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富于感染力的言辞来描绘事物、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技巧。总结需要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总结的对象和范围,避免泛泛而谈或内容杂乱。以下是一些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和指导意见,供大家参考借鉴。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一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本文试图谈谈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但是如何提问才能让学生很好的融入课堂中来呢?就需要我们老师用情感来带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课改下教学的根本。
一、教师要热爱本质工作,倾注感情。
著名教育家夏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把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语文老师,首先应该让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平易近人的态度这样一种形象出现在课堂上。老师的精神面貌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努力让学生一上课就产生愉悦兴奋的情绪,思维积极敏捷,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就会出现互增互长的预期效果;反之,如果老师一进教室就萎靡不振,冷若冰霜,甚至疾言厉色,就会使学生一上课就产生紧张情绪,压力过大,导致思维滞缓,别说陶冶情操了,就连灌输知识都成了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所以,语文老师不仅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上课要全身心投入外,还要以身作则,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黄河颂》时,可以让学生先齐声唱《保卫黄河》,在雄壮豪迈的氛围中带着亢奋的情绪进入《黄河颂》的学习,进而树立以热爱祖国山河为荣、危害祖国山河为耻的意识。
二、要创设情感氛围。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比如我在教《故乡》一课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
三、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去教育学生。
初中语文中的很多文章都包含强烈的情感,它的涉及面广、内容多,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庄重典雅,总之,或多或少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深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应紧扣父子亲情,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父爱,体会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这些带着明显感情色彩的文章,在课本中为数不少,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品味。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地位是主导,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学生心目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通过相机诱导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教《陈情表》一文时,教师可引入这样一段导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篇散文把作者对祖母的孝心表达得淋漓尽致,为历代传诵,古今无数志士为之动容,连当时的皇帝也深受感动,赐其仆人以侍奉其祖母。”学生听了后,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教师接着又说:“李密的《陈情表》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一个个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文章有这样的魅力,一下子就把他们引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上来。
四、多和学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把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情操,一个真正的人不能设想没有善良的情感。其实,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怀之情开始的,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种品质,像智慧、勤勉、天才等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扬。”所以,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把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外,升华为一种大爱。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也必然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怎样做到这些呢?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要多关心鼓励学困生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这无可厚非,但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够好,应该各有原因,所以,一定要多和学困生交流,共同寻找原因。笔者的一个学生长得憨厚可爱,但老是记不住该记的知识。有一天自习课后,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没有劈头盖脸厉声质问,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他家住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是不是讨厌学语文。他开始挺紧张,慢慢话就多了起来,告诉我他小时候出过车祸,对记忆有些影响。笔者摸着他的头说:“孩子,想想其实咱挺幸运,出车祸的人不少,但你只是记忆力受了点影响。咱们慢慢来,有什么困难就给老师说,好吗?”他当时就感动得哭了。从此之后,他每有一点进步,笔者都要在班上表扬他,慢慢地,他上课态度积极了很多,也敢举手发言了,学习进步了不少。
总之,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而通过上面的种种方法,一方面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培养起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精神,塑造起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预定目标。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二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探究问题之一。
语文作为一门反映人们现实与精神生活深刻性、广阔性、丰富性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情感以及个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气息中得到熏陶,帮助其塑造精神和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学习领域,它的出现对于语文教师如何高效地进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应用的重要性,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可以促使语文教师更加全面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解决语文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的局限问题。
其次,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的应用,也能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并不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高语言的基本运用能力。
的探究,是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在语文教学课堂,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采取适合的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采用适合的模式,丰富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中,了解和接触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在无形中就会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语文教师在学生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应积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并在探究学习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及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有所提高,学习语文课程的难度也会逐渐降低,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中,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已经被纳入课程教学的标准之内。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是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结果或者综合性学习方法是否取得成效,而且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确定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逐渐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的整体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教学环境。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语文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长此以往,将会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重点设计、合作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应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在关注综合性学习方法应用重要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学习方法。通过重点设计、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综合性学习方法的相关内容。重点设计、合作学习,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和谐相处,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共同学习的积极性。重点设计、合作学习这种策略,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前做好相对合理的教学设计,并突出教学重点,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当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语文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学习,是初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表现,是思想交流的一种工具,这也是语文教学课程本身具有的一大亮点。
语言自身的实践性、现实性意识,都决定了其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状况,采用综合性学习方法,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健康成长。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2]方久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5)。
[3]陈治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j].新课程·中旬,2013(10)。
[4]李灵芝。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初探[j].学周刊:c,(8)。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三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大同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近年来教育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铺垫。初中语文教学还是培养学生语感,增加语文词汇,提高语文素养以及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这些都要求初中语文老师在研究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四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具备了写作能力,才能适应更高一层的教育。“听”、“说”、“写”,这三个字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平时课堂学习中,也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有学习者必备的技能。因此,写作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作文中真实情感的流露相当重要。中没有情感,就像食物没有味道,不管是作者写作还是读者阅读都索然无味。
1.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感知很多事物都是通过内心的情感。先观察、再分析、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得到自认为正确的结果。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感知的时期,对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尤其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去了解的欲望。这时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去观察、去感知,对他们的成长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2.积极、健康的情感有着鼓舞人心的力量,有助于孩子确立志向。做事先做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前提。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对待学习和生活,才能得到快乐与成功。
3.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适当地宣泄压抑,将内心的不满与愤恨等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老师要从小事教育学生,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教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多感受温暖阳光的一面。
二、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习惯,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1.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组织学生去校外看看风景,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让他们仔细观察花草树木、鸟鱼虫蚁,聆听他们的声音,再把心中所想写下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另外,老师除了鼓励学生多去社会实践,还要多让他们关注社会热点。
2.培养学生写日记、生活随笔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篇日记或优美语句的摘录。但内容要写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愿意写的。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和有趣的事情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完后老师按时检查,并给学生提出意见或建议,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一些情感,把写作当成乐趣,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3.出适当的作文题,命题要使学生感兴趣。在平常的作文练习课上,命题尽量是能触动到学生内心的,让学生有写下去的欲望的。通常情况下,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或者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相似。例如写“我最喜欢的一个人”,很多人会写爸爸或者妈妈,写得也没有什么特色,好像所有人的爸爸妈妈都是相同的。
4.通过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被人肯定会使他们信心大增。辛辛苦苦写完一篇文章,如果得到的是批评,会强烈地打击到他们的积极性。适当的表扬,会使他们得到情感上的一种满足,暗自下决心下次要写得更好。在讲评作文时,找出每个人写得出色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发扬;不好的地方,委婉地之处,引导他们改正。比如某学生作文时出现病句,老师就先夸奖他一番,再指出文中有病句的地方,对他说:“其他的一切都很好,如果以后这种句子如何如何,那就完美了。”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错处的印象,促使孩子去改正,同时也不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三、进行情感教育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根本不知如何下笔,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或者写出来的内容生涩无趣,言语空洞,这都与老师平常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好的老师知道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写作。而有的老师只是规定孩子的格式、内容等,忽视了写作其实只是一种简单的沟通方式,是用来表达情感,与自己谈话的方式而已。如果用这种古板的教育方式来要求孩子,就会使孩子一拿到作文就不知所云。
2.学生的知识面太窄,作文的内容单调。大多数学生想要将作文写好,也有丰富的感情,但是接触的知识太少,文化基础不够,导致写作时不能自然流畅地完成。所以,只有让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人物,才能激起他们的感情,写出充满真实情感的作文。
3.学生在写作时,无法将心中的思想与感受用文字表述清楚。有时候,学生心中有着丰富的情感,也了解很多知识,但却不能用自己的话将其表达出来。这与学生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平常练习不够,写得少,就没有足够的经验。另外,学生做完练习,老师没有认真及时的批改,给学生指导,导致学生写了也不知道自己写得正确与否,这样即使学生写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4.有些学生在写作中,会参考别人的文章或着直接抄袭,而不是自己动脑写。这样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差。在发现这种情况时,老师应及时帮助学生改正,教育他们正确的做法,而不是责骂他们。责骂会使他们更加失去对作文的兴趣,甚至演变为厌烦。
四、结束语。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是很重要的,但作文中的情感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短时间就能做到的,需要教育者进行长期的坚持与奋斗,耐心的去教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提高成绩、考上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听说写思的能力,还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每个教育者,都要认真做好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五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学生、教师以及教材,因此情感教育当中的主要因素与学生、教师以及教材有着密切联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情感因素包括对教学内容以及语文教师所产生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在课程实践中获得心灵、情感体验,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的兴趣。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情感因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感魅力以及情感素质,表达与体验教材当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对初中学生流露的情感与态度。从教材方面来看,情感因素包括课文当中隐含的情感基调,人物形象表达的情感,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2.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体情境,以营造情感教育氛围。
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所收录的课文均融入了作者的丰富情感,语段之间句句关情。因此,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保证教师情感、作品情感以及学生情感能够实现有效融合。首先,教师应熟读作品,了解作品写作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并同时对作品情感进行领悟,以便可以将作者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例如,在教授初中课文《孔乙己》时,语文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孔乙己本应该叫什么”从而创设出悬念情境,当产生悬念时,学生就会更积极地阅读小说,并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对作品情感进行点拨,让学生带着情感因素鉴赏作品,从而顺利实施情感教育。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情感。应用多媒体真实再现教材中的精彩内容,让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从而充分感受作品传达的情感信息,并深受启发。如此一来,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就会变得生动有趣。
2.2深入剖析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情感,以改善情感教育效果。
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认真备课,在备课时深入挖掘以及钻研课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并深刻领悟文章中的客观思想因素。唐代的白居易认为感动人心的前提是唤起情感共鸣,而在现代情感教育中也可以借鉴古人的思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文当中的情感进行点化,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找出情感的共鸣点,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使自身情感体验得以增强。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的篇章主要包含三种情感因素,即大自然情怀、爱国情怀以及生命的赞歌。例如在教授课文《春》以及《死海不死》等文章时,可以对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等情感因素进行挖掘;而在教授《枣核》以及《最后一课》等课文时,则可以对爱国情怀进行培养,以便可以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此外,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时》,可以深入剖析文章中流露的父子亲情,教育学生学会珍惜亲情,并学会关怀他人以及爱惜自己。总而言之,对课文中的情感进行剖析、挖掘,对于情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起重视。
2.3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说”“、写”练习,以培养丰富情感。
新课改下的“说”主要指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培养,使语言表达变得规范得体。说话是表达内心情感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以便让学生通过“说”来表达自身情感。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抽出五分钟让学生进行演讲,演讲的主题则让学生自行选择,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即可;如果学生没有理出演讲思路,则可以提供选题范围,并指导学生选题。
三、小结。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体情境,进行“说”、“写”练习以及深入剖析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情感等,并多进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便能够提升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水平。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六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合作教学在其他很多科目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成绩,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在参考其他科目合作教学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作教学。
一、合作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知识繁杂零碎,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这也告诉广大初中生和语文老师,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与学生之间互通、相互学习的过程。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该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学生只有知道合作学习的优点和作用,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学生角度来说,初中语文知识的复杂性难免会让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感到乏味单调,从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团体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作用与存在的价值,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这才是实施合作教学的最大目的和意义所在。
1.进行合理的分组。
也有利于避免一个人单独思考太过枯燥。对于学生的合理分组,是决定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语文老师根据以上分析,需要在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成绩以及性格差异,这些都会对小组的讨论以及合作学习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比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总是喜欢抬杠的两个同学,老师切莫将他们分到同一个小组。再比如,一个学生善于总结,一个学生善于分析,老师可以将他们分到同一个小组中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小组中,老师最好选出一个组长,在知识的讨论上以及整体的管理上起到带头和领导作用。
2.合理地安排合作内容。
初中语文老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安排合作学习。举个例子,比如学习一篇脉络清晰且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开始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让每个小组研究学习其中一个部分。在合作学习中,老师不要过分干预学生的思考,也不要过于放纵学生自己思考,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胜的合作组,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对于落后的小组,老师要给予一定的安慰和激励。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安排,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快乐学习、互补学习。
3.对合作学习进行一定的评价。
在每一次的合作学习之后,老师应该对合作学习进行一些评价。因为每一次的合作学习中都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总结和评价,有利于学生在下一次的合作学习中对此进行改善,从而使合作学习得到不断地提升和进步。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中,还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这些评价对合作学习的改善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合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广大初中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逐渐改善合作教学中的不足,让合作教学成为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进步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侯飞。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文学教育:中,(10)。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七
摘要:
语文学科的学习主要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精髓的传承,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中都有一定的体现,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课本内的素材,实行感恩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感恩意识。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策略,从感恩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地探索具体的应用细节。
关键词:
语文;感恩;教育。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中也有许多经典的语录,促使感恩美德流传至今。例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频繁,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将感恩教育贯彻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让中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感恩的定义从未发生变化,虽然人们对感恩的认知在不断完善,但是最根本的定义没有改变,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自身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甚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因为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感恩教育的应用,学生也只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对身边的人进行索取而不懂得感恩,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
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更加用心地体会生活,塑造自身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可以将感恩教育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将美好、光明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其人格。
1.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经常用成绩来判定一名学生的优秀与否,过分地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情感方面的教育,导致现代许多毕业生,空有一份优秀的履历,却完全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对生活的细节更无法把握,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教育要求,不仅要重视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将感恩教育融入实际教学中,为严谨教学和科学教育负责。
2.是健全品德、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中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起到传播人类文化和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能够将道德和情感从多个方面渗透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文章中人物的高尚品格,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强认知,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较强的作用。
1.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素材。
教师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需要从多个角度展开,不仅要从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分析,更需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自新课改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不仅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要“走进”学生的心中,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帮助学生开启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每篇文章都富含着不同的人文精神特点,通过其中的感恩精神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从而懂得什么是感恩,懂得如何感恩。例如,在教授《献给母亲的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实现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工作,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与“母亲”有关的好词好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表达自己对好词好句的看法和感受。
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妈妈的吻》这首歌曲,并且在边上附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感官中更加直接地感受母爱,从而引起共鸣,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母爱”这个词汇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散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文章中对“父爱”的描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教师先让学生通读整篇文章,在课本中标注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而后教师再与学生展开交流,分析作者看到父亲背影是如何描述的语句,通过对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深刻地表达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关怀,传达出父亲对儿子的爱。通过这篇文章的描写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引起共鸣,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感恩教育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无法更加直接地表达出学生自身的感恩之情,难以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开展阅读写作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获取自己的感受,而后将自身萌发的情感融入写作中,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因此要想实行感恩教育,是离不开写作的,通过对自身思想的参照和反思,写出富含情感的文字。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推荐优质的文章,带领学生阅读和思考,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表达出来,并通过写作形式记录下来,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感恩的理解更加深刻,激发感恩意识。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策略,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初中学生处于思想形成的时期,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其作为教育责任,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带领学生领悟文章中的情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情感的认识,达到树立感恩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博.点亮感恩心灯,收获美好未来:谈学生的感恩教育[j].华夏教师,2015(8).
[2]刘成芳.中学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八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在一个大国崛起过程中的重要性。一个人即使有再高的教育水平,却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他对国家、对社会也不会有多大的贡献。因此,体育教学在高校中开展是极其重要的。而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又分成很多类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多数高校学生十分喜欢篮球这个课程。并且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当中,高校体育老师在慢慢地实行多元化教学模式,从而在另一个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参加篮球教学活动中。因此,该文也从几个方面对于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当中高校体育老师所实行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番运用研究。
篮球可以说是一项风靡全世界的球类运动,同样,篮球在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当中是十分受到高校中男女大学生的喜爱。而且高校中的大学生如果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话,大学生可以通过跑、跳、投等篮球运动当中经常用到的技能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篮球运动促进自己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应变能力。而且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篮球是一项全民运动而且也可以说是一项多个领域以及多个学科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体育运动项目。而高校体育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也就是说高校体育老师也在与时俱进,并且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所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高校体育老师通常情况之下都是在体育课一开始的时候对全体的学生进行一次篮球基本技术的演示,然后让高校大学生用剩下的时间对高校体育老师所演示过的篮球基本技术进行练习,长此以往下去,高校大学生对于篮球教学逐渐的失去了兴趣。而多元化篮球教学模式却是一种对现在大学生来说,能够引起他们上课热情的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而且多元化篮球教学模式可以让高校体育老师根据自己教学内容而灵活变化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当中开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发现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掌握学习法、程序学习法以及微格学习法5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可是这5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比如说,发现学习法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移动(球场上的各种跑动)、运球、突破、投篮、传接球、防守和抢篮板的篮球基本运动技术;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而且这样同时有利于班级学习气氛的改善,提高班级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学习法可以让高校大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专业课程中,因为掌握学习法可以让高校大学生及时地了解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生疏或者熟悉程度,并且适合高校大学生个体的一种学习方法;程序学习法则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方法,而且在使用程序学习法的过程中要遵循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及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5种不同的原则;微格学习法可以集中的解决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种特定的篮球运动技巧。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九
所谓微课,即微型课程,是以视频为载体的、基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是教师关于某个知识点的精彩讲解,也可以是教学过程某个典型环节的记录,具有短、小、精的特点。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因其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的特点而被广大教师所青睐,对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感受意境、体会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其语文学习的效果。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畏难情绪较重,存在“偏科”的现象,尤其是在基础的词汇、语法等知识讲解中,学生因为知识相对枯燥为显得积极性不足。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因其内容精悍、冲击力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单纯的课文讲解,使得学生兴趣索然。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该文时,首先通过互联网资源搜集了关于苏州园林的视频资源,如苏州园林的宣传短片,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同时,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视频资源,能够激发学生探索课文知识的乐趣。通过视频导入创设教学情境的教育方式,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俗称百科之母,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初中语文的教学,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教育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通过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等,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然而,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一种立足于考核开展的教育模式。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对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微课是针对某个教学内容开展的教学视频,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字、词、句教学等精心设计微课,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科学整合微课,运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总体而言,微课是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而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教育模式,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微课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立足语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挑选微课。
将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挑选微课视频,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灵活有效运用。一般而言,对于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师,自主设计微课难度较大,不仅需要有强大的录音录像设备,还要能够进行后期视频的剪辑、制作,并且效果还不一定好。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关于微课的整合,主要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远程教育资源为手段,搜集、筛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源,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黄河颂》一文时,要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观景象、体会文本传递的情感,笔者通过互联网资源,整理出了关于黄河的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河波澜壮阔的场景,引领学生走进课堂内容,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形式、内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微课的作用不可或缺。首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整理微课视频,将其运用于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结合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全面把握基础知识,夯实学习基础。其次,在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开展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有效地改变了过去知识灌输和传授的教育现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微课,强化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微课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作用,在于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科学利用微课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特点,开展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对知识的讲解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整合微课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科学整合微课教学,将其运用到课堂导入、课堂教学等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改革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
在许多初中生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少年人特有的灵性和活力,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读不到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他们的作文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所谓个性是一个学生先天固有的以及后天在一定社会条件、家庭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性格。学生能在作文中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构思立意,能从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中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认为这就是个性化的作文。而就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具有自己个性化的作文呢?笔者在此进行一些初显的探讨。
一、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思想,激发写作情感。
现在的学生对写作文普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认为作文难写、没有东西写。因此,在教学伊始就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把教师当作倾吐心事的对象,从而燃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教师应本着鼓励和赞美的原则,注意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和个性中的点滴优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师生间要建立起平等的思想情感交流平台,教师应给学生袒露情感的机会,同时也应尊重和呵护学生的情感,对习作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心理障碍,要及时给予疏导、抚慰或交流,以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不宜总是板着面孔充当判官,把学生一棍子打死。曾经有大胆的学生在作文课上提出:“我能写关于爱情方面的文章吗?”我马上给予肯定的回答并予以引导。该次作文有好几个学生通过文章倾吐了自己的心事。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的写作也有明确的目标:“写作要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一种内心的释放,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自我的展现。每位作者都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赏识,学生亦然。他们渴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喜爱。因此,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表现出极大的阅读兴趣,并对他们的习作予以真诚的中肯的评价,评语中渗透着自己的真情,就比你用千言万语向学生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还要管用。写评语时需要千方百计的找出学生文章中的写作优点,予以大力表扬,然后再以商议或提出希望的语气指出缺点,让学生既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阅读积累观察生活,才能落笔生辉。
作文有无个性,关键是思想有无个性,在鼓励学生博览文学名著、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的阅读。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写作角度,有自己自成一体的语言风格。专题性阅读可以以作家为专题,也可以以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为专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归纳,让他们认识不同的作家,不同的写作风格,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把零散的文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写作个性。
学生感到写作难、没有材料写,是因为他们远离了生活,缺乏生活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失去作文之源,导致了脱离实际、无病呻吟的作文四处泛滥。美国教育学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的课堂。阅读生活就是用心感受,体验生活。其中生活观察就是吸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记录每一点感受和体验,做到胸有成竹、才能落笔生辉。
三、放开心灵展现个性,鼓励写自由之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dd“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中考成绩,作文教学走进了“考什么、教什么”的误区,考生考场上杜撰了许多“千人一面”的、基本雷同的写作模式的作文,令人大失所望。
而怎么样才能避免出现类似情况呢?首先,是要打破定势,放飞学生心灵。打破定势就是指打破学生的内容定势和思维定势。一些学生一提到好人好事,马上反应到的就是车上让座、拾金不昧;一提到母爱,就是雨中带病送伞或雨中背我上医院;写叙述文就是“开端dd经过dd结果”的三段论式;写议论文就是“总dd分dd总”的模式。这样缺乏新意的文章,恰恰反映了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和缺乏个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注重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的生活积累,作文课上少些“技术性指导”,尽量放飞学生的心灵,鼓励学生写我要写的,写我想写的,即多写自由文。让学生用自由的笔墨写自由的精神,彰显其个性潜能,给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善待学生的创见,使他们有一份写作的心理安全感和成功感。学生要是写出自己斑斓的思想,作文就有了个性。
在我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写我要写的,写我想写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的生活体验。给学生一个倾诉心声的自由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写自由文可以指定写作范围,也可以不限内容、文体,自定题目,写自己认为可写的东西。在课堂上也常常听到学生“老师,我不写这个题目行不行?”的声音。因为少了很多限制,学生的习作五花八门的,还常常有精彩之作的出现,只要有思想的闪光点我都予以表扬。
其次,是让语言展现个性。语言是生命体验的直接流露,只要属于自己属于个体生命的活的语言,就天然地闪烁着个性的色彩。培养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也是个性的展现。语言的运用因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文化教养、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的差异而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提倡语言风格的多样化。教师可以结合专题性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喜爱的语言风格,通过学习,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副生动的画卷”,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属于他们的人生体验。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个性飞扬,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广阔、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一
写作能够有效地表达一个人的情感与心理,可这是立足于储存与吸收很多知识,因而要求结合大量的阅读来实现。因此,阅读对于写作具有非常关键的功能,反过来,写作对阅读的功能也非常大。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写作跟阅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不可分割,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密切联系这两者。下面,笔者重点对语文教学中写作与阅读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问题进行了分析。
1.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赏析与写作水平的提升。正所谓“立足于阅读进行写作训练以及在写作中推动阅读”,倘若学生可以由逻辑、修辞、语法等环节去赏析他人的创作,再跟自己的写作进行比较,然后发表一些新的观点,这显然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此一来,在有效统一阅读跟写作的基础上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2.有利于学生在提炼文章主旨的前提条件下提高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在固有的教材文本教学中,提炼主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为此,语文教学需要体现“读写统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提炼主旨的基础上,给学生的创作带来素材,从而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前提条件下提高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
1.有效地设计阅读教学课堂。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语文教师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不断改进与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在教学课堂上重视写作跟阅读这两个主要的环节,如此一来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需要找一些优秀的例子进行讲解,为学生解释文章抒发情感、表达语言、构思布局的特点,以使学生持续地累积作文的.素材,拓展知识视野,有效地转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写作能力。再者,教师需要启发学生重复地阅读教材文本中的文章,以及建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思考一些问题,切实进一步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创作背景等方面的内容,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知识,有意识和目的性地结合阅读教学开展写作教学。最后,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指导学生在探究文章中把握教材文本的实质内涵,切实转化阅读的经验为写作的经验,从而使学生写作能力的终极目标实现。
2.设置课内阅读课和课外阅读课。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阅读对于写作的价值和意义,以使学生清楚阅读的关键功能。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冲出传统阅读盲目性、被动性、狭隘性的束缚,认真地选择与探究所要阅读的文章,从而确保阅读文章的灵活多变性,以及让学生想象文章的情节。除此之外,不但应注重课内的阅读教学,而且应注重课外的阅读指导,并非仅仅让学生应对考试。针对课内的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固有的教材文本,让学生深入地探究文章,实现教材文本的创造性应用;针对课外的阅读指导来讲,需要推荐课外读物,避免选择的盲目性,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兴趣,以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总之,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激励学生表达阅读之后的各种观点对于语文教学课堂来讲,教师尤其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注重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地探究课文的内容。而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前,需要规划好,设计一些提问,像课文讲解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课文的结构布局怎样?文章应用的表达技巧与写作手法有哪些?课文使用了哪些好的词语等等?教师首先设计一些提问,可以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这不但有助于学生思维意识的激发,而且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把握课文,也防止一些学生的粗略阅读。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发表自身对课文的观点、感受等。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把握课文,且在探讨中明确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教师评价每一名学生或各个学习小组的答案,阐述学生存在理解上的疑点,从而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阅读,并且让学生在自身的写作中有效地应用阅读素材。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务必有效地统一阅读跟写作,有效地设计阅读教学课堂、设置课内阅读课和课外阅读课、激励学生表达阅读之后的各种观点。只有如此,才可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二
安徽省淮南市贺疃初级中学:杨秀彬。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当今较为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被应用在教学中,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传统教育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较之传统教学有着鲜明的优势,它们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信息,渲染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深入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审美情感,突出重点、难点;营造浓郁轻松的教学氛围,深入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合作、探究,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获得更清晰准确的知识,从而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浅略的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的声、形动感,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声、形动感手段,采取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
例如,在上《黄河颂》一文时,笔者在课前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同时播放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色图片。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很容易就进入了课文。这种设计以一种轻松、抒情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信息技术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由抽象变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为了很好地展现这一情景,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踏在老羚羊背上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从而激起了他们对生命礼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难以得到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浓郁轻松的教学氛围,深入对课文的理解。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再配以适当的音乐,使学生看得直观、听得悦耳,得到一种美好的视听享受,就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通过观看画面,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了紫藤萝花的旺盛与作者内心凄凉的矛盾,进而理解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这一难点,舍弃了教师烦琐的分析,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如我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篇课文时,我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运用信息技术在网上下载了总理为国操劳的工作片断和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记录影响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播放。
首先向学生播放了总理为国操劳的影像资料,尤其是深夜工作的情景,使学生深受感动,接下来播放另一个短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引入了长安街肃穆的氛围中,心随着总理灵车的移动而起伏,和长安街的群众一起缅怀敬爱的总理,甚至有的女生实在控制不住情感,放声大哭,情景短片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了教学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下来播放另一个短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引入了长安街肃穆的氛围中,心随着总理灵车的移动而起伏,和长安街的群众一起缅怀敬爱的总理,甚至有的女生实在控制不住情感,放声大哭,情景短片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了教学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四、运用信息资源库,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最大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所需要的快捷资源。然而资源的丰富甚至是繁杂,就需要我们团结合作,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组辨析。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辨析、总结,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拓展和探究。
如在《绿色蝈蝈》一课的教学之前,笔者花了不少时间去网上寻找蝈蝈。在大量的图片中筛选出一只浑身翠绿,有着鼓溜溜大眼睛的帅气蝈蝈,还有一只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冰糖蝈蝈。当制成的课件一展示出来,就赢得了学生们的一片喝彩声。他们戏称大眼睛的为蝈蝈王,一看就喜欢上了,自然探究起来也格外来劲。学有余力的除了仔细观察蝈蝈的外貌外,还十分认真地研究了它的生活习性、嗜好以及科学工作者们对它的评价等。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集体的、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个性的、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
信息资源是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能开阔思路,了解到百家思想。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精心考虑应该利用哪些信息资源,如何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构建工具,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思考、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应用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蕴含着许多思想教育的因素,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充分运用,可以强化这些因素的教育成效。例如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内容后,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对这位国家领导人的尊敬与爱戴,受到了强烈的思想教育。为了巩固教育成效,我在班级开展了“共和国敬爱的总理”主题学习活动,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周恩来总理冒着余震视察灾区、朱基总理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温家宝总理日夜指挥抗震救灾等感人场景,使学生对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心为国为民的崇高行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敬意。
总之,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任何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都是为达到所设的教学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服务的。而且,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也并非每一课都适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其合理性、适度性,用其所长,补其所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三
摘要:中职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呆板和枯燥,加之语文教学容量比较大,需要背诵和记忆的部分比较多,因此不少学生都对语文学习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中职院校的学生受到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玩心还比较重,我们应当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
语文教学虽然一直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直以来地位都不是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中职教育过分强调专业课,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学生的文化课教学则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这使得不少语文教师都产生了不满情绪。笔者在实践调查过程之中了解到,不少学校甚至存在有压缩语文教学时间的情况。其实,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广大中职院校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地位,鼓励语文教师在现有基础之上做好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和改革,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职院校学生的玩心比较重,如果单纯用强制的手段要求学生学习的话,可能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顺应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爱上语文学习。而游戏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的。所谓游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在激烈有趣的比赛过程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因为是将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这一过程之中学生不仅会学到知识,而且还需要运用知识,可以说是将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合为一体了。游戏教学法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西方教育很早就认识到了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而在我国,游戏教学法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伟大的先贤孔子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这可以说是游戏教学法在那个时代的运用了。
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事求是地讲,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底子比较薄,而且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一直都不是很高,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让他们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此外,因为受到以前学习经历的影响,不少学生甚至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不仅不会投入到学习之中去,甚至还有可能就此完全放弃语文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中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就教育而言,只有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游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处于游戏之中,心理能够放松下来,自由度也比较高,知识蕴藏在游戏的过程之中,学生在游戏中就能够学到知识,更加有利于中职院校学生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
游戏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教学法的使用也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运用游戏教学法需要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状况。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游戏教学法的态度等,只有在获知这些因素的前提之下,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游戏教学法需要教师将知识内化到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还需要对语文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这些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当前,对游戏的.了解也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在游戏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必须要设计出学生能够驾驭得了的游戏,如果游戏的要求太高的话,学生很难投入到游戏之中,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其次,游戏教学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定下规矩并督促学生严格执行。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也更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需要制定科学而全面的规矩,并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这些规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秩序,做到乱而有序。否则的话,学生太过自由散漫,完全没有一点规矩,只会让游戏教学失去教学的意义,只剩下游戏。最后,游戏教学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对游戏的方式、时间还有地点等的制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意见,对学生反映出的意见要给予积极的重视。在游戏的过程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教师也要虚心接纳,认真揣摩。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中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发展输送一线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重任,而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广大语文教师要给予语文教学足够的重视,积极地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141900.html】