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汇总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5:56:08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汇总12篇)
时间:2023-12-04 05:56:08     小编:QJ墨客

教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机制。范文中的教学评价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一

1.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能灵活选择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出质数、合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2.熟练记忆100以内的质数。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请说一说20和5的因数各有哪些?

有的数的因数个数多,有的数因数个数少。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找一个数的因数,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初步让学生知道按因数的个数分类怎么分。

二、探究新知。

1.找出1~10各数的因数。

1的因数有:1。

2的因数有:1,2。

3的因数有:1,3。

4的因数有:1,2,4。

5的因数有:1,5。

6的因数有:1,2,3,6。

7的因数有:1,7。

8的因数有:1,2,4,8。

9的因数有:1,3,9。

10的因数有:1,2,5,10。

2.按因数的个数分,你可以分成几类?

只有一个因数:1。

只有两个因数:2、3、5、7。

有两个以上个因数:4、6、8、9、10。

3.明确概念: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4,6,15,49都是合数。

注意: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100以内的质数表。

5.100以内质数顺口溜。

2和3,5和7,11、13又17。

19、23、29、31,37和41。

43、47、53、59、61,67和71。

73、79、83、89、97。

【设计意图】。

通过质数表和顺口溜让学生熟练记住100以内的质数。

6.想一想: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分别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3)3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4)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5)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将下面各数分别填入指定的圈里。

2737415861738395。

11143347576287999。

3.思维训练。

两个质数,和是9,积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二

1、理解“瘦骨嶙峋、精疲力竭、噩梦、逆境、鞭策、溘然长逝”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

2、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引入新课:

四个人在丛林里蹒跚地走着。他们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一只沉重的箱子似乎是一根无形的鞭子,撵着他们拼命向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理解。

2、组内读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4、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读,评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个人在丛林中探险时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人,为了实现一个承诺而历尽艰辛、团结一致,最终走出丛林获得生存的故事。)。

四、出示中心话题,全班交流。

是什么原因使这四个人走出了丛林,获得了成功?从中能体会出格拉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并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书的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感受。

预设的感悟点有:

其一:这四个人遵守诺言、团结协作。

1、从“我们一定要把格拉夫的箱子搬出去”,“他是个好人,我们答应过他。”这两个句子中能感受到他们所以能走出丛林的原因是为了遵守诺言。

为了实现他们的承诺,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四个人在丛林里蹒跚地走着。他们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一只沉重的箱子似乎是一根无形的鞭子,撵着他们拼命向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

1、(理解“蹒跚地走着、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这几个词。

想象他们历尽艰辛后狼狈不堪的形象,体会他们探险旅途的艰辛。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2、从“撵”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里把箱子比作“一根无形的鞭子“连同一个“撵”字,体会箱子对于他们既是。

负担又是鞭策。)。

3、四个人的语言表明了他们信守诺言的坚定信念。

引导学生抓住第7和第19段自然段感悟。“当他们不愿继续向前迈步时,它牵制他们的身体,鞭策他们的精神;当他们想要各奔东西时,它把他们紧紧地拴在一起。”“在那里,许多迷了路的孤身旅人现在只剩下一堆堆白骨”“那股使他们四个人为了遵守诺言而努力奋斗的力量,而四个人之所以能够团结在一起,仅仅是因为他们共同承担着一项义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箱子的凝聚力,也就是信守诺言的信念。

其二、他们是为了得到丰厚的报酬。

“格拉夫接着命令道,“我要你们都向我保证,在把箱子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以前决不离开它。地址在箱子上,如果你们把它交给我的朋友唐纳教授,你们将会得到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我能保证你们得到丰厚的报酬。”

(神秘木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他们认定只有齐心协力把这只箱子抬出去才能获得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

师:像这种通过回忆补充事件原因的写作方法叫做插叙。

其三、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

(因为格拉夫知道当四个人身处极度危险的境地,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他们需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需要走出密林的力量,需要团结协作,于是格拉夫用这只充满希望的箱子,使他们团结协作,战胜了重重困难,重获生命。)。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体会着反复读1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这只箱子里装的仅仅是石头吗?还有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让学生明确,这只箱子里装着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装着四个人信守诺言、团结协作的高贵品质和必胜的信念。懂得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困难。在生活中做一个信守诺言,讲诚信的人。

六、拓展训练:

课外阅读有关信守诺言、意志品质的文章。并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在小本本上。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

3、培养学生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教具准备:

《月光曲》磁带。

教学方法:

阅读欣赏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营造氛围。

1、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字。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3、听月光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质疑问难,以学定教。

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话,而却要为她再弹一曲呢?

2、课文的哪一个地方是直接描述创作《月光曲》的?

三、体会人物的情感。

1、不期而动真情。

2、不清而墨知音。

3、不答而弹醉。

4、读写抒真情。

四、拓展训练。

想象背诵段落的景象。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所见(谈话)事物联想。

所闻(时虚结合)大海。

第二课时。

一、回顾人物的情感的变化人主线。

二、指导朗读。

1、月亮升起一节读缓慢。

2、大海汹涌要读急。

3、陶醉时要读轻柔而慢。

三、迁移练习巩固。

1、知道“券”读quan而不能读juan,盲和琴字不要多写一点。

2、形近字组词。

茅——矛恬——刮缕——楼。

3、背诵课文的第八、九、十自然段。

4、欣赏贝多芬的曲子。

四、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纯熟盲姑娘。

月光曲入场卷陌生。

陶醉记录。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

3、培养学生审美教育。

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月光曲》磁带。

阅读欣赏法。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营造氛围。

1、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字。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3、听月光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质疑问难,以学定教。

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话,而却要为她再弹一曲呢?

2、课文的哪一个地方是直接描述创作《月光曲》的?

三、体会人物的情感。

1、不期而动真情。

2、不清而墨知音。

3、不答而弹醉。

4、读写抒真情。

四、拓展训练。

想象背诵段落的景象。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所见(谈话)事物联想。

所闻(时虚结合)大海。

第二课时。

一、回顾人物的情感的变化人主线。

二、指导朗读。

1、月亮升起一节读缓慢。

2、大海汹涌要读急。

3、陶醉时要读轻柔而慢。

三、迁移练习巩固。

1、知道“券”读quan而不能读juan,盲和琴字不要多写一点。

2、形近字组词。

茅——矛恬——刮缕——楼。

3、背诵课文的第八、九、十自然段。

4、欣赏贝多芬的曲子。

四、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纯熟盲姑娘。

月光曲入场卷陌生。

陶醉记录。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结合图画展开联想,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感情。

3、以李白的思乡之情作为主题进行归类积累。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板书设计:

客中作。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客中作》。

2、板书课题,齐读。

3、释题: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

4、过度: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诗人的另一种感受。究竟是一种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诗歌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全诗,师生共同正音。

三、精读品味,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1、生反馈:你读懂了哪句,还有什么地方不太明白?

2、四人小组合作互学。

3、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着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香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2)“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作”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4、回归整体(生自读全诗-----指名赛读-----指导背诵: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四、总结全诗:

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

2、将这首诗改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瘦骨嶙峋、精疲力竭、噩梦、逆境、鞭策、溘然长逝”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引入新课:

四个人在丛林里蹒跚地走着。他们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一只沉重的箱子似乎是一根无形的鞭子,撵着他们拼命向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理解。

2、组内读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4、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读,评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个人在丛林中探险时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人,为了实现一个承诺而历尽艰辛、团结一致,最终走出丛林获得生存的故事。)。

四、出示中心话题,全班交流。

是什么原因使这四个人走出了丛林,获得了成功?从中能体会出格拉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并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书的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感受。

预设的感悟点有:

其一:这四个人遵守诺言、团结协作。

1、从“我们一定要把格拉夫的箱子搬出去”,“他是个好人,我们答应过他。”这两个句子中能感受到他们所以能走出丛林的原因是为了遵守诺言。

为了实现他们的承诺,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四个人在丛林里蹒跚地走着。他们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一只沉重的箱子似乎是一根无形的鞭子,撵着他们拼命向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

1、(理解“蹒跚地走着、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这几个词。

想象他们历尽艰辛后狼狈不堪的形象,体会他们探险旅途的艰辛。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2、从“撵”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里把箱子比作“一根无形的鞭子“连同一个“撵”字,体会箱子对于他们既是。

负担又是鞭策。)。

3、四个人的语言表明了他们信守诺言的坚定信念。

引导学生抓住第7和第19段自然段感悟。“当他们不愿继续向前迈步时,它牵制他们的身体,鞭策他们的精神;当他们想要各奔东西时,它把他们紧紧地拴在一起。”“在那里,许多迷了路的孤身旅人现在只剩下一堆堆白骨”“那股使他们四个人为了遵守诺言而努力奋斗的力量,而四个人之所以能够团结在一起,仅仅是因为他们共同承担着一项义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箱子的凝聚力,也就是信守诺言的信念。

其二、他们是为了得到丰厚的报酬。

“格拉夫接着命令道,“我要你们都向我保证,在把箱子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以前决不离开它。地址在箱子上,如果你们把它交给我的朋友唐纳教授,你们将会得到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我能保证你们得到丰厚的报酬。”

(神秘木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他们认定只有齐心协力把这只箱子抬出去才能获得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

师:像这种通过回忆补充事件原因的写作方法叫做插叙。

其三、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

(因为格拉夫知道当四个人身处极度危险的境地,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他们需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需要走出密林的力量,需要团结协作,于是格拉夫用这只充满希望的箱子,使他们团结协作,战胜了重重困难,重获生命。)。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体会着反复读1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这只箱子里装的仅仅是石头吗?还有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让学生明确,这只箱子里装着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装着四个人信守诺言、团结协作的高贵品质和必胜的信念。懂得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困难。在生活中做一个信守诺言,讲诚信的人。

板书设计: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七

教学理念:

1)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教师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学习不能仅仅限于课堂,今天学生周围的环境中信息量丰富,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资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任务。

主要内容

坦桑尼亚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是个迷人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世界游客。那里有亭亭玉立的长颈鹿、顽皮的基马猴、庞然大物河马、慢腾腾踱步的大象等有趣的动物,课文《游天然动物园》就是作者游览了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后的一篇游记。文章按时间为顺序,记叙了游览的过程。

全文按游览过程的先后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写我们来到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开始参观;

第二部分是第3~6自然段,写我们在天然动物园一天中的见闻;

第三部分是第7自然段,写我们结束了愉快的野游,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其中第二部分按参观时间的不同,又可以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是第3、4自然段,主要讲上午在天然动物园的见闻;第二层是第5自然段,写中午在天然动物园见到了象群;第三层是第6自然段,写下午在天然动物园的见闻。

文章重点写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对去动物园和结束野游的情况则进行略写。而在写一天的参观过程中,又着重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象群、狮群等野生动物,而对犀牛、鬣狗和黄牛及导游阿里介绍的关于动物的趣闻则一笔带过。这样使得文章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教学过程:

1、出示板书:16、游动物园师读课题,学生指出漏掉的“天然”二字。

师:“游天然动物园”和“游动物园”没啥区别呀!如果是缩句不是很好。

(“天然动物园”的动物是野生放养的,而“动物园”的动物是圈养的。)

2、游动物园的感觉是比较愉快的,那游天然动物园的感觉是怎样的呢?书本上有这么一句话。

3、出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学生齐读。理解“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这一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多)

5、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有哪些乐趣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学生交流(读出充满乐趣的地方,说明原因)

3、这里的动物那么多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为什么?

4、你觉得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点明长颈鹿“亭亭玉立”的静态美,基马猴“顽皮可爱”的动态美,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对比。)

5、点击“回音壁”完成作业(一)

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动物。

(长颈鹿:亭亭玉立基马猴:顽皮河马:庞然大物大象:力大无穷母狮:满不在乎雄狮:漂亮威武幼狮:可爱)

6、学生交流

做一回小导游,选一种自己的喜欢的动物根据它的特点多读几遍,背一背,然后介绍给大家。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配乐)

1、长颈鹿:师,汽车缓缓前进,大家快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

(二三十只长颈鹿,它们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阴下亭亭玉立,简直一动不动,远远望去,恍若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2、基马猴:过渡,咦?在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的是什么呀?(基马猴)(快看这边,一只老母猴从树上跳到一只长颈鹿的背上,一边啃着野果,一边朝我们挤眉弄眼,似乎在挑逗我们哩!)

3、河马:看到河马的游客们,你们能说说你们的见闻吗?

4、大象:看来,这河马算是动物界了吧!让学生反驳

5、狮子:这大象可真悠闲!看狮子的游客,你们有什么收获?

6、师生评议(有没有读出各种动物的特点)

(我们的运气越来越好,......数不清的黄牛。)

作者为什么不对每种动物详写呢?(写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然像流水帐)

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想想我们平时在写哪些文章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写人、记事、写景等)同学们真是一些写作高手。

这么有趣的天然动物园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起来啊,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给动物编一张身份证,这样有利于普查和保护动物。

1、你见过爸妈的身份证吗?身份证上有些什么?动物的身份证上应该有些什么呢?(名字、图片、所属科目、特点等)

2、请同学们为你喜欢的动物制作一张身份证(点击“耕耘田”所需资料可以在老师提供的网站上找,找到图片右击另存,文字可以直接复制、粘贴。把制作好的身份证上传到班级网站中。)

1、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可以侧重实地观察,也可以侧重查找资料,以第一人称写一篇《我的自述》,要求把这种动物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写具体。

2、四人小组为单位,编辑一期动物小报,主题自定,可以是:动物趣闻、动物与人、珍稀动物等。布置本班墙报。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八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画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莫明其妙无原无故语重心常。

遮天避日昏黄一体鹏成万里。

四、读一读,把你想到的一个成语填在括号里。

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五、选词填空。

1.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晓军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地向老师作了检讨,他的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受到了老师的()。(诚恳、诚实、称赞、赞扬)。

2.我国自己()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大大()了一切愿为四化做出贡献的人们。(鼓励、鼓舞、制造、创造)。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七、按要求把成语填补完整。

1.填近义词:

高()远()-()二()五()四()生()活()。

手()足()千()万()山()地()。

2.填反义词:

大()无()大()大()口()心()天()地()。

出()入()一()-()()应()合。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二)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

有一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久却死了。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针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擎起一枚银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痪,六年不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都站不起来,经她数百次针灸,小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病人治病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压在轮椅的扶手上。几年下来,她变得左臂细,右臂粗,脊椎骨也弯得变了形。

但海迪的内心是欣慰的。数年来,她共治疗了一万多人次。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就凭着一颗火热的心,用一根小小的银针,给周围的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黯然泪下:

2.填空。

(1)张海迪有时不免黯然泪下的原因是()。

(2)“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说明()。

(3)张海迪给病人治病扎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因是()。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滋养()探望()警告()简单()。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火热()温暖()欢乐()。

答案:

一、戈壁、清晰、新疆、枯萎、锻炼、优雅、依赖、膝盖。

三、1.取长补短2.不耻下问。

四、1.诚恳、称赞2.制造、鼓舞。

(二)1.指因为情绪低落,伤心而流下眼泪。2.(1)她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能与轮椅、床和静寂为伴。(2)她凭着日夜苦读和反复试验很快掌握了有关医学本领。(3)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给人治病会经受很多痛苦。3.滋润、看望、劝告、容易。4.热闹、冰冷、寒冷、悲伤。

第二单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句子。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金(灿灿)。

水()甜()红()蓝()。

冷()乐()绿()白()。

三、把下面的每组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迎春花腊梅桃花菊花。

2.欧洲世界罗马意大利。

3.老年儿童青年少年中年。

四、在括号里填上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2.在我们的故乡――山上,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

3.它糊里糊涂听着小青石的话,一会儿竟睡着了。()。

4.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3.小姑娘独自旅行。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打比方的句子。

1.她那水晶般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

2.他长得像他的爸爸。()。

3.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她。()。

5.运动员仿佛离弦之箭,朝前飞奔。()。

七、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2.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九

在一栋房子的右面,有一块空地。是踢球的好地方。放学后孩子们又去那块空地踢球。

孩子们用书包当门柱,比赛开始了,两方球员踢的难解难分,十分激烈。小弟弟和小妹妹吸引过来了,连过路的大叔也被这场比赛吸引了。

那个金黄色头发的守门员,手戴手套,半蹲着,身体微微向前倾,双手按在膝盖上,膝盖擦破了也毫不在意,真像一个真正的守门员。全神贯注地望着前方,似乎双方要向这边进球。守门员身后的替补员挺着大肚子站在哪里,心想:赶快让我上场,让我大显身手。

全部人都屏住呼吸朝远处看,由此可见,双方正在激烈的拼抢。一个主人带了一只漂亮的小狗来观看这场激烈的比赛,他挡住了后面戴风帽的小男孩,小男孩干脆站起来看了,一对兄弟非常注意球场上的变化,哥哥紧紧搂住了弟弟。戴红色帽子的小女孩被别人挡住了,她身体急力向前倾,观看比赛。坐在旁边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呆若木鸡,仿佛这场比赛与她毫不相关,可爱的小白狗好像不喜欢这场比赛在旁边睡着了,那位大叔仿佛想起了小时候踢球的美好回忆脸上露出微笑。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十

《质数和合数》这一课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判断质数与合数,能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一、导入新课。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1只有1个因数,其余的数都有2个以上因数;2,3,5,7,11,13,17,19这些数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有关。

二、新授。

探究一:认识质数和合数。

师:请同学们按照因数的个数,将这些数分分类。

(学生可能回答:将1,2,3,5,7,11,13,17,19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余的.数分为一类;将1,4,9,16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奇数个,其余的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偶数个;……)。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请打开课本翻到第14页,请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学生可能回答:2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2;3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质数,它们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们本身;……。)。

师:1是质数吗?

(学生回答:1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质数,1的因数只有1个,质数有2个因数;……。)。

(学生可能回答:4是合数,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数;6是合数,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数还有2和3;……。)。

师:1是合数吗?

(学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数,它只有1个因数1。)。

小结: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还能找出其他的质数和合数吗?

(学生举例并说明理由)。

探究二: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课本p14例1。)。

(媒体出示图表)。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先把偶数去掉,它们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还有因数2(教师提示2是质数,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个位是5,0的数先去掉;……。)。

(学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数,51的2倍是102,超过100了。)。

(学生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

三、练习。

(课本p16∕练习四第一、二题。)。

四、小结: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作业。

p16第三、四、五题。

附板书设计:

质数与合数。

因数个数。

11个。

自然数质数(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个。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2个以上。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十一

中国的汉字内容真是丰富呀!瞧,一看“刃”字就知道是刀尖了,一看“哭”字就觉得有人在哭,一看“笑”字就让人感受到快乐。看,这个“囚”字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人被关在里面了,不就成了“囚”吗?再看这个“闷”字,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心在里面放不开,自然就觉得闷了。最有趣的是“聪”字了,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就是要用耳听,用眼看,有口读,用心想,人就会聪明了,多么丰富呀!

汉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丰富有趣,而且非常讲究。啊!美丽的汉字,有趣的汉字,神奇的汉字,我永远爱你!

今天早上,我读了《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

故事讲的是在西晋时期,有一个人叫祖逖的青年和好友刘锟半夜起来练剑的故事。当时他们住在一起,整天面对着黑暗的社会,心里很苦闷。有一个晚上,祖逖睡不着,他在想怎样才能练好本领,为国家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受到了启发,决心练好本领,于是他就叫醒刘琨一起练剑。从那以后,他们每天后半夜一听到鸡叫就起来去练剑,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后来他当上了大将军,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学了这篇故事,让我知道了,我们只要不懈努力,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成功。虽然我们在学习上不一定能向祖逖和刘琨那样闻鸡起舞,但是我们只要勤学勤练,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奥林匹克英语竞赛。

刚开始我对英语几乎是一窍不通,连单词也不会读,更不用说写了。英语小作文就更是让我头痛。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的道理。从那以后,我每天早早起床到阳台上背单词,中午放学回家吃完饭就复习单词,晚上做完作业马上练习写英语小作文。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在竞赛初试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被学校选去参加复赛,最后我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有闻鸡起舞的精神,不懈努力,勤学苦练,没什么事是我们做不到的!

我有两只可爱的小仓鼠,一只肥肥的,像一个毛茸茸的棕球儿。因此,我叫它“胖熊”。一双小小的圆耳朵,像纸一样薄;两只棕色的前肢,上面有五个小爪子;一双豆大的眼睛像黑珍珠,一条兔子似的尾巴,只有一厘米,毫不起眼,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另一只瘦瘦的,全身皮毛似雪,跑起来像风一般,名曰“闪电”。

我给小仓鼠准备了一个温馨的家,那是一个约40厘米高的铁笼子。还是双层的呢!笼内铺一些木屑,沙子,像保暖用的地毯。笼中间还有一台跑步机,那是供小仓鼠健身用的,二层还有一个小阁楼,那是它们的卧室。

有一次,我故意在卧室里撒了一些玉米。正在一楼玩耍的“胖熊”和“闪电”一闻到玉米香,就争先恐后地冲上楼道,你争我抢,好不热闹。可是,楼道很窄,一次只能过一只小仓鼠,闪电身手敏捷,用力地挤一下胖熊,它一不小心摔了下去,四脚朝天。这时,闪电一个箭步窜到了门口,洋洋得意地坐下了,捧着食物大咬大咀大嚼起来,而胖熊呢?它可摔得不轻,半天才翻起身来,晃晃悠悠地走上了过道,一步一挪起来到了卧室,闪电毫不留情地只留了点残渣,唉,可怜的胖熊,它只能将就着吃了。我发善心,又撒了一些玉米,给胖熊加餐。此时,闪电已经下楼,在跑步机上悠闲地做饭后运动。胖熊又呼呼大睡了,怪不得胖熊胖,闪电瘦呢!

当我无聊时,我就用筷子逗小仓鼠取乐,它们好像要跳出笼子似的。当我生气时,我就打开笼子,摸一摸它,我的阴霾顿时烟消云散。当我难过时,我便把玉米撒在二楼的卧室里,看他们争先恐后地争食,我就很开心。

感谢小仓鼠陪我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小花:

你好!

昨天收到了你的来信,我真是高兴极了。你在信中感谢我为你寄去了这学期的学费和书本费,其实根本不用这样客气,既然我们是“手拉手”的朋友,这点事也是我应该做的嘛!你现在功课怎样?写作文还吃力吗?需要哪些学习材料,你就写信告诉我,我会尽力去办的。

我们现在的学习很紧张,但是课外活动也相当丰富,上周刚刚结束的跳绳比赛中,我们班男生获得了第一名,女生获得了第二名,成绩还不错吧!遗憾的是我缺少“体育细胞”,没能参加。不过,下周学校要搞一个队报设计比赛,这可是我的强项,我一定会努力去为集体争光的,你也在远方为我加油吧!

你那里有什么新鲜事,能写信讲给我听听吗?时间关系,我不再多写了。祝你学习进步!

刘莉。

20__.3.15。

兄弟几个挤着躺,弯弯身子软心肠,看去个个像弯月,吃到嘴里甜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香蕉.

香蕉穿着一身黄大衣可漂亮呢!香蕉像挂在空中的月牙,像一把把镰刀.摸一摸弯弯的,再一捏软软的.你可不要瞧不起;它肚子里装许多许多美的享受.香蕉可喜欢换衣服了;未成熟时穿着一件青绿色的大衣,成熟时换了一件黄大衣,烂掉后穿上了黑色的大衣.香蕉的长短也不一,最短的香蕉只有手指那么长.闻一闻香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拨开香蕉黄色的`果肉露出外面咬一个软软的,甜甜的,让人吃了一口迫不及待想吃下一口.没有吃的人都会垂涎欲滴.

香蕉的品种繁多:美人蕉,千层蕉仙人蕉,青蕉,帝王蕉,芝麻蕉,等等??有的同学会说:“香蕉这么好吃那香蕉的种子在那儿,我想种。”那我就告诉你吧!香蕉里面的黑点就是种子,香蕉了种子就会出来。

听了我的这么多对香蕉的介绍,相信你们一定对香蕉有了更多地了解。也一定跟我一样,认为香蕉是一种好吃的水果吧。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十二

《这是儿子的鱼》一文讲述了我在一次钓鱼中,被周围一对父子吸引。孩子非常幸运,钓到了一条王鲑。可是王鲑体型硕大,试图挣脱鱼钩。在孩子与王鲑挣扎、搏斗的过程中,我十分着急,我的朋友保罗甚至想要上前去帮助孩子。可是父亲却一直没有做出帮忙的意图,甚至制止了我们的帮助。在孩子顽强拼搏下,最终战胜了王鲑。当孩子艰难地抱着战利品走回岸边时,父亲依然没有帮助他,只是给了他一根草绳,把鱼栓好。可是当我和保罗想要去称鱼时,父亲却让我们去问孩子,因为那是他的鱼。父亲看似残忍的态度,其实是对我的无限信任与鼓舞。正因为父亲的信任与鼓舞,我最终才能战胜王鲑。

本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情节较为简单。虽然篇幅较长,但情节紧凑,读起来让人感到十分紧张,因此学生在阅读与理解上并不是十分困难,反而会更容易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尽管多数学生已经预习过,这种猜想依然可以将他们带入到课堂的氛围中,引起他们对故事情节的注意。

在讲述中,应该抓住文中的几条线索。一条是王鲑,从它开始被男孩的鱼钩钩住,到它“渐渐到布满旋涡的下游深水区边缘”,到“猛地向下游蹿去”,到“离深水区越来越近”,到突然改变方向“蹿入灌木丛”。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鲑的挣扎是十分激烈的,换做是常人都很难轻易将它抓住。可小男孩他是怎么做的呢?他首先“冷静地进行拉锯战”,到“支持不住,双臂发抖”,到“突然,孩子不见了”,到“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到“往前一扑,钻进了茂密的灌木丛”,到最后“目光一刻也没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王鲑挣扎的十分凶猛,但是小男孩依然冷静、沉着、勇敢地与它抗争。直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勇敢与智慧战胜了它,才能够骄傲而自豪地享受着自己的战利品。在这整个斗争的过程中,一直作为旁观者的我和父亲,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我一直提心吊胆,试图去帮助男孩。而父亲虽然一开始“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儿子的一举一动”,当我们试图帮助时,父亲却制止了我们。当孩子钻入灌木丛时,保罗都已经跟了过去,可父亲依然只是在“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这里能看出的不仅仅是父亲的担心,更多的还是父亲对儿子的信任与鼓舞。直到最后,儿子战胜了王鲑,父亲依然没有过多的表扬,只是给了他一根草绳,将鱼绑起来。然而,当人们向父亲询问能否称鱼时,父亲却满是骄傲与自豪的说出“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从我与父亲的明显对比,更能看出父亲对儿子的信任与自豪,也正是如此,最终才造就了儿子战胜困难的勇气。

因此,整篇课文这几条线交织在一起。在学习时让学生整理出王鲑与儿子的战斗变化即可。对父亲的做法,需要加以引导,还不能让学生完全自主发现。通过引导,最终让学生明白父亲为什么一直没有去救助自己的儿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8928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