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8 06:37:10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模板16篇)
时间:2023-12-08 06:37:10     小编:GZ才子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和调控的工具。那么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教案要遵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教案要合理布置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组织和连接,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此外,教案还应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最后,教案还要注意评价和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并进行调整,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一

主要形式集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30分钟。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难点: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在生活中有膨胀的初步经验。

物质准备:

1、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膨胀与未膨胀各一份。

2、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核桃。

3、记录表一张。

4、微波炉、黄油、糖、爆米花专用玉米、纸袋或微波专用玻璃碗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膨胀。

1.师出示未膨胀的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引出课题。“今天,老师从家里厨房里带来了一些东西给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2.师提出要求:“老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放了两盆这样的东西,请你们看一看、也可以轻轻地摸一摸,比较这两盆里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观察比较,师适当引导。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知道物体遇水膨胀。(9分钟)。

1.集合,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不一样?”

2.师小结:“有的干、有的`湿;有的硬、有的软;有的小、有的大。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是怎么变成这样大大的?(启发放入水中)放到水中就能变大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3.幼儿第一次实验,集合。师:“变大了吗?原来白木耳吸水会变大,我们把这种变大的现象叫做膨胀。”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知道有些物体能膨胀而有些不能膨胀。(11分钟)。

1.师引发:“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到水里都会变大膨胀?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核桃,请你们再去做实验。”

2.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在实验前先猜测,并做记录,实验后,将实验结果记录。

四、幼儿吃“爆米花”,享受膨胀食品的乐趣。(5分钟)。

1.师出示玉米,问:“玉米能膨胀吗?爆米花怎么做呢?”

2.师将玉米放置微波炉,制作爆米花。(微波炉爆米花制作过程)。

3.师幼一起吃香喷喷的爆米花。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二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食物遇水膨胀的现象。

2.能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并用完整的语言描述食物遇水前后的变化。

3.愿意动手、动脑,感受探究活动的趣味。

重点: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食物遇水膨胀的现象。难点:用比较的方法观察食物遇水前后的变化。

干木耳、银耳、胖大海、紫菜、菊花、水壶、温水、记录表、水彩笔、透明杯、盘子、

一、导入部分:感知木耳的特征。

1.出示干木耳。

(2)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

(3)小结:我们小朋友通过用眼睛看,小手摸,鼻子闻的方法,知道了木耳现在看起来黑黑的、小小的、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有点扎手,闻起来还有一股味道。

2.迁移生活经验。

(1)教师:怎么才能把干木耳变成我们吃的样子?

(2)教师:有很多的小朋友说,泡在水里就会变成我们吃的样子,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二、基本部分:幼儿实验体验膨胀现象。

(一)幼儿第一次实验,感知木耳遇水膨胀。

1.幼儿实验。

(1)讲解实验要求:以小组的形式将木耳放入温水碗中,仔细观察木耳的变化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提示幼儿保持桌面清洁。

(2)教师:把泡过的木耳夹到盘子里,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较泡过的木耳和干木耳有什么不一样?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干木耳泡水后的样子。

(3)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木耳遇水前后的变化。

(4)小结:泡过水的木耳看起来颜色浅了一些、个子变大了,摸起来软软的、湿湿的,闻起来还是有味道的。

2.膨胀现象。

(1)教师:为什么木耳会有这样的变化?木耳里面什么样子?

(2)幼儿讨论,尝试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原因。

(3)教师:木耳吸水会变大,这种变大的现象叫做膨胀,木耳膨胀变大后,可以做菜和汤,吃起来不仅有营养而且口感会很好,那就把我们泡好的木耳送到厨房去做美味的食物吧!

2.出示材料:银耳、胖大海、菊花、紫菜(观察认知)。

3出示记录表并介绍使用方法:全班集中猜想,然后幼儿个体实验,最后在分享中全班记录结果。

4.幼儿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提示幼儿观察物体泡水前后的变化,体验探索的乐趣。

6.小结:食物遇水变大膨胀,水的温度和泡水的时间对膨胀的快慢也是有影响的,我们可以在科学区活动的时候进行探索。

三、结束部分:拓展经验——探索水温和时间对膨胀速度的影响。

(1)继续观察自然角里自己所泡的操作材料。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新变化?

(2)在科学区探索同一种食物不同的水温,膨胀的速度是怎样的?

(3)整理操作材料。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三

1、学习查找资料、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初步了解蚯蚓。

3、会按节奏行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经验:

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家长与幼儿查找并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音乐《找朋友》、播放器。

1、谈论蚯蚓的话题,导入活动。

(1)幼儿自由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2)教师与幼儿集中分享交流。

提问:你收集了蚯蚓的哪些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关于蚯蚓的哪些知识。

2、引导幼儿了解并交流查找、收集资料的方法。

(1)引导幼儿分类整理资料。

(2)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4、邀请同年段的幼儿参观、分享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四

活动目标:

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主要形式集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3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难点: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膨胀的初步经验。

物质准备:

1、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膨胀与未膨胀各一份。

2、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山核桃。

3、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膨胀。

1.师出示未膨胀的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引出课题。“今天,老师从家里厨房里带来了一些东西给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2.师提出要求:“老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放了两盆这样的东西,请你们看一看、也可以轻轻地摸一摸,比较这两盆里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观察比较,师适当引导。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知道物体遇水膨胀。(9分钟)。

1.集合,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不一样?”

2.师小结:“有的干、有的湿;有的硬、有的软;有的小、有的大。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是怎么变成这样大大的?(启发放入水中)放到水中就能变大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3.幼儿第一次实验,集合。师:“变大了吗?原来白木耳吸水会变大,我们把这种变大的现象叫做膨胀。”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知道有些物体能膨胀而有些不能膨胀。(11分钟)。

1.师引发:“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到水里都会变大膨胀?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山核桃,请你们再去做实验。”

2.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在实验前先猜测,并做记录,实验后,将实验结果记录。

四、幼儿吃“爆米花”,享受膨胀食品的乐趣。(5分钟)。

1.师出示玉米,问:“玉米能膨胀吗?爆米花怎么做呢?”

2.师将玉米放置微波炉,制作爆米花。同时视频播放:爆米花制作过程。

3.师幼一起吃香喷喷的爆米花。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五

设计意图:

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位幼儿在生活中都会遇见的`,但是幼儿一直不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明这个现象。例如:在班级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黄豆、绿豆,让幼儿观察这些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豆子用水泡过后,就变大了,幼儿看见后就说它们都鼓起来了,而不知道黄豆、绿豆是因为遇水产生了膨胀。另外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因从身边取材,这样就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以及新《纲要》的精神,选择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小组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从而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海带每组一份。

2、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银耳每组分别一份。

3、瘪的乒乓球每人一个。

4、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教师出示海带,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操作并观察海带遇水膨胀的现象。

2、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3、教师小结:干海带放进水里有,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那么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4、请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5、幼儿分组操作,观察所提供的物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6、分组派一名幼儿来介绍实验结果。

7、教师小结:海带、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黄豆、红枣、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教师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请幼儿想想怎样才能让它恢复原样?

2、幼儿操作并观察、比较。

四、幼儿观看录像资料,了解生活中的吸水和遇热膨胀的现象。

五、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下次活动我们再来一起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了遇冷膨胀的现象。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继续寻找哪些物体遇水、遇热会产生膨胀的现象,并请幼儿将寻找到的物体投放到班级的科学角中,从而产生资源共享。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操作,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从严格掌控到逐步放开,幼儿探索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自主权逐渐扩大,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在做中学、试中学、想中学的主体性。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六

设计意图:

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位幼儿在生活中都会遇见的,但是幼儿一直不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明这个现象。例如:在班级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黄豆、绿豆,让幼儿观察这些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豆子用水泡过后,就变大了,幼儿看见后就说它们都鼓起来了,而不知道黄豆、绿豆是因为遇水产生了膨胀。另外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因从身边取材,这样就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以及新《纲要》的精神,选择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小组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从而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海带每组一份。

2、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银耳每组分别一份。

3、瘪的乒乓球每人一个。

4、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教师出示海带,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操作并观察海带遇水膨胀的现象。

2、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3、教师小结:干海带放进水里有,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那么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4、请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5、幼儿分组操作,观察所提供的.物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6、分组派一名幼儿来介绍实验结果。

7、教师小结:海带、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黄豆、红枣、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教师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请幼儿想想怎样才能让它恢复原样?

2、幼儿操作并观察、比较。

四、幼儿观看录像资料,了解生活中的吸水和遇热膨胀的现象。

五、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下次活动我们再来一起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了遇冷膨胀的现象。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继续寻找哪些物体遇水、遇热会产生膨胀的现象,并请幼儿将寻找到的物体投放到班级的科学角中,从而产生资源共享。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七

1、感知磁铁两端与中间磁力的不同,发现条形、u型及断开的磁铁都是两端的磁力大。

2、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和发现。

1、磁铁;在每种磁铁的两端和中间贴上颜色不同的小标志,表示磁铁的不同位置。

2、铁制品若干。

3、《科学》下p29。

一、经验重温。

请幼儿回忆磁铁能吸起什么东西,不能吸起什么东西。

二、猜测探究。

2、按照画册《哪儿的'磁力大》,试一试磁铁离曲别针多远就不能吸起来了。

4、实验中培养幼儿通过结果获得认识科学的态度。

三、交流讨论。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和实验结果。

2、小结:条形、u形和断开的磁铁都是两头的磁力大。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八

1、通过幼儿操作、观察了解不同物体的膨胀条件。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让幼儿分用水泡过和没泡过的蚕豆、花生豆、大青豆,干木耳。

银耳、大海、茶叶球、热水若干,大烧杯四个、干玉米、食用油、生虾片、瘪乒乓球若干、燃气炉一个、炒勺一个、和小朋友人数想等的彩色水若干瓶。

一、了解有些东西通过用水泡就膨胀。

请幼儿认识一下木耳、银耳、胖大海、茶叶球,并说出自己椅。

二、了解有些东西遇热膨胀。

1、让幼儿观察生玉米,如果老师将它们放在热的锅里会怎么。

样?小朋友想一想。老师边说边操作(为了受热均匀倒少许食用油在锅里)。

2、再让幼儿观察生虾片,同样放在热的油锅里会怎么样?

3、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是用水泡就膨胀的,什么。

是遇热膨胀的?

小结:有些东西用水泡过就会膨胀,有些东西遇热就会膨胀。

三、用膨胀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老师这有许多瘪了的乒乓球,小朋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

们鼓起来?

2、夏天自行车放哪车胎才不易爆?为什么?

每人发一瓶彩色水,回家要把它冻到冰箱的冷冻室里,第二天看。

一看,有什么变化?(了解物体遇冷膨胀的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九

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位幼儿在生活中都会遇见的,但是幼儿一直不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明这个现象。例如:在班级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黄豆、绿豆,让幼儿观察这些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豆子用水泡过后,就变大了,幼儿看见后就说它们都鼓起来了,而不知道黄豆、绿豆是因为遇水产生了膨胀。另外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因从身边取材,这样就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以及新《纲要》的精神,选择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小组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从而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十

2: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1:瘪的乒乓球几个,大头针一个,电热锅一个。

2:浸泡过和没浸泡过的黄豆若干,木耳若干。

3:玉米粒一袋,植物油一瓶,小盘小勺若干。

活动过程实录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发探究。

师:今天,老师来的时候,有只小青蛙看到了,说要来我们这里做客,大家欢迎吗?

幼:欢迎。

师:咦,小青蛙怎么哭了?

小青蛙说:“我的乒乓球不小心弄瘪了,怎么办呢?我还想和你们一起玩呢,呜……”。

师:“小青蛙别哭,你看,这儿有那么多聪明的宝宝,他们一定会想出办法的,孩子们,你们谁能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呀?”

幼a:“扎个眼儿吹起来!”

幼b:“用热水蒸起来!”

(老师按幼儿的两种说法做示范,先扎眼试验不行,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热水放进电热锅,再将瘪了的乒乓球放进去,过一会儿用小勺捞出,让幼儿观察说出其变化。)师: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变得鼓了起来。我们把这种现象就叫做膨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趣的膨胀。

二:出示用水浸泡过的黄豆,让幼儿观察形状并比较与没浸泡过的有什么区别。

幼a:它的个变大了幼b:摸起来比原来的软师:我们把黄豆用水泡过可以变软变大的这种现象也叫膨胀。

三:做一做让幼儿动手把木耳放到小盆里,倒上温水,用手稍微搅动,观察木耳在水中的变化。(让幼儿在轻松的音乐中以愉悦的心情亲自体验木耳在水中的变化,引发兴趣)师:木耳用水泡过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a:木耳也变大变软了。

幼b:木耳膨胀了。

师:对,木耳用水泡过也膨胀了,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用水泡过后可以膨胀呢?(使幼儿顺着老师的提问,联系日常所见,产生兴趣,引发探究)幼a:茶叶、青豆。

幼b:花生、粉条。

四:教师操作师:下面,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我把玉米粒可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请你们呀当小观众,注意,看的时候要离的远一些,别碰上电线和锅,小心电着或烫着,就是平时在家给妈妈做小帮手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啊!

幼a:变成爆米花了,变大了。

幼b:变脆了、变香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玉米粒啊可以通过加热能变大的现象也叫膨胀。看来有的事物加热时可以膨胀。下面,我们就来品尝一下。

提问:

1:口感怎样(又香又甜)。

2:生活中又有哪些吃的和爆米花相似呢?(a:----------b:-------)五:观看膨化食品盘,并告诉幼儿多吃有害身体。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示幼儿找出类似的膨化食品并随机进行食品卫生教育)。

五: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膨胀现象,最后做出总结。

师: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可以通过加热发生膨胀?

幼a:妈妈做的馒头、包子、饺子.

幼b:蛋糕、面包、虾条、薯片。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多,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膨胀现象呢!有的事物用水泡过可以膨胀;有的事物需要加热才可膨胀,当然有的事物可以利用向里充气发生膨胀。像平时我们吹气球,往小车子里打气等。还有夏天,晾衣服的绳为什么变长了等。都是膨胀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十一

1、海带每组一份。

2、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银耳每组分别一份。

3、瘪的乒乓球每人一个。

4、录像资料。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教师出示海带,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操作并观察海带遇水膨胀的现象。

2、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3、教师小结:干海带放进水里有,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那么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4、请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5、幼儿分组操作,观察所提供的物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6、分组派一名幼儿来介绍实验结果。

7、教师小结:海带、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黄豆、红枣、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教师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请幼儿想想怎样才能让它恢复原样?

2、幼儿操作并观察、比较。

四、幼儿观看录像资料,了解生活中的吸水和遇热膨胀的现象。

五、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下次活动我们再来一起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了遇冷膨胀的现象。

幼儿回家后,继续寻找哪些物体遇水、遇热会产生膨胀的现象,并请幼儿将寻找到的物体投放到班级的科学角中,从而产生资源共享。

本次活动,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操作,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从严格掌控到逐步放开,幼儿探索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自主权逐渐扩大,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在做中学、试中学、想中学的主体性。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十二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幼儿在生活中有膨胀的初步经验。

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膨胀与未膨胀各一份。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山核桃。记录表一张。

一、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膨胀。

3、幼儿观察比较,师适当引导。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1、集合,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不一样?

2、师小结:有的干、有的湿;有的硬、有的软;有的小、有的大。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是怎么变成这样大大的?(启发放入水中)放到水中就能变大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3、幼儿第一次实验,集合。师:变大了吗?原来白木耳吸水会变大,我们把这种变大的现象叫做膨胀。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知道有些物体能膨胀而有些不能膨胀。

1、师引发: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到水里都会变大膨胀?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山核桃,请你们再去做实验。

2、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在实验前先猜测,并做记录,实验后,将实验结果记录。

四、幼儿吃爆米花,享受膨胀食品的乐趣。

1、师出示玉米,问:玉米能膨胀吗?爆米花怎么做呢?

2、师将玉米放置微波炉,制作爆米花。同时视频播放:爆米花制作过程。

3、师幼一起吃香喷喷的爆米花。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十三

1、通过寻找西瓜虫的家,了解其生存环境。

2、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1、活动过程:

(1)寻找西瓜虫的家。

(2)喂养西瓜虫。

(3)小实验:拯救西瓜虫。

(4)给西瓜虫设汁新家。

2、活动实录:

(1)教师提供小木棍、小瓶子、小罐子,引导幼儿寻找西瓜虫。孩子们在水泥墙和草坪之间的缝隙里找到了许多西瓜虫,但在草坪上却很少找到。有的孩子过来问我,这是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2)小朋友挖到西瓜虫以后放在大碗和小玻璃瓶子里,过了几天,大碗里的`西瓜虫有的不会动了,而小瓶子里的西瓜虫却爬得很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触嗅两种不同器皿里的沙土情况,鼓励幼儿说出比较结果:碗里的沙土干巴巴的,瓶里的沙土湿乎乎的。西瓜虫是被太阳晒死了。教师再引导幼儿回忆捉虫时缝隙里多、草坪上少的原因,并鼓励幼儿查阅资料,请教家长,并将结果相互交流。

(3)教师引导幼儿做实验如何救活碗里的西瓜虫。有的幼儿往碗里放饼干、巧克力等吃的东西,有的幼儿往碗里倒水。结果发现,倒水后的西瓜虫没有再死去。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西瓜虫的生活环境是阴暗潮湿的地方。

(4)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为西瓜虫设计新家。

1、能用各种方式自然真切地表达对西瓜虫的认识。

2、相互分享新经验。

1、活动过程:

(1)创编、展示有关西瓜虫的儿歌、故事、歌曲。

(2)泥工制作、绘画:西瓜虫。

(3)游戏:西瓜虫变变变。

2、活动实录:

(1)教师和幼儿刨编的儿歌:西瓜长,西瓜圆,西瓜爬爬洞里钻。创编的谜语有:有个小虫虫,身穿黑衣褂,遇到危险来,变成小西瓜。请你猜一下,它名字叫个啥。

(2)孩子们利用土豆、地瓜及橡皮泥制作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西瓜虫。利用蜡笔绘画出不同形态、不同姿态的西瓜虫。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十四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观察膨胀现象,激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1。实物:木耳,银耳,海底,粉条,玉米等若干。

2。瘪的乒乓球一个。

一、激发幼儿对膨胀的兴趣。

1。出示爆米花

教师: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知道爆米花是由什么变成的吗?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观察:木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引导幼儿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幼儿操作:银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木耳、银耳放进水里侵泡后,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

小朋友想一想,你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3。引导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幼儿操作,感知膨胀现象。

1。提供海带,粉条,紫菜,茶叶,干香菇等。

2。幼儿操作后介绍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海带、紫菜、粉条,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四、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出示玉米:

请幼儿观察玉米放进微波炉里遇热发生的变化。

观察结果,玉米遇热后变成了玉米花。

请幼儿品尝玉米花。

2。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

(1)教师:哎哟,这个乒乓球瘪了,还能让它变成圆的吗?

请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2)教师操作:把乒乓球放入杯中,倒入开水。

幼儿观察并讲述观察结果。

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3。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遇热膨胀?

五、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请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些现象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生活中还有什么遇冷、遇热膨胀的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十五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观察膨胀现象,激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实物:木耳,银耳,海底,粉条,玉米等若干。

2、瘪的乒乓球一个。

一、激发幼儿对膨胀的兴趣。

1、出示爆米花

教师: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知道爆米花是由什么变成的吗?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观察:木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引导幼儿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幼儿操作:银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木耳、银耳放进水里侵泡后,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

小朋友想一想,你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3、引导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幼儿操作,感知膨胀现象。

1.提供海带,粉条,紫菜,茶叶,干香菇等。

2.幼儿操作后介绍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海带、紫菜、粉条,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

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四、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出示玉米:

请幼儿观察玉米放进微波炉里遇热发生的变化。

观察结果,玉米遇热后变成了玉米花。

请幼儿品尝玉米花。

2、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

(1)教师:哎哟,这个乒乓球瘪了,还能让它变成圆的吗?

请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2)教师操作:把乒乓球放入杯中,倒入开水。

幼儿观察并讲述观察结果。

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了,

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3、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遇热膨胀?

五、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

请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些现象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

生活中还有什么遇冷、遇热膨胀的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篇十六

1、学习查找资料、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初步了解蚯蚓。

3、会按节奏行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家长与幼儿查找并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音乐《找朋友》、播放器。

1、谈论蚯蚓的话题,导入活动。

(1)幼儿自由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2)教师与幼儿集中分享交流。

提问:你收集了蚯蚓的哪些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关于蚯蚓的.哪些知识。

2、引导幼儿了解并交流查找、收集资料的方法。

(1)引导幼儿分类整理资料。

(2)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4、邀请同年段的幼儿参观、分享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4370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