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达到预期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一
金色的阳光伴着夹杂锐意的风,荡啊荡,溶在我的心中,醉人的美!杨树、梧桐的叶成型了,只是青涩却现在了脸上,更增了几分稚气,如同四月暖阳般的人啊,我怀念你。
风轻轻地吹,带动草儿曼妙的身姿,轻摆着、摇曳着,阳光一闪一闪的,射在嬉笑着的露珠上,是你如星辰般闪烁的眼眸,好亮、好亮!
在堤边,柳树的长枝不断舞动,嫩叶彰显出它的灵动。莺般轻盈的风筝在空中轻舞着,柔柔地与风汇作一处,地面上咯咯的笑声和天上风筝与风舞蹈的旋律交融着,是你银铃般的笑声,好柔、好柔!
铃声断,我踱步在校园,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为暖阳腾出一片天地,让风拂我的脸庞。难得寂静的冬天去,操场上一片喧闹,爬墙虎的叶子,在角落里,静静地合着拍子,为每个孩子的笑颜寻找节律。那明媚的脸庞,是你的身影,在众人中,我慌忙赶去,哪里有你,只剩下一片快乐的记忆,好怪、好怪!
哦,不是你不愿,而是这怡人的春天,不属于你,不属于我,而是长存在天地,荡漾在林林总总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江、南”等八个生字,会写“可、东、西”三个字和竖钩、竖弯两个基本笔画,认识“氵、十、艹”三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让学生通过诵读体验诗人的感情,大胆发挥想象。在说说、演演、画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4.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绘的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课前知识。
准备。
1.认识笔画。
2.下载图片,制作课件。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情景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ppt展示。
1.美景图激趣导入。
教师略带神秘地对学生说: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看美景。这是哪里呢?(江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开课:这里的江指长江,江南就是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就像孩子们看到的那样,江南有着风景秀丽的水乡景色,还有着碧绿的、层层叠叠的荷叶,荷塘里还有快乐的游来游去的小鱼,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其实,这样的景色,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古代的诗人也看到了,所以呢,就写下了这一首流传千古的汉乐府歌辞《江南》。为什么叫汉乐府歌辞呢,因为是诗歌流传之后,由汉朝的乐府官员收集起来的,所以称为汉乐府歌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生听准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识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8页,自由指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问同学或老师。
3.同桌互读互评,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词检查认字情况:(字卡)。
(1)带拼音的字:抽生拼读,他生跟读。
请一个孩子当小老师拼读,其他孩子跟着读,如果读错了,另外的孩子改正,并换老师。特别提示易错音节。
注意: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南”是前鼻音、鼻音,“连”是前鼻音、边音,“江”是三拼音节。
(2)去掉拼音的字:开火车读(个人开,全班跟读)。
(3)带拼音的词:游戏。
(4)去拼音的词:组词。
给生字组词。先和同桌交流,你想选哪几个字组词,你能组几个?
再全班交流。注意让孩子说的时候说出:我选谁?组词。
三、再读课文。
1.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准确吗?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
2.抽生读文,他生评价: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流利?应该怎样读?
3.小组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两个生字:“可、东”。
2.仔细观察,看看该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可:横要稍长一些。东:撇折与竖勾交叉。
4.教师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5.学生描红,练习书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6.展示优秀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活动。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2.课文会读吗?(指名朗读。)。
二、谈话揭题。
1.字、词会读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江南》。
3.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图帮助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边读边在自己的脑中勾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
三、品读课文。
1.教学第一行。
(1)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就是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
(2)指导朗读。
2.教学第二行。
1)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的?(碧绿的,像小钟的。层层叠叠的)(指名回答。)。
(2)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4)齐读前两行,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过渡: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1)是啊,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鱼儿嬉戏的情景。)。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条快活的游来游去的小鱼,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把你的心情送入你的朗读中。(反复练习、指明朗读、齐读。)。
指导停顿: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评价: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小朋友们真棒!
四、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五、教学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西”两个字。
2.自学观察,看看这个字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西:下面边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
4.教师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三
课题:
江南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课前准备:
江南水乡采莲的情景图;11张生字卡片;古筝曲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儿童诗了。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代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学习“江、南”这两个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小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小姑娘采的是莲蓬)。
二、初读。
出示词语:莲叶、江南、采莲、鱼儿(带拼音)。
(1)你能读准这些词语吗?自由读、指名读。
(2)提高难度,去掉了拼音你还能读出来吗?
2、初读课文。
(1)谁来提醒大家,翻到第几页。比一比谁的姿势好。
(2)要求:读准字音,碰到不会读的就请我们的好朋友拼音帮帮忙,拼读几遍。
(3)学生借拼音自渎课文。
(4)分句指名读,注意正音。
(5)齐读课文。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好,你们想不想和老师比一比?师配乐朗读,老师读得怎么样?知道为什么这么好吗?老师有秘诀:就是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诗句里的画面,这样就把课文读得好了。
1、出示生字:可叶田鱼西北。
2、开火车读生字;给生字找朋友;自学生字笔顺。说说识记字形的方法。教师板演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四
1、了解古诗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
2、能分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读准字音:莲、戏、南、北。
2、"莲"、"戏"、"南"、"北"等字卡若干。
3、教学挂图。
1、以放古诗vcd诗词诵读部分,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通过光盘进行欣赏阅读,体会古诗中所描写的画面色彩美和韵律美。
2、教师带领幼儿熟读古诗注意"莲、戏、南、北"的发音。提醒幼儿发音准确,声音响亮。(将有缺少所学汉字的教学挂图事先贴于黑板背面)。
3、拿字卡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引出所学字词,幼儿练习,并将字卡分发给幼儿。
4、游戏活动:"找方向"。
--请一个幼儿手持雨伞站在东方的位置(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
--教师用"找邻居"的方法,依次让幼儿找出西、南、北几个方向,并让幼儿手持雨伞站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任意说出一个方向,如:"南",幼儿就躲在南边小朋友的伞下,游戏若干次后,幼儿熟悉了方位。
--幼儿熟悉后,游戏过程可换为师幼一起朗诵古诗前三句,幼儿做鱼儿游依次念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随着诗词方位的改变游到相应的位置。
课后分析:幼儿对方向感的初步形成较为生疏,拖慢上课进度。
1、请幼儿回家将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画出来。
孩子在识字活动和游戏活动过程中都比较感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实施,能完成目标任务,通过活动开展,发现活动的知识点很多时间较长,如果此活动针对大班幼儿来开展就更好了。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cai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1、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字:可、江、采、鱼。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
“可”:有五笔。扩词:可爱、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课件展示。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
1、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课件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五、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六、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反思。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根据课文特点,在本课教学时我十分注重通过课文渗透美育。
二、整体感知,再现美。在学习课文时候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看图,说说古诗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图上找到?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看图。交流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诗句,观察小姑娘是怎样采莲的。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再联系诗的后五行,进一步观察莲叶间的小鱼是怎样游动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训练,学生的脑中会再现出美丽的`采莲画面,也就体会出了诗句中蕴含的美。
三、推敲词句,体会美。经过上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获得的美感是大概的、整体的。要让学生细细体会诗句的美,还得通过细读课文,品词析句来完成。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后自己提问,学生就问:“什么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导(边说边画):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会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我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各异的动作,“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教学第二句时,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我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待学生看老师贴图后,让他们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学生边表演边入情入境地诵读,那洋溢喜悦的小脸,活泼可爱的动作,一下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鱼儿嬉戏的动态美、人们采莲时愉快的心情在这一品一议、一演一读中得到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七
(一)通过诵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当堂背会课文。
(二)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领会本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二课时。
介绍文学常识;指导朗读。
第周星期。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夏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奸党余孽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钦仰仗权好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季君嫁给新任浩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香君相会。这时,复征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
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未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明清传奇是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形式,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它与杂剧主要有以下区别。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本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光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未、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通过对曲词的鉴赏,主要品味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北新水令]一曲,“山松野草带花桃”,描写苏昆生肩挑柴草、信步走来的形象,点出他在南明灭亡后隐居山林的樵夫身份。“猛抬头株陵重到”,“猛抬头”三字不仅可以使人想见苏昆生心怀亡国之痛、低头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转,表现了他的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发现“袜陵重到”的情态。“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灭亡之前和灭亡之后、往昔和今日的时间界限,引出苏昆生目睹的南明灭亡之后南京的凄凉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写的是苏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这里一连用“残”、“废”、“瘦”、“空”四个词作修饰语。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在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马,更显凄凉。“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本应是游人如织、笑语喧哗的古城,如今却是只剩“萧条”,夕阳古道上,连个人影也见不着。这些描写生动具体,寥寥数字,就真切地呈现了南京城郊战后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
[沽美酒]一曲描写的是长板桥边的景象。长板桥本是歌妓集居之地,风景十分优美,如今却美景全消。不但昔日横跨青溪的半里长桥,如今已没有一片红板,而且秋水长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夕照下,只见剩下的一株弯弯的垂柳。夕阳残照本来就显得冷冷清清,而这夕阳残照下的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冷清清的落照”与“一树柳弯腰”互相映衬,愈显冷清;一个“剩”字,尤其意味深长,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时过境迁、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这里只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把人带入十分悲凉的意境,用笔极简,造境极精。
一曲三个“眼看他”的叠用;使音韵整齐,语气贯通,加重了语意,给人以今昔变化之大之快的生动快感。“金陵玉阶营啼晓,秦淮水谢花开早”“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果乌”等对偶句、排比句的运用,一下子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产生了情声并茂的强烈表达效果。
欣赏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
提问:《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巨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的今日极端衰败景象;“剩一树柳弯腰”的“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兼用三个散句,既句式整齐又骄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提问:《哀江南》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发,动人心魄。
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这是我国古典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法,它与诗歌的借景抒情有着明显的不同。
以刘禹锡的《乌衣巷》为例。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为描写南京现在的凄凉景象,借以抒发兴亡之感,但《哀)与《乌》写景抒情有所不同。
《哀》写整个南京的景象,包括城郊、明孝陵、明故宫、秦淮一带等各处的景象,是全景的描写;《乌》只写乌衣巷一带的景象,以小见大。《哀》与《乌》两者都描写了现在的凄凉景象,但《哀》比《乌》的今昔对比更显露,更鲜明。《哀》在主要描写现在的凄凉景象的同时,也有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描述(“俺曾见金陵玉阶莺啼晓,秦淮水撤花开早”“眼见他起朱楼’、《乌》只描写现在的凄凉景象,对过去的繁华景象仅以“旧时”二字略加暗示抒情也不一样。《哀》伤古怀旧,悲叹南明王朝的衰亡,抒发亲身遭受的亡国之痛,表现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乌》咏史怀古,以值赫世族的没落表现六朝的兴亡,抒发对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的感慨,寓寄了应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的深意。《哀》先集中笔墨写景,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最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乌》“用笔极曲”,诗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寓寄予景物描写之中。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八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过程与方法: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
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和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指导朗读古诗。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书写生字。
一、看图导入,教学部分生字词。
1、教师略带神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教师贴挂图)。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量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引述边贴生字卡片。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教师手指着图)瞧,亭亭的荷花开放在茂盛鲜亮的荷叶间,(贴生词卡片:莲叶间)鱼儿(贴生词卡片: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的水乡女子正划着小船采摘莲子。(贴生词卡片:采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美景图啊!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教学贴在图旁的生字词。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
6、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时间,尽量把这首诗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第一组:东西南北。
(1)自古以来,江南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你们瞧,(指图)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戏。这些鱼儿,一会儿游到东,(出示卡片:东)一会儿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会儿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会儿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读生字。齐读。
(3)小黑板出示: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学生自己反复练习。指名读。小组读。
第二组:江可采莲。
(1)(看图)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欣赏江南美景,这亭亭的荷花有的已结出了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莲蓬已经成熟,这可是采莲的好时机。(出示卡片:江可采)这荷叶是多么的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田田”这个词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出示卡片:莲)。
(2)谁能把描写荷花和荷叶的那句话读准确?(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l、现在你能把整首诗歌读准确吗?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一个生字:“可”。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可:横要稍长一些。
3、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正确地朗读古诗。指导书写生字。整体感悟诗歌的美。
一、复习活动。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课文会读吗?(指名朗读)。
二、谈话揭题。
1、字、词会读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江南》。
3、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图弄清楚诗歌中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边读边在自己的脑中勾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
三、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行。
(1)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
(2)指导朗读。(自豪地读第一行诗句)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的?把江南这一采莲的好地方介绍给大家。(练习读,指导读)指导停顿:江南/可采莲。
2、教学第二行。
(1)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的?(碧绿的,层层叠叠的……)(指名回答)。
(2)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
(3)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指导停顿:莲叶/何田田。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1)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读。指导停顿: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同学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同学们真棒!
(3)能把这首诗歌背下来吗?
四、教学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东、西”两个字。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东:要注意写好第二笔撇折。
西:下面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
3、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们采莲,鱼儿嬉戏,亭亭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为什么?
3、荷花的美,给穿梭于荷叶间采莲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学完课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谜语给大家猜。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4、回去给爸爸妈妈猜一猜。(试着背出谜面)。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九
1.导入美景美乐,入情入境。(部分学生预习已经会背诵)。
“同学们,能背诵《江南》吗?”“能——”“那你们想看看《江南》吗?”“想——”伴着优美的古典乐曲,一叶小舟驶入眼帘,秀美少女浅笑盈盈,乘舟徐徐穿过满池无边翠绿的莲叶,仔细采撷半睡的粉莲……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似乎被这美景惊呆了。抓住这个时机,我播放了配乐的范读,短短几句小诗读得抑扬顿挫、韵味十足,有的孩子禁不住小声地跟着诵读起来。整个课堂似乎顷刻间移到了莲池边。
2.巧妙讲解,渗透诗意。
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后,将画面转换为第一句诗的景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句诗中的“何田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没有单独讲解字词的意思,而是将其融入对整句诗的描述之中。“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啊!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学生站起来,配上动作读。学生入情入境的神情,陶醉的眼神,稚纯的语音,舒缓的动作告诉我,“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他们已经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
1.我将本课的目标和重点定为诵读古诗,所以对识字的处理就比较简单,没有对生字做具体分析。如果将分析、识记生字和书写生字全部放到下一课时进行,那么教学任务就比较紧,应在第一课时进行部分生字的识记。
2.将理解难点“何田田”放入整句诗的叙述之中,有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课后问“莲叶何田田”是什么意思,个别孩子不能说出“莲叶很多很绿。”这说明课堂上的处理还不够,需在第二课时进行强化。
3.整堂课以诵读为主,识字处理简单,写字也没有设计到。若在出示课题时,进行“江”“南”二字的.识记和写字教学,既可以分散重难点,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多种技能。
在导入前两句时应直接以图引导学生说出“多,绿”,这样的被称之为“何田田”。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十
“江、南、可、采、莲、东、西、北”九个生字,会写“可”字;初步理解诗歌大意,能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通过学习乐府诗歌,初步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
方法与过程:自主识字和集体识字相结合,识记生字;朗读、吟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理解诗歌大意,熟读成诵。
写字;熟读成诵。
理解诗意。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认识江南。
随文识字。
圈出生字。
对读正音。
随文识字。
拓展延伸。
争当小诗人。
书写指导。
东、西。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
学习诗歌。
整体感悟:你通过读诗歌,知道了什么?
熟读理解:
田田的莲叶下游来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是谁?(“鱼”字的演变)。
小鱼在干什么?(戏)小鱼在莲叶哪个方向玩游戏?
带动作读。
小组合作。
吟诵诗歌。
尝试背诵。
书写指导:“可”
1、组词;
2、书空,注意新笔画“竖钩”、笔顺;
3、描红;
4、练写;
5、互评;
6、修改。
拓展延伸。
关于莲花的古诗。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
2、选作:给这首古诗画一幅画。
板书设计。
3、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十一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民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本课字词的教学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朗读方面,力求通过看鲜明的插图,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读、愿读、会读的情境中。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过程与方法: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
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和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朗读古诗。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书写生字。
一、看图导入,教学部分生字词。
1、教师略带神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教师贴挂图)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量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引述边贴生字卡片。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教师手指着图)瞧,亭亭的荷花开放在茂盛鲜亮的荷叶间,(贴生词卡片:莲叶间)鱼儿(贴生词卡片: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的水乡女子正划着小船采摘莲子。(贴生词卡片:采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美景图啊!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教学贴在图旁的生字词。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
6、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时间,尽量把这首诗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第一组:东西南北
(1)自古以来,江南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你们瞧,(指图)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戏。这些鱼儿,一会儿游到东,(出示卡片:东)一会儿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会儿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会儿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读生字。齐读。
(3)小黑板出示: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学生自己反复练习。指名读。小组读。
第二组:江可采莲
(1)(看图)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欣赏江南美景,这亭亭的荷花有的已结出了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莲蓬已经成熟,这可是采莲的好时机。(出示卡片:江可采)这荷叶是多么的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田田”这个词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出示卡片:莲)
(2)谁能把描写荷花和荷叶的那句话读准确?(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l、现在你能把整首诗歌读准确吗?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一个生字:“可”。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可:横要稍长一些。
3、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指导正确地朗读古诗。指导书写生字。整体感悟诗歌的美。
一、复习活动。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课文会读吗?(指名朗读)
二、谈话揭题。
1、字、词会读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江南》。
3、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图弄清楚诗歌中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边读边在自己的脑中勾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
三、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行。
(1)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
(2)指导朗读。(自豪地读第一行诗句)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的?把江南这一采莲的好地方介绍给大家。(练习读,指导读)指导停顿:江南/可采莲。
2、教学第二行。
(1)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的?(碧绿的,层层叠叠的……)(指名回答)
(2)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
(3)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指导停顿:莲叶/何田田。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1)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读。指导停顿: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同学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同学们真棒!
(3)能把这首诗歌背下来吗?
四、教学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东、西”两个字。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东:要注意写好第二笔撇折。
西:下面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
3、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们采莲,鱼儿嬉戏,亭亭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为什么?
3、荷花的美,给穿梭于荷叶间采莲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学完课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谜语给大家猜。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4、回去给爸爸妈妈猜一猜。(试着背出谜面)
一年级江南教案篇十二
1.认知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2.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2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