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应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如何编写一份科学合理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请大家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这些教案范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一
1、引导幼儿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学习3的形成。
2、感知物体数量的变化及数字的变化,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
1、让幼儿懂得3比2多1,2比3少1。
2、幼儿学会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学习3的形成。
教具:背景图一幅、3只小鸭、3只小兔、2颗白菜。
幼儿操作材料:小苹果教具、数字卡片。
一、复习2的形成。
二、幼儿操作小苹果,启发幼儿说出3的形成。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3是怎么形成的吗?老师想瞧瞧你们的操作方法。
2、教师出示小苹果教具3个,幼儿操作。
三、出示实物图,引导幼儿学习3的形成。
有2只小鸭在草地上玩,又从水里上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2只小鸭是怎么变成3只的?
四、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感知数量和数字的多少。
五、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添上”和“去掉”理解数量的变化。
出示背景图,草地上2只小鸭,水里游着1只,请小朋友让草地上2只小鸭变成3只小鸭,该怎么办?那么2添上1就是几?3只小鸭怎样才能变成了1只小鸭。
六、出示数字卡片,幼儿操作。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数字卡片,2再多1就是数字3,反之3去掉1就是几?然后请幼儿互相操作卡片,再由教师反复考验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七、以游戏的方式,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巩固学习3的形成。
老是把小朋友分为几个小组活动,每小组为1——4人,请每组的小朋友互相调整一组3人。
八、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点。请小朋友把每组小成员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分成每3人一组。
九、分好组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做游戏。(在游戏的欢乐中完成课题)。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二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3、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水果卡片若干、一些小食品若干。音乐《猫抓老鼠》。场地布置:四个大圈圈。
活动重难点感知4的形成。
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
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
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
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
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
师:“餐具准备好了,我们给猴子一家吃什么?”(幼儿猜想)。
(出示3个小食品)师:“看老师给他们准备了什么?”“够不够?”“怎么办?”(让幼儿抓取食物,感受3添上1是4)。
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
(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6、游戏《小猫抓老鼠》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戏:老师当花猫,幼儿当老鼠。准备4个圈,让幼儿抢圈,幼儿和老师一起随音乐绕着圈走,当儿歌结束时幼儿迅速站进呼啦圈内,每个呼啦圈里最多只能站4个幼儿。没有占上圈的幼,被猫抓住。退出游戏。下一轮再开始(每轮减少一个圈)。
7、结束。
欢送小猴子一家。
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三
1、学习5的形成,知道4、5两数多1少1的关系,理解5的实际意义。
2、能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4、5两数的多少。
3、通过故事、游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1、背景图和课件(画面内容:草地、城堡、森林等),5张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小矮人卡片,4张蘑菇卡片,数字卡片4、5。
2、教室一角布置成草地,草地上摆放着花形卡片,卡片数量与幼儿数量相等,卡片上画有数量为4或5的实物或圆点,草地上摆放着4棵大树,上面分别标有数字2-5.
一、开始部分。
1、场景导入。
师:今天有一些小矮人要进行城堡探秘的活动,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二、基本部分。
2、教师演示活动卡片。
(1)教师:请小朋友们观察草地上来了几个小矮人?
现在又来了1个小矮人,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个小矮人?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4添1是5。
(2)教师:请小朋友观察这5个小矮人的服饰颜色的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知道5里面有5个1。
(3)教师演示活动卡片,演示小矮人采蘑菇。
教师:谁能比较一下小矮人和蘑菇的数量。
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知道4比5少1,5比4多1。
(4)出示数字卡片“5”请幼儿认读,并指导5个小矮人和5个蘑菇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3、“采花”游戏。
玩法:幼儿随音乐在草地上采花(花形卡片)没人采一朵,数数自己卡片上的实物(点子)的数量,如:教师分别出示卡片4、5,请幼儿举起相应数量的花形卡片。启发幼儿思考:怎样让4个实物(点子)变成5个,5个实物(点子)变成6个。
三、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小结并整理物品,收拾环境。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四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3、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水果卡片若干、一些小食品若干。音乐《猫抓老鼠》。场地布置:四个大圈圈。
活动重难点。
活动过程。
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
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
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
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
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
师:“餐具准备好了,我们给猴子一家吃什么?”(幼儿猜想)。
(出示3个小食品)师:“看老师给他们准备了什么?”“够不够?”“怎么办?”(让幼儿抓取食物,感受3添上1是4)。
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
(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6、游戏《小猫抓老鼠》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戏:老师当花猫,幼儿当老鼠。准备4个圈,让幼儿抢圈,幼儿和老师一起随音乐绕着圈走,当儿歌结束时幼儿迅速站进呼啦圈内,每个呼啦圈里最多只能站4个幼儿。没有占上圈的幼,被猫抓住。退出游戏。下一轮再开始(每轮减少一个圈)。
7、结束欢送小猴子一家。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五
1、让幼儿正确读写数字5,并能数出5以内的物体数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小圆片、小正方体、数字卡、铅笔、多媒体课件、白纸。
一、情景激趣。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
2、教学认识“5”
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
3、认识5的组成。
数出下列每组图形中物体的数量。
4、找一找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教师展示自己用5个图形组合的图形,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个物体,但图形的数量必须是5个。
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六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大小排序是一项很平常的数学活动,但是怎样引导幼儿学习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在简单、轻松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喜洋洋与灰太狼是幼儿喜爱的人物,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激进的探索氛围。跟随着情境,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层层深入的掌握大小排序。
1.乐于帮助他人,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2.感知探索按物体大小排序的规律。
3.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发现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知识经验准备:
对《喜羊羊灰太狼》有一定的了解物质材料准备:
1.课件《帮助喜羊羊》。
2.人手一份大小脚印操作卡若干。
一、课件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演示ppt第3页,播放喜羊羊着急求救的课件,鼓励幼儿帮助他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顺应情境,探索按物体的大小排序的规律。
1.播放课件二。
(1)师:"到羊村要经过树林,小朋友仔细看下,这些树是怎么排的呢?"。
(2)幼儿观察、讨论,讲述自己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树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一棵小一棵大一棵小一棵大的规律排列的'。
2.播放课件三。
观察石头的排序,幼儿讨论、讲述石头的排序规律。
3.播放课件四。
(1)观察、讨论、讲述蘑菇的排序。
小结:树、石头、蘑菇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照一个大一个小,或者一个小一个大的规律排序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师:"哎呀,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郎和红太狼抓走了,看,这是灰太狼、红太狼留下的脚印,大脚印是灰太狼的,小脚印是红太郎的,我们要救美羊羊,就要找出脚印的排列规律,才能跟着脚印走。"。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播放课件五。
1.师:"我们跟着脚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美羊羊救出来了。
2.喜羊羊觉得这个排序的方法很好,还能运用到哪些地方呢?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序数含义,会用序数词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指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准备:
有5节不同颜色车厢的水果列车一辆,水果图片,纸盒做的火车头一个,水果头饰5个,歌曲《火车开来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开火车啊?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水果列车,引导幼儿学习5的序数。
a、请幼儿观察列车,数一数共有几节车厢和车厢的颜色。
b、教师出示几种水果图片请幼儿说出名称。
引导幼儿要注意:同一种水果图片要粘贴到同一节车厢上。
c、请幼儿欣赏水果列车,说出水果图片粘贴在什么颜色的车厢上?这一节车厢是第几节车厢?(按从头到尾的顺序)。
2、进行《给动物宝宝送水果》的连线游戏。
a、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说出楼房里的小动物都分别住在第几层楼?(按从下到上的顺序)。
b、教师提出游戏要求:(每个小动物按楼层顺序都要收到一种水果)。
c、连线游戏:
请幼儿说出把几个什么水果送给了第几层楼的小动物?
3、播放背景音乐《火车开来了》,请5名幼儿戴头饰进行表演“水果列车”的游戏。
b、第二遍音乐,“火车”原地转身往回开,幼儿向后转,音乐停止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由原来的第五变成了现在的第一,从此来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到户外玩“开火车”游戏。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活动准备:超市用的柜台,里面有各种玩具、食品、文具等、篮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好不好?你们喜欢去吗?超市中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每人买3个,要一边买一边数数。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数。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买的什么,买了几个。
2.你们买了东西以后还要赠送你们一个。一边赠送一边问幼儿:你买了几个?(3个)3个在添上一个是几个?幼儿尝试用语言回答:3个再添上1个是4个。
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几个(点数)。
3.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小兔子好不好?(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小兔子4个玩具。。。。。。)。
4.让幼儿自己添数。
刚才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了小兔子。现在我们自己来买喜欢的东西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3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一边拿一边数。回来摆在桌上。
老师问:你们有几个玩具?(点数)。
老师想让你们每人有4个玩具,在添上几个就是4个了?请你们去拿。(幼儿自己去拿)。告诉我3个添上1个是几个?(尝试回答:3个添上1个是4个)。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九
1、巩固复习5以内序数,学习10以内序数。
2、能从不同方向辨别序数。
3、发展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4、让幼儿会在生活中运用。
教师教具:洞洞板、棋子。
幼儿学具:洞洞板、棋盒。
1、重点:能说出10以内序数词。
2、难点:从不同方向辨别序数。
(一)、复习巩固5以内序数,感知10以内序数,
游戏一:看谁猜得对。
1、教师取出一摞带有小动物图案的棋子,洞朝上插在演示板第一行数字1的后面;
2、教师提问小朋友:“现在我们来猜猜这些棋子的图案是什么?你们想先猜第几个棋子?”(请小朋友说序数词并指出所说棋子的位置),鼓励小朋友大胆猜,引起幼儿兴趣(例如,我猜第5个棋子下面是小猫,然后请小朋友翻开排在第5位的棋子,看看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小朋友说出正确的名字,并说出它排在第几位)。以此类推,直至把5个棋子翻完。
3、这个棋子排在第几?(指着第5个),老师在后面添上一个棋子,问:“这个棋子排在第几?依次插出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个棋子。”教师:“小朋友真聪明,如果我把棋子换一个排列方式,你们还能说出他们排在第几吗?”
4、将棋子摆成一个圆圈(棋子数在10以内),教师:例:“如果猴子排在第一,从右往左数,蝴蝶排在第几?小兔排在第几?“从左往右数,蝴蝶、小兔又排在第几?”“要找到动物在圆圈里的位置,怎样才找的对?”
小结:在圆圈中确定一个排头,找准数的方向,就能知道要找的动物排在第几。
(二)、练习10以内序数。
游戏二:我说,你做。
1、请小朋友将有房子图案的1摞棋子洞洞朝上插在演示板上第一数字1的后面。
2、教师:“现在我们来翻翻看,这些棋子的图案都是什么?你们想先看第几个棋子?”(请小朋友说序数词并指出所说棋子位置)“请小朋友翻开从左往右数第四个棋子。”孩子翻过来并说说从左往右排在第四位的是谁。(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游戏三:听指令,摆棋子。
请小朋友取出1摞有小房子图案的棋子,听老师的指令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不同方向摆棋子,并说一说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xx图案的棋子宝宝排在排在第几位?或排在xx位置的棋子宝宝是谁?(教师可变换多种方式提问,发展小朋友多向思维)。
延伸:让小朋友回家数数自己家在第几单元第几层,回来悄悄告诉老师(加深对序数的理解)。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十
2、学习10以内数的按数取物。
演示板一块、数学插板人手一套。
一、摆“六色旗”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六色棋’的游戏”,请幼儿用盒里六种不同颜色的插子,在学具板上摆出一个三角形的“旗子”,方法是:
第一行摆一个插子,第二行摆两个,到第十行摆十个,相邻两行颜色不同,然后练习从1—10,从10—1的正、倒数,要求手口一致。
二、学习按口令指数。
玩法:六色旗摆好后,老师说任意的数字,幼儿迅速用两只手摸在相应的数字两边,如:老师说“6”,幼儿就两只手摸着第六行6个棋子的两端;老师说“2”,幼儿就摸2。
三、练习按数取物:
幼儿先将棋子收回棋盒,然后按教师的指令要求,取相应的棋子。
比如:要求幼儿取出7个红棋子摆在棋盘上,就是要求幼儿能将红棋子摆在数字7的后面,而不是摆在第一行。
反复进行取棋子练习,提醒幼儿听清老师的要求,用什么颜色?用几个棋子?摆在第几行?摆在数字几的后面?等等,培养幼儿听的能力。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彩色鱼6条(3种颜色,大小各3条),鱼缸图片,3种颜色、大小标记各一份,
学具:同教具相同,人手一份扮的彩色鱼,3种颜色的蜡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是鱼宝宝”相互打招呼“鱼宝宝好”“老师好”
2、“请你们看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鱼宝宝?”(幼儿自由说说)教师巡回指导。检查交流的结果(请1――2位幼儿上前)。
3、“再请你们和旁边的鱼宝宝相互比较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师指导,请别幼儿说说。
二、以游戏形式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1、教师“鱼宝宝,你们喜不喜欢做游戏?今天有很多的标记和我们做游戏”
2、(出示大标记)这是什么?(大标记)大标记表示大的东西。现在,请一位是大标记的好朋友游到我这里来,用自己的身体摆个大标记的造型。(拍手表扬)还有谁也和大标记是好朋友的,请你也摆个造型。
(出示小标记)这是什么?(小标记)小标记表示小的东西。请两位是小标记的好朋友游到我这里来,也来摆个小标记的造型。还有谁也是小标记的好朋友的来摆个造型。是大标记的好朋友请你游到这里,是小标记的好朋友请你游到那边。来,我们相互检查检查对不对?(自己拍手表扬表扬自己)。
3、除了大小标记,还会有哪些标记呢?出示红标记,我是什么标记?
哪些是我的好朋友的请游到我这里。出示绿标记,是我的好朋友的也请你游到我这里。出示黄标记,愿意和我做好朋友的也请游到我这里。相互检查对与不对。
三、学习制作标记。
1、教师“鱼宝宝们,今天啊,我们和标记做了好朋友,你们高兴不高兴?可是老师这里的鱼宝宝却不高兴。
2、出示鱼缸,这是什么?(鱼缸),这些鱼缸是鱼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个别幼儿回答)。
3、“你们真聪明,发现鱼缸一样的,那哪个是这些鱼宝宝的家?(请幼儿回答后老师点出做个标记)。
4、教师示范。
第一个鱼缸,我们一起来帮彩色鱼找家,拿一条大红鱼宝宝,“大红鱼我送你回家”,这个家还会有谁呢?请幼儿回答(小红鱼),对不对呢?好,给这个家做个什么标记?(红标记)。
(拿掉小红鱼,放另一边)这个家还会是谁的家呢?(大黄鱼,大绿鱼)给这个家做个?(大标记)。
教师小结:原来一个鱼缸可以做两个标记。
第二个鱼缸、第三个鱼缸请幼儿来做标记。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好,现在啊,你们后面也有许多彩色鱼要想找家,你们愿意帮忙吗?”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可以先用一种方法,帮忙找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方法帮忙找家。
四.活动评价。
1、是颜色标记的操作纸一份评价。
2、是大小标记的操作纸一份评价。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学习并认识数字7。
2.逐步掌握数字的小,学习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感受7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7种动物贴片,每种动物数量从1开始递增。
3.香蕉卡片若干,每人一个魔法袋。
4.1~7数字贴片。
活动重点:
认识数字7并运用点数的方法感受7以内数字的组成。
活动难点:
正确理解7以内数字组成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咕噜咕噜变1~6”初步引入课堂。
二、播放课件。
教师:“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森林里,因为今天森林里要举办文艺晚会。小朋友们猜猜森林里的文艺晚会上会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幼儿自由作答。
三、依次出示7种动物贴片和数字贴片。
1.教师展示出1只小猫的贴片。教师:“小朋友们第一位参加演出的小动物是谁?哦,是小猫,看看小猫有几只?”“嗯,一只小猫我们用数字宝宝几表示?”教师出示数字1贴片。
2.教师出示2只小鸭子的贴片。教师:“小朋友们快看第二位参加演出的'小动物是谁?哦,原来是小鸭子啊。数数看小鸭子有几只?对,有2只,那我们应该用数字宝宝几表示?”教师出示数字2贴片。教师:“小朋友们数数看,小鸭子比小猫多了几只?”教师引导幼儿说出“1添上1是2,2去掉1是1。
3.教师依次出示动物(小松鼠、小狗、公鸡、小兔)贴片,带领幼儿复习1~6的数字,并引导幼儿说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6.教师出示数字7贴片并播放幻灯片数字7。教师:”小朋友们看,我们的数字7宝宝像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像镰刀,教学儿歌”7像镰刀割麦草“。
四、幼儿操作,象放香蕉。事先在每位幼儿跟前放1个魔法袋,里面装有6个香蕉卡片。
1.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象表演的节目是什么吗?它们要表演单脚滚皮球的杂技,这个演出非常耗费体力,所以象表演之前要吃饱肚子。小朋友们知道象喜欢吃什么吗?“幼儿自由作答,最后给出答案,象最喜欢吃香蕉。
3.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变好了吗?快看看你们的魔法袋里有几块香蕉片啊?哦有6块,那小朋友们刚才数了象有几只啊?“对,有7只象,那我们的6块香蕉片够不够啊?不够的话我们还要再拿几个香蕉片就够7只象吃了?”引导幼儿说出再摆1块香蕉片。
4.每一张桌子上摆放有一个放香蕉片的盒子。教师:“小朋友们看,你们的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放香蕉片的盒子,那是老师花了好力气变出来的香蕉片,有好多呢!我们就从盒子里再取出香蕉片给象吃吧!小朋友们先说说看现在你们有6块香蕉片要再从盒子里取几个香蕉片才能把它们变成7块香蕉片啊?”引导幼儿说出再拿1块香蕉片出来。
5.教师:“哎呀,有一只象它跟老师讲说它已经吃过饭了,它要先去摆放道具了,那小朋友们数数看,走掉一只象还剩几只象啊?对,剩6只象,那6只象它们一共需要几块香蕉片啊?对,需要6块,而我们盘子里现在有几块?对,7块,那我们应该取掉几块?是的,取掉1块香蕉!”引导幼儿总结说出:“6填上1变成了7,7取掉1变成了6。”
五、数数看。
1.播放课件,并把刚才取掉的一只象放回来。教师:“好啦,小朋友们,刚才去摆放道具的象已经回来了,我们的小动物们也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去文艺晚会的现场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东西,然后来数数看哪些东西的个数是和我们新认识的数字宝宝7一样。”
2.依次展示幻灯片,引导幼儿熟练说出“6填上1是7,7取掉1是6。”
3.教师:“哇,这么多小动物准备了节目,我们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有节目表演给家啊!好,我们小朋友把学习了的数字带到数字歌里表演送给家好不好!好,数字歌,小手准备!”
六、将幼儿带出活动场地,活动结束。
小朋友看,小动物们有话跟你们讲,哦它们呀说欢迎小朋友们来观看文艺晚会,让我们快点去看!走吧,把小板凳带着我们快去看表演吧!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十三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清楚的感知到9添上1是10,并能用语言加以描述,理解10的形成。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细心观察的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具:挂图(梨树,树上挂着9个黄梨,9个青梨)磁性大黄梨1个,大绿梨1个,数卡1——10。
学具:雪花片。
一、复习9以内的形成。
1、拍手游戏。
2、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5——9,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
3、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
1、出示挂图,问:图上有什么?(幼儿说完后,集体点数验证,可以引导幼儿用目测后接着数的方法去点数)9个黄梨、9个绿梨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给予匹配数字9)。
2、有的梨被叶子遮住了,小朋友看看遮住的是什么梨?(引导幼儿说出1个大黄梨和1个大青梨)。
3、现在有几个黄梨、几个青梨了呢?10个梨是怎么变成的呢?(引导幼儿完整说出9个黄梨添上1个大梨是10个梨)。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巩固10的形成。
1、幼儿看数字取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2、看会变的数卡取放相应数量的雪花片,从而进一步感知9、10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十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5可以表示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水果图片、树叶图片若干学具:树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游戏:现在请小朋友跟着马老师来玩拍手游戏。
2、师:小朋友,马老师问你,1添上1是几?
幼:马老师,我告诉你,1添上1是2.
师:小朋友,马老师问你,2添上1是几?
3、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1--4,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
4、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如:教师说1,幼儿接着说2、3、4。
1、小朋友,秋天到了,看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苹果树上的果实成熟了,今天小狗要去摘苹果吃。我们看看它摘了几个苹果,是怎么摘的教师扮演小黄狗,摘苹果,先摘4个苹果。
小黄狗的苹果摘好了,我们来数数它一共摘了几个苹果?
小狗刚想走了,想起了要送一个苹果给小花狗吃,于是又回去摘了1个苹果,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黄狗一共摘到了几只苹果吧!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4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有5个苹果。
小黄狗一共摘了5个苹果。
3、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慢慢地变黄了,黄了的树叶会掉到地上去,成了落叶。
教师演示一棵树上落下来了4片树叶。
接着又落下来了一片。
引导孩子说出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
5、小朋友,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那我们就知道了4添上1是5.
三、拾落叶。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们也想去拾落叶吗?
2、教师为每张桌子发放好一定的落叶。
3、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拾落叶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小朋友听老师的指挥,老师请你先拾几片,你就先拾几片,然后拾几片,还要边操作边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结束部分今天我们学习了4添上1是5。
请小朋友下了课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数量是5。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十五
1、学习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点数4个以内物品。
2、认读数字"4",了解其实际意义。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玩具汽车4辆;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一家人。
二、集体活动。
1、复习3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说》。
点击出示2只小兔和数字和数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说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数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你会吗》。
创设情境:现在站台上有3只小兔在等车。如果再来1只小兔,会有几只小兔?鼓励幼儿用学具探索4的形成,先摆3只小兔,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对应的数字卡片。然后点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并用对应的数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数量。
小结:3添上1就是4。
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做》,幼儿练习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你发现了吗?》,幼儿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认读数字4,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认》,引导幼儿说说数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坐汽车"。操作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以及多1少1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一次性餐盘、叉子、蛋糕图片各7个、大演示板、智慧盒。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6添1是7,并能用语言描述。
难点:知道数与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并理解7里面有7个1;7个1合起来是7。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老鼠和猫》。
老鼠要去买蛋糕,路上遇到了猫,过去六只老鼠就有一只猫,我们看看有几只猫出现?
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边说儿歌边用手一个一个的指。
儿歌:小老鼠上大街买蛋糕,遇见猫。(指到谁,谁就说:“老鼠”,当指到六个人的时候,那个幼儿就要学一声猫叫。)。
例: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猫。看哪位幼儿点数清晰,反应最快。
(二)讲解操作:
1、通过猫和老鼠吃蛋糕的故事,学习7的形成。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请的谁呀?我是怎样指的老鼠呀?(一个一个的指)我们现在一只一只的把老鼠请出来吧!
提问幼儿:几只老鼠?我们一起点数。
教师小结:6老鼠又来了一只猫,现在是几只动物?
6只老鼠添上一只猫是7只动物,6添1是7。
2、教师出示6个空的一次性餐盘当蛋糕盒,有序摆好6个,幼儿点数。
教师讲述:我们给老鼠盘子,猫不高兴了,怎么使6个盘子变成7个盘子?
教师总结:对!6个盘子再添上1个盘子(彩色)是7个盘子,6添1是7。
3、发蛋糕。
教师讲述:小朋友们我们为每只小老鼠发蛋糕吧!(请幼儿在分餐盘的上面一个一个将蛋糕对应放好)。
提问幼儿:蛋糕是怎么放到盘子上的?6里面有几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量的物体,感知数字和实物的数量关系运用已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巩固数字6尝试数字1~6的排列。
教师总结:6份蛋糕添上1份蛋糕是7份蛋糕,6添1是7。
4、发叉子。
请幼儿发7把叉子,提问幼儿:7里面有几个1呢?(7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三)幼儿操作智慧盒自己插出7的形成过程。
1、请幼儿在第一行插好6个绿苹果,如果再给猫1个绿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总结:6个绿苹果再添上1个绿苹果是7个绿苹果,6添1是7。
教师小结:6块奶酪再添上1块奶酪是7块奶酪,6添1是7。
教师小结:6块糖再添上1块糖是7块糖,6添1是7。
4、请幼儿在第四行插出6个蓝莓,如果再添上1个蓝莓是几个?
教师小结:6个蓝莓再添上1个蓝莓是7个蓝莓,6添1是7。
幼儿一个个将棋子收起来,然后点数说:“7里面有7个1。”将棋子摆好到智慧盒指定位置。
(四)放松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
让我们每位幼儿都当蛋糕面点师,每个人都做一个不同的蛋糕吧!说出蛋糕。
名字,并用身体表示。“你做的是什么味道?你的呢?”例:水果蛋糕、草莓蛋糕、蛋黄蛋糕、海苔蛋糕、巧克力蛋糕、冰激凌蛋糕、肉松蛋糕、布朗蛋糕、葡萄干蛋糕、香蕉蛋糕吧!
活动反思:
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是我们从纲要中所学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宗旨,我以游戏和情景故事为双重因素,让孩子们在故事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巩固学习。根据本主题的大目标和本活动的内容,我为教育活动制定了三个目标:
一、老鼠和猫的游戏导入,理解7的实际意义。
二、以吃蛋糕的情景导入,让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
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我采取了二个步骤:
(一)是通过故事图片的操作,让幼儿在表象认知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及数数,并进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断。
(二)通过操作智慧盒,让幼儿亲自操作,在实物认知中理解7的形成及数数,知道6、7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游戏、故事以及操作,让幼儿在抽象符号的认知中形成对7的数概念的理解,幼儿学习起来会很轻松。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我的三个教育目标基本达到,而且孩子的情绪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喜欢故事,我认为幼儿数学教育以这种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操作过程中除了智慧盒以外是否操作探索的材料再丰富些,达到每个幼儿都能人手一份,互动的效果会更好,再多渗透的一些数学的概念。让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在活动中再渗透一些情景游戏,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节活动的自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恳请各位园长、主任以及老师们多多指导,我会虚心接受,以解答自己活动中的困惑与困难。谢谢!
教学反思:
在设计“7的形成”活动中,考虑到能引起孩子的喜爱、认同的教学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爱鲜艳、夸张的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人物作为教学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孩子掌握,还要有新颖有趣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去想、说、做。我依据《纲要》的要求,遵循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学习规律,将数学活动与有效的故事情景互为整合,让幼儿学会把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9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