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专业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10:26:16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专业21篇)
时间:2023-12-04 10:26:16     小编:薇儿

教案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应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这里收集了一些经典的教案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指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一

通过实践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体验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多样性,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感受到身边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提出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重点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在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难点

让学生能学会自己确立标准分类,有时能按不同的标准多次进行分类。

教学突破

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自主活动,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分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分,选择通过讲的小故事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讨论后明白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多媒体课件一套。

日用品和食品若干。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约4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提问: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3.揭示课题。

1.学生观看多媒体画面回答大头儿子提出的问题。

2.学生说出超市里的商品是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的。

二、自主活动,体验分类(约30分钟)

(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

1.分一分,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教科书上文具和学具的主题图。提问:有个做事马虎的小朋友,他把文具和学具都散放在桌子上。我们一起来帮他整理一下。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放到学具盒里?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用电脑配合显示收文具和学具的过程。

2.分一分,理一理。

(1)谈话: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一袋物品拿出来,(袋内装食品、日用品若干件)说一说袋中有哪些物品?学生交流时老师巡视。

3.学生观察后回答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应放到学具盒里。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谈话: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物品分别装到两个篮子里,怎样放合适呢?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对又快!

提问:大家评一评,分得对不对?

4.分一分,做一做。

(1)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一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起来。提问:小朋友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谁认识这些小动物?谈话:小朋友,这些动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你能把它们圈出来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鼠标点击画面上的动物,画上圈,并发出该动物的鸣叫声。除了图上的动物还有哪些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呢?小结:刚才我们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一类是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多媒体显示两个集合圈,把这些动物分成两类。

(2)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三题。它们各在哪里行驶?提问:小朋友们,这些都认识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呢?各小组先讨论,互相说一说。指导学生根据行驶地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做记号。如在天上飞行可以画个来表示,在地面上行驶可以画个来表示,在水里航行的画个来表示。

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各小组分别操作。学生把本小组分的两个篮子拿到讲台上,一个篮子里装的是食品,另一个篮子里装的是日用品。

学生检查各小组分情况。

(3)学生首先认识题中的小动物。并回答出是什么动物。学生在跳跃轻快的音乐声中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并回答。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4)小组讨论,学生纷纷互相说出各在哪里行驶。学生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三、自由发言,交流体验(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分一分的方法吗?学生追忆后,回答在生活中做过的、见到的用分一分方法的事。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多媒体显示一组房间衣屋散放的画面。提问:看了这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谈话:我们小朋友回家后运用分一分的方法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一下,好吗?学生观看后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如说这个房间太乱了,需要整理一下,准备回去怎样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五、本课小结

本课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掌握分类的方法。学会分类可以根据同一标准分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需要用到分类。

六、课末板书设计

分一分

按同一标准分按不同的标准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二

跳绳是一种有趣的体育运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跳绳》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很容易展开,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为核心,通过跳绳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1、认知目标:在跳绳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懂得一根绳能有多种玩法,学会在活动中思考,在玩中锻炼,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绳多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创造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体育锻炼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得到成功的喜悦。

跳绳组合游戏:接力跑。

运动参与群体意识团结协作自我创新。

让学生掌握多种跳绳的技巧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控绳能力动作协调连贯创新。

本课我围绕教学目标,结合体育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多元互动,主题探究的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辅导作用,采用示范法、讲解法、游戏竞赛法、激励法、评价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内容,学生自己练习,难度、伙伴、方法可以自己选择,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让学生享受跳绳所带来的乐趣。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前几课我们学过跳绳最基本的动作,今天我来学习一下把简单的跳绳动作组合到一块,大家有信心吗?)。

3、安排见习生。

1、课课练(稍息、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原地踏步、立定、散开。)。

2、在歌曲《彩虹的微笑》中,进行自编的绳操内容为:伸展运动——下蹲运动——腹背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全身运动充分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3、复习跳绳动作(稍含胸、大臂夹住、脚尖着地、),做两组不拿绳子的动作,接下来拿着绳子在老师口令的带领下可以加大难度练习。

1、讲解本节课的内容:绳子的简单组合。

(1)首先教师完整的示范。

(2)先教学生上肢的摇绳动作,双手拿绳在身体的左右两侧各摇绳一次。

(3)再学脚的动作,双臂在体前交叉的同时,手腕用力往后摇绳,双脚跳过绳子。

(4)学生原地自己练习两三分钟,感觉一下动作的要领。

(5)在教师口令的带领下完整的练习左—右—跳。

(6)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把这个组合练习熟练,然后在这个组合的基础上加上其他动作,创编4个八拍的绳操,教师巡回指导,辅导学生完成动作,给予鼓励。

(7)每组轮流展示,评比出难度最大的,质量最高的,最优秀的小组(动作熟练、连贯、创新)。

2、游戏:接力跑。

四队在每组组长的带领下先讨论一下用绳子组合成什么样的图形,每组的第一个人拿着绳子跑到指定的位置放在地上,回来拍下一个同学的手,依次进行,最后摆成一个图形,看哪组速度快,图形还新颖。

1、《爱我中华》这首歌曲作为放松音乐,进行放松动作的练习,从而达到恢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2、小结:同学们喜欢跳绳吗?老师也很喜欢跳绳,这一根小小的跳绳,不仅锻炼的我们的身体,还让我们享受到了与同伴一起运动游戏的快乐,它不光可以在课堂上跳,还可以在今后的课余时间里进行,老师更希望同学们在享受跳绳运动快乐的同时,能开动脑筋,发明学会更多有趣的跳法,让我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吧!

3、师生再见。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表,并汇报:小东跳了62下,小红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

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请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

62–48=70–48=70–62=。

62+48=48+70=62+70=。

2、探索算法。

先请学生估计以下62–48=,可能等于几,再请学生通过具体计算,进行验证。

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互相帮助。

汇报小组意见(允许学生使用各种算法)。

(1)、我想62–40=22,22–8=14,我会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所以先把48看成40,减完40,还少减了8,所以再减去8等14。

(2)、我想62–50=12,12+2=14,把48看成50,减完50,还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

(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够减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数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

用的是“不够向十位借一”的方法。

(4)、用竖式计算。.

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正确即可。

3、比较几种算法的简便性。

请学生说说以上几种算法,哪一种更为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老师认为“不够向十位借一”的计算方法比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所接受的方法。

(三)、实际应用。

1、完成70–48=70–62=。

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2、教科书第62页的“想一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3、教科书第63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没有借一,数位没对齐等。

4、教科书第63页的第2题。

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教科书第63页的第3题。

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其中“()+40”的答案不。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测,“()”可能是0,也可能是4,如果“()”是其他数,它就无家可归了。

(四)、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四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过程:电脑出示动画(见学习资源)

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状,说说是怎样分类的?

2、探究释疑:

目标:让学生 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

过程:

(1)教师用电脑出示讨论题:

a、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

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

(3)交流:

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

(4)讨论与小结:

a、说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

3、巩固与拓展:

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

过程:

(1)课本中的题改编:看图形,说名称。

(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数。

(3)搭学具:

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

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的母舰……

(4)转化: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五

1、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实践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到跳绳运动对人体的锻炼价值,并积极参与锻炼。

2、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敢于探究、创新的精神,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尝试双人跳绳的不同玩法。

难点:能够掌握快速跳绳跑中的最佳绳间节奏。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准备部分6----8(分钟) 巧用跳绳。

1、课堂常规1---2’。

2、跳绳慢跑2---3’。

4、绳操2—3(分钟)。

用跳绳做器械,进行绳操练习,目的:达到热身活动关节的目的。

(二)基本部分27—30(分钟)  熟练运用跳绳。

1、复习(1)原地的单人跳绳5—6’。

目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运动快乐及敢于控制探究的精神。

(2)跑步跳绳5—6’。

目的: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体验跑动中的绳间最佳节奏。

2、尝试双人跳绳6—7’。

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验合作的快乐及敢于探究的精神。

3、快速跳绳10---12’。

目的:发展学生的快速能力,体验快速中跳绳间最佳节奏。

(三)结束部分4—5’   体验收获。

(四)效果预计:

板书设计。

学校场地、短绳45根,小黑板一块、录音机一部。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我的自评:

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

他  评:1、教学整体设计,能渗透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观念。

2、说课与上课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学生的兴趣被老师充分激发。

4、说课、上课具有艺术性、实效性和推广价值。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六

教材72页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

2、正确地掌握10以内连加的计算。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课型

运用图理解连加含义

教具

小棒等

板书设计

5+2+1=84+3+1=8

复习时反复巩固两个数相加表示把两个数和起来的意思,由此自然将知识迁移到三个数相加,也表示把三个数和起来,从算式意义的理解上就容易多了,再将计算弄懂深化,效果较好。

环节设计说明或修改

1、口算。

8+2=10-3=8-7=6+4=0+9=

5+5=10-8=2+5=3+7=10-2=

4+3=7+1=

2、看图写算式。

(手绘图)

提问: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加法计算?

1、教材72页小鸡图(1)

电脑显示:先出现地上有5只觅食的小鸡,然后,从竹林后面跑来2只小鸡,然后再出现1只小鸡,观察完动态画面后,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提问:地上的小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3个部分)

      再把7只小鸡和最后跑来的1只小鸡加起来,(把7和1用线连起来,成5+2+1,就是8只小鸡,在算式后面写“=8”)

让学生说一说连加应该怎样计算?

小结:三个数连加,要先加前面两个数,再把得数和第三个数相加。

2、教材72页做一做左边第一道题。

摆小棒。在自己的课桌上先摆4根小棒,再白3根小棒,(与前面4根要分开距离)最后再摆1根小棒。

根据自己摆的图,想一想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板演。4+3+1=8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连加的时候要怎样计算呢?这些问题先让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的是3个数连加,计算连加的时候,要先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再把得数加第3个数。

1、教材73页练习十一的第一题。

2、教材73页练习十一的第二题。

引导看燕子图,先把题意理解清楚。

问:电线上停着几只小燕子?又飞来几只?后面又再来几只?让学生填写算式。

问:3+4表示什么?再加2又表示什么?

3、教材7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三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评讲,对个别题进行提问:你是怎样算的?

4、教材7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四题。

要求: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都要占一小格两个算式之间要空两个小格。然后让学生独立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七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4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第2——5页(数一数)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实物投影仪一台。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八

1、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操作,体会10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3、通过整理算式,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快速凑10,掌握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教材主题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景。

三、自主探究新知。

积极抢答,说出得数。

各自说说自己的分法。

生1:9个一堆,1个一堆。

生2:8个一堆,2个一堆。

1、动手摆一摆,汇报相应算式。

2、交流算式。

3、跟老师一起整理算式。

4、讨论,发现规律。

5、汇报结果,齐读规律。

复习9的组成,出示9以内的口算卡片,让学生说得数。

过渡:大家的分法真多!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种观察方法来学习10的加减法。

1、让学生用学具代替10个苹果,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指名说出相应的算式。

2、全班交流所有的算式。

3、引导学生整理这些算式。

4、讨论: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如果没有图,怎么想它们的得数?

5、组织学生汇报。

复习旧知。

创设情景,了解10的组成,为探索10的加减法作准备。

四、练一练。

五、数学游戏。

1、踊跃汇报。

2、独立完成,在小组内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讨论完成第3题。

4、根据算式说对应的意思,如:河里有10条鱼,小猫吃了8条鱼,还有几条鱼?

10-8-=2。

完成填空。

同桌合作,做手指游戏。

1、第1题:指名说一说。

2、第2题: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完成。

3、第3题。

让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出算式。

如果机灵狗再网上爬呢?

4、出示第4题情景图,让学生根据每个算式说说相应的意思,并完成填空。

提示:最后一个算式表示小猫一条鱼都没有钓到。

通过练习巩固10的加减法。

进一步巩固10的组成。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10的加减法。

9+1=1010-1=9。

1+9=1010-9=1。

8+2=1010-2=8。

2+8=1010-8=2。

备注: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九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三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言语或表情来表现自己情绪。

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社会适应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首先,我以对话的形式进入课堂常规,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在《春天在哪里》的歌曲中,进行互踩影子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在动感的《动画片》音乐下跟老师一起完成自编操,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由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为了使教学更切合实际,根据我校开展的跳绳活动情况和学生掌握跳绳动作的实际水平。在安排课时,按照由单人——双人——多人——集体、以及短绳——长绳、单绳——多绳等顺序练习跳绳的各种方法。使同学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然后让学生充分联想:用跳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练习?并练习自己喜欢的内容。

具体练习方法:1、让同学进行友伴分组,练习以前掌握的跳绳方法。

2、通过导出一种长绳的练习方法——《闯三关》。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进行分组练习,比比哪组学的快。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给出的跳绳方法练习,也可以自由创编练习,比一比哪组学的快?哪组的跳法最新颖?在教学中,我适当的参加各组的练习,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并让同学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3、最后,让学生自己想象:用跳绳我们还能做什么练习,并自选一样比较喜欢的项目进行小组练习。最后以悠扬的钢琴曲《欢乐颂》作为放松音乐,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绳作放松操。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电脑演示).唐老鸭博士: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那就开始吧!

(1)54=50+( ) 68=8+( )

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

1.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照片。(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的加减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试一试。

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教学9的加减法。

板书设计:

跳绳(8、9的加减法)。

8012345678。

876543210。

90123456789。

9876543210。

教学反思:

本节数学课,用跳绳比赛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出学习内容,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等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意识以及学习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的:

1.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照片。(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的加减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试一试”

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教学9的加减法。

板书设计:

跳绳(8、9的加减法)。

8012345678。

876543210。

90123456789。

9876543210。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向前甩绳,双脚并拢向上跳得跳绳方法。

2、培养学生不怕失败,不断努力的坚韧精神。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每位学生1根跳绳。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绳操。

头部运动,腿部运动等。

2、基本活动。

(1)引导学生自由探索跳绳的方法。

教师:跳绳有许多种玩法,现在我们用手中的跳绳玩一玩。

(2)学生分散玩跳绳。

(3)让学生集中,重点讲解双脚并拢向上跳的跳绳方法。

教师:请几名学生示范一下他跳绳的方法。教师小结并作动作示范:双手摇绳向前甩,双脚并拢跳过绳。

(4)学生双脚并拢向上跳得方法练习跳绳。

3、比赛:"跳绳大擂台"。

(1)玩法: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圈,按小组为单位进入圈内比赛跳绳。在一分钟之内,跳绳次数最多者为胜。小组赛结束后,每组获胜的学生在进行一次比赛,选出前三名。

(2)教师鼓励没有取得名次的学生不要气馁,继续练习,一定能够越跳越棒的。

4、放松活动。学生两两结伴,将绳子拉成平行线当"小船",学生坐在小床上,以"在河里洗脚"等情节拍一拍,揉一揉,放松腿部肌肉。

小百科:跳绳,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四

“18、19、20……”一天,小明正在院子里跳绳,跳得满头大汗,忽然听见“咔嚓”一声,他停下来到处看。

原来是不远处刚栽的小树,不知什么原因上半身折了,树枝和树叶痛的低下了头,这可怎么办呢?小明拿着跳绳低头着急的想。

他看见了手中的跳绳,突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只见他先把小树扶直,接着用跳绳缠绕在小树断裂的地方,小树挺直了身子,像个战士笔直的站立在那里,昂起了头。

小明没有了跳绳不能继续练习,但是救了一棵小树的生命,心里美滋滋的,他唱着歌开心地回家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五

p56、p57页8和9的加减法。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课件。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1、8的加减法。

a、独立思考。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

出示课件。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六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比赛一分钟跳绳。

首先上场的是爸爸。他长得胖胖的,最不爱运动。爸爸拿起绳子,慢吞吞地跳了起来,不到一分钟就累得气喘吁吁了。爸爸最后的成绩是70个。

接着是妈妈跳了。妈妈拿起绳子,试了试长短。她一会儿双脚齐跳,一会儿左一脚右一脚地跳。可是妈妈越跳越慢,结果跳了81个,妈妈战胜了爸爸。

最后上场的当然是我了。只听爸爸一声令下,我一会儿双脚齐跳,一会儿跑跳,越跳越开心,感觉自己真像一只灵巧的'小燕子。我的成绩是132个。

耶!今天的家庭跳绳比赛冠军是我———阮心言。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七

昨天下午,我们学校举行跳绳比赛,比赛的顺序是按班级来的,由高年级的同学给我们数个数。我只跳了140个,跳得不好,但我比赛的时候已经尽力了。因为我太贪玩了,平时练的不够多。

近段时间以来数学和语文考试也考得不好,是因为上课没有专心听,晚上回家后没有立即做作业,做作业的时候粗心,以后我要改正这些缺点,要发奋努力,争取好成绩。请老师和同学监督和帮助我。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八

今天终于能跳跳了。因为前几天忘带跳绳了。放学回到家,爸爸给了我一个惊喜,又买了一条跳绳。我好啊!我每天做好作业多跳绳,我就一直跳绳,天天跳。而且还有妈妈陪我跳双人跳,配合的很好,可以跳好几个。

爸爸和我双人跳跳的也很好。我们一家键键康康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十九

体育课上,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和二(2)班比赛跳绳”。

到了体育场上,我们拿起了跳绳,准备比赛。老师教我们要想跳得又快又好,不能太用力了,也不能光图快,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尽量少失误。

比赛开始了,大家排好队开始跳了,我按照老师教我们的方法,一、二、三、四……一转眼就跳了59个了。就在我得意的时候绳子绕在了脚下,我只能重新开始跳了,我想这次不能再得意了,跳着,跳着时间到了,我算了算,真没有想到,我竟然跳了199个。

老师统计了结果,我们赢了,我别提有多高兴!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二十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动画“做一做怎么走”。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师:认识路线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公交路线图”

二、教学公交路线图。

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我们的目的地是动物园。

提问: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

3.学生讨论,回答相应问题。

小结:除了公交线路图,有时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三、认识方位图。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中国地图,出示动画“中国一些地区方位图”

你知道成都在我们的哪个方向吗?教师将方位标放在北京的位置,让大家看成都的方位。

学生自己试着标注一些地区的方向。

四、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篇二十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拔萝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师:根据刚才的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

生: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师:你会解答吗?

生1:20+40=60(个)。

生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30+6=36(个)。

师: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4+3245-32。

12+2126-13。

…………。

54+2723-15。

(除了进位或退位的两位数加减算式外,教师把其余的算式分别写在口算卡片上,在最后的送礼物游戏中可以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477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