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6:36:06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精选18篇)
时间:2023-12-07 16:36:06     小编:JQ文豪

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将知识点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一

1.通过按图意找减法算式题配对的活动,使幼儿理解减法的意义及减法算式题所表示的意思,并学习5以内减法算式题的较迅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语言表达及积极思维能力。

1.喝饮料卡、车到站卡、开窗卡及5以内减法算式题卡若干。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写有减法算式题涂色用的动物图及蜡笔若干。

1.看图找算式题配对并讲述算式题所表达的意思。

(1)教师出示喝饮料卡和车到站卡,请幼儿在桌上寻找可以与图片做朋友的算式题卡。

1)读一读找到的卡片上的算式题。

2)讲讲算式题所表达的图片的意思。

小结:我们看懂了图片的意思,找到了可以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题,知道要从原有的饮料里去掉喝掉的几杯,从原来乘车的人里去掉下车的.人。要算算还剩下多少时,都可以用减法算式题表示并算出结果。

3)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关于吃的、用的、玩的、发生的事中是否也能用3-1=2或5-2=3来表示。

小结:有的图片只能表示一种意思,也就只能找一道算式题来和它做朋友;有的图片能表示几种意思,那就可以找几道不同的算式题和它做朋友。以后看图片要更仔细,尽量把能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题全部找出来。

2.玩送信的游戏。

(1)出示游戏材料――4个邮箱和许多信,让幼儿观察、思考、讨论游戏玩法规则。

(2)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打开4个信箱,按游戏规则检查“信”都送对了吗?

3.算算涂涂。

出示5以内减法算式题卡,算算减法算式题,按答数涂色。答数是1的涂自己喜欢的颜色,答数不是1的不能涂色。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二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三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2。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物质准备: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a、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9=17。

b、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3=?

d抢答:看谁最快?

教师总结: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四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归纳概括10的组成,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组加减法。

2、提高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能积极探索新知,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直接快速地凑10。

1、人手雪花片10个人手这样表格若干。

2、10个苹果卡片,10级台阶图,小狗、骨头卡片,喜羊羊手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给我们带什么来了?(从桌下拿出一盘苹果)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羊羊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将盘里的苹果一个一个地摆在桌上)生:10个。

师:喜羊羊说,今天谁分得好,她就把苹果奖励给他。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1、动手操作培养幼儿数感。

(1)分一分师:现在请你们听清老师的要求,请每位幼儿把桌子右上角的10个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间。

生:(放雪花片)师:我们用这10个雪花片代替10个苹果,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开始。

(在幼儿动手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

(2)说一说师:请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几和几。

2、幼儿汇报后整理凑10法。

师:现在我要请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样吗?(抽1位幼儿上台分苹果)。

师: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师:老师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苹果奖励给你。

师:(指图形)从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从右往左看10还可以分成9和1,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们记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来记,(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师:现在又听老师要求,请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

师:请你们动动脑筋,刚才我们已经把10分成了1和9,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来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的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生动手分,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师(分苹果,中间用一条虚线分开)师:从左看10分成了2和8,从右看10还分成了8和2,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填表格2、8)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

师:请你们又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想一想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带着幼儿把剩下的几种分法一起分完,把表格完成。)师:你们真能干,帮喜羊羊把10个苹果分成了两堆,并且有这么多种分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记一记你们的分法吧。

(三)整理算式。

生(1):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9个苹果,合起来就是10个苹果。

师:谁再来列另一个加法算式?

生(2):左边有9个苹果,右边有1个苹果,合起来就是10个苹果。

师:谁来列一个减法算式?

生(3):一共有10个苹果,去掉1个苹果,还剩下9个苹果?

师:谁再来列一个减法算式?

生(3):一共有10个苹果,去掉9个苹果,还剩下1个苹果?

师:为了你们能更准确的计算10的加减法,我们还可以通过找好朋友的方法来计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师指表格,学生算)。

(四)应用拓展,寓学于嬉。

1、口算师:你们会了吗?好,老师来考考大家。现在,请大家看老师的卡片,很快的口算出答案,比一比谁算的最快最好。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教师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在本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把数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五

1、引导幼儿通过复习邮票游戏加减法,进一步学习用邮票游戏做加减混合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3、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具准备:故事挂图《邮票分享》蛇形卡片,邮票游戏组,筹码,绿蓝两种颜色的笔,纸,工作毯。

学具准备:邮票游戏组,筹码,绿,蓝两种颜色的笔,纸。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蛇形加减法”的游戏。

游戏玩法;教师出示蛇形卡片,引导幼儿读上面的加减题目。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漂亮的题目蛇,请小朋友们读一读。”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邮票分享》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皮皮自己原来有面值多少的邮票?”

“玲玲给了皮皮面值多少的邮票呢!”“皮皮给了月月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皮皮最后还剩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列式子。

(1)教师出示面值为13的邮票,并将数字13写在黑板上。教师:“皮皮一共有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2)教师取面值为5的邮票,并在黑板上写13+5。教师:“玲玲又送给皮皮面值多少的邮票。”

“我们要在添上5、添上就是加?”

(3)教师从所有的邮票中拿走6,并在黑板上写13+5—6。教师:“皮皮从里面拿走了面值多少的邮票送给月月。”

“那么就要拿走6、拿到就是减去。”

2、教师引导幼儿用邮票游戏计算出结果。

(1)教师向幼儿介绍加减法的概念。

教师:“13+5—6,就是在13里面添上5,在拿走6。”

(2)教师引导幼儿用筹码定位。

〖1〗教师将绿色筹码放在工作毯的右方表示个位,教师:“这是绿色的,绿色代表个位。”

〖2〗教师用同样的方法以蓝色的代表十位。

(3)教师引导幼儿取邮票。

〖1〗教师第一次取面值为13的邮票,依次摆在相对应颜色的筹码下方,要边取边数,

〖2〗教师第二次取面值为5的邮票,摆在个位下面。

(4)教师把第二个数和第一个数合起来,将个位上的邮票向上推。

(5)教师从总数中拿到面值为6的邮票。

(6)教师引导幼儿计算出得数、并用相应颜色的笔将结果记录在纸上,并检查结果是否与邮票的数量吻合。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用邮票游戏练习不进位加减法的题目。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真实的邮票,尝试用邮票进行运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邮票游戏尝试百的认识,

(3)教师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并用邮票游戏进行运算,

(4)园内完成《操作册》第15、16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带幼儿能够熟悉运用邮票游戏多加减法时,还要不断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式子的含义,并引导幼儿用实物操作的方式进行计算。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15、16页。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六

前面刚学习了2、3的加减法。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特设计了此活动内容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实物的数量,能口头列出算式。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能自编应用题的能力和分析为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篮球4个、篮球筐一个、钓鱼竿、卡片、小筐等,幻灯机。

1.幼儿分成两组,四个球用两个筐运,看每个筐装几个球,复习4的组成。

2.师幼齐读:444。

^^^。

312213。

二、小小篮球赛。

1.师说话引发幼儿兴趣:刚才的运球游戏小朋友们表现的很棒,你们是那么聪明,大家合作的那么好,老师真高兴!现在老师宣布一个让小朋友们更高兴的事,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2.幼儿积极报名,老师把幼儿分成四人一组。

3.老师当裁判,哨声响起,幼儿进行投篮比赛,台下的小观众加油助威。

4.算一算每组投了多少球,列出4的加减法算式,教师相应板书。

1+3=43+1=42+2=4。

4-1=34-3=14-2=2。

5.给获胜队发奖章一枚,大家为他们鼓掌。

6.齐读加减法算式。

三、看动画编应用题。

教师播放幻灯片,请幼儿看动画编应用题。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口头列式解答。

四、游戏:小猫钓鱼。

1.师:猫妈妈领着小猫们来到河边钓鱼,它们钓到了几条鱼呢?

2.老师和小朋友们戴着头饰,坐到讲台边用鱼竿钓鱼,算出每条鱼上的算式题。巩固4以内加减法。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七

1、熟练掌握因数为7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计算7的乘除法。

2、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熟练掌握7的乘除法。

能用7的乘除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一、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的乘法口诀?还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一起练一练完成学习单左边的口算题(交流核对)。

2、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

二、新授:

(1)(多媒体出示)师:小兔要在数射线上跳一跳,看一下它今天准备几格一跳?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它每次跳得结果?(生开火车)。

问:观察一下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题:7的`乘除法。

(2)师:小兔从0开始跳,第一次跳了几个几是几?那么第二次呢?(开火车依次说一说几个7是几?)。

(3)师:能不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每次跳得结果?

问:1个7乘法算式怎么列?能写几道?这两道乘法算式能用几句口诀来表示?

口诀是什么?

板书:1×7=7一七得七7×1=7。

问:口诀中一七表示算式中的什么?后一个七在算式中表示什么?

(4)能不能根据小兔每次跳的,写出所有七的乘法算式和相关口诀?独立完成。

书46页(交流核对,多媒体演示)。

问:这些算式有什么秘密?为什么积一个比一个大7?

(5)师:读口诀,完成接口令游戏。

2、练习巩固:

完成学习单1—4题,交流核对。

3、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多媒体)。

(1)师: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也可以用今天学的本领来解决。

(2)出示麻雀图。

读题,完成并交流。

问:为什么用除法算?你是怎样想的?

(3)小兔遇到难题了出示:4个星期有几天?

读题问:题目中只有一个数4,怎样列式?(分组讨论)。

问: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个星期有()天。

讨论交流:比比谁的想法多?你是怎么算的?

4、出示:玫瑰图。

读题后讨论问:要求共有几束,看图中扎好的有几束?(3束)。

那么有几朵玫瑰需要扎成束?先算什么?算式怎样列?

板书28÷7+3。

问:28÷7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3?这是一道两步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能不能按运算顺序来读一读?

老师这样列式可以吗?板书:3+28÷7。

板书:在除加、除减算式中,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练一练:书47页口算题(交流核对)。

三、拓展训练:

学习单:综合运用。

开心玩一玩。

四、师生交流,共同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你有什么收获?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八

1、引导幼儿实物学习2的减法,认识减号并理解其意义。

2、学习用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还剩”的含义。

书两本、磁性小兔2只、数字1、2和减号、等于号若干。学具盒每人一个。

1、做“碰球”游戏,复习2的组成和分成。

“今天我们来做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要是2。”

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嘿嘿、你的1球碰1球。

2、复习2的加法

事件二、生日那天、爸爸送给芳芳一个娃娃、妈妈又送给芳芳1个娃娃,她一共有几个娃娃?(2个)同样让幼儿在黑板上将算式列出来。

2、学习2的减法。

(1)、出示两本书:“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了什么?”(2本书),老师有2本书,给了1本给小朋友,老师手里还剩下几本书?(1本)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可以用一道算式表示刚才的事情。老师出示算式2-1=1。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老师手里有2本书用数字几来表示?(2)给了小朋友1本书用数字几来表示?(1),手拿减号(-),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号)怎样读?(减)。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读作2减1等于1。这道算式你们会读吗?家一起来读两遍。

(2)、出示磁性小兔:“草地上有2只小兔,走掉了1只小兔,草地上还剩下几只小兔?你是怎么知道的?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记录这件事情?家看他记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说说这道算式,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减号表示什么?还剩下几只小兔/(1只)。他记的对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道算式。

小结:这两种情况下,物体都变得比原先少了,说明就要用减法算式。

3、幼儿操作,复习2的减法。

(1)、先交代要求,听清老师说的题目,再用数字和符号摆出一道算式题。

(2)、请小朋友轻轻打开学具盒,听老师报应用题,幼儿摆算式。

(3)、摆好后检查幼儿幼儿的操作结果。

(4)、请个别幼儿读一读他的算式。

4、要求幼儿收拾整理学具盒。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九

1、学习3的加减法,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其含义)。

2、学习书写加减法算式。

1.2-64分开和聚集。

2.2-65分开和聚集。

3.课件:图片-螃蟹4。

1、出示图片:螃蟹。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看完后讲给大家听。

什么地方有谁?”

(石头说有两只螃蟹)。

再看看旁边(又来了一只螃蟹)。

一共有三只鸡怎样表示?

用什么符号表示又来了呢?(+)。

用什么符号表示一共有呢?(=)。

(2+1=3)“这算式什么意思?说看。

石头上有2只螃蟹,又来了1只螃蟹,一共有3只螃蟹2+1=3。

2、出示数学卡。

(1)2-64分开和聚集。

谁会把这幅图讲一讲?

有一个面包,再拿来一个面包,一个有3个面包。

那用算式怎样来表示呢?”(2+1=3)。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有3个面包,拿走1个面包,还剩几个面包?

3-1=2。

“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号)怎样读?(减)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

1.看图讲述含义,指导幼儿正确列出3的加减算式。

讲清楚含义,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写数字。

3.依样填空格。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十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二、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

师在问:9个三角形去掉1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写算式?(书:9-1=8)。

9个三角形宝宝去掉8个,还剩多少个?

2、出示苹果图形。

小朋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7个红苹果、2个紫色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样写加法算式?(书:7+2)还可以写加法算式(2+7)。

一共有9个苹果送给2个苹果给小朋友,还剩多少个?怎样写算式9-2=7。

9个苹果送给7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9-7=2。

三、操作活动:

四、游戏动物找家。

游戏规则:带动物头饰的小朋友算好得数,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说“xx动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动物回答“我的家在这里”。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十一

2、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7、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多媒体课件。

1.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十二

1、学习6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知道算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完整表达。

人手一张6以内的数字卡、汽车图。

活动难点:能正确表述算式中表示的.数量关系。

一、游戏碰球。

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说明玩法:

幼儿当小司机、老师当警察,玩开汽车的游戏。要求幼儿根据“警察”出示的红绿灯进行开汽车。

先请6辆汽车上前,开走一辆,还剩几辆?要求幼儿列式,并引导幼儿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列式6-1=5。

6-1=56-2=46-3=36-=26-5=1。

让幼儿完整读。

三、游戏:开汽车。

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张1—5的数字卡,看教师出示的题目如教师出示:6-1=,手中拿数字5的幼儿出来开汽车。

让幼儿互相交换手中的卡片后再次进行游戏。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十三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算式题(挂于幼儿胸口)、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停车场标记、沙包(上面有数字)、篓子(有数字110)、奖品(有算式题)、塑圈、黑板。

一、导入游戏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开着汽车一起到数学宫玩玩吧!(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

师:数学宫到了,让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车位号。

师:汽车停好了,我们一起进数学宫吧。

二、闯关游戏

1、录音:欢迎来到数学宫,请闯第一关:对暗号。

师:进数学宫还得闯关啊!让我们看看闯关的'要求是什么!

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两数合成小旗上的数。这样就能闯关成功。

师:嘿!嘿!我说数字2。

幼儿:嘿!嘿!我说数字6,2和6合成8。

2、录音:小朋友你们真棒!欢迎进入第二关:投掷。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在线上投到相应的数篓子里。

(幼儿分组检查)

3、录音: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快快来闯最后一关吧!第三关:看谁报得多。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听一个数,请你说说有哪些算式的得数等于它。

4、录音: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博士爷爷还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礼物。请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数一样的就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

三、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

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礼物开着开汽车回家吧!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十四

1、复习8和9的组成,要求熟练掌握。

2、复习8和9的加法和减法,使幼儿较熟练地进行8和9的加减运算。

3、能看图、看试、看数正确地自编8和9的加减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8和9的数字卡。

【教学过程】。

(一)玩"报数"的游戏,复习8的组成。

1、"报数"游戏复习8的组成:教师先报一个数,幼儿再报一个数,两人报的数合起来应为8,教师依次请幼儿,报数的速度越来越快。

2、玩"拍手"或"出手指"的游戏,复习9的组成"拍手"游戏复习9的组成:教师先拍一个数,幼儿再拍几下,两人拍手的次数合起来应为9,教师依次请幼儿,拍手的'速度逐渐加快。

3、算题比赛。练习8和9的加减运算。

教师在黑板的两边各写8和9的加减法算式若干,请幼儿一个接一个来写出每题的得数。一人算一题,写完得数将粉笔交给下一个幼儿上来算。比哪一组算得又快又正确。

(二)教师任意出示8和9的加减法算式卡,幼儿回答得数,或教师口说算式,幼儿回答得数。

(三)教师口述8和9的加减法的应用题,幼儿按题意列式算题。

教师板书8和9的加减法式,幼儿按式编应用题。

活动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十五

1、根据物体的变化学习列减法算式。

2、在掌握7的组成的基础上,理解互换规律。

3、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探数学的兴趣。

掌握根据物体的变化学习列减法算式,理解互换规律。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1、希沃白板课件。

2、列减法算式操作。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学习列减法算式。

师:一共是几条鱼?小猫肚子饿了,吃掉一条小鱼,还剩几条鱼?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变化列减法算式。

7—1=67—2=57—3=47—4=37—5=27—6=1。

二、学习7的减法里的互补规律和互换规律。

1、引导幼儿在7的分合式理解递增和递减是互补关系。

2、出示7的减法分合式和算式,引导幼儿理解在=号的左右交换位置总数不变的秘密。

师:在减法算式里面在=号的左和右交换位置总数不变。

今天这个故事里面发现了很多的秘密,接下来小猴子也给你们准备了考考你们的小秘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三、幼儿操作,巩固根据物体的变化列出减法算式。

1、幼儿根据老师准备的图片进行操作,列出减法算式。

2、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并说说理由。

师:你们太棒了,小猴子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小猴子说:想让你们到它的果园里,帮它和小花猫摘过冬的粮食,你们愿意吗?小猴子看到你们肚子饿了,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苹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结束部分。

1、出示苹果图片里的算式让幼儿说出结果。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小猴子的果园里摘水果好不好?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十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8和9相关加减,掌握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口算。计算后请学生说说一道加法,一道减法是怎么算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和8、9有关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一)、学习一图四式。

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8个梨,左边2个,右边6个。

谁能来看图问问题吗?能编不一样的吗?

其余学生根据问题写算式。2+6=86+2=8。

为什么根据同样的一幅图,你们却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呢?

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将?写于不同处)编题,其余学生写算式。

8-2=68-6=2。

这两道算式又有什么联系呢?

3、幅图,我们一共写出了几个算式?分别是哪几个?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个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你能根据一幅图来写出4个算式吗?请你拿出5个红色的小园片,4个黄色的小园片,象我一样摆。你能根据这些小园片,写出4道算式吗?把你的结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谁来汇报一下。

(二)、教学8和9的加、减法。

出示p57摆一摆的图,这两个小朋友也在摆园片,他们写出了四道算式,你觉得对吗?

出示p57想一想,你会做吗?做完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出示小棒图,让学生列式计算。

口头反馈。4+5=95+4=99-4=59-5=4。

看来,小朋友都会算了,那么我们来开一次小火车。

游戏(仿照p63第16题)。全班做,小组做。

四、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十七

1、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根据实物及图片口编加减应用题,学习7的加减。

2、学习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和加减。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二、口编应用题,学习7的加法和减法。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大班数学的减法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因为是公开课所以在讲课的同时,也应该增添课堂上的趣味性,才能在简单加减法计算的理解力上带来很大的提高。

教学准备:

老师可以准备多组卡片,上面全部都是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甚至为了能够增加难度可以进行加减法混合计算来为这堂课加分。

教学过程:

1、首先老师可以在黑板上举出一些简单加法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抢答,这对于活跃课堂上的气氛同时在增添孩子们自信心的问题上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改良。

2、然后老师可以将卡片摆到桌子上,将大班的同学分成四组由第一组开始进行率先答题,此时第四组的学生负责给第一组的学生进行抽题。以此类推确保游戏公平的进行,答题正确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分的奖励,答对数量越多自然获得的分数也就越高。

3、老师在这节课的尾声部分进行每组分数的相加计算,或者是让小朋友们自己计算出自己队伍获得的成绩,对于表现最棒同时也是获得分数最高的小组,老师可以给予适当文具铅笔上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加建竞赛的问题上带来更大的提升和改良。

结束:

简单加减法竞赛活动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在准确程度上取得进步和发展。这种趣味性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相信会让小朋友们对于数学课这门课程以及计算的效率上都得到加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4559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