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鲸(热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05:16:10
语文教案鲸(热门19篇)
时间:2023-12-07 05:16:10     小编:笔尘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知识的激活与拓展。下面是一些教案的实际运用案例,供大家参考,了解教案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语文教案鲸篇一

1、引导学生将板块学习中积累的读写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能够较完整地将愿望表达清楚,表达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选材,内容要与现实生活或真实想法紧密相关。

教学难点故事要完整,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在这一板块的三课文中,作者都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分别是怎样表达的?

你曾实现了哪些愿望?

是怎样实现的?

你现在正努力实现什么愿望?

都怎么做的?

你还有哪些愿望尚未实现?

打算怎么做说一说。

内容是否完整?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否感动了你?

相互,既要肯定同学哪些地方符合习作要求,又要提出修改建议,态度要真诚。

将自己的愿望写下来。

指导学生修改习作草稿。

自己先修改字词句,做到文通字顺,再对照要求检查一下是否把自己的愿望表达清楚,是否表达出真情实感。然后师生共同参与修改。

语文教案鲸篇二

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诗歌的朗读。

1.《人生礼赞》。

“礼赞”就是“怀着敬意的赞扬”的意思。这个词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全诗的抒情基调。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用充满激情昂扬的笔调,激励人们在人生“辽阔的战场中”,“壮丽的舞台上”要振作、要奋斗,有追求、有所为,要“永远满怀着理想和期望。”

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诗人激昂地发出号召,号召人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在人生的舞台上要时刻“当一名闯将”,要战斗,要勇往直前。

第二节:告诫人们要时刻直面现实,勇于乘风破浪,不怕困难和挫折。

第三节:诗人跳跃空间,从人生的成绩角度告诫人们都能向伟人那样留下足迹,留下成果。

第四节:再次变化角度,告诫人们我们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辉煌的人生成果会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会激起别人的斗志。

最后一节:收束全诗,再次向人们发出号召:人生要有理想,有追求。诗人的这个“行动号召”的深层意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振奋精神,鼓起勇气,积极生活,怀着理想和追求,不怕任何困难,时刻乘风破浪,最终定能成功。

全诗以第一人称发号召,议论、抒情,读起来亲切,给人以鼓舞。

运用比喻手法。如“航程”比喻人的生命全部历程。把人生比作航船等。

练习巩固:

(1)本文的作者是,他是19世纪国最伟大的主义诗人。

(2)本文是一首诗,作者用充满激情的笔调,激励人们在“”中,在“”上,我们不能听从“”的驱使,不要一味“”,也不要“怀念过去”,而应该“行动起来”、“”,“不断追求”、“”,激励人们永远满怀理想和期望。

语文教案鲸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1课时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1) 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2)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3)、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3、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3、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语文教案鲸篇四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语文教案鲸篇五

1、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通过伽利略的事迹,总结知识创新的经验。

3、读准字音,理解新词,领会语意深刻的句子。

4、进行朗读、写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技能的训练.

同学们听说过比萨斜塔吗?(出示)。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3层时,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但它的更因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成功,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先找学生们谈一下对伽利略的了解。

(1610年初,他用放大率为3倍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太阳黑子、金星的盈亏现象。1610年他还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出示下列内容)。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实验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它通过实验,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还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体运动规律,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他因此被认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听了伽利略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这么伟大的人物我们应该产他什么样的精神?这节课我们来看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

1、学习伽利略善于发现、善于实验的创新精神。

2、进行朗读、写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技能的训练。

1、全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路展开的。

2、文章写了伽利略的那两个发现:________和__________。

读完课文:1、先解决生字词。

2、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1、全文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的。

2、文章写了伽利略的那两个发现:自然节奏原则和自由落体定律。要求学生能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事例。)。

1、读第4自然段:

为什么伽利略能从一个不起眼的现象中发现摆动的自然节奏原则呢?他的哪些行为对你有所启发?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善于发现、善于实验的创新精神)。

2、伽利略除了从大自然中发现问题外,课文中还讲了他从哪里发现了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

亚里士多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从课文中找可以获得的信息)。

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用文中的一词来说?(权威)。

3、伽利略向权威挑战,就好像一棒子打在了马蜂窝上,后果如何呢?

请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并招手一下这些压力来自哪些方面。(家庭、社会、同行、学生)。

反对势力很大,也很剧烈,重点看一下17自然段(找同学有感情的读)。

观看的队伍盛大突出了什么?(表现这次实验影响很大,反科学的势力非常强大)。

4、伽利略质疑权威的行动受到了人们群起而攻之,试想一下假如有一次伽利略和一群教授同在一间办公室中,教授会如何围攻伽利略?他又会如何反驳呢?请快速写一个的反映当时情景的精彩片段。(注意对话的同时要注意神态动作方面的刻画)。

品评好的地方,带动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5、面对压力,伽利略最后却用实验证明了自己成功了!同学们再品读一下18自然段,体会一下伽利略成功的和想看他笑话的人愿望的破灭。

同学们齐读课文。

学生自由说,扣课文中表现的人物性格来说。

同学们,如果说科学是一架天平的话,真理往往被埋得很深,但它象沙里的金子一样,总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而权威往往高高在上,像一支断了线的气球一样,经不起高空的考验。伽利略凭借自己对科学的热爱、执著和重视实验的精神,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伟大处于平凡,理论来自实践,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成为新世纪的伽利略。

权威。

真理。

科学。

语文教案鲸篇六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写出童年的趣味。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1、 教师点字,全班成语。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成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成语背诵者。

二、 欣赏、背诵《四字成语》。

1、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4、 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默写。

5、 检查。

一、 师生以童真为话题讨论童年趣事。

1、 你能回忆童年趣事?

2、 怎样才能从童年中寻找趣味?

3、 在游戏、锻炼中寻找乐趣。

二、 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我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 说说为别家孩子不能玩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 为什么我要让孩子不怕冷,去雪地玩雪?

3、 学生自由讨论小孩子的乐趣。

组织这次辩论活动,大体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明确要求,确定辩题。

1.为了使这次辩论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应在进行辩论活动的前两三天,安排学生阅读“积累·运用六”口语交际提示,使学生明确这次辩论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2.辩论会进行前,先让学生推荐各自准备好的辩论题,教师也可以推荐,大家共同商量确定辩论题目。选择辩题要充分考虑: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密切相关,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将其辩论清楚,有助于提高思想认识和统一行为规范。

3.请推选一名学生当辩论会的主持人。

第二步,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辩题选定后,针对辩题提出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例如,“赞成小学生多看电视”和“反对小学生多看电视”。肯定意见为“正方”观点,否定意见为“反方”观点。

2.根据每个学生赞同“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3.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如,理论观点方面的论据——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名言、警句;事实论据——成功者的经验、做法,公认的事实。每个主辩人要认真做记录,以便集中全组同学意见,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

第三步,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语文教案鲸篇七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

1.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介绍,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父母。

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终生也不会忘记。现在我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把自己的作文带回家,让父母批一批。

提示: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提示: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还可以向人请教。

1.自读两组句子。

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2.我发现,还有一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如:花

a.公园里的花可多了。

b.奶奶眼睛花了。

c.我不乱花钱。

d.林子里鸟可真多,有白的,有黄褐的,还有花的呢!

1.背诵儿歌,看谁背得正确、流利。

2.我发现这些生字都是字,偏旁都是。

:练习背诵。

这几天,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综合性学习,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它是我们生命的养分,也是世界和谐美好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把父母批改过的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中为回报父母之爱的各种小制作、记录等准备向大家展示。

1.小组成员共同利用课桌搭建一个展示台,将每个组员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2.小组成员互相介绍展品的来历及制作过程,读一读父母给自己批改的作文,可以提问,也可邀请老师参加。各组巡回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问。

语文教案鲸篇八

3、试写空城计用意,转化语言,推荐名著,激发阅读兴趣。

1、检查阅读。

同学们在课下都自学了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进行朗读展示,为了一会儿展示得更精彩,再来认真地练读一遍课文吧!学生自由读。谁想给大家展示一下?(指一排学生读)。

师适时解决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朗读作出恰当的评价。

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回答:看课下注释、多读几遍、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等。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采用一人主说,其他三个同学用心倾听,随时补充。小组交流(质疑、解疑)。

过渡:大家到底理解得怎么样,是否字字句句理解的都很到位呀,老师挑几个难理解的句子考考大家,怎么样?1、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2、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你想象一下,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众官都惊慌失措,诸葛亮会怎么表现,这几句话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2、齐读)。

3、再来看第三句:3、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谁来讲?这里边的“汝辈岂知?”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该怎么读,谁来读读试试?读全句。一起来读读。

师小结:这么难的句子大家能理解的那么到位,还能读得这么好,看来呀,同学们都在用心品读这个故事了。大家有没有发现,整篇文章都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学生不难说出全文是围绕“智”字来写的。)。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诸葛亮的“智”都体现在哪里?(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

生可能会从以下几点评赏。

1、众官“尽皆失色”和孔明的登城望之。(临危不乱)。

2、“教旌旗尽皆隐匿……吾自有计”(布局周密)。

3、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且笑容可掬。(镇定自若)。

4、“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神机妙算)。

师小结:是啊,诸葛亮的“智”就是体现在了临危不乱、知己知彼、布局周密上,靠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

这个片段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再次走进诸葛亮,体会他的大智大勇。)。

好书不厌百回读,文言文更应该如此,现在,在这铮铮的古琴声中,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点古琴曲)在古乐声中美美地读一读全文。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你知道吗?

谁能给大家讲一个?(三气周瑜、木牛流马、火烧赤壁、锦囊妙计等等)指生讲故事。

除了诸葛亮以外,《三国演义》中还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呀?

指生结合课下积累谈一谈。

师小结:我建议同学们课下再读《三国》,去领略更多人物的英雄本色。我希望大家尽量读原着,真正地去亲近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

语文教案鲸篇九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和课文插图,课文朗读录音带。

学生:观察下春雨时动物、植物、人物的情况及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带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沙沙沙,雨点落上来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小雨沙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字音。

3、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小雨点落到了哪里。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小雨点落在哪里?花儿、鱼儿、苗儿怎么样?

2、小朋友,人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又会是什么样子?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

2、抽学生读课文。

3、看图试着练习背诵课文。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用生字口头自由组词或说话。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出生字中难记住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3、指导书写生字:强调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切忌看一笔写一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六、课后观察,亲自体验。

布置学生课后观察下春雨时的情景,看看还能观察到些什么。

语文教案鲸篇十

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能使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第一块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根据上结课的学习及自己对伽利略的了解,自己的理解简洁、明了地介绍伽利略。

学生思考,组织语言,准备介绍伽利略。

组织交流,并对其激励性评价

部分学生介绍,其他学生认真听其介绍,准备评价。

组织评价

评价

第二块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布置任务: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

学生认真朗读,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教师评价

部分学生朗读所画的句子,其他学生认真听其朗读

同学们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生小组讨论

组织交流

全班交流

第三块活动:写一写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当伽利略让两个铅球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下面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前面所学的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文章,来刻画“大家”的反映。

学生练笔

请先写好的同学上来交流

学生交流

教师组织评价,并适度激励学生

学生评价

反思

课后学习:写一写学了《斜塔上的实验》后的感受(结合实际)

语文教案鲸篇十一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认识基本笔画“弯钩”。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

1、认识生字。

2、初步感受象形字的来历。

联系生活,自主识字。

1、尝试认字。

人、口、耳、目、手、足、有、会、穿、自、已。

生:我认识“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个“人”字……。

2、圈生字,读生字。3、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

(1)出示11个生字的拼音,让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

(2)指名带读。

(3)读生字,并组词。

(4)齐读,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

生:我记住了“口”字,张开嘴就像一个“口”字。

游戏:找朋友,认识“会、有、已、耳”等字形。

识字2

1、会写“人、口、目、耳、手、足”6个生字。

2、诵读儿歌,知道人的双手作用很大。

3、教育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

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生字。

会写6个生字。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有会穿自已

人口手目耳足

1、认识基本笔画:弯钩()

2、学习“人、口、手、目、耳、足”等字的笔顺。

人:口:手:

目:耳:足:

3学生书空练习,并说说这几个字的笔顺规则

人:先撇后捺。手:耳足(从上到下)目:先里边后封口。

4、在田字格里练习写生字。

语文教案鲸篇十二

课时目标:

认知技能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发展性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从描写中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第一课时。

1、出示挂图。

2、认识猫。(家猫、波斯猫)。

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要()。

虚()搞()耍()。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大时候(第1~3自然段)。

小时候(第4自然段)。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第1题。

语文教案鲸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第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并能背诵这一段。

3.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具体来介绍它的。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从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学习1、2、两段。

1.指导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以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

2.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3.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

4.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

5.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指读第2段,边听边标序号,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有关的一句话。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

6.反馈、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鲜艳”时这句话的中心词。

7.读2——4句:

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的好?为什么?

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这3句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

8.小结学法,学习“学习提示”最后一句话。

9.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五.指导书写

六.作业。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掌握“疾”“锐”等8个生字的字形,理解“锐利”、“隐约”

等词语。

2.讲读3——4自然段,品词析句,体会翠鸟敏捷、灵活的活动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写它的活动?

二.指读3——4段。

想一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翠鸟的行动敏捷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三.学习第3段。

从哪里看出它非得快?圈出有关词。(理解“疾飞”)

他停在苇秆上的目的是什么?(等鱼)

读第3句话,把“注视”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哪一个更合适。

四.学习第4段。

1.默读、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句字看出翠鸟捉鱼动作快?

2.根据学生反馈的顺序学习句子

(理解“锐利”)

第二、三句:这两句主要些什么?

圈出其中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用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蹬”、“叼”蹬词用法的准确,体会翠鸟行动的敏捷。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第4句:这句话些什么?能去掉吗?为什么?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并运用“愿望”、“失望”三个词。

2.复习巩固总分段式,背诵第2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段。

1.翠鸟外形这么美丽,行动这么敏捷,“我”和小伙伴中滋生一个什么愿望?

2.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3.当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时,我们就——失望了,心中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愿望是什么?

4.练习:选词填空——希望、愿望、失望,并说明理由。

5.齐读第5段,思考这一段讲什么。

二.复习巩固总分段式。

1.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一段话。

2.填空:这一段是用()方法写的。总起句是()。中心词是()。分述部分是从()、()、()这三方面把翠鸟羽毛的鲜艳写具体。

3.试背。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翠鸟的外形时那样小巧玲珑而美丽,动作又是那样敏捷,所以引起了小朋友对翠鸟的爱。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鸟,正是因为这些美丽的鸟,才使大自然显得那么富有生气。我们不仅要爱翠鸟,还要爱其他的鸟。

四.作业。

语文教案鲸篇十四

本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践行“快乐体育”,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与气氛中,通过教师的参与引导,让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们为主体营造热烈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处于想学、乐学、主动参与的状态中,培养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二年级的跳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动作,技术比较简单,专业性不强,立定跳远主要是教会学生们怎样摆臂,如何双脚踏跳双脚轻巧落地。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教学,能促进学生们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们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素质和能力。低年级立定跳远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们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起跳,脚跟着地,落地平稳。

二年级的学生们比较好动,学生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喜欢学习新的运动技能,一些简单的跳跃动作,学生们在一年级时已经有所练习,到了二年级时,学生们已基本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小兔子、小青蛙、小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对跳跃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学生们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能提高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们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使学生们在愉悦的游戏中初步掌握立定跳远技术动作。

1、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方法,完成立定跳远的动作。

2、通过立定跳远学习,发展学生们灵活、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增强下肢力量。

3、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学中玩、玩中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们对跳跃运动的兴趣。 教学难点:双脚起跳,落地轻巧。

地点:篮球场

器材:小垫子6块,沙包6个。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红灯”“绿灯”:让学生们想象自己是一名技术出众的小司机驾驶自己喜爱的交通工具在空旷的大地上驰骋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变化口令,如:快车、慢车、红灯、绿灯等,学生们随教师口令练习。当教师喊“红灯”学生们迅速停止站好。

2、我是快乐的小青蛙:

师生按儿歌的内容、节奏边说边练。师:我是快乐的小青蛙,

生:呱--呱--呱, 呱-呱-呱 ,(边喊边做:跳--跳--跳,跳-跳-跳)师:遇到危险快躲开!(教师追逐学生们,学生们四处逃窜 )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1、小青蛙回家

设计情景,一只聪明的小青蛙要回家,可是一只大蟒蛇横卧在小青蛙家门口睡着了,小青蛙怎样才能越过大蟒蛇安全回家?(引起学生们思考:跳跃时要高,落地要轻巧。)师生共同参与游戏。

2、讨论尝试:

(1)怎样跳,才能和小青蛙一样,跳的高,落地轻?

(2)各小组利用小垫子进行练习,目标是落地轻,跳得远。

3、展示提高:

请各组分别展示,选出每组较好的同学,相互交流,然后同伴合作练习,共同提高

(三)、激活思维,拓展能力。

1、比比谁最好。

2、游戏:投准比赛。

(四)、延伸兴趣,恢复身心

1、请有才艺特长的学生们表演节目,在欢声笑语中,学生们间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2、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

语文教案鲸篇十五

2.能从关键语句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揣摩。虚实相间写法的表达效果。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课前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说出文章描写的几个场面以及作者的真实的感受,结合作者的情感谈出自己的体会,并能仿照课文进行片段写作。

教师开场白: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下面,老师播放一段音乐,你们可以伴着音乐尽情畅谈当你遥望星空时的遐想和感受。(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

(1)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2)师生评价,着重评价学生发言是否有丰富的遐想,语言表达是否流畅。

(3)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表达也很有感情,说明你们都是感情很细腻的人,对外界事物有着敏感和好奇,这都是很可贵的品质,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纯真和美好。

教师指导语: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他把自己对繁星的感悟写在了《繁星》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为了让我们也能分享巴金的这份激情,下面我们开展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看看是谁最能走进巴金青年的心灵,感受到星空的那种美妙。要求:分成小组,在小组内每个学生轮流朗读课文,然后进行组内评议,在评议的基础上,推荐一个代表,到大组进行朗读展示;另外,每组派一位同学担任评委,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点和打分,最后选出最佳朗读者。

(1)学生分组朗读、评议、推荐代表。(朗读前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朗读的有关知识,比如重音、节奏、停顿等。)。

(2)大组朗读展示,学生评委打分评点并推选出最佳朗诵者。(学生朗读时可以配上音乐,评委对每一位朗读者从感情、声音、朗读技巧等方面进行点评。)。

(3)教师总结: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声情并茂的朗读,我们都被文章的美好的意境陶醉了,大家似乎沉浸在那美好的夜色中,享受着美好的星空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看来好的文学作品确实要多多诵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文学的美好世界。

(4)教师颁奖。(根据班级实际,可分别设一、二、三等奖或设最佳音色奖、最佳表现奖、最佳朗读处理奖、最佳情感奖等,适当给一点小奖品。)。

教师指导语:刚才,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聆听了几位学生的深情朗读,我们已经陶醉在夜的梦幻中,仿佛看到了那一片灿烂的星空,仿佛捕捉到了作者的情怀。下面,让我们再细读文章,研究作者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样的画面的。

(1)学生读书,思考,填表。(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2)师生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内容。(可以用投影展示学生所填的表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评点,老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完善表格内容,所填内容大意对即可,但是如果学生填的词语准确精彩的话,老师要及时肯定,并且说明这样用词的效果。)。

(先让学生思考若干时间,再讨论发言。)。

明确:第一次侧重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第二次侧重表达与星星的伙伴关系;第三次侧重表达与星星的知心之情,总之都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答案允许有不同,只要能看出作者写作角度有不同就行。

教师指导语: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下面请你找出这些描写,细细品味,说说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然后,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渐渐的……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这样的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字数150左右。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文字。(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朗读并且说说写作的体会。)。

(4)教师学生共同评价,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看学生写的文字是否符合要求,看虚实相间的写法运用得是否自然合适。教师尽量以鼓励和肯定为主。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巴金的作品《星空》,领略了大海、夜色和星空的美好,感受了作家那种追求自由,渴望美好的情怀,我想,大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了一个热切的期待,那就是要像巴金那样,做一个向往美好,追求美好,展示美好的人,只要努力,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1、描述一段你曾经在夜晚眺望星空的情景,写出你的感受。

2、查阅有关星空知识的书籍,了解有关星空的科学常识或神话传说,写一个有关星空的小论文。

语文教案鲸篇十六

品读―――阅读体会诗歌语言,感受意象,进入意境。整体把握与品味分析相结合。体会永恒的.爱国主题。

1、整体熟悉诗歌,注意突出意象。

2、了解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歌:背景,时代特征,诗人的相关情况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等。

3、品读感受诗歌意象,尤其是体会突出意象的具体内涵。

4、诵读再体会。

1、熟悉诗歌,尽可能从整体上感受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的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2、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结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进一步理解诗作。

诗人曾经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经历了抗日战火的洗礼,这些激发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诗人在清华园的时候,写雪莱式的抒情诗,但是已经常用“野兽”“旋转的白骨”“紫色的血”之类的形象,基调是苦涩的。抗战爆发以后,诗人的情绪高涨了,由于他的经历,他看到人民的苦难,又有忧郁的反思。

3、诵读诗歌,指导学生品味重要意象。

a、找出诗中奇特突出的意象(一般是抽象、奇特的比喻、夸张等)。

b、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构思特点等角度品味独特的意象运用的妙处。

c、结合抒情主人公的具体感受品味该意象的内涵。

例如:“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以及反复吟唱的“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具体内涵。

穆旦诗歌语言是他情思深化的化身。他忧患、多情、痛苦、迷惑,感情的复杂和热烈形成诗的语言的纽结,部分诗句是诗人喊出来的,他的诗内涵突破文字,满载以至超载。从诗人深沉的语言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还有中华民族爱国的光荣传统。

4、教师进一步深化引导,体会诗人热烈情感背后的深刻内涵。

从这首长诗内容的广大的包容性和诗人全身心地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能使时隔半个世纪后的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诗人那颗为祖国激烈跳动的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诗人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讴歌了一个永恒的爱国主题。这个主题已经被诗人用自己的激情进行了升华。

语文教案鲸篇十七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案-《第一场雪》。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价值。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人教版)第19课:《第一场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3、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20xx年10月20日。

教学地点:

教学班级:六年1班。

教学准备:雪景录像。

授课类型:精读课。

教学特色: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主动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是南方孩子,在我们每年冬天很少见到雪。你们喜欢雪吗?大家对下雪时的情景不熟悉,谁愿意说说你印象中下雪时的情景?(生简要描述从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的雪景)。

(点评:通过联系已有视觉经验导入课文,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的兴趣。)。

师:从你们对雪的印象中,老师看出来你们对我们雪的喜爱,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第一场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写的是哪儿的雪呢?(胶东半岛),那么让我们现在就随着作者峻青一起走进胶东半岛40多年前的那[指板书,生齐读课题]——“第一场雪”

[初读感知]。

(师配乐范读)。

师:现在对课文有点认识了吗?对作者的写作顺序有点认识了吗?(生:有)。

师:那么要有进一步的了解,要有深入的认识,你们还需要进一步读书。请你们快速地再读一遍课文,继续考虑一下。

(生自读0.5-1分钟)。

师:读好了吗?(读好了),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这第一场雪的?(生汇报,师相继板书:)。

(雪前、雪中、雪后)联想。

[自读自悟,读中悟情、语法]。

师:在我们进一步读书之前,老师想问一下:大家了解哪些读书的方法?

(生: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抓住修辞方法;把心放到文中设身处地去读……)。

(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方法的提升是很重要的环节,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学会感受和品悟课文的途径,通过调动已有经验,使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阅读兴趣。符合课标中提出的“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师:下面请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读书,按照雪前,雪中、雪后的顺序来了解第一场雪的特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把心放到文章中去,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老师提示你,读书时可以勾勾画画,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生自读3-4分钟)。

师:读好了吗?读好了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希望你们相互之间会有些启发。(2-3分钟)。

(读书汇报)。

雪前:天气变化快,骤然。

雪中:又大、又急、又猛,鹅毛般飘落(看到的,听到的)。

(略)。

雪后:

生:我觉得非常美。松树上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亮晶晶的,非常可爱,非常动人,非常的美,到处都是粉妆玉砌的世界。

师:我们来看一看,读一读,想想粉妆玉砌是怎样的画面呀!

投影出示:大雪整整……。

生读。

生:一片雪白的世界,晶莹的世界,十分的美丽。

师:他想得跟你一样吗?

生:我想那里全部都是白色的世界,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

师:你们是怎么想象出来的?

生:读课文。

师:你读哪看出来的?

生:从第三句到最后。

生:我觉得这场雪很美,非常洁白的世界。

生:雪非常的纯洁,非常的洁白,像白色小天使,从天而降,仿佛置身于白色的世界。

师:白色小天使,你想像力多丰富啊!

(点评:师生在这一部分对话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任务。)。

师:不仅能联系上下文,还能借助生活体验来理解这粉妆玉砌的世界。我们看到大地一片银白,在阳光照射下千树万树仿佛看到了迷人的雪世界,想不想读一读。

生:想。

师:好,读出美来。等一会儿我们要开展一个朗读比赛,开始读。

生读。

师:朗读比赛现在开始,谁来参加比赛,谁先开始。

两个同学比赛读。

师:他们朗读你们别闲着,一会当评委,给他们评评。

生读。

师:谁来评评他们俩的朗读?

生:他们读的停顿时间不够。生:我觉得他读得比较有力。

师:你能发现他的优点,真不错。

生:他们读“好大的雪啊”,没有读出雪大的语气。

师:你能不能读一读,试一试。

生读。

师:你觉得你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我读得不错,还可以再努力一下,读得更好。

师:那你再读一读。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面向全体同学)你们行不行?

生:行!

生齐读。

师:告诉老师你读这句心情怎么样?

生:很兴奋。非常大的雪可以打雪球,堆雪人。通过孩子们的欢乐,表达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要读出喜悦。

生:我觉得彩虹应该读得重一些。

生:读得轻和读得重是两种不同的美,读得轻都读出轻飘飘的美,读得重是雪落时的那种美,但都是美的。

师:还有谁有信心读得好,站起来。没信心的。

语文教案鲸篇十八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一、猜谜语导入,认识花生。

1、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畅谈花生。

3、认识作者(读“资料袋”)。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认识文章的详略。

1、自由朗读课文,同位学习生字、组词,体会“居然、开辟”的意思。

2、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

3、以“种花生——()——()——()”为训练内容理清文章的顺序。

4、了解文章的详略,简单学习第一、二部分。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三段。

1、讨论: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

2、汇报,板书: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五、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思考:父亲怎样议花生?

1、汇报,找重点词语,板书:

最可贵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里必须。

2、朗读该自然段。

3、以练习加深体会。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四种事物,父亲虽然认为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相比还是最可贵。

4、所以父亲要我们做怎样的人?说说对父亲的话理解。

5、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一样的人?

6、“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就不是好东西呢?作者是以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叫借物喻人。

六、有感情朗读全文。

七、复习生字词语,做词语作业。

附板书: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

准备品尝花生。

品花生。

议花生。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四种事物,父亲虽然认为让人一见就,但是和相比,还是最可贵。

语文教案鲸篇十九

1、 认识本课14个生字,学会其中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筝、体育场、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老鹰、端端正正、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斑纹、热闹、宇宙、飘荡”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3、 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方法。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

根据课文的描述,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1、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2、 搜集有关风筝的图片。

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三课时

教学过程:

1、 课件出示放风筝图片,欣赏。

2、 谈话:大家刚才看见的风筝漂亮吗?春天,万物复苏,春风和煦,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你放过风筝吗?你愿意参加放风筝的活动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几个小朋友是怎样放风筝的课文。(板书课题)

1、 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 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词。

3、 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字。

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2、四人小组内交流哪些字难记,哪些字难写。

4、 全班交流。重点指导:

“鹰”、“嚷”、“墨”等字的写法。

5、 检查读课文情况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哪些问题在初读之后可以解决。

1、 抄写生字新词,并家听。

2、 熟读课文,思考:画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

教学过程:

1、 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

2、 高高兴兴地去干什么?(放风筝)

1、 出示课文插图,观察画面

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心情怎样?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自己的观察所得。

2、 图文对照,课文中哪一段描述了画面中“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

(1) 合作学习第三自然

同桌同学按照下列步骤,合作学习。

a、 读一读,弄清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b、 画一画。,段中描写“我”和哥哥动作的词语。

c、 演一演,说一说。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边演边说。

(2) 表演复述。

a、 请出一组同学上台表演,观众评说。

b、 对比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举着“大蜻蜓” 拽着风筝 才收住脚

拿 拉 停

(因为“举”含有用力向上的意思,“拽”有紧抓的意思,“收”因为在奔跑中急停下来。)

(3)体会写法:通过学习这一段,请你想一想怎样才能把活动中的情景写得清楚具体?

(要写得清楚,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要写得具体,要朱雀抓住活动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4)指导有感情朗读。

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通过朗读表现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1、“大蜻蜓”飞上天空以前,有哪些风筝?

(1) 观察画面说一说。

(2) 对照课文——课文是怎么写的?

a、 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b、 通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或切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表现了风筝鲜艳的色彩、多样的形态。)

c、 具体说说在天空中飘荡的风筝有什么颜色,是什么样子的?想象说词说句。出示:

( )的老鹰 ( )的鹦鹉

( )的仙鹤 ( )的蜈蚣

用“( )的( )在天空中飘荡。”说一句话。

1、 抄写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过渡:“大蜻蜓”放上蓝天后,又多了些什么风筝?

1、 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

(1) 天上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有哪些风筝?

(2) 你觉得哪一只风筝最好看?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 对比句子,体会写法。

金黄的小蜜蜂,在空中飞来飞去。

金黄的小蜜蜂,翘着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小结:第二句不仅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风筝的样子和好像在干什么,通过想象,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鲜艳美丽的图画。

3、 想象续说。

(1) 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课文描写的这些风筝呢?从哪里看寻出来?

(2) 天空中这么多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风筝,挑选你最喜爱的一种或以前你放过、见过的一种,学习作者的写法,画一画,说一说。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放风筝时所看到的热闹欢乐的情形和各式各样的风筝

在天空中争奇斗艳的景象,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课后,让我们一起去放放风筝吧!

1、 摘抄课文中描写风筝颜色、姿态的词句。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预习第二课。

4、 (选做题)小练笔:把自己课外放风筝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

1、 放风筝

放 举 跑 放线 松手

高兴

风筝 多 热闹 鲜艳 美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6895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