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论文(热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0:15:11
会计基础论文(热门14篇)
时间:2023-12-07 10:15:11     小编:BW笔侠

总结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通过定期总结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可以更好地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怎样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会计基础论文篇一

(一)从范围上讲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包括狭义和广义两部分:

1.从狭义上讲:就是财务日常做的收款、付款、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纳税申报,开发票,认证发票,出口退税,存货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统计报表,打印凭证,装订凭证,装订账簿,档案管理等等,可谓财务核算基础。

2.从广义上讲:就是除了狭义的核算基础之外,还包括财务基础工作的管理输出,对各部门管理监督的基础工作,可谓是财会的管理监督基础。

二、该公司的财会基础的现状是,较突出的现象。

(一)原始凭证的粘贴不规范:凭证的装订眉飞色舞,嬉皮笑脸,装订的像个鱼儿可以游泳,像个燕子会飞翔。

(二)凭证的附件不完整,付款凭证,付款审批单都没有,收承兑没有收据放在附件里,支付承兑没有对方的收据放在附件里,支付的费用没有费用清单,没有委外协议,支付的运费缺少必要的附件,购买设备资产没有合同,到货没有验收入库报告,旗下子公司间调拨设备资产等没有记录,工程项目管理没有项目立项书,没有预算报告,工程完工没有验收决算报告等。

(三)会计科目设置的五花八门,不是一个年度都不一样,就是一个年度的科目也是乱,会计科目编制重复;虽然说集团公司应该与母公司会计政策一致,会计期间,可实际上是各领风骚。

(四)会计账簿设置的多姿多彩,没有建账能力的人乱建账,建的什么帐只有自己能看懂,也不符合《会计制度》。

(五)会计档案东堆西放,东倒西歪,没有标识,或标识不清。

(六)账实不符现象严重,存货、资产等与入账名称不统一,数量不一致,在产品数量、成本财务无法反应及时、准确。

(七)会计系统不存在内控或内控缺失。

三、究其以上财会基础薄弱的根源。

(一)公司领导的重视不够。

首先公司缺乏对财务的监督、审计,对财务的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估,据我了解,该公司重来没有对财务进行内部运行状况进行评价、评估和考核过。

其次,是领导对财务人员的配置没有精心策划,财务人员的素质应具备什么样的标准,财务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没有定论。

(二)集团财务总监对用人的失职。

1.没有按岗位要求设定合适的人员标准,致使能做与不能做都在做,做好与做不好也在做,据我了解该公司财务岗位标准从来都没有明文规定。

2.引进财务人员没有把好业务考核关,招聘财务人员的时候,应该根据岗位需求标准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评价,合格后录用,据我的了解该公司基本没有这个过程或不严肃,聊一下,问一下了之。

(三)作为财务主管缺乏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对财务人员的后期培训、在岗培训、基础性培训等的缺失致使现职财务人员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及时发现属下的长处和短处,也就不能扬长避短,没有培训也不能使财务人员本地化、职业化、专业化,跟接地气,更能很好的介入和实施具体的财务管理。

(四)财务的基础工作的管理控制水平与财务领袖的能力是否适当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选择一个合适的'财务领头人,是决定了财务管理成与败的关键,财务领袖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有利于创新团队管理水平,需要有财务管理整体策划、指导、预防、完善和提高的能力。

(五)基础设施不完善、不给力也是影响财会基础工作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里我只说一个方面,譬如说财务系统软件,该公司对财务乃至信息化系统缺乏冷静思维,不到十年频繁的更换了三个软件,带给财务的不是轻松而是灾难,无端耗费人力、财力和物力,太长的熟练、熟悉过程,新旧软件的更替并行的过程,都在做重复的工作,效率低下,疲于应付,旧的、新的软件中的数据都不甚准确,仓存账实不符、产品成本核算一直处于规范之中,这就是财务基础设施——软件带给公司财务基础管理的困扰。

(六)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也是财务基础工作薄弱的重要影响因素。

该公司作为集团公司,没有集团化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的财务核算体系,所以才无法实施监督管理,具体讲:

1.会计科目耦合度不高,给集团化财务信息管理带来极大不利;

2.报销审批流程缺失统一规范,至少操作上不完全合规合法;

3.存货账实不符现象严重,资产管理失效;

4.产品成本核算没有明确的核算管理方案,致使产品成本失真;

总之,没有健全的财务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财务管理就缺失了执行的法则。

四、如何加强财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完善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包括财务制度在内的制度管理体系,推行财务操作规范和标准,做到有法可依!

(三)与时俱进,加强对财务人员基本业务素质和能力教育、培训促进其全面提升;

(四)建立长效审计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绩效考核;

(五)加强财务基础建设,合理和理性选择和推行系统软件;

(六)合理的财务岗位的轮换制度;

从发展的角度讲,该公司要实现上市的梦想,必须经过权威部门的审核,不从财会的基础规范做起,ipo始终就是个梦!

从企业的管理讲,规范基础工作,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资产、盈亏状况,是财务会计的基础规范工作必须达到的目标,所以,重视和加强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具有战略和现实意义!

会计基础论文篇二

本书对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阐述,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xx》为依据,并参考了国内外公认浅谈自主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方法刘义武绵阳电大江油分校摘要:基础会计是会计的入门课程,本课程是打开会计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成人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学好基础会计课程的钥匙。关键词:电大教育基础会计自学方法的惯例,对实际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学习资源。

本课程配备的学习资源:

1.文字教材。

2.录像教材。随书配送的12个学时录像光盘教材,是由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付磊教授和李百兴博士就学习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

3.会计操作实务演示光盘。

课件。

5.网上学习辅导。

(三)学习中需要弄清并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本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他课程的关系。《基础会计》是会计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主要讲授各专业会计有关的、共同性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学好这门课程,对学习其他课程(特别是各门专业会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关系。首先,学习课标,是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教材的关键。但是,课标尽管起着指导作用,却不能代替对教材的学习。学习教材之前和学习教材某单元或某章之前都应当先学习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学习主动,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教材与其他读物的关系。教材以外的读物很多,如《基础会计专题辅导》、《基础会计参考资料》以及各种报刊的辅导材料等都属一般读物,都不能代替教材。在学习教材时,可配合以《辅导》去弄清楚教材各章的目的要求、学习方法、主要问题(包括重点难点);同时,运用复习思考题、习题集中的有关练习进行自我检验,以促使自己的学习逐步深入。

4、教材、光盘与网络资源的关系。在自学过程中,要多阅读便携式教材,积极利用除教材以外的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相关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等等。通过计算机和因特网,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5、自学与面授的关系面授教师主要讲解重难点,答疑解惑,面对面地随时跟学员互动,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要积极参加面授学习。由于面授时间有限,所以学员要充分利用教材、录像、课件、网上资源等多种媒体先自学,处理好自学与面授之间的互补关系,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开放教育学习者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学习方法。

开放教育成人学习一般时间紧张,工作任务繁重,必须不断地总结,改进学法,使之日趋优化。其基本要求如下:

1、循序渐进,从已知去求未知。由浅入深,由管及远,由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去求未知,都是学习上的循序渐近。实践证明,按照一定顺序去学习,必然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2、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丢问题”、“留空白”、“猜题”、“押宝”,都是有悖于教学的要求的。要系统、全面地掌握《基础会计》课程的知识体系,就必须全面、准确地弄清楚全书各章节以及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4、在比较中揭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使认识深化提高。学习中要纵向、横向“比较”,帮助自己弄清楚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从而使认识更加准确。

5、开放教育学习中要注重原理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工作,会计核算方法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学习,对于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要嫌琐碎,不能烦躁,要踏实地学。学习中要在吃透原理的同时联系自己的实际去对比思考,独立思考,认真领会,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总之,理论是人们行动的向导。探索学习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关键。理论是基础,学法是钥匙,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一定要重视学习方法的经常总结和不断改进,使之日益优化,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会计基础论文篇三

摘要: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基础会计教学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会计课堂中。由于基础会计课程具有操作性、实用性等各项特点,所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符合现代基础会计对学生教育的需求,提供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实际的感受,对学生的应用会计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首先讲述了基础会计教学的现状,接着探究了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基础会计;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效果的需要,教师根据内容设置不同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到该内容的内涵,更快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此学科的好奇心。基础会计的教学近年来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实际体会,导致许多学生学了不会用。

一、基础会计教学的现状。

1.学校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是十分欠缺的,在进行基础会计教学时,学生需要一个基础设施完善,能够体验真实教学感受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训练和体验的课程要求,所以在基础会计课程上学校的投入不足且基础设施不健全,记账凭证、原始凭证以及各种会计资料不全,导致了学生在进行基础会计的学习时无法体会到基础会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对这些基础会计最基本的凭证不熟悉,那么就会出现学习后却无法实际操作的问题,对学生以后的运用会有很大的影响。2.学生课后练习不积极,知识掌握不全面众所周知,基础会计是一门比较周密的学科,所以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只有做足量的练习,完全清楚的掌握记账的方式和步骤,学生才会有所进步。但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加之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在课后的练习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只是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练习到位,所以对知识的掌握也只是表面的程度,也没有对知识深入的理解。而造成学生的课后练习欠缺的主要原因就是学校的课后练习做得不够完善,所有的教学设备在课后都无法使用,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课后练习。

3.教师授课方式的欠缺。

在进行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完全体会到基础会计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但是由于受教学进度或其他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基础会计运用的培养,而是只单纯的做一些文字性的解释,并且对重点、难点强调过多,却对其他知识点只是随口一提,这样对学生知识全面性的发展有所阻碍。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是源自于课堂,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所学知识的准确性,甚至还会误导学生。

二、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课堂学习上的应用。

在进行基础会计的教学时,加入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体验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应用,在学习应用会计科目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区别清楚会计科目,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实际性的会计问题,让学生自行体会每一笔会计业务应当计入哪一类会计科目中。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一家公司开户银行的存款属于哪一类会计科目?学生可以自行讨论从而得知为资产类的会计科目;企业厂部发生的办公费用为哪一个费用类的会计科目等。这样在课堂上进行的练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记住会计科目的分类,还会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对学生知识的吸收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2.在练习上的应用。

学习基础会计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后进行各种记账的练习,这不仅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还是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化。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给学生一套工业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套会计循环的练习,这对学生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要求十分高,要求学生对会计循环的步骤十分熟悉;对会计记账的方法熟练;对会计循环的各项要点公示的把握十分严格。不仅可以让学生做会计循环的练习题,还可以将现实生活中某一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打印出来给学生做练习,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完全真实的接触到现实生活中会计的运用,对学生会计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条件下,基础会计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有了一些变化。体验式教学方法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模式上的改变也对学生在运用会计上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对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也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秀南,王惠琴.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新会计,20xx(5).

[2]王佩娴.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xx(2).

[3]张惠芳.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xx(17).

会计基础论文篇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以及数量都随之增长,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还不够科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简要介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状;问题;措施;创新。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就我国企业当前的管理现状而言,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管理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动力。传统管理制度难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分析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理念较为滞后。当前情况下,部分的企业往往选择家族集权这一落后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的管理权以及企业的所有权密不可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创业者未必能够做好管理,企业的产权结构以及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影响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除此之外,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较为滞后,这是因为他们出身于营销人员或者是技术人员,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培训,专业出身的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些管理人员忽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企业生产营销而轻视管理。第二,缺乏长远战略规划。企业长远战略规划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路线以及灵魂。企业发展战略能够指导企业来制定管理规划,同时企业的管理机制则能够执行企业的战略规划。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未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仅仅是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虽然部分企业提出长期发展的目标,不过这些目标仅仅局限在利润、产值以及销售收入等方面,而没有认真研究分析市场走向以及后续发展的趋势,更没有针对性地调查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情况。这样一来就导致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缺乏战略性判断,企业的战略缺乏足够的延续性,无法持续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第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我国很多企业都未能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缺乏一整套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状况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方法,在生成经营过程当中往往被动反应。少数企业沿用传统的经验来展开管理,无法根据时代条件而与时俱进。这就导致企业的纪律松弛、管理混乱以及效益低下,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往往不是进行深入的分析来制定相应的制度,而是复制其他企业管理制度,未能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条件。第四,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伴随企业诞生发展而出现的,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是企业发展重要的动力。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拥有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文化氛围,同时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而不断改进。但是在当前背景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在这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比较匮乏。这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大部分企业意识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更没有探索完善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不过受自身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系统科学地对自身的文化特色作出判断,从而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第一,创新管理观念。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说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管理观念的创新最为关键是要转变固有思维方式、思维障碍以及思维惯性,也就是要求企业避免墨守成规以及固步自封,要持续街坊思维模式以及思维构想,从而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在此过程当中,企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传统的管控制约逐渐过渡到双向互动的管理模式,重视企业员工的自我教育以及激励教育。在管理思维方面,需要从人治的理念逐渐过渡到工作制度化、决策规范化以及层级管理化。在具体的管理方式方面,需要从粗放式管理逐渐过渡到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以及规章制度细节管理,从而适应社会大发展背景下管理模式的演变。第二,完善管理制度。中央政府制定颁布了《关于建立经济制度的决定》,这为我国企业管理理念以及经营机制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决定》当中明确提出企业应当构建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分明以及产权清晰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从而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进行经营,并且在此过程当中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经营同时自负盈亏,转变传统上政企不分的问题。第三,引进管理人员。当前情况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而市场机制有着优胜劣汰的天然属性,不同企业之间开展的市场竞争,从表面来看是企业产品以及企业服务之间的竞争,从本质而言是企业技术以及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当中得到生存壮大,就需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市场条件下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参与主体,自负盈亏并且自主经营。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并改进管理的效率,构建起科学的管理理念包括效益观、战略观、用户观、竞争观以及市场观等。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管理才能,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具备出众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说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核心举措,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外部招聘优秀管理人员。第四,重视战略管理。战略可以说是企业的根基,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自己清晰明确的战略方向,并且高度重视企业价值链上的营销、生产、科研以及人力等环节。企业在具体分析中长期目标的过程当中,需要分析自身的优点以及劣势,微观层面应当将企业的现状当作出发点,合理把握市场需求以及顾客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在宏观层面需要展望未来,从而规划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战略管理需要转变片面强调生产的理念,而应当重人才、重科研以及重管理。第五,政府提供指导。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并且实施企业管理方面的指导政策,保证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永久化以及规范化。合理的法律可以为企业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这也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其次,政府提供的政策需要具备连续性以及灵活性。这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扶植企业的发展,国家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制定各方面的政策,例如出口政策、创新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以及贷款政策。只有确保政策连续性以及灵活性,才可以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第六,重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有着自身的不足,只有确保创新成为企业自身文化的组成元素,企业才可以在社会环境当中构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动力。在此过程当中,要确保企业以及员工之间形成共生共赢的关系,将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当作基础,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价值体系中。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应当需要自身的战略需要,来持续调整企业自身管理策略以及管理方法,从而确保使企业拥有稳定发展的动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结合自身条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而在竞争当中占据主动。

参考文献:

会计基础论文篇五

摘要:长期以来,如何既提高告知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计知识,是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难题。为此,本文进行了探析,希望对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改革能够起到理论上的参考,促进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基础会计教学课程的特殊性。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高职基础会计在教学中常常陷入困窘之地。一方面是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自觉性相对较差,基础会计包含的专业术语太多,比如会计科目、账户等等,对于初学者,会加深同学们学习的难度,进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若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可能造成学生对会计原理的认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缺乏学习会计的谨慎性,使之在会计这条路上无法走的更远更广。因此,怎么才能让高职学生提高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兴趣,又能使其深刻的理解会计知识,是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难题。为此,本文进行了探析,希望对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改革能够起到理论上的参考,促进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改革。

一、教材选择改革。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基础会计教材的选择,偏向于考证教材,忽略了同学们学习的难度和兴趣,使其效果下降。本文认为在选择教材时,应该偏向多案例、多情景、多例题型的教材,一方面,大量的案例和情景,能够营造会计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和感受到会计工作环境,使高职大一学生觉得比较容易,促进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材配套大量练习题,题量大能使学生加深印象,帮助记住会计原理、熟练账务处理过程,促进其深刻理解会计理论知识。此外,教材语言应该通俗易懂,但寓意深刻。比如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利润分配等等,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十分费劲,好的教材应该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引导。

二、教学目标改革。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有很大差异性,在教学目标上除了基本的知识目标外,更应该注重能力目标,让学生具备会计执业的能力。具体而言,在能力目标上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够明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正确填制各种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使会计工作符合各种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二是能够熟练使用三种账务处理程序;三是具备从事简单岗位的技能。在教学中,可以从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着手,让学生体会不同岗位的意义和能力要求,使其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四、能够分析企业的经济业务。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纪业务活动,能够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五、能够独立处理中小企业的全套账务。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独自完成从编制记账凭证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全部流程的工作。

三、教学手段改革。

基础会计应当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手段,采取理论和实践同步的教学手段,将账、证、表的填制过程通过网络展示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理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方面,大胆的创新的采用情景式教学法、案例式启发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练式教学等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比如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剧的涉及会计的场景,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更好的理解会计工作。又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课后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学生资料,让其自行查找,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期末成绩改革。

现大部分高校都将其期末理论考试结果作为学生的成绩,应该改革期末考核方法。比如期末成绩可以由理论考试和案例实操两部分组成。比如:案例实操部分,可以创建财务数据和原始单据等,让学生完成整个账务处理流程。

六、实践教学改革。

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要么是在实训室模拟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要么是上机操作,在网上完成会计业务的核算。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很好的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和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高职院校可以积极的创建校企合作基地,让实践教学在合作基地完成,使其参与到企业的会计工作,接受企业的指导,促进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融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庆兰.新会计准则引发的会计专业教学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xx(3).

[2]郭绍莉.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1).

会计基础论文篇六

摘要:经济转型发展,使得财政资金运行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因此如何确保财政资金在此环境下安全的流转使用,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分析,得出加强会计基础管理,能够极大程度上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因此提出加强会计基础管理措施。

关键词:会计基础管理;财政资金;安全性;资金流动性。

财政资金作为地方建设的支撑,资金的使用安全性与效率,直接影响着政府工作效率与社会形象,基于防腐倡廉政策,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工作,极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政府以及内部人员的工作效率,对建设廉洁清正的队伍,有着现实的意义。

一、会计基础管理意义。

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使得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备受人们的重视。基于财务报告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框架,应用权责发生制,实现会计基础。会计基础管理主要是加强财务报表管理,以及财务处理、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的管理,以加强资金管理力度,确保资金流通的安全性,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二、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管理薄弱。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意识程度不够,部分地方政府重分配,忽视资金监督管理,使得资金监管不到位。部分岗位设置不合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力度不够,或者制度存在缺失问题,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加之财政资金管理不规范,使得财政资金流通的风险性较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深度不够。虽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效果,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改革范围较小,未涉及到所有财政性资金,没有实现集中支付,同时零余额账户不完善,实有资金账户难以被完全代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预算单位留有大量实有资金账户,极易造成资金脱离财政监管。以及基于三权下,预算账户与资金监管问题;信息化管理程度低,财政业务精细化程度低下。现阶段我国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加深,但是资金支付手段较为落后,工作量较大,但是专业人员不足,人工操作极易发生隐患,财政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三、会计基础管理强化措施。

(一)加强内部监督。

对于内部控制活动,通过完善财政部门监督制约机制,构建完善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机制,合理分配财政资金管理权利,实现财政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同时积极的运用财政监督手段,加强对内部部门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发挥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部门预算收支监督作用。利用erp系统,通过内部牵制制度以及用户监督管理机制。做好会计人员培训工作,使其能带给熟悉并且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情况。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不仅需要充分的发挥上下级相互监督的作用,还可以发挥会计人员队伍之间的监督与制约,进而达到财政资金风险管控的目的。

(二)落实财政预算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主要工具,若能够有效的落实,则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财政部门资金管理,以及财务核算与反映、监督等在工作的效率。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则需要针对现有的财政资金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规定》内容,构建全面的、系统的财政资金预算会计管理机制,以指导各级财政部门落实资金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则需要明确岗位职责,清晰自身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内容,落实财政预算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规范财政资金收付以及调度管理工作,加强会计监督,做好全面预算执行工作,以及印章与票据管理等基础工作。

(三)加强控制活动管理。

强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从控制活动方面,则能够确保管理阶层命令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控制活动作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发展的最终结果,主要出现在各阶层以及职能部门之间。会计基础工作政策与流程等,大部分工作需要遵循特定的规范以及制度原则,再实施各项工作的。若想充分的发挥会计基础管理的作用,降低财政资金安全风险,就必须要将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通过控制活动,减少会计工作的随意性,将控制活动转化为实际,将其作为实现财政资金风险管控的主要机制。

四、结束语。

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中,财政资金安全的风险系数比较高,为了充分的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则需要针对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会计基础管理,提高财政部门工作效率,降低资金流转风险,确保资金配置最大化。

参考文献:

会计基础论文篇七

会计基础是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一门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学习会计基础,我深刻理解了会计的核心内容和原则,并体会到了会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会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会计基础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主体、会计结构以及会计凭证等。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理解了会计基础中的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和主线,同时也明白了会计主体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组织,会计结构则是构建会计核算体系的框架。此外,学习会计基础还使我了解到会计中的基本原则,如会计实体、会计期间、会计成本和货币计量等原则。这些核心内容和原则是我进行论文写作和扩展思考的基础。

撰写会计基础论文是对我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和展示,也是提升自己学术写作能力的机会。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首先进行了充分的文献查阅和资料搜集,以获得论文所需的相关信息和理论依据。随后,我对会计基础的核心内容和原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论证和探讨。在撰写的过程中,我注意了逻辑的连贯性和结构的清晰性,以确保我的论点和论证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达。同时,我也注重了文献的引用和注脚的书写,以保证我的论文的学术规范性和严肃性。

通过论文的撰写,我进一步思考了会计基础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会计基础的知识和原则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更是应用到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工具和方法。在今天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合理运用会计基础的知识和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判断财务状况,做出科学决策。同时,会计基础也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职业基础,使他们能够胜任复杂的会计工作,并且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通过论文的撰写,我不仅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提升了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会计基础是我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会计基础的知识和原则,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论文和分享,能够激发更多学习会计基础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基础的知识和原则。相信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为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会计基础论文篇八

由于基层统计人员调换频繁,队伍不稳定,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心的统计人员一般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不熟,缺乏工作经验,法律意识不强。有的乡镇统计员仅有一人,但身兼数职,只能在完成中心工作之后,才来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影响了统计信息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低,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很多单位把统计归并在会计科或办公室,大部分是兼职,更缺乏一个综合协调人员,各自分散的执行专业统计,造成多头对外,数出多门。

(二)基层统计手段落后,入户调查难度大。

近几年来,国家、省、市级统计部门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电脑操作,程序汇总,网上传输并且居民的住房情况、就业意向、家庭成员构成、外来人口情况、社会治安、居民对公共管理的评价等,都设计入户调查。目前,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由居民社区管理委员会配合写组统计部门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或由居民样本户按月记账提供数据。

(三)统计表重复,基层负担重。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统计部门不仅要提供一些计划经济下的统计信息,还必须提供市场经济所需的统计信息。国家统计制度方法尚未完全改革完毕之前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中既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指标,也有大量新增的反映时常经济运行情况的指标;国家统计局直属管理的三个调查队所布置的统计报表和种类与政府统计部门布置的统计报表和种类也存在重复,既有统计报表上的重复,也有统计指标上的重复,既有部门统计与政府统计的重复,也有统计局内部之间的重复,给基层统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四)工作量与人员配备的矛盾。

(五)抗干扰能力若。

在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是一个历史顽症,这个问题在基层尤为突出。一些地方或单位的领导党性不强,无视统计法,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授意统计员修改统计数据,一些不本好大喜功,搞一些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等活动,迫使下级虚报浮夸,诱发统计数据不实,然后基层统计员势单力薄,难以有效抵抗这种违法行为。

(一)改革现行统计方法,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现行统计方法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些方法在计划经济时代确实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但无法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统计的需要,应改革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尽可能地以抽样调查取代全面调查。各级统计部门应认真清理统计上的重复报表和重复统计指标,切实减轻基层统计负担,严格把好制发报表关,加强统计的计划性与制发报表的严肃性。属于部门统计的,不要包办代替;属于上级统计的,不要层层交办;属于专项调查的,不要搭车统计。

(二)从基层实际出发,搞好统计改革。

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中,要从基层人手,从基层企业和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面向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统计制度,建立公民人文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办法等。改革目前以专业划分,从管理方便角度实施的方法制度,建立规范的企业信息数据模式,改变企业向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国税地税、统计、经贸委、外经委等政府部门多渠道上报信息的局面,政府部门实行统一规范的报表制度,各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挖掘本部门所需信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涉及居民住户调查时,报表设计要贴近百姓生活实际,调查时,要充分依靠居民社区管理委员会,了解真实的居民情况。减少普查项目,严格控制各种普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涉及企业的普查,可以了解企业全面情况,获得大量的经济信息,但是普查工作人、财、物投人大,不能只考虑本级政府需求,要为基层留有余地,满足各层次需求。严格控制来自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的调查,要充分利用普查资料,做深人细致的数据挖掘,获得各部门所需信息。

(三)解决统计同做所需要的经费。

统计工作要做到“准确、及时、全面、方便”,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是不行的。基层统计经费不足影响统计事业发展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建议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来配置统计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并通过法律程序固定下来,保障统计必要的办公条件、统计基层规范化建设、统计调查费的支付、以及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等经费需要,使基层统计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比如,各项普查所需要经费都是统计工作正常之外的经费:正常的报表和调查有时间要求,需要深入基层取数据,通讯、交通费用都很大,政府要给予安排,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还要增加城乡经济调查的经费投入,以提高记账的补贴,调动记账户认真记账的积极性,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目前基层统计执法队伍不健全.缺乏执法经验与执法人员,要配备专职的执法人员,并对统计执法人员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严格查处那些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单位及个人。

会计基础论文篇九

长期以来,国有煤炭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现代会计工作的与时俱进。会计基础工作是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难度增加,规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国有煤炭企业去产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保障。本文对国有煤炭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策略,以期提高国有煤炭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会计基础工作是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科学规范的国有煤炭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根本,也是指导国有煤炭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开展企业会计工作的根本准则。受国内煤炭能源市场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影响国有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国有煤炭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财务状况堪忧,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模式影响国有煤炭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以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国有煤炭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和制度的不规范和不完善,也阻碍国有煤炭企业去产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一)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管理。

国有煤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化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填制原始凭证和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没有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标准。在原始凭证收集时无法提供有效原件,部分凭证存在过期发票和连号发票等现象,原始凭证填制的日期、内容和金额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时有发生,凭证内容甚至存在涂改现象。2.记账凭证管理不规范。填制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名称或填制人、业务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流程不规范,未严格按照记账凭证的传递审核流程实施。3.会计账簿的设置不科学。企业未根据会计准则制度,结合本单位会计业务实际需要设置会计账簿。会计账簿内容与格式未依据各账户核算范围和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设置,账页格式不规范。4.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长期以来,国有煤炭企业未构建完善的会计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会计凭证装订未按照类型、编号顺序进行装订;会计档案移交不及时;归档无台账;没有严格的档案调阅制度;档案未建立备份。

(二)会计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

会计档案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产物,是企业重要的经济管理资料。长期以来,国有煤炭企业形成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忽略了会计档案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中资金流动的凭证与反映信息的重要作用。实行纸质会计档案和电子会计档案的双重管理;同时对对会计账簿打印不及时,会计凭证的收集、装订和封面填写不规范,归档无台账,以及缺乏调阅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

(三)会计监督工作缺乏规范性。

现阶段,国有煤炭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缺乏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作用,难以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会计基础工作缺乏监督性的主要表现为:1.对企业的资金预算与使用管理不严格。国有煤炭企业缺乏对资金预算与管理的制度,导致资金预算超标和使用未纳入预算范围内的企业备用资金现象;企业资金的管理与支付不规范缺乏监督,部分企业或部分存在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等违纪现象。2.未对坏账及时处理。部分国有煤炭企业考虑企业盈利指标的考核,定期未对往来款项及时核实与清欠,发生未回收的坏账处理不及时超出诉讼时间,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3.内部审计不深入。国有企业内部缺乏对会计资料的定期审计管理办法,未能发挥内部审计对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职能的监督作用。审计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导致国有企业资金得不到有效监督使用。

(一)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

国有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管理体系,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应遵循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以及成本效益原则,合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在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会计业务和事项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会计信息真实性,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二)加强监督管理,强化风险意识。

国有煤炭企业应制定会计资料审计的管理办法。使内部审计成为监督会计工作和会计职能的有效力量。构建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明确监督的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和权限、工作方法;企业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筹措和对外担保等重大经济业务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单位或部门之间相互监督或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权限和组织程序。

(三)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会计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计核算,国有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逐步实现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算控制、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信息化,最终实现财务分析、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管理会计工作信息化,推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四)加强会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有计划开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会计人员应当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企业会计人员培训计划内,使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得到全面提升,树立正确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为会计的会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会计基础工作是国有煤炭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国有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煤炭企业应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地位,寻找差距与不足,加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与素质;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规范国有煤炭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推动国有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国有煤炭企业的经济管理提高真实、准确、有效的企业会计信息。

[1]王春峰.煤炭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xx(2).

[2]杨海建.浅析煤炭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j].现代商业,20xx(4).

会计基础论文篇十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

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

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侧重点是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侧重于过去的信息。

管理会计:侧重点是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侧重于未来的信息。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查清、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核算办法。

3会计具有监督和核算的基本职能p2。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从职能属性看,核算和监督本身就是一种。

管理活动:从本质属性看,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概念: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备的功能。

两个基本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的7种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试记账。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综上:一般来说,经济业务发生后,首先运用复试记账的方法填制和审核会。

计凭证,然后据以登记各种账簿,对于经营业务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要按规定进行。

成本计算,并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财务。

会计基础论文篇十一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是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之一,是一种由知识传授向认识传授的教学变革。推广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最终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工作过程;基础会计;课程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教学中一直存在一种教学误区:重文化课,轻专业课;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在学校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不知道为什么学,也不知道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学生在“纸上谈兵”,作业中练艺,始终脱离不了普通教育的学科体系模式。当学生真正毕业时,他们又要重新向社会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这种毕业生有文凭无技能,导致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被用人单位认可,最终造成了一方面是毕业生的“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技工荒”。如何真正破解“技工荒”?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学会破解“如何才能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一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希望能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可以较快地从事多种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才。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坚持手脑并用,学练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一)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化。

基础会计除了第一章的绪论以外,其他章节大多数是按会计核算方法来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包括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几项内容。对于几个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又是统一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几项会计要素的顺序来讲解的。这种为了考试而进行的会计课程设计是典型的知识体系结构,它过于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结果往往是课程结束后,学生还停留在每个相对孤立的知识点的认识上,对某一章节的知识点可能清晰,但是头脑中对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并不是很清楚,这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保守。

在教材设计上,现有的教材大多是纯文字的知识表述,相关单据、票证、报表较少图片展示。课堂上,教师按教材采用保守的教学方法。他们将记账凭证的填写教成了会计分录,账簿的填写教成了“t”字账,相关票据的填写也仅是几张过时的票据,这不能充分反映会计工作的现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与实际会计工作技能,不明白所学知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用。当他们毕业时,面对纷杂的原始凭证无法判断如何写凭证,面对形式多样的各种单证票据无从下手,面对繁杂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手忙脚乱,那时,他们可能会对自己是否适合从事会计工作产生怀疑。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是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

(三)课程造就的“讲师”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运用现有的基础会计教材,每年都讲同一个内容而毫无新意,基本上每位老师都可以“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教学骨干”。但是长此以往,这也易滋生出“经验主义”的“专家型教师”,这类教师将自己长期积淀的经验和提前预判的方法和结论,直接讲授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反省和探究时间。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现在基础会计课程表现为内容过于结构化,缺乏趣味性。再加上教师的教法一成不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在这种“讲师”的熏陶下,虽说可以快速巩固基础知识,但这也仅仅是成熟的应试教育,并不适于当今社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一)基于工作过程学习方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方式,是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及描述为基础,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又被称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带动知识和技能共同发展。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教学。

教育专家说过: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发现他自己,挖掘潜能,帮助学生成为他自己。让学生更快地学好、理解掌握会计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深入到会计工作流程中去。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具体设计思路是,在相关企业有关人员共同参与下,以会计岗位群为依据,进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设置工作项目,有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程教学模块。将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一)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构建项目化课程。

基础会计课程要摆脱学科体系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研讨会计的上岗标准和需求能力,并基于工作过程、能力本位,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从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来看,会计部门就是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单据、发票等)来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写,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来登记账簿,再根据相关的账簿来编制报表的过程。在具体的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都已实现了电算化的操作,采用的大多是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原有内容进行整理,根据会计工作过流程来确定课程内容,构建课程学习主体框架,原则是“必须、够用”,将会计工作流程划分为七个实践教学项目(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档案的保管)作为课程内容。按企业对会计人员素养的要求、职业能力的要求、知识结构的要求等各方面,建立实践教学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相融合,使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融合为一体。学生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也就具备了从事会计基本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种课程体系将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融合为一体,更符合初学者的认知规律。

(二)坚持行动导向,有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

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模式下,行动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适当创设情境,使学生可以在情境引导中自主学习,基本教学方法有:1.项目教学法:我们应当适时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将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来负责,通过该项目的进行,学生可以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将全班学生以6~8人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组都完成同一个企业的真实账务资料,要求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从建账到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凭证汇总等一系列会计工作任务。在每一个环节,可以任由学生讨论,分析工作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会相应的知识或技能。2.案例教学法: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选取企业实践的典型案例,并进行适度改造,使模拟企业会计核算过程和实际教学内容尽量吻合。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此法运用恰当,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启发。有时,对案例的设计也不一定要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这类案例更有助于启发学生建立一套有独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3.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相关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期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掌握相应知识的教学方法。如对于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区分问题,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债权和和债务人两类,通过相关的单据往来模拟演练,让学生加深对往来款项的认知。情境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务实的精神和良好的分析思考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加大师资的培训力度,促进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最终依靠的是师资队伍的有效建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关键作用,为更好地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以及会计核算过程。我们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可以有计划地从企业引进兼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加大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力度。我们不仅需要知识传输型的“讲师”,更需要学习方法指导型的“导师”。我们要培养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师”。在课程改革中,“导师”应注重将课堂建构回归给学生,并且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时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能力,愿意接受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并且善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与特色。综上所述,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完美地融为一体,在情景中,让学生成为完成工作任务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改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学习中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提升职业素养,获得会计行业的职业技能,实现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1]姜大源.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2]聂华.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xx.

[3]晏国苑,朱丹.谈《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师生兴趣互动[j].会计之友,20xx(2).

会计基础论文篇十二

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定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而每一项资产,如果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就不难发现,一方面,任何资产只不过是经济资源的一种实际存在或表现形式,或为机器设备,或为现金、银行存款等。另一方面,这些资产都是按照一定的渠道进入企业的,或由投资者投入,或通过银行借入等,即必定有其提供者,显然,一般人们不会无偿地将经济资源(即资产)让渡出去,也就是说,企业中任何资产都有其相应的权益要求,谁提供了资产谁就对资产拥有索偿权,这种索偿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会计等式:

资产=权益。

这一等式表明,会计等式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归企业所有的一系列财产(资产),另一方面是对这些财产的一系列所有权(权益)。而且,由于权益要求表明资产的来源,而全部来源又必与全部资产相等,所以全部资产必须等于全部权益。

另一种是以债权人的身份向企业提供资产而形成的权益,我们称之为债权人权益或负债。

这样,上述等式又可表达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就是基本的会计等式。

然而上述等式仍存在不足。一方面,企业一旦进入正常的经营活动循环,其资产就会不断地变换形态。这时,再试图区分哪部分资产是业主投入形成的,哪部分资产是通过借款等渠道形成的,相当困难。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从性质上看,债权人和业主对企业的要求权(权益)也是不同的。债权人希望借款人到期能顺利偿还本金,并能支付预定的利息;业主则希望通过有效的经营等活动,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另一方面,企业赚得再多,债权人也只能得到约定的本息,多余的就归所有者了,这样,上述资产负债表等式也可以表述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一方面表明,负债的求偿能力高于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表明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全部资产抵减全部负债后的剩余部分,因此,所有者权益也被称为“剩余权益”。这一术语,形象、贴切地说明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所享有的权益和风险:当企业经营成功、不断实现利润时,剩余权益就越来越大;反之,如果企业经营失败,不断出现亏损,剩余权益就会越来越小;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剩余权益就为零或负数。

对基本会计等式,我们要理解、牢记的是:任何时点,企业的所有资产,无论其处于何种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都必须有相应的来源。或者是借入的,或者是所有者投入的,或者是经营过程中所赚取的(这一部分也归所有者)。换言之,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必定有相应的来源,这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任何情况下,其左右平衡的关系都不会被破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含有三个基本的会计要素,我们知道,其中资产与负债可以确定地进行计量,而所有者权益则会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即随着利润(收益)的实现而变化。而利润(收益)是随着费用的产生和收入的实现而实现的,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赚取的利润是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它们的关系是:

利润=收入-费用(*)。

收入的增加表现为资产的增加,同时由于负债是确定的,所以根据基本的会计等式,就必然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同样,费用的增加必然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可见,利润的增加必然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因此基本的会计等式可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由(*)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就是扩展的会计等式或称动态的会计等式。

该等式也可表示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到了会计期末,当利润进行分配或亏损进行弥补后,仍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会计基础论文篇十三

1.某国有食品加工企业董事长担心原材料成本上升,达不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要求财务经理把年度财务报告编得漂亮点。财务经理认为违反会计政策,予以拒绝。董事长告诉财务经理:“你不改思路,就要自找出路。”财务经理愤而辞职。财务经理的做法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要求。

a.爱岗敬业。

b.参与管理。

c.客观公正。

d.强化服务。

2.会计行政法规是指()。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根据《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凡是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应当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

a.专业技术职务。

c.行政副职领导职务。

d.单位行政非领导职务。

4.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为了保证账簿记录与实物相符合,应当建立()。

a.厂长负责制。

b.资产经营责任制。

c.财产清查制度。

d.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

5.票据行为即使与实质关系的内容不一致,仍按票据上的记载而产生效力,这体现票据的()特征。

a.要式性。

b.无因性。

c.文义性。

d.独立性。

6.银行汇票的付款人为()。

a.银行汇票的申请人。

b.出票银行。

c.代理付款银行。

d.申请人的开户银行。

7.票据出票日期为l月15日的中文大写是()。

a.壹月壹拾伍日。

b.零壹月零壹拾伍日。

c.壹月零拾伍日。

d.零壹月壹拾伍日。

8.根据有关银行汇票的规定,银行汇票的签发人是()。

a.出票银行。

b.收款人。

c.付款人。

d.收款人或者付款人。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10.发票是确定经营收支行为的法定凭证,应当由()监制。

a.税务机关。

b.财政机关。

c.工商机关。

d.企业上级主管机关。

11.下列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调整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b.调整会计职业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c.调整会计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

d.调整与会计活动有关的所有关系。

12.会计人员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

a.不予受理。

b.报告单位领导人、c.予以扣留。

d.予以退回,进行更正补充。

13.()属于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

a.社会监督和财政监督。

b.公检法监督。

d.金融监督。

14.对经济业务不多、依法无须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专职会计人员的单位,应当()。

a.不设账。

b.委托合法机构代理记账。

c.委托无会计资格从业人员记账。

d.委托非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记账。

15.依照《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不包括()。

a.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表。

b.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

c.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d.国有独资企业的党委书记。

会计基础论文篇十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会计基础工作对于我国会计行业整体经营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目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现状出发,通过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出针对性的个人建议和对策。

新时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状;加强。

在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企业采用现代化手段和方式进行强化财务管理,传统的人力分析和比对慢慢被云计算、大数据等替代,尽管对于财务数据等处理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对于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无法提供保障,通过计算得来的结果和数据也就成为无本之源。所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不会随着处理工具、处理技术的进步而取代,都会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规范性应当长期坚持。一个单位要想提高其经济管理水平,作为经济管理的根基,加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至关重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之前,会计基础工作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核对和登记会计账簿、编审财务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档案的保存,会计制度和内控制度等组成。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计算机已取代了上述的会计一系列的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更多的体现在流程的监控和原始票据的审核。目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会计工作相关规范不完善,使得会计人员工作时无据可依。部分人员在对原始单据的审批签字方面缺乏严格审核,不按规定进行操作,自制原始凭证常发生涂改现象;与此同时,对于外来原始票据的预算计划、有无对应项目、完整性审核等方面都缺乏严格的执行。

(二)新入职会计人员缺少专业的职业培训,职业道德水平普遍较低,对于原始单据以及对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合理性缺乏关注,使得其对会计工作缺乏严谨性和敬畏心。

(三)内部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有的单位岗位职责不明,并且没有定期轮岗制度,相应的奖罚和监察制度也没有建立,这也就造成部分会计人员会利用职务发生错误的可能。

(四)在资产管理方面,未形成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尤其对于大型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流程,临时设施清理、周转材料、实物资产的盘存制度等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合资清产无法落到实处,浮于表面导致家底不清、财产不实的状况发生。

(五)没有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将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进行装订整理和保管。

(六)领导个人意志的干预和影响也会对会计工作人员在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业务方面造成一定的阻碍,会影响会计信息数据的客观真实和有效性。

(一)严格选拔聘用新从业会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1.严格按照相关规章进行选人用人会计人员的选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牢固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优秀过硬的会计专业技能,最重要的是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在从事工作时必须严谨,不切合实际的工作岗位不随意设置。2.强化财务人员考核与培训,提高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业务水平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单位的财务人员应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业务水平两方面。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失误,并及时处理问题,减少相应损失,为企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体系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关键之一就是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部管理,只有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各岗位才能有效运行,才能真正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促进经济发展。首先,要结合实际采用合适的管理和标准化规范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涉及人员岗位建立制度管控、会计文件说明制度管控、费用收与支核查制度管控、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和财务方面管控,成本核实制度审查等数个方面。其次,在制定好监管制度后,还必须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并严格执行。基础会计工作非常全面,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工作人员不能一味得依靠他人的监督,那便失去了制定规章制度的初衷和意义,必须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并严格执行。只有每个人都同力协契,才能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必须明确规定各级领导班子的职责和管辖范围,单位个人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充分协调各部门、各岗位之间通力合作及互相监督,从而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对于工作中有明确的负责人员进行核查、审计和制表,非岗位工作人员不能参与。切实做到专职专责,非财务人员不能处理会计业务,非监察人员不能审查经济报表等信息。

综上所述,当前新形势下的会计基础工作对于我国会计行业整体运营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确保会计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4576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