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案的编写可以结合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教案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教案的编写工作。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一
设计意图:
《纲要》中提出了幼儿在表达表现中需要达成的目标有:留意和感受生活中的声、形、色及音乐、舞蹈、美术作品中的美。在绘画等活动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自主地选择各种材料、器具和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和创造。
活动通过故事《小老鼠学画画》引入,并提供了海绵球印章、棉签作为工具,让幼儿将圆和线条进行组合,创造性地表达和表现生活中带有圆圆的事物,促进幼儿思维正确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圆形与线条组合的方法表现各种物体,并乐于展开想像。
2、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制作扇子的乐趣。
重点:用圆形与线条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
难点:能变出各种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红、绿、紫、咖啡色颜料各三份,大中小三种海绵印章各三份、12根棉签,分别放在三个桌子上。
(2)各种扇子底板人手一份。
2、经验准备:有画过圆形物体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老鼠学画画——引起幼儿兴趣。
(一)导入语: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了小动物们都想去买把扇子,扇一扇凉快些。于是小老鼠准备要开一家扇子店,为了让扇子变得漂亮,小老鼠正忙着画画呢。
小结:红红圆变成了苹果,糖果。
二、讨论演示:如何帮小老鼠画扇子——启发孩子想出圆能变出的东西。
(一)关键提问:你们能帮小老鼠想想吗?红红圆还能变成什么?
师:你们真聪明,今天小老鼠把海棉球带来啦,
(二)小结:海绵球跳进*色的颜料里,用用力,扇子上印出一个**圆。
第一次示范:
师:**圆能变成什么?怎么变呢?要请什么工具来帮忙?请你来试一试。
第二次示范:
师:小老鼠说我的海绵球还想跳,你们想让海绵球跳到哪里去啊?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师:海绵球跳进*色的颜料里,用用力印出**圆。
关键提问:**圆能变成什么呢?——毛毛虫。
(追问:毛毛虫需要几个圆?请你来)。
(哎呀,毛毛虫的身体断了,我来帮他加几节身体)。
师:圆都印好了,这是毛毛虫的什么?身体有了,还缺什么?请你来。
师:赶快告诉小老鼠,扇子上又变出来什么啦?
小结:一个圆可以变成一样东西,几个圆也能变成一样东西。棉签帮帮忙,圆变成了太阳。棉签帮帮忙,圆变成了毛毛虫。
关键提问:棉签帮帮忙,圆还能变成什么啊?
分批请孩子上来拿扇子。
师:想一想你要让海绵球跳进什么颜料里,就去那张桌子旁边。
三、幼儿作画:帮小老鼠画扇子——展开想象,动手操作。
师:想一想,把你们刚才说到的东西都变出来哦~。
指导语:小老鼠看见***的扇子上有圆圆的**咯。
扇子上的圆变得越多越不一样就越漂亮哟。
指导策略:鼓励幼儿表现出不同的东西。
师:扇子画好了,扇一扇凉快吗,问问小老鼠你喜欢吗?小老鼠喜欢就把它查到货架上去吧。
师:小老鼠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啦,今天画到这里吧,请找张椅子来我店里休息休息。
师:小老鼠要问了扇子上有那么多东西,你们都把圆变成了什么啊?
小结:小老鼠说你们在扇子上变出了那么多圆圆的东西,真好看,我真喜欢,小动物一定也很喜欢,这下我的扇子店可以开张啦。
活动评析:
人们习惯把幼儿绘画看作一种技能练习,忽视对幼儿思维的训练,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绘画能够更自由、直接地表达出他们语言不能表达的,对外部世界的感情和自己内心的感情。一年来孩子们画过许多圆圆的物体,如,太阳、棒棒糖、苹果、毛毛虫等等,对圆形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于是我创设了小老鼠开扇子店的富有童趣的情境,让幼儿尝试用圆形与线条组合的方法表现各种物体,从而使其创造性思维在绘画活动中得以发展。
活动中孩子们置身于情境中,乐于展开想象。小班的幼儿好模仿,大部分孩子首先画出了老师示范的`图像,然后将他们常常见过的画过的事物再现,用圆形与线条相组合的方式,表现出来,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还能创造性地表现出一些自己熟悉的事物,眼镜、葡萄等物品。对于创造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教师若多出示些圆形事物的图片,可能会更有利于这些孩子思考表现作品。
专家点评。
小班是幼儿创造性培养的启蒙阶段,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让孩子尝试大胆创造、表现,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教师提供海绵、棉签等绘画工具,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小班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愿意用普通话,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与好朋友分享的快乐。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材料准备:
《小老鼠奇奇》的课件;、小动物头饰4个;、事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老鼠头饰,激发兴趣。
1、师:宝宝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看是谁呀?(小老鼠)。
2、师:这个小老鼠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奇奇。今天,小老鼠奇奇要给宝宝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
二、幼儿欣赏课件并回答问题。
1、教师出示第一幅画面,师:画面上有哪些朋友?,(幼儿回答一个小动物教师就出示一个头饰)。
2、第二幅画面师:小老鼠奇奇给他的朋友们画了些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事物图片。)。
3、师:小老鼠奇奇为自己画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4、其余画面。
师:晚上小老鼠又饿又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说说自己看到的事情)。
5、教师:朋友们给小老鼠奇奇送来好吃的时候都说了一句什么话呀?(谢谢)。
6、你们说说为什么小老鼠画的东西都变成真的了?
小结:原来小老鼠给朋友们画了画,所以朋友们也给小老鼠送礼物。收到朋友们带来的礼物,奇奇可真高兴呀!
7、重新播放课件,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游戏:送礼物。
1、师:小老鼠奇奇有好吃的东西愿意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吗?
2、师:那我们以后带来的自己的玩具和好朋友一起玩好不好?(好)。
活动反思:
“小老鼠奇奇”是个语言活动,因此活动主要在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活动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观察课件并通过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这样的形式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故事内容,只是有个别比较内向的幼儿还不太敢去表达。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三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欣赏并学唱歌曲,学习歌曲的节奏。
3.乐意做“猫和老鼠”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4.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想象小老鼠的神态,指导学生注意猫叫的节奏。
1.歌曲《猫和老鼠》录音磁带、录音机。
2.老鼠头饰学生每人一个,猫的头饰一个。
3.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草、蘑菇等。
2.教师播放录音《猫和老鼠》,学生欣赏歌曲前半段(从开头至“出来偷米吃”。)。
3.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老鼠的神态,如瞪着小眼珠、蹑手蹑脚等。可以请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演。
4.教师扮演猫,边播放歌曲后半段边表演歌曲。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注意猫叫的节奏。学生熟悉节奏并模仿动作“吓得老鼠赶快往回逃”。
5.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两遍。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可以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扮演小老鼠,自己找好洞藏好。小老鼠一起唱着歌,蹑手蹑脚出了洞。结果碰到教师扮演的大花猫(后面游戏可换成一位学生扮演大花猫)。当大花猫唱完“喵喵”以后再拖长了声音叫一声“喵——”小老鼠们才能开始往回逃。
2.教师播放歌曲《猫和老鼠》,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四
1、让幼儿在玩中画,在画中玩。
2、引导幼儿掌握画老鼠的不同动态的技巧。
3、鼓励幼儿大胆根据不同的情景创设不同的动态。
掌握老鼠的不同动态。
1、鸡蛋形的卡片5-6套(一大一小)。
2、音乐《猫和老鼠》。
3、纸和油画棒。
1.欣赏音乐《猫和老鼠》引出老鼠。
2.“小朋友,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什么歌曲?你喜欢谁?为什么?”
3.感受老鼠的.特征。
4.“小老鼠是什么样子呢”(脑袋尖尖的、耳朵大、眼睛小、尾巴长长的)。
1.出示鸡蛋形的卡片,老师演示小老鼠。
“今天我要用这两个鸡蛋来变个魔术。瞧小蛋和大蛋是一对好朋友,总喜欢在一起。瞧大头碰小头,小蛋再前大蛋在后非常亲密。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和耳朵,大蛋需要拐杖跟着小蛋走。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演示图片,并根据故事情节添画老鼠的耳朵、眼睛、和尾巴。你们看现在小蛋大蛋靠在一起像什么?(老鼠)那还缺什么呢?我们添上去试试究竟能不能变成老鼠?”(教师请能力强的小朋友来画嘴巴和胡子)。
2.请个别幼儿演示老鼠的不同动态。
“小老鼠还会做什么动作呢?我请几个聪明的孩子来摆一摆,画一画。”鼓励小朋友利用手中的两个图形来摆放不同的动态。在操作中感知头于身体不同的摆放位置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造型。提醒幼儿当头朝下时耳朵就朝上,头朝上时耳朵就朝下,头向后时耳朵就朝前。
鼓励幼儿在画的时候先想想老鼠在干什么。把每只老鼠不同的动作都画出来,注意头与身体的比例,以及整只老鼠与画面的比例。整个画面要把主要的事物要画的大。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画出与朋友不一样的动作。在绘画过程中的指导根据幼儿绘画技能水平和形象想象的水平不同进行个别教育,一时间想不出怎么画、或者动作不知怎么变的可以利用刚才的卡片拼拼摆摆后依样画下来。还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情景提示、启发幼儿打开思维面,能力强的幼儿就鼓励他们刻画的动态要多些,画面更丰富一些。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能辨别生活中圆形的物体。
2.尝试用各种圆形材料进行印画,初步感受大小虚实不同的圆形组合的画面效果。
3.愿意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创作的快乐。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幼儿熟悉并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圆形物体;学唱歌曲吹泡泡吹泡泡用的材料。多媒体课件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1.教师出示吹泡泡的游戏材料,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师播放吹泡泡的音乐,鼓励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玩,和泡泡玩一玩、追一追、抓一抓。
3.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感受各种泡泡的形状以及大小颜色的不同变化。
4.播放课件并欣赏名画《无题》中丰富的色彩。
二、探索发现。
1.出示范创意画纸和各种瓶盖、水粉脸颜料,鼓励幼儿探索各种圆形物品变出泡泡的方法。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提示水粉颜料的操作常规。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压印的方法和步骤。
三、创作表现。
1.教师提示印画要求,鼓励幼儿自选材料和颜色,在各自的创意画纸上大胆印画。
2.幼儿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注意画画的疏密;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多种颜色的颜料进行压印;提醒幼儿手不要接触颜料,用完一种材料后放回原位,以免弄脏衣服和桌面。
四、欣赏评议。
1.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展示,引导大家共同欣赏。
2.鼓励幼儿说一说:你印出了哪些颜色的泡泡,这些泡泡聚在一起给你怎样的感受?
3.播放歌曲《吹泡泡》,引导幼儿继续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反思:
活动以其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着幼儿的热情参与,发展着幼儿的个性和能力。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幼儿的生活与兴趣出发。
总之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认真做好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包括备课、教具准备等。努力学习新方法、新理念,共同提高音乐教学活动质量。共同探讨好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在拼贴过程中享受创造的乐趣。
2、能用蛋形拼出老鼠的不同动态,并进行简单的添画。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创作老鼠的不同动态。
活动难点:老鼠耳朵的部位和头部动作的对应。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纸、笔、操作卡片、双面胶、教师示范用大卡片。
2、经验准备:看过有关老鼠的动画片,对老鼠的动态已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老鼠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我要用这两个蛋形来变个魔术,瞧,大蛋和小蛋是一对好朋友,总喜欢在一起。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小头画上小鼻子,大头画上大耳朵;再画两根长胡子;大蛋画上四条腿和一条细细长长的小尾巴,小老鼠就变好了!
(教师边讲述边演示图片,并添画上老鼠的四肢和尾巴。)。
二、感知老鼠的各种动态。
1、通过变化老鼠头部方向,感知鼻子和耳朵的正确位置。
2、游戏“小猫抓老鼠”,丰富老鼠更多的动态。幼儿在游戏中变化老鼠造型,教师即时用图片摆出相应造型。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摆弄卡片变出老鼠造型,粘贴后并添画五官、四肢和尾巴。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画出老鼠的不同动态。
3、画好之后,说说你画的老鼠在干什么?
四、评价。
1、动态评价:在幼儿作画的时候,教师及时引导、评价。
2、将作品张贴在展示板上,请个别幼儿讲述:“你画的老鼠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爱上吃饭。
2、通过听儿歌让小朋友们养成吃饭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吃饭的场景(桌子、椅子、小碗、小勺等)小老鼠手偶、汉堡包道具、好好吃饭儿歌。
活动过程:。
一、爱上吃饭,养成吃饭好习惯。
4、听完儿歌鼓励小朋友跟着儿歌一起做,看谁做的最棒。并给小朋友发小红心奖励。
5、老师总结:小朋友进餐时的好习惯。
二、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吃饭时我们要注意哪些?
1、相互说说。
我们小朋友还有很多吃饭的好习惯,请把你自己的好习惯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比方说:不做漏嘴吧。
2、集中交流。
谁来对全班的小朋友说说你的好习惯。(幼儿园教案引导幼儿围绕某一环节,拓展讨论,老师可以问问其他小朋友:你们吃饭的时候还有什么好习惯?)。
三、启发幼儿养成好习惯。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让小朋友愿意听老师讲故事和儿歌,通过模仿和学习让宝宝养成好习惯。在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能够独立的吃饭并和幼儿园内的小朋友们沟通和交流。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用,小编在这里希望幼儿园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八
1、感受画面热闹、喜庆的气氛。
2、了解中国民间婚嫁的一些风俗及所蕴含的文化。
3、大胆表述自己的观念的同时,注意倾听同伴的意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电脑、投影、《老鼠娶亲》图片、唢呐、唢呐音乐《喜庆》、锣、红盖头、自制简单的花轿。
1、整体欣赏。
师:这幅画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请你把看到的和同伴讲讲。(幼儿自由讲述)。
2、分层欣赏。
师:这幅画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是老鼠结婚了呢?
师:新娘新郎在哪里呢?为什么要用红色来装扮花轿和新娘新郎呢?(红色代表了热闹、喜庆、红火……)。
敲锣:这只老鼠站在队伍的哪里?它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锣)我们来听一听这个锣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声音由强到弱,传得很远)好象在告诉人们什么呢?(鸣锣开道,告诉人们快来看老鼠娶亲了……)。
3、游戏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老鼠娶亲的游戏吧。(请幼儿分别扮演新郎新娘,以及吹唢呐敲锣抬轿的老鼠,另一幼儿扮演猫,进行游戏)。
不管孩子多大,他们都喜欢热闹的结婚场面,喜欢看新娘子。哈哈,今天想不到连老鼠都要结婚了。这么有趣的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每一双眼睛都在画面上搜寻:有的老鼠在敲锣,有的吹唢呐,有的'拎着鸡和鱼,你猜旁边的大花猫在做什么呢?……孩子们谈得不亦乐乎。在表演游戏中,孩子们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为后面的创作活动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你瞧,孩子们创作的画真有趣:漂亮的老鼠小姐嫁给了英俊的老鼠先生,表达了孩子们对这幅画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展现了孩子们美好的愿望。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感觉到孩子们是喜欢和接受民间艺术的,并在潜移默化中对这些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有了新的理解,体会了再创造的乐趣,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并且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九
幼儿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到别人家做客要懂礼貌,没经过主人的允许不乱动别人家的东西。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明白去别人家做客要懂礼貌。
难点: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教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3,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奇奇去朋友家是怎么做的?
二,听故事。
三,讨论。
1,教师:奇奇开始的行为对吗?(幼儿:不对。)你们有这样的行为吗?
2,听过奇奇的故事后你们应该怎么做?
3,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明白,当别人不在或没有经过别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随便的动别人的东西,那样做是不礼貌的。
四,教师总结。
小朋友们,我们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不能乱动主人家的东西。否则,主人会觉得我们是不懂礼貌的孩子,会不喜欢我们的。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呀!
教学反思。
本课讲的是老鼠奇奇去拜访朋友时,朋友们都不在家,奇奇却没等朋友。
们回来就把他们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朋友们知道后很生气。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到朋友家做客,去邻居家串门,要讲礼貌,没经过主人的允许不能乱动主人家的东西。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十
活动目的:
1、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诙谐有趣的特点。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而响亮地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画有台灯的图片一张,老鼠和猫的贴绒教具或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老鼠的头饰,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这是什么?小老鼠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想听吗?)。
2、教师朗诵儿歌《小老鼠》。
3、提问:儿歌里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猫一来,老鼠就“叽哩咕噜滚下来”?
4、出示台灯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台灯,并结合教具演示和讲解儿歌内容。
5、教师操作教具,并带幼儿朗诵儿歌。
6、幼儿轮流在集体面前一边表演一边朗诵儿歌。
7、根据儿歌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并相互讲述这个故事。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儿歌。
偷吃油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
叽哩咕碌滚下来。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听故事,画故事,增强孩子形象记忆的教学要点:
教学准备:
幼儿思维。
2.启发想象:不管大猫小猫,他们见到老鼠就象见到仇人似的,决不会放过它们。说起来也怪,见到最小的小猫,也会吓得腿儿发颤。但是,也会有一些聪明的小老鼠,会想办法躲过猫的追捕。
3.造型方法:这个故事讲述猫和老鼠之间发生的一系列趣事。你认为其中哪一段最好听最刺激?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画出来,尽量突出猫骄傲自大和得意洋洋的样子,以及老鼠胆小可怜,却有不乏聪明机灵的模样。猫和老鼠是画中的主角,所以一 1。
定要画的大一些,这样才能突出故事情节。
小 结: 讲评作业,并请幼儿讲述画面故事内容。家庭
作业画猫和老鼠的新故事。
教师反馈: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十二
1、把事先复印、剪裁好的猫脸图发给幼儿,请幼儿用双面胶把猫脸图贴到纸杯上,把老鼠图贴到乒乓球上。
2、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猫脸图上自由着色,画出五官。
3、剪一段长约15—20厘米的毛线,一头用胶带粘在纸杯(猫脸背面的纸杯内侧)上,一端粘在乒乓球上。
4、玩具完成后,让老鼠乒乓球自然垂下,再用力向上甩,把乒乓球甩进纸杯子里就算成功。
5、可以让幼儿单独玩,或分组比赛,在一定时间内甩进次数最多的组别获得优胜。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十三
1、能掌握正确的剪贴方法。(重点)
2、发挥想象,尝试动手制作立体卡通动物造型。(难点)
3、体验气球塑形的乐趣。
儿童经验准备:幼儿对老鼠的外观造型有初步认识。
物质材料准备:
1、气球、剪刀、卡纸若干(每人一份);
2、双面胶、废纸框(每桌一份);
3、记号笔(每人一支);
4、教师制作的成品一只。
师:嘘,仔细听,城市里来了新客人了,是谁呢?
师:(手拿已完成成品,模仿)各位小朋友,哎(打哈欠),大家早上好!我是一只从乡下里来的.小老鼠,我叫新新。恩……很高兴见呢!呵呵,我喜欢吃奶酪、喜欢吃蛋糕,最怕……猫大婶,她可凶了,幸好她还在乡下。城市里可真好,吃的玩的什么的都有,我呀回去要把这些分享给我的朋友们。(模仿结束)
师:小老鼠新新要去邀请他的朋友来城里玩,我们一起动动手把他的朋友们请出来好不好?
(一)画老鼠的五官。
师:小老鼠新新和他的伙伴们都有什么特点?
师:(按幼儿回答的顺序,调整作画顺序)(边讨论边作画)恩,有点长又有点圆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细细长长的胡子、滚圆滚圆的鼻子;还少了点什么?恩,嘴巴!新新是一只开心的小老鼠,所以我们画一个大圆弧,一个大大的微笑。
(二)粘贴老鼠的五官。
师:画好了,我们下一步做什么?
师:气球是小老鼠们的脸,打结的地方是他们圆滚滚的鼻子。我们沿着自己画黑线把眼睛剪下来,粘上双面胶,贴在气球的中间,要轻轻的,不然气球会破哦。然后剪下耳朵,我们折一条边,把双面胶粘在这条边上,这样耳朵就竖起来了,贴在哪里呢?(幼儿回答)恩,在眼睛的后面。最后剪下胡子,我们可以一起剪下来,胡子长在什么地方?真聪明,在鼻子旁边,我们粘上它们。
注意:
1、幼儿使用剪刀等用品的安全性;
2、剪完五官,废纸放回小框中,在进行粘贴;
完成的幼儿向别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做的小老鼠。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十四
1.通过阅读图书,引导幼儿能看懂连环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图片内容。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多元创编故事情节,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认真阅读、逐页翻看图书的良好习惯,体验同伴间合作学习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书中有一页是空白的)。
一、引导幼儿自主看书,阅读讨论。
二、理解故事内容,提出并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将连环画中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全班小朋友讨论,共同解决。
三、创编连环画中空白部分内容。
提问:小动物们可以想什么办法来救小老鼠?怎样来救小老鼠?
四、小组讨论合作创编完整故事并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提醒幼儿一定要把连环画中空白的地方也编进去,同时要求幼儿认真听一听用了哪些好听的词,好听的句子,表情怎样,声音怎样。
五、教师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六、延伸活动:请幼儿把救小老鼠的办法画到书中空白的地。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篇十五
1、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并乐意大胆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尝试随音乐自由的用动作表演小老鼠出洞,吃食、回家的音乐情节。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小老鼠上灯台”进入活动室。
二、请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
教师:你感觉是那一个小动物来了?(幼儿回答)
三、分段欣赏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做动作,乐于用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a、让幼儿欣赏a段的音乐,
1)你感觉更像哪个小动物?听音乐引导幼儿说出小老鼠。
2)音乐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让幼儿大胆想像,表述,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3)让幼儿欣赏音乐:感受小老鼠出洞时的紧张和没有看到猫时快乐的情感体验。
4)幼儿跟随a段音乐进行大胆表现。
b、请幼儿欣赏b段的音乐。
1)教师提出问题:音乐里的小老鼠在干什么?(让幼儿根据对音乐的感受让幼儿大胆想像,表现。)
2)教师引导幼儿进入找食物的情节。
3)引导幼儿大胆想像、自由表现。充分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4)幼儿跟随b段音乐进行大胆表现。
c:请幼儿边欣赏a1段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四、完整的欣赏音乐并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情感。
五、根据音乐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整体感受音乐。 本节课是一节小班的音乐欣赏活动:“快乐的小老鼠”。是典型的aba1段的结构,生动形象。a段的音乐不断由弱变强,由慢到快而得名为“加速度”,b段音乐格外轻松活泼,最后回到a1段。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5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