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阶段新常态篇一
今天,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适应反腐带来的官场“新常态”》这篇文章。官场的“新常态”对于领导干部的从政品德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因此官员要对之充分认识,坚定信心,不应该抱观望和应付的态度。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贪腐积极性和中央坚定的反贪腐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理贪腐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贪腐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反贪腐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新常态”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要不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从长远看问题,并且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党和人民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
9月26日本人参加了县委中心组理论扩大学习会,认真聆听了南京大学xxx书记的讲座,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结合工作实际,本人有了进一步的思考,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即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就应当以科学而冷静的态度直面现实:第一,要从昔日的gdp崇拜和速度型情结中挣脱出来,以平常心态对待一个并不算快速的、自然而然但确实有效的增长速度。要重塑经济增长的心理底线,认清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清楚地把握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新,是调结构,是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即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提升带动经济发展,而不是水平结构,即平面复制原来的产业结构。更不能迎合错误的速度情结而盲目刺激。必须明确,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就业,但这种就业应当是货真价实的就业,而不应当是伪就业。
第二,在“新常态”下应当抓紧完成旨在建设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任务。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微观层面的事,是经济规律自发作用使然。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的关系。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看,相当多的宏观调控是顾此失彼、按了葫芦上来瓢,我们切不可过高估计了宏观调控的作用,更不能让宏观调控耽误了我们的改革。
第三,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激发大众的创新。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一个产业空间很大,跟到人家后边模仿着做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创新就不能发展、就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程度。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安排,例如平等进入、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淡化官本位;鼓励适当的冒险;包容各种创新伊始的“异端”;杜绝各种寻租的机会,把企业家精神引导到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官商gou结的寻租。
新阶段新常态篇二
通过认真学习使我进一步深刻领会国家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要增强信心,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的讲话精神。洪教授的专题报告,使我过去对新常态的概念由模糊不清到逐步有清醒认识。
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如何适应新常态,或如何顺应新常态发展规律,如何在这新常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当前,市委魏书记以非常优越的战略决策,及时在全市开展“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即如何认识宿迁新优势、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如何推进转型新发展、如何实现民生新改善、如何谋求改革新成效。“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就是围绕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全市提前小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早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洪教授在授课中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一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进入正常性增长新常态,二是在客观经济合理区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三是精致发展引擎转换,即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四在市场决定资源方面由基础性改为决定性,是市场决定企业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作为我市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在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必须紧密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来认真学习,为此:
一是思想上要有高度的敏锐性,必须进一步深刻学习国家总书记关于中国发展新常态精神实质,只有深刻领会才能在指引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性,少走或不走弯路。在当前我们的发展是以消费很多资源方式来生活的.,而作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种生活方式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方式,必须要开辟新路。国家总书记掷地有声的回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是要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增强自己创新能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二是落实在行动上,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五新”大调研、大讨论这个活动,找出适合我们自己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我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执行命令使我的天职,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我是否积极参与的外在表现,如何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要求我必须对每项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按可持续的要求,稳步推进,如招商引资就要引低能耗高科技、高产出、无污染的工业企业,或农业上引养殖业。
三是在保障措施上,扎根基层。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因素,因此群众事是事无小事,必须要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人员,能独立处理和解决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如群众矛盾纠纷,引导群众农业生产,为群众排忧解难,遇大事与村支两委共同协商部署,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引导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以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推动经济新常态发展。
新阶段新常态篇三
铁路适应新常态心得体会(范文一)
x月21日,铁路总公司党组办公室发出通知,决定从现在起到8月底,利用4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路集中开展“适应新常态、创效作贡献”主题宣讲活动,为实现铁路创新发展、加快铁路现代物流建设、提高铁路运输综合效益提供思想保证。
其实这就是一种时代的“洋流”。关键要看谁能站在洋流之上,谁还能紧紧的跟随,而谁会落伍于时代潮。
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方法,新的运作规则,无一不潜藏日常生活当中,变成了生活的“新常态”,只有感觉麻木迟钝的人,还依旧躺在过去的经纬度里,编织着脆弱的安逸,而没有意识到危机的临近。
铁路因为体制庞大,人员众多,牵涉面极广,因而在持续的改革当中都未能“华丽转身”现在又一次涌动的洋流澎湃而来,铁路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流而上,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只有充分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在将来引领新常态,因此,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第一央企自然责无旁贷。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固本强基,深挖内部潜力,充分激发铁路职工的积极性,去主动适应企业发展新常态,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企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肃作风,干部要以身作则,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以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彰显价值。结合工作实际,在值班盯岗、劳动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率先垂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工作。
强根基,强化安全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安全工作,重中之重。把好安全关。重头戏在职工的否严格履行各项工作流程,是否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没有安全,没有一切。
重培训,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一方面发挥管技人员、班组长的教练职能,将培训的.侧重点放到现场,由主管副主任、组长、技术骨干担任老师,分别对巡检、测量等工作的注意事项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详细讲解,建立设备齐全的培训基地,让员工反复练习,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无缝对接,藉此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也就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铁路适应新常态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国经济发展已在十八大后走入新常态,咱们铁路多元经营企业的安全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开启新思路。”近日,在武汉铁路中力物流公司组织的“明责任、保安全、促经营”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中,一位分公司干部通过认真学习铁路总公司和武汉铁路局有关领导关于安全工作的要求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想。
中力物流公司通过面对面谈心和职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干部职工对深入理解“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必须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的目的。”
如何让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落地、生根、发芽、结果呢?
通过学习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该公司干部职工经过热烈讨论,得出了这样的认识,要推动安全工作进入新常态,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必须由被动型、执行型管理向主动型、创新型管理转变;二是必须由“等、靠、要”向“自我加压、务实奉献”转变;三是必须由单一型管理向综合型管理转变,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下一步,各分公司将结合自身实际,突出自身特点,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常态化,通过认真抓好自控、互控、它控,落实干部巡查制度,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控,形成闭环式的现场卡控机制。同时,通过深入推进“经营创效保障工程活动”和“创岗建区活动”,使人人肩上有安全担子,个个身上有安全压力,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从而保证安全隐患能及时消除。
新阶段新常态篇四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的起步之年。开局重在开头,决胜贵在决心。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需要我们以新的理念、新的面貌、新的状态去奋力攀上。市委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集中学习教育,就是在新的征程起点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攥紧拳头克难关。
讲政治
作为领导干部,强化政治意识,不仅关系到个人、单位荣辱兴衰,而且关系到团结、稳定、发展大局,必须高度关注、切实加强。
夯实思想之基。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把对守纪律、讲规矩的学习作为讲政治的第一需要,切实同自己的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学在前面、用在前面,让纪律观念、规矩意识入脑入心,为自觉维护和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坚持治本之策。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牢固树立党章意识,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作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根本依据,不折不扣地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事业中。
抵制不良行为。深刻认识指出的“七个有之”问题的本质危害,旗帜鲜明地坚持“五个必须”和“五个绝不允许”这一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面对各种诱惑,划定红线、标注雷区、坚守底线;面对各种不良倾向和不正之风,坚持原则、敢于抵制、坚决斗争,真正把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敢担当
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以有多大担当就能成就多大事业的气魄,切实做到恪尽职守、求真务实、攻坚克难。
以天下为公。领导干部要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待得失,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越是急难险重,越是关键时刻,领导干部越必须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或冲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勇于担当,或默默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地区和岗位攻坚克难,用领导干部铁一般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
以事业为重。新常态条件下,面临着“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矛盾,领导干部应以对党、对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干事创业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坚持在其位谋其政,敢于负责,大胆认事,果断定事,积极成事,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触及矛盾、解决问题,真正把每一项工作都抓出头、抓到底,不断把美好的愿景化作现实。
以科学为纲。按照深刻指出的“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三个规律、三种发展”的新论断、新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尊重规律、崇尚科学,自觉放弃狭隘的地域情节和部门利益,谋事唯实、创业求实、做人踏实,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举措,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重法治
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正确处理依法履职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领导干部既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自我革新,跳出条条框框,大胆试、大胆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的新路子;又要走出“边抓牌边定规则”的思维定势,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法治理念,确立“定好规则再抓牌”的法治思维,在推进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为依法履职奠定法律基础。
正确处理依法履职和服务群众的关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模范践行群众路线,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民生,不断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满腔热忱干事创业,真情实意为民造福,把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实现好、发展好。
正确处理依法履职和从严治党的关系。保证党的事业始终运行在正确发展的轨道,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提出的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八项要求,坚持用制度、用机制、用体制管人管事。从严整治“为官不为”问题,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对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实行严肃问责。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对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全面推进行政程序和政府服务法制化。
守廉洁
廉洁从政是领导干部的生命线。党的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工作,惩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尽管如此,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必须强化廉政意识,始终注意打扫“思想灰尘”,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在工作中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取义,也可以杀身。领导干部要坦然面对权力,正确行使权力,时刻做到耳边有警钟、心中有底线,时刻明白身边有禁地、脚下有雷区,遇事多想原则,办事多想影响,处事多想后果,竭力运用手中的权力为谋取公众利益而工作。
在人际交往中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坚持交往中有政治,交往中有道德,交往中有格调,树立健康的交往观。特别是要回避功利交往的“吃吃喝喝”,谢绝称兄道弟的“拉拉扯扯”,警惕别有用心的“捅捅咕咕”,防止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勾勾搭搭”,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出事”后的“哭哭啼啼”。
在亲情圈子中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身为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防止亲近人的“温柔渗透”。教育身边的亲友正确审视自己,力戒攀比心态,不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可乘之机;教育身边的亲友正确看待他人,力戒嫉妒心态,学人之优、取人之长,不能迷失本性;教育身边的亲友正确对待得失,力戒补偿心态,树立使命高于一切,事业重于泰山的思想。
树形象
领导干部的形象,是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业务、作风、礼仪等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指出:“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领导干部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表,必须时时处处注意自身的形象安全,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重操守。领导干部的思想防线常常就在这些小事情、小意思、小爱好上被逐步突破。近期查处的一些重大案件,教训都极为深刻。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培养崇高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砥砺品格、磨炼意志,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讲诚信。领导干部讲诚信,既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要求,又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作为领导干部,摒弃说假话、编假数、瞎忽悠,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等错误做法,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做到无欺、守诺、践约,始终做到诚实、求实、唯实、扎实。
善沟通。积极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新要求,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与媒体一道策划新闻、一起传播新闻、一并引导舆论。科学把握现代传播学规律,既埋头做好本职工作,又善于与媒体搞好无缝合作,规范、引导、激励、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各项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新阶段新常态篇五
在新常态下,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反对腐败,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党员干部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教育、早查处,防止小问题拖成大案件。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3000字
心得体会
,希望大家喜欢。说过一句精辟的话:“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学习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对于政研干部来说,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说话才有中气,思想才有灵气,文章才有才气,行事才有底气。为此,我们围绕适应“新常态”、确保“新作为”这一主题,着眼于“人人可学、人人好学、人人学好”的“三学”目标,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制度化、学习价值化“四化”学习制度,以学修身、以学益智、以学增才,努力提升干部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全员化,就是把干部职工全部纳入
学习计划
,树立“全民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领导带头学。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带头学、带着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拥护者、模范带头者。二是集体专题学。结合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同时,适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广宣为学之道,大兴勤学之风,力求善学之策。三是干部普遍学。学通“必修课”,用最新理论、政策法规武装头脑,用党风、党纪、党性规范和约束自己;学精“专业课”,对基本理论深学、本职业务精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努力成为部门工作的行家里手;学好“选修课”,力求有己所长,专兼并进,综合提高。推行学习组织化。学习组织化,就是确保整个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坚持科学组织,努力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整体氛围。一是分段推进。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分阶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
工作计划
,量化指标要求,做到长期有规划,短期有安排。二是分类引导。年轻干部职工重点抓团队式学习培训,建立材料交流平台,提供学习资料,搭建“网络学习课堂”,开展“传、帮、带”活动,实行“零距离”学习、“全天候”学习和“开放式”学习。推行学习制度化。学习制度化,就是依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将学习行为方式内化为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建立健全领导、考核等机制,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建立领导制度。成立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学习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推行星期一例会学习制度,围绕新时期新任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学习重点,组织开展理论、政策、法规学习。
三是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将个人年度学分作为干部职工评先评优依据之一,年底根据学分标准和按所得学分高低,确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对无正当理由,年度学分不合格者,当年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推行学习价值化。学习价值化,就是坚持“三看三不看”,不看学历看学习、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按照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变为思路、措施、办法,把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实现部门工作新发展、展示部门新形象,作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追求。推行学习价值化,目的就是促进笃学笃行,如此,则学可成、事可成。
党的以来,透明反腐、责任反腐、节日反腐、治奢反腐、法治反腐、网络反腐、国际追逃……一系列举措诠释出以来反腐新常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通过养正气、炼锐气、聚才气、蓄底气,打造纪检监察“铁军”,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主动适应反腐新常态。
养正气,树立“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新形象
孟子曰:“吾养吾浩然之气。”纪检监察干部的正气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首先必须来自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了对党的“信”、对理想的“信”,正气才能油然而生。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分神。必须始终坚守理想信念这个精神支柱,做到风浪考验面前坚如磐石,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二是坚定党性修养不移位。要始终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三是坚定人格品行不庸俗。要加强人格品行的磨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模范践行“三严三实”,做到重品行、守纪律、作表率;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自觉反对“四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炼锐气,树立“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新形象
锐气是一种胆量、一种魄力。纪检监察干部面对腐败,面对查处腐败来自各方的干扰,如果没有雄心壮志,没有担当精神,则可能在腐败面前败下阵来,甚至做腐败分子的俘虏。一是敢于突破。要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旧的条条框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当前,要按照中央纪委“三转”要求,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以求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二是敢于担当。当前,腐败正在不断侵蚀党的肌体,而且反腐“亡党论”、“影响经济发展论”、“腐败分子联合反扑论”、“到顶论”又不绝于耳,所以,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定心宁神、知难而进,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盯准目标,扭住不放,确保腐败分子不逍遥法外,不逃避打击。三是敢于斗争。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权势与原则面前,要坚持原则,勇于斗争,刚直不阿,秉公执纪,要不徇私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拿原则作交易,不当“好好先生”。尤其是当前,腐败呈现家族化、集团化、系统化趋势明显,案中有案,案中带案,错综复杂,这些都需要纪检监察干部以“置生死祸福于度外”的勇气,与腐败分子作坚决的斗争。
聚才气,树立“秉公执纪,甘于奉献”新形象
才气,是指正确分析和判断问题、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驾驭复杂形势、开创新局面的综合素质。时代在变迁,形势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善于思考和探索,增强政治洞察力,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提升执纪办案能力。要系统地学习纪检监察理论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努力掌握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严格按程序办事,善于把党政纪条规运用到执纪办案工作实践中,提高有效监督的能力。二是提升组织协调能力。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充分调动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要善于沟通左右,协调内外,联系上下,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三是提升开拓创新能力。要勇于创新、更新观念,敢于打破传统习惯和主观偏见的约束,要围绕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用改革发展的思路,提出新观点、找出新办法、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创新。
蓄底气,树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新形象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身净、自身正,才能真正做到自身硬。管子说过:“志无虚邪,行必正直”。一个人如果有软肋,永远也不敢讲硬话。我们要一切按党性原则办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是自重。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在为人处事中,既不骄横跋扈,又不妄自菲薄。二是自省。要经常“三省吾身”,问一问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是否符合纪检监察干部的身份,尤其在无人监督的时候,更要慎独自律,不做有悖于原则、纪律和法律之事。三是自警。要管住小节、慎小慎微,从每件小事做起,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特别是在面临名利诱惑时,要手不伸、嘴不贪、耳不偏,经受住考验,绷紧以德从政、公正清廉这根弦。在监督党员干部的同时,必须主动接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四是自励。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用伟大的事业鞭策自己,奋发进取,建功立业,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来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
习去年提出:要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又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问题。习在中纪委xx届五次全会上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对做好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4个重点要求,其中第二条就讲:“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在坚持中见常态。”这些论断,是对当前经济政治形势的科学判断,揭示了经济政治发展的新规律、新变化,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指南。为推动全市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适应新常态、掌握新要求、抢抓新要求、抢抓新机遇、主动新作为、实现新发展”大讨论活动。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专门监督机关,肩负着服务和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责任,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严格按照市委关于“新常态”大讨论的部署要求主动有所作为。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在保证政令畅通上有新作为。在新常态下,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中纪委“三转”要求转变职能,从政府和职能部门业务工作中脱离出来,不再参加监督对象的具体监管行为,集中精力抓好监管的再监督。要围绕市委关于“新常态”大讨论的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全市上下集中精力开展好大调研、大讨论活动,督促各级干部深刻审视所处环境的变化与特征,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发展方式与目的,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观念的大更新,以观念的大更新推动发展方式的大转变,着力化解我市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通报制度,加大问责力度,确保令行禁止。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效能提升,在打造优良环境上有新作为。要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的频度和力度,全面查摆、认真整改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破坏软环境建设的人和事。扎实推动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市长热线群众反映的事项办理质量,切实保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继续推行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制度,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发展软环境。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执纪为民,在推动民生改善上有新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物质文化需求,必须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常态下,民生需求已经全面升级,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重解决惠民政策落实、房屋征收补偿、教育就业、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要推动民生改善制度化,加快推进民生工程,确保民生工作优先谋划、民生事项优先落实、民生投入优先保障“三个优先”得到有效落实。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案件查办,在建设清明政治上有新作为。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不但破坏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还动摇和谐稳定的政治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在新常态下,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反对腐败,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党员干部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教育、早查处,防止小问题拖成大案件。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对腐败行为的“零容忍”,切实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反、有乱必治,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重点查处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案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滋生蔓延势头,为建设新常态下的廉洁蚌埠、幸福蚌埠贡献力量。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作风建设,在营造清廉风气上有新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要靠人,关键是用好干部。应对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推动新发展更离不开包括纪检监察干部在内的所有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进一步转变作风,把群众的意见作为镜子、百姓的期待作为努力方向,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狠抓作风转变。带头树立执纪必先守纪、监督者必须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持“四查四治”,坚决纠正“四风”,切实转变作风,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切实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
新阶段新常态篇六
按照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堆齐牛录乡实际,立足“十三五”规划,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全面做好各项工作。
20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乡党委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握发展“总钥匙”,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工程历史机遇,立足“十三五”规划,紧盯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守住“底线”。两个万亩:打造两个万亩基地形成西片区产业集聚重镇。两个最大:建成全疆最大块根类蔬菜基地,全疆最大块根类蔬菜物流园区,形成支柱产业。启动美丽乡村系统工程促民生改善,建成幸福、和谐、美丽堆齐乡。
稳定方面,紧紧围绕四个风险点和薄弱环节,以争创自治区级平安乡镇为目标,确保“三个坚决”。加大“七五”普法宣传,推进依法治乡。抓好三个专业化,强化社会面管控;实施“双五好”创建,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抓好重点要素管控,严格落实边境管控,落实领导包案,重点人群盯控,确保不发生群体访和越级访。
发展方面,始终坚持把农牧业作为促农增收带动就业的核心支撑牢牢抓在手上,补足农业短板,上规模做标准。整合兴业土地合作社、绿生源蔬菜合作社、劳务派遣公司,成立堆齐牛录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承接“西菜东送”工程,建成全疆最大块根类蔬菜基地,形成支柱产业。引进块根类蔬菜精深加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订单收购。以自治区级农业科技标准化项目为支撑,实施万亩园区田间生态治理,由公司主导地理标志认证、无公害基地认证,发展绿色产业园区,创独具新疆特色品牌,为农产品走出国门奠定基础。建成全疆最大块根类蔬菜物流园区,以国土发[]127号文件为依据,最终建成1万平米集仓储、保鲜、分拣、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物流园区,连片带动爱新舍里镇、种羊场、孙扎齐镇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互联网+”战略,依托自治县电商产业园,启动西片区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心建设,实施特色农产品网销和批发线上、线下双向驱动,让老百姓围绕农业产业化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严守“防疫生命线工程”,成立动物防疫合作社,稳步推进畜牧业发展。招商引资,培育本地大户,盘活养殖小区,做大永新养殖合作社,引进4000只胡羊,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胡羊产业,形成年出栏6000只规模。
民生方面,始终立足争取人心、顺聚民心、办百姓最急盼的事,筑牢长治久安根基,打造幸福、和谐美丽乡村。抓好就业,打造锡伯特色手工创业园,整合锡伯、哈绣创业园,拿订单,让妇女创业就业。加大职业技术培训,主抓80、90、00后技能培训,依托中小微创业园和本地小米级企业定向推荐就业。精准扶贫,摸清底数,按户施策,加大产业扶贫,发展庭院经济。继续盘活舍里木克村花灌木扦插基地资源,改造50个标准棚,发展香菇产业,户均一个棚,年底实现275户1074人稳定脱贫。加大教育投入,巩固义务教育标准化。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盯十三五规划,统筹对接自治县、自治州、自治区相关部门,实施“美丽乡村”、伊车村避险解困项目和牧场、舍里木克村、伊车村庭院渠系配套工程。力争完成托海组边远散户危改安置项目。依托小援疆模式,在产业、项目、文化、医疗、教育领域与盐城阜宁益林镇合作,赢得支持。
宣传文化方面,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切实宣传好、教育好、发动好群众,最大限度的把各族群众团结起来。用好“五把钥匙”,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三管齐下”,持续在“到人、管用、有效”上用力。弘扬传统文化,对冲极端,加大“汗都春”非遗传承保护,争创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让文艺小分队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占领村级阵地和农家大院,广泛开展“贝伦之星”、“篮球之星”、“足球名将”等系列评选活动,以文体活动引领农村新风尚。抓好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巩固提高活动。继续在机关、乡村、学校等领域,广泛开展各民族交朋友、结对子、认亲戚,每年选树一批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和宣传。
党建方面,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最大的政绩、最强主业,全面落实“五个从严”,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三好”党支部。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继续抓好树旗立标,建设“三好”党支部,落实乡村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强基固本责任,以村委换届为契机,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严格抓好党组织班子建设。建全好机制,明确村党组织及配套组织工作职责,整合小组长、十户长、民兵骨干力量、村协警和宗教协管员,提高待遇,形成合力。按照“七步议事”群众工作法,为民办实事入手,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注重发挥“访惠聚”工作组优势,与村班子融为一体,形成合力,每个工作组跑办领办一组项目,服务于农村稳定发展。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明底线、划红线,让党员干部知敬畏、知荣辱。开展村集体土地清查,作为全县土地确权登记试点,通过“一榜五公开”向广大群众公开,把群众测评作为工作重点,让乡村工作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让党员干部既把事干好,又确保干部不出事。
新阶段新常态篇七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只有抓住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这个主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下面是一篇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可供大家阅读参考!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员干部都要以新的境界、新的习惯、新的作为,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
“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树立形象的土壤。广元市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市系列会议精神,深化对“四个全面”、“四个新常态”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上来。要采取召开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会、支部专题学习会以及务虚会、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增强讨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无疑是营造当地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举措。
目前,虽然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作风认真干事创业,但仍然有一些干部存在不适应新常态,思想懈怠、作风懒散、工作不力的现象。通过大讨论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方面可以巩固教育活动成果,为“三严三实”活动预热升温,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部分班子及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达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目的。
当今时代在快速发展,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新常态新习惯新作为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会导致行动迟缓,工作不在状态,没有实绩,无法引领社会发展,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能够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仍存在的问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回归主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就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践行群众路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再一次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观望的心态和一阵风的想法。作风建设必将作为常态在新时期常抓不懈,唯有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工作中,放到为人民服务中,才能适应新常态,有所作为。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却出现了不适应、不习惯、不舒服,信奉“少干事、不出事”,推崇“冷”执行,甚至产生由“为官不易”向“为官不为”转变的苗头和倾向。秦光荣严肃指出,必须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彻底抛弃“重温旧梦”的侥幸心理,坚决克服“且行且观望”的工作心态,以新的作为适应新常态。
新阶段新常态篇八
自这一年5月和7月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吏治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常态”。对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主动适应,争取新的作为。
“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树立形象的土壤。广元市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市系列会议精神,深化对“四个全面”、“四个新常态”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上来。要采取召开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会、支部专题学习会以及务虚会、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增强讨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无疑是营造当地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举措。
目前,虽然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作风认真干事创业,但仍然有一些干部存在不适应新常态,思想懈怠、作风懒散、工作不力的现象。通过大讨论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方面可以巩固教育活动成果,为“三严三实”活动预热升温,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部分班子及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达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目的。
当今时代在快速发展,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新常态新习惯新作为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会导致行动迟缓,工作不在状态,没有实绩,无法引领社会发展,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能够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仍存在的问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回归主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就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践行群众路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再一次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观望的心态和一阵风的想法。作风建设必将作为常态在新时期常抓不懈,唯有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工作中,放到为人民服务中,才能适应新常态,有所作为。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却出现了不适应、不习惯、不舒服,信奉“少干事、不出事”,推崇“冷”执行,甚至产生由“为官不易”向“为官不为”转变的苗头和倾向。秦光荣严肃指出,必须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彻底抛弃“重温旧梦”的侥幸心理,坚决克服“且行且观望”的工作心态,以新的作为适应新常态。
新阶段新常态篇九
说过一句精辟的话:“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学习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对于政研干部来说,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说话才有中气,思想才有灵气,文章才有才气,行事才有底气。为此,我们围绕适应“新常态”、确保“新作为”这一主题,着眼于“人人可学、人人好学、人人学好”的“三学”目标,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制度化、学习价值化“四化”学习制度,以学修身、以学益智、以学增才,努力提升干部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全员化,就是把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学习计划,树立“全民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领导带头学。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带头学、带着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拥护者、模范带头者。二是集体专题学。结合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同时,适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广宣为学之道,大兴勤学之风,力求善学之策。三是干部普遍学。学通“必修课”,用最新理论、政策法规武装头脑,用党风、党纪、党性规范和约束自己;学精“专业课”,对基本理论深学、本职业务精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努力成为部门工作的行家里手;学好“选修课”,力求有己所长,专兼并进,综合提高。
推行学习组织化。学习组织化,就是确保整个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坚持科学组织,努力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整体氛围。一是分段推进。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分阶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工作计划,量化指标要求,做到长期有规划,短期有安排。二是分类引导。年轻干部职工重点抓团队式学习培训,建立材料交流平台,提供学习资料,搭建“网络学习课堂”,开展“传、帮、带”活动,实行“零距离”学习、“全天候”学习和“开放式”学习。
推行学习制度化。学习制度化,就是依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将学习行为方式内化为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建立健全领导、考核等机制,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建立领导制度。成立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学习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新阶段新常态篇十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员干部都要以新的境界、新的习惯、新的作为,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
一、抓铁有痕,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
党的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勇气和决心全面彻底地惩腐肃贪、狠刹四风、激浊扬清、治标兼治本,一系列雷霆万钧的举措,澄清吏治,提振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的认可与坚定支持,成为吏治新常态。之所以称之为“新常态”,是因为一系列措施已经逐步常规化,官场的清新状态趋于稳定化。
新常态下,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党性标准更高,宗旨认识更强,工作要求更实,作风纪律更严,制度约束更紧,氛围风气更清新。事实上,吏治新常态正深刻改变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言行,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搞形式少了,求实质多了;讲享乐少了,作奉献多了;随意散漫少了,按章办事多了。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潜规则”干扰少了,工作的精力多了;迎来送往应酬少了,干事创业时间多了;党员干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候,回避少了,主动承担多了等等。
吏治新常态是党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作风建设抓铁有痕的结果,是政治生态改变优化的表现,是广大干部群众期盼的状态,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创新作为的优良契机。
二、端正态度,思想行为走出“老误区”
吏治新常态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对这种新常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首先,从思想认识来看,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这股清新之风只是一阵台风,刮过了就会“涛声依旧”。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党中央正风肃纪的决心和毅力,事实上这种“新常态”完全不同于以往,更不是一场“运动”,而将是长期、常态化的存在,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其次,从个人心态来看,有的党员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出现了难适应、不习惯的状态。有的感叹工作标准太高、要求太严、工作节奏比以前快了,“压力山大”;有的抱怨禁令太多、福利取消、收入减少,感觉“越来越不自由,越干越没意思”等等,出现了观望等待、焦虑埋怨等情绪,期盼狠抓作风建设举措快点结束。再次,从行动作为来看,有的党员干部抱怨“为官不易”,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消极应付,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等等。凡此种种,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其影响和危害却不容小觑。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讲,能不能适应吏治新常态是当前面临的新考验,能不能尽快走出认识误区和纠正行为偏差将关系到事业成败。因此,我们要坚决摒弃那些蒙混过关的思想、法不责众的心态、打擦边球的侥幸,尽快结束那种庸懒散奢的不正常“状态”,步入群众期盼和满意的“新常态”。
三、敢于担当,勤廉奉献争取新作为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主动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主动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主动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主动观大势、谋大事;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主动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六是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吏治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所赋予和明确的职能要求,克难奋进,迎难而上,主动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后勤战线同志的人生价值,展示机关事务工作者的优良风采。
新阶段新常态篇十一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学习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对于政研干部来说,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说话才有中气,思想才有灵气,文章才有才气,行事才有底气。为此,我们围绕适应“新常态”、确保“新作为”这一主题,着眼于“人人可学、人人好学、人人学好”的“三学”目标,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制度化、学习价值化“四化”学习制度,以学修身、以学益智、以学增才,努力提升干部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全员化,就是把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学习计划,树立“全民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领导带头学。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带头学、带着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拥护者、模范带头者。二是集体专题学。结合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同时,适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广宣为学之道,大兴勤学之风,力求善学之策。三是干部普遍学。学通“必修课”,用最新理论、政策法规武装头脑,用党风、党纪、党性规范和约束自己;学精“专业课”,对基本理论深学、本职业务精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努力成为部门工作的行家里手;学好“选修课”,力求有己所长,专兼并进,综合提高。推行学习组织化。学习组织化,就是确保整个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坚持科学组织,努力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整体氛围。一是分段推进。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分阶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工作计划,量化指标要求,做到长期有规划,短期有安排。二是分类引导。年轻干部职工重点抓团队式学习培训,建立材料交流平台,提供学习资料,搭建“网络学习课堂”,开展“传、帮、带”活动,实行“零距离”学习、“全天候”学习和“开放式”学习。
推行学习制度化。学习制度化,就是依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将学习行为方式内化为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建立健全领导、考核等机制,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建立领导制度。成立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学习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推行星期一例会学习制度,围绕新时期新任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学习重点,组织开展理论、政策、法规学习。
三是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将个人年度学分作为干部职工评先评优依据之一,年底根据学分标准和按所得学分高低,确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对无正当理由,年度学分不合格者,当年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推行学习价值化。学习价值化,就是坚持“三看三不看”,不看学历看学习、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按照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变为思路、措施、办法,把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实现部门工作新发展、展示部门新形象,作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追求。推行学习价值化,目的就是促进笃学笃行,如此,则学可成、事可成。
新阶段新常态篇十二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是基础,政治(军事是政治的特殊表现)是上层建筑,政治要服务经济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立与统一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
新常态经济理论是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而经济的发展又保证了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与欣欣向荣。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几个新现象:一是随着gdp增速逐步回落,cpi却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整体性通缩;二是随着gdp增速跌破8%的水平,就业水平并没有恶化,反而在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中有所改善;三是很多金融企业的财务指标依然不错,但总体金融风险却在持续上扬。传统的周期理论和发展理论都不能很好解释这三大现象,但潜在经济增长理论与结构理论的新发展却能够充分说明这3个新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主导因素不是传统的总需求不足,而是潜在增速的回落,不是传统的周期性波动,而是结构性的趋势下滑。
“新常态”一词并非中国的首创,但过去提出的“新常态”是被国际舆论用来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而提出的“新常态”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5月,国家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到了205月,国家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中国经济将依靠“新常态”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方针。为此希望中国哲学界深入学习积研究“新常态”理论体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9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