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促进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案的编写要体现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借鉴这些教案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科知识的结构和特点,为教学提供更准确、更系统的指导。
泼水歌教案篇一
呼啦圈、鼓过程: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泼水歌教案篇二
设计意图:从我穿傣族服饰入手,引出傣族优美的孔雀舞,让同学体验服饰的美和肢体语言的美,“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同学模仿孔雀的动作,激起学习傣族音乐的浓厚兴趣,为歌曲演唱作准备。
教学过程:
4、师生一起做一个表示孔雀的简单造型-孔雀鹤立。
5、师生探究孔雀的其他舞蹈动作。例如走路、喝水、开屏等,并模仿动作。
6、播放杨丽萍的《孔雀舞》录象。[感受傣族孔雀舞的优美韵律。]。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同学在不经意间既领略了傣族风情,又记住了所要学新的旋律。
教学过程:
1、出示实物象脚鼓、葫芦丝,通过对比让同学说说两种乐器的区别。
2、引导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身所知道的傣族风土人情。
3、多媒体播放:傣族风情短片:竹楼,泼水节。并以《金孔雀》音乐为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意在学唱和唱好歌曲,根据低年级同学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能力,采用趣味化和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教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学习歌词。
(1)出示歌词课件,同学试读儿歌。
(2)解决。
第一遍,同学拍手读节奏两次。
第二遍,教师加歌词,启发同学观察并朗读,注意提醒“百”后面有个小圆点,所以读的长点。
(3)加音乐背景,加动作,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4)加铃鼓伴奏,师生再次一边模仿动作,一边诵读儿歌。第一,请动作好的同学上台;第二,请几名动作美的同学上台和教师一起示范;第三,教师用铃鼓伴奏。
2、学习旋律。
(1)教师范唱歌曲,让同学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用钢琴教同学用“lu”模唱一次旋律。
(3)教师再次用开口的“lu”引导同学找声音位置和状态。并随琴声模唱歌曲旋律。
3、歌曲学习。
(1)完整地聆听歌曲,初次尝试学唱歌曲。
(2)跟着钢琴伴奏,随琴声轻声唱两遍。
(3)教师钢琴纠正同学歌唱中的错误。最后一句演唱时加上动作。
(4)游戏学习-师生对歌,巩固学习效果。结尾处师生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5)游戏对歌-师生换角色。同学领,教师学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学跳孔雀舞,进一步感受孔雀舞的优美舞姿。
教学过程:
1、教师示范跳《金孔雀》,同学欣赏。
2、同学跟着教师学跳孔雀舞。
3、让同学选择一种自身喜欢的方式来扮演。(可以打节奏,可唱歌曲,可跳舞……)。
4、教师作本课的小结:时间不早了,要结束今天的傣族游了,你们玩得开心吗?跳着孔雀舞离开教室。
泼水歌教案篇三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泼水歌教案篇四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泼水歌教案篇五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三、活动结束: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泼水歌教案篇六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幼儿跟随歌曲节奏做动作。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
1。歌曲(见幼儿用书);小水桶一个;呼啦圈12个
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泼水节的意义、来历。
活动一、活动引入
教师手提小水桶,引起幼儿兴趣。
小结语:泼水节是傣族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用鲜花和树叶沾满清澈的泉水,洒向亲戚、朋友和远方的客人,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献给别人。在泼水节里谁被水泼得最多,他得到的幸福也最多。
活动二、熟悉歌曲节奏和歌词
1。教师提着小水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练习节奏。
教师念“1234 2234 3234 4234”,和幼儿一起用跺脚、拍膝盖等方式练习四拍子的节奏。
3。熟悉歌词。
活动三、学唱歌曲
1。用先哼唱旋律,再自主填词的方法学唱歌曲。
2。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活动四、随音乐做游戏
1。将圈排成三排,每排4个,引起幼儿的关注。
2。请幼儿来尝试走圈,请其他幼儿观察,发现其规律。
3。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轮流边唱歌边走圈。
泼水歌教案篇七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泼水歌教案篇八
1.熟悉歌曲旋律及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跟随歌曲节奏进行音乐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
1. 熟悉歌曲旋律及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跟随歌曲节奏进行音乐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
1.挂图:《泼水歌》。
:《泼水歌》。
:.《泼水歌》。
4.呼啦圈12个。
一、请幼儿观看dvd,了解歌曲。
1.你在歌曲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二、教师带领幼儿慢慢唱歌曲,熟悉歌词,并且请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拍手,每一节拍手四次,熟悉歌曲的四拍子节奏。再请幼儿尝试通过拍腿、跺脚等动作来熟悉节奏。
三、教师展示挂图,请幼儿看一看画面中的小女孩随着歌曲做了动作,请幼儿跟着学一学,做一做。再请幼儿观察左边的小朋友用呼啦圈玩的音乐游戏,了解呼啦圈的摆放和游戏方法。
四、教师将呼啦圈按照挂图中的示例放置在地上,并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同样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请幼儿轮流走呼啦圈,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二排,以此内推。
五、幼儿知道了呼啦圈的玩法后,便可尝式边走呼啦圈。一开始请幼儿唱得慢一点,让唱歌和走呼啦圈的节奏能够正确对应起来,等到幼儿熟悉后,可以播放cd,幼儿跟随cd边唱边走呼啦圈。走完三排呼啦圈的幼儿就回到座位上或集中到一个地方坐下。
泼水歌教案篇九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泼水歌教案篇十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呼啦圈、鼓。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xx,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而我作为一位组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
泼水歌教案篇十一
1、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2、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3、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音乐游戏《泼水歌》。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5、结束活动。
泼水歌教案篇十二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呼啦圈、鼓。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泼水歌教案篇十三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泼水歌教案篇十四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呼啦圈、鼓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 2234 3234 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泼水歌教案篇十五
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xx,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而我作为一位组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
泼水歌教案篇十六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1.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2.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3.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音乐游戏《泼水歌》。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5.结束活动。
1.确定设计思路。
根据《泼水歌》的活泼欢快的特点,我们一开始把重点定位在表演和创编歌词两方面。但通过第一次试教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对原有歌曲太熟练了,而且对于角色表演的兴趣不是那么浓厚,整个活动气氛显得有点平淡无味。
2.教材的分析和改编。
经过几位教师的点拨和讨论,我们重新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透切的`分析和理解。这是一首欢快的曲子,在活动中要时时体现这样的特点。于是我们重新调整设计思路:将“对不起……”这部分和“噜啦啦”互换顺序,正好紧扣主题思想——文明,小朋友道歉后,互相原谅,大家都很开心,从而引入创编“噜啦啦”高兴的动作,进而走向活动的高潮部分——分角色游戏。
3.教学策略分析。
(1)借助图谱。
虽然美术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他们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图谱可以帮助幼儿减轻记忆歌词的负担,本次活动最主要的是以不同颜色帮助幼儿区分角色,增强幼儿对歌曲情绪的理解,更为下一环节的表演、游戏起到辅助的作用。
(2)重点难点前置。
把重点在创编“高兴”的动作,并一起学习,既解决了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又使幼儿能反复感受音乐旋律,为后面游戏的挑战部分作了很好的经验铺垫,促进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活动的成效性。
难点在分角色表演,以自愿尝试——交换角色这两种方式帮助幼儿巩固各角色的动作、表情、演唱部分,教师给予动作和语言提示,帮助幼儿了解其动作的含义。
(3)层层累加,环环相扣。
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高潮,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而我作为一位组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
泼水歌教案篇十七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6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