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能够积累成为学习的宝贵财富。注意总结的篇幅,不要过长或过短,一般应根据所总结的内容和要求来合理控制字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被人信任的喜悦之情。
3、结合讨论课后2题,理解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被人信任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侧面烘托的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有关告示以及桃园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有“告示”的图片),图上有什么?(公路、告示)这个告示,告诉了我们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1)那里的桃子真的能自己采吗?(2)真的是三里路吗?(3)真的有桃园吗?)。
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疑问,你们想不想去看个究竟?(板书课题:信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完后,把结果告诉老师。
2、汇报初读所获。
3、思考: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写了“我”和丈夫到一个无人看管的桃林,自己摘桃子,自觉付钱的故事。)。
三、重点感悟。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人信任的喜悦。)。
2、看看文中那些语句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之情?
学生自学,画有关的语句,写体会。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全班进行交流。
(1)“告示”(简明、准确、及时的告示牌引导人们准确无误地来到桃园。)。
(2)木桌上的留言。(“每篮桃子五元钱……放在箱子里。”)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你看到这段留言的时候,心情怎样?你为什么感到高兴?(为桃园主人的信任而感到高兴。)。
(3)自采桃子。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钻进桃林,亲自体验一下自采桃子的乐趣?
(放有关桃林的图片)看到这些桃子,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干什么呢?
现在自读第五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有什么感受以及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沁人心脾”是什么感觉?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馋涎欲滴”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了吗?)师及时进行点拨引导。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指名读。(师之道:“沁人心脾”的香味,大家感受到了吗?谁愿意再来读这一句。“沉甸甸”的应该怎样读呢?为什么?)。
从哪里还能感受到桃园主人对我们的信任呢?
(4)无人看管的钱箱。
“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哪?
(5)文章中多次提到狗和猫,找到有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体会到了什么?(讲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
四、进一步升华中心。
师:这次桃园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喜悦,所以,当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时,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间小屋,那孩子那个木桌和那道木栅栏。
作者为什么不禁回头,为什么久久注视着?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读这一段。师配乐范读,学生配乐齐读。
师:公路边的告示是引导旅行者的线索,它把人们引向了什么样的地方?
五、拓展延伸:
你尝到过被人信任的喜悦吗?(讨论交流)。
六、作业:
被人信任是喜悦的,而被人不信任(误解)是痛苦的,你有过被人信任或被人误解的经历吗?课下写一写。
附板书:
信任。
留言。
信任被信任的喜悦。
自采桃子。
钱箱。
猫、狗(主人热情)。
(侧面烘托)。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二
一、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
1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教给边读书边注旁注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胸襟博大的品行等。
三、教学难点:
从文中的词句表达中体会、学习任务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孔子的名言,指名读。
2、介绍孔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看看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生字词过关,概括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读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段意思,并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总结归纳文章大意方法。
三、学习第一段,初步领会孔子品质。
1、齐读,边读边想: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2、指名说(谦虚好学)。
3、你是从哪一句话感受到的,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4、在旁边写上标注。
5、小结:这种把相关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体会的学习方法就叫做标注法,课文的。
2、
3、4段我们也将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6、出示句子,用上“虽然,但是”把两句话边成一句。
四、写字。
1、大家觉得哪一个字最好写?(仆)其实笔画少的字要写漂亮反而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写这一个字。
2、注意左高右低,左右两部分距离要适中。
3、范写。
4、学生写。展示。板书:
孔子拜师。
标注法谦虚好学。
三、感悟课文,领会孔子品质。
1、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哪一句话感受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
2、交流。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看图,你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有礼貌?(鞠着躬、低着头、双手作辑、表情诚恳)指导朗读表演读。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读这一句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演示距离远。
),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夜晚,(。
),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雨天,(。
),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
四、小结。
看着板书,用上“不但、而且”来说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五写字。
板书:
孔子拜师。
彬彬有礼谦虚好学。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1、读准“跳跃欢吠、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等一些词语的读音;通过查字典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述的一件事。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理清脉络。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1)“信任”什么意思?(相信而敢于托付。)。
2)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
小结:桃园主人信任客人;客人信任主人,双方互相信任。
板书:信任。
桃园主人客人。
双方是怎样信任?信任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一起学习课文。学习2--6节。
二、出示填空: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几只竹篮,篮下()一张纸条,上面():“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自己采,然后把钱()箱子里,祝您愉快!
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
三、以读代讲。
2、正因为有彼此的信任,“我们”才能感受到亲手摘桃的愉悦--。
当我们摘完桃子,不忘纸条上的托付,尽管一旁没人,钱箱旁只躺着--。
四、创设情境。
1、复述。
2、学习第8节。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讲解课文一词语。
知识与技能:(1)学习“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栅、驶、荫、颖、诚、馋、涎、翼”等生字。(2)掌握“行驶、跳跃、新颖、醒目、沉浸、幽默、朴实、真诚、沁人心脾、馋涎欲滴、小心翼翼、联想、信任”等常用词语。
过程与方法:(1)生字要会读,会写,了解其写法和意义会组词(2)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模仿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需要信任,引导学生能够学会信任别人,感受被人信任的快乐感觉。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的灵活运用和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为主,讲解法为辅,多用鼓励性评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清晰、深刻。
学习方式:思考评价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用具:教科书,词典。
教学过程:
进入新课:课题是《信任》,让学生解释信任的意思,进行情感渗透,并进入新课。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1、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2、组织教学。
3、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4、讲解词语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模仿造句。
5、纠正学生词语读音和造句的错误。
6、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1、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朗读词语并记录词语意义。
3、模仿造句。
讲授新课:
生字学习:栅(栅栏)驶(驾驶)。
荫(树荫)颖(新颖)。
诚(真诚)馋(嘴馋)。
涎(馋涎)翼(小心翼翼)。
词语学习:
行驶:前行驶动。
例:汽车行驶不要太快。
跳跃:跳动,跃动。
例:孩子们开心的跳跃起来。
新颖:新奇,与平常不同。
例:想法新颖,设计新颖。
醒目:引人注目,容易看清。
例:我们班的板报非常醒目。
先生:a丈夫b旧时指老师c现多是对男士的尊称。例:我小姨的先生。
沉浸: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例:我沉浸在记忆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例:幽默的人,幽默的笑话,黑色幽默。
朴实:质朴诚实。
例:穿着朴实,朴实的话。
真诚:真实诚恳,真心待人。
例:真诚的道谢,真诚对待,真诚的微笑。
沁人心脾:形容某一活动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
例:春风中的花香,使我沁人心脾。
馋涎欲滴:比喻十分想得到某一事物。
例:一想到妈妈做的饭菜我就馋涎欲滴。
小心翼翼:非常小心。
例: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翼翼。
尽管: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
例:有事尽管说,有问题尽管提。
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概念而想起其他人或事物、概念。
例:她的长发让我联想到自己以前的样子。
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
例:我还是很信任你。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学习的词语还有什么问题?现在提出来。个别词语一定要注意书写笔画,不要出错。
布置作业:词语每个抄写五遍,
三个造句。
板书设计:
课题。
生字(组词)词语:解释。
造句: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六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发展性目标。
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
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6、整体回顾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五、作业。
1、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背过“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六、板书。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七
掌握本课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和积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大胆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孔子,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学会写摘录笔记。知道人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小组合作交流法。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绍棠的《师恩难忘》,孩子们上学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还记得吗?对,是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为什么要学生们拜孔夫子呢?
过渡:这么伟大的一位思想家,万世之师,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呢?它的魅力何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做摘录笔记。
检查生字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画或是记录下来。
全班汇报。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
什么是“有教无类”?什么是“因材施教”?
你能不能用这里面的某一个学生为例子,说一说孔子的因材施教。
小结:在孔子的眼里,颜回的守信用、子贡的聪明、子路的勇敢、子张的严谨庄重,都值得自己学习;作为老师,看到这里我也深有感触。学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呀。这正是韩愈的那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孔子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品德高尚、谦虚好学的老师,教了很多学生,我们来齐读最后一段。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万世先师”,更是对他教育思想的崇敬呀,这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读一读《论语》,收集几条孔子的语录,背一背。
颜回守信用不懂变通。
子贡聪明不够谦虚因材施教。
子路勇敢宽厚忍让不够。
子张处事谨慎不易亲近。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流程:
课前三分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或名人。
一、学习单元导读:
生:齐读。
师:读完过后,你们知道了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等。生:我们要以自豪的心情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灿烂。
师: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板书:孔子)。
二、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学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三、走近课文,初步感知。
生:齐读课题《孔子拜师》问:孔子为什么拜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孔子拜的是谁为师?
师:同学们的这些疑问提得很好,抓住了文章的主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在我们学习过这篇文章过后,你们自然就明白了这些问题了。首先,请同学们自读一边课文,并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文中讲了几个人物,写了怎样一件事?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3)问题反馈: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显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简要解释古人的“名”与“字”。同时简介老子的成就。课文围绕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书:谦虚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默读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句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概括成一个词就是——板书:学无止境。
2、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学无止境”意思。
4、小结:是啊,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才能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个句子。过渡语:好学的孔子又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读第二小节,划出有关孔子拜师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2)指名读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
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着,有时肚子饿了,就;有时走累了,就;白天,孔子在加紧,天黑了,孔子还;正是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
4、面对如此好学的孔子,不想再读读这个句子吗?
5、联系上下文理解“风尘仆仆”:
(1)经过了几个月的拔山涉水,千难万险,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此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孔子会是怎么样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一个词来说说吗?(2)风尘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样的?过渡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拜师的?出示句子: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从这几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板书:谦逊有礼。
2、快速读读这几句,圈出表现孔子谦逊有礼的词语。
3、师生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出示句子: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抓住“每天”、“随时”来理解)。
(1)什么叫随时请教?(什么时候有问题就什么时候向老子请教。)。
(2)他可能什么时候有问题?(吃饭时、睡觉时、走路时)板书:勤学好问。
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观看图片,升华主题。
1、出示图片介绍:正因为孔子如此好学,所以后来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为了纪念这位圣人,人们为他修建孔庙,塑了孔子的行教像。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韩国举行祭拜孔子活动,日本为孔子设立孔庙。美国还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2、看了那么多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3、带着敬重、佩服我们再来讲讲孔子拜师的故事。_齐读全文。
4、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孔子的好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谈谈老子的高尚品质。最后,老师想送同学们一句警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六、当堂小测:
(一)形近字组词。
差(。
)境(。
)授(。
)纳(。
)袍(。
)
着(。
)镜(。
)受(。
(
)抱(。
(二)近义词。
迎候——(。
)闻名——(。
拜见——(。
)纳闷——(。
(三)想一想。
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设计:
13孔子拜师。
谦虚好学。
不畏艰辛。
求知若渴。
谦逊有礼。
)内。
)
)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拜师的艰辛及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孔子谦、恭的品质,字词学习。
教学难点:透过孔子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两种字体的板书讲起引入。
板书:孔子拜师(金文)。
同学们看一看黑板上的这几个字能猜出是哪几个字吗?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猜金文上的一位名人是谁?(提示:出示北京奥运会上击缶而歌的图片。师介绍,这个场景上的演员们正在高声吟诵着多年前的这位古人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生猜出后介绍孔子:
这就是生活在2500多年前孔子当时所使用的文字字体。古朴、典雅的金文。“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孔子,名丘,字仲尼。他学问渊博,品德高尚,智慧极高,是当时极负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孔圣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有关孔子的图片。大家来看一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孔圣人,先去看看他是如何拜师的,
板书:拜师。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受孔子的品行。
1、自由读。要求: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读后交流,孔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交流。a字词。
b孔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板书: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
三、细读课文,细细品味孔子的品行。
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看看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孔子的这些优秀品质的。读到感动时,读到有体会时,读到有疑问时,可以读读画画,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1、自由读。
2、交流读书体会。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1)你体会到了什么?随机:
你能读出“远”吗?
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体会“日夜兼程”
2)读出一路艰辛,求知若渴。
b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让我们学学孔子,彬彬有礼地拜见老师吧。读。
c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随机谈体会,指导朗读。
d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你读懂了什么?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
指导书写。
五、小结延伸。
列出一些课后题目帮助学生认识孔子。
如:1、祭孔大典。
2、孔子名言。
3、正拍摄的电影《孔子》。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
桐乡市崇德小学钟胜杰。
《孔子拜师》展示课在同年级老师的帮助下终于上好了。磨课真的是件难熬的事,既充满了渴望,希望自己的设计早一点尝试,又充满了担心,美好的愿望应自己的教学不够灵活而出现意外。
这节课的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离学生太遥远了,怎样让学生走近孔子,认识孔子呢?我了解到学生二年级时的入队仪式是在中山公园进行的.,中山公园里有孔庙,也有家长带他们去游玩过,应该比较熟悉。我就用中山公园里孔庙的图片导入,一下子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抓住本课的重点进行教学?我想课题是文章的眼,文章也是围绕一个“拜”字展开的,就从课题入手吧。我就让学生读课题后自主地提问,再紧紧抓住与“拜”有关的问题层层展开,最后让学生看到了一个谦虚好学、不怕辛苦、坚持不懈、尊敬师长、学无止境的孔子。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该如何求学才能有所成就,进行思想教学。
语文课要感悟文本的同时,还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是语文的基本功能所决定的。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我让学生以填空的方式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言文字本身常常是简单的,教师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语言文字背后东西,想办法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语言符号为鲜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学生真正开始用心想象时,他们独特的感悟才能被激活。我又设计了“你想象一下,孔子在去洛阳的路上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在想象、朗读中理解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使孔子“不怕辛苦、坚持不懈”求学的人物形象更丰满,使文本本身更具有张力。
课件的设计感觉也还可以。课件的使用既要为课堂服务,又要不流于形式。找了许多同仁的课件作参照,再制作符合自己课堂的课件。我想孔子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洛阳的,就用脚印做超链接吧。
怎样使教学无痕,还需要改进自身的教学应变能力。自己对课堂教学缺少信心,课上得还是有点紧张,原本想好的不同形式的读也只有指名读和齐读了。“学问”一词我自己提出了“问”要读轻声,但也没读到位。“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块的教学还可再紧凑些。过渡语还不够自然,对学生的朗读感悟的评价还不够贴切。
课堂教学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不断修整,不断提高。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6、整体回顾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1、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背过“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略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歌,听完之后告诉大家这首歌里唱的是谁?(学生听后回答)你们对蚂蚁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就与小蚂蚁有关系,题目就是《蚂蚁和蝈蝈》(师生同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啊?(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完之后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3、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4、指名检读。(自我评价——指名评价)。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夏天”和“冬天”)。
2、夏天,你们有什么感觉?(重点指导朗读“夏天真热。”)这么热的天气,小蚂蚁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搬粮食呢?(指导朗读第一段、板书“勤劳”)。
3、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
4、正当小蚂蚁在辛辛苦苦地搬粮食的时候,被谁看到了?指导学生理解“自由自在”。(指导朗读第二段、板书“懒惰”)。
5、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一转眼冬天到了,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声”)冬天刮这么大的西北风,你是什么感觉?这么冷的天气,小蚂蚁和蝈蝈它们又分别在做什么啊?(指导朗读第三段,板书“幸福”和“痛苦”)。
6、通读全文,做到声情并茂。
四、动画配音、指导背诵。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蚂蚁和蝈蝈》的动画片,可是没有声音。同学们,你们愿意当一个配音演员,给这部动画片配音吗?(教师指导学生边看动画片,边配音。利用配音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五、师生小结、发散思维。
1、课文学完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都学会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板书总结课文)。
3、是啊,幸福的生活是靠我们的双手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得来的。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从小爱劳动,因为劳动最光荣。现在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劳动最光荣》。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孩子!(教师演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板书设计:
夏天。
蚂蚁和蝈蝈。
冬天。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朝着“教好功课,爱护学生,以身作则,努力学习”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期间,我就深深地体会到:教学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之一,是老师和学生能够建立一种互尊互爱、配合协调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就在于老师能否尽快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那么,如何能够尽快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我就以我的亲身体验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首先要爱学生。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使学生尊敬您,您首先要热爱学生。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好象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老师用这把爱的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早在很久以前我就有这种感觉:学生对老师给予他们的爱,反应是很灵敏的;而且他们还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以报答老师对他们的关切。师生工作植根于爱,是我能与学生融洽相处的奥妙之一。也正像某人说过的:“一个人若不对他的事业产生热爱,便无法干好这事业。”正因为我爱教师这一职业,爱学生这一心情,使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大大地促进了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可见,爱学生是赢得学生信任与爱戴的前提条件。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我的班上有一位特殊的学生,他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平常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不过,我并没有因此而厌恶他,反而,我以更多的爱去关心他,爱护他。我经常在课余的时间和他谈谈话,关心他在学习的遇到的问题,指导他解决的方法,鼓励他要以男子汉的勇气去努力,克服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争取早日取得进步!就这样,在老师每天的不时关心下,这位学生从原来的不爱上课发展到现在开始喜欢上我的课,喜欢参与到课堂的游戏活动中。比起以前的情况来说,这已是一个很大的跨步。
但是,爱学生并不能盲目地爱学生,我们爱学生应与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在爱中寓严,在严中注爱,准确地把握“爱与严”的分寸。无论对孩子有多“爱”也好,也要有“严”的要求。
(二)其次,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作学生的表率。
老师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行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感召的作用,如无声的命令鞭策学生不懈进取,能使学生在迷惘中获得启迪。在今个月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冬天的一个早上,负责保洁课室的学生迟迟没来,我眼看快要上早读了,于是便拿起扫把打扫课室。一开始,学生没有什么反应;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走过来跟我说:“老师,让我来帮你吧!”我高兴地赞许了他们。不一会儿,有几个学生又拿来了垃圾箩,主动地把垃圾装起来。很快地,教室便打扫得干干净净。当值日的同学回来时,在他一旁的同学纷纷批评他不负责任……这件事给我很大感触:身教重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榜样。老师的思想作风、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孩子们最真实、最直观的教材。因此,我坚持处处从“为人师表”的高度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作学生的表率,从而逐渐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三)还要有扎实的、全面的知识和能力。
老师的知识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在这方面,我始终抱着边教边学,虚心请教,不断改进,大胆尝试的态度去进行教学的。首先,我自己认真学习业务,加上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专心备好课;其次,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他们的讲课艺术,精练的语言,淳淳善诱的方法,加上自己的融会贯通,来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能力。自从我上好第一堂公开课以后,我也明显地感觉到我已初步地获得学生对我的信任与喜爱。但接下来,我并没有自我陶醉,而是更加努力地去干好工作,从而在教学上不断地获得学生的认同与协助。
(四)最后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能否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学和教育的工作是繁琐的,难免会有挫折与困难,但无论如何,我都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把个人情绪带进课堂。因此,我总是要求自己要以饱满的热情、温和的态度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老师要理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切忌“热处理”。一个班五十二人,上课的时候什么事情也可能发生:互相争执、不守纪律、搞小动作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碰到这些事情发生时,我先克制自己几秒钟,告诉自己:我要冷静!然后再想想:大声斥骂学生无益于教育。接下来,我就用目光提示他们停止小动作,把问题压到课后才处理。虽然这样看起来,好像失去所谓的“老师的威严”,但得到的却是好的教育效果。还有,老师本身的兴趣与爱好也能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关心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借此去接近学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无法估量的。
通过教育和教学学生,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要想做好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其基本和关键是在于这位老师是否具有能够吸引、影响学生的优良素质和修养。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我始终牢记古人的教诲,向做一个深受学生信任和爱戴的老师的目标不断努力。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人的天赋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材施教的内涵既应包括“补差”,也应包括“拔尖”。数学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无疑是利国利民之好事。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家嘎纳(r)教授的多种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八种;各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每个人的智力都有所特长,如有些人的语言智力水平很高,但他(她)的逻辑/数学智力可能平平。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在智力方面扬长避短,用自己智力上的强项来争取优势。同样,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一个班实际上就是一个智力的混合体。那些数学学习尖子一般都具有较高的逻辑/数学智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给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要想培养数学天才,首先得学会发现数学天才。那么,怎样才能把真正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从班级里其他同学中区分出来呢?一般地,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绝大多数数学命题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够自发产生问题,提出不同寻常的数学问题。他们能灵活处理数据资料,具有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地解答问题的能力。他们思维敏捷,解释问题具有独创性,他们的思维转化和概括能力都较强。以往一个错误的做法是常将学生的数学计算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学习数学好坏的一个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创造性。对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而言,课本知识对他们来说太容易、太简单,不能满足有数学天赋的学生的需求。因此,对他们的学习并不需要特别的关照,他们就能学得很好。他们真正所需要的是提供一个比给其他学生现行课程内容程度更深、内容更广泛和进度更快的课程体系。
数学是从事其他科学学习和研究的工具。学生数学基础的厚薄会影响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在小学、中学的基础数学教学中,如果一味地重复内容、缺乏深度,进度也慢的话,就有可能使有数学天赋的学生的兴趣转向其他方面,从而影响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杰出的数学才能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在现代数字化科学技术领域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如何对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进行教育的问题上,有两个传统的观点。一是认为对这些学生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加快他们的学习进度;一是认为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巩固和丰富。两种观点中,前者是质变,后者是量变。现在普遍认为两种对策应结合使用,即不断深化和巩固。对有数学天赋的学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具体的施教对策和方法:
第一,任课教师应了解学生对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数学有兴趣的尖子学生往往能通过自学或他人辅导即可将教材内容提前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让他(她)跟着其他同学重复学习,而应对其提供一些更有意义的学习指导和数学活动。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掌握基础知识仍然是必要的,如果他们越过基础知识而从事较复杂内容的学习,就应该给他们补上基础知识。但不必阻止他们继续从事目前较复杂的内容的学习。给学生展示他们所学内容的机会,让他们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解释他们的推理,允许他们在理解、创造性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第二,提供给他们能发挥特长的课外读物,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各种数学竞赛书刊,使他们有充分利用自己数学才能的机会。社会上各种数学智力训练书很多,内容也很丰富,对培养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很有帮助,因为单一的教材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第三,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一刀切,要区别对待。逻辑/数学智力中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对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可允许他们从事更深层次内容的学习。
第四,采用提问――发现学习法,使问题一题多解,鼓励学生提出另类的解题方法。有数学才能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他人意想不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来。
第五,提供超越正常课程范围的教学内容(如教材中带星号和方框的选学内容)和一些数学活动,如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等。
第六,不要给他们布置过多相同类型的作业题,可以让学生在正常的、不同的和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选择作业,或分配给他们感兴趣的作业。
第七,提供他们参加各种数学竞赛的机会,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国祖冲之杯数学竞赛等,并对他们的参赛情况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
第八,对他们进行单独训练,请数学方面的专家对他们进行指导。
第九,鼓励有数学才能的学生相互间进行交流,相互启发,扩展视野,集思广益。
第十,提供有效的实物演示操作。即使是有较高抽象思维能力的数学尖子也需要具体的实物演示操作,例如分数教学中的面积模型(分数圆、长方形和折纸)、线性模型(彩色小棒、实数线段和分数纸条),和离散模型(计数筹码)的运用,这对于他们理解问题很有好处。
由于数学学习尖子学生是一群特殊的数学学习者,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与之相适应。教师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要具有广泛的数学知识背景,具有发现和培养有数学才能的学生的能力。此外,要有针对这些尖子学生培养所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学校也应提供相应的教材、技术(如计算器、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以及人力资源(教学能力强的任课教师和课外辅导员,如大学教师)。
上述一系列针对数学尖子学生的培养对策也会调动班级其他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有利于整体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吗?
2、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和蚂蚁有关的故事。(贴蚂蚁图)。
3、板书课题:16、蚂蚁和蝈蝈。
4、指名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第二个"蝈"为轻声。
5、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里不止有可爱的小蚂蚁,还有蝈蝈。(贴蝈蝈图)。
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把字音读准;词要连读;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
(1)指读生字词及难读词句:
粮食 乘凉 装满 洞里 神气。
躺在 躲到 自由自在。
(2)指读难读句子: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3)分自然段朗读。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三、细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
(1)这是什么季节?(夏天)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
板书:夏天。
(2)太阳怎么样?(太阳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气这么热,太阳火辣辣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劳动)。
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2、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3、提问:
(1)这些小蚂蚁在忙什么呀?(搬粮食)。
板书:搬粮食。
(2)你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爱劳动,不怕吃苦)。
(3)你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来的?(背、拉、满头大汗)理解:满头大汗。
4、指导朗读:
(1)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气真热。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还这么爱劳动,在搬粮食,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喜爱的语气)。
(2)下面,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突出了哪些词,来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学生练读。
(4)齐读。
火辣辣的太阳下,小蚂蚁在搬粮食,我们再来看看这时候蝈蝈们又在干什么呢?
(二)第二自然段:
1、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
(1)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搬粮食,都笑蚂蚁是傻瓜。
(2)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因为,它们觉得,蚂蚁大热天里还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蝈蝈是怎么享受的,我们来看看图。
3、看图。
(1)描述图。("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板书:树下乘凉。
(2)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4、指导朗读:
(1)小蚂蚁在努力干活,可是,蝈蝈却嘲笑他们,自己还躲到大树下乘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蝈蝈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满头大汗"这几个词。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
转眼,夏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小蚂蚁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书:冬天。
(三)第三自然段:
1、看图:
(2)蚂蚁在做什么?(吃东西,烤火)。
(3)蝈蝈又怎么样了呢?(冷得发抖,很饿,还有的哭了)。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提问:
(1)谁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蚂蚁怎么样?(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
板书:洞中过冬。
(2)那么,小蚂蚁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呢?(因为,蚂蚁夏天准备了粮食)。
(3)那蝈蝈呢?(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板书:又冷又饿。
(4)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夏天它们没有准备粮食)。
(5)假如你是蝈蝈,你这时候会怎么想?
蝈蝈很后悔夏天没有准备粮食,那我们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4、指导朗读:
(1)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
(2)齐读。(指导突出词句)。
(四)总结: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你们喜欢谁?为什么呢?
四、教学生字:(冷、歌、汗)。
1、指读生字。
2、组词。
3、你怎么记这个字形?
4、书空。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范写。
7、描红。
8、《习字册》。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课题:第四课《信任》。
教学内容:讲解课文一词语。
知识与技能:(1)学习“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栅、驶、荫、颖、诚、馋、涎、翼”等生字。(2)掌握“行驶、跳跃、新颖、醒目、沉浸、幽默、朴实、真诚、沁人心脾、馋涎欲滴、小心翼翼、联想、信任”等常用词语。
过程与方法:(1)生字要会读,会写,了解其写法和意义会组词(2)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模仿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需要信任,引导学生能够学会信任别人,感受被人信任的快乐感觉。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的灵活运用和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为主,讲解法为辅,多用鼓励性评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清晰、深刻。
学习方式:思考评价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用具:教科书,词典。
教学过程:
进入新课:课题是《信任》,让学生解释信任的意思,进行情感渗透,并进入新课。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1、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2、组织教学。
3、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4、讲解词语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模仿造句。
5、纠正学生词语读音和造句的错误。
6、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1、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朗读词语并记录词语意义。
3、模仿造句。
讲授新课:
生字学习:栅(栅栏)驶(驾驶)。
荫(树荫)颖(新颖)。
诚(真诚)馋(嘴馋)。
涎(馋涎)翼(小心翼翼)。
词语学习:
行驶:前行驶动。
例:汽车行驶不要太快。
跳跃:跳动,跃动。
例:孩子们开心的跳跃起来。
新颖:新奇,与平常不同。
例:想法新颖,设计新颖。
醒目:引人注目,容易看清。
例:我们班的板报非常醒目。
先生:a丈夫b旧时指老师c现多是对男士的尊称。例:我小姨的先生。
沉浸: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例:我沉浸在记忆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例:幽默的人,幽默的笑话,黑色幽默。
朴实:质朴诚实。
例:穿着朴实,朴实的话。
真诚:真实诚恳,真心待人。
例:真诚的道谢,真诚对待,真诚的微笑。
沁人心脾:形容某一活动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
例:春风中的花香,使我沁人心脾。
馋涎欲滴:比喻十分想得到某一事物。
例:一想到妈妈做的饭菜我就馋涎欲滴。
小心翼翼:非常小心。
例: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翼翼。
尽管: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
例:有事尽管说,有问题尽管提。
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概念而想起其他人或事物、概念。
例:她的长发让我联想到自己以前的样子。
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
例:我还是很信任你。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学习的词语还有什么问题?现在提出来。个别词语一定要注意书写笔画,不要出错。
布置作业:词语每个抄写五遍,
三个造句。
板书设计:
课题。
生字(组词)词语:解释。
造句:
课后反思: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举目无亲”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谦虚、好学的,知道孔子为什么能够被人们称为圣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孔子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件事。
2.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文章故事情节生动,教师要调动学生自读的积极兴。
趣,引导他们合作探究,抓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集体的反馈中受到启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和爱戴之情。
(2)教育学生学习孔子刻苦、谦虚、好学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搜集资料,全面了解孔子。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孔子的语录,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学无止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师导:这些都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名言。
3、组织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孔子。
4、师导:同学们,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孔子求学、成长的故事。
(从孩子们熟悉的孔子的名言人手,激发学生认识、了解孔子的兴趣。通过资料的反馈。使学生对孔子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说说课文写了孔子的哪些事情。
3.读了课文,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家、家、家。
孔子读书。
孔子,,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
三、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再强调。
字音:“仲”是卷舌音,“惭”“诵”“祀”是平舌音。
字形:“艰”字右边不能多一点,写成“良”;“懂”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2.教师再出示上述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3.分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倾听,帮忙正音。
4.全班齐读课文。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合作的意识,在自读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四、集体反馈,整体感知。
1.指名反馈刚才自读时完成的填空题。
2.要求学生用上“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把所填的内容连成连贯的一段话。
(在反馈中,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串联句子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孔子成功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于孔子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填空练习,我们知道孔子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不少他求学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l、深入学习课文,了解孔子求学的故事,感悟孔子成功的原因。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了解孔子的其他故事。
使学生受到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孔子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相关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圣人。他家境虽然贫寒,但是他、终于成了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二、品读句子,深入认识孔子。
1.师导:同学们,课文在给我们介绍孔子时候。写了孑l子的两个小故事。请大家把这两个读一读,并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指名反馈。
贵族孙氏请读书人吃饭,孔子被赶走,他只好羞愧地离开。
孔子进太庙不懂就问。
3.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思考:孔子为什么会被大贵族孙氏的门将赶走。
4.指名反馈:因为大贵族孙氏请的是有身份的读书人。孔子当时家境贫寒,。
根本没有钱读书。
5、引导学生想像:同学们,当时孔子满脸羞愧,只好离开了。大家想像一下,他心里会怎么想呢(指名说一说;我一定要读书,成为有身份的读书人)。
6.师导:从那以后,孔子读书非常刻苦。他是怎么读书的呢(指名反馈:他—边给别人看管仓库和牛羊,一边抽空读书)。
7.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进行说句练习。
8.教师:第二个故事主要表现的是孔子的什么优秀品质呢(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9.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到孔子谦虚好学,不懂就问的句子。
10.集。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八
看了《孔子学琴》这个故事,我受到的启发很大。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有很多兴趣和特长,可是孔子从不满足,五十岁了还向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它勤学苦练,一首曲子别人只学一、两天,而他却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弹熟、弹精,最后连师襄都非常感动。孔子的这种学习态度值得我好好反思。
再想想我的数学,有时候粗心到连题目都会抄错,这不是我的学习态度出现问题了吗?看看孔子,五十岁了学琴还这么认真!所以今后我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要做到认真审题,专心思考,下笔就要对!
我的英语呢?每次英语默写,我回家就看一下,就感觉自己会了,认为很简单。可是到了第二天课堂上默写的时候总要错一、两个。想想孔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今后我要好好背单词,力争每次都默全对。
《孔子学琴》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勤奋、好学,才能走向成功!
篇二:《孔子学琴》读后感。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的创始人。有一次,孔子找他的师傅学琴,老师教了他一首曲子。过了几天,老师说:“你弹的已经很好了,该教你第二首了。”孔子却说:“我虽然弹的很好了,可是还没掌握好它的节奏,还需要多多练习。”又过了很多天,老师找到他说:“现在我可以教你第二首曲子了吗?”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它的节奏,可是还没有掌握好音乐形象那,还要多多练习。”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学习不要光靠别人,要根据自己来判断来推测,就象孔子一样,学什么都要要求自己学的精益求精。
苗妈:苗苗自己选的《文人》上的文章,昨天看他老师没有安排日记,就让他自己写篇读后感,没想到他会找《文人》来写,喜欢历史,妈妈希望你能坚持。
篇三:读孔子学琴后感。
今天晚上,我在家中读了一篇《孔子学琴》的故事,心里很受感动。
故事是这样的,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为了学习演奏七弦琴,他特地求教鲁国乐师师自襄子。孔子学了一段时间后,师襄子留了一首乐曲让他单独练十天。十天后,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会弹了,我叫你新曲子吧。”孔子说:“不行啊,我只是记住了旋律,指法还不熟练呢。”就这样,孔子仍旧弹着这首曲子,直到弄懂曲子的指法,完全理解曲子的内容,才请师襄子教他新的曲子。
孔子经常教育学生对待学习应精益求精,不断求索。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我读了这篇文章后,也应该像孔子一样,在学习上千万不要刚懂了一点皮毛,就以为什么都会了,应该不断认真学习,完全弄明白为止。
篇四:精益求精--读《孔子学琴读后感》。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的创始人。有一回他为了学习演奏七弦琴,特地去求鲁国乐师师襄子。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十九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看到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海浪卷上岸来的小鱼。他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v^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突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龟,用力把它们仍回大海。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素材品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利小而不做;积小成终成大功。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二十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来破落下来了。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搬到离陬邑不远的鲁国都城曲阜,过着清贫的生活。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跟宋国一样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礼可真够多的,结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琐的仪式。穷人当然说不上这些,但是,从天王、诸侯、大夫,到一般奴隶主富贵人家,对此特讲究,他们认为这正是炫耀自己财势的好机会。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用一班子人来举行礼的仪式。那时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孔子从小就受到这种古老文化的熏陶,学懂了许多古代的礼,以至连做游戏,也常用小木块当祭器,小泥团当供品,演习着古代的礼仪,总是乐此不疲,并且发展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由是,后人把孔子倡导的学说称作“儒家”。
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很大关系,其母颜征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一心想向老子学习,于是便带着颜回、子路等几个弟子到了洛阳。他们等了好几天,终于见到了老子。
孔子几人正准备洗耳恭听,不想老子却张嘴大笑道:“你们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的牙齿——七零八落,早已参差不全了。于是,他们摇了摇头,谁也不明白老子的意图。这时候,老子伸出自己的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师徒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这时孔子眼前灵光乍现,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
老子这时说:“想必先生已经清楚我修道几成了吧”孔子会心地点了点头说:“如醍醐灌顶,方才大悟呀!”
午后,师徒几人便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途中,孔子如获至宝,面若桃花。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
孔子听后拂须大笑不止。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子路听后恍然大悟。
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当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
孔子听后大赞:“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当了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做了一年,很有成绩。被提升为管理建设工程的司空;不久,转而为司寇,管司法工作。这样,孔子参与政治的抱负终于实现了。孔子五十六岁那年,又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仅三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样。孔子的成就使齐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八十个美貌的女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一百二十匹骏马。一起送给贪图享乐的鲁定公,以腐蚀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效,鲁定公沉湎于歌舞淫乐之中,不再过问政事了。
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结果,鲁定公违背常礼,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于是,孔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他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是俸米六万斗。于是,卫灵公也给他这个数的俸米。跟随孔子的学生们见有了安身之处,都很高兴。子路尤其高兴,问孔子道:“卫国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国政,你首先干些什么”孔子略为思索了一下,说:“我以为首先要纠正名分。”子路不客气他说:“老师未免太迂腐了,这有什么纠正的必要呢”孔子反驳说:“您真粗暴!君子对他所不知道的只有疑在心中。
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讲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教化也就兴办不起来;礼乐教化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是好,连手脚都不晓得往何处摆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讲出来的道理也一定要行得通。”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不少坏话,卫灵公就派人监视孔子的出入。孔子怕继续留在这里出事,在卫国只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个力举千斤的大力士,孔子也是身材高挑,史书说他“身长九尺六寸”,被人称为“长人”。孔子曾被人举荐到鲁国大夫季斯家去应聘,季斯在对孔子面试期间,起身去厕所,刚到屋外时忽然有费邑之人来报,说:“我们挖井时挖出一个土罐,里面有一只羊,不知是何怪物”季斯想借此试试孔子的学问,嘱咐那人不要说话,自己回屋后问孔子:“我最近听说有人在挖井时挖出了一条狗,不知是何怪物”孔子说:“要让我说,挖出的东西肯定不是狗,而是羊。”季斯大吃一惊,忙问其故,孔子说:“我听说山中之怪叫虁魍魉(kuiwangliang),水中之怪叫龙罔(mang)象,土中之怪叫羵(fen)羊,现在你说的这个怪物是挖井挖出来的,属于土中之怪,肯定是羊。”季斯问:“为什么管这种怪物叫羵羊呢”孔子说:“非雌非雄,所以叫羵羊。”季斯召来费邑人一问,那个怪物果真分不出雌雄,季斯大惊说:“先生的学问,实在是无人可及啊。”于是聘用孔子为“中都宰”。这件事不久传到了楚国,楚昭王派人带着礼品来到鲁国请教孔子,问当年自己渡江时所得之物为何物孔子说:“叫萍实,可以剖开吃。”使者说:“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呢”孔子说:“我以前游历楚国时,听到儿谣:‘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由此知道的。”使者问:“萍实能不能经常得到呢”孔子说:“所谓萍实,是那些漂浮在江水中的无根之物聚结而生的果实,一千年未必能生成一个,非常难得。此乃散而复聚,衰而复兴之兆,楚王能得到,值得可喜可贺!”使者回国复命后,楚昭王叹服不已。
到了后来孔子任鲁国的大司寇时,齐国的南方边境处忽然飞来一只大鸟,身长一米左右,颈部羽毛为白色,其余部分为黑色,嘴长,独足,在田里飞来飞去,农夫怎么赶也赶不走它。飞了一阵后,腾空往北飞去了。季斯听到这件怪事后,问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这只鸟叫‘商羊’,生在北海之滨。天将要下雨时,‘商羊’就会飞舞,所过之地,必有大雨。齐国和鲁国相邻,应提前做好准备,以防雨灾。”季斯于是赶紧告知汶上(紧邻齐国南境)那个地方的百姓,让大家抓紧修缮房屋。三天后,汶上果然下起了暴雨,但由于鲁国提前做好了抗灾准备,所以百姓安然无恙。这件事传到齐国后,齐景公以孔子为神,从此孔子的博学多识,名闻天下,时人皆称孔子为“圣人”。
孔子所在的那个时代,信息很不发达,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博学还这样包罗万象,涉及很多学科及另类问题,因此孔子的“圣人”之称也就不足为奇了。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哪一段最令你感动。
二、精读课文,体会真情。
过渡:课文讲了作者驱车回家因夜深天黑,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边的小红车的反光镜,后来双方通过对话相互解决了问题,从中体现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一)朗读课文,感悟真情。
那么,这起交通事故的责任到底在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1-3节。(课件出示1-3节内容。)。
学生:责任在作者,因为他把别人的车撞坏了。
责任不全是作者的,因为那一天天很黑,能见度很差,而且小红车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课件红字出现“天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说明了责任不全都是我的。)。
作者勇于承担了责任,给车主留下了字条,那么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从课文中找一找有关内容,把自己当作作者来给小红车的车主写一张留言条。
(学生写,课件播放音乐)。
(写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请学生评议)。
小结:写留言条的注意点。
如果你是小红车的主人,看到了这张留言条,他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呢?
事隔三天,小红车的主人终于打电话来了,那起电话,作者的心情会怎样呢?
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的4-10自然段,看看怎样读才能将双方的心情通过语言,通过电波传达出来。
(课件出示电话对话内容。)。
学生读,读后评议(要读出诚恳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表演“打电话”部分,再次体会“诚实”和“信任”。
谁能脱离课本假设你就是作者或者小红车的主人,用自己的话来进行一下对话。
课前老师让学生收集了一些有关诚实的名言或警句,如果小红车车主的家人非要作者赔,你可以用哪些名言或警句劝一劝,做做思想工作。
师述:车主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老师希望这句话同样也能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课件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齐读“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样做的呢?
3、小结:课文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作为课题?课文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从这么一件平凡不起眼的小事,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诚实是无价之宝,惟有诚实,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这就是作者要以“诚实和信任”来作为课文的题目的原因。
板书设计:
留下字条。
诚实。
两次道歉。
和
两次感谢。
信任。
比金钱还重要。
孔子和学生的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信任》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真诚”第二篇主体课文。
课文向我们讲述美国一对夫妇在一块路牌的指引下,到一桃园自摘桃子,自觉付钱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赞美了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美好品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6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