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图表和数据等形式做数据统计和分析,增加可视化效果。不同领域的总结范文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考和应用。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一
高职学生多来自中等收入或低收入家庭,离异家庭占有相当比例。根据问卷调查中基本信息反馈显示,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或农村,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艺术类培训机构匮乏。自幼经历过艺术方面培养的学生很少,如:钢琴、画画、舞蹈等。因此,从客观条件而言,孩子本身能接受艺术类培养的机会就极为有限。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乐观,衣食住行便成了生活中最高要求。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考入高职学校之前都从未走出老家,学习仅限于九年义务制的以知识性为主的教育,加之,本身在学业上偏科或全科瘸腿,导致对学习能力的自信心丧失,迷恋上网络游戏、抽烟、甚至上课就等着混下课,视野狭窄。鉴于大部分高职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继续深造毕竟为少数。因此,倘若在高职院校依然无法得到教育工作者对其美育的重视,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将错过一生中在学校进行全日制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
育儿观念影响育儿行为。高职学生的家长父母文化水平普遍集中在初中、高中学历,本科以上为极少数。父母在育儿中重视对孩子美的培养,就会有相应的行为方式,如鼓励孩子阅读美文、欣赏优秀影片、参观名胜古迹、聆听优美歌曲等。儿时接受的审美教育将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杨振宁教授自幼学习唐诗、音乐,在物理学探究中发散出形象思维的火花。他说:“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程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论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访谈中学生表示父母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当匮乏,部分学生甚至表示,父母对自己的各方面教育都极其空洞。
提高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课程教学的功能。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教育功能在美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以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为主旨,渗透至学校各类课程的教学之中。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突出高职生群体特殊性。高职美育的设置不能完全借鉴普通高校,要体现高职美育的时代性和高职特色。即要加强与专业的联系,提高针对性,努力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适应,满足学生成才与就业发展的需求。教师应注意发掘、利用本学科专业教学内容中丰富的审美因素,如在一些专业课程中,教师可有意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科学领域中的美学问题,例如黄金分割原则、对称美、建筑的美等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用自己现存的知识经验去感受美、热爱美、从而追求美。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方式,本着尊重的原则出发,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借此,各门课程都能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2.重视选修课的辅助作用。将审美课程纳入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中。在审美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兼顾多种艺术门类,系统、科学、合理地为在校学生设置相关学习内容,如“礼仪与形象”、“色彩美学”、“影视欣赏”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审美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在美的`知识、美的体验中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
(二)发掘实践活动的功能。
1.在实践活动中展现美。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学校教育已不再是孤岛教育。社会一些现象的美丑不辨,雅俗难分,渗透到学校、影响到学生,这就迫使面我们对学生的渴望求知与新鲜的刺激不可采取极力堵塞,而是进行合理疏导。高职学校可以以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为目的,依托学校社团,组织学生开展以一系列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校服设计大赛、服饰搭配大赛、书画作品展等,以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活动中展示他们的青春美,帮助学生在在生活中享受美,在活动中创造美。此外,开展师生座谈会,谈谈学生眼中的教师礼仪、班主任眼中的学生美、家长眼中的学生服装美。走近学生、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老师、更了解自己,师生建立平等审美互动机制。
3.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将美育将校外延伸。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如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名胜古迹等。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历史文物、美术作品,到音乐厅欣赏高雅艺术,游览名胜古迹等,唤起他们的灵动想象。在不断的审美体验中自然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去其糟粕。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审美意识。
教师应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拥有美的仪表,这是教师形象塑造的最直接的自我展示。教师要以自然、潇洒的举止,给学生以轻松舒畅的感觉;以稳重大方的姿态,给学生踏实、可靠的印象;以整洁合适的衣着,给学生体会朴实、整洁的真正的美,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作为单个的社会属性人来说,张扬个性无可非议,但是作为在校的教师,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自己的言行,从服饰、礼仪上来说,不可表现为个性张扬的极致,更不能混同社会非主流(男教师理光头、长胡须、大裤衩、坎肩背心、穿拖鞋,女教师超短裙、蕾丝黑丝袜、低胸服装、妆容浓)。着装应始终保持大方、得体、稳重,整体形象保持整洁。为人师表始终是审美道德与言行的底线。接近甚至超越这个底线的个人形象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大大伤害甚至扭曲了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形成。因此,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的行为自律刻不容缓。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二
中学生作文是学生审美感受、语言表达、思想境界的直接外露。我们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培养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良好的文学修养,同时也需要着力培养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感受能力。本文就此浅略谈谈看法。
一、充分认识“审美感受”的重要性。
1.审美感受是开启写作大门的钥匙。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发牢骚:学校的天,学校的地,老师的教诲,到底有什么可写的呢?童年、少年、青年如此而已,又有多少值得回忆的呢?于是常听到一些老师埋怨:现在的中学生身在“宝山”为何却“不识宝”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对“宝”缺乏必要的辨识鉴赏的能力,缺少一颗辨识的心;二是没有挖掘“宝”的能力,无法使“璞玉”变“宝石”。
2.生活不能简单等同“素材”。
生活并非就直接等同于写作的题材,文学也不是简单的生活翻版,只有当作为写作的人的主观感知、审美感受融入生活,并产生了某种共振之后,生活对写作的基础性才能发挥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写好文章首先要解决的是由“物”到“意”的认识矛盾,其次是由“意”到“文”的表达矛盾。中学生正是多愁善感的年龄,而他们对周围的生活却熟视无睹,这正是写作实践中由“物”到“意”认识矛盾的困惑。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惑?在作文教学中,我个人做了一些探索。
1.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审美感受。
审美感受是一种能力的熏陶与培养,它抽象而近玄妙,但并非不可捉摸。选入中学教材的典范之作,无一不是融入作家审美感受的结晶。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注意这方面的适当点拨,审美感受乃写作之源的观念便会自然流向学生的心田,融入他们的血液。
2.生活中引导学生实践审美感受。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得到生活的真谛。我们要满腔热情地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热情歌颂,对假、恶、丑则无情鞭挞。
还要热情地关切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从审美的角度作出分析思考,使审美表象变为审美意象,及时地记录下来。
第一,透过现象,由表及里。
要真正感受生活,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认识水平。中国有句古语:“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早在多年前,一个普通的数字“8”,在社会上突然走红,公司开业选逢“8”的日子,含有“8”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汽车牌照竞相争购……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认真体味思考,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思想行为。事实也证明:真要想“发”,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仅有美好的愿望是“发”不起来的。
第二,分析事物,去伪存真。
生活纷繁复杂,学生阅历有限,因此我们应告诫学生:“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只有通过辨析,才能识其真伪,明其利害。我们要关注时代变革的热点话题,共同讨论评议,把握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辩论题《竞争一定会影响人际关系吗》,就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竞争有进一步的认识、理解、感受,从而培养其辨析事理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启动联想,由此及彼。
客观世界是一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复杂交织的图画,要认识这幅画,就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对画面的组成由此及彼地思考感受、审美联想,使其具有“一叶知秋”的能力。镜子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东西,围绕它发散思考,广泛联想,大家就会想到“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作品是生活的镜子”、“镜子可以还原人的美貌,也可暴露你的污点”等等,还可联想到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古训。
第四,定点观察,多维感受。
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感受,反复体味,往往会有不同的体验。如写“太阳”,我们可写“旭日东升”、“雨后日出”、“夕阳西下”等系列习作。以《时钟》、《窗》、《砖》、《火》、《水》、《雪花》等为题,可拓展自己的生活感受,写出心声,写出个性,不人云亦云。
第五,强化感受,展示自我。
平淡的生活孕育着丰富的生活美。譬如我们可以把“自我”作为线索,感受体验。人生漫漫路,童年的乐趣,少年的忧愁,早已由时间老人撒在了我们记忆的地垄里,等待着我们用思想和感受为它们“施肥、浇水”。回味那逝去的时光,感受那份缤纷和灿烂,那份眷恋必将牵着那鲜丽活泼的形象、载着那温馨馥郁的泥土之香向我们姗姗走来,学会了审美感受的学生会欣然拥抱它们。写一些回忆系列的短文,把童年留在记忆中的原始胶片,用感受之液把它冲洗出来,会带给学生一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与自信。
成功的习作,往往凝聚学生审美感受的汗水与心智,时时闪现着生活的丰富和多彩。我们的“丑小鸭”们,会在生活的感悟和磨练中,变成美丽的“天鹅”,展翅翱翔于人生的天地、生活的田园、习作的乐园。《文心》有言:“世间的事物原都是现成的、平凡的、旧有的,所谓新鲜的意味,完全要作者去发现。”当学生学会了感受生活,达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也就具备了“开山取宝”的能力。这时候,他们会发现生活确实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三
美术教学的改革不仅强调了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为基础,同样也强调了艺术审美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师首先就要从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两方面着重入手。审美感受的能力就是学生在欣赏一项事物的时候可以通过自身的审美思维产生一种内心感受,当学生可以对一项事物产生一种内在和外在的情感认知就能逐渐转化为审美的感受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一些美的事物,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去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其次,所谓的审美创造能力就是学生在进行审美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意识和行为,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思维模式和想象力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可以说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的艺术个性得到全面的释放,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1.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无论学生是处于初中还是高中的学习阶段,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普遍忽略美术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这个学科只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课程,抱着玩玩的态度就可以了。而学校也会把重点考试科目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美术这样的学科也就只能作为主课程的陪衬,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主科目代替美术课的做法。但是美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要和美术教师一起去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主动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由于学生还处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所以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期阶段,就需要理解和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可根据他们的年龄增长趋势去带领他们接触一些心理上可以接受的艺术形式及艺术领域,比如一些抽象事物就能加强他们的体验感受。其次,在学生学习美术的整个过程中,每个人对绘画的喜好程度和感受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喜欢画静物、有些喜欢画抽象,所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喜好差异和感受差异教师就可以通过个性化教学模式去满足学生的美术需求。
3.通过艺术教学情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任何教学都离不开教学情境的设立,而美术教学也一样,如果教师只能按照传统授课方式照着教材去宣读,想必也就不会有多少学生愿意跟着教师去学习了。所以为了促进学生在美术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就需要通过教学情境去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其中。例如在讲到《校园的春天》这个单元模块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关的艺术作品,像一些知名的影视作品和艺术家的优秀作品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主题去选择一些比较轻松、幽静的背景音乐,在这样的环境中去进行授课就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愿意投入在其中去认真学习了。
三、通过不同课程的特点去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通过美术鉴赏课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课在整个教材当中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而教师就可以通过美术欣赏课去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学校的教学资源去带领学生去欣赏一些知名、优秀、容易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与学生加强交流与互动。再次,教师也可以自己从网络收集一些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美术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容易与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为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通过设计课程去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随着近两年新课改的不断改革,美术教学中也呈现出了一些美术设计类的课程,这个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展开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一些比较好的设计作品,并告诉他们设计作品当中所呈现的艺术价值,再告诉他们如何选择设计材料以及如何搭配不同的色彩,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可以去收集材料了。
3.在素描绘画课中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当中,绘画课程是整个美术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核心,它是对学生的绘画技能所进行的一项重要训练,通过绘画课程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最适合不过的。教师在展开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在学生进行绘画的时候对他们进行一些指导,可以是美术技能方面的指导,也可以是创新能力方面的指导。例如在讲临摹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就要对临摹作品的特点进行一个详细的讲解,像线条的粗细、事物的整体结构和艺术特点都是要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之后才能去创作的,例如梵高的作品特点就是色彩和线条表达的非常直观,学生不仅要去理解和分析画者的作品艺术表达特点,也要深刻体会绘画者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一来,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会慢慢提高,且美术综合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让学生可以透过美术的本质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审美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对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待生活也能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因此,教师需要在美术教学中去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培养,让学生可以发现身边更多的美好,并通过自身努力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四
幼儿在反复聆听、充分感受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对音乐产生兴趣后,随即会产生强烈的表演欲望,这是由于幼儿的审美情感强烈、外露所致。我们要因势利导,启发幼儿将自己对音乐美的感受进行思维加工,用语言和动作充分展示出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美的表达能力。有一次,幼儿在充分感受了《小海军》音乐之后,我启发他们说一说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觉,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听了音乐后我想做踏步的动作。”这是对音乐性质(进行曲)的感受,有的说“听了音乐后我想当解放军!”这是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崇拜;还有的说:“听了音乐我浑身都是劲!”这是对音乐力度的感受……孩子们尽情地述说着他们对音乐美的理解和感受。当我再放音乐时,他们便不约而同地跟唱起来,声音是那么响亮而自豪,不仅激发了幼儿表现音乐美的心情,也培养了幼儿快乐、积极向上的`健康性格。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五
随着幼儿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及情感的发展,他们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现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萌生音乐的创造力。这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育。我在让幼儿表演《小海军》之后,继续鼓励他们联想:小海军还能做什么?启发幼儿创编歌词和动作,怎样使小海军的歌更动听?引导幼儿创编音乐节奏型、配乐器演奏……通过这些创编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充分展示自己创编音乐美的机会,使幼儿逐渐从感知音乐表面形式美过渡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美。同时,当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兴趣越来越浓时,要抓住时机,设法将幼儿头脑中丰富的美感体验引入表现阶段,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并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幼儿对音乐美的创造能力。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六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际的工具。因此,让中职学生能流利地开口说英语,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并能把英语正确、熟练地运用到国际文化、科技、贸易等领域,是素质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最终目标。
一、营造宽松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乐学敢说的信心。
贝恩博士指出,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对自己教学的对象及其学习态度的了解、理解和关心。他们真诚地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掌握自己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他们还善于寻找并欣赏每个学生的个体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无法取代的个体,具有潜在的取得成就的能力,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
教师不仅是学生交际的合作者和协调者,还是语言指导者和课堂的管理者。教学活动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营造宽松气氛,把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对学生要抱有宽容之心,让学生懂得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获得成功的前奏。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从而树立敢说、乐学、能说英语的信心。
二、注重语感培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朗读和背诵。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是口语能力的根本。口语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英语语感的强弱。口语交际活动包括听和说,听是理解和吸引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听是说的基础。
作为教师,应清楚认识到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必须首先有语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输入和积累。而要将语言材料运用自如,首先,要有语言材料的积累。积累储存须有大量反复朗读、背诵、记忆、理解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积累大量语言材料,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词汇、习惯用语、人文历史知识,并且还可以通过视、听多种器官参与快速地形成听说的能力。再者,朗读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爆、同化、重读、节奏等,能够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熟读的基础上,应再选择一些段落、名著片段等让其背诵,教师应利用一定的时间来抽查,以促使其朗读技能的熟练与提高。这样不但有利于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而且更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加强。其次,加强读、背,能形成快捷的语音、语流、语感。语音、语感一旦形成,就可以自然地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语法错误。因此,鼓励学生有选择地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利用网络环境,创新口语教学方式,培养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1.口语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变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英语教材内容只是信息源,仅靠掌握几十篇。
课文、对话就学好语言是不现实的。要突破课本框框,使语言天地广阔起来,就要进行大量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网络环境正好给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因为网络世界里不仅具有大量的英语口语教学资源,还可以在其中采用超级链接方式,下载有效资源,并使之与教材内容配套,便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教学容量。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多媒体课件,为教学快捷地提供大量、直观、立体的语言材料,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悦耳动听的教学音乐,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更协调的发展。
2.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的操作。
(1)课堂教学。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听说机会,维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我们实施网络英语口语教学,就应把围绕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这一网络教学的核心优势作为优化英语课堂的关键。因为在网络中,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元素构筑成的立体信息系统,不仅有利于教师将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便捷地创设出切合教学设想的教学情境,来引入课题,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运用新知,巩固新知,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智能及个性的和谐发展。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制作“refusingtogivepermission”英语课件时,教师可以设计粗鲁的拒绝方式、礼貌的拒绝方式、委婉的拒绝方式、含蓄的拒绝方式、幽默的拒绝方式,让学生体会拒绝的艺术,拓展思维。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2)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环境,我们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训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和舞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口语自主学习就变得简单了。人机交互的口语训练、学生自我测试评估口语水平、老师布置口语作业、学生完成口语作业、老师批改口语作业都非常方便。老师可以布置学生预习,鼓励学生上网搜索、下载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局域网,让教学信息互联互通。学生在课后可以直接从资源库调用资料进行自学。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大程度上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多姿多彩,使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随之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在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求异思维是创新性的核心,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学生自身成功的创新体验是学生打破“创造力非凡论”神话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不能马上说:“youarewrong”,而应说:“pleasethinkitover”。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对优秀学生应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采取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信任的态度来鼓励他们的发现,促使他们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课堂教育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开展,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意识到平行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自觉打破一味“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运用亲和力,在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对话、课堂中的“freetalk”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学活动变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2.采取多样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联想法。想象是促使人们进行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全部的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联想记忆。例如,学习了beauty,应联想到beautiful,beautifully,由名词联想到形容词、副词;学习了france,应联想到french,frenchman,paris,fashion,triumphalarch等,由国家想到该国的语言、人、一些城市、首都、名胜、特点。
(2)模仿法。有效利用英语电影进行口语模仿。英语电影题材多样、语言真实、视听同步,是英语口语学习输入的重要内容。首先,明确模仿目的。从学生口语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电影模仿影片中英美人对话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并在日常交际中创造性地灵活使用。其次,选择合适的模仿材料。影片应具有内容简单、语言地道、发音清晰、语速自然的特点,适宜学生模仿使用。最后,设计科学合理的模仿步骤。为了提高英语语音水平、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双重需要,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模仿过程,才能增强模仿的有效性。经过多次示范指导和演练,学生掌握了模仿的方法和操作过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训练,将模仿变为英语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和手段。
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口语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过程,从听到说,从紧张到愉悦,从语音、语调不准确到较准确再至准确,从语言表达错误到少犯错再到正确,从呆板生硬到比较熟练再至脱口而出,从简单模仿到大胆创造再至综合运用。我始终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作为重点,把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去处理业务工作中的涉外交际活动的能力作为最终目标,不断摸索,不断进取,从而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虞苏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4]桂诗春.跃马扬鞭学英语[j].大学英语,,(5).。
[6]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7]苗燕,高翔.语音模仿材料的分类及分级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七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逐步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首先不应使中职学生在精神上有压力。一般而言,中职学生心理多少都有些自卑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嫌弃思想,甚至对他们说些带有讽刺性的话语,就会使一些中职学生感到压力沉重,抬不起头,进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给予关心,多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课堂上,笔者注意经常让学生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浅显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即使答错了,也不轻易加以否定,而是引导他们逐步得出正确结果,再加以肯定。教师可经常进行一些基本知识小测验,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一定的增强,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动力促进下,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渴望去追求下一次成功,进而逐步增强学习自信心。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听讲,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因此,多给学生创造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二)带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主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不断提出问题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究问题,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过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教师对“学差生”要有感情,多与中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
关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变中职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识相互影响,同时对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如动机、兴趣等都有密切关系。教师真诚地热爱学生,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使学生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使他们乐于接近教师,与教师讨论学习上的难点问题、谈自己的思想情况,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劝告。学生还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所学的学科上,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师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给予中职学生情感上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尊重和信任。这样会有效地消除学生紧张、自卑或抵触的情绪,学生往往会因此认为“老师瞧得起我”或“老师眼里有我”而放弃不合作的态度,服从教师的管理和教育。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再针对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给予耐心指导,就能帮助学生树立进步的信心,努力争取好成绩。
教师应满腔热忱地关心、爱护和帮助“学差生”,不要歧视他们。因为歧视容易使学生心怀不满,或“破罐破摔”,产生自卑感,不再努力求进步。教师不要总是强调学生的基础差,要多从自己的教学上找原因。为此,就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研究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四)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笔者在教学中相应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由于中职学生认知基础水平低,笔者只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时机成熟时再逐渐提高教学要求。
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差,思维能力差,如教学节奏太快,他们跟不上。笔者在讲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情、动态,发现问题,就适当调整节奏,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放慢讲课语速,多给学生留些理解时间。
注重教法的改变为适应当前职业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形势,笔者注意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对教材去粗取精,讲解时突出重点,时刻暴露自己真实的思维过程,教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分析,指导他们观察、归纳、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
(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
中职学生毕业后通常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或基层单位从事操作性、指令性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会计模拟实习》、《计算技术》、《会计电算化》等无疑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把学生置于现实工作环境之中,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具体的会计工作打下基础。模拟实习要在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通过实习,学生应能掌握操作规程和技巧,提高会计技能。例如,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配”到出纳、会计、审核、采购等模拟岗位上,配合实际工作中典型的经济业务,辅导他们从建账到编制报表进行整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实际操作。进而使学生学会并熟练掌握如何填制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如何进行登帐、对账、结账;如何编制财务报表等日常业务,以及了解如何办理纳税业务;如何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变更年审等基本常识。另外,在实习中每隔一段时间还应变换学生的“岗位”,以使学生熟悉各个环节的业务操作。这样,学生就业后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就能迅速适应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熟练地进行实际业务操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将能够在中职学校学得一技之长,养成学习的主动性,成为社会上具有一定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八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际的工具。因此,让中职学生能流利地开口说英语,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并能把英语正确、熟练地运用到国际文化、科技、贸易等领域,是素质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最终目标。
一、营造宽松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乐学敢说的信心。
贝恩博士指出,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对自己教学的对象及其学习态度的了解、理解和关心。他们真诚地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掌握自己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他们还善于寻找并欣赏每个学生的个体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无法取代的个体,具有潜在的取得成就的能力,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
教师不仅是学生交际的合作者和协调者,还是语言指导者和课堂的管理者。教学活动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营造宽松气氛,把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对学生要抱有宽容之心,让学生懂得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获得成功的前奏。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从而树立敢说、乐学、能说英语的信心。
二、注重语感培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朗读和背诵。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是口语能力的根本。口语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英语语感的强弱。口语交际活动包括听和说,听是理解和吸引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听是说的基础。
作为教师,应清楚认识到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必须首先有语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输入和积累。而要将语言材料运用自如,首先,要有语言材料的积累。积累储存须有大量反复朗读、背诵、记忆、理解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积累大量语言材料,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词汇、习惯用语、人文历史知识,并且还可以通过视、听多种器官参与快速地形成听说的能力。再者,朗读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爆、同化、重读、节奏等,能够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熟读的基础上,应再选择一些段落、名著片段等让其背诵,教师应利用一定的时间来抽查,以促使其朗读技能的熟练与提高。这样不但有利于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而且更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加强。其次,加强读、背,能形成快捷的语音、语流、语感。语音、语感一旦形成,就可以自然地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语法错误。因此,鼓励学生有选择地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利用网络环境,创新口语教学方式,培养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1.口语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变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英语教材内容只是信息源,仅靠掌握几十篇。
课文、对话就学好语言是不现实的。要突破课本框框,使语言天地广阔起来,就要进行大量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网络环境正好给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因为网络世界里不仅具有大量的英语口语教学资源,还可以在其中采用超级链接方式,下载有效资源,并使之与教材内容配套,便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教学容量。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多媒体课件,为教学快捷地提供大量、直观、立体的语言材料,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悦耳动听的教学音乐,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更协调的发展。
2.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的操作。
(1)课堂教学。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听说机会,维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我们实施网络英语口语教学,就应把围绕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这一网络教学的核心优势作为优化英语课堂的关键。因为在网络中,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元素构筑成的立体信息系统,不仅有利于教师将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便捷地创设出切合教学设想的教学情境,来引入课题,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运用新知,巩固新知,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智能及个性的和谐发展。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制作“refusingtogivepermission”英语课件时,教师可以设计粗鲁的拒绝方式、礼貌的拒绝方式、委婉的拒绝方式、含蓄的拒绝方式、幽默的拒绝方式,让学生体会拒绝的艺术,拓展思维。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2)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环境,我们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训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和舞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口语自主学习就变得简单了。人机交互的口语训练、学生自我测试评估口语水平、老师布置口语作业、学生完成口语作业、老师批改口语作业都非常方便。老师可以布置学生预习,鼓励学生上网搜索、下载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局域网,让教学信息互联互通。学生在课后可以直接从资源库调用资料进行自学。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大程度上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多姿多彩,使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随之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在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求异思维是创新性的核心,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学生自身成功的创新体验是学生打破“创造力非凡论”神话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不能马上说:“youarewrong”,而应说:“pleasethinkitover”。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对优秀学生应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采取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信任的态度来鼓励他们的发现,促使他们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课堂教育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开展,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意识到平行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自觉打破一味“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运用亲和力,在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对话、课堂中的“freetalk”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学活动变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2.采取多样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联想法。想象是促使人们进行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全部的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联想记忆。例如,学习了beauty,应联想到beautiful,beautifully,由名词联想到形容词、副词;学习了france,应联想到french,frenchman,paris,fashion,triumphalarch等,由国家想到该国的语言、人、一些城市、首都、名胜、特点。
(2)模仿法。有效利用英语电影进行口语模仿。英语电影题材多样、语言真实、视听同步,是英语口语学习输入的重要内容。首先,明确模仿目的。从学生口语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电影模仿影片中英美人对话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并在日常交际中创造性地灵活使用。其次,选择合适的模仿材料。影片应具有内容简单、语言地道、发音清晰、语速自然的特点,适宜学生模仿使用。最后,设计科学合理的模仿步骤。为了提高英语语音水平、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双重需要,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模仿过程,才能增强模仿的有效性。经过多次示范指导和演练,学生掌握了模仿的方法和操作过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训练,将模仿变为英语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和手段。
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口语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过程,从听到说,从紧张到愉悦,从语音、语调不准确到较准确再至准确,从语言表达错误到少犯错再到正确,从呆板生硬到比较熟练再至脱口而出,从简单模仿到大胆创造再至综合运用。我始终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作为重点,把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去处理业务工作中的涉外交际活动的能力作为最终目标,不断摸索,不断进取,从而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虞苏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2004.。
[4]桂诗春.跃马扬鞭学英语[j].大学英语,2003,(5).。
[6]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九
摘要:本文从分析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高的因素入手,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口语能力的相关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国际化趋势,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我国得到了持续发展,为高职毕业生涉外就业创造了愈来愈多的机会。这对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毕业生学习了多年英语,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积累了较大的词汇量,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也不错,但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却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与外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实际运用能力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影响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因素。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就要分析影响学生口语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教师的口语能力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如部分教师的口语能力不强,不能自如地进行口语交际,无法胜任课堂交际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同时,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在职进修培训较少,口语水平的提高很难有质的飞跃。
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仍然把学生能否通过有关考试看成是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这种理念导致教师对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忽视,在课堂上很少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使学生失去了宝贵的语言交际的机会。
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仍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跟。只是一味强调语言点的教学,不重视口语教学,忽视语言的交际性,除基本的课堂用语外,教师使用口语交际的空间范围不大,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讲英语的氛围。
学生的口语基础由于高职学生生源的多样化,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出现了群体差异。比如,普通高中学生基础较好,语法知识、读写能力有一定优势,但他们习惯了以听讲、记笔记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更为灵活的以开口说为主的方式;对口升学的学生学过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英语知识,有一定的知识面,但基础不太牢固,更不用说口头表达能力了。总之,学生是为通过中考、高考而学英语,注重的是笔头训练,缺乏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忽视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进入职业院校后,相当多的学生仍旧遵循中学时养成的学习习惯,死啃语法,没有对口语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生的学习心理口语的主动性、交际性、公开性、灵活性给学生形成了心理上的压力。中国学生大多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害怕讲得不好有损面子而不敢开口。在课堂上,教师要花很多时间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经过鼓励,学生才慢慢思考,小心谨慎地讲出一个句子。这样一来耽误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便不再对学生进行鼓励训练。久而久之,产生恶性循环,越不开口讲就越不会讲,越不会讲就越怕开口讲,使学生形成心理上的障碍。
语言环境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者常常是在不经意中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从而培养出较好的语感和语言习惯。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很多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完备的外语环境,以致许多学生走出英语课堂,就很少有进行口语练习的实践机会,自然也难以培养自觉说英语的习惯。
测试手段测试手段往往是学习的指挥棒。到目前为止,高职英语水平测试主要采用笔试(含部分听力),而口语考试一直没有组织。这从客观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以及在口语训练上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要策略。
针对上述影响口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只有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其口语交际能力各高职院校领导要把教师的在职教育提到一个新高度来认识,大力支持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制定英语教师进修、轮修计划,确保教师的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研室可以定期组织“英语沙龙”,加强全校英语教师的口语训练,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外教对英语教师进行定期的口语培训,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增强,适应教学的要求。英语教师也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口语训练,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确保全英的、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专业水平提高了,口头交际能力增强了,这一切都有助于他们全面进行课堂英语的口语训练。全英教学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是在上英语课,不要说汉语。教师在讲授时说到学生听不懂的词语或短语可以写在黑板上,用简单的英语来释义,但不要说出汉语意思,给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逼”着他们开口说英语。同时,教师要加强研究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教师的“教”成为一种引导,而学生的“学”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使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运用口语交流的活跃的学习场所,从而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同时,教师的提问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语言的运用过程。在词汇、语法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讲解、学生造句的方式进行训练和检验;在对话学习中,可以采取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在课文学习中,可以采取教师讲解后让学生进行复述的办法。教师也可就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开展讨论练习初期,教师不必苛求学生语句表达得准确无误,关键是让学生张口讲英语,鼓起用英语发言的勇气,并养成习惯。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英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英语是一门语言交际工具,学英语不是单纯学语法而是要使用它来进行交流。要学会说,不要顾及语法是否正确,只要让别人听懂就行,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比如,上课时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进行班级报告,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水平。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对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平等对待,特别对内向、腼腆的学生要多予鼓励和关心,使其克服紧张、羞怯的心理障碍及对母语的依赖性。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请外教给学生上口语课,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信心大增,兴趣大大提高,这样其口语交际能力就会水到渠成地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教师、学生齐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除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外,还应大力改善课外的语言学习环境。电教中心和计算机中心的开设是外语教学的两大辅助手段。电教中心可以提供内容丰富、语音纯正的英语磁带、光盘、录像带等音像材料;计算机中心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带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学英语。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英语,而且也是用于交际和工作的英语,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另外,高职院校还可开通英语调频广播,在规定的时段播放外语节目,开播闭路电视,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也是改善高职院校整体外语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成立英语角,每周组织一次活动,每次都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每次活动可由口语较好的学生组织,也可有2~3名英语教师参加辅导。还可由学校组织开展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大赛等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自己也可发起“宿舍英语日”活动,舍友之间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掀起说英语的热潮。
改革测试手段,强化口语培养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本人,对全国或者省、市组织的统一考试都十分重视。可能是限于条件,口语测试一直没有。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组织研究,就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能力测试的标准、方式及内容等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并尽快落实。
总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学时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也应在这一教学目的指导下,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gillianbrown,georgengthespoken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2]王艳.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策略能力[j].外语界,20xx,(3).
[3]舒丹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2).
[4]周建惠.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口语“课课练”的尝试[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xx,(4).
[5]张兵兵,吴国权.“大学英语”之心理学解析[j].大学英语,20xx,(3).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
摘要:结合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从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多开展体育活动、展现学生的体育风采等三个方面,研究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立,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如此。学生的体质、体能以及身体发育状态,往往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以及后续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与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论述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
一、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首先要做的是转换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时,很少会把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往往只是跟随教师进行一下技能、技巧上的练习,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偏弱。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转变教学模式,将课堂上的时间尽量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时,没有用满堂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是根据学生的体质、兴趣来进行合理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比如,有的学生体质、体能较差,不适合篮球这种运动量很大的运动,尤其是女生对于这类运动的兴趣普遍较低。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配以不同强度的训练。一般集中教学时间最多持续二十分钟,后二十五分钟则组织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练习运球、传球、投篮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尝试组队进行对打。这样一节课下来,由于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自由的练习时间,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基本处于中上水平。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合作型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合理地进行分组。尤其是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比如,喜欢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六人兴趣小组;喜欢篮球的学生,可以组队进行对打及训练。例如,教完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之后,可以采取分组训练方式。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小组的组建,全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的学习合作小组:一是小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二是大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小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主要是两人或者四人的体育活动,比如羽毛球、乒乓球;大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则是足球或者篮球类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
三、多开展体育活动,展现学生的体育风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也是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收获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开展的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课内的竞技类体育活动,这种活动有很强的竞争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第二种是课外的拓展体育活动,这种活动一般是大型的较为正规的体育活动,竞争性由运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这种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水平。例如,在期中阶段,可以专门开展乒乓球班级竞赛,让体育委员进行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氛围十分热烈,竞赛进行很顺利。学生激烈角逐,前三名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又如,学校每年开一次运动会,这也是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根据自己的运动特长选择合适的竞赛项目。这能让学生很好地锻炼自己的体育能力和水平,并且获得更大的展现自我的平台。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技能,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学会将体育锻炼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体育教师可以从兴趣激发、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体育素养提升、活动开展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与空间;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合作型的学习模式为活动开展方式;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斌.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j].教育周刊,(02).
[2]周翌.高年级体育的有效教学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11).
[3]缪书岳.体育活动课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06).
[4]宋志臣.浅析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一
国家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掌握高端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专业素质人员,去帮助农民一起去发展畜牧业。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知识的技术人才,在培养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的技术人才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前景。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配备,尤其是实训基地的建设都还处于尚不够完善的地步,教师的教学也存在注重理论不顾实践的情况。
(1)高水平师资力量的欠缺。
畜牧兽医专业既要求教师具备的完善的科学知识,有专业理论做基础,又要求教师具备专业技术的操作能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往往只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却对相应的技术运用和实践欠缺经验。这是由于畜牧兽医的工作地点往往条件艰苦地点偏远,畜牧兽医工作又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适应,很多毕业生没有去过一线进行工作和实践,所以欠缺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更不可能去教中职学生进行有效地实际训练。
(2)课堂教学方式的不合理。
前文说到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往往只是具备理论知识,欠缺实践操作经验。在课堂的教学中受此影响,教师通常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授课,而很少安排实际的专业训练授课。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强调实际的操作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应该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训练。在课时的安排中,本该安排更多的操作训练课,但是为了更高的卷面成绩和升学率,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填鸭式教学。
(1)建设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针对前文提到的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打造一支高水准的专业教学队伍,让我们的教学改革有坚强的后盾。建设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包括专业理论的培训,例如可以聘请大专院校的讲师或者教授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培训,尤其是最新的教学理论和知识,充实中职学校教师的理论知识库;另一方面要对中职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例如可以邀请位于第一生产线的各大畜牧企业的高级工人来进行培训和经验分享,提高中职教师实训课教学的水平。理论+实训,双管齊下,全面提高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
(2)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的训练。
中职教育一般情况下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像畜牧兽医这种应用型的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现实操作的'能力是终极目标。畜牧兽医的教学应该与生产第一线保持同步,及时把握生产前线的技术更新情况,跟上畜牧业发展的步伐。教师在课时安排上,要适当增加实训操作的课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训练。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硬件水平,为学生提供实训操作的场所。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一些畜牧兽医企业签订校外教学实践协议,多方面地开发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到第一生产线实践的机会。教师也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动物繁殖与改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进入畜牧场进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进入第一生产线进行学习和实践,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畜牧场动物繁殖与生长的各种特征,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才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生知识底子薄弱,使用传统的黑板板书、挂图片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板书讲解较为死板,枯燥无味变通性差,难度较高的知识点也很难清楚地进行讲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好,对畜牧兽医专业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甚至有抵触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近些年发展迅速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让课堂变地丰富立体,教师可以尝试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将知识多样化的展示,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丰富的教学形式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禽病防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动画类的小视频进行引导,向学生展示禽类患病的原因及表现,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二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畜牧业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造成其对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中职院校进行畜牧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设施及师资力量等问题,会造成毕业学生并不能够真正完成相关的工作要求,这就需要学校能够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设施。
(1)重学历与理论,轻技能与实践。在实际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犯的普遍错误就是重学历与理论,而轻技能与实践。对于中职院校学生而言,其学习理论性的知识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欠缺性,所学内容深度也不够深,当有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时并不能有效的进行掌握。与此同时,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2)教学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在中职院校中,通常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配备不够充分,相应的师资力量薄弱,而一些技工院校因为自身学校的一些原因,通常会对教材的选择上有滞后问题的存在,这也就会导致学生在进行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许多中职学校因为学校效益问题,并没有进行教学设备及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还只是简单的通过黑板讲解进行课堂教学,这就会造成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理论知识的充分,而并没有相应的知识实践性,这对于学生畜牧兽医专业的学习及培养来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也就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教学要求。
(3)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许多中职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这也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后期的职业发展并没有相应的规划,也并不关心,只是等到毕业之后才会确定。
(1)以师生关系为基础提高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重点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其后才是实践教学,进而实现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整体性。在实际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就需要以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为基础进行全方位的探讨,进而实现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掘,在保证学生自身基础课程完成的同时,还能够深入的对专业知识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由浅至深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能够有效实现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提升。
(2)以高效课堂为目的实现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进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所以,要保证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要能够与不同的畜牧类专业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实现学生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有效表达,然后再进行学生专业知识的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畜牧兽医专业知识整体训练。这些理论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保证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3)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定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都采用了在单位实习的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学生实习的单位也都是相应的用人单位。对于畜牧兽医专业来说,其属于农类专业,此类专业的特殊性造成了工作场所的恶劣,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际的实践学习过程中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例如,在进行养猪场的`育肥猪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饲养、清扫粪便、防疫等工作。
畜牧兽医专业包含有畜禽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此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抗孤独能力,例如,我国广西桂柳家禽養殖公司进行的实习生招聘,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实习工资为1200元,而招生的唯一条件就是要学生能够忍受孤单,而工作的环境为乡村封闭式种鸭生产场。
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就业定位方向的确定,有意的进行学生能力的区别培养。例如,一些学生想要在饲料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就需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及竞争合作能力的培养,而想要到养殖企业进行畜禽养殖工作的学生,就需要对其进行畜禽养殖技术的重点培训,想要到乡镇兽医站、畜牧站工作的学生,就需要对其疾病诊断能力进行有效培训,只有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才能够实现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准确定位。
综上所述,随着畜禽业的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和养殖企业需要大批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在职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每一个职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多年的专业课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2]朱克东,赵海军.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
[3]郑育宏.探究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中总表现得死气沉沉,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能很好地完成。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学不懂,而是学生不愿意学,即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很关键的。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首先,要创设以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在“光的色彩、颜色”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关闭教室的门窗并拉上窗帘后问学生:“如果你们要看见我怎么办?”有的学生就拿出了电筒照射,教师接着追问:“电筒会发光,还有什么会发光?”学生列举了大量生活中能发光的物体后,教师问:“我们如何给正在发光的物体进行定义?”从而引入光源概念,再根据学生所列举的光源来进行分类。其次,要注重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色光的混合”的学习中,教师以问题“将红、绿、蓝中任意两种色光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什么颜色”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后总结三原色知识点。
二、注重方法引导,引导学生探究。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不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很多学生都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愿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还要通过创设探究氛围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动能”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能的概念并理解动能的大小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大小有关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提出问题:“同一个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滚到斜面下端时的速度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相同的高度滚下时,将小纸盒推动的距离又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动能概念。在“重力势能”的探究中,既然学生理解了动能的概念,那么如果物体被举高后落下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借助对动能的探究而引导学生围绕物体的质量、高度等因素进行猜想,然后再用实验验证,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实验,从实验到结论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采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进行探究,通过猜想进行假设,借助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获得知识。
三、加强师生互动,合作参与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形成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接着提出问题:“实验器材中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多少克?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课本记录实验数值的表格中力和力臂的单位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教师以精讲方式对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进行解释,再以生活中简单的杠杆来引导学生对该公式进行理解。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涉及的重点和难点以精讲释疑方式进行引导。
四、联系生活应用,动手实践探究。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也将最终应用于生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构建起物理知识后,教师还要注重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物理知识。如在学习了“家庭电路”后,让学生收集测电笔等电工用具对家庭电路进行检修;学习“照相机”时,开展“照相机模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采用竞赛或作品展等方式进行。其次,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如激光笔可以作为光学实验的光源;老花眼镜可以作为凸透镜,近视眼镜可以作为凹透镜等。当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如磨菜刀时为什么要不断浇水?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当物理学习和生活成为一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有了基础。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住“科学探究能力”这一核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给予学生方法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中,结合生活中的应用去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在自主参与探究过程中构建知识,提高探究能力。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充盈着想象,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感情朗读,激发想象。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读准(要动手),其次要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接着要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情感基调),最后是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读境作为其中的最后一步,它强调了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使学生实现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最终达到入情入境地朗读。如我在教《小鹿的玫瑰花》这课时,就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小鹿的心情历程,由“开心dd难过dd又开心起来”,感受小鹿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品质。在教学小鹿因为听到黄莺和微风的话后又开心起来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果蝴蝶来到小鹿的玫瑰花前,会看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小鹿听了蝴蝶的话,又会怎么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借助自己的生活、知识和体验等,发挥自己的想象,丰富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一来,让学生再读课文就更声情并茂了。
二、利用插图,启发想象。
在语文教科书里常出现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等教学内容。我就巧借课文中的看图作文训练,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启发他们大胆想象,进行看图作文训练。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图上画了几个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一旁坐着些观众在观看足球比赛。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我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多个角度写场内的选手以及场外的观众。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有的同学说,守门员后边站着一个小男孩,他好像是候补的,一心想着快点儿让他上场,好显一显身手。还有的同学说,大个子叔叔面带微笑,看得津津有味。孩子们踢得太精彩了,也许引起了他对小时候踢球的美好回忆。话题一打开,同学们的想法就更多了。再让同学们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时无话可说。
三、用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抓住空白,丰富想象。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我们应该抓住文章“疏可走马”处,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发挥想象,动动笔。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一课,最后写到高尔基交代秘书“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小男孩到底有没有再来?作者没有写,故意留下想象的空间。我利用这一能够发挥想象的因素,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小男孩到底有没有再来?如果来了,他会怎样拍照?”学生各抒己见。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看我们能否积极地挖掘,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
五、辅助激发,培养想象。
教学应融会贯通,让音乐、美术制作等活动参与语文学习来培养想象力。如把一些课文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促使学生通过想象把文字还原成图画。文画结合,画中有文,文中有画,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文本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文中作者描写的六个乡下人家独特的画面画下来。学生们兴致都很高昂。第二天,我就收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有“院落晚餐”图、“瓜藤攀檐”图、“鸡鸭觅食”图等。我们围绕着同学们自己绘制的插图,开始我们的课文学习。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积极的发言,各抒己见,在充分享受着乡下人家的独特风景。
再如,我在教学古诗《绝句》时,先让学生把古诗读透,然后让同学们一边在头脑里想象诗句里的画面,一边跟着音乐唱《绝句》这首歌,同学们兴致高涨,语文课还能唱歌?同学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和着音乐把诗唱出来。还蛮好听的!课堂效果出奇的好。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们在想象中创造求新,展翅高飞吧!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五
在中专三年的《色彩》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是基于色彩感受能力对整个课程的基础作用而进行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还需要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多种方法来进行。
一、引导了解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
自然空间内的物体总是相互依存,色彩也同样如此,不同色彩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就形成了色彩关系。在绘画中学生通常只看到物体的固有色而忽视了光源色,因此,环境色彩对物体色彩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学生的绘画中,使得物体本色受到影响,导致作品色彩受损,这正是由于学生对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掌握不准的原因。也正如此,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一定条件的物体形成的色彩关系来进行绘画,也就是说,绘画不是画东西,而是画关系。当然,也不能忽视了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作用,如色彩的变化规律、冷暖色的变化规律。虽然整体上亮部冷则暗部倾向暖,但冷暖之间的差异有明显区别;灰性色在暖色环境中则有冷的倾向,在冷色环境中又有暖的倾向;光源色暖则亮部暖,光源色冷则亮部色彩也冷等。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这些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才能使其在绘画中将色彩关系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这也为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打下了理论基础。
音乐、绘画、舞蹈是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和绘画的关联性给了《色彩》教学很好的启示。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和绘画的线条、色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把握住这一点来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色彩是有较好作用的。如:在欣赏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中,那节奏的舒缓、旋律的优美让学生大脑中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教师再以图片或视频来辅助学生进行欣赏,同时配以讲解,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对协调色和音乐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再如:在《金蛇狂舞》中让学生来感受色彩搭配所体现出来的强烈对比,不但能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灵感,也能培养学生同感下的艺术审美能力。
音乐和绘画在审美功能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音乐以音响的形式表现,绘画则以色彩的形式表现,但都借助光和大气为媒介,这就让音乐和色彩之间具有了关联性。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提高的不是单纯的绘画能力,更多的还是审美能力的提升。
很多时候,教师总是为教而教,却忽视了为美而教的绘画教育观。因此,在《色彩》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展览或作品展等契机,带领并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来欣赏作品。在欣赏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的顺序性,还要结合艺术品的主体来对色彩关系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随着感受的丰富,提升感受能力。
如一幅作品中的色彩关系,色彩是如何对比的?画中的红色与蓝色、黄色和白色是以怎么样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的?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以专业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总结中点明绘画中强调物体的固有色,而随光色则减弱,环境色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需要进行具体的选择来表现。
当学习融入活动时,学生的心理接受力得到放大,兴趣得到激发,有利于对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
自然是最美的画,但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太过于强调色彩的对比关系而忽视了物体的固有色表现。其实,自然色彩的丰富多彩能让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迅速提升。但对自然物体的色彩感受不是照相式的全搬,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外光色彩的规律性,在具体应用中通过主题的选择、感情的表达来对外光色彩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摆脱传统教室的束缚,以自然为课堂,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写生课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在那花花草草的色彩斑斓中去感受色彩,去领悟色彩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欣赏也好,写生也罢,教师都需要注重让学生在感受自然色彩的同时学会用自我的表现方式来表现色彩,让色彩成为一种思想的表达、感情的抒发。
在色彩教学中,除了以上策略能对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起到培养作用外,教师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下面是常用的色彩感受能力培养教学法的分析:
1.分步示范法。
这种方法目前是《色彩》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法之一,它以教师的示范为主,通过“起稿、勾小色稿、确定色彩关系、局部深入、整体调整”的过程来将色彩写生过程示范给学生,优点是直观形象,但因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不高。在分步示范中,教师需要在示范的时候配以理论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在感受过程中去强化验证色彩的专业理论。
2.阶段教学法。
即在色彩教学中将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小阶段,通过每一小阶段的训练来达到整体的训练效率。在每一小阶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示范、修改、讲评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阶段教学法注重对每一阶段学习成果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不同点的基础上形成面的能力,但因太多细化,对学生的色彩整体认识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3.图示教学法。
这一教学法在《素描》和《色彩》课中应用较为广泛。众所周知,素描是利用线条的明暗、块面塑造来表现形体和空间。为让学生能弄清明暗调子的色彩成分,教学中教师可把物体单色化,按照素描关系标出色彩的明暗调子,同时在左(或右)上方确定一光源,物体因位置的不同所受光情况自然不同,其明暗调子也就不同,色彩的表现方法也就迥异了。图示教学法类似于示范法,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4.分层教学法。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分层教学法在《色彩》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不同学生群对色彩感受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分层教学。在实施中,分层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通常以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的强弱来进行abc式分层,即:a层学生群色彩感受能力较强,绘画水平也相对较高,教学中教师除按计划让其完成任务外,还可增加部分内容让其完成;b层学生色彩审美感受力强,绘画技能一般,教学中只要求其完成规定内容;而c层学生则以色彩感受能力弱和绘画能力弱的学生为主,教学中通常以基础理论学习和临摹性练习为主。色彩分层教学法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但如果分层中教师不多方面考虑学生差异而武断地进行分层,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
当然,在《色彩》教学中对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上述所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适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这一主体,将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写生过程中去感悟、去领会,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冷春林浅谈色彩教学中色彩能力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08期。
[3]相升成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第06期。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篇十六
论文摘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学习成绩差的问题尤显突出。中职学校的“学差生”(即学习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大,其与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底下有重要关系。必须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者。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技能;问题意识。
在多年的中职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如何对待“学差生”,是一个教育思想问题。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尤其是“学差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中介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需要从研究“学差生”的学习心理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中职学生。
在多数人眼里,中职学生根本不具备好好学习的条件和素质,在中职学生身上下功夫,费力劳神,见不到效果。甚至有人认为中职学生“不可救药”,对他们重视不够,甚至放弃,致使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更加不感兴趣,失去了求学信心。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只要采取符合教学规律的措施,教育得当,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可以转变的,其中教育转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应本着“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先天的‘学差生’(生理原因除外)”的观念,在思想和实践中改变对中职学生的认识。
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改变中职学生的不良自我认识。
“学差生”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因素,有家庭影响,有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也可能因教师做法不当等。归纳起来,“学差生”大致有以下几种状态:(1)“因为不会,就不爱学了”,这是“学差生”普遍的心理反映。(2)教师瞧不起他们,打击了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注意学习好的学生,对“学差生”很少理睬。(4)学生因父母离异,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厌学心理。
上述“学差生”的各种状态,反映出他们学习落后和失去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上:一是多数“学差生”由于有些知识点没及时学会,“坎儿没过去”,又遇到不止一个“坎儿”,学习赶不上进度,就放弃了。这是导致“学差生”学习落后的关键所在。二是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自觉性不高,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不好好听课,不复习,抄袭作业,学习成绩必然落后。
由于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能正确认识,这些学生普遍形成了不良的自我意识,对学习无信心,认为自己缺乏学习能力,“努力也学不好,还不如不学”,成为了他们放弃学习的借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7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