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的思考、行动和成果的精炼和总结,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总结的篇章结构要合理,开头要有明确的引子,中间部分要有清晰的层次和逻辑,结尾要有感言和展望。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关于高效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看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沉冤。”读完古诗你一定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了吧。原来是后人为纪念屈原,便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在这一天里,人们早早地起床,来到地头、林边采集带有露水的艾蒿草,先用露水擦眼睛,让眼睛更加的明亮。然后把艾蒿草带回家插在门上,说是能够避邪。夏天到了,蚊子特别的多,把艾蒿草装在小袋中,放在枕边还有驱赶蚊子的作用呢!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家中的老人都会为家里人带上红黄蓝白黑的五彩绳,也是为了避邪。下过第一场雨之后,就要把手上的五彩绳摘掉,传说五彩绳能够变成蛇呢!
端午这一天,还要吃粽子。粽子有甜的、咸的、肉馅的、大枣的,吃完粽子后,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我就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我爱端午节,更爱吃粽子,爱享受节日的快乐。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二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沁县,被称为“北方水城·中国沁州”,这里风景秀美、山青水绿。每到端午节,在县城的西湖上总要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龙舟邀请赛。
端午节这天,来到西湖边,只见湖的两侧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红旗招展、观者如潮,参赛队伍早已准备就绪,一艘艘仿龙造型的龙舟,一字排开。每艘龙舟上有十几名划桨手,一名击鼓指挥员。舟上各插有一面帅旗,每队着装不同、五彩缤纷,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阵势宏大,场面极其壮观。比赛就要开始了,他们屏住呼吸,坐在舟板上,全神贯注地等待着出发的那一刻,随着发令员一声令下,健儿们手起桨落,奋力划桨击水,各艘龙舟如箭离弦,舟上的击鼓声、湖边人群的呐喊声、助威声汇成一片,群情激昂,各队龙争虎斗进入白热化。此时,一幅具有浓浓乡情的龙舟渡的风俗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你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快到了,欢迎您来观看我们家乡的龙舟邀请赛。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三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逢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听大人们说呀,这是为了纪念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
那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卷一个小筒,把其他的`粽叶插到小筒里围一圈,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捞起糯米放在小筒里面,并加上蜜枣、葡萄干、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我们这些小馋猫,还没等粽子熟呢,口水都流出来了,因为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好不容易等到粽子熟了,咬上一口尝尝,你会越吃越想吃,即使闻一闻,那香味都直往心里钻。
伴随着粽子的香味,我们高高兴兴地度过了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四
你知道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吗?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赛龙舟、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划到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现在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了吧!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五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将领和诗人屈原。屈原春秋时期楚国的一名大将,他非常有学问擅长写诗词歌赋并且非常爱国,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提了很多国富民强的建议。但是楚王是个昏君他不但没有听从屈原的劝告而且把屈原发配到了边疆。在流放中,屈原听到了国家被占领,民不聊生,非常悲愤。五月初五那天,他来到了汨罗江边怀里抱着一块大石头纵身调入江中。楚国的百姓听了十分悲痛,非常舍不得屈原,他们争先恐后的划着小船沿江打捞屈原,他们锲而不舍一直追到洞庭湖还是没有看到屈原的踪迹,伤心之余没有办法他们只能用船来驱赶鱼儿,并且包了很多粽子扔到湖里希望鱼们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发展成了今天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在中国的北方水系较少,赛龙舟虽不常见但粽子是家家户户都要吃的,当我们沉浸在粽子的美味,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我们可不要忘了端午节的来历,也别忘了爱国人士屈原啊。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六
每年的农历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来历呢,相传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后不见的踪迹。之后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举行划龙舟比赛纪念屈原,还把粽子丢入江里去。
奶奶和妈妈是我们家包粽子高手,她们两个包的粽子形状不一,各式各样的,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他们两个人包出各式各样的粽子。不仅样式繁多,就连口味儿也是多种多样,有香香的绿豆陷,有咸得肉馅,还有甜甜的板栗馅。其中板栗馅是我最喜爱的。我听妈妈说:“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还有时于粽子里面见杨梅的诗句呢。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了艾叶,老人说这样做可以驱邪。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七
又快到端午节了,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反抗坏人的残酷迫害,于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便组织小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同时,为了不让诗人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好让鱼虾吃饱不去吃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这天叫做端午节。
各个地方过端午节的习俗各不相同,而我家乡的端午节更是与众不同。到了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的房顶上、大门上插着柳枝,手腕上、脖子上、脚腕上拴着五彩的丝线,称为“锁儿线”,意在保佑人们在一年里健康平安。端午节到了,大家要吃那黄灿灿的拌凉面,亮晶晶、肉嘟嘟的凉粉和粽子。粽子的香味飘荡在大街小巷的时候,另一种香味也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她就是香包,以前香包都是自己缝,现在街上就可以买到。每年的端午节奶奶总会给我做那香气扑鼻、形状各异的香包给我戴,在端午节这一天佩带香包也是为了驱邪,保佑人们健康平安。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八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一大早,只见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挂着两根长长的“艾叶”,据说,插艾叶还能驱邪呢!今天,奶奶还包了许多的粽子,它由肉和糯米做成的,吃起来美味无穷!
我穿上心爱的“芭比公主裙”和新的凉鞋,戴上色彩艳丽的香囊,来到了大街上。只见街上的小朋友穿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新衣服,手里提着一串串的粽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到了中午,奶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饭,这种感觉真是温馨又幸福啊!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九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端午节时,我就和小朋友一起唱这支歌,度过愉快的一天。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据说这一天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的日子,那一天,为了不让鱼、蛟、虾、蟹把诗人吃掉,老百姓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蛟、虾、蟹,它们吃饱了,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了。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兹生。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记念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不光可以玩个够,还能看到赛龙舟的热闹,听老人们讲屈原的故事,真叫乐翻天呢!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各地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各有特色。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我的家乡在乳山,主要庆祝端午节的活动有两种:插艾叶、吃粽子。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人们就会上山采整棵艾蒿。把它悬挂在门口,艾蒿特殊的气味可以驱虫。没上学的时候,我每年都跟着爷爷奶奶上山采艾蒿,还顺便挖野菜吃呢!
另一种活动是包粽子。我简单介绍包粽子的步骤:大人们先到集市上买回来芦苇叶,要先把叶子放在锅里蒸煮,取出后放凉后才能包粽子。
粽子的馅以糯米为主,可以在糯米里加上红小豆、花生、大枣、栗子……包的时候要用五颜六色的线把它们区别开。包好之后就是蒸粽子了,一般蒸四十分钟,如果时间短就不好吃。蒸的时候一定要在下面的水里加上鸡蛋。这样煮出来的鸡蛋非常好吃,带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道。
到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全家就可以围在一起吃“粽子蛋”和粽子了,吃粽子时可以粘着白糖或蜂蜜,非常香甜、软糯,想起来都快流口水了!
我特别喜欢在家乡过端午节,尤其喜欢吃小姑姥姥做的红豆馅粽子。也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过节吧!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一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坐在一起吃着、喝着、说着。奶奶开始讲故事了:“传说,这过端午节是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我国的一个爱国诗人屈原,他很有才华,怀着一腔报国之志。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屈原没能如愿报效国家。他很悲观失望,写下了一部《离骚》。最后竟然悲痛的投河自尽。屈原的爱国热情和才气太令人敬佩。他有才、有德,还很高尚,很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所以从那时候起,人们就规定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妈妈对我说:“阳阳,屈原的精神和才志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你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家乡的端午节,让我立下了一个要好好学习的志向。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龙舟水。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带着表妹。弟弟。还有我一起去洗龙舟水。我们带上一些干净的衣服去换。拿几条粽子。几个熟鸡蛋。我们来到洗龙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戏。打水仗,我用水泼一下你,你用水泼一下我,大家互相泼水。互相玩乐,彼此之间毫不介意地弄湿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边非常自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学运动员跳水嘢,我学得还差不多吧。妈妈在一边说:“小心一点。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我立刻往水里跳,谁知却被灌了几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随后,妈妈就说:“别玩了,快天黑了,快上来吃个鸡蛋吧,吃了个鸡蛋就岁岁平安了。
家乡的风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样,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节的那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映入眼帘,有咸的。甜的。辣的家乡的粽子别具风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乡粽子呀,我到中山吃过粽子,觉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乡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乡明家乡的粽子令我回味无穷,久久忘怀。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二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家乡的人们忙得不可开交。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挂上新鲜的艾椒和苍蒲,再喝点雄黄酒,以保来年安康。稻田边,农民伯伯正在杀公鸡敬神,以保来年五谷丰登。最有趣的要数包粽子、吃粽子了。
听外婆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爱国者叫屈原,他不忍心看到国家败落,就投河自尽了,人们为了不让鱼把他的尸体吃了,就把糯米包在叶子里,扔进河里给鱼吃,后来优秀作文专注写作,每到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纪念屈原。听了外婆的话,我情不自禁地想请外婆教我包粽子。原来,包粽子要把糯米淘洗干净,然后,把一勺糯米放进粽子叶里,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原料放入粽子内,然后包起来,再把它放进蒸笼里。半晌,把蒸笼打开,香喷喷、热呼呼的粽子就出炉了。我按外婆说的做了后,终于可以开吃了。“嗯!”我自言自语地说道:“自己做的',不愧是自己做的,真好吃啊!”
我喜欢端午节,在那天,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听着屈原的故事,享受着今天的美好生活。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三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成,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定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就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我们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至今还流传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四
家乡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很快就要到了,我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到了端午节,我就吃到带有清香味的粽子了。
我的家乡在淮河北岸,那里有风景美丽的三叉河,那里生长着成片成片的芦苇,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前,人们都到芦苇地去摘苇叶,回家包粽子。一般来说,每户人家都在端午节的前一天的下午开始包粽子。为了让粽子变得更好吃,人们都在里面放各种各样的馅,比如有放蜜枣的,有放山楂的,还有放肉馅的。应有尽有。然后,到了晚上,每家每户都开始煮粽子,粽子需要煮很久,然后再焖上一夜,这样粽子的香味会更浓香。
端午节的早上,每家每户的门上都插着一束艾,据说,艾草能驱邪。粽子浓浓的清香从每家每户飘散出来。每家人都围在桌子旁开始吃香喷喷的粽子。人们边吃边说,我们家的粽子真好吃呀!在端午节那天,老人们都会在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佩戴五彩丝线做的耍线,听说这样可以驱邪避难。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节,人们就用粽子等方式来祭祀屈原。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在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前一天,我家也要包粽子啦,跟我去看一看,学一学吧!走进厨房,看见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她手中拿着两张粽叶,把粽叶重叠在一起,卷成圆锥形,再往里面放进一把糯米,中间塞上一块大肉馅,上面再撒上糯米,把肉盖住,最后用粽叶裹住,把绳子绕在上面捆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功夫,奶奶就包好了一大盆粽子。晚上,把粽子放进大锅里,倒上水,煮上个把小时,再闷上一晚。节日的清晨,村里家家户户的灶间里都飘出了粽子独有的清香。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家乡人的心中,艾蒿是能驱虫避邪的。奶奶会去野外采一大把艾蒿,用红线系好,挂在大门口。
我喜欢家乡的粽子,更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六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和元宵节等。不过,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都坐在一起包粽子。就是用新鲜的粽叶把加入各种配料的糯米包裹起来。姐姐、妈妈和大妈包得最好,看着像一个个的小山,我和弟弟包得最差劲儿,就像个个没长好的歪葫芦。放在蒸锅里一蒸.没过几分钟,就从锅里传来一阵阵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粽子熟了。我们拿个两个就朝街上跑,因为街上正在舞龙呢。我们边吃粽子边看舞龙,反正精彩的舞龙非看不可,不然就太可惜了。
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看舞龙,你最不能错过的`要数赛龙舟了。吃过午饭后,早早地我们就到湖边等待着观看赛龙舟比赛,五六条瘦长的小舟,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多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坐在船头,奋力划桨。大家都想争第一,每次我都希望自己快些长人,好加入赛龙舟的队伍,尽显我的男儿本色。
家乡的端午节可真令人难忘,有机会你们也到我的家乡来看一看,玩一玩。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七
说起端午节,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等。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也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吃粽子是我们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里面的馅有巧克力的,有蛋黄的,有肉的等等。粽子的馅是由糯米包着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外面穿着一件“绿衣裳”――芦苇叶。
挂菖蒲是我们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之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解放后这一天也被定为“诗人节”。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八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会想起有趣的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奶奶总会给我包上十几个“小胖粽”。它们一个个都穿着竹叶做的翠绿色的“外衣”,你凑近闻一闻,一股竹叶的清香扑鼻而来。这清香不由得勾起了我肚子里的小馋虫,我迫不及待地脱掉它美丽的“外衣”,咬上了一大口,甜甜的馅儿流了出来,啊!原来是我最爱吃的豆沙馅。我一口一口,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三个“小胖粽”成了我肚子里的美食。
吃完粽子,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原来老百姓包粽子是为了把它们投进汨罗江,好让鱼蛟虾蟹吃饱,不要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屈原?屈原是谁?”妈妈意味深长地说:“屈原是爱国诗人,他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对屈原心生敬意。
怪不得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原来是要纪念屈原啊!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十九
一说起端午节,小朋友们就会唱起有关端午节的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联系在一起。用黄红蓝白黑五色丝绒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锁”。?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每年吃粽子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一个传说。传说在东汉时,有个14岁的少女叫曹娥,与父亲在瓜园劳作,他的父亲在洗瓜时不慎跌入江中,多日不见尸体。曹娥便不分昼夜沿江嚎哭寻找,一连几日都没有找到父亲的尸体。最后她也跳进江中,过了五日,江上浮起拥抱着父亲尸体的曹娥,她终于以生命找到了父亲。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行,就在曹娥投江那天即五月初五向江中投放粽子,曹娥殉父的那条江也被重新命为曹娥江。
我因为这动人的故事,而更加喜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三年级篇二十
家乡的端午节保留了浓浓的文化氛围,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空气里满满的都是粽子的香味,嗅起来像幸福的味道,一层一层地剥开粽叶,一口一口地吃下各式美味的.粽子真是极大的享受!包在粽叶里的糯米团黏黏的,很有嚼劲,里面包的也许是蛋黄,也许是肥肉,有时候我会和伙伴们打赌,谁猜对了就可以再吃一个,我的运气总是很好,也因此总把肚子吃得圆鼓鼓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3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