪边数大它的开口就朝哪。

4、游戏:抢答赛,巩固10以内数量大小的比较。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4465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