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千米的教案(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9:19:21
公顷千米的教案(优质12篇)
时间:2023-12-04 09:19:21     小编:LZ文人

在编写教案时,应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细化,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案的撰写应该遵循教学思路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本,仅供参考。大家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环境。希望这些教案范本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20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它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全面理解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案不仅是一份指导教学的工具,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因此,教师需要认真编写教案,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那么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任务。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教师还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确保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教具和素材。最后,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本,仅供参考。大家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环境。希望这些教案范本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一

1、算一算“公顷”。

课件演示:出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算一算,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就是1公顷。)。

2、找一找“公顷”。

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课件配音介绍:体育场、休闲广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在生活中,你还能在哪里找到1公顷?

3、用一用“公顷”。

尝试练习: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公顷?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猜一猜,1公顷有多大?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自学:1公顷的含义。

把学生带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的这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分小组合作测量长和宽,并计算出面积,再推算出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三

1、公顷“信息发布会”

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总面积达3500000平方米,合()公顷;敦煌莫高窟被誉为“艺术瑰宝”,石窟里的壁画为世人所惊叹,其总面积约5公顷,合约()平方米。但都已遭受帝国主义的毁坏。

读了这两题,你有什么感想?

2、开发商的广告。

某市刚刚新建了一个小区。聪聪跟爸爸一起去看房子,走到小区门口看见一则广告牌:

小区简介。

本小区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市绿化示范小区。占地面积12公顷,其中公馆、儿童游乐场、老人健身房、网球场、道路等公共设施占地1.5公顷,绿化面积为达5公顷。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四

(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3、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练习二十2。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五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资料,一一看。

师:齐读文字信息。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觉?这些地方的面积单位都是什么?(公顷)(板书:公顷)。

说明“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广泛应用的,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会用到“公顷”这个单位?(面积较大的,公园、森林等地方。)。

师:在计量较大土地面积的时候,用平方米就不合适了,我们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在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的时候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课件出示: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师:公顷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hm2.

(板书:hm2)。

过渡语:看来公顷是一个很大的单位。究竟有多大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我们今天也借助正方形来研究公顷。

师: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大屏幕出示)介绍校门位置。

课件演示:从校门往西到西边栏杆大约100米,接着向北走到一年级底楼办公室后墙大约100米,继续向东走到停车场西面大约100米,再向南到校门口,又是一个100米,现在同学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形状,(正方形)边长是多少?(100米)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课件插入:1公顷)。

现在,你们知道1公顷有多大了吧,请同学们现在闭上眼睛,沿着刚才老师带你们行走的路线在脑子里再走一遍,可以边走边说。

师:谁来说一下,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为10000平方米。)。

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100×100=10000平方米。)(课件出示:100×100=10000平方米)。

师:1公顷为10000平方米,那么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课件显示)。

(一起来,把我们得出的结论读一读。)。

师:反应真快!那你能从中得出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吗?一起告诉我。

(板书:10000.)。

1.练习十四第二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我们来进行小组比拼,看看哪一组反应最快。

6公顷=()平方米70000平方米=()公顷。

0.8公顷=()平方米9000平方米=()公顷。

每道题目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在做公顷和平方米的单位转换时,你怎么想的?

生: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就乘以进率,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就除以进率。

师: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掌声送给他。

:把平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只要用平方米数除以10000就可以了,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把公顷数改写成平方米数,只要把公顷数乘10000就可以了,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六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七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1平方千米;发现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一、复习:

说说已经学过的几个面积单位,注意从大到小地说。老师板书成:

公顷(红笔写)、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问:公顷很特别,说说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其它的面积单位都有“平方”两字,它没有;公顷是其中最大的面积单位,用于土地面积;其它的面积单位进率都是100,而它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说说1公顷指的是多大的面积?(要学生熟练地说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二、学习新知: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回忆“1千米”的长度:选两个熟悉的相距1千米的地方,体会相距1千米是较远的距离。

算一算: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联系实际想一想它的实际大小:

约200个操场的面积大小……。

体会:平方千米是一个最大的面积单位,它一般用于一个城市、省、国家等很大的面积。

2、学习例2:

读书上的例2,了解“平方千米”所用的地方。

3、补充:

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包括了领土、内海、领海等。

指出:我们太仓是一个县级市,面积大约有近千平方千米。

4、完整的面积单位进率: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只有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他的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注意书写格式、进率换算。

2、练一练:

(1)算一算,注意末尾0的个数。再换算。

(2)单位换算,指名说说换算的.方法,比较圆明园的面积大小。

(3)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换算方法。

3、练习十四的部分练习:

(1)以江苏省地图为参照,估一估其他各省的面积。如可以先从山西省地图中描画出和江苏省差不多大的部分,再估计剩余部分的面积。估计完后,老师报出确切的数据,检验学生的估算能力。

(2)边说边比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公顷、1平方千米。

说进率: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计算机屏幕:问“为什么不是780平方分米?”

计算机房:一般房间的面积用“平方米”

香港面积:太仓的面积有800多平方千米,香港比太仓大,应该也是“平方千米”;一个城市、甚至更大的地方面积都要用“平方千米”。

机场跑道:20公顷。

4、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了解基本情况。

估一估哪个洲面积最大?然后老师从大到小依次报出各面积,学生记录。

四、布置作业。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平方千米。

老师直接揭示:平方千米的符号表示法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想像一下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大约有多大,获得对1平方千米的初步体会。

2.算一算1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

你能想办法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吗?

4、完成“练一练”第2、3题。

说说你是怎样换算单位?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再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观察、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五个省的不规则图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估算?

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完成练习十四第6、7题。

(2)、把所有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4)、根据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总结:在进行有关面积计算的习题中,先用平方米为单位求出土地的面积,再换算成平方千米,再次感受到,计量大面积土地如果用平方米为单位,读、写都比较麻烦。如果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便于表达和交流。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九

1.要求学生事先测量好自己身体上一些尺寸,例如:自己一步有多远,自己的足长。

2.每个人都对预先准备的图形面积进行估计,可以借助身体上的“标度”。

3.将答案汇总。

4.大家共同完成对物体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5.比较大家的数据,看谁的偏差比较大,找出误差原因。

6.大家互相交流。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十

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5―7题。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

感受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图片

一、创设情景,引入平方千米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平方千米。

1、告诉学生1平方千米是多大。

老师直接揭示:平方千米的符号表示法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想像一下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大约有多大,获得对1平方千米的初步体会。

2、算一算1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

填好课本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进率。

3、1平方千米=()公顷

你能想办法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吗?

4、完成“练一练”第2、3题。

说说你是怎样换算单位?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再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观察、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五个省的不规则图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估算?

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完成练习十四第6、7题。

(2)把所有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4)根据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十一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帅,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民间流传着一些以韩信为主角的有关聪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

韩信骑在马上,了解情况以后,说:“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家走。”说完了,打马就走。两个人按照韩信的办法倒来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两半,每人5斤,高高兴兴,各自回家。

究竟是怎样倒来倒去的呢?三种容器各自装油斤数的变化过程,可从下面的表中看出。

韩信所说的“葫芦归罐”,是指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倒;“罐归篓”是指把罐里的油往篓里倒。通常分油要把油从大容器往小容器里倒,现在却把小容器里的油往大容器里“归”。往油葫芦里倒油,只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归”,“归”到第三次,葫芦里就出现2斤的油量。再把满满一罐油“归”到篓里,腾出空来,把葫芦里的2斤油“归”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芦3斤油,“归”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任务了。

公顷千米的教案篇十二

长度、面积测量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通常我们需要对一些物体进行长度和面积的估测,这就要求我们对长度和面积有一个“标度”,例如我们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张开手指,中指指尖到拇指之间的距离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标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3347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