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设计,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的合理性。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分享的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一
1、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能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进行仿编儿歌。
3、了解大雨来临时动物的一些变化。
1、头饰:小燕子、小鱼、小蚂蚁等。
2、雨天景色图片一张。
3、画纸、彩笔、录音机。
1、以对话的形式导入,并引导幼儿了解大雨来临时动物的一些变化。
2、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对儿歌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通过这些小动物的活动我们知道:天快要下雨了!可是小青蛙还想去给小熊过生日呢!它出门的时候忘带伞了,怎么办呢?”
(教师出示雨景图片)“小青蛙是怎么做的呢?谁帮助了它?荷花姐姐的绿伞借给了小青蛙,青蛙会怎样?”
3、完整欣赏儿歌。
4、请幼儿结合图片,朗诵儿歌。
教师结合图片,引导全体幼儿朗诵儿歌。请个别幼儿朗诵,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5、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仿编儿歌。
“荷花姐姐绿伞借给了小青蛙,她还会把伞借给谁?”启发引导幼儿将儿歌中的“青蛙”换成别的小动物进行创编。
6、请幼儿将自己编的儿歌画成图画,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儿歌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绘画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构图。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二
纸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到,并常制作为随手可得的玩具,为了使幼儿更能感受纸的特性,我利用纸的柔软性、可塑性和硬纸板的不透光性等特点,让幼儿在纸条造型活动中,对纸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创作纸造型,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并初步感受纸影活动的快乐,发展幼儿的表演力及口语表达力。
1、引导幼儿学习用连接、按压等方法进行纸造型的简单技巧。
2、在纸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力。
1、宽1厘米的长条硬彩纸若干,塑料棒人手一根,双面胶,剪刀。
2、小纸人一个。
3、幻灯机一台。
4、纸制动物(小兔、小熊各一个)。
音乐:我是一个小纸人。(师边唱边在幻灯机上出示纸兔、纸熊。“我是一个小纸人,我会变,我会变,我会变成小白兔”)。
2、提问:小纸人变出了什么?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呀?小纸人变出的东西里还藏着秘密呢,你们听。(师利用纸影讲故事)。
师:小纸人的本领真大,会变魔术,魔术里还藏秘密,你们想不想学做小纸人变魔术?现在请小纸人教给你们,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学会了你们也来变魔术,还要把藏着的秘密表演出来。
1、师:先在一根长条纸的一头贴上双面胶,然后把另一头放平了跟它拉拉手就变成一个圆圆的脸,再用短一点的纸做出眼睛、嘴巴、扁扁的鼻子是用手把圆轻轻地压一下变出来的,再贴上耳朵、头发,看,现在变出了谁?最后,在他的`上面和下面用双面胶贴在小棒上就可以站起来了。
2、师:你想变什么?现在我们就开始变魔术吧。
1、指导幼儿贴出物体的基本形态,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
2、双面胶要贴在相应的位置,不浪费,并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3、指导幼儿把小棒贴在物体的中间,保持平衡。
现在,请你把变出的这些东西里藏着的秘密表演出来,可以是一个人表演,也可以是几个人合作一起表演,等会儿表演给大家看,比比谁表演得好。
(1)、幼儿自由组合表演。
(2)、请几位幼儿表演。
师:魔术师们,刚才我们用纸变了魔术,其实我们的身体、手、脚也会变魔术,现在我们就用身体来变魔术吧。(边唱“我是一个机器人”边做身体造型动作)。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三
1、进一步了解鞋子的类型作用及穿鞋卫生。
2、体验穿大鞋的乐趣及尝试。
3、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鞋的艺术。
1、幼儿从家里带大小不一样的鞋子。
2、欢快的音乐。
3、颜料、蜡笔、铅画纸。
4、麻花辩、鞋底、双面胶、彩纸。
(一)看鞋、说鞋,观察各种鞋子。
你带来的是什么鞋子?是谁穿的?什么时候穿的?
小结:鞋子的种类真多:有布鞋、皮鞋。不同的时候穿不同的鞋子。
(二)给鞋子分类。
这么多的鞋子你可以给它分分类吗?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操作:幼儿提出分类的标准,师生共同设计标记。
标准:(大小、颜色、男女、功能、材料质地、式样)。
(三)穿大鞋。
放音乐穿大鞋,方法:放音乐时,幼儿穿大鞋自由的走动,音乐停时,幼儿听教师的指令停止游戏。教师的指令:请穿布鞋的抱在一起,或:请穿皮鞋的抱在一起,其他原地不动。
(四)换鞋,提出鞋子穿得合脚。
(五)讨论鞋子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穿着鞋。如果不穿行吗?
(不行。如果不穿鞋子脚会被尖尖的东西刺伤;有的说:行,因为如果地上没有刺刺的东西就不会刺到脚;有的说:夏天的时候可以不穿,这样很凉快,但是,冬天如果不穿脚会很冷)。
(六)延伸活动。
1、给鞋子装饰。
2、印鞋印、添画。
3、用皱纸做鞋子。
4、设计鞋。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四
1、知道人有两只手,各个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2、大胆地对不同的手指动作进行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积极参与活动,激发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1、学习简单的手指谣;
2、音乐(律动)。
一、娃娃猜谜(兴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小谜语,请聪明的小朋友们猜猜看它到底是什么?”
“一家五兄弟,长短不整齐,大家住一起,做事有力气。”
鼓励幼儿动脑筋思考,说出谜底。
二、基础部分。
(一)音乐律动(引导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
1、幼儿跟随音乐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小手小手拍拍,我把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把小手伸出来。
2、下面老师请小朋友看看你们伸出来的手,五个手指一样长吗?(不一样)。
(1)我们首先认识一下最长的手指,他的名字叫中指。
(2)再来认识一下最短的手指,他的名字叫小指。
(3)以上小朋友们做得真好,老师翘起大拇指来称赞孩子,看老师用来表扬你们的手指他的名字叫大拇指。
(4)我们班的电子琴在哪儿?请小朋友们指出来—现在你们伸出来的手指名字叫食指。
(5)我们还有哪个手指没认识呢?你知道他的名字吗?(无名指)。
(二)五指儿歌(助幼儿了解手指的特征,并记住其名称)。
1、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笛笛笛,笛笛笛!(竖起两个大拇指左右摇)。
2、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服。搓搓搓,搓搓搓!(伸出两个食指做洗衣服的动作)。
3、中指是哥哥,哥哥打篮球。嘭嘭嘭,嘭嘭嘭!(伸出两个中指,向下做拍球的动作)。
4、无名指是姐姐,弹琴又唱歌。啦啦啦,啦啦啦!(竖起两个无名指,向下做弹琴的.动作)。
5、小指是我,我打小鼓。咚咚咚,咚咚咚!(竖起两个小指做打鼓的动作)。
(三)手指说话(体会手指的神奇)。
1、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的手还会说话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耶!”
两个小朋友你们握握手—“你好”;
两个小朋友勾勾小指头—“不许反悔,拉钩!”(约定)。
两个小朋友互相挥挥手—“再见,我会想你的”;
竖起大拇指把你来夸奖—“你太棒了!”
许多小手来鼓掌—“好!”“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五指攥拳———“加油!”“我能行!”
2、你们看老师的手还能模仿小动物呐!跟老师一起来吧!(跟老师学)。
“一只小鸡叽叽叽,两只小鸡叽叽叽,娃娃撒下一把米,小鸡吃米真欢喜”。(伸出大拇指,伸出食指,做小鸡吃米状。)。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伸出食指,伸出中指,做个小兔跳跳跳。)。
“小羊,小羊爱家园,青青的草儿,蓝蓝的天,青草地上花儿好,我们的世界真美妙”。(伸出大拇指,伸出小指,做个小羊羊咩咩咩。)。
3、你们的小手还能做哪些事情呢?(手指的用途)。
幼:我的小手可以穿衣服,我的小手能洗脸,我的小手可以画画,我的小手能折纸飞机、小轮船、纸鹤…(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答出各式各样的答案,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老师伸出手指做ok!”状。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四)保护小手。
“小朋友们知道了我们的小手能做这么多的事情,那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它们啊!”
“你能说一说平时自己是怎样保护小手的吗?”
(1)勤洗手。因为各种东西都要我们的小手去拿,那么就会有很多的细菌沾染上面,假如我们用小脏手去拿东西吃就会生病的,所以我们要勤洗手。
(2)勤剪指甲。指甲过长会划破皮肤,细菌就会进入我们的身体里,再有就是脏东西会钻到指甲缝里,拿东西吃时,细菌就会溜进我们的嘴里,被我们吃到肚子,那时我们就会生病了。
(3)……。
三、活动结束。
“小朋友,我们的小手可爱吗?“(可爱!)那跟老师来唱《我有一双小小手》好吗?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一只右,会洗脸、会漱口………”(在歌声中结束这次活动)。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五
要求:在星期二的晚上整理课本(假定现在是星期二的晚上,请你把需要放进书包的课本找出来。)。
主要问题:你是根据课程表中星期几的内容来找课本的?为什么?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正确选择日期来找课本。
引导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展示不同时间段的课本。(如举起上午第3节课用到的课本等)。
小结:晚上整理书包的时候,当天的课已经完成,要看第二天的课程表内容来整理课本。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六
1.知道每个人在生活中、学习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困难是不可避免的。
2.能大胆地讲述成功与失败的经历。
3.知道困难时可以克服的,能正确对待困难,树立信心。
ppt。
一.讨论遇到的困难。
1.幼儿谈论自己遇到的困难。
(1)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碰到过困难?你们都碰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2)幼儿自由讨论,说出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中的困难。
2.感知成人也会遇到苦难。
(1)老师介绍自己遇到的困难。
不仅你们有困难,老师也会碰到困难。上次,老师在电脑上写东西,可是电脑突然发生了故障,不能用了,很着急,怎么办呢?后来只能请修电脑的叔叔帮忙把电脑修好了。
(2)请幼儿回忆爸爸妈妈碰到的困难。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平时爸爸妈妈遇到过什么困难。
3.小结: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感知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如:生活、学习、交往等)。
二.讨论克服困难的方法。
1.请你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克服困难的.。
小朋友们,当你遇到了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2.出示ppt图片,请幼儿为图片上的小朋友解决困难。
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三.讨论怎样对待困难提问:在生活中、学习中有这么多的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小结: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有的请大人帮忙,有的自己多试几次,有的困难只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就可以克服。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有信心。这样,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可以克服。
四、困难我不怕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困难不可怕》的儿歌,在你碰到困难时你就念一下儿歌,这样你就会变得很勇敢,困难就一定能解决了。”
整个活动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与幼儿共同参与,师幼关系融洽、自然、温馨。每个环节都有适当小结。老师的角色在不断的变化,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活动很成功。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七
1.通过木偶舞表演,比较木偶与人的不同动作特征,了解木偶只有大关节(如:颈、肩、肘等)会动。
2乐意学跳木偶舞、初步学习合作创编木偶舞动作,体验跳木偶舞的快乐。
1.听过童话故事《小木偶历险记》,看过《小木偶历险记》动画片。
2.匹诺曹图片一张,小木偶音乐、大型操作木偶一个、可操作的小木偶若干个,小标记若干个。
以《小木偶历险记》的故事,引出小木偶。
t:孩子们,你们认识他吗?(出示匹诺曹图片)它叫什么名字?它是一个什么人?
t:小木偶匹诺曹昨天教老师跳了一段木偶舞呢!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吧!
1.听音乐,教师表演木偶舞。(跳完一遍后,邀请幼儿一起跳。)。
2.提问:刚才的木偶舞里有哪些动作?那我们人的动作是怎么样的?(请个别幼儿示范同一种动作的不同形态)。
3.听音乐,感受人的动作与木偶动作的不一样。
t:我们把人的`动作和木偶的动作连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一样好吗?
t:现在你是灵活的人哦!小木偶来了!(教师边跳边指示)。
4.集中提问:
t:刚才我们已经跳过木偶舞和人的舞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原来,木偶的动作是有停顿的、有定格的,而人的动作是灵活的、连贯的。
2.t:灵活的人除了大关节会动还有哪里会动?(手指、眼睛、心脏等)。
3.教师小结:因为木偶只有大关节能动,所以它的动作有停顿、不灵活;而我们人除了大关节还有很多地方能动,所以人的动作非常灵活的。
1.教师示范操作小木偶,并请一组幼儿尝试。
t:我们已经是中班的孩子,做事应该学会合作。
2.t:这儿还有这么多的小木偶都想来跳舞呢!(出示小木偶)现在请你也像他们一样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给小木偶摆出漂亮的舞蹈动作,摆好动作以后,你们要来学一学跳出和它一样的动作哦。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请个别小组上来表演自己组设计的动作。
t:现在中二班进行“木偶舞”挑战赛了,我们一起选出“最佳表演奖”的小朋友可以获得小木偶一个,哪一组愿意勇敢地来挑战。
师幼共同看着创编的小木偶动作完整跳一段。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八
胶东花饽饽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纯天然手工制作不仅外观好看,而且营养美味,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班幼儿经常跟随爸爸、妈妈参加满月、百岁、婚礼、寿礼等喜庆活动,对那些五颜六色、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大花饽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本活动以注重幼儿体验为主,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再现等方法,让幼儿在了解胶东“花饽饽”文化发展和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运用馒头制作工具,尝试和面、揉面和塑型,回味胶东庄户人家绚烂质朴的乡土文化。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九
幼儿最近常讨论各种糖,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本节活动。
1、认识各种线条,能用各种线条、图案进行装饰;。
2、喜欢装饰活动;。
3、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4、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重点:认识各种线条。
难点:能用各种线条或图案进行装饰。
各种糖纸,画笔,画纸,胶棒等。
1、引导幼儿欣赏糖纸,观察讨论糖纸上图案。
3、鼓励幼儿自己设计装饰糖纸的图案,教师个别指导。
本次活动,幼儿收集了大量的糖纸,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收集、观察中认识了各种线条,并学习用线条进行装饰,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方面得到了自主发展。在活动延伸环节,幼儿开展糖纸展览会,吸收借鉴了幼儿不同的创意,丰富幼儿想象力、思维力。同时,变废为宝,回收大量的糖纸,还可以进行装饰环境。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十
1、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欣赏对称图形的美,尝试制作对称的艺术作品。
1、知识准备:幼儿排练过有对称动作的舞蹈,进行过有关对称的裁剪活动等。
2、收集各种图片,如:蝴蝶、亭子、风筝、小船、宝塔、枫叶、天安门、奖杯、汽车、窗子、古代青铜器、天坛、中国结、窗花、铁桥、飞机等,并准备好小组学习的资料。(分为六个小组。)。
3、卡纸、水粉、剪刀等。对称的物品若干(蝴蝶、桥、风筝、中国结等)。
一、玩魔术游戏。
1、以魔术游戏导入。老师在一张对折后有中心轴印的纸上,紧靠着轴线用水粉画大、小圆两个,请小朋友看老师玩魔术游戏,对折纸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2、幼儿讨论现象出现的原因。师: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你能变这个魔术吗?
3、幼儿尝试这个游戏,了解这种处理方法——折印,了解这种处理效果——对称。(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对称,就是样子和大小都一样,而方向不一样。)。
4、展示幼儿尝试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欣赏他人的创作。
二、新的折印方法。
1、提出更新的折印方法:
师:有没有其他的折印方法,出现新的折印效果呢?老师给你们材料,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注意怎样才能折出不同的对称图。幼儿分组进行讨论是不是对称图,为什么。各组整理讨论结果,清晰地表达组内的想法。
3、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三、生活创造。
1、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学习。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对称的,我们先从收集的图片资料中找找,能发现什么呢?幼儿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分析收集到的图片,并将分析的结果清晰地表达出来。
师:你认为对称的.理由是什么?不对称的理由是什么?
2、游戏:猜猜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只有一半图形的物品图案,请小朋友看图猜这个物品是什么。
3、幼儿运用对称手法进行设计比赛。师:会动手动脑的小朋友,应该会灵活运用学到的本领。我们可以用色彩来表现对称的物体,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现对称的效果。想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帮助幼儿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设计比赛,鼓励幼儿用剪纸、模型、舞蹈等形式来尝试表现对称的效果。
通过向孩子们讲述:北方烈日炎炎,南方洪水不断,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的地球到底怎么了?我想折出一只能保护家园的大鸟,让大鸟的翅膀保护着地球,大鸟的翅膀托起那些洪水,阻挡那些狂风,大鸟的身体遮着太阳,我的大鸟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由此导入教学,孩子们充满使命感,而孩子的动手能力从小就应该培养,别看孩子太小,多练习,动手能力都挺强。通过本次的操作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手工操作能力,又使孩子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球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由此带来的全球气候异常变化,正在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问题,我们要保护环境,要保护地球。要做优秀的环保小卫士,给予脚下这片星球更多的关爱,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十一
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一定的手工制作技能。
物质准备:
一、《手影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创造力,愿意动手制作。
手影儿歌:两把大剪刀,八把小尖刀,背个大书包,总爱横着跑。(两只手指分开,手心面向自己,两只手心重叠交错,大拇指朝上,大拇指为钳子,手心为壳,其余手指为腿)。
二、1、教师逐个出示自制成品,幼儿欣赏并观察。
(如:纸杯做的“卷发娃娃”,香皂纸盒、工字钉、饮料瓶盖做的照相机,饮料瓶盖和卡纸做的“蛇”、果冻盒和卡纸做的青蛙,烟盒和吸管做的机器人等,一次性筷子和卡纸做的`蜻蜓,酸奶盒和气球、吸管做的吹气鱼等等)。
2、教师通过介绍部分作品,引导幼儿讨论制作的材料并提问幼儿。
3、教师讲述特殊材料用法及注意事项。
a、双面胶的使用:先将一面粘在材料上,再将另一面扒开粘合。
b、工字钉的使用:抓住“帽子”一头以防扎住手。
c、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甚至可以将成品拆开研究制作方法。
d、培养幼儿常规意识有始有终,将物品归放整齐。
4、分组投放材料,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鼓励幼儿做出与老师不同的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并评价,教师点评幼儿新颖有创造力的作品并推广。
本次美术教学活动比较成功,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下面是我的感悟:
一、优点。
1、改变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创造,教师不包办、不代替,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作。
2、能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的兴趣性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开始部分,我采用了有趣的手影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创作的兴趣,而“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是活动的“催化剂”尤为重要,没有兴趣的活动不能使其目的落实到位,充其量也不过是“教学载体”,而非幼儿内心真正的需求,没有内驱力。
3、创作效果比预期的强很多,幼儿的作品新颖独特有想象力,来源于生活中的经验积累。
二、缺点。
1、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应将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搭配在一组进行创作,这样能相互带动,共同发展。
2、手工创作中教师的指导语不应太多,应让幼儿多观察,多探索,在创作中寻求方法并和同伴合作。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十二
小结:之最:就是第一,很有名的意思。
1、认识世界之最:看看照片,然后老师逐一讲解这些照片,
2、认识中国之最:找找你认识的东西,说说你在哪里看到过,它怎么样?
3、认识上海之最:
提问:你知道上海之最的有些什么?
根据幼儿的说逐一出示图片。
二、班级之最。
谈论班级之最:我们班最高的'人是谁?最聪明的人是谁?最漂亮的人是谁?最爱劳动的是谁?皮肤最白的人是谁?......
三、我之最。
1、我说一样自己的爱好之最,然后引起幼儿表现自己之最的兴趣。
2、幼儿用绘画表现自己之最,展示幼儿之最,互相欣赏,交流。看看什么之最相同的最多,什么之最最独特。
第一环节在图片的观看中了解之最,扩展幼儿的知识。
幼儿能大胆的发现班级之最。
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之最,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十三
1、学习诗歌《做操》,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旋律与之匹配。
2、在图片形象和教师语言的暗示下,探索出诗歌主要内容和一定的记忆策略。
3、在探索诗歌与乐曲相匹配的过程中,体验再创造的快乐。
1、图片四幅(小露珠、小蜜蜂、啄木鸟、小朋友)。
2、音乐磁带。
一、学习诗歌《做操》。
1、听音乐,熟悉诗歌中的形象。
(放音乐)刚才,是一天的什么时候?你从那里听出来的?唉呀,小朋友真能干!他们从小鸟、大公鸡在叫,还有一个叮当的是什么呀?那是晨钟!它们都告诉大家快乐的一天开始了!那么小朋友,你们早上起得早吗?(个别回答)。
哎呀!真棒!你们早上起的早早的,准备去上幼儿园,那我们来看看还有谁起得早?(出示露珠图片)小草上圆溜溜的是谁呀?哎呀!小露珠,起得早,你们会说吗?真棒!再来看看这是谁?(出示小蜜蜂图片)太棒了!(出示啄木鸟图片)这是谁呀?是啄木鸟,你看它长长的嘴巴,它是给谁看病的?最后我们来看一看,是谁?(出示小朋友图片)小朋友起得早!
2、根据图片,探索诗歌内容。
哎呀!那么多朋友起的都很早,那你们知不知道,小露珠起得早,它在哪里做操?它是怎么做操的?(个别回答)噢,在草地上怎么做操,用你的身体动作做一做。(个别回答)呀!这个词真好,我们来跟他学一学。(幼儿集体念:滚来滚去在做操。)现在,我们就是小露珠啰!用你得手,用你的身体一起来做小露珠。
小蜜蜂说:“你们说我是怎么做操的?”请你响亮地说。(个别回答)说得真好:飞来飞去在做操。
那啄木鸟要问了:“那我是怎么样来做操的呢?”啄木鸟用长长的嘴巴,怎么做操?(个别回答)哎呀,真棒!我们给它鼓鼓掌!那我们一起来说:啄来啄去在做操。
最后一个问题了:小朋友他是怎么做操的?(个别回答)你们同意吗?那我们再想怎么来怎么去?(个别回答)(边说边做动作)这样行不行?(行)。
3、学习朗诵诗歌,并讨论记忆策略。
(1)集体朗诵诗歌。
现在我们把4位小客人做操的事情说一遍,好吗?(集体念诗歌,幼儿念,老师指图片,做动作。)。
我们就吧这首诗歌跟着音乐来朗诵一遍。(师生一起跟音乐一起朗诵。)。
(2)组织讨论记忆策略。
那我们来看看,(出示小蜜蜂)真的是小蜜蜂回来了,那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再把这首诗歌朗诵一下呢?(师生一起念,教师做动作。)。
1、自由探索将诗歌与自己学过的歌曲旋律相匹配。
(1)刚才我们朗诵了《做操》,那能不能把这首诗歌像歌曲一样唱出来呢。小朋友曾经学过很多歌曲,是吗?你说说看你们学过哪些歌?(个别回答)呀!这么多歌啊!老师要请你们把我们今天的诗歌配上曾经学过的歌曲的旋律,把它唱出来。这好像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吧,那我们先来找首歌。刚才小朋友讲的《国旗多美丽》来试试看,把小露珠唱进去啊!(师生共同唱,老师做动作。)真能干!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
(2)幼儿分组,进行尝试。
现在我们把小朋友分成3组。这边1“6六个是一组,好吗?你们唱什么歌呢?自己讨论一下。
1”6你们六个小朋友是一组,唱什么歌呢?自己考虑一下。
剩下的六个小朋友是一组,你们想唱什么歌呢?试试看。
(幼儿分组讨论、尝试演唱,教师轮流指导。)。
(3)分小组将尝试的成果展示。
这一组小朋友唱什么?起立,有请。(分小组演唱)真棒!掌声鼓励!
三、结束活动。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十四
1、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特征。
2、用白描的方法画出镜子里自己的'样子。
1、趣味练习:镜子里我的样子。
2、画纸-我的脸,画笔。
一、照镜子,说五官。
1、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和同伴说说自己长什么样?
什么地方像妈妈?什么地方像爸爸?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五官。
3、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在打纸上画画自己的五官。
二、观察自画像。
1、教师和幼儿边观察边总结人的五官。
(1)脸:长脸、圆脸。
(2)眼睛:大眼睛、小眼睛。
(3)嘴:大嘴、小嘴。
(4)耳朵:大耳朵、小耳朵。
(5)鼻子:高鼻子、塌鼻子。
2、幼儿相互看看同伴的五官。
三、幼儿作画。
提醒幼儿边照镜子边画画。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绘画。
四、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自画像。
大班综合教案钱篇十五
绘画是一门艺术,是通过视知觉来进行的。知觉本身包含着思维,所以视知觉就是视觉思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活动,是一种把感性形象和具有一般共性的概念融合在一个统一的认识性陈述中的理性活动。所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尤其是对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教师要加以肯定和引导。因为在新《纲要》中也这样强调:"要鼓励幼儿敢于创新,创新是发展幼儿潜力的最好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培养好幼儿的创新行为呢?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
(评:教师适当的语言引导使幼儿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态,为下面幼儿在自己作品中描绘蝌蚪的动态埋下伏笔。)。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评: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
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评:此环节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解决了活动难点并注意到幼儿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1)出示青蛙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评:设计“给青蛙妈妈找宝宝”的环节,激发了幼儿学画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
5、评价和欣赏作品。
(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评:评价时同时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总评与点评相结合使每个幼儿都有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
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评: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这节美术活动有了动静交替的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易于消除幼儿精神上的疲劳。)。
1、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一起做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2、案例通过教师示范了小蝌蚪的画法法后,强调幼儿一律用黑色的油画棒来画,幼儿都聚精会神地开始画了,教师开始巡视幼儿的作画情况。当她走到一名叫亮亮的小朋友旁边时,发现她画的小蝌蚪在圆圆的黑黑的.身体外面勾画了其他颜色的轮廓线,对面的幼儿磊磊本来用黑色画小蝌蚪画的很好,当一看到亮亮新用了别的颜色,赶紧也用另外的颜色来画小蝌蚪……由他们两人一带头,幼儿都开始用各种颜色来画小蝌蚪了,根本不理老师的要求。
1、通过活动后,我反思到:从我们大人的眼光、理念的角度看,五颜六色的小蝌蚪是不对的,小蝌蚪是黑颜色的。但从美术的角度,从幼儿的角度看,幼儿眼中看出来的东西都是五颜六色的,漂亮的。在他们童话般的世界里,充满了美丽的颜色,没有对任何一样事物用颜色来肯定它。例在画"雨"时,有的幼儿用五颜六色来画,他说这是"七彩雨",这难道错了吗?这是幼儿大胆想象和创新的表现,我们不能抹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行为,对于前一名幼儿的行动,她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她想让小蝌蚪漂亮起来,所以想了这么一个办法。而后一名幼儿更加大胆、更加创新,后一名幼儿的创作在老师眼中觉得这是不对的,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没有符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这和教师鼓励幼儿的创新行为是违背的,不一样的。在我们的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儿大胆作画,敢于创新,画出和教师不同的画,但对小班的幼儿,叫他们在勾画轮廓线上是不能够创新的,能按老师的要求画出轮廓已经不错了。因此,只有在着色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涂色,敢于创新。因此上述这两位幼儿的表现是创新的表现,只是和教师的要求没有符合,需要教师的指导。
2、反思当教师的要求和幼儿的创新发生冲突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教师不可急于指责或乱下结论来批评幼儿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样会挫伤幼儿绘画的积极性让幼儿对作画没兴趣。其次,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幼儿的创新作品。幼儿由于身理和心理上与成人不同,因此看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就好比幼儿不愿逛超市的例子,大人在超市里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幼儿却看到的是大人一条条的腿。因此教师要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知道孩子"作品"的内涵。最后,在肯定了幼儿的创新行为后,教师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孩子喜欢听"好话",同时新《纲要》中也提倡成功教育,所以我们不应该吝啬表扬幼儿的话,多给幼儿鼓励,让幼儿在鼓励和赞扬声中尽情地发挥绘画的艺术细胞,从而才能创造出更加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我们教师应好好的引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行为,因为将来他们中的某一个或许就是画家。教师对幼儿的创新行为应慎之又慎的指导。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6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