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9:49:14
最新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通用18篇)
时间:2023-12-05 09:49:14     小编:字海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借鉴相关范文和优秀作品,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写作技巧。- 掌握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一

陈立群总是说,教师是精神工作者。“教师的精神空间决定了教育的空间,教育的魅力取决于教师的人格与精神魅力。”他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就是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采访他的时候,不时有关于教师培训和评优的名单拿过来请他确定,他逐一点评,因为没有他不熟悉的教师。他说,校长就像家长,必须知人善任,知道每个老师的长处短处,这样老师们才能看到希望。

他还要求所有教师寒暑假都要读书并且写读书心得。“我对他们说过,教师的工资不可能很高,为什么?因为教师的队伍太庞大了,但是教师可以更多以精神上的成就感弥补物质上的不足,开展教学科研,著书立说。”

陈立群做了30多年校长了,他说,经验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能分清轻重缓急,遇到问题能马上静下心来思考对策。“学校里,短平快能做好的事情往往难巩固,关系学校持续发展的,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要有一个过程。”

每个月,他都要撰写一副对联制成条幅,悬挂在台江民中的教学楼上,其中一副写的是“立足苗疆,寒窗苦读,读天读地读未来;放眼世界,发奋求知,知己知人知天下。”可谓豪气干云。

他给学生布置的一项暑期作业是“修家谱”,让学生思考和寻找自我定位,从而增强自我实现的责任意识。

他在学校开设足球、篮球、篆刻、书画、围棋等20多个社团,并担任围棋导师,将每天下午第三节课规定为跑步锻炼的活动课,在校园里开辟志向林,只为让每个学生都有“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这才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

他发现台江民中不少老师往往45岁以上就在精神上陷入“未老先衰”,没有了进取心,而年轻教师却没有师傅带,只能干着急,于是他制定了《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将工作5年以内的教师纳入“小荷计划”,工作5到的教师纳入“青蓝计划”,10年以上的教师纳入“名师计划”,前后组织了6批共73名教师到杭二中、学军中学、源清中学等名校参观学习,并通过定期办讲座、开展教师教案反思、教师技能竞赛和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在陈立群到台江民中之前,台江县中考的前100名,留本地读高中的只有10多个,前200名只留下二三十个,而今年前100名的留下了95个,前200名的只有七八个没留下。高考考上本科的学生从去年的228人提升到了今年的294人。

“陈校长,我们可都是冲着您来的!”在今年高一前100名新生家长会上,家长接二连三向陈立群提问:“陈校长,您支教会待到什么时候?能不能待到把您招进来的学生都送进大学了再走?”

陈立群清楚,当地对他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培养出一批名校长和名师来,一年多来,全县已有18位中小学校长分成六批,来到台江民中跟岗学习。

陈立群和夫人商量后决定,用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的20多万元设立“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奖教基金”,分成“爱心奖”“责任奖”“育才奖”,每年评选9人,并且要让这个奖项一直延续下去。

教育扶贫责任在肩。

来台江前,陈立群最放心不下家里90多岁的老母亲,而老母亲得知他要去支教,非常支持。“我身体好着呢,不信我跟你打赌。”说罢,老母亲举起一根绣花针,说不戴老花镜也能把线穿过针眼。提起这件事,陈立群发出畅快的笑声。

中午时分,陈立群到3个学生食堂分别巡视了一遍,还细致地测算了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又把学校里电量不足、厕所气味重等问题向总务主任交代了一遍,最后才和浙大学生一起吃饭。

“要是哪一天,这所学校招的老师都跟你们一样,就说明这所学校的发展趋势好了,你们要把一身本事发挥出来。”陈立群有说有笑,望着一桌子红辣辣的菜却有些无奈:“我饿是饿了,但实在吃不下。”其实当地菜比较辣,他难以习惯。

他每天早出晚归,基本不出席饭局,别人宴请时,他总以“对不起,我是来支教的”来谢绝。

“除了日常工作,我还做一些研究,已经有好几篇关于教育扶贫的文章在《人民教育》发表了,还有两篇已经写了一半,有空就继续写。”陈立群告诉我,他每两个月回一次杭州,但最多待三四天就回来,整个暑假只在杭州住了7天。

他去台江县下辖的排羊乡小江小学考察,看到一、二年级12名学生在一间四面透风的破旧木房中学习,而整个村寨除了这所小学,民房基本都修缮一新,于是他将这所小学的照片拍下来作为自己的微信头像。“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为什么而来的。”

他反复说,应该帮助村民认识教育的真正意义,形成读书光荣的好氛围,形成“耕读传家”的好风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脱贫。

“台江当地很重视教育,所以要请陈校长这样的专家。”在台江民中支教的杭二中物理老师陈鸣对记者说,他是被陈校长的精神感动跟过来的。

台江民中科研室主任时明珠用了两个词形容他心目中的陈立群——负责、有大爱。

在一场全校教职工大会上,陈立群先是严厉批评了个别教师对于新管理制度持观望态度,缺乏责任意识,接着他将手交叉抱在胸前,拖长语气道:“说不定我一激动,就在这里待个三五年。”话音未落,台下全部哗哗哗地鼓起掌来。

此情此景,让陈立群深深感动:“这说明老师们希望改变,希望学校步入正轨,走上超越式发展的道路。”

陈立群会不会随着一年的支教期结束回到杭州?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是他说,他的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这里求知若渴的孩子。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二

一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军中学原校长,花甲之年受聘担任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分文不取,扶贫支教,一干就是四年。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8月卸任校长之后,本可以颐养天年,但他依然放不下贵州的孩子们,一年多时间里25次奔波于杭州与台江之间,续写教育情怀!

他就是“时代楷模”陈立群,一个为教育而生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人,教好书。在他出版的专著《我在苗乡当校长》中,我们找到了他烛照苗乡的初衷——帮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教育扶贫彻底“斩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授之以渔,留下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今年8月,陈立群终于松了一口气。台江县民族中学传来高考喜报:上二本线以上的学生698人,其中一本线以上263人,破天荒第一次有一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

“今年的高考成绩与我当校长时不相上下。”陈立群开心地说,“这充分印证了台江县民族中学教师的精气神、学生的上进心、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这是他对支教工作的看法。如何变“输血”为“造血”?一时治校的成效如何长久保持?他早就把当地培养骨干教师纳入了计划。

在他的出资和推动下,台江县民族中学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针对不同教师情况推出了“小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培养计划,建立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

他个人出资在台江县民族中学设立奖教金,分设爱心奖、责任奖和育才奖3个奖项,每年奖励9名优秀教师。奖教金已陆续发放五届,共计22.5万元。

尽管卸任了校长职务,他依然担任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教育顾问、台江县教育总顾问和台江县民族中学名誉校长。利用贵州省教育厅成立的“陈立群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平台,他义务授课,主动担任台江县初中、小学校长导师,并到贵州各地义务作报告、开讲座,接受培训的校长、教师超过1万人次。

年下半年,贵州省教育厅推出“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邀请他担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迄今为止,他带领专家团队去了威宁、望谟、册亨、施秉、黄平、印江等县的30多所学校,且大多是乡村学校。每到一县,他都要给全县校长和副校长开讲座,解剖台江县民族中学的成功案例。每到一所学校,他都认真调研,给出诊断后的改进意见。

“给孩子一点光亮,他还你一片天空”

卸任校长离开台江前,陈立群收下了台江县民族中学赠送的一份特别“礼物”——38名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名单。

一回到杭州,他四处奔波联系结对38名贫困生,逐个落实他们上大学的费用。说到这里,他特别感谢杭州扶贫帮困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们,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孩子们的求学费用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许只需要一个机会。陈立群出身农村,几度辍学,选择支教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平常心做平常事,我到台江后,学校高考成绩连年提升,说明苗族孩子是聪明的。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陈立群说。

台江县民族中学有3000多名学生,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来找我。”这是陈立群对学生们许下的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他以个人名义资助的学生就有60多人,累计资助金额超过10万元。

“尊敬的`校长: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您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灵,使我的生命有了一丝光彩……”陈立群手上有厚厚一沓学生写给他的信。每封信都字迹工整,字里行间流淌着真实情感。

“教师对学生是否付出真爱,他们都能感受到。”陈立群说。5年多来,他走进了300多个贫困家庭,了解贫困家庭孩子的生活状况,并给予适当资助。不仅如此,他还动员杭州的朋友们一起去家访。去年暑假,一位企业家朋友的儿子跟着他到台江家访,累计发放了50多万慰问金。20,他在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创办了浙江省内首个宏志班,受宏志精神感召的学生们成立了“台江县民族中学宏志助学基金”,已资助80多万元。

“寒门何以出贵子?很多时候就是靠关键时刻有人拉一把。一个都不能少我做不到,我所能做的就是拉住一个是一个。”陈立群说。

“给孩子一点光亮,他还你一片天空。”在《人民教育》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中,陈立群写道,“如果学校教育是一种唤醒和发现,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一条盘瓠,苗族神话中神勇的龙犬,用敏锐的嗅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厌其烦的吠声去唤醒每一个孩子的内在潜能……”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三

贵州省台江县地处大山深处,而那里一所学校学子的冷暖,却牵动着来自千里之外的浙江一位校长的心。今年,是他在台江的第三个年头了。他就是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

“给我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陈立群说。

鼓励辍学学子重返校园、陪伴生病孩子输液到深夜,陈立群用爱心呵护着他的学生,成为他们心中的“陈爸爸”。

陈立群更将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传到了苗寨。“真正的脱贫是精神脱贫,我的心愿就是让苗族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这就是陈立群的心愿,他号召老师们走进寨子、走进学生家中做宣传动员工作,大力宣传“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启发群众重视教育,用教育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为激励优秀学生,陈立群开办了以“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为理念的“甘霖班”,现已成为台江民中教育的金字招牌,吸引了众多周边市县的尖子生入读。

从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办宏志班,到苗乡支教之路,是陈立群对教育公平的践行。“教书育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是他朴实的誓言,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和信念。

三年多来,陈立群将越来越多的苗乡学子送到了他们向往的学府,为苗乡播下希望的种子。,台江民中901名学生参加高考,450人考取本科,增量从全州垫底冲到了全州第一。来,台江高考没有一个考生上过600分,这一次“破纪录”达到8人。陈立群带来兴师重教的“星星之火”,正在成为照亮苗乡孩子们未来的那缕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就在于能给孩子们一双翅膀,让他们能在我们的肩膀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双翅膀,就是我们的爱与责任。”陈立群说。

“中国那么大,教育欠发达地区那么多,总要有人站出来去做这件事。”说到支教之路对自己的影响,陈立群感激地讲:“我一直感恩过去的宏志生、现在的苗族同胞,是他们给了我想做一点平民教育工作的机会,是他们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是他们提升了我的办学思想,是他们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四

今天看了陈立群同志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文章,心里感慨万分,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信仰坚定、潜心育人,走在了时代的尖端,成为了时代的楷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习时代楷模陈立群感悟,希望能帮到大家!

陈立群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原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他是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实践中涌现的教书育人楷模,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学习陈立群,做有担当有使命的共产党人。

作为新时代人,要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陈立群为榜样,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

作为一名新时代最基层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党员干部,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己任,为人民群众所想,要心有大爱,爱护人民群众,做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作为一名新时代社区工作者,要始终保持一颗责任心,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从点点滴滴做起,尽责尽力。“为”百姓所为,“为”国家所为,“为”社会所为,“为”组织所为。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全力维护社区安全稳定。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

今天看了陈立群同志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文章,心里感慨万分,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信仰坚定、潜心育人,走在了时代的尖端,成为了时代的楷模。

陈立群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文中提到,他从教近40年,担任中学校长34年,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想而知,在他从教的近40年中,始终坚守着入党时的承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谨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身上所担负的责任重大,教书育人,首先自己要行得正坐得直,树立榜样作用,才能以德服人,更好的育德育人。中国自古尊师重教,他作为一名教师,已经很值得我们尊敬了,他又能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上进,更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值得尊敬的楷模,学习他优良的作风,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恪守职业,不为高薪所动摇,坚持到困难的地方去,帮助那些更需要他的孩子们,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陈立群同志带着近40年的经验,毅然决然的到贫困地区义务支教,将知识带给那些渴望的,期盼的孩子当中去,让他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他们树立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陈立群本身就是一本活灵活现的教科书,他带着责任去扶智,扶志,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从内心里做到真正的强大,少年强则中国高强,如果我们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都能强大起来,那么中国一定会越加强大。

无疑,陈立群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为艰难险阻的工作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为孩子们带来了希望,为祖国的强大带来希望,以实际行动贡献着光和热,不愧为育人的英雄,时代的楷模。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份初心和使命,源于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策马扬鞭、奋发有为。

以初心使命指引前进方向,做敢作敢为的“急先锋”。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新篇章。从浙江南湖的红船到陕北延安的窑洞,从井冈山到西柏坡,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就是因为他们胸怀革命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矢志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自党的十八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转型升级遇到的瓶颈和阵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发扬“打硬仗、打胜仗”的铁军精神,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做攻坚克难的“急先锋”,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以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做愿做愿为的“孺子牛”。为人民服务历来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如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党员干部官僚主义滋生、享乐主义蔓延,服务意识淡化、宗旨意识薄弱,脱离群众、背弃群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共产党人都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在和平年代深藏功名,哪里情况最危急、哪里条件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无私奉献、甘于平凡,张富清老人用毕生践行了入党誓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论是焦裕禄还是张富清,无论是黄文秀还是陈立群,他们牵挂着群众、惦记着乡亲、心系着农村。他们放弃都市的繁华,毅然选择乡村的泥泞,不为名、不为利,只因为初心在心底、使命担肩头。

以初心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做善作善为的“好公仆”。中国人民是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赢得伟大斗争必须具备过硬本领。为人民服务不是纸上谈兵、不是高谈阔论,需要落实到行动、见得了真章,解得了难题、看得见成效。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没有清晰明了的思路、没有一锤定音的魄力,没有随机应变的技巧、没有善作善为的本领,无论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还是处理国内发展遇到的种种难题,都会束手无策、手忙脚乱,何谈富一方百姓、守一方安宁?共产党人要善于在摸爬滚打中积累工作经验,善于在恶劣环境中提升工作能力,善于在复杂局面中增强斗争本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做到民有所想我必有思,民有所难我必有解,民有所需我必有为,以高瞻远瞩的眼光、雷凌风行的作风、行之有效的措施渡难关、闯险滩,带领群众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每名党员干部都应以此为契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新时代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策马凭栏当空舞,奋发有为正当时!

中央宣传部9月9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央视播放了《扎根苗乡烛照学子的优秀支教校长》纪录片,讲述了全国重点高中杭州市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退休后,没有选择给他开价200万年薪的民办学校,而是来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成为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唯一一所中学的校长,分文不取,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读着读着,眼眶湿润了好几次,被这位老师的无私付出和智慧睿智所深深感动,陈老师无愧为时代楷模,值得我们学习。

“花甲入苗乡,愿为烛光亮。”

杭州市学军中学是教育届响当当的牌子,这个学校的校长,可以说是中小学教育届的翘楚。当得知陈立群校长即将退下来的时候,很多民办中学都发出了诚挚的邀约,有的开出了200万的年薪。“儿去贵州,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这是陈立群选择去贵州支教临走前告别90岁老母亲的话,在他的内心深处,去最需要他的地方,帮助更多的孩子成长成才是他最大的心愿,他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去带动更多的人,而他做到了,为了达成这个心愿,他不仅分文不取,还延长了支教的时间。

“知识强命运,宏志唤大爱。”

34年中,陈立群做过5所学校的校长,面对不同的生源和起点,他能把后进的学校带到拔尖的水平。2001年,陈校长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创办了浙江省首届宏志班,招收品学兼优、家庭困境的孩子,免除所有的费用,还为学习提供补贴和资助。陈校长为了筹集资金,敲了数不清的企业大门,为了找到这些孩子,他走访了数不清的山区中学。宏志班的学子在陈校长的指导下,慢慢变得自信、阳光,不仅在高考交出了惊喜的答卷,更是在走上社会后学会感恩,反哺社会和学校。

“播下一粒种,愿化蒲公英。”

在台江中学改善学校条件,规范学校制度,挽留优秀师资,关怀贫困学生,陈立群校长全身心的投入,换来学生成绩的大提升,也让台江的家长和孩子前所未有地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但陈校长很清醒,“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他在爱人的支持下,把自己所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的奖金20多万元钱都拿了出来,设立奖教金,奖励优秀教师。去年,贵州省教育厅成立全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他义务讲座60多场,培训校长、教师超过万人,竭尽全力为贵州培养一支留得下、靠得住、教得好的师资队伍。

他是一位追逐教育梦想的痴者,也是一位倾注变革心血的勇者,更是一位放眼长远发展的智者。陈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大爱,让我们体悟到胸怀“初心”,踏实践行的感动。

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到来之时,中央宣传部9月9日在北京“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陈立群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陈立群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陈立群的家属、同事和学生,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陈立群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原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他信仰坚定、潜心育人,从教近40年,担任中学校长34年,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乐教善教、思维创新,倡导宏志教育,将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融入教学和管理,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他不忘初心、至诚为民,退休后婉拒民办学校高薪聘请,远赴黔东南贫困地区义务支教,3年多来培养出一支优秀教师骨干队伍,学校办学质量大幅跃升。他心有大爱、无私奉献,始终把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支教期间翻山越岭、走寨访户,家访并资助10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足迹遍布台江县所有乡镇,用义举带动更多人开展支教助学。陈立群曾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2018年中国教育十大人物等称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陈立群是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实践中涌现的教书育人楷模,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退休后仍然义务支教,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师资队伍,帮助了一个个贫困家庭。

我虽然不是一名教师,但是陈立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颂扬。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我们的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爱党、爱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五

“这个学校是台江县唯一的普通高中,在校生3000多人,占地160亩,现在除了我之外,还有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的4名浙大毕业生在这里支教,杭州市教育局和余杭区教育局也各派了4位老师在这里支教,前几天,余杭区教育局去年派的4个支教老师刚回去。”陈立群说话轻声细语。

“他说话声音是很小,不认真听生怕听不到,但他非常果断,狠抓执行,只要他决定要做的,就一定会执行到底。”台江民中总务副主任莫昌剑说。

陈立群刚到学校的时候,全校只有一个食堂、一口锅烧饭,他的第一项改革就从食堂开始了,现在学校已经有了3个食堂、6口锅烧饭;第二项改革是对全校学生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全校现在有2000多名学生和180多名教职工住校。紧接着,他在两个月时间里相继修订出台了台江县民族中学《职工考勤处理办法》《教师值日制度》《教师课堂常规》《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教师退出机制》等10多项管理制度。

“您为什么选择支教?”在陈立群的办公室里,记者迫不及待地问了这个问题。

“在去学军中学当校长之前,我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做过校长,在那里创办了省内第一个宏志班。我对教育扶贫的一些想法从那时候就开始了。长河高级中学的校门外现在还写着我的一句话:‘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人,生而平等,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父母给予的智商能否获得最大化的发挥,在其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旁人有给予帮助的责任和义务。”陈立群回答。

陈立群的自我评价是,不置一分钱房产,不炒一分钱股票,已经写了16本书。陈立群将他写的两本书送给我,一本是《我的教育主张》,一本是《寄语青春》。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六

陈立群退而不休,拒绝百万年薪,来到国家级贫困县中学任校长。他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设立陈立群奖教金,大力培养教师队伍;自费资助贫困学生,用心哺育祖国未来。一片丹心走出教育扶贫路,用爱与责任呵护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

陈立群从教38年,担任校长30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效的管理理念。退休后,他婉拒多家民办中学的高薪聘请,毅然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担任校长,开出的唯一“条件”是分文不取。上任后,他制定了《台江县民族中学教师课堂常规》等16项管理制度,整顿校风教风,创新教学方法,短短两个月内学校面貌就焕然一新,得到了显著成效,,全校901名学生参加高考,450人考取本科,高考增量从全州垫底冲到全州第一。

陈立群十分关心贫困学生,在浙江工作时就曾资助宏志班学生,来到台江又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他还多次去医院接送、看望、陪伴生病的学生。

陈立群说:“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他与爱人商量决定,把他所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的20多万元钱拿出来,设立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奖教金,奖励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优秀教师,已发放3批次,共有27名教师受益。20,贵州省教育厅以陈立群之名成立全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陈立群积极探索校长培养机制,义务作报告开讲座60多场,培训校长、教师超过万人,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支留得下、靠得住、教得好的师资队伍。

陈立群把台江的孩子当作自家的孩子来对待,用心哺育台江的未来。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苗族孩子树立高远志向,立志学有所成后回来建设家乡。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七

从教40余年,历6所学校,担任校长三十余年。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不同的起点,他以“师者”的爱心和责任,为教育注入时代精神,用心哺育祖国未来。他就是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时代临安榜样陈立群。

9月17日上午,陈立群获评“新时代临安榜样”并现场领衔倡议:“严以修身、俭以养德,争做品行高尚的榜样;和以治家、勤以持家,争做家庭和睦的榜样......”从时代楷模到临安榜样,陈立群满载荣誉,但对教育的心一直没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

“给钱总要花光的,给物资总是要用完的,唯有把农民的孩子培养好,才能不让贫困传给下一代。”在陈立群撰写的《我的教育主张》一书中的这句话是他从教40余年一直坚持的理念。

1977年,由于乡镇高中紧缺师资力量,年轻的陈立群便在临安做了一名普通教师,从此和农民的孩子结下不解之缘。恢复高考后,陈立群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准备自己的高考,随后顺利考入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成为恢复高考后首届本科生。

大学毕业后,他继续从教。后来,陈立群调到市里当校长,虽然教着城里的孩子,但是对农村学生依然有一份牵挂。

陈立群在担任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时创立了浙江省首个“宏志班”。宏志寓意为“宏伟的志向”。“宏志班”的学生不仅学费全免还有生活补助让家庭贫困但学业优良的孩子没有后顾之忧。

董永军是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首届宏志班的学生,有一年学校放假,陈校长送董永军回家,董永军的家在半山腰上,房子是用泥巴砌的,还经常漏雨。

走到山脚时,董永军发现自家的房子不见了,赶紧冲上山,才发现原来房子倒塌了,变成了一堆废墟。“可能对别人来说,它就是四面泥巴砌的墙,但对我来说,那是我的家,是我的全部。”董永军说,那一刻他崩溃了。

但是陈校长和他一起站在废墟上,拍着他的肩膀说:“永军,这里的家没了,没有关系,你在杭州还有一个家。好好读书,以后有能力了,回到这片废墟,重建一个家。”董永军说,陈校长的这句话成就了他一辈子最感动的瞬间,也成了他求学路上的一个信念。

“寒门何以能出贵子,很多时候就是靠关键时刻有人拉一把。一个都不能少我做不到,我所能做的就是拉住一个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陈立群始终坚持“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人、教好书”,退而不休,退休后继续为教育事业倾注心血。

陈立群从杭州学军中学的校长岗位上退下来拒绝民办中学开出的百万年薪带着责任与情怀来到了贵州省国家级贫困县支教且不要一分钱。他说:“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

担任台江县民族中学的校长后,陈立群根据学校情况,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制定十几项管理制度、整顿校风校纪、创新教学办法,启动“小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贫困学子的求学路保驾护航。

近5年来,学校办学质量大幅跃升,学校本科率从原来的10%左右提升到了79.2%。

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当选“楷模”之后陈立群仍然继续倾注于支教事业还因家乡的邀请20在临安创建了“陈立群工作室”。“我现在取得的成绩可以说都是在临安接受基础教育时打下的基础所以为临安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陈立群工作室成立后,临安全区各学校二十余名优秀教师成为工作室的首批成员,在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成员们收获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新颖的发展思路。“我觉得陈立群工作室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不同学校、不同岗位的学员思维发生碰撞,取长补短。

也能与陈立群校长面对面交流,获取经验。”陈立群工作室成员昌化中学校长方向如说,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多样,既有理论提升,又有实践经验的交流,其中特别喜欢、印象较深的就是入校诊断。

入校诊断第一站来到的是锦城第一初级中学,全体成员分成教学、德育、学校管理三个诊断组,深入学校,通过走访参观、听课巡课等环节为学校发展“把脉问诊”。

时任锦城一中校长的严科君校长说:“这样的入校诊断打通了校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是我们学员素质提升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学校办学的整体质量提升。”

“教育需要引领,我工作室的20几位学员或者说我的校长朋友们,我觉得他们都做得非常好。”陈立群说,自己做了三十几年的高中校长,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学员们有一个引领作用。

除了工作室日常活动的开展,陈立群也为临安教育投入了大量实践指导工作,从临安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到临安普高教育调研,从对教师进行精神引领的师德报告到鼓舞广大学子的两次高考讲话,陈立群都为临安的美好教育提升作出了贡献。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八

对于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我最初是在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上首次知悉,之后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陈立群的新闻采访资料,对他的事迹有了更多的了解。2019年11月8日,我有幸到_____参加“时代楷模”陈立群同志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现场聆听陈立群同志亲自讲述来黔东南义务支教的经历、体会和感悟,了解到更多此前不曾了解的感人事迹和点滴细节,再次感动,灵魂再次受到洗礼。

在此之前,我通过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体,知道陈立群从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任上退休,放弃多家民办中学提供的百万高薪聘请,只身来到离家1000多公里的苗疆腹地,担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分文不取,义务支教。他来到台江后,一头扎进苗乡,用3年多的时间,在“爱心与责任感”的驱动下,改变了台江民族中学过去多年在全州排名垫底的状况,教学质量大幅跃升。他心中有大爱、无私奉献,始终把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他翻山越岭,走寨访户,去了解学生的家庭,去关爱学生的成长。短短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台江县所有乡镇。

11月8日现场报告会上,陈立群同志给我们讲述了更多的细节。他围绕“教育扶贫”这一主题,根据黔东南的社会现实,提出扶贫要扶智的主张,并结合自己三年多来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如何扶智的过程。陈立群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精彩,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管理经验、有益措施分享给大家。其中,给我留下不少令人印象深刻、闪耀思想光芒的语句,如“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教育人的使命是提升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扶贫要扶智,扶智先扶师”,等等。他的很多观点、措施,都不是对过去经验的照搬照抄,而是根据黔东南、根据台江民族中学的现实情况提出来的。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在东部,要办好一所学校,只要有一个好的校长就可以,但在黔东南,这个不适用。这不仅仅是东西部办学特点的不同,而且是思想观念和现实的差距。

我最初认知陈立群,是因为他获评全国“时代楷模”。今天,聆听了他的讲述之后,才知道,在“时代楷模”光环的背后,是巨大的付出和只有他本人才体会得到的辛酸。他分享了当初如何来到贵州、如何结缘黔东南,以及到台江民族中学后遇到的困难和酸甜苦辣;也分享了当年创办宏志班遭遇的困境。其实,陈立群并不富有,能在台江民族中学坚持三年多的时间,先后出资30余万元资助10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学生,除了“爱与责任”之外,主要得到了整个家族的支持。他出生于农村,一身从事教育,两袖清风,没有钱,在浙江的住所是政府提供的适用房。他资助苗族贫困学生的钱,是包括他姐姐的女儿、姐姐女儿的女儿在内的整个家族人的支助。他说,到台江支教扶贫,是整个家族行为。

陈立群从教近40年,潜心育人,以爱和责任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和快乐、前途和梦想,是他笃定追寻的目标。也因此,2016年退休后,面对多家企业开出百万年薪聘请,他都婉拒了。他的身体不好,患有疾病;他也有牵挂,90多岁的老母亲独自在临安老家生活。应该说,陈立群是需要钱、需要照顾家人的。是什么力量让他放弃百万年薪、远离亲人奔赴苗疆?我想,就是他一直奉行的“爱与责任”。这是他教育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才的理念。这一理念伴随了他的整个从教生涯,无论身在何处,都在践行这一理念。过去,他担任中学校长34年,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乐教善教、思维创新,倡导宏志教育,将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融入教学和管理,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退休后,他来到贵州,深入国家级贫困县,担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这是多么可贵的品格和精神!

陈立群同志是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实践中涌现的教书育人的时代楷模,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他的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理念、无私精神,让人震撼,让人感动。让我们以陈立群为榜样,传承陈立群“爱与责任”的育人理念,潜心教书、用心育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立德树人和教育脱贫的事业中去,切实履行好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九

2022年的元旦,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陈立群又是在贵州省台江县度过的。

自暑假卸任中学校长,转任贵州省黔东南州教育顾问、台江县教育总顾问以来,他已先后20多次回到这里,走寨访户、做教育讲座。

“因为心里总放不下他们。”陈立群说。

他口中的“他们”,是一群寒门学子。

这份牵挂,持续了这么多年,未来也仍将继续。从他前创办浙江首个宏志班,钱江晚报就一直是这份牵挂的忠实记录者。

他创立了浙江省首个宏志班。

钱江晚报1987年创刊,彼时陈立群在桐庐窄溪中学当校长。学校有两位学生中考并列第一,但因家庭经济原因,想放弃读高中选择中专。他觉得,两个好苗子只读中专太可惜,便再三做工作。在陈立群的坚持下,两人最终选择读高中,并考取大学,后来一位成了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授,另一位成了杭州市某辖区的公务员。

回忆那段往事,陈立群说:“我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因为遇上改革开放,知识改变了命运,所以总想为寒门学子施以援手。”他调到杭州主城区工作后,心里仍牵挂农村的寒门学子。

已是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的陈立群创立浙江首个宏志班——招收的都是家庭贫困但学业优良的孩子其中有许多来自农村不仅学费全免还有生活补助。同年4月26日钱江晚报头版刊发了这则消息也与陈立群正式结缘。

家中常年订阅钱江晚报,尤其关注教育新闻的陈校长,拿着这份报纸觉得沉甸甸的——自己的责任更重了。

两年后,宏志班遇到新问题:贫困生考取理想学校后,谁来支持他们完成大学学业?陈立群首先想到向钱江晚报求助。

7月4日,钱江晚报刊发《我省首个宏志班谁来帮他们改变命运》一文,转达了他的心声:请帮助这些寒门学子延续自己的知识改变命运之路。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有不少热心的企业和个人表示要尽力资助这个特殊的班级。从此,钱江晚报成为关注陈立群校长和宏志班最多的媒体。

他送给孩子们三样东西。

6月,首批宏志班学生参加高考,成为当年杭州教育界最轰动的新闻之一——全班51人中,45个上了一本线,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身为宏志班创办人,陈立群再度成为新闻人物。

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对寒门学子的“援助”,并非普通的捐钱捐物,而是送给孩子三样东西——志气、志向和志趣,所以宏志生有充盈的精神财富。7月29日,钱江晚报联合长河高中举办“苦难怎样成为财富——宏志精神报告会”,由首届宏志班毕业生、当时正在清华大学就读的刘仲明等5位学子讲述奋斗历程。报告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听众有1300余人。

陈立群至今记忆犹新:“北京宏志中学的同仁们曾来杭州长河高中考察交流,临走时说宏志中学在北京,宏志精神在浙江。而正是那场报告会,我和钱江晚报的记者、编辑们一起提炼出了‘宏志精神’,宏观层面是‘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中观层面是‘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微观层面是‘理解、主动、勤奋’。”

更让他感动的是钱报记者对宏志生的关心。有一位来自温州的学生,幼年时父母因车祸身亡,所以内心相对封闭,钱报记者就以“杭州妈妈”的身份给这位学生写信,安慰和鼓励他,后来这个故事还被陈立群收录在他的《寄语青春》一书中。

他是钱报新闻里温柔的“陈爸爸”

陈立群从杭州学军中学的校长岗位上退下来淡出了媒体和公众视野。

他去了哪里?教师节前夕,钱江晚报记者远赴贵州省台江县,终于找到这位情系寒门生的老校长。原来,他拒绝了民办中学开出的百万年薪,选择到国家级贫困县支教,且不要一分钱,只为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站在台江县民族中学操场上,陈校长说:“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钱报记者记录了这位3000多名孩子的“陈爸爸”的一天,感动了全国,振奋了无数寒门学子。

陈立群始终认为,“寒门”是可以出“贵子”的。因为寒门学子从小就经历着生活上的磨难和历练,具有普通家庭孩子所不具备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他感谢钱江晚报一路的关注与支持:“从杭州的宏志班,到贵州台江的宏志校,通过钱江晚报的报道,浙江的爱心人士给予了学生和学校很大帮助和支持,更在全国弘扬了‘宏志精神’。这都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不少爱心人士,素未谋面,在此,我要借助钱江晚报这个平台,代表我自己以及受资助的孩子们,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

而许多钱报老读者,也通过多年的报道看到了他温柔的一面:会陪长河高中宏志生吃年夜饭;会陪学军中学毕业生拍欢乐的集体照,在大太阳底下穿正装,还喊了十多遍“茄子”;会陪浙江高考生写作文,一写,20那篇《工作即生活——从寒号鸟、水杉到知识精英带给我们的启示》就刊登在钱江晚报上。

他说:“开办宏志班,我常被一批批宏志生勤奋学习、逆境成才的事迹所感动,是他们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

中宣部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6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再次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十

陈立群是一名来自杭州的名校长,当了33年的校长退休后,面对民办中学开出的百万年薪,他选择不要一分钱,来到位于贵州省的国家级贫困县支教,在那里继续他一生的教育事业,帮助更多的苗族孩子走出大山。

新学期伊始,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就抓紧时间走村串寨,及时摸清高一新生中贫困生的家庭情况,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帮助。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98%以上的人口是苗族。台江县民族中学是县里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过去,学生的高考成绩一直在黔东南州的各县中垫底。20,在中组部台江工作组的推荐下,从杭州一所重点中学退休的陈立群,来到台江民族中学担任校长。

要改变,第一件事就是规范学习习惯,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可是,3000多名学生只有一口锅。在陈立群的努力下,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变成了三个食堂六口锅。学生从过去一半住校到现在全部住校,实现了统一的寄宿制管理。

今年的高一新生毛进行同学因为交通事故导致右腿严重骨折,了解到他因为家庭贫困没钱手术时,陈立群校长到医院给他垫付了医药费,又帮他筹齐了2万多元的手术费。

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下一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名师,陈立群亲自指导教师们做教案,进行业务交流。同时,还把他们送到杭州名校跟班学习。除了制定新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陈立群还拿出自己的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金,建立了二十万元的奖教基金,用于表彰优秀教师。

今年高考,台江县民族中学包揽了全县文理科第一名,8名学生首次突破了学校十多年来没人考过600分的历史,901人参加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450人。

在支教结束前,陈立群希望培养当地的造血功能。除了管好一所学校,他开始培训全县、全州的校长和教师。如今,62岁的他已经到黔东南州的14个国家级贫困县做了50多场培训报告。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十一

从教近40年,担任中学校长34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乐教善教、思维创新、不忘初心、扎根学校、支教助学……翻看陈立群老师的履历,一位心中装满学生装满教育事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生动形象,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从小听得最多的歌曲也是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百听不厌。也曾在心中和作文中,多次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来上初中高中大学,小时候的理想最终没成实现,而是做了一名文艺工作者。但对老师的崇敬和向往之心,一直不减。每每看到讲述老师故事和展现教师风采的电影,比如外国影片《音乐之声》《放牛班的春天》《心灵捕手》《叫我第一名》《舞出我人生》等,总是跟随着剧情和人物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国内佳片《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云上学堂》,还有最近广受好评的《老师﹒好》等,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我国教育工作者们的先进事迹和别样人生,每每看来,总是感觉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至此教师节之际,向全国教育工作者们献上崇高的敬意,向你们道一声:老师好!祝你们节日快乐!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十二

不怒自威,西装革履,一丝不苟,这是陈立群的外在,其实,他的内心有一颗爱生如子柔软的心。学生碰到什么事都愿意找他,塞在校长办公室门缝的信多得像雪片一般。

在台江民中,他有不少“孩子”。“如果我能弥补这些孩子缺失的父爱,我愿意扮演父亲这个角色,尽可能逼真。”陈立群说。

有个女学生开学没来报到,陈立群得知,女孩父母早年离异,她和三个弟妹由爷爷奶奶辛苦拉扯大。父亲再娶,带她去接亲,女孩想不开不愿上学了。“你无法选择父母,但能掌控自己的命运。”陈立群鼓励她,还给了1000元钱。

过了段时间,女生给他写信,家里太穷,继母也跑了。“我把你当女儿养吧。”陈立群怜惜地说。女孩现在读高三,他定期给生活费。

毕业生来道别,他会给贫困孩子包一两千元的红包。有人说:“贫困学生太多了,您帮不完。”他说:“如果我不在了,我的儿子、孙子也会帮助下去。”

陈立群跑遍台江,家访了100多个贫困学生家庭,辍学现象基本消失。他四处做讲座,培训师资逾万人次,支教分文不取,反而资助学生、奖励老师30多万元。其实,他身患疾病,并不富有,也有牵挂,90多岁的老母亲独自在临安老家生活,孙女今年5月出生后,还没见过爷爷。

陈立群原本计划支教一年,把学校管理理顺了就走,但每当看到山里孩子期待的眼神,他就心软了。“学生们感谢我,我说错了,是我要感谢你们,因为是你们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提升了我的办学思想,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陈立群说,“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被人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十三

教师节时,我收看了陈立群校长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电视直播,前几天我再次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党课的学习,对陈立群校长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先进事迹感受颇深,他不惧艰苦、婉拒高薪,不忘初心、至诚为民的精神,深深值得我学习。

3年来,陈立群将自己的先进教育管理方法倾囊相授,动真碰硬、大胆改革,不仅带领一所“差校”走上正轨,更改变一方教育观念,为台江县摆脱贫困打下了坚实的教育基础。陈立群的到来,对台江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可谓雪中送炭。其所展现的“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教育情怀与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尚情操,难能可贵。

陈立群放弃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远赴千里之外,全身心投入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发展。他们“把他乡当故乡”,为当地的发展走遍了千山万水,想尽了千方百计,吃尽了千辛万苦,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全部奉献给贫困地区,为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精神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更需要我们行动起来,汇聚全部力量啃下最后的“硬骨头”,需要一大批像陈立群一样的优秀人才,投身贫困地区,将其聪明才智倾囊相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旁观者,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担当者、建设者。我们要对照陈立群的事迹,随时检视自身行为,坚守好自己的初心,认真履行好职责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村党支部书记,我更要学习程立群校长不惧艰苦、不忘初心、至诚为民的精神。

首先我要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人”。要当好主角、抓好主业、尽好主责,用强烈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严肃的落实态度,做管党治党的书记,担起管党治党的责任。要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支部活动,引导党员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要对本支部党建情况摸得透、钻得细。要找好抓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特色的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找准党建和扶贫的结合点,立足党建职能,抓好班子、强化支撑、夯实基础,以党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领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要做好贫困群众的“知心人”。全面摸清贫困户的底数和致贫原因,为每一家每一户制定合理有效的脱贫思路和办法,使贫困群众心里有盼头。时刻把贫困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贫困群众关注的小事实事入手,认真做好村庄道路硬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与贫困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贫困群众的合理诉求给予及时解决,做贫困群众的“家里人”,真正把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赢得民心、树立形象。三是做好产业致富的“带头人”。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方式,促进党建联产业,带动脱贫攻坚;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富民步伐,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研究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没钱办事、没钱干事的问题。积极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唤醒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行动。用好党员创业致富贷款,大力支持贫困户创业致富。注重发挥村干部和党员致富能手带富作用,打造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农村致富带富队伍,促进党员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十四

陈立群从教近40年,曾在杭州的一所名校担任校长,退休后他拒绝了多家民办中学的高薪聘请,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担任校长,分文不取,用爱与责任呵护贫困学子的求学梦。

陈立群曾任教浙江多个学校担任了30多年的校长。前,陈立群在杭州长河高中创办了浙江省首届宏志班,亲自挑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把自己对贫困学生的关爱无微不至地融进到学生心里。

陈立群一共带出了12届宏志班,招收的675名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8月,已近60岁的陈立群从国家重点高中杭州学军中学的校长岗位上退休,来到距离家乡1400公里外的贵州贫困山区,担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一职,开启了他分文不取的支教生涯。

上任后,陈立群制定了16项管理制度,整顿校风教风,创新教学方法,短短两个月内学校面貌就焕然一新。他还把所获得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的20多万元钱拿出来,设立了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奖教金,奖励优秀教师。3年间,这所地处贫困山区的学校悄然蜕变。2019年,全校885名学生参加高考,有561人考取了本科。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十五

教书近40年的陈立群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2016年退休后,浙江不少民办中学开出百万年薪聘请他,但陈立群不为所动,而是主动来到条件艰苦的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台江县工作。

陈立群:我就是一介书生,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教好书,做好我自己的教育工作。

台江民族中学是台江县唯一的公办高中,苗族学生接近98%。副校长刘跃富回忆,陈立群来支教之前,台江民族中学在黔东南州高中考评时连年排在末尾,个别年份,考上一本的学生不超过1人。

刘跃富:2017年以前,中考前100名我们学校难得有5到10个。

面对教育基础如此薄弱的学校,陈立群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铁腕措施:统一实行学生寄宿制,制定职工考勤办法、教师退出机制等10多项管理制度。他还自掏腰包,设立了陈立群奖教育金。陈立群治校的三年里,台江民族中学高考本科上线学生人数持续攀升,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竟达到65%以上,增长人数在全州排名第一。陈立群说,他还要帮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陈立群: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这个心愿就是有更多的苗族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去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陈立群不忘初心,始终用真心、动真情搞教育,承担起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当前,我国扶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冲刺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扶贫合作。在扶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们需要像陈立群一样有情怀、有经验的教育专家,也需要更多甘于扎根西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青年教师力量。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十六

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到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陈立群校长待过的每所中学里,都有一片“志向林”。入学时,每个学生在一张纸条上写下自己的目标,放入密封的瓶子,埋在亲手种下的“志向林”里。

“20年、30年之后,学生们可以来看看,瓶子就永远放在那里,学生们的志向就沉淀在那里。这个仪式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鼓励学生们朝着一个目标走去,这是squo;志squo;,二是要一鼓作气走到底,这是squo;气squo;,凡事成败皆取决于这两个字。”陈立群说。

贫困学生、问题学生、叛逆学生……从教40年,相比于“锦上添花”,陈立群做了更多“雪中送炭”的事。2001年担任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时,他创立了“宏志班”,让上千户寒门走出了贵子。

“刚接触困难学生时,我以为免了他们的学费,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就可以了。慢慢发现,他们很多内心封闭,心酸的经历形成了消极颓废的思维定式。squo;走近squo;他们的内心很难,squo;走进squo;就更难了。”

意识到这一点,陈立群逐渐把“育人”的重心从物质帮扶转移到解决精神问题上来。通过课题研究、团队干预、班主任培训等方式,严惩不贷与温和治愈双管齐下,“让学生们知道,物质上的贫穷都是暂时的,只有精神上的贫穷才会无药可救。”

“做老师的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在教育自己。唤醒学生的时候,也在唤醒自己。我们一定要俯下身子,去倾听孩子的呼声和想法,了解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经历了什么。只有解开孩子们的身心squo;镣铐squo;,他们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十七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陈立群老师的选择难能可贵。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您学习,心怀理想,不忘初心。”“陈立群老师是全体教师的楷模,也是全国人民的楷模!向您致敬,祝您教师节快乐!”

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9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陈立群的先进事迹迅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无数网民在报道的评论区留言,表达自己对这位“中国好老师”的敬意。

“为陈老师点赞。作为他夫人的同事,我也要为陈老师的家人点赞。”网友“顾某某”说。“退休后放弃百万年薪去支教,不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从长河宏志班时知道了陈校长,一直非常尊重他,希望陈校长保重身体。”网友“张小肥”说。

陈立群的先进事迹,在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中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触动。广大教师表示,要以陈立群为榜样,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立德树人和脱贫攻坚事业中去。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学生处副主任卞良琴,分管宏志教育18年,与陈立群校长共事12年。“媒体驻校采访的时候,我帮忙整理陈校长的资料,越整理、越回忆,越发现陈校长的了不起。他很有思想,也很有办法,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特别纯粹的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然后把它做好。”

卞良琴说,陈校长创立的宏志班,如今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共招收了1360名宏志生。“看着他们个子一点点长高,精神面貌一点点变化,长河的‘宏志精神’得以传承下来,发扬光大,真的很欣慰。陈校长‘时代楷模’的称号,对我们所有老师都是一种鼓舞,只要对教育事业有痴心,总能做好。”

9月9日晚,贵州省台江县组织所有党员干部和教师集中收看了陈立群校长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电视直播。方召镇是台江县最偏远的乡镇,38岁的台江县方召镇中心小学校长田腾在观看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

“陈立群校长的到来,是一代台江读书人的幸福。他多次来我们学校做讲座,分文不取,他还自费成立奖教基金。”田腾说,“在穷乡僻壤的地方教书育人,更需要大爱和坚守。有陈校长的教育情怀和境界,孩子们也就成才了。”

陈立群校长来到贵州省台江县之后,促进了多个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陈校长来到贵州支教,只为更多山里孩子走出去,这一点很伟大。”凯里一中语文老师潘朝杰说,陈校长做学问很严谨,对学生从来不戴“有色眼镜”。“有幸得到他关注的学生,都会有很大变化。他教育方式丰富,经验非常老道,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既是大学老师,也是中学学生家长。东西部教育差距比较大,台江有很多留守儿童,老师甚至起着父母的作用。一个学校办得好、风气正,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陈校长改变了当地的教育生态和文化氛围,为这个县储备、保留了人才,会影响几代人。”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谷松岭说。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十八

陈立群头顶“全国名校长”的光环退休,婉拒百万年薪聘请,离开繁华都市和亲人远赴黔东南偏远山区无偿支教,成为当地唯一一所民族高中校长,躬身教育扶贫,重视“精神成长”,不改初心本色……他用“师者”的爱心和责任,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注入时代精神,为边疆地区孩子点燃梦想与希望,他把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支教期间翻山越岭、走寨访户,资助10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足迹遍布台江县所有乡镇。陈立群是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生动体现,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实践中涌现的教书育人楷模,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追赶的典范。

一、学习楷模,坚守初心,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只有一个想法,我要竭尽所能去帮助那些和我当时所处环境差不多的孩子。”陈立群的支教初衷就是这样简单、真诚。他用“花甲之年入深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的神奇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千百万有理想、敢担当的教师造就的。大山深处,那些聚光灯照不到的贫困家庭,他们的未来由谁来点亮?陈立群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这样的时代楷模正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我园通过全教会、党员会观看视频、宣讲实际、座谈讨论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及教职工学习陈立群先进事迹,引导全体同志以陈立群为榜样,学习陈立群不忘初心、不为功利,不求功德,为教育而生,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人,教好书”。

二、学习楷模,用爱育人,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陈立群是“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他心中装满了爱,他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毕生的使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用在陈立群身上,真是恰如其分。花甲之年,他志愿义务支教,和苗乡孩子结下父子般的深情。他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很多人也唤他“校长爸爸”。向陈立群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视群众为亲人,把学生当儿女,给孩子们一双爱与责任的翅膀,让他们能在我们的肩膀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向陈立群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扎根教育、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对工作充满热情,坚持把工作当做事业的精神。建园以来,我园坚持“让明天的太阳从这里升起”的办园思想,认真履行教书育人工作职责。我们倡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把自己的理想和专业发展融入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大潮之中,做幼儿的“老师妈妈、妈妈老师”。人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做孩子们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学习楷模,牢记使命,创办人民满意名园??

陈立群以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先进的办学教育理念,创新奋斗的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心,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奋斗奉献带出了一支好队伍,带来了办学的高质量,改变了苗乡学子的命运。这是一位执着的校长对教育公平的践行,也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对教育均衡的呼唤,更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一种情怀、态度和担当。

开展向陈立群同志学习活动,就是要学习他忠诚党的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教育。我园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陈立群精神,始终牢记教育初心,坚持全面育人,正确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以身作则做表率,勇于担当带队伍,身体力行抓教育,在管园育人的岗位上见行动,出实效。秉承“用爱养育,用心教育”理念,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保教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五年被评为王益区保教质量优秀幼儿园,连续七年被评为王益区教科体系统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作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我园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坚持园际交流。几年来,由省市级教学能手和业务骨干组成的帮扶小分队深入我们王益区所有公办幼儿园及耀州、印台、新区等园所开展送教帮扶或跟岗学习等活动,为全市幼儿教师、园长作“园所文化建设”、“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科学开展一日活动”等的专题培训,引领姐妹园所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我园还参与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两年来,通过入园指导、教学能手送教、专题培训、来园参观、跟岗学习等方法,使商洛市柞水县第二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大幅度提升,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贡献了绵薄之力。

开展向陈立群同志学习活动,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取得的点滴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更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尽管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离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要乘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东风,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陈立群同志为榜样,以李秋莲同志为榜样,以红旗街道党委为榜样,秉持“不为功利,不求功德”的初心,坚持“用爱养育,用心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锐意进取,努力把王益一幼建设成人民满意的一流名园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926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