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7:46:18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实用15篇)
时间:2023-12-06 17:46:18     小编:文锋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总结是一个复盘自己的机会,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一

从理解科技创新,成立科技创新小组,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途径,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助力学生学力提升等方面论述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引领学生走上科技创新之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作品是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形成的成果,是学生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在生活中,应激发学生科技探索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用智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制作和改进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产出满意的科技创新成果。

教师把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科技创新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一起研究、讨论,开展科技活动。

2.1培养发现问题的眼睛。

生活、生产中存在各种效率低的繁重的体力劳作。人们都倾向于用便捷、高效的方法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如周末用手清洗一家子的衣物,耗时耗力,常常使人腰酸腿痛。有人发明了洗衣机,从单缸到双缸,再到全自动(洗衣甩干一体),不断改进,解放了人工劳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2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学习了液体传递压强、杠杆原理、滑轮等知识,人们设计制造出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应引导学生先模仿、再改进,最终实现创新。立足原创,自己制作,融合自己的创新元素。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一般植根于家庭生活和他们能接触到的生产设备。

3.1教学过程中渗透。

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家庭中哪些电器用到了电动机?电流具有热效应,电能转化为热能,那么生活中哪些用具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这些都是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的领域。

3.2提醒学生观看电视上的科技节目。

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的“我爱发明”节目经常播放普通百姓发明的科技作品,学生收看后会对其有启发和激励作用。央视节目“是真的吗”,其中很多内容都与科技有关,多数问题当场就会得到实验验证,学生收看后受益匪浅,可能产生设计制作科技作品的灵感。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的“走进科学”节目介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成果,可以激励青少年了解科技,致力创新。

3.3网上远程指导。

建立科技创新小组qq群(或微信群),在qq群里有教师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开展科技作品制作。利用沟通工具使师生交流问题更快捷、方便,某位同学上传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解决,老师可以提出建议。

3.4开设“物理实验拓展”校本课程。

开设“物理实验拓展”校本课程。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校本课时间,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制作学具,巩固所学物理知识,提升学力,为科技创新奠定基础。如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制作弹簧秤;利用“物体振动发声”制作笛子、二胡;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制作活塞式抽水机;利用“浮沉条件”制作浮力秤、电动小船;利用“滑轮、电动机”知识制作升降式电梯、自动升降晾衣杆;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制作水力发电机;利用“液体传递压强”制作液压挖掘机等。

3.5积极疏导。

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产生畏难情绪。如某个部件做得不满意,安装不到位,调试不成功等。此时教师需协助学生查找原因,耐心指导,鼓励学生战胜困难,提升能力。3.6家长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需从其兴趣爱好出发,吸纳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购买材料、制作工具、时间保障等要得到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可助力学生科技制作,提出建议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科技创新小组共12名同学,参加天津市第30届、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5项科技作品获得市级二等奖;2项科技作品获得区级一等奖,6项科技作品获得区级二等奖,2项科技作品获得区级三等奖(第五、六届滨海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时,在20xx年中考时,科技创新小组的12名同学中,物理95分以上8人,最高分97分,最低分86分。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二

主体重视程度和社会关注程度不够:目前在我国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中,很多领导都没有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程度,这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的领导没有意识和了解到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性。

不健全的管理机构,不顺畅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的畜牧兽医体制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现在还存在着管理机构不健全的现象,有些根本没有相关的管理机构,有些是将其他单位或部门暂且作为管理机构,这样过度的分散将会出现一些有名无实、职责不清等问题,从而导致运行机制的不顺畅。

更新知识不及时,技术应用不到位: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在畜牧兽医的技术人员方面;很多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大多都是中老年群体,这样接受新知识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大部分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都是较低的学历,具备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十分缺乏;对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度达不到要求,这样就不能十分有效的对知识和技术进行更新,并且不能很好的应用新技能;还有就是畜牧兽医工作十分的艰苦,工资福利也没有什么优势,并且在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这样就难以吸收到优秀的专业人才。

不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虽然已经先后出台了关于畜牧兽医行业的法律法规,并且有效的对实际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经费方面经常不足:目前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存在着很大一个问题就是难以筹措到经费,这主要包括难以申请上级经费、县级经济基础薄弱以及很难筹募社会资金等等。这样的经济窘境,就很容易导致管理运行方面陷入困境。

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强人们对畜牧兽医重要性的认识:我国目前处于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想使我国的畜牧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要将防疫检疫的工作做好,并且畜牧兽医应该严格执法,在大大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保证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在接下来的几年,公共卫生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畜牧兽医工作,因此,兽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保证公共卫生的安全以及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如果发生一些动物疫病,还应该及时有效的控制并且扑灭。要想有效的维护动物公共卫生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兽医执法,基层是兽医执法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种情况,基层的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做一些培训,针对工作人员层面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从而实现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基层工作人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变。

对管理机构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保证运行机制的顺利运转:要建立健全独立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行政执法机构、技术支持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尽量减少甚至是杜绝挂靠机构的存在,从而保证机构的健全和合理;各个工作部门应该互相协调,建立起完善的兽医工作体系,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成立领导小组,并且建立健全完善和科学的工作管理责任制,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应该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责任追求;还应该对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进行完善,增加物资储备,从而有效的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要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让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将责任制严格的落实,领导部门应该定期的进行监督和检查,如果发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还应该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进行奖励,从而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畜牧信息平台,采用先进的知识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用于各行各业之中,畜牧兽医管理工作也应该积极的采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在传统兽医档案资料库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可以建立畜牧兽医科技和文书档案,将有保存价值的资料以光盘、磁带等形式保存下来,从而有效的指导将来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建立畜牧兽医网站,将最新最先进的畜牧知识、动物疫情的解决办法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等内容公布在网站上,实现信息共享。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目前存在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兽医业的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这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有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三

:文章在综合借鉴全球各类创新中心提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辨析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异同,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凝练出它们共同的做法和举措,并通过梳理这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对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顶层设计,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四个战略路径,为江苏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更多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相继出台重大举措,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江苏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和科教大省,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约占全球的3%,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居于全国首位.面对新的趋势变化和现实挑战,江苏要把握好当前的机遇,发挥科教与人才、企业与产业的优势,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为发展全局赢得新的更大空间.

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但相关提法却有不少,如联合国的“全球创新中心”、美国《有线》杂志的“全球高技术中心”和我国杜德斌教授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等.其中,联合国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中公布了美国硅谷、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印度班加罗尔等46个“全球创新中心”,他们都具备较强综合经济实力、丰富的科教资源、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群体、较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等特征;美国《有线》杂志则提出“全球高技术中心”的概念,把“高校培养技能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稳定的跨国公司、人才创业的积极性、活跃的风险投资”作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我国杜德斌教授认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应集聚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发机构,是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新源地.这些概念和描述对我们定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综合考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定义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世界领先,主导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能引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是全球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本区域和周边地区持续输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人才,研发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二是产业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呈现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特征,相关核心技术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集聚一批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主要产品和运营模式成为行业标杆;四是形成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鲜明价值导向,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氛围浓厚,全球科技创新领袖不断涌现.

3.“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辨析。

2015年,江苏省委在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而在2014年,北京、上海先后作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从内涵的区别来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产业,即生产制造,更多地强调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而“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科技,即科学技术,更多地强调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领域率先突破.从提法的共性来看,两者同属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无论是江苏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还是北京、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最终的目标均是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占据领跑地位,发挥引领和辐射功能;两者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的战略基点,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发展走向国际,进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形成影响力.从区域的差异来看,江苏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自2010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规模是北京的10倍、上海的4.4倍;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gdp比重达42%,分别比北京和上海高22.4和10.4个百分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领域具有全球领跑和并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10830家,高于北京,约为上海的2倍;企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研发经费80%来自企业,而北京为40%、上海为63%.可以说,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符合江苏的现实基础和产业需求.而相对于江苏的产业优势,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原创能力更加突出:全国50%以上的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48%两院院士和31%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在北京;全国1/3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1/4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于上海,部属科研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截至2015年,北京、上海国际论文10年累计被引用篇数分别是江苏的2.07倍、1.18倍,近10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分别为江苏的2.43倍、1.40倍.

近年来,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例如,美国持续打造硅谷,确保“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英国在伦敦加快建设“英国科技城”,使其成为国际技术中心;新加坡坚持人才引进的“开放政策”和保持稳定的创新环境,加快建设“亚太创新中心”;日本政府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作为战略目标.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的梳理和归纳,结合对硅谷等联合国46个“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分析研究发现,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江苏借鉴.

1.始终把科技园区作为产业创新重要载体。

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韩国大德等是世界公认的一流科技园区,它们是各自地区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硅谷从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互联网+”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并牢牢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聚集了hp、intel、google等一批超百亿美元级高科技公司,约有1000余家世界知名企业将研发总部设在硅谷;新竹在建立科技园之初选择了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拥有全球80%的电脑主板、全球80%的图形芯片、全球70%的笔记本电脑、全球65%的微芯片、全球95%的扫描仪,台湾地区十大企业有7家来自新竹;韩国政府为大德地区出台《大德研究开发特区育成特别法案》,以财税减免等扶持政策保障园区发展,使其ict、生物医药、空间技术等全球领先.

2.高度重视集聚科教和人才资源。

美国加州拥有最高密度的世界级研究机构,据统计,在全球前100名大学中,加州占据10席.其中,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学生到企业兼职创业,每年都会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韩国则将科学技术研究院迁入大德园区,与临近的忠南大学、科学技术联合大学院、情报通信大学、大德等大学不断输送其所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博士和硕士等高学历的人才培育及输出方面,科学院的贡献超过韩国的10%.印度班加罗尔依托高等院校设置计算机专业培养、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以及软件企业自己设立培训机构,在班加罗尔周围有10所综合大学、70家技术学院,培养15万~20万技术工人,成为班加罗尔软件外包产业兴起的重要保障.

3.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持续高强度投入。

资金投入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高强度投入才能支撑高水平创新和获取高利润回报.目前全美600多家风险投资企业中近半数将总部设在硅谷,2013年硅谷风投总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美的40%;新加坡大型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增幅明显,从2011年的5.73亿新元增至2013年的8.72亿新元,年均增幅超过15%;东伦敦地区是英国风险投资较为密集的地区,风投资金规模占全国的25%和全欧洲的8%.

4.注重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美国盖尔研究所发现,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人均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50%以上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而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由中小企业获得,80%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创造.在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政府减免中小企业专利费以激励其创新,制定《中小企业新事业活动促进法》对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给予融资和税收方面援助;德国推出中小企业创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创新代金券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小型企业可以使用创新代金券支付创新服务费用,目前全德国约有3万个企业开展不间断的研究活动,10万科技型企业经常性地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

牢牢把握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及顶尖水平,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开放融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渠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着力优化大众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突破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掌握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加快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把江苏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产业转型作出积极的示范.

1.着力加快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

(1)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部署。

瞄准未来战略需求和技术供给短板,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给升级,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能力.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药创制等国家专项任务的实施,积极转化创新成果.部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进一步跟踪研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重大科技项目、工程,聚焦重大产业方向,梳理分析数字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江苏有优势的领域,根据“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抓紧论证并启动若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

(2)集聚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源头作用,建设若干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大学.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开展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更好地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我省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微结构、通信技术、水土生态等国家实验室,努力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国际合作,推动与以色列、新加坡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各地、各园区、有实力的企业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一批科研型国际合作大学、联合研发机构.

(3)提升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

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按照平台一流、队伍一流的标准,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依托地方和园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引进共建一批人才与国际贯通、机制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研究所,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全覆盖.针对“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的高新园区,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衍生孵化等功能,健全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赋予省产研院在使用省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时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并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到省产研院任职或兼职,在省产研院兼职或任职的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可保留3年工作人员身份,档案工资正常晋升.

2.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

(1)打造有影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全面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国际一流、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企业融入全球研发网络,支持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一批企业科技园,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研发能力,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产业技术研发网络,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国际创新竞争力.推动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广泛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积极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等世界创新强国,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国际知名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国际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实施开放式研发策略,推动加入世界主要技术标准组织,牵头或参与建立国际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并购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基地,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继续完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联合本土企业及高校院所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合力支持我省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政府审批和监管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科教单位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的集群转化.鼓励地方、科技园区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园区加快集聚国内外产业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3)培育产业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小巨人”

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推动面广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工程,提高对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

3.着力提升各类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

(1)大力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

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的要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给予省级以上高新区相应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鼓励高新区制定特殊政策措施,集聚科教资源.设立高新区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引导地方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新区的投入,主要用于支持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内重大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高新区财政收入中上缴省市增量部分实行全额返还,省市对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科技人员到园区创办科技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

(2)打造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苏南模式”

优化“五城九区多园”创新布局,探索一体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创新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促进城市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在新型科研机构建设、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创新政策一体化覆盖、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推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

(3)大力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

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发展理念、办区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型,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致胜转变.坚持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取向,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制约开发区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增强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推动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腾笼换鸟”,培育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转型发展.

4.着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生态,集聚世界级创新创业人才。

(1)建立富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

依托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等,加大海外领军人才、我省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地区特色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强科技企业家培育,着力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站在产业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家型科学技术带头人.建立产业人才滚动式培养体系,选拔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适应不同科研活动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努力构建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2)构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孵化体系。

发挥创业孵化机构的产业孵育功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支持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各类众创空间的合作发展,形成涵盖创业全过程的孵化链条,推动科技服务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3)强化金融资本对产业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

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特色机构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推动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各产业部门基金统筹联动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联合布局资金链,发展“首投、首贷、首保”,优先支持初创企业.鼓励金融机构推进“人才贷”、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科技信贷机构体系,加快聚集国内外金融服务资源.

[1]上海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5(6).

[2]杜德斌.对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5(6).

[3]韩子睿.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2).

[4]韩子睿.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6(7).

[5]陶希东,安永生.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台湾经验及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15(2).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四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讨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问题及建议。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是农业推广的重要一环,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畜牧业是主体,畜牧业发展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畜牧业的作用及地位都将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完善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的建立。

(一)经费不足,基础设施简陋。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也愈发重视,逐步加大了对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经费支持。但是,在很多偏远地区以及动物防疫事业上,仍然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基层畜牧兽医站在防疫人员招聘及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受到严重制约,致使很多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一些基层畜牧兽医站至今还没有配备消毒室、储藏疫苗的冰箱等基础设施,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畜牧站的工作质量。

(二)基层畜牧兽医站培训体系不健全。

基层畜牧兽医站培训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很多领导干部对这一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经费投入少,支持力度不大。畜牧兽医站开展工作时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设备,还采用死板的照本宣科,解读书籍材料,致使农民缺乏兴趣,也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很多先进技术无法得到及时推广。其次,目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技术推广人员还存在年龄层偏大、缺乏专业知识、知识老化等问题。一些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只懂简单的技术指导,缺乏对社会上最新的技术知识的了解渠道,也对最新的市场行情和动态没有一个及时的了解,不利于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最后,受财政编制限制,许多基层畜牧兽医站老人员饱和,无法吸纳年轻的技术力量,推广队伍得不到补充。

(三)缺乏保障,防疫工作落实难。

基层防疫工作落实有难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强制建议以外的动物免疫,应由县一级畜牧兽医部门制定计划报同级政府批准实施。虽然在县级一层实行了普防制,但落实到镇、村一级就出现了偏差,导致很多养殖产品达不到规定标准重新补打防疫针。

(四)受培训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受培训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农村中接受培训的农户有很多都是留守老人,整体接受能力和文化水平都不高,科技观念也较差,大部分人都还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养殖鸡、猪等家禽。导致养殖新技术无法推广,整个养殖产业无特色,附加值低。

(一)加大基层畜牧站投入。

基层畜牧站兽医技术推广具有社会公益性,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都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基层畜牧站的设立对乡镇群众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基层畜牧站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注和资金的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所以各级领导理应加强对基层畜牧站的重视程度,增加投入,大力发展畜牧产业。首先,要在政策上对基层畜牧站进行倾斜,对于基层畜牧站存在的问题给予政策帮助。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当地政府可以向上级申请,聘请一些国内知名的畜牧专家学者以及本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技术专家做基层畜牧站的顾问团。对基层畜牧业的发展给出专业意见,一旦遇到基层畜牧站工作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向顾问团求助,得到十分快速的反馈意见。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基层畜牧站要顺应市场发展,努力找寻多种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广大农民投入为主体,民资、企业、信贷等多元化投入方式并存的融资机制。最后,基层畜牧站要同专业院校、科研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广泛引进专业人才以及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努力帮助基层农民提高畜牧生产效率。

(二)健全培训体系,提高推广人员技术水平。

基层畜牧站一定要健全培训体系。首先,基层畜牧站要成立专门的机动技术小组,小组领导村里组织成立村级的服务小队。围绕畜牧产业,深入到农户家中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村服务小队的人员收看畜牧养殖类节目,不断推进农村畜牧生产信息化。同时,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每年择优聘用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基层畜牧兽医推广队伍。对于已经就职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班。开展对畜牧兽医方面的法律法规、兽医政策、饲料饲养、畜禽类品种改良、防疫检疫以及当前市场信息等知识的培训课程。此外,还应推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申请建立专项再教育资金。每年分批、分次送技术推广人员到专业畜牧兽医院校进行进修学习。

(三)完善动物防疫服务管理措施。

基层畜牧站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担负起动物防疫的职责。动物防疫工作除了做好基本的如鸡瘟、猪瘟等免疫工作之外,还要对一些重大的动物疾病实行强制免疫措施,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在实行强制免疫后,还要及时观察免疫效果,确保免疫百分百合格。而对于不配合畜牧站工作的,要采取行政处罚手段,保障基层畜牧站正常工作的开展。

(四)引导培养新型农民。

基层畜牧站面向的是基层的农户,因为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农村中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要多想办法,创造岗位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尤其鼓励年轻大学生回家创业,让其发挥自己高文化水平的优势,带领大家致富。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技术推广人员则要帮助回乡创业人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让农户能够靠科技致富,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技术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同时,要开展针对养殖农户的培训。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利用启发、诱导等多种培训办法,以农户为中心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根据农户实际生产状况,合理的安排畜牧兽医技术的培训。对于村里的致富骨干,更要重点关注培训,在农村着力培养出一批有技术、有经营头脑、有管理知识的致富带头人。

三、结语。

综上,畜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升,肉、蛋、奶的质量和需求量也被提到重要议程中。动物防疫事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事业的投入,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保证畜牧产业良性发展。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五

(一)资金相对匮乏,研发资金不足。

当前我们包装产业进行科技创新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的问题。虽然国家也一直在政策上支持包括包装企业在内的中下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行性还是比较低。据调查,整个包装行业约有四分之三的企业没有进行过完善合理的技术改造过程,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包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们的包装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受到很大的阻力作用。银行放贷程序繁琐,贷款利率比较高,直接融资中由于一些小型包装企业自身信誉的问题,也不能够顺利地进行。融资能力有限,资金严重匮乏,使包装企业很难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过程。

(二)高级人才匮乏,基层员工专业素质较差。

我们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匹配的高级知识人才。但是综观我们整个包装产业,人才都相当欠缺,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基层的技术工作人员,都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他们对行业的分析力、判断力比较差,没有一个先进的理念来进行行业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目前整个包装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只占我们整个行业职工总人数的2%,而我们全国工业总的技术人员占比是6.8%,对比后我们得出结论,包装行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大大低于工业的整体水平,包装行业从业人员中受过专业培训和正规教育以及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的比例大大低于机械、电子、制造等相关行业。

(三)包装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小,自身实力不足。

当前在我国的整个包装行业市场上,占据绝大多数地位的还是自身规模比较小的民营包装企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规模的限制,它们在具体的资金运用、科学技术的使用、扩大再生产等条件上都具有先天性的劣势。尤其是一些技术创新项目,包括采购先进的机器设备、聘请高级的管理人才和专业素质较高的一线工人、进行一些投资的研发创新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但是这些小型的民营包装企业并无力负担。它们的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产业集中度不够高。因此,正是这些小型包装企业的存在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包装产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家要加大对包装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前文我们指出,我国包装行业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民营包装企业,这些企业资金匮乏,市场规模较小,进行科技创新面临着重重的阻碍。因此,要想推动这些企业的发展,实现整个包装行业的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我国一定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发展这些企业。国家要对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包装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完善它们的融资渠道,对一些科技创新项目给予减税、补贴等支持,在全行业树立科技创新的意识,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活力的中小型包装企业,大力研发新产品,出台相关的政策,彻底解决这些中小包装企业的发展问题。

(二)包装企业自身也要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

包装企业自身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必须要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力度。长期以来,我们的包装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不够完善就是因为很多企业对创新的意识不够,它们把很多的资金用于留存,并没有对相应的科技研发加以支出。当前我们的包装企业应该改变这一传统的观念,市场的开发要与科技的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包装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完善包装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前文指出,我们包装产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高端管理人才缺失,基层技术工作人员没有受到很好的培训相关专业技能缺失。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的整个包装行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才,发展人才。为相关的技术人才提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报酬机制,完善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整个行业的人才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切实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保证科技创新与包装产业的协调发展。综上所述,我们的包装产业虽然在总量上已经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但是具体到发展质量层面还有所欠缺。我们要重视科技创新对包装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解决当前制约我们包装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为实现科技创新与包装产业的完善发展做出贡献。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六

1.1科技投入少,拉动效应不明显。

大部分畜牧兽医类高职院校每年均投入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支持科研工作,但科研经费投入占学院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多不足1%,教师争取国家、省级、地厅级科研项目的能力较差,导致地厅级以上有科研经费支持的科研项目很少,且科研工作费时费工,效益有限,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尚未被完全激发起来。

1.2高水平科研团队尚未建成。

由于经费等原因,教师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有限,科研骨干培养的措施不够,高层次人才缺乏,因而高素质研究团队数量少甚至没有。

2.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开展科学研究,一是有利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及科学人文素质。四是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

2.2明确科研定位。

既不能因为条件不足而无所作为,又不能要求过高,与普通高校攀比,要针对高职学院的特点,瞄准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搞科研;瞄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搞科研;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搞科研。

2.3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综合素质。

组织开展科研专题培训,让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包括申报科研课题,开题、结题的方法、技巧,科研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等等。

2.4提供物质保障,构建科研平台。

一是提供科技信息平台。建立科研网络,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科技信息。二是提供物质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一定数量的科研设施与设备,并逐步增加专项科研经费。三是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积极为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让牵线搭桥。四是适时发布项目选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活动。

2.5强化科研管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一要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要强化管理监督机制。通过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成果管理,为教师提供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成果鉴定、报奖、成果转化等信息,促进成果转化,并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服务教学,服务社会,发挥成果应有的价值。三要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6培养科研团队。

一要鼓励研究生和副教授以上教师为骨干组建研究小组,确立研究方向。二要有针对性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高校做访问学者,在高校耳濡目染导师的科研风范,以得到较快的成长。三要尽可能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有利于教师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四要鼓励教师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五要活化组织结构、消除组织壁垒,加快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步伐。

2.7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

科研人才梯队的培养和构建,直接关系到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学院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壮大科研队伍。形成几支在省内外有影响力,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学术团体。切合实际地给每一位老师定方向、下任务,培养和构建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此外,还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鼓励、支持和督促他们搞科研,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导师指导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

从事科学研究既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支撑。广大教师要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不断思考和探索,积极展开科研攻关活动。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寻找更高更新的突破点。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以教促研,以研辅教”的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局面。

2.9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优势。

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教育导向是以就业为目的,与各种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因而对目前市场上急需的实用技术信息尤其灵敏。高教院校只有对市场信息做出有效反应,才能在市场竞争求生存,从而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但现今知识更新快,必须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将前沿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因而必须不断创新,使专业始终充满活力。

2.10把握企业需求,找准创新点。

高职院校建设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将企业作为创新平台和服务基地,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强化“产-学-研-用”环节。高职院校能够为企业创新提高重要的技术支撑,企业能够为高职院校提供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二者协同创新,相互发展。

高职院校必须始终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科技创新的精神。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意识的培育一定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校企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取得双赢。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培育创新意识,形成和谐有序的科技创新氛围。另一方面,企业只有不断增强科技意识和技术的引进、研发等,才能扩大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促使科学技术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七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由于我国的国家控制点布设的时间较久,使国家的控制点破坏较多,所以引起这些己知点的坐标有时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而gps的起算数据直接影响其精度,所以要通过约束平差计算找到误差较大的起算点并将其剔除,从而来提高平差精度。

本文通过对gps起算点、起算数据精度的研究,从中找到提高gps测量精度的方法。

2gps控制网起算点分析。

2.1起算点的影响因素。

起算点主要包含点位本身精度和点位的分布两种因素。起算数据的数量在gps控制网中也尤为重要,gps联测的起算点一般应以3个以上为宜,并应均匀分布在测区周围。

起算数据的拟合检验法。

1)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

即gps基线的起点到终点的坐标差,对每一条基线向量均可列出三个观测方程以及对应的方差阵、协因数阵和权阵。

(1)。

按最小二乘法可得到wgs-84坐标系统下的坐标。

2)起算数据的拟合。

设有m个起算点,在54坐标系统或地方坐标系统下的坐标为。

(2)。

对应的gps网中的wgs-84坐标系统下的坐标为。

(3)。

根据正形投影原理,然后按最小二乘法计算各坐标改正数vx和vy,进而可计算拟合坐标中误差。

根据vx和vy的值的大小可以判断起算点的质量,如果某点的vx或vy较大,则说明该点可能有问题。

3gps起算数据对其精度影响。

3.1起算数据误差对残差的影晌。

残差的计算公式为:或假设上述待平差的网除有独立网的几何条件(无约束)外,还有非独立网的附合条件(约束),此时上式的闭合差可为。其中,表示无约束平差的闭合差向量,表示约束平差的闭合差向量。

(4)。

上式反映了起算数据误差对残差的影响规律。

3.2起算点精度对gps基线的影响。

实验数据分析计算。

现选取了某gps控制网中的2条基线(d001-d002和d001-d003)作为研究对象,用软件tgo进行基线解算,解算时人为的将固定点坐标分量分别加入一定的误差,采用以下6种方案作比较:

方案1:将起算点的经纬度和大地高分别加入误差+1.0″(n,e),15m(h);。

方案3:将起算点的经纬度和大地高分别加入误差+5.0″(n,e),60m(h);。

方案6:将起算点的经纬度和大地高分别加入误差+20.0″(n,e),150m(h)。

经过软件数据处理可知:方案1的偏差最小,方案6的偏差最大。因此,起算点坐标误差越大,对基线向量解算结果影响也越大。

3.3起算点对高程精度的影响。

以长武某个工程为例,需要在测区布设四等gps控制网,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于当地国家点遭到严重破坏,只能在测区的一侧找到3个gps控制点,且分布不均匀。

本次实验采用中海达数据处理软件hds20xx进行处理基线,为了检验起算数据的精度,进行如下数据处理:

1)进行自由网平差;。

2)用控制点s002-s003-s007进行约束平差;。

3)用控制点s003-s007进行平差;。

表1三种方法高程比较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用2个起算数据和用3个起算数据分别进行高程拟合时,距离已知控制点越远高程变化量越大。同一个点两种方法高程拟合最大变化量是1.13m,而最大中误差只有0.035m,此时的中误差已不能代表它的实际精度。

由于只有3个起算数据,没有多余的起算数据判定具体哪个起算数据的高程有问题来剔除粗差点,然而可以通过高程拟合变化规律和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当只有3个起算数据时,我们可以对起算数据高程精度进行检验。高程拟合时,我们可以先进行自由网平差,再进行约束平差,若两种方法高程拟合成果变化量很小,则说明起算数据高程之间匹配较好;若差值变化量很大,则说明起算数据的高程精度匹配精度不高。因为自由网平差的高程成果相当于提供一个高程基准面,而约束平差相当于重新定义一个高程基准面,它们高程成果理论是一个固定的差值,若差值变化量较大,则说明起算数据之间高程精度匹配不高。

参考文献。

[1]王慧南.gps导航原理与应用[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2]宁津生等.测绘学概论[m].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

[3]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

[4]测量定位技术[m].北京:化学出版社,20xx.

[5]原理及应用[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八

(二)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三)下半年预测:预计下半年我区畜牧产业将稳步发展。

1、生猪市场走势。预计下半年,生猪市场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将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与生猪价格呈现“v”型走势相比,今年我区生猪市场将会呈现稳步上涨趋势,主要受通胀预期的拉动和以玉米为主的饲料原料价格、人工、运输等成本的上升将推动生猪市场涨势。综合分析,生猪养殖会有较大盈利空间,必将刺激养殖户增养规模积极性,推动我区生猪产业持续发展。

2、家禽市场走势。禽蛋市场受年底消费需求上升的拉动,以及从整体的物价水平看,虽然供应量增加,但并不会对整体行情产生太大影响。预计下半年价格可能出现理性回落,生产效益将保持在正常水平。禽肉因当前供过于求和成本上升的影响,今年鸡肉市场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3、牛羊市场走势。受市场消费能力不断上涨拉动,20xx年牛羊产销两旺的态势将继续保持,但随着养殖成本的增加,牛羊养殖效益上涨空间不大。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推进标准化创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九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皱胃疾病,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性腹腔疾病之一,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较高,成为威胁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现就该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奶牛真胃变位防治措施。

高精料日粮在奶牛瘤胃中产生的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均可明显的抑制真胃运动,导致真胃迟缓,在真胃弛缓的基础上,由于分娩、体位突变等继发真胃变位。

分娩是该病发生的真正病因。由于奶牛在怀孕后期,妊娠子宫使瘤胃从腹低被抬高,真胃可转入瘤胃下部甚至左侧。分娩后瘤胃由于重力下沉,使真胃被压在左侧,形成左方变位。

真胃黏膜损伤、黏膜下神经组织破坏继发真胃弛缓,在此基础上形成奶牛真胃变位。

年龄、体重、高产以及胎衣滞留、子宫炎、乳房炎、消化不良等都与本病有一定的关系。

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为2.5%--5%左右,其中85%--88%的病例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的病例较少。病程一般4--5天,病牛有腹痛、脱水、体温降低、代谢性碱中毒等临床症状。

2.1奶牛真胃变位与奶牛年龄的关系。

育成牛、成乳牛均可发病,其中产2--4胎的奶牛最易发病,占发病总数的81%,犊牛和公牛偶尔也有发病现象,犊牛的真胃变位大多数为右方变胃。

2.2奶牛真胃变位与营养的关系。

饲喂大量精料容易引起奶牛真胃变位,过多饲喂精料时瘤胃和真胃的蠕动减慢,而且精料很快在瘤胃中发酵,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引起胃肠道弛缓,特别是真胃弛缓。高精料的日粮瘤胃发酵过程中产生气体增多,使瘤胃充气上浮,使瘤胃和腹壁底部的空隙增大,弛缓、扩张的真胃很容易向左方游走,移行到左侧腹腔,形成真胃变位。

2.3奶牛真胃变位与分娩的关系。

奶牛真胃变位在分娩前后都有发病,其中在分娩后发病占96%,特别是在分娩后一个月内的发病率较高,产双胎、胎儿过大的奶牛最易发病。奶牛在怀孕后期,妊娠子宫使瘤胃从腹底被抬高,真胃可以移到瘤胃底部,甚至左侧造成生理性变位,分娩后子宫内压力突然减小,瘤胃将真胃推回右侧。另一方面怀孕后期出现代谢紊乱,如代谢性碱中毒、低氯血症、低血钾、酮病等造成真胃弛缓,蠕动减慢,真胃不能及时收缩回位造成真胃变位。特别是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奶牛,真胃内气体、液体增多时真胃很难复位。

2.4粗饲料过短过细的牛群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高。

一般玉米青贮的长度8--10cm,苜蓿干草、禾本科干草最好喂长草。一方面这些长草,长的青贮有利于促进咀嚼、反刍,促进唾液分泌,防止出现瘤胃酸中毒和促进瘤胃、真胃蠕动。另一方面粗饲料过短过细不利于在网瓣口形成一道粗饲料屏障,未充分咀嚼的饲草进入瓣胃、真胃造成真胃黏膜损伤,真胃弛缓,从而引发真胃变位。

一般在分娩后几天食欲不振,或无食欲,产奶下降,有不同程度的酮病,但治疗后常不能见效。体温、心跳呼吸一般正常,排便少,比正常的软,但可发生周期性腹泻,瘤胃因被真胃挤压隔绝蠕动音,次数减少,或听不到,真胃的听诊可在左侧第10-11肋间隙(肋弓后缘处)进行,可听到一种高朗的叮零声的拍水音,蠕动音可频繁发生,如在瘤胃背囊压诊同时作真胃听诊时更清楚。

叩诊可和听诊结合检查,用手指或叩诊垂板在左腹壁中1/3部9—12肋间叩击气性的真胃,还常出现“钢管音”(金属性回响音),以叩诊与听诊结合的方法,可在其左侧倒数第二和第三肋间听到金属性回响音(钢管音)。急性病例少见,亚急性病例食欲呈间隙性,有时可能选择性吃点干草。直肠检查:右上腹部空虚,瘤胃变小,左上腹部内压降低,偶尔瘤胃呈现臌气,如为前方变位,听诊瘤胃音似乎正常,在心脏后上方或两侧胸部可听到因真胃膨胀而出现的潺潺流水音。

(1)主要发生于产后,左方变位多在分娩后数日或3周以内发病。(2)慢性消化紊乱:食欲时好时坏,喜食粗料拒食精料,产奶量急剧下降(3)将听诊器放于左侧倒数第一、二肋间上部,同时,用手弹击左腹肋弓区,可以听到一种类似叩击金属管所发出的共鸣音—“钢管音”。

(4)在左下腹肋弓区听诊,常常可听到皱胃运动发出的流水音。

5.1保守疗法。

真胃变位的早期病例可以通过药物促进瘤胃、瓣胃、真胃蠕动,促进真胃内的食物流动,及时缓解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为促进胃肠蠕动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20-30毫升,氨甲酰胆碱类药物如新斯的.明10-15毫升或强力胃肠舒10-20毫升。

5.2翻滚法。

翻滚法和手术方法相比,翻滚法操作简单、易行,不需切开腹腔,对奶牛损伤小,缺点是疗效不确实容易复发,在治疗左方变位时成功率在20-30%左右。右方变位和孕牛患真胃变位时不能采用翻滚法。使用翻滚法前先禁食、禁水两天,使腹腔体积缩小,结合腹腔注射温生理盐水2000-2500毫升,翻滚后每天3-4小时的逍遥运动。对一次翻滚无效的病例可以重复使用一次。

5.3手术疗法。

5.3.1麻醉及消毒。

用速眠新1ml、阿托品1ml混合肌肉注射进行全身轻度麻醉。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器械及术者消毒:手术器械、创巾、止血纱布、缝合线用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术者及助手,第一助手用新洁尔灭溶液清洗、浸泡手及手臂消毒。术部用温肥皂水充分清洗术部及四周被毛,用手术刀剃去术部被毛,用碘酒棉球消毒,再用酒精棉球脱碘。

5.3.2手术。

铺好创巾、巾钳固定。一次切开皮肤,切口长度约20cm。平头剪刀一次剪开肌腱及腹膜。术者手沿腹壁伸入腹腔,牵拉皱胃并向腹腔右侧推送,常常可以听到胃内气体移动的“咕噜”声,表明复位成功。如果皱胃和腹腔粘连,须用手小心地分离粘连组织再复位。

5.3.3皱胃固定。

用12号或18号缝合线双线将靠近皱胃幽门部的皱胃与网膜连接部固定在创口右侧的腹壁上(既可在皱胃小弯一侧固定,也可以在皱胃大弯一侧固定)。

5.3.4缝合及术后消毒。

腹腔内撒布青霉素粉后,用18#丝线双线和弯三棱针“8”字一次缝合腹膜和肌腱层,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撒布青霉素粉,然后结节缝合皮肤,最后,创口碘酒消毒,做结系绷带保护创口。术后创口每天用碘酒涂抹消毒一次,每天静脉注射青霉素、葡萄糖等药物抗菌消炎、强心补液等措施,连续5~7天。术后1~2天禁食,待反刍基本正常后逐渐转为正常饲养。

5.3.5术后护理。

术后奶牛加强护理。对术后孕牛每周注射两次黄体酮。术后奶牛放置在干燥的土制地面的牛舍,以免滑倒。每天饲喂优质长苜蓿干草和长禾本科干草。饮水清洁充足。

切口和真胃固定线处每天用碘酊涂擦2-3次,每隔3-5天右侧肷窝处腹腔注射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50毫升。连用2次。

手术后的奶牛每天输液一次,连用5天。庆大霉素80-100毫克,xx20毫克,5%葡萄糖生理盐水3000-3500毫升,25%葡萄糖500-1000毫升,钙磷镁合剂500-700毫升,复方氯化钠500毫升,10%氯化钠500毫升,氯化钾1-1.5克,维生素b13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氯化钾输液时要稀释成0.3%以下的浓度,速度要缓慢。体质虚弱的奶牛可在液体中加三磷酸腺苷20毫升辅酶a10支。

6.1产后奶牛加强护理。

奶牛产后1个月是真胃变位的高发时期,产后奶牛身体虚弱容易发生前胃迟缓、低血钙、生产瘫痪、酮病、胎衣不下、重症乳房炎等疾病,而引发真胃变位。产后奶牛要加强护理,犊牛出生后给母牛饮麸皮糖盐水2-3桶,灌服磷酸氢钙20g,健胃散250-300g,肌肉注射催产素100单位,以恢复体力,促进血钙恢复,促进子宫收缩,排除子宫内的液体,加速子宫复旧。

6.2日粮中的粗饲料避免切的过短过细。

奶牛日粮中的青贮玉米应切成3-6cm的长度,避免切的过短过细,苜蓿干草和禾本科干草最好喂长草,长纤维的干草能促进牛反刍时咀嚼,增加唾液分泌,有利于胃肠蠕动和食物排空,防止出现前胃迟缓、真胃积食、变位等疾病。

6.3奶牛每天要有一定的运动量。

奶牛运动场最好采用土质地面,尽量开阔,地势平坦。积粪、积尿及时清除,有条件的奶牛场最好建两个运动场,每月更换一次,交替使用。水槽和料槽距离尽量远,保证奶牛有一定的逍遥运动,以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特别是新产牛每天最好定时驱赶运动。

6.4奶牛饲料粗精搭配合理。

奶牛日粮应粗精搭配合理,营养全面,混合均匀。特别是高产奶牛应该适当控制精料喂量,最高每天不能超过10-12kg,配制日粮时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饲槽内准备盐、舔砖、碳酸氢钠供奶牛自由舔食。

切实保证供足奶牛日粮总干物质量,粗饲料的比重不低于40%,并保证粗饲料的“粗糙度”,防止粉碎过细,更不宜制成颗粒;从干奶期到分娩,精料的增加和日粮变换不宜过快,一般要有7~10天的过渡期;夏天,要做好奶牛的防暑降温工作,预防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经常观察牛体健康和采食、反刍状况,测量牛的体温、呼吸、脉搏;察看排粪、排尿,一旦发现传染性疾病,及时治疗;保证奶牛有充足的采食、饮水空间,防止牛群过于拥挤。同时,经常保持牛槽、牛床、水槽和运动场的卫生,保证奶牛有良好的采食、饮水和反刍条件。

在左腹部听叩诊结合听到类似叩击金属管所发出的“钢管音”是本病的一个主要示病症状,但事实上,许多疾病过程中(如皱胃积食、胃肠臌气等)均可以在左腹部听到“钢管音”,而许多兽医却把这一症状作为确诊本病的标志,一旦听到“钢管音”就确诊为本病造成许多误诊误治,一般单纯皱胃左方变位病例,“钢管音”一般仅局限于左腹部肋弓区较小的范围内,如果出现大面积“钢管音”往往不是本病。

确实是根治的方法,但是对于病程较长产生腹膜炎,腹腔积水的病例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有多处手术通路,常用的有左肷部切口、右肷部切口、左右肷部同时切口、腹中线切口、腹中线旁切口、右侧乳静脉与肋弓下缘之间切口等,通过大量实践,我们认为以腹中线旁切口(腹中线与乳静脉之间切口)为最佳部位,其优点是:

(1)切口小:在肷部切口时,由于有腹部肌肉限制,一般其切口长度均在30cm左右,而腹中线旁切口仅需18~20cm即可。

(2)离皱胃近,易于观察、整复、固定皱胃。

(3)易于检查皱胃、肝胆、肠道等腹腔器官,及时发现其他疾病,如发现疾病,易于治疗。

(4)不易复发:由于整复、固定均在眼睛直视下进行,因而整复确实、固定牢靠,因而不易复发。在腹中线旁切口时,缝合后张力相对较大,因此我们在缝合时,采用双线“8”字缝合,可以大大提高切口缝合后的抗拉能力,在许多例手术中,全部一次成功,创口愈合、恢复良好。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十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州xxx会2008年度工作评议的日程安排,评议州畜牧局工作调查组在州xxx会副主任冯国亮的带领下,于12月9日至12月18日,对州畜牧兽医局近两年来的工作,开展了评议调查。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畜禽产品质量监管、服务体系及自身建设等内容,采取一听(听汇报)、二看(看现场)、三座谈(与干部职工、州人大代表等座谈)、四征求(征求州分管领导、纪检部门意见)的调查方法,对州畜牧兽医局的工作进行了评议调查。一是召开了州畜牧兽医局中层以上干部、离退休干部代表、二级单位负责人、县市畜牧兽医局长会议进行评议动员和测评;听取了州畜牧兽医局局长田凤培关于近两年来全州畜牧兽医工作的情况报告,并分别与参会人员进行个别座谈。二是在州直分别召开了与畜牧兽医工作相关部门、服务对象代表及恩施、宣恩两县市在州直工作的州人大代表座谈会议,进行座谈和测评,并走访和征求了州委、州政府分管领导和州纪检部门对州畜牧兽医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到恩施和宣恩两县市分别召开了州人大代表和分管领导会议,对州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卫生局、环保局工作进行了评议和测评。同时,又分别到两县市的畜牧、财政、卫生、环保局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对州直对口局进行评议和测评。四是参观了恩施市华硒生态农副产品工业园和凤凰山种猪场的生产和建设情况。并于12月22日,听取了其他三个评议调查组对建始、巴东、利川、咸丰、来凤、鹤峰等6县市畜牧工作评议调查的情况介绍。现将对州畜牧兽医局工作评议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州畜牧兽局是州政府承担全州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局,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畜牧兽医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负责动物防疫、检疫、兽医、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等监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及体系建设、生产发展等。

2007年以来,全州畜牧业在遭受了生猪蓝耳病的入侵、特大冰雪灾害和生猪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州畜牧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州畜牧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37%;预计2008年可望实现牧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25%;猪、牛、羊、禽出栏(笼)分别达445万头、万头、万只、1117万羽,同比分别增长17%、38%、、;肉类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两年来,州畜牧兽医局在依法履职,推动畜牧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生产发展,州畜牧兽医局在全州结合实施相关项目,落实惠牧政策,从改造栏圈、改良品种、扩大规模、科学喂养等方面,引导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2007年以来,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建议州政府先后召开了四个专题现场会议。一是在来凤召开了生猪养殖大户发展现场会议;二是在恩施召开了标准化、规模养殖新模式推广和建设市场主体现场会;三是在巴东召开了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四是在利川召开了标准化模式养殖现场会,推介该市建设万头养猪场和畜禽规模养殖的经验,研究和部署了相关工作。在标准化养殖方面,重点是结合本州实际,狠抓了小户连片型、小区连户型、大场大户带动型三种养殖小区规模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州已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150”模式大户552户,山羊“1235”模式大户417户,林下养鸡模式大户1800户、“猪沼x”模式大户64011户、家庭牧场3019户。在规模养殖上,重点抓了生产大县、大乡、大村、大户的发展,预计今年出栏生猪60万头以上的县市可达4个,5-10万头的乡镇20个、5000-10000头的村500个、50-5000头的大户10000个。在栏圈改造方面,重点抓了现代化养猪场的建设,达到圈内温度可控、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全进全出。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拉动,全州已建成标准化的万头养猪场8个,千头以上的122个,500头以上的499户。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淘汰了劣质种猪1900头;狠抓了优化的多元杂交组合的推广;加强了“三群一站”的建设。

为了发展壮大畜牧业生产和加工龙头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州及各县市畜牧部门,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畜牧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落户我州办厂(场);二是帮助龙头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四是在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等,有力地促进了畜牧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如恩施市建成了九洲牧业公司、好又多华硒生态园、凤凰山种畜场、大旺牧业公司、翔盛牧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利川市多仁多公司年屠宰200万只家禽的自动化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土家牧业公司3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已正式动工兴建。同时,各类市场流通主体逐步兴起,全州涌现牧业专业合作社80个。恩施市盛家坝乡桅杆堡牛交易市场,以翔盛牧业公司为依托,大力建设山地黄牛养殖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经营形式,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

抓好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治不仅关系到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也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安全。两年来,州畜牧兽医部门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始终作为整个畜牧兽医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积极给政府当参谋,强化各级政府动物防疫的措施和目标责任。二是对春秋两季防疫工作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三是加大对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的跟踪督办和检查。四是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全力果断处置。如去年的生猪蓝耳病发生后,果断采取措施,各地严格按照处置规范进行防控,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疫情得以控制和扑灭,并受到省里的好评。由于2008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动手早、抓得实,实现了上半年零疫情、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防控目标。

在贯彻实施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方面,首先是加大了学习宣传贯彻力度。重点抓了畜牧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的学习贯彻。两年来,先后两次举办了有400多人参加的培训班,对乡镇技术人员和防检员普遍轮训了一次。第二,依法加大了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一是狠抓了兽药饲料和畜禽产品抽样检查。2008年累计抽检兽药40批次,畜禽产品60余批次,合格率为95%;累计查处不合格蛋白饲料原料吨、牛用浓缩饲料吨、其他饲料吨,涉案金额万元;查处假劣注射液42963支、假劣兽药(粉剂、消毒液)5692公斤,涉案金额万元;取缔无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企业1个。从抽查的畜产品结果看,我州畜产品中未发现药物残留超标和三聚氰胺等违禁药物。三是加快了无公害畜禽产品一体化认定认证工作。全州新增畜禽产地产品一体化认定认证16个。第三,加大了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的力度。

到目前为止,全州虽然已有12家肉类加工企业和21家饲料生产企业,年可屠宰加工生猪250万头和生产饲料6万吨。但多数规模不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如肉类加工企业,大都只是简单的屠宰和分割,未形成知名品牌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草食畜牧业生产是我州的一大优势,虽然畜牧部门过去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生猪的发展,草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州、县、乡三级均缺乏应急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尤其村级冷链设施断档;二是防疫收费从2009年起停收后,防疫注射经费急需落实;三是防疫应激死亡赔偿太低(50斤赔40元),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四是应急疫苗储备经费不落实。

一是全系统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近十年州县市局未进一个新人,乡镇兽医人员50岁以上的占6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二是基层集体兽医人员待遇不落实,生活无保障,多数地方集体兽医养老保险未解决,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是我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目前州及县市均没有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场所和仪器设备,凡抽检均要送省里检测。

参加对州畜牧局工作测评的总人数为332人,满意票为308票,占总测评人数的,基本满意23票,占,不满意3票,占。其中参评的州人大代表208人,满意票188票,占,基本满意17票,占,不满意3票,占。

从评议调查总的情况看,两年来,州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一是围绕产业兴州战略,突破性地发展畜牧产业。特别是在争取和落实中央、省、州有关兴牧惠农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大了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工作力度,创造了全州畜牧业发展“七超历史”的大好形势。二是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注重自身建设。现任领导班子是一个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求真务实、民主和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好班子。他们按照州委“两提高、两满意”的要求,坚持从教育入手,按制度办事,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守纪律,机关及系统形成了心齐、风正、干劲足的良好氛围。四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均能做到按时办理和回复,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要做到有规划、有措施。要在解决饲草冬储上下功夫,在全州大力推广恩施市“1235”养羊模式和“12352”养牛模式。

要在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效益上做文章;在形成产业链,即公司基地农户经营形式上下功夫。特别是畜产品加工企业,要在提高工艺水平、增加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上下力气。

一是要进一步把春秋两季普注和每月补针的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要争取投入,改善防疫工作的条件和手段;三是要研究解决生猪防疫应激死亡赔偿过低而影响防疫不到位的问题;四是防疫收费取消后,要向政府争取尽快解决防疫所需经费,以利“春防”工作顺利进行。

重点要加大动物屠宰检疫、兽药、饲料市场监管和畜禽产品市场监管的力度。

一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增强畜牧兽医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大对基层兽医人员技能的培训,改变目前多数兽医只会医猪的现象。二是逐步解决畜牧兽医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三是积极妥善解决集体兽医养老保险的问题。

对在金融危机下,我州发展养殖业面临的挑战要有清醒认识,研究如何保护养殖业的对策;对实现“畜牧百亿元产值”目标,要研究制定具体的规划、政策、措施。

以上建议,有些需由州畜牧兽医局研究解决,有些需由州畜牧兽医局提请州政府研究处理。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十一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兽医体系逐渐得到完善,为我国畜牧兽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畜牧兽医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促进畜牧业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畜牧兽医;法律法规;问题;对策。

畜牧兽医体系所包含的范围广泛,其中不仅仅包括着畜牧兽医技术方面以及服务方面的一些体系,还包括着政策法规体系以及法律法规体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接触的就是畜牧兽医技术以及服务方面的体系。但随着现代动物疫病的不断出现,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及健康,国家政策已经对畜牧兽医的发展上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以保证畜牧兽医体系更好的发展。

畜牧兽医所从事的有关畜禽饲养管理技术工作,饲料厂从事化验员、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各级兽医站从事地区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各级卫生防疫站或监测站从事畜禽防疫和检疫工作,宠物医院从事诊疗、美容等工作可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及食品安全,并且能够保障农牧业的良好发展。在畜牧兽医的法规体系之中,有着规章、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等诸多的法规,其中畜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数十部之多。这数十部的法律法规,还对畜牧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制订了工作规范,对一些相关的部门制订了日常的畜禽养殖、饲料兽药、动物防疫以及质量安全等所需要去履行的各项职能。但由于我国畜牧兽医业起步较低,发展较慢,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普遍较差,所以这些法律的实施就比较困难,从而暴露出这些法律法规中的一些不完善之处。

2.1行政执法困难。

目前,虽然我国畜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总数已有了数十部之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首先执法主体上的问题,在我国,若是发生突发事件或是重大疫病时,动物防疫部门、食品安全部门以及卫生部门等都会运用自身的行政执法能力解决问题,但是根据《动物防疫法》来说,行政执法的能力只存在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但在处理事件时,许多部门的加入就导致了执法主体的分歧。这样一来,就会降低各部门的行政执法效率,若是事件处理不当,相关部门之间就可能互相推卸自身的责任,最为严重的就是延误了受害群众的救治及保护时间,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执法规范以及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就我国目前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来说,其中对一些执法规范的要求非常的不严谨,这就会使得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没有一个参考标准,导致对执法把握不准从而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发生。

2.2对畜禽产品的检验检疫以及监管力度不够。

在近年来,由于畜禽产品安全而导致的问题,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也证明了畜禽产品的检验检疫以及监管方面力度不够。造成这类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让不少的畜牧产品经营者有空子可钻。

2.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畜牧兽医方面法律虽多,但还有着诸多的不完善之处,一些法律的实施细则也并不能及时地对外公布,这就使得一些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行。我国在兽医以及动物屠宰方面,只有相关的规范进行约束,这些规范从根本上说并不能算作是法律,故而也就缺少了法律所带来的威慑力,导致人们对这些规范视而不见,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3我国畜牧兽医法规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是要去对已有法律进行完善以及细化,及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法规或是实施细则;二是要使我国目前的畜牧兽医法规与国际相接轨;三是要去填补一些畜牧兽医领域的法律法规空白,从而使得畜牧兽医的法律法规能够更加的完善。

3.2严格执行畜禽产品检验检疫以及监管制度。

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检验检疫的标准比较宽松,故而就导致了我国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所以说必须要严格畜禽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动物检疫法》以及《兽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对官方的兽医制定更加明确的标准,才能实现真正的专业化。

3.3加强畜牧兽医相关的行政执法能力。

目前我国畜牧兽医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其执法的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所以必须要加强畜牧兽医相关的行政执法能力。一是改变多方执法的缺点,统一执法部门;二是提高相关执法人员的素质;三是要加强对畜牧兽医相关的行政部门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包玉华,贺艳,张博.我国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12):1-3.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十二

摘要:为了加快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必须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分析和探索,指出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设想以及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8]。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9]。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10]。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十三

畜牧兽医职业调研报告(金职院思政作业——仅供参考)。

摘要:

畜牧业人才极度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高素质劳动者极其短缺。在东部农区,很多从事畜牧业养殖的人员都是由农民转型而来的,专业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发展现代畜牧业仍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来了解我们的专业以及知道社会和学校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对畜牧兽医的职业规划。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畜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吃香。毕业生每年不到毕业就被抢聘完,多数学生上岗不久便成为技术骨干、车间主任、副场长、副经理,在畜牧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些会去企业就业,也有一部分同学被县、乡两级兽医院(站)聘用为门诊医生、业务负责人,也有一部分同学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办兽医门诊、人工授精站、兽药饲料站、养猪场、养鸡场等。为农村畜牧业发展做出贡献。总之,他们都走上了利国利民利自己的成才之路„„畜牧战线的场长、经理、百万富翁正在这里成长!

一:社会对我们专业(畜牧兽医)的要求。

要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促进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努力保证畜产品有效供给。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责任感和事业性强,服务态度良好;熟悉本专业技术业务和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技术威望,能解决基层提出的本专业生产技术问题和要求。现代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及科技含量的增加,对畜牧兽医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直接使用技术娴熟的人才作为自己的首选,尤其是需要“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畜牧兽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进行重新定位,要以岗位需求为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高等职业教育是属于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人才。其职业性的特点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增加专业技能的操作训练,强调的是岗位能力的培养。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一直都在进步。为了能够使我们畜牧兽医行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不断提升畜牧兽医工作的准确性、时效性、权威性,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工作实现全面信息化。为了实现信心化,我们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保障工作经费,配套硬件设施,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建设。

(2).分工负责,确保质量。

(3).加强培训,示范推进。

凡是从事了该行业,就应该做到尽忠职守。不管你是首级畜牧兽医指导员还是社会化畜牧兽医,都应该要严格遵守自己的岗位职责。

(1).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责任感和事业性强,服务态度好;熟悉技术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基本能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生产技术问题和要求。

(2).根据县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向所在乡镇、村领导提出畜牧兽医年度工作目标、措施和工作计划;负责组织所辖乡、村的畜牧兽医专业人员开展业务工作。

(3).做好联系村畜禽饲养户及牧场的动物防疫,建立畜牧养殖场户的档案记录。

(4).组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推广新技术,开展标准化生产,组织产品销售等服务工作;组织其它人员做好本辖区内自己难以承担的技术服务工作。

(5).协助做好辖区内社会化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落实和督促。

(6).帮助养殖户解决畜牧业生产技术问题,并联系规模场或专业户5个以上。

二:学校对我们专业的要求。

畜牧兽医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其专业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属性,注重理论的应用形态,强调专业技术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设定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行业为背景,突出行业的特点和职教的特色,才能使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岗位提供人才,为职业岗位服务。为了使学生今后能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必须整合课程资源,因为本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方向一般以行业为准,如养猪业、养鸡业、养牛业等。要根据行业及其岗位来综合和整合课程,要非常接近生产,服务于生产第一线。改变以往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知识深度的弊病。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应职方向和岗位紧密结合起来,体现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凸显实用性,从以往的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的整合要积极吸收行业单位参与,以便更贴近生产实际。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开发必须以生产为主线进行开发,就是要按职业生产岗位的综合能力开发教学内容,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就开发什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开发要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满足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否则会“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比如,现代养牛生产中广泛利用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我们就将这些先进技术开发到课程中,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能及时的掌握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又如近两年在全国发生的并对家禽业生产影响最大的“禽流感”病最新的防制技术,也安排到《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掌握该病防治的新知识及新技术,今后应用于生产,对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得到了保证。课程的开发要避免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应用分开,在课程开发中剔除过深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工作岗位中应用不多的知识,把握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增加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面较窄,往往学生的就业形成较大的局限。畜牧兽医专业的教育,不仅要考虑本专业就业,也要尽可能考虑学生更广范围就业需求。因此,尽可能拓展课程资源,使学生有较强的就业能力是本专业不可忽视的责任。课程的拓展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从科学发展变化着眼,实行“菜单式”教学。应该设置一定范围的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一般不应低于开设达30%左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将来的就业意向等,有针对性地自主选修课程,这样不仅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资源,还拓展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满足学生学习个性化的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知识通融与迁移能力,为新增长点拓宽了专业口径,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畜牧兽医专业院校需要切实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是技能的传授者。所以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职业实践经历都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从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他们急需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目前,从部分院校来考察,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大致有三部分来源组成:职业院校的前身,原来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有的现在是学校各级的领导和教育教学骨干;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硕士以上新教师,他们带来了普通高校新的专业知识;从企事业单位调进的技术人员,他们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能。这三部分不同来源组成的教师队伍,虽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但仍然实践不足。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和促进的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关注与提高。健全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调动教师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校较全面的把握教师的实践能力的现实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办学模式都有着根本性的转变。必须克服“传统办理模式束缚”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畜牧兽医专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表明,该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结合更是畜牧兽医专业教育培养具有综合为密切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仅依靠学校的条件难以实现培养目标。走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之路并形成一体化办学模式,对牧兽医专业教育的发展,对职业生的能力培养十分必要。产学研一体化职业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也是畜牧兽医专业教育办出特色的保证。在产学研关系定位中,教学处于基础和中心地位,科研和生产是服务于教学的。产学研一体化是一个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是连接系统的主线。

三:自己对专业的要求。

(1)、在校学习。

老师,而其他的同学本来是在忙自己的事情的,结果大多数的人猛然抬头,茫然的看着我们,觉得我们莫名其妙。

(2)、校外工作小规划。

很快三年就会过去的,然而我们却已经没有三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学这个以后能干吗,有的只是心里的茫然,随着课程的进行我觉得我似乎知道自己以后干嘛了。

也许是女生的天性吧,我比较喜欢那些小型的动物,不喜欢庞然大物,比如牛、猪。所以我以后应该会从事小型经济动物的养殖,又或者从事宠物行业。不管以后我从事的是什么,我想我都会先去养殖场或者是宠物医院先学习几年,然后再在这两年当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我是否要自己办理养殖产。我知道想的跟实际操作起来真的是有差距,但是我至少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样我才有奋斗的目标,努力地理由。在这实习的几年里,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仅要有在学校时的认真,还要更加的严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关乎动物的生命,态度一定要端正。兢兢业业的工作,多提多问,没有什么丢人的。不用害怕让人家觉得你什么都不懂,其实你就是不懂才会去人家那里实习的。在实习的时候不要拘泥于理论知识,有时候理论也不一定是准确的,还是应该看实际操作。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选择了该行业我就不会后悔,只会更加的喜爱罢了。

(3)、自己的监督。

每个月都写小结。自己规定个时间,如每月的第一天作为自己的总结日,在专门的本子上记录下这个月的不足之处,然后反思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以后该怎么避免或如何解决。一月复一月,有利于自身素质、能力、修养的提高,更有利于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四:职业规划。

(1).就业和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动物医学专业成为今后几年我国的9大热门专业之一,其未来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和行业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兽医卫生监督与管理、防疫检疫、科学研究等工作、大城市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新兴的宠物医疗保健单位。由于浙江地区宠物业发展特别迅猛,宠物诊疗单位及需要一定宠物诊疗知识的宠物养殖业、经营业、美容业、食品业、寄养业等将需求大批的相应人才。

(2)短期目标――优秀毕业生。

(3)中期目标――普通兽医。

实现我的兽医诊所之旅[。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十四

2017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理论学习从内容到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效果有待于提高;二是党建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三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四是围绕党建抓中心工作的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把任务层层分解,细化量化,责任到人,逐项兑现,构建起了上下同心、齐抓党建的良好运行机制。

1、制定学习计划,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政治思想学习和业务培训。在内容上,有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了“***”;做到了“**”;在方式方法上,我们采取自学、集中学习、领导讲党课、大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全县水产畜牧兽医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2、加强全局党建工作领导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抓好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与管理,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建设“阳光政府”是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农技人员为农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对畜牧业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4、围绕党建抓好中心工作的落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按照党员发展程序,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同时做好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牢记维稳责任,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做好来信来访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和谐畜牧系统建设;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开创全局工作新局面;积极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中心工作。

5.抓党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是狠抓2018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党组经常研究重大工作,党组成员实行分管联系责任制,负责对分管工作的督促检查,通过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市水产畜牧兽医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于11月15日顺利通过自治区绩效考核验收。

二是扶贫帮扶工作开展正常有序。我局扶贫联系点为**乡**村,派出一名党员干部担任第一支书,派出八名党员干部下村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开展精准扶贫识别工作。目前,精准识别工作按要求有序开展。

三是把党建工作拓展到养殖示范户。在**乡宝亮养殖合作社建立党员活动室,组织合作社党员社员参加活动,带动其他养殖户的养殖热情。

畜牧兽医类科技创新论文篇十五

继“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奶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乳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学者认为,安全事件的根源之一在于奶牛散养户分散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由此带来奶牛疫病防控难度加大、个体奶站掺假等问题[1].另一方面,全国各地区规模化奶牛场正在悄然兴起。整体来看,规模化奶牛场生产过程更为集约化,单产、奶价较好,整体经济效益占优势,但盲目发展和规模过大带来的周边环境污染、饲养成本增加、疾病防控困难等各方面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实现奶牛养殖“高效、生态、安全”的基本要求,养殖模式和生产方式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我国现有国情,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是社会转型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未来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1我国家庭牧场的概念内涵。

家庭农场是一个泊来词,含义类似于我国的专业大户。从国际视角来看,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84年,法国已有农场126万个,农业劳动力180多万人,平均每个农场只有1.5个劳动力,绝大部分都是家庭农场[2].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的家庭农场约190万个。2010年,美国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农场有88%属于家庭农场,而生产的农产品占全美农产品总量的79%.家庭农业在巴西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已经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3.

在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尚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现阶段我国对家庭农场并无明确统一的概念,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牧场属于家庭农场的一种类型。1996年,我国学者提出家庭牧场的概念,道尔吉帕拉木[3]认为,所谓家庭牧场就是以草场和牲畜的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商品畜牧业生产为目的,具有一定基础设施和畜群规模,能够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的畜牧业生产单位。此家庭牧场概念提出较早,但不失前瞻性,与我国现阶段发展家庭牧场的基本要求吻合。邱青瑞[4]认为,家庭牧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单位,远离村居,从事单一类别畜禽专业化养殖,具有适度规模,达到“场合标准化、场区园林化、设施现代化、种养循环化、粪污零排化”要求的畜牧生产经营模式。王薇[5]提出,家庭牧场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主经营的奶牛养殖生产方式。

可见,家庭牧场是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无不以农户和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其经营形式的基本脉络为兼业户到专业户再到专业大户。在我国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可能是未来畜牧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之一。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演化过程,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家庭牧场的实质内涵和阶段特征。

1.1以农户家庭为经营主体。

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农村承包集体耕地的农民家庭约2.3亿户,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家庭约1.9亿户,他们经营的耕地面积(包括流转来的耕地)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92.5%.陈锡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户家庭无论在主体数量上还是在经营土地的数量上,都仍将占据绝大多数。这表明,无论怎么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必须坚持集体土地的承包权属于农户家庭,不能忽视农户家庭经营这个基本面,这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6].

1.2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家庭牧场在经营和生产的具体过程中,主要经营者和劳动力来源以家庭成员为主,即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也是家庭牧场和养殖企业的主要区别之一。家庭牧场的经营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并具有维持家庭牧场正常运转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大田生产类种植业不同,畜牧业的劳动对象是动物,一般需要每天饲养,不存在劳动的间断期,而且动物的生长发育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小于植物,所以畜牧业的劳动季节性一般远远小于大田生产[7].因此,为满足适度规模家庭牧场的生产要求,除家庭劳动力以外,一般还需要雇用长期稳定且具有一定专业化技术的劳动力。

1.3集约化生产。

家庭牧场的生产方式不同于农户的分散饲养,主要进行养殖业的专业化生产,即通过土地流转,适当的劳动、资本和技术投入,建立标准化的养殖场所和设施,实施统一管理和生产,使家庭牧场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可持续的牧场发展。国外家庭牧场集约化生产过程中,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草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以土地资源投入为主来发展畜牧养殖;美国和欧洲国家多以资本和技术投入为主;许多发展中国家仍以劳动力投入为主,养殖模式较为传统。

1.4商品化经营。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畜牧业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仅用以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随着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品产量逐渐增加,除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外仍有剩余,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转化,畜牧业发展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经营产品也逐步多元化。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促进了乳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牧场将是奶牛养殖、乳品生产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可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养殖,商品化经营,为城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产品,且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实现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

1.5适度规模养殖。

现阶段,个体养殖户分散、落后的养殖方式无法实现现代机械化、信息化设施设备投入生产和形成奶牛养殖规模效益,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适度规模经营是家庭牧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现有家庭农场一般以土地经营面积来反映其种植规模,家庭牧场以牲畜存栏量或出栏量反映其养殖规模,事实上适度规模经营不仅指土地面积和牲畜数量需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更要求家庭牧场的经营质量达到适当水平,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保证现有要素合理组合和充分利用,实现家庭牧场的利润最大化,从业农民收入与城镇家庭收入水平基本相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诸多影响因素,就养殖业来说,土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劳动者素质以及风险都是影响经营者对生产规模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也决定了适度规模并无统一标准,而是因地而异,视不同情况而定。

2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奶牛养殖的发展,是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政策而不断演化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资源极度匮乏,国家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迅速恢复生产成为首要任务。因此,政府鼓励私人养牛,奶牛养殖的主要模式为个人散养,奶牛养殖的区域差异也十分突显,主要分布在大城市郊区等。由于生产条件简陋,饲料供给严重不足,再加上管理落后,导致奶牛单产水平低。

计划经济时期,国营和集体经营奶牛场逐渐代替私营和公私合营养殖场,成为奶牛养殖的主要模式,最为典型的有上海牛奶集团的前身上海市牛奶公司。国营、集体经营形式使我国奶牛存栏量有较大的提升,奶牛规模养殖模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且使奶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组织形式。但因我国饮食结构特点,牛奶消费量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奶牛养殖仍在探索中前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奶牛养殖有了快速全面的发展。奶牛养殖业经营主体涵盖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且近年来一些外国乳品企业开始在我国投资建设奶源基地和牧场,奶牛养殖模式更加多元化,全国牛奶产量和奶牛存栏量呈现大幅度增长。

小规模散养奶牛的生产方式落后,质量难以控制等弊端,奶源质量和农民效益得不到保障,此种养殖模式日益萎缩。同时奶牛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在各地,且小区建设曾受到各级政府的补贴,但又因其在管理运行和防疫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升级或调整的局面。随着我国逐步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注入大量资金自建牧场,100头以上规模的奶牛养殖比例从2008年的19.54%增长至2012年的37.25%,2013年占比达到41%.然而小规模散养模式比例在我国奶牛养殖业中有一半以上,2012年全国奶牛存栏1493.9万头,其中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下的养殖户所养奶牛占总存栏数的62.75%,2013年占比约为59%.

3家庭牧场与其他奶牛养殖模式的比较。

3.1散户饲养。

散户饲养的规模多在20头以下,养殖户大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养殖管理粗放,主要利用自家承包的土地种植奶牛饲料作物,一般不雇用其他劳动力,粗饲料基本能够自给,优质粗饲料使用率低,营养结构不合理。农户散养奶牛具有精细化程度高、农副产品利用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少等特点。但分散的饲养方式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由于经济因素或资源有限,难以投入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加之奶农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管理的经验,奶源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且奶农几乎没有承担质量风险的能力,导致奶站和乳品加工企业压低收购价格甚至拒绝收购奶源,奶牛养殖效益较低下。随着现代农业发展逐步推进,该模式将逐渐被削弱。

3.2奶牛养殖小区。

奶牛养殖小区模式最早出现在天津市武清区曹子里乡华明畜牧场,其运作模式是将分散的养牛户适度集中起来,便于实现机械化挤奶,利于提高生鲜乳质量,增加养殖效益。奶牛养殖小区模式的特点在于养殖小区的管理者与养殖户共同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增强了奶农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奶牛养殖行业发展更稳定。另外,奶牛养殖小区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建设,可投入适应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设施设备,便于实现现代化、机械化奶牛养殖。缺点在于入住小区的农户分别饲喂自有奶牛,饲喂方式等仍采用传统形式,生产水平改善程度有限,养殖仍较为粗放。因责任分配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到位,一旦奶源质量出现问题,往往会出现小区管理者和奶农之间互相推诿,对养殖效益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养殖小区只是传统奶牛养殖向现代养殖过渡的一种中间模式。

3.3规模化养殖。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化奶牛场具有设施完善,技术、设备先进,劳动生产率高,tmr日粮保证奶牛营养水平,管理水平较高等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优势。但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力水平来说,并不能盲目地迅速推广奶牛规模养殖,因其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奶牛头均固定资产投资约2.6万元,若发展规模养殖必定有大量工商资本进入奶牛养殖行业,农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规模奶牛场需保证饲料来源充足,并有足够的粪污消纳场地,而我国仍面临农村人地关系紧张,土地流转存在一定困难的局面。

3.4家庭牧场养殖。

家庭式奶牛牧场可以看作专业养殖户的升级版。具有一定奶牛养殖和管理经验的专业户,可以通过适当土地流转,少量雇工,接管或收购散户或小区农户的奶牛,进行适度规模养殖,不断完善和统一牧场建设和管理,优化牛群结构,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养殖效益,实现家庭收入与城镇收入水平相当。其特点是饲料生产、饲养管理、挤奶等工艺完全由农户家庭自行解决,并具备一定现代化和机械化技术水平。家庭式奶牛牧场很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奶牛养殖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但家庭式奶牛牧场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因素制约,如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经过培训、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人员;缺乏融资渠道;中小型家庭牧场产品单一,不能形成多种特色经营,养殖效益受限等。

懂技术、有经验且会经营的家庭牧场经营主体短缺,是制约家庭牧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现象仍会持续。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且现有养殖技术装备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雇用长期稳定的养殖管理人员是家庭牧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牧场主本身而言,其市场信息采集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普遍不足,风险承受能力明显偏低,这将导致奶牛养殖行业整体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如何培育新型农民是奶牛养殖业发展家庭牧场的严峻挑战。在此过程中,完善奶牛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是确保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需鼓励发展适当且多元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服务机构的作用,打破其发展的局限性,例如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其次服务内容要与牧场需求相符,为奶牛养殖生产提供专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信息传递和物质装备等。

一直以来,我国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的投资比重偏低,造成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为发展符合生产力水平的现代化奶牛养殖牧场,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将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资金短缺问题将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家庭式牧场。另外,在我国乳品产业链中,乳品加工企业、饲料生产加工企业等占有强势地位,奶牛养殖环节的利益容易受到挤压,更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再者,我国政策正逐步为农村、农民放权,但因为相关金融法规不配套,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地、农产品抵押贷款仍持审慎态度,类似农民“急需贷款”和银行“不敢放贷”的政策与法律暂时脱节的问题造成了家庭牧场融资渠道不畅,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现有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寻找突破路径,帮助农民打通融资渠道,将无效资本转变为有价资本,将对家庭牧场和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结语。

本文通过解析家庭牧场的概念内涵,回顾我国奶牛养殖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了家庭牧场与其他奶牛养殖模式的优劣势,认为家庭式奶牛牧场将是未来我国奶牛养殖的重要组织形式,并指出了发展家庭牧场的限制因素。近几年,进口乳制品持续冲击着我国的奶业市场,对奶牛养殖产业影响巨大,为了保证我国奶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积极探索奶牛养殖模式,发展适合我国国情、保证奶源质量和养殖户收益的奶牛养殖模式。

参考文献。

[2]佐牧。法国的家庭农场[j].财会通讯,1984,s5:28.

[3]道尔吉帕拉木。集约化草原畜牧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142.

[5]王薇。加快推进家庭牧场建设[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3(5):61.

[7]贾文林,徐恩波。关于农业劳动季节性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1963(7):8-15.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2355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