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纪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十多年过去了,纪念汶川地震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忆过去,深思未来。纪念活动不仅是对逝去的生命的哀悼,更是我们对汶川地震的恢复重建的总结和回顾。
第二段:继承和传承(250字)
纪念汶川地震是对逝去的生命的尊重和纪念,同时也是对幸存者的鼓励和扶持。这些年来,许多英勇的幸存者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投身到社会建设中。他们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勇气。在纪念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向他们学习勇敢和坚韧,为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三段:悼念与感恩(250字)
纪念汶川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地震突如其来,瞬间夺去了那么多宝贵的生命。在纪念活动中,我们在心中默默悼念那些逝去的亲人和同胞,同时感恩我们依然健在的身体。这个时刻提醒我们,生命是脆弱的,珍惜现在、感恩拥有是我们应该坚守的态度。在纪念活动中,我们应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向那些为地震而牺牲的人们致敬。
第四段:警示与自省(300字)
汶川地震发生时,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光明的一面,许多无私的帮助和援助源源不断地涌向受灾区,让人感动。但同时,也有一些人出现了劣迹,虚假捐款、挪用救灾款项等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不能忘记这些黑暗面,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警惕人性的弱点。在纪念活动中,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过去的错误,提醒自己要坚守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段:坚强和奋进(200字)
汶川地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痛苦,但它也激发了我们的坚强和奋进。地震之后的汶川重建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十多年来,我们遭受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始终未曾放弃,不断努力奋进。纪念活动应该是一个激励和鼓舞人心的时刻,我们要汲取地震中的坚强和勇敢精神,继续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结束语(100字)
纪念汶川地震的活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年度事件,它不仅是对逝去生命的礼赞与缅怀,更是对幸存者的尊重和鼓励。通过纪念活动,我们向历史致敬,对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团结与坚强中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纪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二
老师们、同学们: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世人永远铭记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瞬间袭来,山崩地裂,江河寸断,数万个鲜活的生命倾刻陨灭,几百万同胞失去家园。一时间,华夏山河同呜咽,神州大地共悲泣。那半悬的国旗,那一声声汽笛,那长鸣的警报,寄托起国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中国人民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然而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始终展现出无比的坚韧和顽强,灾害无法阻止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坚强步伐。重建家园,尽管困难重重,尽管艰难险阻,但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团体到个人……都在为灾后重建出钱出力。中华民族从未像这样心同力协,民族的凝聚力在这里再次得到集中的体现。时隔一年,如今汶川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昨天的废墟已经变成现代化的小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绿荫生机盎然,一朵朵鲜花争先怒放……这一切令国际社会无不惊叹,惊叹这个伟大民族永远充满着自强不息的奋勇精神!
今天又是五月十二日。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刻。我们向地震中遇难同胞表达深深的哀思,我们向坚强的英雄致以崇高敬礼,我们为中华民族共同谱写的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真情相涌。
伤痛可以放下,但是教训不能忘记。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为贯彻“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原则,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校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遇到地震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组织师生有序安全撤离,避免出现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发生疏散过程中的人群挤压、踩踏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校选择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特别时间,组织师生进行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本次活动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统一了认识,制订了方案。学校成立了组织机构,做到领导与成员精确分工,各司其职。二是宣传到位,措施有力。为了提高演练的效果,学校邀请了县人武部和地震局的专家,分别来校向学生和教职工做了专题讲座,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三是全员参与,准备充分。在演练前,政教处、年级部、班级分别组织了三次预演。还有体育组教师利用体育课时间训练学生有序撤离教室,让同学们熟悉了路线,从而保证了今天疏散演练的有序进行。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演练历时2分钟,整个过程安全有序,并表现出严肃团结的精神风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做到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的任务是“五个学会”,首先是学会生存,再依次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没有生存权,就谈不上发展权。希望同学们通过演练,强化安全意识,熟悉疏散技巧,珍爱生命,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发奋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谢谢大家
纪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三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这是臬的一场灾难,无数的四川人们,我们的同胞在那一刻失去了生命。当我们看到房屋被夷为平地,当我们看到交通,电力全部毁坏,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悲痛,但我们不哭,因为我们看到希望在身边。
我们不哭,是的,我们应该坚强。因为吴中红老师在呼唤,呼唤我们勇敢的`活下去。他,一位平凡的英语老师,在灾难降临时,他本可以获生,但当他听到楼上还有孩子时,他义无反顾冲上一层楼,孩子得救了,可是他却永远与我们告别了,是他,用一次光辉陨落留下了两个新生的希望,为了他,我们不哭!
我们不哭,是的,我们应该勇往。因为我们看到人民子弟兵不分昼夜在抢险救灾;因为我们看到了废墟里坚强的生命;因为我们的战友曾许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为了他们,我们不哭!
我们不哭,是的,我们要重新站起来。因为我们看到总理亲赴灾区,心系百姓,因为我们看到了总理伤心的泪。为了总理,我们不哭!
我们不哭,是的,我们要团结在一起,用爱撑起一片天。因为我们看到了无数热心人的相助,因为我们看到振灾晚会上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潸然泪下。为了他们,我们不哭!
我们不哭,是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们要为四川人民重建一个家。因为我们看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人员、物资;因为我们看支爱创造着生命的奇迹。曾了四川的明天,我们不哭!
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推毁了四川人民美丽的家园,但永远也不能摧垮中国人民坚强的心,永远也不能摧倒中国人民强壮的躯体。因为我们心连心,因为我们在一起,风雨再大我们共同阻挡,苦痛再大我们一起分担!
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只要我们不抛弃,四川的明天又将会是新的开始,四川的美丽定会依旧如初!
纪念汶川地震文案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是20xx年5月12日,x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们用一生去铭记。
浩荡宇宙,悠悠华夏。然而汶川地底的一次震动,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无数的同胞转瞬而逝,无数的房屋顷刻瓦砾。汶川成为了川之伤,成为了国之殇!一年过去了,我们希望逝者已达天国,更希望生者业已新生。回首看看这一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眼泪可以重流,悲伤可以再述,震后这一年我们共同祭奠。
还记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感慨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面对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着废墟呼唤。山悲水泣天垂泪,星暗云浓地含愁。汽笛为故去生灵而哀鸣,国旗为百姓而垂降。
然而,伟大的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倒。我们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淬炼,在悲痛中崛起,在废墟上前行。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全国人民联合起来,不分昼夜,无私奉献,打响拯救生命的接力战。无数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图画。
然而,还是有很多同胞离我们远去,他们走得毫无声息,他们的离去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逝者已逝,生者更应承逝者之遗志,奋然而前行!所以伟大的中国人民抖去了满身的尘土,揩干伤口的血迹,鼓足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踏上了恢复生产的艰辛征程。
经历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看到了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焚起一柱心香,深深地为遇难同胞祈祷。让我们铭记那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力量的人们。让我们珍爱生命,承逝者之遗志,用爱筑起摧不垮的家园。
最后用一首柳烟碧的《满江红汶川大地震感怀》结束我的演讲:
生死边缘,朝复暮、谁人言歇
千里路,残垣颓壁,救援激烈。
四海同悲忧蜀地,九州共震哀秦月。
但魂牵,众志已成城,犹心切。
贤总理,丝已雪,韧百姓,心难灭。
看人间大爱,国魂无缺。
赤县渐收民族泪,苍生犹献英雄血。
待他朝,重整旧亭台,新楼阙。
纪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是20xx年5月12日,x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们用一生去铭记。
浩荡宇宙,悠悠华夏。然而汶川地底的一次震动,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无数的同胞转瞬而逝,无数的房屋顷刻瓦砾。汶川成为了川之伤,成为了国之殇!一年过去了,我们希望逝者已达天国,更希望生者业已新生。回首看看这一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眼泪可以重流,悲伤可以再述,震后这一年我们共同祭奠。
还记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感慨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面对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着废墟呼唤。山悲水泣天垂泪,星暗云浓地含愁。汽笛为故去生灵而哀鸣,国旗为百姓而垂降。
然而,伟大的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倒。我们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淬炼,在悲痛中崛起,在废墟上前行。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全国人民联合起来,不分昼夜,无私奉献,打响拯救生命的接力战。无数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图画。
然而,还是有很多同胞离我们远去,他们走得毫无声息,他们的离去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逝者已逝,生者更应承逝者之遗志,奋然而前行!所以伟大的中国人民抖去了满身的尘土,揩干伤口的血迹,鼓足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踏上了恢复生产的艰辛征程。
经历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看到了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焚起一柱心香,深深地为遇难同胞祈祷。让我们铭记那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力量的人们。让我们珍爱生命,承逝者之遗志,用爱筑起摧不垮的家园。
最后用一首柳烟碧的《满江红汶川大地震感怀》结束我的演讲:
生死边缘,朝复暮、谁人言歇
千里路,残垣颓壁,救援激烈。
四海同悲忧蜀地,九州共震哀秦月。
但魂牵,众志已成城,犹心切。
贤总理,丝已雪,韧百姓,心难灭。
看人间大爱,国魂无缺。
赤县渐收民族泪,苍生犹献英雄血。
待他朝,重整旧亭台,新楼阙。
纪念汶川地震文案篇六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只记得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
如今时隔八年,在这八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纪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8级大地震爆发!其能量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桥梁坍塌,房屋倾垮,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千疮百孔!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毫无准备的灾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生死时刻,温来了。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匆匆的脚步;被掩埋在残垣断壁中的伤者,听到了关切的话语。在这生死时刻,抢险部队来了。直升飞机被暴风雨打回来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师被切断去路,便在暴风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空军运输机、民航客机将数千吨抗灾物资空投到灾区。在这生死时刻,东北的医疗队来了,北京的医疗队来了,海军的医疗队来了,武警的医疗队来了。救援队从四面八方来了!在这生死时刻,各省市的捐款雪花般飞来......
给了校长。当时,林浩自己已经被砸伤,脸上,手上都是伤口。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没想过自己一个人逃离,而是返回废墟里,又把另外一名同学背了出来。事后,当记者问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平静地回答:"因为我是班长。"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可爱的班长。在地震发生后,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救他人的感人故事真是数不胜数......汶川大地震,不仅让我们各民族的心空前贴近,也让我们收获了精神上的成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力量,让中国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从那一天开始,我懂得了: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众人拾柴火焰高;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也更加懂得了:我的祖国是多么伟大,祖国的人民是多么的可敬可爱!
祖国在我的心中,不再只是一面国旗,一幅地图,也不再只是一种颜色,两个汉字。祖国在我心中,是一座高高的山,是一条宽宽的河;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从那一天开始,我明白了很多,也长大了很多。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纪念汶川地震文案篇八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是2016年5月12日,八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们用一生去铭记。
浩荡宇宙,悠悠华夏。然而汶川地底的一次震动,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无数的同胞转瞬而逝,无数的房屋顷刻瓦砾。汶川成为了川之伤,成为了国之殇!一年过去了,我们希望逝者已达天国,更希望生者业已新生。回首看看这一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眼泪可以重流,悲伤可以再述,震后这一年我们共同祭奠。
还记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感慨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面对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着废墟呼唤。山悲水泣天垂泪,星暗云浓地含愁。汽笛为故去生灵而哀鸣,国旗为百姓而垂降。
然而,伟大的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倒。我们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淬炼,在悲痛中崛起,在废墟上前行。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全国人民联合起来,不分昼夜,无私奉献,打响拯救生命的接力战。无数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图画。
然而,还是有很多同胞离我们远去,他们走得毫无声息,他们的离去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逝者已逝,生者更应承逝者之遗志,奋然而前行!所以伟大的中国人民抖去了满身的尘土,揩干伤口的血迹,鼓足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踏上了恢复生产的艰辛征程。
经历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看到了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焚起一柱心香,深深地为遇难同胞祈祷。让我们铭记那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力量的人们。让我们珍爱生命,承逝者之遗志,用爱筑起摧不垮的家园。
最后用一首柳烟碧的《满江红?汶川大地震感怀》结束我的演讲:
生死边缘,朝复暮、谁人言歇
千里路,残垣颓壁,救援激烈。
四海同悲忧蜀地,九州共震哀秦月。
但魂牵,众志已成城,犹心切。
贤总理,丝已雪,韧百姓,心难灭。
看人间大爱,国魂无缺。
赤县渐收民族泪,苍生犹献英雄血。
待他朝,重整旧亭台,新楼阙。
纪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九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国务院同时决定,今天下午2点28分起,全国人民同时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北京奥组委也决定,在此期间,奥运圣火在境内的传递活动暂停。
在本次地震之前,中国政府从未使用过这一规定;共和国的历史上,为一场灾难举国下半旗致哀,是第一次!我们的心情十分复杂,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
今天,从长江,到黄河;从喜马拉雅山到泰山之巅,许许多多哀悼的人们,眼眶里将会噙满泪珠。
为遇难者默哀,是对逝者的尊重与祈祷!是人类朴实人性的一种光芒!也是为幸存者祈福!
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冰雪让我们的背后还有一丝凉意,奥运的的光环正向我们走来,就在这个时候,5月12日,一场超过八级的特大地震,将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汶川。
这惨痛的灾难,使国人噙满泪水。然后,眺望神州大地,我们又看见一股伟大的力量在升腾!人们都在谈论着灾情,关心着那里的灾民的命运。一时间,各族人民凝聚起来,行动起来,支援灾区。
我们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也表现出极大有爱心与热情!大家均都在第一时间内,把捐款集中起来,交到团委、工会、党支部。仅半天时间,捐款迅速到位。
本次捐款活动,共收到捐款七万多元。其中教师是2万多元,各班学生捐款五万多元,现在,第一批捐款已经通过社会事业处统一寄往江苏省红十字会。送向灾区人民的手中。
其实,在学校还没有正式组织捐款活动前,就有许多同学与教师,焦急地打听捐款的方式途径,有同学与老师,已经将钱送到团委、工会、党支部,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心与情谊!
有好多捐款的同学,家中并不宽裕,家中甚至是低保户或生活费也是借来的;许多同学将本用于过生日的钱、聚会活动的零用钱或有限的伙食费悄悄地捐了出来。
这次捐款活动,体现了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更体现了我们全体师生高度的责任感与凝集力!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着无私的大爱!
我们欣喜的看到,全国的同胞都已经行动起来,为抗震救灾做出贡献。
过去的一百多个小时里,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看到了赈灾捐助排行榜上那不断更新的数字,看到了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们的一双双充满温暖的援手,看到了国际友人一笔又一笔的捐助,看到了一颗颗滚烫的中国心,看到了全世界几十亿的关切目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8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