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能够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择应与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相适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教师更好地编写教案,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质量和准备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的教案编写工作,注重细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我的回顾教案篇一
(1)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以及从中受到教育。
(2)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3)读背名言、谚语,引导学生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1)通过摘抄、读背、交流几个步骤交流学习所得。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这些名言中蕴含的哲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成语故事中得到的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1.读背名言、谚语。
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课时划分:2课时。
在生活中有时一件小事、一幅漫画、一次活动、一张照片、甚至一句话都会使人获得启示。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受到的启发。这些句子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
1.阅读交流平台,谈谈要求。
2.和同学交流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到的类似语句。
1.选择一篇印象深或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以及所得到的启示。
2.按所选课不同,分小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交流重点词句给自己的启示。
4.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谈体会。
摘抄重点句段,并写写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一、直接导入。
1.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
(3)小组比赛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练读。
学生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3.背诵。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业。
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我的回顾教案篇二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漫画内容,了解漫画集《父与子》。
1.准备自己的习作本或读过的课外书。
2.了解日积月累中全诗的内容。
3.准备漫画集《父与子》。
1.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
2.读悟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3.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册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4.拓展练习。在自己的习作或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1.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
4.展示。运用各种方式检查积累。如齐背、开火车背、指名背等。
5.拓展。你还能背诵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
1.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2.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3.拓展漫画。向大家介绍你从漫画集《夫与子》读懂的其它漫画,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漫画内容。
或者向大家介绍其它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4.课后延伸。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有关自己感兴趣的漫画。
我的回顾教案篇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历程;。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从少年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是如何走上科学的道路的;。
3、把握文中作者对事物的观点;。
4、学习作者准确、富有逻辑的语言;。
5、了解自传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1、了解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历程;。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从少年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是如何走上科学的道路的;。
3、把握文中作者对事物的观点;。
(二)、教学难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从少年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是如何走上科学的道路的;。
2、把握文中作者对事物的观点;。
3、学习作者准确、富有逻辑的语言;。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
(二)爱因斯坦介绍: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因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爱因斯坦少年时代对自然现象怀有浓厚的兴趣,风和雨形成,月亮高悬空中竟然不会掉下来……,这些无不令他感到惊奇。1896年,在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读书时,爱因斯坦就希望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但毕业后,爱因斯坦处于失业状态,两年后才在瑞士伯尔尼市专利局找到一个低级职员的位置。虽然生活十分贫困,但他仍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看了大量的书。这段时间奠定了他一生科学研究的基础。1905年,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和布朗运动三个不同领域里取得了重大成果,表现出惊人的才智。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总结性论著《广义相对论原理》。除此之外,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的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他关心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公开谴责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因此成为德国纳粹分子追捕的对象。爱因斯坦还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晚年,他主张禁用核武器,反对核军备竞赛。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公民自由和世界和平。
1955年4月18日,科学巨人爱因斯坦病逝。他生前立有遗嘱,要求把他的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发讣告,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火化时免除所有公共集会,免除所有宗教仪式,免除所有花卉布置及所有音乐典礼。根据他的遗嘱,火化时在场的人只有:大儿子汉斯·爱因斯坦,遗嘱执行人、经济学家纳坦,爱因斯坦最忠实的合作者杜卡斯,助手诺伊施泰因,图书管理员范托娃,以及他的妻子等12人。没有奏乐,没有花卉,小教堂里一片寂静。只有遗嘱执行者纳坦在结束仪式时,念了歌德悼念席勒的诗,表达自己的哀思: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
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
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
早已传遍广大人群。
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光华四射,
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结合。
(三)课文分析: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在文中爱因斯坦回忆的是自己的少年时代,那么他是以什么为文章的内容和核心的?
明确:他并没有按照自己生长的时间顺序全面的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是一自己科学观的形成和科学道路的选择发展为核心,将回忆和感受、自己生活的叙述和对于科学学科的哲理认识结合起来,生动而深入地坦陈了自己所经历过的科学之路和人生观念。
明确:没有,刚开始他选择了宗教,后来思想转变,才转向科学。有宗教到物理学他的人生经历了两个转折:从宗教向科学的转变;从数学到物理学的转变。
3、作者的宗教信仰在12岁那年突然终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a、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他认为《圣经》里的故事很多不可能是真实的。
b、他的脑海里充溢了一种狂热的自由主义的思想。
c、怀疑所有权威,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怀一种怀疑的态度:“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的浮现在我的心目中。”
4、你如何理解“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这句话?
明确:因为大多数人追逐的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胃——就是对物质的无休止的追求。而作者却认为: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更应该有对精神生活的执著地追求。这也正如我国作家巴金所说:“人不仅仅是靠吃米活着的。”
5、他确切是如何由数学转变向物理的?
明确:他十七岁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时,因为他觉得数学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费去我们短暂的一生,认为自己对数学领域的直觉能力不够。但后来他也认识到了,通过更深入的物理学研究道路是和最精密的数学方法联系着的。
明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鲁迅也说过:“我们需要培养天才的土壤。”
7、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a、语言缜密的逻辑性。
b、形象生动的比喻。
c、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出,叙述活泼流畅,用语朴素。还有某些反语的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d、语言富于哲理性。
8、讨论:爱因斯坦给了我们那些宝贵的启示?
明确:很多方面都可以谈,鼓励同学们有自己的看法。
我的回顾教案篇四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准备一些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课外作品,以供交流。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收获的?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
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多分析归纳习作中的表达方法。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故事大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5.总结:
俗话说,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徜徉在成语故事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耐人寻味的寓意,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的回顾教案篇五
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2课时。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二、从四个方面交流:
1.交流外国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说说读了什么名著,简介名著内容,交流读后感受,可以介绍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这个部分是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书推介。
2.交流读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不同的感受。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外国名著的语言特点,对不同国家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3.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比如书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风俗习惯,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样做读书笔记。
长篇名著可以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
一、自读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边读边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说说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试着说说自己的感悟。
三、背诵句子。
四、交流自己阅读外国作品积累的值得记忆的句子。
五、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飞鸟集:《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龙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苍苍。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着几十户拉迪诺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他们计划放火烧山,种植玉米,出售玉米。这完全违反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当地印第安人认为,人是玉米做的,卖玉米就是出卖自己的子孙。围绕着种玉米发生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老人与海:故事讲到一个精神沮丧的老渔人,在他对职业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险远航至墨西哥湾流并在那里钓住了一条该水域中从未见过的最大的马林鱼。故事接着说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奋力叉住这条大鱼而耗尽了力气之后,被迫投入一场和一群海盗似的鲨鱼的绝望的搏斗之中,结果是那些鲨鱼只给他留下了猎获物的一具骨架。
趣味语文。
一、读几则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别就三则小故事交流。
1.《巧问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问号和感叹号变成语言吗?
2.《一个逗号》说明了什么?(作家创作的严肃和认真)。
3.《文豪和蚊子》马克·吐温的话巧妙在哪?
我的回顾教案篇六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1、准备自己的习作本或读过的课外书。
2、了解日积月累中全诗的意思。
3、阅读漫画集《父与子》。
1、出示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
与学生做一个词语记忆的游戏。每次出示时,将其中的词语减少。每个大组派代表上来写出缺失的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2、齐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请一个学生上台根据词语的意思做动作,让台下的同学猜一猜他表演的是哪一个词语。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让我们来看一看。
1、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联系这些句子所在的课文语段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2、各自找一找本册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3、你在读过的课外书有没有发现这样的语句呢?你在自己的习作有没有这样写过呢?找一找课外书或者自己习作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出示日积月累里面的句子,请同学们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
你还读过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
把这些句子摘录在积累本上。
1、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幅漫画布,大家能不能说说这幅漫画讲了什么?指明学生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2、你读过漫画集《父与子》吗?你还从中读到了哪些内容?从这部漫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向大家介绍其他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我的回顾教案篇七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考虑,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回顾,让同学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维护环境。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维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身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考虑”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身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考虑”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身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掌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考虑去理解课文内容。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缺乏。)。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维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身。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a同学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身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维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我的回顾教案篇八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朗读。
4.交流成语意思。
5.练习背诵。
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小结,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我的回顾教案篇九
我已经67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西。我做这件事,不仅因为希耳普博士已经说服了我,而且我自己也确实相信,向共同奋斗着的人们讲一讲自己努力过和探索过的事情在回顾中看起来是怎样的,那该是一件好事。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这样,第一条出路就是宗教,它通过传统的教育机关灌输给每一个儿童。因此,尽管我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犹太人)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就突然中止了。出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在脑海里充溢了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轻人的;这是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印象。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即使在后来,由于更好地搞清楚了因果关系,对宗教与现实的矛盾的感知已失去了最初的尖锐性时感受也还是如此。
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这是使我自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尝试。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象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以及他们已经达到的真知灼见,都是我的不可失去的朋友。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已证明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
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时,父亲给我看过一个罗盘,我就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凡是人从小就看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或者对于月亮不会掉下来,对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都不感到惊奇。
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这是在一个学年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至于不用证明就得承认公理,这件事并没有使我不安。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例如,我记得,在这本神圣的几何学小书到我手中以前,有位叔叔曾经把毕达哥拉斯定理告诉了我。经过艰巨的努力以后,我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成功地“证明了”这条定理。在这样做的时候,我觉得,直角三角形各个边的关系“显然”完全决定于它的一个锐角。在我看来,只有在类似方式中不是表现得很“显然”的东西,才需要证明。而且,几何学研究的对象,同那些“能被看到和摸到的”感官知觉的对象似乎是同一类型的东西。这种原始观念的根源,自然是由于不知不觉地存在着几何概念同直接经验对象(刚性杆、截段等等)的关系,这种原始观念大概也就是康德提出那个著名的关于“先验综合判断”可能性问题的根据。
在12岁到16岁这段时间,我熟悉了基础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这时,我幸运地接触到一些书,它们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并不太严格,但是能够简单明了地突出基本思想。总的说来,这个学习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它给我的印象之深并不亚于初等几何,好几次达到了顶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无穷级数,微分和积分概念。我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这部著作(伯恩斯坦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几乎完全局限于定性的叙述,这是一部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当我17岁那年作为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学生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时,我已经学过一些理论物理学了。
在那里,我有几位卓越的老师(比如胡尔维兹、明可夫斯基),照理说,我应该在数学方而得到深造。可是我大部分时间却是在物理实验室里工作,迷恋于同经验直接接触。其余时间,则主要用于在家里阅读基尔霍夫、亥姆霍兹、赫兹等人的著作。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其原因不仅在于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超过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下述奇特的经验。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处境象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余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此外,我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无疑地也比较强;而且作为一个学生,我还不清楚,在物理学中,通向更深入的基本知识的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数学方法联系着的。只是在几年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以后,我才逐渐地明白了这一点。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能吞噬人短暂的一生,而且还没有满足对更深透的知识的渴望。在这里,已有的而且尚未充分地被联系起来的实验数据的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当然,这里的问题在于,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但是得说句公道话,我们在瑞士所受到的这种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比其他许多地方要少得多。这里一共只有两次考试,除此以外,人们差不多可以做他们愿意做的任何事情。如果能像我这样,有个朋友经常去听课,并且认真地整理讲课内容,那情况就更是如此了。这种情况给予人们以选择从事什么研究的自由,直到考试前几个月为止。我大大地享受了这种自由,并把与此伴随而来的内疚看作是微不足道的弊病。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贡献,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体味本文准确,富有逻辑的语言。
3、学习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探究其成功的秘诀。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2、学习作者的科学精神。
1、讨论点拨法:教读本文,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课前预习完成所发的学习资料,初步感知文意。上课前,先让学生速读本文,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语言特点;接着展开“交锋式”讨论,引导学生学习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最后请部分学生总结阐述爱因斯坦的成功的秘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迁移: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并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价值所在。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对爱因斯坦有多少了解?(让两位学生回答)。
前几天,我上网时把一些人对爱因斯坦的评价摘录下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这位伟人。
1、天才中的天才。
2、物理课代表。
3、一句话:颠覆物理学的巨人。
4、解开了相对世界的面纱,留给了后人绝对的思考。
5、最接近神的人。
6、一个用理性而不是暴力成功地改变人类世界观的人。
7、一个解决日本民族的人。
8、爱,因思坦。
9、他的一生,告诉科学家怎样做科学家,告诉名人怎样做名人,告诉大男人主义怎样做大男子,告诉普通人:并非一流的科学家都是神经质!
那么,你们又是如何看待爱因斯坦呢?现在就让我们学习他的个人自传——《我的回顾》,回顾这一位伟人是如何走上不平凡的道路,成就人类的未来的。
速读全文,为本文划分段落,并思考爱因斯坦是如何选择物理学,走上科学道路的。
(一)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交待写作缘由和目的。
第二部分(2):回顾自己走上物理学研究道路的过程。
一层(2~5):12岁中止对宗教的`信仰。
二层(6):12~16岁,对数学有了进一步认识,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
三层(7):17岁时进入大学,选择物理学,并为之奋斗一生。
(二)作者如何组织安排材料?他的写作顺序有什么特点?
这是爱因斯坦晚年的回忆录,是一篇自传体的作品,以自己科学观的形成和科学道路的选择发展过程为核心进行叙述。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向共同奋斗着的人们讲一讲自己努力过和探索过的事情在回顾中看起来是怎样的”,让人们了解爱因斯坦科学观是如何形成和科学道路是如何发展的,给人们启发。
(分4小组讨论,每小组安排一个记录员,并推选一个同学上来发言。)。
要求:
1、主题:根据爱因斯坦的人生经历,探索他成功的秘诀,学习他的精神。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
2、每组的观点要突出鲜明。
3、以思考深刻并有个人独特见解的为最佳者,不少于3分钟。
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哲学探究精神的杰出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人。爱因斯坦取得令人仰止的成就,也留下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座的每个人天天都在享受他的贡献所带来的成果,那么我们能不鞥接受他所留下来的挑战?我们在怀念这位伟人的同时,也把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来了,相信,经过今天的讨论,大家必定能够像爱因斯坦那样做一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
背景:爱因斯坦逝世后,他的主治一生贺维博士认为如此伟大的人物,他的大脑肯定有研究价值,于是他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保存下来并将它切成200片带走。
日本物理学家杉元贤治教授自从20岁时看过《爱因斯坦传》后便疯狂迷上了他,从此不断收集有关爱因斯坦的一切东西。贺维曾给他看过爱因斯坦大脑的切片并答应破例送给他几片。目前,杉元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能使爱因斯坦复活,准备从大脑切片中提取爱因斯坦dna来复制。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一
1.将本组课文与以前学习过的描写动物的课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积累古诗。
3.通过阅读相关的动物书籍,继续了解动物故事,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做好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课前准备:准备丰自恺的《白鹅》、老舍的《猫》、布封的《松鼠》进行阅读。
1.我们以前学习过许多描写动物的课文,例如丰自恺的《白鹅》、布封的《松鼠》、老舍的《猫》,同学们还记得课文的内容吗?(学生简单交流)。
2.现在我们再次阅读这些文章,感受一下课文的内容和写法。(学生再次自主阅读《白鹅》《猫》《松鼠》)。
3.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也是描写动物的文章,现在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一下,回顾课文的内容和写法。(学生浏览本组课文)。
4.本组课文和以前学习的描写动物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班内交流汇报。
6.教师。
我们阅读课文,要善于比较,在比较中,在比较中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引入:以前我们积累了一些古诗,今天咱们一起再积累一首古诗,它叫《马诗》,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1.老师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
3.如果有学生已经看过,可以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感受,
4.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6.交流阅读体会。
7.老师向学生推荐动物文学书目。
8.要求学生课外到图书馆和书店寻找这些书籍,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准备读书交流会。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二
1.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
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场景特点进行描写。
3.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按一定顺序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4课时。
收集革命影视作品。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暑假看过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吗?
二、读课题,明要要求。
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
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1)作品的名称。主要讲的是谁,讲的是什么事?
(2)有那些印象深刻的情节。
(3)还可以讲自己的感受。
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自由补充)。
三、分小组讨论。
1.提出要求:
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分工合作,团结协作。
学会倾听。
2.作好记录,形成表格式的读书笔记。
影视作品名称作品年代作品的主要人物作品的主要内容印象深刻的情节自己的真切感受。
3.自由组合。并选出组长。
4.进行作品介绍。
5.各小组进行补充。
6.评一评:取长补短,统一意见,评出故事大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习作的方法。今天,我们从习作提供的几个角度,选择一个进行练习。
二、读题:明要求。
1.自读习作要求的介绍,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梳理:内容:(1)选取一处场景,按一定顺序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2)从最近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选择一个写梗概。
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
1.典型性:写一处场景,选择印象最深刻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
写故事梗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己感受最深刻的。
2.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自己体会最真切的。
四、指导写法。
1.写场景:要有一定的顺序、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写梗概: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2.怎样写具体:观察要细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语言优美。
一、交流平台。
1.读了本组的几篇文章,你心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样子?
2.对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你学会了那些方法?
3.这学期你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自由组合,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交流新德。
5.进行交流评价。
6.各小组进行补充。
1.自由读词。
2.了解词牌名、写作背景。
3.熟读词句,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4.教师点评释译。
5.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背得快。
6.你还读过毛主席的那些诗词,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朗读比赛。
3.分组讲成语故事。
4.讲讲你课外收集的成语故事。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三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
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填上.)。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试着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
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
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课外书屋。
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四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把自己喜爱的科普读物带来与同学共享。
教学重点:
用表格式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二、阅读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见识。
2.用单元小结列表的方式,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进行交流。
三、回忆课内外阅读过的说明文。
四、汇报、填表。
说明的方法?课文中的例子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你学会了写什么?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些有关说明文的文章,继续体会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日积月累《四时之风》。
1.通过读日积月累有关句子解决生字词,方法:
(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讲解这首诗的格式特点。
四句为一节,全诗共四节,中间空开为一节的标志。
(3)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4)指名读,正音。
(5)全班齐读。
2.理解诗意。
(1)小组讨论。
(2)汇报。
3.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背诵。
二、推荐科普名著。
1.师简谈《森林报》。
2.师推荐其他科普读物。
3.课堂分小组阅读科普读物。
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四时之风》。
2.阅读科普名著。
七、小结。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五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3)全班交流。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六
1、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达到爱书、爱读书的目的。
2、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读书、爱书的名言警句,谈谈对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共同欣赏,使所有人得到鼓励。
3、通过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的展示增进学生读书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1、培养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要精神专一,口随心诵,才能有所得。
2、在学生的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地提高其口语表达水平。
1、对本单元课文进行系统的小节。
2、收集读书、爱书的名言警句。
3、整理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以便展示。
一、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
学完第一单元后,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看看有那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那篇课文?积累了那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那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
4、教师小结:
书是人类的另一世界。我们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它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思想,给人以情感。
二、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国家是个爱书的国家,崇尚乐学好读,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下了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学生自由读准名言并试着说说自己对这些名言的理解。
3、赏试背诵名言。
4、搜集整理,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5、小结: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那些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
三、展示台。
1、组成读书兴趣小组,汇报开展了哪些读书活动。
2、图书管理:
谈管理班级图书角的具体办法。
3、送人玫瑰:
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共享知识。
4、展示读书记录卡:
平时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时,要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交流展示。读一读自己摘抄的记录卡,谈谈摘抄它的理由。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以及从中受到教育。
(2)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3)读背名言、谚语,引导学生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摘抄、读背、交流几个步骤交流学习所得。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这些名言中蕴含的哲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成语故事中得到的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难点:
1.读背名言、谚语。
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在生活中有时一件小事、一幅漫画、一次活动、一张照片、甚至一句话都会使人获得启示。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受到的启发。这些句子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
二、明确交流要求。
1.阅读交流平台,谈谈要求。
2.和同学交流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到的类似语句。
三、回顾课文,选择供交流的课文,分组交流。
1.选择一篇印象深或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以及所得到的启示。
2.按所选课不同,分小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交流重点词句给自己的启示。
4.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谈体会。
四、布置作业:
摘抄重点句段,并写写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
(3)小组比赛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练读。
学生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3.背诵。
三、学习成语故事。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业。
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小结。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八
1.将本组课文与以前学习过的描写动物的课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时提高阅读能力。
2.积累古诗。
3.通过阅读相关的动物书籍,继续了解动物故事,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做好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准备丰自恺的《白鹅》、老舍的《猫》、布封的《松鼠》进行阅读。
1.我们以前学习过许多描写动物的课文,例如丰自恺的《白鹅》、布封的《松鼠》、老舍的《猫》,同学们还记得课文的内容吗?(同学简单交流)。
2.现在我们再次阅读这些文章,感受一下课文的内容和写法。
(同学再次自主阅读《白鹅》《猫》《松鼠》)。
3.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也是描写动物的文章,现在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一下,回顾课文的内容和写法。
(同学浏览本组课文)。
4.本组课文和以前学习的描写动物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小组选择其中的两篇进行合作学习,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表:
课题内容相同点内容不同点写法相同点写法不同点。
(2)小组长将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准备在全班汇报。
5.班内交流汇报。
(1)名小组长将合作学习的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
(2)一名小组长汇报完毕,其他同学互相补充,发表看法。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6.教师总结。
我们阅读课文,要善于比较,在比较中总结,在比较中反思,这样才干不时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我的回顾教案篇十九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把自己喜爱的科普读物带来与同学共享。
用表格式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
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1.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见识。
2.用单元小结列表的方式,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进行交流。
说明的方法?课文中的例子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你学会了写什么?
课外阅读一些有关说明文的文章,继续体会说明方法。
(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讲解这首诗的格式特点。
四句为一节,全诗共四节,中间空开为一节的标志。
(3)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4)指名读,正音。
(5)全班齐读。
(1)小组讨论。
(2)汇报。
1.师简谈《森林报》。
2.师推荐其他科普读物。
3.课堂分小组阅读科普读物。
1.背诵、默写《四时之风》。
2.阅读科普名著。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我的回顾教案篇二十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朗读。
4.交流成语意思。
5.练习背诵。
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我的回顾教案篇二十一
2.积累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3.了解《西游记》。
2课时。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讨论。
1.在本组学习过程中,你喜欢那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分小组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交流分析:这个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等等。
4.全班交流。
5.性格比较:廉颇与蔺相如。
6.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小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他的经历不同,对书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5年下《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渎课文歇后语。
2.与同桌互读,争取背诵。
3.谈谈自己对歇后语的理解。
4.情景造句练习。
5.列举自己知道的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三、课外书屋。
1.介绍《西游记》。
2.交流自己对《西游记》的认识。
3.教师介绍《西游记》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东亚、东南亚的影响。
4.谈谈自己在看《西游记》过程中的趣事。
我的回顾教案篇二十二
本次“交流平台”评说“名著中的人物”,本组课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让学生回顾、总结所感所悟;“日积月累”安排了六个与古代名著有关的歇后语,激发学生收集歇后语,了解这些歇后语背后的故事。
1、通过阅读本组课文后,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会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
2、通过对人物的评价、探讨,深入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3、学习教材中八条歇后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歇后语。
4、了解《西游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评价人物时语言的形象生动是交流中的难点。
2、积累并运用歇后语。
1、制作幻灯片。
2、引导学生阅读本组课文的原著及我国的其他古典名著。
3、收集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第一次闯关活动——交流平台,评说人物(课件展示相关提示)。
(一)自主讨论。
1、分小组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交流分析:这个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性格、语言等等。
(二)全班交流。
1、自主交流。
2、从课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3、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随机引导: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小结。
(四)扩展阅读,鼓励记录。
时政世态、天文地理??
2、挑战:对接歇后语。
现在老师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对出下半句。(课件出示)。
3、合作:学习歇后语。
(1)出示文中的歇后语。
(2)自由朗读,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3)自读自悟,知道这些都是关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语。
(4)练习:背诵歇后语。
(5)鼓励:运用歇后语。
4、课外扩展,鼓励搜集。
(1)有关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语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可以说出上半句,让大家猜一猜下半句。
(2)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有关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语,并试着明白这个歇后语的出处。
1、教师小结过渡:《西游记》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认识书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可老师觉得只有品读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游记》,才能真正读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课外能够找来《西游记》原著读一读,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2、布置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原著。
我的回顾教案篇二十三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朗读。
4.交流成语意思。
5.练习背诵。
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2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