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完美的总结应该展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突出自身的特长和创新能力。在写总结之前,可以查阅一些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扩宽自己的视野。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一
像吃药一般喝了一大碗早已吃厌的牛奶,又吞了一把围棋子似的、洋钮扣似的肺病特效药。早上的麻烦已经对付过去。儿女都出门去办公或上课了,太太上街去了,劳动大姐在不知什么地方,屋子里很静。我独自关进书房里,坐在书桌面前。这是一天精神最好的时光。这是正好潜心工作的时光。
今天要译的一段原文,文章极好,译法甚难。但是昨天晚上预先看过,躺在床里预先计划过句子的构造,所以今天的工作并不很难,只要推敲各句里面的.字眼,就可以使它变成中文。右手握着自来水笔,左手拿着香烟。书桌左角上并列着一杯茶和一只烟灰缸。眼睛看着笔端,热衷于工作,左手常常误把香烟灰敲落在茶杯里,幸而没有把烟灰缸当作茶杯拿起来喝。茶里加了香烟灰,味道有些特别,然而并不讨厌。
译文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坐在椅子里伸一伸腰,眼梢头觉得桌子上右手所靠的地方有一件小东西在那里蠢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受了伤的蚂蚁:它的脚已经不会走路,然而躯干无伤,有时翘起头来,有时翻转肚子来,有时鼓动着受伤的脚,企图爬走,然而一步一蹶,终于倒下来,全身乱抖,仿佛在绝望中挣扎。啊,这一定是我闯的祸!我热衷于工作的时候,没有顾到右臂底下的蚂蚁。我写完了一行字,迅速地把笔移向第二行上端的时候,手臂像汽车一样突进,然而桌子上没有红绿灯和横道线,因此就把这蚂蚁碾伤了。它没有拉我去吃警察官司,然而我很对不起它,又没有办法送它进医院去救治,奈何,奈何!
然而反复一想,这不能完全怪我。谁教它走到我的工场里来,被机器碾伤呢?它应该怪它自己,我恕不负责。不过,一个不死不活的生物躺在我眼睛面前,心情实在非常不快。我想起了昨天所译的一段文章:“假定有百苦交加而不得其死的人;在没有生的价值的本人自不必说,在旁边看护他的亲人恐怕也会觉得杀了他反而慈悲吧。”(见夏目漱石著《旅宿》)我想;我伸出一根手指去,把这百苦交加而不得其死的蚂蚁一下子捻死,让它脱了苦,不是慈悲么?然而我又想起了某医生的话:“延长寿命,是医生的天职。”又想起故乡的一句俗话:“好死勿抵恶活。”我就不肯行此慈悲。况且,这蚂蚁虽然受伤,还在顽强地挣扎,是见它只是局部残废,全体的生活力还很旺盛,用指头去捻死它,怎么使得下手呢?犹豫不决,耽搁了我的工作。最后决定:我只当不见,只当没有这回事,我把稿纸移向左些,管自继续做我的翻译工作。让这个自作孽的蚂蚁在我的桌子上挣扎,不关我事。
翻译工作到底重大,一个蚂蚁的性命到底藐小;我重新热衷于工作之后,竟把这事件完全忘记了。我用心推敲,频频涂改,仔细地查字典,又不断地抽香烟。忙了一大阵之后,工作又告一段落,又是放下自来水笔,坐在椅子里伸一伸腰。眼梢头又觉得桌子右角上离开我两尺光景的地方有一件小东西在那里蠢动。望去似乎比蚂蚁大些,并且正在慢慢地不断地移动,移向桌子所靠着的窗下的墙壁方面去。我凑近去仔细察看。啊哟,不看则已,看了大吃一惊!原来是两个蚂蚁,一个就是那受伤者,另一个是救伤者,正在衔住了受伤者的身体而用力把他拖向墙壁方面去。然而这救伤者的身体不比受伤者大,他衔着和自己同样大小的一个受伤者而跑路,显然很吃力,所以常常停下来休息。有时衔住了他的肩部而走路,走了几步停下来,回过身去衔住了他的一只脚而走路;走了几步又停下来,衔住了另一只脚而继续前进。停下来的时候,两人碰一碰头,仿佛谈几句话。也许是受伤者告诉他这只脚痛,要他衔另一只脚;也许是救伤者问他伤势如何,拖得动否。受伤者有一两只脚伤势不重,还能在桌上支撑着前进,显然是体谅救伤者太吃力,所以勉力自动,以求减轻他的负担。因为这样艰难,所以他们进行的速度很缓,直到现在还离开墙壁半尺之远,这个救伤者以前我并没有看到。想来是埋头于翻译的期间,他跑出来找寻同伴,发现这个同伴受了伤躺在桌子上,就不惜劳力,不辞艰苦,不顾冒险,拼命地扶他回家去疗养。这样藐小的动物,而有这样深挚的友爱之情,这样慷慨的牺牲精神,这样伟大的互助精神,真使我大吃一惊!同时想起了我刚才看不起他,想捻死他,不理睬他,又觉得非常抱歉,非常惭愧!
鲁迅先生曾经看见一个黄包车夫的身体大起来。我现在也如此:忽然看见桌子角上这两个蚂蚁大起来,大起来,大得同山一样,终于充塞于天地之间,高不可仰了。同时又觉得我自己的身体小起来,小起来,终于小得同蚂蚁一样了。我站起身来,向着这两个蚂蚁立正,举起右手,行一个敬礼。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二
雷克雅未克是冰岛的首都,我想它大概是世界上最谦虚的首都。
西方有人说它是最寒酸的首都,甚至说它是最丑陋的首都,我都不同意。
简朴不等于寒酸,至于丑陋,则一定出于某种人为的强加,它没有。
街道不多,房舍不高,绕几圈就熟了。
全城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一座教堂塔楼,说是纪念十七世纪一位宗教诗人的,建得冷峭而又单纯,很难纳入欧洲大陆的设计系列,分明有一种自行其是的自由和傲然。
一处街道拐角上有一幢灰白色的二层小楼,没有围墙和警卫,只见一个工人在门口扫地,这便是总理府。
走不远一幢不大的街面房子是国家监狱,踮脚往窗里一看,有几个警察在办公。
街边一位老妇看到我们这些外国人在监狱窗外踮脚,感慨一声:“以前我们几乎没有罪犯。
总统住得比较远,也比较宽敞,但除了一位老保姆,也没有其他人跟随和卫护。
总统毕业于英国名校,他说:“我们冰岛虽然地处世界边缘,但每一个国民都可以自由地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生活。
作为总统,我需要考虑的是创造出什么力量,能使远行的国民思念这小小的故土。
那位老保姆对我们一行提着摄像机在总统家的每个房间晃来晃去有点不悦,而我们则忘了询问,总统家门口怎么有两个坟墓那是谁的天寒人稀,连坟墓在这里也显得珍罕。
根据总统的介绍,冰岛值得参观的地方都要离城远行。
既然城市不大,离开非常容易,我们很快就置身在雪野之中了。
于是也就明白,总统、总理为何表现得那样低调。
这里连人的踪迹都很难寻找,统治的排场闹得越大越没有对象。
历来统治者的装模作样都是为了吸引他们心中千万双仰望的眼睛,但千古冰原全然不在乎人类的高低尊卑、升沉荣辱,更不会化作春水来环绕欢唱。
翘首回望,已看不到雷克雅未克的任何印痕。
车是从机场租来的,在雪地里越开越艰难。
满目银白先是让人爽然一喜,时间一长就发觉那里埋藏着一种危险的视觉欺骗,即使最有经验的司机也会低估了山坡的起伏,忽略了轮下的坎坷。
于是,我们的`车子也理所当然地一次次陷于穷途,一会儿撞上高凸,一会儿跌入低坑。
开始大家觉得快乐,车子开不动了就下车推拉,只叫嚷在斯德哥尔摩购买的御寒衣物还太单薄,但次数一多就快乐不起来了,笑声和表情在风雪中渐渐冰冻。
终于,这一次再也推不出来了,掀开车子后箱拿出一把铲子奋力去铲轮前的雪,一下手就知道无济于事,铁铲很快就碰到铿锵之物,知道是火山熔岩。
火山熔岩凝结成的山谷我见过,例如前几个月攀登的维苏威火山就是一个。
那里褐石如流,奇形怪状,让人顿感一种脱离地球般的陌生;而在这里,一切都蒙上了白色,等于在陌生之上又加了一层陌生,使我们觉得浑身不安。
既然连狰狞的熔岩都已被白色吞食,又怎么会让几个软体小点蠕动长久至此才懂得了斯德哥尔摩朋友的那句话:“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哪一个重要人物冬天去冰岛”
早已闹不清哪里有路,也完全不知道如何呼救。
点燃一堆柴火让白烟充当信号吧,但是谁能看见白雪中的白烟看到了,又有谁能解读白烟中的呼喊“雷克雅未克”这个地名的原意就是白烟升起的地方,可见白烟在这里构不成警报。
更何况,哪儿去找点火的材料想来想去,唯一的希望是等待,等待天边出现一个黑点。
黑点是什么,不知道,只知道在绝望的白色中,等的总是黑点。
就像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等的总是亮点,不管这亮点是不是盗匪手炬,坟茔磷光。
这种望眼欲穿的企盼是没有方向的,不知哪个黑点会在地平线的哪一个角落出现。
由此我走了神,想到古代那些站在海边或山顶望夫的妇人远比那些在长江边数帆的妻子辛苦,因为江帆有走道,江水有流向,而在海边、山顶却要时刻关顾每一个方向。
但这么一比更慌了,人家不管哪一种等法也是脚踩熟土,无生命之虞,而且被等待的对象知道自己在哪里被等待,而我们则一片虚空,两眼茫茫。
很久很久,当思绪和眼神全然麻木的时候,身边一声惊叫,大家豁然一震,眯眼远望,仿佛真有一个黑点在颠簸。
接着又摇头否定,又奋然肯定,直到终于无法否定,那确实是一辆朝这里开来的吉普。
这时大家才扯着嗓子呼喊起来,怕它从别的方向滑走。
这辆吉普体积很小,轮胎奇宽,又是四轮驱动,显然是为冰岛的雪原特制的,行驶起来像坦克匍匐在战场壕沟间,艰难而又强韧。
司机一看我们的情景,不询问,不商量,立即挥手让我们上车。
我们那辆掩埋在雪中的车,只能让它去了,通知有关公司派特种车辆来拉回去。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三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
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
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
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
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
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
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
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
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
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
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
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
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
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
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
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
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
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
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
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
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
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
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
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
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
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
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
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
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
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
所以,这些沙堆还站立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
就像于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
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
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
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远处已有树影。
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
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树愈来意多,开始有房舍出现。
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
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
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
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
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
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
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四
从羊脖岭流出的岷江,在没有都江堰前,性子是暴烈的。稍不如意,它就会挟着滚滚洪流,咆哮上岸,为害生灵。岷江两岸的百姓,饱受水患之苦。秦昭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二百七十六年,蜀地迎来了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郡守———李冰,他似乎是专为调理岷江的性情而来,历时十八年修建的都江堰,成为他的旷世杰作。从此后,岷江变得温顺了,它滋润的巴蜀大地,无有饥馑,仓廪殷实,稻谷飘香。
这些年,关于被污染了的大江大河的报道,不断地见诸报端。所以能够看到水色灿烂、洋溢着芬芳之气的河流,我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李冰正是握着岷江这条饱蘸墨汁的笔,书写了人间奇迹。
都江堰的核心工程渠首,选择在岷江的自然弯道上。都江堰海拔七百多米,而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在四百多米,形成了天然的坡降,得以进行自然灌溉。渠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鱼嘴分水、宝瓶口和飞沙堰。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入川西平原,用于灌溉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外江泻洪排沙。内江进入宝瓶口后,就像一个少女被束了一条飘逸的腰带,使她的气质变得端庄典雅。因为人工开凿的宝瓶口,以其恰到好处的宽度,控制着进水量,使多余的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而是经飞沙堰分流到外江。由于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自然把岷江中的沙石淘入外江,解决了排沙问题。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利用地势和水流的自然规律,并没有大动干戈,成为举世瞩目的无坝引水的典范。难怪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军准备炸毁都江堰时,当战机盘旋在半空,他们看到身下,只是欢腾的河水,并没有预想中的堤坝时,只能望河兴叹,悻悻而去!那空投下的几颗炸弹,只不过让岷江溅起了几朵灿烂的水花而已!
岷江流经的玉垒山上,有清幽的灵岩寺,还有为祭祀李冰父子而修的二王庙。山寺的桃花因为浸染了香火的幽香,而显得无比地清雅。站在宝瓶口,可以看见身下一棵粗大的皂角树,它斜斜地插在那儿,无比惊艳。这树大约有二十米高,分枝繁复,树冠阔达。那嫩绿的叶片充满了勃勃生机,像一群飞翔着的翠鸟。我想疲惫的旅人,站在这里,完全可以摘下几朵树上的皂角花,就着岷江水,洗去风尘。洗好的衣服晾晒在哪儿呢?自然是不远处飘荡在岷江上的安澜索桥了。据说,这条桥在唐代以前就存在了,它几经修缮,在明朝末年,毁于战火。由于这条桥是连接岷江南北两岸的“生命线”,没了它,两岸的通道也就断了。直到清嘉庆八年,有一个叫何先德的乡绅,携同妻子,重修索桥。等桥修好后,这个腰缠万贯的乡绅已经成为一个赤贫者。何先德夫妇把这桥命名为“安澜桥”,但后人感激他们的恩德,都叫它“夫妻桥”。川剧有个名段《夫妻桥》,说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从宝瓶口下来,沿着岷江逆行,踏上了安澜索桥。这座用木板和粗壮的棕绳捆扎的索桥,看上去就像荡在岷江上的一个巨大的秋千。那时恰好桥上没有行人,我晃晃悠悠地走到桥心时,俯身望着这条流了两千多年依然青春烂漫的河流,忍不住大声叹息了一声。那是一声最美好的满含着缅怀之情的叹息,我为李冰父子、何先德夫妇,为那些伟大的古人,而感动。
入夜,辗转难眠中,翻阅有关都江堰的书籍,这才知道花间派重要的词人韦庄就葬在都江堰的鱼嘴之侧。他的词我依稀记得的有“住在绿槐阴里,门临春水桥边”“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我一时诗兴大发,胡涂乱抹了一首诗,把它抄在书的环衬上,以示纪念:
宝瓶口中插皂角,
玉垒山下播青稻。
索桥晒衣趁春好,
古寺听禅待月高。
老子说,道法自然。看来真正的“道”,是顺应客观规律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李冰是得道者。能够读懂都江堰,也就能够读懂老子的经书。至少对我来说,我要寻的“道”,不在青城山中,那不过是一个被香火缭绕的道场而已;而穿越了两千多年时光依然生机勃勃的都江堰,以其独特的光芒,成了我心中最庄严的道场。我愿意对它,一拜再拜。
迟子建《寻道都江堰》练习题与答案。
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公元前276年,李冰父子奉秦昭王之命治理岷江水患,历时十八年,终于成功。
b.我国的很多大江大河都受到了污染,但李冰父子治理过的岷江是个例外。
c.为纪念李冰父子,后人在岷江经的玉垒山上修建了灵岩寺和二王庙。
d.乡绅何先德夫妇,在岷江上建起了一条索桥,从此两岸老百姓千百年来被岷江阻隔的'历史结束了。
6.下列表述不能说明都江堰“道法自然”的一项是。
a.核心工程渠首,选择在天然形成的弯道上。
b.海拔差异,形成天然坡降,进行自然灌溉。
c.利用宝瓶口的天然宽度,恰到好处地控制着进水量。
d.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带沙的底层水自然流向凸岸。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都江堰的核心工程选在自然的弯道上,比较隐蔽,所以日本人的战机没能砸毁都江堰。
b.作者入夜辗转难眠,是因为翻阅有关都江堰的书籍,感动于李冰父子、何先德夫妇、韦庄的故事。
c.作者游览完都江堰,又到了离都江堰不远的道教发祥地青城山。
d.作者心目中的得“道”,就是像李冰父子治水一样,顺应自然规律。
参考答案:
5.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一定要把选择项提供的信息带到原文核实,有的还需要整合原文信息后才能作出判断。a项见文章第一段,李冰只是到此地作郡守,原文没有秦昭王命令李冰父子治水的信息。c项见原文第四段,灵岩寺并不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d项以前这个地方就有桥,只是后来毁于战火,何先德夫妇重建,因此说“从此两岸老百姓千百年来被岷江阻隔的现实结束了”不对。
6.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观点的准确理解能力。宝瓶口是人工开凿的,其宽度是人为的。
7.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日本人的战机没能炸毁都江堰,是因为都江堰没有他们预想中的堤坝。b项作者在参观都江堰时就被李冰父子、何先德夫妇感动;入夜在辗转难眠中翻阅有关都江堰的书籍,了解到韦庄葬于鱼嘴之侧。c.原文只说“离都江堰十几公里处”是青城山,无法推出作者“又到了青城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五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市这句广告语因准确传神反映了其旅游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已脍炙人口广为传播。相隔20多年再次游历,读岷江清流上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水利工程,我深感是拜水、更是在拜“道”了。
去年秋天有机会陪同北京的几位大学老师去成都,没有顾上到以“天下幽”闻名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去“问道”,只走马观花浏览了都江堰工程,虽时已过半年,但我眼前仍常涌动着那一川的碧水。
因开凿分流引水的宝瓶口,玉垒山被劈开一条通道,切分下的小山包叫离堆,传说开凿都江堰的李冰降服了岷江孽龙锁于其下的伏龙潭,后人便在离堆上建了座伏龙观祭祀。登观望去,玉垒山堆绿叠翠,半山上纪念李冰及其子的二王庙红檐朱柱,突兀在绿树丛中,犹如画龙点睛,让这青山顿然充满了人气和灵气。山脚下的岷江水浩浩荡荡碧绿汹涌,被离堆分流后,大半从宝瓶口高唱着流入成都平原,浇灌了1000多万亩农田,超出需求控制的那部分入外江,直走酒城宜宾汇进了长江。单看风景,这绿如翡翠充满激情的水就让人陶醉!
经溢洪排沙的飞沙堰溯流上行三四公里,就是解决江水自动分流的关键工程鱼嘴分水堤。倚栏而观,确如一条大鱼迎水伏卧,将宽阔的江水很自然的分为内江和外江。距鱼嘴不远处有座长约500米的`跨江安澜钢索桥,站在桥上,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这渠首工程三大部分历历在目,清风悠悠拂面,不尽江水滚滚,人的思绪也跨越时空的漫游。
都江堰建于先秦,定名于宋,历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效能,这一工程堪称举世无双。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这样的评价的确有理。
都江堰是大智慧的体现。一个地方官上任没有搞形象工程没有用心思去结人脉,首先以地方之力修建了这根除水患为民造福的工程,李冰由此成为了万世敬拜的“神”,这是做人的大境界。都江堰由渠首工程、附属工程、渠系工程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体系,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系统化。人要做一个决策、办成一件事也许并不难,但将其放在大的系统中放在时间长河里考察,能经受住考验并能给人以启示,这需要能看到大趋势并能系统化思维的境界。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都江堰没有雄伟的大坝,朴实无华得“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但却让桀骜不驯的江水完全顺从了人的意愿,应该说“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三字经、“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格言,因势利导,人水和谐这已达到了哲学的高度。“大道无形”,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宏伟壮观的形象,却能感受到高屋建瓴的力量,感受到“上善若水”的启迪。
看起来很简单,但这最后的简单表象是前端一系列精思妙想设计的结果。现在我们许多人也常说最好的管理是简单,但到底什么样才是简单、是要那些环节那些人简单、要怎么样去实现简单,大家都简单了要做的事本身就简单了吗?这些都应该思考和研究,都江堰启示着我们。
没有能问青城山宗教的“道”,但都江堰的水给了我生活“道”的启示。学管理,学科学,都江堰就是一部活教材。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六
莫高窟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片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我去时,有几座已经坍弛,还没有修复。只见塔心是一个木桩,塔身全是黄土,垒在青砖基座上。夕陽西下,朔风凛列,整的塔群十分凄凉。
有一座塔,显得比较完整,大概是修建年代比较近吧?好在塔身有碑,移步一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王圆箓既是小个子,又是小人物。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见到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在甘肃当过兵,后来为了谋生做了道士。几经转折,当了敦煌莫高窟的家。
莫高窟以佛教文化为主,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当家?中国的民间信仰本来就是羼杂互溶的,王圆箓几乎是个文盲,对道教并不专精,对佛教也不抵拒,却会主持宗教仪式,又会化缘募款,由他来管管这一片冷窟荒庙,也算正常。
但是,世间很多看起来很正常的现象常常掩盖着一个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惊人蕴藏,使王圆箓这个守护者与守护对象之间产生了文化等级上的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就是黑洞。
我曾读到潘絜兹先生和其他敦煌学专家写的一些书,其中记述了王道士的日常生活。他经常出去化缘,得到一些钱后,就找来一些很不高明的当地工匠,先用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画刷白,再抡起铁锤把塑像打毁,用泥巴堆起的灵官之类,因为他是道士。但他又想到这里毕竟是佛教场所,于是再让那些工匠用石灰把下寺的墙壁刷白,绘上唐代玄奘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他四处打量,觉得一个个洞窟太憋气了,便要工匠们把它们打通,大片的壁画很快灰飞烟灭成了走道。做完这些事,他又去化缘,准备继续刷,继续砸,继续堆,继续画。
这些记述的语气都很平静,但我每次读到,脑海里也总像被刷了石灰一般,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一直晃动着那些草刷和铁锺。
“住手!”我在心底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我甚至想低声下气地恳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二
一九〇〇年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从一个姓杨的帮工那里得知,一处洞窟的墙壁里面好像是空的,里边可能还隐藏着一个洞穴。两人挖开一看,嗬,果然一个满满实实的藏经洞!
王道士完全不明白,此刻,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因此,从这一天开始,他的实际地位已经直窜而上,比世界上那些著名的遗迹博物馆馆长还高。但是,他不知道,他不可能知道。
他随手拿了几个经卷到知县那里鉴定,知县又拿给其他官员看。官员中有些人知道一点轻重,建议运到省城,却又心疼运费,便要求原地封存。在这个过程中,消息已经传开,有些经卷已经流出,引起了在新疆的一些外国人士的注意。
当时,英国、德国、法国、俄国等列强,正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进行着一场考古探险的大拼搏。这个态势,与它们瓜分整个中国的企图紧紧相连。因此,我们应该稍稍离开莫高窟一会儿,看一看全局。
就在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几天之前,在北京,英、德、法、俄、美等外交使团又一次集体向清朝的政府递交照会,要求严惩义和团。恰恰在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当天,列强决定联合出兵。这就是后来攻陷北京,迫使朝廷外逃,最终又迫使中国赔偿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也就是每个中国人都要赔偿一两白银的“八国联军”。
时间,怎么会这么巧呢?
好像是,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里一作出进攻中国的决定,立即刺痛了一个庞大机体的神经系统,西北沙漠中一个洞穴的门刹时打开了。
更巧的是,仅仅在几个月前,甲骨文也被发现了。
我想,藏经洞与甲骨文一样,最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必须猛然出现在这个民族几乎完全失去自信的时刻。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种伟大的巧合。
遗憾的是,中国学者不能像解读甲骨文一样解读藏经洞了,因为那里的经卷的所有权,已经被悄悄地转移。
三
产生这个结果,是因为莫高窟里三个男人的见面。
第一个就是主人王圆箓,不多说了。
第二个是匈牙利人斯坦因,刚加入英国籍不久,此刻受印度zheng府和大英博物馆指派,到中国的西北地区考古。他博学、刻苦、机敏、能干,在考古专业水准上堪称世界一流,却又具有一个殖民主义者的文化傲慢。他精通七、八种语言,却不懂中文,因此引出了第三个人,翻译蒋孝琬。
蒋孝琬长得清瘦文弱,湖南湘阴人。这个人是中国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买办”群体中的一个。这个群体在沟通两种文明的过程中常常备受心灵煎熬,又两面不讨好。我一直建议艺术家们在表现中国近代题材的时候不要放过了这种桥梁式的悲剧性典范。但是,蒋孝琬好像是这个群体中的异类。他几乎没有任何心灵煎熬。
斯坦因到达新疆喀什时,发现聚集在那里的外国考古学家们有一个共识,就是千万不要与中国学者合作。理由是,中国学者一到关键时刻,例如在关及文物所有权的当口上,总会在心底产生“华夷之防”的敏感,给外国人带来种种阻碍。但是,蒋孝琬完全不是这样,那些外国人告诉斯坦因:“你只要带上了他,敦煌的事情一定成功。”
事实果然如此。从喀什到敦煌的漫长路途上,蒋孝琬一直在给斯坦因讲述中国官场和中国民间的行事方式,使斯坦因觉得比再读几个学位更重要。到了莫高窟,所有联络、刺探、劝说王圆箓的事,都是蒋孝琬在做。
王圆箓从一开始就对斯坦因抱着一种警惕、躲闪、拒绝的态度。蒋孝琬蒙骗他说,斯坦因从印度过来,是要把当年玄奘取来的经送回原处去,为此还愿意付一些钱。王圆箓像很多中国平民一样,对《西游记》里的西天取经故事既熟悉又崇拜,听蒋孝琬绘声绘色地一说,又看到斯坦因神情庄严地一次次焚香拜佛,竟然心有所动。因此,当蒋孝琬提出要先“借”几个“样本”看看,王圆篆虽然迟疑、含糊了很久,终于还是塞给他几个经卷。
于是,又是蒋孝琬,连夜挑灯研读那个几经卷。他发现,那正巧是玄奘取来的经卷的译本。这几个经卷,明明是王圆箓随手取的,居然果真与玄奘有关,王圆箓激动地看着自己的手指,似乎听到了佛的旨意。洞穴的门,向斯坦因打开了。
当然,此后在经卷堆里逐页翻阅选择的,也是蒋孝琬,因为斯坦因本人不懂中文。
蒋孝琬在那些日日夜夜所做的事,也可以说成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破读,因为这毕竟是千年文物与能够读懂的人的第一次隆重相遇。而且,事实证明,蒋孝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博的知识、不浅的根底。
那些寒冷的沙漠之夜,斯坦因和王圆箓都睡了,只有他在忙着。睡着的两方都不懂得这一堆堆纸页上的内容,只有他懂得,由他作出取舍裁断。
就这样,一场天下最不公平的“买卖”开始了。斯坦因用极少的钱,换取了中华文明长达好几个世纪的大量文物。而且由此形成惯例,其他列强的冒险家们也纷纷踏来,满载而去。
有一天王圆箓觉得斯坦因实在要得太多了,就把部分挑出的文物又搬回到藏经洞。斯坦因要蒋孝琬去谈判,用四十块马蹄银换回那些文物。蒋孝琬谈判的结果,居然只花了四块就解决了问题。斯坦因立即赞扬他,这是又一场中英外交谈判的胜利。
由此我想,那些日子,莫高窟里的三个男人,我们还应该多看几眼。前面两个一直遭世人非议,而最后一个总是被轻轻放过。
比蒋孝琬更让我吃惊的是,近年来中国文化界有一些评论者一再宣称,斯坦因以考古学家的身份取走敦煌藏经洞的文物并没有错,是正大光明的事业,而像我这样耿耿于怀,却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是“正大光明”吗?请看斯坦因自己的回忆:
深夜我听到了细微的脚步声,那是蒋在侦察,看是否有人在我的帐篷周围出现。一会儿他扛了一个大包回来,那里装有我今天白天挑出的一切东西。王道士鼓足勇气同意了我的请求,但条件很严格,除了我们三个外,不得让任何人得知这笔交易,哪怕是丝毫暗示。
从这种神态动作,你还看不出他们在做什么吗?
四
斯坦因终于取得了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打包装箱就整整花了七天时间。最后打成了二十九个大木箱,原先带来的那些骆驼和马匹不够用了,又雇来了五辆大车,每辆都栓上三匹马来拉。
斯坦因向他招过手,抬起头来看看天色。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斯坦因看到的,是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我又想到了另一位年轻诗人的诗,他叫李晓桦,是写给下令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我可以不带剑,甚至也不骑马,只是伸出双手做出阻拦的动作,站在沙漠中间,站在他们车队的正对面。
满脸堆笑地走上前来的,一定是蒋孝琬。我扭头不理他,只是直视着斯坦因,要与他辩论。
我相信,也会有一种可能,尽管机率微乎其微,我的激|情和逻辑终于压倒了斯坦因,于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了下来。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当然应该送缴京城。但当时,藏经洞文物不是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有木箱,只用席子捆扎,沿途官员缙绅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有些官员还把大车赶进自己的院子里细挑精选,择优盗取,怕到京后点数不符,便把长卷撕成几个短卷来凑数搪塞。
那么,不如叫住斯坦因,还是让他拉到伦敦的博物馆里去吧。但我当然不会这么做。我知道斯坦因看出了我的难处,一次次回头看我。
我假装没有看见,只用眼角默送他和蒋孝琬慢慢远去,终于消失在黛褐色的山丘后面。然后,我再回过身来。
长长一排车队,全都停在苍茫夜色里,由我掌管。但是,明天该去何方?
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
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嚎叫。本文来自织梦。
五
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八十二岁的斯坦因在阿富汗的喀布尔去世。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中国,又一次在生死关头被他人认知,也被自己认知。
第二天,也就是斯坦因去世的那一天,伦敦举行“中国日”活动。博物馆里的敦煌文物,又一次引起热烈关注。
在斯坦因去世的同一天,中国历史学会在重庆成立。
我知道处于弥留之际的斯坦因不可能听到这两个消息。
有一件小事让我略感奇怪,那就是斯坦因的墓碑铭文:
马克·奥里尔·斯坦因。
印度考古调查局成员。
学者,探险家兼作家。
通过极为困难的印度、中国新疆、波斯、伊拉克之行,扩展了知识领域。
他平生带给西方世界最大的轰动是敦煌藏经洞,为什么在墓碑铭文里故意回避了,只提“中国新疆”?敦煌并不在新疆,而是在甘肃。
我约略知道此间原因。那就是,他在莫高窟的所作所为,已经受到文明世界越来越严厉的谴责。
他被安葬在喀布尔郊区的一个外国基督教徒公墓里,但他的灵魂又怎么能安定下来?直到今天,这里还备受着贫困、战乱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包围。而且,蔓延四周的宗教极端主义,正好与他信奉的宗教完全对立。小小的墓园,是那样孤独、荒凉和脆弱。
我想,他的灵魂最渴望的,是找一个黄昏,一个与他赶着车队离开时一样的黄昏,再潜回敦煌去看看。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黄昏,那么,他见了那座道士塔,会与王圆箓说什么呢?
我想,王圆箓不会向他抱怨什么,却会在他面前稍稍显得有点趾高气扬。因为道士塔前,天天游人如潮,虽然谁也没有投来过尊重的目光;而斯坦因的墓地前,永远阒寂无人。
至于另一个男人,那个蒋孝琬的坟墓在哪里,我就完全不知道了。
有知道的朋友,能告诉我吗?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七
都江堰和陕西的郑国渠一样,是秦人建造的一项水利工程,只不过沿用至今,受人称颂,甚至世界闻名罢了。既然到了成都,不可不游,于是驱车前往,加入人流,走马观花游历了都江堰。
看着都江堰,那堰不广,不宽,不高,不深,十分平常。似乎快要淤满了,直叫人怀疑李冰父子的伟大。这么一点水,能灌溉整个成都盆地?能养活数千万巴蜀儿女?只看飞沙堰,我当然不相信它有这么大的作用。
坐在堰底石头上歇了一会,养足精神快步登上安澜桥。上了桥,才觉得山摇地动,逐渐感觉出都江堰的伟大来。这桥横跨岷江,由铁索建成,左右摇摆的很厉害,人行桥上自然站立不稳,但是三五分钟稍作适应,人的`身体和着桥体节律一同摇摆便没有了琅琅跄跄的感觉,这时或站或走或跑皆能游刃有余,说话间,儿子秦少b那小小的身体已像小马驹似的跑到了对岸,站在岸上鼓掌鼓励攀着栏索踌躇不前的他的妈妈,看看效果不好,又索性跑上桥来,拉着妈妈颤颤栗栗的右手走上岸去。我整个身子随桥摇摆,就似古琴七弦上弹奏着的《流水》,时而飞跃,时而荡底,时而欢娱,时而轻松,不觉已到桥头。回首望去,桥下的岷江突然大水涌来,似万马奔腾,似阵雷惊放……我这才知道飞沙堰的作用,才知道水有多大多深。才真正感到秦人李冰的英明之处。而在刚才飞沙堰的平静中,我甚至要怀疑都江堰的伟大,想来也觉可笑,表象骗人也是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
站在桥边看二王庙,该庙依崖所建,青衣绿苔,湿气盎然,很有古意,看着看着,就打消了攀上玉垒山的本意,又回身直趋安澜桥,再一次感觉了古琴曲《流水》的雅意,乘兴携妻率子去看鱼嘴。
李冰的绝妙创意就在鱼嘴的修建上,将石块装进竹笼里,一个一个扔进江中,竹笼彼此交错,连成一起,形成鱼嘴,便能分水,从此岷江一分为二,内江灌地,外江泄洪,十分奇妙省工,这么伟大的创意就来自秦人李冰,不由人不敬佩李公的伟大和巧思。庆幸后人建造了缆车,空中俯瞰,才觉得上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由李冰而秦汉,由秦汉而中华,从五脏六腑里感受了民族的伟大和天人和谐的绝妙,我想,这就是游历都江堰的收获吧!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八
在这个芸芸的世上,有一些事物,仿佛总是在冥冥中召唤着你的,比如蓦然回首的爱情,又或者魂牵梦萦的故土。
一
关于都江堰,本以为是无缘与其相会的了,因为通常游客们都只会将她作为游览青城山和乐山的一个附带行程,鲜有人会专程安排去都江堰游玩的,而碰巧的是,前面提及的两个景点,我都已经去过了,肃穆的山,庄严的佛,神圣中,却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我始终无法说清,只是心中隐隐地,总感觉错过了某些。回来后,数次与人提起到成都的憾事,却听到熟悉川地的对方大笑道:都江堰,不就是个水利工程么,有甚好看的?闻言,我便也为自己的浅薄而感到羞愧,再不敢讲了。许是,这世上,总有些东西,是注定要失之交臂的吧。
不过,都江堰却终于没有令我遗憾,八月的假期,正好客户安排在成都开年度大会,而我的上一个行程,又恰好在此前一天便结束了,因此飞到成都后,还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可以供我闲逛,于是并不需要太多犹豫的,都江堰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都江堰的城区,崭新而冷清,不多的几辆车在震后新修的道路上悠闲地跑着,向导开车拉着我们,并没有径直到景区入口,而是绕了几条街,穿过城区,沿着都汶公路走了一段,在一个不起眼的岔口停了下来,指着前面一个牌坊模样的石柱,说前方便是都江堰了。我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跟着向导走了进去。牌坊的后面,是一截平整的石头地面,像是一条路,却又比两边的土地高出许多,悬在半空,原来,这便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建的都江堰大坝,人们企图将岷江引到这片坝来,后来因为中苏修恶,一夜之间,苏联撤离了所有的专家,也带走了图纸,于是这座堤坝便成为那个时代的弃儿,悄然无声地蜷缩在了这里。想来,这也算是那个不幸的年代中不多的幸事之一吧,若不是这段变故,都江堰,也许就要和三峡一样,只能永远留存于美丽的传说之中了。
走过堤坝,前方是一条小路,杂草丛生,路的两侧,却堆着无数的巨大的鹅卵石,整整齐齐,仿佛两排守卫的士兵,绵延出很远,这些全是汛期时,乡民们用来装筐堵截洪水的石头。经过千百年的冲刷,原本坚硬的棱角早已经被磨得圆滑,却唯有内心依旧不改坚实的质地,年复一年地守在这里,等待着召唤,与洪水搏斗。走到近旁,似乎还能听到从深处传来的洪水声、冲击声、呐喊声和欢呼声。我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已经坚守了多长时间,也许从都江堰诞生的那刻起,他们就与之并肩战斗了吧,守堰的人,早不知换过了多少代,却唯有这些石子穿越了时空,淡看人间沧桑。
就这样,边走边看着,眼前的路,却逐渐地清润了起来,而路边的草木也越来越显得有生气,再朝前走一点,居然隐隐地传来了大水的轰鸣声,空气中,顿时充满了湿漉漉的气息,抬头朝远处望去,却满目都是茂盛的树木,见不到半分江水的模样,跟着向导,一脚深一脚浅地踏下几级石阶,转一个弯,毫无征兆地,一条大江豁然地咆哮出现在了眼前,而我却似乎还没有为这么突然的遇见做好准备,不由得打了个激灵,呆呆地望着那江水呼啸而过,浩浩汤汤地以席卷一切的气势扑向前方,继而撞在了横亘于半路的分水堰上,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又不得不乖乖地听从指令,一路涌向外江,直到下游汇入长江,化为我们民族的图腾,另一支则拐入内江,犹如一把神奇的笔,陡然一挥,写出成都平原千年的丰饶与富庶。
二
其实,早在都江堰建成之前,蜀地远非今日的天府之国,作为秦帝国刚刚夺来的一片土地,四川只不过起到了稳定后方的作用,但这一切却在一个人的到来之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元前二五六年,李冰任蜀郡守,在鼓励耕战的秦国,这一任命并不令人关注,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四川在古代素有赤盆、泽国之称,非旱即涝,因此自古以来,在四川立国的国家大都国力衰弱,无法与中原的大国抗衡,而中原诸国也很少将四川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因为一则交通不便,二则物产匮乏,实在没有任何的战略意义可言。我想,当李冰接任蜀地,面对着滔滔岷江的时候,他也一定在困扰,如何才能将这条狂猛的野蟒制服,使其成为承载帝国腾飞的巨龙。
只是,李冰的前任们也并非没有思考过类似的问题,但岷江上游水量充裕,而且山高谷深,到了中游灌县附近,突然没有了屏障,一马平川的大地,正可任凭大水肆虐,洪水期往往水势浩大,冲垮堤坝,而到了枯水期,从上游携带下来的大量泥沙又淤积起来,抬高河床,加剧下次溃坝的危险,因而历代治水,往往无功而返。
看着咆哮的大水,李冰沉默了,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积累,最终定下了治理岷江的方案,不过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继续堆高两岸的堤坝,也没有用童男童女去乞求河神的庇护,而是先后修筑了一系列的引水工程,劈玉垒山,筑宝瓶口,分内外江,通灌溉渠,有效地起到了洪季分涝,旱季引水的功用,从此,蜀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赤地也变成了天然的粮仓,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有了四川,好战勇斗的秦国才真正具备了足够的实力与老牌的东方强国叫板,进而在那位不世出的雄才大略的君主的带领下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秦尚水德,每一次,当黑色的秦军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的时候,相信即便是再无畏的勇士也会从内心深处感到战栗,但六国的君主们,又可曾想到过,秦人真正的强大,不在于秦军的战斗力,而在于供养战争的强大国力,在于大后方那片有着丰富物产的土地。
虽然貌似强大的秦帝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分崩离析了,但都江堰却始终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伟大功用,哺育着那片大地上的人民。假如要说评选对于中国影响最大的工程的话,我想,结果不会是绵延万里的长城,也不会是庄严肃穆的皇陵,唯有都江堰,才担得起这个神圣的称谓,因为几乎从建成的那一刻起,她就默默肩负起了守卫成都平原的责任,使这片曾经灾害频发的土地成为了风调雨顺的天府之国,进而供养起了这个伟大却又苦难深重的民族。
三
为了抵御“残暴”的秦国,东方六国或多或少地都修筑了用于防御的城墙,但依旧无法阻挡秦军马蹄前行的脚步,最终都匍匐在秦人的黑色大旗之下。而当始皇帝志得意满地宣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的时候,他似乎也忘记了秦国的成功根本,于是乎,原本用于抵挡秦军,还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各国城墙被连接伸延,成为了宏伟的长城,而原本在田间耕作的农民也被召集起来,为帝国的各项工程劳作,以成就万世的伟业。偶尔有些小的反抗,强大的秦军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平息,似乎这千秋的帝国已然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历史总会证明,民心也如同那滔滔的江水,堵是无法永远堵住的,于是仅仅过了短短的十数年,表面强大的帝国便土崩瓦解了,只不知,那位在千年灯烛不灭的皇陵中冷眼淡看世界的始皇帝,可曾醒悟过来,再坚固的城墙,也终有垮塌的时候,民心恰如流水,只有顺应疏导,才能成就千古,一味围堵,势必被洪水冲垮。
希望通过城墙使自己的伟业延续千秋万代的,又何止秦始皇一人,数百年后,在秦国的土地上,又出现了一位以战无不胜闻名天下的统治者,雄心万丈的大夏天王赫连勃勃,他在建立大夏国后,以蒸土筑城法,修建了国都统万城,取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据说城墙坚固,可抵刀斧,即便时隔千年,无人打理,依旧巍然屹立,据说用寻常的工具,休想凿开城墙半分,可见统万城之牢固,超乎想象。但就是如此雄伟的都城,却如昙花一现般,在十余年间,就被攻陷,并逐渐湮灭于茫茫的沙漠之中。到了现代,恐怕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陕西与内蒙交界的那边不毛之地中,居然还深埋着一座曾经令天下人闻名而惊心的都城。
退隐于沙漠深处的白城子早已沦陷,而强悍的大秦帝国也只能在历史的烽烟中回味自己的辉煌,在赫连勃勃和秦始皇高大伟岸却略显冰冷的身影背后,却躲着一个不起眼的人,真切而温和,荡涤了时光的尘埃,依旧鲜活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李冰和他的都江堰,跨越了时空,无须声名赫赫,无须战功累累,李冰不言,都江堰无语,但他却真正实现了千古帝王们的梦想,让自己的事业千秋万代。
站在都江堰的堤坝上,看着江水浩荡而过,不由得想起了杨慎的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否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此刻的景致,与这千古的名篇何其相似,任你金戈铁马的英雄,末了也只能变成寻常百姓闲暇时口中的谈资,而他们丰功伟绩的象征,终究也将化为尘土,唯有真正造福民众,顺应民心的,才能成为人民心中永远歌颂的神祗。时至今日,不论朝代如何更迭,李冰都始终被尊为“川主”,而也唯有在四川,李冰取代了传说中的河神,成为人民供奉和敬仰的对象。因为,他给人间留下的,不是严酷的条令,也并非冰冷的枷锁,而是一座泽及后代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他伟大的治水思想,真正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尽管我们这些愚蠢的后人并没有理解李冰的精髓,依旧用一种鲁莽的方式来对待我们所依赖的江水和人民,但是,对于明天,我们依旧心存希望。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九
水是岷江水,从遥远的雪山峡谷奔来,一路风尘仆仆,演绎着摧枯拉朽的凌厉气势。在这样奔放的岷江面前,聆听着排山倒海似的波涛声,注视着那乱石穿空的豪放劲儿,你会对自然的力量产生一种莫名的膜拜。
安澜索桥很高,桥索由麻绳、铁链和竹篾编成,桥身由木板铺就。走上去,晃晃悠悠,桥身随着一些人的步履猛烈摆动,越裹足不前,摆动似乎越大,内心越加恐惧。我根本不敢看下面的江水,那卷起千堆雪的波涛,让我倍感惶恐,惊叹。我好担心,那颠簸的.索桥不稳当,会把我在瞬间抛入岷江中。我只能扶着右手边的桥索,战战兢兢地迈过去。
都江堰是秦代建造的水利枢纽,水利设施自然是这里的主角。竹笼和杩槎,这就是都江堰的特色。竹笼以当地产慈竹、白甲竹编织而成,内装卵石,用以护岸、做堰。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时就采用了笼石之法,工程简易,费省效宏,至今仍在防洪中广泛使用。杩槎也称“闭水三脚”,常用于截留、防洪,调剂水量,围堤抢险等。用原木做成三脚架,架间用檐梁连接,再向水面插签子,置竹笆,加培粘土即成。使用灵活,拆卸方便,杩槎属于功效极高的治水工具之一。
李冰作为秦国的蜀郡郡守,没见到留下什么诗文,什么文治武功,但是,他留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一代代传下来,至今仍然灌溉着川西的土地。秦代的东西,除了长城,就是都江堰了。长城在历史的演变中,防御外族的功效早已淡化,成了单纯的历史遗迹。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却历久弥新,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加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天府之国,如果离开了都江堰的润泽,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儿。作为都江堰灌区的受益者,我满怀感激,感谢李冰父子,在遥远的年代,为川西大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深淘滩,低作堰。”我似乎看见,李冰父子在野外的实践中,如何由一介儒生,成长为卓越的水利专家。我似乎看见,面对蜀中的洪水泛滥,在神灵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李冰父子毅然组织蜀中父老,兴修水利,分岷水,筑离堆,分九河,造七桥,造筑都江堰,灌溉川西平原,泽被世代蜀人。李冰成功了,李冰成就了都江堰,都江堰也成就了李冰。鱼嘴、金刚堤、飞沙堤、人字堤、伏龙观、斗犀台和二王庙,都江堰景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李冰的音容笑貌。人们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又尊奉李冰为“川主”,至今四川各地还尚存有许多规模不一的川主寺。你仔细去看,他们供奉的实际上都是李冰,李冰已经永远活在了四川人民的心中,并且以神灵的形式定格在他们的脑海。
如今在每年清明,都江堰都要隆重举行放水节,祭祀人员颂词、献歌、献花、献锦、献爵、献食,向李冰塑像鞠躬。在庄重的古典仪式中,人们砍断竹索,放倒杩槎,外江水汹涌而下,流入内江,流向成都平原的广阔大地,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上善若水,高山仰止。在白浪滔滔的岷江水中,人们似乎看到了秋日的累累硕果,看到了蒸蒸日上的甜蜜,当然也看到了李冰的丰功伟绩。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十
写完《柳侯祠》,南去20里,去看白莲洞。
先我30余年,两位古人类学家到这里作野外考察。
他们拿着小耙东掘掘、西挖挖。
突然,他们的手停住了,在长时间的静默中,3万年光阴悄悄回归,人们终于知道,这个普通的溶洞,曾孕育过远古人类的一个重要系脉。
今天,至少亚洲的许多人类学家都在研究他们的种族与“白莲洞人”的血缘关系。
更浪漫的学者甚至把联系的长线拉上了南美洲的地图。
在我看来,诸般学问中,要数考古学最有诗意。
难怪不少中外大诗人兼通此道。
白莲洞要末不进,进去便是半个诗人。
我走进洞口。
不知是哪一天,哪一个部落,也偶然走进了洞口。
一声长啸,一片欢腾。
他们惊惧地打量过洞内黑森森的深处,野兽的鸣叫隐隐传出。
他们疑虑地仰望过洞顶的钟乳石,不知它们会带来什么灾祸。
但是,不管了,握起尖利的石块朝前走,这里是该我们的家。
洞内的猛兽早已成群结队,与人类争夺这个天地。
一场恶斗,一片死寂。
一个部落被吞没了,什么也没有留下。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月,又一个部落发现了这个洞穴,仍然是一场恶斗,一片死寂。
终于,有一次,在血肉堆中第一个晃晃悠悠站起来的,是人而不是兽。
人类,就此完成了一次占有。
我跌跌撞撞往里走。
有声响了。
头顶有“吱吱”的叫声,那是蝙蝠,盘旋在洞顶;脚下有“喇喇”的水声,那是盲鱼,窜游在伏流。
洞里太黑,它们都失去了眼睛,瞎撞了多少万年。
洞边有火坑遗迹,人在这里点燃了火炬,成了唯一光明的动物。
深深的黑洞在火光下映入瞳孔,这一人种也就有了乌黑的眼珠。
想起了一篇作品《野古马》,写成吉思汗留下的一个马群始终活着,奔驰游观,直至如今。
蝙蝠和盲鱼也该是先民留下的伙伴吧?那末,我是在探寻祖宅。
要与蝙蝠和盲鱼对话,实在显得矫情;但是,我直盯盯地看着它们,确也心事沉沉。
论安逸,是它们。
躲在这么个洞子里,连风暴雨雪也没挨到一次,一代又一代,繁衍至今。
人类自从与它们揖别,闯出洞口,真无一日安宁。
凶猛的野兽被一个个征服了,不少伙伴却成了野兽,千万年来征战不息。
在这个洞中已经能够燃起火炬,在洞外却常有人把火炬踩灭,把寥廓的天地变成一个黑洞,长年累月无路可寻。
无数的奇迹被创造出来,机巧的罪恶也骇人听闻。
宏大的世界常常变成一个孤岛,喧腾的人生有时比洞中还要冷清。
洞中有一石幔,上嵌珊瑚、贝壳、海螺化石无数,据测定,几亿年前,这儿曾是海底。
对这堵石幔来说,人类的来到、离去、重返,确实只是一瞬而已。
温软的手指触摸着坚硬的.化石,易逝的生命叩问着无穷的历史。
理所当然,几万年前的祖先也触摸过它,发出过疑问。
我的疑问,与他们相差无几:我们从何处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何处?
也许是对洞穴的早期占有,使人类与洞穴有了怪异的缘分。
据1987年世界民意测验研究所对800万美国人的调查,许多濒死复生的人追述,临近死亡时,人的朦胧意识也就是进入一个黑洞:
它们觉得自已被一股旋风吸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口,并且在黑魆魆的洞里飞速向前冲去。
而且觉得自己的身体被牵拉、挤压,洞里不时出现嘈杂的音响。
这时,他们的心情更加平静。
……黑洞尽头隐隐约约闪烁着一束光线,当他们接近这束光线时,觉得它给予自己一种纯洁的爱情。
可见,人类最后还得回到洞穴中的老家。
我们的远祖辛辛苦苦找到了这个家,流血流汗经营了这个家,总得回去,也算叶落归根。
据天文学家说,茫茫宇宙间也有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神奇地吸纳着万物,裹卷着万物,吞噬着万物。
地球和人类,难保哪一天不投入它的怀抱。
依我看,神秘的太极图,就像一个涡卷万物的洞口。
一阴一阳呈旋转形,什么都旋得进去。
太极图是无文字的先民的隆重遗留,人类有文字才数千年,而在无文字的天地里却摸索了数十万年。
再笨,再傻,数十万年的捉摸也够凝结成至高的智慧。
不管怎么说,走向文明的人类,深层意识中也会埋藏着一个洞穴的图腾。
“芝麻,开门!”一个巨大的宝库就在洞穴之中。
几乎是各民族的民间传说,都把自己物欲乃至精神的理想,指向一个神秘的洞穴。
无数修道者在洞穴中度过一生,在那里构造着人生与宇宙的平衡。
嫉世愤俗的基度山伯爵,会聚着新兴资产者的理想,向一个洞穴进发,然后又在那里,指挥若定,挥洒着人性的伟力。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十一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举措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第二部分写都江堰的壮观;第三部分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
开篇第一句话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有江堰。”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耳熟能详,而都江堰“卑处一隅”,知之识之者远不如长城。作者以人们熟知的伟大长城,在比较的骤然间,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他所要描绘的对象——都江堰上了。作为一句关键句,这是一句颇具见识的判断。因为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天府之国;而天府之国每每在关键的时候,又为我们民族提供着庇护与濡养。因此,确有理由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这是一个多么大气而又深邃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世上有无数的水利工程,而已经使用了25,前且现在仍在发挥巨大效用的,惟有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天府之因带来了不尽福泽,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真可谓功高泽荫万代。
作者对所游览过的景物描写具体、生动,如对都江堰水流的描写,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观,使读者有置身浩荡水流面前的感觉。
与一般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不是单纯地描写自然景观而是立足现代,对历史上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体会到了余秋雨先生,在游山玩水之中审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那种“人文山水”,那种中华文明的精髓!他不仅举长城与都江堰对比,还有李冰的治水“三字经”与“八字真言”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与后于他的“厚厚典籍”松脆得无用之间对比,……而对“三神石人”李冰雕像的赞颂则是礼赞李冰父子的“独特的精神世界”了!诚如作者在《文化苦旅·自序》中所说的:“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因而,我们在读完《都江堰》后,极自然地在人文精神方面有了升华。
秋雨先生的心灵在历史长河中徜徉,遇英雄如遇故交知己,遇失落文人则探究其心路、心态。因而眼前之景,已非纯粹景观、言语之间,其人文精神已溶于其中。
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贴切而又生动,尤其是对比手法。如作者评价都江堰的时候,一开始就与长城作对比,从而得出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又将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与李冰筑堰的指令相对比,从而显示两者的不同,颂扬了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
文章语言洗炼,含义深,耐人寻味。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十二
两千多年前,一个水利工程建成了;两千多年后,它却没有成为西风残照下的废墟。如今,它依旧掌握着亿万人的生计,且注定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工程。它,就是都江堰。
都江堰,一个不大的工程。与世人皆知的万里长城相比算不了什么,但其实细细想来,它比万里长城更激动人心。秦始皇筑长城时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而李冰筑堰时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万里长城,曾经不知让多少个孟姜女哭倒,然而,如今它却早已颓废。都江堰却不同,它在地面和地下铸造了另一座万里长城,它细细深润,节节延伸,也未必比万里长城短。用余秋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长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被风沙吹塌了,人们再重新修起。而都江堰不是,它骄傲地在风沙中矗立了两千多年,坚固的如同中国的历史。”
都江堰的建筑者李冰原先并不太懂水利,他只知道他要做的事,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灌溉。李冰因官位成为了一名实践科学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治水三字经和八字真言。最终,在他的努力下都江堰建成了,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同时也造就了四川成都天府之国的美名。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李冰在他踏实的心态、务实的做法和诚实的作风下建造了都江堰,我们本应传承李冰他那些优良的精神,可如今,豆腐渣工程接连曝光,现在社会物质和精神都有极大的进步,可结果却令人失望。数千年后的今天,难道建造不出比以前更好的建筑吗?这些事件的本质就是负责人偷工减料,追求政绩。如今贪污事件接连出水,我们所传承先辈的踏实、务实、诚实的作风去哪儿了?这就是我们所继承的精神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人为我们,栽了一棵大树,当我们也将成为先人时,我们会为后人留下什么呢?难道是一些反复修整过的道路吗?建设者应该像李冰一样为人民着想,把实事办实,摆正心态。
都江堰中的石像被岁月的淤泥掩埋,但它所寄托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被埋没。“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十三
《都江堰》余秋雨答案及赏析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都江堰》余秋雨答案及赏析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重新排版,无错字。
都江堰整体感知本文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全文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进行对比,第二部分描绘都江堰的壮观图景,第三部分表现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形象。三个部分有机融合,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首先,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人文景观的独特思考。“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文章以这样出人意料的新锐观点拉开了序幕,也奠定了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我以为”三字透露出本文强烈的主观意识和个性风格。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作者却慧眼独具地认为,都江堰才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其实,作为同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都江堰和长城各有其独到的美感和风采,各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很难进行价值优劣判断。而作者却发前人之未发,以独特的视野对两者进行了令人信服的睿智比较。文章认为: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都江堰为老百姓输送清流的功能绵延至今;长城追求夸饰和炫耀,都江堰毫无所求只知奉献;长城讲排场,都江堰求低调等等。通过对两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褒扬之情和对长城的贬抑之意。同时,文章推物及人,由对都江堰的关注自然推进到对工程建造者李冰形象的描写。作者通过对李冰“以使命为学校”、以实际为基点、质朴务实、无私奉献、“大智”“大巧”的形象和性格的描写,高度评价其“既具体又质朴”的政治实践是中国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并通过对“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的复杂命运的揭示,表现了作者对立足实际的真学问、真人格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李冰的“伟大精魂”的褒扬和崇敬之情。更进一步说,堰由人造,人与堰在精神本质上是息息相通的。作者对都江堰的褒扬和对李冰精神的赞美在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表现了作者对淳朴务实、含蓄内敛的美学境界和精神追求的肯定。其次,文章寄托了作者的现实关怀。本文虽为山水游记,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游山玩水”的自然层面,而是把对山水的感悟延伸到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与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如作者由一位市长与众不同的名片而联想到历史人物李冰,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的精彩对联而向现代官员们提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严肃命题,这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使命意识。另外,文章提出了不少精彩的新颖观点。山海关、八达岭是中外旅游者登临长城的首选,作者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倒是在甘肃、内蒙等地的“颓壁残垣”感觉更深厚、味道更浓郁。另外,作者还通过对长城和都江堰的比较,提出了“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等颇具哲理性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问题探究一、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文章第一部分以长城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都江堰的独特感悟;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都江堰的壮丽图景;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精神风采。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写“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写“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一部分以“它,就是都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绘。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由“景物”向“人物”的转移。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二、作者对都江堰的情感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值,参观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陶醉。“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但游览之后,作者不仅对其“景”情有独钟,认为“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而且对其“神”无比崇敬,“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这种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三、对比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文章除了将长城与都江堰进行多方面的对比之外,还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将“茫茫一片”的大海之水与“可捧可掬”的都江堰之水对比,将都江堰的水系图谱与20世纪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对比,将李冰“永远水气淋漓”的真学问与后世“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的“厚厚典籍”对比,将秦始皇筑长城的“雄壮、蛮吓、残忍”的指令与李冰筑都江堰的“智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李冰的赞美之情,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四、文章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其文化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结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表现了作者强大的主体性、主观性,以及对客观景物、事件的“观照”和“审读”能力。《都江堰》以个性思考开始,以主体感悟结束,处处显示出作者对隐含在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历史人物李冰形象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的明显动机,即使文章对都江堰壮丽图景进行生动描绘的第二部分,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有我之境”的偏爱。语言品味余秋雨散文的语言优美,极富于个性特色。一、作者力避熟语,追求自出机杼的个性化语言。如“野山荒漠”“颓壁残垣”“濡养”“卑处一隅”“心魄俱夺”“阴气森森”“惹人注目”“浚理”“邈远”“游观”“判然不同”“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股股叠叠”等词语,或改造熟语,或创造新词,体现了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匠心,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另外,“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硬扎扎的水坝一座”等体现了作者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的艺术匠心,“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被岁月的淤泥掩埋”“以使命为学校”等语言表述则形象幽默,富含哲理,给人启发。二、作者对“四字词语”的偏爱和运用。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诸多“四字词语”之外,如“渐觉滋润”“愈显清朗”“地震前兆”“海啸将临”“山崩即至”“急于趋附”“陡然一惊”“急流浩荡”“大地震颤”、“有所执持”“无所专攻”“金杖玉玺”“铁戟钢锤”“镇于江间,测量水位”等“四字词语”在文章中联翩而至,使文章读来很有气势。三、比喻手法的使用。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以“乡间母亲”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比喻“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的都江堰水流,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的连串喻体比喻都江堰的“骚动”和“声音”,以“金杖玉玺”“铁戟钢锤”比喻权势等,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都使得文章生动形象。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多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结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二、余秋雨文化散文印象(洪子诚)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中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他在记述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和感受的同时,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而,将“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余秋雨的散文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或者在历史时间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变迁,或者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命运。虽然他借助大量的文化史知识,但并没有把散文写成简单的“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人气”,即作者的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渗入景观,他将之称为“个人与山水的周旋”(余秋雨《关于散文、读书和艺术修养——答〈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追求雅正,正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的。行文常常直抒胸臆,但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张。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选自《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三、《都江堰》的睿智与文采(陈仕持)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都江堰》是堪称精彩的一篇,它比较集中地代表了全书的成就与风格,但也略有瑕疵。现分三点具体谈谈笔者读《都江堰》的感悟,以就教于方家。一、睿智作为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余秋雨在行文中常对他笔下的人、事、物作一种历史的观照,人文的审视,文化的思辨。他的文化反思常常是反弹琵琶,运用求异思维,见人所未见,具有某种创新性,充分显示出文化批判的睿智。倘若丢失了这一点,《文化苦旅》的光彩就要黯淡许多。具体到《都江堰》,其第一部分主要地凭这种文化思辨的睿智闪光耀彩,征服读者。文章一起笔,作者就亮出一个非同寻常的命题:“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李笠翁在《闲情偶寄》里说,“开卷之初,当有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都江堰》的起笔正合这个道理。这个命题不是信口开河随意提出的,是长期琢磨的结论,有颠扑不破的学理依据作支撑。文章的第三、五两段,拿长城和都江堰作多方面的对比,原文如下: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资历——笔者,下同)。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价值)。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形体)。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社会功用)……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内在特性)。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外部特性)。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道德品质)。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这段节文字,于人们不经意之处多方翻出新意,使开篇的富有独创性的命题坚牢不移。我们深受人文精神之启迪,不由得不佩服作者的睿智之光。这是全文的第一个闪光点。二、文采《都江堰》是一篇游记,但它的写法与一般的游记不同。一般游记少不了以主要的篇幅写景状物。本篇全文四个部分,约四千字,其中真正写景的只有第二部分,而在写景的第二部分中,直接描写都江堰水流的,又只有第三段,共四百字。好在这四百字写得精彩!整个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都是很有文采的,这里构成了全篇的第二个闪亮点。这个部分共三段。第一段欲扬先抑,给人造成一个都江堰本来不值得一顾的错觉。第二段又于正面写景之前,先作侧面渲染,为正式写景作了层层铺垫。原文如下: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承上启下)/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写情绪感受,第一层铺垫)/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写声音,第二层铺垫)/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以博喻修辞格极力渲染都江堰水势,然后归到心理上的“急于趋附”,第三层铺垫)/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顺理成章,看到了水流)这里的五个单句,第一句节奏比较舒缓,情感显得平衡。第二句节奏加快,基调开始高扬。第三句音节的停顿长短参差,节奏继续加快,情调继续高扬。到第四句,以博喻和排比的格式将文气推向高峰。第五句再一次长短音节结合,造成一种回环反复的音响效果。全段随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音节和节奏,舒张有序,具有交响乐曲的艺术效果。正面描写都江堰水流的第三段,共八句,前三句是第一层,拿海水和都江堰的水流作对比,突出都江堰的水流灵动活泼精神焕发的特点。末一句“看山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反扣一句,再一次强调都江堰水流的魅力。中间四句算是正面具体描写水流的。这四句话是: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对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极为生动的动态描绘。水性本来是野蛮的,它“奔着”,“直窜出去”,“撞”,“撒起野来”,“翻卷咆哮”,“出足了风头”,一连串的动作书写了水面水性狂野的一面。但是,人们收伏了都江堰的水,使它不能任性乱窜乱撞,因此,只见它“极有规矩”,“乖乖地”“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作者再明确不过地肯定和赞颂了人力征服水流的功绩。最后以一个包含着局部排比的比喻句收束说:“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这一段写景文字,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以描写为基础,适当加进议论,长短句参差错落,多种修辞格并用,角度不时变换,句式跳脱灵动,叫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改用作者的句式来说:写景状物抒情佳构甚多,要论灵动有生气,万不可漏掉《都江堰》。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十四
炎热的七月,收获的写意,一幅丰收图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骄阳普照大地,丰收一望无际;镰刀豁开麦浪一地,庄农人腰弓在自家的麦田里,守望着丰收心里甜甜地,苦是命里注定的!汗滴肥沃了土地,丰收图镶嵌在农民们的笑脸里!这是七月的诗意,写满高原山川大地!
春种夏收,虎口里夺食是庄农人的忙季!早上四点钟起床迷迷糊糊下地,夜晚九点钟收工才回到家里,孩子们早已饿着肚子睡去,饭熟了非要叫醒让吃到嘴里;那时的我宁肯饿着睡觉,不愿父母打搅。记得我常常端着饭碗在饭桌上打盹,父亲那双筷子飞快地戳在我的额头上生疼生疼地,,把我吓醒乱刨两口夜饭不脱衣服就睡去;稍大一点的我,暑假跟着妈妈拔麦挣工分去,那时农村是生产队制,按劳工分得口粮。我拔麦常常落在乡亲们的最后,心里也着急,就是手里干不过地场,害得妈妈帮我迎面接趟不能休息。我们住在山下,大山里有好多地,种了庄稼收割后还要人力背回生产队场里,记得二十斤记一分工,妈妈“心狠”给我一次捆了八十斤重的'田禾,背在背上在烈日的照射下汗水一滴一滴往下淌,越背越沉,像背上爬了个妖怪似的,差点把我挣断了气,那年我才十四岁啊!那种劳动的苦城市人的孩子想也想不起!
把割倒的麦子摞在场里,打碾后装进麦拴里,把一年的口粮囤积,咱务庄农的父辈才能喘一口气!
秋收是拔谷、扳玉米、还有挖洋芋,变钱供养娃娃上学哩!乡里娃读书不像城里娃条件优越,每天往返十几里沟岔,中午到不了家,午饭是馍馍衩衩里妈妈烙下的谷面碗饽饽;乡里人的孩子每年暑假都要帮大人收割庄稼。这十年寒窗读罢,还要下乡或是回乡锻炼一茬!回复高考后的心情七上八下,扳着指头等待七月的收获,这是庄农人全家的希望,希望咱的娃也能敲开通往城市的那扇神奇大厦!金榜无名就回家帮咱爹娘伺候那二亩庄稼,那是咱庄农人写诗的素笺一沓,够你书写一生的!那时的咱们乡里娃是不会因为失业而当啃老族的!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十五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有一篇《都江堰》,文章不长,但余先生追古思今、旁征博引,把一个死死的水利工程写的有血有肉,生灵活现的,十分精彩。文章读罢,掩卷长思,不觉已为先生灵活的思维和独到的理解所深深折服。读了才知道,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仅仅是长城,而是四川的都江堰。
都江堰可以说是人类对大自然力驯服的表现。文章开篇便以长城与都江堰作对比,“如果长城是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那么都江堰便是一种集人类意志力、智慧与自信于一身的象征。诚然,万里长城的确也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奇迹,这是用无数血肉之躯与泪水铸就的辉煌,是无与伦比的。然而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非都江堰莫属。万里长城,因为它的万里而著称,而都江堰,“却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是它,造就了蜀国行销三国的织锦;是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文章中描写了都江堰的水,写出了水的灵动,水的规整。先是说“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再说“都江堰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前后海水与都江堰的水作对比,突出了都江堰的水不多不少正好适当,有活力,有竞争力,有生命力,有动力,有规范力。文中又写到“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服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服”,这说明都江堰的构造是坚实的,是不垮的,是雄伟的,是壮观的,为下文阐述李冰的精魂作了铺垫。因此,作者受此感染,不由地感悟到“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圣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于是,余秋雨教授对于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不由而生,那么,本文的主旨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实,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十六
(一)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著有学术专著《中国戏剧史述》、《戏剧理论史稿》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
(二)文化散文:在散文写作中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关注现实的重要方式。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进行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
(三)都江堰简介及李冰。
1.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附:都江堰示意图)。
2.李冰,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都江堰-余秋雨散文篇十七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有一篇《都江堰》,文章不长,但余先生追古思今、旁征博引,把一个死死的水利工程写的有血有肉,生灵活现的,十分精彩。文章读罢,掩卷长思,不觉已为先生灵活的思维和独到的理解所深深折服。
作家开篇先将被众多国人视为民族象征的长城和都江堰相比,一句“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不由得你不将文章读下去,因为在多数人心里,长城才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们文化的精髓。你想一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怎样一段厚重的历史呀。但余先生却指出“都江堰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这里余先生用形象的文字指出长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儿,被风沙吹塌了,等待人们再重修起来。而都江堰却不是,它骄傲地在风浪中矗立了两千多年,坚固得如同中国的历史,都江堰那充满灵性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透过这鲜活灵动的都江堰,我们不得不为李冰父子所感动。
余秋雨先生认为“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显然作家所倡导的政治理想“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像李冰那样“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因此称赞“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在作家看来虽然“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想。”比起声名显赫的秦皇汉武,他算不上英雄,但他却分明比秦皇汉武更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对此,作家这样写到“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是呀,我们在叹服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叹服他们对工程设计的巧妙的同时,又怎能不为他们那种“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的精神所感动,不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一次次灾难面前站起来吗?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那样:“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80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