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还应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教案的编写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精选一些教学活动设计的教案,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一
1、学习2得相邻数,感知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2、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3、在游戏中培养倾听的习惯。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1、幼儿操作材料:企鹅图片6张,1-3数字卡片。
2、音乐《找朋友》。
重点:初步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学习2的相邻数。
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感知相邻两数多1或少1的关系。
1、观看课件,以故事形式引出活动。今天一大早,企鹅新村特别热闹,因为他们要搬新家了。企鹅哥哥一摇一摆走来了,我们来看看,来了几只企鹅哥哥?一只企鹅哥哥用数字几表示……企鹅哥哥、姐姐、弟弟都搬进了新家,他们心里真高兴呀。
2、尝试运用相邻数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小企鹅们来做智力游戏了,他们要给长条点卡排队。——找出1、2、3、4的点卡,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长条卡排队。——3有好朋友吗?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为什么?(因为3在中间,它比前面的2多1,比后面的4少1.)——引导幼儿观察长条卡片加以验证。
3、游戏:企鹅请客今天,小企鹅们要请小朋友到他们的新家来聚餐。小朋友每人一张数字卡,音乐响起,小朋友又唱又跳自由活动,音乐停,小企鹅出示数字几,他的好朋友就进入企鹅家里来,围到他的左右来聚餐。
二、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1、将数字1、2、3于相同数量的企鹅图片对应摆放。老师:谁上来数一数这里分别有几只企鹅?帮老师把小数字贴上。
3、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3种企鹅排队。
三、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规律。老师:请你观察一下,小企鹅排列有什么规律呀?
1、数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排在最后面;2在中间,所以1和3是2的好朋友。
3、电脑游戏测试分别找出1、2、3的相邻数。老师:现在考一考小朋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们的相邻数。
四、游戏《找朋友》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听音乐传球。音乐一停,球传到谁的手里,谁就说出自己卡片上的数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里?”手里数字卡片1和3的幼儿迅速举起卡片并回答:“我是你的好朋友,再见!”
【活动延伸】教师把动物头饰、数字1——10按顺序排列,长条点卡等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共幼儿练习寻找其他数的相邻数。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二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间的关系,尝试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拼出狗、鸟、帆船等形象。
2、发展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养成与同伴间的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重点: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及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难点:幼儿合作操作,用几何图形拼贴图完成一本书。
1、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课件。
2、幼儿的操作材料5组、自制图书11本。
3、幼儿专用胶水、蜡笔、篮子等。
4、经验准备:知道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1、引导幼儿进入“哈哈阿姨吃了魔法药”的故事情节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引导幼儿看课件,复习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及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师:原来……哈哈阿姨因为喝了魔法药,也变的有魔法了他念了咒语“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
教师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
3、幼儿进行拼搭的游戏活动:幼儿操作,合作完成狗、大鸟、帆船的拼贴。
(1)用圆形和半圆形拼成大鸟。(把圆对称的分成两份就成了半圆形)
(2)用三角形拼成帆船。(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小结:原来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秘密,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等等。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看运用多种几何图形拼成的图片。
5、幼儿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有规律的排序,感受不同排列的形式美。
2.能专心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排序的乐趣。
活动准备:
2、糖果、花朵、铃铛、雪花片等操作材料。
3、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t:看,这是圣诞老人家门口,可是圣诞老人要考考我们,让我们自己找出大门的钥匙,你们能做到吗?你们有信心吗?好!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大门上有什么呢?对,是钥匙,那有哪些颜色?咦?你发现了什么?恩,那你知道下一把钥匙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吗?是吗?让我打开看看。现在还有最后一把是什么颜色?恩?听,是什么声音?锁开了,看来这并不能难倒小朋友们,哦!原来钥匙里还藏着秘密呢!这个秘密就是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钥匙是按什么规律排的呢?(黄蓝黄蓝……)。
二、集体操作。
t:现在我们一起推开大门,是谁在迎接我们啊?我们和圣诞老人打声招呼吧!听,圣诞老人在说什么?(圣诞老人说:“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打开了大门,你们看圣诞节快到了,我的房间已经装饰了一半了,请你们帮帮我,一起把房间装饰好吧!
t:圣诞老人教给你们什么任务啊?
你看,我这里有一些好看的灯笼。我打算把它(指半成品)……。
咦,你发现已经挂好的灯笼有什么规律呀?(大小小,大小小)。
哦,原来呀,这些好看的灯笼是按照大小小,大小小的规律排列的啊!
你们真棒,红红的灯笼挂起来真好看!
可是,(点ppt)你们看圣诞老人身后,他打算用这四个桌子放礼物,可是这些桌子一点也不好看,我这里有一些材料,请你们帮助我,用你们喜欢的规律排一排,把桌子边(指桌子边)装扮的美美哒!
小朋友,你们看,我的房间现在变美了很多。你们真棒,为了感谢你们,我呀,早就为你们准备了圣诞礼物。就藏在你们椅子背后的口袋里。
快去看看你的礼物吧!让我依次看看你的礼物是什么?把你们的礼物举起来。我好像发现了一个规律,嘘,继续看,这个规律是什么啊,原来圣诞老人的礼物里也藏着规律啊14、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蹲蹲蹲”(录音)。
你们看,好多园长姨妈呢,让我们一起把美味的水果和园长姨妈一起分享吧!(音乐起)。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四
1、学习6的形成,知道5个添上1个就是6个。
2、理解6代表的实际意义,并认读数学"6"。
1、《我的数学》第12页。
2、相同的小鱼若干,每个小鱼上固定一个回形针。
3、每名幼儿一个带有磁铁"鱼竿",3~4个塑料盘做的钓鱼池。
1、出示钓鱼竿及鱼,引起幼儿兴趣。
--请幼儿分组钓鱼。
--提出钓鱼的要求:每个小朋友钓6条鱼,钓完后,数给老师看。
--请幼儿给其他幼儿数一数自己钓到的鱼。
2、出示数字6,说说6像什么?认读数字6。
3、翻到《我的数学》第12页,看看谁钓到的鱼是6条,把它圈起来。
课后分析:幼儿只对小鱼有兴趣,忽略小鱼的数目。
利用餐前游戏、户外活动时间,建议幼儿玩结伴游戏。提醒幼儿互相合作、遵守规则,不能自顾自或违反规则。
本节教学,课前无论是教具的准备或是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都很充分,以情景的模式组织教学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本节活动幼儿的操作性高,在自己的操作中感知添上、去掉。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组织上应加入一些游戏环节,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本节教学能更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五
1.学习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物体,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尝试用不同的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会用语言表述。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感知数学活动中有序排列的规律美。
1.动物房子的墙按一二一二规律排序的展示板。(三块板,一块是形状相同颜色不同,一块是颜色相同形状不同,另一块是有空缺的)。
2.《幼儿画册》(第3册第10页)、蜡笔每人一份。
重点:学习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物体。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会用语言表述。
二、组织学习,找排列规律1. 出示第一块展示板,让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师:我们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排列这些图形的?
幼: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
2.出示第二块展示板,让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幼: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而且颜色相同。
(2):它们是按一个二个一个二个的规律来排列的。
三、出示空缺展板,引导幼儿填补空缺1.出示有空缺的动物房子展示板,让幼儿帮忙找规律,补全规律。
(2)请个别幼儿上台帮忙找出规律并把它补齐。
四、布置辅导1.出示彩旗,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让先完成的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涂的。
2.请2-3个幼儿上台讲讲,教师讲评。
3.让幼儿相互检查。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六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师:小兔子(2个 一个小白兔 一个小灰兔) 萝卜(5个)幼:笔 记录卡 数字卡(每人一张)纸片每人5张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们,看看符老师帮你们请来了谁到我们班来做客?
2、出示小兔子。
丰收的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扒了许多的萝卜,我们来数数有几个?
2、幼儿操作 5分钟3、复习3和4的组成和分解。师:以前的课上啊,我记得我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3、4的组成和分解,可是现在老师忘记了,谁来告诉老师怎么分得呢,假如你有三个胡萝卜,要分给两只小兔子,可以分成2和1,或者1和2.假如有四个呢,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
师:那么把5个萝卜,分给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分呢?请小朋友来分。
4、再请个别幼儿来分。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七
1.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懂得比较物体粗细的正确方法。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分辨物体的粗细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棒子3根。
(一)认识粗细:
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
2.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
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
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粗,头发细等。
(二)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
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3.教师手举一件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
(三)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歌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
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
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八
1、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两个特征(大小、形状或颜色)。
2、观察、比较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1、数字1-9的卡片各一张;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屋顶的房子图片一张;标记卡片若干张(大小、形状、颜色标记)。
2、幼儿人手1-2份操作材料;颜色、大小、形状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游戏:开火车。
1、教师:今天,小兔子要请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我们开火车去好吗?
准备好了,火车就要开了哦。
教师:嗨,嗨,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儿:几点开。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看。
幼儿:(看数字)x点开。
2、教师带领幼儿先集体开展游戏,再分小组游戏,最后请个别幼儿游戏。
二、看图形做标记。
1、教师出示有不同形状的屋顶图片。
教师:我们的火车终于开到小兔住的小区门口了。
可是这么多房子,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幢是小兔的新房子呢?
别急,小兔子啊给我们小朋友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一下。
2、出示标记图。
(1)小兔子可真聪明,他把他家的屋顶用标记记录下来了,让我们小朋友看标记来找到他的家。
(2)启发幼儿根据标记来找出相应的图形,注意引导幼儿要兼顾多个标记来找出图形。
可让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兔子的家的?并集体认识。
(3)师生共同验证结果。
3、教师:小鹿看见了也想请我们来帮它写一封信,寄给其它小动物。
(1)那么小鹿家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小鹿图片并粘贴在一幢房子门口。
(2)小鹿正在它家门口等着我们呢。我们一起帮它来写这封信吧。
(3)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
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帮小鹿把信写对了呢。
三、操作活动。
1、看图形记录特征。
教师:小区里的其它小动物都知道我们小朋友聪明,所以都要叫我们帮它们写信呢。
2、幼儿操作材料,观察上面的屋顶和小动物,说出是谁叫你写信的,并说出屋顶的名称和特征,然后在空白处记录它们的两个特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评价展示。
展示个别幼儿操作结果并请幼儿大胆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完成操作结果的。师生共同检查评价。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九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中班小朋友特别喜欢帮雪花片积木排队,结合中班数学领域的活动目标,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排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整节课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观察兔妈妈和兔宝宝做的彩链"、"自己动手操作做彩链"、"展示彩链"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
1.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有规律的排序,感受不同排列的形式美。
2.能专心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排序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制作彩链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一、二组提供红、蓝、绿三色长条纸;三、四组提供大小不同的气球图形片及彩条;五、六组提供两种形状不同的灯笼图片及彩条;七、八组提供高矮不同的黄色长颈鹿图片及彩条。)。
(一)感知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
(2)教师:兔妈妈和兔宝宝还给我们做了一些彩链做礼物呢,瞧!兔妈妈的彩链已经制作好了,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彩链的排列规律(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间隔组成)。
2.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
教师:可是,三个兔宝宝的彩链还没有完成,让我们帮助它们一起完成吧?
红眼睛:不同颜色(红黄蓝心形)一隔一的排列下去。
短尾巴:不同大小(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隔二的排列下去。
长耳朵:不同高矮(高、矮圣诞老人)一隔一的排列。
(二)幼儿操作-制作彩链。
1.简单介绍操作内容。
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师:看!这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操作材料(红、蓝绿长条纸;大小不同的气球图形片;长方形和椭圆形灯笼图片;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请你们把长条纸按照颜色规律做成一个长长地拉环;把这些图形片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贴到彩条上面,这样做出来的彩链才既美观又有序。
师:先制作好的小朋友可以跟客人老师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小组操作。
(三)活动评价。
互相观赏,评价个别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教师:谁愿意上来讲讲你是怎么制作彩链的?是按照什么规律制作的呢?(评价颜色、形状、大小、高矮排序各一种)。
教师:小朋友制作的彩链可真漂亮,等老师把它们连接到一起后我们一起悬挂起来,好吗?小刚刚你们每人只操作了一种材料,老师把一些操作材料投放到我们的益智区,请你有机会也去尝试一下不同的操作材料。
领域渗透:结合圣诞节的主题活动带幼儿用制作好的彩链装饰活动室。
区角活动:将多余的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让幼儿尝试各种排序方法。
数学活动《打扮活动室》,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总结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规律进行操作活动,整个活动以打扮活动室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兔妈妈和兔宝宝做的彩链是有规律的`,并引导他们发现大小、颜色、形状、高矮的不同规律,通过鲜明的小动物及各种图形特征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动手操作亲自制作彩链,并以过圣诞节了小动物要来做客激起幼儿的操作兴趣,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最后一个环节则是点评,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彩链,总之这节课根据我抓住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以引导启发为主导,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排序可以按颜色、形大小、高矮等多种规律排序。由易到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同时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表现并给与幼儿相应的奖励。
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而自我感觉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最后的环节让孩子们真正的打扮一下活动室,而是放到了延伸活动,如果把孩子们做的彩链都悬挂起来,展示出来,幼儿的成功感可能会更强烈,效果会更好吧。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按颜色进行有规律地排序,感受不同排列的形式美。
2.在操作中尝试自己创造排序规律,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
3.有良好的操作常规,能专心地进行操作。
活动重点:
会按照多种排列规律进行正确排序。
活动难点:
能自己创造一条排序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事先插好一排有规律的雪花片(如红红蓝红红蓝)、雪花片若干。
学具:每组一份雪花片、幼儿用书第27页《接着涂颜色》、每人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发现规律,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插好的一排有规律的雪花片ab。
请幼儿说出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按前面串的规律试着接着往下串。
二、学习多种排序规律方法。
1.学习abbabb或aabaab等方式的有序排列。
教师按abbabb方式插雪花片,并请个别幼儿按这个规律上来插一插。
师:老师再来插一插,看看这次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谁来按着这个规律来继续插一插。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插得对不对。(教师与幼儿共同说一说这个规律)。
2.学习3种颜色轮换的有序排列。
师:来看看这次老师又插了什么不一样的规律。现在请每个小朋友用桌子上的雪花片来插出这个规律。
3.鼓励幼儿自己想出一种排序规律,并进行操作摆弄。
师:我们可以用雪花片按颜色插出许多不一样的规律来。老师已经插出了3种不同的规律,那现在要请你们动动脑筋想出一种跟老师不一样的规律来,好,你们继续用桌子上的雪花片来插一插。
4.请个别幼儿大胆的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的。
师:请来说说看看你是按什么规律来摆的。
三、做练习:给旗子按规律涂颜色。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师:新年快到了,我们给班级布置一些小旗。请小朋友来完成纸上的彩旗,怎么来完成?(有规律地涂色)然后最后一条旗子小朋友发现都没有颜色,那就请你自己涂出一条有规律的彩旗来。
2.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在数学区可继续提供相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找规律的练习。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十一
“串木珠”、“填空格”是小班幼儿学习将物体有规律排列的基本主题活动,但由于“规律”一词,是一种较难用语言概括讲述明白的理性概念,只能意会。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间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有的幼儿只要老师稍加点拨,就能独立操作,有的幼儿经过老师个别辅导后,操作也能按规则进行,而有的幼儿经过老师个别辅导后,仍然不能理解操作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打扮树宝宝”的数学活动,以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夹夹玩玩的过程中,体验物体的不同排列模式,认识数概念。
幼儿:给它穿新衣服。
老师: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花发卡、叶子和花朵来打扮树宝宝(出示几张物体排列模式图式)你们可以照着图上面的样子把花和叶子夹在树枝上,也可以自己想出不同样式来夹。看谁把树宝宝打扮得最漂亮。
幼儿:两人一组开始自由地操作。师参与游戏。幼儿兴趣盎然,十分投入。
12个幼儿中主要不同表现形式有:
1、按夹子的大小间隔夹。(1个幼儿)。
2、一把夹子一片叶子。(2个幼儿)。
3、3把夹子一朵花。(1个幼儿)。
4、一片叶子一朵花。(3个幼儿)。
5、两片叶子一朵花。(2个幼儿)。
6、两片叶子两朵花。(1个幼儿)。
7、没有规律随意夹。(两个幼儿)。
最后,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打扮树宝宝的。
本次活动,游戏中融贯着“物体排列、认数”的教学任务,活动内容中包含着幼儿需掌握的游戏规则,幼儿在夹夹玩玩的过程中,既发展了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又增强了运用图示的能力,习得了有关数学知识。每个幼儿都能按自己的能力进行操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操作效果比较理想。从材料使用的情况来看,不同性别的幼儿有不同喜好。女孩用花的较多,男孩用叶的较多,年龄小的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容易受材料的吸引而忘了操作目的。因此,在以游戏作为幼儿作业教学途径的活动中,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学和游戏之间的度,把幼儿主动建构的思想和教学结构形式有机结合。教师既是游戏伙伴,又是特殊的“语言”载体,保证幼儿在游戏自由愉快的同时,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而不是自由学习。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十二
1、能将事物按某一属性归类,初步感知交集的形成。
2、在寻找“幸运儿”的过程中,体会共同探索的乐趣。
蓝、绿圈各一个;摸箱2个;特征卡片若干;印章、塑封纸蓝绿圈、五角星贴纸。
一、第一次游戏(按某一属性归类)。
1、你们抽过奖吗?你在哪里抽过奖?
今天我们就来抽奖,中奖的人就是幸运儿。
2、游戏规则:抽奖箱里有一些提示卡片,如果你符合卡片上的提示,你就中奖了,请站在圆圈里。
提问:卡片上的提示是什么?什么样的人中奖了?
二、第二次游戏(感知交集的形成)。
1、游戏规则:抽出2张提示卡片,同时符合两个提示的人就是幸运儿。
提问:
卡片上画了什么?
第一个提示是什么?第二个提示是什么?
什么样的人才是幸运儿?
2、小结:要同时符合两个提示,这次既穿着xx又穿着xx的人是幸运儿。
3、用图示表示交集。提问:幸运儿既要站蓝圈又要站绿圈可以怎么站?
4、小结:她站在两个圆重叠的地方,这样她既在蓝圈里又在绿圈里,代表既穿了xxx又穿了xxx,他就是幸运儿。
三、第三次游戏(进一步理解交集)。
要求:觉得自己中奖的人可以直接站在两个圈重叠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这次他是幸运儿?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十三
学习几种常见的蔬菜名称,如“萝卜”、“辣椒”、“西红柿”等。
会用简短句式表达自己认识的蔬菜:“这是……那是……”。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了解蔬菜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蔬菜。
教学难点:几种蔬菜的颜色、形状。
活动准备。
蔬菜图片,蔬菜实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里面都有哪些菜呀?看,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蔬菜宝宝:(教师拿出已准备的一些常见蔬菜图片,如:“萝卜”、“辣椒”、“西红柿”、“土豆”等)。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说一说这些蔬菜宝宝。
(二)展开部分。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说出自己知道的蔬菜宝宝的.名称。好吗?
2、出示蔬菜实物,向小朋友介绍蔬菜宝宝的名称和简单特征。
红红的西红柿,
绿绿的辣椒,
长长的萝卜,
圆圆的土豆(洋芋)。
3、情景表演:《蔬菜宝宝一家人》。
(1)拿出萝卜,小朋友跟我说:“我的名字叫萝卜,我穿的是白色衣服”。
(2)拿出辣椒,小朋友跟我说:“我的名字叫辣椒,我是绿绿的辣椒”。
(3)拿出西红柿,小朋友跟我说:“我的名字叫西红柿,我是红红的西红柿”。
(4)拿出土豆,小朋友跟我说:“我的名字叫土豆,我是圆圆的土豆”。
4、请小朋友用一句话说出自己所喜欢的蔬菜宝宝,要求他们用“这是……那是……”展开介绍。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再看一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蔬菜宝宝。
活动延伸:
回家后,看看家里还有哪些蔬菜,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反思。
1、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活动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完善,可以再多增加一些例子,以加深幼儿对物体形状和颜色的理解。
2、在活动的过程中,所举得几个例子基本上被幼儿理解、尊重、接纳,幼儿有适度的自由空间,通过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3、在活动的过程中,师幼配合情况良好,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4、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多增加一些实际的例子,更加重视师幼的配合,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十四
教案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熟悉乐曲的节奏旋律。
2、能和同伴一起放松舞蹈,感受舞蹈带来的欢乐。
3、能随音乐节奏做简单的韵律动作,动作协调。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教案准备:
1、背景图、蔬菜宝宝图片、头饰、装饰物品。
2、音乐:乐曲《握手舞》、韵律音乐。
教案过程:
1、幼儿随着歌曲《快乐的一天开始了》唱唱跳跳进场。
2、复习歌曲《愉快的小鸟》。
——第一遍幼儿跟着音乐唱歌,第二遍模仿小鸟飞回座位。
3、出示背景图让幼儿观察,引出课题。
——引导语:今天蔬菜宝宝举办舞会,它们在舞台上表演节目,欢迎小朋友观看蔬菜宝宝的表演,表演开始。(播放音乐,老师随着音乐逐一出示蔬菜宝宝图片)。
4、让幼儿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熟悉乐曲的节奏旋律。
——引导语:小朋友,听完乐曲后,你对这首乐曲的节奏、旋律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自由回答。(欢快的、高兴的……)。
——老师拍手,拍打乐曲节奏,幼儿初步感受乐曲节奏。
——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拍手、踏脚等动作。
5、老师出示没上颜色的蔬菜宝宝,引导幼儿观看,启发幼儿思考。
——引导语:咦,有一位蔬菜宝宝没有上台表演,它怎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
——哦,原来它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不能表演,小朋友,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
6、请一位老师扮演魔法仙子,魔法仙子的出现。
——引导语:魔法仙子来了,她有一个魔法球,魔力大,让我摸摸,我的双手就能变出魔法。只要拍拍头,给蔬菜宝宝变出漂亮的帽子。谁来试一下怎样拍拍头?(播放音乐,请个别幼儿随着音乐节奏拍拍头)。
——帽子变漂亮了吗?没有,魔力不够大,我们大家一起来,好吗?(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拍拍头)。
7、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节奏自由地创编动作。
(播放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自由地创编动作)。
8、哇,蔬菜宝宝真漂亮,我们也来打扮一下,一起来参加舞会。(幼儿戴上头饰、装饰随着音乐自由地跳舞)。
9、亲子活动:舞蹈《握手舞》。
——引导语:小朋友跳得真棒,我们也邀请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跳舞,好吗。
——播放音乐,孩子和父母一起跳舞。
10、结束:老师小结,幼儿随着音乐离开音乐室。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大胆讲述。
2.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尝试简单的创编。
活动准备:蔬菜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蔬菜外形特征。
1.小朋友我们在菜场看到好多种蔬菜,谁来告诉我,你看到过哪些形状、什么颜色的蔬菜?(幼儿讨论)。
2.你能用一句好听的话说说你喜欢的蔬菜的样子吗?(如:番茄红、青菜青)。
二、学习儿歌理解内容。
2.提问:番茄头上绿色的叶子象什么?(绿帽子)紫茄子的衣服是怎么样的?(茄子皮剥不掉)萝卜的叶子象什么?(头发)黄玉米上长了什么?(胡子)。
3.教师示范整首儿歌。
4.幼儿学念儿歌。
5.尝试创编。还有哪些蔬菜也可以编到我们的儿歌里?将幼儿创编的儿歌记录下来,集体念念儿歌。
三、打扮蔬菜参加舞会。
2.幼儿分组装扮蔬菜,一起随音乐舞蹈。
红番茄戴着绿帽子;紫茄子穿着紧身衣;
白萝卜留着绿长发;黄玉米留着长胡须。
课后反思:
活动的一开始,我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蔬菜的颜色和外形,让幼儿对蔬菜有一个巩固的认识,再者是为第三环节的创编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学习儿歌环节,我出示四种幼儿熟悉的蔬菜,请他们观察蔬菜的打扮,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运用拟人的方式来学习儿歌。可是这个环节中,幼儿可能对教师所说的“打扮”不能理解,我反复引导他们从蔬菜的颜色、形状、来说夸一夸蔬菜的打扮,教师的引导花费了较长的时间,也使得我比较心急,出现一些不适当的引导。而在幼儿念儿歌的环节,我冲冲请幼儿念2遍后就进行下一环节了。基础没有打好,最后请幼儿把自己喜欢熟悉的蔬菜创编到儿歌中去时,幼儿在创编环节就显得比较吃力。活动结束环节,为了结合活动主题,让孩子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我为孩子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帽子、眼镜、嘴巴等请幼儿把蔬菜打扮的更漂亮一起去参加舞会。
本次活动由于考虑不是很周全,在创编环节当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蔬菜时,教师应该出示蔬菜图片,让幼儿能有直观的感受,而不是教师简单的简笔画,这是不能代替的,最后的环节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各种蔬菜请幼儿参与打扮一起参加舞会,而不是只有4个蔬菜,能力弱,动作慢的孩子就不能参与了。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十六
各位老师,你们是怎么样让孩子认识蔬菜的?我们看看下面的幼儿园中班蔬菜教案,请看: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一些常见蔬菜的名称,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通过洗刷、分切蔬菜,增强幼儿的劳动、合作、分享意识。
3.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2.切蛋糕的刀、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起兴趣:
教师出有关蔬菜的谜语,幼儿进行猜谜。
二.认识蔬菜的外型,了解蔬菜的名称。
1.幼儿以“请朋友”的方式,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
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通过比较,总结各种蔬菜的`名称、外型。
3.请幼儿为各种蔬菜进行分类,如:有叶的、无叶的,或是根据蔬菜瓜果的颜色进行分类。
三.知道多吃蔬菜的好处。
——“你们愿意与蔬菜朋友做朋友吗?”“为什么?”
——“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
教师小结:“多吃蔬菜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变的棒棒的。”
四.分组进行“蔬菜品尝会”,幼儿合作洗刷、分切蔬菜。
1.幼儿和教师为蔬菜进行分类。“哪些可以生吃,哪些需要吵熟了吃。”
2.师幼共同讨论:可以直接生吃的蔬菜怎么办?需要炒熟的蔬菜怎么办?
清洗后切了直接吃,让食堂的奶奶、阿姨吵熟了吃。
3.师幼商讨洗蔬菜时、切蔬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5.幼儿进行分享活动。
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
1.请几名幼儿把洗干净的蔬菜,送到食堂请奶奶、阿姨帮忙炒熟。
2.区域活动时进行“蔬菜写生”。
3.区域活动开办“我们的菜场”的游戏。
中班数学打扮室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有规律的排序,感受不同排列的形式美。
2.能专心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排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制作彩链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一、二组提供红、蓝、绿三色长条纸;三、四组提供大小不同的气球图形片及彩条;五、六组提供两种形状不同的灯笼图片及彩条;七、八组提供高矮不同的黄色长颈鹿图片及彩条。)。
活动过程:
(一)感知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
(2)教师:兔妈妈和兔宝宝还给我们做了一些彩链做礼物呢,瞧!兔妈妈的彩链已经制作好了,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彩链的排列规律(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间隔组成)。
2.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
教师:可是,三个兔宝宝的彩链还没有完成,让我们帮助它们一起完成吧?
红眼睛:不同颜色(红黄蓝心形)一隔一的排列下去。
短尾巴:不同大小(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隔二的排列下去。
长耳朵:不同高矮(高、矮圣诞老人)一隔一的排列。
(二)幼儿操作-制作彩链。
1.简单介绍操作内容。
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师:看!这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操作材料(红、蓝绿长条纸;大小不同的气球图形片;长方形和椭圆形灯笼图片;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请你们把长条纸按照颜色规律做成一个长长地拉环;把这些图形片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贴到彩条上面,这样做出来的彩链才既美观又有序。
师:先制作好的小朋友可以跟客人老师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三)活动评价。
互相观赏,评价个别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教师:谁愿意上来讲讲你是怎么制作彩链的?是按照什么规律制作的呢?(评价颜色、形状、大小、高矮排序各一种)。
教师:小朋友制作的彩链可真漂亮,等老师把它们连接到一起后我们一起悬挂起来,好吗?小刚刚你们每人只操作了一种材料,老师把一些操作材料投放到我们的益智区,请你有机会也去尝试一下不同的操作材料。
活动延伸:
领域渗透:
结合圣诞节的主题活动带幼儿用制作好的彩链装饰活动室。
区角活动:
将多余的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让幼儿尝试各种排序方法。
活动评析:
数学活动《打扮活动室》,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总结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规律进行操作活动,整个活动以打扮活动室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兔妈妈和兔宝宝做的彩链是有规律的,并引导他们发现大小、颜色、形状、高矮的不同规律,通过鲜明的'小动物及各种图形特征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动手操作亲自制作彩链,并以过圣诞节了小动物要来做客激起幼儿的操作兴趣,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最后一个环节则是点评,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彩链,总之这节课根据我抓住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以引导启发为主导,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排序可以按颜色、形大小、高矮等多种规律排序。由易到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同时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表现并给与幼儿相应的奖励。
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而自我感觉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最后的环节让孩子们真正的打扮一下活动室,而是放到了延伸活动,如果把孩子们做的彩链都悬挂起来,展示出来,幼儿的成功感可能会更强烈,效果会更好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1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