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6:34:13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优秀18篇)
时间:2023-12-06 06:34:13     小编:纸韵

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教案的编写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编写教案有所帮助。记得合理利用时间,认真备课,做好每一堂课的准备工作,共同提升教学品质。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展示有关恐龙图片,读课题质疑。

二、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全文。

三、导读第1~2自然段。

1.说说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抓住“一支”、“漫长的演化”等词体会)。

3.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抓住“画卷”和“点睛之笔”的意思和关系来体会,理解辽西的发现为什么能称为“点睛之笔”)。

四、导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1.默读第4自然段。

2.学生小组学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演化成鸟类大致有几个步骤。

3.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如第二句话: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繁衍”、“形态各异”、“庞大家族”、“凶猛异常”、“茹毛饮血”等词语来体会)。

4.在读第四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五、导读最后一段。

理解“这一历史进程”具体指什么?

六、整体感悟。

七、拓展练习(略)。

执教者简介(上一篇文章为本课的教学实录)。

李卫东,1967年出生。天津市南开区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兼任天津市小语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特约讲师、山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等职。现任教于天津市南开实验学校。

师从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十余年。2002年创立“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理论,该成果获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第一名、全国小语会一等奖。出版专著《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和《李卫东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编著有《靳家彦经典语文课研究》一书,出版音像专著《中国名师——李卫东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法专辑》,教学经验收入《中国名师语文课堂:小学》《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等书中,参与《名师同步教学设计》等丛书的编写工作。另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多种教学光盘和录像带出版发行。近年来,应邀赴各地做课、讲学二百余场。emil: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二

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一艘载着阿姆斯特朗等三名航天员的飞船,在火箭的推送下升上了天空,开始了奔赴月球的旅行。

从地球到月球需要飞行75小时5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航天员们可以轮班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睡觉的样子和吃饭的方式很特别。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把食品放到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可以让它们飘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从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

经过三天多的飞行,宇宙飞船渐渐接近月球。从舷窗望去,前方的月亮越来越大。这时,地面指挥中心命令航天员准备着陆,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登月舱逐渐减速,慢慢下降,最后,终于在月球上停稳了。

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登月舱的扶梯下来,踏上了月球。过了一会儿,奥尔德林也下来了。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

月球上没有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也没有中国神话中所说的宫殿,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巨石嶙峋的荒原和耸立的高山。航天员们在月球上采集了不少土样和岩石标本,拍摄了许多照片,带回了地球。经分析研究,科学家发现月球上含有几十种元素,很有开发价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三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仿照课文,用“自述”的形式改写一段月球资料。

4、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理解人们与月球之间深厚的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一、背诗导题。

师:会背有关月亮的古诗吗?

请生背。如《古朗月行》、《静夜思》……。

齐背《静夜思》。

谈谈你心中的月亮。

师过渡语:是啊,古往今来,月亮在人们的心中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古时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美丽传说,更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情的诗词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月球,听听月球的自述。

板课题:月球的自述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就已经知道了哪些信息?

二、情系月球。

1、请同学们放出声地去读读这篇课文,听听月球都和咱们说了写什么?做到读通读顺,自学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1)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反馈:齐读新词,把认为难写的字在书上写一写。

2、刚才听了月球的自述,你从哪儿能感受到它与人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1)别名。指导朗读。并板书:玉盘、冰镜、蟾宫、玉兔……。

(2)“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是故乡明”板:月是故乡明。

这两句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补充阅读:《月夜忆舍弟》读--体会--再读。

再背《静夜思》。

三、假想考察。

1、现在,我们就进行一次“月球假想考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用心去发现,从字里行间发现并收集你最关心的信息,用笔去划一划,等会儿来汇报你的考察成果。

2、反馈交流。

同学们,让我们回到考察站,汇报各自的考察成果,在考察中,发现什么,就汇报什么。

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并板书:无空气无水。

日夜温差大。

地形多样。

矿藏丰富。

指导朗读句子:“之后,人们发现这里有近60种矿产,其中5种在地球上至今还未发现。”

四、拓展仿写。

1、师:同学们考察到的内容还真不少,不过,对于月球,人们想知道的何止是这些呢!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月球的资料,请同学们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话,仿照课文,用“自述”的形式把它介绍出来好吗?(在原文上改写就行)。

2、学生读后动笔。

3、组织交流。

五、憧憬未来。

1、同学们,虽然我们的这次“月球假想考察”很活动成功,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我们也许会感到一丝遗憾——毕竟我们中国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登上月球。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人类宇宙航行的第一站,盼望着来自中国的客人!

2、而事实上,月球却已经不止一次地留下了人类行走的足迹,请大家看一组图片和文字。

出示课件并板:……。

3、谈感想。

看了这组图片和文字,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2003年,咱们的“神州5号”已经顺利飞上太空,科学家们也已经有了具体的“登月计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一定会实现登月的梦想,在月球表面插上我们的五星红旗!

六、课外作业。

必做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本课生字新词。

选做题:

1、选择课文的任一自然段,改写成第三人称介绍。

2、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3、登陆网站或利用图书室,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知识。

4、……。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四

一、复习巩固。

1.生字词默写。

奔赴检查捕捉心驰神往。

特别联络加速训练有素。

2.上节课内容的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以飞向月球作为题目。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课文这一重要部分.

二、学习第一部分(飞向月球)。

1.读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轻声读1至4小节,把你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出来,并想一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2.讨论交流;。

a:“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地面中心联络……”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b:“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朗读。

c:“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

(这里写了宇航员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

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先……再……然后”表示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顺序。

引导练习,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可以仿造书上用上一些比喻句。(作业)。

3、朗读体会。

这些失重的现象同学们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有着艰巨的工作任务飞向月球,这种现象给他们带来看来许多不便,所以说宇航员的工作是非常艰难的。(板书)。

找出宇航员工作情况的词语,段落朗读。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等等)。

4.朗读第四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化宇航技术的先进。

5.小结。

三、学习第二部分(5、6)。

1.学习第五小节。

(1)指名读第五小节。

(2)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心驰神往”说明人类想登上月球的愿望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说明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2.学习第六小节。

(1)指名读第五小节。

(2)思考:宇航员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月球上广袤……”

“随太阳光角度……”

“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模样。”

指导朗读:“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心情的喜悦)。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读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

2.讨论交流。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叙述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了我们开发月球的价值。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宇宙,开发宇宙,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六、作业。

1.练习与测试。

2.关联词语造句。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能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每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哪个同学能背一首有关月亮的诗句?(背古诗)。

古人对月亮有着许多疑问,但都未能解答,由于我们现在科学技术的发达总于完成了古人未了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飞向月球》(板书)这篇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初读要求:。

(1)生字词读准确,课文读通顺。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

a.糊袤嶙峋。

捏成糊广袤巨石嶙峋。

b.奔赴检查捕捉心驰神往。

特别联络加速训练有素。

(2)理解词语意思。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联络:彼此交往,接上关系.

广袤:广阔无垠.

(3)指导书写。

难写、易错字。

广袤巨石嶙峋心驰神往联络。

(4)、描红。

(5)、交流问题,分段。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相应提示总结:。

()月球月球。

学生根据提示练习说话。

(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过。)。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补充,分成三部分:。

第(5~6)二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第7月球很有开发价值。

(6)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应指导。

三.质疑:。

课文为什么以飞向月球为题,而不是其他的?

课文叙述的主要内容作为课文的题目,也有上节课以主要人物等等。

四、作业。

练习与测试。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六

1.能够学习多角度改错。

2.体验竞赛的乐趣。

复习10以内加减法。

多角度改正错题。

1.各种颜色的算式题卡(得数分别是678910)。

2.错题题卡。

3.10以内加减法题卡每人一张。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去旅行。

老师手里有5封信,他们是月球的朋友给我们的邀请函,请小朋友到月球去做客,信封上分别写着678910,下面请小朋友来当邮递员把信送到5个小组。

2、买票。

每名小朋友都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的票。然后看到车票上会有一道算数题,算出它的答案,比如得数是6的'选择神舟6号,坐到写有6的信封位置。

3、检票。

各位乘客好,飞往月球的神舟号要起飞了,请各位乘客系好安全带,我们要去检票了,没有票或坐错位置的乘客请到售票处来。

一、改错。

1.帮助坐错位置的乘客把他们送到正确位置。

2.出示错题卡进行多角度改错。

如:1+4=6可以改成2+4=6。

1+5=6。

1+4=5。

二、智力大赛。

1.抢答题。

幼儿分成了神舟6号、7号、8号、9号、10号队。教师出示题卡,幼儿抢答,比一比哪队得分多。

2.必答题。

每组选出两名代表,要求幼儿用三种改正的方法。

3.请获胜组代表发表获胜感言。

根据得分选出前三名。

打开画册《方向月球》做宇航员,找出每个飞船上的错题,进行修改,让飞船成功飞向月球。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七

《飞向月球》这篇课文主要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大家都很关心杨利伟太空飞行的经过,我就以这学生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入手,与学生展开对话,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就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也会事半功倍。不过在这一环节上,处理有点急躁,没等学生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就匆忙进入新课。

在最后登陆部分的处理上,由于课件耽误了时间,时间不够了,就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强制地把学生拽到了登陆这一部分,课堂上就有点牵的感觉。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18个词语。

2、知道月球的有关特点,激发学生了解月球的愿望。

3、学会读懂说明文的方法去学习本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趣味揭题、奠定情感基础。

1、猜谜引入:师说谜语,猜猜我是谁?

谜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挂在山头,有时挂在树梢。

(猜出谜语后出示月球的图片,以激发情感。)。

2、那我就是--月亮姐姐,你们还管我叫什么?

3、月亮姐姐很想跟你们交朋友,你们想想跟月亮姐姐交朋友呢?

那就先听月亮姐姐作一个自我介绍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谁能听懂月亮姐姐的话,就与谁交朋友。

师范读(即自述)。

2、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交流课文大意。

三、进入情境,深入学习。

(交流学习策略)。

2、再读读文,看课文写了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3、选一方面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

4、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品读重点词句,贯穿感情朗读。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名字多---人类喜欢月球(读出喜爱)。

(2)体积小,距离远(通过比较体会“只有”“平均”等词用得准确)。

(3)光亮,相当于一面镜子。

(4)气象情况:无空气,无水。

(这样的气候条件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得出:无风云雨雪,声间传播、温差等。

(5)山峰高(通过比较句子体会用词准确)。

(6)中国人民愿望(喜欢月球,登上月球)。

四、创设情境转述:(多媒体展示月球)。

1、想不想把这个新朋友介绍给别人呢? (各自准备转述)。

2、同桌或小组交流,可以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交流,也可全面交流。

3、汇报。

五、拓展知识。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大家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能更多地了解月亮姐姐?

六、“假想旅行”语言实践,升华情感。

2、准备好了东西,现在请朋友们闭上眼睛,月亮姐姐带你们乘上“神舟8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配上声音过一会儿)。

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在那里的生活是怎样的?

七、激情总结:

1、是啊,月球上有无穷的奥秘在等待着人类去探索,更等待着深爱着她的中国客人去探索。在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候,大家一家有许多心里话要跟月亮姐姐说,现在就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书上吧!

2、交流。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九

1.能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每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哪个同学能背一首有关月亮的诗句?(背古诗)

古人对月亮有着许多疑问,但都未能解答,由于我们现在科学技术的发达总于完成了古人未了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飞向月球》 (板书)这篇课文。

1、初读要求:

(1)生字词读准确,课文读通顺。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

a. 糊 袤 嶙 峋

捏成糊 广袤 巨石嶙峋

b. 奔赴 检查 捕捉 心驰神往

特别 联络 加速 训练有素

(2)理解词语意思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联络:彼此交往,接上关系.

广袤:广阔无垠.

(3)指导书写

难写、易错字

广袤 巨石嶙峋 心驰神往 联络

(4)、描红

(5)、交流问题,分段。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相应提示总结:

月球 月球

( ) 月球 月球

学生根据提示练习说话。

(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过。)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补充,分成三部分:

第(1~4)三名宇航员飞向月球。

第(5~6)二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第7 月球很有开发价值。

(6)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应指导。

课文为什么以飞向月球为题,而不是其他的?

课文叙述的主要内容作为课文的题目,也有上节课以主要人物等等

练习与测试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十

《月球的自述》是六年制四年级语文的一篇说明性课文。通过自述的方式来介绍了月球的知识,使学生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1.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能用第三人称来介绍月球的各种知识。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一起去一个神秘的星球看一看,好吗?(登月资料)。

(板书)。

二、初读课文。

1、什么叫自述?

2、那么月球要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同学们听的时候可以边听边看,也可以边听边跟着读。(输入网址)。

3、同学们刚才在读的时候也许有些词语还不太理解,请同学们再读文,同时可以点击词语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

4、谁来说说,你从月球的自我介绍中知道了什么?

板书:美称 大小 光亮 气象 地貌 思乡 盼望登月。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同学们,月球向我们介绍了那么多,接下来请同学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内容,小组合作学习。

2、出示合作学习卡:

合作学习卡:

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是。

我们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1、读课文,用第三人称介绍月球的情况。

2、 读读课文,试着把课文的意思画出来。

3、 读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我们小组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3.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提示:(1)小组里意见要统一,确定好合作学习内容。

(2)选择适当的方法。

(3)每一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

4.交流学习卡片,讲读课文。

四、获取信息并交流。

1、同学们从课文中了解了许多月球的知识,肯定还想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内容,老师在每个内容后面都链接了一些网址,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看一看,还可以在电脑上做个摘录卡,把感兴趣的知识摘录下来。(内容粘贴、做成powerpoint等)。

2、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交流学习的真好,老师知道你们对月球、对宇宙还有许许多多的疑问,你们可以通过登陆网站,也可以查阅《十万个为什么》,去解开自己心中的疑问,打开宇宙这个奥妙无穷的宝库。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增强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自述”等10个词语的意思。

3、能改变人称,用第三人称介绍月球的情况。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了课题,你想课文会向我们介绍月球的什么呢?

(先理解题目的意思:自述是月球自己讲述)猜猜月球自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读课文,说说月球介绍了自己的哪些内容?

点名回答(介绍了月球的本质属性,自己的名字,月球的特点,月球的光亮,月球上的气象特点,月球上山峰的高和矿产的多以及矿产的珍稀等)。

自己再读课文,回忆课文介绍月球的内容。

三、听课文录音,学习生字。

听课文录音,找出生字新词。

自学生字,并汇报自学结果。

难读的字:述、穴、穆。

难写的字:穆、穴等。

同桌互读,找出对方读错的地方。

点名读—全班读。

学生自己练习,再点名介绍,有说得不好不对的地方请其他学生更正。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请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点名回答(主要介绍月球的本质属性及它的名字)。

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的请其他学生解答。

读这一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

抄写有关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复习生字新词。

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谁能用第三人称介绍月球。

二、学习第2——7自然段。

请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己去学习,弄清这个自然段的问题,到时候请你给大家介绍这个自然段。

教师随机进行学习各自然段。

抓住“约、达、近”等词,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1)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000公里。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000公里。

(2)最高的山峰达9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最高的山峰9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3)人们发现这儿有近60种矿产。

人们发现这儿有60种矿产。

抓住“因而”一词,体会词语的作用(因而是一个连词,表示结果)理解句子前后的关系,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严密性。

用“,因而”的句式,回答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问题。

三、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月球还知道什么?有问题的可以同学交流,进行解答。

四、布置作业 。

完成课堂作业 本中的作业 。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十二

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孩提时代,我们唱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的儿歌……。随着主持人抑扬顿挫的声音,我们进入了今天的活动探索月球奥秘。

第一轮节目是由方进读一段资料,然后找几个人回答问题。激烈的比赛热火朝天的开始了,班上顿时沸腾起来了。大家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请问:我们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面吗?一位国学犹豫了一会儿,便坚定的回答:是!主持人微笑着说:回答正确,给他贴一个‘棒’字牌。怎么回事?您别急,只要回答一个问题正确就奖励一个棒字,错了就贴一个笨字。结束后评三位获得棒字最多的人,笨字最多的人当然是笨蛋大王啰!

第二个环节是即兴发挥,让同学们自由组合表演节目,于是丁璇、张凡琛、胡子妍等人为我们表演了歌曲《明月几时有》,优美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月亮的世界。

拍唱了起来,那一刻,我觉得无比温馨与幸福。

精彩纷呈的活动课就在一片温馨中结束了。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仿照课文,用“自述”的形式改写一段月球资料。

4、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人们与月球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题。

师:会背有关月亮的古诗吗?

请生背。如《古朗月行》、《静夜思》……。

齐背《静夜思》。

谈谈你心中的月亮。

师过渡语:是啊,古往今来,月亮在人们的心中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古时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美丽传说,更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情的诗词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月球,听听月球的自述。

板课题:月球的自述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就已经知道了哪些信息?

二、情系月球。

1、请同学们放出声地去读读这篇课文,听听月球都和咱们说了写什么?做到读通读顺,自学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1)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反馈:齐读新词,把认为难写的字在书上写一写。

2、刚才听了月球的自述,你从哪儿能感受到它与人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1)别名。指导朗读。并板书:玉盘、冰镜、蟾宫、玉兔……。

(2)“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是故乡明”板:月是故乡明。

这两句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补充阅读:《月夜忆舍弟》读--体会--再读。

再背《静夜思》。

三、假想考察。

1、现在,我们就进行一次“月球假想考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用心去发现,从字里行间发现并收集你最关心的信息,用笔去划一划,等会儿来汇报你的考察成果。

2、反馈交流。

同学们,让我们回到考察站,汇报各自的考察成果,在考察中,发现什么,就汇报什么。

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并板书:无空气无水。

日夜温差大。

地形多样。

矿藏丰富。

指导朗读句子:“之后,人们发现这里有近60种矿产,其中5种在地球上至今还未发现。”

四、拓展仿写。

1、师:同学们考察到的内容还真不少,不过,对于月球,人们想知道的何止是这些呢!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月球的资料,请同学们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话,仿照课文,用“自述”的形式把它介绍出来好吗?(在原文上改写就行)。

2、学生读后动笔。

3、组织交流。

五、憧憬未来。

3、同学们,虽然我们的这次“月球假想考察”很活动成功,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我们也许会感到一丝遗憾——毕竟我们中国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登上月球。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人类宇宙航行的第一站,盼望着来自中国的客人!

4、而事实上,月球却已经不止一次地留下了人类行走的足迹,请大家看一组图片和文字。

出示课件并板:……。

5、谈感想。

看了这组图片和文字,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20xx年,咱们的“神州5号”已经顺利飞上太空,科学家们也已经有了具体的“登月计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一定会实现登月的梦想,在月球表面插上我们的五星红旗!

六、课外作业。

必做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本课生字新词。

选做题:

1、选择课文的任一自然段,改写成第三人称介绍。

2、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3、利用图书室,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知识。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十四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恐龙)。

看到“恐龙”这个词语,你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_______的恐龙(笨拙的、庞大的、凶猛)。

2、你了解恐龙吗?同学们课前已经查阅了资料,谁来说一说?

生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看来你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老师也带大家认识几种恐龙,它们是______。

ppt出示。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恐龙有关的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ppt出示,并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接下来我们来玩个猜词游戏。

4、概括内容,学习方法。

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了吗?生答。

生答。师:读长文时,抓住过渡的段落、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好方法可要记住了。

三、精读品味。

探究导航。

1、自己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恐龙飞向蓝天经历了哪几个时期,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下来,再认真读一读。

2、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3、根据填写的表格尝试复述恐龙向鸟儿演化的过程。

四、汇报展示。

(一)、探究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哪组的表格先展示?(展示表格并评价)。

相机指出本段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相机板书:第一种恐龙——庞大家族——猎食性恐龙——演变成鸟类。

各小组填得都很好。我们大家一起这一段话ppt出示,老师读绿色的部分,男生读蓝色的部分,女生读红色的部分,黑色的部分男女生一起读。

(读完出示形态各异的恐龙图片)这就是恐龙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幻灯片(描写另一些猎食性恐龙的句子)。(学生齐读)。

(二)、体会用词的准确。

(1)a、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我们把一段长长的文字,读着读着就读短了。老师把这句话这样做一个挑战,你们看行吗?

b、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生答。“一支”是指某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指有着很长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师评价:看来咱们的孩子,学习能力都非常的强。这是一篇科普性的文章,用词要讲求它的准确性,如果缺少了这些准确的词语,就会让人造成误解。

这里还有一个句子,大家再来对比一下。ppt出示课件。

(2)a、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b、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逐渐”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变小,不是一蹴而就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用词遣句非常准确生动,以后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注意锤炼好语言。

(再次出示表格)小结:恐龙演化过程是以时间为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点名根据表格复述: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样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身体轻盈,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拍打,体表长出了羽毛,没有鳞片或甲。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孔龙奔跑,也学会了飞翔。所以一支恐龙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

引读最后一句话。“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引导学生理解”毋庸置疑“的意思。读出肯定的语气。

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解决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这个疑问。可是,还有多少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牙!你们的脑海里一定还有无数的小问号,说说吧。

这些问题又是我们探寻新知识的起点,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下节课,让我们继续阅读,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吧!课后我们要完成的作业有ppt出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十五

我感觉课文写得很生动、有趣。首先蜻蜓点水介绍了一下各式各样的恐龙,数不胜数呀!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百分之百绝对不会相信“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这不禁勾起了我的深思:那么庞大的恐龙居然能跟渺小的鸟类相提并论?这可真是令我出乎意料、大开眼界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对恐龙与鸟类的描写中,用了许多形容词,使我们感觉出神入画,仿佛那种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我再次感悟到:恐龙居然会变成鸟类,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啊!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十六

今天我预习了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说到恐龙,人们往往会想到聪明、凶猛、笨重、迟钝的龙。说到小鸟,我们就会想到灵活、五颜六色的小鸟孔雀。虽然二者不相关,但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但在几亿年后一猎食恐龙慢慢转成小鸟,最后它们的身体长成了羽毛,成为了小鸟。

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愿望越来越近了。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十七

《月球的自述》是六年制四年级语文的一篇说明性课文。通过自述的方式来介绍了月球的知识,使学生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

1.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能用第三人称来介绍月球的各种知识。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1.、同学们,我们一起去一个神秘的星球看一看,好吗?(登月资料)。

(板书)。

二、初读课文。

1、什么叫自述?

2、那么月球要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同学们听的时候可以边听边看,也可以边听边跟着读。(输入网址)。

3、同学们刚才在读的时候也许有些词语还不太理解,请同学们再读文,同时可以点击词语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

4、谁来说说,你从月球的自我介绍中知道了什么?

板书:美称大小光亮气象地貌思乡盼望登月。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同学们,月球向我们介绍了那么多,接下来请同学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内容,小组合作学习。

2、出示合作学习卡:

合作学习卡:

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是。

我们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1、读课文,用第三人称介绍月球的情况。

2、读读课文,试着把课文的意思画出来。

3、读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我们小组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3.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提示:(1)小组里意见要统一,确定好合作学习内容。

(2)选择适当的方法。

(3)每一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

4.交流学习卡片,讲读课文。

四、获取信息并交流。

1、同学们从课文中了解了许多月球的知识,肯定还想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内容,老师在每个内容后面都链接了一些网址,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看一看,还可以在电脑上做个摘录卡,把感兴趣的知识摘录下来。(内容粘贴、做成powerpoint等)。

2、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交流学习的真好,老师知道你们对月球、对宇宙还有许许多多的疑问,你们可以通过登陆网站,也可以查阅《十万个为什么》,去解开自己心中的疑问,打开宇宙这个奥妙无穷的宝库。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轻盈、敏捷、笨重、迟钝、五彩斑斓、凶猛异常、茹毛饮血”等词语;

2、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根据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

3、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并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根据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

2、感受语句表达的准确性,并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题。

1、出示词语“轻灵、敏捷、羽毛、五彩斑斓、凌空翱翔”,指名领读,全班跟读。

2、问:“读了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了什么?”,出示鸽子和孔雀图片,让学生用上刚才读过的词语来形容。

3、出示词语“笨重、迟钝、鳞片、鳞甲、凶猛异常、茹毛饮血”,指名领读,全班跟读。

4、问:“读了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了什么?”,出示霸王龙和马门溪龙图片,让学生用上刚才读过的词语来形容。

5、图片对比,从“似乎毫不相干”引出“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一中心句。揭示课题。

二、弄清演化过程,想象并自述。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投影“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痕迹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抓住“欣喜若狂”引导学生体会寻找证据的不易,(及时结合19世纪英国学者的研究之难来体会)了解有羽毛痕迹的恐龙化石对于研究者们的重要性,指导感情朗读。

3、对于辽西的发现,作者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出示“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从“点睛之笔”的理解入手,体会“辽西的发现”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指导朗读。

4、过度引出“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第四自然段)。

5、生读文,填写题单。

6、学生汇报,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图片辅助理解,并完成板书。

7、学生不看课文,根据板书提示,发挥自己的想象,口述恐龙飞上蓝天的过程。

三、感受语言准确性,联系生活学会运用。

1、师:这篇课文除了把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写得生动形象外,语言的准确性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这一句,“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抓住“一支、漫长”运用对比的方式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

2、范例二,出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抓住“一些、逐渐、越来越”运用对比的方式体会语言的准确、严谨。

3、运用。出示“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学生读后说说这个句子的特别之处――运用排比、对比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各种恐龙的特点。

当堂训练:“有些……有些则……;有些……有些则……;有些……有些则……”把恐龙的形态各异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情景也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进行描述。例如(出示)“我的班级是个奇特的大家庭:有些同学喜欢安静,有些同学则,有些同学爱好唱歌,有些同学则,有些同学喜欢凶猛异常的恐龙,有些同学则。”

四、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4725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