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9:29:07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汇总19篇)
时间:2023-12-07 19:29:07     小编:BW笔侠

教案的制定需要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确保教学过程符合教育教学目标和要求。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大家根据这些教案范文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一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 能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能有发现身边事物单双数的能力

恐龙10个、数字卡1—10,小动物若干、勾线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一、摸口袋,引起兴趣

师(神秘的口吻):你们看,这是魔法师的口袋,里面会藏些什么呢?

二、幼儿自由探索

三、学习单双数概念

1.幼儿进行动物找对游戏

师:有一只单出来没找到对的是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请小朋友将单出来的动物与相应的数字圈起来。(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师生共同归纳出单双数的含义)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1)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2)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3)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3. 集体游戏

五、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二

活动目标:

1、在按物体某一特征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再按另一特征把已分类的物体作二次分类。

2、尝试运用语言表述分类的两个层次的特征。

3、提高操作的兴趣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课件。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朋友,你们看一看,有趣的朋友是谁?(图形朋友)。

2、复习巩固一次分类。

(1)师:这些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2)请幼儿尝试给图形分类。

(3)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按什么特征为图形分类的。

3、学习二次分类。

师:我这里还有几位图形需要分类,你们看看可以怎么分(演示课件,出示图形娃娃)。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师:看看这里都有什么图形?它们除了形状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给它们分类。

(2)贴标记。

师:在分类之前,我们先贴一些颜色标记。?请幼儿按颜色标记给图形分类。

(3)师:你们看看红色标记里面都是红色图形,这些图形形状是不是一样的?

(4)请幼儿将图形按照形状再分类。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或玩具进行分类练习。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分一分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为标准来分,注意培养学生分类的灵活性和适度的开放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为标准来分类。

教学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分类的灵活性和适度的开放性。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到学校来上学,爸爸妈妈给你们准备了书包、铅笔盒,到学校又发了学具盒,书包放在抽屉里,铅笔盒和学具盒放在桌面上。你们知道铅笔盒里放什么吗?(指名说)学具盒里又放什么呢?(指名说)。

有一个小朋友把铅笔盒和学具盒里的东西弄乱了,不知道怎么办?你们能帮帮她吗?能帮她分一分吗?(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新课。

1、出示图。

看一看,桌上有哪些东西?

2、讨论: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

汇报。

指出:数学课要用的,比如:认识的图形、小棒等,才放在学具盒里。

3、讨论:哪些东西放在铅笔盒里?

汇报。

指出:不仅数学要用的,其它课也要用的,比如:笔、橡皮、小刀、尺子应该放在铅笔盒里。

4、我们刚才根据用途来进行分类,帮助了别人。小朋友还想不想再分一分?

三、练习(想想做做1-4题)。

1、第1题。

下面图中,先看第一行,哪个动物能在水中生活?第二行呢?

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核对。我们用圈的方法把这些动物分成了哪两类?

2、第2题。

指出:把吃的和用的分开放。

看图: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怎样放合适?

讨论,汇报。问:这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3、第3题。

看图,他们各在哪里行驶?

一个一个说:各在哪里行驶?

你会它们进行分类吗?试着分一分.

汇报.问:这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

4、第4题。

看图互相讨论:可以怎么分?

汇报.

指出:没有要求我们按什么分时,可以自己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按水果和菜;一个和几个;不同色彩;能不能生吃;甜和不甜等等,进行分类.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把东西进行分类时,如果有要求,就按要求进行分类,如果没有要求就可以找出不同之处再进行分类,这时候答案就不是唯一的。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四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学会发现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能表述。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萝卜实物图片若干张(颜色,大小,形状和叶子数量不同的萝卜图片),各种标记(黄绿两种颜色标记,三片叶子和五片叶子的标记,大小的图片标记,圆萝卜与长萝卜的标记)。

幼儿操作材料:颜色,大小,形状和叶子数量不同的萝卜图片若干;框框图片一人一份。贴有不同特点萝卜标记的实物框框。

活动过程:

一、萝卜丰收了。

出示萝卜,将萝卜图片随意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这些萝卜长得是什么样的?”

“这些是兔奶奶家的萝卜。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兔奶奶想把萝卜藏起来,你们愿意帮助兔奶奶吗?”

二、收萝卜。

操作1:观察实物框的标记,把萝卜图片放入相应框内。

提问:“你的萝卜放在那个框?为什么?”

总结:把有共同特征的萝卜放在一起,这种方法就叫做分类。

操作2:教师引导幼儿按萝卜特征,分类放在图片的两个小框内。“在你们的位子上还有兔奶奶采来的.萝卜,它想请我们把这些萝卜分类放在两个框框内,你们看看可以用什么办法把这些萝卜分放在这两个小框里呢?”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表述自己分类的方法。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贴上相应标记。如:按颜色分。教师根据幼儿的叙述出示黄,绿两种颜色标记贴在磁性筐子图片旁边。

教师总结幼儿不同的分类方法。(颜色,大小,形状和叶子数量分类)。

活动延伸:

用分类的方法,给兔奶奶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为了方便,也会把许多的东西进行分类。接下去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还有什么东西需要给它分分类。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五

1.导入:今天老师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请小朋友说完儿歌后摆好姿势,看谁能一动不动坚持一分钟。

2.提问:你们觉得一分钟时间长吗?

3.过渡: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让我们跟着“钟先生”来走一走。

(1)提问:钟面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2)让我们一边观察中面一边把秒数读出来。

二.游戏体验,感受时间。

过渡:那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1)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2)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等。

过渡:我们一分钟到底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幼儿操作。

(1)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材料都是不同的。

(3)幼儿操作。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一分钟里你夹了几颗弹珠?做了几道数学题?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的最多。

c.同样花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没组的结果不一样?

小结: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做算术题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小结: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学会珍惜时间小结:其实小学生每天都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比如:课间十分钟,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要做很多事情,有的同学去上厕所,有的同学整理学习用品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有的同学还有一些上课没弄懂的问题需要问问其他同学,如果小朋友动作慢,不珍惜时间,你就会来不及,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每一分钟。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六

1.发现物品的不同特征,并根据特征设计分类标志。

2.能根据标记进行二次分类,能正确表述分类过程。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教具:ppt课件《分一分》、大操作图及标记。

2.学具:操作材料两份;粉、蓝蜡笔;油性笔。

一、情景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师:最近幼儿园里新买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要请小朋友帮忙来分一分整理好。

二、复习一次分类,能通过仔细观察根据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1.观察图片,发现物品的特点。

师:看一看这些物品都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铅笔有红的、蓝的;剪刀有大的、有小的)。

2.根据以往经验,请幼儿对物品进行一次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能够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感受类包含的关系。

(一)集体学习二次分类,了解二次分类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皮球图片的特点。

2.教师出示大操作图,请幼儿尝试进行操作示范。

3.教师小结分类结果。

4.概括二次分类的含义。

将物品按照它们不同的特征,经过了两次分类,这种方法叫做二次分类。

(二)幼儿操作练习二次分类。

1.提问:除了先按大小分再按颜色分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进行二次分类呢?

2.教师讲述要求。

(1)先看清分类标记。

(2)按照标记把皮球分一分。

(3)再看清下面的标记。

(4)把已经分好的这一部分皮球再分一分。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交流与评价指导鼓励幼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介绍分类过程。

5.播放ppt,再次熟悉二次分类的方法。

(三)二次分类的巩固与提升,尝试自己设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记。

2.教师讲述要求。

(1)两次分类都要先设计好分类标记放在小格内,再进行分类。

(2)分的方法要不一样。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交流与评价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5.教师小结:原来进行二次分类时,有的.物品可以有2种方法,有的可以有3种不同的方法呢,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标准与分类方法。

四、延伸:二次分类的再次巩固与提升观察ppt,发现分类表格的区别。

师:这里还有很多玩具积木要分一分,请大家看看这个表格和刚才的表格有什么不同,猜一猜该怎么分?老师把它们放到区域里,回到班级里我们再来分一分。

《分一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分一分》活动的主要目的。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七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学生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课前导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解决新的问题。

1、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示出来。

(3)、发现“平均分”。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

3、让学生动手平均分。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4、动手操作。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1、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本节课是让学生发现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学会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却不十分理解。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八

1.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2.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做《幼儿画册》。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九

活动目标:

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二、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做《幼儿画册》。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兔子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兔子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人手6个蘑菇、背景图片。

一、观察小兔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最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是小兔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兔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矮。

二、创设小兔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最小”。

1、引导语:小兔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

2、哪只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

三、情境“分青菜”,体会青菜的大小和三只兔子的关系。

1、今天小兔一家要吃3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青菜也是最大的。

四、情境“分胡萝卜”,感知“粗”、“细”。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胡萝卜要讲粗。

小结:兔爸爸胃口最大,吃的胡萝卜也是最粗的。五、情境“分蘑菇”,引导幼儿操作。

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蘑菇)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兔爸爸吃得多一点,兔宝宝吃得少一点,兔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一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一分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一分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一分钟。

2、拼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60秒)。

1、我们都认识时钟,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分针走多少也是一分钟呢?

小结:秒针走一圈或者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3、你们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让秒针走一圈,一起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总结:有的小朋友认为一分钟长,有的认为一分钟短。

(1)木头人※规则:

1、做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造型。

2、当念完儿歌做好造型,开始计时,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一分钟不能动,不能说,就会觉得时间走的很慢,一分钟变得很长!

(2)拼图※规则:

1、独立完成拼图。

2、听到开始开始游戏,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同样是一分钟,当大家专心的完成任务时就会觉得时间走得好快,一分钟变得很短!

三、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性。

2、一分钟在生活中有时会变得非常的宝贵和神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看一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播放录像:一分钟)。

3、刚才的影片中,你记住了哪几件发生在一分钟里的事情?(幼儿根据数字提示回答,师提炼)(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一分钟大树可以释放1斤氧气,一分钟火箭可以距离地球300公里,一分钟足球运动员可以顶球219个,一分钟蜂鸟心脏可以跳动1200次,一分钟全世界可以生产78辆车、一分钟大班的小朋友可以拍球60次、一分钟老师可以200个字、一分钟营养员阿姨可以包20个馄饨)小结:一分钟发生在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

4、看了发生在同一分钟里这么多奇妙的事情,你想说什么?

小结:一分钟虽然不长也不短,但是时间就是由每一个一分钟连接起来的,这些不同的一分钟会让生活变得美好,会让世界发生奇迹,会让生命呈现精彩。孩子们,让我们也来做好每个一分钟吧!

5、我也抓紧一分钟刚才在拼图游戏的时候有很多孩子还没有完成,我们再用一分钟把刚才没有完成的拼图认真完成吧!

四、延伸活动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我们一起和好朋友讨论一下怎样合理安排好课间十分钟。

活动反思:

节课我采取游戏导入。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二

1、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1、课件:一分钟。

2、拼图人手一份。

一、感知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60秒)。

1、我们都认识时钟,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分针走多少也是一分钟呢?

小结:秒针走一圈或者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3、你们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让秒针走一圈,一起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总结:有的小朋友认为一分钟长,有的认为一分钟短。

(1)木头人规则:

1、做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造型。

2、当念完儿歌做好造型,开始计时,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一分钟不能动,不能说,就会觉得时间走的很慢,一分钟变得很长!

(2)拼图规则:

1、独立完成拼图。

2、听到开始开始游戏,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同样是一分钟,当大家专心的完成任务时就会觉得时间走得好快,一分钟变得很短!

三、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性。

2、一分钟在生活中有时会变得非常的宝贵和神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看一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播放录像:一分钟)。

3、刚才的影片中,你记住了哪几件发生在一分钟里的事情?(幼儿根据数字提示回答,师提炼)(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一分钟大树可以释放1斤氧气,一分钟火箭可以距离地球300公里,一分钟足球运动员可以顶球219个,一分钟蜂鸟心脏可以跳动1200次,一分钟全世界可以生产78辆车、一分钟大班的小朋友可以拍球60次、一分钟老师可以200个字、一分钟营养员阿姨可以包20个馄饨)小结:一分钟发生在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

4、看了发生在同一分钟里这么多奇妙的事情,你想说什么?

小结:一分钟虽然不长也不短,但是时间就是由每一个一分钟连接起来的,这些不同的一分钟会让生活变得美好,会让世界发生奇迹,会让生命呈现精彩。孩子们,让我们也来做好每个一分钟吧!

5、我也抓紧一分钟刚才在拼图游戏的时候有很多孩子还没有完成,我们再用一分钟把刚才没有完成的拼图认真完成吧!

四、延伸活动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我们一起和好朋友讨论一下怎样合理安排好课间十分钟。

节课我采取游戏导入。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三

1.培养幼儿能对一组物体进行多角度分类。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两色圆形、正方形的物体,白纸、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1.向幼儿展示分类表并将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形状放进了一个大的框框里。

2.请幼儿先按照颜色分类,将红色的放在一起,黄色的放在一起。

3.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后,指着红色的这一边,请幼儿再继续按形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按颜色与形状进行描述,如红色的时正方形,黄色的圆形等等。

5.继续让幼儿按大小将物体进行分类。

6.拿出白纸,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笔和颜色画出各种形状的东西。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本活动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在活动种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个人能力在原水平上有显著提高。通过此活动,对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四

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

1.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2.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做《幼儿画册》。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五

活动目标:

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2.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做《幼儿画册》。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六

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2、探索将同一形状的图形用不同的方法四等分,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1、绳子每人一根;各色正方形若干;剪刀每人一份。

2、正方形不同方法四等分图示卡等。

1、幼儿操作,体验四等分的含义。

(2)幼儿操作变魔术,师观察。要求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

(3)说说你是怎样变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个别)。

(4)小结:把一个整体分成一样的四份,就是四等分。

2、教师提供一张正方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1)幼儿操作,师观察。

(2)幼儿反馈尝试结果,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示卡。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四份是一样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3)小结。

3、再次尝试,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不同方法。

(1)师:“老师这里为你们准备了多个正方形,请你们再来试试,想办法分一分,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哦!”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鼓励幼儿探索正方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3)幼儿交流自己的不同方法,师和其他幼儿验证。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图形分成一样大的四份的。怎样证明这四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图形分成了一样大四份?”

——是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正方形的四等分图示卡。

4、延伸活动:

(1)师:你们平时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到这种方法?(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如:分蛋糕、火腿肠、饮料等。)。

(2)老师布置一个任务:你回家试试用四等分的方法分一分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七

活动目标:

能按给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务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

2、各种水果蔬菜模型。

3、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

4、红、绿、蓝、三种颜色瓶盖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手指操《上课歌》

二、分蔬菜和水果

幼:高兴。

师:还有一位小客人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他是谁呢?咱们从一数到十欢迎他的到来。(幼儿数数,师戴头饰扮小兔)

幼:知道。(兔举蔬菜水果,幼儿认)

幼:好。

兔:可是应该怎么分,按什么来分呢?

幼:蔬菜和水果。

兔:对呀!可以按蔬菜类和水果类,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兔找几个幼儿来分)

兔:它们分的可真快啊!我们来检查一下吧!

兔举蔬菜盆里的东西,幼儿说:白菜是蔬菜……

兔举水果盆里的东西,幼儿说:西瓜是水果……

兔:他们分的又对又快,快给他们鼓鼓掌吧!

3、兔: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蔬菜水果吗?

幼:喜欢。

兔:多吃蔬菜水果,我们才会长的高,长得壮。

三、按形状分图形

幼:愿意。(发给每个幼儿一个图形宝宝)

兔:你们可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啊!这是谁的家?

幼:圆形的家。

兔:我们快把圆形宝宝送回家吧!(幼儿将圆形宝宝送到家)

兔:这是谁的家?

幼:正方形的家。

兔:我们快将正方形宝宝送回家吧!(幼儿将正方形宝宝送回家)

兔:这是谁的家?

幼:三角形的家。

兔:我们快将三角形宝宝送回家吧!(幼儿将三角形宝宝送回家)

幼:高兴。

兔: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四、手指操《手指睡觉歌》

兔:听!手指宝宝说它们要睡觉了。(师幼齐做手指操)

兔:哎呦!刚睡着就醒了呀!那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

五、按颜色分瓶盖

兔:瞧!这是什么?

幼:瓶盖。

兔: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绿色、蓝色。

兔:你们猜一猜,那种颜色的瓶盖最多?(幼儿猜)

兔:谁说的对呢!我们一起按颜色将瓶盖分开,再数一数,好吗?

幼:好。(发瓶盖,每人一个)

兔:你们都有了吗?好,现在按颜色放进不同的小桶里。

兔:还是大家的力量大啊!我们一起来数数吧!(拿一个数一个)你猜对了吗?

六、小结后去郊游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八

1.能按照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学会根据图形的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3.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1.各种图形卡片。

2.分类板人手一块。

3以“图形宝宝出来玩”为题引入活动,复习已学过的图形。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啊,图形宝宝们都想出来活动活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都有哪几个宝宝出来玩了呢?(有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长方形宝宝……)。

2.观察图形材料,进行游戏。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图形宝宝一样吗?他们什么是一样的?把一样的宝宝放到同一个圆圈里,代表他们是一家,并给图形宝宝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xx颜色的xx宝宝)。

幼儿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特点分类的。

摆到区域中让幼儿巩固图形的特点。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篇十九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南》中都提出大班要以幼小衔接为基础,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导纲要》指出,5―6岁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喜欢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对各种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认识时钟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已即将踏入小学的孩子更加显得重要。但是,现在的孩子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1、懂得要珍惜每一分钟。

2、感知时间的永不停顿,初步了解时间的宝贵。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丢失的一分钟。

能理解一分钟很短,但是也很重要,要珍惜每一分钟。

经验准备:了解孩子对钟的认知度,增强孩子对时间感知和体验环境准备:

ppt投影仪,四张大桌子呈一字排放,上面摆放材料桌子前面留一空场地空场地材料准备:故事ppt一分钟体验材料(皮球6个,呼啦圈6个,小毛巾20条,毛豆一篮,泡沫砖20块,记号笔6支,画纸6张,数学练习纸6本,串珠子插塑积木一筐)

一、导入故事――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交流时间的重要性观看ppt:金爷爷最近很苦恼,因为他家里没有钟。

重点提问:

1、没有钟,有什么苦恼呢?

2、辅助递进的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呢?(因为不知道时间了,他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小结:没有钟,金爷爷的生活一团糟,所以他决定去买钟。

二、第一次讲故事――了解一分钟的重要,懂得要珍惜每一分钟

(一)讨论一分钟的重要性

1、观看ppt:金爷爷买了两个钟,一个放在楼下,一个放在楼上。

2、重点观察:

(1)楼上楼下的两个钟:显示的时间不一样:楼下是3点,楼上3点零一分。

重点提问:

1、两个钟就差一分钟,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苦恼呢?

2、少掉一分钟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金爷爷跟你们想的一样(不一样)。在金爷爷看来,一分钟可重要啦。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3、观看ppt:一分钟爷爷浇好一盆花;转热一杯牛奶;削好一个苹果。

小结:原来金爷爷的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二)体验一分钟的任务

1)一分钟的感受(孩子在座位上静静的坐上一分钟,感受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重点提问:一分钟过去了,你有什么感觉?(过的很慢,过得很快)小结:有的觉得很快,有的觉得一分钟挺长的。那都是我们坐着体验的感觉。

2)第一次体验活动在老师规定的一分钟时间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进行活动。

重点提问:

你在一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

3)第二次体验重点提问:

(1)还是一分钟,和刚才的一分钟相比,你多做了(少做)多少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怎么样才能在短短的一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小结: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加快速度,合理分配,就能在一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4)进一步感知观看ppt:火箭发射,刘翔跨栏感受一分钟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小结:原来,一分钟真的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所以金爷爷才会这么苦恼呀!

三、第二次讲故事――感受时间的永不停顿

(一)讨论金爷爷"失踪"的一分钟

1、观看ppt:一楼的钟――八点二楼的钟――八点零一三楼的钟――八点零二(其中穿插金爷爷走楼梯画面)

2、重点提问:

(1)、怎么回事?为什么钟时间都不一样呢?

(2)为什么总是差一分钟?是钟不准?还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自由讨论,寻找原因)小结:原来不是钟不准,而是时间不会停顿,爷爷在一楼看好时间,他要走到二楼去。当爷爷在走楼梯时候,时间也在向前走,而爷爷走楼梯正好花了一分钟时间,那当他到二楼的时候就看到了时钟多了一分钟。到三楼的时候又多了一分钟。爷爷少掉的一分钟就是在走楼梯。

(二)联系生活,进一步激发幼儿要珍惜时间。

1、老师联系实际讲述生活经历:感知时间不等人重点提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8802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