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内容的纽带和桥梁。教案的编写应考虑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教学环境的创设。这些教案范文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具有很高的指导性。
鸡的科学教案篇一
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1、有年轮的大树桩图片。
2、彩笔、毛线、纸张:(画有树桩图案)。
1、谈话形式导入。
2、组织幼儿让幼儿讨论。
3、教师解释:树桩上的圈圈就代表大树的年龄,这些圈圈就叫做年轮,他每长一年就多一个圈,代表一岁,圈圈越多就证明这棵树越老。
4、引导幼儿探讨树的年龄,简单了解年轮的含义。
5、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6、操作游戏。
鸡的科学教案篇二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蜗牛,经历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过程。
2、了解一些有关蜗牛身体及吃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
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记录笔纸、供蜗牛食用简单的食物、放大镜
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同学们见到过蜗牛吗?说说蜗牛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
1、 观察蜗牛身体
a) 分发蜗牛给学生
b) 提出按一定顺序来观察蜗牛的身体
c) 小组观察、讨论交流
d) 尝试描述蜗牛各部分的特点
2、 蜗牛壳的观察
师述:关于蜗牛壳,你能观察到那些信息呢?引导讨论蜗牛的好处,蜗牛壳上螺线的秘密,蜗牛壳与蜗牛身体的重要关系。
3、 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a) 提问:蜗牛如何进食,你看到过吗?清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b) 验证观察:蜗牛吃食物。师准备几样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选择哪几样食物,将蜗牛放入食物盒里观察,同时观察它是如何进食的。
c) 交流:蜗牛靠什么来吃食物?它最喜欢吃哪些食物?
d) 延伸:很远的地方的食物蜗牛发现吗?
4、 交流小结说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说出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1. 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
2. 经历观察蜗牛运动的现实过程。
3. 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画有同心圆的纸、玻璃片。
三、教学活动过程
1、 引入:蜗牛爬行是怎样的?它靠什么来爬行的?
2、 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1)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2) 引导说出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小结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腹
3、 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1) 引导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2) 引导学生让蜗牛在小木棒、棉线上爬行
3) 引导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推测一下这些粘液所起的作用。
4、 想办法做
1) 谁能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
引导用苹果、桔子等实物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
2) 谁能让几只蜗牛进行一次蜗牛比赛呢?
引导用棉线作路苹果作饵拨动蜗牛爬行比赛。或者画一个同心圆来进行蜗牛爬行比赛。
5、 交流、小结
蜗牛使怎样爬行的?你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进行爬行比赛吗?
后记:通过学习知道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鸡的科学教案篇三
孩子们都喜欢种子,每天孩子们吃水果都会遇到种子,这个资源易得,种子的外形变化多而且有有趣味,种子与植物密切相关, 此主题的价值在于:种子来源于大地、自然,是很好的教育利用自然资源。幼儿可以通过寻找种子,对种子的种类、形状、颜色、构成、利用有认识,幼儿自己进行种植记录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从而和春天加以联系,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它的利用价值。整个活动可以使幼儿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1. 在生活中收集种子,感知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关系,体验种子的多样性
2. 通过为种子观察、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统计能力。
4. 通过观看课件与视频,感受自然的生动有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各种各样的种子的收集、种植与观察
(二)、在生活中讨论种子的来历,生长的位置,种子的差别
1、 从什么果实里收集的种子?
2、 种子的不同样子?
谁知道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1. 幼儿自由猜想,相互交流经验
2. 教师总结幼儿的想法:尤其是谈到的传播方式,重复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注意大家的不同认识。
例如: 香蕉种子、菠萝种子是怎样的。 最大的种子是什么?
1. 讨论:刚才看到了哪些种子?
2. 他们分别长在植物的什么地方?
小结;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的多样性,成熟后是怎样传播的?
鸡的科学教案篇四
1、结合具体情景,感知、认识“上”和“下”的空间方位。
2、学习运用方位词较完整的描述树叶的行踪。
认识“上”和“下”的空间方位,并运用方位词进行描述。
引导幼儿了解上和下是相对而言的,会根据具体事物发生改变。
1、《树叶的旅行》ppt课件。
2、幼儿在进活动室的路上与大树打招呼。
一、认识树叶。
1、谈话导入,刚才我们在树上找到了谁呀?
2、ppt1,引出课题。
出示树叶,小朋友一起有礼貌地打招呼。
秋天到了,树叶宝宝被秋风一吹,呼――它离开树妈妈去旅行啦。什么是旅行?
树叶宝宝到哪里去旅行了呢,我们来看看吧。
二、树叶去旅行。
1、出示ppt2,感知、认识“上”、“下”方位。
你看到了什么?
辅助提问:树叶飘到了什么地方?跟花朵在干什么?
我们把树叶飘到哪里,在干什么,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2、出示ppt3,进一步认识“上”、“下”方位。
树叶又旅行到了哪里?跟风车是怎么玩的?
请你象刚才一样用一句话说清楚,先说树叶飘到哪里,再说跟风车怎么玩。
3、出示ppt4,巩固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树叶还会飘到哪里,干什么呢?请小朋友先看图再和旁边的小朋友先轻轻的说一说,然后告诉大家。
幼儿讨论后再学习运用句式完整讲述,要求幼儿说清楚方位。
4、出示ppt5,了解“上”和“下”是相对而言的。
最后,树叶飘到了哪里?
它在滑梯的什么地方,在小草的什么地方?
咦!怎么一会儿是上面,一会儿又变成下面了呢?
师幼小结:树叶和小草在一起,树叶在上面,小草在下面;树叶和滑梯在一起,树叶在下面,滑梯在上面。
5、出示ppt6,师幼共同小结前面四幅图。
我们一起把树叶到哪里去旅行了说一说,要说清楚树叶在什么东西的什么地方,是怎么玩的。
6、出示ppt7,学习用方位词“上”和“下”描述树叶的行踪。
树叶还到好多地方去旅行了,我们来看一看,等一下先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师幼共同看ppt说说树叶的旅行。
三、游戏:我和树叶去旅行。
如果你是小树叶,你想飘到哪里?去做什么呢?
鸡的科学教案篇五
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保健。2.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搜集整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保持探究人体奥秘的欲望。2.体会合作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到爱惜自己、珍惜生命。
“保护心脏”是“生理与健康”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单元从健康角度着手,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收集资料等探究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保健;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时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分析问题、类比推理、搜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是单元的第三课,经过前两课学习学生已逐步熟悉了该类研究身体内部结构的“解暗箱”课的学习方法。在本课中学生将继续通过分析、推理、比较等“解暗箱”的方法,获得与心脏血管有关的科学知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尝试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各种因素,让学生始终保持探究人体奥秘的欲望使探究活动于课堂学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让学生通过合作参与到一个一个的活动,使探究活动在合作中开展得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开发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课时。
一次性水杯(约70毫升),250毫升或1.25升的空饮料瓶,塑料盆,一桶清水等。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了解心脏跳动时的“工作量”。其方法是用杯子装水和倒水,模拟心脏输送血液,认识心脏的功能,并体验心脏的工作强度,从而认识心脏的功能,知道心脏保健的重要性。这个活动操作容易,材料易找,可以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
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约70毫升的塑料水杯一个、250毫升的空矿泉水瓶一个、塑料盆两个、一桶清水。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人的心脏工作的情况,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心跳能让约70毫升的血液流向全身,人的心跳每分钟约有75次,那么心脏1分钟内向全身输送的血液量就有5000多毫升了。
活动与心脏的跳动联系起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想像一下我们的心脏的工作强度有多大。
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管道叫做血管。不同大小血管的工作也各不相同。动脉把血液从心脏带出,静脉把血液带回心脏,而毛细血管(比毛发还细)则把这两种血管连接起来。
心脏一直不断地在跳动,就算你睡着了,心脏也不会停止跳动的。心肌非常特别,能够不停地搏动,使血液循环。
a.人身上的血管都是一样的吗?
人身上的血管分两大类:负责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叫动脉;负责把全身各处的血液输送回心脏的.,叫静脉。
b.人身体内的血管有多少?
血管从心脏开始,分布在我们身体内的四面八方。把人体内的血管和毛细血管统统加起来,总共有10万千米长。
c.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如果失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10%,就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后果。一个正常人献200毫升血,仅占血液总量的4%~5%,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血液里有些什么?
血液的主要成分有四种: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含有很多物质,包括各种矿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激素、酶、维生素及水分等,可以提供能量,满足我们成长的需要。体积极小的红细胞可以携带氧气。白细胞能和细菌斗争,清洁血液。血小板有助于血液的凝结。
e.血液是怎样凝结的?
如果血管受到损害,血液就会变得稠而黏,封住血管的缺口。假如你不小心割伤了,你就可以看到血液凝结的过程(血液先从切口处流出来来,然后黏糊糊地凝在一起,封住切口,最后血液凝块变硬,形成痂)。
f.血液是在哪儿制造的?
新的血液是在某些骨头内部的胶状骨髓里制造的,再由骨头里的微小血管把新造出的血细胞带走。
1.引导。
当一个人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就意味着死亡。那你们知道心脏的工作量有多大吗?
2.媒体。
人的心脏工作情况视频,在片断中要呈现血液在心脏有节奏的跳动下在血管流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心跳能让约70毫升的血液流向全身,人的心跳每分钟约75下,1分钟向全身输送的血液量就有5000多毫升。
3.任务。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心脏的“工作量”有多大。
4.活动。
按照课本的要求完成探究试验一和试验二,完成实验表格(舀多大的一杯水?1分钟可舀多少次?推算按1分钟75杯的速度倒水,算算1小时能倒多少杯,一天又能到多少杯?把活动于心脏的跳动联系起来,你觉得心脏的工作强度有多大?)。
(1)、学生实验。
(2)、填写实验报告。
5.交流。
6.小组汇报。
让学生通过计算,了解心脏一天要输送多少毫升的血液,了解心脏的工作强度有多大,从而认识心脏的功能,知道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多么的重要。
心脏一天要输送的血液:70毫升×75×60×24=7560000毫升=7560升(心脏每跳动一次输送血液约70毫升,心脏每分钟跳动约75次,每小时有60分钟,每天有24小时)。
资料1:人体内的“高速公路”网络——心脏和血管。
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人体内的一个重要器官——心脏,以及遍布全身并流淌着血液的血管,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手腕上寻找能感觉到脉搏的地方,预测脉搏会发生的变化,测量平静时、剧烈运动1分钟后和运动完毕休息3分钟后,在1分钟内脉搏的次数,探究心跳快慢与运动的关系,比较数据,得出结论,看看是否与预测的数据一致。保留数据,一年后再测,看看是否有变化。
这个活动首先是要找到人手腕上的脉搏,脉搏能够表示心跳速率的快慢。心脏每搏动一次,血液就会涌向手腕内的动脉一次。如果把两个手指头(食指和中指)按在另一只手的手腕上,就会感觉到轻轻的搏动,这就是脉搏。不要用大拇指来感觉脉搏,因为大拇指也有它自己的脉搏。
脉搏测量可以按教材的要求,分3次进行,先在没有做任何运动的。
情况下,即人在平静时测量1分钟脉搏的跳动。然后剧烈运动1分钟,如跳绳、跑步等,停下来后,马上测量1分钟脉搏的跳动。再就是运动完毕休息3分钟后,再测量1分钟脉搏的跳动。(测量时,为了减少误差,可以都分别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让学生比较3次的测量数据,看看可以发现什么,是不是与预测的结果一样。
把手指搭在手腕内侧,可以感觉脉搏。人体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感觉到脉搏,如颈部、太阳穴等。人在休息时,心跳较缓;在活动时,心跳则会加快;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跳的速率及强度。心脏强健的征兆是:剧烈运动后,脉搏很快恢复正常。只要心跳停止4分钟,脑部便会受到伤害,甚至一命呜呼。正常的心脏跳动次数保持在60~100次/分钟,如果心律不规则,或心律异常的过缓或过快,被称为心律失常。
a.为什么剧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
运动时,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交感神经特别兴奋,这就要求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以适应血液循环加快的需要。
b.跑步对心脏健康有好处吗?
心脏加倍工作时,心脏本身需要的血流量也大大增加,心肌本身也得到更多的养料和氧气供应,心脏就借此机会得到增强。
1.引导。
还记得我们在研究运动对呼吸的时候吗?找几位同学回忆一下运动后你的呼吸有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你打算如何进行研究?(学生可能提出了很多的方案,对合理的方案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听心跳除了用听筒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测量脉搏来了解心脏跳动的次数。
2.讲述。
如何正确测定自己的脉搏。
3.任务。
组内成员相互测定平静时1分钟的脉搏次数,并做好记录。
4.活动。
分组选择你们组员都共同喜欢的运动,分别测定经过剧烈运动后小组成员1分钟内的脉搏跳动次数以及休息3分钟后的脉搏跳动次数,并做好记录。
5.提问。
通过刚才的测定以及对数量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
结合学生的发现进行小结。
本活动是一个拓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的脉搏次数,继续研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其他因素。把调查研究的数据,用简单的报告形式撰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1.任务。
整理上一节课实验数据,结合课本的提示,并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
2.交流。
以手抄报形式表现心脏每天工作的情况。
资料2:保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学生学习资料和查找资料,了解保持心脏和血管健康的方法。保持心脏健康的途径有:消除过多的体重;不吸烟;少摄食饱和脂肪,多吃纤维;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持续20分钟(如跑步、打球或游泳等)。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尽可能多找出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请学生找出一个最想研究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完成研究报告。
鸡的科学教案篇六
1、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解题。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确立了这个学术领域的独立性;他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会;他为科学史领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一般性的综述、高级的专著以及教学手册,并建立起科学史的教学体系。总之,人们经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
二、学生阅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三、师生讨论归纳如下:
1、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2、科学全部形成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3、今日西方仍需要东方。
4、分析这类人的表现和实质。
5、净化西方文明的途径和方法。
6、新的鼓舞来自东方。
7、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8、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
9、感恩东方文明,并对它寄予希望。
10、再一次强调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以实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四、归纳本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3)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第二部分:(4-8)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部分:(9-10)总结全文,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五、问题探讨:
1、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明:东方科学和思想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机。
2、作者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评了某些偏见的?
明: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六、探究写法:
1、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
如:第二节“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用了一个人们习见的比喻,揭示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2、文章组合上多变化,比较自然。
自己的担忧——存在的问题——一代人的使命——强调应具有的科学态度——文明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评估》上的作业。
鸡的科学教案篇七
发现仰望视角下不一样的风景。
进行户外观察,发现自然的美。
环境准备:户外空地。
课件准备:“树”组图;“仰望”组图;“云朵”组图;“月亮”组图。
出示组图“树”,引导幼儿发现仰望视角下不一样的风景。
——图片上的是什么?
——这两张图片都是同一颗树,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不一样呢?
:第二张图片上的树是我们站在树下,高高仰起头时看到的样子。当我们高高仰起头时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出示组图“仰望”,引导幼儿了解仰望时会看到的风景。
——当我们高高仰起头时会看到哪些风景呢?
——除了图片上的风景,你在仰望时还会看到什么呢?谁来说说?
出示组图“云朵”、“月亮”,引导幼儿发现不同形状的云朵和月亮。
——白天,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看到各种形状的云,你觉得这朵云像什么?
——夜晚,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你觉得这个月亮像什么?
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一个能观察到云朵或大树的地方躺下,引导幼儿安静地观察云朵或树叶构成的图案,感受大自然的美。
——躺下来之后,你的感觉怎么样?
——云朵像什么?
——树叶像什么?
——你有发现和平常不一样的风景吗?
应选择多云的天气开展此活动。组织户外活动时,请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放松和观察,并提醒幼儿眼睛不要直视太阳。
鸡的科学教案篇八
认识我们的牙齿,知道牙齿的作用。
学习正确刷牙方法。
牙齿对我们有哪些作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
生:小组讨论,进行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麽多,保护牙齿最重要的是有效刷牙!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刷牙吗?
生:选用保健牙刷的优点:刷头小,在口腔里转动灵活.毛束少,排列合理,便于清洗和干燥.毛尖设计合理,对牙龈刺激小。刷牙的时间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三分钟,饭后要漱口。牙刷用具自己专用,每次刷牙后都要把牙刷洗净甩干,牙刷头向上放于杯中,这样就会减少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以免得病。最好选用含氟、含钙牙膏刷牙,牙刷要三个月更换一次。
师:谁还查找到了有关刷牙的知识?
生:刷 牙 歌“小牙刷,手中拿,我呀张开小嘴巴。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早上刷,晚上刷,刷得牙齿没蛀牙。张张口,笑一笑,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刷 牙 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鸡的科学教案篇九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
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
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
4、全班汇报:
5、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
(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
(2)鸟类是怎样繁殖的?、、、、、、
(3)全班汇报,共同揭秘。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师生一起解决。
三、拓展活动(课后作业)
在课后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小问号“记录下来,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鸡的科学教案篇十
1、巩固幼儿对各种动物主要特征的认识,并形成家畜、家禽、野兽等概念。
2、教育幼儿要保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3、发展幼儿的比较、分析、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1、在活动室里设置山、沙、森林、草原、农舍等场景。
2、每位幼儿一张动物卡片。
一、引导幼儿回忆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通过分类形成概念。
“在我们活动室周围,有山、河、森林、草原、农舍、小溪、泥土地、现在请小朋友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他们生活的地方。”
幼儿自由讨论:为什么它们会住在这里,集体讨论,形成家禽、家畜、野兽、水生动物、鸟类等概念。
三、教育幼儿要保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出示一组幻灯片(或图片,用实物投影图片),组织幼儿讨论怎么保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四、总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他们不但长得不一样,居住的场所不一样,同类的动物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如家禽、家畜、野兽、水生动物、鸟类等,为了让这些动物能一代一代地生活下去,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让它们像我们人类一样快乐的生活。
五、游戏:找家
“现在请小朋友听好音乐,随着音乐每人拿一张动物卡片,做相应动物的动作,为它们找到家。”(幼儿可交换卡片进行几次游戏)
鸡的科学教案篇十一
1能对本学期收集到的有关运动的资料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
2能自定标准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卡片进行分类。
3能用多种形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4能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位置、运动、力等知识进行系统总结。
1爱护自己长期收集的资料和成果,并很好地保存起来。
2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学习成果。
3能形成收集资料、制作卡片的习惯,并能认识到整理总结资料、展示成果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
自定标准,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卡片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
展示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2课时。
学生准备放有本学期收集制作的各种资料卡片、学习记录、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资料的“科学小本本”或“科学采蜜集”、小制作、模型、网页等;教师准备展示板。
活动1整理我们的学习资料。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围绕运动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2在学习中我们大家都收集记录了一些与运动有关的资料,你们想展示给大家看吗?
3那需要整理我们收集到的这些资料。定期搜集整理到的学习资料,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经验自己确定资料的分类标准,并给资料编号,便于今后查找。
4个人活动,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给资料分类,可以按单元、课次、不同的运动主体、运动的基本形式等分,也可以按来源、摘录时间等来分。
5把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和同学交流后,针对这个和资料卡片的内容展开互评和自评。
活动2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1观看科技馆展览、六一作品展览录象片。对后面自己制作展示板做铺垫。
2设计布置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板。要求:主题明确、布局合理、资料丰富、版面美观、浅显易懂等。
3展开评比活动,记录优缺点,以备改进不足、发扬优点。
4在“科学采蜜集”上记录下本学期主要收获。
5爱护学习成果,长期保存教育。
鸡的科学教案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阿基米德爱动脑筋、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和对科学的热爱。
3.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事件,表现人物特点的。 4认识5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体会阿基米德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谈话导入
大家熟悉哪些科学家并讲讲他的事例。学生自由谈自己所了解的科学家事迹。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科学家,课件出示阿基米德的画像,他的名字叫阿基米德,板书课题,自由读课文来认识一下这位科学家。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地朗读课文,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语句可通过反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弄懂意义。把喜欢的词语抄在自选词句栏中。
2.通读全文标段弄清段意,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说说文章写了几件事。
三、深入精读。
1.再读文,从每件事中可以体会出阿基米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阿基米德是个爱动脑筋的人。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爱动脑筋?
学生找3到14段有关语句回答,师追问从阿基米德的言行中看出他遇事怎样?
学生:阿基米德沉着、冷静、果断。
师:怎样才能读出他的沉着、冷静、果断?怎样读才能体会到人们战胜罗马军队的喜悦?
学生:练读,汇报读。
师:为什么阿基米德说是太阳帮的忙?让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或课前实验谈谈。
师:在这里你明白了阿基米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他善于观察思考,并利用科学原理战胜了敌人。
2. 读15到20段,说说这部分写了什么。
学生读完汇报:罗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阿基米德。
画出最使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谈你的感受。
学生:“阿基米德那么专心??抬起头来??”从他的行为中感受到他全身心地投入钻研的状态。
学生:“等一下??没完呢!”面对死亡他毫无畏惧,还关心自己的几何定理,可见他热爱科学胜过自己的生命呀!
学生:罗马士兵太残忍了,阿基米德求他等一下都不行,竟让璀璨的科学巨星带着遗憾陨落在他的利剑下。
四、回归全文。
再读全文,说说从阿基米德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五、推荐阅读阿基米德的其他故事。课件出示:
1.金冠之迷 2阿基米德的成就
鸡的科学教案篇十三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
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
鸡的科学教案篇十四
1.激发幼儿对光发射现象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力、判断能力,提高反应的灵敏性。
3.引导幼儿利用镜子的反射现象,进行追逐游戏。
1.课件-活动卡:家养动物的影子
2.每人一面小镜子,上面各画上简单图案。
趣味练习
重点: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难点:追逐光的影子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演示,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有影子?
二、展开
(一)室内游戏
1.每人一面小镜子,请幼儿自由地玩。
教师启发幼儿尝试将镜子反射到墙上,并互相介绍镜子上是什么图案。
2.教师观察,及时把新的发现介绍给其他幼儿,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3.游戏《大家都来玩》。
教师选择一处墙或一个大型玩具,请小朋友“让镜子上的小动物到滑梯上来玩“,幼儿尝试用镜子将图案反射到滑梯上。
(上课时根据阳光的照射情况选择地点)。
4.讨论与交流:怎样才能使图案反射到你想照的地方。
(引导幼儿反复尝试,在操作中体验和感受)
(二)室外游戏
1.游戏《追逐我》。
鼓励幼儿自由结合,做追逐光斑的游戏。
启发幼儿,如一名幼儿跑,另一名幼儿利用镜子反射的光紧紧跟随在他身后。
两人协商互换角色互换角色,提醒幼儿在追逐跑时,注意不要碰撞。 2.指导幼儿观摩有创意的玩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6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