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热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7:49:13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热门18篇)
时间:2023-12-06 07:49:13     小编:笔舞

说明是一种通过直观的事实、数据等进行解释和阐述的文字形式,旨在让读者了解事物的原由和规律。写总结需要注意完整、准确、简洁的表达,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叙述。情感表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探索。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一

1.提前预习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教师讲课时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

2.细心观察的习惯。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3.勤于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4.质疑发问的习惯。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向老师质疑、发问。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地问。如果学生平时有不敢问、不善问的缺点,就鼓励他去问,一旦有些问题是通过问询教师、同学得来的答案,我们要给予鼓励。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5.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一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6.背诵的习惯。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笔者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了寓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的原则。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的学习性格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又是随着习惯的形成,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基础。习惯基本上属于非智力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培养非智力因素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年之计在于春”。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上课习惯。上课前,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一响就安静下来,小憩收心。教师对学生的怎样坐,答问时怎样站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反映出学生的精神面貌。

2、培养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没有搞小动作的机会。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卷面整洁,不潦草,不涂抹,算式要规范、美观。要培养学生作业书写工整的好习惯,教师首先应注意教学时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整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动脑钻研的习惯。要学好知识,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为此,教师就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勇于钻研,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5、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现在孩子多独生子女培养合作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的学生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思想教育,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地听,不嘲笑同学的错误等。

6、培养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现代社会讲求工作效率,它是当今社会和未来时代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动作缓慢的现象。从小培养学生的快节奏、高效率,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要做到提高效率,必须加强做事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是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提出、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三

孩子低年级时,可每天例行检查课内生字、生词语的抄写,更正抄写中的错误,再从儿童注音读物中指导孩子对字、词的抄写,让孩子指出不认识的字,再看头上的拼音,拼读出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

一年级可选用彩图识字卡片、儿歌来指导,二年级可选用短小的童话、寓言故事来指导。但每天指导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20分钟—30分钟之间。中、高年级已学会了查字典,每周可以指导读3—5首诗或2—3篇短文,抄录生字、新词、精彩句子,充分利用字典扫除阅读障碍。每次不超过40分钟。

三、四年级细致一点,五、六年级粗放一点,把主动性让给孩子,把自觉性培养起来。

做好读书笔记,为写好作文做准备。

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很多孩子都感到非常吃力,不知道写什么?从何下手?这时教师应抓住这一良机加以引导,告诉孩子,问题正出在积累的材料太少了。只有做到“读书动笔”即写读书笔记才能解决。只有勤动手作好读书笔记才能积累更高的知识,提高读书质量。还要告诉学生,写读书笔记并不难,贵在坚持,要做到长年如一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边读一边记,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还可积累写作素材,知识越多,写作文时就能信手拈来,不用咬笔杆子了。

那么小学生怎样写读书笔记呢?

录生字。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抄下来,边抄边查字典,达到读准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的目的。长期坚持这样做,相信孩子认的字会比别人多。

录词语。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抄下来,在词典中去查阅,搞清楚它的意思,坚持词语的记录和积累,会不断增加你的语言材料,让你的说话和写文章能言简意赅、生动贴切。

录语句。摘录名人名言以及谚语、格言、歇后语、对联,还有文章中写得非常精彩的句子抄下来(包括各种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这些语句有的描写出神入化,有的达意委婉曲折,含意深邃隽永,日积月累会使孩子的说话及写出的文章很有说服力。

录公式、定义、定理。这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方法。

写段落大意或段落提纲。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学科老师都让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一段的内容,学生也可用这种方法去分析别的文章,写出段落大意或段落提纲,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文章的脉络和结构层次,提高写文章的能力。

写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也叫主题,语文科每篇文章老师都要分析总结,并让学生记下来,读别的文章也可如法炮制,读多了写也就多了,自然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同时,写起文章来就会中心突出,决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写读后感。读一篇文章后孩子有什么启发,这时应立即让孩子动笔写下来,否则转瞬即逝。

让孩子将一些“动笔”格言、谚语放大,贴在自己随时能看到的地方,以时时提醒自己,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

总之,孩子从小养成了“读书动笔”的好习惯,不仅能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提高孩子的思维分析能力,养成了这一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四

摘要:

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做到轻松愉快的学习,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语文教学向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学好语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还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提供帮助。本文从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入手,从改变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改变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不能仅达到知识的传授就可以,还要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也可以实现更广阔的学习。创新教学方法,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连兴趣都没有,就无从谈及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自主学习的目标更难以实现。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三到五个人一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分析,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感情,分析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和运用手法,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就会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学生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逐步实现自主学习,才能够独立思考积极思考。比如我们可以教会学生每篇课文的学习都是有一定的思路方法。先进行预习,通过朗读课文明白作者写作的思路,还有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的主要内容的了解,来总结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可以回答课后的练习题。一般所有文章学习的思路就是这样,我们还可以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通过积累,慢慢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通过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就能够让学生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预习习惯,预习是学习的开始,学生如果再客气能够好好预习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我们可以告诉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先将文章中的生字词进行预习,然后朗读课文,将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精彩语段进行勾画,然后可以思考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感情表达。这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会自己思考,自己学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难问题还可以留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或者是有目的的进行听讲,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我们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锻炼学生的发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的各抒己见,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分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再次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在语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下阅读也最能提高学生自主的能力,比如每天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下阅读的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中外名著或者是其他作品,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促进学生喜爱阅读,我还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像学生布置一些积累的作业,有益学习本来就是一项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通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要让学生在一个愉快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总是高高在上,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能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要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同时要能够指导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帮学生去解决或者告诉学生解决的方法,要多多表扬学生,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语文,由于其较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也由于其在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教学的过程总要能够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不仅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学到知识,还能够学到学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都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提高,从而为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五

预习可以使学生具备“自知之明”,事先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学会了、哪些地方还不会,老师讲的时候,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不懂的问题上,让学生自觉地摸索出一条学习之路,积累一些学习的方法。现在,学生已经把预习当成一种必不可少的事情,每学完一课,就利用课外时间把下一课读通、读会。刘之源、商慧琳、王蒙源、朱照坤、李卓岳等学生做得很好,只要老师准备讲下一课,这几位学生就抽时间把课文读会,难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学生会自觉地参与预习。

二、经常阅读、主动积累的习惯。

学生做作业时,差距较大。好学生能在15——20分钟内做完,并且正确率很高,差学生一节课、甚至把下课时间算上也做不完。那么,做完作业的学生干什么?阅读是最好的办法。每当做作业,就有十来个学生提前完成,其余的时间让他们阅读课外书,遇到好词佳句,主动摘抄到笔记本上。班里的卢亚强、商森超两个学生互相攀比着阅读和摘抄,从开学到现在,已经抄了一本半的读书笔记。内容丰富多彩:

童话、科普、好词佳句、笑话、歇后语、广告词??在他俩的带动下,张玉杰、陈婉森等同学逐步形成喜欢阅读和摘抄的好习惯。不断的阅读和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写话水平,卢亚强等每次写话,篇幅长达三、四页,而且用词造句恰当流利,这不能不说是阅读的功劳。

三、规范书写的习惯。

写一手好字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班里的学生都有一套字帖,每学习一课生字,我就指导学生坐好姿态,先描红、再临帖,反复练习,每一笔每一画都规范书写。除了陈亚千、牛泽璇、牛新建、李亚恒几个学生写的字还不够规范,其余的同学均可达标。

四、及时复习的习惯。

小学生记得快,也忘得快。为了巩固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我督促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每学习下一课,就复习前一课;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及时小测验。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学生易错的生字词在班里经常提醒,不定时听写、提问,使学生把知识记牢固,做到温故而知新。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但是,某些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使他们不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还需要老师耐心教育、启发引导。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六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教育是什么?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有所成”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良好的识字和写字习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画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策略、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策略,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园内、在家里、在社区……只要见到汉字,就要自觉地识记。

二、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

三、倾听、交流的习惯。

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虽然“满堂灌”教学不可取,但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却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只有静心听取了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表达自己的意见,听是与人交流的关键性一步。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策略,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卷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五、读书看报的习惯。

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認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

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策略,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像老舍先生说过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肚子里的货就多起来。”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七

摘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会教,还要懂得如何科学地指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关键词:认真审题倾听自觉检查。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其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会教,还要懂得如何科学地指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下面就谈谈在教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良习惯。

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做作业时不懂得认真审题,拿来就做,造成题意理解偏差;有的缺少系统的知识储备,做成什么样算什么样,思路很不明确,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致使错误率很高;有的粗心大意,用错公式、换算错误甚至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甚至有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爱抄袭别人的作业;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题时审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数学运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运算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准确的审题过程。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没掌握所学知识,而是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搞清楚题目要求。尤其是应用题的文字,数量关系复杂,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没有认真读,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造成列式错误。要克服这些毛病,首先要做到仔细读题,了解题意;然后仔细推敲语句,准确理解题意,根据要求列出算式。通过认真审题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三、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小学生多少都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我们对在课堂上表现活泼的同学持欣赏态度。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我注意到,在一个同学被点名回答问题时,其他没被点名的同学显得并不认真,且有点灰心丧气,甚至有的没在听,而是自顾自地做别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我们一直强调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如何学会关注他人、认真听取他人的讲话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能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其作为一个教学的重要部分,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及时对认真倾听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不认真倾听的学生给予纠正。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首先要强调独立完成作业,就是自己动脑想,自己动手做,不依赖别人,不抄别人的作业。其次要教育学生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或者家长请教。在做作业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是很正常的,经过自己努力思考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弄懂以后再完成作业也是独立完成作业的表现。独立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力,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有很大帮助。

五、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上,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查上。对解答过程中的检查过程是一个重新认识、反思自己、巩固知识的过程。有的老师不注重让学生自己检查,而是在作业本上纠正,过后又不及时提醒学生去复习,这样做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因此,一定要把学生的自主检查重视起来,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查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重要环节坚持下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逐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习的良好习惯只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教师要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这个目标落实在每堂教学课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就会大有收获。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八

只有当方法变成习惯时,学习才有成效。按程序一丝不苟坚持21天,理论方法才会成为习惯。

高级习惯的培养:

1、探索、交流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和其它非智力因素。

2、定时定量练听力的习惯。

3、定时定量练阅读能力,随时随地见缝插针读英语材料的习惯。

4、定时定量练写作的习惯。

5、天天背诵的习惯。

6、天天听写一段文章的习惯。

7、整理完善笔记并及时记忆复习的习惯。

8、检查每天学习效果的习惯。

9、记忆词汇时多器官多方法综合运用的习惯。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九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师者孩子心目中的偶像也”。偶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老师的言行犹如一面镜子,随时都能反射给学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习惯。下面我将浅谈自己的心得。

一、学会倾听,及时评价。

每堂语文课上当学生发言时,我总是带头倾听,决不做其他的事,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对于一些精彩的发言,我会让其他学生复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我尽量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对学生的习惯培养中,最少不了的一种评价:那就是表扬、鼓励。哪些学生倾听的特别认真,哪些学生敷衍了事,课堂上我总是边上课边观察。对于前者我总是用最温柔的表情、最动听的声音表扬他们,让他深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我会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注视他们,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让这些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特别关注,从而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二、学会完整说话。

要让学生会说完整的话,老师首先必须做到说话完整、清楚、有条理,只有这样才能起示范作用。因此,我上课格外注意说完整的话给儿童听,如,我叫学生回答问题或是叫他们做什么工作时,总是这样说,“我请×××同学到讲台前回答这个问题。”“谁知道这个字采用什么方法记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幅图,看清了,请举手,老师请谁说谁就站起来说。”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必须先认真思考,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说半截话。刚开始很多学生喜欢从半中腰说,我就亲口传授。时间长了这一小部分学生带动了一大部分学生,会说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了。对于说话完整清楚、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的同学我常常加以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那些胆小怕说的同学,我注意创造机会,比如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说。说得好、说得对我就大加赞扬,让他们再大声的说一遍,这样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我发现整堂课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率也非常高。另外上课时我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相信在我的坚持下各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学会正确读书。

练习朗读可从以下三点做起:

1.初读。我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再读。接着我让学生标出自然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通顺、读正确。

3.精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让学生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课文中优美的句子。也可以围绕问题找句子读。

4.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分组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读、大组轮读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学会课前预习。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在学新课文前,我总是提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我要求学生必须先读通课文,再了解课文大意,然后自学生字。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只要他们能做到以上几步就可以了。当然对于一些学困生,只要能读通课文就可以了。第二天课堂上,我可以请小老师或学习组长帮助部分学生。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老师以往的直接传授,而是他们自主的获取,老师只是点拨学生不理解的或难以掌握的地方。这样学生学习就比较轻松。我想,如果学生每天都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学生就会更好的解决一些深层次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好习惯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五、学会背诵课文。

重视学生背诵好句、好段,并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好词好句。这是当代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为培养学生这一良好的习惯,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告诉学生怎样的词、句是好词佳句通。由于一年级学生书写还不够流畅,只需会读、会背既可。过长时间的训练,二年级学生开始积累好词佳句。三年级在写作文时,就能自然地把学过的好词好句运用到文章中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语言流畅,内容充实,具有感召力。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在作文课上互读、互评自己写的文章。写得好的就随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我相信这样的好习惯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更大是收获。

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肤浅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在教学中有创新,在实践中获磨练,所培养的学生才能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下受益终身。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十

有些孩子可能做作业喜欢磨蹭,家长就喜欢坐在他们身边监督,陪着孩子完成作业。这样的习惯很不好,虽然你是看着孩子在做作业,也没做其它小动作,但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会有依赖性。如果哪天你不在他身边坐着,他也会不习惯自己单独做作业,磨蹭的坏毛病并没有改掉还会发生。另外,父母在孩子身边坐着,如果遇上不会的问题,孩子都不会用大脑去思考直接问身边的父母。甚至有的孩子做完作业往父母身边一扔,自己根本不检查,让父母代替完成。所以家长不要陪着孩子做作业,要迫使孩子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也是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上课集中精力听好四十分钟。

家长都知道老师上课的四十分钟的重要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而且对于好动的孩子会更困难一些。我觉得孩子听不进老师的讲课,有两种情况,一、是思想开小差,人在教室坐着,心也不知道飞哪去了。二、好动的性格,坐不住动来动去,思想肯定集中不了。那么家长要引导孩子上课要和老师互动,因为小学老师上课基本都不会很呆板的,气氛也是轻松活跃的。让孩子举手发言,向老师提出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在和老师互动的表现,这样孩子只能跟着老师所讲的思路在走,脑子也不会想其它的事。

不懂就问老师。

有些孩子也许性格胆小或害羞,不会的题目也不敢去问老师,总是带着问题回来问父母。这个时候我们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去问老师。其实每个老师都希望有学生来问问题,至少老师知道学生哪里不会做。要让孩子养成不懂就及时问的好习惯。另外让孩子准备错题本,这样集中在一起,便于以后的复习。

每天早起二十分钟读书。

如果能培养孩子早晨起来有读书习惯,这对以后升入中学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冬天早起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坚持下来养成也就成了一种习惯。孩子也不会觉得很困难。这需要家长持久性的配合。心疼孩子放心里。每天早起读书听英语效果非常好。

要有午睡习惯。

中午睡觉时间不需要太长,但对于下午听课的质量很有帮助,包括放学回家写作业也是很有好处。小学生本来写字就比较慢,如果时间长点孩子们就会犯困,有的孩子写着就趴在桌上睡着了。如果中午午睡一会,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放学回家就做作业。

有些孩子放学回家喜欢玩这玩那的,做作业态度很不好,喜欢拖沓。如果孩子回家饿了家长准备一些东西给他吃,等他吃好喝好了,那就完全思想集中写作业,等作业全部结束才可以做别的事。不要一心几用的,一会写字,一会吃东西,一会看电视等等,那样什么事也做不好,告诉孩子写字就是写字,不要想其它东西,慢慢的约束,时间长了孩子也知道放学回家该做什么事。

整理自己书桌和书包。

孩子做完作业要求他们自己整理书桌和学习用品,东西要放整齐,书包里的书要换第二天上课的书。家长不要代替他们去做,放手让他们自己完成。从小培养孩子面对生活,锻炼自理的能力。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十一

1、自主探究的习惯。就是在新知识学习之前,学生通过预习把自己能学会的知识都学会。

2、合作探究的习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时候,有一些较难问题自己独立解决不了,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通过共同想办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凡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任务。

3、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写作业时要用“心”去做,不能想别的事,尤其是不能看着电视写作业。要认真审题,认真书写。

4、互相帮助的习惯。几乎每个班里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这部分人如果学不好,就会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注重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习惯。通过“兵教兵”使学困生得到转化。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十二

叶圣陶先生曾要求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认为:“

什么

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的扛杆。”指出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指什么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跟兴趣、气质、能力等构成个性行为的基础。从生理机制来看,它又是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习惯有好坏之分,我们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

学习

语文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那么,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好拼音的习惯

语文的学习是建立在汉字的学习上,而汉字的学习又是建立的拼音的基础。要学好语文,必须学好拼音。《

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量做了明确的要求,一、二年级识字量是1600—1800个。这是一项繁重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外,还必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在这些方法中,汉语拼音是最基础的。因此我们作为学生的入学者,小学启蒙教师,应把好第一关,让学生学好拼音,有良好的学习拼音的习惯。

我国宪法明确指出:“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充分说明了普通话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每一个想学习汉语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离不开汉语拼音。

1、养成读准拼音的习惯

孩子进入一年级的学习,语文课上接触的就是拼音的学习。教师在课堂要做一个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先从模仿开始,当在课堂上掌握了,利用课时时间练习巩固。注意纠正方言,让学生有正确的读音。例如:武汉市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我国的南方方言区,说话时“鼻音、边音、平舌音、翘舌音”分不清楚,部分学生也带有他们的家乡音,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不断地纠正这些学生的前鼻音后鼻音不分,鼻音“n”和边音“l”的不分。

2、培养写好拼音的习惯

学生看、听、读的东西不少,但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要进一步巩固字母和音节,有必要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训练。在书写时,要让学生认清四线格,掌握每个字母在四线格的位置及每个字母书写的笔画、笔顺,教师做到认真指导书写。

3、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练习运用拼音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在各个知识点的训练之中。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应做的事情全都变成游戏似的。”学生在学习拼读技能之后,主要环节是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复习巩固。一是我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用拼音写上他们的名字,让学生帮我发作业本。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这既巩固了汉语拼音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指导学生阅读带有汉语拼音的读物,从读字、词、句子到读儿歌、短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鼓励他们从课外读物中去摄取多种营养,发展自己的语言,自觉自愿地进行快速拼读和直呼音节。三是让学生用拼音和汉字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指导学生用拼音每天写一句话,这样学生练习拼音的机会多,熟练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写好字的习惯

确:就是写得对。要求字形规范,按照笔顺规则写字,不增减笔画,字的形状和部件的位置不变。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端正:就是写得好。要在写得正确的基础上,把字写得笔画工整,结构匀称,间架适度,字迹清楚;一行字、几行字要写得行款整齐。整洁:指的是纸面平整、干净。有一定速度:指的是在正确、端正的基础上,写得比较熟练,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认真完成作业。这是较高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指的是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护并正确使用文具、注意卫生等良好的习惯。一年级的学生经过6个星期的拼音学习,进入到汉字的学习。学生第一个学期要求写的字是100个,数量不多。在平时的教学我首先在堂上做出正确的写字示范,先让学生模仿,再学习写。写的字数宜精不宜多,防止学习疲劳练习写字。除了写好课文上的字外,还让学生在平时书写中注意写好字,从细微的地方提醒学生。例如,每次的作业本、测验卷上学生自己名字的书写等,让他们时刻注意写好字,养成写好字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读书破问卷,下笔如有神“。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不多,他们通过文字的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很狭窄,我们如何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呢。我在平时教学中是这样做得:先让孩子,每天在堂上说出在课外书学到的一个词,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词语积累多了;我就再让孩子带一句或几句话会笑,在班上交流,这时提升了难度的同时,学生积极性高了,接下去是带回一个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爱读书了,同时也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了。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十三

首先是激发孩子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乐之者不如好之者”。首先,学语文的兴趣来自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中,文学成就璀灿夺目。家长可以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学成就开展五彩缤纷的语文活动,如跟孩子一起表演课本剧,朗诵比赛,成语接龙,妙对欣赏,观看经典电影进行台词对白,这样会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不但让他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还长了不少知识,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其次,兴趣还来自成就感。语文不像理科那样一道题就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功。因而家长不要吝啬你的夸奖,用平等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语文成果,让赞扬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有主导地位,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喝彩,孩子的成就感就会大增。还要引导孩子涉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家长经常利用第二课堂时间让孩子欣赏名家、名篇、名段,让孩子领悟其中的丰富内涵,领会语言学科的博大精深,孩子自然就会有深入学习的愿望。

二是培养孩子自学语文的习惯。换句话说也就是说要培养孩子学语文的自主性。自主学习结合语文就是课前预习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后复习与置疑的习惯,独立思考创新求异的习惯。其中,课前的预习习惯非常重要,强化课前预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它可以使孩子及时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听新课必须的知识,从而提高孩子的听课水平与笔记水平。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是孩子必备的习惯,是自学的第一步。有了课前预习,孩子在课堂辅导中就有心理优势,而且自己查工具书积累的知识不易忘记,它符合现代辅导理论对孩子主体性的要求。长期坚持自觉预习的孩子,语文成绩进步大,而且在阅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三是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习惯。有研究者曾对初一两个班级109名孩子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105份,内容主要是家庭拥有家电、机动车、书籍的数量、孩子看课外书的数量等调查。家用电器、机动车的使用较为普及。但作为书籍这类文化必须品在多数家庭中的拥有量却让人堪忧. 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更令人震惊:经常看课外书的有25人,偶尔看看的74人,从不看的5人。孩子的课余时间几乎被电视剧占去了,据统计,109人中看过《还珠格格》的有82人,假日、休息时间大部分被连续剧占据,追星厌学就成必然。再加上有的家长由于忙于工作对孩子重视不够,不懂得辅导与约束,大部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很差,因而大部分孩子的学习都相对较差,阅读面窄,无法适应辅导要求。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通过有选择的阅读,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唤醒它、迫使它加强工作。他又说:“孩子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的头脑更需要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而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孩子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关。事实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孩子与他们阅读的量成正比。读中学的孩子每年应该读2-3部名著,阅读量达80万字,这些中外名著都能陶冶孩子情操,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可以让孩子每周做一篇500字左右的读书摘录。要求他们课外去图书馆读书看报,从做读书摘要开始,到写自己见解的读书笔记。只要是日积月累,一篇篇、一本本地读,孩子的头脑就会丰盈充实起来。还让他们每周背一首课外古诗词。“厚积言有物”,积累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夯实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作好准备。之后长期坚持,阅读会慢慢成了孩子们课余的重要活动,许多名著中的典型形象已不再陌生。

四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孩子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勤练笔的习惯。做好这一点,能解决孩子怕写作文、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观察到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的奥妙,也是发展智力的途径之一。知识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让孩子把平时观察到的有新意的景、物、人、事都用随笔记下来,思考整理,写成周记或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分析综合能力也跟上了。课余练笔,源于生活这股活水,孩子随心而至,多写真情实感,入情入理,还防止了套式作文、抄袭作文的出现,“多练笔生花”。优秀的作文就是练出来的。

《如何培养您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十四

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陶冶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学生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节,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学生说说杏与桃子有何异同。其次,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十五

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必须从学生初入学时抓起,因为初入学的儿童可塑造性强,写字姿势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抓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要让学生养成写字姿势“三个一”的习惯,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来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上学前,每人刨好五支铅笔,铅笔刨不准带到学校(在家也要在写字前刨好铅笔),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写好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十六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某些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就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会产生强烈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例如教完《太阳》一文之后,学生在了解了太阳的大小、温度、离地球距离的远近及和人类密切的关系等知识以后,他们还很想知道太阳黑子、黑洞、臭氧层等是怎么回事,他们渴望能读到更多的关于太阳的文章,渴望了解更多的关于太阳的知识。于是我给学生推荐了《1001个宇宙之谜》这本书,并指导他们阅读;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之后,学生很可能会对“奇妙的植物的脚”这一课题感兴趣,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更多的奇妙的植物的脚。在教学中,我有计划地介绍《植物百科》课外读物和提供一些有关于其他植物的脚的图片给学生看,指导学生阅读,实现“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的意义很大;对一个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一生的发展意义很大。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掌握策略,从小抓起,坚持不懈。我们会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让学生受益终生。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十七

通过研究,将解决我校学生欠缺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我校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好只是、培养学习能力一获得学习成功与习惯成自然,相对减轻学习负担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和保障措施。

学生具有可塑性,在学习习惯方面加以正确的指导与引导,能够达到积极的效果。为完成这一课题研究提出以下措施:

2、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增强培养的自觉性、紧迫感;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并对不足部分加以改正。

课题界定。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

语文学习习惯:是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研究目标。

2、培养学生作业、朗读、口语交际等习惯,并从这些习惯出发,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究内容。

1、找出学生学习习惯欠缺的原因:通过观察、谈话、家访、问卷调查等方式。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重视普通话的培养,严格执行要说普通话的要求,引导学生利用文学语言交谈。

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20xx年11月——xxxx年1月)。

1、科研小组深入学习有关理论,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2、分析课题,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二、实施阶段(xxxx年1月——xxxx年4月)。

2、开展培养研究,适时对课题研究作出调控。

三、结题阶段(xxxx年4月——xxxx年6月)。

完成总结性材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全面的研究性成果。研究方法设计。

运用调查问卷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展开研究。

1、调查问卷法:运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为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2、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做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收集整理个案研究资料。

3、经验总结法: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修正实施方案,总结实施经验,及时推广。

预期研究成果。

1、形成教师随笔集、教学反思记录册;

2、学生相应的作品集、文字材料等;

3、结题报告;

4、让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朗读习惯、口语交际习惯等。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篇十八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郭沫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数学课前预习要做到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

课前看一看。

要看学习内容,包括本课主要讲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要看这部分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哪些是你可以独立解决的;要看自己还有什么知识是不能自己解决的,勾画下来,以便上课时寻求答案。

课前想一想。

以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动脑思考。

课前练一练。

预习例题以后,学生可以把例题后面的练习先尝试性地练一练,通过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看懂了多少知识,不会做的或看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听或提出来。

第二招、倾听的习惯。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倾听就像海绵一样,汲取别人的经验与教训,使你在人生道路上少走曲折的弯路,经过你有目标的艰苦奋斗,使你能顺利地到达理想目的地。”著名的社会学家兰金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善于倾听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礼仪,必须做好三到位,即:身体到位、眼神到位、情绪到位。“学会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获取所需知识;通过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来修正自己认识中的错误,弥补自己思维中的不足,使自己的思想更趋完善、知识更加完整。让学生会听、善听,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倾听的习惯的训练。

培养学生专心去倾听。大多数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应做到“专心、细心、虚心”。要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倾听要求,首先要提出听的要求如:“在别人发言时请你看着他”、“想发言有补充需等别人说完后再说”、“别人讲解题时,你应做到眼睛看着题,耳朵听着题,脑子想着题”、“如果同学的回答让你满意,请你用眼睛看着他,对他笑一笑以示赞同”……有了这样细化的要求,学生的倾听习惯就可以逐步养成。其次,引导学生注意说话人的语气,思考这种语气要表现什么,培养孩子对语言的感觉。

带着问题去倾听。在把别人的发言听清楚、听懂的前提下,还要让学生学会有选择的接受别人发言,并且能把大家的发言进行归纳,想想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将他不完整的答案加以完善,你又有了什么更好的发现,使自己的答案更完美。学生掌握了倾听的方法,明白了该怎样去听、听什么,倾听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倾听的习惯便会逐步形成。

第三招、交流的习惯。

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交流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在一节课中,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说明学生在思考,在学习,为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说的习惯。首先,我们在课堂中,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引导,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语。数学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为此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说准确的话,从而正确掌握学习内容。

第四招、读题、审题的习惯。

第五招、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和算法是计算的关键。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的是算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算理,反复说、说反复,个别说、集体说,一边做题一边说等等。让学生从实际经验中对知识进行提升,形成正确的计算理论,为学生的计算学习寻得依据,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有的并不是他们不会做,而往往是因为粗心大意、马虎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671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