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专业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05:19:14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专业14篇)
时间:2023-12-07 05:19:14     小编:文轩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历、成果、问题和不足进行概括和反思的过程。总结要怎样组织结构和篇章,才能清晰而流畅地展现出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启发。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一

在中国气象局世界气象日对外开放现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

“世界气象组织之所以将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定为‘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是为了呼吁全社会、全人类共同关注天气、气候和空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矫梅燕对记者阐述了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

矫梅燕说,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各种污染物充斥在大气环境中,大气成分越来越复杂,这已经或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我们有必要呼吁公众共同为保护大气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今天中国气象局举办活动也正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到天气、气候和空气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减少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已经刻不容缓。

在谈到气象部门在保护大气环境上所做的工作时,矫梅燕表示,中国气象局加强了大气环境监测,利用卫星遥感、飞机等现代化手段探测我国大气环境并详细分析大气成分;加强了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自起,与环境保护部共同发布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其中就包括生活指数预报,让预报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此外,中国气象局还与卫生部联合发布与沙尘暴相关的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预防恶劣天气下疾病的发生等。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二

为做好此次世界气象日的科普宣传活动彭泽局成立气象志愿者小分队,本局与县科协联合提前策划、精心部署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

气象志愿者小分队第一站来到芙蓉农场中心完小,通过展示科普展板、多媒体教育、课堂深度解读、发放气象科普宣传资料等多举措向学生们进行详细介绍气象和防御气象灾害等的意识。

第二站来到工厂,向厂内工作人员发放了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明白卡、气象科普等灾害性天气相关知识的气象宣传资料,并现场解答工作人员提出的有关气象知识方面的咨询,同时对宣传版面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三站来到广场和汽车站,志愿者们向广大市民气象科普宣传资料,志愿者现场解说雷电、冰雹、暴雨、干旱等等气象灾害的科普和防御知识。电视台也对此次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三

今年国际气象节的纪念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广东省气象局和广东省气象学会组织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科普活动。

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路的珠江三角洲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许多市民带着孩子一道参加了这次科普活动。市民参观了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探测数据中心、气象预报中心、生态气象中心、智慧实验室等业务单位。室外还有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车、风廓线雷达车、气象应急指挥车等设备车辆。还参观了气象观测场,近距离了解多种探测仪器和设备。

市民在现场还可以向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生态环境、雷电防护、卫星遥感等领域的专家咨询、与气象主播进行互动游戏。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四

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乐亭县气象局邀请县第三实验小学150余名小学生来参观、学习。

当天,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参观了地面气象观测场、高空探测雷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车载装置、气象台等气象设施,并向学生们讲解了今年气象日主题的内涵,号召大家从小就关注气候变化,从自身做起,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当中去。参观结束后,气象局工作人员为每位学生赠送了气象知识宣传手册。

学生们表示,此次参观活动不仅使他们学到了很多气象知识,更对气象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了解了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增强了大家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他们要将学到的知识讲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五

随着一年一度国际气象节的到来,为了推进气象科普校园化,增强气象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开发区第八小学特举行了国际气象节科普宣传周活动。

活动中,由校领导授予了新一批校园气象员气象画册,然后学生欣赏美术组学生绘制的气象知识宣传手抄报,另外设立了“气象宣传图书角”,学生可以找感兴趣的书籍阅读并记录,充实自己的气象知识。开发区气象局的伯玥老师更是跟学生详细介绍了气象宣传手册里的气象知识,并向学生展示气象观测模型。此次气象知识进校园科普宣传周活动的召开,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科普气象知识,更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给学生探索科学的道路开启了新的篇章。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六

在“国际气象节”来临之际,滨州惠民县气象局举办气象日开放活动。孙武街道中学的200余名师生走进惠民县气象局了解气象知识,探索观云测雨的奥秘,体验“万千气象”的奇妙。

在参观之前,惠民县气象局副局长周振鲁告诉同学们:“今年的国际气象节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大家众所周知,在现在的全球气候变暖,干旱、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不断的加剧,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参观能够对我们的气象工作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细致的了解。”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观测场、气象台、人工增雨防雹设备,工作人员为他们讲解了气象仪器的使用原理、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科普知识。师生们对气象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天气、气候和人类的关系等问题与工作人员们展开了互问互答。

在人工增雨防雹设备前,惠民县气象局预报服务科科员李季涛为大家讲解起了增雨的过程:“这两个炮弹的作用是一样的,用在不同的工具上面,这是一枚火箭弹,火箭弹用这种发射架来发射,是移动操作的,移动到、运送到合适的作业地点,就可以用这种火箭架来进行发射火箭弹。”

而同学们也通过此次的参观活动,丰富气象知识,了解气象工作,提高了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感觉到了“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这一主题的深刻警示作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要在生活中做到低碳环保,共建美丽家园。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七

冷水江市气象局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多形式、多样化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倡导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气象工作,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掌握气象防灾减灾技能,提高公众避险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上午,在冷水江市锑都中路气象科普宣传咨询台前人头攒动,很多市民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安全知识问得很起劲,参加现场活动的科普宣传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公众的疑问认真进行了现场解答,详细讲解了雷电、暴雨、雾霾、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的特点,重点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各类气象灾害进行了宣传。同时,冷水江市气象局还通过摆放展板、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方式向市民广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知识。此次活动共发放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材料600余份,《气象灾害防御安全知识手册》300余本,接受市民现场咨询20余次。通过宣传,切实提高了公众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据了解,国际气象节前夕,冷水江市气象局联合冷水江市电视台还制作了一期雷电灾害科普宣传片,气象专家结合当前全市已进入雷雨天气多发期,对雷电灾害的特点、分布、危害、应对措施进行了介绍,提醒公众加强防范,避免灾害事故发生。同时,冷水江市气象局还通过dab、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以及预警短信平台、微博微信、网站等渠道宣传有关气象科普、防雷常识及其他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把气象科普资料送到市民手中,真正实现气象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八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1日,自治区气象局组织专家到呼和浩特市各大院校和新城区海西路等小学开展气象科普讲座并发放科普书籍;3月22日,自治区气象局在气象服务中心预警直播间邀请气候中心专家,就世界气象日主题、意义及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连线解读,探讨如何“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自治区气象局今年开展了系列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活动,大力普及气象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宣传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对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作用,引导公众关心气象、理解气象和应用气象;组织对外开放活动,利用气象展馆、展厅、科普基地及业务平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接待公众参观、开展专家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气象知识;结合当前防灾减灾、春耕生产气象服务等相关热点,积极与我区科技、民政、国土、环保、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联合,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等相关要求,大力宣传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月23日,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台、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气象服务中心、观测场对社会公众开放。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九

今天是第57个“3·23世界气象日”,为了普及气象知识,让公众更多了解气象知识,运用气象知识,市气象局、市气象学会、市气象台开展宣传科普活动,宣传气象科普和防御知识。

市气象局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通过悬挂标语,科普展报,发放书籍等形式宣传气象知识,和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气象知识,一大早来自赌城的一位村民前来咨询气象专家如何给偏远的家里防雷。

市防雷中心总工程师孙国熊:山区的地方容易遭雷击,要从电表里面开始往屋里补线加一根地线。

现场不少市民领取了相关的气象知识手册、预防极端天气的指南和气象期刊杂志,专家的现场解答更是让不少市民了解了深奥但又有趣的气象知识。

市民:气象日活动让群众来看的时候,可以学到一些气象知识,对人出进都有好处。

在活动现场停放的移动气象车吸引了记者和市民们的注意,接下来就人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帮我们介绍一下吧。

市气象局保障中心主任李国华:这是我们移动应急气象台,十三五规划里面中国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给黄冈市气象局配的,这个车是以卫星通信为基础,即观测系统、预报系统、高清会议系统、预报预测系统于一体的,这个上面是六要素的观测系统,这上面的天线既是通信天线又是接收天线,是cu波段和k波段的双波段系统。现在我们到车里面去看一下吧,这块是卫星调制调节器,这里是卫星资料接收处理器,这里是卫星通信接收处理器,这块是综合观测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这一块就是卫星资料接收系统,这本就是一个高清的终端和大屏显示系统,有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迅速可以赶到现场迅速开展工作,可以跟湖北省气象局和黄冈市气象局进行远程的语音系统,可以制作出预报资料。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十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为让老百姓了解更多气象知识,连日来,我省气象部门举行多项科普活动纪念世界气象日。

3月19日上午,甘肃省气象学会、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市气象局、兰州大学等单位在兰州金轮广场联合举办了以“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为主题的纪念世界气象日大型科普活动,面向社会大众开展气象科普宣传。3月19日至20日,甘肃省气象局举办“气象开放日”活动,省气象台、气候中心、气象服务中心等主要业务单位面向社会开放,接待社会各界上千人前来参观。

以世界气象日为契机,我省气象部门通过媒体、甘肃微气象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同时,气象服务中心在中国天气网编制了专题专栏,制作宣传片在中国气象频道、张掖路大屏等播放,并与甘肃移动联合举办了订购气象短彩信业务、关注微信公众号甘肃微气象参与抽奖的活动。各项活动将持续到3月25日。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十一

在第xx个国际气象节到来之际,甘肃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兰州大学等单位近日在兰州金轮广场联合开展纪念国际气象节宣传活动,面向社会大众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全省各市州、县区气象部门也同时组织多种系列活动,普及气象知识。

今年气象日的主题为“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旨在警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形成的巨大挑战,呼吁社会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在兰州的活动现场,组织单位通过开展现代化气象设备展示、问卷调查、发放宣传材料等一系列活动,向大众宣传气象科技、气象防灾减灾及气象法律法规知识。气象专家还专门就今年国际气象节主题以及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当天,省气象局还举办了“气象开放日”活动,兰州中心气象台、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等主要气象业务单位面向社会开放,多所省内院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到场参观。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十二

哇,原来气象观测需要这么多这么精密的仪器呀。下午,乌鲁木齐市第54中,为纪念国际气象节,气象科普进校园科普宣传活动正在这里举行。气象观测的各种“长枪短炮”、模型、展板展示让该校中学生们大开眼界,气象科普专题讲座更让中学生增长知识。

当日上午,自治区气象局专门召开了纪念“国际气象节”大会。今年国际气象节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所谓的气候行动,就是人们科学地应对气候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活动,包括人在地球上生活的全部内容。

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崔彩霞说,天气预报帮助农民和其他天气敏感行业的决策者安排他们每天和每周的工作重点。今天,气象工作者通过努力开发预测气候系统,使我们有能力提供月、季和年度的气候预测信息。比如,在新疆的农业重点产业—棉花种植,就已经形成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气象服务体系,其他行业也越来越多地在决策中应用气候预测信息。

气象专家杨莲梅还做了题为“新疆中亚低涡研究进展”报告,陈峰做“当代国际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等。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十三

为了普及气象知识,让公众更多了解气象知识,运用气象知识,市气象局、市气象学会、市气象台开展宣传科普活动,宣传气象科普和防御知识。

市气象局围绕今年国际气象节主题,通过悬挂标语,科普展报,发放书籍等形式宣传气象知识,和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气象知识,一大早来自赌城的一位村民前来咨询气象专家如何给偏远的家里防雷。

市防雷中心总工程师孙国熊:山区的地方容易遭雷击,要从电表里面开始往屋里补线加一根地线。

现场不少市民领取了相关的气象知识手册、预防极端天气的指南和气象期刊杂志,专家的现场解答更是让不少市民了解了深奥但又有趣的气象知识。

市民:气象日活动让群众来看的时候,可以学到一些气象知识,对人出进都有好处。

在活动现场停放的移动气象车吸引了记者和市民们的注意,接下来就人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帮我们介绍一下吧。

市气象局保障中心主任李国华:这是我们移动应急气象台,十三五规划里面中国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给黄冈市气象局配的,这个车是以卫星通信为基础,即观测系统、预报系统、高清会议系统、预报预测系统于一体的,这个上面是六要素的观测系统,这上面的天线既是通信天线又是接收天线,是cu波段和k波段的双波段系统。现在我们到车里面去看一下吧,这块是卫星调制调节器,这里是卫星资料接收处理器,这里是卫星通信接收处理器,这块是综合观测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这一块就是卫星资料接收系统,这本就是一个高清的终端和大屏显示系统,有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迅速可以赶到现场迅速开展工作,可以跟湖北省气象局和黄冈市气象局进行远程的语音系统,可以制作出预报资料。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国际气象节活动总结篇十四

巴中市迎来了第xx个国际气象节,借助国际气象节纪念活动的契机,巴中气象台组织了向公众免费开放气象知识科普活动。500多市民、学生前来的参观,引起了广泛讨论。

巴中市第六中学的老师李春兰带领57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李春兰对记者说,气象日学气象科普知识意义非常大,它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的对气象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多的是爱护自然,热爱科学知识。“尤其是播放的气象专题纪录片,这个让孩子们对气象的认识更加广泛,对于未来科学知识的扩展意义很大。”

“平常在电视上看气象预报就觉得很神奇,可以这么准确的将未来的天气预测出来,没想到要经过这么复杂的程序,才可以呈现出来,以后自己也要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知识。”13岁的唐杨洋告诉记者,气象知识和生活出行密切相关,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更好地加以应用。

“打雷、下暴雨、狂风、大雾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状况。当遇到这些天气时要怎样去预防,将损失降到最低,尤其是大雾天开车外出,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开启示宽灯、尾灯、后防雾灯和危险报警灯,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当日,巴中市气象台还举行了科普宣传活动,市民王先生翻着科普材料对记者讲。

据了解,巴中气象台围绕今年“323”国际气象节纪念活动主题“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向公众免费开放科普活动。以纪录片、气象仪器、展版、专家咨询等形式宣传了各类气象知识,还组织展示了现代化移动气象设备、人工影响天气装备、防雷装置、气象观测设备,广大市民“零距离”感受气象科技的“魅力”。让公众关心气象、理解气象和应用气象,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698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