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正和改善。如何撰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是每个学习者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接下来是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分享,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一
我国目前需要的创新实践型人才,这是因为创新实践型的人才能够具备许多种优良的素质,而这些素质能够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就,从而能够推动与加强我国的建设。创新实践型人才及其身上所具备的素质对于我国的未来建设是必要的,下面随笔者一起探讨下经过高校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型人才所具备哪些对社会、对国家建设有利的素质,进而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能够形成优良的人格品质。对于时代要求下的创新实践型人才来说,他们应该是综合而又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都有发展。他们能够在高校的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经过高校的培养,他们能够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良的人格品质以及负责、合作、奉献等良好意识,这些优良的品质能够帮助他们在众多的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未来我国建设的精英人才。
(2)能够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是大学生所需具备的基础能力,同时也是大学生在进行创新与实践的理论基础。不同专业的创新实践的人才需要熟练掌握其不同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在经过高校的培养之后,能够掌握大量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加深自身的内涵素养,同时也具备了建设国家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进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需要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令其时刻关注各自行业的最前沿技术、消息以及发展的动向,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各个国家之间、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的双从压力之中,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熟悉以及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为我国的建设提供基础的保障。
(3)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目前我国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阻碍主要是由于我国人才供应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以及国家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人才每年都高达几百万,可是如此庞大数量的大学生进行流动却依然难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数量庞大的大学生中,真正的精英人才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动手的实践能力也较差,这就是阻碍我国大学生成为精英式人才最大的两个问题。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属于应试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往往是老师照着课本进行讲解,而同学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长时间一来,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缺乏。经过高校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得大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大大地加强。创新能力的加强能够激发大学生们的思维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等,从而改善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授课的弊端,能够使得大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探索未知的问题以及未知领域的内容,遇到一些难题时可以换种角度进行思考,妥善地解决问题。所以创新--这样的思维意识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我国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较差,实践能力的薄弱,造成大学生在就业上存在一些问题,就更遑论成为行业中的精英、为祖国作出贡献。经过高校的培养之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多显著的补充,使得他们在理论知识完善的同时,动手实践过程所体现的能力得到发展,使得大学生们获得完成某项工作和任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利于加强大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
(1)对于大学生自己的必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十多年的寒窗苦读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拥有美好的前程。但是目前的社会上对于就业岗位的竞争压力十分的激烈,要想在每年几百万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彰显自身的价值,对于如今的新时代来说,就需要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能够具有发散性思维,能够打破常规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对于大学毕业之后想要自己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则是创业的必备能力。无论是在哪一个行业,都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拘泥于传统的发展方式,尤其是在新时代的今天,而且从目前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大都具有一定是创新实践能力。
(2)就社会企业而言的必要性。如今我国正在高速的发展当中,我国企业的数量也在节节攀升,因此也就加大了行业内的竞争压力,企业要想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正增长,就需要吸收对于企业而言有用的员工,在如今这样的一个知识型社会、科技发达的时代,最受重视的人必然是拥有高端技术和知识的人,但是高端技术和知识的开发过程,同时也是创新能力实践的过程。如果没有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基础,高端技术以及知识的开发过程就不会顺利的完成,社会与时代就不会向前发展。因此可以说,新时代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必要的。
(3)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济、政治、文化都在飞速地发展当中,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后,我国的发展尤为迅猛。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实施就是一种创新实践能力的体现。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些都是之前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事情,是有着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领导人才能提出来的,而从历史的考验来讲,这样的创新实践能力的运用对于我国的发展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的。不过我国目前的创新实践能力并不够完善。
3.结语。
创新实践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日后为了自己的发展、企业以及社会的需求、国家发展的需要必备的能力。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实践能力,才能是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以及必要的,应该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二
目前,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具有关对研究生就业单位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研究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力很强,但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人很少?在调查的用人单位中,大部分的研究生被用人单位评价为“缺乏创新性?能力一般”?究其原因主要归为以下几点:
(1)研究生扩招导致总体水平下降。
(2)长期应试教育的后果。
(3)导师指导不力。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三
一、什么是“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为什么要“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这种跨世纪人才素质的培养需求,促使我们反思已往所进行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型的教学理论体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外在的:记住教师所教的语言知识和通过考试。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探索一种崭新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三、实施原则。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不应仅仅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且要遵循现代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探求的形式,应始终贯穿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级制定了情感目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主动求知。
2、实践性原则。
主体的实践性活动、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最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与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4、生活性原则。
在活动的设计中,要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与生活来学习,要在经验的范围内发现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材料;注重选择有可能引起新经验的知识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来展开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与现实、大自然的直接接触,让他们从现实和生活经验中发现课题,在多样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培养“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5、开放性原则。
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上,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求营造出民主的,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富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满足感是在一种允许提问与自由探索环境中获得的;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表现在时间上不限制在一节课和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上重视教室内环境的灵活安排与组合,同时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6、合作性原则。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进行的一种同伴间交往互助,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合作还应包括师生共同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情促知。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与学生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成绩给与积极地评价,尽量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亲切的话语及与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主要的活动方式。
1、信息差的活动。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7whatdoeshelooklike?一课中可以设计“寻人”的活动。
情景:(1)假设一名学生是公园里的保安,另一名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妹妹/弟弟,前来求助。
(2)一个学生扮演警察,另一人扮演刚被坏人抢走背包的受害者,前来报警。
(3)一个学生请另一个学生帮忙,去机场接自己的外国笔友。
活动方式:学生两人一组,合作编排情境对话并表演出来。
目的:准确地表述出人物的。
2、游戏竞赛类的活动。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4iwanttobeanactor一课中可以设计“猜职业”的游戏。
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每组给一些写有职业名称的单词卡片,让一个组员提问“whatdoyoudo?”
根据另一个组员的肢体语言表演,猜出卡片上的词汇。哪一组在单位时间里猜出的最多,哪一组取胜。
目的:强化新词汇,操练询问职业的句型,培养集体荣誉感。
3、合作型活动。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3whataredoingforvacation?一课中可以结合七年级下册unit3wheredidyougoonvacation?的内容,让同学们办一期以“vacation”为主题的英语板报。
活动方式:课内外相结合。同学之间分工合作:调查、撰稿、排版、绘画、书写等,各展所长。
目的:自由地就“度假”的话题展开交际,学习书面表达。学会分工合作,进行美育教育。
4、学习策略训练型活动。
例如:在每个学期期中与期末的复习阶段中可以安排学生就已学过的单词进行归类记忆。
活动方式:课后总结,设计表格。
目的:将单词归类记忆是一种词汇学习策略,有利于我们记单词,扩大词汇量。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四
摘要:创新能力是指运用一切原有知识和信息创造出对社会或个人有价值的新产品或新服务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以及实践教学改革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创新能力是指人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运用一切原有知识和信息,创造出对社会或个人有价值的新产品或新服务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培养创新意识、培养问题意识、学习研究方法和加强科研训练四个要素。全民创新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但是思维活跃,有时学习中会带有情绪化,学习感兴趣的知识时效率较高,反之则效率较低,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合理设计实践教学活动,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教学比重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国际上将大学教育划分为学术性教育和技术性教育。高职教育是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课程设置面向具体就业岗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种职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和资质。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岗位技能训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导入新知识到开始实训课程,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等不仅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高职学生接受的.更多是如何增强记忆力,缺少对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思维固化,难以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缺少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长期传统教育的培养束缚了学生活跃的思维,使学生难以解决在社会活动中众多复杂的实际问题。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是课堂知识传授,在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创造性不强。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这就决定了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出现实践能力培养远远落后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现象。其次,高职院校课程一般仅是围绕各专业设置,缺少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内容,虽然开设了选修课,但是效果不佳,不能有效扩大学生的视野,影响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目前很多高职学生没有远大的目标,不喜欢所学专业,缺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专业知识不扎实,缺少创新能力,这必将阻碍其未来的发展。
1.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与专业息息相关,必须满足两个要点,即注重实践性和创新能力培养,而评价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认真设计每一节实践课或实训课,认真考核每一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实践环节的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实践内容,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高职院校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尽力为学生创造到企业第一线接受锻炼的机会。结合所开设的专业,聘请企业专家给学生讲授实践知识,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使学生明确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和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提供实践教学平台。
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是实践教学的延伸。鼓励学生建立课外活动小组或者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教师可以将自己研究的科研项目贯穿到教学中,这样学生在了解本专业前沿知识的同时,又有助于完善知识架构和培养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通过以上措施积极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提供更多开展实践教学的平台。
3.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积累实践经验。在生产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现有理论和观念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新问题,从而找到创新角度,确定创新题材,经过仔细钻研、认真探索,能够深化理解自己所学知识内容,提高整体的知识水平。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全方面的锻炼。实践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实践教学的环境通常比较开放,学生的感官能力和认知能力会被激发出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科教兴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创新体系也已形成,高职院校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通过教学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强化教学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从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转变,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绍生.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m].天津:同济大学出版社,.[2]何静.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m].天津:同济大学出版社,.
[3]李才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m].重庆:重庆出版社,.
[4]李存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5]李正风,席酉民.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6]刘爱东.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7]师英杰.人的创新能力的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8]孙耀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进步———基于技术标准化的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9]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0]岳晓东,龚放.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1]周渝慧.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教育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五
摘要:在研究生培养中,机制在创新意识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构建、环节等视角出发,探析在教书育人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提出加强研究生及导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培养机制;药学导师;建设与反思。
本世纪是充满竞争、变革和创造的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国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体系和目标,把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在19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并将之定义为在新的体系里引入新的组合。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创新就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完善自身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药学的发展与从事医药学人员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也是我国医药科技发展对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的客观需要。在教学和实验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研究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基本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培养药学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药学研究生,需要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某种良好的环节影响受教育者,以使受教育者掌握培养内容、形成既定目标所规定的某种超乎规格人才的活动和过程。如果说培养什么样的药学人才涉及培养目标问题,那么怎样培养人才则涉及培养机制问题。
药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我认为是这样的:在医药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在研究生培养的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的总和。大家知道,育人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培养医药学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繁琐的伟大工程,因为它涉及到生命的意义,所以在这个系统中的各要素、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是以一定的规则来规范的,这种规则本质上应当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表现为培养理念、培养方针、培养政策以及所制定的具体实施层面的培养办法与相关规定都是很客观、很实效的。总之,医药学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就是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为目标,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激发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研究能力强、知识结构活性充足、思维的开放性大、善于发现问题的创新研究生的活动机制,是让这一培养活动得以运转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培养要素指的是构成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基本要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导师、研究生、培养内容与培养条件。
(一)培养目标是指研究生培养机构对研究生质量标准或培养规格的要求。在宏观层次,国家已经进行总体描述;在中观层次,各级各类培养机构依据专业特色、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在微观层次,就是每个研究生的培养问题。这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以宏观目标为导向、中观目标为支撑、微观目标为基础,最终构成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体系。为此,药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要拓宽本专业的知识面,面向医药建设事业的主战场,依据药学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对医药学的不同要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人才。
(二)在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教育者为研究生指导教师简称导师,受教育者为研究生,两者之间存在培养与被培养的关系,是培养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人的因素。如果说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条件是相对比较客观的要素的话,那么,作为导师和研究生就是培养要素中最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特性的要素。毕竟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执行者和第一责任人,需要他能够激发自己的研究生的强烈进取精神,从而获得创新性成果。假如对于那些没有特别兴趣、专业水平有限的学生,导师要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明的策略培养其研究兴趣。一方面,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前辈大师的创新经历去启发、引导研究生,让他们明白医药科研的重要性,逐步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导师应该依据科学发现的规律,在各个环节加以指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同时,鼓励师生间的学术交流,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营造吸引研究生积极投入科研的环境,努力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研究兴趣。所以说:一个好导师是决定培养是否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最为关键的要素,其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和谐发展而实现的。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应当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经验表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应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对此,药学专业的研究生从事的科研活动就是要运用药剂学、药物化学等科学方法去从事药品供应管理、临床合理用药、药品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从中获得新发现、新成果。在药学科研实施阶段,导师指导研究生通过科研实践来培养研究能力或实践能力。通过周密的实验设计、规范的'实验操作、敏锐的实验观察、准确的实验记录以及深入的结果分析,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三)培养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重点是使其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及实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往往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作用于研究生,并最终内化在研究生自身的思想品德、药学知识技能、医药学科研创新能力上。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六
内科学病种繁多、病情多变复杂,这就要求研究生进临床之前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对待科研要有严谨的态度,善于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提供对应的看法及应对措施。因课堂教学是培养及提高研究生能力的最基本环节,可以通过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病例讨论、专题小讲座、学术最新进展报告等,并定期在科室内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或专业知识讲座,让研究生多角度、多渠道地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科研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导师可以针对性指导学生学习内科学专业相关课程,以本专业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为切入点,进行有的放矢讲授,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本专业知识的学术进展,重视本专业发展的国际前沿学习,为今后的科研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重要依据。向他们传授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养成查阅参考文献习惯,让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临床能力制定相应的研究方向了解自己的科研课题在国内外的进展最新动态,了解目前研究所达水平,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萌发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科研技巧,熟悉科研设计方法,了解实验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2.2创立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内科学专业教师增强自己的教学技术和授课水平,是创立优良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氛围的前提,教师的职业道德、授课水平、教学技术等都会直接影响研究生课内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对内科学专业教师我们制定了以下要求:
(3)研究生多开展研讨性课程,采用启发式、双向式教学,开展pbl教学法,逐渐培养学生发散性、求异性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学术梯队,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注重培养团队主义精神。定期组织研究生科研工作汇报例会,要求研究生对目前科研工作作出总结,并提出目前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不仅对研究生科研工作完成进度起监督作用,而且对科研工作遇到的难题集思广益。同时也增进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加团队的凝聚力,促进学术团队的形成和进步,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能力。此外,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研究生的学风学纪,建立一个严谨、勤奋、认真、负责的学习氛围,要完善和健全学风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老师学生严格执行。另外,积极构建竞争机制,强化导师指导小组的实际作用。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并完成相关课题设计及写作,多基于导师引导下进行,可见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与导师主导的科研项目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导师人格魅力、自身能力、学术水平、治学风格、个人修养等对研究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故必须要重视导师素质、能级建设。严格进行导师选拔,构建招生遴选机制,每年管理部门向学生进行导师问卷调查表发放,要求其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强化与研究生的交流,并予以学术指导,拓宽研究生视野,强化实际操作技能锻炼,培养其协作能力。
2.3提高内科学研究生的学术理论水平与临床实验研究能力。
要想加强内科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首先要重视学术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进而增强实验研究能力。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5)提高对外交流参加积极性,重视课题申报与研究工作的参与。内科学研究生应参加讲座、学术会议等活动,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打好专业基础。明确临床最新进展;条件允许下可出国学习,参加学术交流与学习活动,接受专业培训。同时,研究生应重视课题申报与研究工作,将理论付诸实践,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为今后科研工作积累经验。此外,内科研究生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学习、科研态度,增强自身培养逆向型思维能力,积极采用新型技术或手段调整策略,进行全新的探索,提高自身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突破前人研究,并对医学伦理持尊重态度,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促进医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2.4增加内科学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几率。
对国内外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要加以重视,便于扩大交流的同时了解本专业在各国新的研究动态和方向,扩大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研究生大胆向国内外专家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从而拓宽学术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其次在研究生毕业课题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导师可以要求研究生定期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课题进展,归纳课题成果,按照相关杂志期刊要求撰写成文并发表,参加内科学专业为主题的研究交流会议,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外语能力,随着知识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兴盛,研究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英语听、说、阅读、写能力,才能融入到国际医学界里,吸收先进的医学知识,进行国际医学交流,也是我国医学卫生事业与国际接轨、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实际的科学研究教学中,建议学生学习背诵本专业优秀sci论文,定期进行最新专业文献的研究讨论,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学术交流讲座,辅导学生撰写英文文章,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阅读、写能力以及专业英语能力。
2.5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和学风培养。
医疗卫生事业是个特殊行业,肩负着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的重任。它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注重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首先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道德和人生观。除了对研究生进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培训,还要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教育研究生,以一种“大爱”精神与患者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定期开展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以谈话交流、专题讲座等方式对研究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务必将医德教育渗透到研究生的临床实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同时导师用长期积累的经验陶冶教育研究生,使其理解人文道德精神的价值,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文化品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对研究生的良好医德、无私奉献精神的职业道德和胸怀宽广的人文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之,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任,直接影响我国的医学事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体系的进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合作团队,这种形势使医疗科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研究生作为医疗科学的接班人,要求其科研能力与时俱进,所以对研究生的医学教育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我们医学教育者深入探索和思考,今后我们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优秀内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输送高水平的内科学人才。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七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基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要求不断提高,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下,高校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机器人教育载体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就是在这一时间段发展起来的。本文章中,笔者就对以此课程进行分析,阐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及机器人教育载体教学模式的作用,并对机器人教育载体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机器人是集机械结构、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自控、通信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集成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形式具有多样性,应用上也比较广泛。对于目前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为,保障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需要重视对机器人教育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结合,以此来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其是将机器人的理论知识、设计制作、创新构想等环节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下,通过参与到机器人科技训练实践或科研项目之中去,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并构建起学生们良好的实践创新意识。目前机器人教育载体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开展上主要包括:科技训练课程、校企合作课程、项目活动等模式。其开展和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对机器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了学生们参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二、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措施。
(一)通过日常教学改革,深化实践创新培养课程项目发展。
传统的教学中对实践创新培养内容的缺失是促使高校构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初衷,基于此,在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时候,需要注重对日常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通过转变教学主体的方法,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丰富,围绕着现阶段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构建。比方说通过将机器人设计、机械设计及机电一体化系统构建等课程进行实验关联,来进行学生们相应的能力培养和意识构建。围绕着启发式教学理念,将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单片机等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们的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实践课程占比的提升,要通过重视实践课程的建设,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之中去。
(二)加强实验实训课程的构建力度。
对于实验实训课程而言,其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并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拥有完善的实验室及实验实训基地的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展,将有效的保障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基于此,高校需要注重对实验实训课程及基地的建设,要通过整合资源进行构建,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院校独立承建或院校合作建设等方式来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来保障学生们的实验实训课程开展能够有较好的硬件保障。另外,高校还要对实验实训课程的管理和考核模式进行完善,通过导入全过程的考核机制,注重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状态的考核,以保障考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通过采取开放式的实验实训管理机制,为大学生创新理念的常识和实践提供条件。
(三)导入cdio理念注重课外科技训练开展。
通过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中融入cdio理念,围绕着机器人载体进行课外训练的开展,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们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各院校需要积极的进行活动协调和设计,通过不断的更新活动的内容,注重活动过程的引导,来激发学生们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动性。并在课外科技训练活动中,让学生们发掘自身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进行调整。例如,高校可以开展机器人创新设计竞赛,让学生们进行机器人功能、运作机理等方面的创新,并进行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将主动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与机器人创新设计进行结合,并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而且在进行机器人创新设计的时候,通过多人协同合作,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三、总结。
在本文章的研究和论述中,笔者就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通过本文章的分析和论述,能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2]骆德渊,秦东兴,黄洪钟.构建以“机器人”为载体的机电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研究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30(07):201-203.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八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中医药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其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从而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源头性和开拓型创新,进而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1-2]。研究生本身面临激烈的竞争,也需要不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必须放在研究生教育的中心地位。
1招生模式的突破。
我国现有的中医药研究生选拔有些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通过统一的入学考试,测试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虽然有复试影响,但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出现了一大批对科学研究不感兴趣,仅为了一纸文凭叩开就业大门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队伍,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研究生在校期间,很难取得创新性成果。各高校应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改进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完善复试标准。在面试过程中除了考察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还要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相关情况的关注程度等进行考察。通过全方位的考核,筛选出那些基本功扎实,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2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
大多数中医药类院校还是单项灌输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思维的余地,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研究生管理部门要树立创新意识的课程观,课程应该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课程总体规划上,加强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比重,优化培养过程,倡导个性培养。授课方式上,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开展以提出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改善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创造能力。
3构建创新型导师队伍。
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是导师和研究生,一个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导师队伍的水平所决定。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高校为了适应迅速扩大的研究生招录规模,降低了导师的评定标准,使一些不具备导师资格的教师进入导师队伍,从而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一流的导师队伍建设是关键[3]。学校应严格遴选导师,以思想道德水平较高、学术上造诣较深、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教师为主,采取动态调整机制,淘汰缺少责任心、知识结构严重老化、长期没有科研项目的导师;加强导师培训、交流,让资历丰富的导师对资历较浅的导师进行指导,鼓励导师参加国际型学术交流;建立、完善导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管理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导师的潜能。
4加强学术交流。
目前,我国中医药类院校与一些综合性大学比起来相对封闭,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交流合作较少,再加上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观念淡薄,导致科研前沿信息获取出现问题。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和思路,通过多学科、多领域专家专题讲座和不同专业研究生之间学术交流,改善研究生的思维方法,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在保障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建立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大力加强科研实验平台建设,解决研究生培养的硬件问题;加强实验室管理,整合各学科的科研优势,建立综合科研创新平台,避免科研资源的浪费;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思想开辟场所,通过各种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来推动研究生培养。总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知识的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4]。中医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受多因素复杂交错影响的,我们要在实际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找准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点,秉承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医药高等教育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研究生。
【参考文献】。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九
建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显性和隐性培养环节并重、注重科研课题的跨学科延伸的措施和途径,以期对建筑学研究生培养问题上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快速发展,高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建筑学学科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稀缺资源。为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筑学学科教育从业人员应积极探索创新教育途径,培养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建筑学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不同于以思想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学科,建筑学研究生需要综合运用科学原理,针对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工程实践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因此,善于发现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并能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创新途径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是培养建筑学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创新型研究生应该是具有宽阔深厚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提升的实践创新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个性品质,三者要有机统一。其中,宽厚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建筑工程类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实践知识及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等工具类相关知识。实践创新能力是在专业实践的创新活动过程中,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方式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个性品质是指具有对科学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与洞察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见图1-1。
1创新型建筑类研究生素质结构1。
学位论文。
相关信息。
等几方面,而对于研究生心理综合素质、实践训练技能、科研创新能力等缺少评价机制。
2.1创造三构成理论。
在对创造力的研究中,哈佛大学的阿马比尔(amabile)教授提出的创造三构成理论较有影响力。他认为,创造三构成理论包括专业知识(expertise)、创造技能(creativityskills)和工作动机。在阿马比尔的创造三构成理论中,专业知识是创造者创造能力和创造性工作的基础,而创造技能是开展创造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工作动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见图2-1。
图2-1阿马比尔的创造力三构成理论2。
2.2显性和隐性培养环节并重。
在研究生显性培养环节中,课程的设置对研究生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研究生在所修课程中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通过选修不同的课程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其创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一门课程,授课教师不同、所选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不同,其教学内容就会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深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教学方法不同也将会影响教学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创造三构成中的专业知识来看,创造能力的培养并非天赐,而是必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显性培养环节与隐性培养因素对研究生的创造力培养几乎同等重要。导师不仅应该关注研究生是否完成了实践环节,还应该关注其有效性,以明确显性培养环节和隐性培养因素的效果。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创造能力培养更是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创造三构成理论为建筑学研究生创造力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3注重科研课题的跨学科延伸。
将建筑设计和科研实践引入教学过程中,是培养研究生创造性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可通过建筑设计和科研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并在实践中整合和补充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研究和设计能力,从而由一名学生转化为符合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建筑类研究生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针对实践中科学问题,激发创新意识,研究新方法、新技艺,提升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的协作式培养模式无疑是非常适合建筑类研究生创新实践的途径。导师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在新形势、新变化下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导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将传授知识转为启发思维、激发创新潜能。
在确定研究方向时,导师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对学术问题的研究兴趣,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科的发展趋势,在专业知识的学科交叉点容易产生创新点,应重点关注。课题应具备研究意义和可行性,同时要重视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的确立,从研究方法上对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建筑学研究生应熟悉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建筑历史和建筑技术等研究方向,面对新现实和新课题,能做到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目光独具,及时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并能够总结凝练成学术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和运用科学方法使之解决。
3结语。
建筑学研究生应兼具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学习者。在有限的培养时间中,教师应及早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研究特长确定科研课题的研究方向,传授一整套研究方法,向学生提出阅读资料和提高研究技能的要求,督促研究生按时完成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建筑学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培养研究生的过程,就是对提高其创新能力的过程。这中间导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师生应该是一种科研伙伴关系,相互信赖,相互启发,共同合作,以便顺利完成建筑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目前,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还存在偏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专业实践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两院一体化”办学模式下的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从培养模式的创新入手,通过在课程体系中增设建筑设计专题与开放设计等课程,在实践环节上采取联合设计与联合科研等措施,解决校企联合培养中培养目标滞后,课程设置指向性不强,以及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问题。
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推进建筑学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试点工作。从那时起,建筑学专业学位制度逐步建立并发展。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通过高级别的系统专业教育,使研究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从事建筑设计等实用性专业技术的能力。多年来,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很多高校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还偏重于理论性学习和研究,忽视了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为解决以上问题,从创新培养模式入手,实践了国际联合、校企联合、校所联合等多种培养模式。在校企联合方面,实施“两院一体化”办学模式,即建筑学院与建筑设计研究院两院院长合一,曾经界限清晰的两个单位通过强强联手,取长补短,弥补了双方发展中最迫切的需求[1]。“两院一体化”模式下的建筑学研究生校企培养,解决了培养目标滞后,课程设置指向性不强,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实践基地缺乏软硬件支持等问题,成为具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途径。
一、培养模式创新。
度,明确了“双导师”的职责,校内学术导师以指导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为主,设计院导师指导项目实践并参与课程建设与论文指导工作。
(一)“1+1.5”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第1、2学期,研究生在建筑学院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第3学期,进入设计院参加横向科研实践。第4、5学期,在学校导师和设计院导师共同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在设计院导师指导下完成定岗实践、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的撰写。
(二)“1+0.5+1”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第1、2学期,研究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第3学期,进入设计院参加与学院导师科研课题相关的横向科研实践,同时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并确定研究课题。第4、5学期,回到学院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完成毕业论文。
二、课程体系改革。
(一)建筑设计专题课程。
选聘建筑设计院的一线资深建筑师,根据其专业的主攻方向和行业前沿科技,为研究生开设建筑设计专题课,课程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社会实际和行业发展需求,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表2)。
(二)开放设计课程。
开放设计课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设计院导师与学院导师共同组成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开展追踪学术前沿的建筑设计,实现“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开放设计课采用集中授课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表3)。
三、强化实践环节。
研究生在设计院阶段的实践环节分为以横向项目为主的联合设计和以纵向项目为主的联合科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有所侧重。整个实践环节与学位论文的选题紧密联系,工程实践为学位论文写作提供基础和准备,学位论文的研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联合项目实践。
研究生对课堂所授知识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绝大多数学生缺少工程实践经验,毕业生缺少就业竞争力。联合项目实践的目的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提升实践教学层次,教学中融入企业的岗前培训,缩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
鉴于上述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学院导师的研究方向,在设计院选择相关的项目开展联合设计,并通过配套设计院导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工程项目。通过设计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从建筑设计前期准备到施工图绘制各阶段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有关标准、规范,较好地将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经济等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体会设计全过程中建筑师的职责,了解各工种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及建筑师的综合、协调作用(表4、图1、图2)。
(二)联合科研攻关。
强化实践环节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依托研究生导师的纵向科研课题,结合设计院相关的项目开展实例研究。例如,笔者的学生在设计院实践期间,就将本人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参数化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为项目提供前沿的科技支撑。项目完成后,根据对研究成果的挖掘和整理,学生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
同时,也可以选择设计院的科研课题开展研究和论文撰写。例如,部分研究生参加了设计院作为主持单位的“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村镇小康住宅规划设计成套技术研究”,发表了《寒地村镇住宅厨房功能改善研究》《寒地村镇住宅屋顶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研究》等一系列文章,并以相关研究为基础进行硕士论文写作。
四、实践基地制度建设。
为保证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能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学院成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由学院和设计院的主管领导分别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对各自明确分工,加强各项工作的协调统一,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设计院导师聘用管理制度,以及经费、项目、成果管理办法等。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联合培养实践,研究生在课程、工程实践及科研项目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构建了完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近几年,建筑学研究生连续多次中标重大项目,并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关信息。
选题也更加贴近学科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一些研究成果对建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通过“两院一体化”模式下的建筑学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有效解决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为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探索了一条新路。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
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求。实践社群在知识交流与共享、知识创造和促进组织成员学习方而具有卓越的表现和作用,被认为是“支持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的一种特别有效的组织形式”。实践社群最早是指“成员间的那种非正式的工作联系性群体”。莱芙和温格在《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正式提出实践社群的概念。实践社群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关注相同话题、解决同样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相互作用的价值,他们非正式地组合起来,不断地交流思想与分享信息,相互探求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谈论各自的经验、诀窍及需求,加深对某一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包括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养成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增强创新实践等方面。实践社群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核心内容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和契合度,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可被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实践社群是社群成员完全基于自愿并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是在涉及的知识领域、成员的兴趣或关切的主题相一致的情境下形成的,它是自发形成的特定人群的集合体。培育研究生实践社群的首要任务,就是识别出那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实践社群,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与扶持,使其尽快自觉地摆脱各种不利发展因素,形成真正的研究生实践社群。有些实践社群初期只有几个人,成员只是喜欢聚在一起随意地交流与分享,成员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非正式群体活动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实践社群是研究生在和自己有着相同专业领域问题的人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关系网络。识别潜在的实践社群,需要深入到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建立和谐的师生交流通道,细致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各类需求、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式、社交娱乐等方面。在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环境中,可被视作是研究生实践社群胚胎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学术性社团。学术型社团已具备了实践社群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生实践社群的重要雏形之一。高校一般都拥有数量众多的学生学术性社团。据北京大学招生网提供的数据,该校学术科创类的学生社团就达81家。清华大学也有众多由学生自发组建的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突出代表有“三角洲”工作室、天空工场、mathn,团队、合成生物协会等。第二,研究生交流、分享信息,及建立关系和声誉的各种非正式网络组织,主要有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兴趣团队等。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模协会、微软俱乐部、北斗巡星会等兴趣团队。第三,创新型科研团队或学术团队。其具备了实践社群的基本要素和组织形式,研究生不断参与创新型科研团队或学术团队,便于建立起志趣相投的非正式交流的群体,逐渐形成真正的研究生实践社群。从构成要素上看,一个实践社群具有知识领域、社群、共同实践三个基本要素。判断上述实践社群雏形能否发展为真正的研究生实践社群,必须观察领域、社群和实践三个基本要素如何组合和运作,只有“平衡地发展这三个元素才能使实践社群成为承担知识创造和激发创新的理想组织形式”。
二、聚焦战略性的学科领域主题。
实践社群本质上是一个将对某一主题感兴趣的人们紧密联系起来的非正式网络。相同的兴趣及知识领域是实践社群成员交流、分享与信任的基础,也能使成员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感,成员深知分享什么、如何提出观点见解及怎样采取行动。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非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和记忆。研究生自发地形成实践社群的初衷,绝大多数是为了解决所研究领域的问题,及对与同行交流抱有极大期待。研究生只有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才有可能提出新问题。当研究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现成答案时,实际上就找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点。研究生通过不断地在实践社群中的请教、交流及研究,就有可能获得创新性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则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创新意识。研究生提出问题、主动学习、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不断丰富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的`过程。
研究生实践社群的领域主题应集中于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而且主题范畴要适合。一方而要避免主题出现过于宽泛空洞、可行性不强、远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等情况,另一方而也要防止出现主题过于细小具体、可持续发展空间狭隘等现象。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最好能参与到研究生实践社群中,基于国际或国内领先视野及个人丰富的经验,协助研究生将主题逐渐地聚焦和不断修正。还应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学术传统、发展战略规划等,为研究生实践社群主题的聚焦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建议。当然,研究生实践社群的发展具有自发性,领域主题也应是自发地形成的,不能进行直接的指派或粗暴的干涉。同时,鼓励研究生实践社群的领域主题体现多元化、区域化特征。
研究生以问题为导向,把自己独特的学习、科研经验带入实践社群,在共同的学习、实践中不断讨论新的观点,探索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样就会产生学习、科研的最佳实践、方法诀窍与经验教训等新知识,形成研究生实践社群知识库。实践社群成员之间一般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共同关心的问题、相近的知识领域及储备、相似的发展背景等特征”。实践社群成员的这种特征,有利于他们在知识交流和经验学习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进而促进成员间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共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能使研究生在实践社群知识库中准确地识别哪些是他们在学习、科研中最需要的,然后再以有利于成员接收和理解的有效方式传递出去,与其他成员共享。研究生不断地参与实践社群,就会不断积累创新实践的经验,不断增强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研究生实践社群的成员一般由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他们自愿地就共同关心的领域主题进行各种非正式的交流,通过持续不断地互动来加深对这个领域的知识、科研经验及技能的认识,从而促进成员的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理论上,研究生实践社群欢迎与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人员参与,实践社群的范围可以超越单一的高校组织边界。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实践社群的范围过大,成员之间的异质性可能就会过大,就会使成员难以形成身份认同感,导致成员之间交流、共享困难,科研经验、方法诀窍等隐性知识很难显性化与转移,影响实践社群发展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社群范围过小,成员之间知识领域、实践经验、思维方式等高度一致,同样不利于成员的知识创新及创新能力培养。所以,应根据研究生实践社群的主题范围、成员的背景差异,适时地引导研究生实践社群形成合理的组织边界,确保实践社群作为激发创新的组织形式的本质。
实践社群的理论基础是情景学习理论,其强调知识习得的社会特征和情景性特征,强调学习本质是一种社交行为。从组织层而上看,研究生在实践社群的非正式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巨大的共享知识库,使组织记忆内嵌于其中。这种组织记忆保留相关的实践知识、科研经验、诀窍技能、问题情境等,保留在研究生非正式互动、交流的经历中,形成了研究生在学习、问题解决和创新行为中可能的线索。当再次遇到问题时“社群成员可以依赖实践社群记忆和共享的知识库,成功地解决每个新问题”。实践社群这种情境性学习过程,还可以促进研究生转移和共享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的获得能够促使研究生快速地解决问题,加快他们的学习曲线,发展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加实践社群的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核心层,其成员通常积极地参加实践社群的各种活动,核心成员一般很少;核心层外边是积极层,成员一般定期地参加实践社群活动,但没有核心人员那么频繁、投入和专注,积极层人数也较少;最外而一层是外围层,其成员很少或偶尔参与实践社群活动。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核心成员承担着组建、管理和维持实践社群的重大职责,是实践社群成功的关键。研究生实践社群核心成员一般有良好沟通能力,受到成员普遍尊敬,知道如何保持成员的兴趣、促进成员的自发性并把他们彼此联系起来,能不断寻找实践社群新的主题和领域,及时与外界进行联络沟通,保持实践社群的发展稳定性、知识共享和创造的活力等。核心成员的成长也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但仍需要积极关注研究生实践社群核心成员的成长,必要时给予及时的关心和扶持。有研究认为,实践社群核心成员一般应具有敏感、外向、温和、开拓性、高利他性、灵活性等人格特质。
实践社群具有的开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基础。目前,研究生缺乏激发、鼓励创新活动的培养环境和氛围,大多数处于聚敛性思维状态,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社群天生具有开放、自由、信任的组织文化,可以产生熏陶与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研究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思想深刻。此外,实践社群良好的沟通性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保障。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可以引导研究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断的头脑风暴中使创新思维得以潜移默化地形成。研究生通过在实践社群内不断地相互交流、学习、碰撞、融合,激发他们不断提出新问题,拓展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加强了创新理念的培养。
高度信任、共享的氛围是研究生实践社群有效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信任将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共享欲望,在信任的基础上,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实践社群的活动,分享知识与经验,实践社群的创新能力培养功能就会出现放大效应。开放的思想、共同的理解和相互的信任,能够促进实践社群成员之间知识的主动交流与共享;知识交流和共享反过来又能改善实践社群成员的关系,增强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并促成信任、共享的实践社群组织文化。为了有效地发挥实践社群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作用,需要成员之间高度信任,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并鼓励成员使用源自实践社群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实践社群是一种非正式组织,面临着经费、场地、设备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实践社群非常脆弱。温格等人在研究中多次提到组织的物质支持对实践社群培育与维持的重要性。只有保障必要的活动经费、人力、场地、设备等,才能使研究生实践社群之花具有茁壮生长的沃土。首先,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是研究生实践社群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其次,提供适当的交流平台,针对特定领域组织专业性的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实践社群的形成提供相关基础设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研究生设置了实验室(工作室),或把研究生实验室和导师的办公室(实验室)一体化,为研究生交流与互动提供了空间保障。此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促进实践社群的形成和维持。研究表明,网络技术在实践社群的形成和维持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建设性能良好的互联网系统,研究生实践社群成员可以随时将自己最佳的学术实践放在互联网提供的空间上,以便供更多的人随时参考、探讨和交流。
总之,实践社群理论自产生以来,就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目前,实践社群的许多研究与实践都是在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背景下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果表明:实践社群是知识转移、共享和激发创新的有力工具和组织形式。国内有研究将实践社群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领域,认为实践社群是教师个人知识增长的理想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将实践社群“移植”到研究生培养中,认为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重点探讨了如何培育与维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社群。我国对研究生实践社群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一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质量,还对提高我国医疗科学的整体水平有重要影响。随着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加强对医学研究生培养更是至关重要。怎样促进和提高内科学研究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课题研究素质,以更好补充社会对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并且对内科学医学事业的发展亦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经历和科研中发现的问题,关于目前内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近况和不足,对提高内科学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作一简要总结。
1内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1.1研究生生源质量良莠不齐,临床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我国正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增加,而且研究生无执业医师资格证,因此无法单独管床及进行临床诊治操作,从而使临床技能培训机会大大减少;此外由于面临就业困难的压力,部分内科学研究生在本科实习阶段开始忙于考研复习准备,很少参加临床转科实习,造成临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1.2研究生人数与教学之间矛盾突出导师指导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普通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考研队伍不断壮大,造成临床研究生人数大大增加。但医院各科室导师人数有限,故导师单独指导研究生的时间相应缩短;部分导师由于工作繁忙,不重视科研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1.3理论知识教育存在不合理之处。
目前内科学专业研究生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学习效率不高,很大原因还是由于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对新时代的学生缺乏吸引力,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不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尽管近年来各高等医学院校引进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为生动,易懂,但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二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当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基础医学(basicmedicalsciences,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的基础,为研究人类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2]。基础医学研究生是现代医学体系搭建的承载体,其发展的结果左右着医学体系的未来。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既往的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无论培养模式,还是教学模式均存在一定滞后[4],如科研实践参与不够、创新意识缺乏等。我校基础医学院早已关注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近年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培养进行初步探索并总结如下。
1科学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是创新培养的指导原则。
近年来,随着我校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学习由原来的1年改为半年,培养方案的更新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在学校总体规划下,基础医学院在对各相关学科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以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指导,结合我院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特点,制定、修改并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的创新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规范新入学研究生实验操作出发,到常规实验的系统化培训;同时利用新建成的基础医学科研中心平台开设“生命科学技术前沿”课程,进一步对研究生实践技能进行培训,为创新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培养方案的创新中,突出“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或做学术报告每年10次。
2创新团队建设是创新培养的人才保障。
强大的师资力量,优秀的学术团队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研究生的人才保障。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引进富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进入我校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重点加强现有人才梯队的建设。近3年来,该院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出国学习共有10人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4人,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4人,已获得博士学位10人;引进具有博士学位9人。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当前,我院中青年学术骨干正逐渐成为我院研究生培养的中坚力量。
3构筑高端科研平台是创新研究生培养的物质保障。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基础医学科研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面积2.2万m2(其中公共平台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4600万元。中心以开放、共享为理念,可以开展核酸水平、蛋白质水平、细胞水平、组织学水平等各项生命科学研究。同时拥有p2实验室,为人类病原学研究提供平台。该中心自对外开放以来,为基础医学各专业学生开展高新实验仪器设备培训25次,参与培训356人次数。迄今,使用各类仪器设备人数达230余人次;此外,两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药物防治特色重点实验室与现代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也参与构成了基础医学科研中心。高端科研平台的搭建,为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4搭建学科合作、校企合作平台为创新培养插上腾飞的翅膀。
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多学科合作,是当前医学发展的趋势。基础医学作为医学相关学科的基础,加强多学科合作更有利于学科的纵横贯通,拓宽研究思路。我校基础医学相关学科在这条路上已经迈出第一步。如人体解剖学和临床影像科室及骨科学专业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学科的纵横研究,为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增加思路。又如病原生物学与临床血液科、循证医学合作,探讨病原感染在血液系统肿瘤发病机制的相互关系;与临床检验科室合作筛查临床耐药菌,探讨临床耐药菌株的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原则;与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合作,探讨感染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等;这些合作一方面增加了学院申报大项目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研究生也在多个实验室及不同学科导师及同学中扩大科研接触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因此,改变传统模式,加强多学科的合作,是今后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趋势。
同时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日益扩张,大力拓展和挖掘各种现有或潜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解决当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5]。因此,经过学院的多方努力和深入磋商,基础医学各学科与贵州省疾控中心、贵医附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肺科医院、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研究生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发散学生的研究思路,促进产学研转化。
5加强学术交流为创新培养提供沃土。
以基础医学“宗恩”博士论坛为载体,在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二级学科内部根据自我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旨在为研究生培养营造学术氛围,增强学术交流,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展示研究生风采。如“病原生物学论坛”,一方面通过邀请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专家、教授做客“病原生物学论坛”,为病原生物学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做学术讲座,在学科内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每学期做读书汇报或课题进展汇报等,通过将他们的工作在学科内部展示,从而营造一定的内部竞争气氛,促进研究生的共同进步;迄今各种各类报告已开展60余讲。同时,基础医学院每年年底举行学术年会,要求3年级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报告,2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工作进展汇报,请相应专家打分,评选出学科内部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并给以一定的物资鼓励。除此以外,各学科内部常规还有围绕导师团队的课题组会,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工作,逐步增强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在学科内部,不同学科之间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宽了学生与教师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当前我校研究生管理是在校级管理制度下开展二级管理模式。尽管还没有很大的教育与管理自主权,但是二级管理的优势已经显现。作为二级院系,通过二级管理,可以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好地督促导师加强管理。当前,基础医学院设有专人进行研究生管理。基础医学院设有1人专门负责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主要负责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监管和督促。自开展二级管理以来,已初步拟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学中期检查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开题报告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参与教学管理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课题进展检查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与预答辩、答辩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行进一步规范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各项工作。同时基础医学院还成立了研究生培养督导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相对于其他类型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有其共性,更有其特殊性[7]。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有赖于完美的顶层设计,多方参与作为管理人员,坚持科学规范的管理及热情周到的服务;作为导师,做到尽心尽责,德智并重;最后,作为主体的研究生,在不断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同时,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总之,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道路。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研究生的培养,可以说研究生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但这个高素质是否符合研究生培养的标准?是否算得上是国家所希望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可以说未必,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出现了许多问题,直接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达不到学校、社会甚至国家所期望的标准,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不仅仅是某个单位或部门的个别原因,而应该是各部门和社会共同造成的结果。
研究生培养质量出现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研究生学术质量上的问题,衡量一个研究生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其学术成果的质量,但现阶段我国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质量面临许多问题。
一是欠缺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刚入学的研究生由于在本科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无法从本科阶段很快地进入并且适应科学研究领域。首先就是对各种科学研究所必要的基本的研究工具无法熟练使用,如对文献检索工具(cnki)不熟悉,无法正确进行知识的检索、收集以及利用,导致学生不知道从何处获得自己研究需要的文献以及资料,无法开展研究。其次是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以及著作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无法对其专业学科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和掌握,导致很多时候其研究的内容可能已经过时却又全然不知。最后是对于收集到的文献无法进行正确的、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以及整合,导致很多研究生在进行文献整理的时候不知从何下手,甚至看完所有收集到的文献后无法得出一个整体的判断。
二是日常进行的学术训练的水平不高甚至根本没有学术训练。很多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只写过一篇资格论文和一篇学位论文,研究生生涯的两年或者三年再无任何文章,造成其十分缺乏学术训练。由于这个原因,很多研究生无法顺利拟定研究内容以及实施方案,导致选题的时候出现所选课题过大或过小、是真问题或伪问题的情况,有的还会面临所选问题根本没有研究价值的情况,最后只得依靠导师来选定题目。即使是开题之后,很多学生也会出现不知道如何去写,甚至对于问题本身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文章最后成为各种文献的堆积,没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到最后答辩阶段,很多学生缺乏清晰地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思路,欠缺在短时间内将自己或者是别人的观点进行整合和表述的能力。
三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不足,无法生成高水平的论文。首先,很多研究生论文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问题、轻理论;重宏观、轻微观;重现实、轻历史;重国内、轻国际;重追随、轻前瞻”[1],无法正确拿捏研究问题的核心。由于很多高校本科阶段并没有对学生论文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指导,导致很多研究生在进行科研时无法适度把握论文的核心及研究的重点,多数研究停留在对于前人研究过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归纳层面,而且研究的问题缺乏理论基础的连贯性、逻辑性。现阶段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对于宏观问题中个别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度研究的阶段,不应只停留在宏观层面,这最终只会导致研究问题的空洞且研究价值较低。与此同时,研究的内容不应仅仅再依靠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学研究仍有一段距离需要追赶,所以科学研究应把视野放在国际正在进行或还未进行的研究领域,以此来缩小国内科研水平与国际间的差距。
四是研究生论文成果普遍缺乏创新性。这个问题集中出现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中,很多学生所研究的问题缺乏创新性,主题陈旧,内容老套,很多观点只是引用而没有自我见解。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的文献整合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而对于研究问题缺乏创新性的主要原因,有些研究者会归咎于前人已经把能研究的领域研究完了,无法进行再创新,但这种想法出现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文社科類研究在现阶段应该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研究者应将自己专业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其他学科或专业领域的问题上,这种创新性研究能力正是现阶段研究生所缺乏的。所以说当今“我国研究生质量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过去优势的丧失,而是长期存在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性不足”[2]。
1.选拔制度欠缺。
我国研究生选拔方法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其主要方式是根据其导师或学校意见、本科阶段的成绩状况、gre考试成绩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选拔。而我国研究生选拔绝大部分是通过研究生考试一种方式进行,虽然说这种方式是现阶段最为公平的选拔方式,但是其考查内容仅限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无法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唯一能够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面试,在整个选拔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学生是否考上研究生的决定性因素仍然是笔试成绩。这种应试选拔机制使得学生习惯于掌握现有的知识,在固定的知识体系中思考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
2.教学方式不合理。
研究生的培养应该以沟通、交流为主,但是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依旧是本科阶段的复制,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倾听。这种方式严重影响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一味地接收无法让学生形成独立的研究意识。并且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很多都是“陈年往事”,不具有时代性,起不到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学校在这其中也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并没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合理交流的机会,而仅仅是为教师排好课表,为学生上传课表,并且要求教师达到学校对于教学任务所设定的指标,这也是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原因。
3.导师个人的原因。
研究生扩招后很多导师同时带六七个学生,导师无法全面顾及每名学生的各个方面,很容易忽视一部分学生。而且研究生导师均为博士,是大学科研任务的中坚力量,每位导师都身负繁重的科研任务,在进行完正常的授课后基本没有时间顾及学生的状况,导致学生在失去导师的监督后出现散漫的状态。再者就是大学教师的工资并没有达到其需要的标准,所以很多导师在校外也承担一些“辅导”任务,占用了导师的一部分时间。
4.学术环境腐坏。
每名研究生畢业之前必须要完成一定的资格论文,数量依据学校的要求而定,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迫于准时毕业的压力,急功近利地通过一些不正规的渠道或手段来发表论文,而且一部分期刊在利益的驱使下放弃学术原则,不顾学生的论文质量,只要版面费到位,文章即可见刊,这一利益环严重影响了学术论文的质量,阻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污染了学术环境。同时,学校对于学生资格论文的审查也仅仅是表面文章,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审核,这也让学生对于资格论文的重视程度降低,最终给了一些社会上的不正当渠道以可乘之机。
5.过程监管不足与缺失。
对于研究生的管理,很多高校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每个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我国的入学政策是“严进宽出”,研究生亦是如此,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校对于研究生的监管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监管举措,对于研究生的监管仅仅停留在入学的筛选阶段,而对于入学后的研究生培养阶段缺乏监督与评价。
三、解决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问题的对策。
研究生招生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个关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招生选拔方式进行改进。一是在选拔过程中考察学生本科阶段参与过的科研活动的次数,以及取得的成果,尤其是本科阶段的论文完成情况,可以看作是其学术能力的体现。二是合理优化配置资源。目前,对于推免学生的审核,很多大学设立推免资格,可越过研究生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这对于很多有意报考这些大学,但最后由于统招名额减少而不得不调剂的优秀的学生是不公平的。那些由于本科出身不同,但能力卓越的优秀人才由于一些大学推免人数过多而与其失之交臂,这让原本为了公平而设立的统考制度显得不是很公平。三是形成导师和学生双向互选的机制,让导师有相对自主的选择权利,挑选那些思维能力强,具有学术精神的学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入学质量[4]78。
研究生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内容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强教学内容的严谨性,教学内容应形成一个严谨的逻辑环,具有连贯性,而不是天马行空地进行探讨;注重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应该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性,不能只停留于理论层面,没有现实证据依托的科学就是伪科学。其次是模式方面,研究生的教学应该摒弃本科阶段的传授模式,转变为交流模式,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的练习,增强学生面临突发性的学术问题的反应和归纳能力。
3.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这里提到的导师队伍的水平不是指导师学历的高低,而是导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水平。不论导师是何种学历,处于何种地位,得到过何种荣誉,都要将师德教育放在教师教育的首要方面,在研究生教育较为发达的英美等国家,导师科研水平的高低仅仅是对导师评价的一个方面,导师的道德品质、师生关系等方面也纳入导师综合评价系统,基本形成了以学生评价、学系评价、同行评价为主体的三大评价体系[5]。所以,增强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提高导师水平的重中之重。
4.改善科研学术环境。
国家应加大对个学术期刊的监管力度,提高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彻底斩断中介对于学术科研的介入。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通过正规渠道发表论文,提供论文的发表渠道,监管学生发表论文的质量和内容,努力净化学术环境。这不仅要求学术界要对科研环境进行改善,更要求社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对于论文发表渠道进行严格的筛选,不应让中介等非正规论文发表渠道充斥检索界面,正确引导学生发表论文应是各机构、各单位共同的责任。
5.加大培养过程的监管力度。
一是强化教学过程督导检查。成立研究生课堂教学督导组,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学位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员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学位课程考试、实践实习等主要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和监控[4]79。二是加强对学生学位论文的监管,从文献的收集、分析到整理,对各个过程进行指导和考核,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是健全和创新研究生全程淘汰机制。依据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条例的规定,把全程淘汰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落实课程学习、中期考核、综合素质、开题报告、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申请等环节的淘汰制度,加大淘汰力度,增强研究生主动学习的紧迫感和积极性[6]。
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不是研究生本身的责任,也不是学校、教师、社会等单方面的责任,而是整个学术界乃至于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研究生的培养不应仅仅依靠教师或者学校,而应该是寄希望于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我国今后的发展,高素质人才决定着今后社会的发展动力强劲与否,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政策制度还不够成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将很大程度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优质的研究生群体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晓东.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及对策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7):70.
[2]廖湘阳.研究生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06.
[3]张建林.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1):152.
[4]滕克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2).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四
社会往往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功利性的价值判断,学生也会认为“当老板、赚大钱”就是创新创业的成功。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一些学校的视野,导致部分学校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一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仅仅流于形式,学生无法深入体会创新创业实质,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只能成为“纸面工程”。
2.1以建立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基础。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以课程为本,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如美国一些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体现了对创业者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全面要求。
其中的核心课程就设有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其选修课程则涉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和社会分析等领域[1]。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五
创新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英语学科来讲,我们教育教学的重点不是教给学生多少语言知识,而是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尽一切可能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并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力图结合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交流一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实践做法。
1。在对话课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主要是针对对话课的特点采取的一些方法。一是移花接木法。英语对话课一直以学生反复操练课本中的对话内容为重点,以期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但是从初一开始一直使用这样的模式就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而且有的对话内容过于简单,有的又过于复杂,语言背景也往往不符合学生的口味和实际。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常常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实际情况,自编对话。虽然学生在“创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语言障碍,但是学生的兴奋点却被激活了,他们在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后,不再把学习对话当成包袱,参与意识大大提高了。二是改写法。针对有的对话,可以让学生大胆地用不同人称、不同形式改写成日记、故事、书信、说明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使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和掌握对话。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三是辩论会。有些课文可以将同学分成两组进行辩论。大部分同学都很感兴趣,经过认真搜集材料和精心准备展开辩论,很有针对性地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尽管有些同学未能发言,但他们深受感染,决心以后更加认真地练习,争取下次机会。
2。在课文讲授中培养创新能力。一是注重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朗读是对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开出的最有效的一剂良药;其次,朗读可以有效地纠正语音语调;再次,朗读可以很好地强化记忆,实现背诵;第四,朗读可以直接培养英语语感,增强学习情感;第五,朗读可以充分培养英语思维。
二是采取复述和缩写方法激发创新。复述课文内容是一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我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抓住文中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对相关词语和句型进行替换或改写后按照一定的线索把课文口述出来。这种对语言的再加工过程,不仅是一个强化记忆、前后联系、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思维中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同时又不拘一格,无固定的标准答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个性发展的空间,在分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缩写,同复述课文一样,都要求在抓住文章核心意思后,用已学过的熟悉的短语和句式创造性地把文章加工成一篇中心明确、简洁明快的短文,不同的是,必须动笔整理成更加简洁的书面文字。三是放开思想续写文章进行创新。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四是适当采用列表方法强化创新。3。在试卷讲评课中培养创新能力。英语试题题量大,不可能逐一详细讲解,即使选部分题目细讲,总还会有一些同学听不懂,没讲的题目就更不用说了。我尝试着给学生参考答案后,让他们展开讨论,相互交换看法,弄清整个题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还可以怎么样”,然后总结得失。一是针对单项选择题的讲评。主要让学生讨论“该题考查点是什么”、“为何选这个而不选那个”、“围绕这个考查点,还可以怎样出题”。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明确了考查点,联系了相关知识点,也学会了合作学习。二是针对完型填空题的讲评。完型填空题是绝大部分学生最头疼的题型,难就难在一篇完整的短文被剜去十几个空格以后,学生阅读时思维出现断裂,难以得到一个连贯的整体意思;注意力也被分散,想看文意,忘了短文结构,想看结构,又忘了前后意思。针对这种情况,要适时建议学生不看选项直接在文中空格处填空,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断裂现象,保证了思维的连贯性,从而逐步养成跟着前后文章做题的解题思路。学生感觉效果不错,而且减轻了负担。三是针对书面表达题的讲评。如果仅仅按照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写作训练,即完成“给学生材料——学生完成——老师批阅——老师讲评”这样一个过程,很难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如果在第二步前加一个步骤——求异思维加工,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思考,运用所掌握的句型结构,尽可能用多种方式表达材料中的要点,这样的训练效果大都事半功倍。
1。强化英语课外阅读,重视英语起始写作。学校一般会订阅配套英语课外阅读,要让学生每天或每周阅读一定量的语篇,用小本子摘下生词,并抽时间讲解。久而久之,词汇量会有所提高,语感也会增强。另外,现在的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展开,在每个单元结束的时候,我都要求学生做一篇习作,通过练习学生兴趣大增。2。用足有限的资料,发挥最大作用。学生身边有资料,要留时间给他们做,然后收上来批阅并讲解,表扬态度认真、错误少的同学,帮助部分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增强他们学英语的信心。3。强化课外参与,拓展创新空间。学生的课外参与是课内知识的延伸和生活视野的拓展,因此,学生的课外参与是有目的性、针对性的。首先,教师可利用学生的特点,布置他们感兴趣又有乐于完成的课外任务;其次,还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参与手工性任务;再次,角色性任务参与也是学生的课外活动之一,如节日时给老师用英语打个电话等。事实证明,有实际操作意义的任务都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六
最近看到一则教育案例,对笔者触动很大,深感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未被充分重视。案例是这样的:一场大雨过后,活动场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蚯蚓。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发现它在场地上躺着,于是一个个好奇地瞅着它,有的蹲着,有的猫着腰,有的踮起脚;一会这个用小手轻轻地触碰它,一会那个用小脚试图轻轻地踩它……正当小朋友们观察得起劲时,老师温柔的声音传过来了:小班的宝宝,快来抓妈妈的‘尾巴’哦。在老师的呼唤下,小朋友们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可是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孩子偷偷地跑过来关注这个不速之客。这时,老师走来了,对孩子们十分生气地说:还不快来抓我的‘尾巴’!……在幼儿户外活动中,常常会无意间闯进一些不速之客,这些不速之客往往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致使一些孩子表现出一些不听话行为,如案例中孩子偷偷去观察蚯蚓的行为。有些幼儿教师往往不能正确看待幼儿的这种不听话行为,认为这些幼儿不遵守纪律,于是会感到非常气愤而批评幼儿。殊不知,幼儿正是出于好奇才表现出了这种不听话行为。
一、巧用不速之客,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由于幼儿的知识贫乏,他们还没有见过自然界的许多事物,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一些没有见过的小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案例中,许多幼儿可能是第一次见到蚯蚓,出于好奇,幼儿很想认识一下这位不速之客,而忘记老师正在组织进行的游戏活动,跑到蚯蚓旁去观察蚯蚓。在这位幼儿教师看来,老师不让看,不让做的事情,幼儿偏要看、偏要做,这些幼儿有些不听话。
好奇心是一切问题的源泉,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好奇心是天生的,而最能激起这种好奇心的就是自然界中鲜活的事物。幼儿对不速之客进行围观,实际上是幼儿好奇心的表现。如果幼儿教师此时只是斥责幼儿,就会扼杀幼儿的好奇心,破坏幼儿的求知欲。幼儿教师应该正视幼儿的这种好奇、求知心理,利用这一不速之客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幼儿教师可以讲一下蚯蚓的生活习性,如蚯蚓生活在地下,喜欢夜间出来活动,蚯蚓的活动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是一种有益的动物。此外,教师也可以讲解一下为什么蚯蚓在雨后会爬出地面,因为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来呼吸,下雨之后,土壤里的空气被雨水挤出来了,土壤中的空气缺少,所以蚯蚓只有爬出地面进行呼吸。这样,幼儿教师的积极引导,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一些新知识。
二、正视幼儿的破坏行为,呵护幼儿的好奇心。
因此,幼儿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幼儿的这些破坏行为认为是搞破坏,应站在幼儿好奇心的角度来看待幼儿的这些行为,了解幼儿这些破坏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对于幼儿这种探索性的破坏行为,成人应理解,并予以鼓励。
幼儿教师可以建议家长给幼儿买些可以拆装的玩具,让幼儿自己拆装,了解玩具的原理。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好奇探索的心理,又不会带来玩具的损坏。
善待幼儿的提问,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随着幼儿的成长,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发展,但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的限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他们不懂的事情,所以幼儿的提问也会越来越多。幼儿问得最多的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水是怎样变成冰的?我走,怎么星星也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有些幼儿教师和家长由于比较忙,就禁止幼儿提问题,或者对幼儿的提问敷衍了事。殊不知,幼儿好奇心的主要表现就是喜欢提问题。
面对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幼儿教师和家长应合理对待,采用合适的方式予以实事求是地问答。对于简单的问题应及时问答,对于复杂的、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和幼儿一起探寻答案,因为在参与的过程中,既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又可以使幼儿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幼儿在提问时,幼儿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倾听,因为注意倾听能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这对于幼儿好奇心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强化。
四、走出听话教育的误区,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往往把听话的幼儿称为好学生、乖孩子,这些幼儿常常会受到表扬,而不听话则往往成了坏学生、坏孩子的代名词,这些幼儿常常受到批评。因此,我们也常常这样教育孩子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有调查显示,许多家长和幼儿教师也认为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不听话的学生是坏学生。
幼儿不听话的言行常常会惹怒家长和幼儿教师,殊不知,顽皮、淘气的幼儿往往具有很强的意志力、独立性和好奇心。我们一定要走出这种听话教育的误区,因为这种听话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认识到幼儿顽皮、淘气、不听话,是幼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发展的结果。幼儿教师和家长在评价幼儿时,不能将幼儿听话与否作为好学生、好孩子的唯一标准。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七
对于创新思维这个词的含义目前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述。对其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方式。狭义的创新思维指形成新的理论和新发明或发现及塑造出新艺术形象的一种思维方式,所强调的是思维的成果独创性、前所未有性,而且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以及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广义的创新思维是贯穿在人们提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所有能对创新成果发生作用的思维活动。内容涵盖在发明创造创新活动中直接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和间接介入创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方式包括逻辑和非逻辑思维。一般认为,国内外目前对创新思维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
国内关于创新思维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伴随改革开放,创新思维的探讨和研究再次兴起。80年代初期我国的钱学森院士发表了《自然辩证法、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一文,大力倡导建立思维科学,也是得益此,之后成立了“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次年他又主持召开全国第一次“思维科学研讨会”,这次会议被看作思维科学研究进程中的里程碑。随后的1983年第一次创造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创新思维作成了各个领域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创新思维的研究从这期间开始也逐渐获得大量积极的研究成果。据国內对创新思维成果的不完全统计,创新思维领域的研究在1984年之前,鲜有论及创新思维的论文,1984年后,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论文就大量开始涌现,论文水平也持续提高。80年代的学术专著重点是探讨思维发现的模式,也有一些思维科学方法论著不同程度的探讨创新思维。探讨思维模式的论著比如周义澄1985出版的《科学创造与直觉》,章士嵘1986年出版的的《科学发现的逻辑》,邱仁宗1987年出版的《成功之路科学发现的模式》等。[3]另外,1986年章士嵘在《科学发现的逻辑》研究分析了创新思维实质及发生机理问题。陶伯华与朱亚燕1987年出版的《灵感学引论》以及岳海等编写1989年出版的《灵感奥秘试探》对直觉灵感及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研究。王极盛在1986年出版的《科学创造心理学》学术价值很高,书中对科技创造中的智商与非智商元素和社会心理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心理学科涉猎的领域如周昌忠1983年版的《创造心理学》,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知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1986年出版的《思维发展心理学》,[4]虽然不是针对于探究创新思维,但其研究观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但国内创新的探讨在这10余年里有一定不平衡发展的情况。形象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研究的相对落后的情况还没有实现实质角度的改变。[5]钱学森院士在1995年的一封信中曾提到国内对创新思维的研究尚未起步,这一忧虑也引起了国家上层的重视,并因此通过大量的政策保证创新思维的研究,对其的研究因此焕发新的生机。在这以后,对创新之探讨遂成为国内学者研讨的核心,他们对创新性思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深入探讨并使得创新思维的发展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力。
90年代后,各领域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如发表的著作明显增多,比如张丽华、白学军发表了《创造性思维研究概述》,书中认为创新思维产生和发生受遗传因素和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个人品格的多个元素综合的影响。[6]何克抗在出版的《创造性思维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一书中指出创新思维由六个重要因素即发散、形象、直觉、时间、辩证、横纵思维组成,且这些要素分工配合,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7]同时他还提出了内外双循环模型。刘仲林编著出版《中国创造学概论》,书中提出并“阳刚”、“阴柔”两种思维,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阐释。[3]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由于创造学在国内发展的势头,创新思维也开始出各个领域的大量成果涌现。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比如脑科学、心理学、生理学、科技方法论等方面研究和探讨创造性思维的理论。由于学者们思索探究的角度不同,故提出了大量角度新奇不可通约的观点,引发了对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实现基础、创新方法等核心焦点问题的争论,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范式逐步形成。近年来创新思维的研究热度也不断攀升相继问世的一些论著都对创新思维的研究提出了具有新颖性的见解。
1.创新思维与高校教育。
知识技术的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些都是创新教育承担的伟大使命。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校园环境育人等方面,涉及到了创思的意识与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技能与情感,以及创新的人格培养,以及创新相关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等相关方面,涵盖了社会、家庭与学校等环境的创新教育[9]。
高等教育中,创新教育的实施取得了许多的成果。学术论文涌现,比如王耀农的《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指出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太过于强调了课堂知识的灌入,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身的培养而过多的重视学习成绩。他提到,高校教育中的教师课程往往成了学生汲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这导致这种高校的教育方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廖志豪在《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创新教育只停留于宣传创新,创新教育仍然没有在高校有实质的落实。[8]高校的课程的设置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程设置往往过于重视对课堂内容教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素质培养;教学方式也局限于老师主动灌输知识,学生从课堂被动吸收的状况。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非常不利于大学生们的学术综合素质的良好和均衡的发展,从长远的意义上也必然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锻炼。王扬、孙振佳、郝春景的《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平台的研宄》也指出,高等学校通过建立学生科教与创新平台,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创新素质,同时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的目的,更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们自主参与科研等创新活动的兴趣。
另外,有关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李才俊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一书中提到了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并对环境进行了描述。王长喜在文章《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因素研究》中指出外因比如社会、教师素养、教学方式、校园文化、学生个体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创思思维的发生和发展。王桂龙在《环境育人的教育心理学解读》一文中从心理过程的角度对环境育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环境育人的教学心理效应、心理活动模式及心理活动过程这三个方面。田友谊在其博士论文《创造教育环境研究》中探讨了创造教育与文化、物质、制度、心理、媒介、环境有关联。吴文澎在其硕士论文《高校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主要讨论了什么是高校校园环境,如何分类,校园环境的作用。这些文章主要提及到教学环境以及校园环境的功能,对研究校园物质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这三大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影响有所启发。
技术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技术创新指的是对某种产品提出或对某种生产工艺的创新或者改革。广义的概念除了包括这一内容,还含括管理理念的突破、相关制度的变革等等,技术创新也是经济与技术的一种结合,指的是利用技术作为手段,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创新技术的提出始于上世纪中期,同时随着时代进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改进在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也更加醒目,其理论的发展也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80年代开始,国内很多学者纷纷研究创新与技术,这一阶段国家也极其重视[11]。90年代初,国家拟定并出台了技术创新工程相应的方案,技术创新试点工作随之开展,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迅速铺开,逐步推进了在全国开展技术创新。90年代末,国家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制定并出台了推进技术创新,加强高新技术相关产业发展的决定,这一决定的作出也掀起了全国各地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目前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的划分基本上分为三个方向:经济学、管理学和技术哲学方向。其中主要研究内容为技术创新的管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
国内技术创新理论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国外比较仍然需要弥补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范围不够广泛,理论研究水平不甚完善,技术创新理论还处于一种边缘理论的研究地位。这方面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的理论研究较为传统化,缺乏创新性,大部分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停留在评价和阐述国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概念的这一阶段,对于方法创新等一些理论问题并没有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二是理论方面的研究较为单一,各种理论支持不太完善,缺乏系统性,特别是关于管理学和经济学这方面的研究内容相当少。另外,国内理论研究部学术规范性不够,需要加强,避免明显的局限性。三是的理论往往停留在研究探讨的阶段,并没有付诸市场实施,故实用意义欠缺。
国内在建筑设计领域对创新思维和建筑设计开展了交叉研究,出现了不少的学术成果,涉及的研究有以下的一些主要观点如:建筑创作需要引入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方法在建筑设计当中具有理论研究意义与现实意义;比起其他领域,在创新成果方面,建筑师的成果形成的高峰期相对慢一些,建筑师需要积累大量丰富的素材,同时对相关领域具有深刻独到的认识后,才有可能设计出有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作品;建筑设计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的进展都需要设计者具有相应的人格素养创新结果才能因此获得,创新思维的养成也不能忽略了创造个性的塑造;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系统研究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并不断总结积累,将有利于培养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能力。
对建筑设计创新思维领域的创新研究,国内目前也是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总结如下:一是过多重视了客体层面上的研究,而忽略了对主观层面的研究;二是现有研究更加侧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原理、表达、影响因素等方面,而在深层次的理论方面还比较薄弱。三是理论与案例的实际结合较为缺少,只有理论得到案例的验证,并结合了典型案例和相应的背景,这样的研究才更具有实践性。故需要该领域的学者更加立足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加强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研究。
另外,国内有关建筑设计创新研究的一些专著,主要集中在创新实践方面的,对于创新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分散在这些专著当中,有待对建筑创新理论进行全面的研究。相关书籍主要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何玉如的《传统与创新--何玉如作品选》、版的崔悦君的《创新建筑——崔悦君和他的进化式建筑》,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版的切沃的《创新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出版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二十年求索創新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实践案例集》]此外,与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有关的学位论文逐步从创新手法与创新实践的研究方向往系统化的创新理论研究方向取向,因此产生了一大批有意义的学位论文。如同济大学硕士梅轶超的《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创新手法研究》,东南大学博士高裕江的《形态·创新——现代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20),天津大学硕士刁建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创新之关联》(20),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程文的《城市规划创新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邢凯的《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20)等。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人脑中的创新思维活动是人的创新实践活动中的“骨髓”“、基石”。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中的创新。因此,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不再是考试成绩而是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是关键。因为,教育的过程是实现知识转移的过程,即从教师身上、教科书和文献资料中转移到学生头脑中,这个过程充满着记忆、理解、想象、创新,这些都与人们的思维活动紧密关联。教育得法,思维的潜力就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反之会使思维迟钝。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懂得教育与思维发展的辩证关系,采取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1.扩展创新思维视角。
创新视角就是用不寻常的视角去观察寻常的事物,使得事物显示出某些不寻常的性质。所谓不寻常的性质,并非事物新产生的性质,而是一直存在于事物中,只不过以前人们从未发现罢了[2]。有位曾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说:所谓发明创造就是,观察到的事物与别人相同,构想出的事物与别人不同。例如,毕加索有一辆放在墙角很长时间的破旧的自行车。有一天,他对着这辆旧自行车凝视片刻,头脑里便浮现出一幅构思巧妙的艺术画面。他立即动手,把自行车的坐垫和把手拆下来,重新拼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牛头:坐垫的前部是牛嘴巴,后部是牛额头,车把手则是两只牛角。这两个原先破旧的自行车部件,换了个角度重新观察,便产生了新的形象,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又如:有个男孩在入住没多久的新房子的墙上画了几条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蜡笔线。孩子爸发现后,抡起巴掌就打了男孩,事后问男孩为什么这么做?他委屈地说幼儿园里的墙就是彩色的,他想把家打扮得和幼儿园一样漂亮。从孩子的角度来衡量,他这样做非但不应挨打,还应受到表扬。这一点上,大人们应换位思考,孩子表面看似调皮捣蛋,令人头疼,实质却代写论文可能包含着许多潜能。以上例子告诉我们:人一旦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现象,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因此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不能总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目的、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态度、自己的价值观、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凡与自己这个“标准尺度”相符合的才是“对的”,“好的”,“美的”,凡与自己这个“标准尺度”相违背的便是“错的”,“坏的”“,丑的”。这无疑会束缚人的思想观念、思维定理。实际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的禀赋不同,后天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各自的心目中便都有一套由独具个性的观念、价值、情感等要素所组成的“标准尺度”。但每个人却不应只在自己的独特世界里用自己的“标准尺度”去衡量万事万物,而应沉下心来,深刻认识自己,冲破“自我视角”,从“非我视角”看待万事万物。从创新思维的领域来看,思维中的“自我视角”会使眼界狭窄,有害于创新思维。而“非我视角”却能超越“自我”,不断地破除“自我”,充分发挥思维主体的“视角转换功能”,从他人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并能体谅和宽容与己相异的人、事、物,以开放的心灵接纳整个世界。也只有打破“个人自我”,才能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行为也同样具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在某种状态下,我们不但要“知己”还需要“知彼”,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然后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稳操胜券。
2.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创造性思维是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但决不是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决不是只有少数“天才”和科学家才具有的东西。它存在于创造活动中,是思维发展过程中比较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突破性创新,即面对问题表现出一种思维突破。如突破一般性思维的常规惯例,突破已有的陈腐观念和陈旧的理论框架,突破科学上的未知王国的层层设防,经过思维的创新,能够给出新概念、新判断、新假说、新思想,提出新的方法。例如:一次音乐课,老师拉着手风琴,全班同学跟着节奏唱着歌,不经意间,音乐老师边拉手风琴边慢慢走到了坐在第一排的晴前面。对于这一最正常不过的现象,晴脑中闪过了一个念头:“老师是听到这边传出的歌声好听才走近过来的,目的是想听清楚是谁的歌声”。两周后的又一堂音乐课,老师提出请几个女生一起唱首歌,其中晴在被请之列。晴的瞬间反应是:“老师肯定想听我唱,以检验我的嗓音,但又担心女生害羞不好意思唱,所以点了另外几个女生一起唱”。事后证明,晴当时的思维活动及心理反应和老师的意图和想法完全吻合。以上事例显示,晴有着很强的直觉能力。别人所思所想她都能觉察到。其实,人都具有直觉能力,但又不是人人都能发挥出这种直觉能力。只有当人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养成随时随地对万事万物作出应有的反应的习惯,思维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通过冥想与自我交谈的方法,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首先展开想象的翅膀,超越逻辑思维的束缚,超越已有的知识经验,任由心灵探索辽阔的空间,任由幻想随意驰骋,让思维进入新的境界。在冥想的过程中,把自己意识中的内容印入无意识的层面,使思维中潜伏的能量运作起来。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就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是保证思维畅通的重要条件。丰富的想象使人的思维富有连动性和流畅性。其次,应用“自我交谈”的方式,即自己对自己说话的方式,激发思维潜能。因为人的发展、变化都遵循着脑中所思所想。思维决定命运。进行自我交谈时,反复对自己说的任何话都会决定自己的观念和自我形象,从而对行为发生影响。晴就是一位爱冥想和进行自我交谈的人。走路、骑车,做家务,凡是体力劳动时,晴的脑中永远没有休闲的时候,始终都处在冥想和自我交谈之中。而且冥想和自我交谈的内容具体而生动,与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多年的冥想与自我交谈使得晴: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判断力强,洞察力敏锐,并能凭借敏锐的直觉洞察人心,对思维客体的言语行为能作出闪电式的反应,并迅速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处理,作出准确的定论。
由此可以看出,人可以通过“冥想”和“自我交谈”即自我鼓励来开发内在的潜能,使之产生无限的勇气,这种勇气可以令人迎难而上,通过调动智慧、创造性和灵活机智地应用条件,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3.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与艺术。
创新思维有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为了打破思维枷锁、为了扩展思维视角、为了激发思维潜能,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思维方法与艺术。(1)运用质疑思维法。对每一种事物都提出疑问,对每一种现象都有适当的反应,这是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开端,也是创新思维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少差别,即思维能力极强或极弱的人都很罕见。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思维和知识方面却有明显的差距。笛卡尔进一步认为,那是因为有些人没有正确运用自己的天赋,他们犯了方法上的错误。方法错了,思维的路径就错了。因此,我们对万事万物都应运用质疑的方法。质疑就是思考、思索。人生疑问最重要,有疑便有答,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人的心灵就会得到激励,个性也会在疑问中被一次次推向高潮,达到高超的境界。
(2)运用发散思维法。创新思维最基本的方法之二是发散思维法。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广开思路,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索答案的思维方式。换言之,发散式思维要求我们在思考过程中,破除思维定势,增加各种可采用的视角,扩大观察范围,把思维对象放在更广阔的背景里加以考察,从而发现它更多的属性。我们发现,有些人在思维过程中跨度很大,能够海阔天空地联想,在既定的探索领域里任意驰骋。而有些人则缺少应有的思维广度,只会在一个问题的圈子中绕来绕去,思路总是打不开。其实,在许多场合,只要扩展思维的广度,便能引出一连串的创意。而这一点就需要发散式思维。
发散式思维主要是通过社会思维的协同作用来体现的。它可以有利于创新者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迅速升腾,从而产生有效的创造性思维结果,又可以使创造个体在社会思维的协同下,使创造激情、创造冲动、创造智能达到互相启迪、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效果。所以,发散式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与艺术。
(3)运用直觉思维法。直觉是一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种自我判断性思维,是个人或集体实践经验的升华[3]。直觉思维也可理解为直接得出思维结论的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某一创造性工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先从粗略的思索中寻找明智的思路,从模糊的印象出发导出清晰的思维,进而从含蓄趣于明朗,从紊乱归诸条理。这主要是靠直觉思维。在大量的案例中,有许多一时难以理清的问题,往往都是先抓住思路,顺藤摸瓜,最终才能解决问题,这也靠直觉的启示。这种启示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思维发展的全过程。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对全局有启发的关键,在记忆中留下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加以调整、联系、改造、发展,那么就能恰如其分地做出判断。
直觉思维总是突如其来,瞬息即逝的,我们应在念头产生的一瞬间,机敏地捕捉它,这是至关重要的。运用直觉思维方法和艺术,思维将会变得十分敏捷,思维会自由奔放、畅通无阻。创新者运用直觉思维方法与艺术,必须善于学习,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积累创新工作经验。也只有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包括相关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以及对问题的特定感受,才能获得正确的直觉。
(4)运用调动潜意识思维法。调动潜意识法,就是根据人脑存有的大量潜意识功能及基本创造过程中的突破作用,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显意识去冲击、刺激和诱导潜意识,实现突破创新,获得一举成功的思维方法与艺术。它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运用潜意识、发挥潜思维功能、开发人脑潜在的智能。运用调动潜意识法首先要选定明确的目标,依靠显意识去收集、筛选信息,论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对相关信息纵横交叉组合。信息密度越大,显态功能和潜态功能交流的信息量就越大,发挥潜功能的效率就越高。其次,科学有效地运用联想的作用,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潜意识,更多地开发人脑潜在的智能。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八
在“平台+模块”特色教育的基础上,引入校内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激发了创新潜能,建立了惠及每一位学生的全过程、多渠道、开放的、多元的、协同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1汇聚校内优质资源,实现校内协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术研究能力。
打破学校内部组织机构之间的界限,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做到资源共享,相互支撑,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
汇聚校内优质资源,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内部协同育人机制。
根据宁波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需求,整合学科与科研资源,扩大平台资源共享和开放服务功能。
打造学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立学科支撑专业发展机制,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使科研渗透教学,研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一方面,鼓励教师探索“寓教于研”和“研中有教”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学习。
充分发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软件设计竞赛、挑战杯、网络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的向心力,建立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基地、软件实训基地等平台,组建多学科交叉的指导教师队伍,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与师资共享,打破学院内部专业与专业,学校内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
组建多学科交叉的学生创新团队,通过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的知识与综合能力。
通过竞赛,使团队协作的观念深入人心。
从而构建“赛学创”循环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体系。
1.2积极引入产业资源,实现校企协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院始终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人才培养上的产学研良性互动的策略。
一方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成果产业化,可以加快学科研究成果转化,缩短高校教师和行业企业的距离;一方面吸收有条件的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开课或讲座,缩短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
或行业学会签约开展了利尔达物联网学院、周立功3+1创新班、锐捷网络大学、ti大学计划等合作项目,开展专业合作、课程共建、企业实习等方式构建起一个立体、综合的创新实践平台,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吸收有条件的地方大企业参加,建立和完善就业、企业、产业对人才培养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1.3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校地协同。
国务院制定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及宁波市政府发布的《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和《宁波市电子信息新产业发展规划》为宁波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实现这一蓝图,关键在人才。
宁波大学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宁波的经济发展输送大批优秀技术人才的使命,学校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宁波市政府及下属区县建立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着眼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动人才、技术、成果、产业的有效对接与快速融合,直接服务地方产业升级与企业发展。
与镇海区人民政府及宁波工程学院等学校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宁波市大学科技园也已正式开园,近百名毕业生在这里就业、创业。
1.4汇聚国际优质资源和智力,实现国际合作协同,培养学生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加剧,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教育,汇聚国际优质资源,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专门人才。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当今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无不通过国际化办学来提高办学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学院利用侨资性大学的社会资源优势,依托科技部“新型通信与信息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教育部“新型通信技术与系统创新引智基地”,加快引进国(境)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国际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目前,已引进10多位国外知名专家为讲座教授,定期到校讲学,促进跨文化交流培养。
与加拿大、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短期海外交流项目等。
各种形式的联合培养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国际交往能力。
2结语。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机制,需要学校、社会、用人单位的合力,更需要不断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引领,信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学科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以创新基地和平台为助推,努力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输送创新创业型电子信息类人才。
通过多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我们引入了校内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激发了创新潜能,建立了一个全过程、多渠道、开放的、多元的、协同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包括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altera亚洲创新大赛二等奖、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全国百名“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
学校已成为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等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之一。
作者:应祥岳王晓东陈芬李宏单位: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十九
大学办学理念具体包括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办学定位、管理理念、教学理念、科研理念、教师理念、学生理念、治校理念等。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理念的基础理念。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大学办学理念经过不断的扩展、吸纳和融合,形成大学精神,甚至于大学文化,构成一所大学的文化价值体系[2]。从大学办学理念的属性来分析,大学办学理念是高校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历史与时代的结合,更是大学精神的内核。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是一所大学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办学的灵魂和指针,大学理念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为大学凝心聚志,整合资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专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活动形式,也是学校科研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学校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和科研理念乃至学生理念的综合展现载体,活动决定于理念,大学的管理理念、教学理念、科研理念等服从并支撑于大学办学理念,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坚持与大学办学理念相统一。
二、活动设计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
开展大学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要求。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反映事物内在的东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与必然。掌握规律就可以使教育主动。从高等教育学理论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设计需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3],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结合。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时,表现为施教者已知而受教者未知,具有信息不对称,体现为已知和未知的统一性。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设计中,施教者如果没有关注到这一特点,就会在活动设计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专门教育,是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和建设的准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大教学活动。施教者在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时,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是专业性和综合性结合。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为目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是一种综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活动,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必备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外,还要让学生以科学为基础,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在变化的环境中对事物做出有效分析和采取适宜行动,这就要求活动设计者在活动设计中注重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三、活动项目要坚持自主选题与特色办学引导相统一。
自从1991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以来,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不仅大大促进了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更大层次上引领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实施,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发展,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起到了牵引功能。在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牵引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本按照以专业学科支撑为基础,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导师制为技术指导保障,以基地孵化为手段,以竞赛参与为牵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模式。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项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载体,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科技创新活动在项目选择上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二十
当今世界国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研究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只有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求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与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够,关于创新思维方面的研究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从总体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理论探讨多于具体实践。
目前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过于重视理论探讨、缺少具体实践内容等都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应该积极加强研究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探索举措,使研究生在应对现实中的客观情境合理发挥自身的创新性思维,促进自身的积极向上发展。
从本质上来讲,研究生接受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后发手段。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显示,科学家在30岁左右属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出现了较多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较早进行评价与选拔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当前关于大学生、研究生方面的创新能力选拔与评价的研究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关于中小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研究上。另外,少部分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中,混淆了研究生基本素质与创新素质,从而使人们对创新素质的认识更加模糊,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3现象思考多于实证研究。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属于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在当今教育背景下,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以及有限的教育资源,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前在培养方向上存在着重现象、缺少实证探究的'现实操作意义,从而造成研究培养方式上的困境,不利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科学实践与发展。
2.1确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首先,应积极促使研究生在头脑中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研究生要想在某一研究领域取得一番作为,需要以坚定的专业思想为动力,通过自身的勤恳专研、努力奋斗,才能获得积极地进步、乐观向上的态度,树立持之以恒的精神,将读研看作是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良好的平台。其次,还要有效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尽管当前一些研究生读研的目的并不是想要术业有专攻,而是为了避开就业的风浪。这就需要导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专业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以此激发自身的研究兴趣。因此,研究生应积极树立明确的专业思想,在提升自己学习与研究兴趣的基础上,打好专业知识基础,从而积极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就是导师队伍的素质建设。研究生导师在对学生学术方面的引导、知识的传承以及人格的榜样作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导师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因此,首先,应促进导师素质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导师的选拔与评价机制的完善,评选晋升制度应破除权威、论文与近亲的限制,使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进入导师行列中来;其次,还要加强导师制度建设,当前单一导师制方面的诸多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因此可以采取导师队伍制度,针对研究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导师,或为学生安排理论导师与技术型导师等,促进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导师应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营造良好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大胆提出新问题、积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2.3积极搭建合理的创新平台。
教育部已对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拟订了计划方案,而且也提出了要合理搭建教育资源的共享体系。创新平台搭建的具体形式有校内共享平台、校际联合平台以及校企联合平台等。在校内共享平台方面看,将一些校内的重点跨专业、学科的科研成果进行资源共享,从而使研究生在平台中得到知识的充实与能力的训练。而校际联合平台主要是在一些国家性重大项目发挥研究生的积极作用,使研究生能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能够在合作交流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促进研究生得到更快地成长,并且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结语。
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积极采取科学的研究手段与方法,从而使研究生在科研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二十一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大幅度提高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深化教育改革要把体现知识经济特征的创新理论引入、融合到学校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3]。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产生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精神,是指在解决问题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运用变化、组合等创新手段进行探索,从而得出创新成果,获得创新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如动机、情感、兴趣、态度等)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创新能力,概括地说是指提出设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由相关的能力组成,如认识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是各种能力的组合。我国教育改革要实现教学创新理念就应该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改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教师的引导作用为辅;从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教育主要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改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我国高校传统的实验体系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即验证性的教学,无法为这种教学创新理念提供支撑。这种实验教学忽略了实验内容之间的外在逻辑关系,尤其忽略了主体的能动性,以及主体行为手段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因此本身没有自成体系,无法给学生以探索性的思维空间。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校人才,应加强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技术与研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大课堂,使其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研究型军医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确立精品意识,提高培养层次,实施精英教育,使得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并且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一流的优质生源。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使学生采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探索、发现和想象的愿望,激活学生实验和表现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始终处于动态的兴奋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作“引路人”,引导、帮助他们,着重培养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重视智能的开发,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打破了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了以学生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观念[4]。通过增加“三性实验”比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性实验既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自主性实验。在我校基础医学的各门专业课程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三性实验,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三性实验的比例较小。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在综合实验阶段开设了8-10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强化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重点是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通过课外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最终改造自然的最直接活动。只有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建立起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才能创造新知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大学生的课外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5]。学生课外科研是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探索性实验阶段,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步使学生具备科研创新意识。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自己提出实验设计、开展课外科研活动,这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还激发其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好奇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通过课外科研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更重要的,实验也是一个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现优秀人才的最佳场所。这样在整个课外科研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独立思考,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一定是由封闭走向开放,学习和教学方法将呈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教学实践课程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展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自身的课程选题、专业条件以及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理论联系实际,这就需要课程自始至终要处在一种开放式的状态下。所谓开放式,是指学习过程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堂外来进行。教学课题不仅可以来自教材或指导教师,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教学方法中运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要体现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吸取营养,总结经验。总之,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课堂的开放性、课题的开放性、实验室的开放性等方面,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4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必然涉及实践内容,而其必须紧密依托本课程资源的实际。实践课程内容在与学生兴趣结合的同时,需把握并引导学生适应本领域发展的实际需要与趋势,这既符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且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一流的优质生源。基础医学的专业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选择那些既有操作性、可行性,又有较高理论支撑或较高技术含量并符合本学科实际需要与发展趋势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内容的.衔接方面,可在基础医学各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合并内容重复或类似的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提高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5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经历了十年的运行实践,改变了以往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成为一门新发展的独立课程,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也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5.1内容体系改革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有理论课、实验课、学生探索性实验和网络课程等形式。本课程对原来零散、重复的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更新、重组,形成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线、多学科设计性综合实验为主体的结构框架,具体内容由“基本理论和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三部分构成的新课程。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打破了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观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由以系统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转移。
5.2方法体系改革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将实验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主要内容有医学科学研究方法介绍,文献综述撰写,常用仪器和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等。布置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在大三第一学期的第2-3周进行。之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
第二阶段,分析与综合实验阶段。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做8-10个综合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在学期的最后4周进行。
第三阶段,探索设计实验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有选择性地实施学生自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此阶段在第一阶段结束后直到学期末,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
5.3考核体系改革本课程立足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测定,改革考试形式,改革传统的理论考试加部分实验操作的方法,实行综合能力考核,将考试改革为:文献综述(30%)+实验设计(30%)+实验操作(10%)+探索性实验操作(30%),以判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评分统一、公正、合理,制定了综合实验评分标准。课程结束后认真统计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并按学校要求进行教学档案管理。
6课程实践考核评价建议。
课程实践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涉及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实践教学前后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两个方面。前者可准确反映实践教学质量的水平,而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体系,可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等进行“三位一体”的总体评估。后者可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间沟通等获得课程实践过程方面的信息,通过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等获得课程实践效果的信息,从而实现较为完整、客观、有效的评价。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二十二
摘要在高中数学中,养成思维与反思维能力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维学习这一课题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探讨,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中反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目的是实现更高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更加轻松、高效。
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很强,传统的思维模式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很多时候通过反其道而行之,打破常规思路,往往能带来较好的效果,这种逆向推倒能力就是反思维能力,它也是数学思维教学的重要原则,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维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锻炼逆向思维能力,对其分析问题能力有很大提高。逆向行之是反思维的根本特征,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助于改善目前高中数学存在的教学困难、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教学的培养模式还是以理论型和被动输出为主,对学生反思维能力培养并没有完善的体系,这是十分不合理的。当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对他们逻辑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它的迫切性可想而知。
在高中数学解题中,小概率思维模式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这就是反思维法的体现。反思维法也是一种分析方法,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打破常规,同时还要认清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包括新颖性、批判性、反向性等。在二者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解题练习,这样才能提高反思维能力,让反思维能力成为一种习惯。
2.1反推法。
反推法是培养高中数学反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本质在于通过反推去辨别命题的真假。当然了反推法也并不一定实用所有的情况,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反推寻找更简单的解决方法。如果在实际的教学中,反推法让思维复杂化,那么它就是不适用的,盲目使用会让学生更加难以消化。
2.2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与分析法要求学生先从已知的条件着手,根据概念和定义找到问题的原由,这种方法的根本在于从结果入手进行推导。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张三在野外迷路了,救援人员从驻地出发,通过遗留的线索进行逐步寻找,最后找到他,那么这就是“综合法”;如果张三自己找到了回去的路,那就是“分析法”。即综合法是“由因及果”的过程,分析法是“执果索因”的过程。
学生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大量习题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增加一些互动问题,通过互问来实现反思维能力的培养。
3.1正思维与反思维的比较。
通过正、反思维的比较法能够让学生更明白反思维的可操作性,对训练他们的反面求解有很好的作用。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反思维的解题更加的简单,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当正思维无法解决的思维,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反向思维将问题简便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反思维的思考习惯。
3.2重视互逆关系的公式和法则。
高中数学中有很多的互推公式,对这些互推分析多加研究也是一种反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幂运算时就会通过结果让学生递推公式,比如通过6^(2+3)的解法求出a^(m-n),这就是反思维能力的体现。高中数学中的很多概念都非常重视逆运算,通过填空题等方法强化学生对反思维的运用,这对反思维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3.3辩证分析。
哲学中对辩证分析有非常好的解释,即要我们从矛盾的对面来思考问题,反应到高中数学中来就是通过结果进行原因寻找。教师可以通过对命题不同方面的分析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提高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加强反思维的训练。
判断正误是一个非常好的加强反思维训练课题,通常来说就是教师给出一个命题,让学生判断命题是否成立或者是找出成立的原因。这需要从命题的结论出发,逐步的进行推证,最后判定出明显的成立条件。加强反思维训练有利于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数学概念,同时还能够掌握问题之前的观念,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反思维模式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基本工作,加强学生反思维能力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反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前景,让他们在原有的数学能力基础上迅速提高,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反思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精神力的创造力都随之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岳.在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1)。
[2]亢福江.论高中数学主观能动性和逆向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4)。
[3]张恩祥.试论逆向思维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理科爱好者.(4)。
[4]张金光.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新课程(教研版)[j]..2。
论文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篇二十三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摘要:对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育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对于数学科目特有的科目观念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创新认知环境,探讨并选择使用可用的授课方法,以此变革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想象空间,达到对学生课业的减负是现代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数学在高中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接纳新的思想理念,拓展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对于整个高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数学能力包括了运算、逻辑、空间想象等各个方面。从学科的层面来说,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破解数学难题的思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具备了数学应有的思维,学生才能在遇到数学问题后努力思考予以化解,学生掌握数学思维后经过适当的扩展,方能创新解决路径。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科目知识的全覆盖,更在于科目思维能力的培育、提升。
一、接纳新颖独特的思维观念。
高中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教师特别注重对自己讲解能力的提高。在这种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接受老师讲授知识内容,而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与时间。有的教师甚至担心学生在自己有限的学习储备的情况下去摸索或独立思考的时间会挤占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因而学生可能偏耗时的.摸索、探究、思考会被老师轻易打断。老师通过制订“标准答案”而达到简单的解题目的,使得学生失去独立思考、锻炼思维发散的必要条件与机会。有时候学生独特的想法被老师忽视或轻而易举地予以否定。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扩展与创新。
解决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对数学科目本质的理解以及对单一授课教学观念的变革,通过深入理解数学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本质以及创新教学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十分重要。具体的做法就包括整体上要突破原有的讲授框架,并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热情。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紧密联系实际的特征,学生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设想与联系,就可以达到对原有思路的延展。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在解答比如椭圆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就应该被鼓励特别注意生活中的椭圆实例,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可以深入地对课本公式定理的理解,同时也对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提供灵活巧妙的可用方法。
目前大多数学教师普遍认为高中数学本身带有一定的拔高与难度,是高中教学中最为棘手的教学科目,数学学习在教学大纲的既定下难有新的内涵与大的扩展余地。甚至包括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都会认为让学生明确一个知识体系下的多种题型以及解题的路径就够了,老师一般会在每一体系的教学中以既定的几个教学例题基础上进行单线教学,从不特意的扩展知识体系,延展解决思路。通过较为严格的分工,使得学生接受与老师讲授呈现单一模式,两者关系难以有新的延展与衔接。学生大都通过课堂上的僵硬记忆与学习笔记,甚至是死记硬背那些典型数学题目来应对数学问题。这种带有强迫性质的灌输教学模式下的学生难以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难以深入地明晰数学模型下的数学本质与思路。学生渐渐地在这种模式下变得麻木与习惯。
外,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教师自身要加强自我学习,不回避数学学科中难点、疑点,并鼓励与学生共同思考,甚至是做学生的学生。另外,还一定要接纳新的教学思路,大胆运用,特别是那些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构建有重要作用的教学办法要特别注意。要多层次多方面地变换数学教学模式,要在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思路上反复着手,多重变化,由表及里层层解析。
高中数学教学一方面担负着高考升学的重任,一方面对于学生数学运算、数学逻辑、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在高考的负担下,学生的创新扩展思维本身就被很大程度上得到限制,因而教师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引导对于学生扩展思维的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束缚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模式应该得到破除。同时以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教学提纲的教学方法要得到重视,对机械的教学模式应得到审视并得以转变。
参考文献:
[1]程军。加强“问题解决”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j].数学教学通讯,(01)。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7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