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升履职能力心得体会优秀免费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7 06:11:53
最新提升履职能力心得体会优秀免费
时间:2022-11-27 06:11:53     小编:zd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提升履职能力心得体会篇一

日前,曲靖市纪委监委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集中研学、分散自学、交流讨论等方式,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纪律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三个规定”旨在从司法机关外部、司法机关内部和办案人员自身三个层面阻断影响独立公正司法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立体式保障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的制度体系,对于防止司法案件受到违规干预和司法人员被“围猎”,保障独立、公正、廉洁司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要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效能,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实践运用,不断提升监督执纪执法工作水平,推动‘三个规定’落实见效。”参加完专题学习后,该市纪委监委驻市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组长说道。为抓好“三个规定”学习贯彻,该纪检监察组联合驻在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对“三个规定”进行全面系统培训、逐篇逐条学习研讨,编印发放800余份《学习手册》,为监督对象敲响警钟、划出“红线”。

“要推动‘三个规定’有效落实,首先要了解‘三个规定’是什么,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大,对维护监督执纪和监督执法工作纪律要求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更好地履职尽责‘充电蓄能’。”该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干部说道。

“对‘自己人’的监督也一刻不能放松。”该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干部表示,除了“三个规定”,还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学习,掌握对纪检监察干部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等行为的处置情况,促使纪检监察干部正确用权、规范履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相关派驻(出)纪检监察组要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定位,加强对司法机关执行‘三个规定’情况的监督,推动‘三个规定’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道。

2015年,中办国办、中央政法委、“两高三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国安部和司法部)分别印发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这“三个规定”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司法、内部人员过问案件,以及与当事人、律师等不当接触交往行为,司法人员都要主动记录报告,并进行通报和责任追究。

通报案例中,某市人民检察院法警支队政委陈某违反“三个规定”案显得颇为特别。在其涉及的五名检察人员中,一人受到处分,而另外四人不仅没被追究责任,还受到了表扬。

2018年6月,某市检察院法警支队政委陈某给辖区内某基层检察院检察官王某打电话,询问其在办的佟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能否判缓刑,王某表示该案会依法办理。2019年5月,陈某又给辖区内某基层检察院检察官郝某等2人打电话,询问其在办的柳某刚虚假诉讼、诈骗、寻衅滋事案能否关照一下,郝某等2人予以拒绝,并告诉陈某不要来说情。2019年7月,陈某再次给辖区内某基层检察院检察官刘某打电话,询问其在办的陈某华非法持有枪支案能否在陈某华送监前安排其会见亲人,刘某予以拒绝。王某、郝某、刘某均对市检察院法警支队政委陈某的违规过问、干预案件行为作了记录报告。

最终的处理结果也形成了鲜明对比:陈某因违反“三个规定”及其他违纪问题,被免去法警支队政委职务,并被开除党籍。而王某等4名检察官,对来自上级机关部门负责人的违规过问或干预案件行为自觉抵制,被该市检察院给予充分肯定。

“‘三个规定’既是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处理的有力举措,也是防止检察人员走上违纪违法道路,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治本之策。”最高检检务督察局负责人表示,严格执行“三个规定”,是防止检察人员被“围猎”,有力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

潘毅琴认为,深入持久做好“三个规定”执行工作,同时进一步严格办案纪律、规范司法行为、提高案件质量、强化司法公正,才能形成社会信任和共识:找不找人、转不转材料,都不影响公正办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6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