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9:23:15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大全(14篇)
时间:2023-12-06 09:23:15     小编:JQ文豪

总结不仅仅是默默写下一段文字,更是在心中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提炼关键信息,避免过多的废话;范文的阅读可以激发我们对总结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我们写作的灵感。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一

现实中,常常会有企业漏税、逃税乃至骗税,可这样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还违法税法的规定,不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宗旨和目标。因此,只有通过科学的安排与筹划,然后从中抉择最好方案,来达到来减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多企业缴纳税额后盈利的目的,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人们一直认为税收筹划就是企业逃避税收,从而影响国家税收的管理,流失税额。可是,在法制逐步健全的现今,企业有权经由合理途径,利用优惠政策来减低自己的税负。关于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大体分为三个层面:基础、中间和最终目标。首先说基础目标,就是避免多缴税和纳税零风险。企业往往因为认知不明确、条例不清楚而稀里糊涂的多缴纳了税款。因而,为了避免多缴税,纳税者必须要关注国家政策、通晓税法。再有就是规避纳税风险,我国的税制是繁复多变的,所以企业就会面临投资扭曲、经营损失等风险。我们企业应尽量规避义务外的税务成本,依法开展税收筹划,努力实现零风险纳税。接下来,就是中间目标,指的是最小纳税额、最迟纳税时间和筹划的收益大于成本。就是选择最小纳税额方案,避免优惠陷阱,尽量推迟纳税时间,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筹划时,分析成本效益,确定税收筹划的可行性。最后,便是最终目标,是指企业税后收益最高,价值最大。税后收益,是账务处理时收入和成本损失间的差,要想利润增多,就要增加收入,降低费用成本,而缴纳的税款是一种费用损失,所以,其他不动时,最小的税收可以带来最大的收益。

1.二者的关系。首先,目标一致,税收筹划是一种理财行为,它本身就是环绕财务管理的目标来开展的,最后目的一致。其次,包含关系,财务管理是由财务计划、财务控制以及财务决策构成的,而税收筹划又是财务决策中的核心组成,二者的职能密切相关。第三,内容上相互关联。一个企业的运营、投资、筹资以及利润分配构成财务管理的内容,而税收筹划在这个方面都有重大作用。好的筹划方案可以保证企业高效运营;在行业、地点和投资方式上都有最优选择;列支的方法和列支时间直接影响纳税额,有利的融资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在进行利润分配上,也有税收筹划的制约。税收筹划贯穿所有的财务管理内容,与财务管理相辅相融,二者密切相关。

2.财务管理中应用税收筹划的意义。第一,增进效益的最大化。减低成本,实现收益,获取最高利润就是现代企业的目标。第二,就是增加竞争力。市场经济的发展,理财活动的开拓,都让税收筹划的作用愈来愈明显。作为一项环绕资金开展,最终目标是效益最大化的理财行为,税收筹划能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影响财务管理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1.筹资方面。资金的运转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本。资金是企业政策运作、稳定发展的保障,是企业成长的根本,任何的筹资渠道,都离不开资金成本。企业筹建资金,包括向企业的自我累积、内部集资和外部借款,包括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以及企业间的拆借等等。通常,向金额机构的借款是比较平常的,利息是借款的主要成本,而利息的列支一般在税前,这样就能减低应税所得额,实质上减少贷款利息。例如,甲企业的所得税率是25%,因发展需求,向乙银行借款,利率是6%,经过计算,得到企业实质上的利率为4.5%,因此,只要企业的投资报酬率高于4.5%,经由杠杆原理的运用,就可以“借鸡下蛋”,利用银行的贷款获取更多的税务上的收益。

2.投资方面。企业的投资决策,牵涉到投资时间、投资地点、投资行业及投资方式等等,我们这里主要探讨筹划地点和方式。企业投资时,要思考的因素很多,除了硬件设施、市场满合度等,地点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其次,便是投资方式的选择。除了货币资金、土地和技术等直接的投资,还有购买债券、股票等的投资,不同的投资方式会带来不一样的投资结果。

例如,企业购买股票进行转让,获取其中的差价。这种投资一般就只会有所得到股息的所得税、证券交易的印花税和股本增益出现的资本利得税。这样就比其他直接的投资活动拥有更广阔的筹划空间,所以,合理的投资方式有很重要的影响。

3.其他方面。企业的税收筹划不只是体现在筹资和投资中,在其他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企业的壮大离不开财务管理,而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完善,从而最终实现企业效益做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琼.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xx.

[2]姜勃.谈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j].统计与管理,20xx(6)。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二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也不断随之改革优化,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单位,各项运营活动都要符合税收管理要求,对应税经营活动应该依法纳税。对企业而言,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同时还要依法完税。企业就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管理方式,进行科学合法而且有效的税收筹划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税负,节省运营成本。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税收筹划方式,为企业减少负担创造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想要做好税收筹划,首先应当了解税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法律和政策惠利,为企业税务服务。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循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涉及投资筹资行为、购销经营活动、股券收益分配、理财等活动时,充分利用政策法律给予的优惠利好,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等经济活动事项,进行科学有效的筹划管理,从而降低缴税金额,减小企业支出负担,创造利润价值。简单来说,税收筹划管理就是企业合理避税,减轻负担,最大化企业所得的活动。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具有四个特点:

(一)合法性。

税务法是政府与企业间税收缴纳管理的基准,企业要依法缴税。企业税收筹划的前提是完全符合税务政策法律,实质是在一些纳税项目或环节没有明确条文规定、纳税方式方法存在多种途径可选择时,企业出于保护自身利益做出的纳税决策。依法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行政部门不应当作违法处理,这与偷税漏税本质完全不同。

税务征收的实际执行环节,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已经完成之后进行的,并且税收金额计算规则是明确的,企业纳税义务滞后于经营行为。所以,税务筹划并不是经营活动结束后,想办法规避税收和减少纳税,而是在此之前,企业已经了解和熟悉税收政策和相关的征收内容和办法。企业根据政策法规结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的科学的合理的符合法规的自我减负行为,是最大限度的寻求降低税负的合理经营管理行为。

(三)专业性。

企业税务筹划是一项专业的财会管理业务,同时也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减轻自身税负的一种综合管理活动。按税收筹划先后阶段,可分为税收预测、方法决策、纳税规划等;按照所涉及的学科类别,包含统筹学、数学、财会学等。因此,税务筹划是一项囊括高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对从业人员有着极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准要求。税收筹划的专业性体现在两点上:首先,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由专门的财物会计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上是独立的;其次,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经济活动的范围、总量、方式方法也更加复杂多样,单靠企业自身已无法满足税收筹划要求,从而催生新的税务代理记账、咨询筹划行业,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

(四)目的性。

税收筹划活动的目标是特定也是明确的。企业税务筹划管理的目标有四个:其一,最原始和主要目标是减轻企业纳税金额,这是税务筹划活动最本质和最核心的目标;其二,合理使用税务政策,延长资金驻留时间,从而在经营活动中获得时间价值。比如享受延期纳税、延长优惠政策等;其三,税收筹划要保证企业的经营往来的账目、款项、税务账目是准确无误的,没有不符合税务法规的行为,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符合税务法规要求,避免企业陷入税务风险。同时,账目无误,能够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失和侵害,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真实有力的证据资料;其四,税收筹划管理也是为企业了解自身经营状态,盈利状况和制定下一步的经营规划提供详细准确的讯息,保证企业真实的了解自身情况而进行经营决策。综上,税务筹划必须是在税务政策法规允许的框架内,进行的合理计划统筹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税务筹划是保证企业自身利益,同时也是创造直接价值的重要环节。企业能够在充分了解税务政策法规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多样以及合法合理的方式途径,减轻自身税负,享受法律保障,实现科学的税务筹划。

我国新税法颁布并实施,在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下,企业应当怎样更新和优化税收筹划管理,使自身纳税活动在满足纳税要求前提下,合理筹划税收方式,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综合分析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税收筹划有三个主要环节。

(一)企业筹资活动。

企业筹资活动是企业为寻求更好的经营发展,接受外界投资而进行企业资本调整变动的行为。企业筹资的税收筹划是通过科学规划的资本运作产生的财务税收。企业筹资环节中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分析和核算企业资本变动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通过税收筹划,确定资本结构变动的具体方式,达到减少税务支出,使企业所得最大化。企业筹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同的筹资方式也影响着税务支出金额。企业筹资活动下的税收筹划作用之一,就是在筹资活动中,企业既得到所需的生产经营资金,同时尽量节税,降低资金支出成本。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借贷、发行股票债券、租赁形式的融资等,其中的权益性融资是要上缴所得税的,然后才能用于分红,好处是权益性融资是不需要企业尝还的。债券性融资所得收益是可以税前扣除的,但是这种资金是需要企业尝还的。而介于权益性融资和债券性融资之间的融资租赁方式,是一种既可以实现融资,又可以合理节税的筹资方式。总之,企业筹资方式的多样,既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很大空间,也同时附带资本和税务风险,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保护和扩大企业所得。

(二)企业经营活动。

企业获得盈利收益的根本途径是经营活动,企业的生产运营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在经营活动中的税收筹划方式主要有会计估计、财会政策、合理分摊来实现。企业财会政策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货物产品计价方式的选择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如厂房、设备等)随着使用寿命产生的损耗进行系统化的分摊,如分摊转嫁到产品成本、日常费用中。税法中折旧是有抵税功能的,折旧额直接影响着成本、利润和税额。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能够达到明显的节税效果,但是企业一味寻求降低税额,也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的降低。所以,企业要综合考虑整体的得失利益,合理进行税收筹划。

(三)企业的投资行为。

企业投资行为发生在企业寻求更大发展,对外进行的兼并重组活动。不同的投资方式、地点、核算也影响着企业税负水平。则,企业投资行为就成为企业税收筹划的另一个领域。企业投资活动下的税收筹划方式有四点:其一,企业可以通过采用长期投资核算模式实现税收筹划;其二,企业可以在申报环节延迟盈利时间,从而延长利润在企业的驻留时间,将换取的时间价值转化为更高的经济价值;其三,将低税率地区的利润直接转为企业扩大资本,从而规避利润税负;其四,通过直接的投资或者兼并本地厂家的方式,优化税务筹划,减轻自身税负。投资环节的多样性,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便利,在目前资本快速流动的经济环境下,重视多种筹划方式的合理利用,才能达到减轻和优化税负的目的。

企业税收是企业密切关注和筹划的重要方面,在符合政策法规前提下,企业自主进行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从而实现合法合理的减轻企业税负,最大化企业所得。企业税收筹划不仅仅是应对国家税收的单方面工作,同时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管理的机会。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当有意识的引导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式,支持国家,服务企业,规范市场。

[2]李艳.企业税收筹划的战略性优化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16:143.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三

作为西方国家几乎家喻户晓的税收筹划(taxplanning)(也称节税taxsaving),在西方早已广而有之。而在我国,税收筹划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鲜为人知的,只是近几年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了解和实践。作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对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与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获得正当的税收利益的税收筹划,其特点在于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税收筹划与避税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完全合法的,甚至是税收政策应予以引导和鼓励的;而后者虽不违法,但有悖于国家税收政策导向和意图。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税收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人们必将会对税收筹划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纳税人的筹划愿望会更加强烈,将会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筹划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税收筹划取得税务利益的基本方法。

1、利用税务优惠政策。税务优惠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目的,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它是通过政策导向影响人们生产与消费的偏好来实现的,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把实施这样或那样的税务优惠政策作为引导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加以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务优惠政策在配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调控经济能力的提高,我国的税务优惠措施也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完善。表现为在继续以产业政策和区域开发政策为投资鼓励重点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投资鼓励的科技导向;在稳定现有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基础上,更注重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税务环境;在税务优惠形式上从较为单一的降低税率、减免税期,向投资税收抵免,加速折旧、亏损结转等多种形式并用转变。

国家税务优惠政策为纳税人进行税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纳税人通过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节税”的税收利益,自然成为纳税人各种筹划方法中最便捷的首选。

但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注重对优惠政策的综合衡量。政府提供的税务优惠是多方面的,纳税人的眼睛不能仅盯在一个税种上,因为有时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可能要多缴。因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从各种税收优惠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

注重投资风险对资本收益的影响。国家实施税收优惠是通过给纳税人提供一定的税收利益而实现的,但不等于纳税人可以自然地得到资本回收实惠,因为许多税收优惠是与纳税人的投资风险并存。比如发展高新技术,往往投资额大,回收时限长,而且失败的因素多。资本效益如果不能落实,再好的优惠政策也不能转化为实际收益。因此在税收筹划中必须作仔细的衡量和慎重的决策。

2、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所谓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指的是在同一经济行为而有多种税务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避开“高税点”,取向“低税点”,以减轻纳税义务,获取新的税收利益。最明显的例子之一是所得税边际税率的选择。

税率的运用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用绝对量来表示,通称为“定额税率”,即按照课税对象的一定数量,规定一定的税额。另一种用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主要是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比例税率表示,不论课征对象和数额如何变化,课税的比率始终按规定的比例不变,比如营业税按商品销售收入的3%课征;累进税率表示,课税的比率因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不同而变化,通常是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所谓全额累进税率是以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所谓超额累进税率是分别以征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的部分为基础计算征税款的累进税率。

3、纳税期的递延。纳税期的递延,也称为延期纳税。即允许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或延迟缴纳税款。纳税期的递延,给纳税人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延期纳税的好处有:有利于资金周转,节省利息支出,以及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延期以后缴纳的`税款的币值下降,从而降低了实际纳税额。

在一些情况下,税法特别作出了可延期纳税的规定。在有些情况下,纳税人还可获得税法本身未规定的延期纳税,以达到避税目的。

税收递延的途径是很多的,纳税人从中可得到不少税收实惠。采取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企业实现递延纳税的重要途径。税收筹划的目标,便是在不违反税法前提下,尽量地延缓缴税,这等于得到一笔“无息贷款”,并随之得到上述各种额外的税收好处。

二、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

从税收筹划的实践来看,税收筹划的领域十分广泛,具体的筹划方法也有很多种。但从企业的角度分析,税收筹划主要在两大领域内展开,一是生产经营与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税收筹划,二是纳税申报活动中的税收筹划。

1、在生产经营与财务管理活动中开展税收筹划。主要的筹划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投资选择法。包括投资活动中的投资地点、投资方式、投资项目和企业的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选择。就投资地点而言,有经济特区与非经济特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境内投资与境外投资等之分;就投资方式而言,有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之分;同时间接投资有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之分;同是债券投资有国家债券、企业债券与金融债券投资之分;就投资项目而言,有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与国家限制的投资项目之分;就企业的组织形式而言,有内资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子公司与分公司、联营企业与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等之分。所有这些不同的投资地点、方式、项目和企业组织形式涉及的税收政策各不相同,正确的投资选择可以获得节税利益。

(2)融资选择法。吸收投资与举债是企业的两种基本的融资方式,通常情况下税法规定吸收投资的融资成本(股息)只能在所得税后扣除,而举债的融资成本(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因而举债融资比吸收投资融资更具有节税功能。进一步分析,同时吸收投资融资,吸收实物投资与吸收货币投资也有区别,前者对实物资产处置时还可能要纳税,后者则不论如何使用均不需纳税;同样的举债融资,向金融机构举债,其利息支出可以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而向其他单位或个人举债其利息支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只允许部分在所得税前扣除。可见这两方面也存在着税收筹划的可能。

(3)经营方式选择法。企业的经营方式多种多样,而不同的经营方式通常需要负担不等的税收。如自营与出包、出租,分散经营与合并经营,专营与兼营,包销与代销,内销与外销,直接出口与委托出口等等。对这些不同的经营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利益。

(4)物资采购选择法。主要包括采购地点、采购对象和供应商等方面的选择。如按现行税法规定,进口货物的原产地与我国未订有关税互惠协定的,进口关税要按普通税率计征,若原产地与我国订有关税互惠协定,则进口关税可按优惠税率计征。

(5)资产使用选择法。主要包括资产计价和资产折旧方面的选择。

(6)盈余分配选择法。主要包括按时分配与推迟分配,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以及货币分配与实物分配等多种选择。任何恰当的选择都能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2、在纳税申报活动中开展税收筹划,有时可以独立进行,有时还要结合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来进行。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缴纳税种选择法。如发生增值税与营业税的混合销售或兼营业务,在现行税法规定基础上,企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实现缴纳增值税还是缴纳营业税或者分别缴纳两种税的选择。又如个人投资办企业可以结合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在缴纳个人所得税还是缴纳企业所得税之间进行取舍。

(2)纳税主体选择法。如按现行税法规定,销售应税货物的企业,凡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作为一般纳税人纳税,凡不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纳税;企业出包、出租给个人经营,凡变更营业执照的,应由个人纳税,凡不变更营业执照的,应由企业和个人分别纳税;单位支付个人所得,凡由个人负担税款的单位应负责代扣代缴税款,凡由单位负担税款的应由单位负责缴纳税款。这些选择的主动权都掌握在企业手里,企业可以从节税方面作出合理选择。

(3)计税依据选择法。如现行营业税关于建筑安装工程计税营业额的确定,土地增值关于开发费用扣除额的确定,企业所得税关于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的确定,个人所得税关于个人捐赠免税扣除额的确定等等,都明确规定了一定的条件与标准。合理利用这些条件与标准,可以适当缩小税基或避免扩大税基,从而获得一定的税收利益。

(4)税目税率选择法。主要是指在实行差别较大的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条件下,尽量满足税法规定的条件,选择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目税率。如企业既有应税销售额又有免税销售额的情况下,应当准确核算两种销售额,否则,按税法规定不得享受免税优惠。又如消费税规定对混合原料酿制的白酒应从高适用税率征税,对此企业就应注意避免可能会增加税负的生产方式。

(5)纳税地点选择法。主要是指在境内纳税与境外纳税、企业所在地纳税与经营所在地纳税、税收优惠地区纳税与非税收优惠地区纳税之间的选择。一般情况下,税法对纳税地点都有明确规定,如要改变纳税地点必须满足税法上的特别规定。但由于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税收负担通常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企业可以结合投资地点选择或创造条件满足税法的特别规定,从而选择有利的纳税地点。

(6)纳税方式选择法。主要是指申报方式、纳税始点及税款预缴等方面的选择。如按现行规定企业所得税应以独立核算的企业为纳税人,这对于集团化企业来说就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调整企业的组织形式,选择有利的申报纳税方式,或者由分散申报纳税转变为集中申报纳税,或者由集中申报纳税转变为分散申报纳税。又如按规定可以享受一定期限免税优惠而经营期间不足一年的新办企业,税法允许企业既可以选择当年开始免税,也可以选择当年纳税次年开始免税,不同的选择必定会对税收负担产生不同的结果。

(7)纳税期限选择法。企业纳税期限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由税法明确规定,二是由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进行核定。在后一种情形下,纳税期限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弹性。只要有选择余地,企业就应当选择尽可能长的纳税期限,以获取按期纳税上的货币时间价值。

狭义上的征管效率,它是一定时期扣除征税成本的税收收入与该时期税务机关组织入库的税收收入的比率。这里的征税成本,主要是税务机关为获得一定数量的税收收入的耗费,包括用于建造税务机关办公楼、宿舍楼的费用,必要设备的购置费用及运行、维护费用,印刷各种文件、资料、票据的费用,税务人员的工资津贴、培训教育费用以及其他日常管理所必需的各种经费开支。

广义上的征管效率,它是一定时期入库的税收收入与税收征纳成本之和的比率。这里的纳税成本,是纳税人支付的税款以外的与纳税有关的费用,包括办理税务登记、购买发票和税控装置的费用,填写纳税申报表的劳动耗费,支付税务顾问和律师的酬金,以及税务稽查给纳税人带来的心理影响。

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之间具有一定的转换性,征税成本可以纳税成本为代价而降低,反之亦然。如自核自缴通常会降低征税成本但会提高纳税成本;把本应由税务机关无偿提供的服务转移到社会中介机构,虽然降低了征税成本但增大了纳税成本;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代管监开会降低纳税成本但提高了征税成本。此外,在我国还要特别重视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同时提高的情况,如国、地税机构分设后信息不能共享、纳税人纳税费用增加,税务机关多头、重复检查等。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全面衡量税收征管效率应以广义上的征管效率为标准,尽管纳税成本在测算和计量上存在一定困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越低,意味着征管效率越高。

3、税收征管效力的涵义。税收征管效力,是指税收征管的有效性,也就是说税收征管对于提高纳税人遵从税法的影响力。影响纳税人遵从税法的因素很多,如税负是否公平、有关法律及程序是否既严密又简单明了、纳税成本高低、整个社会的纳税观念和纳税意识强弱等。但从国内外的税收实践来看,税收征管是否有效力,乃是影响纳税人税法遵从程度的关键因素。

衡量税收征管效力的标准,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以下四个关键差额:

(1)潜在的纳税人与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之间的差额。

(2)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与实际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之间的差额。

(3)纳税人申报的税额或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与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款之间的差额。

(4)纳税人申报的税额与根据税法应上缴的潜在税款之间的差额。

根据衡量税收征管效力的上述标准,可使用以下四个主要指标,对税务机关征管效力进行测定:

(1)税务登记率=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户数/应办理税务登记的户数×100%。

(2)纳税申报率(按期申报率)=办理纳税申报的户数/办理税务登记的户数×100%。

(3)欠税率=(纳税人申报的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款)/纳税人申报的税额×100%,或入库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款/纳税人申报的税额×100%。

(4)申报准确率=纳税人申报的税额/纳税人应申报的税额×100%。

四、税收征管的目标。

“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亚当。斯密的以上论述已基本包含了税收征管效率的思想,此后税收征管效率问题一直为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所重视,征管效率成为各国税收征管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现代税收征管已不再是单单追求征管效率,更着重征管效力的提高。因为即使税收成本很低,如果存在大量的“漏征漏管”户,欠税居高不下,偷逃税成风,这样的税收征管显然不能算是成功的税收征管。

综上所述,税收征管的目标应定位于:通过建立和完善税收征管模式和征管运行机制,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效力,或者说税收征管应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税收遵从。

参考文献:。

1.范坚:试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理论与实践文集。中国税务出版社,。

2.王觉,扬茹。关于税收流失现状与原因分析及其治理对策。北京国税研究资料(2)。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四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及操作方法较为复杂和抽象,很多财税人员误读其政策实质。该文对免抵退税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及详尽阐述,并指出了税收筹划关键因素是进项税额转出额的大小。本文以案例形式,例举了生产企业间接出口方式及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两种税收筹划方法,强调了生产企业在不同贸易背景下对税收筹划方法的选择。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外贸企业。

我国现行出口货物或劳务的增值税退(免)税,操作方法上有两种:一是生产企业的免抵退税办法;二是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免退税办法。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是指免征货物或劳务出口环节销项税,退还采购环节的进项税,并以该退还的进项税先行抵顶内销货物或劳务的应纳税额,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免退税,由于不存在内销行为,所以仅须在免征出口环节销项税的同时,退还采购环节进项税,不存在应退税额抵税的问题。因此,本文重点分析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基本原理及税收筹划。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基本原理,可从税务处理及会计处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税务处理依据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xx]39号,会计处理依据是财政部20xx年12月发布的《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xx]22号)。

(一)未完全实现零税率。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若完全实现零税率,采购环节应退的进项税额,计算基础应为不含税的采购成本,退税率应为征税率。实际上,由于生产企业外销货物与内销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难以分开核算,采购价格不一,计算出口退税时不可能调取每批出口货物消耗的采购成本据以计算应退税额。因此,出口退税的计算基础统一采用了出口货物离岸价,而免抵退税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为减除免税购入原材料的出口货物离岸价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是否接近零税率,取决于两个幅度:一是减除了免税购入原材料的出口货物离岸价高出出口货物对应采购成本的幅度;二是退税率低于征税率的幅度。两个幅度越小,越有利于接近零税率。免抵退方法下,应退税额低于出口货物消耗的进项税额的差额,即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由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存在,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并未完全实现零税率。

(二)应退税额仅反映资金流入。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所退税额取决于两个金额的比较:一是应纳税额;二是免抵退税额。根据财税[20xx]39号文件,当期应纳税额实际上是当期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与外销货物应退税额的差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内销+外销]-(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1)按免抵退税基本原理,调整上述公式各要素顺序可得式(2):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内销))-[当期进项税额(外销)-(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2)而免抵退税额计算方法为: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年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3)由式(1)及式(2)不难得出结论,生产企业当期外销货物应退税额的计算存在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法,即直接用减除免税购进材料价格的出口货物离岸价作为计算基础乘以出口货物退税率;二是间接法,即以外销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减除不能退税的部分。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并不相同,原因是当期外销货物对应的不含税采购成本与出口货物离岸价格的错位。尽管如此,该方法并不影响退税操作。如前所述,将减除免税购进材料价格的出口货物离岸价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作为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无论退税方法如何操作,外销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不能抵顶不能退税的进项税额转出部分;二是实际退税的部分;三是未转出未退税,直接抵顶内销货物销项税额的部分。即除进入成本的进项税额,其余部分非退即抵,只是退税表现为资金的回流,而抵税直接在内销的销项税额中扣减。

(三)会税处理的统一具体操作中,税务处理须计算。

当期应退回的资金,会计处理反映账务平衡。本文以案例形式分析两种处理的具体操作及统一性。(1)税务处理。当期应纳税额大于零,说明外销货物应退税额已全部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抵税后仍须交税。若当期应纳税额小于零,当期实际所退税额取决于当期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的比较,选择小者作为退税的金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退税金额为留抵税额,二者的差额为免抵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退税金额为免抵退税额,二者的差额为期末留抵税额。留底税额留待下期继续抵扣,免抵税额是当期不予退税的部分。该部分免抵税额的出现是由于当期外销货物消耗了前期购入原材料对应的进项税额,本期的采购金额较小所致。如前所述,从长期看,外销货物耗用的进项税额减去转入成本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其余部分非退即抵。所以,免抵税额虽然当期未退税,但反映在其他期间的留抵税额中。案例: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征税率与退税率分别为17%及13%,20xx年2月留抵税额6万元。20xx年3月,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证;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50万元。该生产企业3月所退税额须计算两个金额进行比较。

一是应纳税额。具体计算方法:17-[34-(200-50)×(17%-13%)]-6=-17万元,即当期留抵税额17万元。其中,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为:(200-50)×(17%-13%)=6万元;二是免抵退税额。具体计算方法:(200-50)×13%=19.5(万元)。3月份应退税额为17万元,退税的17万元不再作为留抵税额,本期留抵税额为零。(2)会计处理。该项出口退税业务的会计分录应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17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5万元,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9.5万元。另外,购入原材料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万元;货物内销时贷记销项税额17万元;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万元。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尚有2月份留底税额6万元,根据以上账务处理,该生产企业3月份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所有三级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为42.5(2.5+34+6)万元,贷方余额合计为42.5(19.5+17+6)万元,本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方余额合计与借方余额合计之差为零,无留抵税额。由此,体现了税务与会计处理的协调一致。假设生产企业3月份外购原材料300万元,进项税额51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则3月份应纳税额:17-[51-(200-50)×(17%-13%)]-6=-34万元,免抵退税额仍为19.5(万元)。3月份应退税额19.5万元,本期留抵税额为14.5万元。

会计处理上,出口退税业务的会计分录应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19.5万元,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9.5万元。购入原材料时借记进项税额51万元。其他分录不变。该生产企业3月份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所有三级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为57(51+6)万元,贷方余额合计为42.5(19.5+17+6)万元,本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差额在借方,金额为14.5,作为本期留抵税额在4月份继续抵扣。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扣除进入成本的进项税额,其余部分非退即抵,退税金额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收回,从当期留抵税额中减去,未退税的部分在下期继续留抵。但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误以为收到出口退税款才获得了真正的利益,盲目追求退税资金,进行了豪无意义的退税筹划。其实,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税收筹划的实质,是减少当期的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即减少进项税额转出额。影响进项税额转出额的要素有:一是征退税率之差;二是出口货物离岸价与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之差。两个要素越小,退抵税的效果越好。针对两个影响因素,税收筹划方法如下。

(一)生产企业间接出口方式。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存在自营出口及委托出口两种方式。本文的直接出口等同于自营出口,但间接出口不同于委托出口。委托出口中,作为代理方的外贸企业须与作为委托方的生产企业签订委托代理合同,以生产企业的名义,依据出口货物免抵退方法办理出口退税。而本文的间接出口,是由外贸企业买断生产企业的出口货物,以自己的名义,依据外贸企业的免税退方法办理出口退税。

(1)适用条件。免抵退方法下,生产企业免抵退税额及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的计算基础为减除了免税购进材料价格的出口货物离岸价;免退税方法下,外贸企业退税额及不得退税额的计算基础是购进货物的不含税成本。由于两类企业的计算基础不同,在征退税率不一致情况下,生产企业可设立一家外贸企业,将自己直接出口改为通过外贸企业间接出口方式进行税收规避。但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外销货物所耗用原材料不存在免税购入情况,或虽有免税购入情况,出口货物离岸价与免税购入原材料价格之差须大于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内部交易价格。

(2)具体计算及成因分析。沿用前述案例的第一种情况,生产企业3月份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6万元。若该生产企业设立一家独立的外贸法人企业,将产品以16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外贸企业,由外贸企业再以200万元的价格出口,其他条件不变。因前述案例免税进口料件的组价为50万元,所以转内销须补缴增值税的计税价格为50万元,生产企业补缴进口环节增值税8.5(50*17%)万元,但该进项税额可以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中抵扣。如表1所示,生产企业3月份销项税额为44.2(17+160*17%)万元,进项税额为42.5(34+8.5)万元,应纳税额为-4.3(44.2-42.5-6)万元。外贸企业承担进项税额为27.2(160*17%)万元;应退税额为20.8(160*13%)万元,不退税额为6.4(27.2-20.8)万元。所以,生产企业及外贸企业的综合税负为-25.1(-20.8-4.3)万元,生产企业间接出口相对于直接出口,从表面上看,退税额及留抵税额合计增加了8.1(-25.1+17)万元。其实该种情况并未达到节税效果。

8.1万元税额有两个成因:一是由于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的计算基础不同。生产企业按照出口货物离岸价扣减免税进口料件价格的余额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而外贸企业是按购进价格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计算。两种计算方法下,该部分差额为:(17%-13%)*(200-50-160)=-0.4万元。由于存在免税进口料件,间接出口比直接出口方式,其进项税额转出额增加了0.4万元。

二是由于进料加工转内销部分的进项税额退税。如前所述,生产企业间接出口,补缴进口环节免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8.5万元,该部分进项税额的退税额反映在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金额中。该项业务中,因补缴进项税额而多退税额8.5万元,与增加的进项税额转出额0.4万元,两因素合计影响金额8.1(8.5-0.4)万元。由于8.5万元退税额与补缴的进项税额相抵,与直接出口方式相比,实质上是增加了0.4万元的成本。因此,采用进料加工转内销方式间接出口货物,若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内部交易价格高于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的计算基础,达不到节税效果,反而增加成本。若该案例采用一般贸易进口或国内购入原材料,其他条件不变。产品直接出口方式下,由于不存在免税购入原材料,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为:200*(17%-13%)=8万元。若将直接出口改为间接出口,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为:160*(17%-13%)=6.4万元,进项税额转出额减少1.6(8-6.4)万元,达到节税效果。

(二)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

外贸企业可采用自营出口,一般贸易委托加工出口,进料加工复出口的方式出口货物。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中的免税进口料件改由另行设立的外贸公司负责购入,外贸公司再委托生产企业加工,并收购生产企业的最终产品复出口,则将生产企业的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转化为外贸企业的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1)适用条件。该种操作方法可适用于所有的进料加工贸易。外贸企业的进料加工存在作价加工及委托加工两种形式。财税[20xx]39号文件出台后,原出口企业作价销售保税进口料件的应征增值税暂不入库,待收回的货物出口后抵减应退的出口退税款的政策已取消。根据该文件,作价加工须按内销征税,进口料件补税,作价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按一般贸易退税规则处理。因此,为便于操作,外贸企业应选择委托加工方式。

财税[20xx]39号第四条第五项规定,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算基础,为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外贸企业应将进料加工海关保税进口料件除外的原材料作价销售给受托加工的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应将原材料成本并入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并开具发票。(2)具体计算及成因分析。仍沿用上例,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方式进口免税料件,进口后以委托加工方式通过生产企业加工成品,向生产企业销售新增的国内其他材料不含税价格40万元,向生产企业支付加工费不含税价格7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根据财税[20xx]39号文件,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应退税额的计算基础为加工费及材料费两部分金额合计。外贸企业国内销售时销项税额6.8(40*17%)万元,回购时进项税额:(70+40)*17%=18.7万元,退(免)税额:(70+40)*13%=14.3万元,不予退税而计入成本的税额:(70+40)*(17%-13%)=4.4万元,应纳税额:6.8-(18.7-4.4)=-7.5万元。生产企业购入环节进项税额40.8(34+6.8)万元,销项税额35.7(18.7+17)万元,应纳税额-11.1(35.7-40.8-6)万元。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较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直接出口方式节税1.6万元。该部分差额是直接出口方式与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下进项税额转出额的差额。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只要增值税抵扣链条正常,无论应纳税额大小,与企业成本无关。但若出现进项税额不予抵扣的情形,或销售环节免征销项税额,但相应进项税额不能完全退税的情形,则须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从而增加企业成本。出口退税中,退税率一定的前提下,降低进项税额转出额的计算基础,是税收筹划的关键所在。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xx]39号)20xx年5月25日。

[2]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xx]22号)20xx年12月3日。

[3]杨雪:《浅析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税收筹划》,《经济》20xx年第10期。

[4]劳知渊:《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的研究与分析》,《中国商论》20xx年第27期。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五

摘要:税收筹划是在法律框架内,合理降低纳税人纳税成本的一种方法。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它们在市场经济主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国民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的稳固提高起重要作用。合理科学税务筹划能使中小型企业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减少纳税成本、缓解资金、时间压力。对于减少中小型企业综合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作用进行阐述,对产生税收筹划风险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相应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期为中小型企业合理避税,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税收筹划,首先要满足不违反法律条例的大前提进行,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经营活动的预先筹划和控制,来尽可能地减少纳税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的利润空间。其次税收筹划进行总围绕税法进行,受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规模、资金、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其在筹划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因此,中小型企业要想通过税收筹划,达到减少纳税成本的目的,就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深入分析产生风险问题的原因,从而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降低风险概率。

一、中小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作用。

中小型企业依法纳税,是我国税法强制性无偿性以及普遍性的存在体现。而进行税收筹划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树立正确纳税观,提高依法纳税意识水平。税收筹划依赖于企业内部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与基础扎实的核算分析。因此,中小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还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税收筹划,表面上指中小企业通过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安排来降低纳税成本,实则是在优化整合自身的资源配置,调整经营产业结构。对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大环境,提高企业自身效益,提高国民经济税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二、中小型企业税收筹划产生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由税收筹划基础欠缺导致的风险。

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主要的风险来源于企业管理层对税收筹划的概念理解错误或不全面,有的中小企业认为税收筹划是形式主义,根本不能起到减少纳税成本的作用。实则原因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限,或者是会计账目缺乏真实完整性,从而造成税收筹划出现问题,导致企业领导看不到税收筹划的真实效果,因此对其不够重视。在这样的基础上,税收筹划产生的风险,也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风险原因。

(二)由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由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是指,国家税收政策为了适应变幻的市场经济主体结构,适应市场变化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民经济环境以及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一些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因此,国家政策只是在某一时段内有效。而税收筹划是中小企业根据国家收税政策对经营的所有活动约束在法律范围内,已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筹备与调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依据税收政策,国家可能做了新的调整与更改。若没有及时关注,给予纠正修改,可能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没有税法的保障,甚至触及税法,与税法对立。这样产生的风险,一般都是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导致的性质比较严重的问题。

(三)由税收行政执法不规范造成的风险。

税收行政执法不规范造成的税收筹划风险是指,在实际确认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否有别于逃税等问题上,决策权在税收执法人员的手中。国家法律法规只是立法依据,在运行时还是得有执法人员来确立执行。执法人员既有权利也有义务对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否合法给予公平公正的评判。而在现实中,可能由于税法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或执法程序的不够规范,影响对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进行正确的判断。可能由于其他客观原因,使得税务机关执法使将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判定为不合法不合理等等,进而造成风险。

税收筹划属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管理目标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税收,从而减少税收成本;而对于中小企业决策层来讲,税收筹划是为了实现企业品牌的最大信用价值。当财务管理工作过度干涉中小企业的其他经营活动时,税收筹划便会扰乱企业其他活动的秩序,引起中小企业内部机制紊乱,而造成产生更大的经营风险。另外,税收筹划一般指筹划方案中包含的所有经营活动的成本及其他机会成本。若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忽略这些隐性的成本,将使得筹划结果与预期筹划目标大相径庭。

三、中小型企业税收筹划的防范措施。

(一)正确认识税收筹划、规范会计核算。

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要解决最主要的风险,首先要对税收筹划有正确深刻的理解。这是进行税收筹划的基础条件。中小企业领导层对税收筹划有正确的概念意识后,应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了解市场经济变化的各方面原因,找出产品与价格、经营能力等之间的联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会计账务报表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凭证账务的真实完整。只有中小企业决策层拥有正确的税收筹划概念,树立牢固的筹划风险意识,才会对会计处理行为进行一系列过程的规范,同时这也是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条件,它可以为提高税收筹划成果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普遍存在的风险。

(二)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紧密关注税收政策的调整及变化。

国家税收政策总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产业的发展中做出调整与变化。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应当紧密关注税收政策,根据税收政策与企业经营活动及范围之间的相互联系,保证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寻求合理避税的机会点,从而减少纳税成本,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需要不断关注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把握税收政策的调整手段,在全面掌握国家税收政策的基础上,规避税收筹划的风险。千万不能只顾税收政策的局部信息,否则将导致税收筹划因政策变化原因全盘崩塌。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建立一套与国家税收政策紧密联系的信息筹划系统,当中国税务类的报刊刊登国家政策的变动情况时,中小企业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其变化的具体情况,从而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保证企业的税收筹划进程合法合理顺利进行。

(三)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素质,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税务机关执法人员的素质提升问题,不在中小企业的能力范畴内。但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企业自身筹划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其他综合素质来保证税收筹划的科学合理性。税收筹划是一项专业性较强,但涉及领域较为广泛的财务工作。它需要筹划人员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比如:税法、财务管理、金融贸易等等。也就是说,筹划人员不仅要熟悉法律法规,国家各项税收政策,还要懂得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知识。才能在国家税收政策有效的时段内,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筹划方案。

(四)以实现企业整体效益为宗旨,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中小企业为了保证整体效益的实现,必须将成本效益原则贯彻到底。因为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任意过程,企业都需要消耗大量资金与资源。而只有将这些消耗的资源费用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才能控制好税收筹划过程中的成本使用,才能保证实施税收筹划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成本,从而满足中小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初衷要求。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并不只是一味要求在不违法的基础上减少税收,而是通过税收筹划的有效开展,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拉升至最高。因此,中小企业在选取税收筹划方案时,要根据成本管理带来的效益原则,将眼光放在能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税收方案上。

参考文献。

[1]聂秀萍,郭楚童,李俊.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与防范控制[j].金融经济,20xx(24).

[2]李金岩.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商业经济,20xx(12).

[3]陈默.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与防范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xx(9).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六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本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税收政策为导向,在对税收法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统筹策划获得财务利益的行为。税收筹划具有以下特征:

1.税收筹划是一种理财行为,为企业财务管理赋予了新的内容。传统的财务管理研究中,主要注重分析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如纳税人进行项目投资时,投资收益要在税后的基础上衡量,在项目研究和开发时,考虑相关的税收减免,这将减少研究和开发项目上的税收支出,而这些增量现金流量可能会使原本不赢利的项目变得有利可图。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经营活动会涉及多个税种,所得税仅为其中的一个。税收筹划正是以企业的涉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税收缴纳等各方面,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环节密切相关。这就要求企业要充分考虑纳税的影响,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统筹安排,以获得财务收益。

2.税收筹划是一种前期策划行为。现实经济生活中,政府通过税种的设置、课税对象的'选择、税目和税率的确定、以及课税环节的规定来体现其宏观经济政策,同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投资者或消费者采取符合政策导向的行为,税收的政策导向使纳税人在不同行业、不同纳税期间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税负差别。由于企业投资、经营、核算活动是多方面的,纳税人和纳税对象性质的不同,其涉及的税收待遇也不同,这为纳税人对其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等纳税事项进行前期策划提供了现实基础。税收筹划促使企业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情况权衡选择,将税负控制在合理水平。若企业的涉税活动已经发生,纳税义务也就随之确定,企业必须依法纳税,即纳税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这样税收筹划便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税收筹划是以经济预测为基础,对企业决策项目的不同涉税方案进行分析和决策,为企业的决策项目提供决策依据的经济行为。

3.税收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合法性是进行税收筹划的前提,在此应注意避税和税收筹划的区别。单从经济结果看,两者都对企业有利,都是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采取的目标明确的经济行为,都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利益。但它们策划的方式和侧重点却存在本质的差别;避税是纳税人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利用税收制度和征管手段中的一些尚未完善的条款,有意识地从事此方面的经营活动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侧重于采取针对性的经营活动;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以税法为导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筹划,侧重于挖掘企业自身的因素而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的筹划活动。避税是一种短期行为,只能注重企业当期的经济利益,随着税收制度的完善和征管手段的提高,将会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而税收筹划则是企业的一种中长期决策,兼顾当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符合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具有更加积极的因素。从这方面看,税收筹划是一种积极的理财行为。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在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和依法经营的前提下,应从维护自身整体经济利益出发,谋求长远发展。税收作为国家参与经济分配的重要形式,其实质是对纳税人经营成果的无偿占有。对企业而言,缴纳税金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流出,抵减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税收筹划决定了企业纳税时可以采用合法方式通过挖掘自身的因素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样企业在竞争中进行税收筹划活动便显得极为必要。

二、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税收筹划涉及到企业与税收有关的全部经济活动,在财务。

[1][2][3][4]。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七

企业投资活动中税收筹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第一,对企业的筹资途径进行筹划。资金可以是本金也可以是其他途径筹集的资金;第二,企业投资方式的税收筹划。主要包括通过新建生产线或者兼并、转让以及资产置换等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和通过长短期股票投资,债券投资以及国库券投资等方法实现的间接投资;第三,企业对投资的地域实施税收筹划。涉及国外投资时需要注意国外的文化及风俗,国内投资也需要注意各地不同的政策及民风习惯等。例如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在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上就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第四,企业对投资项目实施的税收筹划。基本上很多国家都与我国一致,在投资活动上会给予企业一定的照顾以及优惠政策方面的倾斜,所以,企业在投资之前应结合自身的情况,从宏观上适应国家的政策,从微观上改变自身的的投资方向及投资项目;第五,企业对投资经济实体形式实施的税收筹划。因为企业的形式不同,税收负担也不尽相同,就比如我国对公司企业与合伙企业就实行不同的纳税规定。公司企业取得的利润在分配环节征收所得税,税后利润分配给投资者时,投资者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伙企业的利润不交企业所得税,只征收合伙人分得收益的个人所得税。

在尊重税法的相关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对企业自身财务及人事做出相应的调动,实现缴税的最低化,达到企业效益最高化是税收筹划对企业投资最明显的好处亦是企业投资最根本意义的所在。

1、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在投资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使企业朝着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运行,在筹划运行的过程中对原有的公司发展方向等进行调整,设计出合理人事布局,有效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从资金运作、财务政策、会计核算以及税收政策等多方面进行考究,合理化税收筹划相关内容,促进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加速企业增收。

2、适应市场经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竞争力激烈的时代,只有提高自身竞争力,使自身具备更多的优势,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企业应该用理性的眼光,科学的方法设计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促进企业税后利润增加,有助于企业积累,满足负税强的投资方案,才能帮助企业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为企业能在时代浪潮中更好地、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保障。

3、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风险是影响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的存在甚至能导致一个企业走向衰亡。在投资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将帮助公司进行风险最低化的实现。税收筹划中确定的投资方向需要与国家经济、政策等的宏观发展方向一致,只有在国家经济、政策的保驾护航下,企业投资的风险才能大幅度的降低,才能进入一个相对而言较为良性的循环运营生产过程。

在经济浪潮的带动下,一大批的企业随即出现,企业关注企业效益,自然会进行投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然而却往往忽视税收筹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导致投资失败甚至是公司破产倒闭的问题,那么企业投资中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究竟有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宏观政策造成的风险。这类风险又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家,另一方面是来自于企业的。来自国家方面的风险主要指国家为了更好地发展自身经济,会对现存的法律以及相关鼓励保护政策进行调整,进而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来自企业自身的风险主要指企业在进行政策选择的过程时,由于不了解国家政策的宏观发展方向,或是对国家政策相关认识的偏差,继而选择了不恰当的政策,最终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第二,税务行政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是降低税率,这点在最终产生的效果上与偷税漏税是完全等同的,但是税收筹划具备合法性,而偷税漏税却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中国人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而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的界限又比较“模糊”,故而在进行税收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所谓的“度”。

企业在遵守、尊重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施税收筹划具有必要性的特点。因为在税收筹划中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应用最合理的设计和最安全的安排,以实现最小的税负达到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最大的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使在企业生产管理、稳健发展是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要求。

1、全面考虑问题,以提高企业收益为根本目的。减少企业纳税,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消耗,提高企业收益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一方面必须对税收筹划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预期,只有预期的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税收筹划方案才能实施;另一方面,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某个单一的税收角度出发,因为一种税负的减少有时会导致另外一种税负的增加,因此在税收筹划时需要纵观全局进行考虑。

2、税收筹划需要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在综合考虑了企业自身情况之后做出的税收筹划往往都比较适合提高企业收益,但是一个企业想要稳健长远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保证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一个企业若是单纯考虑自身效益,置法律于不顾,或者认为现行法律中还存在漏洞,抱着钻法律“空子”的想法,更有甚者直接进行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必将影响企业的发展。

3、从考虑企业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企业经营的长远性和企业发展的整体性是投资活动中另一个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盲目追求低税负而不考虑未来,不考虑国家相关政策是否存在改动的可能,有可能导致企业在发展的后期被迫接受更为沉重的税收负担,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筹划时也需要从这一角度考虑。

总的来说,企业投资活动的税收筹划问题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仅关系着企业节税问题也关系着一个企业能否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继而关系到企业能否稳健的在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八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应归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的,即为实现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因此,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税收筹划引起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

随着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收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方案的实施付出费用,以及会产生因选择此方案而放弃彼方案的机会成本,只有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费用和机会成本时,这个方案才是合理的方案。一项税收筹划方案是多种方案的优化选择,税负轻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可见,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方法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结合各因素的影响来综合考虑。

1.税收筹划应符合税收政策的精神。税收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针对税收分配关系设定的基本方针,而税收法律、法规是税收政策的载体。从立法者的意图来讲,税收政策主要分为:(1)鼓励型税收政策。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出口退税;高薪技术产业和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所得税优惠;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优惠;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两免三减半”政策和再投资退税;个人所得税中对专项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储蓄免税的优惠等。(2)限制型税收政策。这种税收政策是国家基于产业导向、环保要求、供求关系、引导消费等目标所作出的税收限制。如消费税中提高了对粮食类白酒和甲级香烟的税率;《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加强了对广告费、赞助费、罚款罚金等税前扣除管理;关税中对限制进口的产品采用高关税率等。(3)照顾型税收政策。这种税收政策体现了国家对老弱病残者的照顾、对低收入阶层的优惠、对突发事件或意外灾害的救助等。因此,开展税收筹划应主动响应鼓励型税收政策,尽量回避限制型税收政策。由于税收政策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开展税收筹划还必须掌握税收政策的精神实质和发展变化动态。

2.税收政策的差异性是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政策的差异性是税收筹划的前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国际之间,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存在利用国别税收政策的差异在国际间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2)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我国的西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采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皆可为税收筹划提供广阔的空间;(3)同一个国家内的`各税种间亦存在税收筹划的空间,可以通过筹划加强税种间的组合优势;(4)在同一个税种内也可进行税收筹划,如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等皆可以进行筹划。

三、规范化和法律化是税收筹划发展的关键。

[1][2]。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九

:本研究着重分析了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探讨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原则,最终提出了延时纳税和优化企业税收负担的应用方式。

:税收筹划;企业财务管理;筹划原则。

税收筹划最早出现于1935年英国的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这一事件中,其中汤姆林爵士对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合理避税进行了首次阐述,并赢得了法律界的一致认可。自此之后税收筹划逐渐兴起,税收筹划在七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得以规范,内涵得到不断扩充。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指的是通过合理的法律手段,调整企业内的经济安排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税收的产生,因此税收筹划也被称为“合理避税”。目前,经过长期的市场运作和发展,税收筹划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操作标准,有关税收筹划的定义和条款已然形成标准。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为企业减轻投资的风险,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此外对于改善企业经营模式,优化产能布局,促进企业改革,减少税务缴纳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税收筹划对于维护企业和国家财政收入之间的平衡还起到了杠杆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合理的税收筹划能够增加企业产品营收,提高产品利润率;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税收筹划最重要的作用;经过税收筹划可以促进企业重组,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更大的企业营收;通过税收筹划可以促进财务策划的运用,实时分析企业的未来收益和成本估算。税收筹划与企业的资金活动密不可分,通过合法的程序减少企业的税收数目,减少资金流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创收的最大化。

1.合法原则。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理避税,较少税务支出。实际的操作中可表现为税收筹划需要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逃税;税收筹划不能违反其他有关的经济法规;税收筹划需要随着法律的更新和做出相应调整,当有关税收筹划的法律文件进行更新时,需要严格比对,调查出是否影响到现有的税收筹划过程,一旦有影响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新的税收筹划的设计。

2.符合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一切的财务筹划都是为企业的发展进步服务的,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进行财务筹划是需要考虑到要将企业价值发挥的最大,提高企业的产品利润率,获得节省税收的好处。对于企业的产品生产,应选择产品赋税较低,税收成本较低的部分,提高产品的资产回流;选择税收缴纳延迟的产品,在进行税收缴纳前的一段时间,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笔资金进行再次的生产和销售,获得更大的企业利润。这两种方式都是为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减少纳税不代表可以提高企业的营收和成本的降低。例如在税法中企业负债利息是在企业所得税之前扣除的,对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十分有利,但随着负债比例的上升,企业的各项运营风险也随之提高,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资本收益的提高。因此在进行收税筹划时,还应考虑到财务管理的总目标,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进行企业的税收筹划。

3.服从财务决策的安排。企业的税收筹划应该紧密联系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利润分配等过程,服从财务决策的安排。脱离企业财务决策的企业税收筹划是不具有科学性的胡乱筹划,是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非理性筹划,例如某些产品的出口销售可以带来更大的利润和更小的税收负担,如果不细致认真的考虑到出口市场中的产品接受能力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只考虑到出口带来的利润,就有可能导致错误的营销策略。4.优化经营成本。在进行税收筹划方案的选择时,需要综合考量。一方面,企业税收筹划需要将企业整体的税收负担降低,不能仅仅着眼于其中的一两项税种,应该从整体考虑将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降低;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到资金的时间利用价值,需要进行长远的资金估算,不能为节省眼前的税收负担,而不考虑到未来可能更加繁重的税收负担。同时要考虑到金钱的时间价值,将现有的资金和成本核算折合成现值来综合考虑。

5.提前进行筹划。企业的税收筹划具有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估的特性,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考虑到未来国家政策及相关法律的走向,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投资进行事先的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减少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在税收负担已经产生的情况下,再进行税收筹划是无法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的。

1.延时纳税。延时纳税充分利用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在这段时间内银行提供了一笔巨额的无息贷款。由于在企业短期的经营发展中,企业的税收负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且企业的会计政策又相对固定,企业所得税缴纳日期相对固定。在这一期间,企业可以利用这笔资金进行额外的货物流通和生产经营,可以进行新一轮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2.优化企业税收负担。采用税收筹划可以针对有税收优惠的经营活动或者对纳税节点进行控制,实现直接的财务节省。例如对于徘徊在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之间的小微型企业,就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纳税方案,找到符合企业发展和税收负担最低的平衡点,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法筹划,要符合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服从财务决策的安排,优化经营成本并提前进行筹划,再具体的税收筹划的应用中利用延时纳税的特点,进行企业再创造再生产,同时优化企业税收负担,合理选择适合的纳税方案。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十

摘要:税收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经济环境要素和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变量,对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因此,从税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出发,研究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实现税收筹划有遮光反而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税收;筹划。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依法纳税是企业(纳税人)的应尽义务。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款的支付是企业资金的净流出。为了减轻税负,企业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少缴税、免缴税或延缓缴税。正是在这种直接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税收筹划应运而生。不具备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就无法进行税收筹划,也不允许熟手筹划的存在,而已但具备了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

税收筹划德牧的在于节约税收成本,惊醒税收筹划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以求取最大效益,同时尽可能降低輧水风险。税收筹划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税收筹划是一种理财行为,为企业财务管理富裕立新的内容。传统的财务管理研究中,主要注重分析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如纳税人进行项目投资时,投资收益要在税后的基础上衡量,在项目研究和开发时,考虑相关的税收减免,这将减少研究和开发项目上的税收支出,而这些增量现金流量可能会使原本不盈利的项目变得有利可图。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经营活动会涉及多个税种,所得税仅为其中的一个。税收筹划正是以企业的涉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税收缴纳等各方面,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环节密切相关。这就要求企业要充分考虑纳税的影响,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统筹安排,以获得财务收益。

前期策划者表示实现规划、设计、安排的意思。企业的纳税行为相对于其各项经营行为而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企业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有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义务。收益是鲜活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这在客观上为企业提供了纳税前作出事先筹划或安排的机会。

合法性是进行税收筹划的前提,在此应注意避税和税收筹划的区别。但从经济结果看,连着都对企业有利,都是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采取的目标明确的经济行为,都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利益。但他们策划的方式和侧重点却存在本质的差别。避税是纳税人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利用税收制度和征管手段中的一些尚未完善的条款,有意识的从事此方面的经营活动达到少缴税款的母的,侧重于采取针对性的经营活动;税收策划师纳税人以税法为导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惊醒筹划,侧重于挖掘企业自身的因素而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的筹划活动。避税是一种短期行为,只能住中企业当期的经济利益。随着税收制度的完善和征管手段的提高,将会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而税收筹划则是企业的一种中长期决策,兼顾当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符合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而且还符合国家的立法意图,具有更加积极的因素。从这方面看,税收筹划是一种积极的理财行为。

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对财务管理意义重大。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是衣服和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的,不仅有利于正确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有这充分的理论根据,而且对于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我国企业而言,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尤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资金、成本和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要素。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围绕资金运动展开的,牧的诗为使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首先,企业在京性格像财务决策之前,进行合理细致的税收筹划有利于规范其行为,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是整个企业的经营、投资行为合理、合法,财务活动健康有序运行,经营活动是限量型循环。其次,策划活动有利于促使企业精大细算、节约支出、减少浪费,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营效益。第三,税收筹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税收的法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的实用性、相对的规范性和严密性。企业要达到合法“节税”的目的,必须依靠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只有如此,才能使筹划的方案得到最好事先。因此。开展税收筹划也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加强财务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标的组织,追求税后利润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企业增加李瑞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提高效益;二是减轻负担。前者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虽有所作为,但潜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企业税收瞅瞅话正是在减轻水分、追求税后利润的动机先产生的,通过企业成功的税收筹划,可谓一再投资一定的情况下,为企业带来不少“节税”效果,更好的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在税收瞅瞅华夏的企业由小结构重组,能促进企业迅速走上规模经营之路,规模经营往往是实现李瑞最大化,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最终目标的有效途径。

企业减轻税负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家具,这种欲望愈加强烈。如果在理论上和时间中已经有了何方减轻腹水的空间,那么企业就没有必要不择手段铤而走险,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企业就会把自己的减税行为控制杂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维护自身何方权益:林一方面又促使企业在谋求合法税收利益的驱动下,主动自觉的学习钻研税法和旅行纳税义务,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税收法律意识。

税收的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约束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经济环境要素和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变量,税收对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法挥了重要作用,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在具体进行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活动中,必须在两者中进行权衡和综合考虑。税收筹划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税收筹划的目标实施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而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是通过运用各种财务手段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十一

众所周知,税收筹划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因而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全面了解到相关的税收法规,同时充分掌握自身的运营情况,并且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借助税收筹划的方式,减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负担,从而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1.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土地增值税是指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产权,取得增值收人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对于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土地增值税实行的是差别税收待遇,按照商品房销售增值额的高与低来采取差别累进税率,并且增值率与税率成正比。这就是说增值率越高税率则越高,此时应多征收税款;反之,增值率越低税率就越低,此时应少征收税款。

2.土地增值税的征收以及缴纳管理。

在项目尚未办理竣工结算之前,纳税人要按照商品房预期的销售收人及按照税务部所规定的税率来预缴税款,等项目全部竣工以及结算之后,并且已将商品房销售出去,然后再清算整个项目应该缴纳的土地增值税。虽然部分房地产企业设置了账簿,但是由于成本原始凭证不齐全、费用开支不合理等,因此税务机关无法对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人以及应该扣除项目的具体金额加以明确,此时主管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核定征收的纳税方法。

3.计算土地增值额。

土地增值额=转让商品房的销售收人—(建造成本—已经计人开发成本的借款利息)*1.3—与转让商品房销售收人有关税费。其中,在计算土地增值额中所扣除的项目如下: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所支出的各项间接费用、税金以及其他;房地产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关税等。

4.土地增值税额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要先计算出增值额和扣除项目金额,继而确定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方法。首先,如果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小于或者等于50%时,此时土地增值税额=增值额*30%;其次,如果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大于50%小于100%时,此时土地增值税额=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s%;再次,如果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大于100%小于或者等于200%,此时土地增值税额=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15%;最后,如果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大于200%时,此时土地增值税额=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35%。上述公式中所出现的5%代表二级速算扣除系数,15%代表三级速算扣除系数,35%代表四级速算扣除系数。

5.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当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小于扣除项目金额的20%时,应该子以免征。普通标准住宅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远远超过了1.0;单套建筑面积没有超过120平米;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平均交易价格的1.2倍。对于合建方,一方出土地,另一方要出资金,一同合作建造,当建成之后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房自用,可以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由于国家建设的需求来依法征用以及回收的房产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

1.筹划借款利息。

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资金主要来自于不同途径的借款,然而借款利息会采用不同方法扣除所计算出来的土地增值税也是不同的。在房地产项目建筑施工期间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该将其纳人到开发成本。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清算土地增值税项目,大多数情况下会将资本化的利息调整为相关的费用,然后再简单的处理这此利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会将已经资本化的利息纳人到财务费用中,然而仅仅是在计算增值额时会扣除这此利息支出。因此税法的规定如下:其一,纳税人要将银行贷款的利息原始凭证提供给主管纳税机关,帮助主管税务机关区分资本化的利息与费用化的利息,那么可扣减的开发费用=实际支付利息+(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以及相关税费+项目实际开发成本)*5%。其二,如果纳税人不能将银行贷款的利息原始凭证提供给主管税务机关,此时就不能正确划分资本化的利息与费用化的利息,那么可扣减的开发费用=(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以及相关税费+项目实际开发成本)*10%。

2.合理提高成本化的管理费用。

房地产企业管理的人事编制可以调整管理费用,由此导致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增值税得以降低。举例而言,某一房地产开企业具有30名管理人员,每一年需要花费300万。在这30人当中有25人参加了项目开发管理这项工作,然后总经办在会议上决定要将这25名工作人员的人事调整为项目部,可以加快项目的开发步伐,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可以促使成本费用支出金额得以增加,并且需要扣除的成本费用也会增多,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应该缴纳的税款。

3.合理策划地下车库。

通常商业地产的高层项目会将一层、二层建造成地下车库,同时在划分车库类型的时候,要按照车库性质将其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有产权车库;第二类,利用人防工程建造的车库;第三类,无产权的车库。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销售额,他们会构建有产权车库,其实从税收这一角度来讲,开发商房地产企业的决策是不正确的。

如果本小区的物业公司是开发商自己所成立的独立法人公司,因此开发商房地产企业要采用人工防工程建造的车库来达到避税的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委托物业公司与车主签订相关的合同,车主获得了多年的车位使用权,但是物业公司可以向车主收取相关的管理费用。

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想要回笼资金,那么就要建造无产权的车库。在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核算以及处理无产权车库的方式。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将单独处理车库,等车库建成之后要将转人到投资性房地产,并且等建成之后也可以出租。

4.筹划出售固定资产以及开发产品。

“固定资产清理”这一科目,然后再进行核算,当清理完固定资产后要将相关净收益纳人到固定资产清理这一科目中。在处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应缴纳营业税金以及附加费,在这一过程中并非会涉及土地增值税。

5.充分利用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销售普通标准商品房时,如果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没有超过20%,此时需要免征土地增值税。增值率影响着普通住宅是否可以免缴土地增值税。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增值额子以调节,或者可以调节可以扣除项目的费用,这样做有助于控制好增值率,有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规避土地增值税。

近几年来,国家税务局开始逐渐细化清算土地增值税的规定,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筹划好税收,提高自身的经营利润,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好的规避土地增值税。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十二

企业税收筹划的本质与真正意义上的避税是有差异的,税收筹划工作满足合法性特征的前提,决定了其筹划行为是合法的,并应该获得相应税务机关以及行政持法部门的认同。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税收筹划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定义,使得其存在的本身就具有一定弹性空间,对于税务持法部门来说,不仅存在行政持法上的缺陷,而且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使得其在判断企业税收筹划行为时缺乏客观公正性,可能会出现企业某种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被判定为违法行为的情况,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二)因政策性调整而形成的风险。

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工作时,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现行税法规定与政策的变化,没有对税收筹划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导致企业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处罚,不仅使企业形象受到了负面影响,而且使企业产生经济风险。这主要是因为税收筹划工作的事先性,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未能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变化以及其他不定因素的改变而及时调整的话,那么可能会导致这一筹划方案失去合法性或是合理性,最后造成税收筹划的失败。

(三)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缺乏专业水平与风险意识。

对于部分企业纳税人而言,普遍缺乏税收筹划意识,加上执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其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一些企业没有配备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就算设置了相应部门和岗位,其从业人员也不具备全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加上其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了解不足,更没有对影响企业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此外,当国家相关税法政策做出变化与调整时,没有及时的了解相关信息,导致其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不合理,甚至可能会与国家相关税法政策相违背,导致税收筹划违法了相关法规。这些都是税收筹划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且专业技能不扎实所导致的税收筹划风险。

(一)规范税务法规以及持法部门的执法行为。

由于我国在税法条款中,还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规章来明确定义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因而使得税收筹划存在的本身具备一定的争议性。这也使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在对企业的税收进行稽查与评审时,出现因执法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导致的,企业某些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被认定为违反税法的行为。针对此种情况的发生,国家应积极修订税法中的相关条款,修正税法中不明确以及模糊的定义,并明确界定企业税收筹划行为的概念,使相关部门在持法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这样既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完善了我国的税收法规。

(二)确保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需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协作与配合,而且需要相关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及时了解国家相关税法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税收筹划方案调整。此外,如果企业的经营以及市场环境发生改变时,也须考虑税收筹划方案的合理性。在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制定时,还应充分考虑该种方案的涉税风险,在遵循国家现行税法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税收筹划方案,并确保其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增强税收筹划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其专业技能。

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与优劣性,取决于相关税收筹划人员的风险意识与专业知识技能。只有具备了风险防范意识且税务知识全面的税收筹划人员,才能够根据国家税法政策来科学设计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并能根据政策法规发生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因此,为了使税收筹划人员能够具备全面的、专业的税务知识、技能以及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来提高相关人员的执业水平,如:组织税务知识培训、后续教育与考核等,并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税收筹划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积累经验。同时,可以成立税收法规研究小组,及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提高其纳税风险防控意识。

(四)做好税收筹划的成本与效益分析工作。

一些企业在实施企业税收筹划时,未能对税收筹划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导致出现了税收筹划的成本明显要比企业节省下来的税收费用高。为了有效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应该客观分析筹划成本与预期收益,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权衡。企业纳税管理人员了解税收临界点,并通过对临界点的把握来降低企业的纳税金额。例如,可以通过确定销售价格的临界点来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税负。企业通过加强对成本效益的分析,可以避免盲目进行税收筹划的行为,进而有效控制税收筹划风险。

总体而言,企业要想有效规避税收筹划风险,不仅需要正确地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以及其基本特征,而且应重视其存在的风险。通过客观评估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政策风险,及时调整筹划方案,提高税收筹划人员风险防控意识,以及执业技能等,从而化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十三

一个国家税收环境的外在表现集中体现在这个国家企业所进行的税收筹划上,税制改制对于企业的盈利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自20xx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可谓是我国税收政策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的税制建设又提高了到了一个崭新的层面。在新的税法环境下,企业应当进行怎样的税收筹划,这已成为我国企业当前所要进行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新税法下的企业税收筹划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以及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免税收入。依据这一规定,企业可以在使用企业内部闲置资产进行对外投资的相关决策时,优先选择购买股票或者购买债券等形式的投资,但是应当以购买国债以及符合相关政策所规定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为进行投资决策所要考虑的重点。在综合考虑投资风险以及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同其他形式的债券以及股利而言,企业进行针对于免税收入项目的投资应当看作是一个比较优质的投资决策。

除此之外,为了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政府在修订新税法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关于鼓励或者限制某些行业领域发展的有关规定。基于这一方面的改变,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也应当选择那些政府鼓励发展而有一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领域进行投资。

每一个企业在设立之初都会面临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供新成立的企业进行选择的组织形式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的组织形式就会对应着不同的税收负担。因此,新设立的企业应当依据自身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税收负担比较轻的组织形式。

例如,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同合伙经营这一组织形式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组织形式既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又要在进行股利分配的时候由股东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伙经营这一组织形式下的业主或者合伙人则只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就可以了。除此之外,新企业所得税法还对汇总纳税的企业进行了有关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不具备法人资格营业机构的居民企业,应当汇总纳税。”这一规定表明:总分支机构形式的企业组织可以将税款进行合并缴纳,而母子公司形式的企业组织就要将各自的企业所得进行分别核算缴纳税款。

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以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者组织为纳税人。当一个企业组织由分公司与总公司组成时,应当是采用汇总缴纳的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的上缴工作,所以,当企业在进行下属公司的设立时,是选择设立子公司还是选择设立分公司,这就会对企业所需要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带来不同的影响。在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子公司是一个能够独立承担责任的独立法人,子公司所取得的企业利润不能并入母公司的企业利润中进行税款的合并缴纳,而是应当依照规定以独立法人的角色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单独缴纳。如果子公司的经营所在地所执行的税率低于母公司所在地的税率时,子公司就可以依照较低税率进行所得税款的缴纳,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组织的税收负担。但是,分公司却不是独立的法人,分公司需要将自己的企业利润同母公司的企业利润进行汇总后一同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工作。所以说,不管分公司所在地的税率是高还是低,都不会对企业组织的税收负担产生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企业可以根据总分公司与母子公司在纳税方面的不同规定进行企业组织形式的科学安排,以达到降低企业组织整体税负水平的目的。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方面都做了很大的调整。

4.1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计税工资标准,企业均可以按照工资以及相应的职工福利费的实际支出据实扣除,从而缩小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差距。当然,新企业所得税法同时也规定,工资支出应当真正具备真实性以及合理性,否则税务机关就有权调整工资的扣除数。

4.2新企业所得税法放宽了广告费用的列支标准、捐赠扣除标准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条件。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公益性捐赠的扣除限额放宽为年会计利润的12%,这一规定不仅使企业费用的计算更加简便,而且使企业捐赠公益事业越多,获得的税收优惠也越多,这无疑也会提高企业捐赠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由于20xx年实施的新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同以前相比,名义税率会下降8%,因此企业应合理调整经营方案。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对不同档次的税率进行了整合,但仍然保留了对小型微利企业实行较低的税率,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的预测,在权衡之下,可将有限的盈利水平控制在限额以下,以期适用较低的税率。如处于小型微利企业临界点的企业应尽量往小型微利企业界定标准靠拢,以适用20%的低税率;对于现有将高新技术仅作为部门核算的公司,应将高新技术业务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以适用15%的税率。对于有分支机构的企业而言,如果总分支机构都有盈利,且分支机构的盈利水平较低,可考虑将分支机构设为子公司,以争取较低的税率,降低集团总体的税负。

新所得税法下企业税收筹划不应当仅仅是税收筹划人员的“孤军奋战”,它需要社会多个领域内方方面面的协调与配合,要多用、快用对涉税利益和非税利益都较大的税收筹划方案,充分考虑机会成本问题。除此之外,我们所进行的企业税收筹划也不应当忽视涉税风险,要在收益与风险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从而争取更大的财务收益。掌握和理解新税法关于反避税的相关规定,避免税收违法行为的出现与发生。企业税收筹划的本质就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寻求企业行为与国家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成功的税收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使国家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对国家、对企业都有利。因此,国家对税收筹划持鼓励态度,税收筹划将成为企业经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论文篇十四

小微创业企业的税收筹划是指对小微创业企业的涉税事项进行筹划,具有可操作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小微创业企业在我国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国税收政策也给予小微创业企业颇多优惠政策。但由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对政策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对小微创业企业的税收筹划运用很少,导致许多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很大。文章利用具体案例,从筹资、投资、运营、分配四个阶段对企业分别进行税收筹划,做好涉税事项的事前筹划,事中控制,从每一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企业运营情况,合理避税,达到不仅是税负最小化,更重要的是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小微创业企业,简而言之即市场上的小型、微利的创新型企业,是为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而单独将小微企业从中小企业中定义出来,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多为具有某项专业技能、想法新颖活跃的人,他们擅于从市场上发现新的商机,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所以创业企业一般具有发展方向新颖,从业人员独立自主,所属行业灵活多变等特点。企业的税收筹划途径有很多,企业可以利用税收法规和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一般来说,可以进行纳税人身份筹划,筹资方式、经营方式筹划,以及针对不同税种进行筹划。对小微创业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要充分掌握该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方向,从全局出发,对企业的所发生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活动等各项涉税事务进行合理安排,而不只是单靠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本文则是从企业的初创期开始,在企业的筹资、投资、运营、分配四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和事前安排,对企业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依据相应的政策法规做出合理筹划。

(一)案例背景。

1.企业情况简介a企业是一家由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而成立的小微企业,企业资产规模小,成本低,正处于创业的起步阶段。从业人数20人,资产总额500万,在大学期间企业创立团队参加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获得一等奖,有20万元的奖金作为企业的起步资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12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例为6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8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例为40%,具有基本的会计核算体系,每年企业最大的支出是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经费,预计每年研发费用约为100万,政府资助资金占23%,企业资金缺口很大。2.a企业发展概况a企业正处于创业筹措阶段,整体来说企业的资金总需求不大,但是企业的创立人是大学毕业生,没有可靠和广泛的资金来源,所以创业初期的资金支持是企业目前比较棘手的问题,这时政府的资助力度也会比较大,资助效应也最为显著。当企业渡过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规模逐步扩大,资金总需求也会呈几何增长的趋势,这时依靠政府资助这种单一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迈入成长期和成熟期,亟需建立一个更加多元化和流动化的融资体系。

1.筹资方式的选择a企业属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企业,最能直观运用的筹资方式是政府的直接资助,创立人只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就可以积极享受政府为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而推出的一系列税收支持政策。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小微创业企业也可以寻求创业投资企业的帮助,创业投资企业不仅可以为新兴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在专业技术知识、市场信息等方面为其提供指导,帮助小微创业企业更好地经营企业,并且逐步扩大其资产规模,以能够成功上市。2.资本结构的选择小微创业企业规模小,管理制度也不完善,a企业处于创业的起步阶段,股票融资方式很难实行,所以股权资本占比一般较小甚至为零,所以在初创期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并且债权筹资的筹资成本较低,是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支付债务利息,这对于初创期企业投资成本大、销售额较小的情况非常有利。

1.投资行业的选择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税收政策,选择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进行投资,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a企业创业者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国家的政策导向,选择成立从事软件开发的科技型企业。2.投资地点的选择在a企业所涉税种中,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会因为不同的城市、地区而有所不同,所以如果把企业的注册地址设立在农村、郊区、乡镇等地,其所涉及到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就会比设立在城市要低一些,另外房屋的修建或者租用成本也会更低。

1.纳税人身份的选择a企业是自主创业的小微企业,在注册企业法人时,选择大学生作为法人代表,可以享受国家的很多税收政策支持。可以选择成立自然人合伙企业,只缴纳个人所得税。a企业虽是小微企业,却不一定要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小微创业企业也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比如通过企业的合并、重组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就可以享受增值税的进项扣除。2.销售方式和采购方式的选择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有不同的销售方式,选择合理的销售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达到递延纳税的效果,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一个企业的销售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折扣销售、代理销售、赊销、分期收款、预收货款等。针对a企业的产品类型,可以选择赊销或分期收款,这样不但可以获得应交增值税税款的时间价值,同时也可以避免税款的损失。也可以选择预收货款的方式,发出应税产品的当天才是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开始时间。3.期间费用的筹划在创业初期,就需要对企业的开办费用进行税收筹划。企业初期的开办费可以在成立之后开始经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长期待摊费用进行处理,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也可以进行选择,例如年数总和法,也称加速折旧法,可以快速回笼资金,a企业在前期利润较少,后期发展起来利润会逐步升高,适用于加速折旧法。在运营期间,尽可能地把一些收入合理转化为费用支出,也可以适当雇佣兼职人员,扩大工资支出。可以收集差旅费发票进行报销,作为管理费用核算。

对企业的分配方案进行筹划,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对于职工和经营者本身的利益也有一定好处。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据实扣除。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每月有3500元(或4800元)的免征额,超出部分再按照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进行征收,所以员工工资可以每月分配3500元,多余的部分可以累积在年底以年终奖的形式发放,也可以在每年的最后一季度统一发放,或者将工资转化为福利发放,这样可以在总体水平上降低员工的税收负担。

(一)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

小微创业企业具备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活力,年轻是它们的优势和普遍特征,但也正因如此,小微创业企业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够健全,没有认识到税收筹划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职责,更是整个企业运营系统的共同责任,每一个部门都有联系。很多小微创业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会计人员和会计部门,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

随着企业对税收筹划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市场上对于从事税收筹划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中国的税收筹划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够成熟,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人员对税收筹划的了解不够深入,企业内部对职工的继续培养不够重视,社会上专门从事税收筹划代理的机构也很少,因此市场上十分缺乏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

(三)企业缺乏对税收法律法规的认识。

本文案例中分析的是一个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小微企业,这类企业不仅负责人对税法不甚了解,财务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对于最新的税收政策更是没有及时地进行学习,导致企业在处理涉税事项时,不能够准确地把握和运用税收政策法规。

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操作性风险、合规性风险,政策风险。操作性风险是指企业在对涉税事项进行税收筹划时,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风险。合规性风险是指由于企业里专门负责税收筹划的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了解不够透彻,导致错误理解了税法或者违反税法进行操作而带来的风险。政策风险是指在税收筹划期间,由于税收政策的变动,没有及时更改税收筹划方案,而导致的错误筹划或者不是最优的筹划。

(一)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

小微创业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但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前提是有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和准确财务信息,这样才能针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情况进行税收筹划。所以企业自身应该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配备专业分管的部门和人员,为税收筹划打好一个制度基础。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企业要进行一个完整的税收筹划,首先管理层应当具有正确的税收筹划意识,税收筹划不是偷税逃税,是采用合理的安排规划,使企业达到延迟纳税或者整体税负最小化的目标。其次,要培养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企业内部要鼓励财务人员继续学习财务和税务知识,实时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社会也应当培养专业人才对企业的`税收筹划进行指导,建立中介机构,帮助企业进行合理避税,规避税收风险。税务局也应该及时将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普及,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政策。

(三)加深对税收法律法规的认识。

法律法规总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的,税收方面的政策法规更是不断地推陈出新,而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也会有相应的不同的政策制度,只有在熟悉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及时地掌握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经济支持政策,准确地掌握政策的内容和方向,才能制定出最符合实际和最有利的税收筹划方案。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能存在三种风险:操作性风险、合规性风险和政策风险。针对操作性风险,企业应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筹划方法和报税流程的掌握,在筹划过程中也要小心谨慎,做好每一步的分析和安排,避免出现失误。要避免合规性风险,要求企业吃透税收法律法规,加深对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会计法律制度的理解,保证筹划的合理合规性。而政策风险则需要在筹划初期了解清楚政策实施的开始以及结束时间,合理安排企业的经济活动,并且时刻关注最新的政策规定,及时作出调整。

[1]邹函赤。“营改增”企业税收筹划案例分析[j].财税金融,2014(07).

[2]何云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胡瑜。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分析———以浙江省永康市为例[d].上海海关学院,2015.

[4]王霞。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研究———以a企业为例[d].大连海事大学,2015.

[5]肖鑫哲。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6]-sibilityandtaxplanning[j].social&legalstudies,2015(0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916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