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这些教案范例在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内容的呈现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一
1.掌握铃鼓、响板、碰铃的基本演奏方法。
2.在打击乐《喜洋洋》中学习过节奏型xx|xx|和xxxx|。
3.活动前请幼儿欣赏杂技表演的视频。
针对本次活动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
三个方面设计了。
1.感受乐曲结构,学习节奏型“xx|xx|xx|x0|”、“xx|x0|”、“xxx|xxx|xxx|xxx|”。
2.能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演奏。
3.喜欢打击乐活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喜欢打击乐活动,感受乐曲结构,学习节奏型“xx|xx|xx|x0|”、“xx|x0|”、“xxx|xxx|xxx|xxx|”。
活动难点:能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与同伴合作进行演奏。
1.音乐图谱1张、节奏型3张,铃鼓、碰铃、响板等打击乐器若干。
2.杂技表演课件,《巡逻兵进行曲》音乐。
3.活动前请幼儿欣赏杂技表演的视频。
1.请幼儿结合杂技表演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提问:杂技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这首音乐共有几段?
2.出示图谱,指导幼儿准确地拍出节奏。
(1)请幼儿分段欣赏乐曲,运用杂技表演的情节,引导幼儿探索乐曲中3种不同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乐曲a段:节奏型“xx|xx|xx|x0|”,对应图谱“抛接球”。请幼儿探索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乐曲b段:节奏型“xx|x0|”,对应图谱“转呼啦圈”。
乐曲c段:节奏型“xxx|xxx|xxx|xxx|”,对应图谱“顶酒杯”。(2)引导幼儿探索3种杂技表演分别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3)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分组创编每种杂技表演的身体动作,集体进行练习,熟练掌握a、b、c段的3个节奏型。
(4)指导幼儿学习根据指挥动作随音乐进行演奏。
3.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尝试使用乐器合作进行演奏。
(1)出示3种打击乐器,请幼儿讨论每种杂技表演可以用什么乐器伴奏,鼓励幼儿说明理由。
(2)教师当指挥,请幼儿看图谱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重点指导幼儿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并注意空拍的控制。
(3)请幼儿交换乐器演奏,交换时幼儿交换位置,乐器不动位置。
(4)给视频中杂技演员的表演配完整伴奏,表演结束幼儿收拾乐器。
1.表演区尝试表演简单的杂技。
2.给幼儿提供节奏图谱及多种乐器,请幼儿探索不同乐器的配乐方案进行演奏。
孩子们对本次活动非常感兴趣,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的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中我创设观看杂技表演的情境,并贯穿始终,采用总—分—总的学习方式。在听一听,做一做,模仿杂技演员的.动作中,进一步完整感知音乐。因为幼儿的特点是好动、好模仿,一下子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2.分段欣赏,解决活动重点。
为了更好的解决活动的重点,我将音乐截取为三段,分段欣赏时,借助课件、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探索3种杂技表演的节奏型,轻松解决活动的重点。自主练习,教师示范,拍身体部分练习,为后面的完整表现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二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会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节奏。
2.引导幼儿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喜洋洋》伴奏。
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1.《喜洋洋》音乐、ppt、打击乐器(双响筒,碰铃,铃鼓)。
2.打击乐谱。
1.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1)师: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听完说说这首曲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2)师:这是一首很欢快、热闹的的.乐曲,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听辨乐句节奏,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1)出示乐句节奏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
(2)师:你觉得这个乐曲,能分成几段?
(3)师:听音乐的感受不一样,所以表达也不一样,这个音乐是aba式的三段体,第一段感觉很热闹,像一群人在敲锣打鼓,第二段很舒缓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开开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
(4)看ppt,听辨乐句的节奏。
(6)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表现音乐节奏型.
(8)看图谱,配乐演奏身体部位的节奏。
3.听音乐尝试用乐器分声部演奏。
(1).出示乐器和节奏型,自主配乐练习。
(2)师:咱们用打击乐器来演奏。
(3)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
(4)师:乐队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5)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活动延伸。
尝试不同的配乐方式演奏乐曲。
附节奏谱。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三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歌曲表达的郊游时快乐的心情。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有外出郊游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郊游》、风景区图片、图谱、团旗若干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歌曲情景,导入活动。
师:“我们上杭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游的,我们一起出发去看看吧”
2.幼儿在情景的提示下,熟悉歌曲。
(1)师:“看,我们来到了哪里?”(紫金公园)(2)师:“公园里有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走,我们继续出发吧!”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五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身体模仿动作、图形总谱,学习演奏打击乐。
2、让幼儿能够探索、发现节奏的变化,发展观察力、注意力和节奏感。培养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创造性,合作意识,张扬个性。
3、要求幼儿在教师指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变指挥方按,丰富演奏内容。提醒幼儿要有意识地体会打击乐器的演奏效果,注意乐器的音色、音量与乐曲情绪的一致和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节奏图谱,音乐,乐器(响板、碰铃、沙锤、手铃)若干、音符(红、黄、蓝)若干。
1、音乐律动《一起去爬山》,幼儿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律。
2、节奏训练游戏,导入课题。
教师拍节奏,让幼儿听音,模仿拍出相应节奏。
上面上面啪啪,下面下面啪啪,上面啪,下面啪,上面下面啪啪。
3、熟悉乐曲《拔根芦柴花》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你们想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要求幼儿通过有趣的律动、表演来掌握乐曲的节奏,了解乐曲的基本节拍。
引导幼儿还可以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打出节奏。如:拍腿、拍肩等等。
3)、教师哼唱乐曲,与幼儿一起打节奏,注意节奏的强弱。
4、认识图谱。
出示图谱卡: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
2)小音符要考考你们咯,看看哪队小朋友反应最快,教师错开出示三种节奏卡分别请幼儿打节奏。
出示总谱挂图:
3)教师将幼儿分成红、黄、蓝三组跟同颜色的音符宝宝进行节奏练习。
5、乐器演奏。
1)、教师指挥,幼儿看图谱演奏。
2)、交换乐器再次演奏一遍。
要求幼儿将乐器放回自己的凳子地下,再互换位置演奏说课。
反思:
《拔根芦柴花》是我们大班主题《收获秋天》中的内容,整首曲子以民间乐器二胡为主奏乐器,再配以其他的乐器伴奏,表现了欢快愉悦的情绪,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音乐风。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喜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民间音乐是我选择上这个活动的意图。
一首乐曲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既可以欣赏又可以演唱;既能创编律动又能开展音乐游戏。我把打击乐演奏作为《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的表现形式,对大班幼儿来说既能引起兴趣又有一定挑战性。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根据乐曲的图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奏乐曲。难点是设计配器方案。整个活动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创造的热情很高,尤其是在最后乐曲合奏环节,孩子们表现特别棒,各种乐器配合得非常默契。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打击乐的孩子们来说能有这样的表现让我尤其欣慰。
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1、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先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活动中,我努力创造机会让幼儿创编节奏图谱、创编身体动作图谱、设计配器方案,这都是孩子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
2、注重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当幼儿在配器、创编节奏图谱时,产生了不同的意见,这时我引导幼儿用听一听、试一试的办法去寻求最匹配的方案,很快,孩子们用这种办法为后面的学习找到了途径,这也正符合了终生教育的原则。
同时活动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时间偏长,由于前面的学习图谱环节时间用的过长,后面的合奏环节就显得比较急促。
3、在学习图谱的时候对强弱拍没有加以强调,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少准备了一根指挥棒。
4、完整的节奏图谱的挂图太小。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六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制乐器演奏乐曲。
2.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自制的打击乐器一套(筷子每人两把,每把筷子由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茶杯、雪碧瓶做的摇铃、易拉罐做的响筒各一个),“单簧管波尔卡”音乐节奏图,写有三种节奏型的大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教室。
幼儿集体听音乐,跳舞蹈进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乐结束。
二、复习已学过的节。
出示写有节奏型的卡片,让幼儿徒手练习打节拍。
(节奏让幼儿动脑筋,可用古诗“静夜诗”、“悯农”等念出这种节奏型)。
1.师:小朋友节奏拍得真好!下面请你们听一首音乐(放“拔根芦柴花”音乐)。
提问:这首音乐好听吗?(好听)。
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拔根芦柴花)。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的`做动作)。
提问: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2/4拍)。
这首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活泼、快乐,就像过年一样的热闹、舒服……)。
2.师:今天老师教小朋友演奏这首音乐,先听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乐)。
提问:哪个小朋友能拍出这段音乐的节奏?(让个别幼儿练习拍节奏×××|×××|)请某小朋友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一部分的音乐让幼儿练习)。
师:继续听音乐的第二部分,听听我们拍什么节奏?(放第二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二部分音乐)。
师:大家一起听音乐的第三部分?听听拍什么样的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
师:小朋友节奏拍得真好!老师把你们拍的三种节奏型写在纸上,现在请小朋友拿起我们喜欢敲的筷子跟着音乐演奏一遍。(放“拔根芦柴花”音乐,出示图——老师指挥幼儿看三种节奏型演奏)。
师:演奏得真好,下面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茶杯,自制的响筒、摇铃,让幼儿说出自制乐器名称)。
师:对了,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响筒、摇铃。这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小茶杯,今天就用我们自己做的小乐器演奏这首音乐,幼儿听音乐分别用响筒、摇铃、小茶杯演奏第一段音乐。
师:第二段音乐我们要分组演奏,先用响筒演奏音乐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最后两小节大家合奏。
师:我们学会了合奏,分组演奏,现在我们完整演奏这首曲子,第一段音乐合奏,第二段音乐分组演奏,第一部分用响筒演奏,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第二段音乐最后两小节大家合奏。
让幼儿练习演奏两遍。
四、跳“单簧管波尔卡”舞。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强弱、快慢。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舞吧!请你们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学一学这些美丽的花和枝条在音乐声中跳舞的样子,音乐一样的地方做一样的动作,音乐不一样的地方做不一样的动作。(最后,老师同幼儿一起随欢快音乐出教室)。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七
师:哦,原来是这些小伙伴呀!
二、听音乐找动物:
师演奏木鱼。
师:听!他们中是谁先来到这里了?
生:老鼠。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呢?
生:老鼠走路轻轻的,速度很快。
师:你的小耳朵真灵,把掌声献给他!
师演奏双响筒。
师:接着听!谁也在走来了?)。
生:马。
师:你又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声音像马蹄声。
师:哦,你骑过马吗?请你来表演一下。
让我们跟着老师的音乐,一起来做回草原上的小骑兵。
师演奏响板。
师:下面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谁那么高兴,唱着歌也来了?
生:青蛙。
师:是吗?那你也来学一学青蛙唱歌。
生:gua-gua。
师:真象一只可爱的青蛙。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
师演奏鼓。
下面我们来欢迎最后一个出场的大朋友。
生:老虎。
师:这个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1:声音很响,表示大老虎很凶猛。
生2:音乐听起来很强,表示老虎的威猛。
师:那现在我再来演奏一遍,请你们告诉我,老虎从哪里走来了?
生:老虎从远处走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因为声音越来越强。
xx|xx||xxxx|xxxx||x———||。
生:第一条。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的节奏学老虎的样子走一走。
哇,真像一群威猛的老虎来了。
三、了解打击乐器种类。
师:小朋友,刚才老师演奏的这些乐器,称什么乐器?
生:打击乐器。
师:你还认识哪些打击乐器呢?
生;碰铃;锣,小拨。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打击乐器家族很大,种类繁多,特色各异,它们不仅能用来为乐曲或歌曲伴奏,增加气氛,有的还能单独演奏旋律呢。
四、欣赏《老虎磨牙》。
1、初听,编故事。
师:小朋友,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谁先来告诉我,老虎在干什么?(你讲得真有趣,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讲得真生动……)。
师:看来呀,我们每个小朋友听到的故事都不太一样,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下面来听听我们张家港外国语学校的小朋友听了这个音乐,编的故事。(一天早晨,大雾蒙蒙,在一个深山老林里,一只大老虎还在睡梦中,四周静悄悄的,偶尔可以听见几只小虫在鸣叫。这种静,这种阴森恐怖,让人呆上一分钟,全身汗毛都得竖起来。“嗷---”不一会尔,从树林的深处传来老虎的一声吼叫,睡了一夜的老虎,肚子空空,于是他决定下山去寻找事物。他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机警地看着周围,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活物。它从远处一步步走来,越走越近,可竟然没有找到一点儿食物。饥饿和一无所获使这只老虎异常愤怒。它张开血盆大口,疯狂地扑打着爪子,愤怒地在石头上磨起牙来。)。
生:听故事。
2、分段欣赏。
师:没想到音乐中还有故事。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各段的音乐形象。
欣赏第一段。
师:这段中你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演奏?
生:鼓,木鱼,沙球等。
师:你们觉得这时候老虎在干什么呢?
生:老虎在睡觉,在休息……。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因为,这段音乐很轻,表示很安静,表示四周静悄悄的。
生:很害怕,悄悄地溜走。其实,小动物们跟你一样,也很害怕,也悄悄地溜走了。
师:谁来给这一段音乐取个名字。
生:老虎睡觉。
欣赏第二段。
生:在走路,在下山,在找食物,从远处走来。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声音由弱到强。
师:哇!你的小耳朵真灵。给点掌声!我们也来给第二段取个名字?
生:老虎下山,老虎找食物。
师:老虎下山找食物。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老虎下山找食物。
生:演奏。
师:他们演奏得怎么样,请你来说一说。
欣赏第三段。
生:在磨牙。
师:老虎磨牙的速度怎么样?
生:比较快。
师:这段音乐强还是弱?
生:强。
师:磨牙的速度快,音乐强,老虎的心情怎样?
生:愤怒。
师:你们真聪明。这段我们又该取什么名字呢?
生:老虎磨牙。
师:你们知道吗?这首乐曲就叫老虎磨牙,是陕西有名的打击乐合奏。
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是什么——鼓。
五、探索磨牙的演奏方法。
师:现在每一组后面都有一个鼓,请组长把它拿到前面来。
生:研究磨牙的演奏方法。
师:请各组组长把你们研究的结果告诉给大家。
师:同学们真聪明,研究出了这么多磨牙的演奏方法,下面老师也给你们演奏一种。这种演奏方法叫做刮奏。其实在老虎磨牙这首曲子就是用了这种演奏方法。
六、完整欣赏。
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这首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小朋友可以边听音乐边模仿老虎表演。
七、小结。
看了“《老虎磨牙》音乐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5.歌曲《小小少年》教案设计。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八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xxx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通过演唱《郊游》使幼儿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xxxx。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xxxx。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6、音乐游戏:《去郊游》。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1、小结。
2、出室律动,活动结束。
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辨别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行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动中我借助了比较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行演唱,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教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九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
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郊游卡、小青蛙、小花猫、小鸭子图片各一个,老虎木偶一个。
2、森林动物六张(图。
一、两只小狗,一只没有嘴巴,一只没有眼睛;图。
二、两只小猪,一只在吹喇叭,一只在敲大鼓;图。
三、两只青蛙、一只会钓小鱼,一只回吹泡泡;图。
四、两只小鸡,一只在喝饮料,一只在吃西瓜;图。
五、两只小猫,一只会抓老鼠,一只会啃骨头;图。
六、两只小鸭,一只会举重,一只会跳舞)。
活动过程:
1、律动,幼儿佩带郊游卡随《去郊游》音乐表演动作进活动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郊游,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青蛙图片),我们一起和它唱首歌吧。”(引导幼儿边表演边唱,要求幼儿嘴巴张圆,休止符时动作和声音一起停止)。
“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头饰),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2)、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3)、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先请一个,再在老师的带动下按节奏卡表演动作)。
4、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2)、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3)、请每一组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根据演唱小组所创编的小动物的叫声进行伴唱(伴唱只唱xxxxxx部分)。
(4)、集体演唱各组创编的歌词,为他们奖励小星星。
5、复习节奏乐《我的皮鞋哒哒响》出场。结束。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十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学会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
活动过程:
1.出示老虎的图片让幼儿欣赏,让幼儿谈论老虎的样子、本领、牙齿的样子以及它喜欢吃什么。
2.学唱歌曲。
(1)放录音,让幼儿自由学学老虎跑的动作。
(2)练习唱歌曲。
(3)让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3.复习歌曲《走路》。
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打击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与特点,进而从情感上对民族打击乐器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想学习的愿望。
2、通过欣赏与分析打击乐器合奏《老虎磨牙》及浏览多首民族打击乐器合奏片段,学习并了解民族打击乐器的表现作用。
3、能主动学习探索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尝试用同一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打击乐器合奏曲的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体验音乐老虎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聆听导入。
1、对比式欣赏:作品一,管弦乐曲《天鹅》。
2、学生仔细聆听,分辨出音乐的不同。
3、师归纳:作品一,一乐器的旋律变化来表现。作品二,没有旋律,主要靠打击乐器的音色与节奏。
二、认识过程。
1、学生课前选好打击乐器;通过观察与交流,了解乐器的名称、材料与音色;按乐器材料分类而坐。
2、了解民族乐器分类。
(1)师:乐曲是由大家手中的这些民族打击乐器演奏出来的。民族打击乐器按材料可分成几类?还有哪些乐器?(生:介绍制造乐器的材料,并分类。)。
(2)师鼓励学生讲出所知道的打击乐器。
(3)师鼓励学生探索乐器不同的敲击方法(不同的敲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4)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按乐器的分类分别演示不同的敲击方法。
三、深入过程。
1、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形象特点选择音色与节奏:如小兔跳、马儿跑、大象走路等形象。
2、学生用打击乐器尝试,进行设计并演示出来。
(1)师:如何表现老虎的形象?(虎虎生威,慑人的声势)。
你会从哪些方面去表现呢?(老虎的吼声;走路的样子;生活的环境等)。
(2)用打击乐器演示表现的内容。
(3)欣赏《老虎磨牙》片段,引导分析:
片段1:引子---寂静的森林(鼓、双响筒)。
片段2:老虎的吼声(鼓的轮奏、钹的磨动)。
片段3:老虎的步态声(松弛地敲鼓,从鼓边到鼓中央)。
片段4:音乐的变化(急促、追赶似的)。
片段5:老虎的磨牙(刮鼓边)。
(4)要求学生:1、听音乐片段。
2、画出图谱。
3、分辨出乐器和打击的方法。
(5)示范并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
要求学生听出以上典型的音乐片段,并根据图谱,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演奏乐器动作。
四、编创表现。
1、老师出示创编的范围,让学生设计一段故事情节或形象或情景,也允许自由选题。
2、要求:要有创意,探索与众不同的敲击方法。
要注意节奏的设计。
讲求交流、合作。
3、学生自由组合,用手中的打击乐器创编一段简短的打击乐器合奏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5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