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案的编写应当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份教案范文都包含了详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步骤,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活动。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一
1、能够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两只老虎》。
2、以音乐游戏的方式创编歌词和短小的节奏(或旋律片段)。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4、教育引导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动物图片、头饰、录音机、琴、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音乐拍节奏进教室(拍不同的节奏)。
二、学习新课。
(指名说,生答谜底)。
师:你见过老虎吗?它长什么样?谁来说说?(指名3位同学说)。
(二)新授。
师:在神秘的大森林里,生活着一对老虎兄弟,它们团结友爱、形影不离,听见我们这儿这么热闹,他们也急急忙忙跑来了,我们快来欢迎他们吧!(出示课件,初听歌曲)。
师:这首歌我们都会唱是吗?他叫什么名字?生答师板书课题。
师:(教师戴上虎妈妈的头饰,转变角色)我是虎妈妈,我想请你们帮个忙,我的两只虎宝宝怎么了?我们一起听一听、看一看好吗?(再放歌曲,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
师:谁知道我的两只虎宝宝怎么了,快来告诉我。
师:(呜呜呜„„哭声)呜呜,我的虎宝宝多可怜呀,妈妈好心疼,现在受伤了一定很痛,妈妈来给你们唱个歌吧。(教师伤心地唱)。
师:你觉得这时虎妈妈唱歌的情绪和心情怎样?生答。
师:好,你们说的真棒,我们分小组一起表演虎妈妈和虎宝宝伤心地唱歌的场面好吗?
(三)创作。
生答。
生:„„。
师:说的真棒,我是这样唱的,你能不能也改变歌词唱一唱呢?谁能来表演一下?生„„。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听到了,他们也来了(出示小猫、小鸡、小鸭的图片)每个小组到前面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讨论一下他们见到虎宝宝的心情,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唱呢?(各组取动物图片、头饰)。
小组合作讨论。
各小组展示(注意学生的情绪、节奏)。
生答。
师:那我们一起来吧!
(四)升华。
师:可是,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虎宝宝是怎样受伤的。谁能告诉我?生:„„。
师:现在由于人类的捕杀和自然灾害等,我们的伙伴们——动物,正逐渐走向灭亡,这对我们整个地球来说是不利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动物家园。
(五)小结。
外面的世界很大,有很多神奇、美妙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们和你的动物朋友一起出发吧!(出示课件,学生出教室)。
附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二
活动名称:《两只老虎》重点领域:艺术。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韵律活动,体验边唱歌边做动作的快乐。2、乐意根据歌词做动作,并能随着歌曲形象的表演。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老虎胸饰、录音机、磁带、幼儿已会唱《两只老虎》的歌曲。三、活动过程:
1、幼儿戴好胸饰听音乐进入活动室。2、幼儿与老师一起复习歌曲。
师:你们这些小老虎真可爱,我知道你们还会唱《两只老虎》的歌呢,你们愿意唱给我听听吗?师幼一起演唱。
3、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
师:小老虎你们喜欢跳舞吗?那我们今天就来跳《两只老虎》的舞好吗?可是我还不会跳呢!怎么办呀?那我们今天就一起为《两只老虎》的歌编一些好看的动作,编好以后我们就能跳舞了。(1)、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完整表演。
师:我们编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一起连起来跳一遍好吗?
谁还会用不同的动作来跳一遍?我们用他的动作也来跳一遍好不好?
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创设情境,用不同的动作完整表演两遍。
师:这两只奇怪的老虎,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那如果还有两只奇怪的老虎,你猜它们会没有什么?(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演唱创编的歌词边做动作。6、结束活动。
师:奇怪的老虎可真多,那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没有更奇怪的老虎好吗?师幼一起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2.编排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区活动:
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2.引导幼儿在建筑角建构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确的方法玩运动器械。
只供学习与交流。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三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示范和鼓励下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歌曲。
2、尝试创编歌曲。
活动准备:
进场音乐《母鸭带小鸭》,两只老虎图片(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各部位可灵动的大象两只,小猫、小兔、小狗图片各两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母鸭带小鸭》。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瞧,这儿有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的歌都会唱吧?快,唱给大家听听!”
师生共同练习第一遍。
师:“刚才小朋友唱得真好,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还做出了好看的动作呢,让我们一起加上好看的动作来唱一唱,跳一跳吧。你们可以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哦!”
三、创编歌曲。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大象。
师:“刚才两只老虎哪里奇怪?”
幼:“没有耳朵和尾巴。”
师:“对了,真棒,我们这儿还来了两只大象呢!跟大象打个招呼。”
幼:“大象你好。”
师:“如果要把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可以把什么地方变没了?”
幼:“(1)、(2)”
师:“现在,它们变成了两只奇怪的大象。一只没有(幼:)一只没有(幼:)真奇怪,真奇怪!”
师:“真棒,唐老师忍不住想把它唱出来呢,我们来听听。”
师唱。
师幼一起唱。
师:“还可以把大象的什么地方变没了,让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呢?”
幼:“(3)(4)”
师:“一只没有(幼:),一只没有(幼:),真奇怪,真奇怪。”
师:“小朋友你们也来唱唱吧?看谁最能干!”
幼儿大声唱,教师可小声引导幼儿唱。
师:“真棒!小朋友们真聪明。瞧,我们班还来了一些小动物呢。看看都是谁啊?
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给幼儿观看,幼儿分别认识并说出小动物名称。
师:这些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想想看它们如果没有了什么,就会变奇怪了,然后再与好朋友试试,怎么把它唱出来。”
幼儿操作,谈一谈、说一说。
师:“好,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好?”(幼:)那哪组的小朋友想先来唱给我们听听的?(幼唱,一起唱)。
师:“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幼:)。
师:“那我们来唱唱看。”(边唱边做动作,一起进行表演)。
师:“我们再来看看,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猜谜形式,该幼儿做动作,让其他小朋友先猜)。
师:“我们来唱唱吧。”
四、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把这么多的小动物变奇怪了,真棒。外面还有好多小动物呢,我们去瞧瞧,也把他们变奇怪吧!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四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扮演老虎的律动游戏,在活动中感到愉快。
2.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3.尝试为《两只老虎》特定的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准备:
物质老虎头像粘贴图卡、铃鼓、玩具老虎。
经验:
活动重点:
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活动难点:
尝试为特定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老师:“小朋友都喜欢什么玩具呢?它长得什么样呀?”
1.全体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玩具,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玩具。
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具”作为切入点,引发幼儿的共鸣,牢牢的吸引他们,促使其成为主动参与者。
二、歌唱活动。
老师:“我的玩具老虎虽然生病了,但是它一点儿也不害怕,还很勇敢的把它唱出来了,我们一起欢迎小老虎唱给我们听听。”
1.全体散坐,聆听《两只老虎》的歌曲并随音乐歌唱。(老师可以鼓励小朋友做简单的歌词律动)。
2.老师提问:“谁听到小老虎唱了什么?”(老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如果幼儿想不起来,老师可以用歌词的律动动作作为提示)。
3.老师把小朋友说出来的曲词串成句子和幼儿共同歌唱并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分析:律动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拍子。两只老虎基本上每个幼儿都比较熟悉,在歌唱环节中老师特意安排让幼儿边倾听边做律动动作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回顾了歌曲。接下来老师又请幼儿帮助回忆歌词,这使小班的幼儿都可以牵引之前的歌唱经验,促使他们热情大胆的进行歌词的表达,最后老师利用简单的律动把幼儿表达的歌词加入乐曲拍子带领他们进行轻唱,使幼儿更好的感受到歌曲的拍子。
三、律动游戏。
1.边观看老虎活动的短片边模仿老虎活动的形态。
2.边歌唱边模仿老虎走路的形态。(走出音乐的拍子)。
老师:“老虎生病了,所以它走得会慢慢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3.遮挡游戏:每人一条小纱巾,律动中唱到没有哪里,就用纱巾把那个肢体部位盖住。
分析:本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律动游戏感应《两只老虎》歌曲的节拍,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仅仅是一个环节的感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律动游戏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律动游戏的介入下使幼儿充分的感应本曲的节拍。模仿是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光老师提出让幼儿学习老虎走路,相信每个幼儿都会模仿老师的样子而做的千篇一律,这样的教育形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介的资源,让(于::两只老虎音乐教案小班)幼儿边看边模仿,随着自己的观察视角来做律动。最后的遮挡游戏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巩固了幼儿对曲拍的感应,又对下一环节改编特定小节歌词做好准备,这是老师环节设计的巧妙之处。
四、改编特定音乐小节的曲词:老虎五官粘贴游戏。
1.教师两张老虎的头卡,请小朋友观察老虎的脸上都有什么器官。
2.请两个小朋友到老虎头卡上随意藏起老虎的一个部位。
3.大家一起尝试把改编后的词唱出来。
分析:这个环节老师设计的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很容易忘掉自己刚才看到的和说出来的话,而且老师也不容易用简单的语句向小班的幼儿说明要改编的特定音乐小节。在这里老师用粘贴隐藏的游戏形式很好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幼儿玩的开心的同时成功的完成了本环节的活动难点。
五、活动延伸。
1.教师将老虎五官游戏卡粘贴在音乐区,小朋友可以自主游戏歌唱。
2.也可将游戏卡多做几张放在幼儿经常游戏的过渡环节区(幼儿自由活动区域,比如走廊),丰富幼儿的活动。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五
活动目标:
学会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
活动过程:
1.出示老虎的图片让幼儿欣赏,让幼儿谈论老虎的样子、本领、牙齿的样子以及它喜欢吃什么。
2.学唱歌曲。
(1)放录音,让幼儿自由学学老虎跑的动作。
(2)练习唱歌曲。
(3)让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3.复习歌曲《走路》。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六
师:哦,原来是这些小伙伴呀!
二、听音乐找动物:
师演奏木鱼。
师:听!他们中是谁先来到这里了?
生:老鼠。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呢?
生:老鼠走路轻轻的,速度很快。
师:你的小耳朵真灵,把掌声献给他!
师演奏双响筒。
师:接着听!谁也在走来了?)。
生:马。
师:你又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声音像马蹄声。
师:哦,你骑过马吗?请你来表演一下。
让我们跟着老师的音乐,一起来做回草原上的小骑兵。
师演奏响板。
师:下面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谁那么高兴,唱着歌也来了?
生:青蛙。
师:是吗?那你也来学一学青蛙唱歌。
生:gua-gua。
师:真象一只可爱的青蛙。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
师演奏鼓。
下面我们来欢迎最后一个出场的大朋友。
生:老虎。
师:这个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1:声音很响,表示大老虎很凶猛。
生2:音乐听起来很强,表示老虎的威猛。
师:那现在我再来演奏一遍,请你们告诉我,老虎从哪里走来了?
生:老虎从远处走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因为声音越来越强。
xx|xx||xxxx|xxxx||x———||。
生:第一条。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的节奏学老虎的样子走一走。
哇,真像一群威猛的老虎来了。
三、了解打击乐器种类。
师:小朋友,刚才老师演奏的这些乐器,称什么乐器?
生:打击乐器。
师:你还认识哪些打击乐器呢?
生;碰铃;锣,小拨。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打击乐器家族很大,种类繁多,特色各异,它们不仅能用来为乐曲或歌曲伴奏,增加气氛,有的还能单独演奏旋律呢。
四、欣赏《老虎磨牙》。
1、初听,编故事。
师:小朋友,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谁先来告诉我,老虎在干什么?(你讲得真有趣,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讲得真生动……)。
师:看来呀,我们每个小朋友听到的故事都不太一样,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下面来听听我们张家港外国语学校的小朋友听了这个音乐,编的故事。(一天早晨,大雾蒙蒙,在一个深山老林里,一只大老虎还在睡梦中,四周静悄悄的,偶尔可以听见几只小虫在鸣叫。这种静,这种阴森恐怖,让人呆上一分钟,全身汗毛都得竖起来。“嗷---”不一会尔,从树林的深处传来老虎的一声吼叫,睡了一夜的老虎,肚子空空,于是他决定下山去寻找事物。他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机警地看着周围,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活物。它从远处一步步走来,越走越近,可竟然没有找到一点儿食物。饥饿和一无所获使这只老虎异常愤怒。它张开血盆大口,疯狂地扑打着爪子,愤怒地在石头上磨起牙来。)。
生:听故事。
2、分段欣赏。
师:没想到音乐中还有故事。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各段的音乐形象。
欣赏第一段。
师:这段中你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演奏?
生:鼓,木鱼,沙球等。
师:你们觉得这时候老虎在干什么呢?
生:老虎在睡觉,在休息……。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因为,这段音乐很轻,表示很安静,表示四周静悄悄的。
生:很害怕,悄悄地溜走。其实,小动物们跟你一样,也很害怕,也悄悄地溜走了。
师:谁来给这一段音乐取个名字。
生:老虎睡觉。
欣赏第二段。
生:在走路,在下山,在找食物,从远处走来。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声音由弱到强。
师:哇!你的小耳朵真灵。给点掌声!我们也来给第二段取个名字?
生:老虎下山,老虎找食物。
师:老虎下山找食物。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老虎下山找食物。
生:演奏。
师:他们演奏得怎么样,请你来说一说。
欣赏第三段。
生:在磨牙。
师:老虎磨牙的速度怎么样?
生:比较快。
师:这段音乐强还是弱?
生:强。
师:磨牙的速度快,音乐强,老虎的心情怎样?
生:愤怒。
师:你们真聪明。这段我们又该取什么名字呢?
生:老虎磨牙。
师:你们知道吗?这首乐曲就叫老虎磨牙,是陕西有名的打击乐合奏。
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是什么——鼓。
五、探索磨牙的演奏方法。
师:现在每一组后面都有一个鼓,请组长把它拿到前面来。
生:研究磨牙的演奏方法。
师:请各组组长把你们研究的结果告诉给大家。
师:同学们真聪明,研究出了这么多磨牙的演奏方法,下面老师也给你们演奏一种。这种演奏方法叫做刮奏。其实在老虎磨牙这首曲子就是用了这种演奏方法。
六、完整欣赏。
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这首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小朋友可以边听音乐边模仿老虎表演。
七、小结。
看了“《老虎磨牙》音乐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5.歌曲《小小少年》教案设计。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神态、肢体动作,表现威风凛凛的大老虎。
2、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打击乐器描绘的《老虎磨牙》的音乐形象。
3、通过运用打击乐器描绘情境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肢体动作,表现威风凛凛的大老虎,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想。
师:好,老师先给你们看看他们的照片。
生:马,老鼠,青蛙,老虎。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八
我家有两只老虎。一只是我,一只是我可爱的布老虎,为什么把我说成老虎呢?因为我长的虎头虎脑,正好又是虎年出生的,妈妈经常叫我“王小虎”。所以我也是我家的一只宝贝小老虎。
我的布老虎有棕色的毛,有黑色的斑纹,还有白白的肚皮。它的眼睛直瞪前方,它有大大的嘴巴可以吃东西,大大的脑袋可以思考问题。我的布老虎不错吧!
我家都特别喜欢这两只老虎。
简评:有趣的故事!很高兴认识你,小老虎。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九
1、在律动《郊游》中边表演边进教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请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动物图片),我们一起学学它们的叫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师:喵喵喵喵喵;幼儿:喵喵喵喵喵小花猫你好。师:汪汪汪汪汪;幼儿:汪汪汪汪汪小狗你好。师:咩咩咩咩咩;幼儿:咩咩咩咩咩小羊你好。)。
“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我们先看节奏图谱把《两只老虎》的节奏拍一遍吧!”
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节奏拍得可真准,下面我们一边拍节奏,一边来唱一下歌曲吧!”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布置任务: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过它还想考考小朋友聪明不聪明,你们看它刚给我们带来了四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上画的内容,按《两只老虎》的节奏编歌词。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没问题的对不对?每个人都要动脑筋想,编好的歌词能唱出来才算好。
(3)幼儿看课件进行仿编,并练唱,教师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4)请编好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一起学学唱唱改编好的歌词。
(5)幼儿与老师一起把自己仿编的歌曲唱一遍,并加上动作和表情。
4、小结活动情况。
你们今天的表现都不错,老师非常高兴,希望你们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和没来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十
节奏问好:宝宝早上、下午好。
律动:b1/同一首歌。
曲目与操作:
歌词: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
两只毛绒老虎(蒙住眼睛,绑住嘴巴),会叫的老虎一只,会动的老虎一只。
乐器准备:手鼓。
3、引题:
4、串讲歌词。
老师把小老虎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专心的听歌曲,我们一起把大眼睛闭上。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
跟着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
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来唱一遍歌曲。
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提示语:摇头),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继续)。
5、拿出手鼓,介绍手鼓的使用方法。
教师讲解手拍节奏、脚打节拍(两拍一动)。
6、妈妈做脚打节拍,宝宝手打节奏的动作。
7、反之做练习。
8、宝宝分别上来表演自己改编的歌词。
9、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师总结:小老虎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小老虎的表演,小老虎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我们现在把小老虎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老虎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小老虎图,提示图上小老虎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小老虎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的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1、拍手再见。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十一
在这一环节我们目的不仅局限于让孩子回用轮唱的方式演唱歌曲,而且我们还力求渗透两点。
(1)、让孩子知道歌曲有很多演唱形式,比如现在接触到了齐唱、轮唱。
(2)、让学生初步体验声部之间和谐之美,为今后和声部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让孩子感受到音乐魅力。
1.解决难点。
二声部开始空四拍。
一声部结尾重复一次真奇怪。
2.学习轮唱。
要求:配合默契,节奏准确,声音不要太大.。
3.拓展:加入三只老虎,四只老虎轮唱.。
4.两拍后跟进轮唱.。
5.加入节奏数板旁白.。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十二
1、师:你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现在,轮到我们小三班小朋友表演节目了,我们带来的节目是打击乐《两只老虎》,快请出我们的乐器朋友!
2、请男孩、女孩分开坐,请幼儿一一介绍自己的乐器名称及用法。
3、师:好,老师这里也有好多乐器,介绍(…….)我们大家一起拿出乐器,看着图谱打出节奏。
幼儿自由敲打节奏一遍。
师:这样的演奏好听吗?
幼:不好听!太响、太乱、太吵了!
师:嗯,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想一个好办法来演奏好听的音乐吧。
4、引导幼儿将歌曲分段,进行分组演奏。
师:这两只小老虎你想当哪一只?
幼儿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
5.带领幼儿分段练习演奏的方法,每一组单独练习之后再合奏。
师:小朋友们可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哦,别人在演奏的时候,我们的乐器朋友要保持安静,我们要认真地听,这样合起来的演奏才更好听!
教师指导幼儿练习两、三遍。
师:听了这样好听的演奏,你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我感觉很好听、很舒服、很有趣……。
师:所以只要大家一起想办法,齐心协力一起合作就会做好每一件事情!
现在让我们回到班级为班级的小朋友演奏一首吧!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教案设计篇十三
吸气要深,仿佛闻花香一样。吐气要匀,犹如从口中吐丝一样。
2、发声练习。
2/412345―1350∥。
la~lalala。
注意连音的连贯和跳音的轻巧。
二、齐唱歌曲。
1、引入新课。
2、齐唱歌曲,注意歌词唱准确。
3、教师带学生唱歌曲的曲谱,对音准进行指导。
4、在唱歌曲,达到准确的效果。
三、轮唱歌曲。
1、游戏――跳格子。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
0000。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真奇怪。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3、教师和一个学生配合做游戏,一人一个声部,其他孩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4、抽生回答,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5、让更多的孩子参加游戏,为演唱打基础。
6、听录音范唱,感受和谐的音响效果。
7、带入旋律唱一唱,再一次听范唱,注意听自己刚才唱的哪个部分。
8、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a、控制音量,学会聆听。
b、注意音准和节奏。
c、有感情的演唱,唱出老虎的可爱。
8、教师讲授什么叫轮唱,与以前的齐唱做对比。
四、学生展示,在展示中可以创编舞蹈,形式不限。
1、小组表演。
2、男女生表演。
3、个别学生表演。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表演的孩子当评委说说台上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五、拓展练习。
1、教师出示《找朋友》这首歌曲,孩子们都很熟悉,以同桌讨论的方式思考这首歌怎样轮唱。
2、选两组同学展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六、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7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