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目标和方向。实例引用是总结文章中引用事实、案例或个人经历来支撑观点的重要手段。总结的好坏不仅仅在于字数多少,更在于是否能够突出重点和抓住要点。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一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在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人力资源管理学和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目前仍在探讨,笔者认为目前较为规范的定义如下: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社会或企业的人力资产,对其成本和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对其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对其投资效益进行分析,作出人力资源决策分析,并将其结果报告给有关方面的会计管理方法。从会计学角度来看,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指对作为人力资产的人进行开发、维护、保障、辞退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的成本会计。本文拟就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作一探讨。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实质上是对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确认,即确定有关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的每个项目的.范围。而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应该按照人力资源从进入企业到退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进行分类,即按照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在企业工作发展、最后退出企业的过程进行成本项目的分类。因此,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应该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五大类。那么,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就是对这五个项目具体内容的确认。
1)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包括招募成本(招募人员的直接劳务费用、直接业务费用)选择成本(为选择合格职工而发生的费用)录用成本(录用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等)安置成本。
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企业为提高职工的生产技术能力,为增加职工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等。
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包括职工计时或计件工资、劳动报酬性津贴、劳动保护费、各种福利费用、年终劳动分红等)、奖励成本(包括超产奖励、革新奖励、建议奖励和其它表彰支出等)、调剂成本(职工疗养费用、职工娱乐及文体活动费用、职工业余社团开支、职工定期休假费用、节假日开支费用、改善企业工作环境的费用等)。
4)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包括劳动事故保障成本(包括企业承担的工伤职工的工资、医药费、残废补贴、丧葬费、缺勤损失等)健康保障成本(包括医药费缺勤工资、产假工资及补贴、丧葬补贴等)退休养老保障成本(包括退休金和其它费用)。
5)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职位空缺成本等。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计量的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一般方法是各种人力资源成本项目都可以采用的普遍方法。具体方法是每一种人力资源成本项目计量的特定方法。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计量的一般方法。包括原始成本法、现实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详见表1。
1)人力资源原始成本的计量。
人力资源原始成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
(1)取得成本=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
2)人力资源保障成本的计量。
3)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的计量。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有关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只是对能够比较有根据地用货币计量的项目的确认,计量也着重于货币计量。随着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计量手段会进一步提高,能够计量的人力资源成本项目会进一步充实。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二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运用会计核算的方法对其系统的进行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人力资源会计的开发与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当今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经营规模的大小和财产物资的多少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未来发展的需求,而拥有无限潜力的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运用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以及报告从而达到满足企业的内外部信息需求的目的,这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虽然我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平均人口素质水平不高,而且受到经济政治教育分布不均影响,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分布不均。因此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较快、可持续的发展,对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会计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而言,推行人力资源会计不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人力资源动态,而且可以更好地最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从而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从而来更好地辅助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将人力资源进行恰当的投入,就可以成为增加企业产出的另一条捷径。与此同时,企业必须慎重考虑人力资源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情况,因此我们就必须核算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来考察它的经济效益。当然了,既然在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那么它就可以正确的区分投资与消耗,这样企业会计信息的反应岂不是会更准确。
4.人力资源会计——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会计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人力资源会计已是国际会计实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我国会计一向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是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虽然目前国内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拥有相当完善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也有一系列的法规和准则对会计工作进行界定,但是在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相关政策并不完善,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制度以及准则还在研究出台阶段,在法律上人力资源会计也尚未获得明确的确认,这使得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在运转过程中存在一些尚在讨论中的缺陷,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并不十分完善。
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分支,人力资源会计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并不完善,人力资源会计也只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当前在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研究,多数是没有创新地对国外发达国家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进行照搬,并没有真正密切结合我国的国情,自然无法广泛合理应用,大力推行更是纸上谈兵。另外,虽然我国近些年新出台的一些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有利于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到会计准则中,但是人力资源会计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至今仍然没有明确规范的规定。
由于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实质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加工再加工,它的核算需要对每个人的教育、培训及工作等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才能对其投入进行合理的核算。显然,人力资本价值在确认过程中存在着技术上的障碍。当然了,就算能对人力资本的价值合理入账,在之后的计量过程也存在很多的困难,也因此迄今为止国内外的会计研究人员尚未对人力资源的会计计量问题做出统一。
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在企业财务会计统计工作中人力资源会计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并没有足够的热情。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会计得不到足够广泛的宣传,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认识度不够、执行力不足,许多企业只注重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来提高表面的、短期的经济效益,认为不值得重视与开发人力资源会计,自然也就不会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合理的应用。
人力资源会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是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这就决定了相较于传统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操作更加复杂,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并不真正熟悉人力资源会计,更别谈研究和实务操作。
究其人力资源会计不能广泛应用的关键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因此,及时健全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类行为主体的活动,并为其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确保其责任、权利以及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能够对企业和人力资源个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上的相关问题加以确认,最终达到对双方合理规范的目的,进而实现企业和人力资源个体之间的双赢。
在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方面,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统一的、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方法体系,使人力资源会计学科成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严谨的学科体系。同时要加快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的制定,相关部门及行业,应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学习和应用国际前沿理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早日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人力资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三
1.人力资源会计的资产确认难度大。人力资源是能够给企业创造超额收益的重要源泉,因此,如果不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核算体系,那么就无法客观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但是人力资源毕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因为根据资产的一般定义是由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使得当前对于人力资源是否能够划分为资产有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重要的且无法取代的资源,应该予以确认为资产,而另一种观点是紧靠资产的定义,认为人力资源是不符合资产一般定义的,因此不能确认为资产。这种分歧使得人力资源的确认难以进行下去,核算自然也无从谈起。
2.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难以统一。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计量是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必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人力资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人力资源在计量时会遇到不确定性,这就给其计量带来很大挑战。
2.1人力资源主体特殊性。人力资源的主体是人,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大大区别于一般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可以被企业支配,但企业却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能完全控制。因而人力资源的价值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人力资源是否愿意去发挥其最大价值。这就使得人力资源的价值很难准确去管理和计量,也使得计量很容易出现误差,从而人力资源信息不能准确反映。
2.2人力资源计量方式多样。在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方面有三种方法:历史成本法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一般应用在传统会计中,在计量人力资源会计时会出现偏差;重置成本法则是需要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主观的估计,可信度比较低;机会成本法计算出来的人力资源价值比较接近实际,但是这种方法核算工作量大,适用的范围小,不宜推广。在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面有三种方法:未来贴现法无法估计出未来职工提前离职的情况,因而会高估服务期限,通知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调整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则是仅仅考虑到企业当前的业绩,并没有考虑到未来职工职位的变化;经济价值法师侧重对人力资源整体的估计,而没有精确到每个员工,可能低估员工价值。总之,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多种多样,但是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解决某一部分的问题,没有一个全面的通用的方法,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普及应用造成障碍。
3.人力资源计量过程复杂。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模式有三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劳动者权益会计。这三种模式都涉及复杂的公式以及各种模糊的数据,会计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错误,因此很难在会计人员中普及。
4.人力资源会计的收益分配不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物质资源相对于人力资源较为简单,企业可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将其确认为企业资产,且初始确认时以交付时点的价格确认,后续收益分配的计量也是在此价格基础上进行,即按照交付时点价格的比例来分配;而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使得企业难以有效控制,人力资本是否能够获得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权尚未达成统一意见。因此,人力资本是否能获得剩余收益的分配,以及如何分配剩余收益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一个难题。
5.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列报不全。目前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仅仅是在财务报告附注以及招股说明书中有所披露,而披露的相关信息很不全面,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人力资源会计缺乏统一的会计报告形式,人力资源如何在会计报表中列示也处于研究阶段,因此,统一人力资源报告形式,使得人力资源相关信息披露全面和规范,也是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1.现行人力资源会计难以突破传统框架束缚。长久以来人们接触到的都是看的见或者可以准确计量的资源,传统的会计体系可以准确计量和列报。然而人力资源这种复杂特殊的资源,运用传统的会计框架已经无法准确核算,更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人力资源会计对传统的会计理念和框架发起了挑战。而人们受到传统会计理念的束缚,很难突破这一框架,使得人力资源会计在应用的过程中拘泥于传统会计体系,从而难以得到较快的发展。
2.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未能在列报中充分体现。人力资源信息对于企业非常重要,企业基于管理的需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在内部加以披露,以期改善管理。但是由于企业为了不泄漏企业的重要信息,给竞争对手留下可乘之机,就要严格控制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的对外披露十分谨慎。这样虽然避免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信息的泄漏,但是也给没有能给投资者明确的信息,不能让信息的真正使用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两难境地也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受阻的重要原因。
3.社会各界对人力资源会计重视程度不足。企业的人才意识不强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上难以下定决心。企业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自身观念,足够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那么推广和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则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企业增强自身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意识,真正做到把人力资源看成企业的一种资产,对其进行投资,激励人才并满足其各种需求,才可能使人才有积极性和动力来为企业效力。政府对人力资源会计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推广措施。政府对于人力资源会计没有一个官方的定论。尽管学术界讨论热火朝天,政府也没有出来说应用哪种观点或者理论,这就让人力资源会计一直处于这种争论状态,没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不能凸显人力资源的重要地位,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也是举步维艰。
1.继续推进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理论指导实践,只有理论完善了,实践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不断推进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是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实践的必经之路。因此,不断推进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设置研究机构,充实研究队伍,培养研究人才,为人力资源的应用打下基础,对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兼收并蓄,结合我国国情,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
2.1计量。我国目前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都比较复杂,且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改进计量方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推进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随着会计的核算方法的不断改进,货币计量人力资源的方法已然不能完全反映人力资源的价值。运用货币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互相弥补缺陷,可以较为真实反映人力资源的真实价值。
2.2信息披露。当前人力资源在会计报表中的信息披露局限于应付职工薪酬,虽然信息很少,但是这也是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向,即规范统一的披露模式。我国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不仅仅是披露的信息量要不断加大,披露的模式也要规范统一。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在披露内容上要不断全面,不仅仅要披露财务信息,也要披露非财务信息,要使得我国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3.官方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标准化进程。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迟迟打不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官方没有一个统一的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标准,百家争鸣之后没有一个权威来确定一个主流的观点,这就让人力资源会计一直处于一个“千面”状态,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普及和应用。因此,国家应该发起讨论和研究,选择一套弊端最少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作为标准,以财政部的名义赋予其官方地位,在一部分地区和企业中进行试点,再不断进行完善,从而推向全国。此外,人力资源会计的制度和法律的建立刻不容缓,不仅仅要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和法律,同时也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以营造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良好氛围,对于人力资源会计各方面加以规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保驾护航。
4.转变传统会计思想。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始终受到传统会计思想的束缚,一旦遇到传统会计思想解决不了的问题,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因此,只有转变传统会计思想,认识到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异同,尊重人才价值,对人力资源价值充分肯定,并增强应用意识,同时结合发达国家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确立现代的人力资源会计理念,才能不断推动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深化。
四、结语。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人力资源会计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纵观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现状,研究理论有余,应用不足。因此,我国要不断推进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就要面对目前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制度建设,转换思想,统一标准,从而使得人力资源会计为我国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四
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绩效尽管多是无形的,如使员工认同公司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通过与同行业相比,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更高,从而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利润。管理者对员工的了解,薪酬的设计和考核体系的建立,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内容。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同时,也会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人力资源确认、计量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型会计计量方法,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通过传统的会计方法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予以确认、计量和记录,并将结果报告给管理当局及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
1.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人力资源会计确认、计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人们还迫切需要企业提供与他们决策有着密切关系企业人力资源信息。于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出现成为历史必然。
2.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现行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的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信息的需求。传统观念中,人力资源只是花钱部门,不创造利润,因此地位极低。随着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成为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财富的真正象征和源泉。
3.企业提高效益的需要。市场经济下,谁争取到合理的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人才,加大了人力资源投资,包括提高物质待遇、改善人际关系、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在职培训等。而投资的效益如何,这是企业管理当局所关心的问题,相应地就要求会计上对人力资源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核算,考察其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的动力将会逐渐加大。
4.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事实上,单从会计核算原则考虑,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也有诸多不妥。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分期摊销,而现行会计却是将其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支出费用化,必然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同时,当企业大量裁员时,尚未摊销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会计并不能反映出这种损失,不利于经营者进行正确决策。所以,从遵循会计原则的角度而言,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也很有必要。
1.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式。在当前阶段,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主要采用货币性计量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以工资为基础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即人力资源价值为其最初为企业提供服务起至退休或死亡止,工资总和的折现价值。但这种模型至少有三个局限:。
(1)它是事后的计算结果;。
(2)它忽视了职工除因死亡或退休外退出企业和改变角色的可能性;。
(3)未考虑企业收益的差别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差异造成的。其最大的局限是它颠倒了人力资源价值与工资的关系,认为工资的折现价值决定人力资源的价值,这正如由商品的价格决定其价值一样令人费解。况且工资受诸多非经济、非市场因素的干扰,高低悬殊,波动很大,这样就使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一个人的经济价值由形成其目前的身体状态的知识技能水平所投入的各种生活资料价格、健康保健投资、教育培训投资及所放弃的收入等决定。其工资的收入,特别是基本的工资收入应由构成人力资产价值的不同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限折算之后的总和来决定。
2.考核指标。人力资源财务比率考核指标可以是:人力资产比率、人力资产利润率、人力资产增长率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对职工心理、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对企业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以综合评价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绩效。企业应开多高的价招募人才,才能吸引到优秀人才,又不至于使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呢?在一个正常的、成熟的人才市场上,各类人才的薪金即人力资源的使用价格由市场决定。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护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所决定的。
(1)人力资产比率。其公式为人力资产与企业全部资产的比值。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管理者对人力投资的重视程度以及企业的发展潜力。
(2)人力资产利润率。其公式为企业利润总额与人力资产的比率。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占用一元的人力资产所创造的利润额。不能简单地认为该项财务指标值越大越好,因为这可能预示着企业没有后劲。
(3)人力资产增长率。其公式为期末人力资产额与期初人力资产额之差与期初人力资产额的比值。该指标大小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在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所作的贡献。
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和核算又有着其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组织认识自我的情况会有很大帮助,比如有利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薪酬设计和激励等;另外,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其特殊的含义,因为不论是从未来组织的发展还是从组织对现状的自我核查来说,对人力资源进行准确有效的计量都是很重要的。
1.减轻人员变动损失。从管理角度讲,适度的人员流动可以促进职工之间的竞争,增强企业活力。但流动率过高对企业也有消极的影响。在目前的人事管理方式和会计核算模式下,高流动率仅反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低,而不能使人事主管们看到频繁的人员流动的经济性质和结果,加上目前劳动力总量供给大于需求,企业较易得到替代者,所以从企业员工的高流动率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可以从两个方面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帮助:。
(1)人员流动的经济损失披露;。
(2)说明该索取多大数额的赔偿才能避免或减少人员变动所带来的损失。
2.价值链管理精确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价值链管理。这条价值链上有三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价值创造,第二个环节是价值评价,第三个环节是价值分配。“价值创造”强调的是创造要素的吸纳与开发。它要求人们确定这样一种理念:知识创新者、企业家和员工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而其中的主导要素是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尽管他们的人数占不到企业的20%,但他们却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价值。因此,企业一定要注重吸纳一流人才,同时也要注重通过开发提升员工的价值。
价值评价强调的是要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价考核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个性特质评价、职业行为能力评价和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价值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工资、奖金、红利、股权,还包括职权、信息、机会、学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薪酬体系的设计。对人力资源的价值链管理离不开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只有科学的计量手段,才能提高价值链管理水平。从激励的`角度看,人力资源价值链的三个环节具有环环相扣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激励的依据是价值评价,激励的手段是价值分配,而激励的目的在于使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3.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资产。人不仅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和生产力的主导因素,还是有血有肉、有思想、会思维的高级动物。企业可以通过支付工资等费用来拥有人的劳动力使用权,但企业不可能对人本身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可见,人力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载体——人身上的投资是企业付出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投资,是可以取得预期收益的权力,是企业能够控制和利用的,将人力资源资本化,就可以对人力资产进行计价。
现代企业管理和营销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下,一个理想的人力分布配置应是“亚铃型”,企业的科研人员和营销人员相对来讲应该较多,而生产人员应该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按人力资源的作用即生产部门人力资产、管理部门人力资产和销售部门人力资产对人力资产分别确认。这样一来,信息需求者就可以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分布,从而可以分析企业的人力结构是否合理,据此还可以作为预测企业的未来前景的工具之一。
世界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把世界经济的竞争从物质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必然离不开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和计量。在人口众多,而人口素质相对较差的我国,实行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更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
参考文献:。
[1]安明硕:《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财会月刊,.11。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五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人力资本理论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和发展。人力资源确定为会计意义上的资产,人力资源会计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把人力资源科学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到企业中去,可以使各部门合理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根据美国会计学会的理解,“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人力资源会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会计包括社会人力资源会计和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社会人力资源会计是从社会的角度对人力资源所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管理,它属于社会会计的范畴。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是从企业的角度对人力资源所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管理。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会计,是指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即狭义的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它的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同传统会计一样,人力资源会计也必须建立在会计假设的前提下。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假设在我国会计界有着不同的看法,综合各种观点,可以提出五个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这是指人力资源的数据信息对现在的和潜在的信息使用者作出的评价都是有用的,无论是管理当局还是外部投资者都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人力资源作出正确的决策。
这是指人力资源可能为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管理。这一假设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所在。如果人力资源不是会计意义上的资产,那么也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对使用者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人力资源会计资产假设是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原则,决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理论基础。
3.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持续经营下去,破产清算毕竟是少数。即使可能发生破产,也是难以预计发生的时间。因此,在人力资源会计上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要破产、关闭,否则都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将来持续经营下去,持续经营假设可能派生出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假设。按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假设,可以把企业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定期间,以便分阶段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是指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象可以表述为一个会计实体中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即劳动力资源。它说明了人力资源会计价值所指向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范围和条件的,具体包括:(1)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一个会计实体所能控制、支配运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和价值的计量应以一个会计实体为限,不能超过这个范围。(2)人力资源会计所要计量的人力资源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过去资源。
这是指人力资源价值除了来自本身的技能、性质、健康等状况外,还受到管理方式的影响。人力资源价值在不同管理方式下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1)不同的管理活动可以使单项人力资源价值增长、耗竭或保持不变;(2)不同的管理活动可以使人力资源的协作力或集体力增强、不变或减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的确认必须符合三项条件:(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能为企业拥有或控制;(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首先,人力资源以人为载体,通过生产活动可以体现其价值,人力资源可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提供未来收益。因此人力资源也可以作为资产加以确认。
其次,人力资源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就需要企业进行取得、开发与使用,而取得与开发需要发生相应的成本支出,使用要形成资源耗费,这种成本支出与资源耗费都是能以货币计量的。
最后,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虽然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个人,劳动者具有流动性,但是,一旦劳动者被聘用为企业员工,企业就取得了对职工受聘期间的劳动能力资源的使用权,通过员工的工作获得企业利润。
1.历史成本法。按企业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人力资源的成本。这种方法按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进行计价,其数据来源与原始凭证记录,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在计价原则上和非人力资源会计保持一致,使两种信息具有可比性。
2.重置成本法。按当前的物价水平,假设对企业现有工作人员重新取得、开发、培训所需发生的全部支出资本化。这种方式考虑了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化,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但由于使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带有主观性,从而使信息的可比性下降。
3.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该种方法假定员工在服务生涯中肯定不会离开这个组织,计算出来的是完整的人力资源交换价值,可以为人力资源成本提供未来信息,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人力资源成本。事实上,这种假设很难在现实中成立,人的工作岗位是会变动的,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高估个人的预期服务年限,从而会高估人力资源价值。
4.商誉法。这种方法是将企业过去若干年超过本行业正常盈利的部分作为商誉,然后乘以人力资源投资率求出积数,并用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
5.经济价值法。要求以企业未来收益现值乘以人力资源的投资率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其中人力资源的投资率指人力资源投资占用企业总投资额的百分比。这种方法符合劳动者权益的定义,但人力资源投资率却难以确定。
另外还有专家评分法,即按每个员工所处岗位的重要性、风险性、创造性、复杂程度、精确程度、学历、工龄、工作强度等,以百分制计,根据每人总分与最低级次人员的分数进行比较,计算是最低级次的倍数,第i个级次是最低级次人员的倍数为ki,该级次有m1个人,那么总权数q=ki×m1(i=1,2,…,n)。
每一权分摊的相关差额成本c0=相关差额成本/总权数q.
第i级次人员应分摊相关差额成本:ki×c0.
假设某企业利润为w,则:
每一权创造的利润w0=w/q.
第i级次人员创造的利润=ki×w0.
人均经济效益=人均利润/人均成本。
根据以上方法,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有利于充分考核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贡献,进一步控制人力资源的数量、素质及价值成本。
参考文献:
[1]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2]洪昊,洪明谈谈人力资源会计[j]北京财会,20xx,(6)。
[4]胡妙浅析人力资源会计研究[j]市场周刊20xx,(2)。
颜玉英。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六
人力资源会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提高社会、企业以及家庭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而现实却是众多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与配置上的混乱,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切实有效地会计与价值计量,进而造成成本的增加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对展开对人力资源会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会计主要包括人力资本、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源三方面。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相关资料是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基础与前提。因此要明确掌握人力资源的具体含义。对人力资源所下的定义可以分成两类:其一,从人力资源的载体层面看,人力资源被定义为一定社会范围内具备劳动能力人口的总和;其二。从人力(包括知识、技能与体力)的层面看,人力资源被定义为一定社会范围内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创造社会财富能力(包括尚未投入和已经投入的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的总和。
2、人力资产。资产的定义:某一行为主体由于曾经的事项或者交易从而控制或者获得的未来可预期的经济利益。根据这一定义,可以总结出资产所应具备的条件:它是因为之前进行的交易形成的,必须有企业控制或者拥有,可以用硬通货(如货币等)进行计量,能够在未来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是否可以把人力资源划入到资产的范畴以进行核算,是争议最多且需要明确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虽然关于该问题已经有相当多的论述,但各自表达的侧重点却不同,进而并没有形成共识。在宏观层面上看,一个社会所控制或者拥有的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资产进行记录、计量、报告与确认,仍然是有待商榷的。
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指的是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一定的资本,并使其所形成的价值凝固在人们的身上,主要通过资本投放使劳动者获得新的技能与知识,进而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二)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框架
1、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主体。人力资源会计指的是记录、计量、报告、确认人力资源的数据。那么,所有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的组织、团体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主体。因此这些主体可以是家庭、企事业单位、国家。社会范畴下人力资源的会计是把人力资源看作社会总体经济资源的一部分,以社会的层面作为出发点,将社会作为主体以处理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核算社会范畴下人力资源的总产出与总投入,进而以宏观的视野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控与管理。企业范畴下人力资源的会计是指将事业单位或者企业看作主体,进而统计并处理这一主体控制或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核算人力资源的总产出与总投入并且明确这一资源的权益归属,最终在微观层面实现对企业范畴下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家庭范畴下人力资源的会计是将家庭看作主体,对其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与投资活动进行报告、记录、计量、分析、确认和评价。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的会计主体相比传统的会计主体变得更为丰富多样了。但是控制或者拥有人力资源的团体或组织并不都是人力资源的会计主体,进而不一定要对其人力资源进行核算。
2、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目的。人力资源会计所追求的普遍性目标是提供有关人力资源配置的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于社会范畴下人力资源的会计而言,其具体的目标是通过给相关部门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信息,使这些部门能够在人力资源的投资方面做出更为合理、正确的决策,以实现社会整体人力资源方面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对于企业范畴下人力资源的会计而言,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满足企业决策管理部门对于人力资源相关数据的需求,以做出更为正确、合理的决策;满足企业相关各方对于人力资源数据的需求;调动企业员工的能动性与积极性等。
3、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对象。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对象是人力资源价值的运动。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价值的运动包括价值运动的起点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如离职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获得成本等)以及价值运动的终点同这些投入相应的产出(如人力资源的价值增量、相关企业的盈余价值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两方面。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阐述
人力资源的成本是以一般成本概念为基础与起点而推演形成的。人力资源的成本指的是重置或者获得人员而形成的费用支出,其包括获得人力资源的成本以及重置人力资源的'成本。其中获得人力资源的成本指的是为开发、取得人力资源所耗费的成本,一般包括招聘、选拔、录用、在职培训与定向培训所形成的成本;而重置人力资源的成本指的是重新设置人力资源分配所形成的成本。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构建
1、获得人力资源的成本。获得人力资源的成本指的是企业在招录新员工的阶段所生成的各种成本。包括招聘成本、选择成本、录用成本以及安置成本。招聘成本是由于企业为了确定其所需人力资源的具体来源、为招募人才通过各种渠道所发布的招聘信息、为吸引人才在软、硬件打造上所所花费的资金等成本。这些成本、费用的主要支出包括企业负责招聘人员的薪酬,招聘阶段所形成的招待费、差旅费、手续费、会议洽谈费等其他形式的管理费用支出。选择成本是由于企业要对应聘人员展开挑选、考核、评价等活动所生成的成本。其主要包括处理应聘者相关材料和初步面谈等所耗费的费用,对初选通过者进行更为深入地测试与面谈所支出的费用,对条件达标者展开调查、组织答辩所形成的费用以及后期的体检费用支出等成本。录用成本指的是企业在所有应聘的人员中选择出条件达标者,继而将其录用为正式的企业员工的过程所生成的成本。包括录用手续、前期新员工的食宿安排等费用支出。安置成本指的是企业将新员工安排到某一确定岗位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本。其主要包括为安置新员工企业所支出的临时性生活补助、行政管理费、交通费以及向特地引进人才所发放的补助、补贴等。
2、开发人力资源的成本。开发人力资源成本的形成是因为企业要对新录用的员工展开业务培训与指导,已达到企业与岗位对员工的相应要求而支出的费用成本。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与知识水平,故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本实际是对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本主要包括脱产培训的成本、在职培训的成本以及定向成本等。
3、使用人力资源的成本。使用人力资源的成本指的是在使用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为恢复或补偿人员脑力与体力而形成的间接或者直接的成本。使用人力资源的成本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权益主体因被企业运用这一权益而从企业获得的回报补偿,这是人力资源在价值互换中的体现。主要包括调剂成本、奖励成本与维持成本。
4、企业员工离职所形成的成本。企业员工离职所形成的成本指的是由于员工从企业主动离职或者被辞退而是企业所付出的代价或蒙受的损失,如空职成本、安置费等。
(三)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核算
1、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或者原始成本法。其是以企业使用、获得以及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实际的支出来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计量的核算方法,反映了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实际的成本。这一方法因易于理解而被人们广泛使用。
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在即时的物价水平下企业为重新获得当下所控制或者拥有的已经具有一定水平员工所必须支出的所有费用作为企业当下人力资源成本的一种核算的方法。其反映了企业为开发和获得当下所控制或者拥有的人力资源而耗费成本的实际价值。
(一)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概念
我国的相关研究人员给人力资源的价值会计所下的定义为:人力资源的价值会计是指将人看成具有一定价值的组织资源,进而对其价值开展报告与计量的程序。其目标是借助人力资源能够创造利益的能力以反映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现状与质量,为企业管理者与外部利益关联集团提供较为完整全面的决策信息。从这一概念去认识、理解人力资源的价值以及人力资源的价值会计的时候,应注意到下列几点:这里所说的通过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报告与计量,能够以人力资源所具备的创造能力反映出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向各决策者提供有关人力资源价值更为全面的信息。在统计人力资源的价值的过程中应对其未来能够创造多大新价值量的能力进行预估、计量。所以在提起人力资源的价值会计时,应明确指出需要计量的价值应是人力资源在未来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
(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核算
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的方法主要包括非货币计量法与货币计量法连中方法。以货币计量法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是指以货币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计量。以非货币计量法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是指以非货币的形式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计量,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那些不能直接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的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
人力资源在现在及未来将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及利用将会成为争夺市场、科教兴国的战略研究任务,让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与国家兴旺的过程中发展更大的作用,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七
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一大批会计学者坚持不懈地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与理论基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设计。
1999年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一个研讨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把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推向高潮。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文章非常多,这其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论文论文参考网刘大贤教授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十分中肯的看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七大问题:介绍性论文较多,独创性研究成果较少;单兵作战多,有组织研究少;阐述必要性多,研究可行性少;过分强调人力资源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过分强调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的意义;过分渲染传统会计没有恰当的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忽视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李世聪教授在《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的比较与启示》一文中归纳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的四个问题:缺乏群体研究;独创性研究成果少;计量模型多样化;忽视科学性和适用性。
(一)阎达五、徐国君:劳动者权益会计。他们提出改良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并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与传统财务会计融合基础上创新的核算模式;二是在与传统管理会计融合基础上增加的管理内容。
他们重构了会计等式,将劳动者权益观念引入会计等式:
资产=债权人权益(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确立了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的概念,并与劳动者权益概念一起引入会计等式,将其进一步扩展为:
(二)刘仲文:以生产者剩余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提出了三种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1、以劳力股的形式参与企业分配;2、以职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分配;3、以生产者权益股的形式参与企业分配。
刘仲文教授的观点是,生产者剩余是人力资源创造的增值部分,包括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和用于扩大再生产两部分。其中,用于职工集体福利部分相当于企业公益金,这部分不能用于职工分红,也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相当于生产者对企业的投资,属于生产者的权益,生产者应该享有对其的要求权。
(三)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的制度设计。张文贤教授在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上,提出了“8个w”。即,what:什么是人力资源会计?why:为什么要建立人力资源会计?who:由谁来开发人力资源会计?when:何时开始动手?where:从何处入手?which:哪些是人力资源成本?wheel: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原动力?whim:人力资源会计的奇想、创新。根据以上8个方面的内容,张文贤教授详细地进行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制度设计。
(四)李世聪: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计量方法——“当期价值理论”。李世聪教授提出了“当期实现价值”这个新概念,创建了当期价值理论。
当期实现价值=人力资本当期投入价值+人力资本当期已实现的价值
人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的核算内容:一是人力资源投入成本的核算;二是人力资源产出价值的核算。简单地说,就是对人力资源投入量和产出量的核算。包括:人力资产成本会计和人力资产权益会计。
1、人力资产成本会计中成本的项目有以下几个: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
2、人力资产权益会计——人力资源新增价值的计量。
李世聪教授提出将企业人力资产和物力资产共同创造的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之和,通过与调整后的人力资产占总资产投资比例相乘而得到人力资产所占的份额,从而求出人力资产创造的新增价值。同时,李世聪教授提出,由于人力资产价值反映于整个财务会计体系中,所以新的会计平衡式应为:
资产=负债+劳动所有者权益+投资所有者权益
人力资源的确认问题。是否把人力资源看作是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传统观点认为,人力资源不同于会计上的资产,它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对其也难以用货币计量,不能完全被企业控制。另外,将人的价值金额化,也有损于人的尊严。与此相反,张惠忠教授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能够控制和利用、能够用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资源,其符合资产的定义,因而可以将其确认为资产。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八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人力资本理论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现状,着重研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是企业经济增长的依托。现代企业想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管理,这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成为必然。
1.人力资源会计未得到广泛推广。虽然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成果丰硕,但在实际应用上还是很薄弱。大部分企业对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缺乏兴趣,不愿为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资金,所以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出现理论一头热的现象。只有一小部分对人力资源会计要求迫切的、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人力资源密集的领域开始初步实行人力资源会计。
2.人力资源会计以其它方式被企业应用。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企业完全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但许多企业已在人力资源会计的某一些方面进行实践,例如联想集团,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都在开始应用人力资源会计,而且许多企业都实行了职工绩效工资的方案。此外中国的一些海外上市公司也开始推行目前西方流行的“股票期权”计划和“员工持股”方案,实际上,这些方式都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种演变,国内的大小企业都在有意识无意识的应用着,只是还没有像传统会计那样进行会计信息反映。
1.突破传统会计理念,突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特色。人力资源会计相对于传统的会计体系有自己的新特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强调“物尽其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如何使企业妥善用人的领域,把“物尽其用”置于“人尽其才”的基础上。
2.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体系。针对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在实务中难以计量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尽快地从计量的基本原则内容的确定以及模式的选择方面,建立一套适合当前情况的人力资源成本计量体系,改进人力资源会计技术,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1.制定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人力资源会计。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等内容,形成权威,统一的法律体系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使用权等。将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界的认知加以法治化,规范化,以此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从而促进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
2.尽快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中国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逐步建立开放型、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一定规模的劳动力市场。人才流动合理、有序、有偿,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才有现实意义。
(三)克服内在因素的制约。
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管理。针对现有在职人员,人力资源会计与现行财务会计相比,其核算方法复杂,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的计量,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有丰富的经验,更要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基础及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培养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好现有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2.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和管理。人力资源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中国经济建设人、财、物三大资源的特定格局决定了中国的资源开发既不能以物质资源开发为中心,也不能以资金资源的开发为重心,而只能扬长避短,根据中国人力资源数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的特点,走大力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道路,使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资源优势,变人口压力为人口动力,化包袱为财富,这才是中国资源开发战略中最为明智的选择。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九
人力价值会计与人力资源成木会计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分,研究得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的价值结果受人力资源成木会计计量人力资木的影响。当前,人力资源会计在如何解决应用性问题上遇到了难题,想要走出困境,必须通过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与人力资源成木会计的相互结合,共同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更加精准的衡量和评价、木文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与人力资源成木会计的结合提供了一此可实施的办法,希望为广大会计领域研究者做一参考,为构建更加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与人力资源昔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木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经过研究和不断实践,一套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已初步建立,并且随着会计学和昔理学的逐渐完善,企业把人力资源会计运用到企业的人力价值计量方面,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大成功。人力资源成木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木内容,人力资源成木会计是指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所引起的成木的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主要是研究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经济价值如何计量以及人力资源经济价值的决定因素问题。人力资源价值是一种隐形的劳动力,可以利用人力资源会计对其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出新的人力价值。
(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
人力资源价值是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而获得的最终效益,是对员工在工作期间所能够提供的未来价值的估计,人力资源成木可以被当做人力资源的投入价值,而人力资源价值就可以说是人力资源的产出价值,所以说,人力资源成木是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人力资源价值反过来促进人力资源成木的增加。企业投入多少人力成木而产生的效益就是人力资源价值,人力资源成木与价值互为因果关系,没有人力资源成木的投入,就不能维持人力资源价值,甚至导致其可能出现卜降的趋势;人力资源价值的提高会要求人力资源投入更多资木,以达到更大的企业效益。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是人力资源价值,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为企业人力资源决策和投资提供参考信息,促进企业科学合理决策。人力资源成木会计从反面衬托出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为企业带来的泉著效益,这种效益才是企业需要的实际经济价值,也最能全面反映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状况。
(二)二者各展所长
从整体看来,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与人力资源成木会计主要在目标、核算方法和核算角度三个方面有所不同。在目标方面,人力资源成木会计。人力资源成木会计计量的主要目标是基于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部门的需求进行计量,服务于跟则务报表相关的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需求采用不同计量方法进行核算,为昔理和经营据侧服务。在核算方法方面,人力资源成木会计的会计处理办法主要是采用则务会计进行数据的统计、核实,核算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企业提前对人力资源价值的预估,其核算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且某此会计原则违背了传统会计原则。在核算角度方面,人力资源成木会计是以企业投入为出发点进行核算,核算当员工入职、离职、工作的时候所耗费的资木,也就是人力资源成木价值,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以企业产出为出发点进行核算,企业根据人力资产的价值预估未来人力资产可提供的服务价值,这两者区别差异很大。这三个方面的不同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与人力资源成木会计各展所长的表现,只有充分把人力资源成木会计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结合起来,才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做出更准确的计量。
(一)多种分配模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现代企业是企业投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结合起来的契约关系网络,当中受益最多的就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当然,投资者和债权人所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应最大。人力资木是企业的组成要素,如果人力资木出现问题,那么资木所有者就会面临利益受损的`情况。如何提高人力资木所创造的价值,要求企业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另外结合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给予劳动者与其贞献率同等的劳动报酬。而生产要素分为很多种,如果企业只是按照资金作为分配要素,拿走劳动者创造的其他产品,那么就违背了公平性原则。作为一个想要拥有商业竞争力的企业,应该保证人力资木所有者的权益,把剩余劳动产品作为劳动者报酬的一部分,如此,人力资木权益就被纳入企业资产之中,企业将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二)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
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生产者的必要价值、剩余价值是组成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可创造额外平均利润和内涵利润,对于内涵利润,人力资源所有者可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扩大内涵,生产获取利润,这一部分的利润按照工资进行分配,增加劳动者的额外收益,并使之越来越高。提高劳动者报酬,鼓励企业员工团结一致提高科学生产力,为公司创造利益。奖励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单位‘表现越优秀得到奖励越多,增加员工猫利,调动劳动者积极,激励企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思维,大力发挥科技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减轻员工负担,创造人力价值,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
人力资源成木会计研究的基础是计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全部投入成木费用的多少,并把企业的投入成木费用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实现用货币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但人力资源的价值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果在出现变动的情况卜进行预估,人力资源成木会计则很难为人力资源价值提供准确完整的评估数据,从而让人力资源无法进行准确判断。以人力资源会计自身的缺点和人力资源自身的特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将人力资源价值模式加以运用,对成木会计进行适当的补充,再以人力资源成木会计的数据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真实地反映人力资源的价值。另外,当人力资源成木会计面对同一个对象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后,由于其人力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其累积数据会趋向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预估数据,因而,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其具备了结合基础。
人力资源成木会计与人力资源价值还存在缺陷,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很好地解决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归属,两者的结合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准确核算,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使企业良性发展。虽然人力资源的所有权问题暂未得到解决,但是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还是不容小觑的,在未来探索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木会计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将会逐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今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物质资源竞争逐渐演变成人力资源竞争,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会计被提出后,受到现代企业的广泛关注,人力资源会计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由于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史较短,使其在企业对于人力资源会计应用,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基于这种现状,文章对“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在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会计的理念被引入到我国市场经济中,我国对于这种新兴的管理理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人力资源会计的目的是通过人力资源中人才创造的能力,来展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状况。所以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发展,与企业中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针对这一新兴理念和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人力资源会计是从国外引入的新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该理念的设计是以会计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会计就是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种资产来进行计算和管理,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信息的收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利用会计学中系统计算方法,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在人力资源会计理念发展的几十年里,其实际应用方案逐渐被完善。其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力资源在资金成本方面的会计;其二是人力资源的价值方面会计;其三是劳动生产者的权益方面会计等。人力资源会计是通过计算、记录、确认人力资源而得出的数据信息,从而科学的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工作内容来看,其主要进行了人力资源的资金支出的计算和资源管理的工作。从会计计算方式来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分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资源价值会计和资源权益等方面[1]。
自从人力资源会计理念被提出后,大量的会计工作人员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美国的会计行业中,会计工作人员逐渐注重于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理念,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方式。人力资源会计的理念被引入我国时,我国会计工作人员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其理念和应用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探讨。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会计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在应用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一,是人力资源会计的计算方式过于复杂,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其二,是对人力资源会计的使用范畴无法确定;其三是国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缺乏规范性。基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诸多因素,致使人力资源会计无法发挥其实际意义。
(一)提供人力资源工作所需要的信息。
随着国内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的机构在不断扩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人力资源会计的合理应用有助于企业管理高层顺利地进行管理工作。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由于人力资源会计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管理数据信息,从而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所以,有效的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会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有效地进行。
(二)为企业及其合作伙伴提供准确的资金信息。
人力资源会计的有效应用,可以为企业的合作伙伴提供更科学的数字信息。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中,展现给合作伙伴的数字信息中,没有提及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只是展现了企业的财务资源和物资资源。在为合作伙伴进行数据信息展示时,人力资源成本信息的展示,能让企业的合作伙伴更全面的了解企业的资产及资金变动状况,从而实现了企业为其合作伙伴提供资金信息的准确性[2]。
由于我国引入人力资源会计理念的时间较短,在进行对人力资源会计理念的研究不够全面,导致没有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机构进行专门的建立,知识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出现诸多问题。基于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机构建设不健全状况,使现代企业没有足够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导致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基于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致使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得到广泛地应用。
在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在界定人力资源产权问题时,由于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精确的计算与确定,导致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关于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时出现诸多问题和漏洞。在企业进行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产权问题未清晰界定的情况下,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安排人员的工作开展十分不利。使得企业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工作调动情况不佳,这一问题不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大大降低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工作中核算不精准。
在我国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情况来看,对人力资源的核算工作依旧存在着核算的不精准性。人力资源核算的不精准,会导致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能发挥出重要作用。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核算工作没能按照企业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来进行有效地划分,不但没能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实现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可持续发展,所以解决人力资源的核算问题势在必行,只有有效地解决该问题,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3]。
(一)构建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机构。
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史较短,没有健全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机构,致使在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时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基于这个问题我国应建设更加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机构,将更多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成功案例,收集进来,形成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会计应用数据信息。在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时,应记录成功的案例,从而使得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时,有真实案例做参考。具体实施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组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小组,在组建该小组中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会计研究专员和经验较为丰富的会计工作者,对人力资源会计各个应用阶段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通过专业人员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出合理有效的应用实施方案并对企业中人力资源会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辅助人力资源会计工作者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其二是在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机构中将研究小组分析和研讨出的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实施方案,利用现今的媒体机构将研究成果展现出来,使更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掌握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实际应用方式,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4]。其三是建立属于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小组专门的网站,使更多研究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的专业学者有更好的研究平台,并将所开发出的人力资源会计专业网站进行优化和推广,上传相应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在网站中构建在线交流平台,使不同地域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学者,对企业中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探讨和分析,以此来确保问题研究过程中解决方案的正确性、规范性、有效性、合理性,使得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其四是在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工作中,不定期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研讨会和报告会。在会议进行前做好会议内容的规划,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学者参加,并作出科学的、合理的、实用的学术报告。同时还要邀请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使其在会议中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遇到的问题,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专员在会议进行中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分析与探讨,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地解决。开展研讨会不仅促进了人力资源会计理念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还增强了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清晰划分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问题。
在企业中人力资源产权的划分工作,是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中计算、核算及数据信息报告的基础。在企业中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是计算、记录及数据信息报告人力资源会计的对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的特点是对知识及科学技术综合性的运用,对划分人力资源产权问题有及其重大的意义。所以,划分人力资源产权问题与划分知识产权有紧密的关联。如果,个人获得知识产权,那么,资源和人力资源产权都归个人所有,二者之间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如果,知识的创新是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那么知识产权应该属于集体所有,但是从创新本质上来讲,人力资源的产权应划分为个人所有,所以在企业中应用人力资源会计这一理念时,要对人力资源产权问题进行科学的划分。
在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理念时,应明确人力资源的权益。在人力资源权益的概念中的“权”是指人力资源的产权问题;而人力资源权益中的“益”是人力资源在进行工作中所获取的酬劳,通过二者有效的结合可以进行知识的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人力资源权益数据的反馈、核算和报告是人力资源会计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明确企业工作人员的权益,所以要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同时构建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产权价值补偿薪金制度。
五、结束语。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领域中的新兴学科,引起了社会众多企业的关注。同时对于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众多的会计学者更注重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应问题的研究工作,对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其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念,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总结。而对于企业的要求是,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时,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从而使得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出其作用,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来增强现代企业在当今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作者:张薇刘强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2]饶仕才,吴翠萍,王凯.人力资源会计在海洋工程企业中的应用探讨――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xx,02(19):120-123.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十一
从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研究和应用的现状来看,国家层面尚未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提出相关要求,现行会计法规和医院财务规则均未对人力资源信息披露做出相关规定,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医院内部管理层对人力资源的潜能及对医院的作用认识不足,医院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理念虽然都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等已形成共识,但很少有人迈出实践这一步。再者,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平衡、人力资源市场的不完善,会计人员的传统观念等都制约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医院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对医院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制定科学管理方法,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应采取适当措施,尽快打破人力资源会计实施困境,从加快财务制度建设、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入手,把人力资源放在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为人力资源会计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2.1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会计环境
完善的制度是人力资源会计得以推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人力资源的会计制度,人力资源作为决定医院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一直游离在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之外,致使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无法对外披露,难以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层面和医院内部两方面着手,积极改善推行人力资源的会计坏境。首先,国家应从制度着手,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人力资源对医院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潜在贡献是巨大的,然而决定和影响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没有涉及人力资源的相关核算要求,医院内部更没有进行相关的核算和完整的披露,实为一大缺憾。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医院会计制度》,深化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明确界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对象与核算范围,对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及信息披露加以规范,使人力资源会计在实践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就医院而言,应提高主动性,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专家挂号,专家坐诊,是医院普遍采取的做法,因为专家效应,取得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但是,如何将人力资源纳入医院会计体系,对医院人力资源支出的费用、成本,创造的价值和效益进行确认、计量、评价和进行科学管理,是今后医院会计改革的方向,也是医院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探索的课题。近年来,医院已经试行的绩效工资制、科主任年薪制以及科技成果贡献奖励制等不同分配形式,都是有益的尝试;另外,财务部门还可以通过设置人力基金专用科目,对医院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和效益进行单独核算,并在财务报告中增设报表予以显示。
2.2进一步改革人才管理体制
完善的人才市场和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有利于医院和从业人员的双向选择,是实现人力资源有效流动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医疗人才市场呈现多重分隔局面,只有改革传统的人才管理体制,打破城乡分隔、地区分隔、部门分隔的认识局面,尽快健全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自由流动、信息公开的医疗人才市场,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体现人才的市场价值,才能为医院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提供平台。
2.3加快培养高素质会计队伍步伐
目前我国对于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只限于理论研究,实际应用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医院要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必须充实现有会计队伍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相关知识,鼓励会计人员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问题的研究,加强高素质会计队伍建设,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提供最有力的支持。鉴于人力资源确认的差异性,人力资源计量的复杂性,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困难性,以及人力资源会计实践的滞后性,与传统会计相比,人力资源会计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技术要求更高。为此,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努力将自己打造成集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基础知识于一身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人力资源会计相关工作。
综上分析,目前医院要推行人力资源会计仍任重道远,既需要国家在法规、制度层面加以规范与引导,也需要医院加大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创新步伐,多方共同努力,尽快打破理论上瓶颈,从确认、计量、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入手,循序渐进地推行医院人力资源会计,努力发挥人力资源会计应有的作用。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十二
[摘要] 当前,会计对人力资源进行价值计量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计量其本身的价值,形成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二是按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进行计量,形成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关键词]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分析;应用推广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职能是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核算、报告。它包括:1) 价值计量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也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价值核算,才能真正体现人力资源是会计主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真正反映人力资源为会计主体创造的经济利益。2)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方法包括原始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报酬折现率法等。由于人力资源具有可增值性和可再生性,所以,不同的计量方法可以有选择地结合使用。3)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包括对人力资源取得、使用、保障、开发、离职等活动全过程的核算和管理。人力资源成本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保持成本、人力资源发展成本、人力资源递延费用。4) 设置相关会计账户进行会计核算。例如,“人力资产”、“人力资产取得成本”、“人力资产使用成本”、“人力资产开发成本”、“人力资产保障成本”、“人力资产离职成本”等账户。5) 设计人力资产会计报告。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主要遵循传统的财务会计原则,所以有关人力资源的会计信息可以并入财务会计报表中,也可单独编制报表,例如人力资产负债表等。
(一)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确立成本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发展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首要问题。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提供详实的人力资源数据,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者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而传统会计提供的只是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状况和变动情况,核算目标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由此可见,人力资源会计目的突破了传统会计目的的限定,构成了其独特的目的。
(二) 会计假设
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在接受传统会计假设的同时,又兼具了一些特殊的前提假设。会计假设是指会计人员面对着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所做出的一些合乎推论的,收集、加工处理会计信息所依据的基本观念,对会计核算内容和会计数据的取舍起决定作用,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因此,传统会计假设应当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以便推进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创新。
(三)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为实现会计目标,根据会计假设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同时又是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核算程序的基础,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其会计要素主要包括成本和价值。
(四) 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指为实现会计目标,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上确定的基本规范和规则。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同传统会计一样,把会计原则切实引入到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中,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以此逐步深化对人力资源这项企业特殊的经济资源的认识。
(一) 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
所谓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确认,就是确定有关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各项目的范围。按照人们赋于人力资源会计的任务,凡是涉及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保障和离职等投入成本的都应加以反映,人力资源的`投资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反映对象,具体依据人力资源进入企业到最终退出企业的时间顺序,及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的不同目的,可将这项投资确认为以下五个项目: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维持成本;人力资源保障成本;人力资源损失。
(二) 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内涵确认之后,就要选择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将人力资源成本加以量化,应根据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各自不同的特点,把各个项目所涉及的费用直接或经计算相加。由于人力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在投资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基于人力资源成本自有的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历史成本法;应付成本法;重置成本法。
(一) 员工流动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适当的人员流动可促进员工之间的竞争,能够增强企业活力。但流动率过高对企业也存在消极影响,在目前的人事管理方式和会计核算模式下,高流动率仅是反映员工对企业的低满意度和员工的低士气,而不能使人事主管们看到频繁的人员流动的经济性质和结果,加上目前劳动力总量供给大于需求,企业较易得到替代者,所以很多企业员工的高流动率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可以从两个方面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帮助:1) 人员流动的经济损失披露;2)说明索取多大数额的经济赔偿才能避免或减少人员变动所带来的损失。
(二) 工资
目前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一般可分为货币计量方法和非货币计量方法。由于传统会计货币计量基本假设的限制,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方法一直占主流,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多局限性。应将人力资源价值历史计量模型由产出法改为投入法,并理顺价值和工资的关系,建立起由价值决定工资的新机制。即一个人的经济价值由形成其目前的身体状态和知识技能水平所投入的各种生活资料价格、健康保健投资、教育培训投资及所放弃的收入等决定。其工资收入特别是基本的工资收入应构成人力资源价值的不同项目分别采用不同时限折算之后的总和来决定的。
(一) 现实意义
从宏观角度看,建立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我国宏观管理的需要,通过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报告,国家可以掌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维护的现状,促进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本的协调,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发展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也是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
从微观来看,推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为:1) 防止人才高消费;2) 有利于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3) 促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
(二) 发展前景
在今天这个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社会,随着人在生产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必将为我们所意识到,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也必将普及性地进入会计理论和实践范畴。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发展、完善、最终融入传统会计,弥补传统会计在人力资源方面不足,使会计更好的发挥着记录、核算和监督企业经济业务的功能。
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张文贤主编.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十三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策略。对人力资源成本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借鉴意义。
企业的经营管理涉及的问题较多,但是有一点是非常关键的。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关键资产与资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极高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涉及到诸多的成本,因而有必要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人力资源指的是某个会计主体在人力资产方面的来源,人力资源受人力资产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作为会计主体的资产,是能够通过货币的方式对其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计量的,人力资源在形成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导致会计要素出现变动。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则是从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所进行投入的层面出发,对企业在人力资源取得、人力资源开发与替代成本进行核算,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以财务会计方法为其主要的方式,把企业在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以及使用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作为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而实施的投资进行单独反映的一个过程。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所具有的特征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以及替代成本进行单独的计量。也就是说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成本中隶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做资产化的处置。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模式分为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与计量。人力资源成本确认是对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各个项目的范围进行确定,计量则是在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内涵进行确认的基础上,确定所选择的计量基础与计量方法,从而实现对人力资源成本的量化。
(一)人力资源成本确认分析
从人力资源进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到最终退出企业经营管理的时间顺序出发,同时结合人力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具有的不同目的,可以将人力资源成本确认为五类。即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以及离职成本。其中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的招募、选拔、录用以及安置所产生的成本;开发成本包括上岗前培、岗位培训以及脱产培训所产生的成本;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包括维持、奖励以及调剂所产生的成本;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包括健康事故、劳动事故、退休养老以及失业保障所产生的成本;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包括离职补偿、离职前业绩差别以及空职所产生的成本。
(二)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分析
在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价值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从目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来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在理念上还比较落后,一些企业觉得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是对人格的侮辱,人的价值是不能通过价格还表示的;二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存在着片面性,还无法涵盖人力资源价值的全部内容;三是人力资源成本载体劳动者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特征进一步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所存在的问题。
总之,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确认与计量。
企业由于所涉及的行业及自身所处经营管理阶段的不同,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上也呈多元化得特点。本文对企业常见的应用策略进行以下论述: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员工流动管理中的应用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层面来看,合理的员工流动能够有效的增加企业的活力,但是不合理的员工流动会导致对企业的不良影响。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对员工流动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披露来协助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必要的控制,通过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来说明索取多少数额的经济赔偿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员工变动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企业工资管理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可以应用在理顺价值与工资的关系上,进而形成由员工的劳动价值来决定员工工资的机制。也就是说,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是由形成该价值的员工的身体状态与技能水平所投入的各种投资以及所放弃的收入来决定的。员工的基本工资构成收入应构成人力资源价值的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时限进行折算确定总和。
(三)不断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水平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水平的提升,首先应转变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理念,确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确立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会计形式,规范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以及报告行为。不断强化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总之,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研究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应用中应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发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用的作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实现。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十四
根据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的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指用来确认和计量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程序。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或其他组织所拥有或能使用的各种具有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并掌握有更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是将企业中人的因素予以资产化处理。
人力资源之所以能被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因为其体现了资产的本质特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相对于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独特的使用价值在于其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使用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带来更多经济利益的流入。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符合资产的本质特征。此外,人力资源是企业通过招聘、培训、定期支付报酬等一系列事项所形成的,在合同期限内,人力资源事实上为企业所控制,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也为企业所拥有。因此,人力资源应被企业视为一项资产予以确认。
关键问题是,只将人力资源笼统地确认为资产是不够的,物质资产有着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之分,同样,也可以对人力资产作出类似分类。因为企业中必然存在着一部分临时工,同时也有长期的雇员。他们在企业中的分布和作用大不相同,而人员结构不同的企业,情况更不一样。也就是说,仅仅这样揭示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指只将人力资源笼统地确认为资产)还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为这样揭示的会计信息并没有说明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组成以及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分布情况。而恰恰是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内部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可以反映企业管理的先进性,而内部机构的设置具体又表现在人员的结构和分布上。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机构设置呈“纺锤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重点是生产,生产一线人员很多,而市场营销人员和科研人员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机构的设置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和营销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下,一个理想的人力分布配置应是“哑铃型”,企业的科研人员和营销人员相对来讲应该较多,而生产人员应该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按人力资源的作用即生产部门人力资产、管理部门人力资产和销售部门人力资产对人力资产分别确认。这样一来,信息需求者就可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分布,分析企业的人力结构是否合理,据此作为预测企业未来前景的工具之一。
“人”不仅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和生产力的主导因素,还是有血有肉、有思想、会思维的高级动物。企业可以通过支付工资等费用来拥有人的劳动力使用权,但企业不可能对人本身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可见,人力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只能是人的劳动力,也即人力资源的计量对象是劳动力,是人所具有的能力,使用该能力可以为企业创效益作贡献。由于计量的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这样一来,人力资产就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同时,企业中人力资产的流动性是不一定的,有的终生服务于企业,有的经常变换单位。也就是说,在总体上人力资产既有流动资产的性质又有非流动资产的特征。
由于人力资产具有上述特点,应该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计量呢?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问题,目前得到公认的模式有两种,即成本会计模式和价值会计模式。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是指对人力资源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入账。成本会计模式又分为按历史成本入账、按重置成本入账等主要方法。其中,按历史成本入账是将人力资源的获得、维持、开发费用按其实际发生额资本化;按重置成本入账,是指在现时重新获得与原来相同的人力资源所要花费的成本。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是指按照人力资源的实际价值入账。这是因为企业获得、维持、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的支出往往远远小于人力资源的实际价值。根据其特性,可采用货币计量法(包括经济价值法、未来工资贴现法、商誉评价法等)和非货币计量法(如技能评价法等)相结合的方法。
比较而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更强调信息的真实性,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笔者认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同时认为可以根据人力资源发生的费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企业取得人力资产之前,必然要发生一定的费用支出,如招募成本,选择成本等,取得人力资产后还要发生一定的培训费。对于前者,由于费用是在资产取得之前发生的,并且费用的发生与资产的取得与否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花费在特定对象身上的支出有效,也就是说,对某人力资产的费用支出结果是取得了该资产,那么此费用应该计入该人力资产价值。反之,如果也计入此人力资产的价值,则不恰当,而是应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这类似于研究开发费的处理)。对于有效费用和随后发生的培训费,如果有合同并且数目较大则在合同期内摊销,如没有合同则在三到五年或更适当的年限内摊销;如数目较小,则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这类似于固定资产修理改良费的处理)。人力资产取得后,正常情况下企业都会每月支付工资,而支付工资是企业对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权的购买。
可以这样认为,一项人力资产的`取得,是企业多了一位供应商,此供应商供应给企业的是劳动力这一特殊的商品。在有效人才市场假设下,企业每月付款,供应商定期供货。否则,如果供应商不满意,就会停止供货,这表现为员工离开企业,同样如果企业不满,则停止购货,这表现为企业解雇员工。这样一来,企业就好像在购买如原材料这样的流动资产。会计处理时就可以参照类似于原材料等流动资产的处理方式,借记“人力资产”,贷记“应付职工薪酬”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这种计量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较强。会计信息的提供也应贯彻“以需定产”的原则,从需求者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更关心的是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大小,期望人力资产信息能帮助他们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人力资源价值的需求相对而言要小些。
第二,可靠性较高。这里的会计计量所用的是投入价值中的历史成本,而历史成本的可靠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影响人力资源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工资因素以外还受工作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追求的既有物质上的享受又有精神上的满足;而精神方面是难以衡量的。但在一个有效的人才市场中,买卖双方必定会权衡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得失,工资可以很好地充当交易的显示器。第三,用工资成本提供的信息,可以使信息的需求者根据工资成本和企业效益推断企业人力资产使用的效益性。
第四,用工资成本来计量人力资源,还可以使企业领导层提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因为企业人才会根据企业所给的工资和企业所提供的精神上的报酬,做出是否继续在本企业工作的决策。而工资因素是最重要的,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样一来,对一个深知人才重要性的管理者来讲,必然会尽量满足企业有用人才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以使他们有充足的精力和更大的动力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从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此外,用工资成本计量人力资源还可以保持会计发展的连续性,增强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还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计量的瓶颈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使得人力资源的会计管理滞后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二是人力资本价值核算基本上是空白,会计实务中,人力资源价值的相关信息仍被排除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三是人力资本权益核算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四是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模式,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缺乏整体的把握。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会计目标中对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忽略。由于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及价值计量的困难,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企业用人机制单一、僵化,以历史成本来计量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和价值并不可行,这些都造成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相关信息无法满足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对会计计量可验证性和客观性的基本需求,也是我国会计理论构架中人力资源会计长期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二是我国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模糊。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企业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但产权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改革的对象仅为法人产权,对自然人产权的改革严重滞后。这种人力资本产权的长期模糊与缺失,一方面使得我国企业的用人机制僵化、人力资源配置落后和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也使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理论框架一直以来以物质资本为核心,无法对产权模糊的人力资本实施必要和完善的会计管理。
因此,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面实施,除了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外,还应注意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一个完善的人才市场能提供一个合理的人才的市场价格,从而为会计核算提供依据,同时,人才的自由流动,也可以使企业自由获得其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对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确认,也就是提倡人力资源法制化。对人力资源的交换也应有一定的法律规范,确保企业对所雇佣职工的劳动力的所有权,对中途违约离职的职工也应有相应的处罚,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劳务市场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很不完善,而企业家市场几乎不存在,尽快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是当务之急。在实践中还应大力开展试点工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大面积铺开做准备。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理论上虽有所发展,但还很不完善,而且大部分理论还停留在对西方论著的翻译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面实施任重道远,需要理论工作者与实务工作者共同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凤凤.浅议人力资源会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09).
[2]赵灵芝.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j].人才资源开发,,(z1).
[3]张永宏,刘权保.试论人力资源会计.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
[4]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洪登永.人力资本的效用及企业伦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十五
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推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进步与创新有突出作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构建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强调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是人力资源资产化,并对人力资源会计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人力资源会计;必要性;资产化;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新分支,主要是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成人力资源价值、成本的确认与计量,配合会计管理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分配与管理,这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挖掘与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薪酬管理、人员管理与财务公平分配等有重要作用,是当前我国会计学领域备受关注、新起步的重要会计实践理念。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探讨,对于推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进步与创新有突出作用。下面,我将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做简要探究。
作为会计学的崭新分支,人力资源会计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会计学理论针对人力资源数据鉴别、确认与计量进行探索,以实现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的高效化与优质化,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可靠信息支持实现人力资源高效管理,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挖掘与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符合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知识经济转型需求,是应对我国宏观层面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然选择,能够满足多个领域人力资源信息使用需求,在服务企业管理、发展与决策方面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全面评估企业自身资产,减少资产流失,对于增强企业内外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诸多益处,是走出传统会计工作局限的重要探索,对于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推广与应用有重要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竞争局面,从物质资源竞争走向了人力资源竞争,人力资源作为社会进步、企业发展关键资源信息,高效且准确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无疑势在必行,在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丰富的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符合我国当前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进步发展需求,在国内积极进行经济转型的今天为人力资源的深度、高效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强化人力资源投资与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企业发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积极作用,运用会计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资产化确认、计量与报告,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可从更深的层次与更广的角度确认人力资源的成本与价值,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其经济效益,对于实现社会大范围内的公平分配、调整薪酬制度、提升经济增长率作用众多,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确定最佳开发方向应对对策,引导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广大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迎合了现代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科学化决策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内部高素质专业人才越多、人才潜力挖掘越到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能够更好进行人力资源投资,通过调整薪酬分配、提升物质待遇、提供优良工作环境与在职培训等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激励效用,实现人力资源核算科学化、调配效益最大化。人力资源会计本身仍旧带有会计学特征,因此本身符合财务会计核算原则,从这一角度考虑,人力资源本身投资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为避免人力资源投资频繁出现决策失误、盈亏不符、资源流失等问题影响企业发展与决策,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极为必要。
对于人力资源会计而言,其发展与应用的基础是人力资源资产化。当前国内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力支持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应用与推广提供了可能,经济市场中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应用环境,劳动市场的完善为其实施提供了良好前提,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制度等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营造了优越的政策法律环境,企业内部本身的劳工制度与薪酬制度为人力资源会计提供了充足的制度基础与物质基础,由此国内构建人力资源会计才有了诸多可行性,为应用会计报表实现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化提供了强劲动力,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介入为管理电算化提供了诸多技术保障与优势,这些条件的具备意味着国内构建人力资源会计刻不容缓。人力资源资产化意味着企业在掌握所有权的情况下,走出了传统会计学领域资本雇佣劳动者的核算领域,将先进知识与技术的载体人力资源作为了全新的生产要素进行会计核算,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产进行配置与管理,在这一前提下,企业更好的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以获取高额回报。人力资源不属于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流动资本,本身无需提取折旧,可进行单独核算,虽然也存在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损耗的过程中更伴随着无形知识价值的增长,因此要定期对人力资源进行评估,确定损耗与增值情况,运用人力资源会计有助于更好的完善这一过程,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
人力资源会计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的积极作用已经广受认可,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的会计的推广与应用还尚未取得共识,一方面是由于学界对于人力资源本身的将人当做资产与财富进行计量持反对态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并无法满足会计学中资产定义,并缺乏一个相应且有效的人力资源计量核算体系,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应用。从问题角度来看,无疑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一大难题与制约瓶颈正是人力资源资产如何量化的问题,由于对于某一时间段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精确计量难度较大,因此导致其在现代企业中推广应用难以实现。从目前国内诸多领域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情况来看,人力资源会计目前多应用于招聘管理领域,通过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理念使得招聘效率、投入产出及人才价值可直观的进行量化,为企业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参考。国内知名人才管理机构诺姆四达集团就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了应用尝试,这种对传统招聘模式的创新将包括hr工作量分析报表、部门招聘进展报表、渠道分析报表、系统提供渠道效率智能分析报表等各种数据报表在内的各类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量化,可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比如通过系统的报表管理功能可清楚的掌握在招聘工作中的多种成本数据,实时控制招聘成本,制定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战略,提供科学直观的数据。人力资源会计在招聘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将人力资源招聘各项投入产出进行精细量化、降低招聘成本、提升招聘效能,且量化的各项数据为招聘计划及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未来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除了要积极完善现有理论体系、克服现有困难之外,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法制化、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与管理优化、用人机制改革与创新等方面,以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会计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与改革背景下是顺应经济社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推动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的配置与管理,实现企业招聘、发展、管理、决策等环节的高效管理,对于国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5]蔚思远.关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应用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2):169.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十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不仅拥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也包含了成本会计的特征。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和完善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具有双重意义。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进行概述。然后对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问题;对策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企业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用会计的计算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成本确认,促使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将人力资源成本作为依据。其概念起源于美国会计学会,其主要目标是为需求者提供更直观、准确的人力资源成本信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对相关成本能进行有效地控制,有助于企业对自身业绩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价。随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对人力资源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没有被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比较缓慢,企业的用人机制迟迟没有更新。一方面是有些企事业单位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另一方面是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因种种原因而中途放弃了。究其根源是由于对人力资源成本重视程度不足,使得企业应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受到较大的阻碍。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存在一定困难
人力资源成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会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工作环境、企业组织结构、个人天赋、努力程度等等。正是由于人力资源成本的以上特性导致其计量存在一定困难。但真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其成本的计量根据。此外,我们对人力资源成本计量难的界定还只停留在理论方面,缺少在实践应用中获得的结论,这种研究无疑只是纸上谈兵,缺少实践的检验。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对未来估算不足
我国不少企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衡量现有的人力资源成本上,而忽视了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要。估算人力资源未来的需求意义在于可以用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来完成既定的生产经营任务。通常企业由财务部门联合人事等部门根据人力资源成本和企业经营决策的总目标进行决策,采用科学的方法具体分析每种投资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再行择优实行。由此可见,它的运用是综合性的,多部门、多角度的,因此,如果预测数据不够全面,很难规划具体的执行方案。
(四)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制度不完善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表现在方方面面,员工工作业绩的上涨、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的体现。但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时,很少把员工的工作业绩、对企业的归属感等归因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原因在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制度的不完善、不细分使很多领导层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原因,视人力资源成本的应用为虚设,长此以往,会影响企业员工忽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实际价值。
在方方面面,如:人力资源的.培养、任用和管理等等,因此,提高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为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得到有效加强,需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认识到传统理论的落后性。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传统理论已经不再具有优势性,应加快转变思想观念。第二,积极推动国际间的交流协作,吸收先进经验,为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第三,相关的政府部门带头执行,同时督促各企业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重视程度,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被广泛应用。
(二)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开展应用试点
鉴于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理论研究较为滞缓,确认和计量的方式也不明确,许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更应该同时开展实践研究,例如:开展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试点。采取应用试点在我国有很多先例,符合我国的国情,试点可以选择一定的行业区域,也可以是一定的地理区域。通过试点逐步推进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大范围推进还不够完善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还有利于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情况进行控制和掌握,及时调整应用策略。
(三)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估算方法改革创新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估算方法的选择是按照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的来源和管理确定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员工不再来源于传统的招聘方式,而是通过各个原有公司的推荐或互换等,这些员工就职多年,历史成本较低,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因此,在估算人力资源成本时不应局限于现有的计算方法,还应综合考虑员工的潜在价值、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未来为公司带来效益的可能以及员工离职时的损失等,以此确定员工价值。
(四)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制度进行完善
为了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完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制度。我们在吸收外国优秀研究成果的同时,应积极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元素,推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平稳运行。同理,在完善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制度时,也应具体细化适合各类企业的应用模式,切实加强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虽然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这正是人们对其研究和探索的结果,也正是这些问题推动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发展。随着人类对知识的愈加汲取,企业对人才的愈加渴求,未来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不断刷新我们的认识,最终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常慧霞.浅谈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困境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6):102.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评语篇十七
人力资源的主要目的就是需要提供一些人力资源所发生变化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来应对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变化要求。这样才能够为国企资源的管 理服务提供一定的基础。其中主要的目的就是需要通过社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信息为企业做出一些比较正确的选择,并且为实现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提供 一系列的保障。
人力资源的成本会计就是根据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来进行的核算过程,它主要就是根据历史的一些成本来进行核算。并且根据本质上来讲,人力 资源的成本会计主要的财务会计设计方法就是使其人力资源能够很好的取得开发、使用并且需要不断的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它主要就是要将人力资源成本中属 于资本性支出的一部分进行全面的处理,并且这项操作对于企业是比较重要的。
在人力资源会计成本的实施过程中,若是对人们赋予一定的任务,在所涉及到的过程中的一些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使用和保障等等情况来进行全面 的反映。人力资源的投资就是作为能够有效的反映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重要的现象。人力资源所取得的成本主要就是指需要取得一名比较新的员工的人力资源所需要 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也是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聘用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他主要就能够分为四个项目,通过这四个项目来对其成本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主要就是指企业为了能够提供企业职工的生产技术的相应能力,为了能够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所使用的费用。在本质上看,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就是指企业对人 力资源的全面投资,主要就是包括有三项:其中一个是岗前的培训、对岗位的培训、还有就是需要进行脱产的培训。人力资源所使用的成本就是需要从企业运行的过 程中获得一些补偿,这就是人力资源交换价值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人力资源的全面保障的成本主要就是指保障人力的资源在短时期中或是在长期失去价值的存在的权利,这些都是所必须要支付的费用。其中包括的四项 就是:健康的保障成本、事故的保障成本、退休养老金的保障成本等等相关的内容。对于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主要就是员工在离开企业的时候的生产成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产生,在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在合约的企业中的一些人力资源的'价值利用率也是很重要的。使得人力资源的价值问题再次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1.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在实行的过程中的障碍
对于一些实际的障碍问题,主要就是人的观念,对于一些非人力的资源计量,人们主要就是会认为是一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 如果把人力资源作为是一种资产的投资,并且对其嫁衣计量,这样并不是一种最好的效果。社会在不断的发生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进步,并且认为人力 资源是一种资产,但并不能够作为一种论价,企业对人力资源来获取一些资源进行反映。
2.在对人力资源计量的过程存在片面性
在最近一阶段我国的人力资源的会计的计量方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且其中的结果并不能够涵盖其中人力资源的价值的全部内容。由于企业在正常的利润与企业的超额的利润一样,都是有一定的能够被忽视的方面。
3.人力资源的载体是不确定
人力资源的载体是劳动者,这样就会使其生产的要素是劳动者,使其生产的能力的变化和无形资产的一种影响,人力资源的一种价值的体现就会随着管 理水平的不同和个人努力的不同,科技进步等等方面进行变动。人力资源就是能够作为一种比较有价值的资产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流入,但是人力资源对于一些企 业中所提供的利益也并不是能够确定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1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