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的梳理,对未来的规划。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诗歌,需要有灵感的启发和对语言的巧妙运用。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些范文,并从中学习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推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切实践行“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必须杜绝传统的“告诉”型模式,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探究,使其学会感悟。初中阶段的学生,表现欲望都比较强,如果教师能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在课内与课外尽情表现,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势必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课,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和我一起,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料查找关于本文作者的资料和故事,做好记录。待到上课时,我以“谈谈你的梦想”为话题,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与此同时让学生交流他们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说说作者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这样的课堂,不但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利于融洽的情感氛围的构建。
二、对教材进行情感处理,充分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
既然我们倡导以情施教,重视情感教育,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传播思想和观点,还要以积极的情感,突出语文教学的魅力。而要顺利开展情感教育,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并在教学过程中,带着饱满的情感去讲解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的展示,使学生们不仅仅是接受和认知信息,同时也受到相应的情感影响,进而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生开展品读感悟,以教师的内心情感感染学生。
首先,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学生开展品读和感悟。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丰富的情感体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品读课文,引导其学会揣摩作者的心境,从而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指导学生的品读,激活学生的思绪,让学生在读中学会感悟,在读中升华其情感。为此,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读,大声读”,同时,我也加强语音语调、动作、神情等方面的指导示范。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先播放了一段示范朗读的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语音、语调、语速等,逐渐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优美意境,进而引导学生享受文言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以教师的内心情感感染学生。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值得信任;同时,教师应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用自己热烈高涨的情绪影响学生。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通过自身的健康、真实的情感,结合蕴含在课文中的高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师生与课文三者共鸣,这样的教学势必更具魅力!
四、鼓励学生表达,抒发他们的情感。
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情感涌动、澎湃时,就需借助语言、文字、行为等表达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情感言语化、实践化,也就是要教学生将其内在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转换为有声的语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学生理解文章掌握主旨之后,开展交流评述。我在课堂上就经常与学生开展诵读、独白、对谈以及论辩等活动。比如,教学《斑羚飞渡》一课,在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旨之后,我要求学生对文中的老年斑羚、小斑羚、镰刀头羊等的心理展开想象,然后各自发表见解。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踊跃发言,表达出了他们对斑羚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的敬佩,说明这种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已深深感染了学生。通过师生之间、同学间的交流、补充、印证和丰富,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得以记忆、巩固和深化,有力地促进了情感教育。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开展情感教育,重视学生灵魂的塑造和情感的纯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从而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二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他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通过中外古今的优秀名篇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文章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于艳荣作者单位:五常市双桥中学,黑龙江五常,150200刊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edge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33.3关键词:情感中学语文教学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三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理念,实施多元化语文教学是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趋势,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初中语文多元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拓展、学生之间分组讨论、合理运用教学评价体系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语文的细腻与美感。
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多样性、开放性等教学形式。语文学习贯彻学生的一生,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方法是实现多元化教学。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体现出当代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热爱学习语文,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是语文结合实际的一种体现。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使“语文”进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是语文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方式。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的方式。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为古诗词配以合适的音乐等,是运用多媒体创设语文学习情境的一种表现形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结合,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方面有重要优势。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多媒体利用其自身的影音录像优势,将封闭、无聊的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语文课本上的一个个文字充满立体感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犹如置身其中,对语文知识有一种“看见”、“听见”的体会,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印象深刻。
2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与课堂氛围息息相关,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的放松身心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后再讲授课程知识,为学生解答在学习上的疑惑;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接受并且相信,这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固化,无法将初中语文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多元化教学方式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师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学生对教师不再是“敬畏”,新的师生互动模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习《蒹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将诗词断句清晰,使学生自己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并将想法表达出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从而使语文教学成果和学习效率均得到提升。
3用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思维拓展。
完善的思维逻辑是在问题的引导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初中生,思维发展还不完善,具有较高的可塑价值,因此,教师要运用提问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逻辑逐渐形成并完善。在多元化教学方式中,课堂教学运用“问题”引导法,牵引学生思维,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渐完善。
4运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学习语文知识。
分组讨论是多元化教学法的重要方式之一。分组学习因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并且学生处于同一年龄段,彼此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想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运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组,使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的状态,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例如:学生进行语文课外实践教学,每组学生对负责的内容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回到课堂组与组进行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5合理运用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结束的关键是评价。多元化教学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与其相互呼应,多元化评价体系主要内容是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含学生自身进行评价、学生彼此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等方式,初中生的个性正处在趋于成熟的阶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智力优势、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资源,努力实现中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对待他们应该采用个人的评定方式,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任何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组合,而不能歧视他们。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初中语文学习知识、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学习也得到进步。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写作上表现的尤为明显,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作文,通过学生之间的初步评价,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完善,再由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学习语文知识,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效提高。总之,语文教学本身应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感知生活、体会生活,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珍.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6,(10)。
[2]于淑敏.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5,(11)。
[3]杜永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12)。
[4]姜勇,马继英.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
[5]白海波.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02)。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四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大同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近年来教育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铺垫。初中语文教学还是培养学生语感,增加语文词汇,提高语文素养以及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这些都要求初中语文老师在研究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五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本文试图谈谈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但是如何提问才能让学生很好的融入课堂中来呢?就需要我们老师用情感来带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课改下教学的根本。
一、教师要热爱本质工作,倾注感情。
著名教育家夏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把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语文老师,首先应该让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平易近人的态度这样一种形象出现在课堂上。老师的精神面貌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努力让学生一上课就产生愉悦兴奋的情绪,思维积极敏捷,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就会出现互增互长的预期效果;反之,如果老师一进教室就萎靡不振,冷若冰霜,甚至疾言厉色,就会使学生一上课就产生紧张情绪,压力过大,导致思维滞缓,别说陶冶情操了,就连灌输知识都成了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所以,语文老师不仅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上课要全身心投入外,还要以身作则,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黄河颂》时,可以让学生先齐声唱《保卫黄河》,在雄壮豪迈的氛围中带着亢奋的情绪进入《黄河颂》的学习,进而树立以热爱祖国山河为荣、危害祖国山河为耻的意识。
二、要创设情感氛围。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比如我在教《故乡》一课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
三、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去教育学生。
初中语文中的很多文章都包含强烈的情感,它的涉及面广、内容多,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庄重典雅,总之,或多或少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深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应紧扣父子亲情,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父爱,体会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这些带着明显感情色彩的文章,在课本中为数不少,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品味。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地位是主导,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学生心目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通过相机诱导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教《陈情表》一文时,教师可引入这样一段导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篇散文把作者对祖母的孝心表达得淋漓尽致,为历代传诵,古今无数志士为之动容,连当时的皇帝也深受感动,赐其仆人以侍奉其祖母。”学生听了后,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教师接着又说:“李密的《陈情表》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一个个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文章有这样的魅力,一下子就把他们引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上来。
四、多和学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把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情操,一个真正的人不能设想没有善良的情感。其实,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怀之情开始的,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种品质,像智慧、勤勉、天才等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扬。”所以,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把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外,升华为一种大爱。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也必然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怎样做到这些呢?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要多关心鼓励学困生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这无可厚非,但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够好,应该各有原因,所以,一定要多和学困生交流,共同寻找原因。笔者的一个学生长得憨厚可爱,但老是记不住该记的知识。有一天自习课后,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没有劈头盖脸厉声质问,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他家住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是不是讨厌学语文。他开始挺紧张,慢慢话就多了起来,告诉我他小时候出过车祸,对记忆有些影响。笔者摸着他的头说:“孩子,想想其实咱挺幸运,出车祸的人不少,但你只是记忆力受了点影响。咱们慢慢来,有什么困难就给老师说,好吗?”他当时就感动得哭了。从此之后,他每有一点进步,笔者都要在班上表扬他,慢慢地,他上课态度积极了很多,也敢举手发言了,学习进步了不少。
总之,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而通过上面的种种方法,一方面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培养起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精神,塑造起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预定目标。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六
摘要:
语文学科的学习主要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精髓的传承,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中都有一定的体现,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课本内的素材,实行感恩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感恩意识。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策略,从感恩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地探索具体的应用细节。
关键词:
语文;感恩;教育。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中也有许多经典的语录,促使感恩美德流传至今。例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频繁,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将感恩教育贯彻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让中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感恩的定义从未发生变化,虽然人们对感恩的认知在不断完善,但是最根本的定义没有改变,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自身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甚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因为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感恩教育的应用,学生也只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对身边的人进行索取而不懂得感恩,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
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更加用心地体会生活,塑造自身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可以将感恩教育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将美好、光明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其人格。
1.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经常用成绩来判定一名学生的优秀与否,过分地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情感方面的教育,导致现代许多毕业生,空有一份优秀的履历,却完全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对生活的细节更无法把握,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教育要求,不仅要重视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将感恩教育融入实际教学中,为严谨教学和科学教育负责。
2.是健全品德、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中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起到传播人类文化和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能够将道德和情感从多个方面渗透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文章中人物的高尚品格,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强认知,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较强的作用。
1.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素材。
教师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需要从多个角度展开,不仅要从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分析,更需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自新课改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不仅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要“走进”学生的心中,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帮助学生开启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每篇文章都富含着不同的人文精神特点,通过其中的感恩精神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从而懂得什么是感恩,懂得如何感恩。例如,在教授《献给母亲的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实现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工作,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与“母亲”有关的好词好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表达自己对好词好句的看法和感受。
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妈妈的吻》这首歌曲,并且在边上附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感官中更加直接地感受母爱,从而引起共鸣,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母爱”这个词汇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散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文章中对“父爱”的描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教师先让学生通读整篇文章,在课本中标注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而后教师再与学生展开交流,分析作者看到父亲背影是如何描述的语句,通过对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深刻地表达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关怀,传达出父亲对儿子的爱。通过这篇文章的描写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引起共鸣,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感恩教育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无法更加直接地表达出学生自身的感恩之情,难以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开展阅读写作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获取自己的感受,而后将自身萌发的情感融入写作中,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因此要想实行感恩教育,是离不开写作的,通过对自身思想的参照和反思,写出富含情感的文字。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推荐优质的文章,带领学生阅读和思考,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表达出来,并通过写作形式记录下来,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感恩的理解更加深刻,激发感恩意识。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策略,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初中学生处于思想形成的时期,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其作为教育责任,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带领学生领悟文章中的情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情感的认识,达到树立感恩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博.点亮感恩心灯,收获美好未来:谈学生的感恩教育[j].华夏教师,2015(8).
[2]刘成芳.中学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七
新课标的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早已无法满足初中的语文教学。身处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所以教学策略的优化对于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为之做出更多的努力。教学策略是在教学工作进入正题前所进行的准备工作,是为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取得明显的教学成果,针对课堂内容进行的设计,对于课堂教学的资源、材料、方式方法进行的提前预设。语文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所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很有必要。本文就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从初中语文课本的设计中不难看出,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因此在教材中时常会出现与语言文字相匹配的插图。所以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教材之所以这样设定,目的就在于营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氛围,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定情境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便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古诗文的学习,这往往是师生非常头疼的一部分,不仅因为年代相隔甚远,难以理解,即便明白文字的意思也无法从更深处体会文字的情感,这时创设相同情境,切身地从诗人的角度进行赏析是十分有帮助的。只有走出小我,从诗人本我出发,才能够体会到文字语言中更深刻的含义,也能够使学生不再觉得语文学习无趣乏味。
二、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
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转变往常单一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在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课堂多媒体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因为它不仅能够将课堂教学思路很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还能够将语文教学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单纯的书本知识的学习是十分片面的,教师往往需要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语文知识,以达到开拓学生眼界的目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适应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要求,更能够对初中语文课堂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
三、小组探究,培养合作意识。
分组进行教学的方式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早已被采用,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分组探究真正做到了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由学生自己来掌控课堂,改变了往常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对于初中语文课堂而言,小组探究更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学生将各自不同的见解通过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样不仅能够从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中收获新的知识,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合作意识,这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是十分有帮助的。所以语文教学进行分组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是十分值得推行的。
四、表达交流,评估课堂效果。
在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结束后,让学生针对本堂语文课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过程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善于谏言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能够通过学生的感受了解到本堂课的不足之处,这才是这一环节的重点所在。教师只有及时掌握课堂效果才能及时对课堂做出调整和改变,为日后更好地教学做准备。另外,初中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十分强烈,课堂上有这样一个表达交流的机会对于学生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教师要对敢于表达自己的学生进行鼓励,给予他们信心,只有学生获得了认可,他们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日后的语文学习中去。
五、爱――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
有人说: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有了爱,师生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因此,要求教师对待学生亲切自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对学生一视同仁;对犯错误的学生不当众大声训斥;课后经常和学生谈心,让学生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只有师生感情融洽了,才能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索,积极地思维,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铺平道路。
总之,语文教学中,我利用“新”“趣”“思”“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也有了一定提高。真正意义上的优化语文教学策略应该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现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调整优化,从而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能够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齐头并进。语文学科可以说是所有学科中看似最容易掌握,学起来却又最困难的学科,容易在于它就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困难就在于如何将语言文字内化于心,所以对于语文的学习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不断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拥有较高的语文修养。
参考文献:
[1]李淑琴.新课改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12):32,192.
[2]房元广.探析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具体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89.
[3]刘雪棉.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j].学周刊,(1):111.
[4]李爱珍.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4(7):112.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八
(一)探究法误区。
一直以来,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来传授语文知识,造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在我国实施教学改革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开始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法最新是由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并阐述了此种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说明比较是所有思维以及理解的基础,人们可以经过各种各样的比较来理解世界和了解世界。可是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在应用探究法的过程中进入了误区。假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能够依照计划使初中生应用探究法进行学习和思考,把课堂上学习的初中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总结规律,使学生在一定时间的训练和适应之后,可以积极的、举一反三地学习。那么,这种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授课和初中生的学习都是好的,也是高效的',学生在互动和沟通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是假如过于深入应用探究法,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放得过深,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就很极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师对这一方法理解得并不到位,甚至错误地理解了探究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本意,把教学都推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担负全部的课堂学习任务,对于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模式,初中语文教师没有对其实施引导,使初中生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初中语文课文的知识。甚至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又开始实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整节课教师是表演的主角,不去留意学生是否听明白和理解到位。甚至有时初中语文教师对探究法直接粗暴的加以否认,认为其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二)设计探究题误区。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深受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运用范围也特别广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探究题,有步骤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能够逐步提高,并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设计探究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其意义十分巨大。可是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的时候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为极端性,比如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探究题特别深奥,初中生难以理解,不符合探究题的设计初衷,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能达到原先的教学目标,不能够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又比如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探究题过于简单,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思维深度不够,没有思考性,初中生直接就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答案,探究题的意义没有表现出来,探究题和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城乡出两张皮的现象。又比如探究题设计的时候不考虑其层次性,这就让初中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能逐层提高。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当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探究题不合适的时候,探究活动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原本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启发功能不能体现出来。
(一)探究法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引导作用。
在进行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探究的形式是怎样表达和呈现,其探究模式始终就是一个教育教学方法,不要将其简单地当成一种形式,我们需要将其看作为一种观念或者是指导思想。在实施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从理论出发,深入研究其理论构成和理论含义,之后再将其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中去,这样才能成功地运用探究式来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把传统教学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对比,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掌握其本质。要注意探究的过程以及结果,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正确引导,关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成果和效果,而不是对学生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对学生不管不顾,把所有问题抛给学生,这不仅不科学也是不可取。
(二)开展探究问题设计,体现启发教学。
要想使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让探究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问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探究题能够满足初中语文日常教学需求,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的时候必须考虑探究题的三大特点。下面对这三大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第一,具有全面性,要求初中语文探究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二,具有循序渐进性,初中语文探究题的难度要是渐进式的,题和题之间不能有太大的跳跃,使出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维、逐渐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作用。第三,具有思维的启发性,初中语文探究题要求其不能是课本内容的再现,而是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题目。
(三)探究活动结束后要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课堂上,应用探究法进行授课,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归纳总结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学生个人进行总结归纳,也可以是小组成员共同对探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探究之后的归纳总结,因为探究活动结束之后并没有完成任务,而是需要最后的总结来画龙点睛。假如没有在探究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那么此次的探究活动只能说是成功了一半,初中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仔细大胆、科学合理地梳理归纳。教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不要走入探究法的误区,要端正态度,用科学的方法来实施探究法,让探究法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在新时期,教师要能够贯彻新课改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九
产学研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学术、实践等多种能力,是目前很多高校以及教育机构都采用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机械专业是目前招生、就业前景都很好专业之一,也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机械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全面、严格的教育与培训,保证在日后工作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入机械教学正是满足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1对产学研一体化的界定。
无论是市场经济的需求,还是教育目标的设定,产学研一体化必将成为一种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在全国各高校、教育机构中发展起来。产学研一体化因为考察的角度不同,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本文涉及的“产学研”这个名词是三个词语的组合:生产、学习、科研,虽然狭义,但是在机械教学中主要涉及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生产”要求机械教学中大力引入实践部分,让学术从理论教学中走出来,用实践去验证理论,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指学习理论知识,机械专业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内容,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因此,学生有动手能力外,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放松;“科研”是要求机械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为机械教育依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生没有科研能力就无法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因此,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创新的,将此应用于机械教学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2.1将学生投入生产。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接触到大量的生产环节,对于培养实践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极其有利的条件。机械教育是根据预先设定的培养计划、教学标准,紧密联系当下的社会需求,培养机械专业的学生,这一教学体系中需要充分利用好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合理安排实践环节,并与理论教学部分要联系紧密,从而形成一种教学体系。将学生投入生产,正是机械专业的要求,对此也非常重视。学生多接触生产环节对于提升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此外,让学生深入工厂、企业学习,更能够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学生在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学习缺少教学设备和机器,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局面;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在工作中的场景,了解企业或工厂在管理制度、生产特点等,为日后的就业有很大帮助;学校的教师一般实践能力也不强,通过深入工作环境,工作人员能够充当教师,将自己的工作经验等传授给学生。因此,将学生投入生产对于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生产环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增长、实践经验的强化都是有利的,从而成长为机械方面的专门人才。
2.2补充理论知识。
在学校内进行的学习多数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引入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尤其是对于沟通能力不强、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机会正是对自己缺点的补充。实践教学是很好的契机,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师在这个工程中也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理论教学打下基础。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学生能够增长自身本领,更早地接触机械工作,可以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3有助于学校科研水平提升。
学校或教育机构与企业、工厂紧密合作,不但可以为校外合作单位输送高素质人才,对于学校本身的科研水平也是有利的。学校与校外单位的合作,一般都是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环节,经过学习、沟通,学校能够掌握更多地关于生产需求的信息。教师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在科研方面有的.放矢,紧跟时代发展,少走科研弯路,直接研究生产需求。合作单位的这一反馈就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并且科研成果是在当下最有意义的。反过来,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可以直接将成果应用于合作企业,这种互补的合作形式,带来的必然是双赢的局面。
2.4有利于加强人才培养。
学校与合作单位建立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社会对于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在各个环节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在学校或教育机构内,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际操作,还能指导学生的实践,并且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导学生的思想,起到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完成科研项目,不仅有理论支撑,还因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而对科研成果的实用性有比较大的帮助;学生到生产一线学习、实践,其实对于学生自身是最为有利的,机械教育要求学生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工作方面更是要求学生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过硬的专门人才,充分实习能够帮助日后就业。可以说,产学研一体化应用于机械教学有助于培养专门人才,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
3.1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产学研一体化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各种能力的实际运用,因此,将其应用于机械教学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及其运用。学生在实习中也要注意自身能力的提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且注意观察辅导老师的工作,做到认真仔细,才能在工作时得心应手。为了着重培养实践能力,辅导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一线工作中,不能因为学生资历尚浅,就不敢给学生分配工作,如果只是把记录、核对等工作分配给学生,就无法完成培养目标。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要鼓励学生多动手,这个责任主要落在辅导教师身上,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生产工作,才能提高实践能力。
3.2合作双方要通力合作。
合作双方共同发展、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素质教育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对于校方来讲,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保证学生实习之前完成理论教育,并要求理论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不能将学生培养全部交给合作单位;对于实习单位来讲,要尽量保证学生接触到一线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机械专业的工作,不能因为学生能力不足就不培养,保证一定量的实践工作也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双方如果能够合作培养学生,就能实现培养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成就,同时,学校给实习单位推荐优秀学生,充实合作单位的生产力量,实习单位也能将社会需要的第一手信息反馈给学校,从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合作双方如果都是实力雄厚,对于未来的招生和进一步合作都是有利的。
3.3合作双方要树立社会形象。
对于社会大众来讲,合作双方在培养学生的问题上是绑定在一起的,双方都要有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为日后招生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学校方面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也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因为师资力量是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前提;实习企业要多做公益活动,宣传自己的正面形象,为广大民众多做贡献。双方都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实现共同发展。
3.4学校方面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在实际情况中,学生从学校走入工作一线的初期是迷茫的,因为他们事先没有接触过专业的机械设备,在实践方面的经验基本为零,进入状态的时间就比较长。因此,学校或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硬件方面的建设,可以在培养学生时提早接触实际设备,虽然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够先进与专业,但是能为学生提供缓冲的时间,保证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可以尽快进入实习状态,免得浪费时间。
4结束语。
机械教育是专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很强的专门人才。在素质教育视阈下,要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实现了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培养,而且这两方面可以相辅相成,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论证理论教学。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质量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最好标准。如何合理的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体育课堂的学习效应延伸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其终身受到益处。通过太极拳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太极拳锻炼的兴趣,激励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逐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一、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
(一)互助式教学法。
互助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班级按照一定人数分为若干小组(一般每组6~8人),并注意培养骨干为小组长,由其组织练习的教学方法。孙晔“互助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指出:“互助式教学”的运作过程是一种以“团体行为”为基础的学习过程,它要求保证“互助组”在一定时间内的相对稳定(一般为一学期)。旨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在帮助他人或者在受到他人帮助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能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向认知、技能、情感三者的“立体式”前进,从而为实现体育教育的最高境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1]。王文红“互交式教学法在高校女生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出经过相关实验研究证明,在高校女生简化太极拳教学中采用“互交式教学法”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法。主要表现在“互交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向的网络化的信息传递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加速了太极拳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显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但在体育教学中很少运用多媒体技术,在24式太极拳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模仿与练习的.教学模式。姜振“24式太极拳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得出结论:无论是技术动作的准确性,还是动作的熟练程度,多媒体课件实验组都明显优于普通教学组,教学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说明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适用性和具有推广价值[3]。同样安学涛“太极拳教学课件的运用与效果研究”一文中也指出:太极拳课件能使教材中的某些环节以文字、声音、图像等综合方式表现,清晰地把教学的要点、难点和细节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视觉情境中学习有关的教学方法、手段、技术,有效的沟通了“书本”和“实践”两个世界。正确运用太极拳课件对学生的学习发生着积极的影响,它能增强教学效率、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因此使教与学变得事半功倍【4】。
(三)教学目标延伸法。
所谓“目标延伸教学法”,就是授课前先将要学的内容划分为几个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分项、分段进行教学,课后让学生以班为单位,在课外活动或其他时间内自行进行复习巩固的教学方法。包汉文“不同教学方法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中得出:目标延伸教学法能较显著地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和教学效果,较传统的直接教学法比较有较大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5】。
(四)念动教学法。
“念动教学法”(想象)是运用自我暗示与运动表象训练相结合的一种心理训练法,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形象的过程。高庆琦“念动训练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念动训练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新授动作后及时进行“念动”。可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已基本学会了动作,但做出来的动作生硬,势不圆,不连贯,因而不能较好的体现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念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较好效果[6]。
综上所述,以上四种的教学方法都已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过相关的实验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如何深入的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太极拳教学的效果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其次如何将四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起来,合理的运用到太极拳的教学中也是值得进一步实验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晔.互助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6.
[2]王文红.互交式教学法在高校女生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8.
[3]姜振.24式太极拳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3.
[4]安学涛.太极拳教学课件的运用与效果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7.10.
[5]包汉文.不同教学方法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6).
[6]高庆琦.念动训练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3.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一
在许多初中生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少年人特有的灵性和活力,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读不到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他们的作文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所谓个性是一个学生先天固有的以及后天在一定社会条件、家庭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性格。学生能在作文中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构思立意,能从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中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认为这就是个性化的作文。而就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具有自己个性化的作文呢?笔者在此进行一些初显的探讨。
一、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思想,激发写作情感。
现在的学生对写作文普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认为作文难写、没有东西写。因此,在教学伊始就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把教师当作倾吐心事的对象,从而燃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教师应本着鼓励和赞美的原则,注意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和个性中的点滴优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师生间要建立起平等的思想情感交流平台,教师应给学生袒露情感的机会,同时也应尊重和呵护学生的情感,对习作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心理障碍,要及时给予疏导、抚慰或交流,以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不宜总是板着面孔充当判官,把学生一棍子打死。曾经有大胆的学生在作文课上提出:“我能写关于爱情方面的文章吗?”我马上给予肯定的回答并予以引导。该次作文有好几个学生通过文章倾吐了自己的心事。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的写作也有明确的目标:“写作要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一种内心的释放,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自我的展现。每位作者都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赏识,学生亦然。他们渴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喜爱。因此,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表现出极大的阅读兴趣,并对他们的习作予以真诚的中肯的评价,评语中渗透着自己的真情,就比你用千言万语向学生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还要管用。写评语时需要千方百计的找出学生文章中的写作优点,予以大力表扬,然后再以商议或提出希望的语气指出缺点,让学生既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阅读积累观察生活,才能落笔生辉。
作文有无个性,关键是思想有无个性,在鼓励学生博览文学名著、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的阅读。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写作角度,有自己自成一体的语言风格。专题性阅读可以以作家为专题,也可以以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为专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归纳,让他们认识不同的作家,不同的写作风格,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把零散的文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写作个性。
学生感到写作难、没有材料写,是因为他们远离了生活,缺乏生活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失去作文之源,导致了脱离实际、无病呻吟的作文四处泛滥。美国教育学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的课堂。阅读生活就是用心感受,体验生活。其中生活观察就是吸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记录每一点感受和体验,做到胸有成竹、才能落笔生辉。
三、放开心灵展现个性,鼓励写自由之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dd“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中考成绩,作文教学走进了“考什么、教什么”的误区,考生考场上杜撰了许多“千人一面”的、基本雷同的写作模式的作文,令人大失所望。
而怎么样才能避免出现类似情况呢?首先,是要打破定势,放飞学生心灵。打破定势就是指打破学生的内容定势和思维定势。一些学生一提到好人好事,马上反应到的就是车上让座、拾金不昧;一提到母爱,就是雨中带病送伞或雨中背我上医院;写叙述文就是“开端dd经过dd结果”的三段论式;写议论文就是“总dd分dd总”的模式。这样缺乏新意的文章,恰恰反映了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和缺乏个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注重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的生活积累,作文课上少些“技术性指导”,尽量放飞学生的心灵,鼓励学生写我要写的,写我想写的,即多写自由文。让学生用自由的笔墨写自由的精神,彰显其个性潜能,给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善待学生的创见,使他们有一份写作的心理安全感和成功感。学生要是写出自己斑斓的思想,作文就有了个性。
在我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写我要写的,写我想写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的生活体验。给学生一个倾诉心声的自由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写自由文可以指定写作范围,也可以不限内容、文体,自定题目,写自己认为可写的东西。在课堂上也常常听到学生“老师,我不写这个题目行不行?”的声音。因为少了很多限制,学生的习作五花八门的,还常常有精彩之作的出现,只要有思想的闪光点我都予以表扬。
其次,是让语言展现个性。语言是生命体验的直接流露,只要属于自己属于个体生命的活的语言,就天然地闪烁着个性的色彩。培养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也是个性的展现。语言的运用因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文化教养、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的差异而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提倡语言风格的多样化。教师可以结合专题性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喜爱的语言风格,通过学习,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副生动的画卷”,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属于他们的人生体验。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个性飞扬,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广阔、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二
安徽省淮南市贺疃初级中学:杨秀彬。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当今较为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被应用在教学中,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传统教育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较之传统教学有着鲜明的优势,它们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信息,渲染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深入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审美情感,突出重点、难点;营造浓郁轻松的教学氛围,深入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合作、探究,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获得更清晰准确的知识,从而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浅略的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的声、形动感,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声、形动感手段,采取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
例如,在上《黄河颂》一文时,笔者在课前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同时播放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色图片。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很容易就进入了课文。这种设计以一种轻松、抒情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信息技术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由抽象变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为了很好地展现这一情景,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踏在老羚羊背上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从而激起了他们对生命礼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难以得到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浓郁轻松的教学氛围,深入对课文的理解。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再配以适当的音乐,使学生看得直观、听得悦耳,得到一种美好的视听享受,就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通过观看画面,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了紫藤萝花的旺盛与作者内心凄凉的矛盾,进而理解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这一难点,舍弃了教师烦琐的分析,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如我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篇课文时,我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运用信息技术在网上下载了总理为国操劳的工作片断和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记录影响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播放。
首先向学生播放了总理为国操劳的影像资料,尤其是深夜工作的情景,使学生深受感动,接下来播放另一个短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引入了长安街肃穆的氛围中,心随着总理灵车的移动而起伏,和长安街的群众一起缅怀敬爱的总理,甚至有的女生实在控制不住情感,放声大哭,情景短片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了教学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下来播放另一个短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引入了长安街肃穆的氛围中,心随着总理灵车的移动而起伏,和长安街的群众一起缅怀敬爱的总理,甚至有的女生实在控制不住情感,放声大哭,情景短片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了教学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四、运用信息资源库,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最大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所需要的快捷资源。然而资源的丰富甚至是繁杂,就需要我们团结合作,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组辨析。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辨析、总结,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拓展和探究。
如在《绿色蝈蝈》一课的教学之前,笔者花了不少时间去网上寻找蝈蝈。在大量的图片中筛选出一只浑身翠绿,有着鼓溜溜大眼睛的帅气蝈蝈,还有一只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冰糖蝈蝈。当制成的课件一展示出来,就赢得了学生们的一片喝彩声。他们戏称大眼睛的为蝈蝈王,一看就喜欢上了,自然探究起来也格外来劲。学有余力的除了仔细观察蝈蝈的外貌外,还十分认真地研究了它的生活习性、嗜好以及科学工作者们对它的评价等。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集体的、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个性的、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
信息资源是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能开阔思路,了解到百家思想。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精心考虑应该利用哪些信息资源,如何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构建工具,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思考、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应用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蕴含着许多思想教育的因素,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充分运用,可以强化这些因素的教育成效。例如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内容后,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对这位国家领导人的尊敬与爱戴,受到了强烈的思想教育。为了巩固教育成效,我在班级开展了“共和国敬爱的总理”主题学习活动,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周恩来总理冒着余震视察灾区、朱基总理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温家宝总理日夜指挥抗震救灾等感人场景,使学生对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心为国为民的崇高行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敬意。
总之,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任何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都是为达到所设的教学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服务的。而且,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也并非每一课都适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其合理性、适度性,用其所长,补其所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三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探究问题之一。
语文作为一门反映人们现实与精神生活深刻性、广阔性、丰富性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情感以及个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气息中得到熏陶,帮助其塑造精神和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学习领域,它的出现对于语文教师如何高效地进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应用的重要性,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可以促使语文教师更加全面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解决语文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的局限问题。
其次,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的应用,也能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并不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高语言的基本运用能力。
(一)采用适合的模式,丰富教学资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
的探究,是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在语文教学课堂,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采取适合的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采用适合的模式,丰富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中,了解和接触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在无形中就会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语文教师在学生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应积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并在探究学习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及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有所提高,学习语文课程的难度也会逐渐降低,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中,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已经被纳入课程教学的标准之内。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是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结果或者综合性学习方法是否取得成效,而且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确定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逐渐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的整体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教学环境。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语文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长此以往,将会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重点设计、合作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应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在关注综合性学习方法应用重要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学习方法。通过重点设计、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综合性学习方法的相关内容。重点设计、合作学习,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和谐相处,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共同学习的积极性。重点设计、合作学习这种策略,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前做好相对合理的教学设计,并突出教学重点,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当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语文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学习,是初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表现,是思想交流的一种工具,这也是语文教学课程本身具有的一大亮点。
语言自身的实践性、现实性意识,都决定了其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状况,采用综合性学习方法,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健康成长。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晏燕。谈综合性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刊,2014(9)。
[2]方久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5)。
[3]陈治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j].新课程·中旬,2013(10)。
[4]李灵芝。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初探[j].学周刊:c,2012(8)。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四
作为一门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学科,中学语文比其他各类学科对语言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情景教学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内容化繁为简、通俗易懂,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比重日益增大,受到越来越多教学者的青睐。本文在介绍情景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情景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中学语文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是在全面分析学生个体认知特点、年龄特征等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基本原理,在教师和学生这一对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互相认知的情感氛围,从而为各种教学过程的展开建立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景思维能力,在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环境、进入学习状态方面有很大帮助。在情景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尤为重要,要利用相关措施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情景再现,通过音乐、多媒体等方式对教学知识进行合理教学。
一、现阶段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策略分析。
1.重视教学的“生活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得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更加透彻,达到增强体验性的目的,教师就要注重加强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通过一个个故事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开发,实现艺术性和设计性的有机结合。教师不能单纯的将语文课堂当做学习的场所,还要将其打造成学生的兴趣乐园,培养学生的各类兴趣爱好和他们对生活的情感。只有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和知识的累积。此外,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类道具进行辅助教学,让传统形式的语文教学充满乐趣,吸引学生融入课堂,认真观察周围世界,用心感知现实生活,并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最终实现从引导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例如在《翠鸟》一文的学习中,教师要对翠鸟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等细节进行着重讲解,从细微处激起学生对翠鸟的好奇感,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翠鸟鸣叫时的声音,引导学生在脑海中联想现实生活中的翠鸟形象,进而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自然的就会感受到文中一些细节描写时形容词的运用,体会到其妙处所在,不仅更好的学习了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
2.重视音乐的“渲染力”。因为音乐可以使人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所以中学语文情景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音乐对教学氛围的“渲染力”。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充分考量课堂内容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枫桥夜泊》一诗时,教师首先对全诗内容加以讲解,在朗诵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实现准备好的音乐作为朗诵的背景音乐。在优美的音乐中朗诵诗词,更能将学生的思绪带入诗人描绘的意境中,边朗诵便聆听,更好的对诗词内涵、诗人情感进行领悟。除此之外,音乐的加入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美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情感体验,使精神得到升华。
3.重视语言的“表现力”。中学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外部社会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缺憾,因此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能力,利用语言的表现力为学生搭建与其生活实际相匹配的文学情景,让他们在这种“文学的世界里”理解文学,体会文学,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例如,老师在对文章进行领读时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充分将疑问、反问、好奇、欢快、难过、悲伤等情绪表达出来,在字与句的碰撞中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在《沁园春雪》一诗的学习中,老师在朗读时要注重用语气和语调把学生带入北国的风光里,是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国风光的旖旎壮丽,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诗的内涵进行剖析,对诗人的壮志进行解读。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老师可以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状态,这对他们想象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语言的美,一举多得。
4.重视教学的“现代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使得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其生动直观的教学展示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再现,这对更好地实现情景教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多媒体所特有的方便性可以提供任何教学所需的图文、音乐等材料,它所拥有的清晰的图片、流畅的画面,可以很容易实现图文并茂和动静结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氛围。
二、结语。
新课改实施后,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明显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尽快打破教学中的“条条框框”,探索更多的教学手段。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将整个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学习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发挥其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同时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认识美的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永梅.情境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1.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五
所谓微课,即微型课程,是以视频为载体的、基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是教师关于某个知识点的精彩讲解,也可以是教学过程某个典型环节的记录,具有短、小、精的特点。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因其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的特点而被广大教师所青睐,对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感受意境、体会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其语文学习的效果。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畏难情绪较重,存在“偏科”的现象,尤其是在基础的词汇、语法等知识讲解中,学生因为知识相对枯燥为显得积极性不足。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因其内容精悍、冲击力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单纯的课文讲解,使得学生兴趣索然。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该文时,首先通过互联网资源搜集了关于苏州园林的视频资源,如苏州园林的宣传短片,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同时,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视频资源,能够激发学生探索课文知识的乐趣。通过视频导入创设教学情境的教育方式,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俗称百科之母,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初中语文的教学,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教育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通过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等,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然而,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一种立足于考核开展的教育模式。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对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微课是针对某个教学内容开展的教学视频,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字、词、句教学等精心设计微课,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科学整合微课,运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总体而言,微课是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而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教育模式,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微课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立足语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挑选微课。
将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挑选微课视频,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灵活有效运用。一般而言,对于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师,自主设计微课难度较大,不仅需要有强大的录音录像设备,还要能够进行后期视频的剪辑、制作,并且效果还不一定好。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关于微课的整合,主要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远程教育资源为手段,搜集、筛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源,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黄河颂》一文时,要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观景象、体会文本传递的情感,笔者通过互联网资源,整理出了关于黄河的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河波澜壮阔的场景,引领学生走进课堂内容,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形式、内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微课的作用不可或缺。首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整理微课视频,将其运用于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结合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全面把握基础知识,夯实学习基础。其次,在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开展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有效地改变了过去知识灌输和传授的教育现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微课,强化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微课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作用,在于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科学利用微课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特点,开展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对知识的讲解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整合微课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科学整合微课教学,将其运用到课堂导入、课堂教学等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改革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6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