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3:28:13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优秀15篇)
时间:2023-12-06 13:28:13     小编:文锋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范文中展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一

一、活动目标。

1、观察爬行植物,认识几种常见的攀爬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借助提问的线索,学会有序的观察观赏植物和果蔬类爬藤植物,了解爬行植物的攀爬特性。

3、能认真的观察植物,快乐的表演小手爬。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收集各种爬行植物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螃蟹歌》。

(二)教师模仿螃蟹爬。

1、师:小朋友,你来猜一猜,这是谁在爬阿?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爬?

2、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启发幼儿仿编儿歌。

(三)观察《幼儿用书》,感知各种爬行的植物。

师:除了动物会爬,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会爬的植物呢!你知道哪些植物会爬吗?

(四)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各种爬行的植物。

(1)幼儿自己看图阅读画面,在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看到的爬行植物。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探索爬行植物攀岩爬墙的特征。

师: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它长在什么地方?

师:这种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生长的?

师:你觉得它爬的高吗?如果没有墙,没有支架它能爬上去吗?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攀爬植物,说说:这些攀爬植物是依靠什么爬上去的?

这些植物的末端有什么?猜一猜,看一看这个卷须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小动物是用脚右路或爬行的,爬行植物末端的卷须就是植物的小吸盘,它们不停生长并紧紧地吸住墙体和支架向上攀爬。

(五)启发幼儿想一想。

教师小结:爬行植物的品种很多,它们都有长长的可以攀岩的藤。在爬行植物中有绿色叶片,红色叶片的爬山虎和能开花的紫藤这些观赏植物;有葡萄的藤,习惯的藤这些水果植物;还有葫芦藤,丝瓜藤这些蔬菜植物。观赏植物一般种植在墙边和廊檐下,供人么观赏乘凉;水果和蔬菜植物一般是搭支架让植物向上攀爬伸展,在长长的藤上结出更多的果实,或者种植在农田里,让长长的瓜藤满地爬行,结出更多更大的瓜果,供人么品尝。

(六)讨论活动:你还知道哪些爬行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用?

(七)音乐活动《小手爬》。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小手爬》,改变音乐的节奏,带领幼儿进行小手慢慢爬和快快爬。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二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怎样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课件—植物的过冬准备。

2、图片—冬天的树,稻草。

3、记录纸,彩色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

你感到气候有什么变化吗?

2、教师:这么冷的天气,花草树木会冻死吗?植物们准备好怎样过冬天了吗?

1、教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小朋友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

(1)观察大树。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2)教师:请小朋友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3)观察小草。

4、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组织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过冬有几种方式?

(四)帮助幼儿了解植物过冬的各种方式。

1、教师:冬天到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掉下来,常青树的叶子仍然还是绿色的;落叶对树木过冬有帮助吗?(减少水分蒸发、落叶能化为肥料、营养树根)。

2、教师:小草是什么颜色?它冬死了吗?(有的小草根已经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种子,有的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还会发芽。)。

3、教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三

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

重难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一、探索不同的'线,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几条线?”(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视频: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

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教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在先进的纺线过程。

教师: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

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

教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

鼓励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

四、我是小小纺线师。

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

幼儿按照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

(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

五、五彩线。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漂亮的颜色。

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

鼓励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四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机体,均属于生物。生物应分为几个界,把能固着生活和自养的生物称为植物界,简称植物。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几篇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植物范文,希望能帮到你哟。

活动目标。

1、认识更多的植物。

2、为植物做卡片。

3、欣赏几种有趣的植物。

4、种植一种喜欢的植物。

5、介绍植树节。

活动准备。

几种植物的图片(梅兰竹菊)、一盆含羞草、有关植物(如猪笼草)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小朋友,你们认识哪些植物?

2、小朋友们请把你们认识的植物画出来,并把它们介绍个大家。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来看看是什么植物?(出示植物的图片)。

二、活动进行中。

1、让小朋友根据图片说出梅兰竹菊分别有哪些特征;。

2、介绍梅花、兰花、菊花分别在哪个季节开放;。

3、带小朋友在幼儿园以及周围参观植物,介绍植物特点;。

5、给小朋友观看有关植物的视频,如猪笼草食虫过程等。

三、回家任务。

1、让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为幼儿园里的植物制作介绍卡片,挂到相应的植物上;。

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

四、活动后续。

1、观察小朋友们种植的植物,一段时间后带到幼儿园,大家共同欣赏;。

2、鼓励小朋友们在每年的植树节都进行植树活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怎样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课件—植物的过冬准备。

2、图片—冬天的树,稻草。

3、记录纸,彩色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

你感到气候有什么变化吗?

2、教师:这么冷的天气,花草树木会冻死吗?植物们准备好怎样过冬天了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植物,并记录植物现象。

1、教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小朋友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

(1)观察大树。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2)教师:请小朋友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3)观察小草。

4、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组织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过冬有几种方式?

1、教师:冬天到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掉下来,常青树的叶子仍然还是绿色的;落叶对树木过冬有帮助吗?(减少水分蒸发、落叶能化为肥料、营养树根)。

2、教师:小草是什么颜色?它冬死了吗?(有的小草根已经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种子,有的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还会发芽。)。

3、教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

活动目标:

1、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对植物生长变化感兴趣。

2、观察感知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了解向日葵种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对身边的动植物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

心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按变化排序经验。了解平时吃的葵花籽是向日葵的种子。

2、物质准备:有关向日葵的视频3、

教育。

挂图《领域活动、科学、向日葵》。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谜语: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像太阳,籽香又香。(谜底:向日葵)。

三、引导幼儿观看有关向日葵的视频,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1、出示教育挂图《向日葵》,引导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和朝阳的特性。

2、出示《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a、引导语: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你认为这些图怎样排列更合适,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b、提问: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向日葵是怎样长大的呢?

四、品尝用向日葵种子制作的食品,感知向日葵与人们的关系。

1、引导语:你们尝过葵花籽吗?好吃吗?

2、幼儿与教师一起品尝用葵花子制作的食品,边品尝边交流食品的味道。

3、讨论:向日葵种子做得食品可以吃,向日葵的种子还能做什么?

五、种植与记录引导语:春天到了,我们有这么多向日葵的种子,大家一起来种一种,看看到底是不是按照我们知道的过程长大的。大家要细致地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过程,做一个很棒的小小记录员。

六、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种植葵花籽。

一、活动目标。

1、观察爬行植物,认识几种常见的攀爬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借助提问的线索,学会有序的观察观赏植物和果蔬类爬藤植物,了解爬行植物的攀爬特性。

3、能认真的观察植物,快乐的表演小手爬。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收集各种爬行植物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螃蟹歌》。

(二)教师模仿螃蟹爬。

1、师:小朋友,你来猜一猜,这是谁在爬阿?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爬?

2、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启发幼儿仿编儿歌。

(三)观察《幼儿用书》,感知各种爬行的植物。

师:除了动物会爬,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会爬的植物呢!你知道哪些植物会爬吗?

(四)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各种爬行的植物。

(1)幼儿自己看图阅读画面,在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看到的爬行植物。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探索爬行植物攀岩爬墙的特征。

师: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它长在什么地方?

师:这种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生长的?

师:你觉得它爬的高吗?如果没有墙,没有支架它能爬上去吗?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攀爬植物,说说:这些攀爬植物是依靠什么爬上去的?

这些植物的末端有什么?猜一猜,看一看这个卷须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小动物是用脚右路或爬行的,爬行植物末端的卷须就是植物的小吸盘,它们不停生长并紧紧地吸住墙体和支架向上攀爬。

(五)启发幼儿想一想。

教师小结:爬行植物的品种很多,它们都有长长的可以攀岩的藤。在爬行植物中有绿色叶片,红色叶片的爬山虎和能开花的紫藤这些观赏植物;有葡萄的藤,习惯的藤这些水果植物;还有葫芦藤,丝瓜藤这些蔬菜植物。观赏植物一般种植在墙边和廊檐下,供人么观赏乘凉;水果和蔬菜植物一般是搭支架让植物向上攀爬伸展,在长长的藤上结出更多的果实,或者种植在农田里,让长长的瓜藤满地爬行,结出更多更大的瓜果,供人么品尝。

(六)讨论活动:你还知道哪些爬行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用?

(七)音乐活动《小手爬》。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小手爬》,改变音乐的节奏,带领幼儿进行小手慢慢爬和快快爬。

活动目标:

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四人一组)。

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宝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伸活动与“土”交朋友。

让幼儿自由玩土。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五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经历探究捉蚂蚁、观察蚂蚁的过程,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3.经历观察蚂蚁生活习性的过程,感受到观察、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4.用材料制作蚂蚁模型,能准确地表现蚂蚁的外形特点。

5.能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6.在活动中体会应该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1.教具准备:说明蚂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课件或挂图。

2.学具准备:昆虫盒或透明的瓶子、干净的毛笔、放大镜、羽毛、白纸、水槽、石头、水果、饼干、白糖、蜂蜜。

3.制作材料:橡皮泥、牙签或火柴棒。

第1课时。

1.导入。

蚂蚁是我们的老朋友,它现在过的好吗?同学们想不想去看望这位老朋友呢?看望老朋友可别忘了带上它喜欢的礼物,蚂蚁喜欢吃什么呢?(把蚂蚁当做老朋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朋友的身份去探望使学生对蚂蚁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携带礼物既是日常礼仪又为后面的观察做准备。)。

2.你还记得蚂蚁的家吗?还能找着蚂蚁的家吗?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回忆蚂蚁的生活地点,寻访蚂蚁的栖息地,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3.蚂蚁的邻居住着哪些动植物?蚂蚁与它们相处得好吗?蚂蚁的家门口又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蚂蚁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了解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看,小蚂蚁正在家门口玩耍,它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拿出我们的礼物,看看谁的礼物最受蚂蚁欢迎?(让学生观察蚂蚁的食性及偏好。)。

5.我们的礼物太丰盛了,蚂蚁怎样享用这顿美食呢?吃不完的食物它们是怎样带回家的?(观察蚂蚁吃食物及搬运食物。)。

6.我听说蚂蚁最爱学习,特别擅长书法,我们请蚂蚁给我们题几个宇,好不好?(将事前准备好的白纸拿出来,放在蚂蚁窝边,白纸上事前用蜂蜜写上“点燃激情,传递梦想”。这一环节利用蚂蚁的食性写字,既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教育了学生。)。

7.我们已经看望了操场上的蚂蚁,老师想邀请操场上的蚂蚁陪我们一起到花坛上的蚂蚁家做客,好不好?怎样不伤害蚂蚁,并把它请到花坛上?(这一环节着重研究蚂蚁的种群关系,如果操场上的蚂蚁不受欢迎,别忘了将它们送回家。)。

8.快下课了,同学们邀请小蚂蚁到自己家里做客好不好?同学们想一想,请回去住在哪里?用什么去招待蚂蚁?(下课前捉蚂蚁,喂蚂蚁,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观察蚂蚁,另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第2课时。

1.导入。

2.了解蚂蚁的外形。

(1)上一节课蚂蚁送给同学们一幅书法作品,这一节课蚂蚁听说同学们的画画得好,想请同学们给它画一张全身像,看哪位同学画得最像。(让学生凭印象给蚂蚁画全身像。)。

(3)学生交流,老师指导。(可以在水槽中央放置一块石头,让石头在水面上只露一个小尖角,把蚂蚁放置在石头的尖角上,用放大镜观察。)。

投影或实物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

(5)学生交流后,对蚂蚁的形体结构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请一位同学再画一只蚂蚁,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正。

(6)小组合作,做一个蚂蚁模型。(展示、评价作品,进一步认识蚂蚁的形体结构。)。

3.课堂小结。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对植物生长变化感兴趣。

2、观察感知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了解向日葵种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对身边的动植物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按变化排序经验。了解平时吃的葵花籽是向日葵的种子。

2、物质准备:有关向日葵的视频3、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向日葵》。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谜语: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像太阳,籽香又香。(谜底:向日葵)。

三、引导幼儿观看有关向日葵的视频,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1、出示教育挂图《向日葵》,引导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和朝阳的特性。

2、出示《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a、引导语: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你认为这些图怎样排列更合适,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b、提问: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向日葵是怎样长大的呢?

四、品尝用向日葵种子制作的食品,感知向日葵与人们的关系。

1、引导语:你们尝过葵花籽吗?好吃吗?

2、幼儿与教师一起品尝用葵花子制作的食品,边品尝边交流食品的味道。

3、讨论:向日葵种子做得食品可以吃,向日葵的种子还能做什么?

五、种植与记录引导语:春天到了,我们有这么多向日葵的种子,大家一起来种一种,看看到底是不是按照我们知道的过程长大的。大家要细致地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过程,做一个很棒的小小记录员。

六、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种植葵花籽。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四人一组)。

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宝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伸活动与“土”交朋友。

让幼儿自由玩土。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八

1、通过观察,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发展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2、初步激发对科学、创造和探索自身的兴趣。

材料环境创设:数字卡片、小纸片、颜料、印泥、橡皮泥、镜子、抹布等。

“我们的身体”是本班幼儿正在探索的主题活动,在探索小手的活动中,罗宜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手指上的线叫什么呀?”但是,小朋友谁都说不上来。这是一个颇具价值的问题,因为它是我们在主题活动中生成的,有利于孩子们继续对自身进行探索的兴趣的培养。而且,现代的指纹技术正越来越与高科技融为一体,涉及到了很多方面,适当地在这方面丰富一些见识,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且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也会有好处。

另外,作为一个新班,我们的孩子们在探索能力上还显得很单一,缺乏运用多种方式探索的意识,本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常识多种复制指纹的方法,对幼儿的多样化探索意识也是有帮助的。活动中,处于整合性原则,我还在其中,融合了识数教育,即观察时给手指纹编号,结合一切可利用因素进行自然衔接下的教育。

1、提问交流:

1)请罗宜家提出自己原先的问题。

2)引导幼儿观察手指,进行相关的经验交流,如:上面的线长得怎么样?

2、操作体验:

1)讨论:怎样将指纹复制下来,让别人观看?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复制指纹,如:在橡皮泥上印指纹等。

3、观察比较:

1)介绍自己是怎样复制指纹的,渗透多元探索的意识。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从而得出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结论。

4、拓展内化。

1)讨论:除了指纹与别人不一样,还有什么也是与人不同的?

2)讨论:指纹有什么用?

介绍有关警察用指纹破案的事和指纹锁的好处,激发幼儿对科学和创造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九

1.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通过观察及尝试活动,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

3.每天准时起床、来园、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幼儿第二次尝试练习:。

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相应的钟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归纳: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延伸活动: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十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温度计,这里仍需给予重视、

实验特点。

时,读数要快,否则,温度就要下降、

(2)温度计的玻璃壳易碎,初中学生活波好动,如果组织不好,易损坏仪器、

教法建议。

1、实验的组织。

2、实验过程。

(2)测温过程、先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3、7年级科学问题『关于温度计』。

(1)按照题目算出来,乙的一刻度就是甲的1、05刻度,所以当乙从20℃变到80℃时增加了60℃,而甲却增加了63℃,相同的乙从20℃降到—2℃时,甲的刻度降了22*1、05=23、1个刻度,所以甲此时的示数为15—23、1=8、1℃,所以你做的是对的!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三、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flash:

(1)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

(2)生物的应激性。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要类群。

1、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生物的种类。

3、生物的主要类群。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植物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裸被。

子子。

无脊椎动物。

鱼类。

动物两栖类。

脊椎爬行类。

动物鸟类。

哺乳类。

其他生物。

三、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能生长。

2、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3、生物能产生后代。

4、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5、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生物体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讲述]: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在我们现在的地球上生活着大约有30多万种植物,150多万种动物,当然还有很多种类的微生物。它们形态各异,趣味无穷。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特征,将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归类为不同的类群。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填图游戏,看看谁知道的生物种类最多,并且能进行正确的分类。

[flash]“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

对于学生无法填充的个别生物种类进行简单的讲解,如蕨类、藻类植物等。

[表扬]:看来同学们对生物类群的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

[总结]:生物的主要类群。

[提问]: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那怎么才能叫有生命呢?生命有什么现象?

[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归纳出生命的特征。提示:可以参考书中的相关内容。

[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发言。

[视频]配合课件。

[讲解]:刚才我们提到的实际上是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提问]: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出示图片]:“一根蔓上的西瓜”,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一下这两个西瓜,你能发现什么?

[提问]:你知道这种现象是什么吗?

[总结]: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提问]:植物会动吗?如果可以,你能举出例子吗?

[播放视频文件]:“含羞草”、“根的向水性”。

[讲述]:绿色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向光生长,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和光的刺激产生的反应;动物有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的行为。

[出示图片]:纺锤树,让学生发挥想像说出图片上的树为什么长成这样?

[小知识]:瓶子树(萝卜树,纺锤树),生长在南美洲的巴西,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之间的地带,这里有雨季交替。在雨季里它枝叶繁茂,树干中贮存大量的水分,进入旱季落叶,胖胖的肚子里贮存的大量水分使其顺利度过旱季,这就是生物适应环境。

[提问]: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反过来也能影响环境,你能举出例子吗?

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地说明了生物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影响。

[介绍]: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总结]:哪位同学能把刚才我们大家讨论的生命的特征总结一下呢?

1、生物能生长发育;

2、生物能新陈代谢;

3、生物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4、生物的应激性;

5、生物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6、生物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跟着老师的提示思考并举出自己所知的有生命的物体:人、狗、花、树木等,没有生命的物体:石头、大山、水、桌、椅等。

了解到在地球上生活着大约200多万种生物。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被分为不同的类群。

对游戏颇感兴趣,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在电脑上操作填图。

对生物的分类知识有初步了解。

带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小组长负责记录,并选定组员进行发言。

认同老师的说法,根据已有知识回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

回答:遗传现象。

仔细观察,发现两西瓜大小不同,花纹也不完全一样。

有的摇头,有的回答出:变异现象。

大部分同学认为可以,并举出自己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例子。

很有兴趣地观看,对植物的应激性有直观地了解,并认识到应激性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对这种树的形状产生好奇,开始进行猜测。

举出例子:夏天树木繁多的地方温度比大马路上要低许多。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大气湿度,从而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空气质量。

蚯蚓可以松土,改良土壤,处理有机废物。

纷纷举手。

多媒体展示。

课外探究。

教学反思。

课堂练习:

1.把下图中的植物归位:

水杉桫椤睡莲。

(1)属于蕨类植物的是桫椤;属于裸子植物的是水杉;属于被子植物的是睡莲。

(2)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水杉、桫椤。

2.植物类群中种类最多的是(a)。

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

3.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墨汁,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b)。

a.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排泄废物。

d.生物需要呼吸。

4.你能认识图中的动物吗?先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归类。

(1)属于鱼类的是热带鱼;属于两栖类的是青蛙;

属于爬行类的是龟;属于鸟类的是丹顶鹤;

属于哺乳类的是熊猫;属于环节动物的是蚯蚓;

属于软体动物的是海葵;属于节肢动物的是螃蟹;

(2)属于脊椎动物的是热带鱼、熊猫、龟、丹顶鹤、青蛙。

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螃蟹、海葵、蚯蚓。

(3)图片中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是熊猫、丹顶鹤。

5.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附表)。

本节课首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师生间展开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练习。

板书设计。

一、生物的主要类群。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

2、生物的种类异、应激性、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

3、生物的分类影响环境、生物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游戏:填写生物名称。

课外探究实验: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人班级同组调查人。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天气状况。

生物名称数量生活状况。

参与调查的建议和体会。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会用各种感官、借助简单的观察工具进行纸外部主要特征的观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可以科学地描述一张白纸有哪些特点。

2.经历并理解观察比较、科学观测等过程,会把这种观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迁移到其他的观察活动中去。

3.对于新的发现能提出新的问题和有继续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白纸、放大镜4人1份书写纸、卡纸、报纸、挂历纸4人1份,准备两本书有一定厚度。

小组合作人员:每组4人。组长1名,负责领导组员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过程。副组长1名,负责本小组纪律。

教学过程:

一、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1.引入。

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张普通的白纸,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张白纸它有什么特点?

比如说:这张白纸除了是白颜色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后,小组长汇报。

教师评价。

建议: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过于强调自己在学生探究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说出它的一更多些特征,因为在教材的一开始就有一位学生说自己一口气能说出白纸的10种特征。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学生探究活动的旁观者。描述白纸的特点是一个学生全部的描述。教师在这里要提高要求。分清学生的汇报是观察得到的还是以有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间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观察能力。

2.比较不同的白纸。

书写纸挂历提供不同纸张的图片。

卡纸报纸。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两张纸有什么不同?

如果是比较两张纸的薄厚用什么方法?

如果是两本书,我们用什么方法比较它的薄与厚呢?建议:这个环节教案设计的非常开放,但是比较纸的不同最好是两两比较,教案上要注明两种纸类的比较,三年级学生的比较思维水平还是处在萌芽阶段。

3.组织观察纸,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纸的.结构纤维,利用哪些工具,用什么方法。

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

教师评价。

为下节课造纸做铺垫。

建议:教学设计过于简单,教学设计关键是讲清楚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此环节的设计是在上个关节设计的基础上的,比较两张纸与观察纤维是两个有结构的探究活动,前面学生对纸的比较中会发现纸上有很多毛,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出探究的内容。

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追踪记录。

学生搜集、整理《纸的纤维》的资料。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学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观察研究水的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水”;

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和材料准备: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水的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水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下一课时将作主要研究)。

注意点:观察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板书篆体的“水”

板书:一杯水的观察。

1、用感官观察水。

1、每组桌上都有一杯水,你准备用哪些感觉器官来观察这杯水呢?

2、学生汇报;

3、按学生说的顺序板书;

4、这么多方法,可老师只给你一杯水,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顺序?

5、老师调整板书顺序;

6、马上要开始实验了,组里可以分工合作,定两个人记录。好,开始实验吧!

7、学生实验,老师巡视;

8、学生汇报;

9、到现在为止,你认为水是一种怎样的东西?

师选择性板书: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

再用感官,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教学过渡:

教师:(出示玻璃)这个东西也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呀,它也是水吧?

学生:不是。是玻璃。

1、那玻璃跟水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我们可以继续用感觉器官,把玻璃和水进行比较,这样就能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比较。

2、接下来我们就用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和研究水;

老师这里有几组东西,小黑板出示:

实验一:玻璃和水比较;

实验二:牛奶、芬达和水比较;

实验三:两个瓶子里的东西比较(有一瓶是水)。

4、学生做比较实验。老师巡视;

5、各组交流;

(1)实验二请一个小组整个小组汇报。(组内成员互相补充,其他组有什么新发现也可以补充。)。

(2)实验一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交流。

6、老师:大家真聪明!很会做实验,很会研究,真像一个个小科学家呀!

谁来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你认为水是一种什么东西?

巩固加深认识,课堂延伸。

2、出示瓶子,请一位同学上来。

(1)能先不打开瓶子吗?

(2)注意点:闻:指导闻的方法。

尝: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尝的哦。

(3)表扬奖励。

3、今天我们的研究用了身体的.哪些器官?

4、人体的器官真神奇呀,帮助我们发现了很多奥秘,我们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5、水的秘密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继续研究。可以做实验(但是要注意安全哦),可以看书查资料,还可以上网。

四,教后思考:

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能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本课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两种或几种液体的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事物。三年级的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他们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往往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吸引,探究的开展随兴所至,探究过程简单、短暂且不严格,这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向更深层次研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观察,从而发现更多水的秘密。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开放性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1、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科学课上册教材将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这个单元提出让学生学会运用感觉器官,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观察,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并能体验从中的乐趣。

2、体现探究活动的整体结构效益。本课试图通过良好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科学探究活动发挥结构的整体效益,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本课的探究活动都是以四个观察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前一个活动是寻找基本的性质,形成初步的概念,后三个活动是思维的碰撞,是运用多种感官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进行比较,体现探究活动的层次性和严密性。

3、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通过儿童身边的一些液体进行科学的探究,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走近课堂,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十四

1、对观察冰块有兴趣。

2、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有太阳的冬天,一处有冰块的地方、粉笔。

一、观察冰块。

1、冰是什么颜色的?

2、鼓励幼儿用手摸摸冰块,说说有什么感觉。

3、怎样才能有冰块?

4、小结: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会结成冰的。

二、寻找有冰的地方。

1、请幼儿将有冰的地方告诉大家。

2、请幼儿运冰块。每人拿一块冰块在阳光的空地上。

3、请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块,冰变成了什么?

三、欣赏冰画。

1、请幼儿看看场地上的冰块化成了什么?

2、有粉笔将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轮廓,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幼儿园科学观察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眉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眉这些器官。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男孩头像一幅,眼、耳、口、鼻的器官贴绒,娃娃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眉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并念儿歌:

鼻子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二、找一找。

1、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

2、用手指一指,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一找。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对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教师喷香水,让幼儿闻一闻,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东西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眉毛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能丰富人的面部表情,双眉的舒展、收拢、扬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4)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小豆子放入耳朵、鼻子里;不玩尖锐(刀子,剪子)的东西,以免刺伤眼睛。

四、竞赛游戏:指五官,即教师提问:鼻子在那里?(眼睛、耳朵、嘴、脸)孩子边说边指出来。还可以玩“看谁指得快”的游戏,即教师快说,孩子快指。或者让孩子自由组合,一个孩子说,另一个孩子指。

五、贴五官。

2、分别出示单个五官的图片,请幼儿试着说出名称,并尝试贴到图画正确的位置(可反复进行)。

3、鼓励能准确读出五官名称并贴到正确位置上的幼儿,帮助遇到困难的幼儿。

4、请孩子在图上粘贴好五官。

活动反思:

这节课目的是让幼儿认识五官,了解五官的具体作用,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活动一开始,我说“昨天有位大哥哥照了张相,他想考考你们,瞧他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我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毛的名称,数量及位置。第二个环节是手指游戏《找五官》,幼儿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说:“鼻子鼻子嘴巴,孩子的食指快速地从鼻子上移到嘴上(眼睛,眉毛,耳朵等),孩子们玩的很开心。第三个环节是通过听声音、闻香水、品尝食物、看图片来了解五官的具体作用。然后我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二个眼睛,二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它们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不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五官。活动的最后是贴五官,我为幼儿准备了五官的图片,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从而巩固五官的正确位置。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了作品。瞧他们拿着作品得意的在照相时,我想这几天的努力总算没白费。当然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我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我要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工作有所提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566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