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5:26:12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大全(18篇)
时间:2023-12-04 05:26:12     小编:纸韵

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报告应该遵循清晰的逻辑和结构,展示出论点的连贯和分析的合理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报告,包括市场调研报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科学研究报告等。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报告写作能力。祝大家写出优秀的报告!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一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另一名称为“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目,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五,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许多相传至今。

关于过新年还有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除夕这天从海底爬上岸伤害人命。一位智慧的老人,在门上贴大红纸,燃放能发出劈劈啪啪响声的竹子,把“年”吓跑了,人们再也不用四处躲藏了。因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主要有:

1、腊八粥:腊八这天,不管富人和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是过新年的前奏。这天之后,人们就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2、祭灶神:腊月二十三,人们供红烛、糖瓜,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3、扫尘:腊月二十四,全家一起年终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4、贴对联: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对联,表达人们迎新纳福,祈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5、贴年画:年画和对联一样,起源泉于“门神。”各种彩色年画,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发展到现在,月历和年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挂历。

6、倒贴福字:人们用福字来表现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

7、除夕守岁踩岁:除夕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重要时候。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别换新岁。俗称“熬年”,在年夜饭之后,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

8、年夜饭:除夕之夜,全家一起吃团圆饭。寓意着全家团圆。

9、压岁钱: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10、放爆竹: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给人们带来欢娱和吉利。

11、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与年夜饭一样,最能体现年味儿的春节习俗。拜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

12、逛庙会、观社火:庙会上,人们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还有各种小吃和传统节目: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13、包饺子: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饺子的形状象元宝,意味着包住福运,象征生活富裕,大吉大利。

14、元宵:元宵节吃“汤圆”,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下面由我来当小记者,分别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是怎么过春节的。

小记者:“请问爷爷小时候过新年吃什么?”

爷爷:“我小时候,过新年只能吃黑面馒头,最好的情况是在初一早晨吃上一块白面馒头。”

小记者:“啊?那么不好!怎么不吃点面包什么的。”

爷爷:“那时穷呀!哪像你这么富有,还有地主要来收税呢!”

小记者:“那过新年放鞭炮吗?”

爷爷耸耸肩:“也放鞭炮,但是只有一小挂,没有现在这样五彩缤纷的烟花。”

“那你们过新年有压岁钱吗?”小记者好奇地问。

“当然没有了,都没钱吃白面馒头,有什么压岁钱呀!”奶奶插嘴说,“那时候呀,我们过新年都追着大人磕头,只为了女孩要花,男孩要炮。”

小记者:“没有压岁钱还要拜年吗?”

爷爷说:“当然要拜年,初一的早上,早早起床,先给长辈一一磕过头,才能吃饭呢!”

“我的妈呀!我可不要回到旧社会!”小记者惊呼到。

小记者:“请问您小时侯吃什么呢?”

爸爸:“我小时候,因为爸爸在外面工作,所以过新年不但可以吃上大肉包子,还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肉呢!”

“哇,那么好,比爷爷奶奶可强多了!”

“那当然,旧社会正在一点点地消退嘛!”爸爸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看着爸爸那得意洋洋的模样,我接着问道:“那你过新年玩些什么呢?”

“过新年可是我们的天堂,穿着新衣服到外面去拣许多的鞭炮回来,每天都有小鞭炮放。”爸爸说。

“为什么不买成串的新鞭炮回来,那不是玩得更爽吗?”我问道。

爸爸的情绪开始失落起来,“那时大人怎肯花这个钱呢!他们觉得花钱给我们买炮是一种奢侈。”

“那您能有多少压岁钱?”我问道。

“大概一次20元吧!”爸爸怔怔地说。“已经很不错了”妈妈插话说,“我小时候,奶奶让磕头,一次才给2元呢!”

“那你们的年有什么好的?”我嘟囔道。

看着我有点失落的表情,妈妈又说:“还是你们幸福,我小时侯,为了能吃上肉,妈妈晚上煮肉,我就像只小馋狗,围着妈妈,只等着香喷喷的肉出锅,好有大骨头啃。”哈哈,我又笑了。

想想我们现在过新年,可以随心所欲地放鞭炮;吃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压岁钱也比爸爸妈妈小时候多,坐在家里用手机就可以拜年;生活不知要比以前强多少倍呢!但是,在娱乐的过程中也失去了许多的年味儿和乐趣。

通过调查,我发现:传统文化习俗正在一点点消退,新的过新年方式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其实,春节的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不应该被我们丢掉,有了它们,我们的春节会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二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目的:

——以皖北和鄂西南农村地区为例。

【调查人员】王坤,赵春光。

【调查时间】20xx年1月10日——20xx年2月10日。

【调查地点】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寻访老人等。

【调查目的】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调查内容】。

【前言】。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结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三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乞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名族特色。地分东西南北,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在春节习俗上也各有特色各有看点。

1、区域本次调查区域为重庆市东北部山区,以万州、云阳两地的城乡为重点调查对象。

2、人群。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的春节习俗,调查人群为当地居民,对人群年龄等不再细分。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方式,走访万州、云阳两地的城乡,观察当地居民在春节期间的行为,并向其询问具体习俗。调查的第一站是万州区枇杷坪某街道居民秦伯家,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六,距离除夕大年夜还有三天时间。秦伯家刚刚乔迁新居,正在宴请宾客庆祝,当地人称“贺房子”。

从秦伯口中得知,由于临近春节,腊月里许多都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摆酒席的人特别多,酒楼至少得提前一个月预定。另外在万州王家坡地区,调查员走访了几家大型商场和超市,发现里面都是人头攒动,生意十分火爆。一打听,人们都在忙着置办年货。给自己和家人买身新衣裳,给家里添置些红红火火的装饰品,买些待客用的糖果、瓜子、饮料等。

第二站是万州区郭村镇某村居民王婆婆家,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正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王婆婆平时和老伴儿两个人住在家里,儿孙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今年过年,儿孙们都从外地赶了回来陪老两口欢度春节,老两口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王婆婆一家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人都在为年夜饭忙碌着,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第三站是云阳县滨江路张女士家,时间为农历大年初二,张女士一家正准备出门去拜访孩子的外公外婆。张女士夫妻二人提着为二老准备的新年礼物,签着他们的女儿,乐呵呵的出了门。

最后一站是云阳县江口镇某村居民黄先生家,是时间是农历正月初六。黄先生一家基本结束了走亲访友,回到自己家里,收拾收拾准备投入新一年的奋斗之中,向着幸福生活继续努力前行。

此次调查共经十天,从节前到节后,观察了解到了重庆市东北部地区居民在春节期间的习俗,为调查结论的得出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过调查,关于重庆市东北部山区的春节习俗,得出以下结论:

1、该地区居民和全国所有群众一样都十分看重春节这一重大节日。由于该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特别的多,尤其是在农村,空巢家庭十分普遍。临近新春佳节,许许多多在外打拼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看望父母亲人,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热腾腾的年夜饭。

比较有特点的是,该地区居民十分看重除夕当天的午饭,菜品十分丰盛,猪头肉、鸡和鱼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前会先在屋外点燃一挂爆竹,在屋内饭桌旁先烧几张纸钱,桌上摆好三荤三素三碗饭三碗酒,请祖先来吃顿团圆饭,撤掉后才能开饭。相邻的几家人之间还会比比谁家更早开饭,抢个步步争先的好彩头。

2、当地人在祭祖方面十分看重,节前一定会给自家祖先“上坟”,即除掉坟上的杂草,给坟上添些新土,有些家庭还会让每一个成员都来添土,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同时乞求祖先的保佑。在过年的时候会给祖先烧纸钱、上香、放鞭炮、挂坟票,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一部分人会同时在坟前放烟花。当地人十分看重风水玄学,据说明年是闰年,闰年不能动坟,除草添土都不行,只能烧些纸钱之类的。

3、该地区居民在尊重传统的情况下也会有些变通,比如说守岁,现在很少有人会真的一夜不睡,通常只会等到零点钟声响起,燃放过爆竹烟花过后便去睡了。听说先前当地还有在零点时放十二个大炮仗的习俗,由于安全系数实在太低,出现过很多起被鞭炮炸伤的事故,这个习俗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继续坚持了。

4、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会有很多的忌讳,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做不吉利的事,总之一切都要大吉大利,为新的一年求个好的开始。有趣的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家长不能吵吵着叫孩子起床,那样不吉利,很多家长会在睡觉前叮嘱孩子一定要自己早起,遇上睡懒觉的小孩儿家长可就没法了,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只能由着他了。

5、在该地区走亲访友非常的普遍,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很多小孩便随着父母去拜见外公外婆。从大年初二开始,大家便忙碌着走亲戚了。为了避免客人来了主人却走亲戚去了这样的尴尬情况,一般会约好某一天去某人家里拜年,这样大家才都方便安排。

6、当然了,压岁钱是少不了的。一般是长辈给晚辈给压岁钱,晚辈也会给长辈钱,但不叫压岁钱,只能说是晚辈的一点心意,孝敬长辈的。如果初次带男朋友或女朋友回家的话,几乎会收到所有长辈的压岁钱。初次随父母走亲访友的婴儿也一样,不光长辈给,已经工作的哥哥姐姐也会给压岁钱。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习俗相差不大,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四

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寻访老人等。

【】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小年,皖北地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鄂西南则是腊月二十四。称为“辞灶”。旧时,家家都有“灶王爷”神位,受玉帝敕封“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简称“九天司命”,而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辞灶这天是灶王爷上天面见玉帝的日子,所以要在他走之前要对其进行祭拜,望其上天后多说好话,以此保佑一家人来年丰衣足食。记得在小时候,农村多要放鞭炮,吃水饺,大扫除,并在庭院中置供桌祭祀。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农村中的小年似乎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任何的活动,只有少数老年人嘴上念叨。这样飞春节习俗的改变也当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日益受驱使于丰富的物质,对繁琐而单调的春节习俗而能免则免,加上农村地区青壮年大部分开始脱离土生土长的土地,而开始去城市打工,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则不再有充沛的精力去讲究这些习俗,再加上就算遵循了,也觉得没人理解而怠倦,久而久之,小年的习俗则开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五

20xx年1月30日――2月15日。

xxx凤翔镇。

实地调查寻访老人查阅资料。

为响应学校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我们对家乡春节文化民俗民风展开了调查,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xxx农村春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文字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xxx农村新年习俗和禁忌。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一个华夏子孙心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南北方的年俗文化更是存在巨大差异。例如09年我在海南省三亚市过得新年,大年初一不吃饺子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哥哥所在的重庆地区,新年第一餐吃汤圆,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远在新疆的姑姑家,新年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干做成的香喷喷的普罗,还吃用面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带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我从小生活在xxx,记忆中每逢除夕、大年初一都吃饺子。除夕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饺子形似元宝,所以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的在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中国的文化博大精神,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勾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就是我们调查的xxx地区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xxx地区正月期间的饮食有着丰富的含义,腊月初八,我们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早上,我们要吃腊八粥,教育后人不忘勤俭。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称为“辞灶”这一天要吃水饺,大扫除,祭拜灶王爷,来保佑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腊月二十九清晨上坟祭祖,去上坟的都是家里的长者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祭祖一般没有女性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除夕即大年三十,这一天就是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和福字,xxx农村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粘贴春联的,去世三年才可以张贴红色春联。除夕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菜肴中必须有鱼预示着年年有余。守岁,在十二点时吃饺子,燃放最长的鞭炮,接财神。春晚成了全国家家户户的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大年初一,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年,早餐要吃素饺子,吃过早餐开始走访拜年,这是小孩最高兴的一天可以收到压岁钱。大年初一有个禁忌就是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就会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兴旺发达,财源滚滚。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着大人小孩会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正月十五,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也称上元节,有观灯吃元宵的习俗,所以我们都叫元宵节。

在我的家乡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禁忌剪头发,据说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什么好处,记得小时候妈妈就不让我剪头发,现在我长大了,社会也进步了也就没有这样的做法啦。我还听说在xxx地区正月里做媒也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意思。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里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到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

在家乡的新年期间对天气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到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这些再简单不过的民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人们的希望。在人们不知不觉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

这次调查报告让我对家乡的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系统地收集了xxx地区乡村民俗的信息,想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的大量流失。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六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我知道了这些后,一大早就像个小淑女乖乖的,表现特别好,妈妈自言自语到:“这孩子是怎么了,难道是长大了,懂事了,不过一夜之间,变化也太快了吧”我在一旁偷偷地乐着,自己默默品味着这节日的滋味。

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在北方,就是蒸些豆馒头,我缠着姥姥也要参加包馍馍,磨了好半天,姥姥才同意我包一个,看上去和简单,真的动起手来,可是有些力不从心,要把豆陷包到里面,还要把馒头包圆,不简单。要是平时我还真没有这耐心,不过是过节要做的事情,还是细心,小心翼翼地包着,终于包好一个豆包包,虽然不漂亮,但是我手里的果实。姥姥还给我讲,在南方还有春节包粽子的风俗呢,我的思绪飘到了遥远的南方,看着面板上的馒头,竟都变成了可爱的粽子。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七

刘恋。

查资料,询问长辈。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每当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方人民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有很多是从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并构成了地方风俗。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向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春节的前奏要数小年了。

1、小年。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一样的地方日期不一样,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所以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过了小年,便迎来除夕。

2、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三十,初夜,岁除。除夕是一年中最终一天了,包含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一般指农历二十九或三十。这天,一早起床,男子准备贴对联,福等。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家中女子便开始忙碌起年夜饭来,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我们年夜饭中一般都有鸡,鱼,肉,汤圆这四道菜,鱼的意思是年年有余,汤圆的意思是团团圆圆。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愉快最热闹的时候,一桌丰盛的菜,和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我的家乡每家每户吃年夜饭时会先放挂鞭炮,然后关上门一家人坐一齐和和美美吃团圆饭。年夜饭过后,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又称守岁钱等。因为是用红色的袋,故又称红包。在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汤圆。

过完除夕,便迎来了新的一年,接下来的几天,父母会带领孩子到亲朋好友家祝贺新春。

3、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完美祝愿的一种方式。我的家乡正月初一早上每家每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初一的早晨我们各家都会准备好果盒,糖果和各种各样的食品。初二,父母会带我们到外婆家拜新年,那天一早父母会带上很多礼物比如烟酒饮料等,去外婆,外婆则准备一桌丰盛的伙食招待我们。接下来的几天,便到亲戚朋友家拜访,同样主人家会准备一桌美味佳肴招待客人。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八

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寻访老人等

【】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九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目的:

——以皖北和鄂西南农村地区为例。

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寻访老人等。

【】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十

xx。

xx。

春节习俗中的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

家长、老前辈、有关资料。

1、贴对联。

春联是从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吃年夜饭。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吃,也可以在长辈家吃。对于年夜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很讲究的,在我们当地,年夜饭至少要炒六个菜,然后再煮上一大盆大锅饭,焖一盆大米,在午夜12点还要吃饺子,第二天就不用再吃太多饭了,都忙着到处去拜年。

3、拜年及收压岁钱。

正月初一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日子,因为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压岁钱。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专门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小孩的妖怪,有一对夫妇用红纸包了几个铜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妖怪来了以后,这个小孩身上冒出红光,妖怪吓得赶紧跑了,其他人也学者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妖怪果然不敢来了。所以,现在长辈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以祈求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

4、调查体会: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下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十一

关于春节风俗,你了解多少。以下是一篇关于“春节风俗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 “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十二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1。利用谈话的方式,询问长辈。

2。跟爸爸妈妈打理家务,亲自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1、除尘。

妈妈告诉我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不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在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听妈妈这么一讲,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习俗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妈妈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妈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rdq(向你推荐)uo;“傻孩子,这是因为‘福’到来了。”

“妈妈,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用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豆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聚在一起守岁,共同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聚,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家人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在这个激动的时刻,我们边看春晚,边吃东西,谈笑风生。

4、放爆竹。

第二天一大早,哥哥就去点响了爆竹,“啪”“啪”……声音真响,我赶紧捂住了耳朵。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巴巴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质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5、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穿着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兔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互祝贺,称为“团拜。”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拱手作揖,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我们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当然不止这么几种,但唯有一个是不变的,它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春节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最大型的节日,每年春节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尽然相同。那春节我们一般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1、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2、春节。

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3、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4、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5、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十三

本文内容:

一、调查时间:寒假假期。

二、调查地点:奶奶家。

三、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四、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五、调查原因: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可是近年来春节的年味渐渐褪去,通过调查分析年味缺失的原因,留住我们的传统节日。

在调查后,我发现家乡并没有太多繁琐的习俗,主要的习俗有:贴春联、除夕夜守岁、放鞭炮、子时之前吃饺子和农历正月初一拜年。虽然这些习俗大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吉祥如意、事事顺心。譬如除夕守岁,在除夕之夜,人们彻夜不眠。一家人吃着各种各样有良好寓意的食品,叙旧话新;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祝愿对方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过程。

贴春联也是一样,不过祝愿来年更美好的愿望更加鲜明一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把一些工整、简洁、精巧的吉利话写成对偶形式,贴在门边。根据它的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这次调查,让我更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对家乡又有了新的认识。

(图为老爸亲手写春联)。

在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爆竹声声辞旧岁,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燃放烟花爆竹与贴春联、守岁、拜年一样,是春节的传统项目。特别是在如今年味越来越淡的情况下,人们把燃放烟花爆竹当作了找回年味、留住传统的一种方式。然而,在雾霾多发的当下,更多的人开始在意“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参与者,也愿意接纳环保春节的理念,让更绿色、更低碳的过年方式成为一种新风尚。

新年的初二,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这些习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沉淀,文化的精髓。但当你享受闲暇放松的假日时光时,你的耳边一定少不了“快快,群里发红包了!”的催促声,手握手机,紧盯屏幕,频频滑动指尖抢红包,这样的场景,今年春节你肯定不陌生。不少年幼老少也都玩起了微信,纷纷加入到抢红包的行列。春节抢红包,作为偶尔的假期消遣,会增添欢乐。

但如果沉迷其中不分昼夜,则有违红包的初衷。争分夺秒的抢红包的同时,大家似乎忽略了身边亲人的感受,尤其是父母,他们一年就盼望着与子女团聚几天,结果这样宝贵的时间却都被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等抢占了。无论抢到多么厚实的“红包”,也没有亲人温馨的笑脸可贵。当生活中有什么不愉快和烦心的事情,都可以在群里和大家唠唠嗑,让大家帮你出出主意,或者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也可以在群里和大家分享下,把群当成一个联络彼此感情的工具,发挥好他的作用。

(图为春节期间亲友群聊天记录)。

我们为什么要过春节?因为春节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人的根脉,也是中华民族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文化选择。春节是一个时间更迭的门槛,春节是终点,更是起点。大红喜庆的灯笼,飘着墨香的春联,热气腾腾的饺子,这些传统的春节符号,是伴随中国人一代代成长的记忆。不管物质生活如何丰富,年味都不应该变淡,这里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春节兼作一个犒劳自己的节日,可是现代人“天天都在过年”,显然,维系春节的不再是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而是人们的情感。这份情感里有父母的叮咛,有爱人的牵挂,有孩子的一声“爸妈”,无法替代。近年来,春节的国际化趋势成为引人关注的文化现象。身在异国的华人,以欢度春节的方式,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人文情怀,展现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特色。逐渐地,传统的老习俗也成了一种“中国时尚”。

六、结语。

春节就是这样,装满了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年复一年,老百姓为生活而忙碌,他们披星戴月,跨过千山万水,不顾人群的拥挤,不顾长途的跋涉,赶到家人身边,一起过个团圆年。相信这特殊、而别有意义的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还会流传下去。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十四

调查目的: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都很高兴。为了让人们了解春节的民风民俗,特作如下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2日至2月4日。

调查地点:自己家里及邻居家亲戚家。

调查方法:查书查电脑问长辈。

调查结果: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节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从腊月二十三已经开始。民间俗语有“二十三,祭灶官”这一天,远在外面的孩子都要准备回家过春节了;“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吃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灌酒;三十下午,吃饺子”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大年三十也称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饺子,放鞭炮。最令人兴奋地是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著名的主持人、相声演员、演唱家等都会上台演出,给大家拜年。每当看到这样的演出,我都兴奋不已,我会一直看到节目结束。除夕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大年初一这天凌晨5点多钟我们就起床了,包好饺子先祭列祖,再给爷爷、奶奶送饺子、拜年,爷爷奶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然后,我们再去给街坊邻居拜年。这天中午,全家人还会吃一次丰盛的午餐。

大年初二这天,是已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女儿携“姑爷”回家拜年,娘家要盛情款待。“姑爷”被称为“贵客”,吃饭喝酒要坐在首位子上;回门的女儿则陪着久未见面的母亲和姐妹们说说知心话。初二闺女回娘家的习俗至今流行不衰。初三、初四还会去姑妈家或姨妈家拜年等。

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近年来,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并成为我国人民的法定节假日。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十五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都很高兴。为了让人们了解春节的民风民俗,特作如下报告:

20xx年1月22日至2月4日。

自己家里及邻居家亲戚家。

查书查电脑问长辈。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节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从腊月二十三已经开始。民间俗语有“二十三,祭灶官”这一天,远在外面的孩子都要准备回家过春节了;“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吃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灌酒;三十下午,吃饺子”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大年三十也称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饺子,放鞭炮。最令人兴奋地是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著名的'主持人、相声演员、演唱家等都会上台演出,给大家拜年。每当看到这样的演出,我都兴奋不已,我会一直看到节目结束。除夕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大年初一这天凌晨5点多钟我们就起床了,包好饺子先祭列祖,再给爷爷、奶奶送饺子、拜年,爷爷奶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然后,我们再去给街坊邻居拜年。这天中午,全家人还会吃一次丰盛的午餐。

大年初二这天,是已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女儿携“姑爷”回家拜年,娘家要盛情款待。“姑爷”被称为“贵客”,吃饭喝酒要坐在首位子上;回门的女儿则陪着久未见面的母亲和姐妹们说说知心话。初二闺女回娘家的习俗至今流行不衰。初三、初四还会去姑妈家或姨妈家拜年等。

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十六

【调查人员】王坤,赵春光。

【调查时间】20xx年1月10日——20xx年2月10日。

【调查地点】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寻访老人等。

【调查目的】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调查内容】。

【前言】。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结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十七

春节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最大型的节日,每年春节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尽然相同。那春节我们一般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春节风俗差异调查报告篇十八

【调查地点】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寻访老人等。

【调查目的】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调查内容】。

【前言】。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小年,皖北地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鄂西南则是腊月二十四。称为“辞灶”。旧时,家家都有“灶王爷”神位,受玉帝敕封“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简称“九天司命”,而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辞灶这天是灶王爷上天面见玉帝的日子,所以要在他走之前要对其进行祭拜,望其上天后多说好话,以此保佑一家人来年丰衣足食。记得在小时候,农村多要放鞭炮,吃水饺,大扫除,并在庭院中置供桌祭祀。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农村中的小年似乎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任何的活动,只有少数老年人嘴上念叨。这样飞春节习俗的改变也当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日益受驱使于丰富的物质,对繁琐而单调的春节习俗而能免则免,加上农村地区青壮年大部分开始脱离土生土长的土地,而开始去城市打工,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则不再有充沛的精力去讲究这些习俗,再加上就算遵循了,也觉得没人理解而怠倦,久而久之,小年的习俗则开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结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808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