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语文教案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08:52:13
元日语文教案范文(17篇)
时间:2023-12-07 08:52:13     小编:文轩

编写教案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案的撰写应该遵循教学思路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畅。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优秀教案,希望能为您的备课提供帮助。

元日语文教案篇一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题目叫“元日”[出示,齐读]。

谁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农历一月一号、春节)。

师补充:古人认为元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季节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所以又叫这一天为“三元”。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得正确。

1.这首诗是宋朝的王安石写的,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请大家打开书,请根据自读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出示要求)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2.(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相互正音,齐读。

3.指名读诗,齐读,提出不懂的地方,集体交流。(出示提出的不懂之处有: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三、品读古诗。

2.交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的主要意思?

第一句: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人们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给你什么感受?读出喜庆的气氛。

第二句: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

过渡:刚才我们知道,这屠苏酒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吊在井里,等到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先是孩子,最后是老人,每人一杯。

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新年的吉祥酒,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出示,生发挥想象说话)。

孩子们喝着屠苏酒,会说——。

年轻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老年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点拨:这里的“温暖”仅仅指身体上感到温暖吗?

(1)春风把温暖送进了每一户人家,每一个都感到很温暖,心里充满了希望。

(2)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祈祷新的一年里很健康。

过渡:诗人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借着馨香的酒意,喜气洋洋的走出家门,他看到了什么?

第三句:灿烂的阳光普照千家万户,多么美好的景象!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评:你读得真好,千家万户都沐浴着温暖而光亮的太阳光,让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指名读,齐读。

第四句:这里的“新桃”和“旧符”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指的都是“桃符”,也就是新的桃符、旧的桃符。谁能说说最后这句的意思?(每年总是拿新门神换掉旧门神。)。

人们的这个举动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

4.在诗人眼里换去的仅仅是旧的桃符吗?他的笔下仅仅是一副节日风俗图吗?此时他已度过了人生的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生:兴奋、激动、充满信心……)。

请带着这份自信、这份乐观、这份憧憬和激动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三、拓展补充: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出示《梅花》《泊船瓜洲》。

元日语文教案篇二

(苏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课文24《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

教材简析。

这首诗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课文24《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为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写的是在阵阵鞭炮声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出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无限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的意思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意思。

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被安排在《春联》之后,正是因为《元日》一诗中写到了春节有“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而且学本文时,春节将近,学生对此首诗不无亲切感。通过本诗的教学,可增加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习俗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爆”、“屠”、“符”三个生字,重点理解“屠苏”与“曈曈日”的意思,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增加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习俗的认识与热爱。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热闹欢快的气氛与诗人除旧布新的抱负。

4、教给学生一点方法,适当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句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三、释诗题四、自读古诗,了解大意入诗境、悟诗情五、课外拓展七、布置作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作者王安石。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诗人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小结(重点指出推行新政,为感悟诗情做铺垫)1、板书课题“”什么意思?2、春节是我国一个特别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风俗呢?过渡:那么,在一千年前的宋代,春节有哪些传统风俗呢?请大家自由读读古诗,看看你有什么收获?(一)出示古诗(二)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相机正音,教学生字“爆”、“屠”、“符”2、指导读出节奏预设:学生不懂的词:除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3、出示插图,指名学生交流点拨:“千门万户曈曈日”从“千”与“万”读出了什么?古诗中形容某种事物或现象极多常用“千”、“万”,回忆一下,我们课内外积累的古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吗?千门万户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平时积累的这样的成语有哪些?“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到春联的演变(第一副春联)板书: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指导感情朗读,你认为这首诗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小结:过年了,当然很快乐,除旧布新(板书),新的一年总是充满新的希望嘛古人云:诗言志,想一想王安石为什么会写这首诗?(从推行新政角度去理解)小结:古诗以极少的二三十字表达极为丰厚的内涵,所以我们读古诗时,所以我们读古诗时一定要了解写作背景,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诗意,体悟诗情。出示《梅花》开火车背诵课外积累的古诗(5人左右)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自由读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插图了解大意自由读一读,哪些词语不理解,四人小组交流,不会的大组交流在了解大意时将句子说通顺、说完整(逐句说)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这样的古诗与词语说说春节时有哪些风俗?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过春节时动人情景诗人对推行新政充满期待、充满信心,如果你是诗人,写好这首诗后,你怎样吟诵?练习背诵自由读,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其他的咏物诗我国传统节日还有很多,搜集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

元日语文教案篇三

三、教学内容概述。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学习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二)、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三)、联系“春节”,想想“元日”

过渡:其实,古代时候,人们过“元日”的方式和我们现在没有太大区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元日”的。

1会读古诗。

(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5)、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

(6)、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7)、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8)、送字宝宝回家(幻灯)。

2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a: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b: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c: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d: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3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文中的插图描绘得很形象,给一种过节时喜庆的感觉,有助于学生读好这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3)、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4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以,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

(幻灯展示)。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5了解系作者生活,体味诗的深层内含。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谁知道他?(指名简单介绍)。

(2)、师出示、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官至宰相,《元日》这首诗就他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3)、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6根据生活实物,学习生字。

爆: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屠:古时用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现今指宰杀。

符:古时的符是用竹子制成的。

[想想生活上的事物,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概念,加深对生字的识记效果。]。

六、所需材料及资源。

多媒体。

七、评价方法或工具。

(1)指名背诵古诗。

(2)开火车认读生字古诗中的七个生字,会组词。

(3)能把生字的拼音读准。

元日语文教案篇四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试图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二十三个。

3、完成“课堂作业”中“我来试一试”。

4、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春节家人年饭的照片,生字、词卡片;过年时家中门上的对联和一些有趣的春联。

古诗。

讨论、小组合作式。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那时的热闹,那时的亲人相聚,那时火红的对联?

(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看书上的插图,看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生字游戏――教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教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教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预设: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教师:真棒!下面,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屠童换符。

3、指生朗读全诗。

4、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诗的意思)。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预设学生说话―――(感叹句)(比喻句)(反问句)等。

注意激发学生个性的感受,把学生生活中过年的景象予以再现。

重点点拨――教师:“总把新桃换旧符”。一个“总”字,把春节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生动的表现出来。来,把你们家中的春联,还有你比较喜欢的春联展示展示,看看这个“总”字,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预设:家家户户、各有千秋、更新换代、种类繁多、喜气洋洋。.。.。.

(老师注意把学生各不相同的感受加以归纳,并对学生的个性化体会予以鼓励。)。

教师:还有什么词,

能这样传神地表现节日的气氛?(除、入、换、)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在全班交流。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户万户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1)指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指生背诵。

元日语文教案篇五

1.导读〈〈元日〉〉让学生体会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寄托的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2.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朗读诗句,背诵诗句,了解诗句的大意。

2.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进,导入释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元日〉〉(板书课题),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有的同学会问:“元日”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有谁知道?(汇报指点)。

大家预习过课文,大体上知道了课文是描写新春佳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元日”并非现在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或过年。现在“元旦”“新年”一般指农历的一年之首,就是农历1月1日,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课题,那就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1.出示幻灯片,播放、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查资料,字典解释每一个字词、再解释句子,问老师)。

3.小组自学诗句的意思,汇整,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1.品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1)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点的事物来描写春节热闹景象?

(板书: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全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描绘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鞭炮齐鸣、张灯节彩、欢度佳节的情景,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3)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请看资料(幻灯片)。

王安石(1021—1086)北京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任宰相时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在他的心目中,新法犹如春风般吹向千家万户,为的是老百姓能减少税收,增加收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天下太平。

〈〈元日〉〉正是他推行新政是所作,诗中他借新年的新气象比喻自己的雄心壮志。

生:说出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师: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蕴涵除旧布新的意思。

2.品读感悟(配乐、出示幻灯片)。

带着你的感受来美美的品读诗句。

3.齐背古诗。

四。拓展延伸,总结诗句。

2.谁可以用别的方式来描绘或表达新年的欢乐场面或天下太平的盛世呢?

(1)说一说(2)歌声。

3.结课。

一曲优美动听的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的祝愿,王安石当时的理想在今天实现了,但当时由于受保守派的攻击,他被迫辞职,新法随即被废,不久他就怀着悲愤的心情死去。同学们可以去收集他晚年的诗来和〈〈元日〉〉进行对比体会。

板书设计。

元日。

放爆竹。

寄托抱负。

喝屠苏。

乐观自信。

换桃符。

元日语文教案篇六

1、会认2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屠”字,重点指导书写“屠”、“符”字,并注意“屠”字是半包围结构。并正确读写“屠苏、瞳瞳”词语,尤其是“曈曈”注意是左边是日字。

2、背诵课文。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课件。

1课时。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节的诗。

师: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吗?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吗?

师:对,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扩词:元宵、元日。拓展“元”的理解,夯实语言基础)。

1、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重点指导“屠”字。

师:请大家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一边书写一边说明:半包围结构)。

2、师:学习生字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诗读好。尝试读出诗的节奏。(指名学生读古诗——范读古诗——齐读)。

3、师:通过预习和初读,我们知道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总结)。

1、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古诗的每一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画面。请同学们把对字词的理解带到诗句中,练习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2、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

在学生理解“岁”字时,教师补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岁”的含义。)。

3、交流、评议、完善。

4、练习说话。

师:你为什么从“屠苏”感受到快乐呢?

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能把这份快乐,这份温暖读出来吗?

师: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多媒体出示)看,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听,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会如何?是啊!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下面请大家继续用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的方法读后两句。

我们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来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桃符”。你知道桃符指什么吗?(桃符就是春联)简介“桃符”。

1、师: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

2、师: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课件出示: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在49岁时,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在这一年春节,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元日》。

现在,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热闹欢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什么呢?

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辞旧迎新、除旧革新)。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4、指导朗读。

诵读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

板书设计:

燃放爆竹。

喝屠苏酒。

新——旧。

元日语文教案篇七

教导方向:

1、可能正确、熟练、有情感地朗诵和背诵古诗《元日》。

2、学会9个生字。明白诗中重点的词义,明白诗句主要意思。

3、想象诗歌意境,理解诗情面绪。感悟“诗言志”的表达要领,开头掌握学习古诗的要领。

4、学会使用网络查找资料,依靠信息,自主学习。

教导经过;

一情境引入。

二自由读古诗边读边圈画出生字,可以借助课后生字的拼音,也可以问一问同桌。

三卡片出示生字;爆,余,除,屠,新,换,旧,付,符。开火车读哪一组读的正确,就仿照鞭炮的声音:怦啪,有错字就仿照哑炮的声音:嗤。然后大众帮她把错字订正过来。

四指读古诗。

五老师这里尚有一些词语,有的可不是书里的,你能会读吗?不会也没相关,老师可以帮助你,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迎春新年欢乐爆仗。

红灯秧歌守岁除旧迎新。

屠苏换桃符瞳瞳日眉开眼笑。

年年多余。

自由练读,指读,齐读。

l六再来读这首诗说一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七情感朗诵,跟手势读。

八男女生角逐读。

九古诗新唱。

十一提起过年,真有说不完的话题,你还知道哪些年的针言,对联可能故事吗。

十二总结;本年是牛年,来岁是虎年,让我们一同期盼虎年的到来:

板书:元日。

(宋)王安石。

解诗题 放爆仗。

读诗文 喝屠苏。

明诗意 迎红日。

悟诗情 换新符。

元日语文教案篇八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试图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二十三个。

3、完成“课堂作业”中“我来试一试”。

4、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春节家人年饭的照片,生字、词卡片;过年时家中门上的对联和一些有趣的春联。

古诗。

讨论、小组合作式。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那时的热闹,那时的亲人相聚,那时火红的对联?

(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看书上的插图,看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生字游戏――教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教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教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预设: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教师:真棒!下面,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屠童换符。

3.指生朗读全诗。

4.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诗的意思)。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预设学生说话―――(感叹句)(比喻句)(反问句)等。

注意激发学生个性的感受,把学生生活中过年的景象予以再现。

重点点拨――教师:“总把新桃换旧符”。一个“总”字,把春节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生动的表现出来。来,把你们家中的春联,还有你比较喜欢的春联展示展示,看看这个“总”字,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预设:家家户户、各有千秋、更新换代、种类繁多、喜气洋洋。

(老师注意把学生各不相同的感受加以归纳,并对学生的个性化体会予以鼓励。)。

教师:还有什么词,

能这样传神地表现节日的气氛?(除、入、换、)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在全班交流。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户万户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1)指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指生背诵。

元日语文教案篇九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1课时。

1、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如果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欢快。

元日语文教案篇十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

(3)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评——多元评价,品析美读。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元日语文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学会3个生字,感悟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练习卡。

2、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谈话,视频图片展示春节的喜庆场面。

2、提问:春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你觉得最有意思、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1、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2、今天就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元日》。

1、通过预习,你知道《元日》的作者吗?学生简介。

2、师补充王安石相关资料。

3、理解题目《元日》,解释“元”在字典中的意思。

4、师明确: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元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季节(春季)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农历初一),因此元日又被称为“三元”。

5、“元日”和元旦节是同一天吗?指导区别“元旦节、元日”。

1、指名大声、准确读古诗。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

3、教学生字。

先指导识记“爆、屠、符”的字形,再读帖指导美观书写。

4、临帖描红,书写生字。

5、书写展示,,同桌评价,自我修订。

1、按照一定的节奏读古诗。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相互交流。

3、阅读“资料袋”,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读诗的前一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创设情景指导朗读,抓住:爆竹、屠苏,体会春节时人们的快乐、高兴场面。

4、抓住:曈曈日、新桃、旧符,理解初升阳光普照千家万户的吉祥场面。

5、试背古诗。

元日。

(宋王安石)。

隆重放爆竹。

盛大饮屠苏。

喜庆换旧符、贴新桃。

元日语文教案篇十二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本课的教学我旨在让学生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感受,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渲染,进行教学:

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了那个欢乐祥和的氛围当中。在进行《元日》的教学中,我大量的引导学生们联系春联的学习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氛围,课文之间很好地进行了融会贯通,效果很好。

(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我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呀?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边,哥哥姐姐们小心翼翼的去点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时候火光冲天,大家又笑又跳,开心极了……这些生活的'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3)结合拓展内容进行教学。当古诗学完之后,我们一起交流了古代另外几首描写欢度佳节的情景的古诗,“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这样的诗句又扩大了学生们的理解视野,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对元日这首诗歌理解更深了。

元日语文教案篇十三

1.认识9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中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谁能说一说。你们家里怎样过的?

同学们,快要放寒假了,我们每年最盼望的、全家过得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初步读文通过范读、自由读、个别读来整体感受古诗。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过年吗?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找出相关的诗句。

2.小组讨论。分组汇报。一、教师讲解诗的'大意。

释疑解惑。

1.学生认读。

2.小组交流如何记忆生字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小老师,到前面讲生字。

4.再找几名“小医生”为大家找出易错的字音、字型。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3.教师推荐方法:

通过比较认识。“新”“旧”是一组反义词,来记忆。四。

发展能力一、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2.过节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查漏补缺读古诗:

1.送字宝宝回家。

2.再读古诗。针对读不准的字音强化巩固课后反思。

元日语文教案篇十四

2、老师把春联放大些,这是古代时贴的春联,写的是繁体字,读的时候是从右到左,(读辞旧迎新)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现在的春联是从左到右读的,这是现在贴的春联,我们看这是同一副春联,这次你能来读一读吗?上下联我们可以怎么区分呢?我们看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岁是第几声?结尾字是三、四声的为上联,下联的年是第几声?结尾字是一二声的为下联。

3、同学们,其实春节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在古代大年初一就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起、初的意思。元旦是哪一天?(板书元旦)(阳历一月一日)元日呢(板书元日)?(农历一月一日,就是我们所说的正月初一,板书正月初一)。这是2年一月的日历(课件出示,指出元旦和元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这古诗,(板书宋王安石)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1、古诗到底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刚快打开书,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把古诗中的一些词语请了出来,你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抽读,齐读)。

屠苏,这就是屠苏,是一种草名,所以苏是草字头。屠苏是指用屠苏草泡成的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这种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赐吉祥。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都在元日这天朝东喝屠苏酒。

曈曈日,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关?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阳。古代的人喜欢大年初一把大门敞开,迎接初升的太阳。

桃符,关于桃符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放桃符的神话故事),这就是桃符(示图),后来就是指春联。

3、再来看看这些词,红色的是需要我们会写的,看看有没有你认为难写的字?指导爆字。(在田字格里写)。

4、谁来读读这首诗?(正音)1-2名。

5、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齐读)。

(1)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请你提出来?(一岁除,岁,指年,除,去一年过去了)。

(2)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放爆竹、喝屠苏)。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4)过年了,多热闹啊!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你能把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请你试着读一读(练读,指名读,范读,练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评)老师也感受到人们当时非常开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和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齐读)。

真棒,从你们的读中老师切实感受到了春节时开心、热闹的场面。

2、学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在这个句子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吗?那千门万户曈曈日是什么意思呢?(板书迎红日)。

(2)从这首诗里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换桃符)。

(3)你能把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吗?

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窜户,到处洋溢着一片喜庆。现在就请你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齐读后两句)。

真好,多热闹啊,可是你知道吗?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新年新气象,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当时宋朝社会很贫穷,王安石正好是宰相,他积极改革,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愿,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祝愿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试着背一背(借助板书和插图)。

不看板书,你还能背吗?那闭上眼睛试一试吧!

同学们这么短时间就背下来了,真了不起。

同学们,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许多诗人为此写了诗句。下面老师带来一首宋代苏东坡的诗(课件:守岁)老师给同学们读一下。你看看这首诗讲了过年的一种习俗是什么?(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过年有许多习俗,我们在十二单元里将继续学习。

元日语文教案篇十五

1.认识9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中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1.谁能说一说。你们家里怎样过的?

同学们,快要放寒假了,我们每年最盼望的、全家过得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初步读文通过范读、自由读、个别读来整体感受古诗。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过年吗?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找出相关的诗句。

2.小组讨论。分组汇报。一、教师讲解诗的大意。

释疑解惑。

1.学生认读。

2.小组交流如何记忆生字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小老师,到前面讲生字。

4.再找几名“小医生”为大家找出易错的字音、字型。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3.教师推荐方法:

通过比较认识。“新”“旧”是一组反义词,来记忆。四。

发展能力一、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2.过节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查漏补缺读古诗:

1.送字宝宝回家。

2.再读古诗。针对读不准的字音强化巩固课后反思。

长春版小语一下学案。

学习内容?元日(第一课时)姓名编写者春阳小学孙凤琴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自主学习一、自主探究。

1、背古诗。

自评:正确()流利()有感情()。

2、请你把本课中不认识的生字找出来,想想可以用哪些好办法记住它们?并把你不认识的字做成生字卡片。

3、读读下面这几个词,注意生字的读音。

屠苏爆竹曈曈日千门万户。

结合古诗说一说诗歌大概意思。可以问家长,可以查资料。

说一说关于过年的小知识。

找一找王安石的其他诗歌。

元日语文教案篇十六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

(3)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评——多元评价,品析美读。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作业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2、收集柳宗元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3、收集课外你喜欢的古诗,试着理解。

4、模仿古诗自己也写一首。

元日语文教案篇十七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学会3个生字,感悟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让学生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两课时。

1、练习卡。

2、课件。

1、谈话,视频图片展示春节的喜庆场面。

2、提问:春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你觉得最有意思、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1、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2、今天就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元日》。

1、通过预习,你知道《元日》的作者吗?学生简介。

2、师补充王安石相关资料。

3、理解题目《元日》,解释“元”在字典中的意思。

4、师明确: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元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季节(春季)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农历初一),因此元日又被称为“三元”。

5、“元日”和元旦节是同一天吗?指导区别“元旦节、元日”。

1、指名大声、准确读古诗。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

3、教学生字。

先指导识记“爆、屠、符”的字形,再读帖指导美观书写。

4、临帖描红,书写生字。

5、书写展示,,同桌评价,自我修订。

1、按照一定的节奏读古诗。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相互交流。

3、阅读“资料袋”,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读诗的前一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创设情景指导朗读,抓住:爆竹、屠苏,体会春节时人们的快乐、高兴场面。

4、抓住:曈曈日、新桃、旧符,理解初升阳光普照千家万户的吉祥场面。

5、试背古诗。

元日。

(宋王安石)。

隆重放爆竹。

盛大饮屠苏。

喜庆换旧符、贴新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2512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